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5 08:32:17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2.

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 4.

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

(课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答:1.人民群众支持 2.皇帝和一些官员支持 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

6.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

2.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3.

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

4.

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

5.

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史上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6.

1840.6~1842.8 南京下关。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1.

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

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 4.

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

5.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

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

7.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

8.

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

9.

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

10.

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

第二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

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

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

3.

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4.

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 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 2. 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 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 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 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陕甘总督

1.1.态度坚决,很有谋略 2.新疆人民支持 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

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3.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

4.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黄海大战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

中日《马关条约》

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 ②政治上 ④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

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 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著名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著名: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 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 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 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

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

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第七课 辛亥革命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 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 三民主义——民族

驱除内虏

(核心)

平均地权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

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 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

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

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

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新文化运动新发展

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 第三单元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

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

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 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 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

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

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指导思想不同 ③发展前途不同 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

五四: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性质:

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

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

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 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

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1924年国共合作

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北伐的胜利进军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

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

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 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

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反动派缺乏警惕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

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 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由共党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意义: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事件:南昌起义爆发

人数:2万多人 激战5个小时

井冈山会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P65)

1928年1月,湘南农民纷纷暴动参加革命。起义部队攻下宜章、郴州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

1928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一支正式红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陈毅

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同时也是共党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开端(1928.7)

星火燎原

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 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大小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近10万人。

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委员会兼红军总司令。

第14课 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亲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中国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4到封锁线,度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 毛色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

红军转入贵州,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

遵义会议:

1.

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

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3.

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路线图:P71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 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

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课 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 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杀了30多万人。 血战台儿庄(国民)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 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共党)

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兵力:105个团

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

╭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 局部反攻︱

╰ 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

中共七大召开

时间:1945年4月~6月 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 党的政治路线:

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 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

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 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

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重庆谈判

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

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 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歼敌:5.6万人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 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简表P99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渡江战役

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推荐第2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1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田维德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继续担任49班的历史教学,该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我接任了48班的历史教学,该班成绩较好,但不及格的现象还存在。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推荐第3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

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吴亲江 任教班级:(

2、

3、

4、

5、

10、11)

一、学期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和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能够达标。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4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 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名胜古迹、听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

8、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熟悉学生、教材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第二周:

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新授) 第三周: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新授) 第四周:单元小结(复习)

第五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授) 第六周:辛亥革命(新授) 第七周:历史人物小传(活动)

2 第八周: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新授)

第九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新授)

第十周: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新授) 第十一周:期中复习(复习) 第十二周:期中检测

第十三周: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第十四周: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活动)、

单元小结(活动)

第十五周: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新授) 第十六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授)

第十七周: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授)

第十八周: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新授)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检测与评比

2013.9.1.

推荐第4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我接任了32班的历史教学,该班成绩较好,但不及格的现象还存在。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课题

课型

1

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新授

2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新授

单元小结

复习

4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

5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新授

6

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7

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新授

9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新授

期中复习

复习

11

期中检测

12

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新授

13

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单元小结

活动

14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新授

15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新授

16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17

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新授

期末复习

复习

期末复习

复习

20

期末检测

推荐第5篇: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共有70人,其中八年级(一班)34人,八年级(二班)36人。该届学生总体水平不高但比较平。初二历史是中考内容,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应该比较强,八年级学生课堂纪律应该比较好。但综合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综合归纳能力,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八年级的内容是从鸦片战争到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7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每课时的具体知识为依据展开教学。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四、认真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本套课本以课为单位。每课教学一课时。

第一周(8.27-31):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二周(9.3-7):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

第三周(9.10-14):第4课 洋务运动。

第四周(9.17-21):第5课 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五周(9.24-28):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六周(10.1-5):国庆长假

第七周(10.8-12):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八周(10.15-19):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立

第九周(10.22-26):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十周(10.29-11.2): 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11.5-9):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十二周(11.12-16):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十三周(11.19-23):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十四周(11.26-30):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十五周(12.3-7):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十六周(12.10-14):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七周(12.17-21):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十八周(12.24-28):第23课

内战爆发

第十九周(12.31-1.4):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二十周(1.7-11):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一周(1.14-18)第27课 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第二十二周 (1.21-25)期末考试

总结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葛行山

2018--8--20

推荐第6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历史是一分非常有意义的一门学科,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参考!

一、指导思想

依照新课标要求,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六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为主要课型,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6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四)具体教学进度见教研室计划

推荐第7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吴增喜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一般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由这些年的情况得知,科目多,特别是语数外占据时间较多,学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里疲劳,相当多的学生厌学、不学,像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很难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整个学科教学环境不好,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4课。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1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3单元小结复习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6历史人物小传活动

7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9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10期中考试

11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13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单元小结活动 14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1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16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7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8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检测

推荐第8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汤晓飞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立足于本校实际,坚持两个不动摇即坚持两基不动摇,坚持常规不动摇,在教学上要实现“两个提高”,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全科及格率。努力破解“学困生”难题,加强优秀生的培养。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学期以完成教育教学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1到第22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

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学生(1~5班)现有学生151人,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广泛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班班通使用要落到实处,让远程教育资源为我所用。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

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教学基本功的提高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

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

(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

(4)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不断的磨练自己。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力争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积极锻炼自己的各项基本功。

六、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 间

内 容

2-4 周 8.26——9.13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5-7 周 9.16——9.30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8-10 周 10.8——10.25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1周 10.28——10.30 期中考试

11-12周 13-14周 15-16周 11.2516-17 周 12.918-21周 12.18 10.30——11.13 ——11.22

——12.6

——12.18

——1.10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期末复习

11.13

推荐第9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计划

彭安平

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特制定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年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4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1840到1949年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能够达标。

六、重点难点

如何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七、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学生来源山村和乡镇,历史知识面狭窄,学习方法单一,情感比较单纯。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有的学生喜欢刨根问底,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所以,课堂纪律一定要狠抓过硬。才能确保学生正常学习。

八、方法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图、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挨打,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名胜古迹、听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九、教改设想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学习、启发学习、指导学习、互动学习、生成学习。

十、教学构想

科学、民主、平等、自主的学习观;求真、向善、唯美的个性化学习;快乐、尊重、希望的人性化学习。

十一、教学安排 周次与教学内容

第1-8周:上到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9周:期中复习; 第10-18周:结束新课; 第19周:期末复习; 第20周:期末考试。

推荐第10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二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

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再除去两分钟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七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县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7、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8、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11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八年级(1—8)班,人数多,每班平均50人。从总体来说,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具体来讲,班级人数多 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也不利于辅优培差工作的开展。女生,听话守纪,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分析理解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男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有针对性性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大多有价值,不过,男生不喜欢识记基础的知识点,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0课,六个单元。具体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 列强的 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一至五单元,难点是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也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四、教学措施:

教师应帮助八年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五、课时安排: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2课烽烟再起.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一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第1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2课 戊戌变法 第3课 辛亥革命 第4课 新文化运动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二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2课 国共合作北伐 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 第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期中复习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课 抗日救亡

第2课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3课 中国军民英勇抗日 第4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四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课争取光明前途的斗争 第2课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1课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 第2课 思想文化的发张 第七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

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2课时)

活动课(3课时,根据教材各单元活动和实际情况待定)

科任老师:丁妙钗,方海英,刘礼祥

日期:2016年9月12日

第12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任务目标

本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思想素质、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以文化课为主要课型,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线索清晰。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提倡各抒己见,重在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是内容丰富。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以及乡土教材的内容。

三是重难点突出。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1班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

1、3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课标;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落实基础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思品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五、教学进度

周次 1-3

4-6

7-9

10-13

14-17 课题 1课 鸦片战争

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 3课 收复新疆 4课 甲午中日战争

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元总结 6课 洋务运动 7课 戊戌变法 8课 辛亥革命

9课 新文化运动 单元总结

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1课 北伐战争

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单元总结 14课 难忘九一八

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单元总结 18-20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单元总结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1-22

20课21课22课 单元总结 第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第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第13篇: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1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新授

2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新授 3单元小结

复习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 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授 6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7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新授 9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新授 10期中复习

11期中检测

12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13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单元小结活动 14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新授 1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新授

16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17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新授 18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检测

第14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第七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课本第45页的内容及第46页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一的第

2、4~6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重难点:

比的基本性质理解比与除法 分数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二、提出问题

1、分数约分根据什么性质?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2、把被除数和除数转化为整数,根据什么,说一说商不变的性质.

三、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1.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1) 求比值

6:8

12:16 (2) 观察求比值的过程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从上面可以看出: 6:8=12:16

那么这里的前项和后项都有什么变化? 6:8=(

)=12:16

学生不难发现:6:8=(6×2):(8×2)=12:16 (3) 说一说你的发现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观察算式。(将前一个等式倒过来) 12:16=6:8 师:如果这样看,前项和后项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变化 演示:

12:16=( )=6:8 12:16=(12÷2):(16÷2)=6:8 (5) 说一说你的发现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 规纳规律

师:你能不能把上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果,教师板书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 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引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或 1. 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 练习十一第

2、

4、6题。

第八课时: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按比分配.课本第49页的例2、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引题:两个小组要栽30棵树,第一组有7人,第二组有8人,要怎样分配才合理? 象这样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种分配方法。(板书:比的应用)

二、新授。1. 教学例2。

出示例2:某种清洁济浓缩液和小按1:4的比可以配制成稀释液。 如果配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各有多少ml?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说一说1:4表示什么?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水的体积是浓缩的4倍; ②浓缩液的体积是水的1/4 ③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1/5 (引导提问:稀释液是几份的数?“5”是怎样得出的? ④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的4/5。

(3)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想怎样列算式表示? 学生可能的解答方法是: 第一,每份是:500÷5=100 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第二,稀释液的份数:1+4=5 浓缩液:500×1/5=100ml 水:500×4/5=400ml 答:略 2.做一做

完成课本做一做第

1、2题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与同伴交流。

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第二题,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说一说各班分配的数量各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列式解答

三、当堂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第1- 4题。

第15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1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其他工作与学校保持一致。八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

周次 时 间 内 容 1 周

9、3——

9、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2 周

9、10——

9、14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3 周

9、17——

9、21 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 4 周

9、24——

9、28 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 5 周

10、1——

10、5 国庆节放假

6 周

10、8——

10、12 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

7 周

10、15——

10、1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8周

10、22——

10、26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9 周

10、29——

11、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周

11、5——

11、9 期中考试

11 周

11、12——

11、16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2周

11、19——

11、23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3周

11、20——

11、24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4周

11、26——

11、30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5周

12、3——

12、7 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6 周

12、10——

12、14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7 周

12、17——

12、21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8 周

12、24——

12、28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9周 期末复习

20周

1、7——

1、11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2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我接任了32班的历史教学,该班成绩较好,但不及格的现象还存在。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课题

课型

1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新授 2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新授 3单元小结

复习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 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新授 6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7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新授 9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新授 10期中复习

复习11 期中检测

12 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新授

13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单元小结

活动 14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新授 1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新授

16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17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新授 18期末复习

复习19期末复习

复习20期末检测

评论|

3一、学期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和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能够达标。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4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 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名胜古迹、听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熟悉学生、教材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新授)

3、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新授)

44、单元小结(复习)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授)

6、辛亥革命(新授)

7、历史人物小传(活动)

8、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新授)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新授)

10、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新授)

11、期中复习(复习)

12、期中检测

13、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14、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活动)、单元小结(活动)

15、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新授)

16、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授) 单元小结

17、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授)

18、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新授)

19、期末复习(复习) 20、期末复习(复习)

21、期末检测与评比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胡天宝

一、课标要求 本学期,我任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为了使历史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拟定本教学计划。●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材分析

(一)编写特点:本教材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内容安排注意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着力克服内容的“难、繁、偏、旧”,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教材以课为单位,上册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

(三)重难点:

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3、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6、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7、戊戌变法: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8、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10、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11,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毛泽东为什麽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意义

14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西安事变

15宁为站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泸沟桥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

16血肉筑长城台儿庄战役中共七大的召开

17内战烽火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18战略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的原因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有线电报,电话,及照相机,和电影的传入社会习俗的变化

2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四位文化名人典型事迹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事迹

22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性格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对历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对历史也稍感兴趣,但学生很不踏实,对史实的记忆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学应重在监督学生记忆。总之,希望通过努力,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本学期将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认真备课,上课,对于每节新授课做到收集资料一定要充分,可以从网上收集详细资料。

2需要用到课件的用课件讲课。

3加大练习量,每学完一课,每学完一单元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复习,做适量的练习题,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和阶段,

4每月进行一次测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优生的分数进行分析,尤其是那些分数不高的优生。加大对他们的关注。

5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6教学课件中加入视频音频资料,增强学生的兴趣。

7加大检查力度。

8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

9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10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活动。

6六、教学进度

一、二周1--3课3

三、四周4-7课4

第五周8课对一,二单元小测2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八周9--12课4

第九,十周13--15课第四单元小测4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6-17课2

第十三周复习前五单元2

第十

四、五周18--21课4

第十六周22课2

第十七周小测前五单元4

第十八周年级组织考试

第十九周复习阶段迎接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一般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由这些年的经验得知,八年级学生学习科目多,特别是语数外占据时间较多,学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里疲劳,相当多的学生厌学、不学,像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很难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教科书由主题和课组成。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7个主题,共二十二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学习与探究以及

7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学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3.优化“六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8

第16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又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你!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以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又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例如学习《动荡的中东》一课时,向学生提问中东地区的矛盾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这个因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讨论的效果不高,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提问:回顾中东地区的历史?引入四次中东战争。理解了历史的因素。

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二、以论导之,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对于苏联的解体,可以由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会解体吗?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以动引他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在课堂上,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威宁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

共六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展开、、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

算机辅助教学。

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第17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郑波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每课一课时,每个单元复习测试二课时。

第18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本学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七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培优辅差措施。

优生培养措施:

1、找学生谈心,提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激发对未来的斗志。

2、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3、多方面收集资料,指导优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课堂上分层教学,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5、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学困生辅导措施:

1、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4、用优等生带动差生,以优促差,以实现“培优”和“辅差”。

5、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进行检查,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 周次 内

1

周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2

周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3

周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4

周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5

周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6

周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7

周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8

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9 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 周 期中考试

11 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2 周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3 周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4 周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5 周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6 周 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7 周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8周 期末复习

2013年8月31日

第19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经秀琴

本学期,我任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为了使历史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拟定本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性格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对历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对历史也稍感兴趣,但学生很不踏实,对史实的记忆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学应重在监督学生记忆。总之,希望通过努力,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编写特点:本教材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内容安排注意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着力克服内容的“难、繁、偏、旧”,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材以课为单位,上册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

四、进度

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新授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新授 单元小结 复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授 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新授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新授 期中复习复习期中检测

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活动 动、单元小结

14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新授 15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新授 16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17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新授 18 期末复习复习19 期末复习复习20 期末检测

六、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本学期将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认真备课,上课,对于每节新授课做到收集资料一定要充分,可以从网上收集详细资料。

2需要用到课件的用课件讲课。

3加大练习量,每学完一课,每学完一单元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复习,做适量的练习题,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和阶段,

4每月进行一次测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优生的分数进行分析,尤其是那些分数不高的优生。加大对他们的关注。 5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6教学课件中加入视频音频资料,增强学生的兴趣。 7加大检查力度。

8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 9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1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课 题 课型

第20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其他工作与学校保持一致。八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

1 周

9、3——

9、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2 周

9、10——

9、14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3 周

9、17——

9、21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4 周

9、24——

9、28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5 周

10、1——

10、5

国庆节放假

6 周

10、8——

10、12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7 周

10、15——

10、1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8周

10、22——

10、26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9 周

10、29——

11、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周

11、5——

11、9

期中考试

11 周

11、12——

11、16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2周

11、19——

11、23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3周

11、20——

11、24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4周

11、26——

11、30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5周

12、3——

12、7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6 周

12、10——

12、14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7 周

12、17——

12、21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8 周

12、24——

12、28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9周

期末复习

20周

1、7——

1、11期末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