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05:5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表现深挚的感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3: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5:借书满架

二,质疑讨论:这满架的书真是借来的吗?

明确不可能。

归有光出身于一个怎样的家庭中?

明确官宦家庭,书香门第。

这能否从文中找出?

明确吾家读书久不效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明确积书满架———据《四部备要》本集中作“积书”

三:1:这样一个大家庭,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明确:分崩离析,连小轩也凡四遭火。

2: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渲染衰败的景象?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这里,作者抓住了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就将大家庭颓败破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

板书:生活细节(投影:细节描写),这是我们这堂课的学习重点。

四:1:好端端一个家庭,弄得四分五裂,面对这样的变故,作者满含怎样的感情?

2:能否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悲

3:他的悲哀仅仅是由于家道中落吗?

否。他又追忆起了逝去的亲人――母亲、祖母、妻子。

五:作者回忆母亲、祖母、妻子,同样也是选取日常生活中一些平淡的事,通过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他深挚的感情。

1:自由朗读“家有老妪”,┉“令人长号不自禁”

2:这些细节描写,你最欣赏哪一处?

母亲

a.“某所,而母立于兹。”首先造成一种触景伤情的气氛。

b.借老妪之口说出“儿寒乎?欲食乎?”的关切话语,把母亲在世时对孩子关心爱护、问寒问饥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

c.娘以指扣门扉曰

这一动作更使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d.娘不仅对子女关心备至,对老妪也是友善对待,所以老妪在谈及母亲时也是伤心不已。有这样慈爱、善良的母亲是一种福份,而如今她已早早离开人世了,作者八岁丧母,这些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对于一个年幼丧母的人来说,多么亲切温暖、值得眷念。

投影:林纾先生“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提示:请学生联系自身体会,也联系归有光的身世:八岁丧母,十年世态炎凉该有谁知,“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祖母:

对这位自幼丧母的孙子,祖母自然是格外关切

a:“大类女郎也”——嗔怪,喜悦

b:大母过余曰——无限关切

c:以手阖门——不打扰

d:“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寄以无限期望,希望他能重振门楣,光宗耀祖。

分析: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归有光八岁能文,可说是天资聪颖,他自己当然也希望早露头角,而今18岁,却依然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这里,作者用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平平常常的几个动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的无限疼爱关心殷切期望写得淋漓尽致,足见作者摄取生活细节功力之深。

投影一一朗读3个句子,体会

六:1:(对照投影)作者在追忆母亲时,“余泣,妪亦泣”。想起有负祖母厚望,“令人长号不自禁”,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作者在回忆亡妻时,有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悲痛呢?

一一没有

2:朗读余“既为此志”这节,

3:提问:

请你们设想一下“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如果拍电视,请你设想一个最佳镜头2手把手学写字

4:提问:诸小妹为何提阁子之事?

自然是妻子经常提起的缘故,她经常提起阁子中的人。所谓“爱屋及乌”,她是爱人及阁了

5:这样一位好妻子,好伴侣,现在离我而去了,作者的心情自然是无限悲凉,你们能否从这两节中找出这样的细节呢?

配乐朗读

a:室坏不修一一吾妻死了,再无心情去修缮小轩,含蓄地写出了内心的忧伤

b:亭有枇杷树一一作者没有写如何怀念她,只说妻子手植之树已亭亭如盖矣,不说人在思念,只说树在生长,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睹物伤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正如明代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惨怛”,忧伤,痛苦。“怛”读dá)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可以提示:联系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写一一如《红楼梦》中“宝玉哭灵”)

6:有感情朗读末节

七:课文后几节,作者极力渲染这种悲情,可是文中第一段却极力描写项脊轩生活的怡然自乐,这是否会冲淡悲情?

否,起反衬作用

八:文题《项脊轩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事、景都与轩有关,作者的或喜或悲之情也来自于轩,清代梅曾亮言:“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九:总结:

好端端一个大家庭,最终分崩离析,这是一悲,人们常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归有光就占了两大不幸,再加上功名未遂,辜负了祖母的殷切期望,接二连三的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只能借《项脊轩志》这一篇散文来寄托对大家庭破落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怀念

十:这篇文章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

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曰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人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以“平平淡淡总是真”作结

板书设计反衬

(景)喜项脊轩————悲(事、人)

生活细节

推荐第2篇: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陶俊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被称为“明文第一”的作品《项脊轩志》,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人称震川先生,有文集《震川先生文集》。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评价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被称为“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他们认为作文应学习唐宋文章的法度,尤其推崇宋儒“文道合一”的主张。归有光自有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一生郁郁不得志。 释题: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志,记录、记载的意思。

教学过程

齐读、散读文章

①思考:围绕着项脊轩,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概括内容)

明确:修葺项脊轩;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记琐事) ②行文中那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的感受。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用:承上启下) ③哪些事情悲,哪些事情喜?

明确:喜——修葺项脊轩;悲——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言悲情)

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

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

明确: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静(万籁有声,以静衬动,小鸟时来啄食)

雅致(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作者的生活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大家通过归有光的描绘的细节,想象一幅画面。

明确:逍遥惬意、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居所。

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

1 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这个小天地给了他无限的乐趣,却也同时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

首先叔父异爨就让他感到内心的伤悲。作者是通过哪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述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①明确:这个“庭院”原先是“中通南北为一”,现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到处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最初、已而、共、两次 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越过就餐(名词活用为动词),鸡栖于厅停留

其中四个意象“鸡、犬、篱、墙”构成的细节的表现出了家庭的混乱不堪和人情的冷漠、隔阂。(具体请学生鉴赏品味) 提示:“厅”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狗对叫的象征,篱笆变为墙的过程中人心的进一步形成的厚壁。

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归有光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无限的痛惜、失落,还有无奈,(联系他的生平)因为这个大家庭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他也想拯救这个大家庭,可年纪实在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更坚定了他发奋读书,光宗耀祖的志向。

如果说物质的衰败是“痛惜、失落,无奈”之悲的话,那么至亲之人的离去则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在《项脊轩》中记录了作者一生中的几个时期?(幼年、少年、成年,以束发、结婚为界)围绕着这三个时期,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难以言说的伤痛。

(一)、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让我们以时间为序,看幼年的归有光心中是否有伤痛,有什么伤痛?

作者是怎样写母亲的? (学生找课文)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通过老妪的回忆写母亲,这说明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幼年丧母。 提示:母亲是怎样的人?(学生查找课文) ◆老妪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 ——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

补充: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归纳: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失去了慈母的关爱,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而今,母亲早已逝去,而母亲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于是,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语未毕,余泣)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缺失母爱的幼年。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1)提示: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的疼惜?(学生找课文)

2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疼惜、宠爱、明责暗赞(略带诙谐)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阖门 ——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过去:

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此时: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学生查找课文) ——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明确: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几句话语、几个动作将老祖母对孙儿及其疼爱、关切、望孙成龙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2)思考:“瞻顾遗迹”,为什么“长号不自禁”?少年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

明确: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再回忆祖母的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单纯的悲伤了。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

明确: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3)提示: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科场不利

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

归纳: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家庭的颓败衰落、混乱离析,使他不无遗憾与惆怅(“凡再变矣”)

二、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怀才不遇、功名未成的现实,这是难以承受的;

三、祖母的期望,他的家庭、辜负祖母的期望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是第二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三)、成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要求:请同学们仿照前面两点的分析归纳,对成年归有光的伤痛作分析并归纳。 痛失爱妻,有多痛,为什么,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如何?(同学回答)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一问一学,表现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美好温馨)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能转述姐妹之间的悄悄话,说明夫妻感情亲密。从妹妹的好奇之问中可见,妻子并没有说实话。足以说明妻子对轩的喜欢,这里留下了他们种种美好生活的记忆)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满意的小屋,胜过无情的宫殿”,于我于妻,项脊轩都是一间满意的小屋。可后来我为什么“室坏不修”,即使“使人复葺”却“多在外,不常居”?(心境) 明确: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久卧病无聊依靠,依赖——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学生明确:

归有光23岁结婚,婚姻生活非常美好,小小的轩中不时传出夫妻间幸福的欢声笑语,姨妹子们的关心说明其在娘家时常提起与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妻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历历在目,夫妻间浓厚的鱼水深情在归有光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归纳:

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人生中的一点亮色转瞬即逝,其时,归有光29岁,刚刚步入中年,中年丧妻,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呢? 这是第三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痛失爱妻的成年

五、小结:

1、面对项脊轩,睹物思人,而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物是人非,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

幼年时缺失母爱、少年时有负众望、成年时痛失爱妻,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而始终蕴含其中、铭刻于心的是母子、祖孙、夫妻之间深情,这就是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项脊轩则是所有这一切的见证。

阅读此文,我们所见的不仅是项脊轩这样一所小房子,更是作者的情感历程,他的内心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

2、小结:即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然而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通过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将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凸显在读者面前,令我们为之心恸,为之情伤。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

板书:

4 项脊轩志 归有光

记琐事喜:屋陋情怡托物言志 言悲情悲:物是人非细节描写

缺失母爱的幼年(母子情——慈爱关怀)

难言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祖孙情——殷切期望)不老的亲情

痛失爱妻的成年(夫妻情——恩爱情深)

推荐第3篇:《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山东成武第二中学马春彦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浓浓深情。

执教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尽管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对文言文的鉴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重点文言诗词与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作者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抒发情感

3、体验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抒发情感 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在诵读中品味情感。

讨论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讨论,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读过朱自清的《背影》,读过刘鸿伏的《父亲》;我们还读过胡适的《母亲》,读过贾平凹的《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我们更读过李密的《陈情表》。我们从中体会到至深至爱的亲情。亲情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亲情是明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亲情是温暖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至爱亲情的文章《项脊轩志》.

二、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但65岁时以劳成疾,卒于南京。

三、找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与句读。然后听录音朗读。

四、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不懂得提问,其他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给以适时点拨。

五、重点文言知识归纳 顾视:环看四周。 增胜:增添了光彩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归宁:出家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是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代词)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倒装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被动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六、让学生找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句子。明确: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可喜与可悲分别表现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表达可喜与可悲的?(学生讨论)

明确;可喜之处在第一段写景的地方,可悲是从第二段开始,回忆祖母母亲妻子时的悲伤之情。

情感的抒发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2、让学生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来,然后说说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举例: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小鸟时来啄食,人至而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写出了项脊轩幽雅静谧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当然,还有很多。尤其是抒发可悲之情时。

(1)“东犬西吠”包含了作者凄凉破碎的心情。暗示了前面提到的“诸父异爨”以此不和睦的情景。先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已经被紧张的隔阂所代替了。这样就表现出作者的一种非常悲伤的心情。

(2)写祖母“以手阖门”,我们可以想象大母过去轻轻的把门关闭上,这个动作不要惊动了正在读书的孙子。然后 “自语”,喃喃自语。过了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笏给孙子看,表明祖母对孙子的殷切期望,激励他要发奋图强。面对这样一个疼爱自己的老祖母,作者的感动就不必再说了。而面对亲人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作者心中也有一丝的悲伤,家庭破裂的痛楚时时在心中盘旋,而父亲不得志的困惑也使在觉得自己对不住大母的一片关爱。

(3)写母亲轻轻扣门。“叩”是轻轻敲门,表现出母亲最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寒冷。是不是想要吃东西,但是又怕吵醒了孩儿那种急切的心情。然后这些动作非常的平凡,作者也是用很平凡的语句,生动地体现出了娘对孩子的那种爱。用平凡的动作来表现不平凡的深情,我觉得这是作者作为明代散文大家的深厚功力的体现。

(4)写妻子。作者在前面写到了“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是与妻子在项脊轩中一段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后来不久他的妻子便去世了,然后老屋也就逐渐走向了衰败。最后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棵琵琶树因为是妻子当年所亲手种植的,对于作者来说就显得犹为珍贵,而当妻子死了以后,人都已经不在了,而琵琶树却“亭亭如盖”,也暗示了时间飞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是深爱着妻子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感情是情深似海,相濡以沫。

七、最后让学生谈谈学习完本课的感受。(情感上的熏陶,写作上的启发)

八、结束语:毕淑敏《孝心无价》中的一段话:

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你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作业:写一段话,用上细节描写,抒发某种情感。 板书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可喜 修葺复新之乐,庭室闲雅之趣

可悲 轩中的人和事 家道衰落,至亲去世,功名艰辛

推荐第4篇:《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以细节描写来表达真情的表现手法。

2、借、簌、爨、束发、牖、归宁、无聊等词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的用法。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学习怎样写真情文章。

二、教学重点:以情感人

三、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四、课时设计: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项脊轩志

一、导入新课:

(一)、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我们古时文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归纳的人生的“四喜三悲”大家知道吗?(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三悲:幼年丧亲,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悲喜之情于我们心中均刻骨铭心,那么,悲喜之情哪一种情留给我们的记忆更深更远更久长呢?我想应该是悲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关于悲喜的文章《项脊轩志》。

(二)、题解式导入:介绍背景:从书斋的命名看作者的人生理想。“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

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

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史书记载,作者于嘉靖十九年(154)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以

后参加八次会试,均没有考中。 事实上,读完全文,让我们感受到:归有光别号“项脊生”,从小就志向远大,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项脊”二字,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的人生理想。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前一单元的《游褒禅山记》《石

钟山记》属游记,总的属这类文体。

在“淮水东边旧时月”中,“月”见证了“石头城”的兴衰。在 “项脊轩志”中, “项脊轩”就是历史的见证。

关于作者及唐宋派文学常识,请大家看手中的资料。

二、讨论问题,预计讨论结果

1、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和过渡句编写提纲

关键句是: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既”:已经。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一是全文主要是写作者的“喜”和“悲”。

二是前四段是主体,后两段是补记,文章由此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提问: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重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悲喜之情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明确:作者用总括句提出来的。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深入:请大家抓住关键句(或文眼)概括文章的悲喜之情: 先看老屋:

⑴、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

①修葺后的南阁子;

③祖母的关心与鼓励; ②母亲的慈爱 ④夫妻的相敬如宾

⑵、文中写了哪些可悲的事?

①老屋的破旧;

②诸父分家;

③母亲的去世;

④功名未就(不效); ⑤妻子的亡故;

⑥失 火。

以上这些是对文章悲喜之事的概括,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体现这些内容的。

师生共同分析文中关于喜和悲的细节描写:

1、教师示范分析:

在分析细节描写时应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个个看似孤立的细节拼凑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

如:项脊轩图:设问——修葺后的南阁子,为何如此深得我心?它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之美

植兰桂竹木于庭——气节之美(香飘四溢 高风亮节) 偃仰啸歌„„人至不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朦胧美(这是美的极至,是人与景的融合)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这个小轩是属于自己的,环境是自己的。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优美的读书的小天地,谁不高兴呢? 总结:作者写项脊轩的修葺与轩中的生活,写自己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其着意处不在于此,写喜的目的是为了给下文写悲做铺垫。

2、四人小组各找出一副优美的图景: 明确:

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落图:

东犬西吠 ,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真挚深沉的至亲关爱图:

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以手阖扉、喃喃自语、持象笏至(“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

借书满架,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一往情深的夫妻恩爱图: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3、教师陈述:

我们同学分析了这么多感人的细节描写,并把它串联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景。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作品中对具有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的细小情节(多为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它是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总结

作者居于项脊轩,有不少的快乐,但又有太多的悲哀,原文有“然余居于此,多可

喜,亦多可悲”。

提问:文章这么感人,在选择细节描写上有何独到之处? 归纳:细节的选材——琐细、真实、丰富; 细节的描写——自然、简洁、清淡; 细节的抒情——细腻、深挚、委婉;

结论:由此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祖母、母亲、妻子及自我的深情。 关键词句的分析:

1、轩中,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后“迨诸父异爨”面目全非,此情此景,作者有何感慨? 明确:

关键词语:“一”:一个整体(暗含家庭和睦之意)。 “异爨”:分灶吃饭(引申为分家)。

关键句子:“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门”、“墙”“篱”“墙”这里主要指家人不和,叔伯分家。

2、作者回忆了轩中的几个人,先写的是母亲,叙了母亲的什么事,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 明确:从母亲和祖母的动作和话语中可感受到母爱浓浓的爱意,祖母殷切的期望。

3、祖母呢?我的祖母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这么做? 说: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做: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 表达了祖母对我的关怀和期望。

4、怎样理解“语未毕, 余泣,妪也泣”、“长号不自禁”这两句话?

⑴、姊在老姬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姬的回忆串连起来的。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也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现在,曾侍候过母亲的老妪来到轩中,常常指指点点,“某所,而母立于兹”;有时,还绘形绘声地描写母亲当年对儿女如何关怀。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

至于老姬,一则因为“先姬抚之甚厚”,二则也有感于母亲一片慈爱之心,所以也随之哭泣。这一笔明写老妪,实际上进一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 这是由作者的身事和遭遇造成的。

归有光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这样的遭遇,必然使作者时时感到“悲”,写“先大母”,重在说明对遗教的不忘,把祖母的期望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以至“长号不自禁”。 如果换作在座的诸位,你们也会潸然泪下吗?泣什么?长号什么? 明确:母亲去世,祖母归西——人亡物在之痛

5、“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我和妻子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我的感情怎么样?

明确:亲密无间,恩爱无比(具体内容见上)

6、文章中“不常居”就以交代完后事,按理可以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尾加上一棵琵琶树,一棵亭亭如盖的琵琶树,是画蛇添足还是神来之笔?试作赏析。

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悲”,作者的“悲”因何而发,他怀念的是什么? 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尤其是他所挚爱和怀念的先大母、先母和亡妻。但是作者的构思非常巧妙,写人却不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项脊轩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是全文构思的一个线索。

重点词语解释

借:“借”古籍排为“藉”,课本排印为“借”,是推行简化字后相应改动的。 “藉”,《辞海》《中华大字典》均释为“荐”。“荐”就是“陈列”,照此解释,全句可理解为“陈列的书堆满了书架”。

另外,中华书局出版的《震川先生文集》和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都作“积书满架”讲,积者,存也,室内存书摆满书架。

向:何九盈、蒋绍愚所著《古汉语词汇讲话》一书云:“在上古汉语中,表示窗户的词有三个:向,牖,窗。《说文》:‘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又:‘向,北出牖也。’意思是在墙上开的窗户叫做牖(古代的房子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窗就是牖),在北墙(开)的窗户叫做向。‘窗’,原来是在屋顶开天窗的意思,远古时候的建筑往往从屋顶开一洞口取明。后来发展为所有的窗户都叫做‘窗’,‘向’、‘牖’两个词就消失了。”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厅: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以会客、宴请、观赏花木。因此,室内空间较大,门窗装饰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使人置身厅内就能欣赏园林景色。文中“厅”指一般说的客厅。 称谓方面:

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大父(父亲的父亲)、大母(母亲的母亲,即祖母)。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先妣”,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 束 发:“束发”,指男孩15岁。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儿童时期,头发向上收起,束成小髻,称谓“总角”,于是称童年时期为“总角”。男孩成童束发为髻称“束发”,而“成童”即长到一定年龄的儿童,一般认为是15岁,故男孩15称“束发”。 孩提是幼儿之称,豆蔻乃处子之方。须眉系指男身,巾帼即是女郎。男子二十称弱冠,女子十五称及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称半百,称知命,六十称花甲,称耳顺,七十称古稀,八

十、九十称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 婚姻及其他方面:

“阁子”即子,子即小室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此外,女子出嫁亦称“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今义:回来。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另外,古时诸侯朝觐毕,天子问其民安否,也叫“归宁”。“归宁”又不同于“归省”,“归省”指回家看望父母,不只限于出嫁女子。

象笏: 象牙手板。古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据《明史•舆服志》,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

爨:烧火做饭。这是一个会意字,下“火”中间是“锅”上面是“甄子”加两个把手。

簌:原是一种多孔乐器,与现在是芦笙差不多,发出和谐音,现已失传。现在指自然界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

过:古义:访问,看望。今义:经过。 名词作状语:

雨泽【下】注(向下) 【前】辟四窗(在前面) 东犬【西】吠(朝西)

【内外】多置小门(在内外) 室【西】连于中闺(往西)。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用手,亲手) 名词作动词:

垣墙周庭(筑墙) 客逾庖而宴(吃饭)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见资料) 写作特色:

1、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作业: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与800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变化之可喜(焕然一新) 轩之喜 〈 独处之可喜(悠然寂静) 景色之可喜(姗姗可爱)

狭小 明亮

破旧←-前―修葺-后-→幽雅

阴暗 安静

人物 细节描写 人物特点 作者感情 诸父 东犬西吠„ 鸡栖与庭 兄弟隔膜 天伦不再 家道败落 无限感慨

母亲 叩门扉曰 关怀爱抚 母爱难忘 【“余泣”】

祖母 阖门持笏 关怀怜 爱期待 遗教难忘 【“长号不自禁”】

妻子 问古事、学书 快乐真挚 恩爱难忘 【“室坏不修”“亭亭如盖”】

补充资料;

作者的经历时间表: 8岁丧母,15岁读书,18岁写作此文, 23岁结婚,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以小组形式对课文进行赏析,根据相应内容拟题,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1、《恰似无意却有意》

2、《大母持笏望子成龙》

3、《喃喃自语,殷殷期望》

4、《睹“树”思人》 (教师提示:“吾妻所手植也”,“手植”与“今已亭亭如盖矣”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意蕴无穷,无处话凄凉》 (教师引导分析:大家庭的客厅成为鸡栖息之地,表明了家道的衰落。)

6、《殷殷关切情》 (学生分析了“阖门”与“关门”的区别。)

7、《项脊轩,百年沧桑》 (写出破败之景象,无奈之悲伤。)

8、《偃仰啸歌》 (侧重分析环境的幽静舒适,心情是喜爱愉悦的,性格是安贫乐道的。)

9、《扃牖而居,闭门苦读》 (层层分析:扃牖—苦读—改变家境—实现大母期待—改变家族命运—自我勉励。)

四、叠字“助”情。和一般叠词一样,本文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但短短一篇散文(全文不到800字),作者为何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景、绘情?显然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可谓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这才是本文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敗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推荐第5篇: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

童志斌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的是一篇经典老课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曾被前人誉为“明文第一”(投影“赞誉”)。而《项脊轩志》这篇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至情美文,正是他的代表作。人们常说,“精书不厌百回读”,“名著是常读常新的”,虽然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但是,当我们第二次面对它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都会有新的感悟与收获。

二、文本探究:

(一)重要的生活场所

1.同学们,本文的标题是“项脊轩志”,顾名思义,文章所写的是“项脊轩”,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在提到“项脊轩”时,除了用“轩”这个名称,还有另外的名称吗?──请问是哪一个字?

2.(稍顿,投影“轩室”)请看,作者时而称“室”,时而称“轩”。他是随意地使用这两个名称的吗?还是有专门的讲究呢?(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议论)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项脊轩,最初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房间,后来,才成为归有光个人所专用的“书房”。那么,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小房间,是什么时候,成为归有光的书房的呢?(投影“轩室二”,突出“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句)“束发”,约15岁。

3.我想,大家一定都已经看出来了,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句开始,作者用了“轩”这个名称,而在此之前,都是称“室”。原因是什么呢?(先请同学自由讨论,再请同学个别回答,最后明确)看来,在归有光的心目中,项脊“轩”是有着特殊内涵的。在他“束发读书”之前,这个小房间只不过是普通一“室”。只有当他拥有了这个“室”,并且将它作了一番细心的整修、布置之后,真正意义上的“轩”才算是诞生了。所以,当作者称“轩”的时候,也就包含了他对这个生活场所的特殊感情。那么,文章末尾为什么仍旧称其为“室”呢?(稍停)哦,后来,原先的“轩”被荒废了,自然又回复到“室”的状态了。

4.项脊轩,这个特殊的生活场所,给归有光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特殊的内容呢?(投影“可喜”)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后半段文字,──确切地说,我们不是朗读,而是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当你本人拥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小天地,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朗读。起先学生用齐读方式,教师示意必须各自朗读。)

5.这是怎样的一个所在呢?──你看,作者拥有多么逍遥惬意的生活呀:有“庭阶寂寂,小鸟啄食;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的自然环境,也有“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自由生活。面对这样一幅生活画面,我们是不是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眼前的画面,令我们联想到我们所熟知的几位前辈文人来。(投影“陶潜”)

6.请看,“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什么是“容膝”呢?(生自由作答,明确)对呀,陶渊明这个小天地也是极其狭小的所在,可是,他却如此怡然自得。刘禹锡也是这样:身居陋室,他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多么自在呀!

同学们,陶渊明的园田居,刘禹锡的陋室,归有光的项脊轩,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在这样任人逍遥的自由天地中,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感受:远离尘嚣,怡然自得,恬然自安。 不过,陶与刘可以忘情地沉醉于个人小天地中,归有光也可以这样吗?他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完全地超然物外呢?(生思考讨论)

(二)青年归有光的心态

1.是的,不能。(投影“喜怒”)这个小天地,带给了他无限的情趣,却也同时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那么,是什么东西让他感到内心伤悲呢?(投影“庭中”)

2.请问,作者这段描述,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生思考讨论,个别回答,明确)这个“庭”院,原先是一个通南北为一”的整体,现在呢?“墙往往而是”,而且,“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原先完整、和谐、井然有序的一个大家庭,如今已经分崩离析,变得混乱不堪了。这意味[图片],归氏家族家道中落了。

3.面对着家道中落的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呢?(突出“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一句。请同学个别朗读,体会这句话中所流露出来的心态)──不难看出,归有光此时心里是无限的痛惜,失落,还有[图片]奈。因为,(投影“家庭”)这个大家庭,昔日曾经是风光无限的。

4.当然,在这个大家庭内部,为这个家族的命运忧心忡忡的,肯定不止归有光一人。还有谁呢?(生自由作答,然后投影[图片]象笏”)对,是那位慈爱的祖母。聪明的归有光,当然能从祖母这两句话(“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中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这就难怪,回忆起大母时,归有光会“长号不自禁”。

5.([图片]影“二母”)我想,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回忆起母亲时,“我”的情感表现是“泣”,而回忆到大母时,却是“长号不自禁”?(生思考讨论,个别回答,明确)原因是:回忆起两位长辈亲人,她们对晚辈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归有光感动,所以他流泪了。不过,大家肯定都已经注意到了,她们说话的内容并不相同。母亲说的是“儿寒乎,欲食乎?”是对子女日常生活的关心,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问寒问暖”。而祖母呢?当然也有对孙儿生活上的关怀,而更重要的是,她的话当中包含了对孙儿的──对,是期望,殷切的期望。这种期望,在归有光眼里,成为了压在他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复兴家族的责任。长辈的这种关爱越多越深,他肩上的分量就越重。

6.其实呀,也不止是祖母的期望给了归有光以压力,他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又何尝不是如此?(投影“期望”)为什么母亲对年幼的归有光提出这样严格的要求呢?就是因为,母亲也和祖母一样,对归有光寄予了厚望。正因为如此,在真正实现长辈的愿望,完成他的使命之前,当归有光回忆起慈祥的长辈时,他禁不住隘从中来,不能自已。

7.当然,肩负着这样沉重的责任与使命,单有眼泪还不够,单有责任意识也还不够。对,一定得有雄心,得有行动。请问,从课文中我们有没有看到归有光复兴家族的积极行动呢?(投影“竟日”)是呀,年轻的归有光,已经很自觉地将长辈的关爱与期望化为实际行动。在那个时代,要想改变现状,要振兴家族,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扃牖而居”,整天默默地呆在项脊轩中,足不出户,时间一长,甚至“能以足音辨人”。

8.归有光这样闭门苦读,那么,他在科举仕途道路上的前景是怎样的呢?(投影“生曰”)这是《项脊轩志》在选入教材后,原著中被略去的一段文字。其实这段文字相当重要,我们可以从中真切地把握住归有光的心灵脉搏。

9.归有光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呢?蜀清与孔明,他们两人之间有什么共性吗?归有光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个别回答,明确,形成板书)

蜀清守丹穴

孔明居陇中

有光处败屋

昧昧一隅→功成名就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归有光有没有“功成名就”?没有。他还没有实现长辈们的愿望。不过,年轻的归有光,此时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怎样的预期呢?他对自己的前途是悲观还是乐观的呢?当然是乐观的。哪怕周围的人都将他看成“井底之蛙”,他本人却觉得,虽然目下自己身处“败屋”,“昧昧一隅”微不足道,可是,完全可以像蜀清与孔明那样,最终功成名就,扬名天下。

10.(投影“青年”)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归有光在19岁时所写的文字。可以看出,这其实已经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其情感脉络来看,由最初的“喜”,笔调明快;之后转“悲”,文字转凝重;最后呢,笔调还是转向积极、明快。思路相当清晰。

11.有了上述认识,我们现在大概可以对课文第四段的文字作新的探究了。(投影“青年”二,突出“轩凡四遭火”一句)这句话,就其内容而言似乎无关紧要,而且,粗一看还会觉得有点儿费解。作者在叙述“轩凡四遭火”这一事实时,笔端流露出的是怎样一种情感呢?(学生个别回答,明确)对,很明显带有庆幸、乐观的意味。他觉得,这间“百年老屋”,虽然简陋,却“有神护”。这个“神”,大体上可看作是归氏祖先。列祖列宗们护佑着这老屋,在护佑着这个家族,自然也在护佑着年轻的归有光。

所以,虽然眼前还有困难,但是未来是值得期待的。这就是站在我们眼前的归有光,年轻的归有光,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归有光。

(三)中年归有光的心态

19岁的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之后,带着长辈们的殷切期望,伴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继续在“轩”中闭门苦读圣贤书。同时,他的生命也恰如一部书,一页一页地向后翻开。(投影“生平”)请看,20岁,他考中了秀才;后来,他结婚了;再后来,年轻的妻子离他而去……我们都很想知道,事隔多年之后,归有光为什么又拿起笔来,补写了后面的两段文字呢?(投影“中年”)

1.请问,这两部分文字,前后的写作时间到底相隔了几年?(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一道明确)5年加6年加2年,至少是13年。此时的归有光,已是过了而立之年的中年人了。当他面对项脊轩,回首往事,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从课文内容(“时至轩中”等句)可以看出,项脊轩,在归有光19岁之后,在他结婚之后,仍然是他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与少年时代一样,这个小书房,所给予他的感受还是那样复杂,有欢笑,也有哀伤。

2.只不过,此时的归有光,无论是感到“喜”还是感到“悲”,他的情感都已经比先前平稳得多,也不会像先前那样“长号不自禁”了。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他内心复杂的况味。虽然,他的表达是那样的含蓄。(投影“中年”二,突出“庭有枇杷树”一句)(请几位同学个别朗读,谈各自的体会)

同学们都能体会到这句话中所隐含的无限的忧伤之情。你看,院子里那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种下的。是谁种下的?对,是归有光妻子亲手种下的。所以,见物如见人。看到它,想起昔日的温馨生活,禁不住便悲从中来。

3.也许,还不止于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归有光的妻子,选了一棵树苗,在院子里挖了树坑,将树苗放下去,培上土。然后呢?──然后为它浇水;然后,每天来看它,看着它一天天长高、长大──可以肯定,妻子种下这棵树的时候,是满怀着希望的。希望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而且,种下的是一棵枇杷树,所以,当然还希望有朝一日它能够开花,结果。

光阴荏苒,这棵昔日的小树,如今已经“亭亭如盖”了。面对它时,妻子的音容笑貌,就清晰地浮现在归有光的眼前。(投影“妻子”)他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妻子那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目光。小树枝繁叶茂,而自己呢?母亲,大母,还有妻子,她们的殷切期望,都化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可如今,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功业无成,这怎不令他黯然神伤呢?

三、小结与思考:

1.同学们,前面我们说过,这篇经典散文,是从作者心里“流”出来的,它是归有光的一段内心世界的外化。因而,我们才有可能经由文本,贴近归有光,走进归有光的内心,从而把握他由青少年到中年时期的心路历程。我们已经知道,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有挚爱亲情,更有复兴家族的责任感。──这种思想情感,贯穿全文,也贯穿了归有光的一生。2.(投影“生平”二)在20岁考中秀才之前,归有光写了《项脊轩志》的前面部分;在35岁考中举人之前,他补写了后半部分。归有光60岁时才如愿以偿考上了进士,设想一下,在他60岁考上进士前后,当他重新面对多年前所写的这些文字时,他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如果他拿起笔来,可能会写下怎样的文字呢?请大家结合我们这堂课探讨的问题,课后思考这一问题。

推荐第6篇:项脊轩志

注释

1、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 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垣墙:砌上围墙。 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迎接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光彩。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 是:这(样)。

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 。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

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

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40、手植:亲手种植。 手:亲手。

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

42、修葺:修补。

43、诸:各个 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方丈,古:一丈见方 今:庙宇里的住持)

2、墙往往而是(往往,古:到处 今:经常)

3、余自束发(束发,古:表示儿童 今:扎头发) 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 (副词,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副词,起初,起先)

2、过

日过午已昏 (动词,偏过) 大母过余曰 (动词,探望) 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3、置

顾视无可置者 (动词,放置) 内外多置小门 (动词,设置)

4、而

余扃牖而居 (连词,表修饰)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连词,表并列) 墙往往而是 (连词,表修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通“尔”,代词,你的) 呱呱而哭泣 (连词,表修饰)

5、为

始为篱,已为墙 (动词,扎/砌) 轩东故尝为厨 (判断词,是) 庭中通南北为一 (判断词,是)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介词,为,给) 余稍为修萁(介词,为,给)

6、以

以当南日 (连词,表目的,用来) 能以足音辨人 (介词,凭借)

执此以朝 (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

7、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做)

妪每谓余曰 (告诉,对……说)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先妣尝一至 (副词,时而)

9、日

不能得日(阳光) 日过午已昏 (太阳)

一日,大母过余曰 (天,一昼夜为日)

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在……之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已故的)

11、前

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 (前面)

12、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词,指象笏)

儿之成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顷之(助词,调节音节)

13、西

东犬西吠 (名词作状语,向西边) 室西连于中闺 (西边)

14、得

不能得日 (照到) 得不焚 (能够)

15、已

日过午已昏 (副词,已经) 已为墙 (副词,不久)

16、当

以当南日 (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

17、然

室始洞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 (连词,然而,但是)

18、书

借书满架 (书籍) 或凭几学书(写字)

19、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 欲食乎 (吃) 20、大

大类女郎也 (副词,很,非常)

先大母婢也 (大母,双音节词,指祖母)

21、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 (地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动词前的指示代词,……的……)

22、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介词,由,自) 从余问古事 (动词,跟从)

23、自

余自束发 (从,由,介词)

自语曰:“……” (自己,代词)

24、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 (动词,返回。归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亲)

25、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副词,每次)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副词,常常) 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珊珊,通“姗姗”,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乳二世 (用乳汁喂养) (2)客逾庖而宴(吃饭) (3)执此以朝(上朝)

(4)吾家读书久不效(有成效,此指考取功名) (5)或凭几学书(写字) (6)垣墙周庭(砌上围墙。)

2、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2)前辟四窗 (在前面,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3)东犬西吠 (向西面)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自)

(5)内外多置小门(在内外)

(6)时至轩中(不时)

3、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束发读书(于)轩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斜体)放在动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得不焚(意念被动句)

5、宾语前置句 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

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推荐第7篇:《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其人其事。

2、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3、积累文言字词

4、体味作者平淡的文字中的深情,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运用白描写人的手法。重点、难点:

1、体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积累

一、解题

为何把自己的书斋成为“项脊轩”? “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 绿林书屋:20年代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二、正音,朗读初步感知。

三、疏通课文,重点掌握文言知识。

四、

1、通过仿写来把握《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

《项脊轩志》是不是光写项脊,轩项脊轩的兴废变迁?《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根据《醉翁亭记》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写了两句话: 假醉翁之亭欧阳绘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乐意。 托鄙陋之室禹锡寄仙龙之说议谈泊修业之洁志。 请同学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仿写一个句子。 借项脊之轩有光记琐碎之事抒三世变迁之感。 (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就是:记琐事,言悲情。 过度:在项脊轩中发生的事都是悲的吗?

2.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开头句作为过渡,上承写喜,下侧重叙悲。 (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幽雅);

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样一句话:“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一切声音。那么 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作者每天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心情如何?——高兴——所以他偃仰啸歌,只有当读书有所得时,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真是怡然自得啊!我们再一起来把第一段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作者的那份可喜的情怀。 过度:(作者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幽雅项脊轩中读书生活悠然自得,而由项脊轩引发的对往事的回忆多可悲。作者写《项脊轩志》情意不在怀念这个轩,而在感慨这个悲,写到几重悲?)

2)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家道衰落;幼年丧母;仕途不利,有负祖母的期望,而且爱妻又过早的离世;这几重悲痛,追忆往事,其痛何堪啊,虽然归有光文中无一字言痛,但同学们一读书,就感受到他其中的的痛苦之情,悲情愁绪。清代桐城派的•姚鼐曾经评价归有光的散文: 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什么意思呢?

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特真挚深厚的情感。文章风格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同学们边读边体会,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很有表现力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包孕着深厚感情的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读一读,然后谈谈体会。) 1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着家道中落的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呢?(“始为篱,已为墙”)先用篱笆相隔,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太嘈杂太混乱,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由篱到墙是客观的变化,在主观情感上,亲人情感的隔膜越来越来大,关系越来越淡漠。“凡再变矣”我觉得像一声叹息,写出了归有光的无奈和悲凉。 2作者8岁丧母,(人生有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儿寒呼,欲食乎?”很平常,但在平淡中见真情,一个母亲听到孩子的啼哭,赶紧起来,满是怜爱地问“儿寒呼,欲食乎?”这话在归有光回忆起来,母亲去世多年,恐怕在这话里千回百回地去品位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这一平常之题,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3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 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 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之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4写爱妻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

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

此部分小结:刚才同学们分析得挺好,确实找到了文章的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言,而且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在这篇文章里表面上看是平常的场景,平凡的琐事,平淡的言语,可是孕育在这平常平凡平淡中的是一种至深的感情,正所谓“至情言语即无声。”

五、在所有的不幸或悲伤中,归有光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归有光的一生执着于科举,然而仕途坎坷,7岁入学,9岁学习写文章,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

《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32岁。在作品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读到他从少年到中年时期追求功名时的心境。

两部分内容写作时间相隔十三年,其间,归有光的心理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妻子早逝。回想起与妻子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而功名未就,更是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也有功名难就的痛苦。此时,再望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想起昔日新婚宴尔、凭几共读的岁月,该是何等的痛心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至悲。功名难就,上对不起祖母母亲,下对不住早逝的妻子,更没有完成家族中兴的大任,此时面对当年踌躇满志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见归有光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又凭添了多少痛苦!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从孟浩然等唐代诗人的试图走“终南捷径”到柳永“奉旨填词”到“范进中举”,科举制度一直困扰着中国读书人。《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少年时的希望与中年时的悲伤,心理上形成的强烈的反差,是一代读书人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更是一代读书人面对功名的哀叹。

林晓红

推荐第8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邓荣辉,高中语文教师,92年至今一直从事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桂林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广西第二期“二十一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训练》、《提高山区学生语文素质之我见》、《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及举措》等论文分别出版,获奖。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课文地位:

指导学生学习归有光的记叙性抒情散文《项脊轩志》,应该依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课文的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 现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高中语文第三册阅读教材的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项脊轩志》是明中叶古文家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它借书斋项脊轩的兴废,叙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项脊轩志》极具特点,属记叙性抒情的典范之作:从思想内容上看,记叙家庭琐事,抒发真挚亲情,蕴含传统美德,可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从文章形式上看,属浅易文言文,文不甚深,可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积累与巩固,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文章的艺术技巧来看,该文作为记叙性散文,以情感为线索,以生活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依情取事,以事达情,悲喜之情溢于言表,真实感人。应该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品味,并学以致用。

以上三点,都紧扣高中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和高中语文第三册阅读教学的目标,因此,该文应作为范例精讲。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鉴于课文特点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目标要求,教学重点设计为: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2)、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恋之情。

教学难点设计为: 1)、领悟作品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2)、领悟作品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技法。

二、说教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巩固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很多学生学文言文,常把它当成古汉语材料来阅读,死扣字、词、句,拆分割裂文章形象,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无味。因此,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深入领会文意。

2、讨论法。通过广泛讨论,使学生掌握该文内容、流露的感情、表现技巧及学习感受。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本文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一是要自主学习,强化诵读,“读书万遍,其义自现”。二是要诵读与讨论结合,积极思考,深入探索。三是要循序渐进,由初步感知到深刻领会,由模糊到清晰,最后得出结论,完成认知过程。

四、说教学设计:

该文为精读课文,用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步: 一)、新课导入

由于归有光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喻为“明文第一”,对清代散文有很大影响,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并且归有光散文又在“唐宋派”中成就最高。基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的目的,直接介绍明朝“唐宋派”和归有光散文地位,就可引起学生足够的阅读兴趣,故可以如下导课:

由唐宋散文成就最高导出唐宋八大家,引出明代主要文学流派“唐宋派”及“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介绍“唐宋派”创作的主要成就,他们的文章大都直抒胸臆,文从言顺,气韵流畅,平易近人,其中,归有光的成就最高。《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二)、新课指导 ㈠、题解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二)、、正文学习指导:

1、整体感知课文 ⑴、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⑵、学生跟录音机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语调和停顿。

通过听读与跟读,使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语言风格有一个基本印象,基本把握文章的人、事、理(情),为下一步深究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艺术技巧作好铺垫。

2、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读出语气。然后参照注解自译。 这一步是精读的开始,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段意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和句式,实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初级目标。 本文要注意读音的字: 渗漉shèn lù 修葺qì

栏楣shǔn 偃仰 yǎn 万籁lài 异爨 cuàn 老妪 yù 先妣 bǐ 呱呱而泣gū 阖门 hé 象笏hù 扃牖jiōng yǒu 注意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雨泽下注:下,往下,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注”的状语 余稍微修葺:葺,本义是用茅草盖屋顶,引申为修理房屋 垣墙四周: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

珊珊可爱:珊珊,同“姗姗”,本形容女子行走时缓慢从容,这里形容树影婆娑摇曳的样子

东犬西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凡再变:再,两次,数词

乳二世: 乳,名词活用作动词,“喂奶” 大母过余日: 过,动词,探视,看望 比去: 比,介词,等到

殆有神护者: 殆,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也许

3、讨论:

在学生齐读、自读与自译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所描写的内容、感情和技巧,充分领会文意。本着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能力的目标,“讨论”指导应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老师设计讨论问题,学生讨论探究,最终得出结论(但不是定论),故如下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自然段: 1)、项脊轩原貌如何?修葺后有何变化?

项脊轩原是陈年旧屋,小、破、漏、暗,简直不堪人居。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不漏、不暗了,变得明亮、幽雅、安静了。 2)、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写破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上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

3)、作者对项脊轩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有着“可喜”的情感,作者对项脊轩是喜爱的。 4)、作者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感情的呢?

先写项脊轩是陈年旧屋,又小,又破,又漏,又暗,简直不堪人居。但作者对它却很有感情。首先,修葺之时,不但“使不上漏”,而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 ,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穷乐趣。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则“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顿见光影摇动,但闻幽香阵阵,更觉心旷神怡。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同时,修葺前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小结第一自然段: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作者对“旧南阁子”的深情,以及作者亲手修缮、身处其中的自得其乐之情,使读者也随之陶醉于清静幽雅、鸟语花香的可喜之境中。

4、学生齐读第

二、

三、四自然段。讨论以下问题。 1)、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用“多可喜”收束上文,又用“亦多可悲”开启下文。 2)、第三自然段写了哪几件事?共出现了哪些人物? 三件事,叙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妪忆母亲,触动失母之悲;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共出现了诸伯父、乳母、先母、大母等人物,重点追忆祖母和母亲。 3)、这三件事都是写“悲”,情感的表达上是否一致? 不一致。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只是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思祖母“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楚。

4)、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为何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和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祖母一句话,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深的叮咛,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作者阅历的丰富,作者的体会也愈加深刻,祖母之嘱,言犹在耳。而自己考场连连失意,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瞻顾遗迹”,怎不令人“长号不自禁”呢?此处作者虽是直抒胸臆,但由于作者在结构上的安排、构思的巧妙,由分家而忆母,再到追忆祖母,历历写来,渐渐营造出一个“悲”的氛围,直至悲不自胜,可谓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和全文融为一体。

5)、第四段是补叙,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如此点染有何作用?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以足音辨人”和“轩凡四遭火而未焚”两件事。“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点,照应前文,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接着,又写小屋四次遭火而未焚,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

5、齐读最后两段,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第5段为附记,集中描写了夫妻在轩中生活的片断,写了哪几个片断?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和“归而述诸小妹语”。平常至极。但音容笑貌尽现,可见妻子留给作者的印象之深刻。 2)、第一个片断的描写,虚词“或”与“时”,有何妙用? “时”表明经常,“或”字表明了两人亲密的关系。有问就有答,有学必有教。虽只有简短的一句交代,但读来仿佛从字里行间听到了项脊轩中传出来的欢声笑语,相敬相爱。甜言蜜语,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又是多么深挚的感情。 3)、好景不长,妻子的早逝给作者留下了极大的愁苦和哀思,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只用了七个字“吾妻死,室坏不修”,就这一句淡淡的交代,就把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那份情感宣泄而出。当年的项脊轩是那样的窄小破旧,但作者却兴趣盎然,亲自修葺和美化,虽居陋室,却其乐无穷,大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感慨;而今屋坏却不修,自然是物虽在人已亡,睹物思人,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伤感。深寓其中。

4)、文章结尾余韵徐歇,悠悠不尽,诗意无穷,试赏析。

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抒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

综合讨论全文,让学生充分理解该文艺术技巧,学以致用。讨论是开放式的,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只适当点拨。

5、本文是如何将叙事与抒情有机地结合的?

一是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在文章中作者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人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是作者用心灵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所以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例如写对母亲的怀念一事,作者早年丧母,对母亲的慈爱不可能有太深的记忆,于是由老妪说出,极为自然。作者没有让老妪说出有关母亲的什么动人的大事,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之极,但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温暖,又多么让人怀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者读之“亦泣”,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二是在表现手法采用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恢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倾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

三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有机结合,“形”、“神”和谐的统一。第一小节先写项脊轩的小、老、破、漏和昏暗,既而写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和恬适,表现的是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和高尚的志趣、恬淡的心境。“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了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而这些事又都与项脊轩有关,都表现了作者的悲哀之情:一是写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现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写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写了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四是写了亡妻生前在轩中的生活片段和轩以后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意。作者正是这样把经过选择的零散的材料集中到一定的空间中来,尽管这些材料看来互不关联,可它们都发生在项脊轩,作者用这一小屋的历史把物境、人事、所见、所闻、所感等等,有序地贯穿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在“形”、“神”上都得到和谐的统一。 三)、教学小结

本文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亦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细之事的叙述,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无论是结构上的精巧布局,还是表现手法的准确运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不事雕琢,自有风味”的朴素清淡的语言风格更令人回味无穷,是我们今后写抒情散文的典范。很有借鉴意义。

附:版书设计

记修葺

记美景 喜 项 日常琐事

记读书

忆分家 脊 白描手法 忆母亲 悲

忆祖母 轩 形神统一 忆妻子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析:

该说课方案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讨论为主,着眼于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诸项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符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目标要求。所设计的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根据教材特点和(高二)学生实际设计重难点和讨论话题,有所创新。但是讨论的话题较开放,特别是最后一个综合性话题难度较大,不易驾驭,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处理不当易“走过场”。

推荐第9篇:项脊轩志

教案江西教师网江西教师网 江西教师论坛 登录 注册 帮助 百阁之光语文工作室

首页古韵阁凌烟阁文心阁雕龙阁磨砚阁后知阁讲义阁悟道阁逍遥阁卷藏阁语基阁丹青阁主清心阁主书剑阁主秀珍阁主舞金阁主烛影摇红课题研究勾股阁主课件阁主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讲义阁>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 上传: 黄富忠

更新时间:2012-1-27 0:23:51

《项脊轩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

了解明代散文概况,唐宋派及归有光。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的特点。文章以项脊轩为线索,借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 〈二〉能力训练

学习作者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来表达深挚的感情。

积累文言实词,分析常见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三〉德育渗透

感受亲情美,培养积极健康的情商。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文言字、词、句。

难点是本文取材和结构的方法。 [学法引导]

有感情地诵读,疏通文意。

分析细节描写,感受事细而情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介绍作者及唐宋派。

检查预习,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二〉

导入新课

打一谜语,谜面是“衣锦还乡”,请问谜底是什么?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著名的古文家,明朝“唐宋派”中成就最高者,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命运多舛,8岁丧母,仕途不顺,35岁中举人,八考进士不第,60岁才中进士。他的散文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姚鼎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元明两代除归氏别无他人,并把它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文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易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主张和创作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教师范读

读准字音

渗漉(shân lù)

修葺(qì)

栏楯(shǔn)

偃仰(yǎn) 啄食(zhuó)

异爨(cuàn)

老妪(yù)

迨(dài) 呱呱而泣(gū)

象笏(hù)

长号(háo)

妣(bǐ) 扃牖(jiōng yǒu)

垣墙(yuán)

栖息(qī)

阖门(hã) 5.串讲翻译

这个过程应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规范答案。 雨泽下注

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垣墙周庭

垣墙:院子四周砌上围墙,名词活用作动词。 迨诸父异爨

迨:及、等到。爨:灶。 东犬西吠

西:对着西边,名词作状语。 凡再变矣

再:两次。

先大母婢也

先:已经死去的。 而母立于兹

而:你。 大母过余曰

过:探望。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阖:关门。 轩凡四遭火

凡:共。

吾妻来归

归:旧指女子出嫁。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自,名词作状语。

练习

完成课后作业题二。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分析结构。

分析细节描写。

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文中第2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点明前文“多可喜”,“亦多可悲”引起下文。请大家在文中找出“喜”的内容和“悲”的内容。 喜:小轩之变,小轩之趣。

悲:诸父异爨、忆先妣、忆大母、四遭火、悼亡妻。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事细而情深“,请对修缮后的项脊轩作鉴赏分析。

一间本来破陋不堪的老屋,经过修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可喜可爱的景象,确实像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在这幅画面上,有竹有兰,月白风清,桂影珊珊。然而,给予人最突出的印象,还是幽静。它突出“静”的境界,但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依然富有生机,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意思是说,远处自然界的一切音响都清晰可闻,可小屋的庭阶显得特别的寂静。南朝梁代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这是两句颇含哲理意味的诗,蝉与鸟的音响非但不显噪杂,反而使得“林愈静”而“山更幽”。万籁的有声,同样会更显得庭阶的无声;由于庭阶的无声,才得以显现万籁的有声。这里的有声与无声正构成辩证关系。再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来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这就是用一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主人公该是怎样的性格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着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这一件事就把他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和行为活现纸上。“能以足音辩人”,是由长期的“扃牖而居”的宁静生活养成的,这既写了人,又写了环境。这里,环境与性格得到高度的统一,而高度的和谐就是美!

请对文中回忆母亲、祖母等细节作鉴赏分析。

写到“可悲”的物境,总是容易勾起对“可悲”人事的联想、回忆,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作者在抒写这种思亲之情的时候,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写祖母,则只抓住赠“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在写到亡妻时,并不直接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样的是表现怀念亲人的感情,因为被怀念者的身份及当时环境的不同,这种感情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就各不一样。作者幼年丧母,今天表现对母亲的怀念,重在说明母爱难忘,于是借“老妪”(也就是他乳母)之口,再现母亲昔日的慈祥音容,结果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话还没说完就流起泪来。写祖母,重在说明对遗教的不忘,作者把祖母当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百感交集,以至于“长号不禁”,放声大哭起来。写亡妻,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情深,感情表现得既深沉而又含蓄,流露出一种物在人亡的感伤。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是十分的入理的。主人公十五岁来轩中读书,八岁时已经丧母,所以写母亲是通过老乳母的转述。祖母来轩中赠象笏,是在作者童年,所以采用回忆的笔法。至于写妻子的那些文字,则既是出自他们共同生活的描述,又是出自作者的追忆。

作者笔下的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它们却是作者感受很深、历久不忘的,又是读者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所以题材尽管细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板书设计

推荐第10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B理解细节描写、托物言志等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C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A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口味“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散文《项脊轩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

2.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合作讨论法。通过分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在诗人杜甫眼里看来,燕子,鸥鸟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真是村居乐事。(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事儿女之乐,怎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但从结句来看,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

看来,古人抒怀,“善假于物”也,借托于景、事、物、人等。 今天要学的课文很有生活气息,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

二、解题

(1)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2)“项脊轩”介绍

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项脊之间,故名。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3)关于作者

1.后人对他的评价:

“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代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及主要作品:

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

其作品《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很感人。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课文,读准句读

1.朗读,要求学生重点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二)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并进行归纳。

(1)重要词语

得、然、凡/而、若、汝

得:“又北向,不能得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然:“室始洞然”“冥然兀坐”/“然余居于此”

凡:“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

“而”、“若”、“汝”、“尔”、“乃”都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课文中用了前三个,文中句子是“某所而母立於兹”/“吾儿,久不见若影”/“他日汝当用之。”

(2)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常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而不需要加量词;现代汉语中则需要结合量词,构成数量短语。

课文例句如下: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顷之,持一象笏至。”

这两例中,数词和名词之间没有量词。“一人”就是一个人,“一象笏”就是一个象笏。

“先妣尝一至”/“轩凡四遭火”/“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这里的前两个句子中的数词与动词之间没有量词,“一至”是到过一次,“四遭火”是遭受四次大火。

后一句的“再”字是两次变化的意思,这个“再”字是古汉语的特殊词语,意思是“二”,但不用“二”,其意是“一举而二也”,如“再鞠躬”。

(3)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下)/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上) /东犬西吠。(西)/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B.名词用作动词 垣墙周庭。(垣墙)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 (4)古今异义

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

三五之夜。 每月十五日

凡再变矣。 总共、两次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妪,先大母婢也。(用“„„也”表示判断。) 疑问句

儿寒乎?欲食乎?(用“乎”表示疑问)/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用“何„„也?”表示疑问。)

四、研读文本,鉴赏评价

(一)体会平凡、细小见深情的写法

(二)体会托物寄情的写法

四个小组分别从下面四个不同角度,分别对课文内容做探究:

(1)一个书斋; (2)二(两)种情感;

(3)三世变迁; (4)四个女人。

要求:

(1)紧扣自己的小课题;

(2)注意抓住本文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特点来分析。

(3)在通读和借鉴有关材料的基础上钻研。根据小组选题情况,可合作,可分述。

例析:分析《项脊轩志》中的“四个女人”,首先要明白作者在本文中记述了哪四个女人?作者分别撷取了哪些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写她们的?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一个书斋——项脊轩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

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2.二(两)种情感——围绕项脊轩,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文以第二段作为过渡,承上启下,或侧重写“喜”,或侧重叙“悲”。

(1) 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狭小、阴暗、破漏; 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 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2)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长号不自禁”,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3)第三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4)第

四、五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

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3.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写出归家三世变迁的沧桑。 前后对比: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诸父异爨——四分五裂之状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始为篱,已为墙”

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也从另外角度反映归家的败落。

4.四个女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共写了四位女子的形象:哺育过项家两代人的老妪;慈爱的母亲;对“我”寄以厚望的祖母;与“我”恩爱情深的妻子。(写老妪,是为了写母亲,因此,可以说,作者主要叙述的是三个人。)

(1)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作者巧妙通过老妪之口,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

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

尤其是后面这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绘形绘声地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眼泪也禁不住潸然而下。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

(2)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

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 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之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2) 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

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

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

文章到此,看似结束。可作者笔锋一转,又起波澜: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5.小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五、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第11篇:项脊轩志

1、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 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垣墙:砌上围墙。 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通“挡”抵挡。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光彩。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 是:这(样)。

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 。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

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

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40、手植:亲手种植。 手:亲手。

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 42.葺:维修 编辑本段原文翻译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常常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书架摆满了借来的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向西家的狗吠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2]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 [3] 编辑本段内容赏析 第一段

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重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第二段

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痛,思亲之情。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第三段

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第

四、五段

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此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 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最后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编辑本段细节赏析

项脊轩是作者成长的重要见证,《项脊轩志》以项脊轩为明线,以自己对亲人的深挚感情为暗线,展开叙事抒情,《项脊轩志》以第一人称叙事,翔实生动,如身临其境,运用动作、语言和景物描写,寄托了对“对自己人生成长有过深刻影响的女性”(如母亲)的诚挚缅怀。

前已有刘禹锡《陋室铭》。《陋室铭》用韵文形式,主要抒发个人情趣志向,体式短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虽也有近似的感想(“项脊轩”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陋室”),但作者却用散文形式,多叙家常,故别具风味。作者因远祖归道隆住在太仓(今属江苏)的项脊泾,遂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是分两次写成的。前三段写于十九岁时,是本文;“余既为此志”以下一段则是十余年后,作者览旧作而续写的。故全篇合为四段。 从篇首到“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为第一段,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况。是文中着意描写轩室环境的部分。先记项脊轩的“前身”,旧时南阁子破旧的情景。一是很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二是很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三是漏雨:“雨泽下注”。四是昏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总之,是一间不折不扣的陋室。经作者添窗检漏,一番修葺之后,始得不漏不暗;又由于花木之置,小小轩室,居然成为胜境,成为幽雅的书斋。此节在全文最具文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段,同时又是一个转折,进入第二段。从写环境转入写人事的变迁,由可喜转入可悲。又分数层。先一层写庭院的几经变故,即诸叔伯分居前后,庭院由通到隔(“始为篱,已为墙”)的经过,“东犬西吠”、“鸡栖于厅”等句写分居后的凌乱。客观的叙说家庭琐事中,寓有人世沧桑之慨。此可悲一也。进而通过家有老妪说亡母旧事,写家庭人事变故。须知作者生母去世时,他年龄尚小,所以母亲的形象在他是记不分明的(参《先妣事略》)。而那位老妪既是祖母的婢女,又作过两代人的奶妈,通过老妪来追忆旧事,是自然入妙之笔。她所说的,不过是先前母亲曾在何处站过,曾有过一些什么对话,然而就是这些平淡处,最为关情。“儿寒乎?欲食乎?”短短的两句,就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闻儿啼而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这种追忆,无疑会引起过早地失去母爱的作者的伤心。此可悲二也。再有便是作者自己对祖母的追忆。那段往事似乎也很平常,却同样洋溢着淳厚的人情味。“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垂问,和“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自语,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以上回忆,看来不过是家庭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且是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所决定的至深之情,即人子之思和伤逝之痛,难怪作者说“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以下又带过一笔叙轩中幽静与轩屡遭火而幸存,均关题意。其中轩中关门读书,闻足音而辨人一节,不但善写日常细微感觉,而且还写出了一个耐得寂寞的读书人形象,为下段议论伏笔。姚鼐说“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广阔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本段即其例证。

第三段即项脊生(作者自称)的一番议论。作者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负之意。故语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又未尝不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

最后是若干年后的补记。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文中记妻生前琐事,亦平淡中见隽永,与前文格调毫无二致。“不常居”三字似可收融一文,然文末又摇曳生姿,写到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思,较之“墓木已拱”之类的成语,尤觉余味无穷,饶有新意。

总之,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淡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是可以移评归文的。行文散漫,似随口道来;然而无论写景、叙事、抒情,均围绕“项脊轩”这个中心,故能形散而神聚。虽总以素笔为主,但也有变化。如第一段稍具文采,与后文的质朴不同,却正与可喜可悲的情感变化、对照相吻合。故不能说作者在写作时毫无“匠心”。(周啸天)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至。情,使这篇文章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粗看,作者似乎是信手而书,无拘无束,漫无章法,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绾合,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属三代,(祖母、母亲和妻子)但读起来却没有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凝炼和集中。 结构“关”情

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应上文,但“悲”从何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细节“撩”情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这个评价是很恰当的。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12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作,其形象鲜明、笔法细腻、情感深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文本感受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越俎代庖。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文言文水平。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对于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对于本文情感的理解上的难点。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作者归有光及本文写作背景;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目标

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淡远深情的写作风格;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笔译浅易的文言文语段。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四、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唐朝的韩愈在他的《祭十二郎文》中抒写了对于亡侄的追思,然而那种“死者已矣,生者何堪”的内心的伤痛是不易言明的,于是尽管全文无一“泪”字,却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言的伤痛。明朝的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也诉说了他对于亲人的思念,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归有光心中的那一种难言的伤痛。

(二)解题 “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古人喜欢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字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的名字,梁启超,书斋名\"饮冰室,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轩 “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如>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 ①碑记②游记③杂记等(板书:记-----事)

(三)简单介绍作者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被称为“明文第一”。《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走近作者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的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叙写家事细节,亲切生动。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创作,包括学术、赠序、杂记、墓志铭等。其中杂记50篇是他的创作精华,而那些写自己家事的杂记,亲切生动,价值尤高。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

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清代散文的主流是桐城派。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三)课文学习

1.朗读全文,把握内容

第一遍范读:听准读音,并将容易读错的字,随手注上拼音。 第二遍自由朗读,让学生自主勾画重点字词以及不理解的词句。 2.分小组讨论第一遍阅读时遇到的问题 3.请学生交流回答

4.梳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

5.分小组梳理课文脉络,老师提出问题

①思考:围绕着项脊轩,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概括内容)

明确:修葺项脊轩;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记琐事) ②行文中那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的感受。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用:承上启下) ③哪些事情悲,哪些事情喜?

明确:喜——修葺项脊轩;悲——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言悲情)

文章脉络:

(一)一阁(3分钟) 修葺前:写小 写旧 写暗

修葺后:写明 写雅 写静 写趣

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作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是环境美,得到的是读书乐。

项脊轩以前东边是厨房,西边连着内室,老妪常居于此。作者15岁后改成了书房,由“阁”“室”开始称“轩”。

(二)三世

母亲——嘘寒问暖表关爱 祖母——送象笏表期望 亡妻—— 陪伴作者表深情 小结与过渡:通过寻找,我们发现项脊轩就是封建家族的晴雨表,记录着归家的兴衰荣辱,见证着归家家道中落,家庭变故,同时也寄寓着归有光复兴家邦的责任与希望,铭刻着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承载着祖母对他的厚望,更记录着自己与妻子那段永生难忘幸福的时光,这一切的一切都融入到项脊轩的砖缝石隙里面,浸入到归有光的骨子里。这么复杂的情感,这么复杂的内容,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给我们倾诉和吐露的呢? 二读,感受语言 琐琐细细,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 ——近代翻译家 林纾

过渡语:归有光特别擅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琐细细,家常之语,就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景物、事件,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睹其物”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请在文中找一找,哪些琐细家常之语让你感触颇深,乃至百读不厌?请选择一两处,做好圈点批注,写下感受。(2分钟后)你圈点批注的是哪个句子,把你的评点说一说或读一读。抽同学分别选取你认为情感抒发较好的句子做深情诵读

(四)过渡语:生活更多的时候不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而是绵长无声的细流,请你拿起笔,去捕捉属于你的那份细小的感动吧。请回忆生活中最打动你的一个细节,仿照例句,表达出我们对真情的感悟。 真情是什么?其实,真情不都意味着震山撼海,那老祖母轻轻的关门便是对真情最好的诠释;

(五)课堂小结及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通过圈点批注,学习了归有光的文章,我们明白了文章中有时最平易、最琐细的语言,往往是最好的语言;生活中,最细微的动作、最不经意的语言往往透露着最真挚的情感,愿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发现里面的美。

五、课后作业:做相应练习题。

201410601330 杨文卿 汉语国际教育3班

第13篇:《高二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难点重点

(一)课文第1段里,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说说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分析: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惨怛”,忧伤,痛苦。“怛”读dá)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究其原因,归有光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因此,读他的文章,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氛。

课文第1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略前而详后。项脊轩原是陈年旧屋,又小,又破,又漏,又暗,简直不堪人居。但作者对它却很有感情。首先,修葺之时,不但“使不上漏”,而且“杂植兰佳竹木于庭,旧时栏媚,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穷乐趣。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则“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顿见光影摇动,但闻幽香阵阵,更觉心旷神怡。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

(二)课文第2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什么会“语末毕,余泣。妪亦泣。”呢?

分析: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姬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姬的回忆串连起来的。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也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现在,曾侍候过母亲的老妪来到轩中,常常指指点点,“某所,而母立于兹”;有时,还绘形绘声地描写母亲当年对儿女如何关怀。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至于老姬,一则因为“先姬抚之甚厚”,二则也有感于母亲一片慈爱之心,所以也随之哭泣。这一笔明写老姬,实际上进一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

(三)第2段里还叙述了作者束发读书轩中,祖母前来探望的一件佚事。说说祖母的言语举止表露了她怎样的心情?

分析:这件事情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次,作者在轩中读书,祖母前来探望。一见面,祖母就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含疼宠之情,又有赞许之意。“比去,以手阔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一段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老祖母复杂的内心活动。临走的时候,轻轻阖门,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同时,看到孙儿如此发愤,想见将来必有成就,喜悦之情不能自已,因此哺哺自语,又想到自己年岁大了,怕等不到孙儿获取功名那一天,激动之中,又稍带有几分伤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希望孙儿取得功名,荣宗耀祖,这无疑有其庸俗的一面,但通过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在写作上也还有借鉴的价值。

(四)课文第5段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亲密感情的?

分析:作者撰写(项脊轩志)一文之后,又有其妻来归一段情事。项脊轩中原是作者一人独居,或“啸歌”,或“兀坐”,以诗书自娱。“后五年,吾妻来归”,这时的项脊轩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其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有问即有答,有学即有教。从字里行间,我们似可以听得见项脊轩中传出来的欢声笑语。再说,作者安贫乐道,他的妻子问的是大事,学的是书法,志趣既然相近,伉俪间感情之融洽自可想见。这一层从正面写。接着,作者又指出一件琐事,“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表面看来,这一句话突然冒出,似与上文全不相关,然而细细体味,文脉似断而实连。“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缘故。那么“吾妻”为什么会经常提起“阁子”呢?上面“时至轩中……”那一句话就是答案。可以想见,“吾妻”经常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光是“阁子”,而且还有阁子中的人,他们在阁子中柔密无间的生活。这一层从侧面写,对前一层既是补充,又是深化。“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待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句句记实,字字含情。第一句,说“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项脊轩原先是既窄小,又破旧,作者“稍加修葺”,再作美化,独居陋室,自有无穷乐趣。现在呢?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说妻子亡故以后自己如何悲痛,如何怀念。但读者从前后的对比中自能体会到作者对妻子那种真挚的感情和深切的怀念。

二、三两句写两年以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全然不见当年的热情。这一段记叙,语言平实,而无限伤感溢于言外。

(五)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分析: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

(六)作者写本文时,原是不分段的。而现在的各种选本里,都给它划分了段落,但划分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如“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课文中划在第2段里,有的选本则放在第1段末尾。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哪一种划分的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

分析:按照林纾的说法,这篇课文“有‘轩’字为主人翁,则人事变迁,家道坎凛,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春觉斋论文》)它记的是物,写的是情。如果说项脊轩是谋篇布局的一根明线的话,那么作者对项脊轩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自己亲人深挚的感情,像一根伏线贯穿全文。文章前半篇主要写作者在轩中读书之乐趣;后半篇转为怀旧,主要写“可悲”之事。因此,“然余居干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启下,以“然”字作转折。

这句话放在第1段末尾不妥。因为既已用“然”字作转折,那么这句话的重心在开启下文。换句话说,这句话跟下文的关系比跟上文的关系更为密切。

顺便说一下,有的选本以“枢亦泣”为界,将“可悲”的事再分为两段:这样,上述那句话就应该独立成为一段,因为它管的范围至少要到“令人长号不自禁”为止。

(七)课文中用了不少叠字,试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短短一篇课文,六用叠字来摹声、绘景、状物,以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

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狐狐”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双迭字,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往往不是纯客观地状物绘景,而是“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既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美学》第一卷)。课文中的不少描写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八)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分析: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第一小节先写项脊轩的小、老、破、漏和昏暗,既而写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和恬适,表现的是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和高尚的志趣、恬淡的心境。“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了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而这些事又都与项脊轩有关,都表现了作者的悲哀之情:一是写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现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写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写了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四是写了亡妻生前在轩中的生活片段和轩以后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意。作者正是这样把经过选择的零散的材料集中到一定的空间中来,尽管这些材料看来互不关联,可它们都发生在项脊轩,作者用这一小屋的历史把物境、人事、所见、所闻、所感等等,有序地贯穿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经过滤,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在“形”、“神”上都得到和谐的统一。

(九)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在文章中作者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人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是作者用心灵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所以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例如写对母亲的怀念一事,作者早年丧母对母亲的慈爱不可能有太深的记忆,于是由老姬说出,极为自然。作者没有让老姬说出有关母亲的什么动人的大事,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之极,但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温暖,又多么让人怀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姬亦泣”,读者读之“亦泣”,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有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这一点是本文和《阿房宫赋》最明显的区别。《阿房宫赋》多用排比、夸张、比喻,对宫殿、宫中的人、珍宝等极尽铺叙夸饰之能事,用词华美艳丽;而《项脊轩志》中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恢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倾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题。

板书课题:项脊轩志归有光(有着重号的要板书,下同)

要求学生看注解①,教师补充:《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归有光于嘉靖十九年(154)考中举人。以后参加八次会试,都没有考中。后来在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的安亭江边,教书授徒达二十余年之久。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才考中进土,任长兴(今浙江省长兴县)知县。隆庆四年(1570)任南京太仆寺丞,著有《震川文集》。

归有光从小勤学,爱读司马迁的《史记》,相传他曾用五种颜色的笔圈点《史记》。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这篇《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二)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精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出声读;可以与前后同学交头接耳,也可以拿着课本向教师请教;更欢迎把不能解释的词语和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去)。

(三)教师范读。

要求以舒缓的语调,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读后让学生齐读一篇。

(四)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课文共四段,分为两部分。第1段是第一部分,第2、3、4段是第二部分。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读后提问: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要求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容,容纳;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③写破漏:“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④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教师点拨: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上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

又问: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

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教师点拨: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提问: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明确:变得不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桅,“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提问: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回答,而是让大家反复朗读下面几句来加深体会。这几句是:“借书满架,僵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后由教师讲解。)

“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见课文注释

12、13,这是就字面意思解释。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

提问:“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再问: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

进一步问:“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这个问题提出后估计课堂气氛可能比较活跃,答案也不一定一致,如能引起争辩那就更好。最后仍由教师归纳讲解。)

“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课文注为“美好的样子”,有的书上解作“形容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之语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讲读至此,让学生掩卷而思,并自由地朗读课文第1段,直到能背出为止。最后集体背诵一遍。)

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作者对项脊轩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五)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

提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起什么作用?

明确: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承上启下,接榫自然。教师讲解:以下分三层,第一层从“先是……”至“……凡再变矣。”先泛写项脊轩外的变化,是可悲事之一。项脊轩外的院子本来南北相通,是一个院子,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各起炉灶之后,这院子就走不通了。诸父,伯父、叔父们。“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里里外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也到处都是。

提问: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日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的?

明确:写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

继续讲解: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凡,总共;再变,变了两次。

第二层从“家有老姬……”到“……语未毕,余泣,姬亦泣。”继写轩内,回忆母亲遗事,是可悲事之二。作者幼年丧母,有些儿时往事不甚了了,所以借老奶妈之口道出,自然而真实,亲切而感人。特别是写到母亲关怀儿女,叩门问寒问暖,“儿寒乎?欲食乎?”情意缠绵,感人至深。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心肠。这是一幅多么平常、而又多么动人的生活画面啊!

第三层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这一段末,仍写轩内,回忆祖母遗事,是可悲事之三。束发,指童子尚未成年之时。古人在儿童时代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吾儿,我的孩子。若影,你的影子。竟日,整天,即一天到晚。作者写这个细节,巧妙地写了三个动人的场面。先是叙述祖母来到轩中只写了一句话,语气亲切而风趣,既表爱怜,又隐含着夸誉,表现了慈爱的长者对小辈的疼爱。次写祖母关门而去,哺哺自语,话中有些许忧虑,但更多的是相信,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这话没有当着孙子的面讲,更见其期望殷切,情意真诚。接着写祖母“持一象笏至”,进一步表露了她对小辈的期望和鼓励。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平平常常的几句说话,平平常常的几个个动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足见作者摄取生活细节功力之深。这一段末一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既是对回忆祖母遗事而言,也是对上一层回忆母亲遗事而说,结构谨严,感情真挚。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

读后简述:这一段记述一些琐事,写作者为项脊轩能长时期维持原状而感到欣慰。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即最后两节)。

读后讲解: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是可悲事之四。

提问: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等等。

接着问:请再想一想,写法上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可写之事很多,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可见选材之严,取材之精。“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更是生动,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跃然纸上。

继续讲解: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字眼,而伉丽深情自见。这种写法,是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补写的这一段,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盖,伞。

提问:写感情,可以明写,也可以暗写。试联系上文举例说明。

明确:明写,如第一段里的“珊珊可爱”,第2段末的“令人长号不自禁”等;暗写,如第2段里的“某所,而母立于兹”和本段的“今已亭亭如盖矣”等。暗写的好处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继续讲解:这个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睹物思人,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使读者回味不尽,对项脊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集体朗读课文第2、3、4段。

小结:以上3段是第二部分,写可悲事,着重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遗事,绘形绘声,颇能打动读者之心。

(六)课文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8〖小资料

(一)作者介绍。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奏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二)“项脊轩”介绍。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三)书中省略的一段内容:

项脊生曰①:“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其余清台②。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③。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④?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⑤,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⑥?

注释:

①项脊生:作者的别号。②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清,秦代蜀地的一寡妇名。丹穴,朱砂矿。利,利润。甲,第一。史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己,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③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玄德,刘备的字。陇中,即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④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方,当。二人,指寡妇清和刘备。昧昧,不明的样子,指不被人知道。隅,墙角落。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世,世人。之,指代二人。⑤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区区,渺小的样子。败屋,破旧的房屋,这里指项脊轩。扬眉瞬目,眼睛一睁一困。⑥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知之者,定语后置,知之之人,知道他的人。其,指人知之者。谓,认为,以为。坎井,一说是浅井,一说是废弃的井。

这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这里既有自我解嘲,又将自己与历史伟人相比较,表明自己不甘

于永远处在“败屋之中”的志愿。

(四)重点内容图解。

第1段:

第2~6段

(五)课文第3段后,原文还有一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第14篇:9《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0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志”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和本文组材的特色;

2、剖析文中通过写物、叙事、记人所抒发的情感;

3、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句知识;

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

1、剖析文中通过写物、叙事、记人所抒发的情感;

2、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句知识;【教学难点】

1、剖析文中通过写物、叙事、记人所抒发的情感;

2、了解“志”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和本文组材的特色;【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归有光,字熙甫,号项嵴生。昆山(今属江苏)人。母周孺人十八岁怀有光时,「家数见徵瑞,有虹起于庭,其光属天」,故名。九岁能属文,后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典故。明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馀年,八次会试不第。

“志”,通“志”,记也,为文体的一种。性质与“记”相似,但二者仍有区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脩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曾巩墨池记、柳宗元永州八记等等;“志”通常用来记物、叙事来抒发一定的情感,如墓志、人物志、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等等。

二、文本感知

1、浏览全文,概括文中所及之物,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明确: 阁子、庭院、先大母、先妣、老妪、亡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用以下数字打油诗来概括:

一轩一庭一家人, 轩修二次庭两迁。 三位女长两作古, 而立不至妻亦亡。

阁中岂止少年梦, 家道衰落院中藏。 大母厚望何时兑, 先妣慈爱老妪知。 夫妻恩爱阁中聚, 人走阁空怨恨长。

2、思考:文章是怎样将这些零散的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特别值得注意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不是同时期完成的,后两节是补记的。

提示:(1)注意文章中与项脊轩变化有关的句子;(2)注意文章中对亲清的描写 明确:

文章通篇以项脊轩的变迁为经,以人事变迁、亲情离合为纬,经纬交织,既书写了难忘的人世亲情,也书写了青年主人公归有光在轩中的读书生活及理想抱负。

三、文本研析

1、学生齐读梳理第一段,思考:作者笔下的项脊轩有何特点?作者对此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结合内容分析梳理字词句,明确: 轩:修葺前——小、老、漏、昏

修葺后——亮、胜、静、美

作者对此寄予了热爱、自得之情。因为什么?破陋的阁子经过作者的简单修葺,正适合作者闭门苦读。可以想象,轩中留下了多少次作者闭门苦读、敏思苦想、起早贪黑、而又悠然自得、安贫乐道、心怀志向的身影,轩中又寄托了少年作者多少梦想多少豪情!

补充:从书斋的命名来剖析作者的人生理想——取名为“项脊轩”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所住的书斋非常小,二是因为他的远祖归隆道住在项脊泾,所以把书斋命名为此有追悼祖先的意思。因此可以看出作者从小就想要光耀门楣,从一侧面可以反映出他想成为家族的脊梁。

2、思考: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文中具体写了哪些遗迹,这些遗迹为何让人长号不自禁?

结合内容分析梳理字词句,明确:

中心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具体写了庭院变迁、先母问儿、大母过轩等三个细节。

三个细节的具体分析——

细节A、写道庭院的两次变迁,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节连写了四个意象——“狗”、“鸡”、“篱”、“墙”,看似简洁,情感却极为丰富: “东犬西吠”——暗示了前面提到的“诸父异爨”以此不和睦的情景,包含了作者凄凉破碎的心情。

“鸡栖于庭”——我们知道在古代封建大家庭中门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显示这个家庭的地位和门楣,一般家庭对此都非常重视。但作者这个家却让鸡在庭中随意,可看出鸡没有人看管,更没有人顾及这个家庭的脸面,就写出了这个家庭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景象。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象征着家庭已经开始分裂,开始有了隔阂。篱笆毕竟还比矮,有空隙,彼此还能进行感情间的交流,但是后来把篱笆拆了建了墙,墙又厚又冰冷,没有一点人情味,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冷淡了,大家也已经不再是一家人了。作者发出了“凡再变矣”的感叹,包含了作者的感情,说明先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已经被紧张的隔阂所代替了,这是作者无法忍受的,他真的希望不要再变下去了。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轩一庭一家人, 轩修二次庭两迁。 三位女长两作古, 而立不至妻亦亡。

轩——闭门苦读、悠然自得、喜爱 庭——家道中落、四分五裂的无奈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文本研析

细节B、先母问儿——

结合内容分析梳理字词句,明确:

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成功的刻画了一位慈母:她半夜还要起床问孩子冷吗、饿吗;老妪仅是一个奶妈,先妣却“抚之甚厚”。“某所,而母立于兹。”一句非常感人,一个下人居然能记住主子立过的地方,而且还每每提及,可见先妣在她心中的地位,可见她是多么感激先妣对她的恩德。这里,作者通过写老妪来侧面烘托先妣的形象——好心肠的主子。而今,母亲已逝,难免心生挂念和伤悲!

【问题延伸】归有光的母亲为什么不同她的女儿住在一起呢?她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明确:

归有光的母亲一生有八个孩子,是一位非常辛苦的母亲。她可能实在照顾不了这个女儿,但是她对没在身边的孩子仍牵肠挂肚,怕她冻坏了,饿着了,半夜三更还起来问寒问暖,“儿寒乎?欲食乎?”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心肠啊。 细节C、大母过我——

结合内容分析梳理字词句,教师明确:

“自语”—— 寄予了大母对作者的殷切期望。为什么“自语”?一是从大母来看为了不影响作者读书所以轻轻的说;也是为了不给作者太多的压力。短短的两个字就将大母对作者的一片关爱之心跃然纸上,真真切切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和蔼的老祖母的形象。从作者这方面来看,面对这样一个疼爱自己的老祖母,作者的感动就不必再说了。而面对亲人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作者心中也有一丝的悲伤,家庭破裂的痛楚时时在心中盘旋,而父亲不得志的困惑也使在觉得自己对不住大母的一片关爱。

“以手阖门”—— 大母过去轻轻的把门关闭上,这个动作不要惊动了正在读书的孙子。 持HU——激励他要发奋图强,将来能够光宗耀祖。 艺术归纳:

①人物的言行切合人物的身份特点;②事情虽小却足以传递先母的慈爱,祖母的疼惜之情、期待之清;③这些人事亲情的离合变化又是在家道中落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兴旺时的繁华安逸生活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衰颓困顿中的相互支撑更显的不易,弥足珍贵。

②写平常事要抓住容易传递情感的细小处,即抓住细节描写。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作者“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长号不自禁”了。因为他见证了家庭衰落,亲人已逝,功名未成,愧对先人。

3、文章第三段同样用了细节描写,请问这个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结合内容分析梳理字词句,教师明确:

“能以足音辨人”,组建作者在选中的时间之长,说明他对这间破旧小屋一直怀有深厚感情。因此,“四次遭火,得不焚”让作者感到莫大慰藉和庆幸。呼应了第二段开头的“多可喜”,文势纨合。

4、诵读第四段,思考课后第三题。结合内容分析梳理字词句,教师明确:

作者若干年后重读旧文,想起了妻子嫁给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抚慰,以及现在妻死室坏给自己的伤痛,于是补写了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悲哈难以排遣的精神苦闷,表达了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六年”“二年”“然自后”一组时间,给予了无穷的感慨。

情感的变达方式与前文有所不同,笔调内敛,语气平静,以乐景写哀情,用婚后欢乐的生活细节反衬现在的伤感。

结尾更是摇曳生姿,写亡妻手植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的用景语结束全篇。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鲜明对比,暗寓“”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引发读者不尽的凄婉惆怅的共鸣。

三、板书设计 先妣 怀念亲情、愧疚自责(细节描写)

大母

亡妻———— 凄婉惆怅、今非昔比(细节描写、乐景写哀)

第15篇: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表现亲情的经典之作,是一篇借记物来叙事和抒情的散文。本文通过书斋项脊轩的几度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去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2.教材地位与作用

《项脊轩志》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一个“情”字,文中归有光对去世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如泣如诉,哀婉动人,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这伟大又朴素的情感。以口头语说家常事也是本文一大亮点,所以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一写作技巧。

二、学情分析

1.文言认知

(1)小学、初中接触到的古文不少,有一定积淀,但不易挖掘出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2)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错误认识。

2.情感体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但对那种纯真的情感体验的较为肤浅,在写作中总是无从下笔。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及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第一课时已了解作者生平和扫除阅读障碍的基础上,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进而解读文章内涵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点拨启发、个性解读等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把握本文情感。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

(2)学会体验生活,懂得感恩。

4.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5.教学难点: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旧知。

(2)接着提出问题“本文为何如此感人,归有光和书房到底有着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维的交锋,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2.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播放视频示范朗读,学生默读体会。

(2)勾画出感动你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声情并茂的直观可感的视频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同时掌握阅读方法。

3.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本环节要求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内交流意见的合作方式,具体落实教学目标,进行重点的探究和难点的突破。紧扣文中“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围绕三个探究题进行:

探究1:课文围绕项脊轩写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

学生明确: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主要是家庭琐事,依次有翻修项脊轩、家族败落、回忆母亲、回忆祖母、项脊轩遭火未焚、怀念亡妻等。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段,培养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探究2:透过这些事和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的细节描写来剖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具体采用涵咏法、点拨法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来感受文章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真情。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阅读,鼓励引导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体验与感受文本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情感:对过世亲人的深深怀念,对自己命运多舛的哀叹,对家族败落的悲哀。

设题意图:了解品味语言的方法,培养品味语言的习惯;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探究3:作者叙事和抒情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借鉴意义?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从选材、描写、抒情三方面的特点入手,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借鉴之处:质朴语言书写生活琐事,典型细节饱含真情实感。

设题意图:鉴赏、揣摩文章的写法,培养从文中找依据的习惯。

4.拓展迁移,提升能力

本环节我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对本文亲情的理解,以此来触动情感。同时给学生播放平时我们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

设计意图:我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突破难点。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总结:通过导入时的问题:“文章为何感人?”来总结全文。

(2)作业布置:根据分层教学、尊重学生差异性的需要,我设置了3个层次题,学以致用:

①流利朗读本篇散文。

②收集怀念亲人或细节描写方面的材料。

③模仿本文,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感人细节,写一段表现亲情的生活细节。

五、教学反思

1.阅读教学要重视个体对文章的体会和感悟。

2.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文言文文本的利用与开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6篇: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中学语文组 王学春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杰作。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在课后有自己这篇课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紧扣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导语和结束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叙写亲人琐事、抒发内心悲情而又艺术价值极高的浓情散文,我是如此设计导语的: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丧亲,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归有光 8岁丧母,15岁读书,16岁祖母去世,18岁写作此文,23岁结婚,29岁丧妻。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人生三大不幸他遭遇两大!再加上中道大家庭颓败、衰落,家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功名未遂,辜负了祖母的殷切期望。接二连三的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如此痛楚的遭际中,亲情是他的精神支柱,埋头苦读、振兴归家是他唯一的方向!今天,我们走近归有光,感受《项脊轩志》中浓浓的亲情和非凡的艺术魅力!在导语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教学情境。

结束语应该要有总结整节课教学目标和升华主旨的功能,我是如此设计结束语的:项脊,是人的脊梁骨的最高的部分,脊梁骨在生活中比喻骨气,志气。作者把书斋取名为“项脊轩”,既有怀远追宗之意。又含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顶梁柱的人生理想。

范仲淹岳阳楼“忧乐”明志;归有光项脊轩“悲喜”关情。

归有光是一位情深而真、志远而坚的男子,他怀抱感恩之心,扛起家族振兴的责任,行走在风雨交加、坎坷崎岖的人生路上,永不言弃。归有光终成大家,名垂千古!课后,学生跟我说:老师,您的结束语好感动我啊,对我来说,有励志作用!

二、落实课前预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没有课前预习,根本无从谈课堂效率,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上该课之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提纲:查找归有光的生平及贡献并写成读书笔记;分别用轻快的、急速的、悲缓的三种语调朗读课文三遍,看哪种语调吻合本文的感情基调,然后读出感情来;凭借课文注释与古汉语词典疏通全文,把不懂的划出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全文的重点句是哪些?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上课前组长检查,科代表监督,我有目的地抽查,督导落实,效果不错。强调学生把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作为上课听课的重点和难点,个性化吸取课堂内容,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我一直这么做,效果不错。

三、教师示范朗读。

《项脊轩志》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要求学生反复读,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不一定准确,教师 1

的示范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我能从头到尾流畅地背诵全文,为了读好,我课前读了二十二遍,直到我自己非常满意为止。在上课时,我的范读确实感染了学生,对课堂难点的突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积淀显示功力,巧引拓宽视野

在这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公开课里,我19次引用经典诗文名句,恰到好处地或点评或概括或点拨。如:学生赏析了文尾“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我如此点评: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情何以堪!曾经写过的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令我想起苏轼的悼亡诗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们不难从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中想象归有光的泪流满面、情难自已.。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枇杷树。这亭亭的枇杷树,怎一个愁字了得?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段点评化用了崔护、苏轼、李清照等人的名句,收到了言简意赅的作用,诗化了语言,阐明了意境,拓宽了视野,升华了主旨,感染了课堂!

如:讲完悲喜之情的内容后,我用对联作结。

《项脊轩志》如此深切感人,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

老妪追怀、祖母殷望、妻子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

轻轻掩上书卷,四百多年前的归有光,在怀念三代亲人时那热泪盈眶、柔肠寸断的情状历历在目!对联的运用既概括文章内容,又诗化了课堂。

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腹有诗书,气宇轩昂,课堂上才能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博得学生的心,用实力和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喜欢你,崇拜你,从而喜欢你的课,提高课堂效率!

五、洞悉学情,为备准重、难点导航。

(一) 把握作者写作思路

本文作者“围绕一间书屋,抒发两种感情,感怀三位亲人。”请问是哪两种感情?哪三位亲人?一间小屋(项脊轩)两种情感(多可喜,多可悲)三个女人(先妣、大母、吾妻)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

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明确本文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项脊轩引发文中的“喜”和“悲”两种感情,为下一步鉴赏指出了方向。

(二)、研习课文内容

给学生展示老屋的图片。

1、喜从何来?(怡然自得悠然自得)

(修葺前)窄小陈旧、阴暗破漏、潮湿(修葺后)轩中明亮、宁静;庭中幽雅、恬静;作者悠闲、自在。运用对比手法。

结合归有光的简历,

2、悲在何处? (家道中落三位亲人去世)

诸父异爨(家道衰落颓败零乱)

回忆母亲(幼年丧母痛失母爱)

回忆祖母(殷殷期盼终落成空)

怀念亡妻(夫妻永诀痛不欲生)

3、讨论:

《项脊轩志》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借鉴意义?请从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多角度考虑。

借鉴之处:质朴语言书写生活琐事典型细节饱含真情实感

①取材方面的借鉴②结构方面的借鉴③语言风格的借鉴

④表现手法方面的借鉴⑤抒情方面的借鉴

4、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就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平平淡淡是最真)

通过对文本的品鉴,以上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从课后的练习中可见,这堂课教学效果还不错。

六、巧设问题——“多问”不如“巧问”

1、提问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概括能力

2、提问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提问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同行是良师。

借这个机会,我衷心感谢语文组邱艳红老师、蒋红建老师、扬子江老师、郑宝凤老师对我这堂课的支持,他们给了我灵气与活力,给了我技术上的指导,课后,我们有同感:合作共赢!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存在不足:

一、师生互动: 如果前半堂课体现了师生良好的互动的话,那么后半堂,凭借着我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为了按计划进行,我却忽略了这种互动的关系,导致课堂教学中规中矩,而学生并没有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后来的评课中,虽然赵校长等领导给以高度赞扬,认为我的文化底蕴是非常丰厚的,同时也提出应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知识底蕴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教师的语言和思想本身就是知识和智慧的体现,绝非是为了完成计划而过多地参与课堂。

二、课堂驾驭: 在鉴赏课文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鉴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逐层将方法落实到实践当中,积极鉴赏。刚刚入境,下课铃响了,我预先想要进行的讨论,即把最后的讨论鉴赏的环节加以升华,这一教学设想还未实现,但我仓促结束这节展示课。这一地方的处理显然不够灵活,说明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对时间也没有很好的把握,使得一节完整地可略有残缺。

三、经验不足: 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最

初读课文的环节可以删去,因为这是第二课时,不是起始课,如果删去这一环节,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后面的鉴赏上,无疑会为将鉴赏推向高潮赢得时间。二是, 如果将课堂的质疑和鉴赏融为一体,会不会更好呢?质疑的过程难道不是在鉴赏么?鉴赏也可能包含质疑。

总之,这节展示课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上。对于我课堂上显示出来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与同行指正!

第17篇:《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是一篇至情至深的古代散文,这节课中,我树立语文是生活的对话,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整合文言知识,调动学生由文本感知生活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琐事的感受力。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点名诵读、分组诵读、师生合作诵读等朗读形式体会文本情感。在美读指导环节,学生们的文本感受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也更加亲近文本。小组讨论时,学生在文本中能带上自己的理解积极的发表所思所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有感情的进行再次朗读,用语言生动的表达观点,并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知文本,这也体现了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们的感受力在层层提升,并将这种感受和生活相结合!

小组合作环节的自由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的环节应在今后的课堂中提升!

第18篇:教学案例《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在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班级同学的调查,“亲情”这种话题已经司空见惯,然而,伴随着亲情,我们是否懂得珍惜,是否懂得感恩,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事实上,亲情,永远是一个感动的话题,而亲情当中的一些细节更值得我们去品位。

带着这种思考,我在《项脊轩志》教学中特制定了如下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珍爱亲情、感恩亲情。

2、体会细节描写对抒发亲情的作用。于是,便有了这一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房是古代文人钟情的地方,书房的名称,能体现文人高洁的志向、高雅的情怀。(播放与书房相关的几个幻灯片:陆游的“老学庵”、蒲松龄的“聊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

二、整体感知: 师生互动、你问我答:

一间小屋 项脊轩,旧南阁也 两种情感 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世变迁 祖父、父辈、自己

四位亲人 先大母、老妪、先妣、妻子 多件小事 物是人非,深情难忘

三、合作探究(问题导入) 1.学生朗读课文

1 疑难字词:

先大母:去世的祖母 先妣:去世的母亲 阖:关 2.对先妣形象探究: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抚,渴望母爱但对母亲的记忆已模糊,所以只有通过老妪的回忆侧面描写母亲生前对子女的关爱。 (老师问):作者被老妪的话打动了吗?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学生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妪的叙述中,哪个动作,哪句话让作者潸然泪下? (学生乙)娘以指叩门扉

儿寒手欲食乎

叩:门不是用脚踹开的,不是用手推开的,而是用手指叩开的,轻轻地敲,小心的敲,既牵挂孩子,又怕打扰孩子。

“寒”、“食”:听到孩子呱呱而泣,母亲不顾身体虚弱,匆匆起来问饥问寒,两个短句,显示了母亲的急切。

(教师小结)文贵情真,千万次的呼唤不及一次真情的描写,作者没有选取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我们仿佛听见母亲轻轻的叩门声,柔柔的询问声,天下最关心我们冷暖的就是我们的母亲。

(问)你能回忆一下母亲关爱你们的细节吗?

学生陷入沉思,小声探讨。 3.怀念祖母 (学生)读课文

(老师问)对祖母的描写选取了哪些细节? (学生小结)久不见若影 疼爱

2 以手阖门 小心

持一象笏 勉励

(学生)让我们想到她那既盼望家族兴旺又爱怜孙儿的矛盾心理、她那蹒跚的步履、她那满头银白的头发催人泪下 (老师问)如何描写自己的感动?

(学生答)瞻欣遗迹 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 4.怀念妻子 (学生)读课文

(提问)对妻子的描写选取了哪些细节?

从余问古事 瑟瑟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凭几学书 伉俪情深: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转述 美好:温馨

(老师小结)这里没有山无棱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海誓山盟,没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平平淡淡却情深意浓。 5.枇杷树

枇杷树是妻子手植的 睹物思人

“已”字表光阴易逝 ,一晃几年过去了,树犹在, 人已亡,枇杷树下的欢笑让人挥之不去,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细节描写

(老师问)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生活琐事、细节描写

细节里表现情感的灵魂

(老师问)真实的情感来自精彩的细节,举出几个例子:

其他古代诗词中的细节:

(学生甲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生乙答)他用手攀着上面,两月却向上缩,肥胖的身体向前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

(学生丙答)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教师小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大家用心去捕捉生活中动人的镜头,写我心,抒真情,我们的作文才能篇篇动人,回回出新。

案例反思

1.真情就在我们周围,用心感受体会领悟,抒真情写真心,是一种幸福。2.古诗文是传统文化最好的土壤,借助古诗文经典篇目逐步深入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好古诗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熏陶。 3.继续加强古诗文教学,深入经典,研习经典。

4.每课一思,每课有得,从古诗文教学中不断吸取传统文化。

第19篇:《项脊轩志》教学手记

《项脊轩志》教学手记

刘文东,重庆万州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

一、教学价值的确定《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篇,被选入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作为经典教学文本,它的教学价值何在?文章以悼念母亲、祖母、妻子的旧事为主体,写出念母、敬祖、悼妻之悲。母亲早逝,悲其抚育;祖母教诲,悲其未酬;爱妻故去,悲失同伴。相互的关系不同,悲悼的情感有异,写法有別:先是老妪侧描,次是自己绘先妣,最后写亡妻,则是勾画情态,再用枇杷树加以陪衬烘托,使所写之悲各具情态。作者先借老妪之口写亡母逸事,堪称妙笔。老妪絮絮道来,先母当年“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寥寥几笔,形神毕现,惟妙惟肖,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催人泪下。归有光八岁丧母,在《先妣事略》中曾沉痛的呼喊:“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截!”写本文,也难免不触及这种沉痛和悲哀。写祖母更出色传神,作者青少年时代是在祖母的爱抚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祖母的感情尤其深厚。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痛悼亡妻,看似平淡散乱,但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显示出另一番神韵。行文围绕一个“轩”字,清晰了然。“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状写妻子的温文尔雅,跟自己志趣相投;妻子从娘家归来,转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状写小妹们的天真好奇。读者就从这些娓娓叙说的细事中,宛然见其夫妻和谐、恩恩爱爱的生活情景。接着又掉转笔头,写“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不常居”,把作者因丧妻而带来的孤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篇末,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树为妻所植,见树思人,更为凄恻。因此,全篇在悲情的氛围中表达了作者对已逝母亲、祖母和情深意笃的亡妻的无限的怀念之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看到隐藏在无限怀念之情的背后之情——对自身坎坷命运、特别是仕途不顺、理想难就的伤痛。因此,《项脊轩志》文本的教学价值应定位在:细节描写的赏析和挖掘其文化内涵上。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反复诵读,走进归有光。《项脊轩志》语言平实如话,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就能基本理解文意,教师只要在“再”“归”“归宁”等个别重难点词语上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明白词句的含意,因而教师无须把大量时间花在“字字落实”的讲解上,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揣摩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悲喜之情,从而走进归有光,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陶冶自身的情操。比较阅读,体现差异。将本篇与学生初中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两篇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二者虽然题材相似,但由于作者的性格经历不同,体裁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因而作品的主题与风格有较大差异。从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广度、挖掘文本的深度、延伸联想的跨度,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读写一体,事半功倍。文言文教学中也可进行一些读写结合的训练尝试,常用的方法有填补、拟题、仿写、续写、改写等。关键是真正把文本当作训练材料,慎重选取,精心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读写活动的实施是为学习文本服务的,活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读与写的结合要自然和谐,符合规律;注重过程调控和结果积累;活动要立足文本,切忌抛开原作,另起炉灶。

三、教学环节的展示

(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1.教师分发隐去了第二段首句(过渡句)的《项脊轩志》课文,要求学生通读全文。2.根据作者行文的情绪变化,确定所隐去句子的作用及位置。师:所隐去句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生:过渡。生:承上启下。师:请同学们尝试用文言补充这个过渡句。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由轩中窥家世沧桑,可见一斑。生:然余就读轩中,忧乐在心,爱恨交加。生:余静居轩中,如临桃源,然世事纷扰,令痛心不已。师:出示原文(“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请大家将课文补充完整。师:通过补充过渡句,你有什么感悟?生:过了一把文言写作瘾,感觉有意味,也有意义。生:感受到了行文中前后情绪的变化,有利于作品的整体把握。生:体会到了“过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师:这个“过渡”句的位置,可以放在第一段末尾,也可以放在第二段开头。我们的课文是放在第二段开头的,那么,哪一种处理方法更为合理,为什么?生:放在第一段末尾。生:放在第二段开头。生:其实都可以,反正都是起过渡的作用。师小结:《项脊轩志》记的是“项脊轩”,它是全文谋篇布局的一根明线,而作者对项脊轩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自己亲人深挚的怀念感情,像一根伏线贯穿全篇。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作者在轩中读书之乐趣——“多可喜”,第二段转为怀旧,主要写“可悲”之事。因此,“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启下,以“然”字作转折。但这句话放在第一段末尾欠妥,因为既已用“然”字作转折,那么这句话的重心应在开启下文:写项脊轩和家中的人事变迁,抒发作者心中的切肤之痛——这是文章的重点。

(二)引导学生“情境”诵读1.富有诗意地读描写项脊轩周边环境及在轩中“啸歌”“兀坐”的文字。教师提醒和示范诵读短句的韵味和魅力。2.意味深长地读对话部分,揣摩人物的情感和心态。个人揣摩品味比较到位的学习小组方可分角色朗读,以免破坏文本的情境和基调。3.缅怀伤感地读悼念亡妻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体味“枇杷树”一句,读出“物是人非”的怅然和思念。endprint诵读的基调是由作品的内容决定的,我们的诵读只是“还它一个本色”罢了,但其中也必然渗透着读者的“再创造”,本环节中的诵读要求“富有诗意”“意味深长”“缅怀伤感”等,都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给诵读一个“情境”,因为“木然”地重复阅读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另外,“富有诗意”的部分,我们要尽量背诵。

(三)引导学生“勾画点评”学生默读全文,勾画出意味深长或遣用精妙的词句、语段,并作點评。教师示范:勾画:“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令人长号不自禁。”点评:“吾儿……女郎也?”语气多么亲切!又多么诙谐风趣!生动贴切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失去母亲的孙儿倍加关怀,又无比疼爱。临去时几句喃喃自语,表达了祖母看到孙儿读书有望后内心的欣喜之情。既而又特地拿来祖上的象笏教诲孙儿,更细致入微地写出了祖母深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一位出身豪门而家道中衰的老妇人对孙儿读书有望、光耀门庭的殷切期望。而作者写此“记”时,曾六次参加乡试未能中举,“令人长号不自禁”:有辜负祖母期望的悔恨之心,有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悲怨之情。学生展示交流:生1勾画:“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点评: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以连贯的短句写出了怡然自乐的读书生活,此境界足以使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生2勾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点评:以“半墙”烘托明月,以“斑驳”描绘桂树,以“影动”暗示风吹。遣词用语多么准确,多么生动,多么精妙!生3勾画:“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点评: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形象地写出了家道昔盛今衰、人世沧桑的感慨。生4勾画:“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点评:从“篱”到“墙”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诸父兄弟日趋分离的痛心。生5勾画:“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点评:足见作者对项脊轩的一往情深。然而,轩犹如人,人犹如轩,何以劫难如此之多!可以想象作者心中有多少凄楚悲怆之情。生6勾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点评之一:睹物思人,往事历历;物是人非,怅然若失。枇杷树亭亭如盖,人却长眠地下,无尽的感伤不禁袭来。点评之二:强调“妻死之年”亲手所植,而今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怎不令人扼腕悲歌!却又写得如此内敛含蓄。点评之三:斯人已去,空余枇杷遮冷月;此恨犹在,惟有树影立人间。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小结及补充:以上同学都勾画得当,点评精彩,尤其是某同学用“对联”的形式给予创造性的“点评”,他对文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遣词的凝练、音韵的和谐都把握得很好,妙哉,点赞!另外,文中还用了不少叠字,也请勾画出来,“点评”一下。在这篇不过数百字的短文中,叠字运用俯首皆是。诸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之美,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迭字,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往往不是纯客观地状物绘景,而是“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既写物貌,又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厌恶。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作者的爱轩之情也跃然纸上。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的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于恍惚之中,亭亭如盖之树,竟似亭亭如玉之人,又增多少想念。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文中的不少描写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此眉批式的点评阅读,其目的就是锻炼我们自主细致地潜下心来读书,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言语形式之“异”不断有所察觉、发觉,然后进行揣摩、玩味,进而发现、发掘一些东西。如果说,“读”、“悟”更多的是对言语的感受、感知,是一种感性的心领神会的话,那么“评”则要求将感知结果清晰化、条理化,文字化。连鲁迅、钱钟书、金圣叹这样的名家巨匠也常常采用这种点评式的阅读方法,所以我们在以后漫长的读书活动中要“不忘初心”,坚守这种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改写”这里的“改写”兼有扩写的要求:要在保持原作意境、基调、主题等元素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发挥想象和联想,用与文本不同的体裁重新表达。教师示范:原文:“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改写文:每月最可爱的莫过于望夜景致,天如盖,黑幕上明月高悬。月华如练,轻披在半截短墙上,银光在玉盘的映衬下,反射出幽兰之气。月下桂影婆娑,细枝交错,画出黑色的渔网,铺在墙头。墙上影,月中桂,近相和,遥相对。微风过处,暗香浮动,明月照无眠,陶醉人难寐。学生展示交流:原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改写文1:时光,如水,在指间流过;如沙,在瞬间洒落;如风,在叶间穿梭。曾经拥有过,抑或只梦过?爱人亲手种植照料的那株枇杷,叶片的呼吸已融进了我的脉搏。思念,又不单是思念,一份感激、一份宽慰、一束阳光渗入心田,这光芒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已辨不清树影、人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啊,你遮住了雨水,却遮不住我的泪水滴落心间。改写文2:妻子死之年亲手栽植的小树苗,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在这几年里,树见证着我的日夜思念。树干是越来越粗了,而我却日渐憔悴。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轰轰烈烈的爱;“今已亭亭如盖矣”,是我对亡妻点点滴滴的思念,这是一种长久的思念,而点点滴滴都滋润着树,使它亭亭如盖。这种思念是不灭的,即使我死去,只要枇杷树还绿,这种思念就还要持续。endprint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后小结:这种融入扩写的“改写”,是深化后的鉴赏,既有感悟吸纳,也有创新表达,能够比较全面地提升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引导学生“比较阅读”项脊轩是作者给自己书斋起的名字。“室仅方丈”,也是一个陋室。请将本文与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进行比较,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形式、情志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提示:从内容看,两篇文章写的都是狭窄、简陋的轩室。但是刘禹锡对于陋室的环境只是间接地写到“苔痕”“草色”,并没有直接地加以具体描写。他爱的那个陋室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变化;归有光则细致地描绘了轩室原来的面貌:窄小、背阴、漏雨……而且重点描绘了经过修葺后这个小小的轩室的清幽、静谧的环境:满架图书,杂植花木,月照半墙,鸟不畏人,树影婆娑。他爱的是经过修葺后的这个闲适的所在。《陋室铭》写调素琴,阅金经,与鸿儒相往来,摆脱筵席应酬,免除公务纷扰,能尽享避世隐居之乐;《项脊轩志》写事写人重点放在轩中人事变迁上,事件更富有日常生活气息,也更能走近人们的生活。从表达形式看,《陋室铭》是“铭”,是韵文形式,体例短小,音韵和谐,骈散相间,对仗工整,用语自然清丽;而《项脊轩志》是“志”,“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作者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叙日常生活小事,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等方式,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表达出真切的感情,从平淡情景的描绘中表现出悠远的意趣。从抒写的情志看:《陋室铭》通过写高雅之事抒发清高恬淡、孤芳自赏的思想情趣;《项脊轩志》则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家世衰微的傷感和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表露出有志未酬的惆怅和抚今思昔的伤感情怀。

(六)引导学生“延伸阅读”给学生推荐课后延伸阅读篇目有:苏轼《江城子》、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林觉民《与妻书》、巴金《怀念萧珊》

四、教学后记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注重把握浅易文言文教学的价值点,像《项脊轩志》这类语言平实如话的作品,应将文本的诵读与鉴赏放在第一位,立足文本,整合设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鉴赏,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将体验落到实处。本课令人满意的还有课堂生成的丰实性,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激情被点燃,在“点评”“改写”等环节,有佳作出现,可谓精彩纷呈。学习无止境,教研无穷期。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就本课而言,仍有不少遗憾之处,比如,对于本文朴实的文风、细腻的刻画等特色,尚没有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环节;对于文中“亡亲”形象的挖掘有些肤浅;另外,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发言交流在及时恰切的点评上,尤其是辨正纠偏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科学,比如对“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章结构功能上的认识——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因为众多的教学参考书也是这样说的)。在第一环节(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中,对学生的发言,我如是肯定,在“教师小结中”,我也这样强调。现在通过反复琢磨,觉得这个“肯定”有问题:这句话在文中确实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但这种转折,绝不是像我和学生及教学参考书认为的那样,是上部分写“喜”,下部分写“悲”这么简单。怎能以一个写作策略上过于显性的过渡句,来遮蔽隐性的作者思路的内在展开呢?其实第一段是从“喜”字立意,也反衬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之可“悲”,引出对往事的无限追怀。因此,当时没能真正把握这篇文章独到的思想艺术价值(在此不展开讨论)。学生没能把握这一价值完全可以理解,那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呢,又该怎么“理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批判能力,首先教师自身必须要拥有质疑意识与批判思维,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并深感任重而道远!

第20篇: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全文弥漫着浓浓的悲情,对美好读书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家庭衰败的哀痛,对已逝母亲祖母和情深意笃的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更重要的是隐藏这些表象背后的大悲——对自身坎坷命运,特别是仕途不顺,理想难就的悲。这从对项脊轩的描写即可看出端倪:百年老屋,虽加修葺毕竟是狭窄简陋的,作者却把它写得“姗姗可爱”。读书生活难道不是艰苦的,孤寂的,作者笔下却是那样的怡然自乐,都因为归有光胸中有通过科举光耀门楣的人生理想,因而身居陋室而能甘之如饴。而且,作者为什么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肯定有寄托人生理想,希望成为家族的脊梁的寓意。

另外,归有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科举不利的伤痛密切相关,不独祖母认为归有光将重振家声,给家庭带来希望,母亲和妻子都对归有光在科举上寄予厚望,《先妣事略》一文中有母亲中夜督促归有光暗诵《孝经》的记载,妻子魏氏也曾鼓励他:“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如今,斯人已逝,自己仍然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艰难跋涉,于是感觉愧对家人的殷殷期望,怎能不悲从中来!更明确的证据是,《项脊轩志》选入课本后被删去的一段中,作者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所以,怀念之情和身世之悲是交织在一起的。

但是,在教学中没有把重点落在对亲人的怀念上,主要是出于学情的考虑,学生基本上都能体会到对亲人的怀念。反之,学生对主题仅仅是思念亲人吗?提出疑问。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主题的分析上。

从课堂实践的情况看,学生如果不能突破基本的文字障碍,对感情的把握肯定会受影响。学生能在阅读中发现细节,并体会平凡细节背后蕴含的深情,对情感的把握上也到位。而我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怎样更好的引导,更容易理解主题,怎样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交流都是需要改进的。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