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8 08:36:1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诗词类《望海潮》试讲稿

人教高语试讲模板——词《望海潮》

(轻轻敲门三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今天B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望海潮》。 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胜景使人魂牵梦萦,而杭州美景更令人心醉神怡。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望海潮》更是写尽了杭州之美,以致于100多年后,远在千里之外的金主完颜亮都起了“投鞭渡江”之志,入主江南之心,可见《望海潮》写杭州美景的词句,具有多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望海潮》,一起领略杭州之美,去探寻诗词的魅力。

(边讲边板书课题)《望海潮》是词牌名,是柳永自创的词牌,取钱塘观潮之意。

(整感)

首先我们听一下这首词的配乐朗诵,初步感受文本:(听录音名家朗诵---生齐读----疏通诗词大意)

带着对文本的朦胧感知,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文本,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请批注在旁边。

好,开始,五分钟时间。

时间到,大多数同学都读完了,注意字词读音:重湖叠巘清嘉

谁来谈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这位同学第一个举手,你来试一试!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给这位同学的回答评价一下:他概括的比较全面,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简洁。我们一起来帮他把答案删改一下,一起来说:

赞美杭州美景人情,谒见当地官员。

概括要做到全面而简洁,找全要点之后进行必要的删改,还真是概括的法宝。同学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中注意运用。

下面请同学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下,关于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么?看谁的问题对我们深入文本最有价值,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样,五分钟时间。

好,时间到。

哪位同学来试试?最后排的那一桌,你们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好,请坐,你们俩不仅有一双慧眼,还匠心独运。为我们品读文本提供了一条思路:美景是什么样的美景?英雄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情是什么样的豪情?

接下来,我们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走进他景,走进他人,走进他情!

小组合作(从概括词意、写作整体构思、分析意象、描述意境、推敲词语、数词、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选择性地鉴赏自己喜欢的词句。

写景的时候,读起来感觉张弛有度,既一气呵成,又不至于上气不接下气,这完全得益于对句和散句的交替使用。

师小结:非常好!我们的同学都谈了对这首词的体会。柳永长期致力于对词的音

1 乐性的研究与实践,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音乐美或声韵美。(板书:音乐美)

4、提问:不但这样,这首词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同学们想想,哪些字用得好? 生:“弄”和“泛”用的比较好,“弄”体现出一种掌控自如,自然而然融入到那种情景之中。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泛”给人一种轻盈弥漫开的感觉,似乎笛声伴着歌声就随着湖水荡漾开来,非常轻盈。

生:我觉得“绕”和“卷”用的好,一个绕即写出了古树成行,又写出了长堤旖旎的形态,绵延曲折,“卷”是翻卷,一个翻卷把潮水波涛汹涌之势就表现出来了。

师小结:这些字不但富有表现力,而且听起来悦耳,读起来顺口,使得整个语言音律和谐、情致委婉,或实或虚,均具有夸大的语气,有助于构成柳永式的豪迈词风。这也是一种没——语言美。(板书:语言美)

1、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朗读视频,欣赏的同时,我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要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作者笔下杭州的魅力,你觉得用哪一种艺术形式更好?为什么?

(补充)写景技巧鉴赏:点染手法(在同学们鉴赏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

点染本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后借用到诗词的技巧中。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所谓点,就是点明。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 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本词中“点”和“染”的句子,在书本上划出来并注明。 明确:(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概括性的句子,是总写杭州的,是“点”,接下来具体写杭州美景和人民生活的是分写,是“染”。(2)上阕总写杭州是“点”,下阕一开始专写西湖是“染”。(3)本词中使用点染手法的表达效果。

首先,作者以鸟瞰式的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了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吟咏的主题。接下来又分镜头特写杭州的湖山盛况、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词人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杭州之美好,使读者犹如观看一部色彩缤纷的风光影片。我们发现,在作者写景的时候,用这种铺叙的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将这里的美景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身临其境,具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也就是说,它还具有绘画美的特点。 (板书:绘画美)

2、提问:要讲到绘画,本词多处都是写景的,最典型的恐怕要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了,“三秋”什么意思? 生:深秋。

生:秋天地三个月。 生:“三秋”课下注释说是秋天。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秋天而说“三秋”?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一季度分为三个月,古代把秋季分别叫作孟秋、仲秋、季秋,合起来就是整个秋天。另外,“三秋桂子”与下句“十里荷花”句式上形成了对仗,很工整,并且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写出了桂花花期之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的特点和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写尽了人间天堂杭州的美景。

师:很好。我觉得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短短的时间里,就对“三秋”做出了这么多的解释。而且,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有同学不仅解释了三秋是什么,而

2 且从对仗的需要谈了自己的理解,难能可贵,说明我们的同学学习语文头脑清醒,功底深厚。

师:都说“美景如画”,但这般景致恐怕是用尽天下丹青也描绘不出来的。 师小结:当金国第四位国主完颜亮读到柳永《望海潮》以后,便急于“投鞭渡江”,“提兵西湖”,隔年便以60万大军南下攻宋。这虽然只是传说,但杭州景色之美,吸引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3、提问:刚才我们的分析,总觉得还少点什么,少什么呢? 生1:少人的活动。这么美的景色怎么可能没有人的参与呢? 生2:这个地方不但景物美,而且还特别突出了人美。 师:作者是如何写人的活动的?

生3:人民生活很富裕,街市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宝贝,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互相比美。 生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说得是普通的老百姓,“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是当地地方官。作者不管写景,而且还写出了人的活动,有景及人,这个地方景美,人也美,人沉醉在景中更美。 师:能不能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一下这是一种什么美? 生:祥和美。

生:人文美,自然美。

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美。(板书:和谐美)

4、提问:前文铺叙了杭州之美,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番美景盛世呢? 生讨论明确:

生:作者说是当地地方官,是两浙转运使孙和的文治武功。 提问:为什么在写老百姓的同时又写到当地地方官? 生:表现了当时国泰民安、社会太平的景象。

生:是对上文描写的繁华的都市生活的旁证与烘托。 生:课下注释说这首词是首投赠性质的作品,所以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了杭州的方方面面,是为了歌颂孙和的治理有方,与民同乐的政绩,是为了表现对孙何的恭维。

6.梳理概括,总结全词:(同学们说,老师在白板上写下来)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幅、、、的都市生活景象。(备选词:太平、富庶、安定、祥和)

(2)这首词包含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备选词句: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时间到,我们先不急着展示各位的精彩回答,首先让我们带着自己心中那一份感悟重新把词读一遍,好,相信这次朗读让你的体会更加深刻了。

同学们讲得都很有道理,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杨湜《古今词话》

提问: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允许有不同的观点的碰撞,待讨论结束,先请同意这一看法的同学发表自己观点和理解,然后请不同意这种看法的小组代表发言。

师小结:这首词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少年时期的柳永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尤其是都市生活和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首词的结尾,纵使有一些恭维的色彩,但

3 是柳永渴望功名、追求功名、积极入仕的这种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从这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情感美。

最后让我们循着柳永的情感变化,试背整首词。

(提升)

。你怎么认为?批注在课本相关文字旁边,同学之间交流。文以地生辉,地以文益秀”。《望海潮》是杭州山水滋养下的产物,反过来柳永的《望海潮》又润泽了杭州的山水。今天,一代著名词人柳永的思想、精神通过他的美文和我们心灵相聚,读他的文,思他的人。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在一首优美的歌曲《望海潮》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再一次感受“人间天堂”杭州的魅力。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需要擦黑板么?

4

推荐第2篇:《望海潮》《雨霖铃》(柳永)预案

《望海潮》《雨霖铃》(柳永)预案

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徐金奎

教学目标:

深入《望海潮》和《雨霖铃》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状态;从文本情景的描绘中,体察作者的情感状态;感悟《雨霖铃》中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体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状态。

教学难点:体察《雨霖铃》中作者复杂的情感状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他就是柳永。

今天,我们首先来鉴赏柳永的早期之作《望海潮》,走近青年时期的柳永。

二、学习《望海潮》:

1、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请大家一起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词中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

2、听《望海潮》朗诵。听完后学生自由发言。 示例1:“市列珠玑……竞豪奢。” ——珠宝玉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市民生活富庶,街市经济繁荣。作者看到此景惊喜,艳羡,更何况本身就有入侵大宋野心的完颜亮呢!

如果没有人继续回答,老师引导:除了杭州这里的物质生活的富裕勾起他强大的侵略欲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示例2:“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的地理位臵优越,处在东南沿海,风光美好,曾经是历史上三吴的大都会,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此可以想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国地处内陆,资源贫乏,交通不便。

除了贪慕这里优越的地理位臵和自然条件,还有没有其他内容?

示例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人烟阜盛,千门万户门帘轻摆,怡然安详。这是对杭州城的一个全景描绘,表现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丽。作者以一游客的身份陶醉其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有学生继续说就不启发。如果没有就启发:这是城市景观的美丽,看来已经有同学关注景物的描绘了,还有没有关于自然景物描绘的呢?

1

示例4:“云树……无涯。”

——高耸入云的树木围绕江堤呈现蜿蜒迤逦之态,声势浩大的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势。我们分明感受到面对此情此景时涌动在作者内心的积极向上的澎湃激情。这是对钱塘江的特写。“绕”“卷”两字要重点赏析其妙处,形象、逼真。

示例5:“重湖……花。”

——西湖的山水清秀美丽,有“天香飘万里”的三秋桂花,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十里荷花。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色彩艳丽,引人入胜。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了一幅杭州西湖的迷人画卷。

“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的是作者无比的喜爱之情。 如果学生将示例4和示例5一起说出,教师可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这两个不同景点的特点,钱塘江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秀色是风和日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丝竹管弦。前一句要读出气势,雄壮有力,后一句要读的轻快婉转。老师也可以适当点评:看来杭州这里真的是人间天堂阿,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而且精神生活也令人陶醉,难怪,金主完颜亮如此动心,连我们都心驰神往了。

示例6:“千骑拥高牙……烟霞” ——这写的是地方官的的游乐,闲暇时品酒吟诗,欣赏音乐,赏玩山水美景,多么风流潇洒。也暗示他治理有方,有卓越政绩。(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这是柳永写给曾经的布衣之交现任两浙转运史的孙何的拜谒之作,这显然是恭维之语,但也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可能会有学生说这一句,如果他先在前面说,教师就接着问:是的,完颜亮非常羡慕这位地方官,希望自己也能象他一样坐拥杭州享受生活。这是任何一位有志向的男人都希望拥有的成功和排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作者。那么,地方官的活动是以什么为背景?或者说地方官为什么这么悠闲自在志得意满?——因为他把杭州治理得很好,政绩卓著。老师:那么哪些地方体现他治理有方呢?就引导学生对其他句子的关注。

示例7:“羌管……莲娃。” ——此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阵阵歌声在湖面荡漾。老叟悠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作者仿佛被他们的情绪感染,非常快乐。

这一句写出了杭州人民的悠然快乐的生活,我们知道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只有物阜民丰了,人民才会如此快乐悠闲。

如果学生将示例6和示例7一起说。老师就点评说这是杭州官民同乐之景,体现社会和谐,这是封建社会士大夫或者政治家们追求的大治年景。

如果学生以开始就说这两句,教师就借机问:地方官为什么这么悠闲自在志得意满?——因为他把杭州治理得很好,政绩卓著。百姓为什么这么悠闲快乐?——应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优雅。那么,他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到底在哪里体现出来呢?引导学生找前面的写景句或者描绘都市繁华的句子。

3、教师归纳总结:金主完颜亮是否真因此词之魅力而生南渡入侵之野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柳永笔下的《望海潮》从空间上全景式地反映了宋初杭州的盛况。请同学们看屏幕来欣赏杭州城的美丽风光。

杭州城的繁华富庶,钱塘江的壮阔浩大,西子湖的清嘉秀美,老百姓的安逸闲适,地方官的风流潇洒,官民同乐的和谐景象.当这些画面一一立体地铺展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确得到了强烈的艺术享受。

它不仅打动了孙何,更是打动了千年之后的我们!

稍稍停留几秒钟,再问。

4、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柳永怎样的情怀?

学生回答:踌躇满志,积极向上,意气风发,激情四射……

5、教师总结并过渡:一首《望海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才飞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柳永,然而,考场接连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连于勾栏瓦舍,为歌女填词作曲,并与她们结下不解的情缘;但同时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以期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又不得不与佳人分离,浪迹江湖,致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接下来我们看他中年仕途失意时期的一首词《雨霖铃》。

三、学习《雨霖铃》:

1、听《雨霖铃》朗读

2、请同学们放声朗诵词作,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雨霖铃》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生:离愁别绪,情人间的伤离别

3、这是我们初步的感知,初读时的惊艳只是粗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作者真实的情感状态需要我们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

如果学生直接把作者复杂的情感都说出来了,老师就引导:这位同学品味得很透,那么我们就按照着这位同学的分析深入文本,看看词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的情感。

引导:不难看出,全词通过时空的延伸来展示他的离愁别绪:两人离别之时——(联想)今宵酒醒处——(想象)此去经年后(投影)(词的上阕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对离人离别的过程,下阕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展示了“今宵酒醒处”和“此去经年”后的场景。

请选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来谈谈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内心情感的。

示例1:“寒蝉……歇”

——“寒蝉”一般是代表悲凄的形象,蝉叫声凄厉,这凄厉的叫声不仅打破离别环境的寂静,更刺激着离别人的敏感神经,令人难以忍受,加重凄凉感受。

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朱自清前生的《荷塘月色》里的蝉叫“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能感受到离人的烦恼。—听觉感受;长亭—送别地点,浸含着浓浓的离愁别绪;

“长亭外,古道边……” 天色已晚,暮色渐起—人要回家鸟要归巢,我却要与心爱的人分离去浪迹江

3 湖,前途未卜,迷茫失落,加重愁情,;而“骤雨初歇”写出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既想雨停,又不想雨停。雨停, 他就可以离开这个伤心地去远方寻求新的发展了;而雨不停,正好又合了他的心意,想要再多留一会哪怕是一小会儿 ,再看恋人几眼 ,再多说几句绵绵的情话。

我们常说人不留天留,可是现在天也不留人了,多么让人懊恼啊!这几个意象的组合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把离别时的环境立体地描绘出来,营造出一种冷落凄凉的氛围,传达出词人浓浓的悲哀凄凉烦恼无奈伤感的情绪。而且从凄厉的蝉声、苍茫的暮色、急雨过后的空气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那使人压抑的气氛。此句奠定了全诗悲切低沉压抑的感情基调。

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

如果学生先说这句,说完后可让学生读读,读出那种低沉悲凉的气氛。然后引导:骤雨初歇、寒蝉凄切、长亭惜别向我们展现出这么感人的意境和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那么词中还有没有类似的通过环境描绘来展示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呢?

示例2:“今宵酒……残月。”

——千古丽句。离别之际想酒醒后身在何处?是虚写之景。 “酒醒”遥接上片“帐饮”,可见当时虽然情“无绪”,然借酒浇愁,还是沉醉了。扁舟夜发,愁醉迷蒙,忽然醒来,想必已是拂晓。酒醒无异于愁醒,更加惆怅。惊起忙寻觅,情人在何处?所见者唯杨柳岸上的晓风残月,顿时怅然若失、落寞凄凉。而且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就会想起离别之前的柔情蜜意,可眼前自己孤身一人,(遥忆手双携,顾影又自怜)佳人不在,家乡已遥,心中就会涌起难言的愁怅失落和孤独。再加上眼前看到的是几株秋天叶落衰败的残柳在秋天早上江面吹来的凄冷的寒风中无助地飘摇,就会联想自己在江湖上漂泊的种种凄苦辛酸;秋天早上江面吹来的凄冷的寒风,肌肤之寒立即引发离人的凄恻之情,本想一醉了之,偏遭凉风生,凉上加凉,心更凉。天上是一弯残月立即勾起词人想和佳人团圆却难圆之意,在离人和恋人的现在与未来竖起一堵穿不过的墙。

“残”字既是对月的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 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 我们还可以深一步去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残枝败柳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 空阔的千里楚天,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又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顿觉迷惘无助,这种羁旅行役中复杂的情感一起涌上心头。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迷惘辛酸、漂泊失意、凄清悲凉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然而这一切都是执手分别时想象中的虚拟的,但因这样的离别情景和情感柳永体验了无数次,所以想象才会如此逼真。

它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这正是:“杨柳留人不可留,晓风扑面寒心头,残月照人影孤单,酒醒之后愁更愁。”

如果学生先说这句,就引导他们去想象,说完就问:这是作者想象别后的虚写之景,除了这句还有吗?

4

示例3:“念去去……阔。”

——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 “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和无奈。“去去”二字连用,显示出低沉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路上又思念佳人,离恨无限,顿感“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痛苦凄凉。“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云烟暮霭,使人透不过气,给人无限压抑,其离愁之深前途之茫茫,可以想见。也令人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同时也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的迷惘惆怅,景无边而情无限。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这不仅抒写了别后怅然空虚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迷茫的前程。作者在含泪执手难舍难分之际就想象自己接下来的路途景色:苍茫空阔的楚天下的是沉沉的暮霭,沉沉的暮霭笼罩在烟波浩淼的江河之上,烟波浩淼的江河之上是一叶扁舟,一叶扁舟上是渐行渐远的离人。行舟与游子都是那么渺小孤独,可背景却是远而又远高而又高,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和漂泊之感。几个意象组合的画面色调灰暗,低沉压抑,传达出词人苦闷孤独压抑迷惘的情感。

主人公暗淡的心情给天空水色染上灰色的色彩。

如果学生先说这句,就引导他们去想象,说完就问:这是作者想象别后的虚写之景,除了这句还有吗?

示例4:“都门……催发”——面对美酒没有情绪,内心充满的是无限的依恋与不舍。为什么要喝酒?一为饯别,二为借酒浇愁,三也可能是驱除心寒。“无绪”一是没有好心情,二是心绪纷乱如麻,想走又不舍得走,矛盾痛苦可见一斑。“留恋处”是有情人依依不舍,“兰舟催发”是船家偏偏不断地催促上船;多么尖锐的矛盾。一方怨时间过的太快,一方嫌时间耽搁太久。一急一缓,两相映衬,生动地刻画了分别时不同人物的心理神态,突出离人的不舍、无奈和隐隐的对船家催促的烦恼。用字经济,手法高明。作者没有心情,郁闷、无奈。

这是离别时的场景描写,学生如果先提此句,就引导他们把离别时其他的句子找出来品味。

示例5:”执手……凝噎。”——此句写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开始由表及里逐层揭示离人的内心世界。此是特写镜头,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执手”之精妙:紧紧地抓住不愿松开(能否换成握、牵)。“竟”字之妙:竟然,为什么竟然说不出话来?这是对词人心境最真实的描摹:本来有千言万语可此时不知从何说起,唯闻哽咽声,况且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之间的柔情蜜意和此刻的难舍难分。

这里引导学生想象分别时人们会说些什么? 互相保重可离人要去漂泊前途未卜;早日团聚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不知何日能聚;祝愿离人愿望实现可江湖凶险无法预知。。。。。。所以这里边不仅有儿女情长还有个人的担忧。“无语凝噎”是写出了最后必须要动身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态,情到极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极言依依惜别和缠绵悱恻之情。真是 “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

5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孟郊《古怨别》 悲伤、难舍、痛苦到了极致。

这是离别时的人物表情动作的描写,学生如果先提此句,就引导他们把离别时其他的句子找出来品味。

示例4:“多情……节。” ——直接抒情。“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伤情离别,自古皆然,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这叫人怎能忍受?作者似乎在自我安慰,实则突出自己的伤别更重,意义翻新。“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因为是在冷落的清秋之节。开拓了词的境界,深化主题,极写离别之痛。

除了直接抒情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句子让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示例5:末两句。

——词人进一步设想一年之后的情况。

这里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并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一年之后,诗人仍羁旅他乡,形单影只,纵使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繁华无限,也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即使有千种的风情万般的情意也因无人共语而倍感痛楚。

无人倾诉因你不在身边,不知道古汴河畔的女子听见了这缱绻千年的思念了吗?

遥想手双携,顾影又自怜。走在花前,似你灿烂的笑脸;端起酒杯,是你泠泠的双眼。

“更”和‘纵“使情感更进一层,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 似与情人直接对话,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以虚景、虚情的设想结尾,说明离别后的痛苦将与日俱增。结尾问句,更留有无穷意味。在词尾将离情推向高潮。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春心莫共花争放,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还有其他设想的别后情景吗?

教师小结:

1、一曲《雨霖铃》道破了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和那一腔离恨。阵阵寒蝉,沉沉暮霭,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残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

2、柳永的一生是充满抑郁和失意的,一首《雨霖铃》道尽了仕途失意,落拓江湖,辞别情人,把酒浇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而且它不是写离愁别恨的一个侧面,词人的情感并没有随着离别戛然而止,而是被充分抒写并表现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层层推进的过程。

6 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 看来这首词不单纯是写一对恋人的分离,而是柳永借助分离这个话题来深刻表达她的人生的况味。那么能不能推荐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

4、学生推荐一位学生朗诵词,要读出感情(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省略)

四、迁移训练:

刚才我们通过学习《望海潮》读出了青年柳永的情怀,在《雨霖铃》中我们体味了中年柳永复杂的人生滋味。请你写一段《读你》,表达你对柳永情感或形象的认知50_80字即可。

学生写习作、读习作。

五、总结课堂:(如果学生写的很好,就以学生的内容总结下课。

1、倜傥豪放柳三变,少有奇才功名恋。三赴科场葬流年,满腹牢骚鹤冲天,奉旨填词风流现,晓风残月别情倩,宦海浮沉诗情拈,金鹅峰下月枫念。

2、暮霭沉沉,孤柳独立,晚风催得雨声碎。寒秋时节,谁怜落花卷霜帷。只守驿外,何时揽得乌纱归? 佳人翘首,才子归去。蝉鸣引出离别泪。枉断空肠,酒香却道离别怅。长亭一别,纵是那时雁过也心伤。

3、告别了杨柳岸的晓风残月,你踏上兰舟向着暮霭沉沉的楚天驶去。依稀可望见的孤舟遥影在茫茫水天之际若隐若现。岸上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拭不去的泪水迷茫了整个江岸,连同这个令人伤感的秋。

4、忘不掉那一双泪眼中凝聚的爱意,拂不去被晓风吹在脸上的发丝。滔滔江水,清秋千里,你孤独漂泊的影子如惊鸿一般短暂,转瞬即逝般消失在梦中人的眼里。

5、犹记得当年意气风发十年寒窗夏雨冬雪,无奈你却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从此你便因为一时的少年豪气而踏上了一生的颠簸流离。你选择了词,词也选择了你,于是凡有井水处便得歌柳词。

6、他是个罪人,不仅写下了《望海潮》,让觊觎江南的完颜亮更加觊觎,更用多情细腻的笔触,让痴情的女子更加痴情。

7、柳永之词,始终以一情字为主线贯穿整个文学创作之路。动情处,令七尺男儿泪满衣衫;细微处,像雨夜听荷般诗意。写前人所写,却更胜一筹;创前人未有,泽被后世。

8、男欢女爱,美而不俗。文笔坦露、大胆,不落窠臼;心涌友善,以平等地位之观念,抒写红尘女子喜怒哀乐。在他的眼里,男女平等,即使烟花女子也一视同仁。此种情怀,若无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岂能这样至情、至诚。

9、今天,我们走进这位天才词人的心灵世界,真切体味到他那动人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所营造的异域美空间。也真实地触摸到了他的灵魂:真情、真爱、真词,真男人;也看到了这么一个历经磨难成为自己境界中真正的王者——白衣卿相柳永!

10、他是一个比谪仙更浪漫的人,他是一个比东坡更多情的人。他是用词句覆盖了市井陌楼堂馆所,他踌躇满志命运不堪的浪子——奉旨填词柳三变。

11、水墨城镇,是他生活的底色,和着微风,就着夕阳,写下瑰丽的词句。灯红酒绿,是歌女们穿梭的小巷,伴着琴弦,踏着舞步,他的词曲在神光离合中窜腾。 天纵的才情,奈何年少轻狂,失了一生所向的仕途。只好怅然行走天下,醉那无用之酒,钟那无用之情,把酒黄昏,作别伊人。榨尽一生的辛酸悲凉,成

7 那一声声歌女口中词。而这一生便郁郁而终。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

心中怀才,唯不遇赏才之人;内心落寞,偏不逢安慰之人。虽伤心别离,浪迹天涯,宦游浮沉,却将万千情绪化为苦酒,酿化出最洒脱的词章,在历史长河中永存!

附:补充有关知识 1.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2.时代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3.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推荐第3篇:关于中秋节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关于中秋节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摘要: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推荐第4篇:高一语文课件:《望海潮》(新人教版必修4)

6.下列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 例句和ABD都是由名词排列而成属于意象组合 答案 C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 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3 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烟柳画桥 2 怒涛卷霜雪 3 竟无语凝噎 4 杨柳岸 晓风残月 一阅读《望海潮》回答8~10题 望海潮 □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解析 市列三句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答案

示例 加点词语暗示了杭州这一大都市的声色之盛 9.这首词描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本词对杭州都市的描绘抓住了具有特征的景物人事上片通过形胜都会繁华写杭州的山水美丽都市富庶下片通过写西湖美景人民游赏及盛赞孙何来表现杭州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平答案

示例 本词描绘了一幅太平繁荣富庶美丽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10.请简要概括本词在艺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艺术手法问题是一个很宽泛很灵活的问题解答此类题注意抓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点或几点本词在描绘杭州生活图景时主要运用铺叙夸张等手法 答案

示例 ①本词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②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景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笔底生风把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展现在读者眼前③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步展开步步深化④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 二阅读《雨霖铃》一词回答11~13题 雨霖铃 □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时的哪些要素这对于表达词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①要分清楚词句中哪些是写景哪些是写情②要结合整首词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进而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 交代了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离别悲情的作用 1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内容上交代了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词句结构作用的把握的能力解读时须统观全词处在上片末或下片首的词句一般都具有过渡作用回答此类问题必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答案 内容上是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从结构上看这句既是对上片所写情景的收束也是为下片写离别之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3.本词中作者是如何应用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歌表现手法中的虚与实的能力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浓溢的情思 答案

示例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三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情短短几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为虚写虚写中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 二局部涵泳 1.《望海潮》一词工于铺叙善用白描充分体现了柳永慢词的特点试结合该词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柳永长于慢词《望海潮》可见作者的铺叙技巧 上阕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 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都会与繁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个字作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 下阕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于好景中出现的人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的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佳言是千古迷人的丽句羌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千骑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2.语句赏析 1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赏析这里重点写人家却从城外的风景写起到处是柳树水面上架着彩画装饰的桥梁这是环境与下面两句联系起来无异于说那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就处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之中这些人家家家挂着挡风的帘子处处张着翠色的帷幕又是一派繁荣景象而这些人家又是参差十万参差言其街巷房舍的形状十万言其数量高高低低长短错落的十万人家极言城市的繁华 2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赏析这三句写人民的欢乐先写西湖山水回荡着悠扬笛声弄字用得极妙可作摆弄玩弄戏弄逗弄等解释解释为逗弄最好弄晴即是那低一阵高一阵长一声短一声的笛声在晴朗的天空之间悠扬飘荡就像逗弄着晴朗的天空一样这引起人们对那笛声的美好想象晴又暗示这是白天所听到的音乐 菱歌泛夜是说夜幕降临之后湖水之间采菱的歌声还在到处飘荡泛作飘荡讲夜与晴相对一日一夜无异于在写西湖之间日夜都有笙歌鼎沸然而这两句还只写到人之声即人吹出的笛声唱出的歌声还没写到人嬉嬉钓叟莲娃一下子写到人无论是钓鱼的老叟还是采莲的女子个个都笑容满面嬉笑愉快嬉嬉二字一下子又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湖山水注入许多生动活泼的人间生活色彩 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赏析执手二句生动细腻描情绘意绝妙无比仿佛在舞台上看到的那生旦主角两手相执两肩上耸诉无语泣无声比千言万语号啕大哭悲之更切表面写两人分手之情状实际暗写了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柔情蜜意千千万唯在泪花闪烁间 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赏析这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句子为什么特别为人们所爱赏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一幅鲜明的画面杨柳和别情有关自霸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历来都是这样的看法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杨柳和离别似乎已具有必然性的联系了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清 古代要赶远路的行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在这个时候送别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 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试想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三开放探究 柳永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对词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人们对他的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和潦倒贫困的一生却评价不高你是怎样看待柳永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 思路提示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能加深我们对柳永的理解和对封建社会落魄文人命运的认识从而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柳永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流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但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其词当时广为流传他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于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不必以今人的观点来苛求古人其实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抗争 一文脉梳理 二意旨探微 《望海潮》用慢词的形式和铺叙的手法通过对钱塘湖山美景和都市繁华的描绘表现了太平安定的都市生活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太平国家富庶经济繁荣的承平景象 《雨霖铃》上阕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阕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这首词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 《望海潮》 1.工于铺叙善用白描 柳永长于慢词本篇即可见作者在慢词中的铺叙技巧起首三句一说地理二说都会三说历史俯仰古今洞察全局统帅全篇为下文张目烟柳两句前写环境后写住宅继以参差一句总括杭州之盛得之于钱塘江西湖 词中接着写江对东南形胜作进一步的交代接着又写市场住家对繁华作进一步的描述下阕转写西湖从环境写到生活最后称颂孙何在应酬祝颂中不离杭州呼应开头 描写杭州的壮丽繁华景象如画不着一色用白描的笔法层层铺叙写得淋漓尽致开阔清新 2.巧用夸张淋漓尽致 本词采用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写景壮伟声调激越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将这一大都市的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 《雨霖铃》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诗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写的均是送别时的大环境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种植很多柳树高柳乱蝉嘶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的蝉鸣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这里实际上已经点明了送别的主题 长亭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做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虚实相生情意绵绵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三句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解析 A项中骑应读jìC项中噎应读yēD项中羌应读qiānɡ 答案 B 2.下列词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解析 B项萧鼓应为箫鼓C项更哪堪应为更那堪D项良晨好景应为良辰好景 答案 A 解析 C项都是副词最终A项分别为名词地理形势名词形体B项分别为语气助词无意义副词将要D项分别为动词趁着动词骑坐 答案 C 解析 A项是副词有指代意义指代你例句和其他三项都是副词义为相互 答案 A 解析 B项风情古义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指①情怀意旨②色情③风土人情 答案 B 第二单元 留风遗韵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 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 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目标定位 □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词的知识包括词的起源发展风格及代表作家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2.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作品的意境美 3.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 □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体会每首词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并用心灵去感受使自己受到性情的陶冶和艺术的感染 文本提要 1.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优美城市经济之繁荣下片极力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把杭州的承平气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宛在眼前 《雨霖铃》一词是写作者将要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笔调恣肆渲染声情哀怨缠绵这首词情事纷陈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柳词的艺术特色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气势奔放一泻千里从英雄形象和豪壮意境的描绘中表现出豪放的气概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定**》记叙的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作者却借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逆反心理和愤懑之情 3.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只是前期词作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即景生情情寓景中和直抒胸臆有机结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长于用典以抒发爱国者的悲苦情怀 4.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闺怨词词人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丈夫赵明诚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惨悲哀的心灵世界 学法指津 1.熟读成诵准确默写理解每首词的含意比如《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销不能写成消 2.联系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学会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方法比如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在政治上却一再遭到贬谪仕途暗淡却书写了大气磅礴积极乐观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3.详细分析词中关键性语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更好地把握词中营造的艺术境界比如苏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绘出了群峰壁立高耸入云波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4.阅读优秀的赏析文章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会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即准确运用诗词鉴赏的有关术语掌握答题技巧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雨霖铃》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词的知识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特点品味词的意境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这两首词的词风学习夸张手法的妙用和表述手法鉴赏其艺术魅力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这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和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想起柳永就会想起夏雨秋荷云淡风清想起江水烟波断桥幽径就会想起一个唇红齿白的青年如玉树临风翩然吟哦在江南水乡楼阁桨声灯影之中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一生写了多少词谁也说不清但柳永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对世人影响深远 自主校对 一dī qiàn jī qǐ yǎn xī xiāo zhîu yē ǎi lín hàn 二1美好优美的超过能承受禁得起尽 2面对着回答针对 3xiānɡ相互xiān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xiànɡ容貌xiànɡ观察鉴别xiànɡ辅助帮助xiànɡ宰相丞相 三1名词用作动词 画 2名词用作动词 采莲 3名词用作动词 设帐 4①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情的人 ②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而忧伤 四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相思之情 一作者档案 柳永 约987~约1053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 今福建崇安 人宋仁宗景佑元年 1034 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精通音律又吸取了民间新声的优点词作音律和谐美妙动听还创制了大量乐调繁复的慢词大大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在词的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 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采用民间俗语入词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二背景回放 《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 1002~1003 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 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这首词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雨霖铃》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是写在他仕途失意决定离开都城汴京到千里之外的楚地时与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他帮助他理解他爱着他的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一整体悟读 1.《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写杭州从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重镇 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就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贯穿《雨霖铃》全词的是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 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离情从而使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

推荐第5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望海潮·思故园

摘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推荐第6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有没有同学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生:山水诗)

2.揭题释题

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了?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 指名读,师生评价,正音。

3.读出节奏

⑴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 ⑵指生读,评价。齐读。

三、理解诗意

1.交流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来说一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2.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一下这首诗吧。 (2)四个小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且和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反馈

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4.齐读古诗

三、感悟诗境

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1.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诗人看到了什么? (板书:湖 月) 师:那是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呢?

出示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水天一色……)

师: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 2.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

师: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生答)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金光闪闪)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

师: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

师: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 师:那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铜镜呢?(未经打磨的铜镜)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未经打磨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吧。(出示铜镜图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模糊,朦胧)来,我们一起感受感受洞庭湖的朦胧美吧。(齐读)

师: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3.遥望洞庭山水翠

师: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生答)(板书:山 水)

师: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出来?(翠) 师: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山水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4.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生答) 师: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生答:……比作……) 师: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这一点,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怎样一幅美景吧。(出示图片) 师:诗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师: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写下这句诗,你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爱、赞美)带着你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吧。 师: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诗人可真浪漫啊!(女生读)

师: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真不愧被称为“诗豪”。(男生读)

师: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读!(两句诗齐读)

5.小结全诗

师: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板书:人 景)

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6.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景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板书: 望洞庭

湖 月 观察

山 水 想象

人 景

推荐第7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知识。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读通古诗

1、生自由练读古诗。

2、录音范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

三、读懂古诗

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

3、设问:

⑴ 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⑵ 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

4、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

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五、会读古诗

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试读古诗。

3、指读点评。

4、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

七、课堂小结

【教后记】

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教学中,课堂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成功之处地于:

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录音范读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读,便于学生模仿。

3、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了直观而形象的了解,更能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课文中两个比喻所用的精妙之处。

4、课件链接了刘禹锡其他的诗,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推荐第8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独坐敬亭山》。

2、介绍作者:刘禹锡。

3、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⑴自渎全诗,初步体会全诗意境。

⑵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⑶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⑷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⑸熟读成诵。

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生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2、学后小组交流体会。

3、集体交流:

⑴抓住“湖光”、“秋月”、“镜未磨”想象夜晚洞庭湖优美的意境。

⑵抓住“白银盘”、“青螺”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和描写的形象。

⑶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三、发展性练习

1、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高低起伏。

2、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3、练习说话: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4、写字指导,强调“螺”的结构。

四、拓展延伸

1、集体背诵两首古诗。

2、课后搜集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进行阅读,开展古诗阅读交流会。

推荐第9篇:《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导入

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 师:五岳之首呢?泰山

的确,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

三、教学过程:

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 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

3、指导朗读:

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须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

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

第一步:解说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字典等工具书) 第二步:描述诗联 (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部分内容

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

7、赏析: 师:杜甫被称为“诗圣”。“圣”乃极至也。无人能敌。中国文化史上的孔子孟子都是圣。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在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些词句超乎寻常?让你感受与众不同? 再读:

读出赞美之情——前三联

读出期盼之意——最后一联 诗人都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望的呢?

诗言志,诗中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点明题旨,气势不凡,意境深远。表达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诗句中我们并未看出他科举落地的失落,正是眼前的泰山给了他神奇的力量,而他给了泰山以精神的光芒。使这句成为千古名句。

“诗出于人,有子美之人,而后有子美之诗”。人们常说心中有笔下才有。透过这些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杜甫?

斗志,渴望,志向远大。(登了山顶不仅仅是他的志向,对人生充满远大志向) 可见写此诗时的杜甫正是充满人生豪情的年轻时期。也正是想要实现远大抱负踌躇满志的时期。

他的远大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也有济世苍生的情怀。 杜甫一生各种求官之道都试图找过。他曾给当时的尚书左丞前后的韦济写过两首诗以求他的援引,韦济虽然赏识杜甫的诗才,但没能给他以实际的帮助。此时他已在长安求功名三年,结果处处砸壁,素志难伸。他一生最大的官就是左拾遗。才一年左右。(武则天时设的,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并荐举人才的。白居易也做过左拾遗) (屏幕)杜甫人生四个时期

总结全诗。

总结:今天我们再读望岳,不仅感受的是对泰山美景的赞扬,更是一种泰山精神的崇敬。千百年过去了,《望岳》以及诗歌体现的精神与泰山同垂不朽。它被誉为写泰山诗的绝唱,以后很多人写泰山诗却无人能敌。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大有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杜诗在上头之感。

全诗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自然美与人格美合二而一的优美境界。 让我们再读全诗。体会作者是斗志豪情!

板书

首联:雄伟宽大——惊叹

颔联:巍峨高大——赞美

颈联:高峻幽深——喜爱、陶醉

尾联:想像,登山决心——期盼

推荐第10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张滩九年制学校 刘 辉

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雄丽秀奇的景色而诗兴大发,即兴所作,这首诗主要把李白的所见,融情于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山川的气势。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行船的感受。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奇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李白写的诗歌,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也对李白这个大诗人有了大致了解,本节课引导学生结合李白写诗的背景,了解李白所看见的美景,入情入境理解诗人的喜悦心情和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古诗。

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过程中,坚持古诗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总结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会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明确多音字“中”的两个读音,明白“中断”“开”“至此”“回”几个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熟诗句,理解诗意,找准诗中的景物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表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读题,了解作者。

1、谈话内容:门—天门—天门山—望天门山,理解题意,读懂诗题。(理解“望”,诗题要读出向远处看的感觉)

2、了解作者(资料展示)。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山河揭露社会黑暗的诗歌,现存近千首。他的诗以雄伟的气势、奔放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创造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诗仙”。

二、初读感悟

1、课件展示生字:断、楚、孤,学生认读,说说书写规范,送诗中齐读,能将古诗读正确,读响亮。

2、李白的这首诗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学生自由地反复地读几遍诗句,注意字音要读准确,把节奏读清楚,读完了也可以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3、开展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读准,读出节奏。指名读、齐读,学生看老师所打的节奏读,比赛读。

三、深入体会

1、互动游戏读诗,加深理解。古人说,诗歌诗歌,诗中有歌。歌中有合唱,我们今天在古诗学习中就来个“叠读”,师生互动,“叠读”游戏。

2、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这首《望天门山》有人说它是连环画,既这样,请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看看在诗中这幅连环画写了什么景,用笔圈画出来。(板书:景)指名回答,师综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红日。

3、结合古诗,问:天门山不是很高很险么,那么有气势,是被什么给中断的呢?引导生答:楚江水。出示课件了解楚江,感受江水气势。(波涛汹涌)

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称为吴江。

4、那么高大、险峻、挺拔的山竟被江水中段,而天门山也硬生生地把长江水调转方向,(画简图示意加深理解)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山水的这种暗暗的较量是怎样的气势啊!读:“天门中段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你们读出了水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师形象师范理解“出”的意境,带着生活体验引导想象:李白行船至此,两岸的美景扑面

而来,就像是在热情欢迎他的到来。这就是“相对出”。问:此时,如果你是作者,心情如何呢?(高兴、激动)

6、三句诗反复从不同角度写了气势磅礴的天门山波涛汹涌的楚江,最后一句拉开视野,写了诗人偶然所见,远处悠悠驶来的白帆和天边的红日。如果说那两岸青山是作者看到的近景,那这孤帆红日便是?(远景)远到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李白放眼所见这广阔的江面真是(水天一色,无边无际)想:穿过了那片青山,眼前竟是如此的开阔,李白此刻心情如何?(心旷神怡)送诗中读“孤帆一片日边来。”板书:情。(出示古诗写作背景,学生浏览,师引述:实现抱负,指日可待,这样的情,李白就通过这山水来表达,这样写就叫“借景抒情”。)

7、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高兴的心情和豪迈的胸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8、交流心情,谈谈学习收获。

四、拓展,积累。

1、说说家乡的名山,表达自己热爱家乡名山的情感。

2、背古诗。指名背,齐背。

五、全课总结

1、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首古诗已经赋予了天门山更多的灵性,如今的游客来到这儿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的这首诗。配乐吟诵《望天门山》。

2、一千多年过去了,山还是这座峻拔的山,但这座山已不仅仅是名山了,如今,附近郊游的孩子们来到这儿,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样一首歌,播放歌曲《望天门山》。

同学们,今天,也让这座山,这江水,这首诗,这首歌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景 情

简笔画(略)

第11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内容一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 《题君山》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 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两首诗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方法。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设想做到三抓: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紧扣我校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的课题”经典诗文名句的教学研究”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 !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 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 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 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背诵古诗。

四 、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 (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 、色

和 (柔) 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 《题君山》

第12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法,谈话法,情景想象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入新课

1、我们先来看几个奇形怪状的汉字,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能够根据图画,结合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很会思考。掌声送给他。

2、齐读这个词,根据这几个字,能想象出天门山是什么样子吗?这几个字是我们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甲骨文,很像一幅简笔画,形象生动。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之一。翻开书,看看注释一,了解天门山。谁来读一读?与我们所想一致。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古诗 《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强调“望”的书写。

4、齐读课题,读出高大、险峻的气势。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李白有“诗仙”之称。板书。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出停顿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注释,看插图,试着自己理解这首诗的意思,遇到问题可以和周围同学轻声讨论,大家都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标记出来。

反馈:

A、大家读的特认真,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正音。 B、谁再来读一遍,让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C、像这样,谁再来读一遍?

D、理解古诗有什么疑问吗?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不会理解,咱们先听课,老师讲完了,你再看自己会不会。认真听啊。

三、再读古诗,理解意境

1、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出诗的韵味,理解古诗内容,还要体会古诗的意境。这首诗像一幅连环画,一句一景。请大家默读古诗,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圈出来。(出示)

反馈:

A、你找到了哪些景物?

B、老师只圈出了这四种,你看对不对?为什么?楚江,就是长江,简介长江。出示图片。 C、能用哪些字词来描绘这些景物呢?

提示:(1)比如诗中提到山是什么颜色的山?水什么颜色的水?(出示碧字)看这个字怎么写呢?板书。“碧”字,像青色的水晶,像绿色的翡翠。很多诗人对这个字情有独钟。(出示)

那天边的太阳、远处的帆船又是什么颜色的呢?(青山碧水红日白帆)

(2)我们再换个角度,如果说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水是?(山高水阔日遥帆远)

(3)一起读这几个词,这些景物组成的图画给人一种高广辽远、清新明丽的感觉,我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重点词要读得激昂一点。老师范读一遍。师生接读古诗。

2、我们跟随李白的文笔,畅游在诗的语言里,仿佛走在天门山、长江水的美景中。可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高广辽远,清新明丽的景色,是动态的!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画出让我们感受到动态美的词语。(出示)

这些动词,让整幅画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

(1)先看前两句。“中断”的“断”字,出示。如果说,天门山是被砍断,那是被谁砍断的呢?(楚江水)的确,楚江开吗!楚江水流到天门山这里,仿佛一把利斧用力地一砍,天门山就被分为东西两座山了!这一“断”、一“开”你感受到了楚江水怎样的气势?(浩浩荡荡、来势汹汹)谁来读出这样的气势?只读这一句。 就是这样来势汹汹的江水,遇到天门山也会——至此回! 看这个“回”字。金文、篆文的回字,你看像什么?(流水形成的漩涡)现在回字的解释有这几个,大家觉得在古诗中,哪个解释最恰当?

同学们,长江水气势汹涌,但是天门山却能让它激起回旋,翻滚抛掷,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呢?(坚硬、雄伟、有气势、险峻)。一个“回”字,带给我们这样的气势。谁能读出来?

汹涌的长江水,险峻的天门山,山水相互约束,相互较量。“中断、开、回”这几个动词赋予了山、水神奇的生命和磅礴的气势。我们这样读一下,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你们齐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我读“碧水东流至此回”,你们齐读“至此回”。试一下。再来一遍。

(2)再看后两句。

在这个教室里,我们班同学被分成了左、右两大组,和左边大组相对的就是右边大组,和右边大组相对就是左边大组。这时候,李白乘着一条小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谁和谁越来越近呢?如果你是李白,就会觉得:天门山离你越来越近。两岸的天门山,相对而立,离你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好像是出来——迎接李白了。李白从哪儿来呢?

“日边”什么意思?(太阳边)就是指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乘着一叶小船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驶来。

两岸相对而立的青山来迎接远方而来的李白,李白会对青山说什么呢?

这两句中的动词一“出”,一“来”,写得不仅仅是美景,还流露出了李白与青山的“情”。

为什么常见的青山夹江而立的景色,李白却有如此感情呢?这是因为,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他曾将自己比作大鹏鸟,说自己总有一天会和风一同飞起,直冲云霄!齐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为了早日实现梦想,25岁时,他离开家乡,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觉得实现梦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和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如此相似,看到水冲山开,山阻水回的磅礴气势,他有感而发,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出示)全班齐读。

四、总结收获,回归文本

古诗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来考考你们。

第13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述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取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透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述,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述,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运用古诗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自得自悟,培养自学潜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坐敬庭寺》

1、背诵。

2、这首诗描述了秋夜月光下的美景,有山、有水,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秋夜思恋友人、故乡的深情。

二、这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

1、诗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

2、理解:

望:遥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这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三、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四、理解字义

1、和:和谐

2、山水色:那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五、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

2、师小结:

是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你们体会到诗人当时的什么情感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六、背诵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此刻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七、小结古诗学法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第14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 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读通古诗

1、生自由练读古诗。

2、录音范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

三、读懂古诗

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

3、设问:

⑴ 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⑵ 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

4、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

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五、会读古诗

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试读古诗。

3、指读点评。

4、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

七、课堂小结

【教后记】

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教学中,课堂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成功之处地于:

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录音范读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读,便于学生模仿。

3、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了直观而形象的了解,更能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课文中两个比喻所用的精妙之处。

4、课件链接了刘禹锡其他的诗,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 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 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八、教学反思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评析:

一、注重迁移、积累、感悟,习惯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 [2007-08-31]

一、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独坐敬亭山》。

2、介绍作者:刘禹锡。

3、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⑴ 自渎全诗,初步体会全诗意境。

⑵ 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⑶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⑷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⑸ 熟读成诵。

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生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2、学后小组交流体会。

3、集体交流:

⑴ 抓住“湖光”、“秋月”、“镜未磨”想象夜晚洞庭湖优美的意境。

⑵ 抓住“白银盘”、“青螺”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和描写的形象。

⑶ 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三、发展性练习

1、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高低起伏。

2、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3、练习说话: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4、写字指导,强调“螺”的结构。

四、拓展延伸

1、集体背诵两首古诗。

2、课后搜集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进行阅读,开展古诗阅读交流会。 ◆[2007-08-31]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15篇:望洞庭 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望洞庭》教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 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二、设计思想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三、四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课件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课件展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课件展示:

题君山

雍陶(唐)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唐)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5、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第16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一定困难,对词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引发想象是难点。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理解诗句的意思入手,启发学生想象,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学为主,可借助于字典和注释自己试读试讲对不懂的地方,可展开小组和全班的讨论。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展开想象,逐步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唐诗都是以写秋景为主的。《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这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色调淡雅,相得益彰。

教学环节与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板书。

二、小组展示

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诗人刘禹锡和洞庭湖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

1、师范读,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

2、自由读,要求正确、流利。

3、各小组展示读。

四、自学古诗。

1、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合作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遥望:远望。

五、理解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大胆说说古诗的意思。 (2)指名回答: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3)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4)学生思考交流。

(5)让学生与课文插图对照,欣赏意境之美。

六、重点研讨

1、深入探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是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七、指导朗读,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1)教师指导学生,在古诗中标出停顿的地方。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展示读,想象画面,体会诗境。

八、学习生字

1、小组交流记忆的方法。

2、书写生字。

九、布置作业:背诵古诗。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教学评价:

一、注重注重小组合作

让孩子们小组合作,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第17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栾川县陶湾镇肖圪塔小学 焦泉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

题君山 题君山 (雍 陶 ) (方 干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第18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把握好两点:

⑴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作业设计】

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第19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

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 山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第20篇: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 山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教学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