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5 08:33:0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2、通过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标志。(找同学说一下这些标志的名称或者意义,并启发学生这些标志在国际上是否通用?) 〔学生活动〕:观看屏幕并交流

〔教师提问〕:在我们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里,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 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那么是否也有一种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呢?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1、水 → 氢气+氧气 ( 汉语 )

2、微观图式

3、H2O → H2 + O2

4、2H2O =2H2 ↑ + O2↑

〔学生活动〕:对上述4种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化学方程式表达的优越性(简单方便,且国际通用),体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授课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教师提问: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在这些表示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四种最好。理由是书写简单方便,而且能体现质量守恒。 教师引导:像第四种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同学们达到的目标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我们前面学习了化学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化学式?那么仿照化学式的定义你能不能给化学方程式下个定义呢?

(二)、方程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及方程式表示的涵义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教师启发:

1、你知道在方程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吗?(找同学回答教师补充)

2、同学们进一步分析通过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你能获取那些信息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1、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

2、反应条件是通电。

3、参加反应的水分子与生成的氢分子个数比是2:2:1 。) 教师补充: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同学们看电解水的方程式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后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我们可以求出参加反映的水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方程式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即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

(三).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

教师启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确实体会到用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而且便于国际上交流,书写又方便,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写方程式呢?同学们比较一下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和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教师活动〕: H2O

H2 + O2

多媒体展示: 2H2O 2H2 ↑ + O2↑

学生活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 教师提问:

1、为什么要将箭头改成等号。(因为在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

2、向上的箭头是标在什么位置?(生成物中、气体的后面)

教师讲述:状态符号是标在生成物中,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该在该气体的化学式的右边标上向上的箭头。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则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也不用标向上的箭头。

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果有不溶性的固体生成时需要标上向下的箭头。比如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映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因此就要在该物质的后面表上向下的箭头。

当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不需要标向上或者向下的箭头。

3、为什么要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数字?(学生回答:为了保证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教师导出:书写方程式的第一个原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多媒体展示书写原则 教师活动:让学生尝试配平P + O2 提问学生的配平情况,并讲述是怎样配平的。根据学生的配平情况讲五氧化二磷改写成二氧化磷讲述方程式书写的第二个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教师讲述: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这个数字叫做化学计量数。这一过程叫方程式的配平。这也是我们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关键的一步,配平的原理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下面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配平这一反应。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最小公倍数法的配平方法,向学生说明其要点,并提供找元素的秘诀: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较大的元素。 教师讲解 :配平时应该注意三点:a.不得更改化学式。b.化学计量数不能为分数。c.化学计量数互为最简整数比。

三.概括总结,促进知识迁移:

教师启发:下面请同学们思考:给你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应该怎样写出它的方程式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并交流。

多媒体展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及韵语口诀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四.知识应用,获得信息反馈

〔学生活动〕:进入“风采展示”环节。将全班分为

1、

2、3三个组,进行“幸运步步高”的比赛,比赛共分为三轮。奖品分别为颜色各异的氧原子、氢原子和水分子模型。

第一轮:幸运抢答 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①Mg+O2 MgO2 ②H2O2

H2+O2↑

③C+O2↑ CO2↑ ④2KClO3+MnO2=2KCl+3O2↑

〔学生活动〕:根据比赛内容,总结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轮:争分夺秒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Fe + HCl - FeCl2+H2↑ ②Al+ O2CO2 + H2O 第三轮:小试牛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②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五.反思评价,巩固学习成果〔多媒体展示〕 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②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化学发现的全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化学知识的全貌。因此,本节课学生以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能初步掌握探究化学的方法。整节课中用头脑风暴法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3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最后的风采展示环节,在奖品的鼓励下更让学生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

推荐第2篇:《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4.4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 李婷婷

 教材内容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化学用语之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无数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本课题的学习往往会成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为此,本课题的学习是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材首先强调了化学方程式书写应该遵守的两个主要原则,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插图,揭示了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基本目的是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从而体现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接着教材通过范例展示,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让学生通过模仿范例学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与方法。

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化学方程式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为数不少的学生把它当成当成第二门外语,导致本课题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分化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期知识准备不足,技能训练不够。本课题的学习有赖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但学生在此之前的元素符号的识记和化学式的书写并不都全部熟练过关,导致影响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学习。因此,必须在课前巩固学生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的识记和对于化学式的读写训练。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学习的一大难点。正确且熟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本课题的后续学习中不断加强训练。为此,在本节课中不宜出现配平难度过大的化学方程式,而应该通过适度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即可。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②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 ③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②通过交流讨论,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②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书写。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2、通过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标志。(找同学说一下这些标志的名称或者意义,并启发学生这些标志在国际上是否通用?) 【学生活动】:观看屏幕并交流

【教师提问】:在我们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里,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那么是否也有一种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呢?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1、水 → 氢气+氧气 ( 汉语 )

2、

3、H2O → H2 + O2

4、2H2O =2H2 ↑ + O2↑

【学生活动】:对上述4种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化学方程式表达的优越性(简单方便,且国际通用),体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授课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教师提问】: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在这些表示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四种最好。理由是书写简单方便,而且内容丰富。

【教师引导】:像第四种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同学们达到的目标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我们前面学习了化学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化学式?那么仿照化学式的定义你能不能给化学方程式下个定义呢?

(二)、方程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及方程式表示的涵义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教师启发】:

1、你知道在方程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吗?(找同学回答教师补充)

2、同学们进一步分析通过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你能获取那些信息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1、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

2、反应条件是通电。

3、参加反应的水分子与生成的氢分子个数比是2:2:1 。) 【教师补充】: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同学们看电解水的方程式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后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我们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方程式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即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

(三).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 【教师启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确实体会到用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而且便于国际上交流,书写又方便,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写方程式呢?同学们比较一下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和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多媒体展示】: H2O → H2 + O2 2H2O= 2H2 ↑ + O2↑

【学生活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

【教师提问】:

1、为什么要将箭头改成等号。(因为在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

2、向上的箭头是标在什么位置?(生成物中气体的后面)

【教师讲述】:状态符号是标在生成物中,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该在该气体的化学式的右边标上向上的箭头。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则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也不用标向上的箭头。 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果有不溶性的固体生成时需要标上向下的箭头。比如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映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因此就要在该物质的后面表上向下的箭头。

3、为什么要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数字? (学生回答:为了保证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教师导出:书写方程式的第一个原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展示】书写原则

【教师活动】:让学生尝试配平P + O2,提问学生的配平情况,并讲述是怎样配平的。根据学生的配平情况讲五氧化二磷改写成二氧化磷讲述方程式书写的第二个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教师讲述】: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这个数字叫做化学计量数。这一过程叫方程式的配平。这也是我们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关键的一步,配平的原理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下面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配平这一反应。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最小公倍数法的配平方法,向学生说明其要点,并提供找元素的秘诀: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较大的元素。

【教师讲解】 :配平时应该注意三点:a.不得更改化学式。b.化学计量数不能为分数。c.化学计量数互为最简整数比。 三.概括总结,促进知识迁移:

【教师启发】:下面请同学们思考:给你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应该怎样写出它的方程式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并交流。

【多媒体展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四.知识应用,获得信息反馈

【学生活动】:进入“风采展示”环节。将全班分为

1、

2、3三个组,进行“幸运步步高”的比赛,比赛共分为三轮。

第一轮:幸运抢答

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①Mg+O2= MgO2

②H2O2 = H2+O2↑

③C+O2↑= CO2↑ ④2KClO3+MnO2=2KCl+3O2↑

【学生活动】:根据比赛内容,总结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轮:争分夺秒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Fe + HCl - FeCl2+H2↑ ② ②Al+ O2CO2 + H2O

第三轮:小试牛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②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五.反思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多媒体展示】 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②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化学发现的全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化学知识的全貌。因此,本节课学生以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能初步掌握探究化学的方法。整节课中用头脑风暴法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3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最后的风采展示环节,更让学生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

推荐第3篇: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中介”,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引导学生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标,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3)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正确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

(2)认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由于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方面的知识很少,而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尚未学好,所以在化学式的读写还没有过关时,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当然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选择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引导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引导讨论法、指导阅读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1.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总结得出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2.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和书写步骤。

3.练习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加深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学法指导 由于学生化学式的读写没有过关 ,为了防止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掉队 ,帮助学生达到本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本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火眼金睛、学以致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他们学会思考理解的方法,提高分析、归纳、概括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和教师示范及学生模仿书写化学方程式,使他们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在训练巩固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温故导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呢?和C+O2=CO2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导入新课《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以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提出“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悱愤状态。

(二)引导探究

1、寻找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活动

一、“水变汽油”,可信吗?

通过补充资料:通常汽油含有碳、氢等元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从而得出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通过此问,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客观事实,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

活动

二、H2+O2=H2O,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与C + O2 =CO2相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通过此问,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上述两个活动,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两个原则。并由此引出下一环节: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2、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

活动

三、怎样才能使H2+O2=H2O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H2+O2=H2O2,这样可以吗?为什么?指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设计意图】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如何配平。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三)自主探究

1、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活动

四、有人说,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 P+02= P0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找错误 。学生阅读课本第100页,自主探究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能初步了解书写步骤,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活动

五、教师示范,引导归纳书写步骤。

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示范书写步骤和配平的方法、过程。 活动

六、学生模仿,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以水的分解为例,初步学习书写方法。

【设计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初步学习配平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训练巩固

活动

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3)氯酸钾受热分解

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

【设计意图】适当的训练,能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书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巩固,能及时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进行巩固、强化。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使学生懂得怎样规范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突破难点。 活动

八、火眼金睛 (多媒体课件)

活动

九、学以致用 (多媒体课件) (五)本节小结

1.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步骤:写→配→注→查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步骤:写→配→注→查

推荐第4篇: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及评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教学设计及评析

曹县安蔡楼镇中学 理化组

课题分析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计算,体验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探索解题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学生自主评价 教学过程:

一,情节设置,导入新课:

如果你是一位厂长,我要你生产64吨铜,你需要进多少原料氧化铜?你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然会想到计算)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的愿望及生活实际入手,既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激起学习欲望,又有利于引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

二、教师介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主要计算类型: 1)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含有一定杂质的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质量发生变化的计算 2.常用方法:

1)比例式法 2)差量法

3)守恒法 4)假设法(无数据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组织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展开集中学习) 如果每一组是一个厂长团队,共同解决上面问题,并展示。

讨论:什么是化学计算的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反思学习学会归纳) 三.典例探讨:

教师展示教材例

一、例二,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的关系,根据以上步骤,规范解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如何把已知和要求建立关系。练习巩固: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

2、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3、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4、某金属R与稀HCl反应,在放出H2的同时生成RCl2,已知9.6克R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可制得0.8克H2,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

5、在2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中含MnO210%,加热冷却后,试管中含MnO212.5%,求:①KClO3的分解率是多少?②生成多少克KCl?

学生自主进行习题练习,选择 3 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观察、纠错。

教师提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主动探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扩展

[学生小结]: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健:1.、正确分析问题、建立关系;

2.、准确书写化学式并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强调: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质,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设计意图:思维有序、严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的教学设计写五条推荐理由:

1、该教学设计在学生熟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掌握根据化学力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关键。

2、从定量的角度,发展并巩固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及运用的启蒙,选择简单的题型,重点强调计算步骤及格式的规范化,通过学生的演练、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加深对解题过程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3、该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把课堂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

4、能引导学生多主动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5、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5篇: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3.疑点:为什么说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4.解决办法

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知识目标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入手,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掌握根据化学力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关键。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说出方程式:4P + 5O2 === 2P2O5

[目的]:使学生熟悉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本节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可分为五步: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式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再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教师活动]:根据以上五个步骤讲解P74-75例

一、例二。[练习]:并在黑板上板演:

①实验室要制得0.64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

②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并指错,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推论]: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板书]: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组练习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

2.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3.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4.某金属R与稀HCl反应,在放出H2的同时生成RCl2,已知9.6克R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可制得0.8克H2,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

5.在2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中含MnO210%,加热冷却后,试管中含MnO212.5%,求:①KClO3的分解率是多少?②生成多少克KCl? [学生活动]:进行题组练习。

[教师活动]:提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呢?

[目的意图]:引导学生多主动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扩展

[小结]: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健: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质,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人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

[目的意图]:思维有序、严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课本第75页

2、3题;第76页1题(2)、(3)题。 2.复习总结本章内容。

推荐第6篇: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拉麻中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一个等式,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投影】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完成学案

一、知识准备)

C + O2

= CO

2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试按上述方法分析水通电时的化学反应: 【多媒体播放Flash】 H2O —— H2+O2 【组织讨论】为什么不平衡呢?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讲授新课】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6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投影】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1)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8有关内容,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小组交流,互相讲解。并请学生总结归纳步骤。(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2)

【投影】 1. 写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P+O2——P2O5

2.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并将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4P+5O2 = 2P2O5 3. 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点燃2P2O5 4.标 标出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符号 。(生成物中有气体,就要标

(明“↑”,生成物中有固体,就要标明“↓”。)

4P+5O2点燃2P2O5 【讲解】常见反应条件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提出问题】 P2O5、O2需标“↑”、“↓”符号吗? 【阅读讨论】让学生阅读P98“↑”“↓”号的使用范围: 【课堂练习】比比看谁写得有快有准(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1)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3.高锰酸钾加热制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2)

1、P + O2

PO2

2、Fe↓

+ CuSO

4=

Cu

+

FeSO4

3、S + O2 ↑ =

SO2↑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 评一评】 指出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扣1分;3.漏标、错标 “↑”、“↓”等符号的每个扣0.5分。 【小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左反右生一横线,(写) 配平以后加一线;(配) 等号上下注条件,(注) 箭头标气或沉淀。(标)

推荐第7篇: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对上一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及本节课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四、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议一议〕 出示一则广告词:“将水变成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愿意加盟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后,我进行总结说明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想象。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我同时进行板书。

〔板书出示〕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引导讨论,分析原则:

1、(找一找)〔展示〕首先我会用多媒体展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O

2CO2然后问同学们这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这个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过渡〕接着我总结: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守一定的原则。那么我们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遵守哪些原则呢?学生看书自学,然后让同学回答归纳总结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同时板书。

〔板书〕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接着我进行总结: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原则,才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这么简单。接着我展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当然这个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问同学们这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H2+O2H2O,这个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数目都相等吗?

〔学生回答〕同学们会回答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一样,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化学方程式写错了,

〔教师提问〕接着我进行引导提问:我们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学生观看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几分钟后让学生进行回答有的说可以把角标改一下,有的说这样不行这样就违背了客观事实。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总结:若改动角标就违背了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了。随后我把这个化学方程式配平展示出来(2H2+O2平了。

〔教师提问〕接着我提问:配平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为使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样。

〔过渡〕接着我进行总结:那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按什么步骤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从而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师引导,探讨写法:

〔学生活动〕 对于这个知识点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板书。

2H2 )让同学们再看这样行吗?同学们说行,因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样了,也就是配〔板书〕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 配平,将短线改为等号

(3) 标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活动〕接着我出示4个练习题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书写步骤试着把这些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屏幕展示〕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试一试〕

对这项内容我将全班分成3组,第一组负责(1)、(2);第二组负责(3);第三组负责(4)。我们看哪组同学完成的最好,每小组选代表板演展示在黑板上,对没有配平和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的一会儿选代表试着上去补充。 〔过渡〕根据学生的展示我进行总结:在上面的练习中对于没有配平的用什么方法能配平呢?对于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的怎么标注?

从而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生成物状态的标注方法。

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1、讲解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让学生学会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法时,我采用四人一个小组探讨如何配平“P+O2—P2O5”,而后让学生交流归纳出配平方法。

为使学生及时巩固该方法,我随后安排了三个小题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及时巩固。

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归纳出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用最小公倍数法,使他们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然而单一的“最小公倍数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化学问题,为避免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我告诉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好用,简单,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好方法,但一定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掌握和熟练。使学生明白了“学有方法,学无定法”的道理。

2、探究如何标注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提问)在上面的练习题中对于没标注生成物的状态的如何标注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活动〕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问题①箭头都标在了哪一方?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一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100页内容,标注生成物状态的方法。

〔学生总结〕学生自主学习完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提问〕接着我问同学们:向下的箭头,表示什么含义呢?

〔教师活动〕接着我播放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的录像,并告诉学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录像,由实验现象加深理解“↓”符号的含义,即表示溶液中有固体沉淀生成,并同时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小结,强调方法:

①在本节课我会提问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学生活动〕: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接着让学生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及时练习,巩固所学(利用适量习题对重点知识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对学习对目标的掌握程度。 )然而及时的练习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通过上面的讲解学生已对新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于是我出示了几个练习题(这几道练习题都是有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对于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先独立解题,组间互批,随后老师总结,实现多数学生当堂达标。

1、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①Mg+O2 ③C+O2↑ MgO

2②H2O2

H2+O2↑

CO2↑

④2KClO3+MnO2=2KCl+3O2↑

五、课堂收获

一、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写” 2.“配” 3.“注” 4.“等”

推荐第8篇: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

gs

(礼县三峪乡九年制学校742219) 〖教科书章节〗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课题〗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标与教材研究〗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方程式是对前面已学过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整合,又是往后学习中表示化学反应时必要的表达方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属于化学用语的教学,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表达确切等优点。掌握好化学用语可以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若开头化学用语没有学好,以后的学习就很难进行。所以,初中化学用语的学习成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一个分化点。故此,我们对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应特别加以重视,决不能认为很简单就忽视,甚至放弃。

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化学用语总是和化学事实、化学现象联系着,可以说它来自于事实,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如:NaOH和盐酸进行的反应的实质是NaOH中的OH-和盐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H2O)。OH- + H+→H2O就不仅代表NaOH和盐酸的反应,而代表的是所有的中和反应,还有C+O2代表的不仅是

木炭或焦炭等的燃烧,而是石墨、金刚石和所有的无定形炭等的一大类的碳单质的燃烧反应。也就是说,化学用语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形式的反映。学生掌握了化学用语,不仅有助于巩固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就本节知识的教学来讲,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教学难点,计划第一课时完成理论教学,第二课时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学生们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感到最困难的还是化学式的识记。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相关资源〗

教师参考用书: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查阅网站:中学化学教学论坛,http://.cn/huaxue/index.htm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原则。

- 1 -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要遵循的两个原则。

3、能正确地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的学习方法。

2、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

3、采用讲练结合和归纳总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化学方程式对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重大作用。

2、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培养实事的科

学态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那么,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呢?(以C+O2 =点燃= CO2为例)

[回答]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1.反应物是什么(上例中反应物为C和O2);

2.反应条件是什么(上例中反应条件为点燃);

3.生成物是什么(上例中生成物为CO2);

4.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12:32:44=3:8:11);

5.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思考1]P+O2=点燃= P2O5,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回答]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因为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2]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学生思考]„„

[引入新课]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知识。

[板书]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前几年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宣扬“水变燃油”,想一下水可能变成燃油吗?

[学生讨论]„„

[回答]学生甲:可能,只要有适当的反应条件就行。

学生乙:不可能,若水能变成油那岂不太容易了,油还能卖那么高的价钱吗?

我们还需再为油的问题而发愁吗?

学生丙:不可能,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油中肯定有碳元素,水

怎么能出现碳元素呢?

„„

[总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对“水变燃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水到底能不能变为燃油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什么反应条件,水都不可能变为燃油。这个问题说明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不能凭空想象。

[总结]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既然化学反应的发生不是凭空想象,必须遵守客观事实,那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阅读]请大家阅读P9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并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阅读并回答]

[教师总结]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板书]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我们来看木炭燃烧这个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

[提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回答]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O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原子

都为1个,O原子都为2个。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H2+O2→H2O这个反应呢?

[回答]这个反应,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相等,都为H、O两种原子,但原子的个数不等。如O,等号前有2个O原子,等号后只有1个O原子,而且原子总个数也不相等,等号前共有4个原子,等号后共有3个原子。

[总结]可见,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阅读]请同学们阅渎课本P96上面一段,了解一下H2+O2→H2O这个式子是如何在

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学生阅读]„„

[回答]在H2前配上一个数字2,在O2前配上一个数字1(不写出),在H2O前配上

一个数字2,式子两边每种原子的个数就相等了,这时得到的就是一个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了。即:2H2+O2 =点燃=2H2O

[说明]若化学式前配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1”省略不写。

[总结并板书]由此可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那么,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要经过哪些步骤呢?下面我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板书]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以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所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对书写步骤进行总结。

[学生阅读]„„

[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如下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用最小公倍数法) ○

3、标明化学反应条件,把短线改为等号。

4、考虑是否标箭号。气体、沉淀符号。 ○

[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家来找“碴”,指出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该正。

木炭燃烧硫燃烧镁带燃烧磷燃烧氢气燃烧

高锰酸钾分解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 评一评 ] 指出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化学方程式评分

标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扣1分;

3.漏标、错标 “↑”、“↓”等符号的每个扣0.5分。

〖课堂小结〗

1、遵守的原则

客观事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量)

2、配平---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左反右生一横线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生成物的状态,

由无中生有,气体向上而沉淀向下。

〖课后作业〗课本P983、4、5题

〖板书设计〗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遵守的原则:

1、客观事实

2、质量守恒定律。

二、配平---最小公倍数法

三、书写步骤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验)

3、等(将短横线改写成“ ===== ”)

4、标(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 ”或“↓ ”)

5、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

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课后反思〗

这节课感觉上得比较成功。我计划要达成的几个目标都实现了,就具体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材以木

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讲解了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再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在这三个步骤中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为关键。教材始终以质量守恒定律作为理论指导,质量守恒定律时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理论基础。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二.设计思路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本来不是难于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但往往会成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主要原因是起始于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由于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方面的知识很少,而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尚未学好,在

化学式的读写还没过关时,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会感到有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已有知识入手,密切联系化学式、化学反应本质、质量守恒定律,进而延伸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提炼、迁移等能力。

2、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能不太现实,在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应从简单的、学生熟悉的反应入手,避免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和多种配平方法的讲解。

3、严格要求熟悉规范,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要注意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生成物的沉淀符号“↓”都要书写完整规范。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评分标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由于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单纯的通过老师讲解,学生练习的简单模式授课,学生可能会难以接受。我想让学生阅读课本寻找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再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意见,归纳总结,自己寻找学习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在初学时由于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运用还不十分熟悉,所以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普遍感到有困难。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程度的差异,教学时间的影响,留给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不是很多,这样对那些化学方程式书写较慢和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全的同学会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视,他们也往往会因为对自已的书写结果未进行反思而影响对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感知。

【参考文献】

1.解守宗.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江家发.化学教学设计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

5.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化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王磊等.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第9篇: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专题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考点检索】

1、通过计算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有关量的意义。

2、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规范完整的书写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对图表和图线的分析、数据的选择能力,体会出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畏困难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规范完整的书写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含杂质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一、检查考点清单:资料P25页,上课前五分钟左右,各组长分头进行检查,并将结果汇报老师。(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完成,即提前预习。)

二、主要知识点梳理: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和或相对分子质量和),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 ○4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5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6简明写出答案。

2、常见的题型有:

(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 ○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若遇到不纯物时,应先把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1- 杂质的质量分数)

二、典型例题选讲和分析: 【例1】实验室用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小结】:此类题考察学生的解题规范,要求学生一定按照“解、设、方(程式)、关(系式)、列(比例式)、算、答”的格式规范答题。

【针对训练一】:某同学用13g锌与100g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氢气多少升?(提示:标准状态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Zn + H2SO4 = ZnSO4 + H2↑)

小结:此类题要求代入方程式的数据是质量,若给出的是体积,学生能熟练运用公式m=pv进行解题。

【例2】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2 000年,钢铁年总产量就已达到1.2 7亿吨,成为世界钢铁大国。某钢铁厂日产含3%杂质的生铁2 2 4 0 t,则需要含Fe203 80%的赤铁矿多少吨? 【小结】:此类题是含杂质的计算,要求学生利用数据时要把杂质除去,运用纯物质质量带入方程式计算。理解和熟练运用公式:(1)某物质质量分数=(纯物质质量÷混合物总质量)×100% (2)纯物质质量=混合物总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 【针对训练二】:某炼钢厂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3000t,试计算: (1)该3000 t生铁中含纯铁多少吨? (2)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例3】向49g2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2.6g不纯镁粉(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充分搅拌恰好完全反应。求: (1)不纯镁粉中镁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小结】:此类题计算要求学生熟知溶液组成,能依据题目信息准确判定所给数据是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还是溶液质量。切记(1)能带入方程式计算的是溶质质量。(2)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相加—损失质量

【针对训练三】将一块质量为8.5g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1.9g稀H2SO4,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溶于稀H2SO4),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3g。已知含碳量高于2%的铁合金为生铁,含碳量低于2%的铁合金为钢,试根据计算回答: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作业布置】: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2H2O=Ca(OH)2+2H2↑],氢气供燃烧之需。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现有875g氢化钙固体(含CaH2 96%),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3、张化验员对本炼铁厂进购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样品进行分析。取10.0g的样品,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03.0g,过滤后得到2.5g滤渣,(假设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赤铁矿样品中Fe2 O 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推荐第10篇:《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篇1:《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也最容易使学生学习走向两极分化。导致这部分内容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1、有些学生化学式的书写感到困难,更有少数连元素符号都写不出来;

2、配平在我们看来很容易,对刚接触配平的学生来说却很难。

以往教学大多数是按定义、涵义、读法、书写方法等版块一一展示给学生,大部分内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演练,总觉得这部分内容想不出什么新招。

这次网上教研,王亚囡老师却以全新的设计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王老师一步步引导,让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感受到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与方法,自己总结出了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每一部分知识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动手、动口,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互相取长补短,重点在让学生体会过程,学会方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价值观上下功夫。

篇2:《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在学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并且熟练掌握前面所学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通过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为本课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了理论准备。本课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化学方程式不仅书写方便,同时它把质和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并检查了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课通过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看,为什么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守恒的?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符号H、2H、H2O、2H2O各具有什么意思?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注重启发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较好的地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注重了直观性教学:

本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将水通电分解的反应通过动画演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所提供信息的认识。

四、注重了学以致用,当堂评价与反馈:

通过巩固练习:题型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题型二:能用质量比来推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题型三:能看懂图中的化学反应。进一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并及时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突出了学习兴趣培养:

通过课尾设置的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1)4Fe+3O2 2Fe2O3 (2)4P+5O2 2P2O

5(3)H2+O2 H2O (4)2H2O== 2H2+O

2向学生提出了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何判断方程式的正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为下节课

做了思想准备。

本节课教学不足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

二、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

篇3:《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这节课的导入是从电解水的微观模拟图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给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教师以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分析其表示的含义,书写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再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并书写出比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这种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例如:方程式的改错、配平化学方程式,巩固并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用的是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 )中,多练习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篇4:《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讲授完《化学方程式》后的反思,本节课中很好的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先从前面学过的化学用语着手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很好的连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对几种化学反应表示方法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引导效果非常好。在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后,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个教学重难点时,先让学生根据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试着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给学生尝试的机会。通过探究,学会配平。我没有直接把方法讲给学生听,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归纳总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方程式的书写过程后,再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学科会心得:

复习课中要做到知识点要比较全面,课的容量要满,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与知识的衔接过程中,巧妙地用谜语、顺口溜等增加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整节课中,老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意义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

第11篇: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导入是从电解水的微观模拟图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给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教师以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分析其表示的含义,书写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再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并书写出比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这种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例如:方程式的改错、配平化学方程式,巩固并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用的是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练习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第12篇: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

⑵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二.几个分解反应:2CO2+3H2O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CaO+CO2↑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 3Fe+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第13篇:化学方程式

CaO+2HCl==CaCl2+H2O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H2O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AgCl↓+HNO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 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Al2(SO4)3+3H2O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H2SO4==BaSO4↓+2H2O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第14篇:化学方程式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分解反应2NaCl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2H2↑+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CaO+CO2↑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

第15篇:化学方程式

1.钠和水反应:

2.钠和盐酸:

3.钠和氧气点燃:

4.钠和氧气常温:

5.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6.氧化钠和水反应:

7.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8.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9.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0.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1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1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12.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

13.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1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15.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

16.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17.铝和盐酸反应

18.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9.氧化铝和盐酸反应

20.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1.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

22.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3.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第16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霸州十八中 何宝柱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之一。 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Mg + O2 ====== 2 Mg O 2×24 :16×2 : (24+16)×2 48 : 32 : 80 若: 48克 :( )克 : ( ) 克 若:( )克 :( )克 : 4 0 克

[引入新课]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反应物)。那么在化学上,我们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下面,用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师生共同阅读、讨论]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158 32 6g x

x==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x 10 t

x==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选择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板演]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Cl22HCl 2 71 73 100g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学生练习]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布置作业]习题

5、

6、

7、8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教学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学生学了“化学方程式”后,具体感受到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作用的重要一课。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特点:

要充分利用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体验化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例题成为解题格式的示范。在学习过程中,要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反馈纠正。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导学案的设计中采用了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的设计,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展示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

亮点:

1、利用导学案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及格式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题,并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做详细探讨学习,让学生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清楚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深入的掌握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并在黑板板演,由学生自已找出每一位同学错误之处。学生做得很好,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最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足:

1、导入直接但是没有过于清晰的引入课题,如果像李老师用视频引入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时间安排不是很佳,导致本节课有习题没有完成;

3、讲解语言不够简捷,语速过快,有些问题可能没有阐述清楚。

4、学生展示时没有全员参与,参与度不高。

5、本节课学生只能初步了解并不能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重点难点上没有完全体现,只强调了化学计算总设和答的单位,没有给出其他的指引。

6、对于学生列比例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和指导。

改进措施:

今后教学语言简捷精准方面多加努力提升,增加练习量,还要让每位同学都主动参与学习。

第17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涞源县走马驿中学

王佳佳

[课题分析]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H2 +

O2 质量比

2H2O

2×18 2×2 ∶ 32 ∶ 4 ∶ 32 ∶ 36 ()g ()g

18g

若 4g

()g ()g [引入新课]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反应物)。那么在化学上,我们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下面,用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师生共同阅读、讨论]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158 32 ,

x=

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100 56 x 10 t

x=x =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CaO+CO2↑ 我们一起来看P101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选择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板演]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Cl2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克? (Fe+H2SO4====FeSO4+H2↑) [学生练习]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布置作业]习题

5、

6、

7、8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第18篇: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没有象传统的授课方式那样先介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然后让学生根据步骤进行计算。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上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探究计算原理,构建计算模型,归纳总结得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然后进行巩固练习。整堂课力求创设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活动中理解化学知识。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投影神州八号发射成功

如果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设计意图:结合时事,情境加问题导思,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实现从科技走向化学。

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人们常常需要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 展示学习目标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氢气作为未来理想的能源可以由水分解得到。18g水分解能产生多少氢气。 小组间猜想、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课前预习的知识,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学习新知。从比较、评价中熟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自主学习检查:请写出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构建知识框架、自主研究例题

通过阅读课本例题一,归纳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利用自己设计的方案模仿解题。

设计意图:构建计算模型,学会归纳总结。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归纳的思维方法。 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研讨质疑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解答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交流讨论(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练习巩固: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通过适当的变式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变式训练 拓展提高

总结提升:通过以上的探索,请你将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总结出来。 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化学计算为主线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在化学计算中加深对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和质量守恒的理解。

第19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新知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后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资源,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可以说化学计算在生活中有极其重要作用。怎样准确、规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下面从生活中的下一个实例开始,如:C + O

2= CO2

32

44

若(

) (

22g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可利用这种关系根据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

题中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质量,也就是知道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阅读 讨论

讲解并板演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g 2KMnO4=K2MO4+MO2+O2 316 32 6.3g

x

X = 0.6g

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思考]根据例题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板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 设未知题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 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4) 列出比例式,求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与学生讨论:

1、单位不统一怎么办

2、必须正确写出方程式(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气体与沉淀符号)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与其前面的系数相乘

4、比例式的列法“横比与纵比”

5、计算结果不得整数时又除不尽,也没有说明,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练一练]P102例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讨论完成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从量的方面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时一定要按步来完成。

强化训练:P103—1题

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第20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哈三十七中学 范丽艳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出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练习、讨论交流等形式找出利用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锻炼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实验、生产实践的重大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在解题过程中相互帮助,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的规范化。 教学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评价表(课前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每4人一组 -----------。

1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教师活动】1:

由天气转冷快送暖气,提问热电厂用什么燃料供暖?并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从量的角度说出它表示的涵义。

【学生活动】1:回答,写化学方程式同时从量的角度说出它表示的涵义。

【教师活动】2:表示对同学们的发言非常满意,举例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可由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物质的质量,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生活动】2:仔细聆听。

二、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互动1 阅读例题1,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教师活动】3:用简洁的语言,让学生阅读例题1,并思考几个问题(课件):

1.涉及到了哪个反应?

2.已知的物质和未知的物质各是什么?

3.已知的物质属于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未知的物质属于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4.解题步骤分哪几步?

2 【学生活动】3:带着问题阅读例题1。

【教师活动】4:采用问答的形式说出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并得出本题的题型。

板书:

一、由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答

【学生活动】4:回答。

【教师活动】5:总结书写格式并明确需注意的事项。

步骤:

1、设未知量(指明设的是所求的物质的质量,未知数不带单位;)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明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是本题涉及的,并注意配平、条件及↑或↓)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指明已知的物质和未知的物质才是相关的物质,本题中高锰酸钾和氧气是相关物质。先写出高锰酸钾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再在下方写出各自的质量且已知的质量要带单位;有关高锰酸钾的量要写在高锰酸钾的正下

3 方,有关氧气的量要写在氧气的正下方,位置要对应。)

4、列出比例式,求解

(指明已知物质的质量要写单位,计算要准确,求出的未知数要带单位。)

5、简答

【学生活动】5:仔细听讲解。

【教师活动】6:过渡:实际解题时按屏幕上的格式做就可以了。下面请同学们做评价表上的课堂练习,试试能否做对。

互动2 课堂练习,展示错例,交流 【学生活动】6:做评价表上的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7:指导,然后简单分析练习中涉及的反应、已知物和未知物,并指出氧气是生成物,氯酸钾是反应物,,得出本题的题型。

板书:

二、由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再课件显示一些做法,让学生纠错,课件--归纳常犯的错误,显示正确的做法,让学生给自己打分并写出失分的原因然后再改正。 【学生活动】7:

打分,失分的原因,改正。

三、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四、收获反思,表达观点。

【教师活动】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4 吗? 【学生活动】8:学生交流,表达观点。 作业处理:

1、比比看:

仿照例题1的形式,每小组编一道有关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题并解答。

2、请你算一算:

31克的磷完全燃烧可产生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P—31;O--16)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答

二、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