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8 07:34:2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第二课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第三课《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背景知识]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

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

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 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 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第四课 《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节日相关的小吃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背景知识] 我国有五千年历史灿烂的文化,地域广大,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

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度重阳的情形。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

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吧。通过活动,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一,活动准备

1,问题 :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你最喜爱的是哪个传统节日?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活动二,分组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3,承担任务;(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2)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3)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

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访,力求帮助和支持。 3,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二,分组 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自主选取活动的小主题,并指定小组研究性活动计划。

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 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 3,承担任务

(1) 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2) 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3) 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 (4) 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 (5) 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活动三:社会调查,收集,研究,交流,创作

1,根据需要事先的计划组织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2,如果你遇到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也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和记录; 3,对调查采访获得的素材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4,构思创作节日文艺,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 活动四:分组交流,展示,表演,操作 1,口头交流

(1) 各小组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向全班汇报 (2) 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 (3) 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

(4) 朗读搜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民族、谚语。 2,展示:

(1) 已裹好的粽子; (2) 已做好的月饼;

(3) 出示彩灯、龙舟、中华绳结; 3,表演

有关节日的文艺(个人或团体) 活动五:总结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1,讲收获,谈体会

2,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发表意见

第五课 《清明节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它是我国众多民间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在上面的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知识。(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了解清明的习俗、节气现象和特有食谱、英雄先烈的故事,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看待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多层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发现问题和其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缅怀先烈的情感,激发爱国主意的思想。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民族节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增进团队合作。

[背景知识]

1、提出问题, 在“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清明祭扫的意义、节气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关注现代人们的认识”、“树立文明过清明的观念”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2、论证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3、制订调查、研究、总结方案;

4、查找资料:学生调查、研究、比较,搜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5、实践活动: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整理素材,发现分析问题;

6、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完成活动总结;

7、进一步实践:实际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动延伸:总结完善报告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认识了解清明节 一 ㈠课前任务:

1、做调查:调查采访自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清明时,家中会有哪些做法和习惯;清明节是怎么回事?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观察:这一天来到前后,人们都会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实的调查所得。

4、记录自己调查、观察的结果;(调查要写出时间及具体的事例,可列表呈现) ㈡、引入主题: 春风里的清明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的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学会互相学习。 ㈣、提出问题,集体交流。

二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见,“我所知道的清明节” 1利用交流的时间逐渐调整整理自己调查结果与见闻;

2学生先对自己和大家的结果进行对比,后请学生在汇报中深入思考,人们的行为是否有意义,哪些活动是积极有益的,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3清明节我们学校的祭扫活动有怎样的意义?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谁。 4讲一讲你所知的英雄事迹,归纳出要学的精神与品质。

三 寻找、确定研究话题

1 教师先将本次主题活动训连目标明确的提出使学生的活动目的性更强。 训练大家的观察能力——清明时生活的变化

训练大家的交际能力——对市场进行调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费情况 看看、问问邻居或长辈是否消费,趋向是怎样的

训练大家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时分各地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食物、有什么意义查找英雄事迹、将观察采访调查的结果做一个统计,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设计其他的总结方式。

训练大家的资料分析能力——针对统计的结果,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因此又有怎样的想法产生。

2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训练目标,来选择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题。 四 指导学生设计活动进行计划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汇报与延展 “今天的清明时节” 一 ㈠总结前课任务:

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小组内沟通,调查自己家、亲戚家,观察邻居、市场、街头等地过清明时的种种情况。

2、小组整理要求:将自己小组真实的调查所得,整理起来。

3、比较小组成员调查的结果;(调查要写出具体的金额或累计金额,可列表进行对比)发现共性问题

㈡、引入主题: “今天的清明时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发现和资料,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小主学会互相学习,总结汇报的方式。

㈣、小组整理调查结果,练习汇报。 二 小组汇报 学生评价(训练评价能力) 1主题明确 2小组成员都有参与

3任务完成好(采访纪实、统计结果)

4有自己小组的思考或认识(针对不良现象,有真确看法) 三 评出小组活动胜利完成的小组

四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学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纸、细线、剪刀、别针或细铁丝、固体胶、半透明纸)

a 面巾纸白花 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发现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师在疑难处予以解答

五 学生在报告中将自己的想法交流结果总结补充完整。

延伸:请父母参与设想或提出意见 ,使民间节日过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第六课 《过端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端午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端午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组员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话说节日、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底蕴的传统文化,而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过10来天将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五月端阳

师:对、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个月前我们一起走近了五月端阳,通过每一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小主题到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课外活动探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对五月端阳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将这一个来月的活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汇报“端午探源”的成果。

二、小组成果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端午探源” 生:纪念伍子胥 生:孝女曹娥说

师: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端午来源的几种说法,听了他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端午节来源各有说法,而且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实端午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提起端午就会想起一个人——屈原,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念屈原说

师:深入人心,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纪念屈原之说,我想这跟屈原本人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等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代表跟我们一起分享“走进屈原,再探来源”的成果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走进屈原,再探来源》,他们以详实的资料清晰的整理思路向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及有关屈原的情况。

1、学生出示课件介绍屈原简介及生平

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他曾写了很多的诗篇被后人流传其中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等作品最著名的悲壮诗是《离骚》??

2、请学生上台简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

3、引导大家一起学习屈原的作品

师:像《离骚》中的许多诗词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很值得我们推敲学习。屈原是一位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我们的端午节从形式上看虽为划龙舟,食粽子,其实质上也就是将屈原的这种民族精神一脉相传。

师:那你们都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生:A、划龙舟 B、食粽子 吃鸡蛋 C、悬艾叶、菖蒲、蒜头 D、系五彩丝E、佩香囊 F、饮雄黄酒等

师:是的,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不少。记得我们第三小组“粽缘小队”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下面就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汇报他们的成果,端午习俗之一——食棕子

★第三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这个小队亲临龙霞某粽子作坊长,采访了工厂主任,参观了粽子的生产过程,向工作人员学习了怎样包粽子。

1、学生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主要是源以纪念屈原的传说;

2、播放录象

推荐第2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开始时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没有很好地形成,对周围的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好动好玩的天性还很明显。所以前面的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主,包括上课、活动等要求要明确,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加强巩固。后面的学习中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踢毽子比赛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教材分析:

《人、自然、社会》一年级分册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编写的,共有26课,一上年级共有15课,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 校园环境:《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洁》、《怎样洗手更干净》 校园文化:《认识新同学》、《管好我们的物品》、《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 校园活动:《我们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踢毽子》、《挑花线》 和谐校园:《下课了》、《怎么办》、《走路的安全》

编写特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束缚,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儿童参与活动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在实践过程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实际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组织编写,不要求学生认读,更不是字、词、句的教学,所以只要求学生参与并完成图文所承载的活动,

2、每课的教学目标在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完成,设计并组织好活动,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

3、因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顺序、组合、难易上的弹性处理,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做适当调整。

4、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地方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班队活动、户外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学校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有机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提高教学效果。

1、认识新同学

课程目标:

1、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尽快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2、帮助学生学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特点。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大胆介绍自己,学会与别人交流 教学准备:两个电话玩具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介绍自己:

1、怎样介绍自己?

照照镜子,找找自己的外貌特点,想想自己有什么爱好、特长?

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注意礼貌用语)

3、让几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及时点评,指出优点,改正不足之处。然后分小组互相介绍自己。

二、我们来打电话 准备两个电话玩具

1、怎样打电话?怎样接电话?思考礼节

2、模拟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情景:老师来电话了和给同学打电话。

3、分小组玩打电话的游戏。三,我也来玩

1、三个人表演玩游戏,再请另一个人表演想跟他们一起玩。

2、想一想:想跟他们一起玩,怎样说比较好?

3、叫几个同学模拟尝试,然后边尝试边拼议。

四、向老师介绍自己

1、设置情景:路上碰到老师,老师问我一些事情,我怎么回答?

2、表演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不敢回答、跑掉不回答、有礼貌地回答等,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3、模拟情景,让学生尝试体验并进行评议。板书设计:认识新同学

有礼貌

大方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表现比较活跃,大部分的孩子都愿意上来介绍自己,有介绍自己的年龄、姓名、兴趣爱好,也有的小朋友还展示了自己的才艺,给大家唱歌,跳舞,讲笑话,1班还有一位学生把整个《三字经》都完整地背下来了,非常精彩。学生丝毫没有害羞的情绪,表现得很大方,但个别学生说得比较简单,就说了下姓名,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中。

2、我们做游戏

课程目标:

1、让学生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吸引学生参与游戏。

2、学会玩“石头 剪子 布”和“踢脚绊伴”两个游戏。

3、学习按规则进行游戏,逐渐建立规则意识,从游戏中学习交往。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会玩“石头 剪子 布”和“踢脚绊伴”两个游戏,能建立规则意识。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一根小棒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学习“石头 剪子 布”游戏

1、我们玩过哪些游戏?哪个游戏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解“石头 剪子 布”游戏的规则。

3、两人一组练习这个游戏,看谁能获胜。

二、点将游戏

1、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推选两个人,作为各自的“帅”,利用“石头 剪子 布”选出先后,分别进行“点将”,赢的人先挑选一个“将”,输的人后挑选,依次把一组的将挑完。

2、按照挑选的顺序,进行“将”对“将”的比赛,也用“石头 剪子 布”的形式,赢的则把输的一方的“将”俘虏过去,这样依次往下比赛,直到结束。

3、统计哪一队的“将”多,最后“将”多的那一队获胜。

三、玩“踢脚绊伴”游戏

1、给每组准备一根小棒,讲解游戏规则。

2、演示这个游戏,让学生有大致的了解。

3、背诵“踢脚绊伴”的童谣。

4、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到各组进行指导。板书设计:石头 剪子 布

教学反思:石头 剪子 布这个游戏,课前统计了一下100%的学生都会玩,那么课堂上怎么学就不是难点了,重点是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所以先在两人小组中活动,采取三局两胜的办法,然后小组决出一个优胜者与其他组比赛。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谁都想参与。第一轮结束了教师在点评中表扬了遵守规则的同学,能文明比赛的同学。因此在玩“踢脚绊伴”游戏时,学生有较明显的进步,比赛也很秩序。

3、玩小棒

课程目标:

玩小棒是一个有较强的竞争性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仔细观察判断,静心才能进行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和竞争意识,也有助于锻炼发展学生的手的小肌肉群。另外,对游戏结果的小棒计数与计分则具有数学的意义。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掌握玩小棒的规则,能对游戏结果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小棒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活动的开始阶段,可以不分小棒的颜色而以小棒的根数来计分,以简化计算。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玩过“玩小棒”的游戏吗?

1、玩过“玩小棒”的游戏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请几位学生上来介绍。

2、撒小棒的方法和规定

(1)小棒握在手中,一端立在桌面,松开手,让小棒自己散开倒在桌上。 (2)如果撒的时候小棒掉在地上,就失去这一轮再捡小棒的机会。 (3)可以几个人商量自己作出新的规定。

3、捡小棒的方法和规定

(1)手捡散在桌上的小棒,也可以用一根小棒去拨开或挑开小棒后捡。 (2)玩小棒时,如果移动了其他的小棒,就失去这一轮再捡小棒的机会。 活动二 我们都来尝试一次“撒小棒”和“捡小棒”。每人一小把小棒,试玩几次。

活动三 分成二人小组玩。

1、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玩。

2、捡完小棒后数每人捡的小棒,取棒多的为胜。活动四 根据不同颜色记分的比赛

1、我们四人一起来玩不同颜色计分的游戏。

2、先看看每种颜色的不同得分。

3、我们来算算得分。板书设计:玩小棒

教学反思:玩小棒有一部分孩子已经学会了,知道怎么玩,怎么记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结合书本上介绍的知识请这些学生来介绍补充,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玩得比较有序,能想到用前面的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玩,最后在记分时我们结合书上的要求先自己算一算,然后比一比,看谁的分最多。当然有学生带来的小棒记分要求有所不同,可以请学生介绍一下。

4、跳房子

课程目标:

锻炼与发展孩子们的腿、脚部的肌肉以及跳跃与身体平衡的能力,学会跳房子。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跳房子的游戏规则,能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准备:沙包一个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 跳方格。

1、我们来玩跳房子的游戏。这个游戏又叫踢石子。

2、老师把大家带到跳房子的场地。

3、老师或请事先指导过的学生示范怎样玩跳房子的游戏和规定。(1)石子时不能扔出目标方格外。否则就失去本轮继续下去的资格。 (2)方格时不能踩线。否则也失去本轮继续下去的资格。 (3)跳房子回来时,只要求不跳出两条边线之外就可以了。

4、请几位学生试试玩跳房子的游戏。看看有什么问题。

5、分小组活动。活动二 跳圆圈。

1、跳房子还有不同的玩法。

2、我们来看看“跳圆圈”是怎样的。3、老师示范介绍跳圆圈的方法。 4、让看懂的学生试试玩玩。 板书设计:跳房子

教学反思:跳房子学生在小学前也接触过,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书本上介绍的房子与学生玩的有所不同,所以先请学生看书说说书上是怎么玩的,书上的跳方格,跳圈圈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看明白,最后教师补充了我们日常玩的跳房子图,请学生来介绍规则,并且实践一下。

5、挑花线

课程目标:

1、学会挑花线的游戏,能够掌握花线的基本变化。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通过各种变化,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花线的基本变化,能挑出一些基本花样。 教学准备:花线一根

活动安排及过程:

1、请一位会挑花线的学生给大家表演游戏。

2、教师示范最基本的挑花线形式,套在手上,让每个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学会基本方法。

3、两人合作挑花线。

4、三四人合作挑花线,相互学习挑花线的新花样。

5、分组进行比赛,看谁的花样多。板书设计:挑花线

教学反思:这个游戏玩过的小朋友不多,女孩子会玩的有一部分,男孩子也有几个会玩。所以课堂上先请会玩的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观察模仿,两人一组先学习,书上介绍了一些基本花样,先让学生观察图,请会玩的同学说说方法,有的花样可以有不同方法来挑。由于这个活动灵活度比较大,学生可以在课后与同学、家长一起研究,一起活动,探索花线中的奥秘。

6、踢毽子

课程目标:

1、学会踢毽子,并能在平时经常进行这个活动。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3、制作牵线毽子,培养保持运动的好习惯。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踢毽子的基本方法,能掌握一种踢法 教学准备:毽子一个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制作牵线毽子

1、教师出示一个牵线毽子,先自己演示踢牵线毽子,再请一位学生演示踢牵线毽子。

2、讲解牵线毽子的制作方法,演示

3、学生制作牵线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二、我们来踢牵线毽子

1、请几位会踢牵线毽子的学生表演踢牵线毽子,并说说他们的感受。

2、自己练习踢牵线毽子。

3、演示剪掉牵线之后怎样踢毽子。

4、练习踢剪掉牵线的毽子。

三、踢鸡毛毽子

1、教师演示怎样踢鸡毛毽子,要求用脚的内侧接触鸡毛毽子。

2、让会踢鸡毛毽子的学生进行演示。

3、每组提供一个鸡毛毽子,试试踢鸡毛剪子。板书设计:踢毽子

教学反思:在课前我了解了体育课老师也要求带毽子,学生也尝试着在踢,但请学生示范时发现动作不是很规范,不少学生单脚正踢时脚都是直的伸出去,因此,教师就先让学生观察书上图,介绍4种踢法,说说每种踢法的特点。重点研究单脚正踢,通过组内练习,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7、我们一样吗?

课程目标:

1、知道每个人的长相,高矮,大小,声音各不相同。

2、看一看,比一比,听一听,我们有什么不同。

3、根据声音不同听辩班里的同学。

4、根据长相不同摸辨班里的同学。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前准备:蒙脸的头巾一块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人的一些基本特点判断同学间的异同点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我们一样吗?(不一样)我们的长相不一样,声音不一样,我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长头发有短头发,有穿红色衣服的,也有穿花衣服的,头上的蝴蝶结也不相同。

二、比比手的不同

1、同桌比比手的大小。

2、说说我的手和你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说说你的手和他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和老师比手,说说不同。

4、画一画我的小手成长路线,可以一个学期画一幅。

三、说说XX和XX不同的地方。(大家说)

四、说说老师和XX不同的地方。

五、游戏:听声音辨人

一人上讲台,蒙上眼睛,选一位学生向他问好,猜猜他是谁。

六、游戏:瞎子摸人

一人蒙上眼睛,摸人脸蛋,猜猜他是谁。

七、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我们自己的特点,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记住班里每个同学不同的特点,了解你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和更多的人做朋友。 板书设计:我们一样吗

教学反思: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之间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然后重点说一说我们哪里不一样,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说的很细致,除了长相,高矮,大小,声音各不相同,还发现女孩子有头饰,男孩子没有,女孩子之间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别,在游戏中学生能根据这些差别辨认。

8、男孩和女孩

课程目标:

1、知道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形成性别意识。

2、初步学习用自己的标记记录调查内容,并能用语言表达。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前准备:挂图、记录表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形成性别意识。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看书,比较书中男孩与女孩的不同

1、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男孩和女孩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一样?

3、明确自己的性别。

所有的男孩请起立!所有的女孩请举手! 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

二、小小采访员

1、运用采访记录表记录男孩、女孩的不同喜好。

(男孩喜欢的记录在男孩的圈中,女孩喜欢的记录在女孩旁的圈中,共同的喜好记录在两圈交集处)

2、互相交流自己的采访内容。

3、老师出示图标,(书P17页)请学生注明这是什么地方?

三、我会画 我来画个*孩

板书设计:男孩和女孩

教学反思: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男孩和女孩这两种称呼,这节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发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形成性别意识。并且会根据男孩和女孩的特点来设计特殊的标记,比如厕所,浴室的标志,并能用语言表达。

9、怎样洗手更干净

课程目标:

1、学习洗手的方法,初步学会洗手。

2、教育学生经常洗手,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正确地洗手,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教学准备:水、肥皂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活动一 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

1、看看自己的手。我的手脏吗?

2、看看同学的手。我们来比较一下: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了?

二、活动二 我们来洗手。

1、给每个小组一盆清水。我们一起来洗手。

2、看看洗过手的水,看看洗过的手。

3、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三、活动三 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1、给每小组一块肥皂。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2、先把手浸湿,擦上肥皂,把肥皂放在肥皂盒里,两只手互相仔细地搓擦着洗手指,洗手掌,洗手背

3、再在清水里洗去肥皂。

4、仔细地看看洗过的手,仔细地看看洗过手的水。(1)问:手变干净一点了吗?

——手变干净了。

(2)问:水变怎样了? ——水变脏了。

5、讨论。

(1)手上沾着的水干净吗?手上沾着的水是盆里的水吗? 盆里的水脏了,手上留下的水也是脏的。 (2)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我们的手还没有洗干净。怎么才能把手洗干净呢?

四、活动四 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我们可以用流动的水来洗。(1)用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洗手。 (2)或者用舀一杯水冲的方法洗手。

2、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先用清水洗一洗。 (2)再擦上肥皂仔细洗。 (3)把肥皂冲洗干净。 (4)最后把手洗干净。

板书设计:洗手的步骤

四步洗手法

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在幼儿园就学会怎样洗手,并且对搓的这一步过程非常清楚。于是我就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然后通过观察书上的图片进一步学习四步洗手法。最后结合甲流要注意个人卫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正确洗手宣传卡,进行宣传和教育。

10、垃圾箱在哪里?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垃圾箱的作用,从而能用好垃圾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培养学生讲卫生不随手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垃圾箱的作用,能制作简单的垃圾纸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课件出示:这样做对吗?引出课题:垃圾箱在哪里?

2、找垃圾箱。

(1)说说我们教室里的垃圾箱在哪里?学校里的垃圾箱在哪里? (2)这些垃圾箱有什么用?你用过吗?什么时候?

3、给垃圾箱找个家 老师这儿有很多垃圾箱,请你给它安排一个最适合它呆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样的垃圾箱?)课件出示形状各异的垃圾箱让学生进行选择,教师事前进行了适当的归类。

二、学文明理,交流反馈

可是,面对这么多漂亮的垃圾箱,有的人竟然视而不见。

1、看两则自拍的录相:是他们找不到垃圾箱吗? 片段一,(

1、学生在喝完饮料后随手乱扔饮料瓶。

2、吃完饭后,餐巾纸扔在了地上。

3、吃完零食,把包装纸扔在了垃圾车旁。) 评一评:A、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B、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3、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你想对那些乱扔垃圾的人说些什么?(同桌讨论。意在引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 (学习小组讨论。意在引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三、以理促行,互动探究

那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马上动手,给教室美容。

四、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1、课件示:一个男生在做完手工后,将桌上的纸屑吹到了课桌下。帮这个男同学出出主意:身边没有可以扔果皮纸屑的垃圾箱该怎么办? 学习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1)变废为宝。用现成的纸盒做适当的改装就可以了。 (2)找一个塑料袋

五、合作体验,活动汇报

板书设计:垃圾箱

可回收

不可回收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箱的作用,在课堂上小朋友纷纷举手发言,对学校、小区、公园等地方的垃圾箱进行了介绍,从形状、功能分类、颜色等多个方面去了解,可见孩子们对于垃圾箱已经有了很深入地认识,课堂上还请学生自己来设计垃圾箱,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11、让教室更整洁

课程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准备:抹布、扫帚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板书设计:让教室更整洁

教学反思:从每月学校进行的大扫除引入,让学生说说活动后的体会,学生都感觉大家都干得很起劲,把教室打扫干净,学习也更加开心。然后让学生来介绍自己的教室,3班的孩子很会观察,把班级中特色的地方介绍的很仔细,希望展示给大家的是一个既整洁又充满活力的教室。在我为教室添光彩中,孩子们都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保护教室的环境卫生,使教室更加整洁。

12、管好我们的物品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带齐每天的学习用具。 2.学会保管书本、铅笔、钥匙、胸卡等自己的学习用具。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书包,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提高学生解决整理、存放学习用具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能整理自己的物品,学会收拾书包 教学准备:书包,学习用品等用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

1、口述谜语:“身子方来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各自小,多种知识肚里装。”猜一猜:这是什么?(板书:书包)

2、书包是我们每天学习都会用到的重要东西,那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有什么用途?

3、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书包。

4、提问:你们知道书包的用处吗?(学生交流,师适时点拨、纠正)。

5、小结:书包里装的东西可真多啊,它方便了我们的学习。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上学。

(二)电脑

1、(看背投:上课铃响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可是小胖却急得满头是汗,胡乱地翻书办,找书本和文具盒。)

2、提问:小胖为什么会这样呢?

3、学生交流、归纳:书包里乱糟糟,找东西困难;不认识要找的书本;可能忘记带了要用的书本„„

4、小结:为了不发生小胖这种情况,我们要认识各种书和练习本,还要学会整理书包。

5、板书:认识书本和练习本,学会整理书包

(三)活动导行

1、认识各种教科书的封面

(1)书包里有那么多书和练习本,可你能分清么?让我们先来看有哪些书本。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书么?读一读封面的字

(3)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学生活动:认识数学、英语等主要的教科书,交流怎样记住它们)

2、认识不同用处的练习本

(1)还有那么多的练习本,让我们也来认识他们。

(2)对各种练习本的特点作简单介绍。

3、游戏:一人报名称,一个取书或练习本。

4、全班活动:教师根据课程表表学科名称,让学生从书包里取放书和练习本。

实践活动二:整理书包

1、提问:你们的书包是谁整理的?

2、(教师示范整理书包的程序和方法:边示范边解说,并提醒学生可以按顺序,也可以按书包的款式分“格”摆放,只要能方便自己拿就行)

3、学生展示、交流:两名学生整理书包,其余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4、整理书包比赛

比一比,看谁整的既好又快。学生评议,教师引导作些点评。

(四)故事明理

1、(听录音:《伤心的书包》)

我是一只新书包,我的主人叫明明,是一名刚上学的男孩。别看我现在灰头土脸,浑身脏兮兮的。我刚到明明家时,可鲜亮了。可是明明一点也不爱惜我,才变成这个样子的。你看,他吃了油炸鸡翅,油腻腻、脏兮兮的手就往我身上擦;他和同学踢球时,就把我随手扔在地上。有一次郊游,他走累了,把我放在地上,当凳子坐„„唉,但到其他同学的书包,一个个干干净净的,我真羡慕啊!

2、议一议:听了书包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

3、你能想想办法让明明的书包高兴起来么?

4、小结:爱惜书包

(五)活动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小书包,好朋友,

天天陪伴我,时时方便我;

不乱涂,不乱扔,书本分层放,文具摆整齐。

自己书包自己理,大家见了笑嘻嘻。 板书设计:管好我们的物品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整理书包比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带齐每天的学习用具。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书包,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提高学生解决整理、存放学习用具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

13、怎么办

课程目标:

1.说出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2.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幻灯片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碰到问题。

我们在学校里快乐地生活,但有时候也会碰到问题。

1、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朋友们在学习生活碰到了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碰到问题怎么办? 活动二:说说自己碰到过的问题。 1、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碰到过的问题,包括生活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交流,教师选择学生中碰到过的问题进行板书。 活动三:我有了办法。

同学碰到过那么多的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让同学把自己的经验或想法说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形成比较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 板书设计:怎么办 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展开,让孩子说出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

14、下课了

课程目标:

1.知道下课了,要注意安全,不要追逐打闹。2.知道下课该做些什么安全的游戏。

3.通过交流、讨论,养成课间不追闹的习惯。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课间文明游戏,养成良好的课间活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中操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 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 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 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 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板书设计:下课了 教学反思:

课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会很放松的去玩,但同时也会碰到一些问题,通过学习孩子知道下课了,要注意安全,不要追逐打闹。知道下课该做些什么安全的游戏。并通过交流、讨论,养成课间不追闹的习惯。

15、走路的安全

课程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

2、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 教学准备:交通标志,交通录像片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走路的安全 教学反思:

这也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课堂上还请学生自编了交通安全歌。

推荐第3篇: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1、认识新同学

[学习目标] 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照过镜子吗?说说你照镜子看到你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新课

1.观察自己的特点,想一想,我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 2.介绍自己。 在小组里介绍

3.各组代表上台介绍。4.认识更多的同学。 如:你好!我是***。

大家好!我叫***。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 我叫***。我叫***8。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叫***。

三、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2、

把手洗干净 [学习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洗手的方法,初步学会洗手,并且向着经常洗手,讲究卫生的习惯养成发展。 [背景知识] 看看自己的手是否脏了,手脏了,就需要洗了。看看自己的手,看似不脏,但看看洗过手的水就知道了,看似干净的手其实并不干净。在平时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活动中,我们的手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手是很容易弄脏的。所以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的同时,还要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用肥皂仔细地洗,用流动的水洗,把肥皂也洗干净三个方面。教材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围绕着认识、学习洗手的方法,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进行的。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教学是通过一系列实践性的活动展开的。让每个孩子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是本课教学取得成果的前提。要求课前能为每个小组准备洗手的水盆和水、肥皂等物品,擦手的毛巾以及最后用流动的水洗手的场地。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

1、看看自己的手。我的手脏吗?

2、看看同学的手。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的手干净,谁的手脏了? 活动二

我们来洗手。

1、给每个小组一盆清水。我们一起来洗手。

2、看看洗过手的水,看看洗过的手。

3、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活动三

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1、给每小组一块肥皂。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2、先把手浸湿,擦上肥皂,把肥皂放在肥皂盒里,两只手互相仔细地搓擦着洗手指,洗手掌,洗手背。

3、再在清水里洗去肥皂。

4、仔细地看看洗过的手,仔细地看看洗过手的水。(1)问:手变干净一点了吗?

——手变干净了。 (2)问:水变怎样了?

——水变脏了。

5、讨论。

(1)手上沾着的水干净吗? 手上沾着的水是盆里的水吗?

盆里的水脏了,手上留下的水也是脏的。 (2)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我们的手还没有洗干净。 怎么才能把手洗干净呢?

活动四

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我们可以用流动的水来洗。(1)用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洗手。 (2)或者用舀一杯水冲的方法洗手。

2、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先用清水洗一洗。 (2)再擦上肥皂仔细洗。 (3)把肥皂冲洗干净。 (4)最后把手洗干净。

活动五

我学会洗手了吗?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洗手?

2、我学会洗手了吗?

3、我们来把洗手的过程说一遍。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让教室更整洁》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活动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知道了什么?

4、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5、

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

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

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 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 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6、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及其原因。

2.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要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吐痰的危害及在平时生活中,因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在美丽的花店或者在豪华美丽的展览厅里,突然发现在地上有一堆浓痰,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老师,父母们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吗?吐痰又有些什么害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不随地吐痰”。

二、学习新课:

1.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① 因为痰里很多细菌和病毒,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所以不因该随地吐痰。

② 而且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违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

2.那么我们有了痰怎么办?

A.咽到肚子里 B.吐到痰盂 C.吐到墙角里 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 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 答案是( d e )

原因:痰里有细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对人体不利。

吐到墙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环境。 吐到地上用脚踏掉,不但没有把细菌病毒杀死,反而会把细菌和病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把不乱吃零食的原因详细地、声音洪亮地、流利地、复述一遍,看看谁表现的最好!锻炼学生发言的能力。

2.讨论感冒有痰要怎么办?/打喷嚏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3.组织学生表演,吐痰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四、课后小结原因。

7、安全使用家电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辨析、调查等活动,获得安全使用家电的基础常识。

2、掌握一些常用家电的正确操作方法。

3、养成正确使用家电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一些常见家电的使用说明书。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书上呈现的各种家用电器,说一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有什么作用?

二、小组交流:

1、家用电器使用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把自己知道的使用电器的安全注意事项写在书本“我还知道”栏里,再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归纳: 使用家电前要看懂说明书;有些家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使用后要注意关闭电源。

三、辨 析:

1、仔细看看书上的几种操作方法,评一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集体朗读“提示”内容,明确正确的操作事项。

3、评一评,自己安全使用家电吗?平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需要改正?

四、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家人一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对照有关条目,检查自己平时操作是否正确,有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8、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础知识,了解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触电的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3、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触电事故情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触电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触电?当有人触电时,又该怎么办?

二、解说:触电是怎么回事,家庭照明用电压和电器电压一般为多少伏,工业用电电压为多少伏,高压输电电压在多少伏以上,人体安全电压为多少伏,触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三、说一说:哪些行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请你告诉大家一个触电事故的案例。

四、看图,说说怎样预防触电?

五、演一演,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做的情景。师生评议。

六、读一读儿歌,说说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

七、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用电的做法。预防触电,养成安全用电的自觉行为。

9、火灾可预防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的危害。

2、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火灾隐患,知道基本的预防活灾的措施和方法。

3、积极参加消防活动,增强消防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火灾的案例,熟悉一些消防知识。 教学过程:

一、了解火灾危害: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向学生介绍一下本地发生的火灾案例。说说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怎样的损失?

二、知道火灾怎样引起:引导学生看插图,读课文,说说引发火灾的一些原因。

三、怎样预防火灾?让学生结合插图读懂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预防火灾的方法?你还有哪些预防火灾的办法?(先同桌互说,再指名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并向学生具体介绍预防电器起火和燃气起火的方法及家庭防火措施。

四、认一认,连一连课文中的消防安全标志——禁止标志。

五、课后实践活动: 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防火大检查,消除家庭火灾隐患。

10、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发生火灾时的一些基本应变措施。

2、会火灾中自救与逃生的一些基本技能。

3、察学校与家庭的火灾逃生线路,提高消防意识。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消防知识的资料或搜索消防网站。

2、查本地区发生火灾的案例。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不幸面临火灾时该怎么办呢?你是怎样理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的?告诉大家你所了解到的火灾案例。

二、讨论问题:

1、习课本中的短文,说说小江是怎样逃生的?

2、从这个案例中明白了哪些逃生方法?(留意逃生出口,记住逃生路线,运用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三、认一认消防标志:

1、请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各个消防提示标志,说说各个图表示什么意思?

2、说说这些标志分别会在哪些公共场所出现?

四、学习、文中火灾逃生自救的4种方法,谈谈你的理解。再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火灾逃生的方法。

五、设置情景,开展火灾逃生自救演习。

六、画一画学校或家里的火灾逃生线路图,挑选优秀的展示在黑板上。

七、教师总结谈话,提出希望。

八、课外延伸题: 考察家里和学校的消防设施,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11、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上还存在少数坏人,懂得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2、学会讲究斗争策略,机智地保护自己。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或图片。

2、师生收集少年儿童机智保护自己的事例。

3、准备课堂模拟表演的小道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自然界,许多动物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侵害,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和办法,你能说出一些吗?(如:壁虎断尾自救、刺猬缩成一团、老鼠装死、变色龙用伪装迷惑敌人等。

2、那我们小朋友呢?——虽然我们的社会比较安定,但仍有一些坏分子打我们的坏主意。我们在身体力量上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自己呢?(揭题)

3、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二、事例探讨。

1、指名学生读《机智勇敢的谢尚逸》,其余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小尚逸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2、同桌探讨,指名交流。(临危不惧、巧接电话、智断绳索、快逃求救——机智地保护自己)

3、说说你曾经听到过的类似的机智故事,并谈谈从这些小故事中获得的启发。

4、如果小朋友不是勇敢机智地保护自己,而是一味反抗,结果可能会怎样?(先同桌讨论,再指名交流。

三、模拟演练。

1、四人小组学生共同研究课文中的两种情况,设计行动方案,做好表演准备。

2、请多对同学上来表演,表演后说说这样做的意图。

3、集体评比出最佳的行动方案,教师点评。

4、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情况?该如何解决?

四、拓展阅读,小结指导。

1、教师用小黑板出示《自我保护八要领》。

2、学生齐读《自我保护八要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3、教师补充讲解并总结机智保护自己的方法。

就是对自己的负责任。

12、运动场上讲安全

教学目的:

1、学会在运动场上保护自己和他人。

2、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教学重点:学会在运动场上保护自己和他人。

教学难点:学会在运动场上保护自己和他人。

教学用具:图片、小皮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运动吗?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的做法。板书课题,齐读。

二、七彩虹

1、看图辩理。

(1)图中小强为什么一会儿被撞到,一会儿又被球拍打到,他这样做安全吗? (2)谁来说一说我们在参加课外活动时应该怎么做才时安全的?

(3)你在校内、校外活动时还发现了哪些不安全的行为?

三、指南针

读一读:运动场上的安全规则。

四、成长脚步。

1、在学校里,你都喜欢哪些运动项目?你最擅长的项目是什么?

2、比一比,看谁说的项目朵,并能说出怎样做才安全?

五、总结:

同学们,参加运动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健康,但一定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

13、意外伤害的处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意外伤害。

2、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教学重点:学会处理意外伤害。 教学难点:学会处理意外伤害。 教学用具:图片、纱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背上小书包,我们上学了。超出了爸爸妈妈的保护范围,经验不丰富的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危险的情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处理意外伤害。板书课题,齐读。

二、七彩虹

1、看图想办法。(1)被开水烫伤了。 (2)摔倒跌伤了。 (3)被玻璃划伤了。 (4)被小刀割伤了。„„„„

2、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3、交流。

三、指南针

1、烫伤的处理方法。轻微的用冷水浸淋,重的去医院。

2、伤口和切口的处理方法。不严重时,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药膏,包扎伤口。严重的要止血就医,打破伤风疫苗。

3、扎伤的处理方法。在12小时内打破伤风疫苗。

四、成长脚步。

1、如果你喝水时不慎被开水烫伤,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你应该怎么做?

2、你还遇到过哪些意外伤害?请你演示一下正确的做法。

五、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学会识别危险,学会珍爱生命,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家人负责。

14、上学路上保安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教学准备:

1、课件(《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我能说“不”》)

2、简笔画(红绿灯、小桥、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唱《上学歌》。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课件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写图)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二、画一画

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指生回答)

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评析: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三、评一评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评析:引导学生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和标志,人人动手画,评价时不是评价学生画画的水平和技巧,而应重在发现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

四、议一议

1、过渡:一(4)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

2、课件演示:《我能说“不”》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指生回答)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勾起学生的回忆,对照课件,剖析自己。

五、教师总结(在上学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上学路上不玩耍。(齐读)

15、安全标志要记牢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能明白上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

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听故事录音。(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看课件,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5、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上学路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上学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上学途中,多少同学自己独自上学;多少同学和小伙伴结伴上学;多少同学由家人送上学。

2、小演习:教师播放铃声,让学生根据入学来的经验,做出相应的行动。然后查一查,东西带齐了没有,归程队排得好不好。

3、四人小组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出示课件) 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1)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 (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抽一张交通标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汇报学习情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模拟活动,巩固新知。

1、布置一条十字路口的大

街,张贴和设立各种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交通标志,一组当司机。教师和学生轮流当警察。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16、卫生安全我做主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3、初步养成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含手指头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爱清洁讲卫生光荣。

2、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

3、不随地吐痰。

4、正确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教学准备:

1、显微镜下的细菌录象或挂图。

2、一个脏孩子图片。

3、一个病孩子图片。

4、一块大手帕。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活动 老师请一位身体健壮、衣着整洁、讲卫生 的本班学生走上讲台,出示“一个脏孩子图片”。小朋友你们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二、创设情景明理

1、这个脏孩子不仅外表难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小虫。这些虫很小很小,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如果用显微镜一看,就很清楚了。这些小虫就是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细菌。

2、看挂图明理 (1)这些细菌喜欢在脏东西身上生存,如果我们不天天洗脸,细菌就会侵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如果不天天刷牙,细菌就会蛀空我们的牙齿。如果我们饭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们把手指头含在嘴巴里,细菌就会顺顺当当地爬进嘴里钻到肚子里。这些细菌到了我们肚子里“大闹天宫”,我们就会肚子疼,发高烧。 (2)出示病孩子图片。小朋友这些图片上的孩子为什么会生病?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请学生讲讲生病时的体会。 教师归纳:我们要不让细菌侵入到身体中去,就应当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3、讨论明理。我们除了不让细菌侵入身体,还应当不让细菌传给别人。 (1)有时我们要吐痰,该怎么办?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 (2)出示儿歌: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吐痰要入盂,养成好习惯。(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

三、学儿歌导行

1、我们怎么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受欢迎的孩子呢? 学习儿歌:小朋友要记牢,衣着要整洁。 天天要洗脸,早晚要刷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头。 不要随地乱吐痰,手帕天天带身边。 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 养成好习惯,大家都喜欢。

2、对照儿歌,让学生讲讲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今后要改正。

3、检查带手帕情况。提出问题:带手帕有什么用“你是怎样用手帕的?

(1)教师出示大手帕,边示范边讲解。 最外:面擦汗;打开第一层,擦嘴、擦

手;打开第二层,擦眼睛。擦完后要叠好。如果大喷嚏时,打开手帕,捂住鼻子,不对着别人。

(2)集体练习,了解每一层,每一面的用处。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爱清洁讲卫生才能使我们健康地成长,希望小朋友把学到的儿歌记在心里,并按儿歌去做,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17、我们的救助电话

教学目标:

1、遇到危险或急事时会打急用电话,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记住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

教学重点:掌握这些急用电话用途,并会在危急时拨打。

教学准备:急用电话宣传画三幅;玩具电话三部;急用电话号码牌各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介绍急用电话。

1、请观察三幅画 教师:这三张照片是刚从现场拍摄过来的,你们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逐一介绍三张图片,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该怎么办呢?

2、根据画面内容出示急用电话号码牌。火警电话:119 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这个电话,消防队员叔叔会立即赶来救火,救人。 医疗急救电话:120 当病人病情严重,非常危险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就会及时赶到,及时处理病情并立即将病人送进医院。 匪警电话110 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拨打110,警察叔叔就会赶来帮助我们。

二、想一想,试一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设置情境,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拨打什么电话。

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你一个人在家,这时家里着火了,拨打什么电话?如果这时没有电话或来不及应该怎么办?

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一位阿姨突然发病,拨打什么电话?

放学回家,发现房门大开,家里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拨打什么电话?

三、游戏:我说你打

1、认识并熟悉求助电话,教师分别说出火警,匪警,急救电话,学生迅速出示相应的电话号码牌子。

2、教师口述设置情景,请学生迅速举起相对应的号码牌子,并学会拨打电话。

四、安全教育 教师出示1

19、120、110号码牌子,请学生依次说出它们是什么号码? 拨打这个号码是免费的,但平时不能随意拨打,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可以拨打急用电话。

1、分组交流(分两个组,一组归纳好的行为习惯,一组归纳不好的行为习惯)。小组长做好分工。

2、组织汇报。分组汇报自己的收获!提示:一个小组作汇报,其余小组注意倾听,作补充的准备。 四 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你最想说什么呢?

1、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远离我们身边的健康“杀手”!

18、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地震知识。

2.掌握简单的躲避地震的方法。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掌握简单的躲避地震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学生阅读真实再现两个真实的事情领会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请同们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

2 地震是怎么回事呢? 地震前有啥征兆?地下水变混淆 动物有异常反应。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二、地震的预防小知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好哪些防震准备?

(一)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

1.检查和加固住房: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2.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3.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二)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进行一个家庭防震演练。 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三、小组讨论:地震来了,你怎么办?

1、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2、在户外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3、万一你被压住了,你怎么办?

4、请个别学胜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四、发生地震时同学们应该怎么办?

1、教育学生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2、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短时间要赶快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不要携带物品。

4、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 残垣断壁,加固环境。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

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五 小结:学到了生么? 1 地震前的征兆 2 地震自救知识 3 真爱生命。

贵州省黔西南州(金州)十八景简介

1、万峰林:万峰林是国家级马岭河峡谷--万峰林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三个核心景区之一。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到黔西南考察,称万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 万峰林,从海拔2000多米的七捧高原边沿向海拔700多米的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逶迤连绵至安龙、贞丰等地。西北高,东南低,向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上线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长200多公里,宽30-50公里,形成一个环

形山带。 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型,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尤其是郁郁葱葱的锥状峰林和基座相连的峰林构成的峰丛,使得万峰林成为国内面积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峰林,组成罕见的喀斯特景观。 距今大约3.6亿年前,兴义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2.8亿年前的石炭纪开始形成陆地,又历经燕山、印支、喜马拉雅等多次造山运动,地壳不断上升,出现山峰,经烈日烘烤和雨水的冲刷,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物质不断浸蚀,使石灰岩裂缝、孔隙加深,成为洼地、河流、溶洞、峰林、地下河、漏斗、天坑、峡谷、地缝、钟乳石、堆积岩、石峰、石笋、龙潭、温泉、湖泊等奇观。国际风景名家孙筱祥在兴义考察时评价,“发育最完善最完美的峰丛峰林和石林是兴义万峰林、兴义泥凼石林和云南路南石林”。

2、万峰湖:万峰湖是国家级马岭河峡谷--万峰林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三个核心景区之一。湖区因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而形成,并由于北倚兴义万峰林、处在万峰丛峦之中而得名。该湖于1998年底形成,海拔778米,主航线长达144千米,湖面面积176平方千米,相当于2.7个昆明滇池、3.2个大理洱海、17个贵州清镇红枫湖、176个杭州西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万峰湖蓄水量108亿立方米,内有30多个全岛,58个半岛,82个港湾,其中有40多个深港湾,12个内湖,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观。万峰湖烟波浩渺,丛峦叠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早、中、晚景致各异,有一日三景的美誉。景区内有投资上百亿、为“西电东送”电源地之一的天生桥水电站。气势雄伟的水电站拦河高坝长1200米、高200米,为“亚洲第一高坝”。万峰湖集峡谷,山峦、湖水、森林于一体,集航运、游船、漂流、垂钓于一湖,为上佳的休闲、度假、垂钓场所。湖上常年云集着来自北京、上海和附近省区以及省内各地的钓鱼爱好者。湖畔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朴实别致的布依村寨,古树参天、民风古朴。

3、马岭河峡谷:马岭河峡谷位于兴义市市区,是国家级马岭河峡谷--万峰林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三个核心景区之一。与一般峡谷不同,马岭河峡谷实际上是一条大地缝,是罕见的地质地貌,因此被誉为“天沟地缝”、“地裂奇观”。景区全长74.8千米、宽50-150米、深120-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马岭河峡谷是三叠纪海相地质的经典代表,以地缝嶂谷、群瀑悬挂、碳酸钙瀑布和原生态的植被形成景观特色,其中“天星画廊”景区集雄、奇、险、俊为一体。 马岭河峡谷是中国十大漂流景点之一,适宜漂流河段50余公里,历经80多处险滩、70余处深潭、60多道湾。最为惊险刺激的是中段8.7千米的“地缝漂流”,乘坐皮筏漂流在200米深谷中,抬头只见一线天空,两岸千奇万状的悬崖目不暇接。 1998年4月中国首届国际激流皮划艇漂流赛在此举办。2005年11月26日,中国奥委会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激流皮划艇第一次全国公开选拔赛在马岭河峡谷举行,并在马岭河峡谷公园举行了“中国国家激流皮划艇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奠基仪式”

4、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峡谷集峰林、溶洞、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又有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峡谷中有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遗迹以及铁索桥、摩岩石刻、古驿道、布依村寨等景观,是“迂回曲折的画廊”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再现。 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上的北盘江特大桥,桥长486米、高388米,是亚洲同类桥中的第一高桥,展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生动画面;从大桥上俯瞰大峡谷,给人“天沟地缝”的惊叹。大峡谷长近10千米、高近千米的斧削绝壁犹如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巨幅长廊壁画。特别是在雾气朦胧、烟云缭绕的时候,在北盘江特大桥上观看,大峡谷犹

如仙境一般。

5、二十四道拐:“24道拐”位于晴隆县城西南1公里,古称“鸦关”。这里“雄、奇、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24道拐”最早由贵州省路政局修建并于1936年9月通车。1943年,援华美军司令部1880工兵营对该路进行改造。此后成为名震世界的抗战“史迪威公路”标志性路段。 “24道拐”一年四景,绚丽纷呈。该路段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度约60度,全长4公里,有24道弯拐,以“S”型顺山形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从关下仰望,如巨龙欲腾升空,在关上俯瞰,似蛟龙逍游下山,其雄奇景致蔚为壮观,堪称公路建设史的杰出样板和中美两国建筑专家的杰作,也是当今世界上山区公路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公路之一。 “24道拐”公路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是中美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记录,现保留有“美军墙”、“美军车站”等遗迹。2006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道拐”是理想的山区公路汽车爬坡比赛赛场。自2005年以来,成功地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重走抗战路”自驾汽车爬坡赛、泛珠江三角洲汽车集结赛贵州分站、“体育彩票杯”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2007年7月举办了“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

6、奇香园:奇香园位于位于兴义市市区,万峰林北面。此园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而著称,绿化覆盖率达67%,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获国家AA级生态园工业区的称号。 纳灰河谷和花木是奇香园的两大看点。 纳灰河畔聚集着奇香园内著名的景点,沿岸有奇香楼、糊涂桥、不愧天、龙潭瀑布、钓鱼亭、通灵阁、红梅坝、松林桥、盼雨亭、千亩葡萄园、果园、林园等16处景点。纳灰河边,流水潺潺,小鸟啾啾,汀渚葱茏,弱柳扶疏。沿河赏玩,芳草引路,栈道通幽,两岸绝壁飞瀑高挂,像珠帘、似玉练,其声如素琴雅奏;放眼河道,小坝如锁,水平似镜,小舟轻漾,鱼戏浅底;若是晨睛日出,朝阳映波,烟霞万状,诗情诗意随景而生,令人赏心悦目,使人顿生“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感慨。 奇香园占地6000亩,除了园内少数的办公、厂房等必须建筑外,全部为绿化带。园内种植的葡萄、桃、李、梨、柿、板栗、柑橘及杜仲、松、杉、海棠花、樱花等花木,遍布山野,不可胜数。尤以千亩葡萄园蔚为壮观。到此游览,既可尽情欣赏生态自然景色,了解生态工业园的内涵,又能参观花树缭绕的窖酒生产车间,看到传统的窖酒生产工艺,了解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进入千亩葡萄园,更能领略气势恢弘的庄园文化,幻想葡萄美酒的芳香。

7、双乳峰:双乳峰景区位于贞丰县者相镇,距黄果树景区车程约1.5小时。峰顶海拔1265.8米,高出地面150多米,占地40公顷。据地理学家考证,像这样丰腴、硕大、协调、逼真的双乳山峰,在中国绝无仅有,其他国家也没有类似发现,堪称“天下奇观”。 双乳峰是喀斯特的峰林绝品,是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这里的布依族群众一直把它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一些善男信女到山下去烧香膜拜,求子、求财,求平安。从观峰亭角度看,像是20芳龄的双乳;顺着公路往前一华里看,像40岁年龄的双乳;再往前一华里,看上去就像是60岁年龄的双乳。同时,随季节的变化,双乳峰的质感也呈现不同。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峰亭旁立有“天下奇观”石碑。石碑上刻有一联:“哺云哺雾哺日月,养精养气养天地”。伫立石碑旁观双乳峰,如圣母腾在九天高空,云环雾绕,时隐时现,为她罩上道道光环,使双乳峰更加神圣、庄严、肃穆。

8、云湖山:省级风景区云湖山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鲁布格水

电站建设时期,这里曾是日本、德国、挪威等国专家的驻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到水电站视察工作时曾在此住过。如今这里已初步形成了集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点。 观云山雾海,赏日月同晖,是云湖山最大的特点。 清晨,沿着乡间小道来到云湖山顶,举目望去,圆圆的、红彤彤的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然后光芒向四周扩散。这时,脚下雪白的云雾布满每一个山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云海,一眼望不到头,绵延数十里,偶尔有一两个山头露出,也只能隐约的看到几棵树梢,宛然一幅刚出炉的名家画卷。 到了最高处,眼前极为开阔,体会到了云的景致能称为“云海”的妙处,只见汹涌不断的云雾渐渐地加快了腾越的速度,一个个高高的山峰成了云中孤岛,天空先前是鱼肚白,渐渐的开始泛红。弥漫的云海早已把深深的峡谷填满,头天下午到达时还清晰可见的河流、山峰、小镇以及闪闪的灯光都不见了,缓慢移动的云海稳笃笃的从谷底向上推进,青山翠峰便渐渐地隐入云里,沉入云海深处。当太阳由桔红变成银白色,天空的苍茫就与云海的苍茫接在一起。不一会儿,云雾渐渐下降,从山头到山腰一步步显现出眼前的峰峦、群山,云雾如纱似带,缠绕山腰。 除了观云山雾海、赏日月同晖,云湖山还有以下看点: 保存完整的彝族村寨和鲁毗彝族风情园。 我国第一个向国外招标建设的鲁布革电站。深藏在云湖山山体内部300米处的,是被誉为“地下迷宫”的鲁布格电站地下主机房。机房顶部跨度达25米,4台发电机组的转子就在这座地下宫殿的大厅里飞速运转。 亚洲第一输电斜塔。在云湖山风景区,不少游客看的最多,并认为最具神韵的,是一对钢骨铁臂的亚洲第一输电斜塔。那顶天立地的铁塔并肩伫立,朝迎晨雾晚送落霞,好似心与心相通、手与手相牵的一对恋人。 高原深谷湖和小三峡。从云湖山顺江而上,就是鲁布革电站的库区,和人们所说的小三峡。原始深谷湖里,两岸峭岩突兀,参差嶙峋,形如流云飞渡,林木繁茂,苍翠葱茏,一株株雄壮黑黝的古树扎实地耸立在两边的峭壁上。树干四周树木丛生,奇花异草,深可没人。树丛里生长有血藤、红五加、巴岩香、白龙须、小黄草、四块瓦和兰草等数十种中草药和名贵花卉;生活着红腹锦鸡、黑腹锦鸡、猕猴、飞虎、獐子等珍禽走兽;谷底,山泉清澈见底,奇石遍地,瀑群泻天。

9、招堤:招堤景区位于安龙县县城。清朝中叶以来,到招堤上赏荷,去陂塘海子泛舟,就已经成为游览安龙的一大乐事。安龙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十里招堤景区包含众多古迹,核心景点包括招堤、半山亭等清代古迹,以及十八先生墓、御校场等南明遗址。其中,招堤和明十八先生墓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招堤位于县城东北面。这里原是一片水乡泽国,水面延绵10余里,俗称陂塘海子。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广东番禺人招国遴被委任安笼镇游击。他到任之时,正值雨季,亲眼目睹了陂塘水患,决心进行根治,造福于民,并捐出俸银2000两,亲率士兵、工匠开山伐石,挖土抬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海子中筑起一道长80余丈、宽8尺的石堤,解决了水患。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将此堤取名为“招公堤”,简称“招堤”。此后,历届地方官均以维修养护招堤为已任,或植柳栽桃,或修亭建阁,使招堤逐渐成为一处风景绝佳的旅游之地。 清道光年间,兴义知府张瑛(即内阁大学士、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父亲)将招堤加高5尺,在海子中遍植荷花,在金星山上修建“半山亭”、“省耕亭”和“挹秀亭”,十里荷花的景观也因此形成。 招堤的风光,历代多有吟咏。著名的诗章为张之洞《半山亭记》。道光28年盛夏,半山亭竣工,知府张瑛设席在这里宴请士绅,席中有人提议赋诗文以记其盛。11岁的张之洞呈上洋洋700余字的《半山亭记》,比喻博富,文藻华丽,写尽了招堤四时风光,颂读之下,四座惊叹,将他与初唐诗人王勃写的《腾王阁序》相互比拟,称为神童,传为千古佳话。

2、南明遗址位于安龙县城新安镇。明亡以后,明朝的部分爱国将领和地方官吏,纷纷拥立明朝的藩王建立政权,以作为抗清的号召。1644年10月14日,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即帝位,建立“永历”政权。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

迁至安龙,在此建立陪都。明十八先生墓因为埋葬南明永历小王朝东阁大学士吴贞毓等18位大臣和内官而得名。永历帝调集南方明军并联合大西军农民义军抗清,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欲自立称帝,朝臣吴贞毓等奉永历命欲召李定国护驾。事泄之后,孙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吴贞毓自缢并斩吴以下17朝臣,此即为南明史上著名的“十八先生之狱”。吴贞毓等18人殉难后,其家属及安龙百姓将他们合葬于城内西北隅的天榜山下。李定国率军至安龙护驾,建十八先生祠堂,永历帝亲题墓碑。清康熙年间在墓后树林;道光二十九年(1879)兴义府(今安龙)知府张瑛建多节亭、虚舟;民国五年(1916)南笼县(今安龙)知事洪寅于墓前建石牌坊;光绪九年(1883)和民国二十八年(1939)先后两次凿刻摩岩。198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十八先生墓,并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南明行宫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主体建筑物6栋,分为正殿,左、右朝房,钟、鼓楼,门楼等,共有两块庭院。

10、间歇泉:郑屯间歇泉景区地处马岭河峡谷-安龙招堤-万峰湖三大景区的中心地带,位于方圆108平方公里的坡岗喀斯特植被保护区腹地,以一泓常年不浊随地球自转而出水量变化的泉水而得名。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地质地貌独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聆听天籁之音、感动万物之灵的天赐田园。间歇泉景区始建于2002年3月,经过科学规划和恢复民居故貌,成为风景宜人的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地。景区内有:昭示天意的间歇泉、神秘深邃的犀牛潭、醉态可掬的摇头石、悟道悟心的神树堡、权力象征的天印山、寻觅历史足迹的营盘山、记录布依族历史的王氏宗祠等景点。景区内有体现布依族文化的“糠包广场”,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宝葫潭、水车、钓鱼池、布依族农家旅舍和布依族风味的美味佳肴“九缸钵”等人文景观、原始生活与自然风光。

11、法卡:卡法是一个秀丽的布依族村庄,位于望谟县城南约50公里的纳夜镇。这里家家住在吊脚楼上,民族风情浓郁。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 望谟是黔西南红色文化的代表。红一军团、红八军、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都曾经在这里活动。贵州省的第一个红色兵工厂、第一所红色学校创强小学也建立在这个县的蔗香乡。望谟还是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的驻地。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今天我们去追迹寻踪。 1929年和1930年,邓小平、韦拔群等在广西领导的左江、右江起义,建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1930年5月,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何家荣,北渡红水河到望谟蔗香休整半年,成立了黔西南第一个农民协会。1933年4月,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在纳夜镇的卡法村建立,牙永平任支部书记。1933年6月,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和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由广西移至望谟的板陈。卡法、板陈、蔗香一带,成为红色革命的热土。1934年11月,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板陈召开,决定将望谟作为革命活动的中心地区,成为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从此,望谟的革命活动从未停息。1937年组建抗日义勇军,1951年配合望谟县的解放,黔桂边委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36年6月,参加过广州起义的王为平在王海平的支持下,在板陈创建了贵州省第一个红色兵工厂,设有机件、枪筒、装配、子弹、菠萝弹等车间,被称为“板陈式”或“板造”的步枪,为根据地革命做出了贡献;1936年9月,贵州省第一所红色学校创强小学在板陈开学,设有国语、算术、公民、音乐、体育等,还教唱《大路歌》《开路先锋》进步歌曲。 这里有许多红色传奇人物,深受群众爱戴的卡法连队连长牙永平,带领战士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坚持战斗,1940年7月,被国民党杀害在望谟县城的老榕树下,至死坚贞不屈;“贵州西路军水上纵队司令”王海平,从支持到参加红色革命,在红水河上游和南北盘江进行长期活动,成为红军根据地建立和黔桂边委的保护,1941年5月在广西柳州被捕,同月被国民党杀害于贵阳。在望谟县城的烈士陵园里,刻下了这些英雄们的传奇

故事。 望谟,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红一军团约1万人于1935年4月16日进入望谟县境。各路红军毛坡、坡架、播东、羊架、拉磨等地过北盘江出境。在观及、羊架等地迎战阻敌三次,牺牲指战只26人,流散在望谟县境内有10多人。现还有红军坟、红军书写的标语等遗迹。

12、鲤鱼坝:鲤鱼坝苗族风情村位于兴仁县屯脚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交通方便。鲤鱼坝苗族风情村以苗族民俗风情为主题,已形成融时尚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主题旅游产品。 鲤鱼坝之美,在于湖光山色、田园人家、苗家风情。 村寨紧依鲤鱼湖畔。布依族寨、苗族寨星罗棋布,田园风光清丽,民族风情浓郁,融山、水、林、湖、田园等自然景观与浓郁民族风情于一地,风光秀丽、环境优雅,别具情趣。 鲤鱼湖畔居住着原始淳朴的200余户千余口人的苗族同胞,其服饰、首饰、拿绣工艺品及独特的生活习俗,体现了苗乡文化的古朴淳厚和多姿多彩。鲤鱼苗族服饰比较统一,特别是妇女都装束着绚丽的服饰。鲤鱼苗族服饰充分使用精巧纺织和刺绣、蜡染等技艺,成为一株常开不败的民族文化奇葩,其中开发成民族工艺旅游产品的苗族手工拿绣领带畅销海内外。

13、三岔河:三岔河景区包括三岔河风景名胜区和纳孔村两部分。这里地处贞丰县中部者相镇,距县城18公里,距天下奇观“双乳峰”3.5公里。 三岔河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该景区由山、水、林、石、洞、岛、峡和谐搭配而成。湖面50公顷,库容370万立方米,湖面海拔1134米。三岔河由那摩、者坎、纳孔三条河交汇而得名。 三岔河是枫树的王国,山上山下,湖边岛上,处处皆有粗大或修长的枫树。湖中小岛长满枫树。秋天枫叶由绿变红,游人置身于这一片森林湖水之中,信步徜徉,荡舟水上,眼见青山映绿水,绿水染红枫。特别是深秋霜降之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花”,宁静久远、充满诗情画意。 纳孔村是一个布依族村寨。村民沿三岔河湖畔筑居而住。纳孔的布依族民居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纳孔寨”意即“拱门田之寨”。寨子筑于凸起的山丘之上。村寨三面青山怀抱,一面绿水拥岸,视野开阔,风和景明。布依农家掩映在一片绿树浓荫里,村前寨后有千亩良田,种有柑桔、桃李、葡萄、竹等经济林木,四季葱郁。开花时节,村落宅院园里的花木争辉相映,四野飘香,雀鸟啼鸣。纳孔村是布依戏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语言服饰、文化习俗、婚丧嫁娶、生产娱乐、待客接物、节日庆典等承传于远古,传统而浪漫、古朴而纯真。比如“三道酒”(拦路、进寨、进门)、甩康包、竹筒传情、浪哨(谈恋爱)、八音坐唱、铜鼓舞、舞龙舞狮、布依花灯等等。纳孔村的布依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比较有特色的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根据黔西南州的法律,全州放假一天。

14、崧岿寺:一条古驿道从普安县城城北经窝沿过崧岿,到白沙古驿,再由白沙翻老鹰岩到花贡过阿都田、毛口驿、打铁关进入六枝境内的郎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崧岿寺,恰好座落在这条古驿道的中段。位于普安县城北部15公里罐子窑镇的崧岿山。沿山古树遍布,高大参天,古寺掩映其间。崧岿寺占地面积2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1.95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民国不断增修,总平面呈长方形,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致,现存建筑有正殿、东厢房、西厢房等。现在的松岿寺,古树参天,寺庙掩映其中,观之,甚有宏阔壮观之气魄。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汉之际,就有夜郎先民铜鼓山人广开古驿道,贯于普安之境,秦为开拓“西南夷”修“五尺道”,入云南过贵州,是否在普安留下遗迹,已不可考,汉派唐蒙入史夜郎,据《史记*西南夷传》,唐蒙都尉曾“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在北盘江上游,其修古驿道由云南至毕节,当经普安而过。从汉代始,各朝历代所修古道,在普安县

蔚为大观,纵横达一千数百里之多,当为贵州之最。至今尚有许多保存完好。白沙至老鹰岩的古驿道、芭蕉关、烽火台,崧岿寺至江西坡的古驿道,都是其中的代表。 白沙至老鹰岩段至今保存完好。山高岩陡,驿道盘旋,其坚固关“横山忽亘路忽断,老鹰直立峰之巅„„”甚为壮观。更有白沙的烽火台,立于驿道之旁,让人联想当年驿马飞奔、烽火相传情景。白沙乡的卡子上、铁厂、半坡塘三处烽火台遗迹,都可观赏。半坡塘烽火台位于老鹰岩山腰,呈方形,高4,5米,宽3,5米,料石砌成,台西有石级通顶,台上筑有一灶,砌着烟囱,每遇军情,则燃粪闭灶,让青色“狼烟”冲天,与外界联络。十分壮观。

15、贵州龙化石群:贵州龙遗址位于兴义市区顶效镇绿荫村。贵州龙是生活距今2.4亿年前的水陆两栖爬行类动物。1957年5月,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在兴义顶效绿荫村发现该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教授研究,命名为“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此后,科研人员在同一地区采集到大量贵州龙化石。同时还发现不少鱼类化石,经研究分别命名为“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鳄鱼”“兴义亚洲鳞齿鱼”等。 现保存在州市有关部门的龙、鱼化石藏品近千件。1995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将其中226件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有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35件、三级112件,二三级鱼化石62件。《光明日报》于同年5月27日头版头条报道,此后国内外许多广播、电视、报刊亦作了报道,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贵州龙博物馆建在顶效的贵州龙遗址景区,占地11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馆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登月计划“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所题。馆内不仅陈列已经出土的各类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和岩石标本,而且还用图表模型和现代声、光、电技术,表现地质构造、地壳、古地理概况等种种地质现象、规律。在顶效绿荫村贵州龙出土量最多的山上,还将建立贵州龙现场科普馆、贵州龙化石遗址保护区等。

16、燕子洞:燕子洞位于册亨县距县城27公里的岩架镇洛凡村境内。洞深1500余米,由前后两洞组成。前洞名郭家洞,后洞名燕子洞。 郭家洞为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向贞丰方向延伸,长约7公里,向燕子洞延伸长1.5公里。郭家洞岩壁上绘有土红色崖画4处,最大一组1.1平方米,为符号形文字,字体至今未能破解,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朱绘符形文字,距今1000-2000年。这是古代符形文字在黔西南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燕子洞因洞内燕巢密集,洞口常年有成千上万燕子翩然翻飞而得名。燕子洞内大田河与纳梭河两条河流汇集,在洞前形成1000余平方米的小湖面,可供人们划竹筏、垂钓等。洞口绿树成荫,榕树蓊郁、榕根盘结;洞旁农舍几处,稻田千亩,一派田园牧歌景象。春光明媚时节,万千燕子在洞前空中嬉戏,与洞水交相辉映,成为金州的难得的一景。近年来,该洞以其奇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17、泥凼石林:泥凼石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形,长15公里,宽1-3.2公里,面积近6.7平方公里。石林单个石峰最高20米,一般高10米,最低8米。 这里,集中型和散落型的石林与峰林相交融。其中的陇戛石林景观独特。与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相比,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林天透空,数万平方米集中成片的石林,酷似一座傲然挺立了亿万年的“石头城”;二是自然露面成林,酷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三是石林刚健,细条、片薄、穿孔多,造型奇特,错落有致。一石之上,有“宫殿”,有“门窗”,可谓一石多景,步移景迁。石林中有六座石峰,浑然组成“山川”两字,神形兼备,大有使古今书家退避三舍之势;“擎天柱”、“倚天剑”、“佛后石”、“蘑菇石”亭亭玉立,“顽猴望月”、“寿龟登天”、“群象争饮”栩栩如生;“将军出征”、“一夫当关”巍峨壮观;“姑嫂情深”、

“醉翁踏月”、“采药老人”维妙维肖。 石林旁有白马洞,深五百余米,钟乳石晶莹洁白,层层有景。 登马路坡观赏天际日出,一览变幻多端、辽阔澎湃的桂北云海,又是一番景象

18、放马坪:放马坪位于兴仁县下山镇,距县城24公里。这里风光旖旎,有天然草场21000亩,天然林7490亩,素有“江南塞外”之称。草场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到放马坪,一看草原风光。21000亩的天然草场,天高云淡,风轻草绿,虽是南方,却仿佛置身塞外草原。令人惊叹叫绝的是,草场中还有一个天然湖泊--洗马塘。在蓝天下,湖水幽蓝一片,仿佛是镶嵌在山顶草原上的一面明镜。 二是访古。马乃屯古营盘遗址位于草场东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乃屯古营盘遗址地势高峻,四周为悬崖峭壁。清初,马乃土司龙吉兆率众在此依山就势垒筑石墙,建立营盘,使其成为一座攻守俱佳、屯兵上千的反清大本营。 距草场4公里,有马乃天坑,是一个天然竖井,上口约200米,深达486米。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由于盛产黄金,2005年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州”的称号。黔西南州荟萃了峡谷、峰林、溶洞、天坑、地缝等多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并生活着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水墨金州”的概念,是指风光、资源、以及民风。近年来,美丽的黔西南州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加大了对全州旅游经济的开发力度,“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地域品牌定位,“金州十八景”的评选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

推荐第4篇: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1、认识新同学

[学习目标]

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 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帮助学生学

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照过镜子吗?说说你照镜子看到你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新课

1.观察自己的特点,想一想,我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

2.介绍自己。在小组里介绍 3.各组代表上台介绍。 4.认识更多的同学。

如:你好!我是***。

大家好!我叫***。 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

我叫***。我叫***8。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叫***。

三、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做游戏

[学习目标]

石头剪刀布活动的目标是在游戏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亲近与了解, 并在活动

中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思维灵敏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游戏?玩过什么游戏?

二、新课

1.玩游戏有很多好处,我们来玩游戏吧。

石头剪子、布

石头胜过剪子,剪子胜过布,布胜过石头。

2.点将我俩是点将人。用“石头、剪子、布”选出先后。我选小明。 3.踢脚绊伴 1) 找根竹条,几个人一起玩。

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当点金人。

2)踢脚绊绊游戏规则

踢脚绊绊: 四五人坐于一排,各伸双脚。推一人边数同伴脚尖,边念儿歌。歌 曰:“踢脚绊绊,绊过南山,南山北斗,鲤鱼开口。新伴上任,旧伴请进。”凡数至“进”字,被数者即将脚伸进。谁双脚最早伸进为胜,反之为负。

4.游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游戏规则玩。

三、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3、玩小棒

[学习目标]

玩小棒是一个有较强的竞争性的活动, 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仔细观察判断,

静心才能进行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和竞争意识,也有助于锻炼发展学生的手的小肌肉群。另外,对游戏结果的小棒计数与计分则具有数学的意义。

[活动建议]

一、这是一个学生个人依次参加的游戏,教师指导比较困难,也比较费时间。

以建议先把每小组的小棒分成几份,每人一份进行教学与尝试活动。

二、活动的开始阶段,可以不分小棒的颜色而以小棒的根数来计分,以简化计算。

三、活动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玩过小棒吗?

说说你的感受。

二、新课

1.玩小棒是传统的游戏活动。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先玩。

石头、剪子、布

可以一个人玩

2.我赢了,我先撒小棒

3.动了就停捡,一根一根捡 1根1分,算算得了几分

也可以规定不同的颜色,计不同的分

4.说说玩过游戏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4、跳房子 学习目标:

跳房子是一个传统活动。 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

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几个人一起跳房子,既是合作,又是交流。在熟练掌握基本的跳房子方法后,活动还会进入创新、尝试的层次。所以,这也是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发展的活动。 【活动建议】

一、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准备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可以用沙包)。

二、活动指导。

[教学过程]

1、游戏方法和规则

(1)教师示范游戏方法:

3-5人一组,一组一个场地,跳跃中不踩线。

(2)教师讲解规则:

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

(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

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 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规定的“老窝”方格内休息片刻。

如果有人在踢的过程中出现石块压线、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 算失败一次,下一轮重新从第一格跳起。先到达终点的,要把石块放在脚背上,轻轻地走出方格。先完成全套动作者为胜,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

2、学生可根据自行图示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产生的一些技术间。

3、学生可根据实际难度更换小组或修订规则进行练习。

4、提示学生课间活动也可作简化的活动练习。(可两人一组,简化规则,缩小场地)

5、小结

6、

踢毽子

【学习目标]踢毽子也是一个传统活动,既是游戏,又是运动。踢毽子的活动目标

就是教会并组织学生参加踢毽子的游戏性活动。

[活动过程]

一、做一个简单的牵线的毽子并不复杂,可以准备好制作的材料,指 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制作。当然,如果是鸡毛毽子,无论是制作的要求,还是踢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高的,不必作为活动的重点进行。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我们来做一个带牵线的毽子。

1、老师出示一个带牵线的毽子。自己表演踢几下毽子。请一位学生

上来表演踢毽子。

2、我们来做一个这样的毽子。(1)检查一下准备的材料。

(2)老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并作演示。

(3)学生制作毽子。

活动二:我们来踢毽子。

1、请几位学生表演牵着线踢毽子。

2、每人自己练习踢毽子。

3、表演剪掉牵线后怎么踢毽子。

活动三

:踢鸡毛毽子

1、看漂亮的鸡毛毽子。

2、表演踢鸡毛毽子。

3、我们来试试踢鸡毛毽子。

活动小结:今天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7 我们一样吗

[学习目标]

在观察认识我们的身体的活动中,孩子们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体都 是相同的。本课的活动目标在于发现其实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这是一节发现差异、发现自我的课。

[背景知识]

在前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每个人的手都有手指、手掌、手 背等许多相同的地方,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基本相同。本课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比较,发现粗看起来一样的手,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许多不同之处,身体的其他部分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也各不相同。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从手的比较开始的,大致安排的顺序如下:

1、我们的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2、我们的手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3、我们身体的其他部分也是这样,粗看起来一样,细加比较也都有 许多不同的地方。

4、甚至连讲话的声音都各不一样。

5、我们可以找出两个人的许多不同的地方来。

6、我们还能找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一年级小学生观察两个人的不同处时,还会涉及服饰方面的不同。 也不妨让注意到这方面不同的孩子说完,然后再问还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手的比较需要近距离观察, 所以比较适宜两人或四人小组活动。

说话的声音的比较适宜全班一起活动。比较两个人的不同的活动可以在小组也可以在全班一起做。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我的手和你的手一样吗?

1、我们的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 我们来比较手的大小。 ①手掌和手掌贴着比较。

②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与同学描下的手比较。

(2)我们来猜猜哪只手是哪个同学的。

①看看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②摸摸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3、说说我们的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活动二

我们的头发一样吗?

活动三

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1、我们来听听四个同学说话的声音。

2、他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3、我们来做游戏:猜猜这是谁的说话声音?

活动四

说说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1、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大家一起找找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2、我们两人一组,找找自己和同学不同的地方。活动小结:今天你快乐吗?你知道了什么?

推荐第5篇: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2016-2017年第二学期一(2)班地方课教案

一、《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1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二、《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斑马线) (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三、《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背景知识]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

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

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3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 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 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在全国地图中找到贵州人。 2.知道贵州省的14个地级市。

4

四、《我是贵州人》

3.感受我是广西人的骄傲。[背景知识] 中国地图是指为明确中国版图而绘制的地图.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背陆面海,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24海里。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贵州人是中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濒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岛屿697座,岛屿海岸线长604.5公里。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辖8地区、5地级市、7县级市、63县、13自治县。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是哪里人”,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同学、家人沟通,怎样介绍自己的省份,能够在全国地图中指出贵州人的位置,并加以描述。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是广西人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广西各方面的浅显知识,了解广西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由14个地级市组成,每个地级市里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

说说我是哪里人。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是哪里人,你的家位于中国的哪个位置?”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贵州省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周边有哪些省份?可引导学生用“贵州省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分别是什么省份”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广西的地形。 活动二

了解贵州省的14个地级市。 说说贵州省内有哪几个地级市。

活动三

广西是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 贵州省的14个地级市中分别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除了这些景点以为,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小结

5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五、《南宁》

[教学目标] 1.知道南宁是贵州省的省会。 2.感受南宁风景点的魅力。 [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你去过南宁吗?在你印象中的南宁是怎样的?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南宁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南宁方面的浅显知识,了解南宁的美,知道南宁景分别有哪些,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都向往南宁之行,希望能去南宁感受南宁的魅力。

南宁位于贵州人南部偏西,是贵州人首府,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1946年设市。工业有制糖、食物和轻纺、机械、电子、建材、化工、冶金、煤炭等,是我国热带水果、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南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铁路有南昆、湘桂、黔桂等,公路有

210、

322、

324、325等国道及广昆、南北、南桂等高速公路。民航开通有2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路顺邕江而下可到港澳等地。游览景点有南湖公园、广西药用植物园、人民公园古炮台和烈士碑、自治区博物馆,附近有伊岭岩、宁明花山、崇左左江石景林、德天瀑布、友谊关等游览胜地。

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介绍南宁

教师可通过谈话:“南宁是贵州人的省会,你去过南宁吗?对南宁有哪些了解”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南宁有哪些美景?你想去南宁旅游吗?活动二

感受西湖美景

南宁有哪些景点?

南宁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早在宋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就评出了古“邕州八景”(望仙怀古、青山松涛、象岭烟岚、罗峰晓霞、马退远眺、弘仁晚钟、邕江春泛、花洲夜月)。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建设发展,古八景中的许多景观已成记忆中的往事。2004年,南宁市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南宁十大景观(扬美古风、青山塔影、明山锦绣、望仙怀古、伊岭神宫、南湖情韵、龙虎猴趣、邕江春泛、凤江绿野、九龙戏珠);有大小公园、游园、

6

风景区、广场等供人们游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0多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顶蛳山贝丘遗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六、《乘车去南宁》

[教学目标] 1.知道去南宁需要乘车。 2.了解乘车时的文明习惯。 [背景知识] 小学生乘车礼仪

1.遵守乘车秩序,排队上下车,上下车时不拥挤,不打闹和高声喧哗。2.在公共汽车上行为要文明,不拥挤,不打闹。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3.在公共汽车上用语要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高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和司机开车。

4.爱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

5.乘车时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钱物,下车时记得带好东西。如果拾到物品,主动交公。 乘车安全小常识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分很多路。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去南宁旅游怎么走?乘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知道乘车要文明,学会乘车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7

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乘车去杭州。

创设情境:知道了南宁很美,想去南宁旅游怎么走?乘汽车去好了。不正规的车不能乘,不要坐超载车,先去车站售票处买票。 活动二

文明乘车

乘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算是文明乘车?不能乱丢垃圾;行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乘公交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七、《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民族自感。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节日相关的小吃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背景知识] 我国有五千年历史灿烂的文化,地域广大,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

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度重阳的情形。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

8

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吧。通过活动,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一,活动准备

1,问题 :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你最喜爱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访,力求帮助和支持。 3,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二,分组 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自主选取活动的小主题,并指定小组研究性活动计划。 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 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 3,承担任务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2)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3)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 (4)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 (5)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活动三:社会调查,收集,研究,交流,创作

1,根据需要事先的计划组织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2,如果你遇到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也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和记录; 3,对调查采访获得的素材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4,构思创作节日文艺,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

活动四:分组交流,展示,表演,操作 1,口头交流

(1)各小组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向全班汇报 (2)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 (3)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

(4)朗读搜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民族、谚语。

9

2,展示:

(1)已裹好的粽子; (2)已做好的月饼;

(3)出示彩灯、龙舟、中华绳结; 3,表演

有关节日的文艺(个人或团体) 活动五:总结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1,讲收获,谈体会

2,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发表意见

八、《清明节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它是我国众多民间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在上面的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知识。(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了解清明的习俗、节气现象和特有食谱、英雄先烈的故事,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看待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多层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发现问题和其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缅怀先烈的情感,激发爱国主意的思想。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民族节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增进团队合作。 [背景知识]

1、提出问题, 在“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清明祭扫的意义、节气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关注现代人们的认识”、“树立文明过清明的观念”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2、论证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3、制订调查、研究、总结方案;

4、查找资料:学生调查、研究、比较,搜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5、实践活动: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整理素材,发现分析问题;

10

6、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完成活动总结;

7、进一步实践:实际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动延伸:总结完善报告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认识了解清明节 一 ㈠课前任务:

1、做调查:调查采访自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清明时,家中会有哪些做法和习惯;清明节是怎么回事?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观察:这一天来到前后,人们都会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实的调查所得。

4、记录自己调查、观察的结果;(调查要写出时间及具体的事例,可列表呈现) ㈡、引入主题: 春风里的清明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的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学会互相学习。

㈣、提出问题,集体交流。

二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见,“我所知道的清明节” 1利用交流的时间逐渐调整整理自己调查结果与见闻;

2学生先对自己和大家的结果进行对比,后请学生在汇报中深入思考,人们的行为是否有意义,哪些活动是积极有益的,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3清明节我们学校的祭扫活动有怎样的意义?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谁。 4讲一讲你所知的英雄事迹,归纳出要学的精神与品质。 三 寻找、确定研究话题

1 教师先将本次主题活动训连目标明确的提出使学生的活动目的性更强。 训练大家的观察能力——清明时生活的变化

训练大家的交际能力——对市场进行调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费情况 看看、问问邻居或长辈是否消费,趋向是怎样的

训练大家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时分各地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食物、有什么意义查找英雄事迹、将观察采访调查的结果做一个统计,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设计其他的总结方式。

训练大家的资料分析能力——针对统计的结果,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因此又有怎样的想

11

法产生。

2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训练目标,来选择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题。 四 指导学生设计活动进行计划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汇报与延展

“今天的清明时节” 一

㈠总结前课任务:

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小组内沟通,调查自己家、亲戚家,观察邻居、市场、街头等地过清明时的种种情况。

2、小组整理要求:将自己小组真实的调查所得,整理起来。

3、比较小组成员调查的结果;(调查要写出具体的金额或累计金额,可列表进行对比)发现共性问题

㈡、引入主题: “今天的清明时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发现和资料,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小主学会互相学习,总结汇报的方式。

㈣、小组整理调查结果,练习汇报。 二

小组汇报

学生评价(训练评价能力) 1主题明确

2小组成员都有参与

3任务完成好(采访纪实、统计结果)

4有自己小组的思考或认识(针对不良现象,有真确看法) 三

评出小组活动胜利完成的小组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学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纸、细线、剪刀、别针或细铁丝、固体胶、半透明纸)

a 面巾纸白花

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发现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师在疑难处予以解答 五 学生在报告中将自己的想法交流结果总结补充完整。

延伸:请父母参与设想或提出意见 ,使民间节日过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九、《过端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端午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端午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关。

12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组员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话说节日、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底蕴的传统文化,而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过10来天将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五月端阳

师:对、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个月前我们一起走近了五月端阳,通过每一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小主题到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课外活动探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对五月端阳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将这一个来月的活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汇报“端午探源”的成果。

二、小组成果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端午探源”

生:纪念伍子胥

生:孝女曹娥说

师: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端午来源的几种说法,听了他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端午节来源各有说法,而且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实端午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提起端午就会想起一个人——屈原,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念屈原说

师:深入人心,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纪念屈原之说,我想这跟屈原本人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等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代表跟我们一起分享“走进屈原,再探来源”的成果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走进屈原,再探来源》,他们以详实的资料清晰的整理思路向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及有关屈原的情况。

1、学生出示课件介绍屈原简介及生平

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他曾写了很多的诗篇被后人流传其中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等作品最著名的悲壮诗是《离骚》„„

2、请学生上台简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

13

3、引导大家一起学习屈原的作品

师:像《离骚》中的许多诗词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很值得我们推敲学习。屈原是一位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我们的端午节从形式上看虽为划龙舟,食粽子,其实质上也就是将屈原的这种民族精神一脉相传。 师:那你们都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生:A、划龙舟

B、食粽子 吃鸡蛋

C、悬艾叶、菖蒲、蒜头 D、系五彩丝E、佩香囊

F、饮雄黄酒等

师:是的,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不少。记得我们第三小组“粽缘小队”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下面就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汇报他们的成果,端午习俗之一——食棕子 ★第三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这个小队亲临龙霞某粽子作坊长,采访了工厂主任,参观了粽子的生产过程,向工作人员学习了怎样包粽子。

1、学生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主要是源以纪念屈原的传说;

2、播放录象

介绍泽雅粽子的总体特色:品质上乘、品味独特、品种多样;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

3、经验介绍粽子的做法。

4、请代表畅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师:粽子的确是一大美食呢!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发现包粽子其实也挺讲究的,要包得有棱有角、又结实,还需下点工夫好好学学。那么这几天我们就在我们梧田周围听到锣鼓声声、吆喝声声,那就是我们五月端午的划龙舟,接下来请第四小组汇报“端午龙舟知多少”在汇报之前,先来欣赏研究“端午诗词歌谣”小组代表给我们带来歌曲《赛船》

★第四小组汇报《端午龙舟知多少》。

1、划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起源于古时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拯救。他们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但是仍然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每年五月五日,人们都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2、展示小组课外访问龙舟制作负责人的纪实

4、介绍划龙舟的意义及活动感受

师: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会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

14

饮雄黄酒来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请第五小组的同学为我们汇报“挂香囊、做蛋袋”

★第五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挂香囊、做蛋袋”

1、香囊作品欣赏:

2、小组代表指导大家制作蛋袋

师:同学们从这小小的蛋袋中我们感受到了端午的气息,就让我们携带自己亲手制作的蛋袋一起走进快乐的五月端阳。

三、谈感受总结

师:同学们,刚刚每一小组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一一展示,我们看到了一个来月每小组的点滴收获,在这收获之余,我想通过汇报之后,每个人对这次活动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或某些疑问,下面我们再相互交流一下吧。

★ 同学之间纷纷谈感受或提出某些疑问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堂课将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端午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将继续下去,我们将继续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受、养成传统节日铸造的中国传统文化。

十 《牛郎织女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篇民间故事的两条线索,掌握主要情节。2.认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2.理解作者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

教学重点:

1、掌握主要情节。

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难点:1.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2、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牛

15

郎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夜空群星闪烁图。

师问学生看了此图想到了什么?

引导: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分别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二、背景介绍:

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明、应用和耕牛、铁犁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小农生产者要求摆脱农奴性,在经济上获得较多的自由,生活上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但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小农经济的这种理想是不能实现的,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表现了小农生产者在封建束缚下没有自由的苦闷情绪。

三、阅读课文,感知牛郎织女的故事

四、说故事比赛。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讲牛郎织女的传说。

五、评比

1、小组讨论,评出

一、

二、三等奖若干名。

2、全班集体评比。

六、活动小结

今天你高兴吗?你想说些什么?

十一、《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张乐平的生平,感受他的主要艺术成就。

2.了解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漫画故事中所反映的新旧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增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背景知识]

16

1、漫画大师张乐平。

张乐平出生于1910年,原名张升,浙江海盐人。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者。1923年,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地名噪一时。30年代初期,经常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形象在上海诞生,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第二年《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引起轰动。1949年,在宋庆龄支持下,张乐平创办了“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1950年,张乐平担任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张乐平还在《小朋友》、《儿童时代》等刊物上长期为儿童作画,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除了漫画,他的年画、插图、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国画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张乐平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感情,人们称他为“人民画家”。

2、“三毛”与《三毛流浪记》。

“三毛”的形象最早诞生于1935年,1938年暂别读者,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复活。1947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乐平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破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烤火取暖。张乐平在他们跟前站了很久,心里十分难过,但在当时他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只能黯然离去。第二天早晨经过那个弄堂口,发现三个流浪儿已经冻死了两个,另一个也已经快不行了,一辆收尸车正要把尸体运走。此情此景使一向喜爱孩子的张乐平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颤,他深切同情着流浪儿的悲惨命运。他想到,为何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的生活,向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严厉的控诉呢?于是,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过程]

1、走近张乐平。

了解创作背景有利于加深对作品内涵的认识。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张乐平的生平事迹,了解张乐平生活的时代背景,增强感性认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张乐平漫画创作的意义作好准备。

2、说漫画故事。

《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的漫画代表作,其形式往往是通过四幅连环画反映一个生活的

17

故事。课前,引导学生收集、阅读漫画《三毛流浪记》。课中,让学生根据漫画内容讲故事,使学生在看漫画、讲故事中了解漫画中所反映的新旧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

3、比童年生活。

比较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带来自己生活中的照片,和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比一比童年生活,使学生深入体会旧社会穷孩子悲惨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并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4、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课程资源

1、和流浪儿交朋友。

1949年前,上海陈家木桥是流浪儿的一个集中地,张乐平常到那里,坐在流浪儿中间,想和他们搭上话。谁知根本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原来流浪儿们都穿着破衣烂衫,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第二天,张乐平换上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有几个流浪儿围了上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了,成了他们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看到许多事情。后来,这些都被作为素材画到《三毛流浪记》中去了。

2、“三毛之父”的由来。

1935年,自从一个只留三根头发的光头小孩三毛在上海《小晨报》上诞生后,四十年代长篇连环漫画《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在《申报》和《大公报》上刊载,

五、六十年代《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等作品发表,

七、八十年代《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等作品的又连续发表,“三毛”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张乐平也被誉为“三毛之父”。

十二、《江南神童骆宾王》

[教学目标]

1、知道骆宾王的生平与主要文学成就,激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2、领悟“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道理,珍惜光阴,增强自信心。

18

[背景知识]

1、骆宾王生平简介。

骆宾王(约626—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他在道王李元庆府中做属员。麟德元年(664),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齐州各界推举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后被擢为奉礼郎,不久因故而被罚从军西域。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提拔为侍御史。但好景不长,因被诬而下狱。次年,遇赦出狱后,曾北游幽燕,再度投身戎幕,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准备改唐为周。九月,徐敬业据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积极响应,被任为艺文令,写下了著名的《讨武上瞾檄文》。当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时,连连赞叹,认为这样的人才不被重用真是宰相的过错。两个月后,徐敬业兵败,从此骆宾王下落不明。

2、历史上的中国“神童”。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神童”:秦朝甘罗12岁立大功,被秦王拜为上卿。南朝文学家刘孝绰6岁能文,阴铿4岁诵诗赋,一日千言。初唐四杰中,卢照邻幼年即“阅礼而闻诗”;王勃5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8岁写《汉书注指瑕》;杨炯9岁中神童举,后授校书郎。王维年少时写的“每逢佳节备思亲”传诵至今。李白5岁时能背诵《六甲》(道家典籍),10岁时已读完诸子百家之书。杜甫7岁时便咏出有名的《凤凰》诗。白居易五六岁就能写诗、九岁能辨韵律。韩愈4岁出语惊人,6岁能读《诗经》、《孟子》、《国语》、《史记》等。李贺五六岁开始写诗,7岁时写的乐府诗在京城竞相传抄。 [教学过程]

1、画诗境。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一首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小诗,很多学生都会背诵这首诗。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画一画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所反映的画面的色彩美、白鹅的形态美,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美,感受到骆宾王的聪明才智,初步认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道理。

2、赏诗歌。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课前,让学生找一找骆宾王的诗;课中,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说一

19

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诗歌交流,使学生在欣赏骆宾王诗歌的过程中,了解骆宾王的文学成就,进一步认识骆宾王。

3、讲故事。

在中外历史上,像骆宾王这样从小聪颖的少年奇才还有很多。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华少年奇才》、《世界少年奇才》等书籍;课中,让学生讲一个自己最佩服的少年故事。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道理,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少年奇才除了天资聪颖以外,还和他们从小爱学习、爱思考、爱钻研有关,从而激发学生向少年奇才们学习,珍惜少年这一美好的时光。

4、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学习骆宾王什么? 课程资源

1、骆宾王续诗。

传说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途经杭州灵隐寺。月光中,他看到巍峨壮观的古刹,刚吟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就接不下去了。正苦苦思索之际,忽然一个长老替他续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顿时思绪豁朗,急忙回房写下《灵隐寺》一诗。第二天天刚亮,宋之问拿着这首诗去请教长老,却怎么也找不到,经打听才知道那位长老是大诗人骆宾王。

2、骆宾王诗选。

骆宾王擅长于七言歌行体,《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他还有不少五律佳作和绝句小诗,如《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时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军登城楼》:“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20

推荐第6篇: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课《笠翁对韵》(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2.收集对联。

五、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

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六、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笠翁对韵》(节选二)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

检查节选一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讲解 重点点拨:

奇对偶、吹竹对弹丝、雨伯、雷公、薄浓、河、汉。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3.楹联试对。

六、板书设计:

2.《笠翁对韵》(节选二)

河、汉:指天河。 奇:单数 偶:双数

吹竹:吹凑竹管类乐器。

弹丝:弹奏丝弦类乐器。

七、作业:背诵课文。

第三课 小儿语

教学目标: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检查节选二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三、新课: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四、作业 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第四课《治家格言》(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4.《治家格言》(节选一)

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第五课 《治家格言》(节选二)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便是大恶。”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节选一的诵读。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便是大恶。”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别人有了成绩或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当别人误解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理解重点句:“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便是大恶。”的意思。

第六课《 名贤集》(节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重点字词: 末儿 重点句子: 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1)谜面:呀 (打一成语) (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 (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四、板书设计: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3)西施

( 第七课《 名贤集》(节选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五、板书设计:

重点字词:

烧香 不义富 微尘

第八课 逢老人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一、检查节选一的诵读。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新课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

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路逢、两鬓、白如雪、行、歇。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老人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8.逢老人

重点解释:

路逢、两鬓、白如雪、行、歇

第九课 《幼女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幼女词》,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童年是最美好的印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2.总结谈话。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幼女词》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十课 《陶者》

教学内容: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义:在封建社会劳动者生活困苦,不劳动的衣食无忧,挥霍浪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陶者》,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这首诗讲述了封建社会的不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类似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劳动是最光荣的,不劳无获。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诗句?如《卖炭翁》。

2.总结谈话:劳动是每个人起码的要求,不劳动是可耻的行为。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讲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 《陶者》

陶者门前土,

无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粼粼居大厦。

第十一课 《题画》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时间及景致,后两句写了画面的主中心:老牛及水鸟。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一幅恬静淡雅的水乡暮色画面。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诗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村落 映水鲜 一鸥眠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村落 映水鲜 一鸥眠

第十二课《池上》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居易。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 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1) 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 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第十三课 《关山月》节选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时间及地点,后两句写了清冷的月色。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描绘了边关月色。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天山 苍茫 云海 长风 吹度 玉门关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边塞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13.《关山月》节选 重点解释: 天山 苍茫 云海

长风 吹度

玉门关 第十四课《棉花》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朝诗人马苏臣。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棉花的生长特点,后两句写了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季节变化。这是一首赞美棉花的诗。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棉花秀 棉花干 天下暖 天下寒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植物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棉花秀 棉花干 天下暖 天下寒

第十五课 《小松》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读熟品味出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3.学生深刻了解中国文化长廊,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二、教学重难点:背诵这首描写松树的诗是重点,难点是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并翻译出译文。

突破措施:通过配乐的经典回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启发导入

音乐播放:小松 (唐

王建)

小松初数尺, 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 看多长却迟。 让学生反复听几遍后,开始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

2.出示译文

小松树刚刚几尺高,还没有长出挺直的树枝。空闲时站在树旁边,天天看着它,只觉得它长得很慢。让学生理解后开始背诵。

3.作者简介 《小松》的作者是唐朝人王建,他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观察松树生长时的情景。

四、教学反馈

学生集体背诵,学生对抗赛。

第十六课《神童诗》节选一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汪洙。汪洙从小聪明好学,九岁能写诗,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神童”,他小时候写的诗被编录成《神童诗》集。这首诗是节选的其中一首。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多才学平生 怀宝剑 笔如刀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劝学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神童诗》节选一

重点解释:

多才学平生 笔如刀 怀宝剑

第十七课《神童诗》节选二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汪洙。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季节情形。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锦绣文 当此节 底事 雨纷纷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清明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锦绣文 当此节 底事 雨纷纷

推荐第7篇: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1、认识新同学

[学习目标] 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照过镜子吗?说说你照镜子看到你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新课

1.观察自己的特点,想一想,我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 2.介绍自己。 在小组里介绍

3.各组代表上台介绍。4.认识更多的同学。 如:你好!我是***。

大家好!我叫***。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 我叫***。我叫***8。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叫***。

三、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做游戏

[学习目标] 石头剪刀布活动的目标是在游戏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亲近与了解,并在活动中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思维灵敏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游戏? 玩过什么游戏?

二、新课

1.玩游戏有很多好处,我们来玩游戏吧。石头 剪子、布

石头胜过剪子,剪子胜过布,布胜过石头。 2.点将 我俩是点将人。用“石头、剪子、布”选出先后。 我选小明。 3.踢脚绊伴

1)找根竹条,几个人一起玩。 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当点金人。 2)踢脚绊绊游戏规则

踢脚绊绊: 四五人坐于一排,各伸双脚。推一人边数同伴脚尖,边念儿歌。歌曰:“踢脚绊绊,绊过南山,南山北斗,鲤鱼开口。新伴上任,旧伴请进。”凡数至“进”字,被数者即将脚伸进。谁双脚最早伸进为胜,反之为负。 4.游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游戏规则玩。

三、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3、玩小棒

[学习目标] 玩小棒是一个有较强的竞争性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仔细观察判断,静心才能进行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和竞争意识,也有助于锻炼发展学生的手的小肌肉群。另外,对游戏结果的小棒计数与计分则具有数学的意义。 [活动建议]

一、这是一个学生个人依次参加的游戏,教师指导比较困难,也比较费时间。所以建议先把每小组的小棒分成几份,每人一份进行教学与尝试活动。

二、活动的开始阶段,可以不分小棒的颜色而以小棒的根数来计分,以简化计算。

三、活动指导。[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玩过小棒吗? 说说你的感受。

二、新课

1.玩小棒是传统的游戏活动。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先玩。 石头、剪子、布 可以一个人玩

2.我赢了,我先撒小棒 3.动了就停捡,一根一根捡 1根1分,算算得了几分。

也可以规定不同的颜色,计不同的分 4.说说玩过游戏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4、跳房子

[学习目标] 跳房子是一个传统活动。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几个人一起跳房子,既是合作,又是交流。在熟练掌握基本的跳房子方法后,活动还会进入创新、尝试的层次。所以,这也是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发展的活动。 [活动建议]

一、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准备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可以用沙包)。

二、活动指导。[教学过程]

1、游戏方法和规则

(1)教师示范游戏方法:3-5人一组,一组一个场地,跳跃中不踩线。 (2)教师讲解规则: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 (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规定的“老窝”方格内休息片刻。如果有人在踢的过程中出现石块压线、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算失败一次,下一轮重新从第一格跳起。先到达终点的,要把石块放在脚背上,轻轻地走出方格。先完成全套动作者为胜,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

2、学生可根据自行图示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产生的一些技术间。

3、学生可根据实际难度更换小组或修订规则进行练习。

4、提示学生课间活动也可作简化的活动练习。(可两人一组,简化规则,缩小场地)

5、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5、挑花线

[学习目标] 挑花线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几个人一起挑花线,既是合作,又是交流。在熟练掌握基本的挑花线方法后,活动还会进入创新、尝试的层次。所以,这也是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发展的活动。 [活动建议]

一、在玩挑花线的游戏前,为每一个孩子准备,或要求每一个孩子准备一条粗线或细带。老师自己准备一条较粗的布带,使自己的演示能让全班学生看清楚。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我们来挑花线。

1、导入:会玩“挑花线”的游戏吗?

2、一位会挑花线的学生挑给大家看。

3、老师示范一次挑花线。

活动二 在手上挑一个简单的花线。

1、线或细带接成圈,套在两只手上。

2、着老师做挑花线的动作。

3、自己在手上挑一个简单的花线 活动三 两人合作挑花线。

1、请一位学生用粗带在手上挑一个刚才挑的花线。

2、老师演示从别人手上挑出新花样的花线的过程。

3、请两个学生模仿着做一次。

4、分成两人小组,做两人合作挑花线的游戏。活动四 学习更多的挑花线的花样。

1、两人合作学习新的挑花线的花样。

2、

三、四人合作学习新的挑花线的花样。活动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6、踢毽子

[学习目标] 踢毽子也是一个传统活动,既是游戏,又是运动。踢毽子的活动目标就是教会并组织学生参加踢毽子的游戏性活动。 [活动过程]

一、做一个简单的牵线的毽子并不复杂,可以准备好制作的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制作。当然,如果是鸡毛毽子,无论是制作的要求,还是踢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高的,不必作为活动的重点进行。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 我们来做一个带牵线的毽子。

1、老师出示一个带牵线的毽子。自己表演踢几下毽子。请一位学生上来表演踢毽子。

2、我们来做一个这样的毽子。(1)检查一下准备的材料。

(2)老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并作演示。 (3)学生制作毽子。 活动二 :我们来踢毽子。

1、请几位学生表演牵着线踢毽子。

2、每人自己练习踢毽子。

3、表演剪掉牵线后怎么踢毽子。活动三 :踢鸡毛毽子

1、看漂亮的鸡毛毽子。

2、表演踢鸡毛毽子。

3、我们来试试踢鸡毛毽子。活动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7、我们一样吗

[学习目标] 在观察认识我们的身体的活动中,孩子们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相同的。本课的活动目标在于发现其实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这是一节发现差异、发现自我的课。 [背景知识] 在前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每个人的手都有手指、手掌、手背等许多相同的地方,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基本相同。本课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比较,发现粗看起来一样的手,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许多不同之处,身体的其他部分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也各不相同。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从手的比较开始的,大致安排的顺序如下:

1、我们的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2、我们的手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3、我们身体的其他部分也是这样,粗看起来一样,细加比较也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4、甚至连讲话的声音都各不一样。

5、我们可以找出两个人的许多不同的地方来。

6、我们还能找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一年级小学生观察两个人的不同处时,还会涉及服饰方面的不同。也不妨让注意到这方面不同的孩子说完,然后再问还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手的比较需要近距离观察,所以比较适宜两人或四人小组活动。说话的声音的比较适宜全班一起活动。比较两个人的不同的活动可以在小组也可以在全班一起做。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我的手和你的手一样吗?

1、我们的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我们来比较手的大小。 ①手掌和手掌贴着比较。

②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与同学描下的手比较。 (2)我们来猜猜哪只手是哪个同学的。

①看看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②摸摸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3、说说我们的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活动二 我们的头发一样吗? 活动三 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1、我们来听听四个同学说话的声音。

2、他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3、我们来做游戏:猜猜这是谁的说话声音? 活动四 说说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1、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大家一起找找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2、我们两人一组,找找自己和同学不同的地方。活动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知道了什么?

8、男孩和女孩

[学习目标] 这是一节认识性别的课。自己是个男孩还是女孩,一年级小学生是知道的。但对性别的认识还停留在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水平上。本课的活动目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性的教学,通过观察了解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包括可以观察到的上的厕所也是不同的等。 [背景知识] “男孩和女孩”一课初步涉及性的教育。一提到性,人们往往会作出回避、难为情、讨厌、神秘等反应。这自然会影响孩子。其实,性的认识就是对人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对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前一节课“我们一样吗”的继续。因为我们每个人之所以如此不同,之所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正是因为有男性、女性这种性别存在的缘故。无性繁殖的动物,如无性繁殖的变形虫,可以世世代代保持相同的形状和性质。而我们每个人由于一半继承于父亲,一半继承于母亲,才产生了一个人不会完全相同于另一个人的结果。 教材的活动是从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的。大体上由下列活动组成:

1、我是男孩还是女孩? (1)我是男孩。我是女孩。 (2)我们是男孩。我们是女孩。

2、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 (1)我们来画一个男孩,画一个女孩。 (2)画的是男孩吗?男孩是怎样的呢? (3)画的是女孩吗?女孩是怎样的呢? (4)男孩、女孩的更多的不同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分组

这是一节认识男孩、女孩的课。在分组活动的时候,每个组都要有男孩与女孩。有的活动还可以考虑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合作进行。当然,在“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的活动中,还可以男孩坐一边,女孩坐另一边进行活动。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我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1、说说我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2、我是怎么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

3、我们来一起说:我们是女孩!我们来一起说:我们是男孩! 活动二 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

1、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

2、男孩在一起,我们来数一数。女孩在一起,我们来数一数。 活动三 我们来画一个男孩。

1、我们来画一个男孩。

2、画的是男孩吗?

3、男孩是怎样的呢? 活动四 我来画一个女孩。

1、我们来画一个女孩。

2、画的是女孩吗?

3、女孩是怎样的呢?

活动五 男孩、女孩的更多的不同的地方。

1、出示男、女厕所的标志。问:这是什么标志?

2、男孩、女孩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9、把手洗干净 [学习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洗手的方法,初步学会洗手,并且向着经常洗手,讲究卫生的习惯养成发展。 [背景知识] 看看自己的手是否脏了,手脏了,就需要洗了。看看自己的手,看似不脏,但看看洗过手的水就知道了,看似干净的手其实并不干净。在平时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活动中,我们的手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手是很容易弄脏的。所以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的同时,还要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用肥皂仔细地洗,用流动的水洗,把肥皂也洗干净三个方面。教材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围绕着认识、学习洗手的方法,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进行的。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教学是通过一系列实践性的活动展开的。让每个孩子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是本课教学取得成果的前提。要求课前能为每个小组准备洗手的水盆和水、肥皂等物品,擦手的毛巾以及最后用流动的水洗手的场地。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

1、看看自己的手。我的手脏吗?

2、看看同学的手。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的手干净,谁的手脏了? 活动二 我们来洗手。

1、给每个小组一盆清水。我们一起来洗手。

2、看看洗过手的水,看看洗过的手。

3、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活动三 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1、给每小组一块肥皂。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2、先把手浸湿,擦上肥皂,把肥皂放在肥皂盒里,两只手互相仔细地搓擦着洗手指,洗手掌,洗手背。

3、再在清水里洗去肥皂。

4、仔细地看看洗过的手,仔细地看看洗过手的水。(1)问:手变干净一点了吗? ——手变干净了。 (2)问:水变怎样了? ——水变脏了。

5、讨论。

(1)手上沾着的水干净吗? 手上沾着的水是盆里的水吗?

盆里的水脏了,手上留下的水也是脏的。 (2)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我们的手还没有洗干净。 怎么才能把手洗干净呢? 活动四 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我们可以用流动的水来洗。(1)用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洗手。 (2)或者用舀一杯水冲的方法洗手。

2、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先用清水洗一洗。 (2)再擦上肥皂仔细洗。 (3)把肥皂冲洗干净。 (4)最后把手洗干净。 活动五 我学会洗手了吗?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洗手?

2、我学会洗手了吗?

3、我们来把洗手的过程说一遍。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0、《垃圾箱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垃圾箱的作用,从而能用好垃圾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制作一个《放垃圾的小盒》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讲卫生。不随手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讲卫生不随手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自己拍的录相

学生:废旧的硬纸、笔、尺、小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课件出示:这样做对吗引出课题:垃圾箱在哪里

2、找垃圾箱. (1)说说你们教室里的垃圾箱在哪里学校里的垃圾箱在哪里?

(2)这些垃圾箱有什么用你用过吗什么时候小朋友的观察真仔细,能找到那么多放在不同地方的形状各异的垃圾箱,为什么设计师要把垃圾箱设计的那么漂亮呢(引导学生明确:垃圾箱不仅能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干净、也能美化我们的环境)

3、给垃圾箱找个家老师这儿有很多垃圾箱,请你给它安排一个最适合它呆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样的垃圾箱)课件出示形状各异的垃圾箱让学生进行选择,教师事前进行了适当的归类.

二、学文明理,交流反馈可是,面对这么多漂亮的垃圾箱,有的人竟然视而不见.

1、看两则自己拍的录相:是他们找不到垃圾箱吗片段

一、(1.学生在喝完饮料后随手乱扔饮料瓶.2.吃完饭后,餐巾纸扔在了地上.3.吃完零食,把包装纸扔在了垃圾车旁.) 评一评:A,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B,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2、片段二(几则生活中常见的乱到垃圾的现象)但是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呢?

3、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你想对那些乱扔垃圾的人说些什么(同桌讨论.意在引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学习小组讨论.意在引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三、以理促行、互动探究那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马上动手,给教室美容.

四、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1.课件示:一个男生在做完手工后,将桌上的纸屑吹到了课桌下.帮这个男同学出出主意:身边没有可以扔果皮纸屑的垃圾箱该怎么办学习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1)变废为宝.用现成的纸盒做适当的改装就可以了. (2)变废为宝.动动手,用废报纸动手自己折一个垃圾盒. (3)找一个塑料袋

2.教师课件演示设计方向,并提供一定量的设计成品.3.学生设计并制作垃圾箱,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览.学生互评,优秀作品介绍设计思路.

五、合作体验、活动汇报走出课堂,多看看周围的环境、多弯弯腰,让地上的垃圾回到它们该去的地方;多走几步路,不要让自己制造的垃圾在风雨中飘摇给别人带来不便;多说一句话、举手之劳,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地球妈妈,我们共同的家园尽一份力所能及的义务.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1、《让教室更整洁》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教学过程: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活动小结:

今天你快乐吗?你知道了什么?

12、《管好我们的物品》

[学习目标] 1.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带齐每天的学习用具。 2.学会保管书本、铅笔、钥匙、小黄帽、胸卡等自己的学习用具。

3.培养学生自己收拾书包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整理、存放学习用具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 [背景知识] 学习用品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学生在幼儿园学习时曾对学习用品有所接触,但小学学习的学习用品比幼儿园时丰富多了,除了每天课程表要求带的学习用品外,有时还要带一些与自己生活和学校组织活动有关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这需要学生费心管理。因此,当孩子步入学习生活后,迫切需要得到这方面的指导,使他们一开始就较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课文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的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名称、用途,从而带齐学习用品。其次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对学习用品进行整理、存放的方法。 课文从我有许多学习用品引入,插图展示了一般小学生所有的学习用品。教学的内容为认识自己的各种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从而让学生记住上学要带的学习用品。

在学习用品的整理和存放中,课文又以三幅插图作了对学生作了指导。并以书本的整理存放作为重点展开。要点为按下面大、上面小的顺序叠放书本;书背朝里装进书包。一本书的大小,有长、宽、厚三个维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一些书的大小比较也会产生难度。背景图画的就是给学生于启示“看看我的书包,我的学习用品是这样放的。”

第二部分:为能在学校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知道自己还应带的物品及其存放的方法。

课文插图中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或玩的一些物品,有上学要戴的小黄帽、小手帕、胸卡、家里的钥匙、喝开水用的塑料瓶和玩具等,其余的插图都是以学生对这些物品的存放的介绍和提问呈现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还带了哪些物品,并选择

一、二件学生常带的物品,讨论如何存放比较好?

第三部分:物品的管理方法。

1.一样的物品的管理方法。在学生带的物品中有许多同学之间是一样的,如教材中列举的铅笔,还课本、校服、小黄帽等,用什么办法认出自己的物品呢?可让学生动一番脑筋,想出一些办法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教学时,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参与者,并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获得较好的方法。

2.课前准备的物品怎么放。课前准备的物品如放得不好,同学活动时易碰到地上损坏或丢失。二幅背景图二种不同的放法,第一种的放法物品放在离过道远的双人课桌的中间,这样不易碰倒地上而损坏;另一种是物品放在双人课桌靠过道一侧,同学课间活动时易碰撞而损坏。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讨论,该怎么放?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体验已有自己的经验,让他们在交流中总结,这是最好的回答。

3.橡皮保洁的方法。课文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橡皮最易脏而提出了“橡皮脏了怎么办”这一问题,强调要养成保持橡皮洁净的习惯,书中介绍了两种清洁橡皮的方法:用别的物体擦拭或用水洗。教学时,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有机进行擦橡皮的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有哪些学习用品?给自己带的东西分分类,看看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不是?

1、活动一 认识自己的学习用品。

(1)说说自己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有什么用途? (2)整理铅笔盒。

把自己的铅笔、橡皮、小刀、尺子等整齐地放入铅笔盒,比一比,谁整理得快、看上去最整齐?(不同的铅笔盒,整理的要求不一样。) (3)把书本叠放整齐。

把自己的课本、练习簿整齐地叠放在桌子上,比一比谁叠得快、叠得整齐?怎样叠,看上去最整齐?(小的在上、大的在下;书背朝向一致。) (4)往书包里装书。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往书包里装书。看一看他们的装书方法,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2、整理书包比赛。

二、怎样管好我们的学习用品?

1、讨论方法

2、交流反馈

(1)怎样爱护书本的交流 (2)橡皮脏了怎么办?

字写错了怎么办?——用橡皮擦。看看自己的橡皮,引出橡皮脏了怎么办?(小组讨论清洁橡皮的方法,介绍用水冲洗橡皮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试一试。)

3、我想出的管好各种物品的方法。

三、怎样管好生活有关的物品

四、方法总结,习惯养成教育

13、怎么办

[教学目标] 1.说出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2.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背景知识] 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学生会碰一些困难与问题,这对于刚进入一年级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如何指导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教给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碰到过的问题。这部分教学内容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教材中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碰到了哪些困难与问题。第二层次是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碰到过哪些困难与问题。教材中的五幅图,主要反映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本班学生在生活上有哪些问题,在学习上有哪些困难,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困难与问题说出来,以达到指导解决的目的。

第二部分:我有办法。有了问题怎么办?学生在一段学校学习生活中他们也已积累一定的经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讨论、交流。教材插图提示的方法有:对常忘了带学习用品的,可每天根据课程表整理学习用品;对同学之间的游戏出现的争执,可采用制定游戏规则或方法解决;身体不适的、学习困难、同学间矛盾等问题,可告诉老师帮助解决,还可以跟爸爸、妈妈说。教学时,教师不要局限这一些方法,应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方法,从中讨论哪种方法相对比较好,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让同学们看教材中插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碰到了哪些问题来导入活动,再让学生在小组、全班说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碰到过哪些问题,同时思考,碰到问题怎么办?从而获得一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及碰到问题后自己的想法与做法,而且在交流、研讨过程中习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尝试去解决有关问题。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 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碰到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朋友们在学习生活碰到了哪些问题?也可利用自己班上某某同学碰到过的问题或通过一则小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引导学生讨论碰到问题怎么办?

活动二 说说自己碰到过的问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碰到过的问题,包括生活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交流,教师选择学生中碰到过的问题进行板书。

活动三 我有了办法。

同学碰到过那么多的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让同学把自己的经验或想法说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形成比较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4、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5、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16、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

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

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 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 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17.学习古诗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古筝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2、大屏幕出示古诗的内容,教师简介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的意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教师范读。生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指名读古诗。

2、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分小组讨论: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

(1)我从“桃红”看出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因为春天才会有盛开的桃花。

(2)我还从“柳绿”看出来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树都发芽了,才会是绿色的。

(3)我补充一点,我是从“莺啼”得知作者写的是春天,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莺歌燕舞”„„

4、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宿雨”、“山客犹眠”。

5、教师点拨:在配乐声中老师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朗读出来,学生欣赏。

6、多美的一幅画,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在来读一读。

(1)、男生读。(2)、女生读。(3)、齐读。(4)小组比赛读。

四、背诵积累。

1、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1)、教师引背。(2)、同桌对背。(3)指名背诵。(4)、学生齐背。

推荐第8篇: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小儿语》

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 名贤集》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 名贤集》(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逢老人》

教学目的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

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推荐第9篇: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材料)

1 《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2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3 《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背景知识]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

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

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 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 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4 《乘车去泗阳》

[教学目标]1.知道去泗阳需要乘车。2.了解乘车时的文明习惯。 [背景知识] 小学生乘车礼仪

1.遵守乘车秩序,排队上下车,上下车时不拥挤,不打闹和高声喧哗。2.在公共汽车上行为要文明,不拥挤,不打闹。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3.在公共汽车上用语要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高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和司机开车。

4.爱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

5.乘车时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钱物,下车时记得带好东西。如果拾到物品,主动交公。

乘车安全小常识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一路,因为公共汽车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去泗阳旅游怎么走?乘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知道乘车要文明,学会乘车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三、活动指导。活动一 乘车去泗阳。

创设情境:知道了泗阳很美,想去泗阳旅游怎么走?乘汽车去好了。不正规的车不能乘,不要坐超载车,先去车站售票处买票。 活动二 文明乘车

乘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算是文明乘车?不能乱丢垃圾;行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乘公交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5《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节日相关的小吃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背景知识] 我国有五千年历史灿烂的文化,地域广大,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

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度重阳的情形。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

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吧。通过活动,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一,活动准备

1,问题 :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你最喜爱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访,力求帮助和支持。 3,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二,分组 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自主选取活动的小主题,并指定小组研究性活动计划。 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 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 3,承担任务 (1) 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2) 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3) 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 (4) 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 (5) 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活动三:社会调查,收集,研究,交流,创作

1,根据需要事先的计划组织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2,如果你遇到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也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和记录; 3,对调查采访获得的素材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4,构思创作节日文艺,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

活动四:分组交流,展示,表演,操作 1,口头交流

(1) 各小组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向全班汇报 (2) 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 (3) 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

(4) 朗读搜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民族、谚语。 2,展示:

(1) 已裹好的粽子; (2) 已做好的月饼;

(3) 出示彩灯、龙舟、中华绳结; 3,表演

有关节日的文艺(个人或团体) 活动五:总结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1,讲收获,谈体会

2,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发表意见

6 《清明节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它是我国众多民间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在上面的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知识。(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了解清明的习俗、节气现象和特有食谱、英雄先烈的故事,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看待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多层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发现问题和其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缅怀先烈的情感,激发爱国主意的思想。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民族节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增进团队合作。 [背景知识]

1、提出问题, 在“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清明祭扫的意义、节气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关注现代人们的认识”、“树立文明过清明的观念”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2、论证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3、制订调查、研究、总结方案;

4、查找资料:学生调查、研究、比较,搜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5、实践活动: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整理素材,发现分析问题;

6、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完成活动总结;

7、进一步实践:实际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动延伸:总结完善报告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认识了解清明节 一 ㈠课前任务:

1、做调查:调查采访自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清明时,家中会有哪些做法和习惯;清明节是怎么回事?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观察:这一天来到前后,人们都会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实的调查所得。

4、记录自己调查、观察的结果;(调查要写出时间及具体的事例,可列表呈现) ㈡、引入主题: 春风里的清明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的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学会互相学习。 ㈣、提出问题,集体交流。

二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见,“我所知道的清明节” 1利用交流的时间逐渐调整整理自己调查结果与见闻;

2学生先对自己和大家的结果进行对比,后请学生在汇报中深入思考,人们的行为是否有意义,哪些活动是积极有益的,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3清明节我们学校的祭扫活动有怎样的意义?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谁。 4讲一讲你所知的英雄事迹,归纳出要学的精神与品质。 三 寻找、确定研究话题

1 教师先将本次主题活动训连目标明确的提出使学生的活动目的性更强。 训练大家的观察能力——清明时生活的变化

训练大家的交际能力——对市场进行调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费情况 看看、问问邻居或长辈是否消费,趋向是怎样的

训练大家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时分各地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食物、有什么意义查找英雄事迹、将观察采访调查的结果做一个统计,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设计其他的总结方式。

训练大家的资料分析能力——针对统计的结果,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因此又有怎样的想法产生。

2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训练目标,来选择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题。 四 指导学生设计活动进行计划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汇报与延展

“今天的清明时节” 一 ㈠总结前课任务:

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小组内沟通,调查自己家、亲戚家,观察邻居、市场、街头等地过清明时的种种情况。

2、小组整理要求:将自己小组真实的调查所得,整理起来。

3、比较小组成员调查的结果;(调查要写出具体的金额或累计金额,可列表进行对比)发现共性问题

㈡、引入主题: “今天的清明时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发现和资料,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小主学会互相学习,总结汇报的方式。 ㈣、小组整理调查结果,练习汇报。 二 小组汇报 学生评价(训练评价能力) 1主题明确

2小组成员都有参与

3任务完成好(采访纪实、统计结果)

4有自己小组的思考或认识(针对不良现象,有真确看法) 三 评出小组活动胜利完成的小组

四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学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纸、细线、剪刀、别针或细铁丝、固体胶、半透明纸)

a 面巾纸白花 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发现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师在疑难处予以解答

五 学生在报告中将自己的想法交流结果总结补充完整。

延伸:请父母参与设想或提出意见 ,使民间节日过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7 《过端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端午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端午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组员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话说节日、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底蕴的传统文化,而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过10来天将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五月端阳

师:对、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个月前我们一起走近了五月端阳,通过每一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小主题到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课外活动探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对五月端阳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将这一个来月的活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汇报“端午探源”的成果。

二、小组成果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端午探源”

生:纪念伍子胥

生:孝女曹娥说

师: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端午来源的几种说法,听了他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端午节来源各有说法,而且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实端午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提起端午就会想起一个人——屈原,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念屈原说

师:深入人心,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纪念屈原之说,我想这跟屈原本人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等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代表跟我们一起分享“走进屈原,再探来源”的成果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走进屈原,再探来源》,他们以详实的资料清晰的整理思路向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及有关屈原的情况。

1、学生出示课件介绍屈原简介及生平

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他曾写了很多的诗篇被后人流传其中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等作品最著名的悲壮诗是《离骚》„„

2、请学生上台简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

3、引导大家一起学习屈原的作品

师:像《离骚》中的许多诗词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很值得我们推敲学习。屈原是一位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我们的端午节从形式上看虽为划龙舟,食粽子,其实质上也就是将屈原的这种民族精神一脉相传。 师:那你们都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生:A、划龙舟 B、食粽子 吃鸡蛋 C、悬艾叶、菖蒲、蒜头 D、系五彩丝E、佩香囊 F、饮雄黄酒等

师:是的,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不少。记得我们第三小组“粽缘小队”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下面就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汇报他们的成果,端午习俗之一——食棕子

★第三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这个小队亲临龙霞某粽子作坊长,采访了工厂主任,参观了粽子的生产过程,向工作人员学习了怎样包粽子。

1、学生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主要是源以纪念屈原的传说;

2、播放录象

介绍泽雅粽子的总体特色:品质上乘、品味独特、品种多样;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

3、经验介绍粽子的做法。

4、请代表畅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师:粽子的确是一大美食呢!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发现包粽子其实也挺讲究的,要包得有棱有角、又结实,还需下点工夫好好学学。那么这几天我们就在我们梧田周围听到锣鼓声声、吆喝声声,那就是我们五月端午的划龙舟,接下来请第四小组汇报“端午龙舟知多少”在汇报之前,先来欣赏研究“端午诗词歌谣”小组代表给我们带来歌曲《赛船》 ★第四小组汇报《端午龙舟知多少》。

1、划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起源于古时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拯救。他们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但是仍然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每年五月五日,人们都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2、展示小组课外访问龙舟制作负责人的纪实

4、介绍划龙舟的意义及活动感受 师: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会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来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请第五小组的同学为我们汇报“挂香囊、做蛋袋” ★第五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挂香囊、做蛋袋”

1、香囊作品欣赏:

2、小组代表指导大家制作蛋袋

师:同学们从这小小的蛋袋中我们感受到了端午的气息,就让我们携带自己亲手制作的蛋袋一起走进快乐的五月端阳。

三、谈感受总结

师:同学们,刚刚每一小组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一一展示,我们看到了一个来月每小组的点滴收获,在这收获之余,我想通过汇报之后,每个人对这次活动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或某些疑问,下面我们再相互交流一下吧。

★ 同学之间纷纷谈感受或提出某些疑问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堂课将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端午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将继续下去,我们将继续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受、养成传统节日铸造的中国传统文化。

8 《牛郎织女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篇民间故事的两条线索,掌握主要情节。2.认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2.理解作者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

教学重点:

1、掌握主要情节。

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难点:1.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2、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夜空群星闪烁图。

师问学生看了此图想到了什么?

引导: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分别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二、背景介绍:

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明、应用和耕牛、铁犁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小农生产者要求摆脱农奴性,在经济上获得较多的自由,生活上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但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小农经济的这种理想是不能实现的,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表现了小农生产者在封建束缚下没有自由的苦闷情绪。

三、阅读课文,感知牛郎织女的故事

四、说故事比赛。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讲牛郎织女的传说。

五、评比

1、小组讨论,评出

一、

二、三等奖若干名。

2、全班集体评比。

六、活动小结

今天你高兴吗?你想说些什么?

9 《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张乐平的生平,感受他的主要艺术成就。

2.了解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漫画故事中所反映的新旧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增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背景知识]

1、漫画大师张乐平。

张乐平出生于1910年,原名张升,浙江海盐人。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者。1923年,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地名噪一时。30年代初期,经常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形象在上海诞生,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第二年《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引起轰动。1949年,在宋庆龄支持下,张乐平创办了“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1950年,张乐平担任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张乐平还在《小朋友》、《儿童时代》等刊物上长期为儿童作画,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除了漫画,他的年画、插图、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国画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张乐平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感情,人们称他为“人民画家”。

2、“三毛”与《三毛流浪记》。

“三毛”的形象最早诞生于1935年,1938年暂别读者,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复活。1947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乐平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破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烤火取暖。张乐平在他们跟前站了很久,心里十分难过,但在当时他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只能黯然离去。第二天早晨经过那个弄堂口,发现三个流浪儿已经冻死了两个,另一个也已经快不行了,一辆收尸车正要把尸体运走。此情此景使一向喜爱孩子的张乐平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颤,他深切同情着流浪儿的悲惨命运。他想到,为何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的生活,向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严厉的控诉呢?于是,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过程]

1、走近张乐平。了解创作背景有利于加深对作品内涵的认识。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张乐平的生平事迹,了解张乐平生活的时代背景,增强感性认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张乐平漫画创作的意义作好准备。

2、说漫画故事。

《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的漫画代表作,其形式往往是通过四幅连环画反映一个生活的故事。课前,引导学生收集、阅读漫画《三毛流浪记》。课中,让学生根据漫画内容讲故事,使学生在看漫画、讲故事中了解漫画中所反映的新旧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

3、比童年生活。

比较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带来自己生活中的照片,和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比一比童年生活,使学生深入体会旧社会穷孩子悲惨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并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4、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课程资源

1、和流浪儿交朋友。

1949年前,上海陈家木桥是流浪儿的一个集中地,张乐平常到那里,坐在流浪儿中间,想和他们搭上话。谁知根本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原来流浪儿们都穿着破衣烂衫,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第二天,张乐平换上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有几个流浪儿围了上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了,成了他们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看到许多事情。后来,这些都被作为素材画到《三毛流浪记》中去了。

2、“三毛之父”的由来。

1935年,自从一个只留三根头发的光头小孩三毛在上海《小晨报》上诞生后,四十年代长篇连环漫画《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在《申报》和《大公报》上刊载,

五、六十年代《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等作品发表,

七、八十年代《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等作品的又连续发表,“三毛”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张乐平也被誉为“三毛之父”。

推荐第10篇:地方课程《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

第一单元 可爱的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江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条大江的名称,欣赏三大水系上的桥梁、水电站、码头等雄伟的建筑及其美丽的风光。

2.使孩子们对家乡的三大江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三大江给家乡带来的巨大作用产生自豪感。

3.感受家乡的水美,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

教学过程:

1.瓯江介绍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温州境内第一大河,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古名为“慎江”,也曾称“永嘉江”或“温江”。瓯江干流全长388千米,上下游落差1300米,流域面积18028平方千米,平均年流量202亿立方米。瓯江的源头是出自浙闽边界百山祖洞宫山脉的龙泉溪,由西往东,途经丽水、温州两市,在温州湾灵昆岛附近流入东海。从丽水青田县始称瓯江,是温州市地区第一大水系,中下游是浙南水运的主动脉。河口温州港是浙南最大的海港,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

温州大桥全长17.1千米,桥梁长达6977米,瓯江上最长的桥,也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桥。大桥由北桥主跨为270米的斜拉桥、七都岛高架桥、南航道桥和龙湾互通立交组成,桥梁部分桥面宽27米,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北航道斜拉桥下可通行浅底万吨轮和7500吨级客货轮;龙湾互通立交设有8条匝道,占地280亩。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的瓯江之中,素有\"东海蓬莱\"之称,为全国沿海四大名屿之首。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沙洲,东西两块礁屿。1137年四川清了和尚(字真歇)慕名而来,住在这个岛上讲经说法。他发动众僧填塞中川,,把两块礁屿连接起来,从此使江心屿连成一片,并在上面建寺,名中川寺,习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取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岛上浓荫蔽日,楼台掩映,全岛景物隐现于波光云影之中,宛若海市蜃楼。东晋诗人谢灵运游江心寺诗曰:\"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后来宋高宗赵构、王十朋、文天祥均先后在此居留过。江心屿现在全岛面积约9万平方米,东西长590米,南北宽200多米。由于历史悠久,古迹密布。以江心屿及东、西二塔为主组成\"罗浮雪影\"、\"翠微残照\"、\"孟楼潮韵\"、\"塔院筠风\"、\"瓯江月色\"、\"海淀朝霞\"等十多个著名的景点。岛的东首有纪念文天祥的文天祥祠、浩然楼,西首有纪念谢灵运的谢公亭、澄鲜阁。此外尚有烈士纪念馆、晚清英国领事馆遗址、温州市博物馆和江心公园。

2.介绍飞云江 飞云江是浙江省内第三大水系,温州第二大河。长约176千米,流域面积3731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44立方米/秒。在历史上,江名曾随县名先后易改为安阳江、安国江、瑞安江。源出景宁畲族自治县境洞宫山支脉赤木山南麓,南流经北溪、白鹤两乡,纳大白坑后折东出东坑乡,向南入泰顺县,至百丈镇折东横贯文成、瑞安两县市南部,在瑞安市城关镇东南入东海。中、上游经浙南山地,滩多流急,河床由块石、卵石构成,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下游入温瑞平原,河宽水缓,河床为砂和淤泥覆盖,受潮汐影响,河槽不稳定,造成巨大弯曲,并多沙洲。主要支流北岸有泗溪、玉泉溪、莒江溪等。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林溪(南溪上游)等多处水库,水电站。

3.介绍鳌江

鳌江位于温州市南部,南与福建省相邻,为浙江省浙江8大水系之一,温州第三大河。鳌江主要支流有南港、梅溪、带溪、怀溪等。鳌江流域的主要特点就是源短流急,上游落差大,下游比较平缓,河口受潮汐作用的影响较大,所以当暴雨来临时,往往洪水泛滥成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河

教学目标:通过让孩子欣赏塘河风光图片或其他音像资料,使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河是温州的人工河,它们曾经为人们带来的作用。

教学过程: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瓯江之滨,境内河流纵横交错,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温瑞塘河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水系河道,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形成“八十里”荷塘,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塘河水系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跨越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公里,其中市级河道29条,长度79.31公里,在吴淞高程5米时,相应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称七铺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其中瑞安境内20.4公里,鹿城、瓯海两区境内13.45公里,河道正常水位一般宽度为50米,河面最宽处有100多米,最狭处仅有13米。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湖

教学目标:利用图片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温州建设发展情况,增强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1.介绍九山湖

“九山湖”应是“九山河”。市地名办工作人员介绍,九山河是标准地名。九山河之名源自九山(清康熙《温州府志》有记载),河通称九山河。九山河,位居温州旧城西部,九山河南起落霞潭,傍九山南、北路,东岸经胜昔桥、九山桥延伸至百里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长1050米,宽132—10米,通向勤奋河。因为温州方言中“河”与“湖”同音,所以就有了“九山河”与“九山湖”混淆。九山河畔历来是市民主要的游憩之所,至今流传着许多著名诗人题咏的诗篇。近年来市园林管理处,在九山河畔建亭植树,开辟九山公园,风景渐有起色。

2.介绍飞云湖

洞宫山麓,清澈碧纯的梧溪、双汇溪婉蜒而下,汇集于飞云江。飞云江滔滔而下90余公里处,与一条清纯的溪水交汇,这条清纯的溪水便是珊溪。飞云江至此,形成54.8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这湖便叫飞云湖。

飞云湖处于飞云江中上游,水极清纯。湖面烟波浩淼,船帆竞渡,极为壮观。湖岸树木葱笼,秀竹绵绵;古村落散布其间,村民民风淳朴,极富民族特色。由于飞云江支流众多,形成纵横交错的湖湾,湖湾盘盘绕绕,把一个个山包盘绕成一个个小岛,小岛大小不

一、形状不

一、植被不

一、鸟兽不一。湖湾与小岛便成了迷宫,成了乐园。旅人可荡舟,可垂钓,可探幽„„

飞云湖风景区由珊溪、双龙、蟾宫、岩门、铜铃山峡、石羊林海六大部分组成,具有湖秀、洞幽、峰雄、潭奇的特点。

3.介绍会昌湖

会昌湖水上公园是我市十大公园之一,全程长7.3公里,总用地面积28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上公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分为鹿城段和瓯海段。鹿城段会昌湖水上公园东起南塘大桥与温瑞塘河相连,西起西山桥,南至葡萄路、纺织路,北靠锦绣路,全长4.13公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海

教学目标:利用温州市版图与大海风光图片,让学生知道温州是一个海滨城市,许多县市区都面向东海,并为我们家乡有这样的雄伟建筑而自豪。 教学过程:

1. 提问学生看过大海吗?说说自己对大海的印象等问题导入课题。 2. 可以出示温州市版图,引导学生找出哪里是海,它叫什么海?并可以找找哪些县市区靠近大海,哪个县在海中?

3. 出示洞头的海岛风光、东海堤坝等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描述家乡的海上美景。也可以让过去这些地方的孩子做向导,向其他小朋友进行介绍。在欣赏堤坝的雄姿,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孩子欣赏堤坝的雄姿,并可以分析堤坝的作用。

4. 在学生了解温州是一个濒临东海的海滨城市后,可以让让孩子分析大海对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可以让孩子欣赏《我家住在大海边》等描写大海的歌曲,或欣赏渔民富有渔家气息的一些活动场景,体会大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作用。

5. 让孩子们读读背背课本上的“温州水乡好”的家乡水系歌摇,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歌谣中进一步了解家乡水系的名称和特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为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家乡的江、河、湖、海写几句小歌谣或小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我爱母亲河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家乡的水系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热爱自己身边的河流、湖泊等。感受家乡的“水”之多,激发学生“水之情”。

教学过程:

1. 采用比赛形式,“看谁知道家乡的江、河、海的名称多”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家乡水系的名称。

2. 在了解家乡的水系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温州的印象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家乡温州是一个水乡。

3. 布置学生进行小调查:找一找你家门前有河吗?它叫什么河?它属于哪条河的支流?可以在课前进行调查,也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河流湖泊。

第二单元

美丽的公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温州中山公园 教学目标:

知道温州中山公园的位置,初步了解温州中山公园的人文景观,感受公园中“古典园林”美。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可问学生知道那些公园?从古老公园引出中山公园。(温州中山公园坐落于市区公园路东端,建于1930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修建后的中山公园前衔着华盖山,后倚积谷山,飞霞桥横于东,池上楼建于西,松柏苍翠,气势雄伟,是浙南一个著名的“古典园林”。) 2.在了解中山公园的古老,教科书已为学生提供较具代表性的图片,图片内容有中山堂(为纪念孙中山而建的堂,坐落正门东首,建筑面积约488平方米,是园中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建于公元1932年,仿清代造型,斗拱飞檐,楼上三面回廊。1952年该做中苏友谊馆,不久,曾改为少年宫。1987年6月重建,以水泥代木,仍仿民族形式,古室筒瓦,双层重檐,周体回廊,楼台典雅,气势壮观。)、池上楼(在积谷山麓的西南,面对几棵苍劲潇洒的老树,及谢公摩岩刻的“谢客岩”“白云曲”“春草吟”等古迹,古朴沉静,风光秀丽,为历代文人寻幽探胜的地方。)等古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独特之处,精美之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3.观察七十多岁的中山公园旧址,进一步体味中山公园的古老。可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新旧中山公园的对比,或是引导学生想象当年的繁华。 4.介绍中山公园的新变化。由于学生对中山公园的修建知道的较少,此时,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2001年的大翻修、大改造及近期投资营造的华盖山新景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试着当小导游,介绍中山公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是中山公园,介绍自己的位置。

第二课

教学内容:温州景山森林公园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景山公园是具有亚热带风光的森林型公园,新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通过活动(模拟游览),让学生感受娱乐、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 1.介绍景山公园的位置。

温州景山森林公园北临鸥江,南接温州水上公园,东起将军桥,西至翁洋浦村,面积3.7平方公里。最高峰营盘山海拔高度为170米。景山公园是一座具有浓郁地方风情和亚热带生态特色的山岳型公园。 2.以导游介绍的形式,或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模拟游览,了解景山公园的特点,主要的是公园中有植物园和新动物园等景物。 植物园里有:香港回归纪念林(紫荆花林)、红枫园、茶花园、金钱松园、桂花园、竹林等;

新动物园位于景山公园的莲花心景区,园址峰峦环绕,松柏苍翠,竹林繁茂,溪流淙淙,山花点缀漫山遍野,鸟语蝉声回荡期间,使游客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动物园占地面积有22.7公顷,于2000年10月1日建成,现饲养各类野生动物80多种近1000余只。园内建有大象馆、河马池、虎山、狮园、熊山、猴山、鹿苑、孔雀园、水禽湖、两栖爬行动物馆等馆舍。饲养有东北虎、非洲狮、大象、长颈鹿、黑猩猩、长臂猿、小熊猫、丹顶鹤、金刚鹦鹉、巨莽、鳄鱼等珍稀动物,最近还引进了四川的大熊猫盼盼。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景山公园的了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世纪广场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世纪广场是由世纪之光、百泉拥鼎、故土家园、升旗广场等四个场景图构成的感受温州的发展变化。初步领悟四个场景图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从现代化中心广场,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城市广场导入。

世纪广场既有古榕绿荫绿化景观,又有世纪宝鼎、温州地图组成的人文景观,体现了温州人杰地灵,温州人爱国爱乡,情系家园的文化意蕴,并将博物馆体现的“历史”和科技馆彰现的“梦想”紧紧串在一起。 2.从整体有四个主要场景入手,学生自主看图,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随机指导。

(1) 参光世纪之光。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图,介绍世纪之光的高、大,最好能通过同楼房的比较来体会。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世纪之光像什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 在“百泉拥鼎”的学习中,教师先介绍鼎的大小。有参光过喷泉的同学可以介绍喷泉里玩耍的乐趣;没参光过的同学,可引导想象玩耍的情趣。(百泉拥鼎小广场是个旱喷广场,鼎就是世纪宝鼎,采用青铜铸造,凝聚着海外温籍乡亲浓浓的爱国、爱乡之情。鼎体高2.1米,直径1.8米,基座高0.36米。鼎立的三足代表了温州经济发展的三大法宝:市场、质量和信用,宝鼎寓意:“信用温州,一言九鼎!”) (3) 在“故土家园”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城市高楼林立旁的涓涓流水,热闹中的幽静。

(4) “广场升旗”中,可感受广场的特殊用途。由于广场的大,升旗广场还是我市群众集会和大型群众活动的重要场所。 3.全文回顾:如果你有机会去世纪广场,你首先去什么地方去游玩?最好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让学生对四大主要场景作一个回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铜铃山森林公园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铜铃山森林公园的概况,感受山峡壶穴,小瑶溪,小九寨沟等景观的美丽,增强孩子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公园并不一定都在城市里,并不一定都是能工巧匠精心建造的。大自然就是美丽的公园。位于文成县镜内的铜铃山公园就是很有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走一走,看一看。 2.在学习活动中,教材已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铜铃山,绘声绘色地向他们介绍“铜铃峡、铜铃寨、小瑶池”三大景区的独有特色。

(1) 游览“铜铃壶穴”时,可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说说为什么会被称为“华夏一绝”?

(2) 感受小瑶池、小九寨沟时,可同瑶池、九寨沟相媲美,说说瑶池,夸夸小瑶池;说说九寨沟,赞美小九寨沟。

3.充分感受之后,学生真情赞铜铃山。学生读儿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未来的公园 教学目标:

画一座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公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各种公园。有最古老的公园——中山公园,有具浓郁地方民情和亚热带生态特色的山岳型公园——景山公园,最具有时代气息的开放型广场绿地——世际广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代表——铜铃山森林公园。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公园?可以是温州的也可以更为广泛的。主要是有目的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想象作一个铺垫。 2.说说你还要给家乡设计更美的公园,怎样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小组合作完成。想象较丰富的班级,可以直接让学生小组边讨论边画图,最后全体交流。这样可呈现出更为丰富的作品,可能会避免干扰。想象力一般的班级,可先充分说,在小组画图,最后也交流。

3. 布置作业。把设计好的未来公园说给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听。

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课 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地理位置、概貌及硬件设施,知道它是温州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

一、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

2、通过图片或多媒体,了解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活动和多种多样的特长技能培训,激发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文化活动的热情。

3、通过学习,初步懂得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学习的乐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调查了解活动中心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引导

1、同学们,你们放学了、放假了,都会去干什么,玩什么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讨论活动的地点,环境等?

2、联系学校的实际,让学生回想参加过的学校里的哪些活动,谈收获和感受?

3、老师这里发现了在我们温州这块土地上啊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那里是专门为同学们建造的乐园,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那里就是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出示图片),看。

二、讲授新知,感受图片

1、师详结合图片细介绍温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概况: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杨府山麓,是温州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2002年元旦建成并对外开放。里面很多个器乐、武术、体操的教室,像我们学校的音乐教室、电脑教室。还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展览厅,把小朋友们的作品都挂起来,给大家看。那里还有友谊营地和可以坐300多人的餐厅。每一间教室广播、电脑,可以用电脑进行学习;在天文观测台那里还有很大很大的望远镜,不仅可以看地球外面的星星,还可以和地球上其他看星星的人讲话,多好玩呀,所以那里就是小朋友们的乐园。

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开放以来,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特长培训。同时,那里还有 “少儿合唱艺术团”、“少儿书画家协会”、“英语俱乐部”、“国际象棋俱乐部”、“电脑小博士俱乐部”5大青少年社团,为青少年的才艺展示、实践锻炼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发挥了青少年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2、出示活动中心中青少年活动的场景图片和优秀的作品及表演录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各种功能厅图片、餐厅图片、望远镜、武术表演、艺术团表演等等。学生分组讨论,讲观后感。

3、联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讨论自己的兴趣还好。

4、用“假如我今天去了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我会参加什么活动”展开一系列的联想,组织学生上台发言,讲想象。生讨论,师总结。

三,课外拓展,布置任务

师明确课外活动对同学们的好处,及课外活动的作用地位。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愿望,树立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优秀的人。

布置任务:温州十大标志建筑,课后收集。

第二课 温州市图书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温州市图书馆的藏书量,知道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课余学习的好地方。

2、了解温州市图书馆新馆的概况,感受家乡的建设成就。

3、学背儿歌,增强对图书馆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引用少年爱读书的故事,引发同学们的讨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益处?

2、学生各自发言,说说自己读过了哪些喜爱的书?

3、讨论我们喜爱的书本,都是从哪里来的呀?(书店,图书馆)对,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同学们来讲讲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怎么样?

二、讲授新知

1、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除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以外,我们温州还有一个全市最大的图书馆,它就是温州市图书观。(图)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全市最大的图书馆,它比我们学校还要大的多。假如今天同学们去借书看,一定记得不要迷路哦。

2、现在大家就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温州市图书馆都有哪些故事吧。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

原来温州市图书馆改过名字,它原来叫镏园图书馆,它是为了纪念一位大学者建的,他就是孙贻让,我们在瑞安也能看见孙贻让的旧居。1919年10月图书馆在九山湖畔建起来了。现在同学们如果要去哪里借书,肯定找不到,因为温州图书馆也像同学们一样越变越大,现在图书馆早就搬家了,搬到了温州市中心区中心位置,离爱读书的人们更近了。在它的旁边还有我们熟知的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一起围着世纪广场,晚上灯火通明,成了城市里的新景观。在这么大的图书馆里,当然有任何同学们想借的书,馆里面藏着80万册图书呢!人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到他们任何想学的知识。

3、这里有一首诗这样描写图书馆的。生齐读,个别读,生背诵,上台表演。 图书馆里书娃娃, 课余等你来读她。 古今中外全知道, 知识广博人人夸。

三、总结拓展

1、师讲授读书的益处,再举例很多伟人读书的事迹,激发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兴致。

2、课后组织“小小图书角”,每人捐一本课外书,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第三课 温州市科技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温州市科技管的地理位置及各大展区的概况。

2、通过图片或多媒体,了解科技馆里的活动项目,感受科学的神奇。

3、通过畅想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小发明 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导入

1、师展示学生科技节的小发明,讲解小发明家的巧妙的想法。从而引入科技馆。

2、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来理解科技馆的作用,就是把人们的发明创造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二、讲授新知

1、师介绍温州市科技馆:位于世纪广场东侧。结合图片介绍部分展区。 花生米大的飞机,全国才两架 物理实验室,比北大清华还先进 机器人吹拉弹唱,忙得不亦乐乎 2亿年前的百合花,风姿依然

2、师生讨论温州科技馆惊奇,出示爱迪生等几名大发明家的事迹,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启发学生对科学发明的渴望。师启发谈话:现在我们当中就有很多小发明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新奇的发明,帮人们解决难题,肯定有一天能在科技馆里见到他们的伟大发明。

3、开展“科幻画”比赛,让学生发明一种能使生活更方便的东西,大胆展开想象。

三、作品展示,评价肯定

1,评出最具想象力奖,颁发未来发明家奖章。

四、总结拓展

1、师总结科学发明就在我们的身边,认真关注生活小事、细节。发明没有规则,任何看似荒唐的想法,都有可能变成伟大的发明,大胆的幻想吧。

第四课 温州市博物馆

教学目标:

1、了解温州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及概况,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认识温州博物馆内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文物,初步了解想家乡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做启发性谈话,引入课题。

师生问好,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宝物吗?你有没有藏着一两件自己的宝物?”学生积极讨论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联系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列举前辈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物,特别珍贵。即使是原始人的一颗牙齿也是我们的无价之宝。那大家都把这些宝物藏到哪里了呢?我们能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宝物?引题导入“博物馆”的定义。

2、播放一段电影片段《博物馆惊魂业》欣赏

二、讲授新课

1、指出我们就近的有名的博物馆“温州市博物馆”,介绍温州市博物馆的概况。温州市博物馆里面藏着2万多件宝物,它按照宝物的种类,分别摆在不同的地方。里面有历史馆、书画馆、工艺馆等。当中历史馆推出的就是“温州人”展厅。在该展厅,你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高分子写真人,也可以看到精致的木雕、铜雕等雕塑作品,厅内的模拟人物、模拟景观,让你身临其境,更为直观地了解温州人几千年的创业史。而陶瓷馆和书画馆将陈列展出市博物馆精心收藏的馆藏文物。在工艺馆展厅,你可以看到白象塔出土的文物,悠悠历史尽在其中。

2、师提问“博物馆除了收藏宝物以外还有什么用处吗?”“我们去博物馆参观这些宝物,你会有什么收获呢?”生讨论,师总结我们除了可以从书本上,影片上了解人类的过去,还可以去博物馆,亲身体会古时候的生活环境,怎样生活的奥秘,与古代人做亲密的接触。

三、课后总结

1、组织学生参观近处博物馆

2、学生写博物馆游览日记,下课时交流。

第4单元教案

第一课 瓯柑 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区分瓯柑与其他柑橘的不同。

2、初步了解瓯柑的特点,营养价值及其药用价值。

3、了解瓯柑的历史,增强对家乡热爱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准备一些瓯柑和橘子,开展水果品尝大赛。每一组选出两名代表,上台品尝,那组讲出的瓯柑和橘子的不同最多,就算那组赢。提示内容,从形状、颜色、口感、水分、其他来分辨。

2、教师总结瓯柑的特点:瓯柑风味独特、肉质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微苦。导入课题“瓯柑”

二、讲授新课

1、介绍瓯柑的历史:瓯柑是温州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早在1000余年左右就已经有种植瓯柑的历史了。并且作为朝廷供品。瓯柑除了风味独特,柔软多汁以外,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解热生津、化痰止咳,对咳嗽、麻疹、肝炎、高热和高血压等有一定疗效。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的瓯柑赛羚羊”的美誉。2003年温州被命名为“中国瓯柑之乡”。

2、展示瓯柑树林的图片,组织学生欣赏并用彩笔描绘瓯柑树,比一比谁画的瓯柑树最棒,果实结得最丰盛。3、作品展示

4、到了瓯柑丰收的季节了,这么多的瓯柑,我们怎么一下子就能吃完呢。看看果农们都有哪些妙招保存瓯柑。

农民贮藏瓯柑的方法,先将房间打扫干净,铺好稻草,再将瓯柑堆放在上面,然后每隔十天左右翻动一次,拣掉损坏和开始腐烂的瓯柑。这样即使贮藏到第二年夏天,也可以使60%左右的瓯柑色味不变。

三、挑选水果

1、生讨论各种水果的挑选方法,师展示两个不同的欧柑,让学生辨认。

2、、师总结如何挑选好的瓯柑:时令时的瓯柑,要挑选高顶、结实、色艳的果实,这种果实一般比较甜。如果过了时令挑选瓯柑时,要看是否是高顶的瓯柑,另外看是否皮比较皱,紧贴果肉,果肉比较结实。

四、课后总结

1、组织全班去种植园参观、采摘瓯柑。

第二课 茶山杨梅 教学目标:

1、认识杨梅,初步了解“中国杨梅之乡”茶山杨梅文化节,并从杨梅文化节中感受到其热烈氛围。

2、从了解茶山杨梅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家乡杨梅进行对家乡杨梅的认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杨梅 教学过程:

一、朗诵儿歌,导入课题

1、出示儿歌:红盘绿蒂,

果肥色艳,

珠大核小,

酸甜适宜。

生朗诵,师出谜语,猜一种水果(杨梅) 2、出示杨梅图片,生看图朗诵古诗。

3、师提问:杨梅好吃吗?味道怎么样?你吃过的最好吃的杨梅长什么样? 个别生讲讲自己家乡种的杨梅,以及一些活动。师加入到学生当中一起讨论。老师吃过一种个头又大、核又小、甜美多汁的杨梅,知道是哪里种出来的吗?就在我们温州一个叫茶山的地方,那里种的杨梅是全中国最好吃的。

二、讲授新知

1、出示温州地图图片,比比谁的眼睛最锐利,让学生找找茶山在哪里? 2、同学们找到了茶山,也就是找到了“中国杨梅之乡”,在那里不仅有最可口的杨梅,还有很多与杨梅有关的活动、节目等着我们呢,我们快去看看吧!介绍杨梅节:

茶山杨梅文化节已经成功的举办五次了,节日中,有大型文艺演出、社戏、杨梅花卉盆景展销、文化名人风采、茶山旅游开发研讨会、电视吉尼斯趣味比赛、电视吉尼斯绝技绝活表演等活动,还有让市民亲自去山上自己采摘杨梅品尝。(配合精彩的图片介绍)

三、画杨梅 1、师出示杨梅,生讨论杨梅的形状特征,组织学生进行描绘杨梅。有单个杨梅、树上的杨梅、水果盘里的杨梅。 2、作品展示,评价。

3、杨梅除了直接拿来吃以外,还能做什么吃吗?杨梅干、杨梅罐头、冰杨梅、杨梅酒。做成这些好吃的,起先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杨梅很难保鲜,杨梅有“一日味变,二日色变,三日色味俱变”的特点,所以杨梅一定要趁新鲜的时候吃。或者做成其他食物保存。

四、拓展

1、介绍温州其他地方的杨梅的特点,与茶山杨梅比较欣赏。

第三课 东皋柿子 教学目标:

1、熟悉柿子,了解东皋柿子和一般柿子的不同。比较东皋乡在吃柿饼时的文化习俗与我们当地的习俗有什么不同,了解东皋乡的柿子文化。

2、了解柿子和柿饼的吃法。

3、结合楠溪江风光介绍,萌发大旅游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提问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苹果、香蕉、葡萄、西瓜等等,生讨论

2、教师拿出柿子,说: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柿子,有没有同学跟老师一样的。一起和学生讨论吃柿子的快乐。引出温州的东皋柿子的特色。

二、讲授新知

1、出示东皋柿子图片与平常柿子比较,学生讨论不同点,师总结:东皋柿子在我市众多柿子品种中,其外形、口味及其风俗文化背景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每逢11月下旬柿子丰收的季节,东皋乡山前坡后,柿林密布,红柿垂枝,如霞似火,悬金挂彩,令人陶醉。东皋长奶柿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 2、东皋的柿子还可以制成柿饼,干而不硬,软而不烂,柿霜粉多,油嫩爽口。 3、在东皋逢年过节、男女婚嫁时,当地群众常用柿饼泡茶来款待客人。

4、目前,东皋乡的农民们为了把美味可口的东皋柿饼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他们进行了真空包装远销全国各地。

三、朗诵感受

1、出示童谣: 串串红灯笼,

挂在树枝头。

晓连星影出,

晚带日光悬。

2、朗读背诵,小组比赛,个人表演背诵。

3、提醒不能空腹吃柿子,不能一次吃太多柿子,不能与螃蟹一起吃等饮食安全卫生。

四、课外拓展

第四课 多样的柚子 教学目标:

1、从感官上认识柚子,了解柚子的结构。

2、学会吃柚子的方法,简单描述柚子的形状、外观、口感。

3、了解柚子的药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柚子图片,学生观察,用语言描绘柚子形状。师总结,黄色的外皮,像一件棉袄一样裹着果肉。里面有厚实的果肉,像一个大橘子。

2、个别学生讨论柚子这种水果的口感,味道。师总结,水分丰富,酸甜,略带苦味。

二、讲授新知

1、柚子除了好吃,爽口以外,还有很大的用处呢?我们看看它还有什么用处:柚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舒气、镇喘等疗效,柚子皮在中医上称为“王瓜皮”,能破积消食,治喘行气,还可以在冬季治疗冻疮等。

2、在我们温州这里,气候宜人,适宜于各种柚子的生长,在 各地乡村许多人家的门前屋后就种植着柚子树。在我市重要有永嘉的早香柚、苍南马站的四季柚和平阳的文旦等品种。所以在温州可以吃到这么多样的柚子。 3、这些柚子当中,永嘉的早香柚最为出名,它主要种植在永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南溪江畔,其果肉质地脆嫩,汁多核小,甜酸适口,风味独特。由于它比其他柚子早熟近一个月左右,因此,就有了中国特早柚的美名。 4、早熟柚还参加过很多比赛,得过很多奖呢。曾连续五次获得全国柚类评比的金奖,97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三、课外拓展

1、组织开展自己动手设计水果拼盘的活动。

第11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整体看,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的兴趣广泛。但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保持较为持久的热情。他们活泼好动,又常常约束不了自己,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兴趣多,好奇心强的心理,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通过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现场观察、问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获得新知识。圆满完成任务。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结构:

活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科课 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本册的重点。

五、教学措施:

1、一年级新生新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以趣味性和接 受性为主。

2、教学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善于动脑、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

第12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男生30人、女生28人,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上课时间什么时候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要掌握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由于学生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利用的优点。

二、教材分析:地方课程教材主要以探索活动和生命的秘密两书为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第二单元良好的习惯,第三单元学校的一天,第四单元银色的冬天。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的特点是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抓住了小学生兴趣多好奇心理强,设计了富有趣味的探索活动为主题,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尊重儿童的生活和需要,以儿童生活和空间的发展为线索,选取儿童必须的、感兴趣的、真实的对儿童有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

2、重视主题活动和游戏中的体验感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发儿童的兴趣,并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3、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主题构件模式多样化,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提升,以问题解决为主,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生活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知识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知识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13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测试

实验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期末检测

班级:姓名:等级:书写:

小朋友,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你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吧.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检测题,评判一下吧!(等级和书写都分为A、B、C,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一般。)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上学放学时要靠右侧路边行走。()

2、在家里,父母一定要听从我的话,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3、瓜果为了新鲜可以摘下来直接吃。

4、感冒流行期间要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5、夏天乘坐校车时由于比较热,可以把头伸出窗外通风。

6、中午时间很长,来早了学校没开门可以到处走走,不让老师看见就行。

7、发现同学打架或生病要及时告诉老师。

8、乘公共汽车是不用站排候车,但上车的时候要个老人和残疾人让座。()

9、在校内做文明游戏,不在地下打滚。

10、灯泡脏了可以用湿布去擦一擦。

二、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1、如果发现有人在马路边晕倒,要及时打电话,你认为应该打()。

A、120B、119C、122D、110

2、当你单独一人在家时,遇有陌生人敲门,你认为最好的做法是()。

A、把门打开问他有什么事B、打开门,让他进来C、始终不开门

3、交通信号灯由红、绿、黄灯组成,黄灯表示()。

A、警示B、禁止C、准行

4、坐在客车上,对面的叔叔请你喝他带的可乐,你认为最好的做法是()。

A、向他表示感谢,但不接受他的可乐

B、接过可乐,并向他道谢

C、不要理他,保持沉默

三、简答题。

请写出你父母或家人的电话号码(一个就可以):

() () () () () () ()()

第14篇: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

一、我的家乡在哪里

1、云南的位置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辨认、查找地图,知道家乡在祖国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认识云南省的位置。【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在地图上查找云南省以及家乡的大致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边欣赏歌曲,教师谈话:家乡在你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

3、学生述说,板书课题。

二、看地图,找家乡

1、认识祖国的地图

大屏幕出示中国政区图,看看中国的形状像什么?

2、看地图,找云南省的位置

(1)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将云南省找出来,涂上颜色。 (2)讨论:云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云南省的形状像什么? (3)让学生在云南省政区图上将省会昆明市找出来,涂上颜色。

3、找家乡的大致位置

(1)教师介绍:石屏县在云南省的什么位置? (2)学生用“我的家乡在 省 县 ”来说话。

三、课堂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只有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家乡,家乡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建设家乡做起。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2、省会昆明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昆明的美,以及它为什么叫春城。

2、了解昆明的一些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昆明为什么叫春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哪些城市的别称吗?春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春城?

2、揭示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昆明

1、听老师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昆明为什么叫春城?

2、学生听完课文第一段回答。因为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所以我们称它为春城。

3、教师补充介绍昆明。

(1)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

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滇池盆地北部,三面环山„

(2)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5℃。虽然昆明有“春城”的美称,但但一日之间有四季„ „

4、欣赏昆明图片,感受昆明之美。

三、课堂小结,共享昆明之美

1、完成第五页“想一想,做一做”,小组内交流分享。

2、说话练习:昆明是一个 的城市!

1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二、家乡的山水

1、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地理位置。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第一峰的美丽神奇。【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卡格博峰的位置 【教学准备】

卡格博峰图片、云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卡格博峰图片,感受美丽。

2、引入课题: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二、合作学习,走进卡格博峰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卡格博峰是云南第一高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内。

4、在地图中找出卡格博峰位置。

三、欣赏图片,感受美丽

1、欣赏卡格博峰图片,再次感受美丽

2、课堂小结,回顾所学:云南第一峰是

2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2、动植物的乐园——高黎贡山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高黎贡山的特点,感受高黎贡山的美丽。 【教学准备】 高黎贡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被称为云南的动植物乐园,那就是高黎贡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地方吧!

2、引入课题: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

二、合作学习

1、了解高黎贡山地理位置及特点。

2、看插图,了解高黎贡山特有的动物和植物。(1)植物:桫椤、秃杉等。 (2)动物:灰叶猴、蜂猴等。

3、欣赏卡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图片,感受美丽与神奇。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说说你周围的山名,山里有哪些动植物?

2、课堂小结:

高黎贡山是云南的动植物乐园!

3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3、乌蒙红土地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的红土地。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红土地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了解红土地特点。 【教学准备】 乌蒙红土地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乌蒙红土地图片,感受红土地色彩的绚丽。

2、引入课题:乌蒙红土地。

二、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

3、分享成果:

(1)欣赏图片,感受红土地色彩美丽。

(2)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乌蒙红土地的特点。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作业:用彩笔涂画出最美丽的红土地。

2、课堂小结:

红土地是云南的特色,是最美丽的风景线。

4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4、三江并流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三江并流现象。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三江包括那三条江,并能讲情三江并流现象。 【教学准备】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图片及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2003年7月2日,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将云南省的三江并流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引入课题:三江并流。

二、合作学习

1、了解“三江”

三江:包括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2、看图片,分别了解三条江的情况。

3、教师讲解并出示图片,演示三江并流现象。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说说三江并流,指的是那三条江?

2、课堂小结:

三江并流是世界遗产,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自然景观。

5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5、国际河流——澜沧江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河流——澜沧江,知道他途经那几个国家。2.培养学生热爱云南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国际河流——澜沧江,知道他途经那几个国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云南地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这样一条河流,途径六个国家,被称为云南的河流主动脉,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澜沧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

2、揭示课题:国际河流——澜沧江

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小组学习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澜沧江的源头?

2、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回答。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

3、教师补充:

(1)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六个国家,是一条国际河流。(对照地图)

(2)澜沧江上建有多个发电站,为我们供电。

4、欣赏澜沧江图片,感受澜沧江之美。

三、课堂小结

1、完成第29页“想一想,做一做”:澜沧江流过那几个国家?

2、课堂小结:澜沧江是一条 河流!

6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6、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3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滇池的位置及特点,感受滇池的美丽。 【教学准备】

滇池图片、云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滇池图片,感受美丽。

2、引入课题: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

滇池又叫“昆明湖”,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4、在地图上找出滇池的位置。

5、欣赏图片,感受美丽。

西山、海埂、大观楼、民族村图片欣赏,感受滇池的风光秀丽。

三、课堂小结

云南省最大的湖泊叫 ,又叫 。

7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7、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3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洱海名称由来。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洱海的名称由来,感受大理洱海的美丽。 【教学准备】 洱海图片,云南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蝴蝶泉边》引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是蝴蝶的乐园,在那有一个被称为“海”的湖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洱海!

2、引入课题: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

二、合作学习

1、了解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地理位置及特点。(1)洱海的名称由来。 (2)洱海的美丽传说。

(3)洱海的地理位置(云南地图)。

2、看插图及课件图片,了解洱海的独特美景。(1)苍山洱海。 (2)洱海夕照。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洱海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2、课堂小结:

洱海是大理的美景,位于大理点苍山东面,是云南省第二大湖。

8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三、家乡的奇特景观

1、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山水的神奇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山水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了解云南山水的特点。 【教学准备】 云南山水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云南山水图片,感受山水的神奇秀丽。

2、引入课题: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阅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

3、分享成果:

(1)欣赏图片,感受云南山水的美丽。

顺山而下的溪流、石林飞龙瀑布、罗平九龙瀑布群。 (2)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云南山水的特点。 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三、拓展小结。

1、用笔画出云南最美丽的山水。

2、课堂小结:

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云南山水的特点,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云南到处都是迷人的山水画,让游客有人在画中游得感觉。

9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2、山高峻,谷幽深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山谷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云南山谷特点。 【教学准备】 云南山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感受峡谷的气势雄伟与险峻。

2、引入课题:山高峻,谷幽深。

二、合作学习

1、欣赏图片,说感受:云南的山谷有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图片,感受山谷的险峻幽深。(1)虎跳峡。 (2)怒江大峡谷。 (3)金沙江大峡谷。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你见过瀑布和峡谷吗?你能说出一个瀑布或峡谷的名字吗?

2、课堂小结:

山高峻,谷幽深是云南峡谷的特点,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观赏!

10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3、最惊险的“桥”——溜索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云南特有的“桥”——溜索。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人民的勇敢与智慧。【教学重难点】

了解溜索,感受云南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教学准备】 溜索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视频,感受溜索的惊险。

2、引入课题:最惊险的“桥”——溜索。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阅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了解最惊险的“桥”——溜索。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

(1)溜索形成的原因。 (2)溜索的作用。 (3)溜索的而制作材料。

4、再看视频,体会溜索的艰难与惊险,感受云南任命的勇敢与智慧。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了解了云南最惊险的桥是 ,云南人民真勇敢呀!

11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4、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5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地貌特征。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云南的地貌特点。 【教学准备】 云南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以云南十八怪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课题: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

二、合作学习

1、了解云南地貌特征:群山林立、山高坡陡。

2、看插图及课件图片,了解“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原因。

三、拓展小结

1、我会说:云南还有那些奇特的怪事? 教师拓展云南十八怪:

鸡蛋用草串着买、粑粑饼子叫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 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衣服同穿戴 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 蚂蚱能做下酒菜、四季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 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 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

2、课堂小结:

云南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这样的怪现象的形成。

12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5、世界地质公园——石林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5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石林的形成原因,感受石林的神奇。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石林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石林图片,云南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阿诗玛》欣赏

2、引入课题:世界地质公园——石林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阅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

3、分享成果:

(1)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石林形成的原因。

石林是一处有着坚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冲刷而形成。这一大片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约120千米处,面积约5平方千米。

(2)欣赏图片,感受石林的美丽。 阿诗玛、路南石林、乃古石林。

4、我能在地图上找出石林的位置。

三、拓展小结。

1、拓展延伸:介绍周围的奇特景观,或者说说看到过的有趣的景观。

2、课堂小结:

石林,是云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阿诗玛的传说发源地,欢迎你到石林来!

第15篇:地方课程教案

地方课程教案

四(3)班

江余柳

2013.10.22

一、古老的云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们云南有“恐龙之乡”的美称。

2、让学生知道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了解云南的历史知识。

3、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云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云南有很多美称,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2、了解云南古老的文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个云南人,你觉得咱们云南人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学生交流。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云南的过去。

二、新课教学

1、恐龙的乐园

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第

2、

3、4页,了解恐龙的过去及它的活化石,从而对恐龙产生兴趣。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学生读课文第

4、

5、

6、页,了解人类的起源地有哪一些,知道人的进化过程。

说一说元谋人与北京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交流。

3、教师读,学生听。云南有哪些辉煌的古文化?学生自读在课本上画出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

4、通过视屏让学生看看丝绸之路,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学生自读这部分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三、完成课后思考题

1、云南还出土过哪些珍贵的文物?

2、南方丝绸之路包括那几条古道?

第16篇:地方课程教案

思南民俗风情“船工号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思南土家船工号子的种类以及淳朴的民俗风情 过程与方法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以及老师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土家人的自豪感 计划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土家的船工号子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什么是船工号子?

二、大概了解

1、在众多的劳动号子中,思南乌江船工号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它具有云贵高原粗犷质朴的山味。

2、乌江奔腾于武陵山脉、大娄山之间,气势磅礴,峡滩蹱接。两岸奇山对峙,江中礁石嶙峋,波涛汹涌,素有“天险”之称。思南山城位于乌江中游,乌江开发较早,历代船工用辛酸血泪,甚至生命创造了乌江船工号子。

3、传说中讲到:鲁班发明了船,其徒弟赵巧用手划着船来到滩多浪激的乌江,船无法前进,他折下树枝代手,才发明了船桨。看到江岸牧童牵牛的情景,赵巧便叫弟子上岸,仿照牧童拉牛的姿势拉船。弟子劳累不堪,边拉纤边哭诉,这劳动中的哭诉,便是最早的乌江号子。可以想象古代乌江上的土家先民们,赤身裸体,艰难地摇着木桨,或者吃力地背负着沉重的纤绳,长年累月地在乌江狭窄的古纤道上爬行,头顶着悬崖绝壁,面朝惊涛骇浪,为了调节劳动的呼吸和动作而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后来才逐渐有了简明的词句。这种呼喊能使寂寞的环境变得气氛热烈,繁重的劳动稍能忍受,而且利用呼喊的节奏,协调动作,鼓舞情绪,提高劳动效率。再后来发现这些呼喊还能抒发思想感情,消除心中壁垒,于是无不述其事、歌其情。这种呼喊,历代相传,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内容和形式,直至今日仍在乌江船工中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三、了解船工号子的调号

1、乌江船工号子以号令式为主,这与乌江滩多浪急、江水汹涌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2、乌江两岸历来有“滩连滩,十船九打烂”的说法。当船工撑着木船穿过九湾十八滩时,常要呼喊《齐头号》、《急号》、《盘滩号》、《平摊号》、《横艄号》、《拖杠号》、《出艄号》和《提缆号》等几十种号子,其唱腔特点是高亢、粗犷、质朴,犹如江涛出峡,气势磅礴,千回百转,呈现出回环往复、咏叹再三的韵味,表现了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和火热的劳动场面。

3、在险滩恶浪处,为了统一步调、协调动作、避免窝工,领头人唱的就是号令,呼起则进,呼停则止;呼骤则疾,呼缓则徐。行止快慢,全凭号子指挥,气氛热烈紧张。这时,船工们唱起《盘滩号》、《急号》、《撑篙号》等。这些号子一般没有歌词,而以衬词为主。

四、总结

第17篇: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2.18晏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25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3、教师讲解。

4、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晏子的看法或评价。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搜集有关晏子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4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

三、学习晏子的名言。

1、生自己读晏子的名言,借助译文理解意思。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3、熟练朗读晏子的名言,试着背诵。

4、为能背诵晏子名言的同学画星星。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晏子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上,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对晏子使楚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了解了晏子的优秀品质,学习了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2.26孔融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11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孔融的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18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临终告白书》

三、说说自己对孔融的看法或评价。

四、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孔融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孔融的品质及性格特点,通过搜集资料和故事,进一步了解了孔融的为人。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黄河 3.18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4.背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25 1.

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

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

检查自读情况

5.

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

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

熟读成诵。 8.

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10.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诗歌、故事或传说,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4.1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黄河,先齐背《浪淘沙九首》(其一)。

2、上节课那两幅黄河名胜同学们查出它们的名字了吗?

3、指名说一说,

4、你还了解了哪些黄河名胜?

5、指名介绍。

6、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长总结自己小组的情况,准备集体汇报。

7、学生交流、总结,师巡视。

8、集体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9、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好,能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27黄河号子

教学目标:

1.

把《黄河船工号子》

(一)

(二)读通顺 2.

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

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8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

(一)

(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还不明白的等待集体交流。7.集体质疑释疑。

8.有哪位同学知道诸葛亮和周瑜是什么样的人物?指名介绍。9.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黄河号子的资料。 10.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4.15 1.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2.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3.先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5.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6.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黄河号子的来历,通过查找资料,锻炼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有部分同学当堂背诵了黄河号子。

4.10黄河精神4.22 教学目标:

1.

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

了解“龙门”的传说; 4.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

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

师范读《公元渡河》 3.

生试读

4.

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

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

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

学生读——背 8.

课堂总结:谈收获 9.

作业:

4.20黄河颂歌4.29 教学目标:

1.

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 积累黄河文化; 4.

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教学措施: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 2.

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

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

再读诗句——背诵。 6.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

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

作业:

五岳独尊——泰山

4.28泰山美景5.6 教学目标:

1.

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 2.

背诵杜甫《望岳》

3.

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4.

积累泰山文化。 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

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

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 4.

再读诗句——背诵

5.

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

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

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 8.

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5.5泰山日出5.13 教学目标:

1.

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

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

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

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教学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教学过程:

1.

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

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

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

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

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5.13登山抒怀5.20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 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教学措施:讨论交流、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 4.

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5.20泰山典故5.27 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 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教学过程: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18篇: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部分

生活常识

第一课时

拒绝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课内)

一、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 (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

4、分小组

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课外)

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

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现场实践)

2、上网查找资料。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

二、教师生成整合:

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

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了解“有偿使用”的含义

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呢?(讨论)

4、总结

三、学生代表发言:

关于现在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动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情况分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

课后延伸:微型课请家长来现场包书皮。

第二课时 废旧电池回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惯。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引入学习: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

2、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制定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怎样保护牙齿

一、教学理念

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我在设计本堂课时结合现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龋齿(蛀牙)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知道龋齿(蛀牙)的危害,并使之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我通过较为形象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引起触动,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做到“在生活里找

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整齐洁白的牙齿有益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牙齿的道理。

2、初步学会防治牙病,保护牙齿的方法。

3、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学会保护牙齿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2、难点: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模型牙齿、模型牙刷

五、教学过程: (一) 活动一:谜语激趣 认识牙齿

谜语导入: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不过它呀,就藏在谜语里,你们若是猜不着,它可就不和你们交朋友。(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课件出示牙齿的图片。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

香。

师: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

师: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用牙嚼碎)

师:别的东西又是怎样吃到肚子里的呢?(也是用牙嚼碎)

师: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

如果没有牙齿,小狗还能啃骨头,小兔还能吃萝卜吗?(不能) 师小结:我们的牙齿又白有坚硬,它的用处可大了,能够咬断食物,嚼碎食物帮助消化,可牙齿吃完东西后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很脏?

2、学生漱口,一起看漱口水。发现水很脏,激起自己漱口的愿望。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吃完东西后不去漱口,那些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就把我们又白又坚硬的牙齿给腐蚀掉,就会有小虫子来吃掉我们的牙齿,如果不信,看完下面这个动画片就会明白. 放《老虎拔牙》课件动画:(老虎自认为牙齿锋利,结果

因吃过多甜食,又不刷牙而导致蛀牙,全被拔光。)

师:看了动画,你想想为什么老虎的牙齿会拔光呢?

生:太爱吃糖了。

生:每天不刷牙。

生:平时不注意卫生。

……

师:对了,就是因为它没有保护好,所以牙齿才会——

生:蛀掉。

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

(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明白蛀牙的危害,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讨论研究

师:怎样才能保护好牙齿呢?小朋友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

汇报:

生:每次吃完东西漱漱口。

生:每天睡觉之前刷刷牙。

生:平时少吃甜的东西。

生:要是吃了东西不刷牙,虫子就要爬出来,牙齿就要蛀掉。

…… ……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但是蛀牙并不是虫咬的,而是吃了糖或甜的食物后,碎屑留在牙齿表面或牙缝中,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的作用下产生酸。牙齿中的钙、磷等成分渐渐被酸溶解破坏,出现了蛀洞。馒头、米饭及糕点等食物残屑,经过唾液作用变成糖留在牙缝中,也会产生蛀牙。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怎样蛀空的。(看课件:牙齿一步步被蛀的过程。) 师: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谁也不想遇到,可是就是有很多同学不注意口腔卫生,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对待牙齿的?今后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平时睡觉之前不刷牙,今后我会每天刷牙的。

生:我每次吃完饭都不漱口,以后我会漱口的。 生:我以后少吃点甜的。

…… ……

(通过探讨,观看课件,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蛀牙的重视,

并使之能自觉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保健预防

师:现在请你当当小医生,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病牙。

(同桌进行检查汇报) 师:如果你有病牙,或是牙面上有黑点,要及时治疗,防止蛀牙的进一步发生。

师:如果是健康的牙齿,就应及时预防,如果已经有病牙,更要注意口腔卫生。最好的预防方法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东西等。刷牙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师示范:(出示一支大牙刷和牙齿模型)刷牙时要采用竖刷的方法,把牙缝中存留的残屑都清理干净,并使每个牙面都能刷到,刷牙不仅可以清洁牙齿,还对牙床有按摩保健作用。(请学生学做) 学习刷牙的儿歌:小牙刷,刷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早晚坚持刷一刷,牙齿洁白人人夸!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刷牙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视帮助. 教师请不同学生上台示范,请学生自己评价.

(通过师的讲解示范和儿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应及时预防,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舞蹈: 师:学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刷牙的舞蹈吧!跟着音乐一起来,看谁跳得棒!(教师带领学生跳)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那只被拔了牙齿的老虎说些什么?提些什么建议? 生:老虎,你要每天刷牙。

生:老虎,你不要吃那么多糖。

生:老虎,你吃完东西要漱漱口。

生:你不要那么贪吃。

…… ……

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牙齿,牙齿一旦生病,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小要——

生:保护牙齿。

(让学生在学完整堂课时,知道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该

怎样做。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制作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制作首页

2、添加丰富的故事集。

3、添加背景音乐

4、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制作完整的幻灯片作品

[教学难点]: 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

[教学准备]:完整的成语故事集、图片、背景音乐、多媒体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文稿是由多张幻灯片组成 ,我们今天就把成语故

事集用演示文稿展示出来

二、新授

1、制作幻灯片首页。

(1)打开已经制作好的“成语集.ppt”演示文稿

(2)插入一张“标题”版式幻灯片;并输入文本

(3)设置字体、颜色、字号

(4)在大纲窗格移动这张幻灯片。

2、添加成语故事

(1)在第二张幻灯片上插入“空白”版式幻灯片

(2)插入艺术字

(3)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

(4)设置文本背景色和边框线形

(5)重复以上步骤,让学生把幻灯片制作好

3、放映幻灯片

(1)打开菜单“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

(2)鼠标点击幻灯片看下一张

(3)注意:也可以用右键选择“上一张”返回上一张

(4)试一试:点击左下角“放映幻灯片”按钮播放幻灯片

还可以按“F5“按钮放映演示文稿

4、添加背景音乐

(1)打开“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2)选择一个音乐插入。

(3)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是”按钮

(4)把小喇叭图标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5)点选小喇叭图标,右击鼠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编辑声音对象”

(6)再弹出的“声音选项”对话框中,勾选“循环播放”单击“确定”

(7)播放演示文稿,试听音乐。

(8)保存文稿

三、学生活动 把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在文章在插入图片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进一步美化自己的文章;同时学会调整插入文章的图

片大小和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本课内容学生比较陌生难掌握,特别是调整图片的大小及调整文字环绕方向,也是本课的难点、重点。

教学方法: 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任务驱动”与“问题解决”为主线,完成每个教学任务,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自主学习、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教学设想:首先给学生演示一张有剪贴画的文章,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任务(三个子任务),让同学们分步来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

2.指导学生学会调整图片的大小。

3.指导学生学会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学前准备:教师机学生机,一张有剪贴画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演示一张有剪贴画的文章,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排版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也来为我们的文章插入一些漂亮的图画。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

一、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

Word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剪贴画素材库。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图片加入到文章中。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上节课自己保存的文章中加入剪贴画(同学们可以看书P59页,按【例1】的步骤完成)。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然后,可以请学生来总结操作步骤。到教师机上做示范操作。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和学生交流。

(在“插入剪辑”后一定要关闭窗口,才不会导致操作出

错。) 任务

二、调整图片的大小。

同学们观察自己插入的图片和文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图太大了。)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刚插入的图片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有些学生会,也有些学生不会,有学生会找同学请教)。

教师肯定学生尝试中的成绩和好的学习方法,提醒需注意的问题。

任务

三、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

插入的图片虽然变小了,但仍独自占据一个段落,不仅浪费空间,而且版面也显得呆板。怎么样才能让图片和文字融合在一起并且让图片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呢?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巡视,帮助解决问题。

学生总结,到教师机上演示操作。

三、总结交流,反馈延伸。

作品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先小组内评价,然后展示给同

学们) 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图文并茂的文章,真为你们高兴!只要同学们多动手,多动脑,就能做出更漂亮的文章。希望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多动脑。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遇到了一个问题,插入剪贴画的对话框遮住了文章的编辑区,很多学生对于已经插入的剪贴画浑然不知,以为不能把剪贴画插入,以至造成了较严重的问题。以后教学要重点强调:在“插入剪辑”后一定要最小化窗口,才不会导致操作出错。另一方面有小部分学生对改变图片的大小掌握得不是很好,以后教学中需要加强.

美化校园

教学目标:

1、选定工具的使用;

2、剪裁工具的使用;

3、图形的选择与移动;

4、图形的缩放。

教学难点:图形的移动和缩放。 教学准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辅助网页。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出示上课的教学作业,提示,我们在上课的基础上如何来美化我们的校园。 生:提出各种方案。引出课题。

二、教学辅导。

1、提出自学的概念,今天的课要求自主学习。

2、怎么去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

3、教师引出自主学习的方法。看书学习和网页浏览参考。

4、介绍网页的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

(1) 网页的设计思路:希望学生按按钮的顺序去逐步操作。

(2) 如何把网页上的图片复制到画图上。 (3) 操作过程中的网页和画图之间的任务切换。 (4) 频的操作。

5、学生操作。注意以下几点:

(1) 可以离开座位指导或请教同学。(规定班干部或电脑好的同学作为指导)

(2) 在学生基本完成后全体离开座位看看别的同学可以给予你什么灵感或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然后加以改进。 (3) 教师巡回指导。

6、教学反馈。

选取学生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6、总结。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船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让学生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品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

爱。

礼品配上精美的包装,更显得礼品的珍贵、也更能表达主人的一片心意和美好情感。

礼品美化包装可以表达出送礼人自身的趣味、爱好以及色彩感和设计特色。

2、发展阶段

例如:方形纸盒的包装。

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礼盒上。

3、教学拓展

用其他材料进行包装设计与装饰。

第二部分 经典驿站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续小儿语》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增广贤文》(二) 教学内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不说自己桶索短,

但怨人家箍井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

《弟子规》

(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

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

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 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

(二)

教学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教学内容: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提问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讲解内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

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如;某个小朋友就说:“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

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朗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作 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幼学杂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幼学杂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中华改良杂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改良杂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千家诗》

(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徐元杰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徐元杰。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徐元杰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千家诗》

(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骈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千家诗》

(三)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程颢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程颢其他的作品。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千家诗》

(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卢梅坡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卢梅坡。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第19篇:地方课程教案

地方课程教案

——可怕的火灾

一、课名:可怕的火灾

二、类别:地方课程

三、探究性地方课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地方课准备

教师、学生借阅相关书籍,准备上网查找资料等

五、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可怕的火灾

组织形式:质疑——探疑——交流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交流评价

六、探究性地方课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质疑——问题的提出与产生 时间:1课时

目的:

1、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

组织形式:教师启发引导、讨论、填表、归纳问题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或想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1、老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特殊的号码,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2、出示卡片:“1

14、120、

110、119” ,引出“119” 火警电话。

3、老师:消防叔叔接到“119”火警电话,就会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施救,下面请看一段录像片(看课件)看完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4、先充分谈有关火灾的危害性,随机板书:“可怕的火灾”。

(二)学生质疑,成立研究小组

1、老师:你们想进一步了解火灾哪些知识?

2、分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4、老师疏理学生问题。

归纳:(1)火灾发生的原因?(2)有关灭火的方法。

(3)怎样自护自救。(4)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5、老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火灾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6、老师:现在我们就成立908研究所,你们就是小研究员,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

(三)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讨论准备研究的问题,填写研究计划表,定小组长。

2、分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3、学生讨论平时获取知识的方法。

4、集体分流,先说出各种方法。

5、老师小结: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参观、访问、做实验、上图书馆、书店查找相关读物,上网站查资料。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电影中搜集信息。

6、老师介绍两种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表格填写法。

(四)总结研究,布置任务

1、老师:通过对火灾的研究,大家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2、学生:(1)如何提问题。(2)如何制定计划。

(3)如何与其他人合作。(4)寻找相关的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老师:这就是老师给你们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平时你们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并且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都可以去研究并得到解决。

4、老师:下课后,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把资料袋的封面,设计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将在下个星期开个“信息交流会”,同学们从各个渠道搜集的信息进行交流、选择、整理。

第20篇: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章 山晋名人录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重尔(前 697年——前 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前 636年至前 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因遭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穆公发兵护送回国,被立为晋君。他重用狐偃、赵衰等人,协力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又号召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后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与楚军接战,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旋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主盟诸候,周天子亦奉如参加,策命他为“伯候”(霸主)。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歼敌立功,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候。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悒郁不得志,愤而奔魏。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惠文王时,奉使报秦,当庭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前 279年,秦、赵会于渑池,他随侍孝成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以功任上卿,居廉颇之上。由于他善自谦抑,相忍为国,使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遂成刎颈之交。

赵盾,春秋时期晋国正卿,即赵宣子,赵衰之子。前 621年在晋国执政,节俭奉公,注意整饬政纪,大得民和,又以车八百平周乱,立匡王。前607年,晋灵公图谋杀他,他避难出走,未及越境,灵公被杀。他回朝迎立成公,继续执政。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前607年,赵盾族弟赵穿攻杀晋灵公于桃园,他认为赵盾身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诛国乱”,罪责难逃,乃直书“赵盾弑其君”,以正视听。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

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少时贫困,乞食于齐,一度以养牛谋生,后为虞大夫。晋献公灭虞,把他虏去,作陪嫁的媵臣,押送往秦。中途逸去,又为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黑牡羊皮把他赎回,故号“五羊大夫”。时年七十余,曾向秦穆公推荐老友蹇叔,共襄国政。

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前 627年,奉秦穆公命,与西乞术、白乙丙(皆蹇叔子)将兵袭郑、灭滑(今河南偃师东南),归途过崤山(今河南渑池东)时,遭晋军伏击,三将均被俘。后释放回国,穆公仍不咎既往,复职如故,而礼待盖厚。他悉心雪耻,三年后,又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

豫让,春秋末晋知氏家臣。先事范氏、中行氏,继归知伯,颇受尊宠。后韩、赵、魏三家灭知氏,尽分其地。他改变名姓,漆身吞炭,伺机谋刺赵襄子,为主报仇。襄子过桥。他伏桥下欲刺襄子,因马惊,遂被索捕。他直陈动机不讳,并请襄子解衣,拔剑击衣雪恨,然后自伏剑而死。

荀况(约前 313一前 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儒学分化中,代表革新势力。在稷下三任祭酒。曾到秦国考察,晤见范睢;后至赵国,与孝成王议兵。晚年,应楚春申君召,受任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令,著书终老。其学术原于儒家,但又吸收和熔化了当时进步的思想学说。在天道观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在认识论上,提出“方贵于知”的观点,强调必待“天官”普遍接触事物,才能做到“征知”、“解蔽“,正确发挥“天君”之作用;在“正名”论上提出“制名以制实”的观点,强调“名”必待“约定俗成”,需经社会实践的检验。对人性问题,认为“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材朴”的“本始”表现即是“恶”。要改“恶”从“善”,必有待于“化性起伪”。他特别强调“礼”的“化性”作用,以为“礼者,法之大分”,必待“隆礼至法”,纳法入儒,实现“王道”才有保证。《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二篇,其中《大略》以下六篇,可能为后人附托。

李牧(?一前 228),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悼襄王时,将兵驻守北边,抵御匈奴,打败东胡(今内蒙南部一带)、林胡(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积有战功,甚得军心。前 233年,秦攻赤丽、宜安他奋起反击,在肥大败泰军。下一年,秦军越太行山,攻番吾(今河北平山东),又被他击败。统一战争中,秦灭韩后,转而攻赵,他和司马尚率兵堵击,相持一年。秦收买赵王嬖臣郭开,诬他造反,被杀。三个月后,赵国被秦国灭亡。

纪信(?——公元前 204年),赵城(今洪洞县)人,秦末刘邦起义军的将领。在项羽围困荥阳城时,代刘邦舍身赴难,使刘邦解脱重围,转败为胜。

郅都,西汉河东大阳(今平陆县)人。汉文帝时,他是皇帝的侍从官,汉景帝时被提升为皇帝侍卫的统领。他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执法严峻,以敢于直谏著称。

卫子夫(?——前90),汉武帝后,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本是平阳公主家中歌妓,前 128年生戾太子,遂被立为皇后。征和三年(前90),因“巫蛊”之祸,戾太子起兵失败后自杀,她不能自明被赐死。

卫青(?——前 106),西汉名将。字仲卿,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初为平阳公主家奴,后为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封长平候。元狩二年(前 127),率军大败匈奴,收复河套。元狩四年(前 119),又与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击败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掠夺,安定了北方诸郡。

霍去病(前 140——前 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人,卫青之甥,官至骠骑大将军、封冠军候,后任大司马。元狩二年(前 121),两次率兵击败匈奴,斩获四万余人,控制河西四郡,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走廊。四年,又和卫青深入漠北,击败匈奴主力。武帝曾为他建造府第,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病故时,年仅二十四岁。

霍光(?——前68),西汉政治家。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为骠骑将军霍去病弟。武帝时,住奉车都尉。与桑弘羊等同受遗诏,立昭帝为嗣,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封博陆侯。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废,又迎立宣帝。前后执政凡二十年。始元六年(前81年),他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中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之盐铁官营会议。今存《盐铁论》一书,系与会者桓宽的当场记录。

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字子明。上党潞(今山西潞城东北)人,武帝末,以良家子升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后失官。年三十余,乃学《春秋》,明习兵法,经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宣帝时,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曾出使大宛,率兵击破莎车,代为右将军典属国。后以军功为左将军光禄勋,封关内侯。

尹翁归(?——公元前62年),临汾人,西汉著名官吏,以刚正廉洁。执法严明,治理社会秩序而著称。

张敞(?——公元前48年),临汾人,西汉宣帝时大臣。以治赋有方,善理社会秩序而闻名。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前 6年),西汉楼烦(今朔县)人,婕妤是西汉时女官(嫔妃)名。班婕妤是班固的祖姑,有才学,善词赋,成帝初即位,入选后宫,始为少使,后立为婕妤。不久因赵飞燕得宠,惧祸自求供养太后,成帝许其入长信宫侍奉。著有《自悼赋》、《捣素赋》和《怨歌赋》等,抒发宫中苦闷之情。

郭泰( 128—— 169年),东汉名士,字林宗,介休人。家世贫贱,少好学,善论谈,博通古籍。尝游洛阳,为河南尹李膺赏识,遂相友善。在就为太学生所敬仰,一度名震京师。后归故里,官府征召,不就。党锢之祸起,他闭门教授,弟子数千。建宁二年,卒于家,四方之士千余人会葬,志同者共刻石立碑,蔡邕为之撰文。

王允(137——192年),东汉末大臣。字子师,太原祁(今祁县)人。少有大志,勤于习诵经诗,朝夕不忘驰射。年十九,为郡吏,曾捕杀宦官党羽。灵帝时,任豫州刺史,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灵帝死,奔丧京师,时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与之谋事,任从事中中郎,转河南尹。献帝即位,任太仆,迁尚书令、司徒。后与吕布密谋,诛杀董卓。不久,为卓部将李榷、郭汜所杀。

貂蝉,东汉并州郡(今忻州)人,十五岁被选入宫,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毛)冠。汉末被王允收为义女,用连环计使吕布、董卓反目,后归吕布。后传说被关羽所杀,又说为曹操所杀。

吕布(?—— 198年),字奉先,定襄人,以勇武著称,善弓箭,号为“飞将”。初从并州刺史丁原。董卓入京师。欲杀原,并其兵众,他为董卓收买后杀原归卓,被任命为骑都尉。后又与王允合谋杀卓,受任为奋威将军,封温候,割据徐州,建安三年,为曹操所杀。其故事流传民间,成为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者之典型。

关羽(?—— 219),三国时期刘备部将。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亡命奔涿郡,时刘备在乡里招合徒众,他与张飞往投,誓共生死。官渡之战前,曹操分兵东征,击败刘备,他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候。后仍投刘备,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为汉中王,任他为前将军,率众围攻曹仁于樊城,降于禁,杀庞德,北方震动,曹操拟迁都以避其锋。不久,孙权袭取荆州,他因骄傲轻敌,后备空虚,兵败被杀。

张辽(165——222年),字文远,三国时代雁门马邑(今朔县)人。少为郡吏。东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其武力过人,如为从事。旋而降曹操,为其五大名将之一。任中郎将,赐爵关内候。因数有战功,迁裨将军,从攻袁尚兄弟,和乌桓。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攻合肥,他率死士八百余人,奋勇突击,大破吴军,拜征东将军。后率军攻吴,死于军中。

徐晃(?—— 227年),宇公明,平阳郡杨县(今洪洞县东南)人。三国时曹操翦除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的五大名将之一。

贾逵(173——228年),字梁道,河东襄陵(今襄汾县)人,东汉、三国之际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忠于曹魏。

贾充(217——282),西晋大臣,字公闾,平阳襄陵(今襄汾)人。曹魏后期,任司马氏属下右长史,指使成济杀魏帝曹髦,参与军国机密。晋初历任司空、侍中、尚书令、太尉等职。泰始四年(268)主持删革刑书,制定《晋律》。其女贾南凤为太子司马衷妃,另一女为齐王司马攸妃,故深受宠信。他竭力反对伐吴,司马炎仍诏为大都督,被迫受任。

贾南凤(256——300),西晋惠帝皇后。平阳襄陵(今襄汾)人,贾充之女,性妒悍而多权诈。惠帝即位后,欲专朝政,密诏楚王玮等进京,杀辅政大臣杨骏及汝南王亮、卫灌等,株连数千人,又以矫诏擅杀之罪杀楚王玮,挑起宗室内部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她用张华、裴顾等人掌政数年,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

刘渊(?—— 310年),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304——310年在位。字元海,出身新兴(今忻州市)匈奴贵族,少时常住洛阳,与名儒官僚交游。父豹死,袭匈奴左部帅,任建威将军、匈奴五大部大都督。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欲发五部众为援,派他返回并州。元熙元年( 304),于离石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即汉王位,出击并州各地,并王弥、石勒等部,赶走并州刺史司马腾。五年,称帝改元,建都平阳(今临汾),向晋都洛阳发动进攻,不久病死。

孙盛,生卒年不详。太原中都(今平遥)人。东晋无神论者,曾驳斥佛教“神不灭”的思想。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人,博学才高,诗赋都很有名,曾注释《尔雅》、《方言》、《楚辞》等,是东晋有名的训诂学家和重要文学家。

温峤(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初从刘琨讨石勒,为其谋主。司马睿也镇江左,他奉琨命南下劝进,被留用,参与机密,甚受倚重。

石勒(274——333),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319——333年在位。上党武乡(分榆社县北)人,羯族,父祖均为部落小帅。少时耕田行贩,生计穷困,为并州刺史司马腾掠卖至山东茬平为奴,后与牧马帅汲桑起兵反晋。桑被杀,他投奔刘渊,为安东大将军,转战冀、并、幽地区,并王弥、王浚等部众,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光初二年(319),北据襄国(今河北邢台)称赵王,建国初期,竭力提高羯人地位,同时重用汉族人张宾为辅佐,恢复租调剥削,典定九流,崇儒学,兴佛教,借以稳定后赵政权。太和二年(329)攻灭前赵,控制中原大部,次年称帝,不久病死。

慧远(334一416),东晋名僧,雁门楼烦(今宁武)人。本姓贾,少时通儒学,亦善老庄,与弟慧持同受戒于名僧道安,太元四年( 379)赴荆州传教,在庐山宣讲《丧服经》。他精研佛教,创立净土宗,在南方广流传。在探讨哲理时,与名士陶渊明等常有来

第二章

山晋旅游景点介绍 游玩景点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 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常万已在车辆村建“ 南祠堂”,立“世荣堂”,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常万达在村北建“北 祠堂”,立“世和堂”,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游玩景点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宽度在2.5与3米之间,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游玩景点 皇城相府

内城(原名斗筑居)与外城(中道庄)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为依山而建的全封闭双城堡建筑群。外观,城中有城,顺物应势,蔚然壮观;其内,庭院错落,曲径通幽,博大精深。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且将明代建筑与清代建筑巧妙结合,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书院学堂、防御工事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再加之典雅别致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装饰和大量卓尔不群的皇家御赐牌匾、物件之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内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主要建有御史府、世德居、树德院等8座大型院落、125间层层叠叠的藏兵洞和七层百尺高的河山楼及春秋阁、文昌阁、陈氏宗祠等。其建筑设计古朴粗犷,浑厚坚固,给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

御史府

藏兵洞

大学士第

游玩景点 皇城相府

外城,紧依内城西城墙而筑,平面近乎方形,为清康熙盛世主人陈廷敬入阁拜相后所建,故而民间又称其为“相府”。主要建有御书楼、相府、点翰堂、内府、管家院、绣楼、东书院、内宅、西花园、望河亭等。其建筑布局沿袭了清代前堂后寝的规制,并且在建筑规格上彰显了“正一品光禄大夫”门第的尊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印象。

另外,内城和外城的总体布局,以“神龟”祥瑞之象组合建造,寓有“千秋永固”之意。

中道庄

游玩景点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作为清代早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陈廷敬的居所,文化内涵丰富,历史遗存甚多。其建筑的选址、定位、布局、体量、形制、意象,无一不在诠释着以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杰出人物的诸多奥秘及其生前死后所享有的荣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范例。因此,被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两位老先生盛赞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代,生活在这座相府内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著述繁多,冠盖如林,仅有著作流传至今的诗人达36位,曾出现过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 古文化街

中华字典博物馆

游玩景点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自1998年修复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数百万海内外游客,被广誉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并先后有10余部影视剧上门拍摄。其中,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在央视播出后引起轰动,收视率达到空前高度。

八音会

游玩景点 相府庄园

相府庄园是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皇城相府景区西北部1公里处,是集景观养生、休闲度假、现代农业、生态抚育、观光旅游、会议接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 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区有珍奇花卉园、热带风情园、奇特瓜蔬园、芳香养生园,主要展示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和珍奇花卉植物。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优良蔬菜60多个品种,并取得国家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认证。生态休闲观光区有奇树园、樱花园、石榴园和采摘园区,供游客观赏、娱乐和采摘。

鹳雀楼详情 游玩景点鹳雀楼

整个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盛唐时代开放的社会精神和盛唐文化为包装,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成为国内外游人观光、浏览、休闲、度假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景区内重点景观地段详细规划,通过具有象征性,古朴典雅,自然协调的建筑物等,体现、烘托鹳雀楼的宏伟壮观,渲染博大精神的华夏文化。

风景图

游玩景点鹳雀楼

风景图

新修的鹳雀楼通身采用唐代油漆彩画装饰,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1)名楼浏览区。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和名楼中心浏览区。(2)黄河风情浏览区。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和柳园。(3)山水浏览区。包括:苍山苍林自然景观区、吉祥如意湖和鹳雀苑。(4)康乐浏览区。包括:蒲津康乐园、唐代马球场和日潭戏水园。组景借景有序,使整个景区形成一曲有序幕―――乐章―――高潮―――余韵无穷的人文景观,更加体现“中华名楼,黄河明珠”的崇高深远意境。

洪洞大槐树详情 游玩景点 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是所有移民后裔共同的老家。明朝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六百年来大槐树一直被人们作为老家的标志,被当做“祖”、称作“根”。来这里寻根的大槐树移民后裔虽不是同一个姓氏的人,但在600年前都是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同乡,都是大槐树下的子孙后代,都是同一条根,同一脉祖。

游玩景点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旅游区占地400余亩,位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北端,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309国道,西接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交通极为便利。园区集名胜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为一体。

游玩景点 祭祖活动区

祭祖活动区主要是为大槐树后裔提供祭拜先祖的场地,其建筑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莲馨桥、槐香桥和鹳鸣桥、献殿、祭祀广场、祭祖堂。其中“根”字影壁造型独特、雕刻精美,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祭祖堂是整个祭祖园的核心,堂内供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

根雕大门

名胜古迹区主要展示当年移民的见证物,其景点包括:牌坊、第一代大槐树遗址、

二、三代槐树、石经幢、古驿道、广济寺等。第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民国三年景大启、刘子林等人在一代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了遗址。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大槐树

游玩景点 民俗游览区

民俗游览区主要功能是观光、休憩,包括莲花塘、民俗村、槐林、洪崖古洞等景点。其中,“洪崖古洞”是现在“洪洞”县名的由来,取城南“洪崖”,城北“古洞”而得名。“莲花塘”是当年洪洞县城的别名——莲花城的象征,千百年来洪洞城四周蓄水植莲,夏季莲花盛开,情趣盎然,故称洪洞城为“莲花城”。民俗村是当年移民先祖生活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元末明初洪洞当地人的生活场景。 洪崖古洞

游玩景点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景区体现了丰富的移民文化内涵,为大槐树后裔营造了老家的感觉,同时满足了大槐树后裔寻根问祖、旅游观光、休憩、餐饮、购物的需求。

祭祖堂

景区特色 祭祖活动

大槐树祭祖习俗是以大槐树为形象图腾,以洪洞地方文化为渊源,以移民史实和纪念移民为主线,以维系宗亲之情为精髓的文化现象。大槐树祭祖习俗于2008年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国家各级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推崇和关注。

祭祖大典

移民先祖之牌位升坛享祭

中元节祭祖大典

威风锣鼓表演

景区特色 表演活动

移民情景剧表演:动态移民情景剧,反映了明初移民的部分场景,为移民后裔追根溯源提供了象形依据,该处表演为情景剧,表演场地根据历史记载方位而选定,历史感强,真实性强,定位准确,是一部有理有据、可追溯的历史文化类情景剧表演。 大型威风锣鼓表演:“威风锣鼓”是集锣、鼓、铙、钗四种乐器合奏表演的一种打击鼓乐艺术。大槐树威风锣鼓表演开展于2010年5月份,也是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素材为一体的主体演出项目。

云冈石窟详情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º20’,北纬40º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

1、2窟,第

5、6窟,第

7、8窟,第

9、10窟,第

11、

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游玩景点 云冈石窟

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这个时期即云冈中期石窟,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云冈石窟图片欣赏

佛光大道

汉白玉佛塔

尧庙详情 游玩景点尧庙

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 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尧庙

尧庙

游玩景点尧庙

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由于老的广运寺已毁于火灾,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年来重新修建的。

尧庙

尧庙

游玩景点尧庙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夫人的像。据说尧王的夫人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约一亩多大)、梳妆台等。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十分罕见。其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日,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尧庙 尧庙

游玩景点尧庙

进了尧庙,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尧庙

第三章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与典籍之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指的是那些主要不依靠物质或物质载体无法涵盖的文化遗产,比如如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其内容十分丰富。山西不仅是文物大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厚的宝库,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105个,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省份。

一、民间文学类

董永传说(万荣县)

二、民间音乐

左权开花调(左权县)

河曲民歌(河曲县)

晋南威风锣鼓(临汾市)

绛州鼓乐(新绛县)

上党八音会(晋城市、长治市)

文水鈲子(文水县)

五台山佛乐(五台县)

三、民间舞蹈

狮舞(天塔狮舞)(襄汾县)

高跷(走兽高跷)(稷山县)

翼城花鼓(翼城县)

四、传统戏剧类:

晋剧(山西省)

蒲州梆子(临汾市、运城市)

北路梆子(忻州市)

上党梆子(晋城市、长治市)

雁北耍孩儿(大同市)

灵丘罗罗腔(灵丘县)

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孝义市)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朔州市、繁峙县)

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右玉县、临县)

二人台(河曲县) 锣鼓杂戏(临猗县)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孝义市)

五、曲艺

潞安大鼓(长治市)

七、民间美术

剪纸(中阳剪纸)(中阳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阳城县)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平遥县)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汾阳市)

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太原市)

十、民俗类

潞城民间社火(潞城县)

二、传统音乐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上党八音会、上党乐户班社)(山西省阳高县、忻州市、长子县、壶关县)

三、传统舞蹈

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汾阳地秧歌)(山西省临县、原平市、汾阳市)

傩舞(寿阳爱社) (山西省寿阳县)

四、传统戏剧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上党梆子 (山西省长治市)

秧歌戏(祁太秧歌、襄武秧歌、壶关秧歌) (山西省祁县、太谷县、襄垣县、武乡县、壶关县)

道情戏(洪洞道情) (山西省洪洞县)

木偶戏(孝义木偶戏) (山西省孝义市)

七、传统美术

剪纸(广灵染色剪纸) (山西省广灵县)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 (山西省清徐县)

八、传统技艺

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

九、传统医药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

一、民间文学

赵氏孤儿传说(山西省盂县)

白马拖缰传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舜的传说(山西省沁水县)

烂柯山的传说(山西省陵川县)

四、传统戏剧

上党二簧(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五、曲艺

莲花落(山西省太原市)

长子鼓书(山西省长子县)

翼城琴书(山西省翼城县)

曲沃琴书(山西省曲沃县)

泽州四弦书(山西省泽州县)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通背缠拳(山西省洪洞县)

七、传统美术

平遥纱阁戏人(山西省平遥县)

清徐彩门楼(山西省清徐县)

八、传统技艺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山西省忻州市)

十、民俗

(山西省太原市) (山西省太谷县)

中和节(永济背冰、云丘山中和节) (山西省永济市、乡宁县)

尉村跑鼓车(山西省襄汾县)

独辕四景车赛会(山西省平顺县)

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模板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