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3 07:54:3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日》教学设计

• 《日》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作者并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学习重点

理解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三、学习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取向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视频《飞蛾扑火》《夸父逐日》的小故事引出。两个小故事跟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 2003感动中国·巴金:百年人生笔写成

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二)作者简介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

历史背景 :这篇作品写于1942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淹没,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期盼胜利的到来。

(三)内容研习

1、理解生字,请学生注音:

kuā

yáng

shùn

cuō

夸父

旸谷

瞬间

一撮灰

2、配乐朗读。

3、指名学生感情朗读,教师点评后,学生齐读。

(四)探讨交流

1、有人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夸父逐日——自不量力初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怎么看的? 明确:赞美、歌颂、怀恋

2、作者为什么会异常的赞美和怀恋呢?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吗? 明确: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作者是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3、介绍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五)合作探究

1、“飞蛾”与“夸父”,一个形体渺小,一个形体伟大,似乎不可比,但在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大声朗诵第3段,可以用原文回答)

明确: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2、在叙述完夸父和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明确: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3、散文诗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请你有感情的再次通读全文,然后用一个四字短语说说你读过本文之后的感受? 明确: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激情洋溢„„

4、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作者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可以用原文回答)

明确: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愿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奉献自己的一切。

(六)质疑辩论

你认为夸父逐日值得吗? 双方进行辩论

(七)拓展延伸

1、生命是可爱的。但生命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呢?

联系作者写作本文时间,当时国情,如果你生在当时,会作出怎样的抉择?今天,祖国崛起,你又将怎样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呢?

2、请同学们试用“我愿做___________,我要_____________”的句式表述。

3、想一想:

我们知道的有关“日”的诗句有哪些?

(八)巴金语录小结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

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九)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十)板书设计

飞蛾扑火——追求光(理想,舍生取义) 夸父逐日——追求热(理想,勇于牺牲)

推荐第2篇:巴金《日》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之《日》教学设计

宜阳县董王庄乡初级中学

王孟坤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在文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日》是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讨论点拨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 PPT、FLV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成语故事《飞蛾扑火》动画,说出对飞蛾扑火做法的两种不同理解,引出本文:巴金在他的散文诗《日》中提到了这个故事,他对飞蛾扑火的做法是什么态度呢?

2、初读课文:

作者对飞蛾、夸父的做法持什么态度:赞美?否定?

3、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开始使用“巴金”笔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鲁、郭、茅、巴、老、曹”是现代文学史上的6位文学大师 。(出示巴金有关图片)

本文的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1941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并思考其含义。 (2)日的象征意义

-----太阳象征强烈的创造欲望与火花

-----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

-----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

-----太阳象征善的理念 ----太阳象征生命和力量

(3)课文由飞蛾扑火联想到了古代的夸父逐日,飞蛾、夸父有什么共同特点?

(基本观点:敢于追求、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l、2段):写飞蛾、夸父为追求光和热而甘愿牺牲。 第二部分(

3、4段):写人间没有了光和热,只是黑暗的寒冷世界。

第三部分(5段):写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去追求光和热。

5、合作研讨 合作研讨

(一)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合作研讨

(二)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合作研讨

(三)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合作研讨

(四)

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6、文章脉络

7、主题归纳

《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旸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将士为国捐躯。

8、拓展

(1)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举例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标准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值得永远铭记的革命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战斗英雄和革命群众的杰出代表;坚决拥护和支持革命事业,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的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时间限定在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即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标准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贡献的各行各业杰出代表;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官兵、青年学生以及其他先进典型。

(2)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

(3)谁是筑梦者? (4)作业

课后学习“双百人物”事迹,写一篇读后感。

推荐第3篇:《生 日》教学设计

府谷县第十三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 生 日 》教 学 设 计

府谷县第三小学 余丽霞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的第一课时第90页“生日”。 教材分析: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统计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本课侧重于学生对过程的评价与体验,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表格的过程,在发展统计观念的同时,提高分析、推理、交流的能力。本课的特色在于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生活,学会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在实践性的活动中应用知识。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主线,让学生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对自己的问题分析思考,进行交流和改进,从而掌握统计的方法。 学情分析: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能用统计图中

- 1

府谷县第十三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班主任商量好了,准备在咱们班进行一次生日调查活动,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生日)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有效的调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2、认识四季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个月份出生的? (课件出示季节歌):

三、

四、五月是春季,

六、

七、八月是夏季,

九、

十、十一月是秋季,

二、

一、二月是冬季。(1)记一记 (2)说一说

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和你的同桌说说。

二、收集整理数据 亲历统计过程

1、想一想:(调查方法)

老师听了同学生日有的在春季,有的在夏季,有的在秋季,还有的在冬季的。要想准确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我们该怎么办呢?(举手、起立、做标记、举不同颜色的卡片) 2.合作调查,交流成果

(1)小组调查:

先在小组里调查,每位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由组长负责记录。

- 3

府谷县第十三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此环节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全课自结 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调查你们学习小组喜欢图书的情况。 板书设计:

生日(统计)

三、

四、五月是春季

六、

七、八月是夏季

九、

十、十一月是秋季

二、

一、二月是冬季

推荐第4篇:《端午日》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民俗风情内容的学习,课前我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资料,下面请小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搜集的资料。(师问:2分钟可以了吗?)

(生讨论的基础上)小小组代表发言(多媒体交替出现有关传统节日的画面)

2.刚才你们说到了端午节,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吗?(师)

(生回答)

(老师作适当补充)(媒体出示有关文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节有关的文章(画面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哪些同学愿意出来把文章朗读一下。(师请学生读,并提出听读要求)(出示朗读的配乐画面)

要求:(1)认真听,听完后能作恰当的点评。

(2)听完后能说出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2.研读重点段落并作深层探究

刚才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内容最精彩,同学们愿意看吗?

(1)播放赛龙舟的场面(学生欣赏)

(2)请学生齐声朗读有关这方面的文字

(3)在读的基础上,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画面显示)

A:如果你也在岸上看他们赛龙船,或者你就是龙船上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联想?有何感受?

B: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渲染龙舟竞渡的场面的?

(4)我们常说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针对课文内容,谁有疑义吗?

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

3.借助课外材料作拓展探究

本文作者凭借自己自学成长的语言功底把龙舟竞渡的场面写得非常精彩,同学们想学吗?今天老师想为你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你们大显身手。

(1)播放舞狮子的画面。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

(3)小小组先交流,再班上交流,并请学生作评价。同时画面显示老师写的舞狮子场面。

三、总结全结

1、请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民俗风情,课后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做成卡片,准备交流。

推荐第5篇:日 出教学设计

日 出 教学设计 成武二中马春彦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体会日出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日出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观察过日出吗?能否描述一下?学生举手描述

今天我们来阅读欣赏刘白羽的《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学习新课

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讨论:作者的描写跟刚才你们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关于日出、特别是色彩方面的新词句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以及采用修辞产生的效果等。 (1)细致写出日出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天空呈现的色彩变化。如: 清冷的淡蓝色 黑沉沉 红带 红海 暗红色的光 黑色无边 磁蓝色 墨蓝色 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更红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2)采用比喻产生的表达效果。如: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问:海涅的这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泛滥”到底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云海和它的状貌。作者实际是站在布罗肯高峰上,他说“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像是”,“使人以为”就是说并不是真的,“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山峰的大部是被云海所遮蔽,给人造成了错觉。这里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晨曦微明中从高峰远望,云海茫茫给人的印象。

提示:如果直接写“云海”,因为常见,就很难给读者新鲜的冲击力,而作者这么一写,就把他那份独特的感受,细腻而生动地推到读者眼前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上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诞生过婴儿的母亲”来比喻整个宇宙?这个比喻与后面的议论有什么关系?

——与文章所表达的歌颂祖国的主旨相关,因而对后面以议论抒情的方式来歌颂新中国起到铺垫的作用。写作年代是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9年,全国正处于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亦同。

提示:比喻是散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使表达的事物生动形象。但是,用什么来比喻是有讲究的。使用比喻,要注意在感情上,语言风格上的一致性。

(三)布置作业:

1、本文重点字词练习:解释词义,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萧瑟 绯红 拂拂 无羁 簇拥 瑰丽 黛色

2、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朗读并分析最后一段。

1、师:上节课我们好像在探讨“怎么写好景物”,谁能告诉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

——细致地观察;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采用恰当的修辞;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2、师:但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让大家来帮我解决。你看:

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作者采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云层形容为主动让开的“急流”,这是云层的实际状态,还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呢?

还有: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一轮朝日。

“肃穆的欢悦”是太阳自身的状态,还是作者主观的感受?

——事实上,本文许多句子都是这样。要写好景物,除了准确细致地观察和描写以外,一定还要有本人心灵的加入。才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那份感受,才能让文字活起来。(板书)

古人说:“以情观山,则情满于山”, 不论观什么,都应如此。我们今天讲的,可以说是“以情观天,则情满于天”吧。

3、师:老师还有问题,本文不是写日出吗?可是你们翻翻,全文作者直接写日出的感受的篇幅有多大?

——才五分之二!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引用别人文章,还有五分之二左右是写自己在印度和黄山两个地方没看成日出。(板书)

4、师:把这么多的文字花在这些方面是不是跑题了?

——不是跑题。这样写使文章的表达丰富了。用别人所经历的日出来烘托自己经历的日出,用自己两次特意等待日出却终竟失望,来蓄势反衬出这次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显出此次观赏的弥足珍贵。

这样的写法也是散文常见的写法,我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写文章时不要为了“形散”,而没有主题地随意乱侃,或虽有主题,却没有按照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那样都会使文章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5、师:作者在最后说道,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景象。那么作者想在表达什么?

作者在抒情在议论,,同时结合写作背景(1958)引导学生说出日出的象征意义。

(七)现在我们就牛刀小试一下。

当堂完成小作文修改:将小作文发给大家,上边已经有老师对一些需要修改的语句画出的批改线条。要求大家根据所学的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小作文,然后誊抄在作文本上,作为正式作业。

(八)作业:

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

2、默写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日 出

刘白羽

怎么写好景物: 怎样写好写景的文章:细致地观察

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 + 心灵的参与(主观感受)采用恰当的修辞 丰富性

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 +烘托、对比 日出的象征意义

文章表达的

推荐第6篇:《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和生字宝宝交朋友吗?(生:喜欢)是呀,和生字宝宝交了朋友,我们就能自己读书、看报,还能自己写句子,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啊!可是你知道吗?生字宝宝之间也喜欢交朋友,而且他们在一起还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字呢!是不是很有趣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来,我们先来见见几个老朋友,看你们还能准确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吗?(摘苹果:看这些又红又大的苹果,想把它们摘进篮子提回家吗?)

2、再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早上太阳出来,光芒四射,为我们的大地带来了光明,它是我们的老朋友“日”,这又是什么?(图片)夜晚,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即使是在晚上,大地上也有光明,它是我们的老朋友“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那么“日”和“月”手拉手做了朋友,他们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3、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想想“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光明、明亮。)你们反应真快!

4、“日”和“月”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相处得十分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总是让着弟弟“月”,它把大部分的位置都让给了“月”,这样组合起来的字才好看。所以我们写“明”的时候就要写得左窄右宽。跟我说“左窄右宽”,生跟读。现在请你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写一写这个字。(板书“明”)一起来拼出它的读音。生:míng。师:再来一遍。想一想读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后鼻音,二声)

5、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能不能用“明”组词,给它找找朋友?(生:明亮、光明、明星)今天我们就要学很多像“明”这样的字,它是由什么字和什么字组成的?“日”和“月”(板书)一起来读读咱们的课题——9 日月明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范读:孩子们,小耳朵仔细听,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师: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预习了第九课,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生齐读。

3、请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将圈出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一听,不会的字请同桌教一教。

4、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看看你们的自学情况。请谁呢?(请生读并评价)

5、刚才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时候,有的音还不太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生字宝宝。

出示ppt图片:

力:与刀作比较刀字出头力力力 木:与“目”作比较

男:为什么是田力男呢?古代在田里出力种庄稼的都是男子。 尖:找找生活中尖的东西

尘:翘舌音,前鼻韵,上下结构 双:三拼音节

从:平舌,后鼻韵,左右结构

众:翘舌,后鼻韵(字谜:上面一个人,下面两个人,仔细一看很多人) 林:边音,前鼻音

森:平舌,前鼻音(字谜)

6、开火车认读生字

6、再读课文:生字宝宝藏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读准他们吗?请你读一读课文的前四排。

三、巩固识字,了解会意字

1、游戏巩固:指生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

2、看看这三个篮子里的苹果,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会意字规律:刚刚我们学的明、尘、双、从、众、林、森这几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跟我读,会意字。(生跟读)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的新字,新字的意思就是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

4、现在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的前四排,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四、再读课文,理解字义

1、现在看老师示范一遍拍手一边读课文前四排;

2、男女生读课文前四排;

3、师生混合读课文前四排;

五、书写指导

1、我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木”和“林”。我们首先写“木”,它是一个独体字,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木”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以上一点点,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一写。(板书笔顺: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撇,四笔捺,共四画。)现在请你在书上描红“木”,并自己写一个“木”字。背写字歌:写字做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身正,笔稳,心静。

2、林:左右结构,木字旁

林是由两个木字组成,看谁的火眼金睛能发现左边的木和右边的木的不同。

(左边的木要写窄一些,右边的木要宽大一些,左边的木变成木字旁的时候,一捺变成了点。)现在请你在书上描红书写“林”,并自己写一个“林”字,注意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推荐第7篇:《端午日》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专题。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文中洋溢着浓郁的湘西风情,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的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鸭子欢快场面。精彩的场面描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文章情节描写具体、而且热闹,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湘西一带过端午的气氛。 【设计思路】

本篇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激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倡学生多角度创造性阅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环境下进入端午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有直接的体会,寓学于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全文教学应当始终抓住“语文”来教,而不能在风俗习惯的泛泛而谈中让课堂远离了文本,在研究中可以对场面描写的词句做重点的揣摩、领会,分析场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欣赏赛龙船场面的精彩描写,让学生掌握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让学生体会赛龙船表现的奋力争先、团结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

1、精彩的赛龙舟场面描写。

2、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导入,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端午的由来和风俗。引入沈从文笔下的具有湘西风情的端午。 教师板书:端午日沈从文

2、简介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创作中影响较大原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3、扫除字词障碍。

茶峒() 裹着()蘸酒() 翘起() 泅水()干燥()老鹳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带着下列问题读课文

1、找出文中描写的几个场面,并明确写作顺序。

明确: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舟,胜利者领赏,下水追赶、捕捉鸭子等几个场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

2、文章写了端午的哪些风俗?

明确: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看划船、赶鸭子等。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1、多媒体出示赛龙舟的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赛龙舟的场面。(仔细观察,尽量具体地描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2、全班朗读课文中赛龙舟的场面部分,欣赏作者精彩的场面描写。

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并在文中划出相关的描写词语。 学生板书: 桨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锣鼓手:敲打调理

3、思考: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的作用?

明确: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教师板书:团结合作奋力争先

4、再读课文,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明确:(1)“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2)看比赛的人们:“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3)“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这在描写角度上属于侧面描写。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四、互动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讨论:文章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作者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详写了赛龙舟的场面,略写的是赶鸭子的场面。并按时间顺序安排,文路清晰,渐次展开,既突现了重点场景,又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2、如果你们当时也在赶鸭子边上的话,请想象一下人们竞追鸭子的细节。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或者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想一下,河面上抓鸭子,一般会采用些什么方法?并用100字左右描述出来。

提示:穷追猛打迂回包抄合力擒抓守株待兔„„

要求三至五分钟内完成,然后交流:抽两三个同学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

五、迁移应用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乡的中秋节有什么样的风俗呀?请大家回忆一下中秋节那一天,特别是那个夜晚,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渡过的。请把你回忆到的事情用文字写下来,尽量能抓住重点,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把中秋节的氛围给突现出来。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齐随着沈从文去茶峒参观了他们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不虚此行!作者抓住湘西端午日中龙舟竞赛的重点,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比赛的热烈与欢腾,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过这个充满了喜庆的节日。 【板书设计】 端午日沈从文

参赛人(正面)热烈欢腾

龙舟竞赛(详)团结合作奋力拼搏 看赛人(侧面)紧张激烈 竞追鸭子(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详写与略写相结合 【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专题。了解斑斓多彩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节日进行分析、学习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主题,按时间顺序写了争看划船——竟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表现了茶山同人同庆端午的风俗,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教学的重点放在“争先划船”的品读和领悟上,既做到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不忘让学生局部咀嚼品味,教学成效显。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利用与教材相关的资源,如让学生在课外了解当地端午风俗,把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沟通起来,使课堂呈现开放状态,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但对场面描写这个难点突破上稍欠深入,使得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流于仓促和浮泛,对这几种描写方法的认知不够扎实。在随后的对“追鸭竞赛”的场景描写中,有的学生就没有能够有意识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练习。

李晓敏

推荐第8篇:《日月明》教学设计

4.《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3个会意字,正确书写生字“力”。2.过程与方法:初步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生字

1.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2.怎么摘呢?别急,要是你们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苹果自己就乖乖地落到地上了。(点击课件)

3.同学们真能干,我们满载而归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非常有意思的的生字宝宝,好吗?

二、直观导入,形象感知

1.(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课件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开火车正音。 4.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

5.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三、正确朗读课文

1.打开书,师配乐朗读。2.生跟教师读。

3.生自由读。自己轻声试读,遇到不会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4.分大组对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读得可真棒!开火车会读吗?开双轨火车。正音:鲜、尖(拼一拼,注意读准变调)休、灭(拼一拼)森、从(开火车读准平舌音)众(读准翘舌音) 6.师生合作读。(师读日月——,生读——明。) 7.同桌小朋友也这样来玩一玩。 8.去掉拼音看大屏幕读。

9.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用看拼音都会读了!再加大难度还会吗?(大屏幕隐去前面两个字,生字变红)现在还会读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10.不按顺序会读吗?我指到哪,你就读,会吗?指名读。会读的小朋友都来试试。

四、层层递进识记生字并理解字意

1.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的,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猜一猜的游戏。看看图,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课件演示: 灭:这一横就像灭火的树枝;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 看:用眼睛看看手。

休:人要变成“亻”人靠在树下休息。 林:捺要变成丶

2.会看图猜字了,那看字你能来想想画面吗? 出示:鲜、尖、尘、从,自由选择来说。 师点拨:

鲜——我想起了一首儿歌,想听听吗?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有意思吗?如果你们也想起一些儿歌也可以来告诉大家哦!

尖——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看看这些尖的东西都长什么样? 尘——尘土飞扬。

从——皇帝出行时,都有很多随从。

3.看图猜字会了,看字想画面也会了,再出个难题考考大家好吗?

猜字谜: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拿出卡片,师引说。

5.你能给“众”也编个字谜吗?

6.小朋友们可真棒,相信这些字你们一定都会读了。(出示课件)

五、书写指导

1.小朋友们用了各种好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出示生字“力”齐读。2.师范写,一边说笔画。

3.问:你知道力是由几笔组成?第2笔是什么? 4.跟师写横折折勾。 5.跟师书空“力”。

6.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7.投影出示互评,指出优点(尽量不提缺点),再写一个。

六、知识拓展

1.课件出示:

一、

二、三顺口溜,学生口头填一填。2.师介绍关于“会意字”的知识。

河北秦皇岛 王江艳

推荐第9篇:《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反思 [教材简说]

《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编排的体系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韵文的词串压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识得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重点指导“钩”这个笔画。

2、自主选择中发现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养成初步的认字能力。通过配乐朗读,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力。 [教学反思及片断]

反思一——精设导入一箭三雕

师:(课件出示大大的火字)这是什么字?它是怎么造出来的?

那如果森林着火了,你说该怎么办呢?

生:用灭火器把它熄灭;用水枪灭掉火;用衣服扑打„„

师:大家看古人用什么来灭火呢?(课件出现树枝灭火的动作过程)原来“灭”字就是在火上加了一根树枝,真有意思,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多这样有趣的字,你们想学吗?

教后反思: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这首优美乐章的前奏。课伊始就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是此设计意图之一。从教材编排的体系看,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单元之前的《口耳目》象形识字课显然为本课会意识字做了很好的铺垫,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此为设计意图之二。引导学生发现会意字的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课文其他会意字成为可能,此为设计意图之三。

反思二——学中发现努力探究

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提出“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哪个会意字的规律就讲哪个字。老师作适当点拨。如:

1、明:课件演示(太阳和月亮都很明亮,它们在一起就更明亮了。)

2、休:一高一矮两学生演一演。

3、人——从——众:课件演示教师讲解,扩词理解。

4、尘:学生用手轻擦桌面。

5、尖:联系旧知,板画“草芽”、“小船”。

6、林、森:出示森林画面,练习说一句话。

7、男:演一演在田里干活的样子。

8、鲜:板画冒着热气的鱼和羊肉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孩子们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难看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孩子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发现构字规律,互相倾诉,欣赏别人的发现成果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与情感也在互动。学习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强,学习能力在增强,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逐渐形成。另外,为了在认字之初给学生以强刺激,加深孩子对生字的第一印象,我还利用图画、动作、语言描述、动画课件演示,生活情景创设等手段加强汉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时,也保持了孩子识字的兴趣。

教后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孩子们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难看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孩子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发现构字规律,互相倾诉,欣赏别人的发现成果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与情感也在互动。学习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强,学习能力在增强,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逐渐形成。另外,为了在认字之初给学生以强刺激,加深孩子对生字的第一印象,我还利用图画、动作、语言描述、动画课件演示,生活情景创设等手段加强汉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时,也保持了孩子识字的兴趣。

推荐第10篇:《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公开课教案

竞赛场面的同学请举手,包括在现场看过的,也包括在电视电影里看过的。

6、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看时或看后的感受。(热烈、紧张、刺激,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7、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沈从文笔下龙舟赛的精彩画面,展示图片。

老师从旁解释:龙舟,龙头龙尾身狭长。船手一般有8-20个,持桨坐在两侧,船头有鼓手。比赛时船手随锣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桨,冲向终点。看,河面上是龙舟一片如出水蛟龙,船手们你争我赶,奋力拼搏,鼓手们则指挥若定,两岸的观众更是呐喊助威,蔚为壮观。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现代作家沈从文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端午日风俗是怎么样的?同时也领略一下茶峒人是怎么过他们的端午日的。(板书:端午日 沈从文)

2、检查预习情况,正音辨形。(出示小黑板) 茶峒 擂鼓

呐喊

调理

不拘

泅水

戍军

蘸酒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适时纠正。

3、先请同学们一起静下心来,走进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节日气氛。播放课文朗诵磁带,要求学生在听朗读时思考下列问题(出示小黑板):

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4、请同学先相互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然后交流,明确:

第一问:①穿新衣;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③吃鱼吃肉;④赛龙舟。

第二问:相近的是有用雄黄涂在额头,但他们写“王”字,还有就是赛龙舟啦。 第三问:龙舟竞赛,竞追鸭子;热闹,有趣等,并适当板书。

三、深入探究

1、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会如此吸引你们的。

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读时及时纠正读错或破句之处)

庐江五中 侯义祥

教材简析

《端午日》见苏教课标版七上语文第十一课。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争看划船——赛龙船——竞追鸭子的思路展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龙舟赛的相关图片和朗读磁带。 教时安排:一教时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个节日?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老师鼓励畅所欲言,并提示启发:春节、儿童节以外,还有哪些节日?)

2、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那它是农历的几月初几?(五月初五)

3、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知道的请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并大声说出来。(包粽子,吃咸鸭蛋、挂艾叶菖蒲,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

4、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纪念屈原) 交流、明确: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5、刚才我提到了龙舟赛,大家看到过吗?我们这里有这个习俗吗?请看到过龙舟

2、请先相互讨论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交流、明确:

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桨 手——持 划

带头的——缠裹 拿 挥动 指挥 锣鼓手——敲打 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3、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3、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讨论、交流、明确:两者相似点在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联想。

4、其作用是什么,请位同学来归纳一下好不好? (归纳: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5、刚才说了,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写“两岸人呐喊助威”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明确:侧面描写。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6、请你们开动一下你们的脑筋,也来试着联想一下,假如你处在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之中,耳朵里充满了呐喊之声,你会联想到什么?

相互讨论两至三分钟,然后口头交流一下。

讨论、交流:运动场,足球比赛,大型歌舞演唱会,激烈的战斗场面。

7、那么,能不能从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龙舟赛热闹欢腾场面的侧面描写的内容啦?除了龙舟赛的船手们,最热闹的应该是谁呀?

交流、明确:看比赛的人们:“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军

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他们不讲等级,不论老少,倾家出去,全城出击,争睹龙舟竞赛,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了龙舟赛的热烈欢腾。

8、老师看到这里,就要瞎想啦: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唉,奖品并不算丰厚呀!) 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不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9、那他们图个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风貌?

讨论、交流、明确:图的是欢乐、热闹。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

其实,在校运会上,不管是参赛的选手,还是拉拉队员,尽管得到的奖品值不了什么,拉拉队连也奖品也没有,但大家图的就是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对不对?同时,只有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你们说是不是?

10、好了,龙舟也划累了,呐喊也喊累了,也该休息休息啦,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兴节目呀?(竞追鸭子)

目的是什么?(与民同乐,还是为了突出节日的欢腾气氛!)

11、我们一齐来把这节读一遍。

既然是余兴节目,作者也懒得动脑筋啦,两三笔就略带过了。对于竞追鸭子,作者仅用了一句话:“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就对这热闹有趣的场面作了概括。

四、拓展延伸

我在这里要难为各位同学啦。如果你当时也在现场观看的话,请你用50到100字描写一下你想象中人们竞追鸭子的细节。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或者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想一下,河面上抓鸭子,一般会采用些什么方法?

(提示:穷追猛打 迂回包抄 合力擒抓 守株待兔)

(要求三至五分钟内完成,然后交流:抽两三个同学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

五、归纳要点:

上面,我们一齐随着沈从文去茶峒参观了他们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归纳总结:

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就抓住了这个重点,像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渲染出竞赛的紧张、激烈程度,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一场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过这个充满了喜庆的节日。

六、课后学习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印象吧。家乡的中秋节有什么样的风俗呀?

老师请你们试着回忆一下中秋节那一天,特别是那个夜晚,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度过的。请把你回忆到的事情甚至是点滴用文字写下来,尽量能抓住重点,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适当进行联想和想象,把中秋节的氛围给突现出来。

附: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看划船

侧面

赛龙船

虚实

追鸭子

详略

民风淳朴,奋发向上,合作争先

第11篇: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它介绍的是湘西人是如何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来打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在精彩的龙舟视频中真切地感受到赛龙舟场面的激烈,体会民俗风情。同时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在问题的回答上给他们提供句式,真正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思绪飞扬,畅所欲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精彩的场面描写,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精妙。

3、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精彩的场面描写,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假期出去旅游了吗?到过哪些地方呢?

今天老师也想带你们去旅游,去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在湖南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叫湘西,那儿民风淳朴,景色怡人。同学们刚才看到的那些图片就是湘西风光图。咱们今天呢就跟随导游沈从文先生来个湘西一日游。还真巧,今天湘西人正在过端午节呢。

(幻灯片播放湘西风光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湘西的美,在美的享受中自然进入课文。)

端午节同学们知道吗?(PPT出示“端午节知多少”)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当地来说出一些端午节的的风俗习惯,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

二、认识作者

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导游先生。

(ppt简介沈从文及作品,因为本文是节选自《边城》,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是为了更好的为了解作品服务。)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这样评价沈从文:“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各位游客,咱们赶紧翻开语文书,湘西一日游马上启程啦。

(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角色,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三、你会读了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还有同学又不会读的字吗?我来考考你们。(ppt出示词语)请同学一个接一个读。注意:有些词语笔画比较复杂,一分钟时间时间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加深印象。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字词是扎实基本功。)

四、走进湘西人家

下面咱们赶紧跟着导游先生一起走进湘西人家,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第一行到第八行,用“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 ,我猜想 。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

(提示: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

例:

1、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都穿着新衣,我猜想他们因为端午节,所以心情很愉快。

2、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额头上都画着“王”字,我猜想湘西人渴望辟邪,过平安幸福的生活。

3、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他们吃午饭特别早,11点左右就吃好了。我猜想那是他们急着要去看赛龙舟。

4、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他们莫不锁门全家出城,各个码头都是人,我还看见城中的军官都到税关前来看热闹了,我猜想那龙舟赛一定非常吸引人。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句式,可以照顾一些语文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大胆的站起来说。)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内容中有一个词语反复用了三次(是什么?)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观看者的阵容如此强大,也就暗示了什么?(龙舟赛一定很精彩。)那咱们这些游客也赶快跟着湘西人,也到河街去找个立脚的地方,一起去看赛龙舟吧。

五、来到湘西河街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剩下来的文字(第九行开始),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表 2

达你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看到了(听到、了解到)了

,那情景真是 !(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用形容词或修饰性短语表达你的感受。)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前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因为这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只有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去体会字词的精妙,场面的精彩,课堂提问始终紧扣文本展开,同样给学生提供句式,更好的锻炼学生语文学习中“说话”的能力。)

例:

1、我看到那龙舟形体狭长,两头高翘,船身画着朱红色长线,那情景真是乡土风味浓厚。

2、我看到龙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有12-18个浆手,那情景真是阵容不凡啊。

3、我看到了缠过着红布包头的手拿着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敲锣的很单纯的敲打,浆手手持短浆应着锣声节拍用力划船,那情景真是扣人心弦。

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我们知道,《端午日》这篇文章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当年女主人翠翠就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去茶峒看赛龙舟的,咱们一起来看看当年的情景。(多媒体播放电影《边城》赛龙舟选段)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赛龙舟场面,感受当时场面的气氛,再加上游客的身份,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影片再现了当年茶峒赛龙舟的情形,从画面上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龙舟竞赛的紧张热烈,怪不得这一天全城老小都要去看赛龙舟,下面我们再从文章中去感受沈老语言文字的魅力。请同学们齐读赛龙舟这一段场面描写。

(朗读中再次体会场面的热烈精彩。)

这里写到了赛龙舟的人,有带头的、桨手、锣鼓手,对于这些人,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外貌)尤其抓住了什么描写?(动作)

桨手——持、划

带头的——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下面,老师把这段内容稍作变动,同学们看看表达效果有没有变化? 桨手每人拿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 3

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摇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师:变化在哪里?

持——拿 挥动——摇动 敲打——敲

同学们比较一下沈从文用的动词跟老师用的动词表达效果上有没有区别?哪个更好?

“持”:讲究拿的部位,带有握的意思,可以体现桨手的认真。“拿”比较随意。

“挥动”有挥舞的意思,更有节奏感,更用力,符合带头人的身份。“摇动”幅度比较小,缺乏节奏感,体现不出赛龙舟的紧张激烈。

“敲打”比“敲”更有力度,体现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用词的准确彰显着大作家的风范,。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比较揣摩字词,了解沈从文朴实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体会文字的精妙。学生在做赛龙舟动作的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亲近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说画面的美在于它能够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在探究中感受它的精妙,所以说好的文学作品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

好,这段场面描写的精彩除了用词的精妙之外,还运用了一些写作上的技巧,有同学能够发现吗?

对赛龙舟的人是正面描写,岸上的人是侧面描写。作者由龙舟赛想到梁红玉,这是作者由眼前的景所产生的联想,所以这里还巧妙地运用了实写和虚写,使得画面更加栩栩如生,使人身临其境。

(正面侧面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采用了图文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

师:龙舟划到了终点各位游客们,你们还看到听到了什么?

例:

1、我看到了胜利的人去领奖,奖品有红布、小银牌,不是重奖,但大家都觉得光荣。

2、我听到鞭炮声四起,那是军民们为胜利者进行庆祝,那情景真让人高兴和光荣。

3、我看到胜利者有限的奖品被大家分享着,这情景真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师:的确,我们感受到了湘西人淳朴和谐的民风。 (继续熟悉文本,感知内容,了解湘西人的民俗民风。)

六、跳入湘西小河

精彩的龙舟赛结束了,但我们的旅游还没有结束,下面还有让我们这些游客有奖参与的活动呢,请大家齐读第二节

师:好,各位游客,现在水面上各处都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请你想像一下,你会怎么来捉鸭子。这个鸭子可是谁捉到了归谁的哦。 (播放ppt视频)

例:我先潜水,靠近一只鸭子,我猛地冒出水面抓住鸭子,鸭子展开翅膀扑打着水面挣扎,水花溅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可是到手的鸭子哪能让它飞了呢,我一手死死抓住它的脚,另一只手按住它的翅膀,他终于成了我的俘虏了。 (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能否准确的运用动词的考察反馈,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课堂尾声

各位游客们,咱们的湘西一日游就要结束了现在咱们坐在回家的车上,回味一下,今天湘西一日游下来,你有哪些感想呢?(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内容,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并能够组织语言大胆的表达。达成情感目标。)

例:我感受到了湘西人非常重视端午节,而且他们那的端午节过的很热闹很隆重。

我感受到了赛龙舟场面的紧张激烈。

我感受到了湘西人淳朴和谐的民风。

我感受到了湘西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短短一节课,湘西人的淳朴团结,龙舟赛的精彩,军民的同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中。课文只是小说《边城》的一个选段,我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读一读这部小说。(PPT出示推荐阅读)

这部小说曾经在“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名列第二,第一的是鲁 5

迅的《呐喊》,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这本书被译成四十多个国家出版,并被十多个国家选入教材。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堂只不过是语文学习的一隅,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只有爱上阅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而教师无疑应该是这个过程的引领者。)

八、课外作业

1、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

2、搜集了解各地端午的习俗。

九、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桨 手——持、划

带头的——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观 众——呐喊助威

梁红玉——击鼓助战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联想)6

实写 虚写

第12篇:《端午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主要功能是为刚踏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打开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第三单元向学生展示的是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画。在继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后,紧接着就是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节选《端午日》。《新课标》中有关课程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端午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组织学生找关键句、解读关键词语,使学生能说出湘西端午节各习俗的特征以及过节时人们的心愿。

2.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切体会到过端午节的快乐,并产生热爱祖国精神文化遗产的感情。文章篇幅不长,才700多字。全文从叙事详略的角度来看,文章第一节的“赛龙舟”是详写,第二节的“捉鸭子”是略写。所以,第一节是教学的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品读文学作品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培养学生领会作品内涵、用恰当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验以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这些能力既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重点难点的主要活动策略有:模拟旅游,欣赏录像,口头小作文训练等。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学情境设计】:

老师把学习《端午日》比拟成带学生出去旅游。 【设计理由】:

七年级学生活泼纯真,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端午日》的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所以,采用模拟旅游的新形式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镜头回放】:

师: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旅游。(话还没有说完,学生就纷纷“竖”起了耳朵。) 生:(纷纷好奇地)真的?到哪里去旅游? 师:(微笑)到湖南那神秘的湘西去旅游,咱们还要在那里过节呢! 生:(又好奇地)过什么节? 师:端午节。(板书课题) 生:(恍然大悟)噢!(兴趣开始增浓,有部分同学已经在悄悄地翻动语文书。) 师:我们的导游是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先生(板书作者)。各位游客,让我们翻开语文书,湘西一日游启程啦!(师生翻开书本,进入状态。)

【实践思絮】:

这一“小招”还真管用,短小精悍、生动趣味的导入很快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真实的任务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所以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啊。

二、重点板块一——“走进湘西人家” 【教学情境设计】:

老师组织学生阅读第一节前8行,用“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我猜想。”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

【设计理由】:

这里一改寻常的“整体感知”阅读法,改成“移步换景”阅读法,阅读量小,只有8行文字,老师的教学要求指向明确,“走进湘西人家”这个短语明确引导学生在相关的范围内阅读和感悟。学生容易把握。 【课堂镜头回放】:

师:大家阅读文章的前三行,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的阅读成果:“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我猜想那是因为。”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 生:(阅读片刻后,纷纷举手)

生1: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都穿着新衣,我猜想他们因为过端午节,所以心情很愉悦。 师:(喜悦地)你善于观察思考,回答正确。

生2: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妇女、孩子的额头上都画着“王”字,我猜想湘西人渴望避邪、过平安幸福的生活。 师:(赏识地)你是个善于旅游者的人,你的猜想表达出了湘西人的心声。

生3:我看见他们吃午饭特别早,11点就吃饭了,我猜想那是因为他们急着要去看赛龙舟。 师:好眼力! 生3:(期待了好久才获得发言机会,很高兴地)老师,我看见他们莫不锁门全家出城,各个码头都是人,我还看见城中的军官都到税关前来看热闹了,我猜想那龙舟赛一定非常吸引人。 师:(兴奋起来了,提高了音量问全体同学)各位小游客,刚才这位旅游小先锋的发现不知你们发现没有? 生:(大声地异口同声地)都发现了!

师:那么,我们这些游客赶快跟着湘西人,也到河街找个立脚的地方,一起去看赛龙舟,好不好? 生:(大声、激动地)好! 【实践思絮】:

在这个教学板块里,学生的学习兴趣步步提高。老师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小游客”,把阅读文本的活动生动地比作“走进湘西人家”,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平台。这样的阅读分析,化难为易;老师的一句句赞美温暖着学生的心灵,激励着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一个个号召,使学生的若干分队会师于龙舟赛的盛会上。这一切都体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学语言色彩丰富,且主要是“暖色调”。常州市岳亚军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岳亚军老师有这样的见解: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教师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要让优秀成为教育者的习惯。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只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只能算是“冒烟”行为;这里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无不在激励、启发学生,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行为使学生的智慧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这样的教学行为就是会“燃烧”的行为。所以,要抓课堂的高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感染力的会燃烧的教师。

三、重点板块二——“来到湘西河街” 【教学情境设计】:

情境1:老师组织学生阅读第一节余下来的文字,用“来到湘西河街,我看到(听到、了解到),那情景真是。”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在龙舟赛场面中的所见所闻。

情境2:在分析赛龙舟时龙舟的模样、桨手的动作、观众的呐喊时,播放录像《龙舟竞渡》,并组织学生朗读。 【设计理由】:

龙舟竞赛是全文的高潮,作者主要从视觉、听觉来写场面的热闹。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抓住这两方面的精彩镜头来感受。情境1的设计平台与第一板块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变化,这学习的平台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的作用。

这一部分,文本语言非常生动,特别是龙舟赛时的动作以及作者丰富的联想,录像《龙舟竞渡》能给学生视听方面带来全方位的真实体验,鲜明、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镜头回放】:

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余下来的文字,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我看到(听到、了解到)了,那情景真是!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上用形容词或修饰性短语来表达你的感受。(学生饶有兴趣阅读了起来,几分钟后,教室里举起了数只手。)

生1:我看到了那龙舟形体狭长两头高翘,船身画着朱红色长线,那情景真是乡土风味浓厚! 师:感谢你让大家见识了龙舟的特点。

生2:我看到了龙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有12到18个桨手,那情景真是阵容不凡! 师:“阵容不凡”概括得妙!

生3:我看到了缠裹着红布包头的手拿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敲锣的很单纯的敲打,桨手手持短桨应着锣声节拍用力划船,那情景真是场面恢宏、令人振奋! 师:(高兴地表扬)你的回答形象地让同学们看到了划龙舟的情景,大家都有点跃跃欲试了! 生4:(早就举手了,终于得到发言机会,激动地)我说的也是这里,那情景真是团结协作! 师:(用力点头肯定)观察细致,感受真切!

生5:我听到了鼓声如雷,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那情景真是扣人心弦!(又有几位学生也谈了对这部分的认识,如那情景真是“热闹非凡”、“非常精彩”、“激动人心”等等。) 师:现在,我分明感觉到大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了。大家想不想看看赛龙舟的录像?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高呼)想!

师:好,我希望大家一边看录像,一边想想文中的哪些语言可以用来描绘录像画面。(播放剪辑的录像,学生看得津津乐道。然后老师让学生用曲线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师:下面我再播放录像,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刚才画下来的句子。(赛龙舟的录像又开始播放,这时候,教室里的朗读声也随着龙舟赛的逐渐激烈而愈加响亮、有力。) 师:朗读完了,可是我好像还沉浸在激烈的竞赛中。龙舟划到终点时,游客们,你们还看到、听到了什么? 生1:(“嗖”的举起了好多手)我看到胜利的人去领奖,奖品有红布、小银牌,不是重奖,但大家都觉得很光荣。

生2:我听到鞭炮声四起,那是军人们为胜利者进行庆祝,那情景真让人高兴和光荣。 生3:我看到胜利者有限的奖品被大家分享着,这情景真是友谊第

一、比赛第二! 师:(激动的声音高了起来)你看问题真深刻!你的理解揭示了湘西民风的纯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实践思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在本板块学习中,简单的句式催开了学生思维之花,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他们想表达、乐意表达甚至善于表达,直至把课文解读得丰富而深刻。生动的录像成为学生理解文本最形象的手段,他们敢于朗读、甚至忘情地朗读,直至读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高效的课堂其标志不是老师讲了多少精彩的问题,而是学生发现和解决了多少精彩的问题。

三、重点板块三——“跳入湘西小河” 【教学情境设计】:

文章的第二节不过100多字,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军民捉鸭子”的风俗。可是爱与动物嬉戏的学生却对简单的文字充满渴望。所以老师先让学生朗读一遍后,就组织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水面上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我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要求学生现场来一段口头表达。 【设计理由】:

新课程的理念是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教师是用教材来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的长远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该板块基于“旅游”这个大载体,创新地让学生修改大作家的文章,这就是“用教材”的教学行为。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满足了学生顽皮可爱的心理,又让学生尝到了创造文艺作品的快乐,尤其让学生再一次地体会到了湘西端午节特殊的民俗风情之美。

【课堂镜头回放】:

师:精彩的龙舟赛结束了,但我们的旅游活动还没有结束,下面还有让我们这些游客有奖参与的活动呢。请大家朗读一下第二节。 生:(集体朗读)

师:各位游客,现在水面上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请你想像随后的情形。要求口头作答。(片刻之后,顽皮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举手了。) 生1:我衣服都没脱,情不自禁地跳入河中,向一只鸭子扑上去。那大鸭子吓得“嘎嘎”直叫。我再一扑,就抓住了。哈哈,我成了鸭子的主人!(全班大笑。) 师:恭喜你!

生2:我先潜水,靠近一只鸭子了,我猛地冒出水面抓住鸭子。鸭子张开翅膀扑打着水面挣扎,水花溅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可是到手的鸭子哪能让它飞了呢?我一手死死地抓住它的脚,另一只手按住它的翅膀,它终于成了我俘虏了。(全班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有很多学生举着手,向老师喊“老师,我!”“老师,我!”,老师又让几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像。) 【实践思絮】:

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在《谈谈课堂设计》中说:教师要给学生留余地,尤其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捉鸭子”这一部分,文章进行了略写,老师让学生来详写,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所以教室的学习氛围才会浓厚到一个高点。学生的创造力也令当时在场的听课老师惊讶了,他们感慨地说:真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啊。

四、课堂尾声 【教学情境设计】:

老师组织学生品味端午节成为韩国文化遗产的遗憾,从而来启发学生要热爱祖国的精神文化遗产。

【设计理由】: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民俗风情类的,单元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文以载道,课当然也应载道。所以课堂结尾来一点“道”的点化很有必要。 【课堂镜头回放】:

师:各位小游客,咱们的湘西一日游就要结束了,在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有两个一直在我脑海里的问题我想与大家交流。第一个,咱们家乡过端午节的味有这样浓吗? 生:(大声地)没有! 师:(故意不接话题)端午节这个风俗起源于哪个个国家? 生:(响亮地)中国!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屈原!

师:说得对。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结果一举获得成功。从这一年起,世界上的人们知道,端午节是韩国的文化遗产。 生:(教室里异常平静,一会儿议论多起来,激动、愤愤不平的感情充满了课堂。)凭什么我们就不能继承?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遗产!

师:你们的想法我能理解。季羡林先生曾经说,正是因为有了沈从文这样的乡土作家,湘西那一片有点儿神秘的土地,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才大白于天下。端午节的事情已经成事实了,我们确实很遗憾。不过遗憾也给我们带来了教训:伟大的乡土作家实在太少了,我们应当好好地过节。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同学们的努力。未来的一天,在中国的文化史册上或许会增添一部作品——《江苏常州金坛尧塘的花木节》,这作者或许是你,或许是他,或许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 【实践思絮】:

这两年,关注和研究课堂结尾的专家越来越多。从小处着眼,良好的课堂结尾能激发学生学习下一堂课的兴趣;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良好的课堂结尾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这一堂课的结尾,在学生的脑海里牢牢地播下了两颗宝贵的种子。

第13篇:《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木、林”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具学具: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你们认识它吗?(明)

二、以字引文,兴趣读文

1、认识“明”字。指名读,强调“明”是后鼻音。师:日是光芒万丈的,月也是明亮的,两个字放到一起组成的新字是什么意思呢?

(2)看课件猜想生字“明”的意思 (3)给“明”组词。明天、明白、明月、光明、明亮……

2、读文感知。

(1)过渡:(课件出示“明”)看,日和月相处得多友好呀,“日”总是让着“月”,“月”总是伴着“日”,多棒的组合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让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吧,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一课里。(2)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3)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齐读韵文。(5)男女生比赛读。(6)教师导学: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你们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教师指名读文,随机纠正字音。) (7)教师导学:看到你们无论怎么读都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咱们来合作读,好不好?(好)老师读日月——你们接(明)。 (8)教师导学:看到你们现在已经能把韵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我想增大些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看,没有了拼音,你们能准确地读出韵文吗,先和同桌读一读。(教师先引导学生小组读,再指名读。)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学习会意字“尘”。

(1)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真棒,生字宝宝很佩服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一起玩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和“土”。配图:小小的灰土。配音: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3)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

预设:生1:我是这样记住“尘”字的:“小小的土”就是“尘”。 生2:我能给“尘”组词:尘土。

(4)教师引导学生给“尘”组其他词。灰尘、粉尘 2.学习“木”“林”“从”“双”。

(1)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出示一棵树,再出现一棵树。 (2)导学: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这是“林”字,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书上说“双木林”。

生2:我能给“林”组词:树林、林海、林区。(3)导学:你是怎样记住“从”的?

生:我用“想一想”的方法。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课件 (4)你是怎样记住“双”的?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双”,两个“又”就是双。2:一双手。3:一双鞋。 3.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森”“众”。

(1)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三棵树成上下排列的图案;三个人成上下排列的图案。

(2)教师引导学生猜字、弄清字义、组词。 4.学习“心”。这些生字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一个字还没有出来,很着急。(多媒体课件出示“心”)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预设:我用妈妈教的谜语记住了“心”:锅里煮三个豆,跑了一个,蹦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 5.初步感受会意字的特点。

(1)教师导学:同学们记字的方法可真多,老师认为你们真棒。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字,看看它们的构字方式与意义上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交流。) (2)教师介绍会意字:像“明”“尘”这样,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就是会意字。

(3)拓展:同学们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字是会意字。 1:我找到了,“林”就是会意字。2:“从”也是会意字。 3:“森”也是会意字。

四、趣读词语,练习说话1.课件以“小青蛙过河”的形式出示词语:明月、树林、力气、众多、森林、开心、尘土、关心、一条。教师组织学生先默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多媒体课件再次出示要求:请你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练习说,再举手汇报。

二、竞赛读文,渗透德育1.过渡语:同学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让老师和同学们见识到了你们的表达能力。那现在我们男生与女生进行一下朗读比赛,看看是男生读得正确、流利,还是女生读得好。 2.教师组织学生推荐4名男生与4名女生比赛,其他学生当评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分数。

3.教师导学:从成绩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的实力不相上下呀。那咱们就来一场加分赛,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读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我有一个地方不懂:什么叫“黄土变成金”? 生2:我知道“众人一条心”的意思就是要团结。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儿歌。

三、先看后写,方法指导

1.指导书写“木”。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你们能读文,会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字写正确、写端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语文书73页的生字“木”,说一说怎样书写“木”。 预设1:我知道“木”的笔顺,先写横,再写竖、撇、捺。 生2:我看到竖要写在竖中线的上边。

生3:我看到撇要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在竖中线的右边。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那就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再请同学们拿出本,自己认真写一遍“木”,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师:(找出优秀例字)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和书上的例字占格很像,看得出他写得很用心。那请同学们再认真地书写两遍“力”。 师:谁能给“力”组词?生1:力量、劳力、动力。

2.指导书写“林” (1)导学:请学生观察“林”字里面的“木”哪笔有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例字进行对比评价。 (4)学生再次独立书写。

四、猜谜游戏,拓展延伸

1.教师导学:同学既能读,又会写,很了不起呦。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下猜字的游戏,看谁猜得准。多媒体课件出示73页第一个字“泪”。生1:我知道这是“泪”字。目代表眼睛,从眼睛流出的水应该是“泪”。 生2:我能给“泪”组词:泪水、眼泪。

2.多媒体课件出示73页第三题第2个字,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休”的字音,引导学习“休”并扩词。 3.出示“歪”。把字拆开,猜字义。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1.将本课的儿歌背给家长听一听。

2.请你和家长找一找,还有哪些有趣的会意字,把它们写下来教给班里的同学们。

第14篇:日喻教学设计

日 喻

教学目标:

1、参照课文注释,借助词典阅读课文。

2、理解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比喻增强文章说服力的方法,领会“学以致其道”的道理。

3、品味夹叙夹议的语言特色,鉴赏“螺旋式”比喻的妙处。

教学重点:寓言的哲理。

教学难点:“螺旋式”比喻构成的变化多端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苏轼的作品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生字新词

眇: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 扪:摸。 揣:摸。 譬:比喻。

籥: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相:形容,比喻。 卒:终于,终究。 欤:吗,助词,表疑问。 没:能潜水。 涉:涉水,指徒步涉水。

2、题解:“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

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相关链接: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著名古文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大苏:《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苏轼。

三、整体分析:

在了解课文大意、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经学生独立思考和小注议论后,再在大组交流中明确。 ①作者在课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的三张是:学以致其道,也就是说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理解、掌握(孔孔之)道,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者没经过自己时间而去巧取。

②课文中用“盲人识日”“北人学没”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用“盲人识日”说明,由于“问之有目者”,而不是’亲见”(“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所以,只是“得其声”“得其形”,而没有“得其实”,借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可致而不可求——道理要在实践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有“北人学没”,是批评“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观点。比喻是同样生动形象的,并增强了说服力。

③课文中引用了那些人的论述?分别表达了怎么的观点?

课文中共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三个人的话。

苏子——即作者苏轼的话是:道可致而不可求,意思是,人们要在学习、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懂得道理而不可以(贫图捷径)去强求。

孙武(孙武子,杰出的军事家)“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会使敌人自投罗网,而不是将自己陷入圈套中,移用到“致道”上,就是:要善于学习、掌握道理,而不为道所困惑、束缚。

子夏(卜商,孔子的弟子)“为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意思是工匠们居住在自己的作坊中才能把活作好,君子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道”。引用以上三人的话,是为了多角度的论述作者的主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具体分析:

(一)分析课文第

一、二小节。

1、朗读三小节。

2、默读三小节,试分句翻译:

第一节理解: (转载于:日喻教学设计) “问之有目者”——“问之(于)有目者”向

“以为日也” ——“以(之)为日也”把 ?? 当作

“与??远” ——相比差距很大 “未曾” ——不曾,没有

大意: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没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第二节理解:

“人之未达” ——人不能通晓明白(道)。

“无以” ——没有什么。

“无以异于眇”——和瞎子不认识太阳没有什么不同。p42注④。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p42注⑥。

“转而相之” ——辗转而形容、比喻它们。

“莫之见” ——“莫见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从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即抽象的“道”比有形的日更难捉摸。进一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思考:“盲人识日”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人以启发?

结论:既然是天生的瞎子,而有人却给瞎子讲太阳的形象,不考虑实际情况,尽管“巧譬善导”,用心良苦,那也是白费心机。问的人错在缺乏亲自观察,而教的人错在不看对象,无的放矢。(道理虽浅,令人深思。)

思考: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结论: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

思考:何谓“致”?

结论:“致”——莫之求而自至,使其自至。孙武“善成者致人,不致于人” ,“致人”是使敌人自投罗网,“于”被。 子夏“君子学以致其道”。

思考:用文中的语句分别概括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1)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2)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哲理: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光靠读几本经书,而应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

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

(二)分析第

三、四小节。

1、北人学没:又深一步以一个“没者”在长期的“没水”实践中“得道”的比喻,(“没人”识“水之道”,进一步说明实践的重要)。说明“致道”要像“没者”游泳那样,反复实践,长期学习,才能掌握“道”的规律。如果纸上谈兵,只凭听来的一点知识轻率入手,势必像“北方之勇者”那样成为“溺者”。由“北人学没”指出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进一步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

总结:说理性散文,借用两个事例作比喻,形象论证“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用”的道理。

2、结尾提到吴彦律,作者意欲说明什么? 对吴立志求学的正面鼓励;更是劝他求学必须有目标,要踏实下功夫做学问,不能浮光掠影只求皮毛。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是苏轼送给渤海吴彦律,以指导他“求道”的。文章讲道理深入浅出,先从故事讲起,引申

出所要论证的道理,最后落实到写作此文的用意所在。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违反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出道理,引申出“识日”和“见道”两者的共同点,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同样是先讲一些大家所熟知的道理,再引申到“求道”之事。用孙武的话说明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主动,用积极进取的姿态争取主动,用子夏的话说明君子勤学,方法得当,则道自至。引用古人这两句话说明“得道”与“学习”的关系,不去勉强追求得道,只要付出努力,道自己就会到来,语言俭省,说理确切。然后作者用生活中习见的现象讲道理,将“南方没人”和“北方溺者”对比论证,说明环境和实践的重要性,最后落实到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不通过亲身实践,就不能学会“没”;同样,如果单纯靠间接经验“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学“道”,也不能达于道。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正面鼓励是寓鞭策于嘉奖中,这是一种含蓄的写法。这篇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说服力强。

六、鉴赏“螺旋式”的比喻方式:

1、“螺旋式”的比喻方式: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

2、好处:使文章结构变化多端,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深入和加强。

七、小结全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讨论“致”和“求”的区别。 “致”:不去强求而顺应规律,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得到; “求”:强求。

附:板书设计 日

喻 篇2:心理学教学案例(齐玲玲) 心理学教学案例

咸阳市武功县五七〇二小学 齐玲玲

心理学课是心理学教师的必修课,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增强心理学课的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心理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教学案例一:瞎子眼中的太阳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篇文章——《日喻》,内容是这样的:一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瞎子,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很想认识太阳的样子。一次,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是圆的,象一个铜盘。”说着敲了敲铜盘。瞎子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过了几天,忽然远处传来了“当,当,当”的声音,瞎子高兴地叫道:“啊,太阳出来了!”有人纠正他:“不对,这是敲钟的响声。太阳是很亮的,比蜡烛还要亮得多呢。”说时,让他摸了摸蜡烛。他又点点头,以为这次总算清楚了。又过了几天,瞎子摸到了一枝竹笛,不禁惊喜地高叫:“啊呦,这是太阳呀!”人们几次把太阳的形状告诉他,可是他到底也没有认识太阳。这是为什么呢?

结论:天生盲人不具备产生视觉的生理机制。脑和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天生盲人不会有视觉表象。

教学案例二:孝子的秘密 在唐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孝子”的故事:东海某地有一个名叫郭纯的人,死了母亲。因为他极其孝顺母亲,哭得十分悲伤,很多人都随着他的哭声而落泪。而且据说他哭的时候,总有大群的野鸟飞到

他家里来。人们传说这是郭纯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连鸟雀也和他一起悲哀呢!这件事后来被官府知道了,就派人调查是否属实,结果一点不差。于是官府就给他挂匾,颂扬他的德行。后来有人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每次哭时,总要撒出很多食喂鸟,大群的鸟就要争食。久而久之,飞鸟只要听到哭声就来争食。

结论:飞鸟形成了条件反射。食物是无条件信号,哭声是条件信号。 教学案例三:如何成功——与众不同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工地,看到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正在指挥盖一幢摩天大楼。卡耐基走上前问:“我长大以后怎么才能成为象您一样的人呢?”“第一要勤奋”“这我早知道,第二呢?”“买件红衣服穿。”“这与成功有关系吗?”“有啊,你看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色衣服(指着工人),所以我一个都不认识,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就因为他穿得与旁人不同,这才引起我的注意,我就认识了他,发现了他的才能,过几天我会安排他一个职位。”

结论: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教学案例四:母女滑雪遇雪崩

一对母女去雪山滑雪,租滑板时,工作人员曾劝这对母女将她们一身白衣服换下,但母女俩并未听从,不幸降临了,他们遇到了雪崩,母女俩艰难地走着,飞机几次从它们头顶飞过,但母女俩无论怎么挥手都无济于事,这时她们才后悔没听工作人员的劝阻。最后,母女俩

累的倒下了,看着女儿昏昏欲睡,母亲知道是该作出决定的时候了,女儿醒后发现自己睡在医院,着急地找着母亲,医护人员含泪告诉她,母亲为了救她,割破了手腕,在雪地上写下了sos。

结论:对比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教学案例五:美国神童塞达斯——人造天才的悲哀 美国神童塞达斯六个月会人英文字母,,两岁能看懂中学课本,四岁就已经发表了三篇5百字的文章,六岁在生日的晚会上又写出一篇解剖学论文,十二岁破格进入哈佛大学,然而十四岁却患精神病住院治疗,二十一岁哈佛毕业却成了商店一名普通职员。塞达斯的父亲原为哈佛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他认为人的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于是,他就在准备在塞达斯身上做实验。当塞达斯一出生,他就在床的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并不断地发出读音;接着他又用教科书代替了玩具。于是,塞达斯从小就被各种几何、地理和多种语言所包围,所以,他整个婴幼儿时期就成了他独自读书的时期。

结论:适度的早期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否则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教学案例六:鱼牛的故事

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回到池塘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牛”。

结论:经验在知觉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案例七:机智与反应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结论:性格类型的多样性,性格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

教学案例八:迟延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 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结论: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辨析、总结:

1、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2、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3、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动机越强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4、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基本上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5、竞赛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应尽量少搞竞赛。

6、教学反思即教学活动后对经验的总结。

7、敏感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8、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9、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篇3:伤仲永教学设计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 篇4: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包括重要的文言虚词,如“于”“之”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文言知识。

2、理解方仲永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散文的一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问”三个片断,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读练结合。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朗读,译读,思读,品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能力。

2、合作探究法,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小组竞赛法,适当的竞争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两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王安石情况。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泯、称、卒、耶。

4、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

点, 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个人。

二、作者简介:

学生谈自己知道的作者情况,教师以多媒体显示资料加以补充。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 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体裁介绍:本文是一篇随笔。[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三、朗读课文,准确认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需注意读音的字,点名请学生认读,明确读音后学生齐读两遍。

隶 扳 谒 泯 称 卒 耶

2、教师以多媒体提示学生朗读时应注意的一些语句的停顿,请一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指正后,学生齐读课文。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四、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课文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并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2、每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每人翻译一段课文,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以错误少者为优胜。(加入语文课堂评价中)

3、教师以多媒体讲解译文,字——词——句——段,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4、重复重点字、词语、句子,给予一定的时间巩固知识。

五、积累掌握文言文知识。

多媒体显示测试题,学生练习,以回答多、正确率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加以更正指导,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

(1)解释红色的字。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并自为其名

4、指物作诗立就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稍稍宾客其父

9、环谒于邑人

11、泯然众人矣

13、贤于材人远矣

8、或以钱币求之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12、受之天/受于人

14、得为众人而已耶

15、卒之为众人

16、彼其受之天也

(2)一词多义

其 之 于

其诗以养父母 忽啼求之 环谒于邑人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借旁近与之 于舅家见之 父利其然 传一乡秀才观之 贤于材人远矣

其受之天 以钱币乞之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如此其贤也 余闻之也久

彼其受之天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4)理解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父异焉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上天赋予的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

2、将课文翻译在作业本上,并整理课上所学文言文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及文言文知识掌握情况。

二、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齐读第

1、2段,多媒体显示相关思考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最终进行归纳总结。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

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

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

之人。篇5:伤仲永__公开课教案

伤仲永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

3、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4、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法设计:合作探究与读讲结合

学法指导:1.自主阅读法。2.合作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了后,要说出这个小故事是从哪个成语里讲出来的,也可以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人

们说他的才思尽了。

学生:江郎才尽。

教师:对!(教师板书“江郎才尽”4个字)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教师板书“方郎才尽”4个字)

二、解题:

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课后注解①,回答:悲伤,为??惋惜

教师问:作者为谁惋惜?为什么惋惜?

学生答:为方仲永惋惜,为他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而惋惜。

(教师板书:神童----普通人)

三、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曾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热衷于追求个人名利,而是要在经国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绩。

现在老师先朗读一遍,注意听语句的停顿和中音,请大家温习。

老师已经读完了上节课上完后,老师说过请大家回去要预习这篇文言文,但是现在再给大家一些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下文的注解和工具书,标注一下文中的字音与解释,待会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文章大意。

四、整体感知:

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吧?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课文。

1、读准字音:

隶(lì) 扳(pā) 谒(yè) 邑(yì)矣(yǐ) 泯(mǐ) 称(chèn) 卒(zú) 焉(yān) 耶(yé)

2、(1)解释带点的字

①世隶耕 ②未尝识书具 ③并自为其名 ④指物作诗立就

⑤稍稍宾客其父 ⑥或以钱币求之

⑦环谒于邑人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⑨泯然众人矣 ⑩受之于天 ⑾贤于材人远矣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其: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可观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

之: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

于:

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伤仲永 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如有困难,教师点拨。仲裁权归教师。

(明确): (1)①属于 ②曾经 ③题上 ④完成 ⑤渐渐 ⑥有的(人) ⑦四处拜访 ⑧相当 ⑨完全 ⑩承受 ⑾胜过 ⑿能够 (2) 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②代方仲永写的诗③这样④他⑤他的⑥他。之:①代“书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写的诗”④代“仲永的诗”⑤“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⑥结构助词“的”⑦调节音节,无意义。于:①引出对象②在③表示比较④介词,从。 (3)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 (4)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节,知道了方仲永是一个天资非凡,天生才能的神童。那这个神童后来他的才能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到底是天赋重要呢,还是后天的学习、后天的知识教育重要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相关题目: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

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水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二、对比学习: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日喻》)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________”。 2.从“涉”到“___________”到“_________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__________”。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 ) a.找到过水的道理。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 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大意可译成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明确: 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 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 3.b 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

第15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17、18页。【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并记忆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全年以及每个月的天数。

2.在观察年历的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系统掌握有关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记住大月和小月各是哪几个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一年中哪一天是你最开心?学生回答。预设:(1)生日

(2)其他。师:“是的,一年中有很多令我们难忘的日子,但有一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特殊的一天。那就是你的——生日。 师:这是一张2012年的年历,你能在年历上找到你的生日吗?把你的生日圈出来,看看这一天是星期几?

学生在各自的年历上找生日并画圈。(课前,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2012年的年历卡。) 师:愿意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这天是星期几? 学生在各自的年历上找出生日并画圈。 追问:你是怎样找到你的生日的? 知道学生学会看年历。

小结:看来大家已经学会在年历上找出不同的日期了。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年月日

过渡:请大家再次仔细观察这张年历,你又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年有十二个月。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那5月前一个月是哪个月?5月后面是哪个月? 你还能知道什么?

预设:我还能知道一个月有多少天。 那一月有多少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原来一个月最后的一个日期数是多少,这个月就有多少天。 那二月呢?三月呢?你能找出这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面表格中吗?

学生独自完成表格。 表格: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

请你将完成的表格和屏幕上的答案核对一下,有错误的小朋友赶紧改一下。

2、认识大、小月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几个月份是31天(板书:31天),是哪几个?

(板书:

1、

3、

5、

7、

8、

10、12),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之为大月(板书:大月)。

还有几个月份是30天(板书:30天),我们把有30天的月份称之为小月(板书:小月),是哪几个月呢?(板书:

4、

6、

9、11)。

下面请同学们将表格中的大月用“√“表示出来,把小月用“○”表示出来。 (实物投影)

讨论:数一数大月有几个,小月有几个,有什么问题? 二月为什么没有标出几号?

说明:2012年的2月是29天,他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小结:学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

1、

3、

5、

7、

8、

10、12月为大月,

4、

6、

9、11为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快记住大、小月?

3、记忆大小月 (1)出示幻灯片

介绍拳头记忆法:将我们的左手捏成拳头,骨节凸出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表示小月或者2月。数到7月的时候要回头从8月继续数下去,因为2月的天数比其他月份都少,所以我们就说“二月少”,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一次。 点名请学生说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如果不用拳头你能记住吗? (2)故事记忆法

教师讲述:公元年历编制最初是来自欧洲的古罗马。传说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皇帝凯撒在制定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

一、

三、

五、

七、

九、十一月为大月,每月31天;

二、

四、

六、

八、

十、十二月为小月,每月30天。这样,大小交错相间,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多了一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减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先前皇帝凯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凯撒有同样的尊严,就修改历法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还将下半年八月之后的双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改为大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而八月改为大月后,全年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变成28天了。以后这种大小月安排的历法就流传下来并且沿用至今。 (3)巧记

后来人们发现了记忆大月的时候只要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

下面老师想来考考大家,一月----?四月----?七月----?八月----?

4、计算全年的天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有多少天,你能算出2012年全年有多少天吗? 37×7+30×4+29=366(天) 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37×7代表什么?30×4呢?29是?所以今年全年是366天。(板书)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年月日(板书:年月日),通过观察年历,我们发现了很多奥秘, 并从中掌握了很多知识。

四、巩固练习

1、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出示题目

说一说他们在哪一天,你能再年历上标出来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填空。

(1)一年有()个月,其中有()个大月,()个小月。每个大月有()天,每个小月有()天。还有一个月份,它的天数比其他月份都少,这个月份是()月。 (2)下面是2008年5月的月历。根据月历填空。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这个月有()天。5月10日是星期(),12日是星期()。 (2)2008年4月30日是星期(),6月1日是星期()。

五、思考,本课结束。

思考题:奶奶在我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几月和几月?

第16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东凤中心小学

伍宝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46页~4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闰年的判别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答案:日历)

2、(多媒体出示)观察以上四幅图,说一说这些的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自由发言,此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年(

)月(

)日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 (

)月(

)日是植树节。

)月(

)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 你还知道哪些重大的节日?

3、这些有意义的日子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都需要用到年月日)

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1)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一讲? 生:(自由发言)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2)观看录像,感受年月日的形成,

(3)师: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年的年历卡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这些年历卡片,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4)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一、

三、

五、

七、

八、

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四、

六、

九、十一月(每月30天) 二月 28天或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教学大月、小月。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师: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

师:二月份既不是31天,又不是30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

拳记法:举起左拳,背向自己,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表示小月,说明8月要再从1月的地方开始数(二月除外)。师生同时数。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

三、

五、

七、

八、

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记: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游戏: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起立,要是小月女生起立,说到二月,都不起立。游戏后,教师教给学生随手可以记的方法:左拳记忆法。

2、做一做:找出你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

3、

4、教学平年、闰年。

师: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师:请同学们观察 1997—2004年中2月份的天数的表格。

师:根据2月份的天数查一查1997—2004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

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教师补充小知识: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往前推算,哪一年是闰年?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派代表汇报。

教师出示计算结果: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师:这就是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课件出示计算结果: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查1900年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指导学生看课件,认识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特殊情况。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我会填。1)、一年有(

)个大月,有(

)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4)、一年的最后一天是(

)月(

)日。

2、你来当小法官。(1)每年都有365天。(

) (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 (3)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 (4)小明说:“我表弟是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

) (5)1900年是闰年。(

猜生日:狗熊说:我的生日是劳动节的后一天。鸽子说:我的生日是妇女节的前一天。小兔说:我和党是一天的生日。我的生日是„„„„„„(

1、同学说,大家猜。

2、组内互相猜生日)

3、判断下面的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3、拓展练习。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17篇:《日月明》教学设计文档

《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 (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手”和“力”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儿歌识字。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利用会意字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合体字的结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PPT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一、复习拼音和熟字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音节 (课件出示,师带神秘语气) 师:刚上课,谁来了?

第 1 页 (师出示声母、韵母,生读一读) 师:放在音节里,会读吗? (师生快速抽读卡片)

(二)复习汉字 (课件出示) 师:又是谁来了? (生齐读学过的生字)

师:我发现,这里面有两个字都读“mù”,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教师小结

师: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学会了汉语拼音,还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会儿在学习中可别忘了这些老朋友啊!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面有的字还能组成新字呢! (师点击课件──“日”“月”变“明”) 师:快拼拼,你读对了吗? (师指名学生读并板书课题)

师:用我们学过的“日”和“月”就能组成一个新的字──“明”。看,“日”和“月”的贡献多大啊!用这种方法组成的字还有很多呢,就在识字

(二)的第4课。(生齐读课题)

第 2 页

三、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首儿歌。在读的时候,要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啊? 生:求助汉语拼音。

师:真好!别忘了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啊!儿歌就在书上第97页,(板书:97)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师:儿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读,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认真听。

(师读儿歌进行示范)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争取把字音都读准。 (学生自读)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 (师生齐读)

(看课件,师指名学生分小节读)

师:谁能读儿歌的前两行?这几个字你认识吗?──鲜、尘、尖。

(师强调三拼音节和“尘”字的读音) 师:谁能接着读中间两行? (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师:最后两行?

(师指名学生读,认字) (学生齐读全文)

第 3 页

四、学习“手”“看”“力”字

(一)学习并书写“手”字

师:“手”字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根据手的样子创造了“手”字,慢慢地,“手”字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出示课件,教学生“手”字的写法)

师:在“了”字里,我们已经学过“弯钩”这个笔画,是第二笔。今天,“弯钩”又来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笔。同学们知道“手”字怎么写了?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写。

(师生同写“手”字)

师:“手”字有两笔横,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指导学生书写“手”字,播放背景音乐)

(二)学习“看”字

师:“手”字和谁组成了新字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字。 (师生齐读“看”字,师注意正音)

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发现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强烈的光,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远。(教师做动作)于是他们就把“手”和“目”结合起来组成“看”字──这里的“手”字还发生变化了,同学们发现了吗?

(三)学习并书写“力”字

师:刚才,同学们书写“手”字时都特别认真。我们再来学

第 4 页 写一个字──力,这就是“力气”的“力”。“力”字是怎么写的?

(生看课件演示)

师:其实,“横折钩”我们早就见过了,就在“月”字里。(教师手指黑板)这两个字里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啊? (师指导学生书写“力”字,播放背景音乐)

五、读儿歌识字

师:用两个学过的字,就能认识新的字。除了我们说的“明”“看”“男”,你们还发现儿歌中有哪些字也是由我们学过的字组成的?快自己读一读儿歌。 (生汇报认识的生字)

师:读了儿歌,我们就能记住这些字了!来,全班同学一起读!

六、复习巩固

(一)看儿歌,通过问答游戏学习生字

(二)不看儿歌,指名学生读生字

(三)播放课件,猜画谜

(四)齐读词语

七、教师小结

师:在拼音和汉字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这些字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会学到。

第 5 页 【设计思路】

《日月明》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

(二)单元中的第4课。课文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认识14个生字,其中要求会写3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重视汉语拼音教学,从学生学拼音到用拼音,必须要把基础打好。如何打好基础,在低年龄段教学时就要用学生爱学、易记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汉语拼音。因此,我在设计复习汉语拼音的时候,用了一个“敲门”的动画形式,让学生猜、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识字写字,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会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堂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写字,我设计通过随文识字、朗读识字、动画猜字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字。我又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范写,让学生记住所写生字的笔画和笔顺,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所写生字的间架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观察能力。在学生练习写字的时候,用背景音乐来渲染,让学生有一个安静的习字空间,从而把写字指导落到实处。我还突破了以往集中指导写字的常规,把本节课中所写的两个生字“手”和“力”分开来指导,以使写字教学更扎实,使学生的习字更

第 6 页 有效,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益处的。 【评课】

《日月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节识字课,它利用一首儿歌,采取会意方法教学生识字。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熟字合起来学习生字的方法,在学生读熟儿歌的基础上,把汉字六书中的会意字巧妙地渗透其中,将难点简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中会意字的构字方式。

教师充分考虑到识字课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上,多方融合,在细微之处加以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扎实、有效。在识字和纠正读音时,突出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在巩固识字时,突出了趣味性,运用问答、游戏、课件引导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气。另外,教师十分注意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有机融合。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时突出引导其观察字形,强调笔顺、笔画,特别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对于培养学生写好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第 7 页

第18篇:《日月明》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明》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老师拿出日和月的图片:这是日,这是月。太阳和月亮发出很亮的光,合起来就是日月明。日月明。你们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图片,用老师刚才的认字方法猜猜这些图片表示什么生字?(本课生字用图画出来,如人靠树木休息的图画,二棵树,三棵树靠在一起的图画等。老师把图按顺序一一贴在黑板上。)

(二)学生看图识字学文

1.学生看图猜字,并用该字组词。 2.指名说。

生1:“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就是森林的森。我还知道两棵树木在一起就是林,森林的林。”

生2:“林就是树林的林。”

生3:“林还是林苗鑫的林。因为我的同桌是林苗鑫,所以我知道林可以是人的姓。”

老师:“这个小朋友好厉害,还知道林可以是姓。”

生4:“我老家有很多很多的竹子,很多的竹子在一起叫竹林。”

生5:“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叫林海,因为这些树林很多很多,看不到边,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所以叫林海。”

„„

3.生看图猜字义,并组词,带读生字。说对了,把图送给该生,老师随即把该生字贴在黑板上。

4.师过渡:“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生字,都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刚才你们都认读得很好,给它们挪个地方还认识吧?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97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评析: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学生认字,猜字义,加强了识记效果,提高识字效率。]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齐读,拍手读。

3.指名上台看黑板上生字卡片提示拍手读。

[评析:本课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加上学生富有节奏感的拍手,真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堂语文课。]

(四)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字音、字义。 2.指名说。

(五)扩展活动。

1.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包装纸、包装袋等,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2.指名上展示台交流、展示。

[评析:把识字延伸到生活中,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大舞台,培养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识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上台拍手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请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描红,练写。

3.同桌互相评议,自己修改,展评。

[评析:学生在评议的时候,不仅注意了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后延伸

仿照课文形式,把自己课后认识的字编成韵文,请爸爸妈妈写下来。

[课后反思:本课让学生自己看图猜字,说出字的意思,并利用所学的字组词,初步了解了会意字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许多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有的学生在课后还仿照课文的形式把自己认识的汉字编成韵文。如郑吴量就自己编了这样一篇韵文:“云力动,禾斗科。果页颗,米立粒。„„”真是了不起!]

第19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本着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是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一个宽松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质疑、操作、验证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判断某年是平

年还是闰年。

二、教具准备: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制作了有关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动态图,激发学生兴趣,又对三者的关系一目了然。导入新课后同桌两个在2015年历卡上标出特殊日子,例如:清明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爷爷、奶奶的生日。再通过2011年历卡和2012年历卡比较不同,了解二月的特殊性。在巩固练习环节,利用课件出示商品的有效期、保质期、保修期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太阳、地球、月亮动态画面,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探究验证

(一)探究大月、小月

1.出示2011年年历,问“这是哪一年的日历?”“一月份有多少天?” 2.出示活动要求。同桌合作,按活动要求填完。 3.观察表,发现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小组交流。 4.全班展示汇报交流。 5.介绍大月、小月。 6.记忆大小月。

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1)左拳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3)欢乐总动员:为了进一步记住大小月,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老师说大月时,站起来,说小月时,坐下,比比谁的反应快。

(二)探究平年、闰年。

在上面的游戏中,教师最后报一个二月时提问:你们为什么没有反应了?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有时是28天,有时又是29天,其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探究。

1.探究“四年一闰”

2展示表二,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

每4年里有3个2月是28天,1个2月是29天。 3认识平年、闰年。知道为什么四年一闰。 为什么每四年就有一个二月份是29天呢? 了解古罗马神话二月的来历。 教师补充小知识1: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4)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 让学生将表二中闰年的年份涂色。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算一下,从2012年往后哪一年是闰年?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 2.探究“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1)发现问题

师: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分组计算判断) 1949年 1992年 1900年

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出示1900年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出示小知识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为什么“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继续补充小知识:

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

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也就是说: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一年有( )个月,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2、在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12年中,是闰年的有(

3、从8月25日到9月30日,一共有( )天。

4、爷爷2008年过了生日就是68周岁了,可他只过了17个生日,爷爷是哪一年那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教材练习十七第2题、第4题。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 年 12个月

大月:31天

1、

3、

5、

7、

8、

10、12月 (7个)31×7=217(天)

小月:30天

4、

6、

9、11月 (4个)30×4=120(天)

28天平年 217+120+28=365(天) 特殊: 2月

29天 闰 年 217+120+29=366(天)

四、教学反思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多少有一些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多次教学设计。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上课时,出示动态课件,立马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大声说出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及关系。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分享中共同探究。这节课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大月、小月,第二次是探究平年与闰年。两次活动之间是用判断大小月的游戏连接起来的。对比两次活动的设计,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观察—记录—发现—分享交流”来进行的,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分享范围的变换和节奏不同。第一次活动记录时同桌共同记录,四人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分享;第二次活动先是全班共享二月份的天数,再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四年一闰。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第二个成功之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巩固练习部分来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由于是四校联谊活动 ,录像设置没有及时到位,拖延十几分钟,学生做的时间相对较长,我也心情紧张,导致授课时没有讲一年12个月。直接讲授了大小月。设计的拓展练习没有时间做,而是作为课下作业布置了。

第20篇:《端午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

3、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准确、简炼的语言。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收集本地的民风民俗,感受家乡人们过端午的气氛。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一些节日也越来越重视了,那同学们喜欢过哪些节日?

生: 春节,圣诞节,重阳节,端午节,愚人节,母亲节„„

师: 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有好几个是洋节,对洋节也有所偏爱,反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慢慢在被人们遗忘,今天我们要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走进湘西,去看看那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板书:——走进湘西 端午日 沈从文)

二、授新课: (一)、释题

1、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为了悼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爱国诗人屈原。

2、我们家乡有哪些相关习俗? 吃咸鸭蛋、吃粽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1、分几个学生朗读,找找湘西一带人们是怎么过端午日这一天的? ① 端午日„„看热闹

② 划船的事„„才拖下水去。 ③ 每只船„„种种情形。 ④ 凡是„„500响鞭炮。 ⑤ 赛船过后„„方能完事。 请五位同学朗读。 穿上新衣,额角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大鱼大肉。11点左右出门看赛龙舟,赛船过后捉鸭子。

2、这几件习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有哪些相关的词?

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中出现了上午11点左右、赛船过后,直到天晚方能完成。

3、这几件习俗中哪一件是详写的? 赛龙舟

(三)、重点学习赛龙舟的场面

1、中哪些语句是写赛龙舟的精彩场面的?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种种情形。 齐读

2、同学们从这一段文字中,你体会出当时怎样的气氛? 热闹、欢腾

学生讨论,寻找。 实写 虚写

人物 动词 作用

联想、作用

个 体 桨手

持(桨)、划(船) 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各种人物的特征;赛船的激烈场面。 梁红玉击鼓助战

进一步渲染了赛船场面的激烈

带头的 坐(船头)、缠裹(红布包头)、拿(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进退)

擂鼓、打锣的 坐(中间)、敲打(锣鼓)、调理(划船节拍)

群体 选手 观众

鼓声如雷鸣、呐喊助威

4、结合上表,请同学说说,如何才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好: ①、围绕一个场面写

②、要有人物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 ③、点面结合

④、要有场面的相关气氛

⑤、联想与想象(实写与虚写)相结合

5、这部分赛龙舟的场面非常精彩,请同学们再读,感受当时的场景。比赛的选手铆足了劲,奋力向前划,终于到达了终点了,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队伍有何奖励,为何要奖励?(用书中原文回答) „„[合作努力]、[奋勇争先] 光靠一个人是行不通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胜利。

(四)、表演赛龙舟场面

师:今天我们就以初一(7)班教室作实践地,来一次龙舟比赛,看看哪一组在通力合作之后取得最后胜利? (分配工作)

2、3组扮演赛龙舟的选手;两个同学分别担任两队的带头人,找四个同学分别当鼓手和锣手;

1、4两组同学扮演观众,选手要拿出气势,观众要融入情景,气氛要热烈些! „„(表演)

师:观众、选手觉得哪一队可以获胜,为什么? xx队,因为„„

师:怪不筣要获胜了,原来我们这边都是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

(过渡):小伙子不错,岸上的观众也毫不逊色,给比赛增添了热闹气氛,下面我们来采访一下几个观众?

①、你们是几点到这里来观赛的? ②、一家人都来了吗? ③、你们一般在哪看龙舟 ④、你觉得这次比赛精彩吗?

答: 不是,还有军官与人们一起过节 (五)、捉鸭子

其实当时过端午节正处于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期,可是当地却可以与民同乐,看来龙舟的魅力确实很大,还有民间习俗能使军民同乐吗? 捉鸭子 指名读

其实这一活动和上一活动一样体现了人们个个奋勇争先,积极乐观的精神。

三、小结

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还有赛马、秋千、竹杆舞等活动,展示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奋进不息的民族的精神,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我们要在吸取外国文化的同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作业:

1、根据所学,对将要举行的运动会的某个场景行描写

2、收集本地过各个节日时的一些习俗,下节课交流

日教学设计
《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