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组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2:33:4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组合逻辑设计教学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新都职校

一、教材分析

《数字电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而“组合逻辑电路”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应该在学生学习了“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既可以检验前面所学知识又可以延伸后续知识。

教学重点: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按步骤设计出经济又实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10机电8班的全体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基本公式、逻辑表达式的化简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等基础知识做铺垫,故对本次课内容有接受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步骤,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启发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师的准备工作: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写好教案;设计好教学过程,准备好课件、教学工具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究新知,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任务。中间配合使用类比法、仿真法、讨论法、演示法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共设计了:温故知新、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巩固提高等教学环节,用时1个课时。 温故知新——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互动方式来进行,共复习了三个知识点: (1)基本常用门的符号、表达式、真值表及功能;

(2)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定律及化简办法。这两个知识点是基础工具,学习了之后学生才可以用门电路来搭建一个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数字电路。

(3)接着提问 2个问题:①何为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一般步骤有哪几步?(要求学生用流程图回答)。然后用一道题来简单演练分析步骤,加深学生印象,并为新知识的教授做好

1 铺垫。

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给出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图,我们能分析出它的逻辑功能,那么给出一个逻辑命题,我们能否根据要求的逻辑功能设计出逻辑电路呢?如何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呢?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会做出相应回答,即跟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相反,需要五步——相反顺序的五步。其实本次课的“设计”过程是上次课“分析”过程的逆过程,也是本次课的主题。

接下来教师用板书导出教学重点。任务启动好之后,学生们根据提示的方法步骤,分析思考,分组交流,教师则巡回指导,一段时间后各小组就开始展示成果了。通过这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也巩固加深了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出经济又实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第一次的设计是不是最完美的?如果用“与非门”来设计会有什么不同?两种方案设计的“三人表决器”逻辑电路哪种更好?为什么?学生们在经过逻辑代数的变换、化简后很快又展示了第二种设计方案。

教师引领学生对比分析这两种设计方案,发现两种设计方案都只用了4个门电路,不同的是:方案 1中的四个门,有3个是“与门”1个是“或门”,而方案2中的4个门都是“与非门”,对比之下门电路种类单一,相对好些。通过层层设疑,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多用“与非门”来实现,可以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任务1结束后,继续布置第2个任务,将任务1的只有1个输出量的设计任务,提升到2个,加大了工作量,提高了难度,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创新思维,突破重点难点,也使枯燥、乏味的新课内容很流畅的就被“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了。最后教师用板书将重点、难点提炼出来,巩固所学,加深印象。

“巩固提高”环节——在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1,2之后,教师又给学生们设置了两个加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此自行消化、吸收、巩固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点的目的。

六、结束语

本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互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成功、自我肯定、提升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推荐第2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杨志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页“组合图形的面积”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割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方法

图片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各种几何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先出示平行四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

(再出示三角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又怎样计算?

(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在一起)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2.(先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

(再出示正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又怎样计算?

(从长方形中挖去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3.你会拼出类似这样的图形吗?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小组合作拼图游戏。

2说说你的图案有哪些图形组成?(引导学生说出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3教师总结:我们把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房子、风筝、七巧板。

(1)学生观察,这些组合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 (2)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2、出示例4:右图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提出问题:你能想办法计算这面墙的面积吗?以小组讨论解决。

4、汇报:预设如下:

(1)分割:正方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5×2÷2=5(m2) 正方形面积=5×5 = 25(cm2) 房子侧面面积=25+5 =30(cm2) (2)分割: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梯形面积=(5+2+5)×(5÷2)÷2

=12×2.5÷2

=30÷2

=15(m2) 房子侧面面积=15×2=30(cm2)

(3)添补法:添补成一个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 长方形面积=(5+2)×5

=7×5

=35(m2) 两个三角形面积=5×2÷2=5(m2) 房子侧面面积=35-5=30(cm2)

4、组织学生回顾三种方法,并思考:自己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5、小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哪些方法?

四、巩固提升

(一)

(二)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三)

四、总结结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运用分割法、割补法、添补法来研究了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板书)成了我们之前学过的基本图形,其实方法还有很多。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推荐第3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团结小学 王绪来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九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例题和练一练,以及课后练习。

教材分析: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很多物体,它们的表面积都不是单一的一个图形组成的,而是由多个不同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而大多数是由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形组合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部分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时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一练”说明组合图形的计算,一般是先把它割补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分别计算出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加或相减就得出要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把组合图形割补成学生学习过的图形。 教学思路简析:传统思路的本节教学(包括各种教学参考书中)主要有以下两个环节:

1.通过操作和直观,帮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 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是由一些基本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拼、割而成的。

2.面积计算的思路整理,掌握解题步骤,先弄清分割成哪几个图形,然后通过分析,形成先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再求它们的和还是差的思路,掌握解题步骤。此种设计思路虽然也能体现从形象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特点,符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难以真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很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精神。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两个环节:

1.情境导入——通过“拼一拼”、“比一比”导出组合图形的意义、分类,再通过说一说渗透“割、补、移、转”的转化方法。

2.课堂中心问题的讨论与解决——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激起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激情,展示自己的愿望,积极运用“割、补、移、转” 的转化方法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同时发现“转化”方法的多样化、更优化

每个教学环节意图体现如下教学策略:

将学生的小组合作、群策群力贯穿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互帮互助、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代替老师的讲授和按照固定模式的指引,真正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简析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逐步形成共识,理解组合图形的意义、分类,发现并揭示出通过“割、补、移、转”等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

2、将本节教学的中心问题设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形,从而使学生真正找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3、“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主线贯穿于整节课的几个主要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逐步生成并自主运用“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发现“转化”方法的多样化、更优化!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让大家通过实际生活的积累与数学的紧密联合,引出本节课的任务。

1、拼一拼:拼好的图形是由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拼成的?根据学生的发现逐一展示。请同桌通过讨论拼合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是建筑、动物、可以是生活用品等,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原形。

2、比一比 :(1)由相同点揭示出图形的意义

(2)由不同点揭示出图形的分类 (3)揭示课题:组合图形

3、说一说

(1)说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说每人各自的:我组合图形是由( )和( )拼成的。也可以说成( )加( )

(3)说老师展示的:我看到的组合图形是由( )和( )“割、补、

移、转”而成的。也可以说成( )加( )或( )减( )

其次,重视自主探究。课堂中心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以一题多解的方式激起同学们的解决问题、展示自己的愿望,积极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来。要求学生在明确问题要求的情况下,努力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个过程如果老师包办,将是对学生一次锻炼机会的“剥夺”,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将这些工作交给同学们自己去完成,我也相信他们通过组内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获取所需。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重视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情感体验、价值观、技能培养寓于其中,“三位一体”的教学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揭示出通过“割、补、移、转”等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同时发现“转化”方法的多样化、更优化

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前后呼应,拓展创新。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让学生看懂,看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还要简明易懂。所以我是这样设计的:

组合图形

是由几个基本图形的组合而成的

相加 相减

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课后反思

团结小学 王绪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如:动手拼一拼、观察总结,根据自己亲自拼摆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分类,从而引出组合图形这一概念。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操作活动,调动学生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组合图形的概念,感知组合图形的面积,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在自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适合学生的学习。

本节课我运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课件切入得及时,有效,成功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学生通过操作,把想与说、看与说、做与说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头脑里形成了深刻的表象,再通过比较、对课件的观察、语言表述、逐步抽象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为了巩固新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模仿性练习、提高练习、拓展思维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能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没回答对的学生,我采取的仍是鼓励的方法,促其积极思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的不够,没能很到位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活跃,在小组活动中,应该4人一组进行讨论,两个人一组显得力量很单薄,不能更全面地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同时也不能很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节奏上,应进行调整,不能前松后紧。在练习题的问题上,应根据具体的时间进行调整,将一部分练习删掉,保证整节课的时间。

组合图形课后反思

团结小学 王绪来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团结小学 王绪来

推荐第4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中,找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进行优化选择。《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基本图形: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会算吗?选一个说说。

二、引入新课。

1、这是什么图形?那这样的图形能直接计算吗?

出示问题:

师:这个问题,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想办法解决吗?

2、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并板书课题。(1)这个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出示学习目标:

我能边想边画,在交流中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独立思考,探究多种解题方法。

(1)出示:校园草坪平面图。

请你算一算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请把你自己所有的想法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

(3)请选择自己的一种想法进行计算。 2.小组合作,交流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1)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汇报:展示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

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比较归纳,揭示优化解题方法。

(1)揭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最常见的“分割法”、“添补法”。

(2)揭示最优的解题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解题方法?为什么?

小结:分成的图形越少,计算面积时就越简单,所以我们以后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学会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回顾反思,总结计算方法。

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四、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学以致用

(1)P21页练一练(先分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进行计算。)

(2)出示练习四“第2题”。 2.一展身手: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推荐第5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第13课组合图形

盐城市崇礼路小学 罗茂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不同文件间的复制与粘贴操作;学习用“取色”工具取得其他图形文件中颜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感受计算机操作的便捷。 行为与创新: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让学生创造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取得其他图形文件中颜色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比较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小问号想邀请大家去他的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2、好!那我们出发吧!

3、同学们,小问号的家漂亮吗?

4、观察小问号的家,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哪见过啊?

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形组合,简单的图形经过巧妙地组合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想画出这样的图形吗?

二、牛刀小试: 任务

1、复制花 (1)复制花

1、在操作之前我们先做好准备工作,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6-67页,我们也可以打开桌面上“复制盆花”视频进行自学。想一想完成这样的操作需要我们注意些什么?我们在哪个文件复制?在哪个文件粘贴?

2、同学们分析得真棒,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好吗?

3、请同学们仿照上面的操作,尝试把“盆花”插入到“快乐家园”中。同桌之间互相协助,先做好的同学要帮助其它同学共同完成噢。

4、交流汇报,展示作品,有谁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呢?说一说你是如何操作的呢?还有谁要补充的?

(2)总结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的方法

5、同学们说的真棒,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画图”程序中进行不同文件之间的复制与粘贴,我们能不能在其他程序中进行不同文件之间的复制与粘贴呢?

6、请同学们把桌面上练习1的内容复制到练习2中去。开始吧!

7、总结:同学们,如何在不同的文件之间复制与粘贴呢?

8、世间万物都是有相互联系的,我们掌握其规律和方法,能够触类旁通,会使我们做事“事半功倍”。

(3) 学习“编辑(E)”菜单中“粘贴来源(F)”命令

9、为了方便我们得到其他图形文件中的图形,“画图”程序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命令,叫做“粘贴来源”。不过,他跟大家在捉迷藏呢,请大家打开“画图”程序,看看谁先找到这个命令。

无论他怎么躲藏,都无法逃脱同学的慧眼。原来这个命令藏在“编辑”菜单中呢。

10、“粘贴来源(F)”命令有何作用呢。请大家点击“粘贴来源”命令把“葵花”和“茉莉花”添加到“快乐家园”中。

11、讨论: “复制”-“粘贴”与“粘贴来源”有区别吗?

12、是呀,“复制”与“粘贴”命令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部分图形,而“粘贴来源”命令只能得到整幅图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上,我们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得到我们需要的图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任务

2、添加小鱼 (1)添加小鱼

1、同学们,小问号家门前的渔塘内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

2、如何可能又快又好地添加小鱼呢?

3、老师看同学们都迫不及待了,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吧!

4、作品展示,发现闪光点。

(2)给小鱼添加颜色,学习取得其他文件中的颜色。

5、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已经给小鱼添加了不同的颜色,使小鱼更漂亮了,这里有一个小风车,老师很喜欢小风车上的紫色,经过研究,我发现,这个紫色不是颜色盒中有的颜色,也不在48种基本颜色中,可是老师想要一条这种颜色的小鱼该怎么办呢?

6、刚才老师听有同学说可以用“取色”工具,不错,“取色”工具是可以取得其他颜色,但是现在要取得的是其他图形文件中的颜色,该怎么办?

7、对,我们可以通过先复制有这种颜色的部分图形到要添加的图形中,然后再用“取色”工具得到这种颜色。

8、被同学们说的我心痒痒的,老师也想试一试,好吗?

9、复制的这部分图形不是我想要的,怎么办呢? 对,我们只要使用“撤销”命令撤销一下就可以了。

10、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这种方法呢?

三、大显身手 完成实践园中练习。

同学们学习的真不错,现在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间了!

请同学们利用“实践园”文件夹中提供的素材,开动大脑,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美丽的作品。聪明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创作或添加素材到作品中。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们学习了如何在不同图形文件中进行复制与粘贴,也知道了在“画图”程序中获取其他图形文件中的颜色的方法。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长阳县实验小学 刘小敏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关键: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主题图形、七巧板、剪刀、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师:猜一猜盒子里藏有哪些基本图形? 生: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谁来表述一下? 生:(略)

师:老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生:(略)

(二)自主观察,直观体验

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课件出示),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到一些基本图形吗?

生:(略)

师:观察这个图形,并想想你拼的图形像什么?你能把这个图形拼出来吗? 生:用七巧板摆拼图形。利用简单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个了较复杂的图形。 师:大家展示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呀?

(学生回答:这些复杂的图形都是用几个简单图形拼成的。)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课件出示图形) 生回答:先把每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来,再相加就行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板书:在组合图形后面加上“面积”)

(三)综合实践,探索新知

师:(课件示小华家问题和客厅平面图形)这是小华家客厅地面的平面图,现在准备在客厅铺上木地板。 我们先来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地板?然后再帮小华算一算到底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小组讨论得出讲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就可以计算

(出示组合图形纸片)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分割方法和计算过程,陈述思考的过程,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并板书。

生:我们把这个图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再把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相加。

师:这两天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他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计算过程)

生:我们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

师:大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呀?

师:为什么要进行分割?

师:大家采用的就是人们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常用的一类方法,叫作分割法。 (板书:分割法)

师:除了分割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生:是不是可以补上一块,成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我这样补上一个小正方形,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如图,电脑课件演示)。

师:这样能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生:用得到的大长方形面积减去补上的小正方形面积就可以了。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棒了!这就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另一类方法,叫作添补法。(板书:添补法)。

师:其实不管是用分割法还是添补法,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这个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板书:转化。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这个图形面积的计算,点多个学生演牌,其他学生把解题过程写在书上。 师生一起评价计算过程。

(四)归纳总结,拓展能力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回答)

师:大家真了不起,经过积极思考,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多巧妙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练习第三题“刷墙问题”:粉刷一面墙壁(上面是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每平方米需用0.15千克涂料,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生:先算图形面积,再用面积乘0.15千克 生:可以将这个图形分割成三角形和长方形 生:可以将这个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

生:还可以将这个图形的上面添补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师:大家真了不起,能够用这么多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下面请选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完成这个问题。

推荐第7篇:组合教学设计[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14页的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的第7至9题。

教材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对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3的教学是通过探索四个队一共要踢多少场球,学习简单的组合。在四个选项上进行组合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突破难点,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活动发现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准备:课件、国旗图片、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想和你们握握手,谁愿意?(我愿意。)好的,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我们三个人一起来握握手。大家注意观察,每两个人握一次手,我们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了3次手。)同学们观察很认真,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用字母来表示我们三个人。(A、B、C)你能用连线的方法求出一共握了几次手吗? 指名学生板演。

二、激趣导入,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告诉你们:2002年,中国队终于第一次取得了参加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世界杯足球赛C组球队如图:(出示主题图的课件)

1.提出问题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

2.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合作,用四个队的国旗图片连一连。 3.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交流。(汇报时,让学生利用国旗图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看他们的方法和你们小组的方法一样吗?(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5.小结: 第一种方法:把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第二种方法:把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再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师:无论同学们用哪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简单的组合”。(板书课题。)

三、巩固运用 师:下面我们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1.课本第114页的“做一做”。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这种游戏吗?(玩过)每一次都有两个小朋友抢到椅子,一共有几种可能?(指名学生回答。)

2.课本练习二十五的第7至9题。

师:同学们请看第7题,有四种硬币,每次取两个,取出的钱共有几种情况?请同学们试试,可用画线的方法。(即:3+2+1=6。)

第8题,小兵去买书,他带的钱只够买两本书,请你帮帮他一共有几种选法?(3种。)

第9题,有四个小朋友要通电话,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可以通多少次话?用线连一连。(指名学生板演。)

四.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 请选择练习题卡上的其中一题来做。(练习题卡上出示两道题:第一题出示四种水果,让学生选择两种水果摆在盘子里。 水果拼盘。(每盘摆两种水果,有几种摆法?) 第二题出示五种物品,让学生自由选购两种,有几种选法? 小组展示。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组合,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第8篇: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泾川县东街小学

王丽娟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4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组合图形的拼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前准备:电脑课件、七巧板、例题的不同分割、添补法的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百宝箱里藏了哪些平面图形吗?老师要求:每从里面拿出一个图形,你们举手说出这个图形的字母面积公式,能做到吗?

(师出示白板课件,并将五个平面图形一个个地从百宝箱里拖出)

2、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迅速口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百宝箱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加强了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为进一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拼图操作活动。

(1)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边做边思考,你拼的图形像什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拼成的。(同桌交流)

(2)揭示组合图形的定义:由几个简单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课件出示定义)

2、看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1)你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过物品的面是组合图形吗?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组合图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课本中多种组合图形,学生辨别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3.揭示并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组合图形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自己动手拼组合图形、个人展示、欣赏由几个简单图形拼出的组合图形,通过课件演示大量组合图形,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意义,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计算房子侧面墙的面积的问题:(课件出示)

师:小明家新买了房子,正在装修,装修时需要计算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我们一起去帮帮他。首先看看房子侧面墙是什么形状?

2.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如何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1) 思考:

① 这个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怎样把这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② 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

③ 有几种方法?怎样求?

(小组合作,你们怎样分割图形的,用多种方法在纸上画出来,一种方法画一张图。)

师:把你的想法到小组里去说一说。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指导。

(2) 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演示课件分法)

方法1: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先分别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再相加。

方法2: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算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

方法3:把这个图形补上两个三角形就变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先分别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再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经历了分割图形或添补图形的思考过程,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以后,再动手计算,给学生提供了再一次选择解决方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根据图中数据算出房子侧面墙的面积。(请三名学生上黑板算) (4)全班交流: (5)小结:

师:同学们的算法非常好,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几种算法。(课件演示)

师:观察这三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前面的两种都是把它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后面一种是把它补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师:对,说得很好,像前面的两种方法我们称为分割法。(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师:后面的这种方法称为添补法。(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

师;分割法和添补法是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具体的题目里要根据所给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做到既准确又简便。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经历了分割图形或添补图形的思考过程,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后,选择恰当的方法后,再动手计算。

这样,既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了学生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最优化。通过学生的试做、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课堂练习:

1、你能把下面这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吗?

2、课本94页的第二题(课件出示:队旗)。

师:要做一面这样的队旗,需要多少布呢?认真观察图,选择有用的数据,你想怎样计算?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

3、课本P94页第3题(课件出示:空心方砖)。

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自己独立思考并计算,说说自己的想法。

4、拓展练习

这是一个梯形,我们只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知道梯形的高。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也能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大家试一试。

强调利用添补来转化。

(设计意图:这组习题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把自

己的收获讲给大家听,也是对新知记忆和理解的又一次升华)。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分割法

添补法

把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

面积

从大的基本图形面积中减去多余的图形

推荐第9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1-3 数字卡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你们熟悉的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喜羊羊)你们喜欢它吗?(喜欢)。喜羊羊要带你们去一个叫做“智慧岛”的地方去游玩,那里有很多很有趣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呢,等会儿看哪个同学最积极动脑筋,最大胆回答问题。好,我们马上出发。

二、多种活动,体验新知。

1、感知排列。

(1)我们要到“智慧岛”玩排数游戏。热情的喜羊羊第一个跳出来迎接我们,可是需要密码才能进去,你们想不想进去呀?

出示密码问题:用

1、2两个数字能摆成几个两位数?(课件) ①学生先独立用数字卡片摆数,再指名回答结果。(课件演示结果) ②输入密码进入“智慧岛”。

(2)灰太狼来到羊村门口安放密码炸弹引出排列问题。 用

1、

2、3三个数字能摆成几个两位数?(课件)

①老师说明要求后,请学生实际操作,边摆数,边在记录卡上记录。 ②让学生汇报自己摆的不同的两位数。 ③输入密码,解除密码炸弹。

(3)让学生讨论摆数的方法。并发现问题。 (4)师小结:

先固定最前面一个数字,再用这个数字与其他两个数字分别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既准又快,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板书:排列

2、帮助喜羊羊拯救了羊村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课中操《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3、感知组合

(1)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2)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搭配,交流并反馈。 (3)师小结,并板书:组合。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握手游戏

(1)我们帮小红搭配上衣和裤子成功了,而且表现很出色,大家相互握握手祝贺祝贺!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握手游戏:

操作,握手游戏: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能握几次手?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观看运动会 (1)课件出示问题:

买一张门票要5角钱,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2)学生交流反馈。(4种)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排列与组合

(1) 固定十位的方法:

12、

13、

21、

23、

31、32 (2) 固定个位的方法:

21、

31、

12、

32、

13、23 (3) 个位十位交换位置:

12、

21、

12、

23、

13、31

有顺序 不重复 不遗漏

推荐第10篇:《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东川四小

张家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92~94页。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放在多边形面积计算最后学习,有利于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认识组合图形。

由于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表面,许多是由我们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组合成的图形,所以教材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

教学中,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实例,也可以应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观察实物注意从易到难;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时,要强调从物体的表面上找,不要与立体组合图形混淆。

2.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因为限于简单的组合图形,教材主要安排2~3个简单图的形组合。由于一个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分解方法,教材展示了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试做、交流、讨论、展示,使学生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思路,即可以把组合图形分割成我们已经会计算面积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再求和,或

1 者把原图添补成我们已经会计算面积的简单图形,再减去所添补图形的面积,也就是添补求差法,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不是任意分解都能计算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尽量考虑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割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渗透转化思想。

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培养学生尝试选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能根据组合图形的特点,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算面积时,能结合生活实际,把组合图形有效地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玩摸一摸的游戏,看摸出的是什么图形,说出它的名称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回答后把它贴在黑板上。

2、玩拼一拼的游戏,让学生至少选择其中的两个图形把它组合在一起,看看会是什么图形?

3、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组合成的,像这样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随即板书:组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既复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了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组合图形的分割

1、课件展示组合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

让学生回答后总结: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可以在原图上画上辅助线(用虚线)。

2、让学生独立分割几个简单的组合图形并交流展示。【设计意图:为学生能够算出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做铺垫,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解,体现分法的多样性。】

(二)组合图形的面积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说一说可以怎么画辅助线,再试着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算一算它的面积,算完后互相检查检查。

2、交流展示。

3、总结提升。

方法:分割法(求和),添补法(求差),渗透转化的思想。图形分割要合理,分得越简洁,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简便,还要考虑到已知条件,如果分后已知条件都找不到了,就肯定算不出组合图形的面

3 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巩固

1、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

(四)拓展提升

1、出示问题:如下图,门上有一块边长0.5m的正方形玻璃,如果每平方米大约要0.4千克油漆,把这道门漆好,大约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2、分析要注意的问题:门上的玻璃不刷漆,要算出刷漆的面积得先算出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再减去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还要考虑到门的两面都要刷漆。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4 全课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展开教学,具体体现以下三点: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明白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通过课件展示,和学生动手分割,使学生感知生活中许多实物的表面都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组合图形概念的理解,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二、探究方法,尝试应用。

以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脑思考、说一说、分一分、算一算、汇报交流、总结提升等过程,探究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现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算法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空间;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应用,培养能力。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算墙面面积和给门刷漆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高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11篇: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上册第五单元“组合图形面积”。

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由于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几何直线型内容的最后章节,因此,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特点,并能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师准备:为学生每人准备探索时用的图

1、图2,图

3、图4,板贴用的各种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动画,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观察图片,分析引入(出示由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 观察这些图画,看看它们像什么?(通过基本的平面图形组合成的美丽图案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观察完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它们都是由很多基本平面图形组合而成的) 这些图形都是由咱们以前学习过的基本平面图形组合而成的,咱们把组合后的这个图形给他起一个名字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 2.复习公式,引出新知

谁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随着学生回答,按学习的顺序出示各个基本图形) 那谁还记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随着学生回答,在各个基本图形后面写公式) 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面积公式知识的掌握相当扎实。那么咱们会求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如果老师把这个三角形和长方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组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这呢就是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共同研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在组合图形后面增加“面积”)]

二、动手拼图,初探方法 1.自拼图形,分析要素

拿出课前准备的基本图形和白纸。 出示操作要求:

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两个基本图形,拼出一个组合图形,并粘在白纸上。

边做边思考,思考完小组讨论:

①你拼的组合图形由什么基本图形组成的? ②怎样计算你所拼组合图形的面积?

现在,就请你挑出你喜欢的基本图形,来拼一个组合图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画高。) 2.展示图形,分析条件

(教师选择其中的2-3个学生分别介绍所拼的组合图形,并让他们说明①所拼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②如何计算所拼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师适时评价。 3.打开思路,探索面积 现在,咱们共同再来看看刚才老师把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的这个组合图形,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分别计算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然后相加)

给出具体数据:如下图。

长方形的长边即是长方形的长,又是三角形的底,我们把这条边叫做它们的公共边。

(强调公共边:既做长方形的长,又作三角形的底。) 谁能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如下。)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试着求出自己所拼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分别计算自己所拼的图形组合的面积,并进行交流。) 刚才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所拼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分别计算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相加。)

三、拓展方法,发展思维 1.拓展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有个叫小华的同学他家里面要装修,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出示课本第75页的客厅平面图)。

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少面积的地板?并说明你的方法。 请学生上台分别介绍不同的方法(如下图)

教师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讲解示范。 2.交流讨论

分别找几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学习小组内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关记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总结评价

分别对上台板演同学的计算过程计算方法给予总结评价。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述四种计算方法中,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前三个图形都是将组合图形进行分割,然后再进行计算。而第四个图形是补上去一块。) 前三种方法都是把组合图形分割开,变成基本图形进行计算的,咱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分割法,第四种是将组合图形补充为基本图形,咱们把它叫做添补法。

四、巩固训练,一题多解

1.如下图,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请先在练习纸上画出解题的思路,然后进行计算。 (学生画图分析,并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评价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组合图形的面积为选学内容,而且内容仅局限于计算给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组合图形,学生要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接触到。所以,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给学生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就显得更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需要。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简要评析。

一、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能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根据这一特点,创设了老师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这一现实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原有基础,寻找解决问题的适用对策。

为了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教师课前导入阶段组织学生开展了拼 图形的活动,利用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在原有的拼图活动经验基础上拼图形,看似简单地拼一拼、猜一猜,不但使学生认识了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复杂的图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拼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组合图形”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了更多的成功喜悦,同时也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为后面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供了思路。

三、培养估算意识,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节课,我没有让学生直接计算客厅的面积,而是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汇报估算的方法,把数学与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而探索活动一定是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本课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我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自己想一想,在图形上画一画,把计算过程写下来。有的学生把图形分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是分成两个长方形;有的是分成两个梯形;有的补上一个正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自主探索,思维活跃的学生想出了三四种不同的方法。

五、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思想与方法上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认真反思的乐趣。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对同一个问题就可能采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教师给予肯定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表达、侦听、思维碰撞,一起再现了探索的过程,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对于多种方法,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掌握,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最后总结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就是要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利用的方法就是分割和添补,分割属于数学中的求和问题,填补属于求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学生思维的空间,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的课堂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的数学课堂会因此更加绚丽多彩! 课后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设计了“复习铺垫、激趣引入”的欣赏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欣赏组合图形的图案,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二是设计了“实践操作、探究新知”的新知探究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图片)动手“拼”,初步感知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三是设计了“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知识巩固环节,学生自己探索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四是设计了“交流小结、深化知识”的知识提升环节,安排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让学生在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引导中感受转化数学思想的意义,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反思一,激发学习兴趣比过多要求学生更实际。上汇报展示课总想学生活跃起来,配合老师按课前设计的思路学习,课前交流中主要是要求学生上课时要这样、要那样,可是在课的开始图片欣赏、拼图形中,学生就情绪低落,没有调动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尽管是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上来,根本就不能按课前要求的去做,这么有趣的环节,学生怎么没兴趣呢?于是,我借助拼图,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象什么,有的说象房子、有的说象大山、有的说象鸟、还有的对想象给予评价……,学生的兴趣来了,有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了,教师借势引入后面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二,用手操作解决问题比单凭思维解决问题更实用。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时,我安排学生动拼图形,在学习小组中交流思路,结合自己的拼图,感知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而且还领悟了多种解题思路,既让优生在探索中发展了思维,又让学困生学到了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存在的问题:数学应源于生活。本节课设计的引入部分更应该生活化,出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整节课,老师的语言节奏有些脱节,这样最终导致整堂课效率不高,到最后时间不够。

2.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相对缺乏,整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不停地讲授,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自我探究的本领。

3.缺乏对学生有效地评价。从一开始的引入,到学生上台展示、计算,包括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老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这一点上更有待于提高。

第12篇: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的题例,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割补后找出相应的计算数据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各种基本图形若干、学生作业纸、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算式。

3、引入:课件展示用基本图形拼成的火箭、鱼的图形,从而引出组合图形的含义。

4、出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1、动画展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2、完成任务一:小华家新买了房子,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6

4373、小组合作探索算法后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算法。

4、归纳算法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与汇报,你认为应该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都有一些什么方法?

师引导学生认识: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主要可以采用“分割”与“添补”(结合黑板上面的解法进行归纳)的方法进行计算。

5、运用刚刚学到的这两种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完成任务二

20cm 26cm a、小组合作完成 b、派代表上台汇报

6、独立完成任务三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用的是什么方法?(分割法、添补法)不管我们是用分割法还是添补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其实我们最后还是要把问题变得(简单)。

第13篇: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说课稿 2010.12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室是学生在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复习课。本节课 通过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所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巩固学生对 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是学生 明白这些图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联系的,在网络图的构建过程中,从单 个图形,连成串,再连成片,从而使知识系统化,留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而 不是分散的记忆。最后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 升华。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回忆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 过程,弄清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整理知识网络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 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目标的设计,我把本节课重点是:通过整理知识网络图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难点是:通过灵活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本课采用先整理后练习的复习模式

五、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不同学生 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课在回忆—整理—应用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师引导和点 拨,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 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分为五个教学环节:

(一)整理和复习

1、回忆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想到哪个说哪个,给了 学生选择的余地,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回忆推动过程时,采 取了先让同桌交流的方法,这是因为我分析学生可能会想到不同图形的面积推 导公式,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能人人动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2、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边说,我一边用课件演示,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学生 可以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演示这个过程,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借助多媒 体来回忆,以便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记忆面积公式。

(二)构建知识网络图 构建知识网络图是课前我比较担心的,我不知道学生会把知识网络图构建 成什么样子。虽然课上在我的引领下这样比较好控制,但是为了照顾不同层次 的学生,我把这项工作放在了课前,先让学生在家里整理好,这要就避免了学 生之间相互模仿,无法体现个性;再通过课上的回忆让学生自己修改,使学生 逐步学会整理归纳的方法;最后同学之间交流,完善知识网络图。在这个环节, 面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网络图,只要有道理我就会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敢 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个体差异,增强自信心。

(三)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用了羊村村长领着大家去羊村参观这一情境,充 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想去羊村参观就得闯关成功,这三关分别针对不同方面:第一关针对的 是我们班的学困生,这些题让他们回答,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 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关考验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面积公 式,针对的是中等学生;第三关是对学生在面积计算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进 行针对性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做题正确率。 闯关成功后,计算玻璃的面积,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块玻璃是一个组合图形,既可以用分割法计算,又可以 用添补法计算,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制作了课件进行演示,直观形象, 针对学困生降低了难度。

(四)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第 1 题和第题较为简单, 学优生做完后,给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

(五)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并利用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制作了知识网 络图,还运用所学帮助羊村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这里懒羊羊代表羊村谢谢大家, 带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伴随着歌声下课。 总之,我认为要想上好复习课,提高课堂有效性,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 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 以及练习题的准备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新《课标》所说的人人学有价 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个人对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一点感触,不妥之处,请老师们多批评 指正。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学会用割(加)、补(减)等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动脑、剪剪、拼拼和想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思维的灵活性。

3、利用七巧板组合图形,并求出面积。教学重、难点: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小剪刀一把

长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剪纸中得出组合图形的概念

师:大家跟我一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你能用一刀剪出两

个其他图形吗?动手试试。(生剪师巡视,主要分清把长方形剪成两个基本图形或一个基本图形和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同学。)

生汇报:我把长方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梯形„„(说面积公式)

我把长方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说不清楚是什么图形)师展示这个图形:

(一个长方形的角落剪去一个三角形) 师: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呢?

方案1:生自己回答:这是一个长方形和梯形组成的。

师:哦!你是怎么分的?还可以怎么分?(让学生动手折一

折)

方案2:生不能回答,师提示:我们刚才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了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还把它分成了两个长方形,还有„„那这个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生回答,并折给大家看)

最后把图形粘贴在黑板上得出: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我们把它叫作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重点就来研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1、重点突破

师:如果老师临时给这个组合图形的边标上数据,(边说边根据图形的长短标上数据)你能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自己动手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同桌和老师。

展示学生的做法,并请他说说思考过程。

师:如果要你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可以怎样求?

生汇报:先把它分割成长方形和梯形,然后把它们的面积加 起来„„ 师:用剪刀剪的方法有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我们可以用加辅助线的方法来把组合图形进行分割。(辅助线用虚线来画)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如果没有得出用补的方法)师拿出剪下的三角形问:这个组合图形,刚才是怎么得到的?能给你是吗启发吗?(得出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贴+写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有的把组合图形分割成我们学过的几

个基本图形,再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有的补上一个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然后面积相减,用了很多种方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求出来的面积是一样的。)

2、基本练习

老师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帮忙解答,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汇报)

在以后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求。

3、实践活动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的面都是组合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队旗:其实,我们的中队旗就是一个组合图形。

(1)估一估:请你估一估,我们中队旗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想一想,找同学来回答 (2) 议一议:如果要你求它的面积,你会用什么办法计算?用你的方法计算需要测量哪些边的长度呢?

(3) 算一算:为了节省时间,有些数据我已经帮你们量过了(出示带有数据的 中队旗)

用你认为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先做好的小组上来板书。

反馈: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师: 跟你们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看谁估计的最正确,掌声送 给他!

三、四人小组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来拼出各种图案来,并求出你拼出的图案的面积。 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充分的利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利用已有 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收藏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轻松计算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轻松计算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 分割添补,巧妙拼凑,轻松计算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陕科大附中 董引娣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七巧板拼图游戏 初步感知组合图形。 拼图游戏,

一、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师: 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 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 (像人物,金鱼......) 师:那你们再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特点? 学生想法汇总:A: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拼成的。 B:这些图形都是由几个图形拼出来的。 师:说的真好!虽然这些不规则图形形状不同,但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的图形组合而 成的图形,我们把它们称为组合图形。点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点题: 点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 探索活动,

1、复习回顾基本图形面积公式 师: (请大家看屏幕)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组合图形, 请大家看它们分别有那些基本图 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面 积公式。那么你还记得怎样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带领学生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 师: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面积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那么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今 天的问题,就看大家的表现了!

2、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团旗的面积。 ) 师:团旗使我们熟悉的旗帜,同学们知道它的面积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师: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你的图,想办法计算一下,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内交流,说 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全班交流: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都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 生 1:我是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相等的三角形。 1 正方形面积:60×60=3600(cm ) 2 两个三角形面积:2×20×30÷2=600(cm ) 2 总面积:3600+600=4200(cm ) 生 2:我是把它分成两个相等的梯形,总面积等于二倍的梯形面积。 2 单个梯形面积: (60+80)×60÷2=2100(cm ) 2 总面积:2100×2=4200(cm ) 生 3:我是把它补成一个矩形,总面积等于矩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 2 矩形面积:80×60=4800(cm ) 2 三角形面积:20×60÷2=600(cm ) 2 总面积:4800-600=4200(cm ) 2 2 生 4:我是把它拼凑成一个矩形,团旗面积和这个矩形面积相等。 第一步,构造辅助线,将团旗对中分成上下两部分,将下面部分移出。 第二步,准备将两部分拼凑。 第三步,拼凑好的矩形。 团旗面积和矩形面积相等,为: 2 140×30=4200(cm ) 这样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的方法叫做分割法, 师:像

1、2 这样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的方法叫做分割法,画的这条线叫做分 割线,分割线要用虚线表示,因为它是我们做的辅助线,它是不存在的。 割线,分割线要用虚线表示,因为它是我们做的辅助线,它是不存在的。 这样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变成一个大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 像 3 这样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变成一个大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添补的部分 也要用虚线表示。 也要用虚线表示。 这样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 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 像 4 这样将图形经过巧妙地分解和拼合能够组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叫做拼凑法。

三、讨论分割法和添补法: 师: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三种分割法中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一些,为什么? 学生汇总,师明确,认为方法 2 和方法 4 比较简便,其中方法 4 最简便。 1.师小结分割法 师小结分割法: 1.师小结分割法: 我相信你同学们,还有其他的分割法,但我们要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 我相信你同学们,还有其他的分割法,但我们要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 也越简单。 将团旗分割成两个相等的梯形, 也越简单。在方法 1 和 2 中,方法 2 将团旗分割成两个相等的梯形,团旗面积等于 2 倍的 3 梯形面积, 要简单。 分割图形时, 梯形面积,计算起来比方法 1 要简单。在分割图形时,还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 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 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 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简单可计算的图形元素就是失败的。 2.师:同学们明确了分割法,接下来请大家思考:添补法。 第一: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第一: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第二:补上一块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补上一块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想法汇总: 师小结添补法: 利用添补法补上一个三角形,使它成为一个大的长方形。原来组合图形的面积是长方 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3.师:大家现在看最简单的方法:拼凑法。 团旗对中分开后能够成为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按照方法 2 进行计算,但是将 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想法汇总: 师小结添补法: 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规整的矩形,拼凑法适合于具有互补特性的图形。 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能够拼凑成一个规整的矩形,拼凑法适合于具有互补特性的图形。 师小结:

4、师小结: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我们学会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割法 第二种是添补法 的面积, 是分割法, 种是添补法,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学会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割法,第二种是添补法,第 三种是拼凑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图形选择你认为最合适, 三种是拼凑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图形选择你认为最合适,最简单并且还不容易 出错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出错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结束语: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非常出色!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分割或添补成 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第14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99-100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3张数字卡片,一张记录单,学具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为什么? 生1:我喜欢去公园,因为公园里空气新鲜。 生2:我喜欢去公园,因为公园里有许多动物。 生3:我喜欢去公园,因为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玩而且充满智慧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不过数学广角可不是那么好进的,每位同学不仅需要买门票,还要找到开门的密码才能进去,大家带钱了吗?大家看,儿童票多少钱一张,你准备怎样拿5角钱买门票?(生展示,师课件显示)

生1:我拿一张5角的纸币。 生2:。。。。。。。。。。 生3:。。。。。。。。。

师:5角钱有这么多的拿法,真棒!既然钱都准备好了,我们就赶快买票去找密码吧!

二·多种活动,体验新知

(一)感知排列

师:.注意听:开门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任意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那么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板书划线部分)

(1)请同学们三人合作,用数字卡摆一摆,其中两人摆数,组长记录,比一比看哪组摆出的两位数最多,注意不要重复。(分组完成)

(2)学生汇报交流:谁能告诉大家你们找到了哪几个密码?(展示学生记录单:有摆4个不同的两位数的,也有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的)

(3)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摆数时既不漏掉数,也不重复呢?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同学听。(分组讨论)

(4)汇报交流:学生总结方法,生说师用课件演示。也可让生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如果方法

2、3说不出,师可说:“我也有一种方法,小朋友们想听吗?”)

方法一:每次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调换位置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

方法二: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个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方法三: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十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师小结:虽然这几种方法不同,但都能正确有序地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可是这六个两位数哪一个才是密码呢?仔细听提示:密码的十位上是2,找到了吗?再听:密码不是21,找到了吗?密码是多少?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团结合作终于找到了密码。

(二)感知组合

师:你们的合作非常成功,互相握手祝贺一下!注意: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看一看你们一共握了几次手?

生分组活动,老师指导 生:(合作成功,合作愉快,和你合作真是太愉快了,你的想法太棒了,我们都是最棒的)

小组汇报结果,并表演给大家看,可多找两组汇报

组长(我先跟你握一次手,我再跟你握一次手,你们俩再握一次手,我们三人一共握了三次手)

(三)比较异同:

师:为什么刚才这三位同学握手只握了了3次,而前面的三个数字却组成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同学听) 师小结:排数时两个不同的数字交换位置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握手时两人交换位置还是他们两个人,所以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三个人握手只能握3次。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简单的排列组合。板书课题:简单的排列组合,这种排列组合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1.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数学广角”开门的密码,现在我们就到“数学广角” 的“数字宫”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数字宫”里比赛的题目可真不少,请看。

(1)你能用0、

1、2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2)你能用

5、

6、

7、8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板书划线部分 2.“数字宫”里的摆数游戏大家玩得开心吗?下面我们再到“游艺宫”里去看一看,看一场乒乓球比赛,你们高兴吗?快来,乒乓球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三位运动员正等着我们去给他们搭配衣服呢!(课件。)

师:同学们请看,为运动员搭配衣服,有两件上衣和两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搭配算一种穿法,你能帮老师算清楚一共有几种穿法吗?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01页。101页,第一题,用连线的方法完成好吗?那就开始吧。(生独立完成)

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展示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

生1.。。。。。。。。。 生2.。。。。。。。。。(如果生说的没有顺序,师再提示:感觉有点乱,怎样才能做到有序搭配?) 师引导观察:

第一种方案(按上衣搭配裤子)有几种穿法? (4种)

第二种方案(按裤子搭配上衣)有几种穿法? (4种)

师小结:不管是用上衣搭配裤子,还是用裤子搭配上衣,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

同学们搭配出了4种衣服的穿法,三位运动员每人一套,另一套给老师作为候补队员,全体同学作裁判同意吗?如果每两位运动员只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位运动员可以打几场比赛?同学们,你们有答案了吗?为什么那么快?(三个运动员打比赛和三个人握手的题是一个道理的) 师: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比赛结束了,三位运动员为我们奉献了三场精彩的比赛,为了感谢他们,让我们把最美丽的鲜花献给他们。老师这里有四种花,每两种颜色的花插成一束,我们可以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课件)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教师用课件演示。

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些美丽的鲜花送给你心目中最优秀的运动员。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精彩比赛! 四·课后总结,畅谈感想

师:在数学广角中还有许多地方如:“艺术创想”,“科学殿堂”都等着我们去游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游玩到这里。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排列数 生2:我学会了搭配衣服

生3:我学会了按顺序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相信其他的同学肯定也有同感。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15篇: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面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尝试计算,展示交流算法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巩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交流探究,使学生明白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及分割、添补等解题思想。

3、通过解决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

难点: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客厅平面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一次合作,老师带来了几位大家熟悉的朋友。你能不能很快叫出它的名字来?

2、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课件逐一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说。

3、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谁来说说?

4、请多名学生分别选一个平面图形说,师板书面积公式。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组合图形

1、师:你们确实如我想的一样聪明,赠送几幅精美图片给你们欣赏欣赏。(课件出示图片)

2、同学们,请看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什么组合而成的?

3、生活中还有像这样由一些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吗?(生说,随后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组合图形图片。

4、像这样的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组合图形。

5、简单的平面图形你们已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那么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面积)

(二)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出示例题:

现在,有个叫小华的同学他家里要装修,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多媒体示)请大家看一看,出示图形。

师:同学们能帮小华算一算到底至少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呢?

师:那么你想怎样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呢?看看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否将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可以求面积的图形。 要求:

1、分割后的图形是已学的图形。

2、将图形分割为个数最少的图形。

3、可以给图形添上你认为合理的相关条件再来分割。

学生立即四人一组开始活动。

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分一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师:谁能来代表你们组说说是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那么为什么要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或其他图形呢?(学生逐步介绍了自己探索中采用的分割方法)

根据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问道:“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总结出不同的最基本的求组合图形的方法。

师:根据不同的方法,请学生给这些方法分一分类。 (1)(2)(3)分一类,它们都是把一个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图形,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割”;把(4)分一类,它是将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补使它成为一基本图形,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补”。

师:板书:分割法和添补法。

求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合理割补、分块求积、加减组合,先割后加、先补后减。

师:在这些方法中,第几种解题方法计算起来比较快?为什么?(多媒体展示几种方法) 师: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虽然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结:分解组合图形应看所给的条件,求面积,有时受已知条件的限制,有些分解方法虽然合理,但不一定可行,因此我们还要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选择既合理,又可行的比较简便的方法求解。

通常将组合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三角形是最简便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课件出示图及题目)

1、出示:这是一个房子的侧面,你打算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学生发表看法)

2、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3、让学生展示算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出示其他练习题。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方面的体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

分割法

添补法

第16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搭配

(一):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执教者:秦彩云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7页的“数学广角”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案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与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如用

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掌握了,而对

1、

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等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两份表格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猪猪侠》吗?(喜欢) 你们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角色呢?(生说)

老师也喜欢看猪猪侠,最喜欢的是迷糊老师,他虽然偶尔不靠谱,但是他极具大智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3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图片,他们分别是小明、小光和小红)他们三个今天也准备去拜访一下聪明的迷糊老师。(课件出示迷糊老师的房子全景) 二. 知识新授

小明、小光和小红有说有笑地走到了迷糊老师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们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 课件出示纸条: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自己想办法把密码锁打开。

密码提示:请用数字

1、

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 密码是摆出的两位数的总个数。 师模仿迷糊老师的声音读纸条的内容。

看到这一幕,三个小朋友都傻眼了!怎么办呢?同学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搭配。(板书课题:搭配)

师: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片和表格,两人一组,一个人摆数字卡片,另一个人负责把摆出的两位数记录在表格一里,并试着找出密码。

小组合作(3分钟)

放紧张氛围的音乐,音乐结束活动结束。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如果完成了就用端正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密码是1 的举手,是2的举手……密码是6的举手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说说你们摆出的两位数是哪些?请一个摆全了的同学和一个没有摆全的同学回答。师板书,并要求摆全了的同学说说摆的方法,并让他们一起给这些方法起名字。

板书规律(交换法和固定法) 课件呈现有序固定法的摆放过程。

让没摆全的同学再次用规律再摆一次。(以摆促思)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摆两位数的经历,你们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说,师板书(不重复 不遗漏 结合实际)

三,知识拓展

通过大家的帮忙,迷糊老师家的密码锁终于打开了,小朋友们可高兴了。小红说:“迷糊博士不在家,我有点口渴了,我们倒点水喝吧!”他们三人一齐走到饮水机前准备接点水喝,可是,迷糊博士家的饮水机很奇怪,居然有很多按钮,不知道要怎么按?(课件出示饮水机的图片)按钮的上方有一个红色提示:请同学们用开密码锁的方式按顺序按按钮,水自然会出来。

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生汇报说,再次巩固:有序的固定或交换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练习巩固

这时迷糊老师提着一个百宝箱回来了,三个小朋友特别好奇百宝箱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可是,迷糊老师说:“我今天去街上买了两件衣服,两条裤子,也不知道有几种不同的穿法?要是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允许你们打开百宝箱看看?” 师: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百宝箱吗?(想)

那就请同学们拿出表格二,用彩笔涂色呈现你的搭配方式吧?(3分钟)师巡视

生汇报

师生一起共同总结有四种搭配,课件呈现结果。 五.课堂小结

三个小朋友的表现真棒!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百宝箱一打开里面装着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封信,信封上面写着“独家秘诀”四个大字,一打开信封,里面写着:

快板歌

小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合理搭配聊一聊。 合理搭配要实际,顺序固定记心里。 交换位置也可以,重复遗漏不允许。

六.作业

三个小朋友觉得今天收获多多,决定以后要经常找博士求教! 为了留个纪念,小明、小红和小光三个小朋友决定请迷糊老师给他们合影,他们三个人站成一排,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呢?请同学们帮他们策划一下。

板书设计

搭配

有顺序 交换法 固定法 不重复

不遗漏

21 13 13 21 31 23 23 31 32 3212

第17篇:《班级演唱组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学生喜欢而熟悉的演唱形式――“组合演唱”来安排教学内容。它包括两大块的内容:一是学唱《青春舞曲》《踏浪》《世界需要热心肠》《同一首歌》四首歌曲;二是进行班级演唱组合展示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计划用三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学唱《青春舞曲》,尝试用组合的形式演绎歌曲;第二课时:学唱《踏浪》《世界需要热心肠》《同一首歌》三首歌曲;第三课时:以四首歌曲为素材,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熟悉喜爱的歌曲,用班级演唱组合的形式进行精彩表演。

本次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青春舞曲》是由有“西部歌王”称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整理而成。是一首热情洋溢的新疆民歌,节奏鲜明,富有动感,很适合边歌边舞组合演唱。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节奏基本相同,同样旋律的重复,既朗朗上口又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有些许变化,给人以新鲜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但对把握音乐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不是很强,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对于演唱组合的形式有一些了解,但自身没有体验过;尤其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自小很少接触音乐,对音乐学习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需要教师的激励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意识,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七年级的歌唱要求是:能够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根据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能够结合所学的歌曲创设简单的形体动作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对自己、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根据这一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让学生体验歌曲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根据新疆歌曲的特点与风格,尝试用组合的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并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所学歌曲。

(3)了解演唱组合的特点,并能在演唱活动中对自己、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体验歌曲情绪。

(2)用组合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了解演唱组合的特点,并用组合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具准备】

(1)提前让学生查找关于王洛宾、新疆歌舞和演唱组合的有关资料。

(2)电子琴、铃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听演唱,体验律动

1.欣赏四大天王演唱的《青春舞曲》视频,学生思考:刚才看到这段视频演唱的歌曲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交流关于王洛宾和新疆歌舞的资料。

2.欣赏教师边唱边舞《青春舞曲》,学生对教师的演唱和舞蹈做出评价。

3.了解、体验铃鼓的演奏方法及简单节奏,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聆听、感知体验的方法,在欣赏教师示范表演与资料交流中,学生初步感知组合演唱、新疆歌曲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又轻松地导入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学唱歌曲,体验情绪

1.完整聆听《青春舞曲》,体验歌曲情绪,找出特色衬词,唱一唱。

2.随电子琴速度唱歌谱两遍,第一遍慢速,第二遍加速。

3.教师电子琴弹奏旋律,学生学唱歌词两遍,第一遍慢速,第二遍加速。学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音准,记忆歌词。

4.跟伴奏带演唱歌曲,根据学生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5.学生自己哼唱歌曲,记忆歌词,找出歌曲中各自的难点,同伴互学,教师指导。

6.跟伴奏带完整演唱歌曲。要求跟教师一起边唱边舞,背唱歌词,唱出歌曲中轻快活泼的情绪。唱、舞完后自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伴奏引导,学生的感知体验,模仿演唱、互教互学等多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从熟悉旋律、视唱歌谱、记忆歌词、感知情绪、完整演唱、边唱边舞、自我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学会、唱好《青春舞曲》这首歌,完成教学目标(1),突出本课的重点。

三、互助探究,了解组合

1.播放组合演唱片段,学生自由欣赏,思考:组合演唱的方式和特点?

(演唱组合有黑鸭子、动力火车、花儿乐队、阿里郎等,学生可以随意说出所熟悉的演唱组合的名称,也可跟唱所熟悉的歌曲)

2.学生交流关于组合演唱的资料,师生共同总结组合演唱的方式与特点。

组合演唱的方式:只唱不舞(合唱),边唱边舞,边演奏乐器边演唱等。

组合演唱的特点:两人或两人以上一组演唱,或合唱或边唱边舞,充满青春活力。

设计意图:对组合演唱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学生才能运用。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视听结合、师生讨论、资料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对组合演唱的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是突破难点的途径之一。

四、自主创编,分组排练

1.提出演唱组合的要求:

演唱形式:组合演唱(二人或二人以上,选小组长,并为自己的组合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演唱要求:唱出《青春舞曲》轻松活泼的情绪,体现新疆歌舞的特点。

演唱方式:(可邀请教师伴奏)

(1)齐唱;

(2)边唱边舞;

(3)部分学生演唱,部分学生伴舞;

(4)演唱、伴舞、伴奏相结合。

2.学生自由组合,选定组长,自主创编,分组排练,教师分组指导,参与学生排练。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理论知识的铺垫,学会了歌曲,还必须明确要求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加以运用。本环节是突破本课中难点的途径之一,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自主创编等方式,意在让学生用组合的方式排练《青春舞曲》,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合作展演,师生评价

1.学生依次分组上台表演,小组长自报组合名、演唱人数和演唱方式,教师播放伴奏带或电子琴伴奏。

2.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唱组”“最佳舞蹈组”“最佳合作组”,并给与掌声激励。

3.激励学生,布置作业。过几周举行一个“班级演唱会”的比赛,由学生自选歌曲进行演唱。评定标准是:声音和谐,配合默契,动作整齐,形式新颖,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2)(3),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环节,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有意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通过分组表演让学生用组合演唱的方式完整演绎《青春舞曲》,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让学生看到自身和同伴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下次表演更精彩。最后一个“布置作业”的环节是让学生更明确组合演唱的评定标准,也为意犹未尽的学生提供再次表演的机会,将学生的表演兴趣延续下去。

【预期效果】

本节课学生通过欣赏、聆听、演唱、创编、排练、表演、评价等多种方式的学习,通过新疆歌舞和演唱组合两条线索的同时并进,学生应该可以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能够了解组合演唱的特点,根据新疆歌曲的特点与风格,尝试用组合的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所学歌曲,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唯一的缺憾可能是学生分组表演时,由于学生分组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但在最后一个课堂环节“布置作业”的设计中,会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弥补这种缺憾。

第18篇:班级演唱组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教学内容

1、欣赏演唱组合片段。

2、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3、班级演唱组合的编排与展示。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所学歌曲。

3.能在演唱活动中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引入演唱组合欣赏

今天,远道而来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 个小礼物。这份礼物一定能让大家饱饱眼福。一组充满现代气息的动感组合演出片段,请你一起欣赏好吗?

2、播放组合演唱片断,自由欣赏

学生可随意讲出所熟悉的演唱组合的名称,也可跟唱所熟悉的歌曲。师生共同营造热烈、民主的学习气氛。

3、指名答问,组织交流

(1)教师简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充满青春活力的演唱形式,也很了解它的演唱特点,班上有没有同学采用这种形式演唱过?想不想试一试呢?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就让学生过一把“歌星瘾”,让我们也采用组合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大家有没有勇气上台来表演?(生答):好!同学们知道,演唱组合的第一大特点是几个人同时上台唱,那我们首先得准备能共同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节奏感强,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歌曲《青春舞曲》。

二、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及作者

(1)欣赏歌曲,整体感受。这首歌曲可能有的同学听过,歌曲比较简短,我们先来听一听,看大家能不能说出这是哪里的歌曲?

(2)歌曲引出作者介绍。同学们对中国民歌的风格把握得较好,一听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新疆风格的歌曲,它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记谱译配的,大家知不知倒王洛宾老先生呢?(生答):

同学们一 定听过他谱写的歌曲。你们能演唱几首他的歌曲吗? (3)介绍作者及作品风格。同学们都熟悉他的歌曲。有人称王洛宾先生为西部歌王。王老先生是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但他为了民族的音乐,一生扎根新疆。他的作品都吸取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素材,他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七百多首作品。他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介绍给了全世界,国内外许多歌唱家都非常喜欢演唱他的作品。

2.随乐学唱

(1)听赏全曲,按照自己的创意拍击节奏。让我们一 起来感受一 下《青春舞曲》的活力,请同学们跟随音乐拍击节奏,看看谁拍击的最有创意。(播放歌曲音乐,学生边听边拍击节奏,老师记节奏)

(2)边拍节奏边唱歌曲。有的同学拍的节奏很有创意,老师也记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唱一唱。(师生边拍边唱,老师再加一些简单的身势节奏,学生模仿。)

3.随乐舞蹈

(1)学生齐唱歌曲,教师跳新疆舞。

(2)激发学生设计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组合演唱的第二大特点是边歌边唱,充满活力。平常同学们都很活泼,好动,还有些同学会跳现代舞,现在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来。

三、范例组合

1.演唱组合除了这种边歌边舞的形式,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演唱形式,看同学们留意了没有?

2.介绍几个有特色的演唱组合。(如千斤、八只眼、黑鸭子等 )。 四.尝试组合

1.提出演唱组合的要求

刚才,我们既饱了眼福,又饱了耳福。现在,轮到我们了要来开一个班级组合演唱会,现在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准备。组合方式是5至8个人自由组合成一组,小组成员可以坐到一起商定歌曲和组合演唱的形式。同时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组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并用新颖的形式写好组合名、演唱名和演唱人数贴到黑板上,老师已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笔。

2.尝试组合演唱

学生分组合进行讨论、排练。

五.组合演唱会

1.推选主持人

2.分组合上台演唱

六.课堂小结

电视上的组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数年功”,而我们的组合则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同学们今天都表现的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迅速完成了各自的组合,并为自己的组合起了这么特别的名字,还采用了很多表现手法生动地表现自己选唱的歌曲,非常了不起。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演出鼓掌庆贺。

七、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著名的演唱组合,下节课拿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第19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课题:排列与组合

教案设计、执教:谭记辉

教学内容:排列与组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

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能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有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

写有复习题的小黑板、数字卡、(每小组1份)、熊出没卡通图片、汉字卡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森林召开运动会,你们想去看看吗?

师:同学们都知道熊熊两兄弟为了保护绿色的大森林,在森林里与光头强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小故事。但是,有一天,由于外敌的入侵,这三个可爱的小淘气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却走到了一起,它们齐心协力终于打败了来森林里伐木的李老板。它们可开心啦!这不,它

们为了庆祝胜利准备拍照纪念。它们三个每人轮流为其他两个排,你知道它们能有几种站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卡通人物导入情景,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3、揭示板书课题:排列与组合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

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学生齐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中的关键词“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不同”。 (2)、教师分发课前准备的数字卡(每小组1份)并说明小组合作要求:一人摆数,一人记录,其他同学读数。 (3)、小组分工合作,摆数字卡片。教师全班巡视,并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数字卡片、读数、写数等小组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4)、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将数板书。 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总结排列与组合的方法,并完成如下板书:

方法一:先确定十位:

12、

13、

21、

23、

31、32

方法二:先确定个位:

21、

31、

12、

32、

13、23

方法三:交换十位个位:

12、

21、

13、

31、

23、32

1、小结:要从3张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今后咱们要解决像这样有关排列与组合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要按规律排列,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体验有序排列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即时练习:

完成课前设置的拍照问题,指名3位学生上台,其余学生在台下汇报排列方法,台上3人演示,教师记录,共同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完成课前设置的问题的同时,可以更直观、形象的突破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

三、当堂检测

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四、拓展提升

玩组词游戏:教师出示写有“大”、“数”、“人”三张汉字卡,组织学生玩组词游戏。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游玩了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书上 P99

T

1、T2

第20篇: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课题:排列与组合

教案设计、执教:谭记辉

教学内容:排列与组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

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能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有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

ppt、数字卡(每小组1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细心填空。(1)、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2)、68是一个(

)位数,6在(

)位,表示(

),8在(

)位,表示(

)。 (3)、3个十和9个一组成(

),读作(

);9个十和3个一组成(

),读作(

)。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接下来的新知探究奠定基础。)

2、激趣质疑。

教师出示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卡通图片,并用小故事导出排列与组合的问题。

师:同学们都知道熊熊两兄弟为了保护绿色的大森林,在森林里与光头强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小故事。但是,有一天,由于外敌的入侵,这三个可爱的小淘气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却走到了一起,它们齐心协力终于打败了来森林里伐木的李老板。它们可开心啦!这不,它们为了庆祝胜利准备拍照纪念。它们三个每人轮流为其他两个拍照,你知道它们能有几种站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卡通人物导入情景,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3、揭示板书课题:排列与组合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

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学生齐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中的关键词“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不同”。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数字卡(每小组1份)并说明同桌合作要求:一人摆数,一人记录,并读出数。 (3)、同桌合作,摆数字卡片。教师全班巡视,并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数字卡片、读数、写数等小组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4)、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将数板书。 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总结排列与组合的方法,并完成如下板书:

方法一:交换十位个位:

12、

21、

13、

31、

23、32

方法二:先确定十位:

12、

13、

21、

23、

31、32

方法三:先确定个位:

21、

31、

12、

32、

13、23

3、小结

师:刚才通过我们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解决了熊熊兄弟与光头强之间的拍照问题,我们发现,它们三个轮流为其他两个拍照共有6种不同的站法,其实这种拍照站队问题在数学王国里称为排列与组合问

题。(板书课题)今后咱们要解决像这样有关排列与组合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要按规律排列,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体验有序排列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闯关练习

1、用数字卡片

2、8和9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2、用数字卡片0、4和6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3、猜中奖号码

4、猜电话号码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游玩了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书上 P99

T

1、T2

组合教学设计
《组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