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1 07:39:2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成都市二仙桥学校

王克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2.勾画“方位词”,学习文章按“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写法。 3.判定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2、把握通过方位词理解说明顺序的方法。

3、学习用重点研读法阅读说明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说明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故宫的规模、历史与价值。

2、热爱建筑艺术,具有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故宫的建筑结构,积累相关知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校按照参观的路线、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故宫的建筑结构,理解重点介绍“太和殿”的原因。 教学方法

图片激趣法、引导提示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说明文,在正式学习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白板展示)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建筑叫什么名字吗?故宫博物院。没错。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百年宫殿,去一睹它的雄伟与壮丽。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词语认读

师:好,我们首先来扫除文字障碍。拿出笔和纸,给屏幕上的红色字体写拼音。(ppt出示词语),(一分钟后)写完了吗?好,我们来看看你写正确没有?(出示拼音。勾画重点词语)同学们重点记忆这几个词的字形及注音,马上请同学上来注音。抽一个同学写。

2、找、圈方位词,明确说明顺序。

师:这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为了说清楚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哪类词最重要。方位词!(板书:方位词)对,下面请同学们分工合作,找出文中的方位词,用红色笔圈出来。1大组找

2、

3、4段;2大组找

5、

6、7段;3大组找

8、

9、10段;4大组找11到最后。每个大组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找完圈出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回答。

Ppt:点拨:方位词,表示位置的词,具体来说,就是“前、后、左、右、里面、外面、正中、两旁”等。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下面根据我们找的方位词填写这个方位图。(ppt出示空白方位图)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出每个方框代表的宫殿名。填好的同学举手。请一个同学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用ppt呈现)

还有四个方框空着,他们分别是东西六宫、武英殿、文华殿,你能找出这四座宫殿所应在的方框吗?请你将他们拉进他们对应的方框里。(白板展示)

根据方位词,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故宫这个庞大的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位置,那么大家能说出本文用的是哪种说明顺序吗?齐答:空间顺序。(板书在方位词后面:空间顺序)为什么?请举手回答。(明确:因为文章使用方位词,按照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变化来介绍事物)。

3、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正是由于作者运用了空间顺序,我们才很快就了解了故宫建筑群的各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来看看故宫建筑群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中哪个句子概括了故宫的总体特征。(读完之后,抽一个学生回答。Ppt明确。学生用波浪线勾画这个句子。)

三、研读,了解重点介绍“太和殿”的原因。

师:通过阅读第二段,我们了解了故宫建筑群的总体特征,现在请同学们速读第二段,独立思考这段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在书上作批注。(学生看书时,板书:说明方法:) 思考出来的同学举手。请一个同学回答。(列数字,具体真切地说明了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的特点。)(在说明方法后板书:列数字)

是啊,故宫的宫殿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座宫殿,作者逐一介绍了吗?没有。那么,作者重点介绍的是哪座宫殿呢?太和殿。(白板上使用放大镜2倍放大,聚光灯显示。) 学生找出写太和殿的段落,教师明确:5~8段。

认真研读5到8段,小组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讨论5分钟,回答5分钟

明确3分钟

教师点拨:先分析每一段介绍了太和殿哪个方面的特点,再看这些特点是否体现了故宫的整体特征。(告诉学生小组汇报的方式,举例:我们小组探究出第五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的外形,太和殿外形的特点是:

)(学生思考时,板书:太和殿:)

(一组汇报完毕,白板展示太和殿图片,让另一组学生作为导游向游客介绍太和殿,根据文字指着图片讲解。并拉出: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在太和殿后面板书:外形)

参观了太和殿的外景,游客还会参观哪里呢?学生齐答:内景。好,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第六段介绍的是什么。(白板出示内景图。学生上来指出皇帝宝座,雕龙屏等,拉出:富丽堂皇,图案以龙为主。)(在外形下面板书:内景)

对于第六段,大家还探究出了什么吗?比如:作者是以什么为立足点按哪种顺序来介绍太和殿的内景的?(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空间顺序。)

其他小组继续汇报

7、8段。(明确:分别介绍了位置、用途。并在内景下板书:位置、用途)

总结:重点介绍太和殿的原因:(ppt展示)

从外形看,建筑精美,雄伟壮丽;从内景看,皇帝的宝座在此,富丽威严;从位置看,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又是三大殿之首,从用途看,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凡此种种,都最能体现故宫的总体特征,读者了解了太和殿,就基本上了解了整个故宫,所以要重点介绍。

四、运用,知识落实。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按空间顺序、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重点突出地介绍建筑物的写法,现在我们也用这种写法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ppt展示要求:写一个小片段:运用空间顺序重点突出地介绍我们的教室。)

2 3分钟后,学生读自己写的片段。三个同学即可。

五、拓展,情感教育。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图片上这些建筑的名字吗?(白板展示)这些就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宫殿式建筑。

其中,中国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我们在惊叹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之余,也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和自豪!

六、小结,巩固加深。

最后,我们用这四句话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齐读:ppt概括:空间顺序运用合理

故宫建筑一目了然

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文化遗产令人自豪

七、作业。

1、抄写并听写本课的词语。

2、利用合理的空间顺序,重点突出地介绍你参观过的一处建筑物。

推荐第2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速读,了解故宫,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读,感受故宫,培养民族自豪感。

3、悟读,回望故宫,了解其历史文化涵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故宫,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难点:感受故宫,培养民族自豪感,了解其历史文化涵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故宫手写门票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故宫》短片,教师随短片音乐深情朗诵。) 师: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果戈里曾经说过:“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在北京有一座城中城,她就在诉说着历史,诉说着文化。她不仅是凝固的历史,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就是故宫。今天就让我们紧随作者黄传惕的脚步走进故宫,去探寻古人的智慧,触摸历史的脉搏。

(板书 课题)

(二)初览故宫:一柱一椽成音符。

师:如果说建筑会说话,那它一定是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圈划出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完成课后的故宫平面图。

1、字词:

1 / 4

鳌头 藻井 蟠龙 中轴线 鎏金 金銮殿

2、老师这里有十三张故宫的门票,看哪些同学能拿到?完成后举手,先举先得。好,请把你拿到的门票亮出来,找到准确的位置。

3、屏显:故宫平面图,显示各宫殿的名称,核对门票位置。

这种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空间顺序。(板书 空间顺序)再具体一点是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4、观图全貌,说一说你的感受?文中那句话非常准确的概括了故宫的特点?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板书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作者是抓住了哪一个宫殿,来集中体现故宫特点的?——太和殿。

(三)细看故宫:巍峨紫禁谱韵律。

过渡: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圆明园研究专家曾昭奋先生说:“一幢建筑就是一本书。”那么故宫应该是一本精美的大书。下面让我们翻开这精彩的一页,细看故宫,去聆听巍峨紫禁城谱写的韵律。

品读课文5—8段,小组合作:

1、文中是怎样描绘太和殿外景的?

2、文章中对内景是怎样描述出来的?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师:首先来看文中是怎样描绘太和殿外景的?5段 学生汇报:

1、屏显太和殿外景的图片:

①明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指导朗读。

朗读技巧指导:1.重读强调——二十八,两千三百八十多,最大,语速慢。 2.语速略慢——高、面积后短暂停顿。读出厚重感。

(生读——点评)——指导读——齐读

②体会说明文中描写的巧妙运用。

过渡:让我们走进太和殿,到里面细细看:6段,师生合作。

2、大屏幕出现太和殿内景的图片

2 / 4

①明确在使用空间顺序进行说明时,要注意方位词的使用,选择合适的立足点。 ②明确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③品读描写“龙”的语句,体会其象征意义,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板书 自豪)

朗读技巧指导:1.有/——短暂停顿,引起注意。

2.双龙戏珠、单龙翔舞,行龙、升龙、降龙。——语速快,读出龙的灵动,又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多姿多态,流云火焰——语速略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空间。

生读——点评——指导读——齐读。

过渡: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呢?8段、7段。

3、适时出示故宫平面图

①明确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②再现故宫平面图,提示太和殿的位置,明确其中心位置。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中轴线的“中”是什么意思?

③屏显:(齐读)居天下之中为“中国”。引导升华其历史文化涵义。 (太和殿—故宫—北京—中国)

过渡:故宫代表的就是中国,紫禁城代表的就是中国。一宫一中国,(完成 板书 “宫”字)故宫就是中国这本大书里面最重要的一页,故宫就是中国这部乐曲里面最绚烂的华章。

(四)回望故宫:飞阁流丹传华章

师:在详细参观太和殿后,假如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集合,在路上我们还可以欣赏哪些宫殿呢?

① 通过一段视频回望故宫。(播放《故宫宣传片》) ② 回望故宫,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③ 教师引导,情感升华:

师:回望故宫,黄传惕也写道:“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 生齐: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3 / 4

师:回望故宫,一砖一瓦,一柱一椽,叙写历史。

生齐: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师:回望故宫,飞阁流丹,变换时空,再传华章。

生齐: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总结:大文学家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书写的历史!”(板书 历史),故宫就是凝固的历史。

(五)畅谈收获:

游览故宫,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在写作说明文上有什么启示? 学生围绕要求畅所欲言

(六)作业设计:推荐阅读

1.推荐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图说故宫》,这本书图文并茂。

2.推荐观看:CCTV《故宫100》,这一专辑声像结合,从中你能了解更多!

4 / 4

推荐第3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全方位的掌握故宫的方位。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电视里头流行的清宫戏,如《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大家知道这些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在哪吗?对了,就是在明清皇宫,那么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神秘的宫殿。

(2)板书课题

2、积累资料

故宫,为什么又称紫禁城?这是因为“紫”字取名于紫宫,紫宫又是天帝之宫。古时,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yuán),“三垣”是指三个宫城的意思,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中间,称为中垣,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向,于是古人便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即天帝之宫。封建帝王在封建时代被认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那么天子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皇宫自然应该是人间的“天上宫阙”。又因为皇宫是禁区,非一般人敢涉足,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故宫博物院》视频,学生在弄懂字词的同时初步感知文意。(1)读准字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中轴(zhîu)线 迥(jiǒng)然不同 鳌(áo)头 湛(zhàn)蓝 额枋(fāng) 檀(tán)香 妃嫔(pín) 藻(záo)井 击罄(qìng) 琉(liú)璃 矫(jiǎo)健 攒(cuán) (2)弄懂释义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2、初读感知

(1)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请同学梳理(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游览路线: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总特征) 总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各大建筑 (局部) 分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总结) 总

(空间顺序)

小结:根据故宫的布局和游览路线,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按照事物空间分布位置来介绍和说明的,这样的说明顺序叫做空间

顺序。

三、总结全文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对《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从文章的字词字音到文章的内容以及结构都做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相信这节课后如果同学们到故宫博物院去游览的话肯定能担任起导游的角色了。但是只知道了怎样去游览故宫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进一步的进入到文章中去,去看一看作者的写作手法,再细致的来分析文章。

四、作业设计 思考练习: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交代参观路线和写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⑴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答案:“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等等。)

⑵方位词语:

(答案:“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等等。)

推荐第4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颂德学校 崔秋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品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延伸拓展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整合发挥,并始终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组故宫图片,配以老师的充满感情的解说。)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在北京城中有一座城中之城,那就是故宫。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视频跟读(PPT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

2、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3、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 建筑物——精致美观 •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4、根据课后第一题,找出文中介绍的各处景点,并且在图上标注出来。

5、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6、把握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感知和概括的能力。既可以让学生轻松的进入文本,又能为进一步的合作探究搭建平台。

7、请按空间顺序,抓住主要景点,用一段话介绍七星岩。

(三)研读赏析 交流研讨

此环节让学生合作探究,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重点研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学生齐读5~8段,思考:(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图片)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介绍内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 、先中间后两边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

(3)请抓住七星岩的一处重要景点,按空间顺序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研读赏析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题,问题为主线的原则,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独立阅读思考,然后由自主转向合作探究,进行多方位的互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落实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

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小结,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及形成性评价,逐渐养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我设计了这样两个作业来供学生选做:

1、借鉴本篇课文的写作手法,以游记的形式把课堂上写的两段关于七星岩的文字整理成一篇文章。

要求:注意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选定立足点,做到详略得当。

2、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理。同时,设计的作业将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生活相联系,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设计两组题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五、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有主次,为了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设计总说具体介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重点介绍)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宫宁宫坤御花园前三殿详顺序空间顺(后三宫)略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进行使学生从整体上和局部上感知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同时学会本文写作顺序及方法,加深理解“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完成本课前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总说回望故宫,建筑雄伟、布局和谐 3

推荐第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藻井、中轴线、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理解“玲珑、矫健、迥然不同、掩映、井然有序”等词义。

3、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三)情感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四、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词,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老师:幻灯片、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

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PPT展示,同学朗读)

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那同学们知道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见注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并解释重点字词。(请2个同学读音,PPT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

矗立

chù

鳌头

áo

湛蓝

zhàn

额枋 fāng

藻井 zǎo

蟠龙pán 击磬qìng

檀香 tán

鎏金

liú

攒在一起

cuán

迥然不同jiǒng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肃穆:严肃而恭敬。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2、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3、PPT展示故宫平面示意图,让同学补充地名,并展示供电的图片。

4、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是事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两文分别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三、深入探究

1、浏览1段,回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

明确:地位、历史

2、齐读第2段,思考: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

3、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

3、4段。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建筑精美 “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这里,我们初步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4、请大家齐读11段,看看这一段介绍的是何处?有何作用?

明确:小广场,它是前朝和内廷的分界地带。

5、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

明确:4-10段讲前朝,12-14段讲内廷,可见11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前朝部分。

(1)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概说三大殿。(三大殿具体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2)那么接下来,概说之后应该就是分说了,大家找找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5-8段讲太和殿,9段讲中和殿,10段讲保和殿。分类别。

从文章的篇幅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建筑来说,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太和殿,它是作者详细介绍的对象,也是我们课文学习的重点。 (3)请大家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4)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

1)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明确: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

2)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作者构思也是极有讲究的,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这是很鲜明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明确: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5)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明确: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2)同样,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明确: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

3)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明确:说明顺序:外——内、中间——两旁、上——下 4)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明确:举例子、摹状貌。

小结: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 ,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

(6)回到课文,外观内景都讲完了,但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是作者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1)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明确:位置——中轴线上,用途——举行重大典礼(威严)。 2)第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明确: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

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

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7)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12至15段,回答:

1)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14段原文回答)作比较。

2)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御花园。打比方。

(8)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齐读。

明确:“站在景山的„„井然有序”

(9)课文的赏析在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以后有机会和亲朋好友去亲临故宫的话,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来当导游吧”!

四、小结

1、请同学自己树立一线课文的层次结构。

同学讨论发言后,老师在PPT上展示。

2、本文是什么类型的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按找什么说明顺序展开说明的?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3、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分别有哪些作用?请举例说明。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突出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

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五、文本延伸

以本文为例,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2、合理安排顺序:参观建筑物要以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分清详写略写、突出重点。

六、感悟分享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愈来愈感到,写故宫,光是说清楚,满足于起码的要求,太不够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客观介绍,而应该贯穿一种思想──加深对祖国的爱;体现一种精神──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增强一种感情──民族的自豪感。”

——《关于》黄传惕 学习完本篇课文,你有哪些感想?请与同学分享。

七、巩固练习

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实的导游吧!

推荐第6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技能目标: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说明文空间顺序立足点的确立以及具体空间顺序的方位词的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

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哪个旅游景点吗?

对了,这是故宫,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到故宫一游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作者) 投影学习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和总分结合的方法。

学习课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三、本文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来在《地理知识》杂志刊载,选入教材时作了部分删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

现在请班上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的一位同学来当播音员为大家播读这篇课文,其他同学合上书本边听播音员读课文边看屏幕上投影图片。(播音员读到课文的景点时教师投出相应景点的图片)

四、学生默读课文,按课文的说明故宫布局图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之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故宫布局图

五、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时间变化介绍说明事物的是时间顺序;按空间的位置关系来说明事物的称之为空间顺序;按推理来体现事物内部联系的是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一座或很多建筑物时,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六、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老师提问:作者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哪个宫殿? 学生回答:太和殿。

老师提问:课文哪些段落是介绍太和殿的? 学生回答:

5、

6、

7、8段。阅读太和殿部分,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和殿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详细介绍?

3、太和殿的主要的装饰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装饰物? 明确:

(一)、学生阅读太和殿部分,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和殿的?说明顺序怎样? 教师步步引导:

1、第5自然段是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呢?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了太和殿的高、面积、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圆柱、窗、门、台基。

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说明顺序。 明确:从上到下。

提问:这些是介绍太和殿的什么呢? 明确:外观。

引导学生找出介绍太和殿外观的立足点。 明确:太和殿前的台基上。

归纳:阅读按空间顺序写的文章,要求:1)具体介绍了哪些事物;2)具体的说明顺序怎样;3)介绍了哪一方面的内容;4)立足点在哪里。 学生仿照第五段的分析,自学第六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小组讨论,通过提问完成:1)事物;2)具体顺序(要求在书上圈上方位词)3)内容;4)立足点

明确:方台、宝座、龙屏、柱、蟠龙;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介绍的是内景;立足点是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

介绍那么多的事物,哪个介绍得最详细? 明确:龙。

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明确: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第七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 明确:位置。

提问:太和殿的位置在哪里? 明确: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提问: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明确:为了突出皇权。

提问:第八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 明确:作用。

提问:太和殿有什么用呢?

明确: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小结:可见,作者写故宫博物院着重写了太和殿,从文章的剪裁角度来看,属于详写。

板书(投影片出示):

太 和 殿

第5段(外观) 高 屋顶 上 圆柱 外

面积 殿檐 窗

额枋 门

梁柱 下 台基

第6 段(内景)(正中)方台

(上面)宝座

(背后)龙屏

(两旁)柱

(顶中)蟠龙 内

第7 段(位置)中轴线

第8 段(用途)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

(二)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详细介绍?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三)、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七、学生谈谈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小练习: 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按空间顺序写,400字左右。

提示:

1、空间顺序怎样安排应考虑清楚;

2、重点介绍哪座建筑要心中有数。

推荐第7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以及具体说明。

3.增加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通过让学生担当导游的活动方式,了解本文按空间方位顺序,沿着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的说明特点。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在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然后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介绍。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故宫中的每个宫殿也有它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课文一般也是按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加以介绍。

2.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学习说明文应首先抓住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因而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故宫的总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然后通过细读课文,担当导游这一形式,逐一介绍这些特点,从而对故宫博物院有整体而明晰的印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可如果让你作一名导游,去介绍故宫,你就不一定能胜任了,今天的你们都是导游班的实习导游员,故宫博物院就是你们的实习景点,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要面向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下面让我们为今天的导游活动,开始准备吧。

二、第一步,初步了解故宫景点相关知识 1.整体了解故宫知识,质疑提问。

默读文章,整体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基本知识,用笔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问。 学生看书,然后质疑提问。学生互答解决基本疑难。有个别难点可以放到后面学习中再讲。

2.再读文章,了解故宫主要特点。

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词句,概括故宫的主要特点?完成文后示意图。

学生看书依次概括。特点是:故宫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三、第二步,明确参观路线以及参观重点

规模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占地72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这么答一个建筑群,我们改如何领着游客参观呢?

1.细读文章,填空完成文后示意图,了解故宫布局特点。学生完成示意图填空,然后总结布局特点。 布局特点: (1) 以紫禁城的中轴线为中心建筑宫殿。从故宫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紫禁城的中轴线即北京城的中轴线,从南面的午门到**一直延伸到北面的神武们。故宫的重要建筑物如前朝、内廷、御花园等都建筑在这条中轴线上。

(2)紫禁城分为两大部分。紫禁城以保和殿北面的小广场为界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

(3) 故宫建筑是对称是布局。整个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呈对称建筑;宫城东西两侧的宫殿也是对称布局,东面有一个宫殿,西面也会建一座同样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

故宫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在故宫的中轴线上,这种严整的布局,以及同组建筑物之间讲究同中有异、不同组建筑物之间讲究对比与呼应,使得故宫的布局严整而不失于死板,这都是我国传统审美观的表现。

2.依据布局特点,确定游览路线。

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特点,我们今天的导游路线怎样确定呢?

学生思考回答。我们应该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方位顺序,依次带领游客参观故宫的主要建筑。

3.根据游览路线,确定参观的重点景点。

请根据我们的参观路线,确定你带队的重点参观景点。 学生根据课文说明事物的详略。确定各自的参观重点。

好,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导游。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导游重要景点,以及路线。

学生模拟导游介绍参观路线。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故宫博物院,故宫在北京的中心,是一座城中之城。故宫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当时叫紫禁城,后来清朝灭亡,就改称故宫,因为故宫中的收藏特别丰富,有九百多万件,所以又叫故宫博物院。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因时间有限,今天我们会沿着紫禁城的中轴线,从午门出发,过金水桥,上台阶重点参观三大殿中的太和殿。过太和殿、中和殿到保和殿,进入乾清门内的内廷,即俗称的后宫。重点参观乾清宫和御花园。然后从神武们出故宫上景山再看故宫全景。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以及参观重点,希望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基本了解。谢谢。

四、第三步,熟悉重点景点,演练导游介绍

1.明确介绍三大殿顺序以及重点。

我们明确了参观路线以及重点景点之后,我们下面要重点了解主要景点的相关知识。 请重点研读有关三大殿说明段落4—9段,思考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抓住三大殿特别是太和殿的哪些特点进行导游介绍。

学生研读课文,圈点批划关键词句。

学生思考回答。我们可以按照从总到分的顺序,先总体介绍三大殿以及太和殿的特点,然后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介绍太和殿的外观以及内部装饰和位置功用,特别要突出建筑及装饰上突出皇权的特点。

2.导游介绍三大殿和太和殿。

了解了介绍顺序和重点后请同学们自由准备,模拟导游介绍三大殿以及太和殿,要求:导游词能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楚的进行解说。

请学生自由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游介绍活动 1.导游接龙活动。

请学生模拟导游介绍。请一个同学介绍三大殿,另一个同学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再接下去介绍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最后一个同学介绍太和殿的位置和功用。

导游一的导游词可设计为: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三大殿。三大殿位于紫禁城的中心,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各位游客请看,三大殿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阶上,台阶的三层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上面刻有龙凤流云。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太和殿,下面就请另外一个导游领着大家继续参观太和殿。

介绍三大殿以及太和殿,下面请导游继续领着我们参观太和殿。

导游二的导游词可设计为:各位游客我们此时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各位游客请看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它有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更是庄严富丽,就请我们的下一个导游领着大家进入太和殿继续参观吧。

导游三的导游词可设计为:进入太和殿内,我们会感受到其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大家请看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太和殿装饰最多的图案是龙,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么?对,皇帝自称是龙的化身,自命为真龙天子,因而用龙作装饰更显示出其特殊身份和地位。除了用龙作装饰显示皇权外,太和殿在位置安排上也独有匠心,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秘密请听下一个导游的介绍。 导游四的导游词可设计为:游客们,你们好,你们中细心的人会发现,太和殿的位置正座落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而太和殿里皇帝坐的金漆雕龙宝座,也在这条中轴线上。你们知道为什么么?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都在这里接受朝贺。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因而它在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皇宫是全国的统制中心,皇帝是皇权的中心。

2.小结。

通过导游的介绍真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了三大殿以及太和殿精美的建筑,宏大壮丽的规模,还了解了三大殿在布局上的独有特点。

3.了解内廷特点,比较异同。

参观完“前朝”之后,游客一行来到了“内廷”也就是俗称后宫的地方。请各位导游重点了解有关内廷介绍的文段,边看边比较,与“前朝”三大殿相比,“内廷”的建筑风格、装饰图案、以及功能作用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看书思考回答,最后使其明确:“内廷”建筑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它的主要作用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布局相同,但装饰由龙变为凤,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很多。特别是御花园更是园林建筑风格,幽雅、清静、仿佛如同苏州园林。

二、第四步,出故宫,登景山,回望总结

在各位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完了故宫,请问导游这时候我们去哪呀?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的游览还没有最后结束,请大家跟着我出神武门上景山。到了,我们现在就在景山之上,请向南方看,故宫就在我们脚下。大家看,此时的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真让我们惊叹呀!

三、全文总结 各位导游辛苦了。今天在你们的带领下,我们从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我们看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我们看到了太和殿建筑的精美,我们看到了故宫整体布局的统一。在你们的介绍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让我们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感到自豪。今天,你们的实习活动是优秀的,希望你们记住今天实习的步骤,当一个优秀的导游员。

推荐第8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4、《故宫博物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2、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详略得当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空间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

4、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课前准备】

1、搜集故宫资料,形成对故宫较为全面的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释的词语,并掌握他们的意思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写一写”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藻(zǎo) 井 鳌头(áo) .....湛(zhàn)蓝 上谕(yù) 琉璃(liú) 傀儡(kuǐ lěi) 击罄(qìng) 攒(cuán) 中轴(zhóu)线 迥然不同(jiǒng) 鸣钟击磬(qìng)

2、词组解释

肃穆:严肃而恭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的极其痛苦 大肆挥霍:毫无顾忌地大量花钱

迥然不同:很不相同。迥然:显然,清清楚楚地。

3、做学案上的习题

三、研读品味课文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思考给全文分段 明确:

总说——是第

1、2段,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分说——是中间(3~15)。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

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总说——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一般是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写建筑物的结构、空间的位置,要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常以推理过程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课文介绍了故宫哪些建筑?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介绍这些建筑的? (接入填写作者描述的参观故宫的路线图)

教师预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时完成课后习题一,可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全班分两组比赛看哪组又快又准填写作者参观故宫的示意图。(两组各派一名代表)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教师总结:(多媒体显示正确的参观故宫的示意图)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到景山,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参观路线,对故宫有了个基本的了解。那么这节课呢,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笔触,更加深入地了解故宫。

二、重点分析课文4~10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默读课文4~10段,思考问题:

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①内

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作者在介绍太和殿时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②说明顺序: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 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 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

明确: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明确: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体会到至高无上的王权尊崇,骄奢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这些宏丽的建筑都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赏之情,作者由景生情,由情写景,值得我们借鉴。

四、拓展延伸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的学校,就如本文重点介绍太和殿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五、总体板书设计

①总——(1-2 )故宫位置、地位、布局风格

分——(3-15)分述故宫特点:太和殿 -- 外观气势\\内部装饰(由外到内)\\位置功用 总——(16 )总述艺术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②

2、

三大殿(4—10)作者重点介绍了太和殿。 内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外观上的特点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 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第 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第6节对内景的描写,用得最多字-“龙”。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三大殿建在中轴线,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 太和殿的用途是举行重大典礼。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三、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它的总体艺术风格特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第五自然段中五个“金”色,色彩壮丽(金銮殿,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第六自然段写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各种各样的龙的装饰(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总体特点是: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结构统一。

(2)因为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是皇帝宝座所在,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小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二、学习课文

一、二段,了解故宫概况与全貌。

提问:如果我是一名导游,你们是来首都北京观光的游客,我们就要去游览故宫博物院了,你们首先需要我介绍一些什么呢?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对这些,刚才我在读第一段时做了介绍。

提问:我们现在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天安门前,我这位导游又该介绍些什么呢?

归纳:应当介绍一下它的全貌。课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说明:

(教师朗读第2段。)

这一段介绍了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 同学齐读第2段最后一句。)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学习课文3——19段。理解课文主体的空间说明顺序。

(一)学习课文3——10段。

1.默读,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天安门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

5、

6、

8、

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学习课文11——19段。

讲析:第11段是过渡段。在这之前介绍的是前三殿,顺便提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武英二殿,合称“前朝”;在这之后转入介绍“内延”即后三宫,东西六宫。

对“内延”的说明也有个重点。那就是养心殿和储秀宫。同是重点侧重面与对太和殿的说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除此之外,“内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写方法介绍。“前朝”是皇帝政务活动场所,以“龙”为主要图案,“内延”居住后妃。“凤”图案增加。文章点明了这个主要特征的变化。

(三)对照图,归纳板书。

四、学习课文第20段,总结全文。

教师:至此,我们游览观赏了故宫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有了初步认识。这时,作者带着我们走出故宫,来到景山,居高临下,再一次回顾这座“城中之城”。

同学齐读第20段。

教师:“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既写出了站在高处俯视的景象,又呼应第二段未句对故宫总的特点的概括,形象的语言给读者贸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惊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热爱,钦敬之情;也是我们读到这里所必然引发的激情。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游览了故宫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间顺序,所以我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首先重点参观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指名朗读第4段。提问: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

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提问: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应向客人们介绍什么,并按什么顺序说明呢?

归纳:作为建筑物,我们应介绍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作为古迹文物,我们还应介绍它的历史作用。

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我们观赏一下太和殿的外观。指名朗读第5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词语要重读。

提问: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现在,我们就要迈入这座雄伟大殿的门槛了,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指名朗读第6段。提问练习四。教师逐一归纳: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

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

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

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阅读第6——10段。思考回答:

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

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二、学习课文介绍养心殿到御花园的部分(16——19段)

1.阅读16——18段。思考回答:相对于太和殿而言,东西六宫介绍得比较简略,但也突了几处建筑,是哪些?重点说明的是这些建筑的什么内容?为什么?

归纳:突出说明了西边的养心殿,重点没有介绍它的建筑、装饰,而是说它的历史背景。还突出说明了西六宫中与慈禧太后有关的几个宫院,以储秀宫为主,重点点明慈禧太后的挥霍。这样选择说明重点和重点方面既避免了重复,还介绍了有关知识。使我们在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对故宫有更完整的认识。

2.指名朗读第19段,思考讨论练习六。

讲析:介绍宫殿,尤其介绍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写法;介绍御花园,用的是速写笔法。由“亭台楼阁”到“点缀其间”,寥寥三十三字,写出布局特点,烘托环境气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运用不同的笔法。给读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谐,耳目一新,仿佛参观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第一部分

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有几个名称?谁能说出它们的由来?

(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

(2)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

(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挂图,让同学说明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

第二部分

从第3节开始,作者带领我们按空间顺序游览故宫,那么从文中看来,作者游览故宫是从哪开始的?

(天安门)我们将由南向北游览故宫。

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把我们从天安门带到故宫?(见书)

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什么?(空间方位的转移)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课文用了几节来写三大殿(4—10节)

4节总写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观上的特点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

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

大家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水从鳌头里流出来,象不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作者将立足于七米高的台基上,依次介绍三大殿。

对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笔墨并不平均,而是重点介绍了太和殿,5节是从哪方面介绍的?(外观)

读课文,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对内景的描写,哪个字用得最多?(“龙”)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7节、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轴线上?象征皇权

(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8节、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样的呢?文章描绘了大典时的场面,台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两边的仪仗,端坐于宝座上的皇帝,以及钟磬鼓乐的幽远声,烟雾迷蒙,缭绕着一种神秘莫测,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对于太和殿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写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我们看课文“AB”,这说明紫禁城以小广场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指出“C”,这里回顾照应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D”,这就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

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用途) 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节大致介绍了东西六宫,

16、17节则重点介绍了养心殿,作者介绍养心殿时,用了哪个修饰词?(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个“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宫)

对于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春宫和储秀宫,原因是什么?(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目,为什么?

(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

19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作者的立足点已转移到御花园,这段的文字比较生动活泼,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从一个观赏者的感觉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御花园的总体特色。(读20节第1句)“景山”是在故宫内部吗?从哪看出来的?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朗读“站在„„惊叹”作者把我们带到景山高处,回望故宫全貌,同时又点出故宫宏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是什么写法?(首尾呼应)

推荐第9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4《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

2.勾画“方位词”,学习文章按“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2、把握通过方位词理解说明顺序的方法。

3、学习用重点研读法阅读说明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说明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故宫的规模、历史与价值。

2、热爱建筑艺术,具有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故宫的建筑结构,积累相关知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校按照参观的路线、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故宫的建筑结构,理解重点介绍“太和殿”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故宫博物院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到处都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提到我们的家乡你会想到什么?提到北京呢?

是啊,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让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去感受一下古代建筑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去感受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活动2【讲授】故宫博物院

二、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提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作为一篇说明文,我们要抓住这几个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他的特征是什么?

(3)、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

板书:特征鲜明:宏大、精美、统一

板书:顺序合理:动点观察 方位词

三、合作探究

重点学习太和殿:我们来看一下(多媒体播放)刚才大家欣赏的内容和我们课文的哪些段落是相对应的?

1、小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先抽生读问题)

(1)、5-8自然段说明的重点分别是什么?抓住了什么特点?

第五段 (规模和外观)外 第六段 (陈设和雕饰)内

第七段 (位置)

第八段(功能)

(2)、太和殿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3)、太和殿为什么有那么多龙?为什么建造在中轴线上?

(4)、第6自然段是以什么为立足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板书:定点观察 立足点

2、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介绍太和殿占了文章的四分之一还要多,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介绍没有?在哪儿?介绍紫禁城的大门只用了十几个字,而介绍太和殿用了那么多的文字,体现了本文说明上的什么特点?详略得当最终是为了突出重点也就是说本文重点写的是太和殿。为什么?

板书:突出重点

太和殿 代表性

四、总结梳理

故宫是庞大的建筑群,作者在介绍时却举重若轻,介绍有序,笔法井然,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生动的介绍建筑物?老师更希望大家学以致用。

活动3【活动】故宫博物院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讲如何带领游客参观故宫博物院呢?大家同位合作完善故宫游览图后说一说。

活动4【练习】故宫博物院

六、课堂练习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映衬,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 )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根巨大的雕金盘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句用了----说明方法,作用是------------。

2、作者介绍太和殿所用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3、依次填写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⑴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着。 ⑵ 每根大柱上( )着矫健的金龙。

⑶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颗小珠。

A环绕 围绕 盘绕 B围绕 环绕 盘绕 C围绕 盘绕 环绕 D盘绕 围绕 环绕

4、文中表示的方位词有------------------。

5、画出文中的描写性语句,并说说其作用----------。

6、根据文中的说明,请简单勾勒出太和殿的外观及内部设施--------------。

活动5【作业】故宫博物院

七、作业

根据我们的所学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顺序清楚。

推荐第10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可如果让你作一名导游,去介绍故宫,你就不一定能胜任了,今天的你们都是导游班的实习导游员,故宫博物院就是你们的实习景点,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要面向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下面让我们为今天的导游活动,开始准备吧。

二、第一步,初步了解故宫景点相关知识 1.整体了解故宫知识,质疑提问。

默读文章,整体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基本知识,用笔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问。 学生看书,然后质疑提问。学生互答解决基本疑难。有个别难点可以放到后面学习中再讲。 2.再读文章,了解故宫主要特点。

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词句,概括故宫的主要特点?完成文后示意图。

学生看书依次概括。特点是:故宫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三、第二步,明确参观路线以及参观重点

规模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占地72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这么答一个建筑群,我们改如何领着游客参观呢?

1.细读文章,填空完成文后示意图,了解故宫布局特点。学生完成示意图填空,然后总结布局特点。 布局特点:

(1) 以紫禁城的中轴线为中心建筑宫殿。从故宫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紫禁城的中轴线即北京城的中轴线,从南面的午门到**一直延伸到北面的神武们。故宫的重要建筑物如前朝、内廷、御花园等都建筑在这条中轴线上。

(2)紫禁城分为两大部分。紫禁城以保和殿北面的小广场为界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

(3) 故宫建筑是对称是布局。整个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呈对称建筑;宫城东西两侧的宫殿也是对称布局,东面有一个宫殿,西面也会建一座同样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

故宫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在故宫的中轴线上,这种严整的布局,以及同组建筑物之间讲究同中有异、不同组建筑物之间讲究对比与呼应,使得故宫的布局严整而不失于死板,这都是我国传统审美观的表现。 2.依据布局特点,确定游览路线。

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特点,我们今天的导游路线怎样确定呢?

学生思考回答。我们应该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方位顺序,依次带领游客参观故宫的主要建筑。 3.根据游览路线,确定参观的重点景点。

请根据我们的参观路线,确定你带队的重点参观景点。 学生根据课文说明事物的详略。确定各自的参观重点。

好,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导游。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导游重要景点,以及路线。 学生模拟导游介绍参观路线。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故宫博物院,故宫在北京的中心,是一座城中之城。故宫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当时叫紫禁城,后来清朝灭亡,就改称故宫,因为故宫中的收藏特别丰富,有九百多万件,所以又叫故宫博物院。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因时间有限,今天我们会沿着紫禁城的中轴线,从午门出发,过金水桥,上台阶重点参观三大殿中的太和殿。过太和殿、中和殿到保和殿,进入乾清门内的内廷,即俗称的后宫。重点参观乾清宫和御花园。然后从神武们出故宫上景山再看故宫全景。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以及参观重点,希望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基本了解。谢谢。

四、第三步,熟悉重点景点,演练导游介绍

1.明确介绍三大殿顺序以及重点。

我们明确了参观路线以及重点景点之后,我们下面要重点了解主要景点的相关知识。 请重点研读有关三大殿说明段落4—9段,思考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抓住三大殿特别是太和殿的哪些特点进行导游介绍。 学生研读课文,圈点批划关键词句。

学生思考回答。我们可以按照从总到分的顺序,先总体介绍三大殿以及太和殿的特点,然后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介绍太和殿的外观以及内部装饰和位置功用,特别要突出建筑及装饰上突出皇权的特点。 2.导游介绍三大殿和太和殿。

了解了介绍顺序和重点后请同学们自由准备,模拟导游介绍三大殿以及太和殿,要求:导游词能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楚的进行解说。 请学生自由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游介绍活动 1.导游接龙活动。

请学生模拟导游介绍。请一个同学介绍三大殿,另一个同学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再接下去介绍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最后一个同学介绍太和殿的位置和功用。

导游一的导游词可设计为: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三大殿。三大殿位于紫禁城的中心,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各位游客请看,三大殿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阶上,台阶的三层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上面刻有龙凤流云。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太和殿,下面就请另外一个导游领着大家继续参观太和殿。

介绍三大殿以及太和殿,下面请导游继续领着我们参观太和殿。

导游二的导游词可设计为:各位游客我们此时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各位游客请看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它有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更是庄严富丽,就请我们的下一个导游领着大家进入太和殿继续参观吧。

导游三的导游词可设计为:进入太和殿内,我们会感受到其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大家请看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太和殿装饰最多的图案是龙,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么?对,皇帝自称是龙的化身,自命为真龙天子,因而用龙作装饰更显示出其特殊身份和地位。除了用龙作装饰显示皇权外,太和殿在位置安排上也独有匠心,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秘密请听下一个导游的介绍。 导游四的导游词可设计为:游客们,你们好,你们中细心的人会发现,太和殿的位置正座落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而太和殿里皇帝坐的金漆雕龙宝座,也在这条中轴线上。你们知道为什么么?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都在这里接受朝贺。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因而它在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皇宫是全国的统制中心,皇帝是皇权的中心。 2.小结。

通过导游的介绍真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了三大殿以及太和殿精美的建筑,宏大壮丽的规模,还了解了三大殿在布局上的独有特点。 3.了解内廷特点,比较异同。

参观完“前朝”之后,游客一行来到了“内廷”也就是俗称后宫的地方。请各位导游重点了解有关内廷介绍的文段,边看边比较,与“前朝”三大殿相比,“内廷”的建筑风格、装饰图案、以及功能作用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看书思考回答,最后使其明确:“内廷”建筑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它的主要作用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布局相同,但装饰由龙变为凤,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很多。特别是御花园更是园林建筑风格,幽雅、清静、仿佛如同苏州园林。

二、第四步,出故宫,登景山,回望总结

在各位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完了故宫,请问导游这时候我们去哪呀?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的游览还没有最后结束,请大家跟着我出神武门上景山。到了,我们现在就在景山之上,请向南方看,故宫就在我们脚下。大家看,此时的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真让我们惊叹呀!

三、全文总结

各位导游辛苦了。今天在你们的带领下,我们从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我们看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我们看到了太和殿建筑的精美,我们看到了故宫整体布局的统一。在你们的介绍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让我们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感到自豪。今天,你们的实习活动是优秀的,希望你们记住今天实习的步骤,当一个优秀的导游员。

湛蓝:zhan 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又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一、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二、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特点a、宏大壮丽:“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b、建筑精美:“城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c、布局统一:“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总体特色。(2段) b.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 **——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

(4段)

太和殿 :◆外形

(5段)

◆内景

(6段)

◆位置

(7段)

◆用途

(8段)

中和殿: 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段)

乾清宫:用途 (12段)

后三宫

交泰殿:(13段)

坤宁宫:用途 (13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

(14段)

御花园

(园林特色) (15段)

c.从景山俯视故宫

(16段)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空间顺序。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前朝部分,后介绍内廷部分。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

“矗立”突出三大殿什么特点? 雄伟高大。

白石台基有“七米多高”,“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有什么作用? 暗示和渲染三大殿地位之尊祟,借以显示封建帝王的威严。

归纳: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写气势雄伟; 写色彩壮丽; 写位置; 写功用 。

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先总说后分说。

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太和殿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1)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 (2)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 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四周。

太和殿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最具代表性。 详写它,能突出重点.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装饰?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前朝”和 “内廷”各包括哪些建筑?

前朝: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 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后三宫”指哪几个宫? 它和 “前三殿”有什么区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

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哪一句话概括了御花园的特色?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有什么特色?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写“内廷”采用了什么顺序? 由南向北, 先总说,后分说。

写“后三宫”采用了什么顺序? 由南向北, 先分说,后总说。

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因为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结尾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总括上文的具体分说,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 沿参观路线由南到北(属方位顺序)

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介绍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

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 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者说: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着眼于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故宫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对他们我是憎恨和揭露的。

第11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继续学习说明文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故宫的建筑布局。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4.了解作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目标一(2).目标二(1).目标三

三.教学难点: 目标二(4)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

二、预习检测

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三、整体感知

1.故宫给你怎样的感觉?

2.你能否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述出来?

3、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矗立 鳌头 金銮殿 湛蓝 琉璃 额枋 蟠龙 藻井 中轴线 击磬 檀香 攒 鎏金 雍正 乾清宫 坤宁宫 迥然不同

1 玲珑: 横贯:

矗立: 矫健: 缭绕: 错综: 和谐: 掩映: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4、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四、合作探究

1、浏览1段,回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3)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 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

2、齐读第二段,思考: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

3、4段,

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领故宫 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第二课时

一.前置测试: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第一题。

二.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上节课,我们根据同学们画出的故宫游览图,知道了故宫的大致情况,今天,我们将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读11段,明确4-10段讲前朝,12-14段讲内廷。以下研讨“前朝”: 1.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

2.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请大家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4.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讨论并回答:

(1)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2)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第6段,写太和殿内,主要绘的是什么的是什么图形呢?为什么?

提示: 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说说作者此时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2 小结: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 ,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

(5)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6)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7)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

(8)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5.从全文把握,小组讨论: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6、浏览

9、10段,回答中和殿和保和殿有何用途?

三.研究学习“内廷”

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12至15段,回答: (1)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

(2)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

四、总结:学罢课文,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我们面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的布局,这样独特的风格,不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不能不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

五、文本延伸

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六.课堂反馈:

结合所学填空:课文的说明对象是( ) , 说明类型是( )

说明顺序是( ) 说明方法有( ) 语言特点( )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实的导游吧!

第12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3.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三)情感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法律知识,激发学生对文物的保护责任感,并科学合理的爱惜文物,保护文物。

2.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从平面图入手理清说明顺序;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难点:

1.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走近14课《故宫博物院》,去感受其宏伟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1.多媒体展示“故宫”全景鸟瞰图

2.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PPT展示,同学朗读)

师补充解说: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见注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预习检测

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ppt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展示正确的示意图)

景山神武门御花园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景山西南从南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北东太和门金水河午门 2.师生回顾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南到北等)

逻辑顺序:(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从主到次等) 3.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具体来说,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宫。

三、整体感知

1.视频跟读(PPT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 (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

• 矗立(chù)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湛蓝(zhàn) • 琉璃(liú lí) 额枋(fāng) 蟠龙(pán) 迥然不同(jiǒng) • 中轴线(zhóu) 击磬(qìng) 檀香(tán) 攒在一起(cuán) • 鎏金(liú) 雍正(yōng)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2)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观后印象(自由回答): •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 建筑物——精致美观 •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3.,浏览全文,归纳课文结构,理解总分结合的特点。第一部分(第1-2段):总——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分——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总——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四、合作探究

1.浏览全文后快速抢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4)课文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重点介绍了什么?

明确:位置、建筑地位、历史、总体布局、艺术风格;前三殿和后三宫,详细解说太和殿。

(5)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6)文章在介绍故宫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 。 明确: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摹状貌等。 2.重点分析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是作者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1)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明确:位置——中轴线上(画故宫示意图时已明确),用途——举行重大典礼(威严)。 (2)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明确: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3)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4)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明确: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

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五、课外延伸,法制渗透

观看视频——2011故宫身陷“十重门”事件新闻短片

1.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那我们如何来保护它呢?

2.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六、写作宝典

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七、作业布置 ppt展示:

2014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口号有6条:瓷都千年薪火相传;保护遗产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添彩美丽中国;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请同学们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活动,请为“故宫博物院”写一则保护广告。

八、板书设计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规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外形太和殿故前朝(三大殿)内景中和殿宫博(3—10)位置保和殿物院分用途(11)——承上启下内廷后三宫(12-15)御花园(16)总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空间顺序(南——北)+ 游踪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第13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自主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并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谜语导入。以前的殿堂----故宫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金銮殿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官

坤宁宫 肃穆 额枋 矫健

鎏金 翊 妃嫔

2.解释字义、词义:

攒 挥霍 湛蓝 井然有序

点缀 错综相连 和谐 迥然不同

3.解题。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故宫概况与布局。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 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

2.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 默读全文

1.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这说明本文的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 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

5、

6、

8、

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重点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

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 “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

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五、拓展延伸 写一段文字,介绍学校的布局。

第14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自主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并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展示图片)同学们看图片,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再次游览古代帝王的宫殿。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金銮殿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官

坤宁宫 肃穆 额枋 矫健 鎏金 翊 妃嫔

2.解释字义、词义:

攒 挥霍 湛蓝 井然有序 点缀 错综相连 和谐 迥然不同

3.解题。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故宫概况与布局。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 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

2.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 默读全文

1.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这说明本文的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 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

5、

6、

8、

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重点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

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 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五、拓展延伸 写一段文字,介绍某处建筑特点。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首先,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准确的运用了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语,简洁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词语,使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描写适度,既突出了事物特点,又不蔓不枝,十分得体。

七、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介绍我们的教室,注意行文的条理性及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1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宜昌市六中 王晓

总的设计思想:

1、解决说明文枯燥乏味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寻求学习语文的快乐,让语文课堂更开放些。

2、回避说明文教学目标仅限于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的老套路,结合文本添加文化元素的学习目标。教材取舍:

《故宫博物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本单元的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故宫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应重点分析了文章的5到8段,不但要体会皇权至上的封建文化特点,同时又要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建造技艺,激发民族自豪感,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 学情分析:

一是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强;二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三是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学习有抵触情绪,但学生对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感兴趣。

应对策略:根据课前调查结果,“仅凭老师一张嘴,任尔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生动逼真的视频,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在预习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并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主探究问题。为激发学生兴趣,我们还在成果展示课上,让学生自己主持知识竞赛、导游讲解、文化论坛讲解、追问质疑答疑,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综上所述,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及应对策略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激发学生了解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使语文课更具开放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宫廷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⑷应对策略:

为实现以上目标,在预习课上,一是我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二是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视频,将这篇课文像一部风光片一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展示课上,一是我让学生主持故宫知识竞赛,熟练掌握课文中有关学习目标的相关知识;二是我为学生准备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熟悉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也学会了运用空间顺序写作说 1 明文。三是让学生查阅资料,讲解故宫文化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学生在欣赏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不免赞不绝口,本文学习目标的完成应该是水到渠成。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事物说明文,对于这样庞大、特殊、雄伟的建筑群,除了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作者写作特色外,还应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宫廷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一和二是重点;

学习难点:学习目标三是难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习内容:

⑴本文生字词;

⑵分组搜集故宫资料;

⑶熟读课文内容;

⑷复习梳理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

(二)预习课(我的课堂我做主)(第一课时)

1、听写生字词;

2、小组讨论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3、分组展示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

4、从以下作业中任选2题

⑴试着由北向南,从神武门进入,介绍一下故宫博物院。

⑵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⑶故宫的设计贯穿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建筑中的,说说你的理解。

(三)展示课(我学习我快乐)(第二课时)

1、赛印象故宫(搭设男女擂台赛);

2、游壮丽故宫(我带大家游故宫);

3、论文化故宫(众说纷纭话故宫);

4、解疑难杂症(优生帮扶学困生);

5、写精美景观(抒发感悟于笔端)。

知识链接

1.故宫博物院简介

(一)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北京**广场北侧。1925年10月10日建立。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根据当时临时革命政府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件,逊帝溥仪仍居紫禁城后部的“内廷”。前半部的“外朝”于1914年将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移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织摄政内阁,修改对清皇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了“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理清皇室公、私财产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宜。

2 1925年9月29日,“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设临时董事会“协议全院重要事物”。又设临时理事会“执行全院事物”。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李煜瀛为临时董事兼理事长,易培基任古物馆馆长,陈垣任图书馆馆长。同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布成立。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结束。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0月5日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及《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规定“故宫博物院直隶于国民政府,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布事宜 (按:所属各处系指故宫以外之大高殿、清太庙、景山、皇史•、实录大库等 )”。国民政府任命理事27人,复由理事会推举理事10人。李煜瀛任理事长,易培基任院长,院以下设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古物馆馆长为易培基(兼),文献馆馆长为张继,图书馆馆长为庄蕴宽,至此故宫博物院大局初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危及华北。1933年,易培基遭诬陷离职。马衡接任院长。同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决定择其精要装箱南迁,并在南京建立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5批运至上海、南京,最后历尽艰险辗转运至四川,分储于巴县、乐山、峨嵋山等地。日伪占领时期,故宫博物院在北平仅勉强开放。日伪从故宫掠走铜缸、铜炮、铜灯亭计149件,熔毁制造武器。1945年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马衡继任院长,部分南迁文物被运回院。1947年9月,古物陈列所合并至故宫博物院。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宫博物院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1951年故宫博物院业务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院以下设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等部及图书馆。文献馆改称档案馆,后划归中央档案局,成立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54年建立了文物印刷工厂。同年夏吴仲超接替马衡任院长。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故宫博物院设有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开放管理、服务等部及研究室、图书馆、出版社、文物修复厂、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古代建筑修缮队、安全保卫处等机构。

(二)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 3 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却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的“前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溥仪居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勾结,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对宫内文物进行清点。又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于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并通电全国,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放的第一天,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此亦成为当天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

(三)故宫博物院大事记

1924年11月5日 紫禁城完全收归民国政府。 1925年10月10日 故宫博物院成立。

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

1946年文物东归。留南京文物于当年开始回归。 1967年5月26日 故宫博物院实行军事保护。

1969年9月22日 故宫职工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 1971年7月5日 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

1991年7月25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故宫颁发《世界遗产名录》证书。 2002年 故宫开始百年来大修缮,将持续到2020年。

2005年10月10日 故宫博物院将迎来80岁生日。 2.故宫博物院国宝介绍

(一)故宫博物院镇宫之宝:国宝缝入衣被免遭劫难

经战火流离、盗贼觊觎、“*”风雨,百万文物在众多爱宝之人的护持下终得保全。

故宫之所以让普通人流连,在于它是一座藏宝巨库,它超越了普通人对于世上奇珍的想象。

故宫之所以让收藏家迷恋,在于它是一个精品殿堂,它包容了收藏家对于稀有文物的向往。

每个来到故宫的人,都会为这里的国宝而着迷。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有文物1一百多万件,仅一级文物就有万件之多。

因其珍贵,国宝几乎注定了与劫难相伴。

也因其价值,众多爱宝之人不惜以生命相护,创造了文化史上的奇迹。

1924年冬天,当17岁的单士元脚穿单靴走进神武门时,还没有人知道,在这座居住过24个皇帝的宫殿里,到底藏有多少稀世的珍宝。

和这位北大学生一起忙着清点文物的,还有“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们。他们的职责是,通过系统点查,将昔日皇家之“私产”转化为国家之财富,昭信于国人。

10个月后,28册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出版,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计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书名画等。可谓天下异珍,尽聚于此。

1931年,日军侵华,恐珍贵文物毁于战火,故宫择精品南迁。已是故宫工作人员的单士元被派留守院中,他眼见着件件书画、瓷器被捆扎在一起,数天内,1.3万个沉甸甸的大箱子被运出神武门。

南京的朝天宫成了这批文物的第一个家。但仅半年后,华东形势告急,故宫博物院南京 4 分院奉令,又将文物迁往大后方。

8年西迁,行程万里,分为南路、中路、北路先后进行。故宫国宝逶迤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面临匪盗的威胁,更要躲避不知何时就会袭来的敌机轰炸……但是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守护者们,仅以微小的损失,将国宝平安迁入后方,创下二战史上人类文化的守护奇迹。

1947年,三路“逃生”的国宝重聚南京。但不到两年,它们又再次遭遇了“两地分飞”的命运。

1948年底至1949年初,渡江战役之前,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

单士元在北京的故宫里再见到余下的国宝,已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时,他担任了主管业务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此时的故宫,首要任务即是对文物重新清点核对。让单士元和他的同事们惊喜的是,从杂物堆中找出了用草帘裹着的象牙席,也在所谓的“赝品库”里发现了赵佶的《听琴图》。这样,仅从非文物、赝品、材料库中就发现了文物2876件,其中一级文物501件。

经过大规模的清理,故宫的文物重新进行了编号,计有“故”字号和“新”字号文物近百万件。故宫成为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

“*”到来,在大院中扫地的单士元被“革命小将”打中,在眼皮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而百万文物却因故宫及时闭馆而幸免于难。

半个多世纪中,故宫还曾五次发生盗窃案,但无一文物因此流散。

1.书画之宝——尘封库房 觅得名画。

《清明上河图》为故宫书画代表作品该画为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

该画首先收藏在北宋宫廷,曾在宫内四进三出。其最后一次出宫,是当年溥仪和溥杰偷偷运出宫廷,然后被带到长春,最终凌乱地堆在了东北博物馆的临时库房。

1950年冬天,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无意中发现该图。当时已出现多幅该画赝品,杨仁恺最初不敢相信这幅就是真品,经多方鉴定方确认其身份。

2.法帖之宝——缝入衣被 国宝免劫。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帝将其当作珍玩稀品赏给亲王,遂流出内府。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平复堂”。不料日寇大举侵华,张伯驹携家人避祸到陕西,随身将《平复帖》缝入随身衣被,从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3.织绣之宝——一寸缂丝 一寸金玉。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轴纵104cm,宽36cm.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

4.陶瓷之宝——绝世郎红 成就名官。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陶瓷的代表作品。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景德镇有句话说“若要穷,烧郎红”,因为其烧制极为困难,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18世纪初,江西巡抚郎廷极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镇主持御窑,试图烧制出失传数百年的祭红,虽未成功, 5 却成功地烧制出另外一种更为鲜亮的红釉瓷器,人们把这种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 5.青铜之宝——商代酒具 大族象征。

酗亚方尊为故宫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了几件带有亚铭文的青铜器,从挖掘的墓穴来看,规模都不小,加上众多的带有亚铭记的器物,说明它们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大族。

6.钟表之宝——五年制钟 奇巧之绝。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臵等,技术水准相当高。根据记录,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17世纪前,中国皇宫一直以铜壶滴漏计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

7.宫廷之宝——铸杯冀望 江山永固。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内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满意为止。因此,该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金瓯永固”则反映永远巩固地保持政权的一种愿望。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当元旦子时,皇帝在养心殿,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倒入屠苏酒,亲燃蜡烛,提起毛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

8.漆器之宝——雕漆大家 技惊东洋。

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为故宫漆器的代表作品。高3.3cm,口径19.2cm.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

张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传世作品被一致认为是雕漆作品里的珍品,但署张成款的一些雕漆器物,被疑作伪作。这件剔红盘,是公认的张成的作品,是具有历史性的作品。

元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史上的辉煌阶段,雕漆工艺能人大量出现,他们均以刀法精细,风格瑰丽著称于世。尤其是张成和杨茂的漆器传到日本后,对该国木漆品工艺产生巨大影响,他俩创作的漆器精品,被日本美术史专家称赞是“诚无上之作品”。

9.玉器之宝——仿古玉器 乾隆题诗。

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叮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三代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黄色。

10.珐琅之宝——元代珍品 珐琅鼻祖。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珐琅的代表作品。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而得名。实际上,早在中国元代已出现掐丝制品。在《宋史〃外国列传》中记载:“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称。“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有关专家根据史料分 6 析,该工艺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王秦资料整理/本报记者 蒋彦鑫 )

(http://www.daodoc.com 2005年10月09日10:06 新京报 )

(二)故宫文物流落国内外:专家期待国宝平安归来

2005年9月14日,工作人员正在展示清宫遗失珍贵文物龙锦。这件文物历经百年辗转于海外收藏家之手,后由文物专家刘幼铮和旅欧华人吴建民寻访获得。

1.梁金生——梁金生负责文物回流工作21年;每一件文物回归都有一段曲折故事。

文物的流向往往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清末以来,故宫文物几经沧桑,有的散落民间,乃至国外,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也成为中国百年屈辱的阴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文物征集组一直在为这些国宝重归故里而奔波,不计名利的捐献者更是不计其数。《十咏图》回来了,《出师颂》回来了,《平复帖》回来了……

然而,有的流失文物可能从此无法踏上归途,成为永远漂泊在外的“游子”。

梁金生,1948年出生1979年进入故宫工作,1984年10月任故宫保管部总保管组组长,开始负责文物回流工作。现任故宫文物管理处处长。曾参与《十咏图》等国宝级文物的回购工作。

两本书一如往常,静静地搁在案头。从1984年起,它们就在故宫博物院保管部总保管组组长梁金生的书桌上安了家。

如今这两本(《故宫已佚古物目录二种》、《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4种》)书的封面已有些破损,书页已经发黄,密密麻麻的繁体字记录着流失文物的名单。中间偶尔点缀着一些蓝色铅笔画出的绿豆大小的圆圈,每一个圆圈,代表着一件流失文物的平安归来。

“古物目录上有1870件文物,已佚书籍书画上有1000余件文物。但我在上面画的圆圈还不到100个。”梁金生神色有些黯然:这样的圈,有的也许永远无法添上了。

2.国家划拨国宝——《中秋帖》、《伯远帖》。

1979年9月1日早晨,天气已经慢慢转凉,31岁的梁金生,怀着惊奇跨进了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成为故宫工程队一名工人。到他这一代为止,梁家已经有5代人在故宫工作。

1984年10月,梁金生成为故宫保管部总保管组组长,开始负责故宫文物的回流工作。总保管组成立之初,属于保管部的一个组,1998年经调整,归属于故宫院办下属的文物管理科,直到2004年2月,成为独立的文物管理处,被戏称为“大内总管”。故宫所有出库房、出院的文物,都必须在这里登记在册;同时,所有从外面以各种形式回到故宫的文物,也必须经过这一关。

上任之初,摆在梁金生面前的工作就是整理遗失文物名单。“当时我一个一个地数,越数越觉得责任重大。”梁金生说。

流失容易,要想一个个找回来可就难上加难,名单上每一个圆圈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很多文物不可能回到宫内,包括大家都知道的三希帖中的《中秋帖》和《伯远帖》。”梁金生说。

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当年因乾隆皇帝将自己珍爱的3件稀世书法珍品收藏于此,故得名“三希堂”。3件绝世书法分别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

据梁金生介绍,1924年溥仪出宫时,企图将《快雪时晴帖》夹入随身行李带出,不想在神武门被查出扣留。日后此帖随同故宫大批南迁文物几经转徙,最后被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至于其他两帖的命运则坎坷曲折。清亡以后,二帖流出宫廷,一度散落民间。

1951年,时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离京出访印度、缅甸。在途经 7 香港做短暂逗留时,他意外得知流失的清宫国宝“二希”在香港。原来,二帖被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赎期限定在1951年底。

郑振铎急忙向中央报告,希望政府能够出资购买,以防国宝落入他国。大收藏家张伯驹也一直关注着二帖的去向,当得知典当给英国银行并欲出售时,便立即上书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得知后当即做出批示,在确定真伪之后,两件国宝以重价购回。1951年12月,王冶秋副局长亲自将二帖送交故宫博物院,结束了两件国宝长达数十年的颠沛流离之苦。

“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是国家划拨回到故宫的,包括《清明上河图》等。”梁金生说。 3.张伯驹捐赠——《平复帖》、《游春图》。

在梁金生的日常工作中,几乎每周都会收到要求捐赠或出售文物的信件、电话。很多收藏家选择了将自己经营一生的收藏捐献给故宫,作为最好的归宿。

张伯驹曾被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称作“最佩服的捐献者”。从1927年至1957年,张伯驹收藏名画墨迹历时30年。1941年,他遭汪精卫手下师长丁雪山一伙绑架,开价数百万,逼迫他变卖藏品以赎身。张伯驹先生宁死不从,僵持近8个月,土匪见敲诈无望,只好将他放掉。

为了不使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流失国外,几经周折,张伯驹终以4万元买下。流亡路上,他把《平复帖》缝入衣被,不曾离身。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1945年从长春伪皇宫中流出,被玻璃厂商人收买下,想转手高价卖给外国人。张伯驹卖掉占地13亩的宅院,凑足240两黄金买下,国宝才没有流失海外。1956年,张伯驹将收藏品中的8件珍品无偿捐献给国家,这其中就有《平复帖》、《游春图》等。 4.出资1800万——买回《十咏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划拨和个人捐赠,文物回流增添了一个新的渠道——拍卖市场竞拍。

1995年秋的一天,北京一个容纳800人的拍卖大厅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也挤满了人。然而,临近9时拍卖开始,现场鸦雀无声。紧张的气氛来自于拍品——张先的《十咏图》。

当天,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代表故宫坐在竞拍席上,而梁金生则是故宫方的举牌人。这也是梁金生首次参加的拍卖会。

拍卖师宣布了起拍价,现场竞争立刻激烈起来。梁金生说,参加拍卖会之前,故宫就下定决心,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也要让《十咏图》回到故宫老家。一次次举牌,气氛达到了白热化,一旦有人高过故宫的出价,梁金生就会再次举牌。最后拍卖会场出现了感人的局面,参加竞拍的代表有人喊起来:不要竞争了,把画留给故宫吧!就这样,在梁金生举起1800万的牌子时,全场顿然安静。随着拍卖师“1800万,成交1并砸下小锤子的那一刻,《十咏图》终于被重新请回了故宫,梁金生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只要有珍贵文物出现,故宫就一直活跃在前台。2003年4月,故宫博物院得知嘉德公司将拍卖隋人书《出师颂》的消息后,立即与该公司进行接洽,并先后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7月8日,北京市文物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定故宫博物院为《出师颂》的优先购买单位。故宫博物院遂动用该院文物征集专项资金2200万元予以收购。“这是迄今为止,故宫花最贵的价钱所买的文物,但这价钱跟《出师颂》的价值是匹配的。”梁金生说。

5.文物回购——时间无限制。

据梁金生统计,故宫回流文物中,拨交接收的总数有165061件,其中一级品为2706件,涉及到中央、军队和地方各机构、单位等。

从有关单位、拍卖公司等征集收购的文物中,总收购件数为53915件,其中一级文物1764件。

捐赠物品中,到故宫的总捐献人数为566人,捐献文物为21875件,其中一级品336 8 件。

“文物回购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梁金生说。现在每年年初,梁金生都会报出当年回购文物的大致计划,再根据掌握的线索,到各地去看是否有适合故宫回购的文物。

“我已经做这个工作21年了,到离休之前,我会一直做下去。我希望在我手上的《故宫已佚古物目录二种》和《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4种》等基本书,上面的珍贵文物都能够回来,能够让我多画一些圆圈。看着文物一个个平安归来,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戴上眼镜细细翻看纸张已经非常脆弱的丢失文物目录,梁金生有些感慨。 6.回流途径。

1911年溥仪盗出故宫,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

1932年被溥仪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溥仪出逃,该画滞留沈阳机场。

辽沈战役后,收存在东北人民银行的保险库。

1950年,拨交到新成立的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

1953年,拨付到故宫博物院。

嘉庆帝将其赏给亲王,流出内府。

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溥心珍藏。

1937年,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

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

抗日战争期间,张伯驹携带着抵达陕西。

1956年,赠与故宫。

1920年左右被溥仪带到宫外。

1945年被分成两件残品流落民间。

2003年,出现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品中,7月28日,故宫出价2200万人民币购得。

2003年8月18日,回到故宫。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蒋彦鑫)

(http://www.daodoc.com 2005年10月09日10:23 新京报 )

3.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座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

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

该院陈列展览强调配合旅游观光事业及为大众服务的原则,院内辟有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各种陈列室。先后成功举办多个大型展览。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该院还举办巡回 9 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该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惠风和畅》、《文物光华》、《故宫宝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清代通鉴长编》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等。

4.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是中国现存下来的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开国时期留下来的宫殿建筑,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明朝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祟德元年(明崇帧九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也曾在这里即位称帝。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共300多间,组成20多个院落。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中路建筑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附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东路建于162年,是沈阳故宫最早出现的建筑群。

大政殿原名笃恭殿,是清太宗与王公大臣议政之所。大政殿外高18米,内高15米,是八角重檐攒尖式的建筑。座落在一个高约1.5米的须弥座台基上,绕以雕刻细致的荷叶净瓶石栏杆。殿宇由大木架结构构成,均为榫卯相接。殿身八面由“斧头眼”式隔扇门组成,可任意开启,内为“彻上明造”。上盖黄琉璃瓦镶绿翡边,正中有五彩琉璃瓦镶绿翡边,正中有五彩琉璃组成的宝瓶火焰珠,宝瓶正中拴有八条铁链,呈放射状伸向八条彩脊,每条彩脊上各有一名黄帽绿袍、腰系丝绦、足蹬皂靴的蒙古力士,牵着锁链,侧首屈身向屋顶,寓意着“八方归一”。大政殿的建筑融会了汉、满、蒙、藏四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以双龙盘往来象征皇权,体现了汉族的特色;八角形象征着满族的八旗制度,黄琉璃瓦绿翡边反映了满族酷爱鲜艳色彩,并以此象征满族从草原上倔起3八个金刚力士寓示着满蒙联盟;殿内棚顶的梵文天花、殿下须尔座和殿顶宝瓶火焰珠体现了喇嘛教的色彩。

大政殿前八字形东西排列着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自北而南,东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亭子式院落建筑”,是清入关前,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中路建筑以崇政殿为主体,南起大清门,北止清宁宫,院落三进,自成体系,受汉族影响最明显。故宫中路始建于1627年。后世皇帝东巡此地,以沈阳故宫作为陪都宫殿,重新兴建一部分建筑。所以,中路的建设从清初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历时一百多年。

故宫中路的第一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讽阁、东西七间楼、太庙。崇政殿又称正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群臣之处。崇政殿为五间九椽硬山式建筑。前后有回廊,围以石雕栏杆。顶盖黄琉璃瓦镶绿翡边。殿内为“彻上明造”,梁架全部为“和和玺”彩绘。殿内正中有“凸”形堂陛,前有金龙潘柱。殿外月台东西有日日晷、嘉量,均为乾隆十三年增设的。

大清门建于1636年以前,清太宗常在此受群臣谢恩。飞龙阁、翔风阁均为二层,五间九椽硬山式建筑。太庙是清朝祭祖之所。

故宫中路的二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协中斋、师善斋、日华楼、霞绮楼,是一个过渡性院落。协中斋和师善斋是皇帝东巡时,皇子的寝所和书房。三进院落包括凤凰楼、清宁官、关雎宫、衍庆宫、麟趾宫、永福宫等。再往后就是御花园。

凤凰楼原名翔凤楼,为三滴水歇山式建筑,是当时京城最高建筑,“凤楼晓日”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建于皇太极时期,是太宗小憩和宴会的地方。清人关后成为贮藏“实录”、“玉雕”、“圣训“和供奉“玉容”的地方。

清宁宫是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是一所具有满族特色的建筑。前后有出廊, 10 顶盖黄琉璃瓦绿翡边,“口袋房,万字炕”。院内东南角有祭天用的索伦杆。清宁宫两侧为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为宸妃所居)、永福官(为庄妃所居)。西配宫为:麟趾宫(为贵妃所居),衍庆官(为淑妃所居);麟趾、永福二宫,在乾隆时换匾。

故宫西路建筑以文溯阁为主体,辅有仰熙斋、嘉荫堂等。建筑年代略晚,建于1782(乾隆47年至48年)。文溯阁是二楼三层建筑,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它仿明代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专为收藏大型图书《四库全书》而建的。是全国收藏《四库全书》著名的七阁之一。阁东有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及《宗孝宗论》。阁后为仰熙斋,是皇帝的读书之所。阁前为嘉荫堂,对面为戏台。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1)亭子式建筑。亭子式建筑把满清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揉合于宫殿建筑格局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2)高楼建筑、绿翡边。沈阳故宫多高楼,北京故宫少见。屋顶黄琉璃瓦镶绿翡边仅沈阳故宫独有,北京故宫全为黄琉璃瓦。

(3)宫高殿低。沈阳故宫的清宁官及四座配官,均高于皇帝议政之所的大殿,和北京故宫正相反。这与满清夺取全国政权前,重视军事,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指挥有关。

(4)满文在左,汉文在右。沈阳故宫的门额满文在左,汉文在右,合于满、汉文的书写习惯。而北京故宫正相反,门额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

第16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查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下载故宫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下载的故宫图片。 看得出,同学们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四、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

全班讨论明确:文章的顺序,也就是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导入并要求学生出示图片

听读并画出有关方位词

完成练习一3分钟

对象的特点。《故宫博物院》的顺序安排,和故宫的建筑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安排。

五、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

1、2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315段)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六、学生质疑

七、小结:

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间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 一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篇说明文正是相略得当的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的介绍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

八、布置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生字注音3遍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小结,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重点研读:

A、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全班讨论明确:

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

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出示投影 ,要求回答

四、读课文,思考问题

讨论并交流3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B、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1、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都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定方位。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

3、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C、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吗?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倾向吗?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讨论交流,教师予以补充。

六、布置作业:

预习15课,查阅有关《说屏》中的古诗文。

板书设计:

第17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3、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法。

难点:

(一)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二)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 初步学写说明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首歌好听吗?这是我们初三(六)班的班歌《我相信》,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们一直都相信: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实验中学的教师王晓洁,今天回到知堡中学,我倍感亲切。不必说布局美观的校容;也不必说团结奋进的校风;单是那些年那些美丽的人和事,就让我常常凝眸回望,因为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知堡中学成就了现在的我,老师相信:知堡中学这方沃土也定会成就在座的莘莘学子,大家相信老师说的话吗?

现在,让我们自信满怀的走进本节课的学习。板书课题《故宫博物院》

首先:我来简单的说一下这节课。(开始说课)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比学赶超: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

获胜的小组,老师会送给你们每人一个温馨的礼物,想要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1.读一读 矗 立 鳌 头 点 缀

攒 成 蟠 龙 湛 蓝 2.写一写

额 fāng ( ) 金 luán( )殿 zǎo( )井

liú ( )金 liáo( ) 绕 击qìng( )

3.故宫知识知多少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北京的中心

(2)故宫还有哪些称呼? ----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4)皇帝的宝座在什么大殿中? ---- 太和殿

(5)学子们在什么大殿中参加殿试? ---保和殿

(6)“三大殿”装饰最多的是什么图案?----龙

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到位,为了鼓励大家的精彩表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文本的视频朗诵,想听吗?

那就赶快拿起笔来,边听边完成课后第一题。一会要来汇报你们倾听的效果。

三、赏读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倾听效果。

(一)、明确说明顺序

明确: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它是按照作者的游踪顺序(由南到北)来介绍的。

本文由南到北,采用空间顺序,逐次介绍故宫的建筑物。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内容是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每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种景物就向我们介绍。这种写作顺序叫空间顺序,也叫移步换景的写法。)

(二).明确结构特点

明确了写作顺序,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第

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概括故宫建筑群的特点?

开篇交代:故宫建筑群的特征是“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最后总结:故宫的特征是“宏伟的建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刚才,我们跟着视频朗诵大致游览了故宫,现在,老师组织了一个免费参观的旅游团,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告诉老师,你最想到哪里去参观、并说明原因。

四.品读

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5--8自然段,(可以选出自己组最喜欢的一段进行品读,一会每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作为我们的“友情导游,”带领我们共同领略一朝一代的皇帝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5---主要写太和殿的外观特征。(主要抓住色彩特点来介绍) 6---主要写太和殿的内部装饰。(主要抓住龙的特点来介绍) 那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呢?(朱漆方台) 顺序:上—下 中央---四周

7---主要写太和殿的建筑位置。(主要抓住中轴线上来介绍) 8---主要写太和殿的作用。 (主要抓住大典威严的气氛来介绍) 顺序:外—内 中央---四周

作者写太和殿用了4个自然段,主要写出了它的外观特征、内部装饰、建筑位置及它的功用。 那对于其他建筑呢? 一笔带过这种写法叫什么?(详略得当)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使文章的重点更加突出)

这种对能直接表现事物主要特征的材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而对其余的一笔带过的写法叫详略得当。

评比竞赛结果,送上温馨的礼物。 (希望老师的礼物,能让你感到开心和快乐。)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故宫博物院无与伦比的美。我们中华文化艺术宝库永远都是取之不竭的,你还知道哪些令世人瞩目的瑰宝?)

生:长城。

生:秦始皇兵马俑。 生:敦煌莫高窟。 „„„„

师:巍巍的古长城,壮观的兵马俑,瑰丽的莫高窟。饱经忧患的神州大地竟孕育出世上如此美丽的景观。同学们,你们难道不应该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骄傲自豪吗?

师:对,不过作者更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骄傲自豪。 课堂小结: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生:敦煌莫高窟。

„„„„

师:巍巍的古长城,壮观的兵马俑,瑰丽的莫高窟。饱经忧患的神州大地竟孕育出世上如此美丽的景观。同学们,你们难道不应该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骄傲自豪吗?

师:对,不过作者更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骄傲自豪。 现在,让我们放声美美的朗读,读出你心中的赞美,读出你心中的自豪,读出你心中的骄傲。 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将我们驰骋的思绪拉了回来,可是我们依然情牵故宫,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不懈奔跑,终有一天定会圆梦故宫。

第18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以及具体说明。

3、增加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游览过故宫吗?(游览过故宫的同学介绍)

课件展示: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为什么叫“紫微城”呢?原来古时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yuán)二十八宿。三垣指三个宫城,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中间,北斗星的东北方向,于是古人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被认为是天帝之子,故皇宫取“紫”字;又因为皇宫是禁区,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解放后,又称“故宫博物院”。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故宫博物院”。

二、预习反馈

1、作者简介

黄传惕,1934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笔名黄羽。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

2、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矗立(chù)

鳌头(áo)

额枋(fāng)

蟠龙(pán) 藻井(zǎo) 鎏金(liú)

雍正(yōng) 迥然不同(jiǒng)

(2)解释下列词语。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矗立:高耸地立着。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三、合作探究

(一) 初读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交流点拨:本文主要从故宫的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及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等等介绍故宫;

特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二)文本研读

1、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填写课后练习中的图表。

2、思考讨论:(1)本文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文中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哪些?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1)本文主要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正好与故宫的建筑顺序以及参观的线路相吻合,使全文条理分明。

(2)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前朝”和“内廷”。作者选择了太和殿作为前朝三大殿的代表而详写;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内廷“后三宫”也是略写;这样安排,点面结合,既节省了笔墨,又照顾了全局,且突出了重点。

3、重点阅读“太和殿”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2)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3)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4)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交流点拨:(1)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2)先介绍太和殿的台基,设置奇巧,暗示渲染了它在三大殿之中地位之尊崇;再写其外观的气势宏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说明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封建皇帝凭借雄伟建筑显示其威严。

(3)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4)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章,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

4、探究“说明方法”: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大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和谐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面对规模如此宏大的说明对象,作者运用了多种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例如:“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一句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宫产生整体印象。

仿照上面示例,跳读课文,批注行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品析说明语言:

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6、小结(填空)

本文按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作者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四、达标测评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蟠(pán)龙

金銮(luán)殿B.妃嫔(bīn)

中轴(zhóu)线C.奏(zòu)报

翊(lì)坤宫D.慈禧(xī)

乾(qián)清宫2.根据拼音写汉字。zhàn(

)蓝

áo(

)头肃mù(

tán(

)木击qìng(

zǎo(

)井 3.下列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玲珑奇巧烟雾缭绕 池馆水榭B.龙凤成祥藤萝翠竹 点缀其间C.迥然不同横惯东西 和谐统一D.大肆挥喝错综相连 井然有序4.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________,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A.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B.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殿宇C.重重殿宇,道道宫墙,层层楼阁D.层层楼阁,重重殿宇,道道宫墙5.从课文中选出三个体现故宫建筑群特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运用空间顺序写一段文字,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150字左右)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第19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 概述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及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⑶ 简述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⑴ 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⑵ 灵活运用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会写说明文。

3、情感目标:

通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音:

磬( ) 攒( ) 鳌( )头 琉( )璃 藻( )龙 ( )井 銮( )殿

2、辨析字形: 卸──御 拢──珑 湛──斟 缀──辍 谐──楷 赐──踢 琐──锁 蟠──藩

3、解释词语并用词造句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选几位同学回答,明确:

1、qìnɡ cuán áo liú zǎo pán luán

2、卸(推卸)──御(抵御) 拢(合拢)──珑(玲珑)

湛(湛蓝)──斟(斟酌) 缀(点缀)──辍(辍学)

谐(和谐)──楷(楷体) 赐(赐予)──踢(踢球)

琐(琐碎)──锁(枷锁) 蟠(蟠龙)──藩(藩篱)

3、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⑴ 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⑵ 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⑶ 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为中国,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⑴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⑵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⑶ 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

①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②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③ 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六、说话训练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选四位同学口头介绍,其余同学评价。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个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业

九、教后体会

第20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推荐]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故宫博物院》是篇解说词,出现在《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三篇说明文之后,基于七年级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学情――能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等要素,笔者试图挖掘出本文的教学价值作者如何做到清楚明白地介绍故宫这样宏大的建筑群。其要点有两个一是说明顺序清晰,作者选择了故宫建筑群的中轴线,按从南向北的顺序加以说明;二是突出重点,在故宫的众多建筑中,作者抓住中轴线上最中心的建筑详细说明,其余中轴线上的建筑抓其特征作简要说明。

教学设计要努力借助适切的学习活动,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所以笔者着力于学生学的活动的设计和落实,并努力使学生的文本学习与生活对接。

【教学目标】

1.准确、快速地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掌握通过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和突出重点建筑介绍宏大建筑群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析标题,导入新课

[学习活动]读标题,根据自己掌握的说明文知识,看看标题提供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对说明文有所了解,大体能够辨识标题“故宫博物院”是说明对象。而且,对故宫博物院宏大这一特点学生会有普遍认知。设计该活动的目的是寻找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同时激活学生的已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文本说明对象及对象的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说明对象特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二、借助练习,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边阅读文本,边完成课后练习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答题困难的呈现就是学生学情的呈现。同时,借助完成课后练习一实现三个目的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抓重点,了解文本具体的说明对象;明顺序,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三、介绍路线,明确顺序

[情境创设]现在你是故宫的导游,有一群游客前来游览故宫,因为时间有限,只够走一条路线,请你设计最佳路线,并把这条路线介绍给游客。

活动要求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设计;推选一人介绍线路,另一人板书;请注意介绍语言的清楚准确。

PPT呈现故宫全景地图。

现场采访你是按照什么路线进行介绍的?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线?

[设计意图]这一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这条说明顺序被选择的必然性,以及选择这样的说明顺序能够发挥的作用。结果呈现的时候有说有写,说是表达,需要整合小组集体讨论的成果,并按照教师的要求有顺序且清楚准确地表述;旁边的板书要配合发言的同学呈现小组讨论的成果,不仅要汇总小组讨论的情况而且要提取出重点,这是学生在讨论基础上认识再提升的过程。

四、重点说明,紧抓特征

[情境创设]有一位外国游客因为要提前离开,没有时间走完你介绍的全程,可是他非常想对故宫的建筑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建议他重点参观哪里?你会怎样介绍?

活动要求小组内成员讨论确定;推选一人介绍,另一人板书;请注意介绍语言的清楚准确。

PPT呈现故宫全景地图。

现场采访你为什么详细介绍太和殿?如果游客想稍微了解一下其他宫殿你打算介绍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抓重点进行介绍的说明方式”。在这一学习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现场采访的追问非常重要,因为学生通过结果呈现,基本能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明的――抓住重点进行说明,但未必了解作者抓住重点进行说明和文本主次顺序安排的原因。因此,追问是在活动结果呈现的基础上为学生深入思考提供支点,也是把学生从活动中引入到文本上。通过思考,学生可以理解这里是紫禁城的中心,文章第8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功用,可见第8自然段是有说明价值的。它帮着作者向我们解释了详细介绍太和殿的原因,这也是第7自然段作者重点说明金銮殿的意义。

五、拓展迁移,落实实用

[情境创设]请同学们为外来听课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最佳行进路线和这条路线上你最想向老师们推荐的地方。

活动要求请各小组交流、确定;推选一人介绍,另一人板书;请注意介绍语言的清楚准确。

[设计意图]这一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落实应用文实用性的关键一步。学习应用文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帮助学生更为便捷地生活和学习,如学习看说明书,不会服错药;学习看地图,不会走错路;学习产品使用说明书,不会出现安全事故。这都是应用文的实用价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在一个熟悉的建筑群中合理地设计行进路线,以及能够抓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很有帮助。

六、借助作业,书面表达

[作业]请同学们把刚刚对学校的介绍整理成一篇解说词,然后把这篇解说词交给你的同学,请他按照你介绍的路线行进,并观察你所介绍的具体地方。回来后互相交流解说词写得是否清楚、特征介绍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口头表达是一种认识的反映,而书面表达则是更高层面的要求,这一课如果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显然还不足以体现实用文的实用价值,而且学习效果的检验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作业既能够将说(课内)提升为写(课外),而且通过作业检验的方式激趣,以兴趣牵引学生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中完成对作业质量的评定。

【导师点评】

巧借活动 紧贴实用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解说词,归入“说明文”范畴。编者把它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属于讲读课文。单元学习要求是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同时,单元导读中有这样的表述“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一般情况下,设计这一课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文章看似简单,却很难深入学习;实用类文章乏味,很容易使学生缺失兴趣点。而马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教学有了趣味和落点。在此,我们通过探究她的问题解决之道来认识类似文本设计中的起点和目标。

首先,马老师自身对文本有深入的解读,随着对文本的解读一点点推进,这篇文章独特的地方渐渐凸显不到两千字却把宏大建筑群介绍得清楚明白。这一点得以实现靠的是作者选择了清晰的介绍顺序――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之所以选择这个顺序是因为这条线既是故宫建筑群的中轴线,也是故宫建筑群建造的顺序,是最适合游览者游览的最主要路线。其次,作者在顺序推进的时候,突出了重点建筑的介绍――金銮殿,其他建筑与此对照只进行突出特点的介绍,这样一来主次分明,要言不烦,清楚明白。

教学点已经确定,解决困难就有了切入点。接下来是教学设计,教什么是一个层面,怎么教是另一个层面,它并非教师解读后就可以解决的。用适切恰当的方式把教师解读的内容根据具体学情落实,是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这个环节中要着力进行的是学生学的活动的设计和落实,因为学的活动是目标达成的最有效抓手,也是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途径。

怎样进行学习活动设计?要基于学情,指向目标;要创设情境,以其新奇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马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活动(以导游身份介绍路线)能带动学生对文本说明顺序安排的把握,第二个活动(向外国游客介绍建筑)能带动学生对抓重点进行介绍这一说明方式的了解,第三个活动勾连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在生活中落实,以强调实用文的生活实用性。活动设计以导游为形式,既有口头介绍,又有需要精准表达的书面作业,有助于达成口头表达与写作的融合。

(责任编辑方龙云)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