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媒介运用教案部队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05:2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经典媒介理论教案

《经典媒介理论述评》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英尼斯、麦克鲁汉和戈夫曼媒介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全面、深入地总结、评价经典媒介理论的意义。3.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媒介理论相关课程的兴趣。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讲 英尼斯、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理论

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Adamslnni8,1894—1952)是一位经济历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鲁汉的老师。他一生的事业似乎可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位声名卓著的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40)是英尼斯的第一篇传播研究论文,认为报纸是推动市场的动力。此后,他着重将传播作为一切历史运转的轴心来探讨。这方面的著述有: 《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倚》(1951)、《变化中的时间概念》(1952),还有一部上千页的未完成的手稿——《传播的历史》,一直未能出版。英尼斯的后期著作“不过是口头表述和文章的集合”,“普遍给人一种粗糙、不完整的感觉。它的文体经常是太隐晦折衷,使读者感到恼怒,感到灰心。”因此,他在世时,其传播研究并未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他的学生麦克鲁汉如明星升空之后,人们才注意到星光照耀下的英尼斯,人们也在麦氏的著作中看到了英尼斯对这位学生的深刻影响。

英尼斯有着深刻的加拿大民族主义意识,对美国继法国、英国之后力图征服加拿大的帝国野心,保持着高度警惕。英尼斯(1950)认为,传播媒介是西方文化的特征,西方文明的发展受传播媒介的影响。美国报业的强大实力使它能够垄断加拿大的纸张市场,进而形成文化垄断和知识垄断,于是美国的文化轰炸威胁着加拿大人民的生活。在印刷媒介中,“加拿大的作家们必须使自己适应美国标准。我们的诗人和画家沦落到要和美国竞争又要仿效美国的两难境地。”在征服空间的行动中,报纸改造了人类的时间观念,同时,将新闻变成了商品,使其可以在竞争和垄断中被出售。于是,人们在新闻中强调刺激、轰动和个性,责任已被弃之一边。

英尼斯清楚地看到,加拿大的政治生活受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压抑,处于扭曲变形的危险之中。但更可怕的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大部分是由舆论决定的,而舆论又是靠耸人听闻的报纸来激发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英尼斯孤军奋战,大声疾呼:注意所有帝国的结局,美国趋于空间偏倚的问题必将造成危害。

英尼斯还认为,媒体是人类思维的延伸,而传播就是思想的扩张。在他看来,西方近代史是一种传播偏倚的历史,也是一部由印刷业兴起而导致的知识控制史。谁掌握了报业,谁就掌握了权力。但是,报业只有在优秀的知识分子手中,才会有理性的运作,才能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

英尼斯在《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倚》(1951)中不仅分析了媒介与帝国(广义)垄断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论述了传播媒介的偏倚性问题。他认为,要了解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控制知识、垄断文化的实质,必先认识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的特性。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因此,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居其一。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用树枝在潮湿的粘土上书写符号而后烘干或晒干,或者在石上刻画符号,这类媒介反映了人类远古时代的文明特征;树皮和纸草纸的媒介反映了古埃及和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特点;羊皮纸则是由罗马帝国到公元10世纪的通用媒介;纸和笔则是15世纪中叶的主要媒介;纸与手工印刷是文艺复兴至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期间的重要媒介;进人19世纪,相继迎来报刊时代、电影时代和广播、电视时代。

在英尼斯的笔下,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是,它不利于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例如,使用粘土和石头媒介的权力中心就只能在小区域内行使权力,而无法对广阔无垠的领土进行有效管理。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例如,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就在较长时间内帮助罗马人维持了罗马这一大陆帝国的统治;印刷媒介的兴起,则摧毁了教会对传播的垄断,引发了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和教育普及。但是,英尼斯认为,权力中心要想确保社会稳定,在现代社会过分倾向于使用偏倚时间的媒介已不合时宜,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媒介的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平衡,使之取长补短、互动互助。

英尼斯的著作好像是一只塞满稻草的花枕头。许多学者曾力求从中找出其理论框架,结果都空手而归。因为,他几乎排斥抽象的演绎推理,不追求建立高层理论进而形成一套通则,他注重归纳、罗列,让一长串缺乏条理的具体事实涌向读者的视域;他常把段落压缩成句子,或者不作推理直接陈述结论。切特罗姆(J.Czitrom,1991)说他“不曾连贯清楚地为我们论述过他的见解,他要求读者富于探索精神,愿意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坚韧力,来探索他那真知灼见和渊博学识的灿烂星空。”

英尼斯的观点似乎是消极和悲观的。他对“帝国”从纸张、印刷垄断到知识、文化、信息垄断的情况分析,有点夸大和过分恐惧,因为美元并不能支配一切。他认为,人类传播中的所有革新都意味着是对偏倚时间媒介的挑战,进而造成对时间偏倚的破坏,结果妨碍人们对事物的系统理解,特别是对西方文明的永恒问题的理解,于是现代大学和现代文明都面对着共同问题:如何建立道德的力量去与物质科学释放出的力量抗衡?“智力的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知识”使军事、商业、政治受益匪浅,却使大学和文明日益没落。他的这种看法不仅悲观而且简单、武断,显然是科技决定论的因果模式在作怪。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二、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

马歇尔·麦克鲁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2)是加拿大的著名文学批评家,也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代宗师。麦克鲁汉的事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40年代是他的成长期,热衷于文学批评,其重要成果是《机械的新娘》(1951);50年代是他的转化期,他接受了英尼斯的学说,沉浸于文化人类学之中,并编辑了《探索》杂志;60年代是他的成熟期,致力于传播研究,相继出版了《谷登堡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 (1962)、《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①、《媒介即是讯息》(1967,与昆廷·菲奥尔合著)和图画书籍《媒介是按摩、是逆风》(1967)等书。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位专家学者像麦克鲁汉那样能够引起学术界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使无比热情的赞美和十分尖锐的批评同时集于一身,以致于形成了“麦克鲁汉学”(McLuhamism)。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说:《媒介通论》这本书是十年来争议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甚至认为:“麦克鲁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以来最主要的思想家。”《生活》杂志则称该书为“电子时代的先知”。相反,伊利诺大学乔治·道格拉斯则在《语义学评论》上针对麦氏的“媒介二分法”发表专文予以批判:“你这种热凉媒介的论调,究竟是‘学理’呢?还是‘标新立异’呢?”旧金山大学校长早川一荣(S.Hayakawa)则针对麦氏的代表作《媒介就是讯息》,发表了观点截然相反的著名评论《媒介并非讯息》。《媒介通论》的编辑在与麦氏交谈中一语道破该书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你所写的东西有75%是新的。一本成功的书,不宜有10%以上的新东西。”

纵观麦克鲁汉后期著作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三个重要的观点应予评介。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鲁汉似乎不太重视媒介传播信息的功能,却十分看重媒介延伸人体的意义。麦克鲁汉在《媒介通论》序言中写道:“要回答‘人体的延伸’这类问题,就必须把人体每一部分之延伸一并合在一起探讨。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灵与社会。”的确,传播媒介传情达意的特定方式能改变人的“所见”、“所听”、“所触”、“所尝”、“所嗅”,因而亦能改变人的“所知”和“所为”。在麦克鲁汉的书中,“媒介”几乎无所不包,除了书籍、报刊和广播、电视等典型媒介之外,还包括服饰、房屋、车辆等任何具有延伸人体性质、可以传递信息的人造事物。于是,穴居人的石斧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数字则成为触觉的延伸,电报成为社会的荷尔蒙——一种奇特的化学性报信的物质,电话成为耳朵与声音(嘴巴)的延伸,电视成为触觉与知觉的交织感的延伸。“总之,要想了解和认识传播媒介,就必须先探讨它与人体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因为,“媒介是我们人类生理与神经系统的延伸,它构成了一种系列化交互作用的世界。”

2.媒介就是讯息

麦克鲁汉写道:“传播媒介是我们人类意识的延伸,意识则是我们个人能量的‘固定资产’,它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经验。”因此,“果”随着“因”同时出现,媒介与讯息如影相随,密不可分;媒介传递的是媒介本身,与具体内容无关。“一种传播媒介的‘内容’(Content)经常即是另一种传播媒介。写作的内容是演说,就像手写的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据此,麦氏指出,媒介间存在着极端的“乱伦”倾向,即有很高的百分比的媒介内容是由其他媒介形式的项目组成的。

“媒介就是讯息”,显然指的就是由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在麦克鲁汉的眼里,媒介是重要的,讯息是次要的。“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因为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一部电影的内容是一本小说、一个剧本或一场歌剧。电影形式产生影响与它的节目内容没有关系。文字或印刷的‘内容’是言语,但是读者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印刷的内容,也未意识到言语的内容。”所以,李金铨(1981)对此的解释是“媒介是一种科技,一种形式,它本身便是信息;而‘内容’则是科技的‘使用’。形式重要,内容不重要。”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3.媒介之热性与冷性

麦克鲁汉对媒介也采取了二分法,但他不像英尼斯是以时空的偏倚将媒介一分为二,而是以冷热的特性将媒介一分为二。所谓“热媒介,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高清晰度扩张的一类传播媒介(如照片、拼音文字、印刷品、收音机、电影)。”冷媒介则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低清晰度抑退的一类传播媒介(如卡通画、象形文字、手稿、电话、电视、口语)。在麦氏看来,“清晰度即讯息、资料完备、明确的状态。”热媒介作为高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多,明确度和完备度较高,因而要求接受者补充的信息少,参与的程度低,无需发挥想象力和进行再创造。冷媒介作为低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少,明确度和完备度较低,因而需要接受者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努力填补媒介在传播中留下的许多空白和“回旋余地”。

由于“媒介”在麦克鲁汉的笔下是广义的,于是热媒介和冷媒介的概念也就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要愉悦身心,麦氏认为应“让许多感官交织地参与,而不要使某一感官个别地偏激发展,而使该感官主宰一切。”女孩爱穿短、露、透的衣服,是因为她“不只是把自己装扮成供人看的样子,还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可以触摸的人。”换句话说,这是为了让周围的人视感与触感交织参与,获得好感。戴墨镜的女孩,“则会造成高深莫测与不易接近的意象,因此容易惹人注意,而令人想参与以一窥究竟。”对观者来说,前者是热媒介,后者是冷媒介。

在文化娱乐中,“威仪堂堂的华尔兹舞是一种适合于工业时代的热而快的机械舞蹈,而摇摆舞则是一种冷的使人想深人参与的即兴舞蹈。”爵士舞过去是一种机械、重复的热媒介,现在渐渐成为一种即兴起舞的冷媒介。人一旦进入某种机械性、一致性和重复性的热媒介之中,就等于扼杀人的创造性和参与性,那么他会很快变成精神崩溃者。只有幽默、平淡、松弛的冷媒介才能解放人的精神,“造成一种猛烈的政治性摇撼作用”。

麦氏进一步指出:“就冷热媒介而言,落后国家是冷的,而进步国家则是热的。城市是热的,乡村是冷的。但就程序与价值之复原而言,则以前的机械时代是热的,而现在的电视时代是冷的。”在这里,“热的社会”显然是指那种高度集中、秩序化、强调服从的社会;“冷的社会”则是指那种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高度参与社会管理、又有自由的社会。可以说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弊端和不发达国家的优势。

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地球村

这个概念最早由麦克卢汉提出,1980年他去世后,在他与同事合著的《地球村》一书中出现。

他认为,在人类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当时的社会只能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可以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世界就变成了一个部落,地球就变成了一个村庄,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个部分。

5.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理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6.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麦克鲁汉犹如来自外空的一颗流星,其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闪现出来的巨大光芒曾让举世瞩目。随着这颗巨星的陨落,往日的那种狂热已不复存在。在“麦克鲁汉热”期间,几乎所有的美国新闻与传播学系的学生都曾经读过或打算阅读他的著作,甚至他的忠实信徒也因此受益匪浅,他成了尼克松1%8年竞选总统期间的一位重要顾问。人类对待新鲜事物犹如钟摆,狂热到极点时就会向冷漠一方回摆。结果,不仅普通公众漠视麦氏,就连较为理性的西方传播学家也在他们大部头的著作中只用两三段文字打发可怜的麦氏。

麦克鲁汉的著作犹如天书一般让当代人无法读解,这是他在死后受到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施拉姆评论说: “他的论述方式使得他的观点难以捉摸”,“因为他不信任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述方式”,而有意采用一种不连贯的螺旋状的反复展示无数横断面的方式写作。他声称把握这种横断面的观察方法是“探针”。但是,“这些‘探针’往往是些含义隐晦的语句,其措词不是令人震惊就是令人困惑,不是不完整就是不加界说(例如媒介就是讯息)。因此,他在学术上的态度是有些玄妙的,他发出的讯息可以作种种不同的解释。”所以,“鉴于麦克鲁汉本人的文体,引用解释他学说的人所著的论文往往(读解)效果更好一些。”

麦克鲁汉在著作和演讲中的出尔反尔、自相矛盾的做法,也遭到众多批评。人们说他如同罗马神话中守卫门户的两面神——雅努斯,以两种不同的面孔,讲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同时,他又“像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小丑,在一场欢闹的智力滑稽剧中说着双关语,大吵大嚷。”③他一会儿竭力为他所说过的一切辩护,一会儿又声称乐意放弃他所说过的一切;他宣称他没有任何背景、不带任何观点,而实际上,他有好几种背景和明显而真实的道德和政治信念;他说继承了良师英尼斯对媒介的批判精神,而人们发现后期的他对媒介是大唱赞歌,找不到一点“英尼斯的严厉”。

麦克鲁汉在言论上的神谕性和论述上的极端性,也是公认的缺点。麦氏认为媒介的冷热不限于科技,亦涉及人与事。热人物或热事物,宜用热媒介传播;冷人物或冷事物,宜用冷媒介传播。他说,肯尼迪在和尼克松的电视辩论中取胜,就是因为前者作为冷人物遇到了电视冷媒介;可是,作为“热人物”的尼克松最终仍是靠电视的“包装”当上总统的。这又如何解释?同样是以声音和画面传播信息的媒介,麦氏将电影看作是热媒介,而将电视认定为冷媒介,这也让许多人困惑不解。对此,徐佳士(1%7)一针见血地指出:麦克鲁汉是企图用“热”媒介来鼓吹“凉”媒介的好处。针对“媒介即是讯息”的论点,施拉姆(1973)赞同早川一荣的观点,他认为:讯息是讯息,媒介是媒介,媒介未必即是讯息。媒介与讯息互相影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许多研究证明,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影响差异小,讯息与讯息之间的影响差异大。肯尼迪被刺事件,不论它是由电视、广播、报刊传播还是由口头传播的,都会比家庭室内剧中的事件重要得多。

从长远的和客观的观点来看,麦克鲁汉在传播研究上是个有贡献的并且是引人瞩目的人物。他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分析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20世纪生活的观念,特别是当代青年人的观念。他同英尼斯一样的技术决定论思想固然错误,但他着眼于传播科技的历史影响的研究至少是对长期局限于媒介内容的短期效果研究的一种补充或丰富;他对传播科技本身的形式的发明或进步便是变革的动力和不靠“内容”而起作用的论述,是对以往那种媒介不起作用、只有内容才起作用认识的一种订正或完善。他预言的地球已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世界村)的浪漫情景,不仅让当代人兴奋不已,而且着实成了当代科技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小结: 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局限性

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第二讲 戈夫曼的媒介理论

一、戈夫曼的“拟剧论”(情境决定论)

欧文·戈夫曼(E.Goffman,1922-1982)是符号互动论者,又是“拟剧论”的倡导人。他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他在逝世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和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在他的八部著作中,最为学术界推崇的是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9)①。戈氏在这部著作中出色地介绍了“拟剧论”(或“编剧论”)在社会相互作用上的应用。而对梅氏影响最大的也是这一理论,尽管梅氏将其解释为情境决定论,其实质是一回事。

戈夫曼在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见解,但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对在短暂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的印象做出反应过程的研究。戈夫曼把人际交往比作演戏,把“场所”(社会)比作剧场,社会成员则在这里按照社会剧本的需要扮演角色,以取得别人的赞许,而演出又受到十分警觉的观众的鉴定。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作戏,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以把握自己给他人造成的印象,从而使自身形象能最好地为自己欲达到的目的服务。戈夫曼认为,一场演出要包括三种人:演员、观众和观察者。演员或集体表演,或演独角戏。他们使用“道具”,对照“剧本”,登上“舞台”,并活动于“前台”和“幕后”之间。戈夫曼把专门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所做的动作称为前台行为,而将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的暴露演员真实感情的动作称之为幕后行为。例如,饭店的服务员在“前台”接待顾客时扮演的若是一种恭维的角色,回到“幕后”——厨房以后扮演的也许是一种批评的角色:“你看他那副傻样!”所以,人类的演出一般都具有欺骗性,人不会在“前台”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但是,有时演员在表现一种(前台)印象时,会由于他无意识地或不恰当地表现使观众觉察或观看到另一种(幕后)印象。例如,一个正在被面试的人可能会因表现得过分从容自如,而暴露出他内心十分紧张的一面。戈夫曼接着说,尽管人们常常知道人仅仅是在扮演各自的角色,他们还是要保护演员的角色。因为,如果印象受到挑战,演员“丢了脸”,就会使观众和演员都感到窘迫。因此,人们会有礼貌地装作没看见一个本来衣冠楚楚的绅士那半开的裤门,学生会有礼貌地不去指正教授在授课时的错别字和语病。

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戈夫曼的理论遭到了杰克·道格拉斯等人(1980)的批评。他们说,戈夫曼所说的一切无非是怎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控制“社会形势”;他所强调的也只是自我表现的非常静止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动态的一面。梅罗维茨虽然接受“拟剧论”,认为这是一种观察社会角色及规则的既有用又有趣的意见,但也批评戈氏以静态的观点而不是以动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指责他仅局限于短暂的面对面的人体交往范型的研究,而忽视了通过媒介所进行的大规模的符号互动现象的研究。因此,梅罗维茨认为,必须把英尼斯、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同戈夫曼学说中的情境论融合起来,从而将戈氏的静态的场所研究结合麦氏的媒介环境观点延伸为动态的情境分析,将自然环境和场所研究延伸到传播媒介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研究,以更全面地揭示社会现实。

(一)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美国传播学家乔舒亚·梅罗维茨(J.Meymwitz)的可贵处在于:既能冷静、客观地对待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不跟随在许多人后面起哄,善于从麦氏著作和人们的争辩中吸取营养,又能以开放、综合的观念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互动论引入媒介研究,从而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层面上建立了一个有特色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集中反映在他于1985年出版的《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他声称,他的媒介情境论是英尼斯、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同戈夫曼的情境理论的有机融合,因此,要了解和认识梅氏理论必须先了解和认识另三种理论。

从梅氏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对他影响最大的英氏和麦氏理论的主要内容,已经在前面介绍了,那么戈夫曼的理论中有哪些内容影响了梅氏的媒介研究以及他的媒介理论的特色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研究的。

1.主要观点

梅罗维茨(1985)认为,在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其中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令人瞩目,因为它能更有效地重新组织社会环境和削弱自然环境及物质“场所”间一贯密切的联系。因此,梅氏声称,他提出新的媒介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研究媒介影响和社会变化的新方法”,以解释和说明人类传播活动中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这类变化现象。

梅罗维茨指出,戈夫曼只是分析了人际交流中“场所”不同、“话语”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亦不同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揭示出“场所”对交流情境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饭店服务员在“前台”和“幕后”的讲话固然不同,但是,如果他们在议论顾客的古怪行为时忘了关上通讯联络系统,而让这几位顾客听到了这种幕后的说笑,那么这种说笑就不再是“幕后”的而是“前台”的了,也就显得窘迫而不适当,从而会影响整个事情的情境。所以,他认为,地点场所对情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允许某些人听到和看到正在其间发生的交流活动,而不让其他人听到和看到这些传播活动。这就是说,由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比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场所重要,而在确定信息环境与物质场所的界限时,接触信息的机会则是判断和辨别的一个关键因素。一间卧室可以充当某对夫妻之间进行密谈的环境,因为其他人没有机会接触到他们密谈的信息。同样,一位政府首脑将他对成千上万公众演讲的情境照搬到家庭或卧室之中,也是不适当的。因此,在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中,情境就是信息系统,是一个重要观点。构成信息系统的是“谁处在什么地点”和“什么类型的行为可被谁观察到”的两种情形,或者说是以人们接触社会信息——自己和别人行为的消息——的机会为核心。在这信息系统内,“信息不但在自然环境中流通,也通过媒介传播”,因此,“运用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如同地点场所一样,都促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通形式。”

梅罗维茨的另一主要观点是: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他认为,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而不同情境的重叠或混淆则会引起行为的错乱,因此,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一旦重叠或混淆,社会角色就会随之变化,面对混乱的角色特点,人们会感到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梅罗维茨不同意“拟剧论”者的情境静态观,认为,“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是一个可变因素,而不是个人或社会存在的一个静态的方面。制约此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的因素包括个人的生活决定和社会对媒介的运用情况。”这就是通过人们在传播活动中努力使特定的行为与特定的动态的情境保持一致,从而前后一贯地演好某个规定的角色。但是,梅罗维茨指出,相安无事的人际交流情境,一旦遭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入侵,原先的和谐与平静往往会受到破坏,引起麻烦。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混淆了区分不同情境的界线,将那些只适合某些人观看的演出原封不动地搬给了整个社会来观看了。比如,60年代后期黑人权利倡导者斯托克利·卡迈克尔在不同的特定物质场所里演讲,他会既有忠实的黑人受众群,也有热情的白人听众群,因为他能根据听众对象的特点设计自己的演讲内容和风格,投其所好。但是,当他需要运用广播电视来讨论黑人权利时,他既找不到明确的解决办法,也无法设计出一种让两者都欢迎的演讲内容。于是,他在大众传播中采用了适合运动主体黑人需求的办法,结果他的演讲激发了黑人受众群的巨大热情,但却激起了白人受众群的敌意和恐惧。

在对上述观点论证中,又导致梅氏提出第三个观点: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首先,它促成了不同类型的受众群的并合。梅氏认为,电子媒介不仅使在自然、物理环境中的团体传播的不同受众群趋向合并,也使许多世纪以来印刷媒介占统治地位下造成的不同受众群趋向合并。印刷媒介要求传播过程的参与者有阅读能力和懂写作技巧,接受一定的教育,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们对印刷媒介的接触,从而形成适合不同文化层次和类型的受众群。相反,电视所展示的日常生活的视听形象,几乎“完全不是一种代码”,是一种一看就懂的画面,观看电视的技巧极易掌握,无需接受特殊的训练和教育。其次,电子媒介还促成了原先接受情境、顺序和群体的改变。原先读者阅读印刷晶总是随着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增长,先读浅显、简单的,逐步再看深奥、复杂的;而看电视不需经过固定的阶段和顺序——人们不必先看简单的电视节目,然后才能看复杂的电视节目。原先印刷媒介的受众较为单纯和易于把握,现今电子媒介的受众是混杂的,不易把握。第三,电子媒介使原来的私人情境并人公共情境。梅罗维茨论述道:由于电子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了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对信息的更大程度的分享,从而促成许多公众领域的合并。他还认为,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具有具体、生动和体现事件进展这一性质,公共经历和私人经历的界线有时变得比以往难以确定得多,甚至不可能确定。通过电视,人们可以观察到别人的私人行为,原来的私人情境成了公共情境。情形若任其发展,那么人将会成为日本传播学者所形容的“透明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隐私,都处于被公众观察之中。

小结: 1.主要论点:

① 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

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2.对媒介情境论的评价与思考

梅罗维茨的理论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发展和超越了英尼斯、麦克鲁汉的理论,而且也的确成功地融合了英尼斯、麦克鲁汉和戈夫曼三个理论的精华,吸收了亚历山大(1971)关于社会交往中情境认同论的一些见解,摒弃了一些片面、消极的内容。所以,与前人的媒介理论相比,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应该说又前进一步,又踏上了一级新的台阶。其可以肯定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媒介研究与社会研究有机结合。为什么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呢?梅氏认为,媒介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制约媒介选择;而媒介对社会环境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应该将媒介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二是以动态的和可变的眼光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以往人们在研究情境与行为的关系时,往往着重分析其静态的中止的特征,而梅氏则注意这两者间动态的可变的关系形态,强调不同情境要求有不同的行为,而不同的行为又会引起不同的情境,所以行为与情境的特征应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三是将受众的概念纳入媒介情境的分析之中,提出了一系列“情境合并”的论点。这样做突出了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弥补了英氏、麦氏理论的缺陷。这意味着,传播行为要受到受众的类型、人数的多少等特征制约,从而迫使传播媒介必须根据受众群的需求、特征以及分离、结合形式设计信息内容。

但是,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其缺点与优点一样的令人瞩目,十分明显。首先,过分夸大了媒介科技的作用。梅氏与英、麦两位学者一样,认为媒介在影响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扮演了惟一重要的角色。只要媒介科技改变,社会环境必随之改变。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例如,社会变化中的“权威的非神秘化”、“成年与童年界线的模糊化”等变化,就皆归因于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出现。其次,过分夸大媒介科技对社会的消极作用。梅罗维茨认为,媒介科技越先进,往往越不需要受众有较多知识,听广播所要求听众拥有的知识比读者阅读报刊时少,而看电视所要求的知识量又比听广播的知识量少。所以,电子媒介的迅速普及,电视将取代原有的传播媒介,这不仅迅速地合并了受众群,使人们在享受信息时具有“平均主义”的特点,而且将有可能把“人类社会变得类似于古代的渔猎社会”。人类在公共情境下生活,鸡犬之声相闻,人们不仅通过广播电视接受信息,还通过电话和便携式电脑终端从数据中心库等信息中心获取信息。这多少有点.像我国古代老庄的“知足常乐”、“清静无为’’的处世观点。另外,维罗维茨虽没像麦氏那样将媒介说成就是讯息,但他在实际论述中往往将媒介与讯息甚至连同情境混淆在一起,而有时又会不恰当地人为地将媒介与内容分割开来,结果经常自相矛盾。

推荐第2篇: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赵晓晖,100024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媒介语?如果可以,在使用媒介语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媒介语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师生交流而采用的媒介语言,有时候是学生的母语,有时候不是,但它是师生双方都能理解的一种辅助语言。例如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基本上都学习英语,因此英语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不同国别的学生同时授课的时候,常常充当媒介语的角色。但是如果是只是对日本学生授课,老师又懂日语,那么当然日语也可以做媒介语。它与中介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外语教学过程中要不要使用媒介语的问题,各派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早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时候的媒介语就是母语,媒介语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中运用是非常突出的;由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不断进步,语法翻译法逐渐遭到了淘汰,媒介语的作用也随之降低,直至后来出现了直接法、听说法等,主张直接采用目的语进行教学,杜绝使用媒介语。受普遍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也不例外,出现了包括注重使用媒介语与坚决避免使用媒介语等各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尝试就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媒介语的运用这个话题谈一谈笔者一点粗浅的看法。

必须承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媒介语不是不可或缺的。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不使用媒介语,往往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享誉北美的“普林斯顿北京暑期中文培训班”以及中国大陆的“快捷汉语”品牌所提倡的“语感教学法”都是这方面杰出的例子,他们的学生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汉语强化训练,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目的语的环境中,完全符合“沉浸式”的教学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汉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这充分证明了使用目的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但语言教学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变化多端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师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学生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坚决杜绝使用媒介语的教学方法可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在笔者工作的泰国,有些教学机构就对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不会泰语者不能成为该校的汉语教师——尽管这位老师可能教学经验很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很多国际学校则是要求老师必须精通英语,才能在该校工作。这样做尽管有一刀切之嫌,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机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国外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在中国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其主要区别有: 1.语言环境不同。 在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几乎没有使用汉语的机会,因此自然也谈不到“生存汉语”的问题。大多数国外的学习者,特别是社会学习者更愿意把学习汉语当作一种时髦的消遣或者是娱乐,而不愿意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2.课时不能保证。

语言机构中培训性质的汉语教学中学生由于本职工作太忙或者惰性的原因,固然难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即使是小学、中学、大学等专门教学机构中,汉语的课时也是微乎其微。以笔者所在的泰国易三仓大学为例,该校的Busine Chinese专业课程设置中汉语课只占全部课时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大量的时间是用英语在上其他经济方面的专业课或者泰语课。在中小学中,虽然政府支持开设汉语课,但是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兴趣课的阶段,对于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没有任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中小学中的汉语课流于陪孩子玩而已,这种情况在小学中尤其突出。 3.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

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汉语的学习还不能给学习者带来直接的收益,学习者的工作生活也没有对其汉语提出明确的较高的需求。加之客观地讲,汉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确实存在着比较难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习者浅尝辄止,仅仅将学汉语的要求定位在旅游、购物等环节上,还有很多学生是处于“寻根”的目的在学习汉语,例如在泰国,华裔的汉语学习者占了全部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了学习动力不强,稍遇困难就放弃也就不难理解了。 4.民族性格不同。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德国人就是精于抽象思维,法兰西就是一个浪漫的民族等等观念推而广之,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总是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例如笔者发现泰国人的特点是不喜欢独来独往而又希望老师能故给予明确的答案。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即使老师通过别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到了某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仍然会使用媒介语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如果老师不能给予确认,就与同学进行确认。

由于在国外的汉语教学与国内的教学有如上不同,加之生活交往诸方面的需要,对在国外工作的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造成了一些教学机构,特别是在教学主管不是非常精通汉语教学的时候,盲目地提出了教师必须懂媒介语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即使教师明确地知道使用目的语直接进行教学的效果会更好,屈于各种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退让。此种情况恰如利玛窦当年之来华传教,最终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先“适应”当地人的习惯而非马上“改造”他们的信仰。只有先适应市场的需求,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市场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之后,才可以谈得到对之进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语确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简而言之,包括: 1.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特别是当媒介语是学生的母语时尤其如此。例如在语音阶段,教师如果知道媒介语与目的语的音韵体系,就可以在教学中清楚地区分哪些音是双方共有的,可以进行“正迁移”,哪些音是似是而非的,应该加以注意;哪些音是此有彼无的,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误用。又如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了”绝对是一个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但是对于泰国学习者来说,就不是最大的难点,因为在泰语中有一个与之极其类似的助词。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具体差别,才可以在授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做到有的放矢、防微杜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所掌握的外语不嫌其多,越多越好。只有教师也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亲身经历,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只有教师对学生的母语非常了解,才能未卜先知他们的难点所在;只有教师掌握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外语,才能高屋建瓴地看待各类语言,发现其共性与特性,避免就事论事。 2.可以有效地树立教师的威信。

从事对外汉语教数学,身肩文化使者的神圣使命,教师个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极其重要。但是,如果教师本人外语不好,就不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对学生的问题也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在指导学生的时候盲目出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个别老师即使会一点外语,在使用媒介语的时候,不是发音不准,词不达意,就是张冠李戴,让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情况也会大大降低老师的威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所掌握的外语不嫌其精,越精越好。如果学生知道了老师的外语很好,老师也有学习外语的丰富经验,老师只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换言之——为了对学生更负责,才在课堂上尽量不说媒介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自然会很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可以密切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但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多方面的营造,教室上课时的教学技巧固然是一个方面,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不可忽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中外文典故信手拈来,与学生互动时得心应手,在课下风趣幽默,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老师想不受学生欢迎都难。 4.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般来讲,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主张用外语进行大段的讲解,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恰当地使用媒介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的使用不单单是指教师说媒介语,还包括与目的语进行适当的对比分析。例如在对日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比突出汉日两种语言在使用汉字时的相同与不同,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对英美国家的人进行汉语教学时通过对比发现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形态很不相同,但是在语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在对泰进行汉语教学时,适当对比泰汉两种语言的虚词上的异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两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有很多相似之处……总之,一针见血的使用媒介语,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使对外汉语课堂增色不少,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学成本。

听说法进行教学时,虽然强调师生不应在课堂上讲媒介语,但事实上很难绕过去,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很多课本是使用媒介语进行注释的,学生虽然口头不说,但事实上经常在进行目的语与媒介语的转换。事实上,对于成年学习者来说,要求其完全放弃其母语或者是媒介语,无异于掩耳盗铃。直接法的做法是,完全杜绝媒介语,借助于图片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与客观世界的直接联系,这种做法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教学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规模不大,个性较强的情形下尤其如此。另外,视觉材料展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固然比较方便,但是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再想用这种办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为了说清楚一个问题,不得不大张旗鼓多方准备,从头说起,费时费力,可能还需要诸多的辅助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张不妨适当的使用一点媒介语。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不可能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现象,因此学生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负迁移”现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使用得当,教师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把控能力,还是利大于弊的。比如说在介绍汉语的所有格“我的”、“你的”、“他的”之时,这个的字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果不借助媒介语,往往会给一些没有经验的老师造成一个很大的难题。有经验的老师固然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很好地将这个问题解决,但如果再加上英语的my、your、his适当明确一下也未尝不可。

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媒介语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特别是在国外从事外语教学的特定情况下。但是要想让媒介语使用得精彩,帮助老师让汉语课堂加分而不是减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媒介语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好使用媒介语的时机。

万不可时时使用媒介语,也不可每句必使用媒介语进行翻译,这样就落入了俗套,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于学生的学习不利,而且助其养成了一定要依赖媒介语的坏习惯。常此以往,有百弊而无一利。那么,什么时候使用媒介语合适呢?例如,在对零起点学生进行第一次教学之前,适当使用一点媒介语进行介绍,既可以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高素质教师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建立。又如,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通过图画、体态、手势语言以及上下文进行了充分的启发,学生已经基本理解,正确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可以画龙点睛,或者学生用媒介语说出正确的理解之后可以给予即时充分的肯定。又如,当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巧妙使用一点媒介语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再如当课堂教学推动不顺利的时候,适当地使用一点媒介语,也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当然,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是很少会把自己逼到推动不下去的尴尬情形之下的。 2.要掌握好使用媒介语的度。

如果允许使用媒介语,一些老师很可能用媒介语与学生大谈特谈,一节课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得到什么锻炼,教师的口语水平倒是提高不少。如果说这种授课方式在专门的文化课或者讲座中尚可一用的话,在汉语技能的训练课中实为大忌。“普林斯顿北京暑期中文培训班”的负责人认为恰当地使用媒介语确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鉴于国内目前大多数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于是干脆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完全禁绝教师使用媒介语。但事实上,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汉语教师的外语能力也越来越高,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其反复地进行揣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相信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会逐步掌握这个度的,而且会越来越纯熟。因噎废食的做法短期内固然有效地预防了一些问题的产生,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3.要对媒介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的差别熟稔于胸。

如前所述,媒介语使用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负迁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一定要对两种语言都精心研究。例如很多教材与工具书上将“见面”与meet进行对译,教师在授课时如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指出两者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就会造出“今天下午我去公园见面我女朋友”的句子;又如英语中的dull有一个义项是“无聊”,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指出它的别的义项,学生马上又会犯“这把刀很无聊”等看似莫名其妙的错误。教师只有将媒介语与母语都运用得得心应手,才能在教学中感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本来就是意向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绝不是“小儿科”,也不是是个中国人就能做的,既然要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4.要随时调整使用媒介语的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学生随时调整使用媒介语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学生,随着学习程度的变化,学习状态的不同,教师也不应教条,而应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的教师在中高级阶段,课堂上仍不断地说“very good”、“read after me”等媒介语,既单调又无聊,实无必要。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甚至可以不使用目的语,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也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再有,一个班如果存在不同国别的学生,如果老师使用媒介语不当,也可能会影响个别学生的情绪,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注意的。老师每天走进课堂都是面临着一次崭新的考验,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学生又会有什么新情况,使用媒介语也是这样,所以教师只有苦练自己的基本功,方可在课堂上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而这一切都应该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这好比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而优秀的老师方可达到“法极无迹”的境界。

综上所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媒介语运用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如果运用不当,则事倍功半。如何恰当地使用媒介语,使之达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俗话说“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媒介语的运用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让自己适应不同市场的需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永远精彩,让自己永远受到学生的欢迎。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固然艰巨,但是每一个从事这一项光荣使命的人都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争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师

推荐第3篇:部队党课教案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 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2、从思想上树立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工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问题意识”?

2、党员干部如何制定更高的目标?

3、党员干部如何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xx在xx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他还明确指出:既要大力提高理论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面。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可见,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正确的实践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今天就是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已经证明了这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观的正确性。我们现在讲党员干部作风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就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因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都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正确的实践观来完成。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在践行正确的实践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有的以工作繁忙为由,主观上放松自己,不愿意读书学习,尤其不愿意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的热衷于各种应酬,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交往与娱乐上。二是把学习理论当做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这是一种时髦,这种时髦追溯起来也有久远的历史。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有一种崇尚空谈名理的风气,开始时候品评人物,后来转向谈玄为主(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主要内容),专门谈论一些抽象的玄理,以此抬高、标榜自己。现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也有一些人学习理论时喜欢高谈阔论,不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三是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理论指导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完成的,而且完成得好不好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关头,有些干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这些都是树立正确实践观、提高实践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从思想上树立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科技、管理创新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党员干部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不重视对干部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是空洞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三、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科学研究及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单位科学、管理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单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一个单位的持续竞争优势只有通过稀缺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价值创造过程才能获得。传统的竞争优势如自然资源、技术、规模经济等,日益变得易于模仿。然而,如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1、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的划分单位管理水平的标准见下:

类别

对待问题的态度和策略

一流单位机构

能使用统计技术综合分析,有问题改进,没有问题也改进。

二流单位机构

有潜在的问题,能采取预防措施,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损失的产生。

三流单位机构

有明显的问题,能正视,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四流单位机构

有明显问题,就事论事纠正,应付了事。

五流单位机构

有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问题意识。如果,你看不到问题,那就请自己提高标准。标准一提高,许多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要追究到根本的原因,要系统地看问题,“人”这个汉字提醒我们,对待事物至少要有三维思考。

2主动承担责任

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地承担工作,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迫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当然作为党员干部,还要注意在工作中增加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党员干部在参加学习和总结分析会时,多从本部门的角度多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何种纠正措施。不要怕承担责任,你多承担一点责任,代表你将多一些改进的机会。

3、做好一件事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记得美国曾经有一位总统在得德克萨斯州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做好一件事的实质是我们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水平。(qc旧七大手法、新七大手法,swot分析法、素质模型法等工具和方法我们都要去学习和掌握。目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除问题意识较弱外,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因此,建议组织、人事等部门把“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作为今后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考虑的一个内容。通过培训去提高我们特别是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一件事,还提醒我们,做一件事,要一次就要做好,否则将会产生无谓的浪费甚至损失。

4、客观地审视并加以完善

党员干部要想使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首先正视自己。比如说对照自己做一番客观审视,观察一下哪方面还不错,哪方面值得注意。不仅从个人角度,还要从你领导的团队及你所在团队角度去观察。一定要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无须他人指正就能够进行自我完善。有发展前途的人是那些了解自己并能够正视自己的人。具有这样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步步提高。

5、党员干部制定更高的目标

一名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总是密切关注本单位、部门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确定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为单位及部门及自己设定若干个小目标,并启发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家工作中有目标,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有自我实现的愿望,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树立一个先进合理的目标是发挥团队潜能、提升团队绩效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出发,订立合理先进有挑战性的部门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的党员干部都特别善于思考。优秀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经常面对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在工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和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对提高综合国力、国家地位和部队战斗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科技发展改革和建设任务繁重,新问题、新情况比较多的情况下,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更显得十分必要。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我们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少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无可置疑的现实是,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根据XX年的有关分析数据,中国在49个主要国家中,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处于第28位,也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如果中国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意味着要从当前的水平再前进10位,进入世界前20位。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名列世界第一;研发人员109万人,名列世界第二。这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如何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1、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确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观念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是从观念更新起步的,没有观念的更新,也就不会有改革和发展。因为,创新是挑战性的工作,是在新的观念支配下,创立新的理论,运用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创造新的机制,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讲,思想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没有思想观念的先进性,就没有工作的创造性,没有新的观念,没有新的思路,工作也就没有出路。创新者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思想禁锢,能及时地突破思想的“重围”,走向新的天地。从当前的工作看,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还抱残守缺,不思变革,仍按过去那一套旧的思维定势处理现实问题,不但不能做好工作,还可能处于被动、落后地位。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开动脑筋,确立与新的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

推荐第4篇:部队党课教案

《部队党课教案2011年3月20日》

《部队党课教案》简介: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学目的: 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教学重

《部队党课教案》正文开始>>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 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2、从思想上树立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工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问题意识”?

2、党员干部如何制定更高的目标?

3、党员干部如何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他还明确指出:既要大力提高理论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面。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可见,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正确的实践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今天就是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已经证明了这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观的正确性。我们现在讲党员干部作风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就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因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都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正确的实践观来完成。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在践行正确的实践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有的以工作繁忙为由,主观上放松自己,不愿意读书学习,尤其不愿意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的热衷于各种应酬,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交往与娱乐上。二是把学习理论当做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这是一种时髦,这种时髦追溯起来也有久远的历史。

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有一种崇尚空谈名理的风气,开始时候品评人物,后来转向谈玄为主(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主要内容),专门谈论一些抽象的玄理,以此抬高、标榜自己。现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也有一些人学习理论时喜欢高谈阔论,不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三是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理论指导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完成的,而且完成得好不好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关头,有些干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这些都是树立正确实践观、提高实践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从思想上树立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科技、管理创新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党员干部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不重视对干部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是空洞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三、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科学研究及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单位科学、管理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单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一个单位的持续竞争优势只有通过稀缺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价值创造过程才能获得。传统的竞争优势如自然资源、技术、规模经济等,日益变得易于模仿。然而,如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1、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的划分单位管理水平的标准见下: 类别

对待问题的态度和策略

一流单位机构

能使用统计技术综合分析,有问题改进,没有问题也改进。

二流单位机构

有潜在的问题,能采取预防措施,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损失的产生。

三流单位机构

有明显的问题,能正视,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四流单位机构

有明显问题,就事论事纠正,应付了事。

五流单位机构

有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问题意识。如果,你看不到问题,那就请自己提高标准。标准一提高,许多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要追究到根本的原因,要系统地看问题,“人”这个汉字提醒我们,对待事物至少要有三维思考。

2主动承担责任

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地承担工作,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迫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当然作为党员干部,还要注意在工作中增加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党员干部在参加学习和总结分析会时,多从本部门的角度多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何种纠正措施。不要怕承担责任,你多承担一点责任,代表你将多一些改进的机会。

3、做好一件事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记得美国曾经有一位总统在得德克萨斯州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做好一件事的实质是我们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水平。(QC旧七大手法、新七大手法,SWOT分析法、素质模型法等工具和方法我们都要去学习和掌握。目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除问题意识较弱外,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因此,建议组织、人事等部门把“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作为今后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考虑的一个内容。通过培训去提高我们特别是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一件事,还提醒我们,做一件事,要一次就要做好,否则将会产生无谓的浪费甚至损失。

4、客观地审视并加以完善

党员干部要想使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首先正视自己。比如说对照自己做一番客观审视,观察一下哪方面还不错,哪方面值得注意。不仅从个人角度,还要从你领导的团队及你所在团队角度去观察。一定要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无须他人指正就能够进行自我完善。有发展前途的人是那些了解自己并能够正视自己的人。具有这样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步步提高。

5、党员干部制定更高的目标

一名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总是密切关注本单位、部门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确定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为单位及部门及自己设定若干个小目标,并启发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家工作中有目标,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有自我实现的愿望,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树立一个先进合理的目标是发挥团队潜能、提升团队绩效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出发,订立合理先进有挑战性的部门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的党员干部都特别善于思考。优秀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经常面对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在工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和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对提高综合国力、国家地位和部队战斗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科技发展改革和建设任务繁重,新问题、新情况比较多的情况下,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更显得十分必要。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我们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少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无可置疑的现实是,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根据2009年的有关分析数据,中国在49个主要国家中,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处于第28位,也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如果中国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意味着要从当前的水平再前进10位,进入世界前20位。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名列世界第一;研发人员109万人,名列世界第二。这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如何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1、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确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观念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是从观念更新起步的,没有观念的更新,也就不会有改革和发展。因为,创新是挑战性的工作,是在新的观念支配下,创立新的理论,运用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创造新的机制,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讲,思想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没有思想观念的先进性,就没有工作的创造性,没有新的观念,没有新的思路,工作也就没有出路。创新者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思想禁锢,能及时地突破思想的“重围”,走向新的天地。从当前的工作看,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还抱残守缺,不思变革,仍按过去那一套旧的思维定势处理现实问题,不但不能做好工作,还可能处于被动、落后地位。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开动脑筋,确立与新的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

2、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着眼于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水平的重要体现。时代不同了,每个

人工作面临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再不能停留在“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无所作为状态上了。对于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关键是我们能否主动去找,并且找到它、掌握它。

3、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动脑 。一个党员干部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占有知识的多少是成正比的,而获取知识的渠道又在于后天的学习。党员干部要提高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就应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把自己的知识范围扩展到世界高新技术知识的前沿。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死抱书本是不行的,只有把勤于学习和勤于动脑、敢于创新结合起来,做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抓工作落实的能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本文来自:长大导航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推荐第5篇:部队队列教案

队列教案

一、单个军人队列教案

(二)立正、跨立、稍息、、、、、、、、、、、、、、、、

(二)停止间转法、、、、、、、、、、、、、、、、、、、

(三)行进与立定、、、、、、、、、、、、、、、、、、、

(四)步法变换、、、、、、、、、、、、、、、、、、、、

(五)行进间转法、、、、、、、、、、、、、、、、、、、

(六)坐下、蹲下、起立、、、、、、、、、、、、、、、、

(七)脱帽、带帽、夹帽、、、、、、、、、、、、、、、、

(八)敬礼、、、、、、、、、、、、、、、、、、、、、、

目录( 1 ) ( 26 ) ( 33 ) ( 84 ) ( 97 ) (104 ) (114 ) (123 )

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教案 教学提要

课目: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教学法

(队列人员听到 “课目” 时应当立正,

指挥员下达科目后还礼下达“稍-息”口令)

目的:

使同志们学会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教学方法,了解讲解示范、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四会”能力。

内容:

一、立正、稍息、跨立

二、停止间转发

三、行进与立定

四、步伐变换

五、行进间转发

六、蹲下、起立

七、脱帽、夹帽、戴帽

八、敬礼、礼毕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

时间:××个训练课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

要求:

指挥员下达: “要求” 口令,

队列人员听到“要求”口令时应当立正,指挥员敬礼下达:“稍——息”口令,尔后,根据实际情况下达要求;

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3、按照规定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4、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打报告并经允许;

5、认真听讲、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为加强纪律、振奋精神,

指挥员宣读完纪律后可以用问答方式再次强调纪律: 指挥员问:

“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战士立正回答: “能!”,指挥员

敬礼下达:“稍——息”。 保障:卷尺1把;线架1付;秒表一块;工程线一根8米;量角器、自制量角器各一个;75厘米步幅线训练场地。

理论提示:(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教学法的意义)

教学进程

第一个讲解内容

立正、稍息、跨立

教学准备

一、整齐队形

二、整理着装

(指挥员在队列稍息的口令上下达口令, 队列在立正的基础上

整理,整理完毕后自行稍息。整理着装一般是自行整理,但在会操、考核、表演时为了体现整齐划一应统一动作。)

三、清点人数

四、根据实际情况请示报告

五、宣布教学提要

科目:立正、稍息、跨立教学法

目的:通过示范教学,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立正、稍息、跨立的教学方法。

内容:

(一)、立正、稍息教学法

(二)、跨立、立正教学法

时间:××分钟

地点:×××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

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3、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打报告并经允许;

4、认真听讲、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根据天气、环境等情况提出适当要求)

(教问):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士兵答):能! (教)敬礼下达:

“稍——息”。下面介绍训练器材(线架一副、工程线、自制量角器)——器材介绍完毕。

教学进程

一、立正、稍息教学法

理论提示:

立正是军人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自行立正。

口令讲解:

“立——正”、“稍——息”

动作示范:

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下动作示范,正面与侧面。(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讲解: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立正、稍息应从下向上讲解)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

立正应做到:“三挺、三协调”,“两收、一睁、一正直”。

“三挺、三协调”即: 挺腿。两腿并拢膝盖后压,达到两膝盖间无缝隙,使

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挺胸。胸部自然向前上方挺出腰

部挺直,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使两肩窝处的衣服保持平整。收小腹、收腹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挺颈。下颌微收、头部正直向上顶,颈部轻贴后衣领,做到收下颌与挺颈相协调。

“两收”即: 收小腹、收下颌,向上提气,头向上顶的同时收下颌。

“一睁”即: 集中精力,眼睛自然睁大,眼皮稍向上挑,使黑眼珠保持在眼睛的中央,注视正前方稍远处与眼同高的一个目标,不斜视,保持40秒内不眨眼。

“一正直”即: 身体要正,两肩线与足跟线平行,衣扣线与两脚连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上体正直。立正时重点突出“正(方向正)、直 (身体直)、挺 (胸部向前上方挺)、神 (两眼有神)”。 稍息应做到:“两快、一稳、两准确”。

“两快”即: 出脚快、收脚快。

“一稳”即: 做动作时上体要稳。 “两准确”即: 出脚的方向准确,出脚的距离准确。

体会练习:

首先战士们根据指挥员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体会。 同时指挥员

应注意纠正动作,以免形成孤僻毛病。

小结讲评:

体会练习结束指挥员应进行小结讲评, 再根据体会动作情况加以

提出动作标准与要求、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如下。 动作标准与要求:

立正时,要精神振作、姿态端正、表情自然;稍息时,出 脚方向准确、腿不弯、不耸肩。 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一)、立正

1、

两脚跟末靠拢并齐;两脚向外分开的角度过大或者过小;方向站得不正。纠正时,可在训练场画出站立线,或者用量脚尺进行纠正,在纠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 2、两腿挺不直、未夹紧,中间有缝隙。纠工时强调两腿并拢,膝盖后压, 两腿向内后用力夹紧、提臀。

3、胸部不能自然挺出或者挺胸时撅臀部。纠正时强调头正直向上顶,腰部 挺直向上用力,腰挺直的同时收小腹及臀部。

(二)、稍息

1、出脚方向不准。纠正时可先画出脚的方向线,反复练习。

2、出脚时弯腿。纠正时强调两腿自然伸直,出脚腿膝盖向后压,脚跟不要 抬得过高,绷脚面,脚尖稍用力。

3、出脚时身体重心过度前移、收脚时身体上窜耸肩。纠正时强调体重大部 分落于右脚,收脚时腿部肌肉紧张有力,控制好上体不动。

组织训练方法:

(一)、个人体会

(二)、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

(三)、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

(四)、集体合练

(五)、立正持久练习

按训练步骤实施:

针对以上训练中常犯的毛病, 为了使战士们更快地掌握动

作要领,立正、稍息可分为体会练习、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稍息出脚距离,方 向练习、立正持久练习四步进行训练。

(一)、体会练习

口令讲解: 体会练习

动作要领:

组织战士个人或结对,

根据所讲解动作标准与要求和常犯毛病及 纠正方法,再次进行个人体会或结对练习。

动作要求:

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克服常犯毛病进行体会练习

主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初步掌握。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结对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

口令讲解:

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

动作要领: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听到“一”时,两手向正前方伸出,两臂

伸直,掌心相对,此时,检查手型是否正确,听到“二”时,迅速将手放回,中 指贴于裤缝。

动作要求:

严格按照立正手型动作要领做动作

主要解决的问题: 手型正确性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三)、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

口令讲解:

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

动作要领:

战士面墙站立,取好距离,沿左脚尖中央划好方向线,按要领反复练习出脚的距离、方向。

动作要求: 注意控制力度,防止受伤。

主要解决的问题: 出脚距离、方向。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四)、集体合练

口令讲解:

“立——正”、“稍——息”

动作要领:

立正、稍息动作要领

动作要求:

精力集中、积极配合、掌握口令时机。 主要解决的问题:

动作正确、集体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练习方法:

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五)、立正持久练习

口令讲解: 军姿训练

讲解动作要领: 立正动作要领 动作要求: 按立正的要领,指挥员逐个纠正后,持续立正一段时间。开始训练时间可以短(第一次5-10分钟),而后可逐步增长,锻炼毅力、体力。

主要解决的问题:

能够持久站立,保证动作正确规范,精神振作。

组织练习方法:

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跨立、稍息教学法

理论提示: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口令讲解: “跨——立”、“立——正”

动作示范:

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下动作示范,正面与背面。(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讲解: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跨立应从下向上讲解)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同高;

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曲,手心向后。听到“立——正”的口令后,按立正动作要领站立。

要领归纳:

跨立应做到“两快、三准、一协调” “两快”即:跨脚快、背手快。

“三准"即:跨脚距离准、背手高度准、左手握右手腕的位置准。

“一协调”即:跨脚和背手的动作相协调。

体会练习: 首先战士们根据指挥员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体会。同时指挥员应注意纠正动作,以免形成孤僻毛病。

小结讲评:

体会练习结束指挥员应进行小结讲评,再根据体会动作情况加以提出动作标准与要求、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如下。

动作标准与要求:

听到口令,跨步与背手动作要协调有力,节奏分明;两脚距离要准确重心落两脚之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向前平视;两手自然后背;右手手型准确,手心向后,左手拇指根部要与外腰带下沿同高。

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一)、脚跨出的距离不准。纠正时先在训练场画线,反复进行练习。

(二)、上体松、弯腰。纠证时强调腰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三)、两手后背的高度、左手握右手腕的位置不准。纠正时,强调拇指根 部要对正位置、反复练习找感觉,左手握右手腕时,要用手心对正右手腕关节。 组织训练方法:

(一)、体会练习

(二)、定位练习

(三)、集体练习

按训练步骤实施:

针对以上训练中常犯的毛病,为了使战士们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跨立、立正可分为个人体会动作要领、定位练习、集体合练三步进行训练。

(一)、体会练习

口令讲解: 体会练习

动作要领:组织战士个人或结对,根据所讲解动作标准与要求和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再次进行个人体会或结对练习。 动作要求:

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克服常犯毛病进行体会练习

主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初步掌握。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结对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定位练习口令讲解: 定位练习

动作要领:

战士身体左侧邻墙站立,成一路纵队,左脚外侧距离墙根约一脚长,听到口令后,战士自己体会跨步的要领,后面的人为前面的人纠正手型和手心的方向。

动作要求:

注意控制力度,防止受伤。

主要解决的问题:

两脚距离准确,两手后背的手型、位置准确。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三)、集体合练

口令讲解:“

跨——立”、“立——正” 动作要领:

跨立、立正动作要领

动作要求:

精力集中、积极配合、掌握口令时机。

主要解决的问题:

动作正确、集体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练习方法:

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第二个讲解内容

停止间转法 教学准备

一、整齐队形

二、整理着装

(指挥员在队列稍息的口令上下达口令,队列在立正的基础上整理,整理完毕后自行稍息。整理着装一般是自行整理,但在会操、考核、表演 时为了体现整齐划一应统一动作。)

三、清点人数

四、根据实际情况请示报告

五、宣布教学提要

科目:停止间转法教学法

目的:通过示范教学,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停止间转法的教学方法。

内容:停止间转法教学法 时间:××分钟

地点:×××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

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3、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打报告并经允许;

4、认真听讲、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根据天气、环境等情况提出适当要求)

(教问):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士兵答):能! (教)敬礼下达:“稍——息”。下面介绍训练器材(量角器、粉笔)器材介绍完毕。

教学进程

理论提示:

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为向左转、

向右转和向后转,需要时也可以半面向左转或者半面向右转。 口令讲解:

“向右——转”、

“向左——转”、

“向后——转”、“半面 向右——转”、

“半面向左——转”。

动作示范:

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下动作示范。(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讲解: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停止间转法应以向右转为列进行讲解)

听到“向右(左)——转”的口令时,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的要领转45度。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

停止间转法应做到:“稳、快、准”。

“稳”:转向新的方向时,上体要稳,整个身体有上提的感觉,不得左右晃 动。

“快”:听到动令后,旋转要快,转向新的方向后脚掌着地,靠脚快。

“准”、转的方向准、靠脚要准,两脚跟在一条直线上,动作要协调。

连贯练习时应做到:

“两快一停顿”即:转体快、靠脚快、转体靠脚之间要 停顿,做到节奏分明。

体会练习:

首先战士们根据指挥员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体会。同时指挥员 应注意纠正动作,以免形成孤僻毛病。

小结讲评:

体会练习结束指挥员应进行小结讲评,再根据体会动作情况加以提出动作标准与要求、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如下。

动作标准与要求: 动作要领:

按照齐步走动作要领,注意步幅、步速;按75厘米的步幅线,用秒表计算行进速度,反复进行步幅、步速训练。(步幅练习可以采用臂腿结合 练习)

动作要求: 步幅、步速准确,两眼注视前方。

主要解决的问题:

齐步走的步幅、步速的准确性,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七)、连贯动作练习

口令讲解:

齐步走连贯动作练习

动作要领: 齐步走动作要领

动作要求:

行进时,精神振作,两眼注视前方,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摆臂

自然,腿臂动作协调一致,迈脚按脚跟、脚掌顺序着地。总体动作自然、美观、大方,不刻意、夸张。

主要解决的问题:

动作的协调一致及排面的整齐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第三个讲解内容 行进与立定

教学准备

一、整齐队形

二、整理着装

(指挥员在队列稍息的口令上下达口令, 队列在立正的基础上

整理,整理完毕后自行稍息。整理着装一般是自行整理,但在会操、考核、表演 时为了体现整齐划一应统一动作。)

三、清点人数

四、根据实际情况请示报告

五、宣布教学提要

科目:行进与立定教学法

目的:通过示范教学,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行进与立定的教学方法。 内容:行进与立定教学法

时间:××分钟

地点:×××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要求:

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3、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打报告并经允许;

4、认真听讲、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根据天气、环境等情况提出适当要求)

(教问):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士兵答):能!

(教)敬礼下达:“稍——息”。下面介绍训练器材(步幅线训练场地)器材介绍完毕。

教学进程

行进的基本步法包括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有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齐步与立定

理论提示:

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

口令讲解:

“齐步——走”、“立——定 动作示范:

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下动作示范。(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正面和侧面各一次)。

动作要领讲解: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齐步与立定讲解示范时应距离队伍适当位置,从队伍左上角面向队伍45度角,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讲解)第

一、二步:听到“齐步——走”的口令时,(第一步)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第二步);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

第三、四步:两臂前后自然摆动(走两步),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 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第

五、六步:(指挥员首先介绍令,

齐步立定口令“立”字一般下于左脚、“定”字一般下于右脚)听到“立—定”的口令(边下口令边走两步)第七步:左脚向前大半步地( 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要领归纳:

齐步与立定应做到:走直线,身体稳,摆臂自然,靠脚有力而且准。

走直线即:两脚尖对正前方,两脚内侧在一条直线上,不要走内、外八字步。 身体稳即:不晃、不扭,保持身体平稳。

摆臂自然即:肩关节放松,向前摆臂自然伸直,手指握拢,拇指贴食指第二节,手的最高部位与最下方衣扣同高,向后摆,摆到手腕前侧离裤缝线约30厘米。

靠脚有力而且准即:立定时,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脚有力准确, 同时放臂,成立正姿势。 体会练习:

首先战士们根据指挥员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体会,同时指挥员应注意纠正动作,以免形成孤僻毛病。

小结讲评:

体会练习结束指挥员应进行小结讲评,再根据体会动作情况加以提出动作标准与要求、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如下。

动作标准与要求:

(一)、齐步行进时,要精神振作,两眼注视前方,腰部挺直,挺胸挺颈,上体保持稳固、正直。

(二)、齐步行进时臂腿协调(脚着地、手到位、出脚摆臂),节奏分明,摆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

(三)、步幅、步速准确。两眼注视前方,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做到“脚 跟先着地,脚腕稍用力,膝盖向后压,重心向前移”。

(四)、脚迈出时腿要自然伸直,两脚内侧走在一条直线上。

(五)、摆臂时肩关节自然放松,手和手腕适当用力,以小臂带动大臂。

(六)、立定时摆臂到位,放臂自然,脚向正前方迈出,靠脚时不外扫、不 跺脚。

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一)、上体不稳,左右晃动大。纠正时强调收腹提气,挺胸立腰,颈部适 当用力,头正直向上顶,摆臂用力要适当。

(二)、摆臂不自然、不到位,肩关节僵硬。纠正时强调肩关节放松,前摆时肘部自然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后摆时向后下方伸直。两臂轻擦衣服自然摆 动,反复练习。

(三)、后摆臂时勾手。纠正时强调后摆臀要自然伸直。

(四)、立定时身体后仰;靠脚放手不一致:靠脚后脚尖外张角度不准。纠正时强调上前大半步时距离准确,身体重心前移要快,靠脚的同时放手。

(五)、脚尖方向不正(八字脚)。纠正时在训练场画出行进纵线,要求脚内侧走在一条线上,反复练习。

组织训练方法:

(一)、个人体会

(二)、分解动作练习

(三)、连贯动作练习

按训练步骤实施: 针对以上训练中常犯的毛病,为了使战士们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齐步与立定可分为个人体会练习、摆臂练习、腿部动作练习、臂腿结合

练习、立定练习、步幅步速练习、连贯动作练习七步进行训练。

(一)、体会练习

口令讲解: 体会练习

动作要领:

组织战士根据所讲解动作标准与要求和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再次进行个人体会。

动作要求:

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克服常犯毛病进行体会练习

主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初步掌握。

组织练习方法: 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摆臂练习

口令讲解:

“齐步摆臂练习——

一、

二、

一、停”

动作要领: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听到“齐步摆臂练习——一”的口令后,右臂前摆,左臂后摆。听到“二”的口令,两臂前后交换。尔后,按照“一”、“二”口令反复进行。听到“停”的口令(右臂在前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在原地摆臂的基础上,指挥员可采用下一次口令,操练摆臂

3、5或7次(摆臂次数,应选择奇数),在熟练的情况下,操练者也可随指挥员“

一、

二、一”的口令进行连续摆臂练习。

动作要求:

摆臂时肩关节自然放松,手和手腕适当用力,以小臂带动大臂。 主要解决的问题:

手型是否准确,运臂路线,定位及增强摆臂的协调性。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三)、腿部动作练习

口令讲解:

“腿部动作练习,准备,齐步——走、

二、停”

动作要领: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听到“腿部动作练习,准备”的口令后,两手迅速将拇指插入腰带内,其余四指在外并拢伸直,两手相距约10厘米,两臂自然里合;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迅速向前迈出,脚跟着地,脚腕稍用力,脚尖向上跷起,腿要伸直,收腹挺胸,腰部稍用力向前,身体重心前移,按脚跟至脚掌的顺序着地,右脚跟抬起。听到“二”的口令后,

右脚照此法动作,反复练习体会。听到“停”的口令后(左脚在前),左脚尖向外分开30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恢复立正姿势。

动作要求:

脚跟先着地,脚腕稍用力,膝盖向后压,重心向前移。

主要解决的问题:

行进方向、出脚顺序及移重心。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四)、臂腿结合练习

口令讲解:

“齐步走臂腿结合练习,齐步---走、

二、停”

动作要领: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按齐步走要领迈出左脚,脚跟着地,脚尖上跷(防止勾脚尖,整个脚掌上翘),同时摆右臂向前到位,

身体重心前移,按脚跟至脚掌的顺序着地,右脚跟抬起。听到“二”

的口令后,右脚照此动作,听到“停”的口令(左脚在前),按立定要领,恢复立正姿势。(进行此练习时,可以提前在地面上划上步幅线,训练臂腿协调时同时练习步幅;当分解动作准确、熟练时,指挥员可采用下一次口令,战士动作

3、5或×次,一般选择奇数。

动作要求:

训练时臂腿协调(脚着地、手到位、出脚摆臂) 。

主要解决的问题:

出脚摆臂的一致性,正直的行进方向、步幅准确、立定靠脚放手一致的问题,这是在原地摆臂,出脚顺序及立定分解练习基础上进行的,是向齐步连贯动作过渡的一种训练方法。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五)、立定练习

口令讲解:“×(奇数)步一靠,齐步----走,二”

动作要领: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听到“×步一靠,齐步----走”口令后,按齐步走的动作要领走到规定的步数后,不靠脚,(最后一步是大半步,左脚尖稍向外张开约30度角),体重大部分落在左脚,右脚跟抬起,此时两腿伸直,听到“二”的口令后,右脚挺直适当用力迅速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动作要求:

立定时摆臂到位,放臂自然,脚向正前方迈出,靠脚时不外扫、不跺脚。

主要解决的问题:

出脚方向,摆臂自然,臂腿的结合及靠脚放手的一致性问题。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六)、步幅步速练习

口令讲解:

“步幅步速练习,齐步——走” 动作要领: 按照齐步走动作要领,注意步幅、步速;按75厘米的步幅线,用秒表计算行进速度,反复进行步幅、步速训练。(步幅练习可以采用臂腿结合练习)

动作要求:

步幅、步速准确,两眼注视前方。

主要解决的问题:

齐步走的步幅、步速的准确性,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七)、连贯动作练习口令讲解:

齐步走连贯动作练习

动作要领: 齐步走动作要领

动作要求:

行进时,精神振作,两眼注视前方,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摆臂自然,腿臂动作协调一致,迈脚按脚跟、脚掌顺序着地。总体动作自然、美观、大方,不刻意、夸张。

主要解决的问题:

动作的协调一致及排面的整齐

组织练习方法:

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

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 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正步与立定

理论提示: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口令讲解:

“正步——走”、“立——定”

动作示范:

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

下动作示范。(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正面和侧面各一次)。

动作要领讲解: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分解讲解示范相结合,进行动作要领 讲解示范;

正步与立定讲解示范时应距离队伍适当位置,从队伍左上角面向队伍45度角,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讲解)第

一、二步:(边讲解边示范)听到“正步——走”的口令时,(第一步)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

推荐第6篇:媒介计划书

媒介计划书

目录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分析

二、媒体目标

三、媒体策略

四、计划细节和说明

五、项目评估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分析

房地产,是一种稀缺的资源、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人们十分重视、珍惜的财产。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还是一种商品,成为良好的投资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会日益增加。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二手房占了很大一部分份额。

链家地产是以地产中介业务为核心全国化发展的房地产综合服务体,体系内囊括地产、金融和商业三个部分,业务范围涉及房屋全程代理、房屋租赁、房屋买卖、豪宅租售、\" 央产房 \" 上市交易、权证办理、按揭贷款、房地产投资咨询、商铺租售、写字楼租售及商品房、空置房、企业债权房销售代理等。公司立志成为国内在住宅地产经纪、金融按揭服务和商业地产服务方面的领跑者。

二、媒体目标

由于链家地产已经是北京二手房中介行业的领跑者,为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提高公司业绩在市场中的份额,并且巩固已占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的媒介目标是:使“诚信,放心”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打造链家地产是放心中介,诚信中介的企业形象。

三、媒体策略

1.媒体的选择

当今广告媒体种类十分繁多,而且还在不断的涌现,现对媒体作以下分类: 读物、印刷类:报纸、杂志、单张、车身、路牌、直邮

视听类:电视、电台、电话

电信类: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

活动类:公益活动、体育赛事、房展会

选择媒体,我们遵循三个原则:覆盖面广,适合本公司特点,易接触。 针对公司的现状,依据高性价比和巩固品牌形象的因素,应选择电视、网络和户外广告三种为主,报纸宣传为辅。

2、媒体的组合

宣传工作在北京分阶段性展开。阶段性布置以立体组合、全方位媒体介入、多点进攻,在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等宣传上刻考虑齐头并进,在此其后可用中等频率的报道和版面进行推广。以软性宣传为主,硬广告减少密度,同时补充前段广告诉求点上的不足。在最后阶段再次做全面的广告宣传。具体组合如下:

前期宣传以电视和网络为主

后期则需要加入户外广告和报纸媒体的强大辅助作用。

四、计划细节和说明

1、实施策略:

注意推广中心主题——放心住宅,放心中介

A、放心住宅 :主要强调房屋产品的优质。所以在对放心住宅的推广是上设计的推广步骤为:认可——购买——拥护产品

B、放心中介 :主要是对公司的认可,突出的是公司的高诚信,值得放心。 所以在对放心中介的推广是上设计的推广步骤为:信任——企业形象巩固——社会导向认可——购买——拥护品牌

2、媒体行程设定:由于公司已经是北京业内的龙头企业,所以此次媒介的最主

要目的是巩固企业形象。所以媒介行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形象重新定位,更专业,更诚信。给公司重新定位,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中介公司,而是一个充满灵魂的企业,是一个专业的团队,是一群不断进取的人们。我们更加专业,更讲诚信。该阶段主要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电视媒体的冲击性更强,网络媒体的覆盖面最广。

第二阶段,企业形象的巩固。到了第二阶段,企业的新形象已经基本确立,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将刚刚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进行巩固。这一阶段要加上户外广告的帮助,将企业的形象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企业形象的加强,带动整个行业的形象优化。到了第三阶段,企业的基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运用电视,网络,户外媒体的前提下,加上报纸媒体,不仅仅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而且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费用预算

报纸:(13个月每期所需版面不同,但连续刊登,均价6000/月)——8万元 户外广告:(13个月繁华地段,但是属于一次性投入)——20万元

电视:(包括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新闻专题片和采访等等)——500万元 网络:(各大知名网站的投入):100万元

共计:628万元

五、“城市碧园”广告整合推广效果监控及评估修正

1、广告整合推广效果

广告整合推广效果从两个方面来反映:

A、广告的创意、设计、表达内容和点等总体表现出的效果。

B、广告在各媒体投放效果。监控广告整合推广效果需要通过市场及客户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察。广告整合推广的监控就是市场及客户对这两个方面的动态反

映。在对大量的客户的动态反映进行汇总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的结果对广告策略进行调整。

2、监控与评估

首先广告表达的买点,客户喜欢听的,或最想接受的是什么。广告就要把这放在首要位置传达给客户。调查客户对我们的广告印象如何,并且根据广告的整体形式,来做针对性的调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广告效果的监控是在售楼部登记统计客户信息来取得而实现的。在积累大量信息后,做阶段性的总结,然后依据分析的结果,调整广告策略。

推荐第7篇:媒介策划

媒介策划——选择广告形式的原因

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是最不容易被排斥即最容易被接受的广告形式,不论精品广告或者垃圾广告都坦然存在在电视广告中,鱼龙混杂,但被批判的风险最小。电视广告仍然是目前最常见最普遍的广告形式,它以其功能的强大、发展历史的悠久及强制性的灌输方式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的广告市场中,电视广告具有不可撼动的强势地位,各类商品在进军市场前和抢占市场份额时都不可以将其忽视,就连高端化妆品也不例外。珠宝饰品在电视上的广告挺少的,但也不缺乏,有“金伯利钻石”等一些很经典的品牌。基于此,我们寻求在电视广告中突破,以精品电视广告吸引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橱窗广告:橱窗广告是现代商店店外POP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助玻璃橱窗等媒介物,把商店经营的重要商品,按照巧妙的构思,运用艺术手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设计陈列成富有装饰美的货样群,以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橱窗广告以其制作的精致、风格的自由和持久耐用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具有真实性、可利用的空间、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最容易使人信服的广告形式。橱窗广告涉及到的产品一般也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很高端,极具审美效果。“石头记”以玉石打造珠宝饰品,打意蕴牌。因此极适合用特写橱窗广告的形式展示其内涵和魅力,提高品牌形象,增大它的迷人度和受欢迎程度。橱窗广告需要的资金相对较多,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在几大繁华地段。

微博广告:网络广告的病毒式营销是目前广告界的一大潮流。这种营销的策略就是在互联网上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象病毒一样传播广告,从而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最近法国某矿泉水厂商就采用了这种营销方式,并大获成功。网络微博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式兴起,微博广告也不例外。在微博上不停地发不停地发广告也算是病毒式广告的一种。结合“凡客1984”等案例,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开微博,编写精悍的广告投放进去,利用各种形式吸引网友们的点击,从而利用新媒体达到最大范围进行宣传的目的。同时注意及时更新,尽量达到每天或者每星期都能发一则相同风格的新的广告,来介绍一款产品。这种方式投资小,见效范围广,而且紧随时代潮流,易抓住年轻人的心,不容忽视。

推荐第8篇:媒介部

媒介部工作流程

媒介推广工作是集团与各项目、合作公司对外形象的展示,对集团产品、项目的营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的媒介推广应具备一套属于自己的,并且已规范化的标准流程。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一、工作计划制定流程:

1.根据集团整体工作进度,于每月25日前后与企划部、设计部、销售部等就下月主要工作内容开展征询研讨,制定媒介部月度工作计划。

2.根据项目工作情况、媒介部工作执行情况,以7天为一个阶段,每周对当周工作进行阶段性分析总结,到月底根据各个项目的来电来人统计表对广告媒体进行分析汇总。

二、媒介预算审批流程:

1.媒介部按照各项目推广进度及各个项目整体推广需要,对所有项目进行资源整合,编制项目年度、月度推广预算;

2.与项目经理协调,根据各项目反馈意见修改预算,报集团主管副总审批;

3.集团主管副总批准后上报董事会主席批复;

4.媒介部按预算制定相应发布计划。

三、媒介部立项审批流程:

1.媒介部根据已批复的年度预算,结合项目实际拟定各个项目广告媒体发布工作的具体执行方案;

2.与各个项目研讨征询后,报集团主管副总批复;

3.集团主管副总批准后上报董事会主席批复

4.企划部根据批复后的方案、预算、流程具体执行。

四、文字发布流程:

1.各项目需要对外发布的文字。

包括报纸广告、电视广告、DM宣传单页、宣传软文、新闻稿、项目采访报道、发言稿、展板、印刷品等,经企划部进行文案撰写;

2.设计部对文案进行最终设计完成后,交由企划部该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进行校对、审核。

3.文案校对后,报企划部经理进行审核;

4.企划部经理审核完毕,上报集团分管领导批准后,印刷、发布。

五、文案撰写、校对流程:

由企划部撰写文案、由设计部进行设计制作的各种广告或文件:

1.由企划部提供的文案、设计部最终完成的设计,向广告公司、报社、电视台、印刷公司传递之前,应预留底稿,所设计出的小样一式两份。

2.文案校对文字,有修改意见的退回设计部进行修改;文字校对无误的由文案签字确认并做校对登记。(对文案中出现的错误登记出来并作详细记录)

3.文案校对程序:文案撰稿人(1校)→企划部经理(2校)→平面设计部经理接收签字→设计部门成稿转媒介部门→平面设计师签字→文案撰稿人终校签字→媒介部签字接收。

4.文案校对程序必须按照企划部设计的 “企划部门广告校对流程表”严格执行,责任到人。环环相扣、每一个校对的人都须签字确认并对校对后的情况作详细记录,时间确切到几点几分。每一个项目文案的撰写之至最后的设计制作完成,其间文案校对的每一个程序都必须遵照“企划部门广告校对流程表”进行完成后的抽查、检测、审核工作。

5.文案校对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任何差错,责任到人,某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需自己承担责任。

6.文案所要校对的内容:属于企划部文案本身职责的。如:语句的通顺、文案中的错字、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断句合适与否。

7.经文案确认签字后的打样稿交媒介部负责人接收签字,报企划部撰稿人签字确认,报企划部经理签字确认,报企划部企划总监签字确认。完成签字流程后将电子文件及打样稿交广告公司进行发布或设计部进行制作发布。

8.经媒介部校对签字的打样稿一式二份完成签字呈批流程后由媒介部文案和设计部各自存档复印件一份,随时备查。(存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或者存打印的样稿)

9.文案校对原则上一次到位,最多不应超过三次。对文案提出的修改项设计制作部应一次修正到位,提供的打样稿及修改后的打样稿均须先行校对,由设计制作部确认无误后再返回媒介部,以避免重复做业。

10.经文案校对过的设计项在发布后应由设计部负责第一时间通知媒介部,确认发布的文案是否与签字的打样稿相一致。

11.校对工作原则上以彩色打样稿为准,遇特殊情况且修改项在3处以内时,可以用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核对,但最终的定稿必须为打样稿形式,经广告公司、设计部、媒介部、企划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完成存档。

12.确认后的文案企划部自留底稿。设计部应预留底稿,以备不时之需,设计部对已制作设计完成的作品打样稿给项目并备份给企划部。

13.项目名称、标志需要汉译英的,在没有专业翻译公司翻译的情况下,应该在网上查出汉译英的读法、写法、确保无误的情况下确认使用,否则一概不允许。

六、由其它部门或外单位提供的文字资料

1.文案进行文字校对后,交相关专业部门企划部进行修改,确认后进行校对登记。

2.媒介部负责人签字,报企划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案进行存档,成为标准文案。

3.发布后由媒介部负责跟踪,确认发布与打样稿是否一致。

推荐第9篇:媒介工作总结

媒介工作总结

我于2011年6月份任职于**传媒公司,任职期间,在公司的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在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上有重大的突破和改变。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媒介日常工作:

媒介工作包括与电视台沟通接洽、下媒体订单等。作为公司内勤部媒介下单员,我深知岗位的重要性。胜任此岗位的首要条件是谨慎、认真,其次是不仅要求具备广告代理业务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及协调工作的能力。媒介下单是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八方的重要枢纽,必须及时收集和整理电视台最新数据,为公司及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工作提供准确实时有效的资讯。

主要工作:

1、负责公司电话接转、公司代理业务的推广介绍及客户信息登记、转介客服部跟进等工作;

2、审核广告播出合同的工作;

3、审核广告素材;

4、下媒体订单的工作;

5、监督查看广告实际播出情况拍照留底存档的工作;

6、在电视台和客户服务部之间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并及时传达准确信息;

7、表格-数据录入统计工作;

8、执行保密制度;

9、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及时解决问题;

10、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总结与审视:

1、媒介岗位要求我要敬业。套用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后勤部办公室是公司的喉舌,而媒介下单是整个工作运转的枢纽,这要求我要用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

2、责任高于一切。员工的责任感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及经济利益。工作和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逃避并且有义务尽心尽责的去完成。

3、工作的高效率。对我来说提高工作的效率就是要多学习业务知识,多和同事及领导沟通以配合工作,对任何事情都要当机立断,设定具体时间安排工作,给自已制定严格的最

后期限。

4、准确性。准确可靠的统计数字,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领导制定正确的方针、

政策不可缺少的工具。每周必须与财会出纳核对数据,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一年来,本人爱岗敬业,对工作保持高度热诚,虽然媒介下单的工作不需要我具备创造性的营销策划以及洞悉市场走向的能力,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必须正视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且针对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进,注重实效,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知识水平,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

推荐第10篇:媒介经营管理

问题:

①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进入缓慢发展的成熟期? 推荐算法能否长期改善长尾效应?

因为本人参加的大学生广告大赛所选的选题是“网易云音乐”,所以在一些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是藏规模达到31.2亿元,同比增长6.16%。预计2014年中国数字音乐规模达到33.2亿元。但看其同比数据,发现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比较缓慢。但是在2012年的时候,美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就达到了34亿美元。与美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的比较,发现中国数字音乐行业还是哟很大潜力值得挖掘!那中国数字音乐行业是否进入到成熟期了呢?这个很值得商榷。行业成熟期意味着需求接近饱和状态。但是显然,以中国如此庞大的音乐消费者群体为基数,市场还留有蛋糕未发现。

因为音乐市场中用户和歌曲需求都存在长尾效应,每个音乐播放软件中曲库非常大,现在更有云音乐的概念,但是下载的歌曲其实很少的部分,很多的歌曲都处于闲置的状态。目前来看,推荐算法在短期内对增加歌曲下载量有效果,但是,长期而言,是否能改变音乐市场长尾效应呢?

② 音乐付费能否冲破中国音乐市场尴尬局面?

我们都知道音乐付费在2011年开始就有风声。在去年的时候有段时间,我也曾信以为真,网上谣言某年3月开始实行网络上的音乐全部需要付费下载,于是,我在那之前疯狂的下载歌曲。结果3月已过,到现在,网络上音乐还是免费下载。付费的只是些门槛项目,比如手机app上成为会员或者X钻就能免费无流量限制下载。现在在付费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便是虾米了。但是,虾米利用定价优势细分了目标受众群体。愿意为自己喜欢的音乐付费的还是少数。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更是舍得大手笔,不仅购买了许多小众独立音乐人的版权(如李志),而且音质大变革——320K免费下载。许多在虾米上需要付费的歌曲,在网易云音乐上可以免费下载!这到底对音乐付费是好是坏呢?纵观中国音乐市场发展,付费好像一定会出现,但是什么时候出现呢?

③ 网易云音乐会是冲破行业瓶颈的终结者?还是只是利用噱头抢夺市场?

网易云音乐是这次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的选题之一,它在音乐市场是真正的迟到者,但是它想要打造移动音乐社区,主打发现与分享,它的创造者更是想要给中国音乐一场变革!

新传广告班2011040406李玉娟

第11篇:媒介工作总结

本周工作总结

本周的工作正式开始与媒体接轨,也让我对本职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只是表面的接触,还是感觉到了这份工作蕴含的“技术含量”不低于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需要长时间的深入挖掘,不断整合。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它也真正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是本周工作事件的总结:

1、本周的微博工作开展延续上周的内容:在固定的版块内容,坚持原创的内容,坚持转发最有热度的新闻,新鲜、有趣、价值。微博模板已经更换成功。并在妇女节时发布了节日的图片是企业生活化的信息,以后会多一点这样的博文。但还是忽略了水军号的作用,下周一定不能忘记。

投票活动在周四上午结束,本次活动共有164人参与。周三开始投票人气陆续上涨,尤其在超过100人次以后,人气提高速度逐渐攀升,由此可以看出,投票活动在人气积累到一定阶段:≥100人时,可以增加活动人气;与节日相关的活动越临近活动日被关注的数量也会攀升。所以以后在做类似的活动时在最开始时就先自己大力添加人气,把活动直推活跃阶段,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活跃期能更长,看到活动和参与活动的人更多。

2、微博样本调查:针对新项目的需求,搜集微博上与项目主题相匹配的人的言论,作为项目调查的样本。通过此次搜索,更显明了微博的一个“聚集”作用,一个“发现目标客户”的作用,所以现在在选择关注的粉丝时更注重粉丝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关注,这样以后就可以用微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或可以合作的对象,本周加大了了对各类媒体、编辑,行业知名人物等的关注。

3、针对新项目开始搜集七大省的各类媒体和知名媒体:通过这次搜集工作,首先对媒体的类型有了清晰的思路,对各地方的网络媒体、报纸媒体也有了初步认识。例如对各地区的地方性门户网站,主流财经类、旅游类网站。通过对其网站PV的查询让我自己以后在选择网站时有了一定的依据。

和杂志的广告部负责人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关系,这是第一次尝试与媒体沟通,还是有些生疏,以后要经常尝试,先利用微博或是别的方式,多谈判,尽快掌握与各类媒体的沟通技巧。

第12篇:媒介策划案

XX产品

XX年/月度媒介策划案模版

一、媒体投放竞争性分析

1、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走势与媒体分配

2、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品牌投放排名

3、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品牌区域市场分布

4、小结与建议

a、对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媒体投放进行总结并分析本年度走势

b、对该产品所选择媒体类型、时间段、宣传量、发行范围作出总体建议

二、目标消费者媒介接触分析

1、目标消费者描述

2、媒介接触习惯(包括媒体类型、内容、排名等)

3、收视率/成本分析(根据重要性划分一类地区、二类地区、三类地区等)

三、媒介目标

1、客户需求

2、总体传播目标

3、品牌形象方面

4、产品销售方面

四、媒介策略

1、总体策略导向

2、地理性策略

3、媒体选择依据

4、媒体选择与组合

5、分类媒体投放策略(版面选择、投放类型、频率、版式等)

6、媒体类别比重

7、媒体费用比重

五、总结

总结

第13篇:媒介策划

首先是对产品的分析,分析产品受众都经常接触哪一类媒体,然后再进行一下项目:

一、媒体分析

1、媒体性质分析

2、媒体受众分析

3、媒体传播效果分析(收视率)

4、媒体到达效果分析(到达率)

5、媒体成本分析(千人成本)

二、媒体组合方案

1、不同媒体广告形式

2、不同媒体的配合:投放时间、规格、频率、持续时间等

三、媒体投放预算

广告制作费用

各种媒体投放的成本(广告价格)

基本就是这些内容了。

媒体策划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与公关策划相似,是当代营销整合的重要核心,所不同的是,媒体策划是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它与媒体之间、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是企业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的重要关键之一,凭借广泛的媒介覆盖网络和对媒介的深刻了解,整合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各种传媒资源,用社会文化运作的手法,引导公众关注,从而达到导航舆论,诠释职能,树立良好的产品消费文化的目的。[1] 工作内容

1、进行沟通:与广告主进行沟通,了解终端产品的特性、特征并确立目标人群。

2、锁定区域:分析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及终端产品的特性确认媒体投放区域,锁定目标

3、媒体评估:对媒体形式、周边环境、媒体历年价格走势以及媒体受众等情况对媒体进行客观全面评估。

4、媒体整合:广告要通过一定的媒体来传播广告信息。广告媒体不同,其广告费用、广告设计、广告策略和广告效果也不同。另外,不同 的广告媒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使用或进行不同的组合运用,广告效果也不同。根据媒体客观情况、媒体评估,撰写媒体整 合方案。

5、策划报告:撰写媒体策划报告,内容大致分为五部分:(1) 前言:对媒体计划的基本策略和要素进行评述。(2) 背景评论与情况分析:简明扼要地描述产品的市场情况,概括行销目标与广告目标, 说明创意的方向。(3) 媒体目标:对媒体策划所将达成的目的或目标作明确与可行动的宣告。(4) 体策略:概述怎样从媒体的选择、媒体的配合、广告的日程频次安排、费用分配等方面达成媒体目标。(5) 策划说明:阐述媒体计划的执行要素,所考虑选择各种策略及媒体的理由。

6、确认媒体:根据广告主的要求并为其提出客观建议,确认媒体形式并与广告主达成一致。

广告公司最重要的职责是评估媒体,向客户推荐媒体,而不是帮助媒体向客户做推销

媒介购买

简单地说,就是帮助那些想做广告的商家或企业,分析、寻找他们想要找到的消费群体,然后在媒体上买到某些时段、版位版面,并利用这些时段、版位版面把他们的信息最为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消费群体。

媒介购买,也就是媒介代理机构。广告代理的本质是面向广告主和广告媒介之间,向二者提供双向专业化服务,这是广告代理公司不同于双方交易中间人或代理人的主要特点——一般中间人或代理人只要促成甲方、乙方交易就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佣金或者代理费;而广告代理公司不仅要促成甲乙双方交易,还要为其提供让双方满意的专业化服务。

一般都是看哪个客户在哪个公司,投过哪些媒体。偶尔会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个客户会这么投,和他的竞争对手对比一下。

第14篇:媒介经营

1媒介全球化: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应该是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报纸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管理,广播电视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网络宣传归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办公室管理。

业结构的一种工具。所以,中国媒介集团化基本上都是政府行政权力主导的结果,典型表现是按行政级别组建媒介集团。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其一方面是指国际媒介集团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的大规模跨国性聚集和流动;另一方面是指各种文化和新闻、信息、娱乐等媒介产品跨国性的大规模聚集和流动,供应链日益全球化,跨国贸易迅速扩大。2SWOT 锡咨询公司,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全球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来自于麦肯胁。因此,行综合和概括,帮助企业寻求持续的发展。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企业内外部条件进机会与威胁分析;(OT表示3广告主和媒介的中间代理机构,广告公司为广告主策广告代理制:广告代理制,SW表示优势与劣势分析)即是以专业广告公司作为。 划制作广告,制订媒介计划,然后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投放。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和新闻业有关的广告、4媒介资本运作:媒介资本运作,就是将媒体发行、印刷、信息、出版等产业,也包括媒体所经营的其他产业部分,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价值成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媒介资源配置,扩张媒介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程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5管制型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市场化的过程就媒介市场化:所谓市场化, 通常是指经济制度由政府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持续增大,经济对市场机制的依赖不断加深和增强。媒介制度化给人们带来额外的收益,:制度变迁是效率选择的结果。新制度能

6体制:政府将传媒作为政府一个行政部门,采取行政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从而推动人们进行制度创新。完完全行政管理 命令方式进行管理,简单自由化:政府完全退出传媒产业,采用只有放任传媒主要通过行政经费进行管理。 的的政策完全市场化体制:

市场机制是配置传媒产业资源的主导机制,政府完全传媒产业拥有高度健全的法律体系,退出传媒产业,美国适度市场化体制:传媒产业拥有高度健全的法律体系

和行业自律体系,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主导机制,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资本准入、股权参与到呢个多种渠道和方式对传媒产业实施管理。完全政府管制体制:传媒产业拥有高度健全的法律体欧洲国家媒体为例。 系和行业自律体系,整个传媒产业的所有权为单一的国有性质,计划是传媒产业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路径:从完全行政管理体制到适度市场化体制的变迁 可以经由三条不同的路径到达。三条路径的差别在于市场化和制度化是同步推进,还是有主有次,有前有后。路径

路径1路径

2、以市场化为先导、以制度化为先导——比较适合中国

7合有三种模式: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多元化整合。媒介价值链的三种整合模式及其特点:

3、同步均衡的模式

价值链的整1 横向整合是指传媒在同种类型的媒体层次上的整合。、横向整合

横向整合是媒介集团化的初级形态,这种整合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差异化的多品牌化的策略能更好地满足差异化的受众需求,有效扩大媒介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纵向整合是指媒介对上游节点或下游节点进行整合。

2、纵向整合 例如报社将发行业务从邮局发行改为自办发行,实际上就是对下游渠道的整合,称为后向一体化,相反,报业向上游供应商如通讯社的整合则属于前向一体化。如《北京青年报》形成了报刊出版、发行、印刷、物

流、网络、数据库、资本运营一体化的报业集团。多元化整合,多元化整合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跨媒

3、介多元化,如报纸与电视的整合,与网络的整合;第二种是相关多元化,如电影投资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等;第三种是完全无关的多元化。8体性、开放性资本的特征:增值性、运动性、竞争性、独立性和主

9

1中国媒介资本运营的三个阶段: 20、多种经营阶段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媒介开始迈出主业涉足其他产世纪80年代中国的媒介产业才刚刚开始起步,

但受业,原始的出发点大多属,行业涉及房地产、运输、旅游、饮食服务等。这是为了安排限制人员和员工家种多种经营行为与后来的媒介集团化之后的多样化经营截然不同。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这些经营大多以失败告终。 2

20、集团经营阶段央、省、市三级媒介在各自同级别的媒介内部开始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媒介开始兴起集团化浪潮,

中向整合,成立了一批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在经济和新闻业发达的地区,已有新闻媒体提出要发展成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传媒集团的构想。3上市融资是资本经营的标志性行为。新闻媒体发挥自、资本经营阶段

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市场筹资融资,吸纳社会资本。 优势,由子公司直接进入资本10处于一个急剧集中的趋势,而集中的主要手段就是集传媒集团化的内在动力:全球范围内,传媒产业正

团化(或者说整合)传媒产业的这种整合趋势与传媒产业的产业属性具有。

内在关联性,分别可以从规模经济、核心能力和交易费用等三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它的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它的平均成本。媒介产业也 媒介产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显著的产业,因是范围经济,因为媒介的产品具有可多重利用的特点。其核心能力也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最后是交易成 其次是核心能力。 当企业聚集的资源越多的时候,本。产品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作为文化产品, 媒介产业显然是一个交易成本较高的产业。媒介它的成本难以核算,价值难以估量,作为经济产品,其市场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11中国媒介产业结构特征,优化的目标和策略:

条——依照媒介形态形成的纵向管理格局。、条块分割

向全国市场,省级媒介面向全省市场,而市级媒介只块——行政级别形成的横向管理格局。 中央级媒介面能在本市发行运营。2次、多方面的,因此,各个行政级别的各个部门都纷、重复建设。

媒介是党的喉舌。喉舌的功能是多层纷兴办各种媒介。

3、区域失衡

介发展不平衡。一是城市与农村的失衡。二是东、中、西部区域媒异,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媒介发展水平明显高于 三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亦存在明显的差其他城市。1中国媒介产业存在三个层次的垄断、中国媒介产业结构

优化策略首先要消除垄断 域运行区域垄断:人为分割市场,限制跨区域发行,跨区:

行业垄断:报纸不准搞电视、电视不能办报纸

准进入媒介产业产业垄断:同是国有资本,其他产业的国有资本不2

运营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规模效应提高中国媒介产业3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竞争程度,、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产业集中的条件下,12从而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13从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小而多的自由竞争显然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对中国媒介产业发展的意义:

不是媒介产业理想的目标结构,而目前世界媒介产业的寡头垄断格局,既是效率的选择,也是长期自由竞争之后适者生存的结果。竞争与规模存在一定的内在反向关系,企业的数量就会相对减少,竞争程度相对下降,竞争任何一个产业中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的话,与规模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从全球产业集中趋势来看规模效率的正效应大于企业数量减少所导致的竞争程度对效率的反效应,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的模式也说明,随着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企业间的的竞争并没有成比例的降低。另外从原子式无序竞争向巨头间的有序竞争过渡企业更多的重视创新,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来提高竞争的能力。媒介产业结构优化战略中规模策略应该优于竞争策略,即首先应该提高媒介产业的规模,效率最差的产业结构是小规模、高垄断的结构。中国 然后再鼓励竞争,提高效率。

媒介的管理体制恰好造成了小规模政策性垄断的结构特征14广告经营、发行经营、印务经营、拓展业务经营和增报业价值链的特征:——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行政等级等。报业的价值链主要由内容经营、值业务经营所组成15

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波特提出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16析、确定战略内容、战略规划、战略的执行与控制。完整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SWOT分171媒介、、版面(或栏目)承包模式、媒介资本经营发展战略的几种选择:

2、业外国有资本投资

资媒介、

3、媒介直接或间接上市融资、资中国传媒

5、民间资本投资媒介、

4、上市公司投第二种模式是以合资的形式创办非主流的消费与时尚

6、境外资本间接投类传媒18

一、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世界三大媒体管理体制与特征及其利弊: 特点: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1、盈利作为最终手段。

3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2、收视率作为节目制

4、垄断竞争利弊:介的内容、节目形式更利——A 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大大增加。

B 媒为多样。为媒体新技术开发、推广创造了条件。C 媒体的收益大大提高。

D 媒体实力的提升弊——

荣的民主原则。A 私营台的商业化运作动摇了西方媒介引以为向广告商。B 体。

二、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D 娱乐节目美国化。C 娱乐化以其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西方媒媒体真正服务对象的重点从受众转

特点:要收入。

1、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2、以视听费作为主方的。

3、公营台是半官

54、公营台把观众当作“公民”而非“消费者”。利弊:利——国家可以实施统一管理,有计划地调配、缺乏活力。

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广电事业的建设,合理安排各台的设置,使得各台互有分

工、互相补充;政府对广电机构实行直接指导,可以是机构的业务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政策和需要,广播电视的社会效益能够得到重视和保证。弊——政治干预多,业务活动侧重于对政府负责、对

领导负责,容易忽视满足受众需求、反映受众呼声、适应多样化的观赏兴

趣,内容难免单调、贫乏;管理上重视集中统一,管理方式行政化,缺乏激励机制,缺乏经营活力。

三、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特点: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

1、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

2、大众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3、大众媒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党的经费在4目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大众媒介利弊:利——在这种体制下,广播电视一方面不受政

5、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府或政党的直接干预,能较好的体现创办者(社会各界或某个公众团体)的独立

意愿,较好的适应服务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不受商业集团的控制,不追求商业利益,能够注重社会效益,节目内容比较健康。弊——节目吸引力较差,财务资源不足,政治上难免

受执政党或利益集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体上欠缺发展活力。

19问题中国传媒集团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式的媒介集团化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媒介产

1、行政权力主导

(有学者提出媒介集团化首先遇到的问题还不是产权,2)规模不经济

而是控制力和管理水平。(有关政策规定组建报业集团必须以“党报为龙头”或3)逆向淘汰

“以党报为主”是都市报和晚报,而不是权力和地位更高的党报。但,而在当今报业中,经营效益好的大多是成立集团后,确实由党报兼并晚报、都市报。(目前中国媒介的管理体制给媒介发展带来很多问题,4)名义产权所有者与行政管理者分离

最为关键的是,主体性是资本的基本属性,没有主体性的资本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产权主体缺失的媒介只能沦为利益相关者寻利的工具,由此进一步导致内部人控制、机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媒介产权主体的缺失,缺位导致代理人成为媒介的实5)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际拥有着,他们不仅拥有经营管理权,而且还代理了产权的其他全部权利索取权产流失成为必然。)。内部人个人利益最大化,长远来看,国有资(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剩余(行政主导的媒介集团化的一纸行政命令,便将地方财6)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

政投资创办的地区性媒介纳入更高行政级别的媒介集团,多年的地方财政投资打了水漂,本地广告市场拱手交出,这种媒介集团化多少有点“圈地运动”的感觉,其结果必然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对策的产业,媒介产业的文化属性又是媒介产业的高交易

1、媒介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显著 成本特征,因此,媒介产业的本质属性具有内在的集中化趋势。2

有取得目标中的规模效用,相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很多媒介集团名不符实,大多数媒介集团没和约束监管机制,效率目标并没有成为首要的经营目标。因此,必须调整媒介集团的产权体制。3共识,因此新闻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社会功能定位不、媒介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

应该成为媒介体制改革的拦路虎。4

政权力在集团化初期有效地促进了集团化,但在一定、第一阶段的媒介集团化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行程度之后,区域性的行政权力反而会成为媒介进一步集团化的阻力。5这两个外生变量外,决定企业边界最重要的内生变量、媒介集团化的内在推动力除了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 是媒介企业的核心能力。弱反而导致”的原则,媒介集团化必须遵循“以强统6“逆向淘汰否则,媒介集团化不仅不能获得规模经济,”。

的必争之地。中国应该从国家战略力量的高度发展媒、媒介产业作为文化竞争最重要的平台,是世界各国介产业,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意识形态工具。鉴于此,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媒介集团化第二阶段的

目标超越行政界限,首先,下一阶段的媒介集团化应该跳出行政权力主导跨区域组建大型股份制媒介集团。 的原有模式。其次,的产权性质和治理结构。“大型股份制企业

”界定了第二阶段阶段集团化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跨区域组建大型媒介集团。

第一、根据产权关系,将媒介企业分为全国性和地方

性两种,地方性媒介企业只能继续按目前方式在各自区域经营,其行政管理权仍然归地方政府,全国性媒介集团采用大型股份制企业规模,产权实行混合多元化,允许各种性质的资本进入。第

二、党和政府对媒介的管理模式要从目前的直接行

政管理转变为制度管理模式。第

三、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的新闻公关管理制度。

第15篇:媒介词典

媒介词典

一、电视广告篇 电视广告的形式

1、电视广告片

电视广告片时间长的一般有30秒或一分钟,现在最为常见的还是15秒。更多的广告从业者希望用15秒时长的广告片来负载更多的广告信息,并认为15秒广告片有着30秒广告片一半的价格优势,因而都乐于采用。然而,现在15秒广告的价格己今非昔比,约为30秒广告的85%。

2、标版

标版时间较短,一般为5秒,甚至更短,通常只有一两个体现企业形象的画面和一句广告语。电视黄金时段的标版为企业所看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5秒标版,连续多年成为企业争夺“标王”的标的物。

3、赞助形式

赞助电视晚会、赞助体育比赛直播、赞助卫星实况转播某些大事件、赞助有奖智力竞赛、赞助电视片和电视剧的拍摄、赞助进口大片的放映等,一般在片头、片尾注上某企业赞助字样。在电视乾和电视剧的拍摄中,赞助形式甚至“渗透”到电视片和电视剧的道具和场景中去。电视媒体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有力手段,企业可以通过电视赞助的形式来塑造形象。

4、栏目冠名

将电视台的某些热门栏目以企业的名称或产品品牌命名,这也是一种常用的企业赞助形式。如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万宝路体育大世界”等。挂名“特约播出”,也属于栏目冠名广告。

5、电视信息(专题)片

这是一种传播产品信息的“二级”广告片,内容大多是对产品功能进行介绍和演示,电视直销广告片就属于这一类;另有一类侧重展示产品形象。一般时长在两分钟以上。电视直销广告片与其他电视广告片不同,往往会出现产品价格,并供消费者电话订购。

6、贴片广告

即跟片广告。广告片本身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但贴片广告是固定地“贴”在某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片头、片尾或片中插播的。

基本要素

常规硬广插播示意图:

电视剧广告插播示意图:

电视剧挂版示意图:

角标示意图:

标板示意图:

二、电视广告收视效果评价篇 常用术语分类

收视指标:收视率、总收视率、集中度、市场占有率

成本指标:千人成本、收视点成本、

累计指标:观众构成、到达率、接触频次

具体说明:

1、收视率(Rating)

概念:在一段时间内收看了某节目或某一频道的目标观众人数占目标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公式: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目标总人数*100%在同一平台下(调查总体),收视率是评估节目或者频道最基本的指标,收视率越高表明收看该节目或者频道的人群越多。当观众被锁定为总体推及人口的一部分时(如4-14岁的儿童),收视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目标观众收视率。

2、总收视点(GRP-Gro Rating Point)

概念:指一定时段内所有单位时段的收视率总和,又称毛收视率、总收视点、毛评点(总收视点不考虑重复,因此有可能大于100%),总收视点是计算媒体投放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观众集中度

概念:对于特定时段(或节目),目标观众(如15-34岁人群)收视率(百分比)与参照观众(如4岁以上所有人)收视率(百分比)的比值。

公式:集中度=目标人群收视率/参考人群收视率

注意:观众集中度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参照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以此来反映目标观众对特定频道(节目)的收视倾向;目标观众收视率和参照观众收视率对应同一时段和同一频道。

4、市场占有率

概念:也叫市场份额,指特定时段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打开电视机收看总人数的百分比。

公式:占有率=收看某一频道(节目)的人数或(家数)/打开电视机人数*100%

5、收视点成本(CPRP-Cost Per Rating Point)

概念:指每得到一个收视百分点所需花费的成本,也称为毛评点或点成本。

公式:每收视点成本=广告成本/所得的总收视点在投放评估中,收视点成本是衡量一个栏目投放效益的重要指标

6、千人成本(CPM-Cost Per Thousand)

概念:指一次投放每接触到1000个人所花费的成本

公式:每千人成本=广告成本/总接触人次*100%千人成本与收视点成本区别每千人成本和每收视点成本都是关于广告成本效益的指标;当评估不同平台,不同媒体形式广告成本效益时,使用每收视点成本指标并不合适,最好使用千人成本,因为千人成本指标将收视点转换为实际收视人数,无论市场大小,评估具有可比性。收视点成本适用于同一市场,同一媒体平台的广告成本效益。

7、到达率 (Reach)

概念:指收看过某一频道(节目)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占观众总数的百分比。

公式:到达率=总收视率-重复收视人数百分比

8、总接触人次

概念:某次投放,或者特定时间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至少一次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

9、平均暴露频次

概念:为一定时间内,在有机会接触广告的人口中,每人接触广告的平均次数。

公式:暴露频次=总收视点/到达率

10、电视广告价格核算方法(以15秒为核算基准) 30秒=15秒*1.8 5秒=15秒/3*1.6 10秒=15秒*0.8 20秒=15秒*1.36 25秒=15秒*1.6

三、媒体熟悉篇

1、中视行动主要承包资源为CCTV-3《经典综艺套》,平均每周21次,可以根据客户预算多少进行拆分(一周拆两周,一周拆四周),对外统一报价为15万/5秒/周,10秒价格=5秒*2;15秒价格=5秒*3。与公司结算为12.5万/5秒/周。10秒、15秒倍乘关系。

《经典综艺套》黄金时间(19:00-21:00)的频次为6次(详见节目表,同时所对应的栏目要记熟),白天频次为15次。务必熟悉拆分方法,这在给客户做方案排期时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现在对我们销售3套非常有利的是,CCTV-3正在进行改版,从周一至周日我们对应的时间点都是播的诸如《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非常6+1》《欢乐中国行》等栏目,我们客户的广告可以随播,打打提升了媒体价值和传播效果。

2、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1《全天套》《精品套A》《精品套B》的价格、折扣、播出时间、对应栏目,播出方式;

3、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7每天8个时间点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4、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8每天7个时间点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5、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2《交换空间》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6、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13新闻频道晚间21:30档《新闻1+1》《新闻周刊》《面对面》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二、央视频道定位描述(必记)

CCTV-1综合频道

CCTV-2财经频道

CCTV-3综艺频道 中青年女性偏多

以音乐及歌舞综艺节目为主 受众广泛,25岁以上居偏男性 多

中年群体集中度高

集中了央视最优秀栏以财经、资讯、生活服目,将新闻、电视剧和务节目为主 综艺节目优化整合播出 CCTV-4国际频道 CCTV-5体育频道 CCTV-6电影频道

男性偏多,中青年居多 偏男性,年龄在40岁上偏男性,中青年居多 以居多

唯一国际级体育频道,

每天播出8部不同风格电影纪录片等

以新闻类节目为主导,拥有多项国际顶级赛事以文化类为支撑,以对独家转播权 台湾报道为重点

CCTV-7军事农业频道 CCTV-8 电视剧频道 中高年龄群居多、中等偏女性,中年居多 文化程度

CCTV-10科教频道 偏男性,年龄偏大

以优秀电视剧为主要播开办有二十余个科教栏目

唯一专业传播农业科技出内容 信息的频道 CCTV-11戏曲频道 中老年居多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 CCTV-新闻频道 受众广泛、

偏男性

汇集各地戏曲种类200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制以时效性为核心宗旨 多个,

播出新戏和传统戏

专业频道,

以普法、讲法为主要宗旨

三、CCTV各频道观众结构(必记)

CCTV-

1、3套、12套和音乐频道受众结构相对大众化——男女比例相当、偏中老年化群体;

CCTV-

2、

4、

5、

9、

10、新闻频道偏男性高端化群体,学历、收入偏高,

第一时间报道重大新闻事件 偏干部管理群体;

CCTV-6套受众偏男性大众化群体;

CCTV-7套受众偏男性,收入偏低的群体,城郊结合处和农村受众比重较大;

CCTV-8套受众偏女性大众化群体;

CCTV-少儿频道受众偏儿童和妈妈群体。

四、各频道受众特征综述(必记)

一套(综合频道):央视主频道,影响力强,覆盖人群广泛; •

二套(财经频道):频道定位经济,受众收入高,农村收看较少; •

三套(综艺频道):大众化综艺,受女性偏爱,收视人口广泛; •

四套(国际频道):主要覆盖海外,高龄男性观众居多,收入一般; •

五套(体育频道):体育直播赛事,偏向男性观众;

六套(电影频道):主要播放电影,观众细分不明显,男性偏多,收入水平中下;

七套(军事·农业频道):面向农村,整体观众学历、职位、收入等较低;

八套(电视剧频道):热播电视剧,以中年以上家庭女性收看为主; •

九套(英语频道) :节目全部以英语播出,面向外籍人士; •

十套(科教频道) :面向文化传播领域,男性偏多,其他观众群分布相对平均;

十一套(戏曲频道):以老年观众为主,主要播出各类戏曲节目; •

十二套(社会与法频道):各类法制节目、影视剧,受众学历、收入偏低;

新闻频道:专业化新闻定位,高端男性偏好强;

少儿频道:观众以青少年为主,播放各类卡通,少儿节目;

五、客户销售明晰

无论投放什么广告,我们都要知道这些问题:1.投放目的: 2.目标受众3.覆盖面4.投放频次5.投放区域及媒体6.投放时间7.投放预算 。

知道以上这些,就方便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同时也基本上会比较吻合客户的投放需求。

第16篇:广告媒介

一、名词解释

1.普及率(penetration):在行销上指的是消费者使用商品的比率,而在媒体上则指消费者对各媒体类别的接触的比率。2.覆盖率(coverage):在定义的目标消费群中,暴露于一个媒体类别,或载具,或媒体排期计划的人数占总目标人口的比率。 3.媒体投资占有率(share of spending):指品牌在媒体投资量上占整体品类的比率,计量单位通常为金额。 4.媒体音量占有率(share of voice):指品牌在媒体传送量上占整体品类的比率,计量单位通常为GDP或impreion.5.媒体载具(media vehicle):指媒体类别下再细分的个别承载讯息的媒体载具,如电视媒体类别下的某个节目、报纸媒体类别下的某份报纸等。 6.媒体行程(media scheduling):在媒体策略中,根据品类与品牌消费,以及传播活动类型等,制订媒体露出模式与时机。 7.连续式(continuous pattern):在媒体行程策略中,以未出现长时间空挡的露出模式。

8.栏栅式(flighting pattern):在媒体行程策略中,以露出一段时间,间隔一段时间的露出模式,称为栏栅式,也称跳跃式。 9.脉动式(pulsing pattern):在媒体行程策略中,基本上维持未间断的露出,但露出的讯息量出现高低起伏。 10.品牌发展指数(brand development index,BDI):品牌在一个地区(或区隔)的销售比率除以该地区(区隔)的人口比率,即为品牌在该地区的发展指数,用以评估品牌在该地区(区隔)的相对发展情况。 11.品类发展指数(category development index,CDI):品类在一个地区(或区隔)的销售比率除以该地区(区隔)的人口比率,即为品类在该地区的发展指数,用以评估品类在该地区(区隔)的相对发展情况。 12.接触人口(advertising impreion):指暴露于一个媒体载具或媒体排期计划重复计算的接触人次。 13.总接触人次(gro impreion):一个媒体排期所接触的人次总和,包括排期中所有运用的媒体载具。接触人次属重复计量方式,即一个消费者接触3次或3个消费者各接触1次,皆记录为3人次。又称广告总印象。 14.看到机会(opportunity to see):媒体接触数据,包括收视率、阅读人口等皆为媒体暴露,由于受众对广告的主动回避与刻意忽略等,造成暴露与看到之间的落差,事实上,收视率与阅读人口等媒体接触数据真正的意义是都有看到机会,是看到的极大值,并非就是真正看到。 15.收视率、收视点(rating point):受众或家庭在固定时段接触某电视节目的比率,计算方式为接触该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庭除以总人口数或总家庭数。 16.总收视点(GRP — Gro Rating Point )。媒体传送量的计量单位,为媒体排期或在一定期间内所有投放档次收视率的总和,或等于到达率乘以平均接触频率。

17.到达率(Reach):人口或家庭暴露于一个媒体排期的百分比,为非重复性计算数值,即在特定期间内暴露一次或以上的人口或家庭占总数的比率,在期间的定义上一般指的为四周期间,也称“非重复到达率”或“净到达率”。18.平均接触频次(average frequency):简称频次,即暴露于一个媒体排期计划的家庭或个人当中,每家庭或个人的平均接触次数,其计算方式为GRP除以reach,因此GRP=reach*frequency.19.有效接触频次(effective frequency):消费者对广告讯息接触次数累积到可以充分记忆广告讯息的接触频次,即为有效频次,一般以3+或5+等表示有效频次。

20.有效到达率(effctive reach):在有效频次以上的到达率,例如有效频次定义为3次时,则3次以上(含3次)的到达率即为有效到达率,一般以3+R表示。

21.收视点成本(CPRP— Cost Per Rating point):在电波媒体中,每购买百分点收视(听)点所需支付费用,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收视(听)率,收视点成本将随不同的市场、目标消费群,甚至不同广告公司或客户而有所差异。

22.千人成本(CPM—Cost Per Millenary):媒体载具每接触1000人所需支付费用。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接触人口,再乘以1000.23.视听众占有率(share of audience):电波媒体中,节目中止而出现广告的时段,在印刷媒体中则称为广告页。 24.发行量(circulation):在印刷媒体印制量中,每期实际发行到读者手中的份数。

25.传阅率(pa along rate):印刷媒体中,平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次数,计算方式为传阅人口除以发行量。

26.编辑环境(editorial environment):指品牌广告所出现媒体载具的内容、风格与调性,品牌应尽量寻求与其相匹配的编辑环境,以利于吸引兴趣相投的消费者。

27.广告环境(advertising environment):指品牌广告出现时,其前后所出现的广告品牌,品牌应尽量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广告品牌,以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等量齐观。

28.促成行动成本(CPA):网站或网页广告中,促成受众采取行动所需成本,所谓行动可以定义为点击广告、索取目录或达成销售等。

29.点击成本(CPC):网站或网页广告中,促成受众采取点击行动所需成本。30.广告干扰(ad clutter):媒体载具中,广告互相干扰的程度,计算基础可以是广告版面或时段长度占载具本身内容的比率,或以竞争品牌为基础,计算品牌露出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媒介的发行量有哪些:稽核发行量和宣称发行量。在刊物整体发行量下,可以再细分为赠阅发行量,订阅发行量与零售发行量。

2.购买风险的类型:产品功能风险,社会形象风险和自我形象风险。4.媒体行程模式有哪些:连续式,栏栅式和脉动式。

5.广告媒介指的是为广告主传播商品、劳务和观念等广告信息的载体。

6.广告媒介策划:指在特定的营销环境中,从媒介投资的角度去思考,形成投资策略及执行方案,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去接触消费者,以解决营销所要求的目标。

7、媒体分类:按媒体的受众面可分为:大众媒体、中众媒体、小众媒体。按媒体的涵盖面分类:国际媒体、全国媒体、区域媒体。从受众对媒体的感知来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视听媒体。按媒体的表现形式分类:印刷媒体、电波媒体、户外媒体。按媒体的传播内容分类:综合性媒体、单一性媒体。

8、电视媒体的评估方法:日记法、个人收视记录器法、被动式记录器法

9、印刷媒体评估:印刷量、发行量、阅读人口、传阅率

10、户外媒体为地区性的媒体,评估主要在:高度、尺寸、能见角度、材质

12、营销环境,包括市场规模、品牌占有率、产品生命周期、CDI/BDI等

14、品牌的传播资产包括:

1、品牌知名度;

2、品牌形象。

15、媒体组合的五大考虑点:

1、策略层面(是否与品牌定位相吻合)2.受众习惯(所揭露的媒体是否受众迎合)

3、商品特点(媒体是否可以发挥产品的特点)

4、信息内容(媒体能否有效传播广告信息)

5、媒体特性(本媒体的独有特征是怎么样的)

16、营销因素:产品生命周期;品类关心度;新商品与既有商品;市场企图;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竞争压力;商品使用和购买的频率;商品对象阶层。

17、创意因素:新广告活动或是持续性广告活动;创意冲击力;讯息的复杂程度;创意单位的大小;创意版本的数量;广告目的。

18、媒体因素:媒体干扰度;媒体环境与品牌的相关性;媒体行程;媒体类别。

三、简答题

1.媒介的特点:【杂志特点】 优势

1、阅读时间长,可长期保存,广告传播效果持久。

2、印刷质量好,能表现商品的绝好质感。形势较灵活。如插页的大量应用。

3、读者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广告目标受众明确.不足

1、时效性差,无法及时传播信息。出版周期相对来说较长。

2、受阅读能力的限制。

3、覆盖面较差,无法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大批的目标受众。

4、售价较贵。

【报纸特点】 优势

1、具有评说,论述性能,长于传达深度信息。

2、阅读的自主性相当大,基本上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量大

4、可重复阅读,保存性强

5、确切的到达性:对于那些订报纸的来说,到达性比较确切。能满足特定读者群体的特殊兴趣和需要:专业报纸 不足1.时效性不是很强:报纸的截稿和印刷时间固定,不能及时补充。2.阅读者受文化水平的限制:盲人、文盲和阅读能力低的人,很难利用这一媒体。3.感染力相对较弱,较缺乏动感,立体感。

【广播】 优势

1、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

2、受众众多,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想象空间丰富,参与性强。

4、收听方式十分灵活。

5、技术简便,价格低廉。不足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容易产生理解偏差:人传递信息是7%用语言,38%用声调,55%靠手势、表情等3.线性传播,可逆性差。

【电视】优势

1、视听兼备的信息符号

2、长于再现的媒介,可信度高

3、时效性强

4、娱乐性强 不足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3.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不能表现观念性的内容,不能表现消失了的事物。

【网络】 优势:速度快;海量信息;传播范围广,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双向互动,反馈便利;多媒体形式;广告效果测评较易。不足:信息冗杂;受众受知识技术、设备限制较大;信息可信度不高;花费较高。

2.媒介选择的作业过程:目标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分析、目标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分析、媒体评估:频道选择、时段选择、节目选择、选择媒体时媒体的性质和数量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3.如何评价一个新媒介的广告传播价值?评价新媒体的四大要素

第一是覆盖率和到达率。覆盖率主要测量的是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和总体人群规模,到达率则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测量的指标,但是,对于广告投放而言却是媒介选择的入门指标。

第二是媒体的环境特性。媒介环境是保证一个新媒体是否能够深刻影响受众的关键,媒介的环境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方面,新媒体是不是处于媒介相对稀缺的环境,即受众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有着本能的资讯或者注意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介质和表现形式是否足够吸引受众主动去观看。

第三是媒体的关注度。媒体的环境特性是去看新媒体所处的空间的优势和价值,而新媒体是否被受众关注,受众关注媒体的时间长度,受众与媒体的黏性或者依赖度等却是新媒体是否可以有效的切中目标受众的关键指标。

第四是媒体的广告效果。这属于事后评估的内容,可以通过后期对于受众的测试得出,即广告主在新媒体投放的广告是否有效果,测量其广告传递的信息多大范围被受众认知。

四、应用题

1.【指数】:把一个数字和另一个基本数字联系起来的百分数。指数可用于快速而清楚的比较数值之间的差异,或整合数值的单位以利于相互比较。 【运算】:可以任意的在比较项中选择一个作为基数,把它的指数设为100%(注易,指数的百分号习惯上省掉,但指数的实质还是一个百分数),然后把比较项与基项的数值相除,再乘以100%,结果就是该项得指数值。

2.【加权指数】指的是在整个评估中,根据每个评估项的重要性而赋予指数一定的权值。对加权以后的值进行衡量和比较,就比较科学了。各项指数加重要性的总和必须是100%。在用于评估多个项目的时候,每一个评估项目对于整个评估来说其意义不一样,重要性也不相同。

【运算】每一个评估项的指数乘以该项的权值,然后把每一项的结果相加。 3.【CDI与BDI】

概念:CDI:(Category Development Index)品类发展指数。 BDI: (Brand Development Index)品牌发展指数。

CDI与BDI为评估品类及品牌在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工具。

运算:CDI:品类在该区的销售占全部销售的比率/该区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100 BDI: 品牌在该区的销售占全部销售的比率/该区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100 CDI 与BDI的交叉检验:

组合状况:高CDI、BDI:品牌发展状况良好,且处于相对成熟的市场,显示较高的市场回报。

高CDI、低BDI:品牌发展不够,但处于成熟的市场;市场前景比较好,品牌还具有发展空间。

低CDI、高BDI:品牌发展比较好,品类发展不够,要对市场进行评估。 低CDI、BDI:品牌发展状况不好,同时处于相对低的发展前景。 4.【成本与效率评估】

媒体引起对大众的影响力而产生商业广告价值,所以媒体价格的高低也依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来确定。媒体投资效率是从单纯的量化的角度来评估媒体载具的投资效率。

主要的评估工具:

5.千人成本(CPM—Cost Per Thousand,M是罗马计数单位的千,写CPT也可):对不同的节目,广告每接触1000人所花费的金额。(可以跨媒体类型比较) 计算方式:A节目CPM=A节目广告单价×1000/总人口×电视普及率× A节目收视率=全部媒体费用/受众总数)×1000 6.(收视)点成本:对不同的节目,每购买一个收视点所需花费的金额。计算方法:A节目CPR=A节目广告单价/A节目收视率。

浪费度:非品牌设定的对象阶层收看某一电视节目人口/所有收看该电视节目的人口。购买一个观众组合上绝大部分的观众为非品牌设定对象阶层的电视节目,表示购买该媒体的费用是花在非品牌设定阶层上,就被视为一种浪费。

媒体质与量的评估

媒体质与量的综合评估:

1、为整合所有评估项目并进行运算,必须把所有项的数值转换成指数,整合成综合指数。

2、在数值转换为指数时,有些项目为正相关,即数值越大越好,如收视率、关注度、相关性等,有些则为负相关,数值越小越好,如CPR、干扰度等,注意运算的方式的差异。

3、正相关项目的运算与前述指数的运算相似。

4、负相关项目的运算与之相反,以最低数值为固定的基项,再除以各载具在该项目上的数值。

5、权重根据品牌的实际情况设定,但总值要为1(100%)。

6、加权指数,计算方法为载具在各评估项目中得到的指数乘以该指数权值的总和。

7、综合指数的评估不能用在跨媒体类别的评估。

1、为什么要进行媒体质的评估及必要性、意义?

媒体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数量的评估,如涵盖、人数、千人成本等。但是,广告主投资是要达成广告效果,如知名度的建立、偏好度的提高等。那么,媒体的评估还要涉及接触的效果。如果单纯只是追求量的绝对数,而不注意传播的质量,媒体的投资就被浪费了。

量化评估的一个基本假设:设定同一媒体类别下的媒体载具对于各广告活动是等值的。即不同的电视节目所产出的每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对于任何品牌及广告活动都是同样的价值。实际上,各载具因时段、形态等的不同,对个别品牌所提供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刊物也同样如此。

媒体的质,指的就是不能跟据统计加以量化,但实际影响媒体投资效果的因素,其与量化评估的差异在于,量化评估重视广度及成本效率,而质化评估指的是说服的深度及效果。

2、质的评估要素:关注度、干扰度、编辑环境、广告环境、相关性(补充:2008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研究)

接触关注度指的是当消费者接触媒体时的质量,即对媒体节目的关注程度。 干扰度指消费者在接触媒体时受广告干扰的程度。

编辑环境指媒体载具所提供的编辑内容对品牌及广告创意的适切性。主要有两个方面:载具形象、载具地位。

广告环境:指载具承载其他广告所呈现的媒体环境。

相关性:指产品类别或创意的内容与载具本身在主题上的相关性。

补充:

营销策略:从常规的4PS角度所制定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产品改良计划;产品线延伸;新产品上市;产品的优先顺序(多个产品)

2、价格策略:零售价、批发价、利润

2、、渠道策略:各地区渠道的提升计划;新产品的渠道策略;经销商策略。

4、促销策略:促销活动的计划;行程;促销效果的预估;广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3.世界上最早的杂志也诞生在德国。1588-1598年,德国法兰克福印刷商米夏埃尔·冯·艾青格尔每年印刷出版两次刊载半年重大事件的文集《书市大事记》,这份半年出版一次的出版物是世界上第一份固定刊期的杂志。

4.行程影响要素:销售季节、市场目标、预算、竞争品牌的广告模式、广告活动、媒体的考虑、特别的需要、实际性、购买周期

11、媒体目标制定的原则:1.销售目标2.竞争目标3.传播上知名度、理解度的建立4.建立品牌形象、支援铺货、支援促销

12、消费者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决定者、购买者、使用者及影响者

二、广告效应系数(CMEA):2008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研究黄合水、曹晓东、丘永梅等调查了6000名消费者、200名经销商对87家电视台的相关资料。分析指出: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的因子模型是稳定的,媒体附加在广告上的作用是明显而可靠的。这一研究指出,收视率指标只在认知层面衡量广告投放的效益,只考虑是否接收到信息,而不考虑是否接受。没有考虑到受众对于信源(媒介)的认知状态会影响到他对于信息的解读。但实际上,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从不同的媒介接收统一信息所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媒介,在广告说服方面的效果是不同的。黄合水等人的研究试图对不同媒介的说服能力作出评估。

研究发现,不同媒体附加在广告上的作用的差异主要是由“广告印象”、“公信力”、“影响力”、“吸引力”四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 “公信力” 要素包括“权威性”“责任心”两个影响因子,“吸引力”包括“知识性”和“娱乐性”两个因子。最终黄等人把这些要素用数学方法合成一个综合指标——媒体广告效应系数(CMEA)。再把这一效应系数与千人成本、点成本、毛评点等联系起来,最终来评估媒体。

二、地理市场的评估要素:

1、CDI与BDI

2、品牌铺货状况及进展

3、对象阶层的人口数量

4、经济发展状况

5、销售成长趋势

6、品牌市场占有率

7、品牌过去所累积的资产

8、市场对传播的反应

9、媒体投资的效率

10、竞争状况。总收视点(GRP — Gro Rating Point )。为所有播出档次收视率的总和(专指电波媒体)。总收视点的另一种计算方式为到达率乘以平均接触频率(GRP=R×F),在总收视点固定的前提下,到达频率与接触频率即形成取舍:高到达率代表低的接触频率,反之亦然。

GI: Gro Impreion指一个媒体排期计划所接触的总人次。可以跨媒体类别计算,且为重叠的计算,如一消费者接触任何媒体露出3次,或3个消费者各接触1次,都记为3人次 。

接触频次(Frequency,简写为F)。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4周)接触广告的消费者的接触次数。在分析时,接触频次通常被分成平均接触频次、接触频次分布、有效接触频次,以更有效的了解消费者对媒体的接触状况及更精确的掌握传播效果。

1)平均接触频率:指接触广告的消费者中,平均每个人的接触次数。习惯上,接触频率指的就是平均接触频率。

2)接触频率分布:指的是在每个接触频次上的消费者比率,即接触1次的消费者占总消费者的比率,及接触2次、3次、4次等的消费者的比率。

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暴露于个频次的消费者的比率,消费者的接触频次不同所产生的广告效果与大不相同。

消费者接触不同频次的广告,将引起不同的反应。传统认为四周内有效频次3次为最低限。总的来说,影响有效频次高低的因素有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营销因素、创意因素、媒体因素。

第17篇:媒介工作总结

媒介工作总结

好习惯能提高效率、增加准确性,在数据统计中尤为重要。为防止数据出错,现准备在如下方面改进:围绕数据储存、数据转移、数据更新、数据检查、工作态度5个方面。

一、数据储存:

把相关数据归档到特定分类中,方便查找。包括原始数据、制作数据、统计结果数据,版本最终确认数据。分类应该详细、系统、查找方便。

二、数据转移

在两个表格中更替数据和公式,避免打开其他表格,转移数据时要检查一遍,粘贴公式时要对应格式和列数,并对公式进行对应数据检查。

三、数据更新:

在获得更新版本的数据后,可建立新的文件夹,同时更替原有数据,不可同时共存多个数据结果,造成查阅障碍。在数据结果中,始终加入最终数据。

四、数据检查:所有制作后的数据,都需要检查三次。包括字体、字号、版本名称、格式统

一、日期、人群、年龄段、详细数据。每次转移数据都要全部检查一遍,每次做完一个项目也要头三行,尾三行数据检查一次,最后整体数据综合对比检查一次。

五、统计数据时

1、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笔记,新的任务随时记录(时间、内容、完成结果等)。

2、规定完成时间,不能聊天和做其他事情,全神贯注

第18篇:语言文字运用 教案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认识、辨析并修改病句

3.了解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的相关知识 4.对语言文字运用有基础的认识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并且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等 教学对象:高三六班学生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流程:

一、考纲要求解读

《2010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对于“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试内容规定为:要求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

包括:比喻、比拟、借贷、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福建省将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大题第一小题考察,2009,2010年分值均为三分。这道题历来是高考的试验田,年年出新,重考运用。

福建省的考试范围大体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句式、选用句式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等。近年出现了有关提取关键词、图文转换等新题。

二、分节复习

第1节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一) 技巧点拨 考试中,对待字音题要:

1、排除为主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不相同”,只要某项很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果断排除或选择

2、遇生判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注音,一般可将字视为正确的注音处理(此为取巧,不可视为规则) 3.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千万不可想当然,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熟人常不设防,缺少警惕而上当受骗) 4.扩大组词遇到多音字或形声字拿不准时,可多组词,唤醒记忆或增大甄别依据

5.做后不改十分把握的当然不易做错如果题中有几个似是而非的注音,做后不能轻易改动因为第一语感常是正确直觉的反映,切不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

(二)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吭声/引吭高歌 浅陋/流水浅浅 自觉/先知先觉 B.乐章/乐天知命 埋单/隐姓埋名 蹊跷/独辟蹊径 C.偌大/惹火烧身 卿相/唧唧咕咕 枭首/袅袅婷婷 D.铁锚/轻描淡写 恐吓/跫响空谷 淑静/不辨菽麦

解析 C项ruî/rě,qīnɡ/jī,xiāo/niǎoA项kēnɡ/hánɡ,qiǎn/jiān,“觉”均读juãB项yuâ/lâ,“埋”均读mái,qī/xīD项máo/miáo,kǒnɡ/qiïnɡ,“淑、菽”均读shū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拗断/性格执拗 刨冰/刨根究底 维系/解铃系铃 B.解元/浑身解数 纰缪/未雨绸缪 厦门/大厦将倾 C.奴婢/髀肉复生 漕运/糟糠之妻 菡萏/胁肩谄笑 D.铆钉/柳眉倒竖 水渍/债台高筑 挞伐/排闼直入

解析 B项jiâ/xiâ,miù/mïu,Xià/shàA项ǎo/niù,bào/páo,“系”均读xìC项“婢、髀”均读bì,cáo/zāo,dàn/chǎnD项mǎo/liǔ,zì/zhài,“挞、闼”均读tà

答案 B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潦草/穷困潦倒 柏林/松柏之寿 辟邪/辟头盖脸 B.什么/什锦杂物 啁哳/小鸟啁啾 萝卜/生死未卜 C.趿拉/绠短汲深 坍圮/彤云密布 蜿蜒/剜肉医疮 D.怅惘/魑魅魍魉 挑衅/殒身不恤 敏捷/钟灵毓秀

解析 B项shãn/shí,zhāo/zhōu,bo/bǔA项“潦”均读liǎo,Bï/bǎi,bì/pīC项tā/jí,tān/tïnɡ,“蜿、剜”均读wānD项“惘、魍”均读wǎnɡ,xìn/xù,mǐn/yù

答案 B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籼米/纤纤玉手 腈纶/火眼金睛 脾气/稗官野史 B.桑梓/莘莘学子 山寨/时乖命蹇 睚眦/吹毛求疵 C.荨麻/洵属可贵 玄奘/藏污纳垢 斑鸠/饮鸩止渴 D.孱弱/潺潺流水 糜烂/靡靡之音 呐喊/方枘圆凿

解析 A项xiān,jīnɡ,pí/bàiB项zǐ/shēn,zhài/jiǎn,zì/cīC项qián/xún,zànɡ/cánɡ,jiū/zhânD项chán,mí/mǐ,nà/ruì

答案 C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徘徊/脚踝 臧否/五脏六腑 联袂/决断如流 B.踯躅/踟躇 悲怆/满目疮痍 愠怒/晕头转向 C.睥睨/媲美 裨将/卑躬屈膝 辞藻/名噪一时 D.蹩脚/别扭 膏腴/阿谀奉承 觇视/瞻前顾后

解析 A项huái,zānɡ/zànɡ,mâi/juãB项zhí/chí,chuànɡ/chuānɡ,yùn/yūnC项pì,pí/bēi,zǎo/zàoD项biã/biâ,yú,chān/zhān 答案 B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商店/踮脚

网络/惘然若失

虚心/面面相觑 B.污渍/渣滓 通缉/开门揖盗 邂逅/解甲归田 C反诘/秸秆 菡萏/邯郸学步 翎毛/高屋建瓴 D.粳米/矜持 油漆/休戚相关 倚仗/颐指气使 解析 A项diàn/diǎn,wǎnɡ,xū/qùB项zì/zǐ,jí/yī,xiâ/jiěC项jiã/jiē,hàn/hán,línɡD项jīnɡ/jīn,qī,yǐ/yí

答案 B 第2节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一)技巧点拨

培养正确书写汉字字形的意识,要养成积累汉字字形的习惯汉字字形辨析题的类别和解答技巧对于考生备考应试是很重要的,要想在高考中不丢分,就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在考场上的活用两大环节

首先,抓好平时的积累与记忆考生平时的积累与记忆是做好字形辨析题的基础,平时读书、写字都要留心一要认准课文中出现的重要汉字;二要重视生活积累,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容易写错的汉字;三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汉字;四要建立错字档案,并注意整理分类,做到收录有条理,查找方便

其次,要提高考场上的识别能力考生在考场上对错误字形的识别能力是得分与否的关键考场上考生能力能否充分地发挥,除了与其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有关外,还与考生能否适应环境及心理素质的强弱有关因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可适当做一些考场模拟试题,培养感觉,这样才能将平时积累的做题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淡褪

玉砌雕栏

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B.弥漫

恪守教诲

言词中肯

衣锦还乡 C.荫凉

精神恍惚

声名狼藉

不足为训 D.虔诚

瞬息万变

苍海桑田

消魂钩魄

解析 C项“荫凉”应是“阴凉”A、B两项无错别字D项有两个错别字:一是“苍”应是“沧”,二是“钩”应是“勾”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 B.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 不费吹灰之力 C.涵养 挺而走险 兵荒马乱 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 风马牛不相及 解析 A 项闻—文 C项挺—铤 D 项驽—弩 答案 B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娇纵 戴高帽 隐忍苟活 迫不急待 B.踌躇 出洋相 如火如荼 凭心而论 C.寒暄 霓虹灯 百无聊赖 自行其是 D.遐想 缔造者 宽宏大量 人情事故

解析 A项急—及 B项凭—平D项事—世 答案 C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膺品 裁员 滞纳金 死皮赖脸 B.重叠 扫描 大杂烩 带罪立功 C.针灸 陷井 原生态 鼎力相助 D.作祟 编纂 候车室 出其不意

解析 A项膺—赝 B项带—戴 C项井—阱 答案 D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溯源 坚贞不渝 绵薄 附首帖耳 B.拜谒 满腹经纶 通衢 安步当车 C.题跋 疾首蹙额 抵毁 尾大不掉 D.馈赠 休戚相关 煽动 独挡一面

解析 A项附—俯 C项抵—诋 D项挡—当 答案 B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靡 蘖根祸胎 攀缘 始作俑者 B.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C.报道 伶牙利齿 部署 随声附合 D.亵黩 功亏一匮 装祯 倜傥不羁

解析 A项蘖—孽 B项无错别字 C项利—俐,合—和

D项黩—渎,匮—篑,祯—帧 答案 C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演译 化妆品 欢度良宵 置之死地而后生 B.嘉宾 荧光屏 眼花缭乱 冤家易解不易结 C.威慑 绿茵场 电影角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 D.安分 家具城 万古长青 宰相肚里能撑船

解析 A项“演译”应为“演绎”B项“冤家易解不易结”应为“冤家宜解不宜结”C项“电影角本”应为“电影脚本” 答案 D

第3节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技巧点拨

正确解答标点符号试题,一定要将标点符号的用法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各种标点符号分别有哪些用法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一、反复试读,以停顿长短来确定句中点号

点号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不同在一个句子中,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把握了停顿的长短,便于确定点号例如:

由于教练员科学指导;由于运动队全体同志的热心帮助;由于家人的大力支持,他才在这次竞赛中夺得冠军

句中前三句的停顿都是同样长的,却用了不同的点号,显然是错误的,应把分号改为逗号

二、理解文意,依据层次和语义确定标点

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内部,总有一定的层次,把握了语意层次,便于准确地确定停顿,点清标点例如:

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后,又在郑州听到谭延闿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什么“糟得很”“痞子运动”等等

由于不明文意,而未断开层次,结果使人误以为是“听了演说三个月”据文意这句话有两个层次:一是“我”听了演说,二是三个月后又听到有人对演说否定、攻击根据上述层次,应在“演说”后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表示

三、根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

一个句子,总有一定的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表示停顿,另一方面也是一定语气的书面形式因此,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确定句末点号例如:

旧社会学校里一个小小职员,要干的杂务多着呢?

这个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呢”不表疑问语气揣摩文意和语气,可知文中是在指明事实,而又带有气愤的情绪,表明说话人有不平的感情,所以应该改问号为感叹号

四、掌握引号、括号与其他点号的综合运用的规则

1.冒号与后引号前的句号或叹号、问号必须同时出现,否则错误 2.解释说明句子中某个词语的括号放在句子点号前,解释说明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子点号后

(二) 随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300毫升浓度为35%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浓度为35%的盐酸的密度是119克/厘米3) B.有一个面对新闻专业学生关于“范长江是谁”的知识测验,有学生回答:范长江是小品演员,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么回答看到这样的笑话,我感到悲哀

C.“管锥”二字出自《庄子&8226;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所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D.听到导游说了一句“大家稍快一点好不好?”之后,游客们赶快下车走到了游船上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解析 B项冒号应管到句末,但B项中“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么回答”不属于学生回答的内容,故“小品演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C项将“管锥”二字的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应为“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答案 A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互相观望

C.这儿原先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D.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北京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主要的广告词之一

解析 A项“发扬国光”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外B项并列谓语之间用逗号,把“互相惊奇、互相观望”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D项应将“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用引号引起来 答案 C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查韦斯日前赠给奥巴马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迅速风靡,目前该书已位列亚马逊在线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

B.中核集团郑重承诺:将努力“推进国防建设和核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人与核事业的和谐发展,推进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C.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避免水利工程有人修、没人管的现象?从一些地方经验看,以“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农水产权改革是一个好办法

D.4月16日,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做客《人民日报》的《文化讲坛》专栏,并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进行了主题演讲

解析 “文化讲坛”应该加引号 答案 D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美国《时代》周刊20日刊发了记者发自四川的报道,标题是“从废墟中崛起”,报道称“四川大地震后展开的重建活动是中国最令人惊叹的行动之一”。

B.消息传出,一片叫好之声中,间或也有一些忧虑:4万亿投资会不会造成经济过热,这种忧虑不无道理,至少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

C.资金的投向将直接造福百姓,从安居工程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再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软件”上关注了百姓的未来生活品质。

D.即将出炉的奥巴马“新政”或许将带来好消息,因为与布什政府相比,奥巴马更有意愿拯救美国汽车工业的“三巨头”:即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

解析 B项“过热”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C项“教育”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D项中冒号与“即”重复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8226;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是割裂的

B.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

C.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把心放于外,只见事事物物,不见生命和性情) D.鲁迅先生在《淡淡的血痕》一文中,进一步形容自己是“叛逆的猛士”,“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并且“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

解析 B项为陈述语气,句末应改为句号C项句末的括号为句内括号,应紧挨句尾放在句号之前D项“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为部分引用,是全句的一个部分,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答案 A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据说,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以药补医”机制,形成了扭曲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解析 A项引号改为书名号,即《农村经济绿皮书》C项“看病难、看病贵”D项去掉括号,在“各司其职”后加冒号

答案 B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燃放的传统品种包括:喷泉——红闪;花束——彩色花束、爆裂花束;罗马烛光——红绿金银等各种颜色;礼花弹——牡丹类、菊花类、柳类、冠类等等

B.月光女神莎拉&8226;布莱曼携手刘欢,唱响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王宁先生表示,这首主题歌既有国际特色,也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情

C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两家饭店,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不知名的当地小店(食物还有本地风味),你会到哪一家去吃饭?

D.本届美国大选股票,是从美国东部时间11月2日上午8时开始(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上9时),美国东部时间2日晚上8时截止(北京时间3日上午9时) 解析 A项分号应改为逗号B项“月光女神”应加引号D项括号应在“开始”“截止”前面

答案 C 第4节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一)技巧点拨

1.平时要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词汇使用的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规范用法,有时即使是名家的文章作品也可能会有词语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盲从,要有分辨能力

2.集中突击,归类复习,重质重量在高三复习阶段应用一定的时间对词语作集中复习,强化记忆应当借助一些资料突击复习,仔细分辨,保证效果

3.准备错题本,对使用中高频出错的词语要多记录,经常翻看,细加揣摩,增强积累的自觉性,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使积累归于准确明晰

(二)随堂练习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①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切实自己入党时的誓言 ②希望大家继续艰苦奋斗的作风

③在班级的学习经验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

A.执行

发扬

交换

B.执行

发挥

交流 C.履行

发扬

交流 D.履行

发挥

交换 解析 本题从搭配对象角度考查同义词的辨析能力第①处“执行”通常搭配的是“命令”“任务”“路线”“政策”之类而“履行”搭配的是“诺言”“合同”“手续”“条约”之类结合语境,选“履行”再看第②处“发扬”一般与“精神”“作风”“传统”“民主”相搭配而“发挥”则与“作用”“威力”“力量”“创造”等相搭配应选“发扬”第③处“交换”与“礼物”“意见”“资料”“产品”等搭配“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的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应选“交流”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①我们要爱护公物,不要桌椅 ②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的老英雄

③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我们要帮助,但不能歧视他 A.损坏

卓著

批评

B.损坏

卓著

批判 C.损害

显著

批评

D.损害

显著

批判 解析 本题考查从词义的轻重角度辨析同义词的能力首先看第①处“损坏”与“损害”,都有使事物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而“损害”搭配的一般为“利益”“名誉”等结合语境看,当排除C、D两项,选填“损坏”再看第②处“显著”和“卓著”,都有“突出”之意,但“显著”指非常明显,而“卓著”则为突出地好,这好上加好的“卓著”比“显著”词义重多了结合语境,应选“卓著”第③处“批评”与“批判”都含有一个“批”字,但“批评”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批判”则指对缺点、错误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语义重结合语境应

选“批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①这是一项重要的科研

②英雄的事迹着一代代青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③学生犯了错误,家长不能一味地

A.成果

鼓舞

袒护 B.结果

鼓舞

袒护 C.结果

鼓动

保护 D.成果

鼓动

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从词的褒贬义方面辨析同义词的能力首先从第①处看,“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的意义,是中性词结合语境,可选“成果”再从第②处看,“鼓舞”指使别人振作起来,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是褒义词而“鼓动”是中性词,既可用于好的方面,激发动员别人做好事,又可用于坏的方面,挑唆、怂恿别人做坏事显然此处应选“鼓舞”第③处“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是贬义词,而“保护”既可用于好事物,也可用于坏事物,是中性词结合语境,应选“袒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 ①由于人类文明史和意识形态史对文章的,人们对文章总是有着习惯性的推崇

②流入长江中游的汉水着巨大的电力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在陕西石泉建成了石泉水电站

③《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通过的笔锋净化着商业市场,正是它的舆论监督使上市公司不能为所欲为

A.器重

蕴藏

尖厉 B.倚重

蕴藏

尖利 C.器重

贮藏

尖利 D.倚重

贮藏

尖厉 解析 器重:看重,重视;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倚重:依靠,器重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贮藏:储藏“尖厉”和“尖利”,二者都可用来形容声音高而刺耳,但“尖利”还有“尖锐、锐利”的意思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①一进动物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可爱

②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A.尤其

清静

从而

演练 B.非常 清静 进而 演习C.非常 清净 从而 演练 D.尤其 清净 进而 演习

解析 第①处“尤其”,表示更进一步“非常”,表示程度很高句中没有对比之意,应选用“非常”第②处“清静”,指安静,不嘈杂“清净”,指清澈,干净结合语境应选用“清净”第③处“从而”,用于下文开头,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进而”,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因“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是前面分句的结果,所以应用“从而”第④处“演练”,演习训练“演习”,按照预想的方案进行实地练习根据句意,两个词均可以用在句中

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①梁启超读过《天演论》后,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了“适者生存”的概念,进而发表了一系列宣扬社会进化论的文章

②法国作家克莱齐奥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仪式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③我们具备一些简单的防震知识,在灾难来临之时,能做出准确判断并迅速行动,增加生存的机会

A.阐发 授奖 如果/就

B.阐发 受奖 既然/也 C.阐述 受奖 如果/就 D.阐述 授奖 既然/也 解析 “阐发”的意思是阐述并加以发挥,“阐述”的意思是论述根据语境,应选“阐发”“授奖”指颁发奖品、奖金或奖状,“受奖”指得到奖励根据语境,应选“授奖”“如果„„就”是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既然”表示已经存在的事情,和句子意思不符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①从法律上讲,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我负,我一定要向法院 ②日本最近推出一款会洗碗的机器人,据悉,这种机器人可于5年内

③国家粮食局副局长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政策与去年相同

A.申明

面世

大约

B.声明

面市

大约 C.申明

面市

大体 D.声明

面世

大体 解析 “申明”是“郑重地陈述和说明”的意思,“声明”是“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重在说明,以说服对方“声明”重在公开宣布,以让公众知道“面世”指新作品或新产品与世人见面,“面市”指商品开始投放市场“大体”在这里是“大致”的意思“大约”表示估计或推测,不合乎句意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①他好像迷迷糊糊地不清,可一到人家该来还他钱的时候,他会立刻清醒

②据有关部门介绍,3月31日,已经有30万人报名参加这项比赛

③他也太残忍了,仅仅因为儿子逃过一天的课,竟然把他儿子浑身打得

A.神智 截止 体无完肤

B.神智 截至 遍体鳞伤 C.神志 截止 血肉模糊 D.神志 截至 皮开肉绽 解析 神志:人的知觉和意识神智:精神智慧截止:到一定的期限停止截至:截到(某个时限)为止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 ①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为名,中国内政

②这次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解决,可是却把它引向世界,造成了世界性的金融风暴

③正面典型得到推广和反面典型的警示对促进工作、弘扬正气、邪恶,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A.干涉

原来

鞭笞

B.干涉

本来

鞭挞 C.干涉

原来

鞭挞 D.干预

本来

鞭笞 解析 “干涉”着重于强行制止或过问别人的行动,多指不该管的硬要管,使别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干预”着重于过问并参与别人的事,加以影响,语意较轻“本来”表示按道理就该这样,强调先前本身的状况“原来”侧重先前如此,表示原先的两词侧重不同“鞭笞”,用鞭子或板子打“鞭挞”,鞭打,喻抨击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①他比先前没什么大的改变,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 ②但是他觉得在官方的批准或默许里面,老是着使人怀疑的成分 ③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地去想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④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A.但是

包藏

放纵

品行 B.单是 饱藏 放肆 品性 C.单是 包藏 放肆 品性 D.但是 饱藏 放纵 品行

解析 但是:表转折单是:只是包藏:隐藏饱藏:深深地隐藏着放肆:任意作为,不加拘束放纵:放任纵容品行:人品德行品性:品质性格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D ) A.已故作家张爱玲的小说遗作《小团圆》,“雪藏”三十多年后,上月16日终于在香港全面发售,而该作的大陆简体版预计在4月面市

B.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今年将在全国招聘1万名大学生,负责人称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应聘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

C.老张和我共事多年,工作上我们配合默契,生活中我们是莫逆之交,但退休后他就回了老家,尔后再无任何消息

D.2008年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不但没有击垮中国人,却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世间还有温馨的爱

解析 A项面市:产品开始供应市场B项看重:看得起,看得重要C项尔后:从此以后,连词D项应为“不但没有„„反而”,表递进关系

第5节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一) 技巧点拨 熟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过程中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熟语的数目很多,195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熟语三千多条这些熟语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历史事实、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流传于民间的谚语俗语等;当然,也还有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熟语

熟语的文字非常简练,又有固定的形式,本身具有易学易记的特点所以无论学习、使用,都不困难但是如果想要很好地掌握它,准确地运用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意义上辨析 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熟语源远流长,很多来自神话、寓言、典故等,而且在其演变中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它们的意义常常意在“字”外,需要我们追源溯流,寻根究底,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切忌望文生义,即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或臆断熟语的含义如“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一句中的“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用于此处,即属望文生义

2.析多义,切忌顾此失彼

有些熟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含义如“灯红酒绿”除了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还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再如“淋漓尽致”,既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对于类似的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顾此失彼

3.审形似,切忌意义混淆

有的成语与另一个成语往往只有一字之差,稍一疏忽,就会混淆了二者的意思,张冠李戴如“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无所不至”指: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含贬义)而“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含褒义)如“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不能达到众人期望的那样而“不负众望”指不辜负众人的期望,跟“不孚众望”意义恰恰相反这类成语虽只有一字的区别,但其意义却大相径庭

4.辨程度,切忌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以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一句中的“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用在“李老师”身上显然是大词小用

5.辨语义,切忌重复赘余

在辨析句中熟语使用正误时,要注意分析整句的意思,查看词义是否与句子重复,或者赘余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一句中的“贻笑大方”本身就含有被动义,即让内行人见笑,因此,“被人”属多余

二、从色彩上辨析 1.晓褒贬

有些熟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使用时应认真辨析如“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含贬义;“东山再起”指失败后集聚力量再干,是褒义;“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为褒义,现在形容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就变成贬义了

2.知谦敬

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我的邀请,的确出于一片至诚,您老就恭敬不如从命吧”一句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

三、从用法上辨析 1.辨对象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熟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指金玉之类,例句中属误用又如“豆蔻年华”只用于十三四岁的少女,“青梅竹马”只用于男女儿童之间,“举案齐眉”“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望其项背”用于否定句式等

2.知功能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做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还有些成语使用时离不开特定的句式,如果不了解,也会出错 如:华尔街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冰岛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不久英国也望其项背,陷入了严重危机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

四、从语境上辨析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其所在的语境不协调,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做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如: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句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等

(二)随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A.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了,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B.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因此消费者可得擦亮眼睛

C.上初中时,每次考数学总能获得好成绩,老师不止一次地表扬我那时,我总是暗暗高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

D.华裔导演李安的最新作品《断臂山》,横扫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许多影评人认为,《断臂山》是本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不二选择可惜曲终人散时,煮熟的鸭子飞了,李安只得了个最佳导演奖

解析 A项“丁是丁,卯是卯”只能形容做事认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A.有人编写了“冲击波”病毒来攻击视窗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便在网上发布了新的软件供用户下载杀毒,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B.乡下的夜晚,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小船上引吭高歌,或在河边对月凝思

C.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最受瞩目的赵本山小品,尽管“亮色”不少,却仍有些差强人意

D.国画快画成时,一不留神,滴下一滩墨水,我的老师妙手回春,立刻将其点染成春天树林里的一座山

解析 B项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跟平常一样说说笑笑应改为“说说笑

笑”或“谈笑风生”C项差强人意:指勉强过得去应改为“不如人意”D项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 A.俗话说,隔层肚皮隔条心,在婆婆面前,我是一个谨慎的媳妇,这么多年来与婆婆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脸

B.那次在南宁,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D.商家重利本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古训依然值得那些翻云覆雨的金融巨头们深思啊!

解析 A项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B项一见如

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C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

可用于形容江河枯水D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A.阿育王塔用泡钉将银鎏金皮铆接在木质内托的表面,塔身上的精美图案由当时的工匠在鎏金蒙皮上锻制而成:如此精密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B.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C.面对鸡蛋被检出三聚氰胺这样的“突发事件”,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手,顺藤摸瓜,以最快的速度查清三聚氰胺是如何跑到鸡蛋里去的,并将结果公之于众 D.电视画面显示,当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新的选举记录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解析 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可用“志在必得”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可用“齐心协力”D项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A.美国西部时间2月25日下午,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柯达剧院隆重举行,颁奖现场布置得美轮美奂

B.玲玲拿了十元钱去商店买糖,售货员找钱的时候说一退六二五,玲玲想是不是花了三元七角五分,一点钱果然如此

C.老李过去被同事称为才子,常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可是现在一有空便去打牌、钓鱼,懒得动笔了,真可谓惜墨如金

D.温家宝总理廉洁奉公,深受人民爱戴,本届人代会再次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媒体称为“温家宝帽子戏法”

解析 A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丽,现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丽漂亮B项一

退六二五:是一句珠算口诀,现比喻推卸干净C项惜墨如金: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

意即用墨要恰如其分,不任意挥霍,尽可能做到用墨不多而表现丰富与“懒得动笔”的语境不符D项帽子戏法: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以上另外,

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三次的成功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句是 ( A ) A.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个个伶牙俐齿,说起话来如下坂走丸,倒挂长江(口若悬河) B.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浓墨重彩) C.虽然有数百篇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珍藏版,并进入语文教材,但真正可能被写进文学史的却实属凤毛麟角(恒河沙数) D.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妄自菲薄) 解析 A项下坂走丸: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顺势无阻,毫无停滞,比喻说话敏捷流利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B项淋漓尽致:形容写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C项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D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A.虽然武侠小说作品中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但也不必求全责备,更不能因噎废食,相信高中生有这个鉴别能力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解析 B项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用来形容商品畅销C项鼎力相助:属于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D项莘莘学子:是众多学子的意思,与“一位”相矛盾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粉事件,其影响和后果耸人听闻

B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动

C.学校规定,未经请假不能出校门,因擅自外出、放假后不按时归来或久假不归等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一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D.阿巴斯就任巴勒斯坦最高权力机构主席,以色列总理沙龙立即抛出橄榄枝,表示愿与巴勒斯坦结为秦晋之好

解析 B项苦心孤诣:指刻苦钻研,在学问或技艺等方面达到了他人达不到的境地符

合语境A项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C项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D项秦晋之好:指两家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D ) A.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完成三峡百万移民的迁移安置也是世界工程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工程

B.在地方剧种普遍式微,在传统戏曲的生存状态江河日下的背景下,东北二人转的红火无疑成为了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C.令人吃惊的是今天的代表都将人们早已习惯了的“私人侦探”这一称呼束之高阁,改而使用“商务信息调查人员”这一新名词

D.甲型肝炎已出现大规模流行的态势在这样沉重的阴影下,拥有1 600万人口、开放度高、人口流动量大的上海受到的关注自然非同小可

解析 D项非同小可:指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能轻视改为“非同寻常”或“非同一般”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D.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解析 A项不亦乐乎: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不能形容纠缠在一起无法摆

脱,应为“不可开交”B项寡廉鲜耻:不知羞耻,此处不合语境,应为“道貌岸然”

C项邯郸学步:指学别人的东西没学到,反倒把自己的东西忘掉了,此处不合语境D 项薪尽火传:喻师徒传授,技艺、学说等代代相传,此处符合语境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C )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B.“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C.梦八队的大牌明星科比说北京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奥运场馆十分出色,他在北京的感觉非常好

D.这一对乒乓混双选手,在向记者说起比赛时,活泼的女选手先声夺人,男选手始终微笑着未说话

解析 A项卓尔不群:形容人物优秀卓越这里用于“雕塑精品”不妥B项好大喜功:

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这里应为“好高骛远”

D项先声夺人:先张大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这里属望文生义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A.2007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万众瞩目的中共十七大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会上,代表们纷纷献计献策,使人民大会堂成了真正的“群言堂”

B.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女团1/4决赛正式打响,张怡宁头两局获胜,第三局却遭到罗马尼亚队小将萨马拉的反戈一击,丢掉一局,着实让人吃惊

C.站在春天的日子里,回看刚刚经历的50年一遇的南方大雪灾,一件件感人事儿耳濡目染着我们,给了我们太大的震撼

D.日前,美军在其“猎星”行动中使用了一枚“标准3型”导弹,在距离地球表面208公里处,成功击中一颗失控卫星此举打破了世界的宁静,俄罗斯认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必须阻止美国将军事行动之手伸向太空!

解析 A项“群言堂”指能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工作作风,也指能发扬民主作风、让人讲话、倾听群众意见的场所

B项用错对象,“反戈一击”指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不是“反击”

C项“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可直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D项“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A.美国面临的是系统性危机,从经济问题到软实力消减,从反恐僵局到防扩散挑战,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重建,诸多矛盾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许多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B.我们不应该按汉语学习的规律去学习英语,有些人学习英语常常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法,往往把英语与汉语混淆了,以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C.我国《物权法》在经历13年的争论和立法机构高层人士空前绝后的七次审读之后,最终于2007年3月获得通过它将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

D.农历己丑年正月,当神州大地处处生龙活虎、爆竹声声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欧洲四国和欧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传递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世界未来的信心

解析 A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影响全局B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C项空前绝后: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D项生龙活虎: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不能形容神州大地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 ) A.刘金凤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如果留下她的话,那么听到来自于她的忏悔声音的世人,是不是会受到更大的警示呢?

B.实际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考场这种特殊氛围中几十分钟内是很难写出石破天惊的传世杰作的

C.当下有些人对茶的重视很不够,甚至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

D.全球各地引发更大规模的反战浪潮,给美英当局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如美英联军不惜一切敢于投鼠忌器,将有引火烧身、众叛亲离的可能

解析 A项罪不容诛:指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C项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D项投鼠忌器: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器物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 ) A.马季辞世,相声的大旗谁来扛?姜昆说:“我相信自己能继续攀爬相声的象牙之塔”

B.祖宗诗文,在旁人看来,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都是金玉珠贝

C.谈起学习十七大的体会,于教授更是眉飞色舞,如坐春风,不由人不受到感染 D.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这种态度让他拥有了很好的人际关系

解析 A项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B项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C项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D项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 ) A.近几年来,某市大型商场营业面积大幅增加,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对于全球变暖问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却作壁上观,态度消极

C.歌手丛飞被评为道德模范当之无愧,但有些人却认为他做了一些不甚了了的事情,不值得大肆宣扬,此种观点令人寒心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削足适履,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解析 A项僧多粥少:指稀饭太少而吃饭的和尚很多,比喻供不应求,难以分配应改为“供大于求”C项不甚了了:指不太了解,不太清楚D项削足适履:指脚大鞋小,为了穿上鞋而把脚削去一块,比喻无原则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客观条件生搬硬套这里误用作褒义词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B ) A.走进木渎严家花园东侧的“李兴荣木雕艺术馆”,你就会被那些形态各异、姿态生动的佛雕像吸引而这些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就出自其貌不扬的民间工艺家李兴荣之手

B.12月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的一期关注“普洱茶现象”的节目,妙趣横生,让我陶醉其中,乐不思蜀 C.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觉得云里雾里

D.谈起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中的角色,马云不知不觉兴奋起来其实,在网络的世界里,马云和风清扬一样,同样是出手无招,出神入化

解析 B项“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乐而忘返,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 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异想天开,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司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D.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解析 C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贬义词

时文评说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时文短评专题中第一小题一句话概括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现象概括,并能针对此现象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就市考中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检错--归纳易错点--对策--练习(3)情感与态度

通过错题反省归纳,提高答题质量,在学习中领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道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时文短评专题中第一小题一句话概括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现象概括,并能针对此现象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根据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就市考中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检错--归纳易错点--对策--练习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针对现象准确鲜明地提出观点。怎样评价学生的答案,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四、学情

学生对于第一道题一句话概括的方法基本已经掌握,但是一些注意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短语概括、非陈述句概括、概括范围偏窄等

而第二道的准确鲜明提出观点这一点,因上节课没有强调,在答题上出现较大偏差,学生不理解何为观点,基本用我支持„„我反对„„这样的表明态度的句子来代替。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考试说明

从去年开始时文短评被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具体题型我们可以参看09高考题,具体的是第一道题:一句话概括;第二道题:阐述自己的观点。2010年的福建省考试说明对于今年这一板块做出了新的调整。我们这一次的莆田市市考卷已经体现了这一变化,我们可以就09高考卷及莆田市市考卷做一番对比。

2009年高考题: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5分) 2010年莆田市市考卷: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在150字左右,7分)

知己知彼:

(1)时文短评设题方式:第一小题是一句话概括基本内容。第二小题是阐述对材料中现象的看法。

(2)变化:2009年这两道题的设分分别是2分与5分;2010年考试说明对此作出调整,两道题分别是3分与7分,并且在第二小题的字数上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150字左右。

(3)考试说明的要求: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可以说时文短评是语言应用部分的重头戏,10分的分值分量颇重,而我们与它不过几面之交,所以有同学面对着自己卷子中的7-8分的分值便欣欣然有喜色,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切高考题都是纸老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同学的总结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们忘掉了伟人在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那么从战术上考虑,我们这道题,必须而且完全可以拿下的是第一道题。

(二)一句话概括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 通读材料

第二步:分析关系(相对型、互补型) 第三步:提炼筛选(异同点)

第四步:整合表达 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

概括信息应当遵循的原则:

(1)概括要注意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概括材料必须是一个句子,而且要用陈述句。

(在第一个环节我们要做的是抓住新闻的五要素即:时、地、人、因、果)对文段进行压缩;第二个环节是分析类型:比如我们上节课说到的网络语言这一部分就是互补型的。而三明市市考卷“在校使用手机现象”就是相对型;第三个环节是提炼筛选,这一环节我们首先要抓住两则材料的中心话题,然后要根据类型进行整合,互补型的关注多则材料的共同点,相对性的关注不同点。其中相对型的题目,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形式归纳:

“××对××××现象有不同的看法或做法” “××对××××现象看法或做法不一” “××××现象引发争议”

第四步为整合表达,在这当中我们要注意几个点:一句话,一般为主谓句:“谁做了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了”不能以短语来概括。比如三明卷不能概括为“社会各界对在校使用手机的不同看法”,第二点是陈述句,即不能是感叹句、疑问句、议论性的句子。第三点:完成之后要检查是否出现病句。)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市考就是一次很好的练兵,这节课,希望我们能够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3)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4)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在150字左右,7分)

刚才我们回顾了第一题信息概括题的答题步骤以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现在我们不妨来检查一下同学自己的答题状况如何,给以后的答题提个醒。

1、重庆市叫停高考加分与浙江某校高考加分多来自权势家庭事件引起人们的讨论。

2、是否应取消高考招生的加分政策

3、高考加分政策所引出的讨论

4、人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不同意见

5、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的质疑和反对

6、人们对高考加分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7、人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议论纷纷

8、高考加分方式不同受到社会的强烈反响 问题诊断:

第一位同学的答案对两则材料只是稍加合并,没能做到概括。 第二位同学的答案明显违背了我们的第二个原则,概括时只能用陈述句的形式。

第三、

四、五位同学的答案违背了一句话原则,都以短语形式出现。

第六位同学的答案是形式上市一句话,也进行旅客概括,但是内容过窄。 第

七、八位同学的答案出现了明显的病句

小结:通过以上的纠错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于时文的中心话题把握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在概括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疏忽而导致了出现了概括不全面、句式不符合要求、短语概括以及病句等等问题。在完成这一道题时一定要牢记两大原则:

(1)概括要注意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概括材料必须是一个句子,而且要用陈述句。

(三)准确鲜明地提出观点

在这节课刚开始时我们就比较了去年及今年这道题的分值变化,时文的第二道题由原来的5分上升至7分,事实上也即在这一部分对我们的答题提高了要求。

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要求:

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

市考时文短评题得分情况:

平均分一句话概括论点阐述论点阐述得满分人数 7班2.14.94位 8班2.35.15位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文短评的答题步骤: (1)亮观点(旗帜鲜明) (2)讲道理(两点为宜)

(3)总述(或重申观点或提出建议)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次市考我们可以看到观点的准确鲜明在7分中占据2分。说及观点,到底怎样的才是观点,才算是旗帜鲜明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我们同学的答案:

(1)我支持这一政策 (2)我反对高考加分政策

(3)高考加分政策助长了社会上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4)高考加分政策是对高招单一制度的有效补充。 (5)高考加分政策应遵循公平原则。

(6)高考加分是损害社会公平性的举措,应该取消。 对比以上的句子我们可以发现(1)(2)过于笼统了,我们绝大多数的同

学都只笼统答同意或不同意,支不支持,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在准确鲜明提出观点这一块的分数就没办法拿到。

完成这一道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关键话题--“高考加分政策”,然后再此基础上做出评价。

可以归纳为:关键话题+评价性语言(怎么样)或人们应该„„对待+关键话题

第一份综合卷中有时文评说部分,大家可以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诗词混搭--不好/有不利影响/是对古典诗词的亵渎。

(四)小试牛刀 2010年厦门质检卷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20l0年世博会临近,上海市政府开展了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活动。有些居委会甚至还组织了劝导队,佩戴红绸带,衣着整齐地立在小区门,看到有穿睡衣的居民便上前劝阻。 材料二:对于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上海热线网(wwww.daodoc.com)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穿睡衣出门是“素质低,不文明的表现”的占42.03%,认为这“很正常,只是图个方便”的占33.95%, 而选择“很正常,看不惯就不要看”的也有24.02%。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一句话概括:

(1)社会对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反应不一。 (2)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引起社会上不同反应。

(3)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在网上受到不同的评议。

观点提出:

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是明智的。 理由要点:

①上海是一个文明城市,市民穿睡衣出门体现了市民品质低下,影响市容市貌。

②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自尊心,不能让这种行为成为一道“风景线”。

③如果不加阻止,会成为一种潮流,其后果有可能波及全国,成为外国人的笑料。

④提高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体现一个国家的品质。

上海应该尊重市民的生活方式。 理由要点:

①上海市民穿睡衣出门是几十年积淀的一种生活方式。此时出来“劝阻”,显然是怕影响世博会的形象。那么,干涉市民穿着自由,难道不就影响了上海的形象吗?

②穿睡衣出门是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既然这么多年都习以为常了,为何世博会来临了就看不得了?就要禁止了呢?这反映了上海在文化上的不自信。

③如何穿衣,是个性化、文化性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国际礼仪的问题。

④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本身就是与这一主题背道而驰的。

例如,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年内开设了“淑女班”。一年的时间内,学员要学习6大门类课程,包括各种行为礼仪、舞蹈形体、服饰搭配等课程,来美化个人的外在形象;学习音乐、刺绣、国学等课程,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价值品位,首批学员50人,最后通过考核者可获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材料2:有不少论者认为,高校开设“淑女班”不符合大学价值观,这是高校的悲哀。无论是开“淑女班”的高校,还是参加淑女培训的“准淑女”,都是在迎合富豪征婚这种畸形的社会需求。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一句话概括:

1、高校开设“淑女班”引起不同看法。

2、社会各界对高校开设“淑女班”有不同看法。观点论述: 例一

观点:淑女培训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

(1)淑女培训主要是想增强自身的形象气质,当今社会是商业社会,形象气质也是有价值的,商业社会也重视形象气质,这是一种客观存在,虽不是主流,但也没有必要刻意否认。

(2)再说,参加淑女培训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形象、气质,对以后找工作也有利。

小结:所以个人认为淑女培训具有现代意义。 例二

态度:我赞同高校开设“淑女班”

观点:开设淑女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理由:

(1)“淑女班”的培训课程中现代元素和古典元素都有,现代元素她们都不缺乏,古典元素才是培训的重点。《论语》、《孟子》、茶道、缝纫,很多人会觉得这些很传统,但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流行几千年,必定有它的价值。

(2)教育需要创新,学习这些文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三

观点:开设淑女班是文明社会的必然需要。 理由:

(1)培养女性美,素质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升华,值得广泛推广。

(2)培养淑女气质,是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高度展现,是展现中国特色的女性魅力。

小结: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建立在传统美德基础上又不失现代文化价值的“淑女教育”,应当给予掌声。

学生完成后自评,老师点评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卷

据《新安晚报》2008年份9月8日报道,安徽和县正准备斥 2010年厦门质检卷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问答问题。(7分) 材料一:随着20l0年世博会临近,上海市政府开展了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活动。有些居委会甚至还组织了劝导队,佩戴红绸带,衣着整齐地立在小区门,看到有穿睡衣的居民便上前劝阻。

材料二:对于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上海热线网(wwww.daodoc.com)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穿睡衣出门是“素质低,不文明的表现”的占42.03%,认为这“很正常,只是图个方便”白勺占33.95%, 而选择“很正常,看不惯就不要看”的也有24.02%。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字数100-150字。)(5分) 第16题,7分。 本题考查点是时文评说。 (1)答案示例: 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社会对此反应不一。 评分要点:

①考生必须用一句话对两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概括,单句、复句都可以,但必须表达一个清楚完整的意思。

②答案中有下列情况的也算满分:

社会对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反应不一。 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引起社会上不同反应。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在网上受到不同的评议。

③存在的不足是:

a、不能对两则材料内容进行完整概括,意思表达不明确。如: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 世博会的脚步声逼近,上海市政府开始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 网上开展对市民穿睡衣出门进行调查。

b、内容概括不当,文句不加标点,只能算是一个短语,不能成句。如:开始调查穿睡衣的情况

市民流行穿睡衣

网络关注穿睡衣啦

上海市民睡衣展

上海市政府PK上海市民

睡衣穿不穿,全凭我喜欢

(内容概括不当,没有标点符号,不能成句。0分) (2)观点评说。

答案示例1:我赞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理由要点: ①穿睡衣出门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不符合国际礼仪,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世博会是我们向世界展示自我的窗口,如果让国际友人看到这些风景,必然会影响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

③穿睡衣出门固然是个人的行为,但这和在公共场所吃东西、大声打电话、吸烟一样,可以任性而为吗?

④政府有移风易俗、变革陋习、引导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责任与权力。劝阻穿睡衣出门,是一种行政倡导,无可厚非。

示例2:上海应该尊重市民的生活方式。 理由要点:

①上海市民穿睡衣出门是几十年积淀的一种生活方式。此时出来“劝阻”,显然是怕影响世博会的形象。那么,干涉市民穿着自由,难道不就影响了上海的形象吗?

②穿睡衣出门是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既然这么多年都习以为常了,为何世博会来临了就看不得了?就要禁止了呢?这反映了上海在文化上的不自信。

③如何穿衣,是个性化、文化性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国际礼仪的问题。

④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本身就是与这一主题背道而驰的。

评分要点及答题注意事项: ①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1分

此看法应该是针对上海市政府的做法而论的,比如“赞同”或“反对”。没有这一看法,以下“理由”再充分,最多给2分。 ②能对所列的“理由要点”进行阐述,谈到一点给1分,满分4分。

③不论是赞成或者反对,都应该就自己的观点找到理由进行陈述,不能泛泛而谈,应该有的放矢,集中进行阐述。

④虽有观点,也有理由阐述,但只是对其中的一点理由进行分析,即使剖析再深刻,也只能给该点的得分(1分),无法得到更多的分数。

⑤应树立分点阐述的意识,有利于评卷员更仔细阅卷,采点给分是许多阅卷者所持的原则。

例1:我认为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是明智的。因为:①上海是一个文明城市,市民穿睡衣出门体现了市民品质低下,影响市容市貌。 ②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自尊心,不能让这种行为成为一道“风景线”。 ③如果不加阻止,会成为一种潮流,其后果有可能波及全国,成为外国人的笑料。 ④提高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体现一个国家的品质。

分析:态度鲜明,理由充分,内容完整,给5分。

例2:我认为应该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因为上海毕竟是个国际大都市,随时都有各国重要人物来访,若是让国际友人看到满大街都是穿睡衣的群众,他们会做何感想,更何况上海即将迎接世博会的召开,上海怎么也得表现出一个时尚而文明的大都市的风范,而且古人都有不更衣者不见客的习俗,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难道不能传承古人的优良品行吗?所以我认为应该阻止市民穿睡衣出门。

分析:态度明确,理由较充分,条理也清楚,给4分。 例3:我认为穿睡衣出门不够得体。毕竟,当今社会居家服应是舒适、宽松的,睡衣也是如此。穿着过于宽松的睡衣出门会让人感觉不够文明得体。上海是座优秀的发达城市,有很多政界名流,穿睡衣出门会影响整座城市的集体风貌,不够得体。所以,我认为穿睡衣不好。

分析:有观点,但理由的分析过于集中,不够全面,得3分。 例4: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是不礼貌的。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以礼待人,要衣冠整洁地迎接来世博会的人民,这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应该同上海市政府一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

分析:表态1分,只谈到一个方面的理由,给1分。总计2分。 例5: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的社会讲求高效率,没必要将时间花在衣着上。批价(评价)一个人的素养不是个人的外表衣着就能评判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高素质的人才一样可以穿睡衣出门。

分析:态度模糊,理由简单,卷面书写糊涂潦草,给1分。 2009年厦门市质检卷

16.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回龙沟景区的大地震废墟旁,一个占地面积达到100多亩的真人CS(一种娱乐游戏)基地已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此举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对此,你作何评价?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不超过100字)(7分)

观点: 理由: 第16题第1问

绝大部分考生都只笼统答同意或不同意,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这一题普遍只得1分,没有区分度,等于废题了。失误原因可能有两方面:题干的表述不明确,即使是教师,也无法体会出题者的意图;考生的答题不规范,审题不细致,类似的体型接触太少。

第16题第2问

(一)评分说明

1.为原“参考答案”补充了几条理由。答案示例1的理由增补1条:

有限的资金应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建娱乐场所是对广大资助者的伤害。

示例2的理由增补3条:

A.适当的娱乐也是心理康复的有效手段,让灾区人民早日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

B.其实彭州回龙沟建CS基地也是当地整个旅游重整旗鼓的一个项目而已,本质上是一种生产自救。

C.如果就是因为它是娱乐项目,又建在废墟边上,就用道德这杆尺子量出结论--这是对灾区死难者的大不敬!那我倒要问一问这些道德的卫道士们了:是不是让整个灾区永远沦为一个遗址公园才是你们想要的?是不是要就此永远剥夺灾区和灾区人娱乐的权利?是不是这样的结局也是死难者所希望的?(回答时须概括,控制字数)

2.折中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也能得满分:

观点:游戏基地可以建,但对于地震灾区来说,百废待兴,不应以游戏业为主。

理由:中国改革开发30年,经济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但追求物质享受,也要追求精神娱乐;但对于灾区刚发生地震受到巨大损失的地方来说,应以重建家园和恢复经济为主,不该把宝贵的资金用于游戏产业。

3.只有一条理由但阐述深刻的也能得满分。如:

第19篇:部队动员教育教案

比武竞赛动员教育教案

汽车连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比武竞赛动员教育教案

今年以来,空军各级紧紧围绕“喜迎十八大、安全做贡献”这一任务要求,进行了细致的任务分工,开展了丰富的配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期空军强调“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保证十八大顺利进行”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我团作为空司直属部队应当成为带头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模范部队。此次比武竞赛就是我团落实首要任务的重要抓手。此次比武竞赛有着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向十八大献礼的双重意义,无论是比赛的科目组织,筹备规模还是专业涵盖都是历年来最大最全的一次,比武竞赛的意义及领导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前期的准备中,大家均能够按照连队的分工和要求,刻苦学习、扎实训练,虽然由于担负任务的特殊性在一些项目的准备上距离其他连队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即便这样大家的各项素质也较往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和进步,这就是比武竞赛的成效,准备阶段是积累的过程,是蓄力的过程,大家完成的很好。接下来的比武竞赛就是检验我们训练成果的时候。我们作为车勤保障分队,任务的特殊性让我们注定在一些科目上比其他连队存在不足,但是即便是这样依然是我们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是我们展示连队风采和精神的舞台。我相信在我们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超越自我,勇创佳绩。这里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比武态度

比武竞赛是提升团队战斗力,增强官兵个人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评价团队战斗力和训练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创新改革新的组训模式、研究探索训练方法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践

- 1 们连队的情况大家是知道的,仅有的训练时间也很难保证全员全时落实,疲劳的车勤保障任务又必须要充足的休息时间进行缓解,在这些项目上可谓短板明显,别说比武,就是及格都存在困难。那么面对这些弱项是不是就要放弃呢?肯定不是。汽车连的作风是永不言败的,那么就算明知胜算不大也要敢于亮剑,我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对手是可以靠能力素质的优势战胜的,但是要战胜自己靠的只有一样,那就是“拼”。不拼就展现不出我们顽强的作风,不拼就体现不了比武的意义,不拼我们就赢不了对手,更是输给了自己。作为新时期的汽车兵,就让我们在顽强拼搏中展现出我们钢铁的意志、坚定的信仰。

(二) 吃苦耐劳的作风。此次比武竞赛中科目设置细致复杂,涵盖面广,任务量大,能力素质要求高。就算前期准备阶段做的再充分,想要较好完成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我们由于保障任务的性质影响了训练的正常开展,还承担着任务量并不轻松的后勤科目展示项目。较大任务量以及车勤保障任务的集中,对我们体能和心理的耐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禁受不住考验,比武竞赛想要取得好成绩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面临的困难其他连队也同样面临,我们要比别人做的好就必须拿出我们吃苦耐劳的作风。咱们连队历来是有吃苦耐劳传统的,繁重的车勤保障任务、车辆修理任务、维护保养任务都没有让我们皱过一下眉头,这区区的比武竞赛又怎会难得倒我们。

(三) 令行禁止的作风。此次比武竞赛时间紧、项目多、要求高,同时又穿插着团里的其他任务以及迎接十八大的各项安全工作,工作头绪多,压力大。要想有条不紊地将这些工作一件一件落实完成,就要求我们每名同志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里

- 3 绩也是按照连队计算的。我们必须要在比武竞赛中做到团结一心,这不仅仅是我们在军事共同科目中的薄弱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其他单项冲击好成绩的必然要求,是我们需要贯穿于比武竞赛始终的。连队除担负共同科目的比武任务外,后勤科目及展示科目也是大项,在位人员不但人人有任务,而且身兼多项的不在少数。比武只是我们所有工作中的一项,卫生、公差勤务、车勤保障这些日常任务也是不能有半点懈怠的。要想又取得好成绩又完成好各项工作,团结一心就是唯一途径,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自觉地在比武过程中相互补位,互相帮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三、对比武竞赛的展望和憧憬

从我们成为军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要去战斗。有人说再和平年代军人就没有用武之地?错!军人永远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战斗,一种就是准备战斗。我们从未停止过战斗,那就是在一次次的任务中挥洒我们的青春和汗水,这是我们作为军人的骄傲和荣誉,也是唯一能佩戴在人生道路上的军功章。现在任务就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光荣而骄傲地去迎接挑战,这是祖国、人民对我们考验,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困难再多又怎么样?对手再强又怎么样?我们准备有限又怎么样?我们是战士,是无论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什么敌人都吓不住、什么任务都能坚决完成的解放军战士,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时刻准备献身沙场的勇士,就让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一起谱写出和平年代汽车兵的勇敢和赤诚。

- 5

第20篇:部队队列“四会”教案

科 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

目 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动作要领及组部训方法,培养优良的作风,为下一步生活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 容:齐步行进与立定 时 间:约 1课时 地 点:在此训练场 方 法: 由我组织,大家配合实施 讲解示范,个人体会,组织练习。 要 求:

1、克服天气、场地等带来的不良影响

2、认真听、仔细看,做错动作打报告。

3、严格遵守队列训练场纪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以上要求同志们能否做到?能!稍息。

(一)理论提示: 下来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中的齐步行进与立定的要领。

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伐,主要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

其口令下达:“齐步——走”、“立——定”。

为了使大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先结合口令为大家演示一遍,大家注意!

(根据场地及考官位置,进行示范,正侧面各一遍)。

(二)边讲边做:

接下来我为大家结合动作讲解要领(讲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目视班员)

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常服最下方衣扣10厘米,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再结合刚才讲解的动作要领再示范一遍!

(三)个人体会: 下来按刚才所讲的动作要领进行个人体会。

“停”!成班横队集合!向右看齐,向前看!

(四)讲解问题

刚才大家各自进行了体会,大家训练比较认真,掌握得都比较好,但是从动作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个别同志摆臂过程中,摆臂幅度不够到位,齐步摆臂要求摆到高于常服最下方衣扣10厘米,离身体约30厘米的位置;第二,就是行进的步幅过小或者过大,齐步行进步幅为75厘米,希望大家以后注意控制,保证排面整齐。第三,摆臂不够定位,主要原因:两臂摆动没有用手腕控制高低。纠正时,要求两肩关节和大臂放松,微擦衣服。第四,行进时,有“八”字脚的现象。主要原因:两脚内侧不在一条直线上,纠正时,注意脚尖内合,以脚跟脚掌的顺序着地。

(五)组织练习: 接下来针对前面所讲的方法我们进行逐步训练。 首先进行齐步原地摆臂练习

齐步原地摆臂练习一令一动,齐步走、

一、

二、

一、

二、停

(六)小结讲评

通过训练,看出同志们的训练热情高涨,斗志激昂。能够克服天气的不良影响,认真训练,尤其是XXX同志,在训练过程中虽然前面做得不够好,但是态度很认真,学习很刻苦,进步十分明显,第XX名同志,对动作的掌握比较熟悉。整体上来说,同志们在训练过程中都非常不错,发扬了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精神。希望在下步训练中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将自身的问题逐步改正。

媒介运用教案部队模板
《媒介运用教案部队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