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生命壮歌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2 08:33:2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生命的壮歌》 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4、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2、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去读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谁知道课题?师板书课题“蚁国英雄”,齐读课题。

二、直面蚂蚁的弱小

1、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所以看到蚂蚁,我们常常联想到哪些词?(板书:区区弱者)

2、那作者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还不少呢、我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词语一起交流。火舌 火海 火神

舐动 肆虐

焚烧 烧焦 灼焦

焦臭 (1)谁来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

(2)课文中,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把这句话找出来读读。在这里,项链

是什么?项链里又是什么?这个比喻句暗示着什么?

(3)当小小的丘陵全都被火淹没了,这地方就成了——火海。读第二行词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

蚂蚁们遇到的危险情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陷囹圄、危在旦夕、面临险境„„) 蚂蚁们脱离危险的情形,我们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四、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些正在突围的蚂蚁身上了,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描写这些蚂蚁突围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好好读一读。

2、指生读,相机出示。读这段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这儿说“万万没有想到”,那我原来想到的是什么?

4、我究竟没有想到什么呢?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1)这句话中哪个字也说明眼前出现的一幕是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突出“竟”字。 (2)蚂蚁的哪些举动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一读,把词语圈出来。 (3)理解“束手待毙”。

(4)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板书:团结、勇敢) 指导朗读,齐读

5、出示第二句话: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蚂蚁的团结和勇敢呢? (2)是什么使它们必须如些迅速地滚动?

6、在描写这紧张的场面时,作者把镜头聚焦在了离火海最近的外层蚂蚁身上,第三句话就是对外层蚂蚁特写,我们除了能感受出外层蚂蚁的团结和勇敢,还能感受到什么?

(1)自读体悟,板书:舍已为人

(2)理解“肝胆俱裂”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我们学过一个词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这些外层蚂蚁到死也没有松动丝毫。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呢?这些蚁国英雄们在烈火焚烧中可能想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好两个“也不”。

7、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置身在肆虐的火神旁,我们仿佛看见——;仿佛听见——;仿佛闻到——;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即使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想象描述。)

8、师述: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下节课我们要去认识另一些英雄们。

第二课时

一、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片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齐读。

4、质疑:故事为什么以“生命桥”为题,其含义是什么?

二、了解故事大意

1、自由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出示词语,正音。

3、结合出示的词语,指名试述故事大意。

三、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1)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侨墩?„„)

(2)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的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3)讲述原因。

2、结合交流出示句子:

(1)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2)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3)请一学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4)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3、引出第1自然段。

(1)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场景,突出“猛蹬”。

(3)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4)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5)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续续交流,出示:

(1)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2)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

(3)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四、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得生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桥)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五、点题总结

1、读完两则故事,你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2、小小的动物尚且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那我们人类呢? 出示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

3、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3、交流收集的珍爱生命的名言。

推荐第2篇:《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优秀]

《生命的壮歌》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领,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1

《生命的壮歌》一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蚁国英雄”说的是一群蚂蚁面对大火的围攻,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生命桥”着重记述了一群无辜的羚羊面对狩猎队的捕杀,沉着冷静、团结协作,最终年青羚羊在老羚羊的带领下奇迹般逃生。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极为相似。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善的心灵,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的“崇高”,可贵的合作和大无谓的献身精神。无论是“蚁国英雄”至死也不松动分毫的视死如归,无论是“生命桥”上的羚羊以死亡作为桥墩的从容不迫,这些都足以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教学时宜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析赏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既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课堂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要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既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的壮举,又要在读的实践中领悟到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舍己为“人”、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既要借助语文本身给学生进行有益的生命教育,又要使学生在内化语言文字的同时洋溢生命情怀、唱响生命壮歌。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

(2)在阅读的实践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并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文本赏析】

一、题目解读

“生命的壮歌“的中心词是“壮歌”,“壮”含有壮烈的意思。可见,课文唱响的是一首壮烈的生命之歌。在这一总标题下还有两个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故事,即“蚁国英雄”和“生命桥”。

“蚁国”是形象的说法,提示蚂蚁家族可不是松散的组合,在特定时刻,人人都会为这个群体作出贡献。作者将“英雄”这一光荣称号赋予蚂蚁,暗示它们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包含赞赏之情。

“生命桥”中的“桥”不是普通的桥梁,而是羚羊们用来维系生命的。用“桥”来比喻羚羊用来维系生命的纽带,形象生动,读来有撼人心魄的感觉。

二、意蕴生成

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有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反映动物界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危难时刻不惜献身的伟大壮举,赞颂了它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要体会出如上的文本意蕴,重要的一点是抓住关键语句。首先要抓住描写动物面临危险时的表现。《蚁国英雄》中,蚂蚁面对肆虐的火舌没有束手待毙,竟然“迅速地扭成一团”,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生命桥》中,当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动物们虽然没有语言,但是,通过这些无私无畏的动作更能使人感受到动物的伟大。

其次要抓住一些场面描写的语句进行体会。《蚁国英雄》中,作者多次进行了场面描写,如”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无疑,此处作者将蚂蚁突出火舌的重围比作了一场战争,硝烟散后究竟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显然,是蚂蚁们。在《生命桥》中,“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这一道道弧线交织起的是一道生命的彩虹。最后,还应抓住作者的“情语”来体会。两篇短文开始似乎都对这些动物有些不屑,但是又牵挂着这样一些生灵,最后,当这些可爱的动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赞叹。要想体会作者对动物这种勇敢无惧精神的赞美还得深入到能过代表作者感情的语句。

三、写作特色

镜头特写,抓住读者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动作、声响、味道、布景等夹杂在一起,体现蚁国英雄们至死不渝的精神,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一对对羚羊凌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这情景何等壮烈,何等动人!老羚羊以自己的生命所架起的桥梁完成了羚羊种群生命的延续,是作者为这些可爱生灵所唱响的生命赞歌。

笔触含情,感染读者。

“蚁国英雄”、“生命桥”,这两个标题本身就饱含着作者对这两种生灵团结、勇敢、忘我精神的礼赞,在具体描写中,读者更能随时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那饱含深情的笔触。两篇故事中各择取一例。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此时,可以想见,作者的内心深处肯定充满着对这群小生灵的惋惜与怜悯,”可怜“、”惋惜“体现了作者对蚂蚁命运的关注,同时也为蚂蚁的宁死不屈埋下伏笔。

“试跳成功!”

读这句话,我们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为这群羚羊喝彩。“成功”一词包括着作者对羚羊如此举动的惊叹,句末的感叹号更表明作者惊叹之情的程度。

【教学建议】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文本关键处细品深读。

两篇课文对动物面临生死存亡的表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细致品味,入微体会,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这些生灵的伟大与高贵。

2、依托“美读”体悟情感想象画面。

“美读”即“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不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认为这种读法“”“对于内容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味,不知不觉之间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本课两篇短文中有惊险的场面,有壮烈的挣扎,有真心的赞叹,要想让学生体会出语言文字背后这样一些内涵,“美读”是一种好办法。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蚁国英雄背下来。

3、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生产。

4、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2、教学难点

①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蚁国英雄背下来

3、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一、导入故事

1、范写生字蚁,齐读。

2、看到这个字,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把这人蚁字写得这么小?

3、(继续板书:蚁国英雄)齐读题目。

4、这是一个小故事的题目,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群弱小的蚂蚁,它们向我们展示了弱小生命的崇高,朗读课题。

二、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读蚁国英雄的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课件出示词语读词,正音。

3、结合出示卡片,指名试述故事大意(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

4、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淬是个怎样的塑事?

(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撼人心、可歌可泣)

三、细读感悟

1、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下来,然后有情感地读一读。

2、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①引导学生抓住并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突围等处体会蚂蚁的团结勇敢,并练习朗读。

②引导学生抓住万万没有想到、竟、突然等处,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并指导朗读。

③这里的区区的弱者指谁?

弱是与强相对而言的,现在处于强势,对蚁群的生命构成威胁的是什么?(大大)从文中找出表现火势强盛的句子,并练习朗读。(相机板书:火神肆虐)

④火神如此肆虐,形势这样危急,可作为区区弱者的小蚂蚁并没有束手等毙,相反它们采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的小蚂蚁呀!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由衷赞叹,再次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句子吧!(有感情地齐读出示的句子。)

(2)结合交流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①引导学生抓住火舌舐动、不断发出、爆裂的声响等处体会火势的凶猛、形势的危急;抓住越来越迅速地滚动、不见缩小等处体会蚂蚁的勇敢、坚定。(结合板书:火舌舐动)

②指导朗读

(3)结合交流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说说这段文字为什么令你感动?(相机板书:不松动分毫不放弃岗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结合理解肝胆俱裂。

③从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为了什么?这里又一次出现了蚁国英雄,现在你对作者称蚂蚁为英雄还有困惑吗?你从这样的称呼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蚂蚁的赞颂、敬佩之情)(相机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④再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赞颂、敬佩之情。

3、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老师还想让大家用上一些词语形容蚂蚁,现在你们会用哪些词呢?[出示卡片:()的蚂蚁]

4、带着对蚁国英雄由衷的敬意再来读一读这则感人的故事。

四、激情揭题

1、师述: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为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的壮歌)

这就是第17课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

五、学法小结

1、课文中还有另一则小故事。如果我们用上学习蚁国英雄的方法,就可以自学下一个故事了。

2、回忆小结学法。

(结合出示卡片:了解故事大意

细读感人之处

朗读表达情感)

板书设计

17生命的壮歌

火神肆虐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推荐第3篇:17 生命的壮歌——《生命桥》教学设计

17 生命的壮歌 “生命桥”教学设计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余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完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谁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背给大家听。

(二)导入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出示课件:介绍羚羊)

2.师述:在一个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齐读

4.质疑:看到这个小故事的题目,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生命桥”?“生命桥”的含义是什么?„„)

(三)了解故事大意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生命桥”》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

老少分类飞跃山涧

老少配合一死一生

唱响壮歌猎人惊呆

3.生根据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四)细读感人之处

1.过渡: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2.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

3.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①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桥墩?„„)

②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③讲述原因(出示课件:飞跃悬崖)

(2)结合交流出示:当老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有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①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②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③请一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3)引出第一自然段: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的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①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幅场景,突出“猛

蹬”。

③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a、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B、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④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⑤再次指导朗读课文: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⑥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图,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继续交流: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①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②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出示课件:群羊飞渡) ③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这老羚羊心中想着“他人”的献身精神激励了年轻羚羊,年轻羚羊也心中想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它们身上都表现出可贵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的生存。这是一座座真正的桥梁。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出示课件:图片欣赏)

2.板书:“生命桥”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4.此时此刻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 音乐“爱的奉献”)

(六)作业(出示课件:作业)

板书设计:

17 生命的壮歌 “生命桥” 老少分类飞跃山涧 老少配合一死一生 唱响壮歌猎人惊呆

推荐第4篇: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壮歌!

-----读《斑羚飞度》有感

梁堂乡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 吕建乐

四年级在学《生命桥》这篇课文时我就被羚羊们的舍己忘生的精神所震撼,不经意间得知《生命桥》是源于作家沈石溪写的《斑羚飞度》。于是暑假有机会就拜读了一下。

这篇文章写了在斑羚群们陷入了绝境时,老斑羚们为了让自己的种群能够生存下来,牺牲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还有一只镰刀头羊,也像老斑羚们一样,牺牲了自己,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如果能让斑羚们跨越六米的纪录,只有一个办法:有一半的生命为另一半的生命做飞跃的桥梁!面对死亡,他们并没有犹豫,快速分成两拨,准备英勇地离去!

那只镰刀头羊,那只强壮的镰刀头羊。果断的做出了牺牲自己的决定。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他愿意和老斑羚们一样!因为,他,是年轻的头羊!他认为,这是一只头羊应该尽的责任!

接着,一只又一只的年轻斑羚,向老斑羚那一拨慢慢的走去。

这如此悲壮又英勇的场面,震撼了我的心灵!生命的延续,使无数只老斑羚粉身碎骨!那一座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的桥梁,是老斑羚门为年轻斑羚们架起的犹如彩虹般美丽的桥梁!

我的眼泪就不由得夺眶而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行为是人人都敬佩的一种无私的精神!

这使我联想到了我姥姥家的小狗。狗是最忠实的,也是让人敬佩的,虽然狗的地位不高,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姥姥家那只无私助人的小狗。

冬天,正是严冬,北风呼呼的吹着,小狗看见窝后面的刺猬一家将要冬眠。不顾自己寒冷,把他的被褥全给了刺猬一家。我想对刺猬一家说:“你们又香又甜的梦里是否飘荡着小狗欢欢那忠实的面孔和它的笑声?”我想小刺猬一定会知恩图报的。愿它们做一个甜美的梦。

动物之间总会发生一些悲壮感人的故事,动物也都是爱憎分明的。我们人类要保护动物,虽然我们类比动物强大。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或如斑羚们默默地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只要你肯奉献,那么生命便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只拥有一次。生命是永恒的,因为它与民族、为正义、为真理、为理想而辉煌。

奉献便是生命的永恒,奉献便是生命的价值,奉献就是生命壮歌的主旋律!

指导教师 宋晓冬

推荐第5篇: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读中悟、悟中读,分层读悟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读中明白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

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3、情感目标

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肝胆俱裂”,感悟将外层蚂蚁称为“蚁国英雄”的原因。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并收集蚂蚁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面蚂蚁的卑微

1、今天车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17、《生命的壮歌》中的一篇——《“蚁国英雄”》

2、看到蚂蚁,你会想到哪些词儿?()

过渡: 是呀!一只普通的蚂蚁,通常体长不过2到5厘米之间,米粒都比不上,重量不足毫克,真的跟毫毛差不多轻。

让我想起了文中的一个词“区区弱者”。(板书:区区弱者)

3、那么英雄呢?什么样的人被成为英雄?

过渡:是的,英雄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胸怀和业绩,有着铮铮铁骨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是一座丰碑。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能画上等号呢?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困惑走进课文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蚁国英雄”

教学思路:通过这些情景预设,使学生直面蚂蚁的卑微,并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小小的蚂蚁,怎么会被称为英雄呢?

板块二:初读,把握课文脉络

1、初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第一遍读文,老师的要求是:读准、读通,不加字、不漏字。划出令你深有感触的句子。

2、字词关

A、文中有一些词语。谁来读读?(出示词语)

B、你们会不查字典解释词意的方法吗?我教你们一种——触类旁通法

“肝胆俱裂”:俱,想到什么词语成语,万事俱备、玉石俱焚、面面俱到、、、、、、所以,俱的意思是——都,我听说过:肝都气炸了,那么“胆”呢,胆子吓破了。说明非常害怕、恐惧或痛苦。

另外两个,可以用我的方法,可以用自己会的方法,更可以自创。“教学可以相长”

生可能:联系上下文解释:火舌舐动。

束手待毙,毙,想到“枪毙”就是“死”的意思。束手:手被捆起来。捆起

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3、用填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小标题划分层次。

板块三:体悟蚂蚁的壮举

1、过渡:一个好故事,一段好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感动和泪水。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令你心惊肉跳,甚至惊心动魄呢?静下心来,先轻声读读,再默读划下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交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震撼?

教学思路:至此,学生大体理解了课文内容,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蚂蚁出人意料的举动让学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和强烈的震撼。及时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学生在朗读时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感悟课文内容。

6、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再默读全文,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

7、交流

1)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凶猛?(显示)

2) 自由读、指名读。

3) 你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场这样的大火?

4) 这一刻,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

8、在熊熊烈火中,万万没有想到——(引读)

9、蚂蚁们想雪球一样飞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它们要穿越火海,逃离火神。(想象说话)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我们仿佛听见——,我们仿佛闻到——

教学思路:阅读要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通过反复品读,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蚁团突围时的情景,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获得熏陶、洗礼和升华。

10、同学们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可是你们可明白它们的心、它们的情吗?如果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们会怎么想呢?

1) 外层蚂蚁呀,你们的身体那么小,怎么能抵挡这烈火的焚烧?

2) 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经被灼焦,为什么还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3) 外层蚂蚁呀,你们的寿命很长,活着多好!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

教学思路:通过让学生想象外层蚂蚁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想象体会,使得学生深刻感悟到外层蚂蚁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11、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这是让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12、交流:可、并、竟、突然、并、但是、却(齐读这一段)

13、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引读——(显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14、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显示: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讨论: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你从哪里读出它们的英雄行为?蚁团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这些区区弱者的悲壮之举使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思路: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教者马上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层的蚂蚁已经死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具体感悟灾难的巨大、献身的壮烈。接着,以“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蚁国英雄们的行为推及它们的精神世界。从学生的发言不难看出,他们的感悟是具体的、深刻的。紧接着,以“这样看来,它们是‘死’去了吗”,激起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最后,教师以动情、形象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做总结,更是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起学生对蚁国英雄们的敬佩、赞美之情。

15、音乐起,教师深情描绘蚂蚁重建家园的片段。

教学思路:从开掘内心体验的角度入手,走进蚂蚁的内心世界,感悟其舍生忘死、奉献和牺牲的精神。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使朗读

和悟情有机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自内心。拓展蚂蚁家族经历劫难后获得重生辛勤劳作的画面,通过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产生一种感动和力量,这是另一种深刻的“对话”。

三、全班交流,领悟生命的价值

1、让我们合上书本,掩卷沉思„„你们在想什么?

2、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的“蚁”字。是由虫字旁和一个义字组成的。你觉得这个“义”字代表什么呢?

3、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独臂英雄丁晓兵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辞中是这样说的:(显示:“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4、如果请你给这群蚁国英雄们写一句颁奖词,你会怎么写呢?拿起笔写下来。[[[[[

5、小小的蚂蚁是弱小的,是卑微的,但是它们的生命同样是伟大的,是值得敬重的。

板书设计

17、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火神肆虐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推荐第6篇:生命的壮歌 教学感想

《生命的壮歌》教学感想

【摘要】生命是可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我们不能延长生命,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却可以展现笑容。团结合作能让生命创造奇迹,爱能让生命更美好。本文从《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中的两个小故事——“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小故事来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触。

【关键词】生命 创造奇迹 生命更美好

【正文】什么叫生命呢?我的理解是:每个人来到这个社会上,从出生到死去,走完或完成了整个的过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一个人,无论生命的长短,无论其职位的大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皆如此。

一、生命是可贵的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因而,生命是世上最宝贵的,每个人都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扼杀别人的生命。有时,个人必须牺牲的自己的生命以保全大局,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而有的人的生命逝去得却轻于鸿毛。

二、团结合作能让生命创造奇迹

生命是脆弱而可贵的,而且也是坚强不屈的,凡是坚强的人,她的生命一定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蚁国英雄》通过讲述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的扭成一团,在外层的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赞扬了蚁国英雄英勇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精神。

熊熊大火在逼近,蚂蚁又是如此之多,一场可怕的惨剧即将发生。事情的发展,作者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入手,写一群蚂蚁被火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但蚂蚁们在危险面前异常沉着和团结,他们迅速扭成一团,香河对岸图为,速度不断加快,不断有外层的蚂蚁死去,但蚁团依旧是那么大......这种以个体的牺牲来换取种族的生存,是多么悲壮的一幕啊!

外层的蚂蚁为了保证蚁团里的的蚂蚁的安全,宁愿自己被烈火灼焦也好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岗位,真正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表现出一种英勇献身,至死不渝的精神,确实无愧于“蚁国英雄”。

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此时,我和台下的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熊熊烈焰旁,耳边传来的是烈火中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鼻孔中弥漫着焚烧中的焦臭味,眼前看到的是区区弱者用生命生存的壮举,我的心被他们如此高尚的举动深深感动。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呢?

无论什么样的的生命,在绝境中往往总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样的生命往往总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正是这一群“蚁国英雄”们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故事的结局是蚁群突围成功,冲进了河流,滚向了对岸。这样的结果引人深思:那随着烟雾逝去的是外层蚂蚁宝贵的生命,但他们的献身精神将永不磨灭,他们用谈们弱小的生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正如本文作者所说,这个故事让芸芸众生中的我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

1

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无知,浅薄之至。让我自此以后,每每看到小小的蚂蚁,都不禁肃然起敬!小小的蚂蚁,其重量不足毫克,但他们的这种舍车保帅的精神,却是重于泰山。然而,在人类遭受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的的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成崇敬的情感来呢?怪不得作者用了形象的说法“蚁国”,提示我们:蚂蚁家族可不是松散的组合,在他定的时刻,“人人”都会为这个群体做出贡献。作者将“英雄”这一光荣称号赋予蚂蚁,暗示他们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饱含赞颂之情。

生命的壮歌另一篇文章《生命桥》,通过讲述一群无辜的羚羊为了躲避狩猎队的捕杀,领头的老羚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生命之桥,让年轻的羚羊秩序井然的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歌颂了老羚羊的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

面对猎人的追捕,越在后面跳的羚羊越危险,但它们竟然能做到“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是因为羚羊心中想着同伴,心中想着集体,他们身上可贵的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多么令人感动!面对死亡,他们表现得那么从容,那么镇定。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新闻上报道的踩踏事件。

在危急关头,老羚羊和年轻羚羊冷静配合,团队合作,竟以老羚羊下坠的身躯为跳板,巧妙地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飞跃”悬崖。这样的场景是猎人们意想不到的,他们情不自禁地放下了手中的猎枪,可能是出于对动物这种求生本能的震惊。一只只老羚羊以自己的死亡支撑起了年轻羚羊的生命,他们为了种族的延续,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令人肃然起敬。面对这种神圣而又悲壮的场景,面对这些羚羊们在困境中临危不乱、义无反顾的精神,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是因为“神圣”,油然而生的敬意让他们不由得放下列猎枪。

许多人的生命就不会失去生命。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鸟儿没有了翅膀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此刻老羚羊就像断翅的的鸟,老羚羊很伟大,它原本可以跃得更高,尽最大力也许可以落到对面的悬崖边,但它没有这样做,他为子孙后代献出了宝贵的升生命。它用自己的死换来年轻羚羊的生。它对死的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我们的心都被震撼了,那亲眼目睹一切的猎人们会无动于衷吗?不,不能。即使铁石心肠也不能忍心伤害这可敬可佩的生灵。猎人被感动了,我们被感动了。

其实令人感动的场景还有“试跳成功”,因为是试跳,没有足够的把握,他也有牺牲的可能。也正因为有了它们的试跳,才给后面的羚羊以勇气和力量。

三、爱让生命更美好

我们在震撼与感动的同时,也该有深深的思索,让我们记住本文作者沈石溪先生的话吧:

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特有的生存方式,并更多地关爱他们,为他们创造出自由的生存环境。让它们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让自己的生命,也让动物的生命更加美好。

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让我们在震撼与感动的同时,更应该牢牢记住:“善待这世上所有的生命吧!因为生命是宝贵的,更是神圣的。神奇的大自然给予了万物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它们都曾经顽强地活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诗人笔下的小草。文中的蚂蚁和老羚羊,为了使自己的幼辈和种族活着做出了最后一搏。它们的爱让它们的生命更加

2

美好,我们为这种美好心颤,感动......让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重生命!”也让我们牢牢记住生命中特有的符号——“团结、合作、奉献”,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含的,这既是一首悲壮的赞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

蚁国的英雄们,一批批,一团团葬身火海,却换来了集体的新生;一只只老羚羊架起了生命之桥。这种会舍小“我”顾全大“我”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讴歌。

其实,震惊的不仅仅是《生命之桥》里的猎人们,还有我和讲台下的学生们。相信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好似灵魂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这两则故事的题材不同,主题却极为相似。作者以细腻的笔触,饱含深情的语调、向善的心灵,像特写镜头一样,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的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崇高”——可贵的精神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无论是“蚁国英雄”至死也不松动分毫的视死如归,还是《生命桥》上的羚羊的以死之作为桥墩的从容不迫。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读来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正因为老羚羊对幼羚羊的挚爱,才让学生觉得它的生命更加绚烂。我不禁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而且儿童的认知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会更加生动、丰富、深刻。所以,这让我们这些被赋予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们背上了神圣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去教育,授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启迪人类的向善的心灵。

笔者曾经看过一篇题为《比虚构还要离奇的真实爱》的文章,讲的是南极洲的企鹅的故事,它能更好的诠释“爱能是生命更加美好。”

母企鹅去很远的深海中觅食,让企鹅父亲照看尚未孵化的小企鹅。冰天雪地上找不到任何一丁点食物,在挨饿了近4个月后,已经受伤很严重的企鹅父亲仍然还能最后一搏,通过惊人的自我消耗,为下一代吐出最为关键的生命的营养“企鹅奶”,这种“应急”食物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能让小企鹅迅速长大,坚持到母企鹅带回食物的那一天。企鹅父亲们这种自残式的“育儿”怪招,在整个动物界都堪称神奇。

无独有偶,还有一种比企鹅父亲更为离奇和惨烈的“育儿”怪招,它就是生活在非洲肯尼亚的“黑蜘蛛”。这种非洲黑蜘蛛生命极其短暂,每一只最多能活一年。为了帮助又在们成功的完成它们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刻——第一次“蜕皮”,母黑蜘蛛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种最为惨烈的“育儿”办法——将自己贴到孩子们的身上,让他们的嘴正好对准自己的各个关节缝隙处,然后迫使他们吮吸自己,把自己体内的所有营养和血肉都输送给他们,直至最后自己被吸干而亡!

我不由的感叹:动物们对自己子女的“真实爱”,比虚构还要离奇,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爱,让他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我们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笔者平时经常收看的电视栏目《新闻夜班车》或《第一直播间》里面的一些内容让我看了触目惊心,比如:某电动车女子遭遇交警堵截盘查,竟然扔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弃车而逃》。”“男子为了骗保险而亲手溺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某男子与妻子离婚后,无能为力抚养儿子,竟然打算卖掉自己的亲骨肉。”老人摔倒在地,好

3

心人帮忙救治,竟遭讹诈。”……一幅幅真实的视频图像出现在我们眼前,让人看了感慨万千,国人的道德素质,对生命的态度沦丧到了如此的地步,居然如此践踏别人的生命,令人揪心!怪不得有人说,雷锋出国了。

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这些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们,应该把教书育人的“育人”提到首位。因为提高人口素质,应该从儿童抓起。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不管是自己的,亦或是别人的,不管是动物的,亦或是植物的……这是《生命的壮歌》一文带给我们的启示。所有的人类,特别是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大家携起手来,肩并着肩,心连着心,共同行动起来,满怀虔诚的心灵,教育孩子,教育世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小学教师用书》

新闻栏目《新闻夜班车》、《第一直播间》

《比虚构还要离奇的真实爱》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南羊片区花园村委会花园村 收件人:刘海玉

推荐第7篇:《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有两则故事:《蚁国英雄》、《生命桥》。虽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两幅壮烈的画面,但都蕴含了同样的一个主题,那就是团结协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共同为读者谱写了最悲壮的生命之歌。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立足于“感动”,展开教学。

一、找感动

文中蚂蚁们抱团突围,外层蚂蚁被烧焦仍不松动分毫让人感动,老羚羊为了让小羚羊得以生存,做桥墩摔下悬崖让人感动。我让学生通过读读、圈圈画画的方式去文中寻找感动,并说说为什么感动,让学生边找边看图边感受外层蚂蚁和老羚羊的无私奉献、蚁群和羚羊群的团结拼搏。

二、读感动

在找感动的过程中,读是不能少的。没有反复的阅读,没有进入情景的朗读,文章不能走进学生内心,学生就很难理解课文。因此,我利用多种形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在美美的读中品味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震撼。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被感动着,震撼着。

三、说感动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学生们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我感到孩子们长大了。

推荐第8篇:《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一课中的《生命桥》是一篇激情讴歌生命的篇章。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感受生命的激情,接受精神的洗礼,促使情感的升华。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先让学生观察羚羊,体会其生命的可爱。然后作了如下的描述:在密林深处,一群羚羊被狞猎队一步步逼上了悬崖。(随着描述,多媒体屏幕上展现出相隔的两壁悬崖)悬崖是这样高耸入云,下面是万丈深渊,对面山崖又离得较远,一只羚羊无论如何不能跳到对面崖上。同学们你们认为接下来会怎样呢?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已见,没有一个学生是猜想羚羊摔下悬崖或是被猎人杀死了(他们实在于心不忍),他们确实入情了。这时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未成曲调先有情了。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

珠玉落盘,清脆亮丽之声不绝与耳,这是生命体的撞击绝唱,是师生借助文本奏响的生命乐章。

师:说说文章和你们原先猜想的一样吗?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感动了!

生:老羚羊真伟大!

生:老羚羊为救年轻羚羊牺牲自己,真可敬!

师:的确,文章写得太感人了,然而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呢?为什么令你感动呢?

同学们自由朗读你最受感动的语段——读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接着,教师又组织各组交流、竞读,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斑羚飞渡那悲壮场景。以强烈的声响画面的推波助澜,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之际,他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文章的丰富内涵,这时不妨留一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索。在学生沉思之后,让他们说说是否想呼唤些什么时,学生的回音是:

——让我们爱护动物,世界会更美好!

——保护珍惜动物,不要让他们灭绝!

——珍爱生命,保护自然!

……

讴歌生命的篇章,要生命去撞击,学生体会其中的内含,思想也就得到了升华。

推荐第9篇:生命的壮歌教学的反思

在教学了课文《生命的壮歌》后,感动了许多学生。这是一篇讴歌生命的文章,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再现了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现身精神,共同组成的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

在教学时,文章本身感动了我和许多学生,同时我联系到了生活中的许多生死攸关的事例,让我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和同伴间无私的奉献精神已经有了全新的解读。在上完课文内容后,我安排了学生回去写小练笔,练笔采取了写“读后感”这一方式,让学生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练习起来,产生对生命更深的感悟。

首先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唤起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或令你感动的句子,学生都有说的欲望,并且说的都很好,含义深刻,富有感情。相信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悟。最后,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引入课堂:如,在地震中老师用身体保护学生,母亲用生命挽救孩子,同学以身体的残缺作为代价换回同伴的平安……这些不都具有老羚羊的精神吗?当说到这里,许多学生都用专注的眼神看着我,相信他们与文本有了共鸣,于是很多学生争着诉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一幕幕。

当看着学生们写的一篇篇读后感,我心里感慨万分,因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学会了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同时更让他们体会到弱小生命间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在地震来临时,生命是如此顽强,人们的互助与献身更令人敬仰,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坚强的克服任何困难,团结在一起,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一篇读后感,给学生以心灵的洗礼,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推荐第10篇:许靖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生命桥这则故事,了解文中羚羊的逃生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指着大屏幕:看看,认识它们吗?不认识的请举手。 (学生自由认读词语,有举手的)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监督指导,以促进学生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学中针对学生预习时遇到的困难,教师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做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

2、告诉我,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学生诉说)

3、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种小动物——羚羊,先看看它们,然后说说羚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出示课件羚羊的图片(奔跑的羚羊、跳跃的羚羊、静立的羚羊) (学生说留给自己的印象)

4、还有段文字介绍呢,出示课件:羚羊:羚羊虽有肌腱发达的四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跳远冠军,但就象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再健壮的公羚羊最多只能跳出五米的成绩;母羚羊、小羚羊和老羚羊只能跳四米左右,能一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的羚羊堪称超级羚羊,而超级羚羊还没有生出来呢。 说说,读完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

是啊,我们要学会从文字中把握重要信息,边读边思考,这也是一种本领。(板书:读思结合)

还有一段文字资料 伤心崖:伤心崖是夏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说说,你读完知道了是什么?(学生说说)

5、如果这群羚羊遭遇到了伤心崖会怎么样?(学生说) 是的,读书还要学会上下联系。(板书:上下联系)

【设计意图】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此环节通过阅读资料,教会学生从文字中把握重要信息,边读边思考,还要学会上下联系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

2、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三、读思结合,感情朗读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

读完,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说)

2、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群:老羚羊为一群,年轻羚羊为一群。

读完,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问)

3、出示: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读完你有什么疑惑?(学生提)

4、带着疑惑,接着自由读课文: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谁来读读?指名读。

读得怎么样?要读出词语的意思,比如“突然”该怎么读,什么意思?自由练读,齐读。

【设计意图】文本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与文本充分地对话,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关键。此环节就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激活形象,促进内在情感的形成与生发,实现有感情地朗读。

四、细读吟诵,感悟精神

1、课件出示: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在这个片段里,作者用了许多表示动作的词,找一找。如果用 线条表示羚羊飞跃的痕迹,( )填什么词语最恰当? 再自由读课文,交流填写板书示意图

2、、现在你读明白了什么?小羚羊怎么样了?而老羚羊呢? 交流。

对小羚羊说活着真好!老羚羊无怨无悔。

3、老羚羊刚刚下坠时会想?继续下坠时会想?再往下坠时还会想?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教师引读,让我们轻声地祝福——试跳成功! 让我们大声地加油——试跳成功!

让我们有力地呐喊——试跳成功!

引读,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

4、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为什么?读一读。交流,进行朗读训练。

课件出示: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你读懂了什么?

(面对困难,他们懂得团结;面对困难,它们懂得奉献) 课件出示: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你知道这弧线是?这还是怎样的弧线?

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

学生反复朗读思考,感悟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年轻羚羊,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5、如果你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请为它取一个题目?(学生拟题,师生评价)

教师引导:拟题要抓住内容、抓住主旨(板书:把握主旨)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着,思考着,理解着,感悟着,最终从老羚羊的从容赴死的壮举中,产生心灵的震撼,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在中,我们运用了学习的几个法宝,引说——读思结合、上下联系、把握主旨。

好的,同学们,请牢记生命所特有的符号,团结、协作、奉献、友爱,铭记生命的震撼!

第11篇:《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武进区九里小学 冯国富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觉得读课题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指导读课题

2、这个壮字体现了作者满怀激情的赞颂之意。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同学们这些问题都提得非常好,我们今天就要解决这些这些问题,这篇课文有两个部分,你们打算怎么学呢?(一段一段地学,说说读读,听听练练)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迹去领略动物世界悲壮的一幕。

二、学习“蚁国英雄”第一段我们就用读读说说的方法来学吧。先请同学们进行读的训练。

1、请同学们拿起书,轻读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完以后,划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试着把你的感受通过读书表达出来。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投入,现在就把你们的朗读成果汇报给同学们吧。指名交流。

2、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请你来读。读得真好,你再来读一遍,注意一定要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其它同学认真听,把你最受感动的词语默默记在脑子里,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的感受。说得越精彩越好。交流:谁来说说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3、读了这么多遍了,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难度增大了,要说一段话,你还有信心吗?(我仿佛看到了火神肆虐的热浪中,蚂蚁迅速地扭成一团,仿佛听到了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蚁团不见缩小,被灼焦的蚂蚁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这真是一群了不起的蚁国英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憾,这一群蚂蚁它们是多么团结呀。)说的多好呀!还有谁来说的。

4、这群蚁国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悍卫着集体的利益,是多么可歌可泣呀,现在我们一起读这一段相信你一定能读得很有情,拿起书我信一起来读。

三、学习生命桥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说说读读,读读说说的方式自己学懂了这段内容,而且体会得这么深刻,下面一段一定也难不倒你们,我们就来进行第二个语文实践活动,听听练练先进行听的训练,。

1、请听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接下来再听老师讲,记下最让你感动的语句。

3、交流

4、你也想像老师一样把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如此感动人吗?再听老师讲第三遍。注意老师的语气停顿,在书上做上记号。

5、看书练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书上这个故事进行再创造。讲得越感动人越好。

6、集体交流。

7、学到这里你一定被老羚羊的献身精神所感动。还有谁想读这段内容吗?想欣赏的也可以坐着欣赏。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读读说说,听听练练的方法学懂了课文。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再运用它来读一篇文章。补充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

2、我们的身边,电影、电视里以及课外书上你还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3、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动人场面,令人感动,令人佩服,学到这儿,你的心里一定有很多感慨吧,你想用一两句话,三四句诗或在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吗?那好我们赶快行动吧。学生交流。

四、小结课文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第12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组成的生命壮歌。虽然两篇文章的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的再现了动物逃生的悲壮场面。讴歌了区区弱小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生命桥”这篇文章真实的再现了羚羊顽强的品格和极好的群体精神。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他们常常谁也不愿独自逃生,宁肯同归于尽,以至于造成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课文中以朴实、苍凉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副“生命的桥梁”图,深深的揪痛人们的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4、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2、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去读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谁知道课题?师板书课题“蚁国英雄”,齐读课题。

二、直面蚂蚁的弱小

1.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所以看到蚂蚁,我们常常联想到哪些词?(板书:区区弱者)

2.那作者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还不少呢.我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词语一起交流。 火舌 火海 火种

舐动 肆虐

焚烧 烧焦 灼焦

焦臭 (1)谁来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

(2)课文中,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把这句话找出来读读。在这里,项链是什么?项链里又是什么?这个比喻句暗示着什么?

(3)当小小的丘陵全都被火淹没了,这地方就成了——火海。读第二行词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

蚂蚁们遇到的危险情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陷囹圄、危在旦夕、面临险境……) 蚂蚁们脱离危险的情形,我们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四、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些正在突围的蚂蚁身上了,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描写这些蚂蚁突围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好好读一读。2.指生读,相机出示

读这段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这儿说“万万没有想到”,那我原来想到的是什么? 4.我究竟没有想到什么呢?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1)这句话中哪个字也说明眼前出现的一幕是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突出“竟”字。

(2)蚂蚁的哪些举动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一读,把词语圈出来。 (3)理解“束手待毙”。

(4)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板书:团结、勇敢)

指导朗读,齐读

5.出示第二句话: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蚂蚁的团结和勇敢呢? (2)是什么使它们必须如些迅速地滚动?

6.在描写这紧张的场面时,作者把镜头聚焦在了离火海最近的外层蚂蚁身上,第三句话就是对外层蚂蚁特写,我们除了能感受出外层蚂蚁的团结和勇敢,还能感受到什么?

(1)自读体悟,板书:舍已为人

(2)理解“肝胆俱裂”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我们学过一个词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这些外层蚂蚁到死也没有松动丝毫。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呢?这些蚁国英雄们在烈火焚烧中可能想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好两个“也不”。

7.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置身在肆虐的火神旁,我们仿佛看见——;仿佛听见——;仿佛闻到——;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即使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想象描述。)

8、师述: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接下来我们要去认识另一些英雄们。

一、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片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齐读。

4、质疑:故事为什么以“生命桥”为题,其含义是什么?

二、了解故事大意

1、自由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出示词语,正音。

3、结合出示的词语,指名试述故事大意。

三、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1)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侨墩?„„)

(2)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的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3)讲述原因。

2、结合交流出示句子:

(1)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2)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3)请一学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4)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3、引出第1自然段。

(1)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场景,突出“猛蹬”。 (3)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4)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5)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续续交流,出示:

(1)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2)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 (3)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四、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得生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桥)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五、点题总结

1、读完两则故事,你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2、小小的动物尚且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那我们人类呢? 出示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

3、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3,交流收集的珍爱生命的名言。 【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一课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蚁国英雄”说的是一群蚂蚁面对大火的围攻,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生命桥”着重记述了一群无辜的羚羊面对狩猎队的捕杀,沉着冷静、团结协作,最终年青羚羊在老羚羊的带领下奇迹般逃生的故事。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极为相似。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的“崇高,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可贵的合作与现身精神,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

教学时我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让学生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在语句旁边写上批注。这样,学生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他们通过激情朗读,似乎把当时情景进行再现。课堂上我没有任何特别的讲解,没有特殊的引导,更多的只是孩子们的读,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被课文的内容所感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后,读书的个性化也随之有了提高。在“生命桥”一课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利用简笔画的勾画,使得学生更能体会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不断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我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解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除了被羚羊、蚂蚁们的伟大震撼之外, 还对课文中的“人”很感兴趣。有学生在课堂上不满地说:“明明是由于游客的不慎才引起了大火,给蚂蚁带来灾难,游客们看着蚂蚁被火围困,又是在河边,救下蚂蚁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什么不施以援手呢?”细细想来何尝不是像孩子们所说的那样,蚂蚁们面临的生命威胁不正是由于人类的不慎吗?羚羊们被逼上悬崖不也正是因为那些端着猎枪的猎人吗?很多时候人类在动物们的眼里常常扮演着“杀手”的角色。孩子们的眼睛是明亮的,他们看到了这一点,不正是对他们很好的教育吗?

课堂中还意外地引发了对《蚁国英雄》最后部分,“蚁团冲进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中这个省略号的讨论。冲出火围,冲进河流,蚂蚁们就逃生成功了吗?在河流中他们还会遭遇到什么?经过想象,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升腾起来。蚂蚁也好、羚羊也好,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无比珍重和热爱,才让他们有了如此的勇气绝地逢生,生命教育在文本的解读中不断深入。

整堂课的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的壮举,在读中领悟 到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舍己“人”、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当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之际,他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文章的丰富内涵;而当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中时,他们已经深刻明白的生命的意义。在课后总结时,我出示了一组汶川地震时的照片,学生们也不由的感叹,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也是弱者。在面对灾难时人类也是因为有着团结合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才变得强大起来。这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更让他们体会到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在逆境中团结一心,坚强地克服任何困难,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第13篇:语文《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学习《“蚁国英雄”》,孩子们读完课文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多读几遍,然后,请你们来当老师,说说哪里最让你感动,如何读出感动。”他们开始读书了,很投入,很用心,有人动笔在书的空白处写着。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已经被烧焦了还不松动分毫,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要保全里面的小蚂蚁,为了别人,牺牲自己,这种品质打动了我。读的时候,“至死”、“也不”、“分毫”、“肝胆俱裂”等词要用心地读,这样才能读出他们的英雄气慨。

师:请你范读一次。(生范读,其他学生评价后齐读)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因为……因为……

师:这一句话也是我最感动的,我怕读不好,你们谁愿意来教我读?

生:我来。你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个“万万”,只有突出它,才能读出作者的惊奇,因为他原以为“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

生:也要注意“区区”这个词,它也看出蚂蚁的弱小,后来他们*大家的力量占胜了火海,更突出的作者的意外。还有“竟”、“并”和“万万”一样看出作者没有想到,“突然”可以看出蚂蚁的智慧,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生:我觉得“迅速”也要读好,在这个危急时候,没有时间可以犹豫了,只有团结可以让他们的伤亡减小,只有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才有希望保护一些生命,所以那些蚂蚁们表现出了英雄的品质,很快地扭成了一团。

师:谢谢,谢谢,我就按你们说的,来试一试,好不好?(师读,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小老师,是你们教我读得这么好。(询问刚才发言不上来的同学)你愿意来试一试吗?

新课改提出老师要做学生式的老师,学生要成为老师式的学生,这种角色的定位是准确的,是以人为本的,是对师生角色的最具人文性的定位。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变成一个好学生,让我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第14篇:22岁的生命壮歌

22岁的生命壮歌

——追记原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四班班长孙茂珲

连日来,古城苏州的市民们都在关注着一名山东籍的消防战士——孙茂珲。是他,用自己的英勇壮举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是他,用自己的年轻生命撼动着人们的心灵;是他,用自己的无畏情怀演绎了一曲感人的乐章。

1989年出生,仅仅22个春夏秋冬,可就在这美好的青春年华,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班长孙茂珲,为了抢救百余名员工的生命,在生死关头,这名勇敢的山东汉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与死神展开奋力拼搏,最终倒在了异乡的土地上。短暂的22年,他像一颗炽热燃烧的流星,划过美丽的苍穹,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生死抉择 英雄无悔

2月1日5时02分,园区亭新街达运精密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起火厂房为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建筑,东西长120米,南北宽60米。起火部位为南侧厂房二楼车间全封闭水洗工段,燃烧物质为生产原料PC材料。

市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接警后,孙茂珲和战友们13分钟后即赶到现场。此时,PC材料在猛烈燃烧,产生大量黑色有毒浓烟。面对员工们的呼救,孙茂珲和队友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快点!快点!在指挥员余杨指挥下,孙茂珲和战友们很快成功疏散被困员工。

“里面可能还有人员被困!”厂方当班人员急切向消防官兵报告。厂房跨度大,部分屋顶开始倒塌,有毒浓烟高度聚集,能见度极低,并伴有不断的爆炸声,搜救难度极大。“指导员,我是班长,我上!”茂珲迅速向中队指挥员请缨,立即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等救援防护装备。在征得指挥员同意后,与中队长助理王浩君组成搜救小组,深入火场搜救被困人员。偌大的封闭车间,灼热难忍,能见度极低,寸步难行。他们相互掩护,摸索着向前推进,体力消耗极大。正当他们继续向火场推进时,中队长助理王浩君的空气呼吸器储气即将耗尽发出报警声。在向中队指挥员报告回撤途中,遇到高架货架塌落物将安全导向绳埋压,无法沿绳安全撤离。

生死时刻,孙茂珲对空气呼吸器已经耗尽的王浩君示意:“你别动,我气瓶里还有点气,我去找出口!”在外监护的战友们迅速组织强攻搜救,经过奋力搜索,6时30分,深度昏迷的王浩君被成功救出,7时15分,孙茂珲被救出,经医院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生命。“是孙茂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怎么样?”这是苏醒后的王浩君对战友讲的第一句话。

铁军本色 侠骨柔情

孙茂珲出身在山东莱阳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他就立下长大当兵入伍的志向。2008年12月,19岁的他抱着“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当一个出色的兵”的信念来到了部队。

消防业务训练,比的是体力、毅力,他身高、体质并不占优势,在新兵连举行的第一次考核时,成绩很不理想。为此他暗下决心,体能训练中,针对自己的弱项——单杠训练,他找来绑带叫队友把自己的双手捆在单杠上,利用休息时间坚持训练,别人拉30个,他就坚持拉50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孙茂珲的训练成绩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新训结束前的综合考核中,他取得了体能项目2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好是更好的敌人,我要永争第一!”在新训队奖励的笔记本上,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下队后,他以近乎苛刻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对中队70余种常规器材、100余种特勤器材的性能标准、技术参数等熟记于心、应用于行,很快成为了装备管理的行家里手。担任中队通讯员后,他对辖区的情况了如指掌,俨然成了中队的“活地图”。

2011年初,入伍刚满两年的孙茂珲因综合素质过硬被中队选任为战斗四班班长。被任命的当天,孙茂珲在班级学习室内的荣誉栏上写下了“队衰吾耻,队兴我荣”的班级格言,用于激励自己和本班战士。

在日常管理上,他以“大哥哥”的身份爱护关心战士,做到餐桌上看饭量、走路中看形态、言谈中观表情。一次他发现班里1名新兵思想有波动,通过谈心得知该同志父母因家庭经济原因闹矛盾后,他立即与其父母取得联系,通了近3个小时的电话,终于解开了新同志思想疙瘩。事后,孙茂珲还及时向中队领导汇报,发动中队官兵为这名新兵捐款捐物,并捐出自己一个月的津贴。

孙茂珲带兵肯动脑筋,他将“三互”工作法运用到实践中,将班里同志划分为三个互助小组,互学所长、互补所短、互帮互助。他按照“一兵一爱好”的要求,带领班内战士成立了短笛、泥人两个兴趣小组。他针对中队进口器材多的特点,自费购买外文字典,刻苦学习外语,掌握基本英语口语对话,翻译编写进口器材操作说明。

烈焰熊火 铸就忠诚

“他大事小事抢着干,每次灭火救援他总是冲在前头!”谈起为人诚实,吃苦恳干的孙茂珲,指导员余杨泣不成声。

去年9月27日,园区联升科技厂二甲苯罐区发生储罐泄漏火灾,火势凶猛,并形成约300平方米的地面流淌火。情况万分紧急,特勤三中队接到增援命令,及时赶往现场救援。在火场,孙茂珲不惧二甲苯的中毒危险,主动请缨,亲自架设9米拉梯登上随时有坍塌危险的顶棚连续强攻灭火6个多小时,为成功扑灭火灾作出突出贡献。入伍四年他先后参加灭火战斗500余次,参加抢险救援4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30余人次,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三次嘉奖,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一个人活着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贡献了多少”,这是孙茂珲的感言之一。入伍四年,他积极参加各项爱民实践活动,先后捐款近1万元,并长期资助驻地1名贫困学生、1户孤寡老人。2010年2月,孙茂珲通过广播得知驻地某医院抢救车祸病人急需血液的消息,他立即请示领导,赶赴医院,一次献血500毫升。2010年8月13日凌晨,孙茂珲在一次灭火疏散行动中,捡到了一个内有万元现金的包裹,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现场警察,并协助及时找到了失主。

花落无声 可歌可泣

孙茂珲的英勇壮举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苏州市政府及工业园区等各级领导的褒扬。获悉情况后,部局、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向孙茂珲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和崇高敬意。孙茂珲的英勇壮举、舍己为民的崇高精神,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中新社、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其舍生忘死、英勇救人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苏州新闻网当日刊发此消息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反响,当日已有数千人跟帖,发表评论,纷纷向这位山东人民的好儿子学习、致敬。

第15篇:《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读了17课中的“蚁国英雄”这一课我知道了:不只是人有感情,就连区区弱者——蚂蚁都有感情。文中“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这段话中我体会到了蚁国的英雄们为了保护蚁团内蚂蚁的安全,宁愿自己被烈火烧死,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一些人的房子被火烧了,他们却束手待毙,蚂蚁却不,它们迅速地扭成一团,让我们学习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如果我们四.(4)班也团结向上,流动红旗就能保住了。

读了17课中的“生命桥”后我知道了:人为什么要孝。文中“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这段话中我体会到了老羚羊对年轻羚羊的爱,这一种爱不是友爱,不是喜爱,那是爱幼中的爱,让人无法抵挡:的一种爱。我曾问过妈妈:“如果地震了你会保护我吗?”妈妈回答说“我是你的妈妈,当然会救你,同时我也会救其它我能救的人。”我一愣,接着我们一起笑了起来,可见长辈的爱是多么伟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孝敬长辈。

————————————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命的壮歌》这一篇课文,读完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悲壮的小故事:一个讲述的是一群蚂蚁被烈火包围,烧得都发出了焦臭气味。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可是外层的蚂蚁们都快被烧死了,却仍然誓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是多么的伟大啊,难怪被别人叫做“蚁国英雄。另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群羚羊被猎人赶到了悬崖边,它们进行了一场生命的接力——老羚羊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了一座座生命桥。老羚羊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它们心里只想着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它们这种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蚁国英雄”和老羚羊们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却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它们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人类呢?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做出了贡献,例如:堵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为了救学生牺牲自己的谭千秋;还有为了救“非典”病人牺牲自己的叶欣······他们都是那么的伟大无私,都有着这种无比可贵的精神。就拿为了救“非典”病人牺牲自己的叶欣和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小英雄们来说,叶欣为了救病人,起早贪黑,每天早上很早就来上班,甚至有得时候早得医院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每天晚上叶欣都要很晚才回去,有得时候她的同事都回去了,她却一直在加班,直到凌晨才回去。叶欣有得时候忙得连家人的电话都不接。叶欣她总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她的每一样工作都是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非典”是一种传染病,面对着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见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就这样,叶欣每天都要治疗很多“非典”患者,时间长了,叶欣突然感觉自己身体非常不舒服,经检查确定,叶欣染上了“非典”疾病,很快叶欣就去世了。还有四川的那些小英雄们,在发生地震时临危不惧,一心想着别人的安危,却不想想自己,还冒着危险把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给救出来,楼梯上的石头砸了下来,他们却仍然坚持把伙伴们救下来。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坚强啊,面对困难永不屈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啊,它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向它们一样伟大无私,做个有心人,也要做个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

《生命的壮歌》共有两个部分组成,“蚁国的英雄”讲了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失火了。一群蚂蚁被火包围,可是蚂蚁们并没有慌乱,而是团结在一起,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脱离了险境。而另外一个故事:“生命桥”主要讲了:一群了羚羊被一个狩猎队赶到了悬崖边,老羚羊为了让年轻的后代生存下去,用自己的生命搭了一座座生命桥,让它们的血脉延续了下去。蚂蚁和羚羊它们虽然都是动物,但是它们身上的那种团结无私的精神是共通的。只有为多别人考虑,才会换取最后的成功。

团结无私的精神不只存在在动物身上,做人为人类的我们当然更重视这些。看,在我们的身边夜不乏这样的例子:记得在XX的5月12日那一天,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悲伤的日子。汶川倒了,四川倒了,但是我们中国人的心并没有因此而倒下,相反,这次的自然灾害把我们中国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时不时会看到或听到“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这八个大字。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四川人民在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下重建了自己的家园。

我们以后做事情的时候也有多为别人想想,团结就是力量。

第16篇:生命的壮歌[优秀]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个体精神对象化”不会凭空产生,具体的文本内容便是凭借。阅读中,只有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感知、触摸和揣摩、品味语言文字,才有可能与文本对话、共鸣、分享,才有可能使个体精神得以投射或提升。因此,在教学中以读解文,以情促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诗化的教学语言,用读、述、想、品、赏、写等感性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文本,用心阅读,在语言文字中生成情景,生成体验,生成智慧和思想。同时,倡导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抒发情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从而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读中悟、悟中读,分层读悟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读中明白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2、信息收集与处理是语文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语文能力,本节课,通过收集、交流蚂蚁的有关资料信息,从而加深学生对蚁国英雄们的钦佩之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

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3、情感目标

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

精神,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肝胆俱裂”,感悟将外层蚂蚁称为“蚁国英雄”的原因。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并收集蚂蚁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你对蚂蚁有哪些了解?

2、看到蚂蚁,你会想到哪些词儿?

3、小小的蚂蚁,地位低下,力量弱小,在人类看来它是区区弱者。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读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

板书课题:蚁国英雄

教学思路:通过课前让学生观察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认识蚂蚁,了解蚂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直面蚂蚁的卑微,并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小小的蚂蚁,怎么会被称为英雄呢?

二、创设情境,感悟蚂蚁的壮举

1、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细细品读。请打开课本,轻声读读。

2、文中有一些词语。谁来读读?

(出示词语)

1) 指导读。

2) 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

3) 学写“肆”(sì)。

3、简单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令你心惊肉跳,甚至惊心动魄呢?静下心来,先轻声读读,在默读划下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交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震撼?

教学思路:至此,学生大体理解了课文内容,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蚂蚁出人意料的举动让学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和强烈的震撼。及时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学生在朗读时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感悟课文内容。

6、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再默读全文,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

7、交流

1)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凶猛?(显示)

2) 自由读、指名读。

3) 你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场这样的大火?

4) 这一刻,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

8、在熊熊烈火中,万万没有想到——(引读)

9、蚂蚁们想雪球一样飞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它们要穿越火海,逃离火神。(想象说话)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我们仿佛听见——,我们仿佛闻到——

教学思路:阅读要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通过反复品读,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蚁团突围时的情景,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获得熏陶、洗礼和升华。

10、同学们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可是你们可明白它们的心、它们的情吗?如果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们会怎么想呢?

1) 外层蚂蚁呀,你们的身体那么小,怎么能抵挡这烈火的焚烧?

2) 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经被灼焦,为什么还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3) 外层蚂蚁呀,你们的寿命很长,活着多好!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

教学思路:通过让学生想象外层蚂蚁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想象体会,使得学生深刻感悟到外层蚂蚁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11、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这是让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12、交流:可、并、竟、突然、并、但是、却(齐读这一段)

13、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引读——(显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14、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显示: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讨论: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你从哪里读出它们的英雄行为?蚁团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这些区区弱者的悲壮之举使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思路: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教者马上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层的蚂蚁已经死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具体感悟灾难的巨大、献身的壮烈。接着,以“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蚁国英雄们的行为推及它们的精神世界。从学生的发言不难看出,他们的感悟是具体的、深刻的。紧接着,以“这样看来,它们是‘死’去了吗”,激起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最后,教师以动情、形象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做总结,更是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起学生对蚁国英雄们的敬佩、赞美之情。

15、音乐起,教师深情描绘蚂蚁重建家园的片段。

教学思路:从开掘内心体验的角度入手,走进蚂蚁的内心世界,感悟其舍生忘死、奉献和牺牲的精神。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使朗读和悟情有机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自内心。拓展蚂蚁家族经历劫难后获得重生辛勤劳作的画面,通过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产生一种感动和力量,这是另一种深刻的“对话”。

三、全班交流,领悟生命的价值

1、让我们合上书本,掩卷沉思„„你们在想什么?

2、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的“蚁”字。是由虫字旁和一个义字组成的。你觉得这个“义”字代表什么呢?

3、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独臂英雄丁晓兵获得感动中国人

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辞中是这样说的:(显示:“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4、如果请你给这群蚁国英雄们写一句颁奖词,你会怎么写呢?拿起笔写下来。

5、小小的蚂蚁是弱小的,是卑微的,但是它们的生命同样是伟大的,是值得敬重的。

板书设计

17、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火神肆虐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教后反思:“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语文的学习终究要落脚在“文”字上。紧扣“生命”,通过拓展延伸语文文本的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无论是“颁奖词”的撰写,对“义”字的理解,还是拓展阅读链接,都着力于“生命的价值”。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从文本中得到了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启示,更激荡起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生命”的种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真正在读中感悟到其中蕴涵的精神,从心底生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卑微的敬重,从而真正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第17篇:生命的壮歌手抄报

《生命壮歌》是2008年8月1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如下为生命的壮歌手抄报,欢迎阅读!

生命的壮歌手抄报

《生命的壮歌》课文原文

“蚁国英雄”

有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根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火神肆虐的热浪中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从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生命桥”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群。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底要低一些。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孤线,那孤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枪。

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生命的壮歌》共有两个部分组成,“蚁国的英雄”讲了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失火了。一群蚂蚁被火包围,可是蚂蚁们并没有慌乱,而是团结在一起,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脱离了险境。而另外一个故事:“生命桥”主要讲了:一群了羚羊被一个狩猎队赶到了悬崖边,老羚羊为了让年轻的后代生存下去,用自己的生命搭了一座座生命桥,让它们的血脉延续了

下去。蚂蚁和羚羊它们虽然都是动物,但是它们身上的那种团结无私的精神是共通的。只有为多别人考虑,才会换取最后的成功。

团结无私的精神不只存在在动物身上,做人为人类的我们当然更重视这些。看,在我们的身边夜不乏这样的例子:记得在XX的5月12日那一天,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悲伤的日子。汶川倒了,四川倒了,但是我们中国人的心并没有因此而倒下,相反,这次的自然灾害把我们中国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时不时会看到或听到“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这八个大字。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四川人民在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下重建了自己的家园。 我们以后做事情的时候也有多为别人想想,团结就是力量。

第18篇:生命的壮歌作文

许多年前,作为校园诗人,马启代的诗曾经风靡一时,令许多少男少女欣喜若狂,争相传阅。“那是痛苦的欢乐的生命的歌唱,那是真诚的勇敢的坦坦荡荡的倾吐。(宋遂良”《太阳泪·序》)由于诗人能够比较理智和冷静地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中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愿望。

我曾想,如果马启代君满足于现状,诗艺上不再做新的拓展,或许能赢得某些盲目的崇拜和廉价的吹捧,甚至掀起一股局部的“马启代热”。然而他没有,也不可能陶醉在那种所谓的“制高点”上原地踏步,因为诗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要“面风雨人生/为永恒而歌”。

《杂色黄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无疑是他献给当今诗坛和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该书是他的“黄昏三部曲”第一部,由著名诗人臧克家题字,知名诗歌评论家吴开晋作序,诗风恢宏,内涵深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创造性,是当代人生命的一曲壮歌。

富于原始色彩、洪荒韵味的第一辑《爬过浪谷》,主要写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生在长脚的部落/总见一个个黑影/沿岸爬行。”是啊,人若不能直立行走,无异于那些低级动物,唯有“双脚立起的瞬间”,才是“生之彼岸”,才能从低级动物中挣脱出来,成为大写的“人”。在《犭贪》中,诗人写道:“你是英雄/却千百年来被当作野兽展览/只得忍看不是英雄的人类/熙攘于眼前。”这里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人为的“圣像”,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悲哀。《白佛》写得更为形象:“这山上盛产白石头/白石头中有那么一块/经三凿两斧/便成了你„„//于是山里便有了许多条路/许多条路上走着许多无心的人/他们从不知找回自己/却将许多后代的心/一次次当作供品。”不言而喻,诗人试图通过“白佛”这个意象,指出“自己造神自己拜”的可笑与可悲,进而告诉人们:自己的命运应有自己主宰。此外,《太阳》《拷白》《关于父亲的神话》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人在自然面前的积极进取精神,并对传统的道德积淀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与批判。这些诗,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哲理性透析与历史性俯瞰,抒发了知识灵魂的真实困惑与追求,为当代人注入了一剂蕴含悲剧审美内涵的良药,展示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美好憧憬与构想,使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魅力。

诗是对感情、对内心世界的表达。马启代君曾经在《欣慰(张欣)诗歌小札》中指出:“悲剧与爱愈来愈成为他诗歌的两大主题。”事实上,他自己的诗也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纯真之爱的执著而又无可奈何的呼唤:“永远不能与你/相对而坐/离你而去或被你埋葬/人类寻找了无数个世纪/最后选择的却是后者。”(《你为何拥有如此恒久的力量》)“更多的时候/我想逾越的是一条河/而河之对岸/袅袅娜娜是女人般的长烟。”(《面对长烟》)“无需把结局想得圆满/圆满的结局从不属于情人。”(《无题》)是的,没有爱的人生是苍白的,虚空的,僵死的,“既然我们相信爱的精灵可以穿越时空,并且承认人类觉醒了的超前意识和难以逾越的现实羁绊所形成的矛盾长期存在,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人生舞台上发生的许多悲喜剧感到费解与诧异”,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则有权利以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愿望,“不论那时/是什么季节”。

综观第二辑《爱的表白》,既有情的温馨,又有理的渊源;既有伤心的微笑,又有沉重的叹息;既有绵绵的细语,又有诚挚的怀念,但基调是明亮的,丝毫不给人以颓废之感:“相思不会使人苍老/是人苍老的 唯绝望。”

诗的内在规定性在于生命和语言,生命是客体体验,语言是一种达到诗歌境界的艺术,“周围是水/我便是那水中的一座岛屿/因我这世界而有/一层一层的喧哗。”(《我果真就是一条鱼》)通过质朴感人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想象,巧妙奇特的构思和清新优美的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正是第三辑《第三种感觉》的一大特色。

与前两辑相比,《第三种感觉》显得平和多了,但这种平和决非浅显,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像《关掉那道门》,在很理性而口语化的诗面下,隐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那道门其实是闭着的/那道门从来不曾/为 你 而 开//那个下午我坐在门前/那个下午我忽然想到门外/我走不出去/也一直没出来”这与其说是一种感觉,不如说是一种禅悟,一种深入骨髓的人生体验。此外,像《车站》《关于姿势》《许多花飘飘浮浮》等,也都以其独特的深刻与真实让我们能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审视自己,构想未来,但娓娓道来,读来并不晦涩难懂。

启代有时像孩子一样天真,这是他强烈艺术天性的表露,从未因命运多艰而丧失;但其无时不燃烧着生命之火,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都表现了他的理想与追求,性格与人格。我坚信,在他勇敢而坚实的步履下,将激起更加绚丽的浪花。

第19篇: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一)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命的壮歌》这一篇课文,读完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悲壮的小故事:一个讲述的是一群蚂蚁被烈火包围,烧得都发出了焦臭气味。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可是外层的蚂蚁们都快被烧死了,却仍然誓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是多么的伟大啊,难怪被别人叫做“蚁国英雄。另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群羚羊被猎人赶到了悬崖边,它们进行了一场生命的接力——老羚羊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了一座座生命桥。老羚羊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它们心里只想着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它们这种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蚁国英雄”和老羚羊们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却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它们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人类呢?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做出了贡献,例如:堵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为了救学生牺牲自己的谭千秋;还有为了救“非典”病人牺牲自己的叶欣他们都是那么的伟大无私,都有着这种无比可贵的精神。就拿为了救“非典”病人牺牲自己的叶欣和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小英雄们来说,叶欣为了救病人,起早贪黑,每天早上很早就来上班,甚至有得时候早得医院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每天晚上叶欣都要很晚才回去,有得时候她的同事都回去了,她却一直在加班,直到凌晨才回去。叶欣有得时候忙得连家人的电话都不接。叶欣她总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她的每一样工作都是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非典”是一种传染病,面对着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见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就这样,叶欣每天都要治疗很多“非典”患者,时间长了,叶欣突然感觉自己身体非常不舒服,经检查确定,叶欣染上了“非典”疾病,很快叶欣就去世了。还有四川的那些小英雄们,在发生地震时临危不惧,一心想着别人的安危,却不想想自己,还冒着危险把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给救出来,楼梯上的石头砸了下来,他们却仍然坚持把伙伴们救下来。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坚强啊,面对困难永不屈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啊,它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向它们一样伟大无私,做个有心人,也要做个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二)

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羚羊的故事,说的是:羚羊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羊生儿,公羊持家,它们在草原上、原野上,随处都能安个家,它们活得那么有滋有味,那么秩序井然,那么悠然自得。

真所谓“人”有旦夕祸福,这一日,灾难降临了:它们的住处被部分黑心的猎人发现了,羚羊被赶到悬崖边。

你知道当猎人们把它们赶到悬崖边,它们是如何逃生的吗?它们先是一只小羚羊跳下悬崖,接着一只老羚羊跟着跳了下去,只是老羚羊跳的高度稍低些,而且恰好让小羚羊的脚踩着老羚羊的背„就这样,小羚羊跳上对面的山崖,老羚羊却坠入了万丈深渊„就这样,所有的小羚羊得救了,所有的老羚羊都牺牲了„

每次读到这里,我就激动不已,不为逃生的小羚羊,也不为牺牲的老羚羊,而是为羚羊间秩序井然的组合、救援„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教育,那就是为难时的临危不乱和牺牲精神。

第20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壮\"歌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在这个题目中哪个字的分量最重 为什么

3,\"壮\"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你觉得哪个词语最适合这篇课文的意义 (壮烈,悲壮,壮丽等)

4,齐读这些词语。(注意要求读出感情)

5,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课题。

二,学习《\"蚁国英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了解内容,完成填空:《\"蚁国英雄\"》中,作者首先写出事情的起因:( );接着写一群蚂蚁被火( ),情况危急;然后写蚂蚁扭成一团,拼命突围,外层的蚂蚁( );最后写蚁团冲进河流里。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课文中蚂蚁的生命有没有遇到危难 (1)用\"——\"划出这部分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难 (板书:火烧)

(3)这是一种怎样的危难 (绝境)课文中那些词语最能体现这个\"绝\"字 (包围圈焚烧)

(4)读出蚂蚁的身处绝境。

2,面对绝境,这区区弱者它们怎么做的

(1)用\"~~\"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2)指名读,板书:突围。

(3)读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

3,再读课文中用\"~~\"划出的内容

(1)想想真正创造生命奇迹的,谱写生命壮歌的英雄是谁 (外层蚂蚁)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3)品读句子,出示句子: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指名读句子。

②这段话中的\"显然\"是什么意思怎么会非常明显地看出 联系第一句,你觉得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烧焦爆裂 不见缩小)

③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不松动分毫 (至死)在什么情况下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肝胆俱裂)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⑤它们为什么这样做 你感受到了什么 (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⑥指名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4)面对这些外层的蚁国英雄们你想由衷地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被救活的蚂蚁又想说些什么呢

(5)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句子。

(三)再读课文,总结学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小结学法:了解故事大意,细读感人之处,朗读表达情感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肆\"。

3,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预习《\"生命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命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读《\"蚁国英雄\"》中令你感动的文字。

2,回忆学法:了解故事大意,细读感人之处,朗读表达情感。

二,读文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课文中羚羊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难 (1)用\"——\"划出这部分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难 (板书:活捉)

(3)这又是生命被逼向了绝境。课文中哪里能感受到 (悬崖边)

(4)读出羚羊的身处绝境。

2,面对绝境,羚羊们是怎么做的

(1)用\"~~\"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2)指名读,板书:跳跃。

(3)读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

3,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绝境中往往总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1)想想这则故事中真正创造生命奇迹的,谱写生命壮歌的英雄是谁 (老羚羊) 齐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句子。

出示句子: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①自由读读这两句话,你眼前能够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挂图)

②这不是一般的桥,而是一座——生命桥。为什么说它是一座生命桥 用\"因为……所以这是一座生命桥!\"句式来回答。

③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④指名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望着一只只年轻的羚羊月到了悬崖的对面,而一只只老羚羊笔直地,默默无声地坠入了山涧,你的心情怎样 心里怎么想的

(4)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神圣的情景啊!

一道道眼花了乱的弧线构成了一座座——生命桥

这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为桥墩的——生命桥

这是一座座用自己的生命托起别人的生命的——生命桥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生命桥

4,齐读这段话。

三,点题总结

1,读完两则故事,你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2,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3,交流收集的珍爱生命的名言。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写一则读后感。

3 ,推荐阅读:《沈石溪动物情感故事系列》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板书设计: 生命的壮歌

团结协作 勇于献身

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壮歌教学设计
《生命壮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