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宜城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01 08:33:4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制订本常规,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第二条 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要求,以及新的课程理念,并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制订的教学工作规范。建立与遵循教学工作常规,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第四条 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范文《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第五条 本常规遵循如下教育教学理念与策略:

㈠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㈡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改变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㈢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的改革,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条本常规遵循的原则是:

本常规不是封闭和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规则系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地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 程 计 划

第七条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八条学校、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第九条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不断改进。

三、课 程 标 准

第十条各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下同)体现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是管理与评价教学工作的基矗

第十一条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各学科科的课程标准,学校领导应学习和了解的课程标准。

第十二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推荐第2篇:易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易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制定教学计划

1、制定计划前教师要做到四个熟悉:

(1)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前沿动态等。

(2)熟悉教材:通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分析课程内容。理清各部分教材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掌握知识及能力间的内在联系。

(3)熟悉学生: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熟悉必须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服务教学,提高效率。

2、教学计划的内容: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优生培养及学困生转化措施、成绩提高措施、教学进度、教学研究计划等。

二、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提倡使用同案,鼓励特色个案,构建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相结合的教案模式。备课要抓好三个环节:

1、个人备课:在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认真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案,写好备课预案。

2、集体备课: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小学以中心小学或乡镇中心校为单位成立备课组,每节课要确立一个教师为中心发言人,先提出初案,再经过备课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形成同案,资源共享。要深入理解教材,注重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学生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校长、主管业务的副校长、学区研训室及中学教务处(教研处)要加强对备课组的指导和检查。

3、制定个案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改进同案,形成个案。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切实可行,能反映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劳动,真正起到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教 1

师应做到:

(1)没有教案不能上课。

(2)教案书写规范,内容齐全,板书设计科学合理,注重在教学反思基础上的课后小结。

(3)担任多学科的教师,主要学科写详细教案,其它学科可写略案。

(4)教师要超前写出教案,各中学和中心小学由教务主任或年级主任签字,小学教学点由成教校长把关签字。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整体提高的原则,落实三维目标,教书育人,摒弃填鸭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调控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1、依法执教,以身作则。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都要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肯定成绩和进步,指出缺点和不足。不得对学生讽刺挖苦、粗暴压服,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为人师表,树立形象。教师要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不佩戴饰物,不浓装艳抹,不戴变色镜、墨镜上课。不得穿吊带背心、拖鞋,女教师更要衣着得体,不得穿超短裙进教室。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服、田径鞋。

3、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铃响前,教师要在教室门外迎候学生,铃声落后,立即进入教室上课。

4、教态要亲切自然,教风严谨。严禁坐着讲课。

5、严禁酗酒后上课,严禁在教室内吸烟。不准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教室,不准擅自离开教室。

6、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课表上课。

7、用普通话教学,课堂语言要规范。不但要准确、简炼,而且要生动、形象。

8、板书设计合理,用字规范,不得写繁体字(讲文言文等情况除外)、异体字。

9、课堂教学要精益求精,避免出现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10、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作业设计与批改

1、教师布置作业要适量、合理,选题要有代表性,不留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不给家长留作业。各学科之间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对学生的作业要严格要求,及时批改。作业要由教师亲自批改,要有针对性、鼓励性的评语,并注明批改时间。学生改正错误后,教师要及时重新批改。教师要有批改记录。

3、作业原则上全批全改。班容量大、担任学科多的教师,作业的批改量可由学校具体规定。

五、辅导

辅导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培养优秀学生和转化学困生的主要措施。

1、辅导重在解答疑难问题,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针对学生特长因材施教。

2、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有某方面专长的人才。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包括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1)平时评价:要注重课上评价,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真实地收集、记录能反映学生长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并有描述性的评语。

(2)阶段性评价: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不论是哪个阶段的评价,都要以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评价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拓展到学生发展的各种空间,从多维视角进行评价,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2、年终考核要平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3、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每次考试,评卷完毕,试卷发给学生,学生认真反馈后,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和辅导。同时教师要写出试卷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制定措施,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七、教学总结

每个学期末,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也可对某些问题写出专题总结。

八、其他要求

1、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深入教学实际,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

2、坚持学校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校长每周听课不得少于1节,业

务主任不少于2节,教师不少于1节,并记入《教学工作笔记》备查。

3、学校领导要随机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4、学校领导积极组织和参与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5、学校领导要定期总结教学工作,定期向校务会议报告教学工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努力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6、开学前,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提前到校,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好各种计划和活动方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7、放假前,教师要将教学总结(活动总结)、教学成绩、各种记录等上交学校。学校要及时检查,认真整理,适时存档。

8、每学年要做好教学评估工作,注重教学反思。

一、以德育课题为先导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教育要落到实

处。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一些规范要求具体化、人格化、形象化。让这些要求变成学生的需要。

二、以激励机制为保障

小学生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兴趣,情趣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

意性和情境性。一些思想道德意识不能一下子化为持久的行为。必须依靠外在的教育引导。因此,我们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创作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每循环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

热情。

2、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如:“八

一”八一节进行爱军和国防教育;“九九”重阳节,组织孝敬老人活动;“十一”国庆节组织爱国主义征文活动;十月十三日举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

行少先队队史教育,及爱党爱国教育。

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我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杜绝安全责任事故,

杜绝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件数等”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目标。校长、主任开会必讲,每循环周一例会讲。每循环放假前强调讲,尤其是关于乘车安全问题和回家后的防火防溺水等安全问题。促进了全体师生安全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保证了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的达成。

五、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单亲、无亲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中,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健康成长。

六、以家庭教育为支撑,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校小学生生源比较分散,家长工作比较繁忙的特点,我校定期全校老师分片进行家访。做好学校和家住的即使沟通。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推荐第3篇: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征求意见稿)

一、总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制订教学工作常规。

第二条 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第三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符合教育规律为前提,借鉴成功的历史经验和改革成果,约定俗成制订的通常实行的教学工作规范。建立与遵循教学工作常规,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 制订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五条 本常规遵循如下教育教学理念与策略:

(一)提倡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有助于建立新的课程结构。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正确处理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之间的矛盾,特别关注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三)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要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改变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形成正确的教学评价观念。要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要改变课程、教学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和教学活动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六条 制订本常规遵循以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操作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运用,便于测评。

(三)发展性原则。本常规不是封闭和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规则系统。 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地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程计划

第七条 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制订的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下同)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订的法规性文件,其中规定了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内容,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在颁发课程计划的“通知”或 《说明》中,如有“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 或 “视当地情况参照执行”等字样,应按照“通知”或 说明中提出的要求,将调整意见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上级的课程计划,分别制订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应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教研组以及教师所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其内容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第九条 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

三、课程标准

第十条 各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下同)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是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十一条 每位教师必须备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学校领导应各有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第十二条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标准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教学中认真落实,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四、教

第十三条 经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并批准使用的教材以及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源和依据。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反映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

各级教育部门应从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

第十四条 学校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培养学生通过教材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接待,获得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十五条 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特别要注意开发信息化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校应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五、教学管理

第十六条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按照国家和省课程计划组织教学活动。

第十七条 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劳动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第十八条 学校要根据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科学设置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要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机构和人员。要防止毕业班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

第十九条 学校领导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坚持听课和上课制度。

六、教学研究

第二十条 教学研究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一条 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探讨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履行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责,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指导作为核心工作。要密切和大、中、小学以及科研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具体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应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第二十三条 学校要有健全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要深入学习学科教学理论,认真领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教学与教研水平。

第二十四条 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学会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七、课堂教学

第二十五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主要途径。

第二十六条 学校课堂教学要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交。

第二十七条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备课。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实验课前要预做实验。 第二十八条 教师应认真编写课堂教学方案。写教案一般应列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技能和能力发展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同时要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的发展目标进行描述。但教案的主要内容应是如何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旨在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课堂环节。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第二十九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关爱学生。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

第三十条 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 “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要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搬教案的不良倾向。

第三十一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倾向。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从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十二条 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要注意加强不同学科教学的整合,上好综合课。各级教育部门要共同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整体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根据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三十三条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注意在运用一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必须科学、简便、有效,不搞形式主义。

第三十四条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做到适时、适量和科学,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低年级一般少留或不留作业。要防止机械重复、照抄、照搬,反对滥用练习册和复习资料。

八、课外指导

第三十五条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的环境。

第三十六条 要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巩固和拓展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十七条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应指导所有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能力。

第三十八条 教师要认真检查和批改课外作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面批面改,指导学生订正错误。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和修正作业中的问题。

第三十九条 要指导学生参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文艺、体育、科学、劳技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召开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第四十条 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机构和人员要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九、教学评价

第四十一条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及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构建适应素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任务。

第四十二条 学校不但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第四十三条 要认真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的运用规律,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检查、测验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要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学习或成长档案。

第四十四条 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

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听、说、写、做等多种有效形式。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队。

第四十五条 学校要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考评制度。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第四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要克服教学评估工作的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至上。要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看待每次考评结果,使学校明确发展的方向。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

十、教改实验

第四十七条 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教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选题、实验、总结和推广经验,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支持和开展教改实验。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有实验课题。

第四十八条 教学改革实验实施以前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所有教改实验的选题都应体现国家新课程的理念,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探讨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十九条 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建立教改实验档案,并以此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成绩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条 要以科学的态度评价和推广教改实验的成果。实验成就的大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一是实验的难度(如理论水平高低);二是实验效度(在减轻师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可推广性(限制条件愈少,可推广性越大)。推广教改实验成果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避免一刀切或一拥而上,对于在教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推荐第4篇: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附件:

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 试 行 )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效地将我市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第一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指导和规范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教学常规包括总则、教学计划、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帮助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总结和附则等内容。

第二条 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

1、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本常规的实施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价值观。

2、促进新的课程结构的建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正确处理课程的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矛盾,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3、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计划

第三条 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编制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课表,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高中学校必须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选课指导、咨询、服务工作,并且编写本校的《学生选课指南》,有效指导学生选课。

第四条 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含辅导计划),应在学期初制定。

第五条 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包含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实施措施、时间安排等。

2、教研组计划包括教研组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具体措施、活动安排等。

3、备课组计划包括备课组基本情况与学情分析、教学要求、具体措施、活动安排及教学检测与评价等。

4、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包括课程总目标或学期课程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和其它课程资源分析、减负提质的措施、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教学检测及评价、学生辅导等。

三、教学准备

第六条 凡已开设课程,每节课均应备课。

第七条 备课要备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学情、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要充分挖掘身边鲜活的教学资源。

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有2人以上执教的)教研组或备课组长要坚持按每个单元(或章节)召集教师集体备课一次,资源共享,但共享教案要留一定空间供个人创造发挥和教学反思之用,体现集体智慧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第八条 教案要求:

1、教案按课时逐节撰写,并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即:课题;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等。

2、教案的格式、详略不强求一律,应视课型、教材深浅程度、教师基本素质、班级学生情况而定。

3、备课至少超前一周,保证教师有设计和反思的时间。

四、课堂教学

第九条 教师必须按学校课表上课。调课权在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以及请人代课。

第十条 教师要认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情绪的调整、各种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并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学地点。

第十一条 充分发挥专用教室的作用。要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到专用教室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实施有效教学,不提前下课,不拖堂。课堂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学校,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 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要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举止文明、仪表端庄。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不讲不尊重学生的话,不做不尊重学生的事。

第十四条 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尽量让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散发魅力,这是优化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动眼观察、动脑分析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评价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第十五条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一节课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十六条 教师的课堂提问或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指向性强。不提缺乏思考性的问题,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质疑。

第十七条 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体现代表性、层次性、实践性(口头、书面、操作等形式相结合)。每节课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课堂练习时间,并及时反馈讲评。

第十八条 注重直观和实践性教学。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上好实验课。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规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与技能操作的开出率均应达到100%。

第十九条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十条 教师使用普通话组织教学,板书工整规范。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第二十一条 作业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不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第二十二条 严格控制每日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低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1.5小时。

第二十三条 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学校、教师要积极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第二十四条 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的习惯。教师对学生作业批阅要注明日期,提出指导意见。作文要有眉批和尾批。对于有独特见解或具有代表性错误的作业应予详细记载,以作为讲评辅导的依据。

六、指导与帮助

第二十五条 教师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指导和帮助学生检查、正视和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营造和维护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十六条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指导工作。对学生的指导要以正面为主,并运用多种形式,因材施教。既要有课内指导又要有课外指导,既要有集体指导又要有个别指导,既要有学业指导又要有心理指导。

七、教学评价

第二十七条 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各门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以开放、多元、多样、发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要突出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第二十八条 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二十九条 要从严控制考试,每学期小学在期末组织一次考试,初中在期中和期末各组织一次考试。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既要注重“双基”,又要体现能力,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考试形式要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

第三十条 不公布学生考试、考查成绩,不按成绩给班级和学生排队。建立补考制度,为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提供补考的机会。

第三十一条 严格考纪、考风。考试前向学生进行考纪、考风教育。严密组织命题、制卷、阅卷、登分等考务工作。考试时教师严格监考,考试后要对考务、考纪、监考等工作进行总结,对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

第三十二条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十三条 高中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行学分制管理。成立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建立健全学分公示、仲裁等制度。

八、教学研究

第三十四条 教学研究工作重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切实解决新课程实施后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层面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可校内研究,也可校际合作; 可采用“课例比较式”、“循环授课式”、“专题研讨式”“课题带动式”等多种形式。

第三十五条 教师须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每年应为每门课程订阅相关教学刊物。

第三十六条 教研组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做到定好时间、定好主题、定好活动主持人,每次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并认真研讨,做好记录。 第三十七条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将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根据自身条件,以“问题”为杠杆,开展课题研究,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结题工作,对行之有效的课题成果应积极推广应用。

第三十八条 教务处、教科室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上研究课、竞赛课、观摩课。要督促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其中校长原则上不少于20节,教学副校长、中心校教学专干、教务处、教科室负责人等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其他任课教师原则上不少于10节,且有听课和评课记录。提倡听推门课和跨学科听课。

第三十九条 每学期学校至少要组织一次教学开放活动,中心校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片区教学研讨活动。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

第四十条 学校要重视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构建“名师工程”,优化教师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建立“双导师”培养模式,指导教学研究和上课。

第四十一条 学校要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材料、教学个案与反思、公开课的教案和学案、发表的论文和获奖的成果等进行归档保存。

九、教学总结

第四十二条 学校和教师在学期末必须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真实。

十、附则

第四十三条 各区县和学校应根据本常规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四条 本常规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市教育局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推荐第5篇: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济宁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

通 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济宁高新区教育办公室,市直各学校,直属各单位:

现将《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宁市教育局

二○○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

第―条 为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制订本常规。

第二条 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要求以及新的课程理念,并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制定的教学工作规范。建立与遵循教学工作常规,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第四条 教学工作常规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五条 教学工作常规遵循如下教育教学原则:

(一)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的改革,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课程计划

第六条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臵、课时安排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在充分利用好基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笫七条 学校、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等。教学计划要完整、具体、实用。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第八条 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不断改进。

三、课程标准

第九条 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管理与评价教学工作的基础。

第十条 学校领导应全面学习和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学校和教师都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第十一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四、教材使用

第十二条 经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教材以及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资源。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对教学用书选用和征订工作的管理,应组织学校从市教育局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同时,要协同、督促当地教材发行部门做好发行工作,以保证教材及时到位,严禁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推销教学用书,严禁为学生统一配备济宁市确定的《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学生用书。 第十三条 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十四条 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健全管理制度。

五、教学管理

第十五条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县市区教育局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按照计划组织教学。定期对所属学校、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必须给教师配齐相应的教学用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并保证教师人手一套,为教师的发展和劳动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第十七条 学校要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删各科教学课时数,严禁搞突击教学,严禁提前结束课程。学校不得在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

六、教学研究

第十八条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第十九条 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

第二十条 县市区教研室要努力成为同级教育局教育教学决策的参谋中心、高考中考的研究中心、学科教研的管理中心、教学资料的监控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充分履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和教学评价的职能,把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指导作为中心工作;要密切与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指导课程改革与教学;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第二十一条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要建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严谨、务实的研究氛围。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教研组每周必须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并承担县市区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第二十二条 学校领导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支持并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坚持听课和上课制度。

第二十三条 教师要增强改革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不断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实验课题并切实注重实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七、备

第二十四条 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中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教师备课要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倡以年级教研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要充分发挥好年级教研组长和学科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

第二十五条 备课内容包括:

(一)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二)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

(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以及个性差异;

(四)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围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演示实验课前要预做。第二十六条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要认真学习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

第二十七条 教学设计要求思想正确、知识无误、环节齐全、教法得当、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程序设计合理,要充分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第二十八条 教学设计一般应列出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通过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体现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设计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八、课堂教学

第二十九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三十条 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体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十一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庄、教态亲切。不在上课时随便出入教室或会客、接听电话,不与室外人员交谈。严禁携带手机等影响教学的物品上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拖堂、不早退。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

第三十二条 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第三十三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最大化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要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十四条 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必须科学、有效。

第三十五条 教师布臵作业要科学、适量,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提倡设臵实践性与探究性的作业。切实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第三十六条 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要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九、教学反思

第三十七条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反思性行动,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绩效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反思工作。

第三十八条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 第三十九条 教师可以采用录像反思、日记反思、从学习者角度反思、与同事及专家的交流中反思以及通过向学生征询意见反思等途径进行教学反思。

第四十条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选准反思对象,熟悉反思过程,明确反思方式,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

第四十一条 课后反思意味着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总结得与失,是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坚持写课后反思,它能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写课后反思:

(一)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三)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七)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第四十二条 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教学反思意识,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将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教师“学会教”和学生“学会学”的需要。

第四十三条 学校领导要积极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为其开展教学反思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全校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十、课外指导

第四十四条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的指导,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四十五条 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知识,开阔视野,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第四十六条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既要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又要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第四十七条 教师要认真、及时、准确地检查和批改课外作业,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必要时教师要进行面批、面改,具体指导学生订正错误。

第四十八条 要指导学生参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文艺、体育、科学、劳技等兴趣小组,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负担。

第四十九条 学校要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保证在课堂和课外的―致性和整体性。

十一、教改实验

第五十条 教学改革实验是强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研究的深化。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都要重视,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确定有利于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验课题。县市区教研室和学校都应积极组织开展教改实验,以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五十一条 教学改革实验应在论证可行的基础上进行。教改实验的选题应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探讨先进的教学模式。

第五十二条 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学校应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建立教改实验档案,并以此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增强改革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不断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实验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第五十三条 教改实验成果要从实验的难度、实验效度、可推广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经过课题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后方可推广。对效果突出的实验,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推广。对于在教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十二、教学评价

第五十四条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学校应建立适应本校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

第五十五条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学校要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第五十六条 认真探讨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检查、测验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第五十七条 终结性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听、说、写、做等多种有效形式。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按考试成绩排队。

第五十八条 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考评制度,既要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要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的唯一标准的做法。

第五十九条 县市区教育局要建立科学的以教学工作为重要内涵的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和评价制度,要克服工作的片面化和绝对化,不得违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擅自组织统一考试。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科学评估,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

推荐第6篇: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优化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增强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常规。

第二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全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通常性、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制订的教学工作规范。

第三条 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法规和行政规章,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第四条 本常规遵循的原则是:

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操作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实施和测评。

发展性原则。本常规属于开放性的动态规则系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地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本常规的内容。 第五条 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

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本常规的实施,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本常规的落实,促进学校开展考试内容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第六条 教学常规包括总则、课程计划、课程资源、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教学评价、教改实验等内容。

二、课程计划

第七条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课程的计划、意见、规定等,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制订的法规性文件,其中规定了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内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八条 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课课程、开足课时。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针对性。高中学校要在弄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程。 第九条 学校要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三、课程资源

第十条 经教育部审查通过并批准使用的教材以及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国家和地方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资源。

第十一条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十二条 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充分重视人文与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各种媒体资源的利用。鼓励和支持教师研究和开发学校课程资源。要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不断接触到鲜活的、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的课程资源。

四、教学管理

第十三条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规范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教学效率。 第十四条 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学校领导要及时了解教学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第十五条 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及相关部门工作计划、学科教师教学计划。 第十六条 对学校课程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等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结果应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公布,以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校师生了解和监督。

第十七条 开展校本培训。学校要制定并落实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培养和培训规划,组织教师参加教研部门等组织的各种教学业务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十八条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业务档案,充分发挥业务档案在管理和评价中的作用。

五、教学研究

第十九条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 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方针、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等。 第二十一条 各级教研部门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职能,把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作为核心工作。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具体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各种教学和教研成果交流与展示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第二十二条 学校领导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教学一线,坚持听课和上课。要建立教、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加强研究型教师团队建设。

第二十三条 学校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教研组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第二十四条 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学会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教学改革实验课题,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第十五条 学校要密切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教研机构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学术支持,不断深化教学研究。

六、课堂教学

第二十六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七条 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要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第二十八条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习和了解各科课程标准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教师要正确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第二十九条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科学设计作业等。备课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要根据学校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开展网上研究与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第三十条 教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预案。教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师生互动、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过程。教案的形式就灵活多样,要因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面异。提倡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案的设计。

第三十一条 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关爱学生。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第三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营造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第三十三条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与学生加强沟通、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十四条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既要充分运用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又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十五条 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布置作业要处理好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关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过生的课业负担。

第三十六条 教师要认真检查和评改学生作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面改。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和修正作业中的问题。

七、课外指导

第三十七条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其纳入学校计划进行科学管理。

第三十八条 要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应用和拓展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第三十九条 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应指导所有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外学习进一步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能力。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信心。

第四十条 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查、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自主学习活动,开办专题讲座,组织艺术、体育、科技等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定期举办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要注重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八、教学评价

第四十一条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作用。

第四十二条 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第四十三条 要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为,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第四十四条 终结性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全面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习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排队。

第四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质量监测制度,克服教学评估、质量监测工作中的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至上。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质量监测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使学校明确发展方向,办出特色。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自评和报告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自我监控机制。

九、教改实验

第四十七条 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选题、实验、总结和推广经验,促进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有实验课题,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改革实验。 第四十八条 教学改革实验要进行认真、充分的可行性论证,选题要体现新课理念,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转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为重点,努力探讨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第四十九条 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充分发挥教改实验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第五十条 推广教改实验成果要立足实际,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充分的评价论证,推广过程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避免一刀切或一拥而上。

推荐第7篇: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是学校维系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自我规范。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落实常规,并作有个性特点的提高和发展。

一、备课

1.备课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学科教学工作的预设蓝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三吃透”:

一是吃透课标。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教师要深入领会其中阐述的基本理念,要准确把握其中规定的教学总目标以及所任学段的阶段目标,要努力实施其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落实,较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精神。

二是吃透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认真研究它在落实课程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研究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及独特内涵,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并开发更丰富和更现实的课程资源。

三是吃透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特点,要从个体上分析学生的差异和潜能,力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能够面向全体、又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和更快的发展。

2.教师在接受任课任务后,应立即着手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在开学前完成。

学期教学计划的结构至少应包括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措施等部分;内容应力求切实可行,力求反映本学科、本学期、本班级、甚至任课教师本人的个性特点,避免空泛雷同。

3.教师应有充裕的提前量认真编写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格式不求统一,可根据教师习惯和学科特点有所创意,但至少要反映有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策略和方法)、作业设计(包括实践活动)、板书设计(包括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的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决定详略取舍,但至少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对学生的分层指导、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作业实验等实践活动、体现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

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可以由教师自主选择,但应有利于实际运用,有利于自我积累和档案留存,并有课前修订完善、课后反思回顾等有效使用的记录。

4.要求“任课必备”,但根据学科实际、分工实际、教师实际等因素,学校可决定在形式、结构、详略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二、上课

5.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应努力实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三维’融合,注重生成。师生互动,发扬民主。合作探究,强调实践。扎实有效,促进发展。”

6.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落实备课中预设的目标,努力做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整体提高。同时,更应重视课堂生成,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7.师生关系要立足于双方在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师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分层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力求双方都得到发展。

8.学习方式应有助于学生“学会、会学、善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适合的方法展开学习过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作业、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为此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9.评价课堂的根本标准,是学生能否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得到发展,是教学目标能否在较高、较大面积的达成度中扎实有效。教师应以此作为检测自己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依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作业

10.精心设计作业。作业是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适量布置。作业设计的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提倡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创意的作业设计。有难度的作业,教师应有亲自实践的“下水”过程。

11.认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做到:及时,保证反馈后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思索和订正的时间;仔细,逐题认真批改,力求正确无误,作必要的记录和分析,适时进行讲评;多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与、建立作业档案等多种形式,提高作业评价的参与面和实效性。

1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习惯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和终身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以“按时按量、端正整洁、独立完成、认真检查、力求正确、及时订正”这一基本要求严格训练。

四、辅导

13.教师要在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同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某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加强个性化辅导:

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特别赋予爱心,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制订具体措施、建立个例档案。对他们的辅导要做到:热情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和决心;过细指导,既补知识能力的缺漏,也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降低起点、放缓坡度、逐步提高。

对学习上确有余力、能力上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师应重视发现、培养,为他们制订适合的指导方案,为他们创设更大的发展提高的平台。

14.教师应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开发多渠道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更广泛的课外辅导。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设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成果展示,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活泼、主动。

五、评价

15.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记录、家校联系、平时检测、作业批改等环节了 解学生的成长轨迹,从中作出个性化的分析和过程性的评价,并相应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

16.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搞好测查、考查、考试等教学质量的监控。考前要认真指导复习,查漏补缺;出卷要紧扣课标,并针对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考试要严格,按相关规定检测教学实际效果;考后要分析研究,从目标达成状况和学习困难学生状况两方面制订补救措施。提倡进行评价改革的实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17.要认真向家长做好学生学习评价的反馈工作。平时通过家庭访问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期末要认真填写学生学业情况报告单,从多方面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正面鼓励。

六、研究

18.要重视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教学工作是教师生命价值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对教育的事业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发展意义举足轻重。要坚持教学理论的学习,除经常学习报刊杂志的有关论述外,每学年至少要认真学习教学理论专著一部。要经常对照教学常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教学工作各环节、各阶段不断自我分析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9.要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教研和科研是提升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师资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做到“虚心学习先进,积极思考实践,勇于发表观点,乐于承担任务”。

20.每学年要完成“五个一”,即一份优质教学设计、一堂有探讨价值的研究课、一份评课意见、一份所任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一篇教学论文或有质量的案例分析、教学工作总结。每学期至少要听课10节,认真、完整地作好听课笔记。每两学年能申报一项校级及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或参与课题的研究。

推荐第8篇:贺州市八步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贺州市平桂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规范教学工作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区实际,制定本教学工作常规。

2、在教学工作中,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作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教书育人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多功能作用。

3、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福培养特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不忽视接受性学习。

4、在教学过程 中,要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益。

5、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避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7、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教师要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

二、备

8、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有教师、所有科目都要认真备课、编写教案。不备课而上课的作为渎职行为处理,不认真备课的予以批评。

9、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周备课。

10、备课时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具、备学情。要明确“三个目标”,即课程目标、单元或章节目标、课时目标;弄清“三个要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做到“三个结合”,即个人研究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学情实际与教参资料相结合,各册教材前后联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11、备课以个人研究为主,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各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应多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并由主备人就自己超周备课的情况作中心发言:分析教材内容,说明设计意图,介绍教学环节和层次性作业的设计情况等,然后教研组成员讨论交流,补充完善,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作出适度调整。在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2、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时应自己先做一遍,并作出答案。理、化、生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

13、写好教案。教案要按课时、分节撰写。按不同性质,教案应有新授课、复习课、考试后(或作文后)试卷的评讲课的教案。教案编写要规范,不论是新教师的详案,还是老教师的简案,都必须反映出一堂 课的主要内容,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精练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板书设计、作业内容等。提倡教师写详案。

14、每学期学校应对教师的教案至少要普查两次。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日期并签署意见。不准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

- 1实效性,不要填空式的一问一答和明知故问。

28、树立教学民主思想。尊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提问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必须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正面、正确的回答,当时回答不了的,要善意的向学生解释,并于课后查找资料给予答复。

29、授课的语言要精当、明白、好懂,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要精心设计,字迹清晰。30、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凡教材规定的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之开出率达到100%。

31、授课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分析总结,写好课后记。课后记可记教学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改进设想等。

五、教学反思

32、教学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 经验的反思 ,同时 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目的。

33、教学反思的类型有“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也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每隔一段时期,教师都应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回忆、总结和思考,并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反思想。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或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及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学校应为教师教学反思营造氛围,提供平台,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研组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切实把教学反思当成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者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重要载体。

34、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写2篇教学反思的个案,学校应把反思个案收集成册,作为校本研究资料。

六、作业布置和批改

35、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反馈、改进教学,为备课素材的重要依据。因此,凡按课程计划开设的课程都应有作业布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以外的学科,原则上不留课外作业;每学年中学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小学 课内习作不少于16次;凡教材有规定背、默任务的,都要按教材要求背诵、默写;语文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不少于260万字;三年级以上小学生每天课外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生不超过1.5小时,高中生不得超过2小时,小学

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各学科都要做好平衡工作,要有全局观念。

36、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不能马虎随意,要精心设计,慎重选择,要求明确,布置清楚。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布置,做到举一反三,形式多样,突出基础和重点,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针对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要严格训练,书写正确、卷面整洁、格式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补做、补交。但不得以做作业为手段惩罚学生,也不得以“减负”为名,或片面理解“减负”,而不严格要求学生,不要求做作业。

- 3结合等不同形式。小学的考试评价使用等级制,即ABCDE五等(或甲乙丙丁戊五等),90-100分为A等,80-89分为B等,70-79分为C等,60-69分为D等,59分以下为E等。学生成绩扬评定的等级要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真实成绩,而不是教师的主观随意的“大概等级”。所以定级之前应该是分数,在分数与配套工程、家长、社会见面时才换算成等级。中学仍使用百分制。

49、做好考试的命题工作。段、期考或毕业考的命题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双基”的要求,以教材为范围,内容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达80%以上,有科学的信度、效度、难易适中,基础题、中难度题和较难的题目比例为7:2:1为宜。

50、学期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成文交学校备案。书面质量分析一般应包括:考试概况、试题分析、质量情况、改进措施等。

51、教师应对学生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但中小学均不得把学生的成绩排队公榜。考试还应给予学生多次机会,如期考成绩不及格的,学校要组织补考。

52、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要颁发各种记分表册,学生成绩记分册,各科学习成绩统计表,考试质量情况分析表等。

53、严肃考纪考风,严禁弄虚作假。考前要进行考纪教育,严密组织命题制卷,严格监考;考后做好阅卷评分及质量评价和总结。

54、期末考试各科考题,成绩统计表以乡镇和区直学校为单位应及时上送区教研室。

九、计划和总结

55、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年级学科教学计划、个人教学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小学兼教多科的,除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四科外,其他科可以只安排教学进度。

56、各种教学计划要周密详细,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应具备以下内容:

①学校、教研组、学科课外活动计划内容一般包括: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②学科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任务和目标、实施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57、教学计划每学期订一次。学校的教学计划应于预备周内制订,并经教导处审定后交有关售货员执行。

58、每学期结束,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都应写好教学工作总结。中学、乡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总结要上交区教研室,小学、各初中的要交乡镇中心学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存放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论文、班主任工作记录等。

十、附

59、各校对本规定要认真组织实施,进行检查评比,并将其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按常规 要求去做的教师,年度考核不能评“优秀”等级。

60、本规定从2005年春学期起执行。

- 5 -

推荐第9篇:(打印)南海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里水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制度

为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全并规范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常规。

教学工作计划

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学生的实际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完成,并上交一份给教导处。

2、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及周课时进度安排;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备课

1、教师个人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重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实验课前要预做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备课笔记。

2、教师应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由年级备课组长负责,每周不少于一次,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教师要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写教案一般应列出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技能和能力发展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案的主要内容应是如何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旨在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课堂环节。教案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既不要过于繁琐,又不能过于简略,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4、上课前一周完成集体备课,教师个人教案要求提前两课时完成,无教案不能上课。

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运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要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搬教案的不良倾向。

- 1

检查与考试

1、教师要督促学生学好每一节课,提倡当堂检查与反馈。

2、期中、期末考试由备课小组命题,命题要在考前一周完成。

3、教师在考试监考中要认真履行职责,服从教务处统一安排与调动,按时到教务处报到并领取试卷。监考过程要认真巡视检查,不得做与监考工作无关的事情,更不能擅自延长或缩短考试时间。

4、教师要公平公正地评阅试卷,评卷工作要在考后五天内完成,以保证及时反馈。考试成绩要准确地登记和统计。

5、期中、期末考试后,每个教师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要认真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规律,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检查、测验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要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学习或成长档案。

3、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听、说、写、做等多种有效形式。

教学研究

1、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探讨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2、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学会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教学改革实验课题,并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参与教育科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教学总结

教师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

教学总结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教学后记、教案赏析,学生个案分析报告、题例研究、教具制作、学期和学年教学总结、教育教学论文等。

- 3

2、落实教案检查和交流制度,建立电子教案的管理系统,以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防止从网上照搬或抄袭他人教案。教师备课情况应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

3、学校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随堂听课(校长每周至少听一至二节),以真实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常规落实的情况。要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应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课、示范观摩课,并形成制度。要组织好评课活动,做好记录并存入教学档案。要重视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5、建立、健全对课内外作业量控制的方法,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总量,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6、要加强对教学辅导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考试与评价管理

1、学校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测、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学校应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的规定组织实施考试,注重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除笔试外,还可采用听、说、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考查、考核和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测验的科目和次数。

3、要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研究,制定规范的命题程序,确保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注意试题资料的积累,逐步建立学校的试题档案库。

4、做好考试的组织工作,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考场规则、监考守则,保证教学质量检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每次考试后要及时组织教师做好试卷及成绩的分析和讲评,以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要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和反馈制度。

6、逐步建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不得将学生学习成绩排队、公布,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列学校、班级、学生名次和作为评定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8、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的各类竞赛活动;凡经批准的各类竞赛活动必须按学生自愿参加原则,不得以任何名义强行要求学生参加。

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1、应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并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教师敬业爱岗、积极进取的管理机制。

2、全面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尽量提供教师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加强校本培训,落实“名师培养工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考核成绩及学时数作为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级、聘任的必备条件。

3、要优化配置任课教师,注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的合理搭配,各年级任课教师的组合要优化并尽可能相对稳定。同时,要使各年级任课教师明确年级的各项责任目标和质量目标,以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 5

推荐第10篇:教学工作常规

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有关法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和育人和谐统一起来,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双基”,“发展智能”,而且要促进学生思想、兴趣、意志、情感、品德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发挥教学过程的多功能作用。

3、教学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培养英才,既保证全面发展,又注重培养特长。

4、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应环环扣紧,环环落实。与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要认真抓好。

5、学科之间要统筹间顾,避免过量的课业负担。

6、学校要按国家教委制订的教学计划开课。教师要按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二、备课

7、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而上课的应作渎职行为处理,不认真备课的应予以批评和处罚。

8、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周备课。

9、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在三备到位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

10、在教师个人超周备课的基础上,由年级教研组长在每周周末召集同年级同科集体备课。其内容主要是:检查本周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超周备课的教案,研究其重点、难点,研究双基,研究教法、学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量,统一测试量。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

11、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老师自己备课时应自己先做一遍,并作出标准答案。理、化、生应做的实验,备课时老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的成功。

12、写好教案。

(1)教案应按课时逐步撰写。

(2)一律备详案,要反应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A、教学目的、要求;B、重点、难点;c、教学步骤;D、教学精讲和学生精练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E、主要教法;F、板书设计;G作业内容。

(3)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两次。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并盖绮缝章。不允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

13、要求教师写适量的教学后记。

三、上课

14、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15、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提前侯课,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16、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课堂里不准抽烟、打接电话,发短信,不坐着上课,不挖苦讽刺学生,更不得打骂体罚学生。男教师不得穿拖鞋、穿背心、留长发、着非西装短裤;女教师不得染异发、化浓装。

17、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教学卫生规范。到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18、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19、每一堂课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讲授正确;(3)重点突出;(4)难点突破;(5)精讲多练;(6)效果落实。

20、精要讲授。讲授坚持启发式,师生平等互动,废止注入式、漫堂灌。讲授范围、详略依课标、教材而定,依教学目标而定,依学生学情而定。讲授的主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讲授的语言做到精要、明白、好懂,要使用普通话。板书要精心设计,字迹清晰。

21、加强练习。课堂练习一般应15分钟左右。练习题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内做练习时,教师应当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评讲。

22、物理、化学、生物和生理卫生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达到100% ,学生实验大90% 。加强自制教具的工作。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23、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外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要当堂消化,作业当堂完成。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可

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大、小作文每学期各8篇。语言教学都要按教材要求完成背、默写等课后练习。

24、控制作业量,平衡作业负担。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的总自习时间和各科的全面发展。课外作业日总量不超过1.5小时。不用大量作业去占用学生节假日。

25、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严格进行训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没做的要补做补交。不要以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6、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包刮作文)要全批全改。周记、日记不作统一要求。对补交和重做的作业要细致批改。每次作业要给予平分,不得只给分不批改,或既不给分又不批改只写一个“查”、“阅”。批改后写明批改日期,要保证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把作业本发给学生。

27、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作业错误之处,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订正的习惯。有能力改正的,要求他们自己改正;估计无能力改正的,重点知识题老师要面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 改正;改正后的作业一律再交回批阅,

28、布置数、理、化作业题时,可采AB型习题。A型题量少难度大,提倡优生完成;B型题则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29、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好作业批改记载,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以详细记录,以作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30、学校对教师的作业和批改情况每学期检查两次。

五、辅导

3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32、辅导要有计划。制定计划分三步走:A、学科教师对所教班的学生划分层次,确定优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由班主任主持,全体教师参加,对学生逐人分析,统一对某一学生的认识,统一基本作法;C、有科任教师制定计划,提出辅导措施。

33、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次是缺课、旷课的学生;对于优生可采取参加兴趣小组,组织学科竟赛的办法发展特长。建立各科的竞赛培训制度。

34、辅导要讲求实效。教师要做到热心、耐心、有信心。要加强学法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

35、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如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科研究活动、文体活动、科普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进行家访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

六、考查、考试

36、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查,由科任教师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属于考试,由教育局或学校组织。要严格控制考查时量,随堂测验不超过30分钟,单元测验不超过二课时。

37、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劳动技术课可以只搞考查;音乐、美术、体育可以搞随堂测验和期末考试,时间可以提前;其它各科均应按规定组织考试。

38、期中、期末考试属目标性考试。考试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考题要注重“双基”,体现能力,覆盖面在80 以上,难易度要适中。

39、学习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中考试成绩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40% 。

40、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书面质量分析一般应包括:A考试概况;B试题分析;C质量情况;D改进教学的措施等。

41、为了全面评价学生成绩,学校配发各种记分表册:学生成绩记分册,各科学习成绩统计表,考试质量分析表等。

42、严肃考纪考风,严禁弄虚作假。考前要进行考纪教育,严密组织命题制卷;要严格监考;监考时严禁看书、报。考试后要对考务、考纪、监考等工作进行总结,对违纪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

43、认真搞好阅卷评分、登分工作,尽量减少漏、错现象。作好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并上交教导处。

44、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个人教学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45、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内容一般要具备: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2)学科教学内容一般要具备:

A、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B、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改进意见。

C、教学任务和目标。

D、落实教学任务的要求,提高质量的措施。

E、教学进度安排。

46、教学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学校教学计划于预备周开始由教学校长向全体教师宣布,其它计划于预备周内制订。交学校教务处存挡。

47、每学期,学校、教研组、教师都应写好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师总结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48、对教师的教学总结由学校教研组进行评奖。

水潦中心校教导处

2007年秋

第11篇: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确保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根据《长沙市雨花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本文件是指导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基础性文件。

二、教学计划

1、学期初要对照教学标准通读教材,根据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

(1)、学情分析(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分析等);

(2)、教材分析(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等);

(3)、教学任务或目标;

(4)、减负、培优、提质的措施;

(5)、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按周次安排);

2、教学计划每学期初制订,每学期制定一次,开学前一周完成。教学计划在教研组讨论审定后由计划人执行。

3、学期工作结束写好工作总结,交有关部门备案、审查。

三、备课

1、课前要备课,包括制订教案或教学设计。所有教师均应超前备课,无备课不得进课堂。

2、备课形式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

(1)、集体备课

同年级同学科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师执教的,原则上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或学科教研组的形式进行。着重研究重要的教学章节及课文,针对主要问题集思广益,统一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老师集体备课要体现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据新课程标准以研究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教材的处理为主要内容。如共享教学资源,则须留一定的空间供个人发挥和教学反思之用,以体现集体智慧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

(2)、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再创造的过程。主要内容是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集体备课的要求具体化,从而制定出个人的教学实施计划。

3、备课要求

(1)、熟悉一册。熟悉本册教材内容及单元组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理出学科知识序列,写出全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教材概况分析;

②全册教学目标;

③学生基本情况;

④主要措施及教改设想;

⑤教学进度安排。

(2)、把握一组。建立单元概念,把握单元内容,领会编排意图,抓住章节(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措施,写出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特点;

②本单元教学要点及重点;

③相应的教学措施及手段。

(3)、备好一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本课在单元及全册的地位,从对象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分课时备课。课时备课应包括如下条目:

①课序与课题。

②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

③重点和难点。分条书写,做到准确、无误。

④教学准备。列出教具、学具、课件等名称及数量。

⑤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教学环节安排和具体可行且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要有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设计。

⑥作业布置。

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次分明,美观大方。

(4)、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提倡有针对性地采集网上的音像、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予以共享,但严禁抄袭和复制网上原文教案。

(5)、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可以采用电子教案或使用自己多年积累和整理的原始教案,但应体现二次备课情况,记录教学的得失体会以及改进的设想措施。教学反思或教后记不少于15次。

(6)、对于教学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或未教过的新教材,以及进行探索性教学课题要求写出详案。撰写教学后记,全期不得少于全课时的1/2。

(7)、教师应提前准备一周的教案,接受教研组及教务处的定检或抽检。

(8)、每学期末,教案附封面(班级、学科、老师,任教时间)装订成册,送交教务处归档备查

四、课堂教学

(一)、课堂常规

1、学校教务处按《课程计划》编制总课表及班级课表。教师按照教务处安排,承担教学任务。教师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认真分担教务处分派的代课、调课任务。

2、如需临时调整课表,须报教务处同意,凭调课通知单后进行调整。教务处做好登记备查工作。

3、做好课前准备,调整身心状态。准备好教材、备课本、教具、学具、仪器、图片等,按时进教室上课。不上无准备之课、无教案之课,杜绝实际教学与教案“两张皮”现象。

4、教师自觉关闭通讯工具,进入教室后不应中途出入,不得接听、拨打手机和从事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

5、教师应提前布置教具或调试多媒体设备。在预备铃后进入教室,督促值日生整理讲台或教室保洁,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6、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教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生起立和与同学们行注目礼。老师喊“同学们好”,同学们行鞠躬礼,并喊“老师好”。礼毕后,全班齐呼班级励志口号。值日生喊“坐下”。

7、下课铃响后,教师应及时结束讲课。老师喊“下课”,值日生喊“起立”。同学们起立喊“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如有听课老师,应请示意听课老师先行。

8、迟到的学生在教室前门喊“报告”,老师示意后方可进入教室。教师不应拒之门外或过多花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教育。

9、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不提早下课。无学校同意,教师不得坐着讲课。老师不得在中途离开教室,不得要求学生办理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事情或代办教师私事。

10、教师不应强求学生听讲的姿态僵化一致。可要求同学在文明守纪的前提下采用个人认为舒适的姿态进行学习活动。注意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他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允许讥讽、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11、教师对所任教课内的教学秩序负责,妥善教育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不得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或单独留在办公室,不得损坏或占用学生的学习用具或其他物品。

12、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和媒体的作用,从内容出发,有所选择,讲求实效。有条件的学校,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课必须到实验室上课,劳技、劳动制作课必须到制作室上课,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到相应的专业室上课。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达到100%。

13、开展的教学活动应符合学校环境与设施条件。体育、校医、心理老师等专任老师应穿着与适合科目情况的服饰。体育、音乐、综合实践、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需借专用教室或场地,应在课后安排学生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14、教学期间,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如需外出,需凭班主任或负责老师签署的外出放行单方可离校。

15、组织学生外出,应提前申报活动方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开展。

16、出现突发事件,应按相关紧急预案冷静处置,以确保学生人身生命安全,教学反思《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二)课堂环节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努力创建宽松、愉悦、平等的课堂学习气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2、树立减负提质意识。在不依赖加课、补课、非指定教辅资料等增加学生负担等方法的前提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构建有效教学常态课。

3、课堂达成要求

(1)、教学观念科学,教学目标设置明确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联系学情实际,知识传授正确,教学过程优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确保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3)、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重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操作以及自学与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4)、提问设计要明确、具体、指向性明确,尽量避免提缺乏思考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要为学生预留思考时间与思维空间。

(5)、在教学环节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并及时进行情况点评与效果反溃

(6)、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要求,分层次作业,提倡在课堂消化和巩固知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实现培优提质目标。

(7)、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板书不可缺少,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体规范。

(8)、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倡导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杜绝“满堂灌”。

(9)、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不用方言讲课。英语、音乐、信息技术等专任老师采用学科专业语言或术语。推广使用教学鼓励用语。

(10)、任课老师有责任组织和督促学生眼保健操的有序进行。

(11)、我的课堂,我负责。任课老师应及时利用课后时间对违反本堂课纪律的同学进行沟通与教育。不宜将该学生转班主任或交学校处理。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1、中小学各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安排适量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减少无效劳动。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

2、作业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布置适量的、难易适当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课外书面作业。努力推行课外非书面作业,如观察、调查、制作、朗读、阅读、预习等。非书面作业教师应作相应的指导与评价。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不得私自推销、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复习联系、课外读物等资料、书籍。

3、基础训练语文一课一练,数学每周不少于3次;小学中、高年级每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8篇;低年级造句(写话)练习每周1次。

4、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时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外作业日总量,小学

三、

四、

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二年级不超过0.5小时,一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班主任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作好协调平衡工作。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登记习惯。课后,应将作业标记在醒目的地方,要求学生及时做好作业登记。

6、要求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在课代表的帮助下做好作业上交情况登记。做好缺交、迟交、少交作业学生的教育工作,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罚措施。

7、督促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对要求订正的错误,要及时跟踪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矫正的学习习惯。

8、作业的批改

(1)、教师批改作业要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认真。按要求布置的课内、课外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其中,课内正式作文(大作文)至少要精批一半。作业质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上方。作业批改要注明批改日期,写在作业的右下方。作文要有侧批与评语。如面批,应注明。

(2)、采用红笔批改作业,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互批自改,不得要求学生代为批阅。雨花区教育局规定的作业批改符号:对“√”,错“×”,部分错“”,错字用“—”划改,别字用“\\”划改,删节“”,增加“”,分段“□□”,好词好句“”,病句“”,反复“”。

(3)、各学科课根据各类作业的特点采取全面批改或重点批改。不合要求的要重做,做错的要更正,更正后应复查。对于在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或亮点,应详细记载作为讲评辅导的依据,并在作业讲评中帮助学生更正与提高。

(4)、要求学生每次作业要求写明练习序号,格式明了统一。要训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我检查,自我订正、修改作业的习惯。

(5)、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兴趣。

(6)、形成不批阅则不布置的作业布置习惯。倡导教师对作业布置与批阅革新,形成自我特色。反对任何放松作业批改的行为。

六、提质、培优与辅导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品德培养、智力开发、生活体验、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不歧视学业或品行待发展的学生。

2、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自我,培养自信心、责任心与爱心,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3、辅导应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倡辅导形式多样化:既有课内辅导,也有课外帮扶。既有集体辅导,也有个别辅导。如进行家访,宜提前预约。

七、教学评价

1、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一至九年级均统一采用我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应在新课结束前根据全期教学内容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学生全面复习。

2、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举行期末一次书面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各学科任课教师还应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要求,对学生的操作、应用、实践等基本技能进行检测。基本技能检测根据学科特点可在学期中分散进行,或期末集中进行,并由学校教导处组织验收认可后,方可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手册及档案。

3、各科检测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级别。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

4、学校或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或等级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不准按考试成绩分班、排定座次。要为待合格的学生提供补考机会。

5、考前要对学生进行迎考心理辅导与技能培训。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

6、认真组织考务工作,命题、制卷、保管、密封、阅卷,登分等各环节严格保密。建立监考、巡考制度。严明考试纪律,严肃处理违纪舞弊行为。

7、学生学习学业状况评价采用素质分评定。学生每学期的学业成绩要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综合评估。综合性评价除第22条中规定的评价内容外,还应进行如下评价。

(1)、描述发展状态。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其发展状态进行描述。描述语言分为三类:进步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有提高),描述语言如“有显著进步”;保持类(保持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不变),描述语言如“保持优秀有进步”;待提高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下降),描述语言如“有所退步,须继续努力”。

(2)、评语用第二人称称谓写。应从鼓励的角度对学生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价。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潜力,使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3)、评定“新概念三好学生”。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区“新概念三好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

8、考后,要组织教师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包括:

(1)、考试概况

(2)、试卷分析

(3)、质量分析

(4)、改进教学的措施

9、试卷分析经教研组讨论通过后,交教务处归档备查。

10、学生的评语评价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毕业成绩和升学录取成绩的处理,按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八、教学研究

1、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研究者。教师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经验,了解教育发展动向。

2、教师要积极参加所属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3、教师要积极参加校本课题研究,担任子课题任务,制定研究方案,认真进行阶段性结题。

4、各学科要加强合作交流,协作开展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纪念日、文化节、运动会等专题活动。

5、教师要积极参加“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培养活动,参与兴趣小组的教学活动,积极培育校园文化。

第12篇:中学教学工作常规

中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有关法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教学和育人和谐统一起来,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双基”、“发展智能”,而且要促进学生思想、兴趣、意志、情感、品德、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发挥教学过程的多功能作用。

3、教学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培养人才,既保证全面发展,又注重培养特长。

4、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应环环紧扣,环环落实。与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要认真抓好。

5、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避免过量的课业负担。

6、学校要按国家教委制订的教学计划开课。教师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

二、备课

7、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而上课的应以渎职行为处理,不认真备课的应予批评和处罚。

8、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周备课。

9、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 个人备课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三备”到位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

10、在教师个人超周备课的基础上,由年级备课组长定时召开同科教师集体备课。其内容主要是:研究其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双基”培养,研究教法、学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量,统一测试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11、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应自己先做一遍,并作出标准答案。理、化、生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的成功。

12、写好教案。

①教案应按课时逐步撰写。教案结构要以高效课堂模式为准,即: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②教案详略应视教师基本素质而定。不论详案、简案都应反映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A、教学目标、要求;B、重点、难点;C、教学步骤;D、教师精讲和学生精练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E、主要教法;F、板书设计;G、作业内容;H、执教后记。

③每学期学校对教师地教案至少要普查四次。每月查一次,查后要有检查记载,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13、教案的拟定应规范,教案的节次以各科大纲规定课时数为准,既不少备,也不凑节次简备,注意教案的实用性。

三、上课

14、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因特殊情况调课应告诉年级组长。

15、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教案、教具等。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准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课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16、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课堂上不准抽烟,不坐着上课,不挖苦讽刺学生。男教师不得穿拖鞋、穿背心、留长发、着非西装短裤;女教师不得袒胸露背或穿透明服装,不得化浓妆,披长发。

17、教师必须严格按照不同课型的课堂结构进行教学。到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18、每一堂课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讲授正确。(3)重点突出。(4)难点突破。(5)以高效课堂的流程进行教学即: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穿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6)“双基”落实。(7)使用普通话。

19、精要讲授。讲授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满堂灌。讲授范围依大纲教材而定,依教学目标而定,依学生学情而定。讲授主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讲授的语言做到精要、明白、好懂,要求使用普通话。板书要精心设计,字迹规范。

20、加强练习。课堂练习一般应15分钟左右,练习题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内做练习时,教师应当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评讲。

21、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22、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求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外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要当堂消化,课外只允许布置少量的作业,语文每学期大、小作文各8篇,一课一次作业:数、量、化每节新课后应布置一次作业,英语至少每单元一次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课一次作业。

23、作业布置适量,平衡作业负担。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的总自习时间和各科的全面发展。

24、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严格进行训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上次做错的题在下次作业前要矫正重做,未做的要补做补交。不要以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25、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包括作文)要全批全改。其中大作文要精批,小作文要查阅。周记、日记不作统一要求。对补交和重做的作业要细致批改。每次作业要给予评分,不得发生只给分不批改,或既不给分又不批改只写一个“查”、“阅”的不负责现象,批改后写明批改日期,要保证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把作业本发给学生。

26、要让学生自已订正、修改作业错误,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订正的习惯。有能力改正的,要求他们自己改正,估计无能力改正的,重点习题教师要面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改正,改正后的作业一律再回批阅。

27、布置数、理、化作业题时,可采取AB型习题,A 型题量少难度大,提供优生完成,B型题则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28、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好摘记,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详细记录,以作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29、学校对教师作业的批改情况每学期至少要普查四次。

五、辅导

30、教师辅导要按时到班,不迟到,不早退,做到到岗尽职。

3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32、辅导要有计划。制订计划分三步走:A、学科教师对所教班的学生分类排队,确定优生和差生名单;B、班主任开班级教导会议, 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对学生逐人分析,统一对某学生的总体认识,确定辅导优生和差生名单,统一基本作法;C、由科任教师制订计划, 提出辅导措施。

33、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差生,注重培优,辅中和转差结合。

六、考查、考试

34、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查。期中、期末考试、月考属考试。

35、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劳动技术课可以只搞考查,音乐、美术、体育每学期测评一次,测评人员有分管教学领导和年级组长组成,测评内容由学校制定,时间可提前进行,其他各科均应按规定组织好测试。

36、期中、期末考试属目标性考试。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内容。课题注意“双基”,体现能力,履盖面在80%以上,难易度要适中。

37、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书面质量分析一般应包括:A、考试概况;B、试分析;C、质量情况;D、改进教学的措施等。

38、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学校要配发各种记分表,学生成绩记分册,各科学习成绩统计表,考试质量情况分析表等。

39、严肃考风,严禁弄虚作假。考前要进行考纪教育,严密组织命题制卷要严格监考,考试后应对考务、考纪、监考等工作进行总结,搞好阅卷评分和质量评价。40、以各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和毕业成绩对教师进行奖惩兑现。

七、计划、总结

41、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年级学科教学计划、个人教学计划和班主任计划等。

42、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⑴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等计划内容一般要具备: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⑵学科教学计划内容:接襄教研室下发的各科常规教学规定撰写。

43、教学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学校要在第一周收齐计划,组织审定。

44、每学期学期、教研组、教师都应写好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师的总结要存入教师的业务档案。总结可以是一般总结或专题总结,提倡写专题总结,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八、教研、教改

45、教师按学科分类,参加不同教研组活动,积极参与“

三、

三、

四、五”活动(学“三书”即课标、教材、教参,讲“三课”即入门课、达标课、优质课,练“五功”即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写课,评“四优”即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课件), 边教边研边训,教学相长,努力把自己锤炼为“一专多能”的研究型教师。

46、教师应不断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以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探索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名师”。

第13篇:常规教学工作要求

常规教学工作要求

一﹑备课要求:

有本册的教学计划,有本册﹑单元﹑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智能﹑情感)﹑教法﹑学法﹑教具准备等,课时划分和技能训练,教学步骤,旧知识回顾,新知识讲授,提问练习有梯度,作业处理,双边活动,双基训练,板书设计,单元检测,教后记等。

二﹑讲授要求:

按时上下课,讲授知识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采用启发式,教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的培养。语言规范,板书工整,条理清晰。

三 ﹑辅导要求:

必须按时上、下班,方法多样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课外学习小组,指导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自学等。

四 ﹑作业批改要求:

1﹑作业要适量,难易适中,紧密围绕课堂内容,让学生按时规范完成作业。2﹑作业批改方法。有效果的进行面批﹑重点批﹑眉批﹑行批,并做好批改记录。 3﹑作业批改次数一般是每节课凡留有作业,必须全收全批。数学一般每天必改;语文﹑自然﹑思品等科,可每课一批;作文每单元一批。

五﹑成绩考核:

1﹑一般一单元后随堂检测,期中期末全面﹑重点﹑集中检测。

2﹑每次检测后都要进行回顾分析和质量评估。查漏补缺,再行辅导。 六﹑计划与总结:

1﹑每期开学后一周内写好学期教学计划﹑班务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

2﹑每学期结束前,写好本期各种总结。

3﹑对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以及学生成绩,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查,重点结合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按有关规定奖罚且全部载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定期评职等依据。

第14篇:教学工作管理常规

教学工作管理常规

(即教师考核条例)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教学工作管理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关键,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工作管理常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规章、规范。

教学工作管理常规包括以下方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教科研活动、教学总结及工作纪律等几方面。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现将教学的常规管理进行适当的量化,作为平时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与教师考核、评先选优直接挂钩。

一、教学计划:

1、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由任课教师本人撰写。每学期头一周内,制定、撰写 好本学期教学计划;由教研(学科)组长审阅后交教导主任处。 教学计划内容包括:

(1)、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制定对学生提出阶段性学习要求。 (3)、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进度,课时的分配。 (4)、制定作业的安排、单元测验的具体安排计划。 (5)、优差生的辅导计划。

(6)、制定本学科教研课题及实施计划和措施。 (7)、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8)、教学计划按所任学科及年部划分,不能千篇1律。

2、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研究讨论制定,内容包括:

(1)、对本学科上学期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基本情况的总体分析; (2)、新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及措施;

(3)、教育教学理论及业务学习安排,教研活动的安排及措施; (4)、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和实施步骤; (5)、教学信息的反馈及组织课外活动的安排等; (6)、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计划。

定量管理赋分办法:

①无各类计划的记2分。

②计划不符合要求的记0.5分。 ③内容空洞、应付差事、无实际意义的记0.5分。

④跨年级的要分开写教案,数量不够的,每缺少一个记0.5分。

二、备课常规: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备课管理的要求是:

“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与练习。

(1)、备课标: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依据课标明确教学目的任务。

(2)、备教材: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体系、知识体系,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章、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明确训练点和考点。

(3)、备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处理好教师、教材、

学生三者关系,了解在教学中易出现的倾向性问题,统筹安排,

因材施教。

(4)、备教法: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贴近学生的方法和手段,提倡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模式。

(5)、备作业和练习:对课后作业、巩固练习、课外辅导材料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安排,精心设计课内外的作业和练习,并能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于备课的具体要求:

(1)、做到课课有教案,无教案或不备课不能上课。

(2)、教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授课题目、日期、班级、课型、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教法、板书设计、作业安排、课后小结、教学回顾等。

(3)、备课严禁照抄旧教案,或照教学参考书搬家,要常备常新。 (4)、开学初要求备出一周的教案,平时应提前备出两天的教案。 (5)、不能以题单代替教案,题单只能作为教案的附件。 (6)、应做的演示实验,应提前准备熟练。

(7)、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应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重点,最后达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练习测试;并做好备课记录。

(8)、兼课的老师必须写两套教案;一课时一个教案。

(9)、教导处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存在问题的酌情记分。

附:教案检查记分标准

1、教案数量:根据授课的总课时数减去因事、因病未上的课时数和因考试、

放假所占的课时数为该教师应写的教案数(包括补课教案),每少一个教

案,记1分。

2、教案质量:①教学记事不全,记0.5分。②教案书写不整洁或内容太少,记0.5分。③抄写现成教案或旧教案,记0.5分。④以题单代教案,记0.5分。

3、没有提前备出2个教案,记0.5分。

4、不及时上交教案,记0.5分,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

三、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决定性作用。上课管理的基本常规是:

(1)、知识的传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准确性,不能出现知识和观点错误。 (2)、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运用具有启发性、探究性,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

(4)、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愉快地学习,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5)、板书设计有计划、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书写规范。

(6)、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准确、精练、规范,语调、语速合适,富有逻辑性和幽默感,善于运用学科术语。

(7)、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课堂结构和程序安排得当,教学进度合适。 (8)、不得因学生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而挖苦、讽刺、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弃之不管。 (9)、能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附:课堂教学量化记分办法

①上课迟到、早退,每次记0.5分。②上课时学生睡觉,教师不理不睬,每人次给任课教师记0.5分。③上课时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每人次记0.5分。④严格按授课表上课,不经批准不得随意空课、调换课,补课不准换课。空课1节记2分,私自调换课记1分,补课加倍。⑤上课时不准开手机,不准接听电话,开机一次记3分,接听一次记5分。⑥课堂上教师吸烟,记3分;在走廊内吸烟记2分。⑦上课时仪表端庄、穿着得体、朴素整洁,否则视情节酌情记分。

四、批改、辅导及测试:

作业与辅导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因材 施教的主要途径。

(1)、教师布置作业难度适中、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每次作业量适度; (2)、作业批改,数学、物理、化学做到每课时批改一次;语文作业每课批一次、作文每两周一文,期中前不少于3篇,每学期累计不少于6篇且每次批改量不得少于二分之一;英语每单元一批;政治、地理、历史、生物每周批二次。

(3)、批改作业要注意学生作业本的数量,禁止出现错批、漏批,写清批改日期,禁止一次作业写两个或多个批改日期的作法,不能以题单代作业。

(4)、作业批改要写评语,批语要具有鼓励性,富有人情味。 (5)、作业批改要批得准、改得对,字迹工整,正确使用批改符号。 (6)、采取多种批改方式,如:全批改,重点批改,面批等。

(7)、注重发现在作业批改中学生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及时反馈。 (8)、指导学生按要求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作业脏、乱、差的现象,反对学生相互抄作业或找他人代写。

(9)、任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辅导,不能拒绝学生询问问题。 (10)、精选练习题,做到举一反三,避免“题海”战术,印刷题单要适量学生做过的题单,原则上课堂讲解不能超过2课时。

(11)、每学科除了全校统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之外,每单元教学结束要进行单元测试,并且通过测试及时查找漏洞、及时弥补,每次测试要求上交单元测试卷和学生成绩及成绩分析。

有关考试的各项要求:

一、考试规则:

1、考场布置:

(1)、考试前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布置考场。 (2)、座位排四列八行,书桌旋转180°。

(3)、如有混编考场,同一班级学生不得相邻而坐,按蛇形排列座位。

2、考场规则:

(1)、学生提前10分钟入场。 (2)、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

(3)、学生不得中途退场(全程参加考试) (4)、学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考试。

(5)、不得将手机、计算器、字典、教科书带入考场。

3、违纪处分:

对违纪学生首先提出警告,对严重违纪者取消考试成绩并进行通报。

二、监考规则:

1、监考人员名单的第一人为本考场的主监考。

2、考前10分钟取卷,考前5分钟发卷。

3、考场前后各坐一名监考教师。

4、要求学生把班级、姓名、考号写在试卷指定位置。

5、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开始收卷,并认真清点。

6、按要求认真装订试卷,不得将试卷订错或丢失试卷。

附:

1、考试量化管理办法:

(1)、监考迟到、间溜一次记2分。

(2)、不按规定时间取卷、发卷记0.5分。

(3)、监考期间看书、闲谈、做试卷、睡觉、吸烟,每人次记1分。

(4)、考生作弊监考教师不及时制止,每人次记5分。 (5)、试卷订错、丢失试卷记1分。 (6)、监考期间开手机或接听手机记5分。

2、作业检查记分标准:

(1)、按各班现有人数计算,每少1本作业记0.5分。

(2)、作业批改次数不够的,每少批一次记0.5分。(作业批改次数依据教学常规要求,晚补课的课时数不计算在内)。

(3)、作业量太少或过多,记0.5分。

(4)、作业不认真,无批改日期和必要评语,记0.5分。

(5)、出现错批、漏批的,每次记1分。

(6)、一次作业写两个日期的,每次记1分。

(7)、个别学生的作业太脏、太乱、太差,每人次记0.5分。

(8)、以题单代作业的,每次记1分。

(9)、作文每学期完成6篇,每少1篇,记1分。

(10)、不及时上交的,每次记0.5分。

注:九年级下学期的作业以检查模拟试题和训练试卷为主。

检查作业为抽样检查。

五、教科研活动:

教研组要进行本组的教科研活动计划的实施,共同改革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教研组内集体备课教学研究活动的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组员要服从组长在教研活动中的安排和指导。

2、中、高级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业务上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及下一级教师,青年教师应在教学方法和经验上知识的系统化上虚心向老年教师学习、

请教,建立帮教对子。

3、加强年级组内教学交流,避免同类教学过程中教师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要齐抓共管。

4、教师之间应互相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位任课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期中前听课不少于8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提倡青年教师多听课;主管教学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5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

5、认真开展科研活动,人人有科研课题,有实施方案、形成总结性报告上报。

6、每学期,教导处一个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听课笔记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记录,科研课题实施情况。听课不够的和教研活动开展不足的酌情记分。

附:听课笔记检查记分标准:

1、按教学常规的要求,每少听一节记1分。

2、听课笔记内容过于简单,记录不详的,记0.5分。

3、抄听课笔记的,每次记5分。

4、不及时上交的,记0.5分。

5、无听课笔记或不交的,记5分。

6、教研组活动记录参照以上标准给教研组长酌情记分。

六、教学工作总结:

每学期根据本人工作岗位做好教研组、本人教学工作的总结,及时上交。

1、教研组工作总结由教研组长负责撰写,要把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成果作以回顾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2、个人工作总结由本人来撰写,主要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也可以就某一专题展开讨论。定量管理记分办法:

① 无工作总结的记2分。②工作总结不符合要求的记0.5分。③抄袭现成资料,无实际意义的记1分。④不及时上交的记0.5分。

附:教学工作量的有关规定: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担任两个班课程(包括班主任工作);物理、化学、生物每周12节;其他学科每周12-14节。小学:担任两个班语文、数学课(包括班主任工作);其他学科每周18-22节。凡没有达到规定工作量的,要用学校交给的其它临时性工作来补足。

七、任课教师工作纪律:

1、团结同志、服从分配、作风正派、组织性强、不拉帮结伙。

2、办公时间不长时间闲谈,不大声喧哗,不进行娱乐活动。

3、保持办公室的卫生,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4、不长时间离开办公室,不乱窜办公室,充分利用时间工作。

5、禁止在校内任何地点打扑克、打麻将、玩象棋等。

6、爱护教学备品及办公室的物品。

7、学生中的不良行为每位教师都要管,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8、工作期间不准喝酒,酒后不准进课堂。

9、不准在办公室内睡觉。

10、穿着得体、朴素大方、不浓妆艳抹。

11、不准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歧视、挖苦学生。

12、上课、开会期间不准开手机,不准吸烟。

13、不准拒绝领导和老师们听课。

14、不准私自给学生订材料;不准私自印材料;不准变相向学生推销材料。

15、不准到校外兼课,不准开班补课;不准以任何理由向学生乱收费。

16、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出操,并在逐步熟练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做操。

附:工作纪律量化办法:

1、不服从分配,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拉帮结伙,记10分。

2、办公时间在办公室闲谈,大声喧哗,记0.5分。

3、办公室卫生太乱,给有关人员记0.5分。

4、乱窜办公室的记2分。

5、在校内打扑克、玩象棋、打麻将,每次记10分。

6、损坏办公用品的除照价赔偿外记10分。

7、工作时间喝酒的记10分,并不准进课堂。

8、在办公室睡觉记0.5分。

9、体罚学生或将学生驱逐出班记1分。

10、上课、开会期间开手机、吸烟记3分。

11、拒绝领导和教师听课记1分。

12、私自给学生订材料记10分。

13、在校外兼课的取消上课资格。

14、办公室内光线充足时不准开灯,否则记0.5分。

15、向学生乱收费的除退回全部金额外记15分,并给予相应处分。

16、学生出现违纪现象(如在楼内跑动、大声喧哗、打闹等)教师视而不见,不予管理每次记1分。

17应出操人员每少参加一次记0.5分。

注:所有记分均与教师考核挂钩。

北票市上园学校

200

5、

9、1

教 工 考 勤 制 度

1、每位教职工应履行请假手续,请假1天由主管主任批准,2天由主管副校长批准,3天以上由校长批准。请假要有假条,假满要销假。未经批准私自不上班者视为旷职。

2、事假每天减1分,病假每天减0.4分,旷勤每天减5分,迟到、早退、间溜每次减0.3分(含开会)。

3、教工上下班执行签到制度,凡没按规定时间签到的,视为迟到、早退。

4、教工事假1天扣10元、病假1天扣5元;迟到、早退1次扣1元;旷勤1天扣20元。

5、任课教师无故空课1节,减0.5分、扣5元。

6、凡上班期间一律实行座班制;中途上街办事必须请假,并如实填写上街记录。每月每人上街累计时间不得超4小时,每超过1小时按一次迟到或早退对待。

7、一学期从未迟到、早退、间溜及请病事假者,考核加计1分

北票市上园学校

200

5、

9、1

(—教师考核条例)

北票市上园学校

200

5、

9、1

第15篇: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发表时间: 2010-04-12

稿件来源:

洞井小学2010年上期业务习

(一)

长沙市雨花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教学常规,就其广义而言,是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的基本条例,就其狭义而言,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按常规要求进行教学和管理,是各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最基本的措施和保证。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确保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学的一般原则,各学科教学特点以及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并结合我区多年来教育教学实验的研究成果,特制定如下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备

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备课形式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所有教师均应超前备课,无备课不得进课堂。

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或学科教研组的形式进行。着重研究重要的教学章节及课文,针对主要问题集思广益,统一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原则上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再创造的过程。主要内容是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集体备课的要求具体化,从而制定出个人的教学实施计划:

1、熟悉一册。熟悉本册教材内容及单元组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理出学科知识序列,写出全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教材概况分析; ②全册教学目标; ③学生基本情况;

④主要措施及教改设想; ⑤教学进度安排。

2、把握一组。建立单元概念,把握单元内容,领会编排意图,抓住章节(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措施,写出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特点; ②本单元教学要点及重点; ③相应的教学措施及手段。

3、备好一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本课在单元及全册的地位,从对象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分课时备课。课时备课应包括如下条目:

①课序与课题。

②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

③重点和难点。分条书写,做到准确、无误。

④教学准备。列出教具、学具、课件等名称及数量。 ⑤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教学环节安排和具体可行且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要有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设计。

⑥作业布置(见第三条《作业》)。

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次分明,美观大方。

4、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提倡有针对性地采集网上的音像、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予以共享,但严禁抄袭和复制网上原文教案。

5、教案的详略应视教师的工作年限、业务素质以及学段、科目的数量区别对待。教案的详略要求由学校根据本校情况具体确定。允许教师使用自己多年积累和整理的原始教案,但要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提高。

6、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记录教学的得失体会以及改进的设想措施。教学后记全期不得少于15次。

二、上

上课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师精神风貌、专业素养、师德规范的集中体现。因此,它是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

7、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8、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10分钟准备好教材、备课本、教具、学具、仪器、图片等,按时进教室上课。教师进入教室后不应中途出入,不得接听、拨打手机和从事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按时下课。

9、使用普通话教学。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教态亲切。不得蓄怪异发型,穿戴怪异服饰。体育教师着运动服装上课。女教师不得化浓妆。无特殊原因不得坐着上课。

10、课堂上处理好主体与主导、全体与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重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操作以及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1、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健康,注意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他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允许讥讽、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上、下课师生行规定礼节。

12、教师的讲授必须准确无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精讲多练,并要保证课堂内学生有效的练习时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3、板书工整,书写、演示规范,可视性好。

14、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和媒体的作用,从内容出发,有所选择,讲求实效。有条件的学校,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课必须到实验室上课,劳技、劳动制作课必须到制作室上课,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到相应的专业室上课。所有学校,演示实验达到100%;中心小学和城区学校的学生分组实验达到100%,乡村学校达到60%以上。

三、作

15、中小学各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安排适量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减少无效劳动。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基础训练语文一课一练,数学每周不少于3次;初中大作文每期不少于7篇,小学中、高年级每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8篇;低年级造句(写话)练习每周1次。

16、要布置行之有效的课外作业,但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可布置适量的、难易适当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课外书面作业。努力推行课外非书面作业,如观察、调查、制作、朗读、阅读、预习等。非书面作业教师应作相应的指导与评价。

17、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外作业日总量,初中不超过1.5小时,小学

三、

四、

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二年级不超过0.5小时,一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班主任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作好协调平衡工作。

18、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内、课外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其中,课内正式作文(大作文)至少要精批一半。作业质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上方。作业批改要注明批改日期,写在作业的右下方。

19、学生每次作业要求写明练习序号,并要求格式统一,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补做,做错的要更正,更正后要复查,并给予评价。但不允许以做作业来惩罚学生。要训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我检查,自我订正、修改作业的习惯,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互批自改,但不允许用学生批改作业来代替老师批改作业。

20、对作业批改的符合规定如下:

对:?√ 错:×部分错:?√ 错字: 别字:| 删节:

增加:︷ 反复:

分段:

好词、句:

病句

21、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适当的批改摘记,特别是对具有独创性或有代表性错误的应予详细记录,以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四、评

22、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一至九年级均统一采用我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应在新课结束前根据全期教学内容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学生全面复习。中学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举行期中、期末两次书面考试,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举行期末一次书面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此外,中小学各学科任课教师还应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要求,对学生的操作、应用、实践等基本技能进行检测。基本技能检测根据学科特点可在学期中分散进行,或期末集中进行,并由学校教导处组织验收认可后,方可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手册及档案。

23、各科检测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级别。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学校或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或等级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

24、在考查考试中要严肃考风考纪,认真做好组考工作,严禁弄虚作假。

25、每学期末,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除第22条中规定的评价内容外,还应进行如下评价。

第一,描述发展状态。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其发展状态进行描述。描述语言分为三类:进步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有提高),描述语言如“有显著进步”;保持类(保持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不变),描述语言如“保持优秀有进步”;

待提高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下降),描述语言如“有所退步,须继续努力”。

第二,写好评语。从鼓励的角度对学生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价。评语用第二人称称谓写。

第三,评定新概念三好学生。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区新概念三好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

五、管

26、学校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课,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改变课程门类和增减课时。确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需要调整课程计划的,学校必须写出详尽的实验方案,报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对无故或未经批准而改变课程计划的学校,要对校长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27、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各科教学工作计划等,每学期制定一次,开学前一周完成。学期工作结束写好工作总结,交有关部门备案、审查。

28、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这一中心。各学区负责人、学校校长以及教导(务、研)主任,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工作上,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和深入课堂听课。学区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导(务、研)主任每期听课不少于30节。

29、学校要有计划并经常性地安排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各学科的课题实验,并有活动记录备查。教师要加强学习,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每期听课不少于10节,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心得体会,以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30、学校要建立教学常规的督查制度,制定执行教学常规的细则和措施。每学期对教师执行常规情况检查不少于三次。检查的内容包括执行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以及工作总结等。检查要有记录、有数据、有评价,并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期末或年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对工作有成效的教师或教研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31、学校要积极培养年轻教师。要经常组织年轻教师学习教学业务,要通过与中老年教师签定师徒合同,担任班主任工作,承担教研任务等多种形式,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第16篇:教学工作一日常规

温岭市职业中专教学工作一日常规(修订稿)

为了建立稳定而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风,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现制定我校教学工作一日常规如下:

1、按时到校上班,因故不能上班的,应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并安排好相应的课务及驻班事宜。

2、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研究教法,仔细备课,杜绝不备课上课或课后补课的现象。

3、教师应做好课前一切准备,预备铃响就要进入岗位。不迟到,课堂清点好学生人数,若发现有学生未到,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查明学生去向。

4、准时上课并维持好课堂秩序,下课铃响后,方可下课,特别是最后一节课,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批次有序下课。

5、上课时姿态大方,情绪饱满,态度亲切,讲究教学艺术,教学效果。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接打手机,不坐着上课(特殊情况需教务处备案)。

6、在河边汽修工厂、新实训大楼上课的教师,请提早集合好学生,统一带到实训场地,学生私自出行,保安有权不予放行。

7、早/晚读有辅导任务的教师要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清点好学生人数,如有出入,请及时和班主任核对。认真做好辅导工作。指导学生自习,保持室内安静。 晚自修下课后,及时跟学生到寝室,督促学生就寝,并清点人数。

8、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时布置适量的作业,抓好教学落实,热心接受学生提问和求教,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

9、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正确。当天的作业次日必须批改完毕(作文除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及时改正,并进行复批。对学生的作用实施评价时请多使用激励性语言。

10、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温岭市职业中专 2017-9-2

第17篇: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全学期的教学依据,开学时,教师首先制定个人计划,一式两份,一份附教案前,一份交教务处。 学期教学计划须具备下列内容:

1.学计划应有学情分析,对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测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态度,“双基”能力,个性差异,诸方面进行分析。

2.安排教学进度,列出教学内容。3.教学大纲,提出学期教学目的及任务。 4.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其措施。 5.教学,安排主要校外或课外活动。 6.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7.学科特点,安排政治思想教育内容。

8.些比较重要的实验仪器、药品、教具等列出准备、改进或制作目录。

二、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不备课不能上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三备:(1)备教材。结合大纲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对教材的体系,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因素要认真挖掘,做到有的放矢。

(2)备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3)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倡使用电化教育手段,发展多媒体教学。

2、备课小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四统一”: 四定:(1)定时间。每周要有固定时间集体备课。(2)定地点。每周必须在固定的地点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办公室)。(3)定内容。研究教学目的,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疑点,落实“双基”培养能力的内容。(4)定中心发言人。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先发言,然后展开充分讨论。

四统一(同年级):(1)统一教学目的要求。(2)统一教学重点、难点。(3)统一双基训练。(4)统一教学进度。

3、写好教案。教案要求具体、简洁、适用,既不繁琐,又不马虎。做到:(1)教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2)教案中既要体现教法,学法指导等设计,又要体现三为主要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激励自学,突出重点,排疑解难。(3)提倡课后写小结。把教学中利弊得失记录在教案后,以利教学能力的提高。(4)要提前一周备课。(5)语文教师必须备好作文教案。

4、教务处要定期检查教案。

5、年青教师(十五年以下教龄)备详案,教学目的,重、难点及处理设计,教学程序、内容及教法、学法指导设计,练习内容、反馈信息情况及课后小结,附上板书设计。老教师(十五年教龄

以上)备简案,对教案要求的各项内容可简明、综合性强、一目了然。

三、说课

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学会说评。凡学校举行的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说评。每一个任课教师每学期都要写出二至三篇说课稿,在组会上说课,各组至少选一人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 说课要做到四说:

(1)说教材。就是说教学目的和对教材的分析。主要说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2)说教法。就是说选择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其理论依据,阐明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

(3)说学法。就是要说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4)教学程序。就是说新设计的教学环节及时序安排,说教材处理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做到: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强。

3.教学方法恰当,反对满堂灌、注入式,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

方法。

4.教学组织严密。

5.提高课堂效益。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教师不得在课堂上讲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教学应有恰当的密度、难度,抓效果落实,提高课堂效益。

6.指导方法,培养能力。

(1)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要特别注意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习方法。每节课都要做到“三习”,即预习、练习、复习。

(3)指导学生自学和看课外读物。 (4)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能力。

五、布置与批改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巩固、理解和培养能力有重要意义。

1、布置作业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心设计,基本题,综合题,选做题的数量和比例要适当。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按1:0.5(一节课留半节课外作业)留作业,其它学科根据情况,可留适当的课外作业。

2、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的书写,格式等要规范,要求要明确、具体,进行严格管理和训练。

3、作业批改、讲评要及时。

书面作业和实验报告要全批全改。语文作业每课一练,初三以上每学期八篇大作文,八篇小作文,其它年级每学期不少于六次大作文,小作文教师掌握,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但不得少于六次。数学作业每学期不得少于65次。英语作业每学期初一60次,其他年级40次,初三以上,英语小作文不少于6次,另外国定教委规定使用的学生练习册及同步训练中的习题,学生全做,教师必须以抽查或集体批改的办法全部处理。理化作业每学期高中不少于35次,初三不少于28次,初二不少于18次。带双班语文的教师,作文、语文作业可以精批细改50%;带双班数学的教师,数学作业可批改70%;英语、理化作业都要全批全改;美术作业全批全改;初中政、史、地、生要每周布置一次课后练习,不交书面作业,高中政、史、地、生每周一次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对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引导学生养成纠正错误的习惯。

4、教师需要专备“作业错误摘记本”,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随时摘记,及时讲评。

六、课外活动及辅导

对学生的学习应有统一要求,也要顾及差别,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1、培养尖子生。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科技活动小组,参加全国、省、县各项竞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应有计划地利用课余时间,下班个别辅导答疑。

3、认真组织并办好数、理、化、英奥训队、体训队及书法、美术等兴趣小组活动。

4、加强德育、体育、劳技及卫生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七、听课

听课是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相互听课达到相互学习,相互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 要求:

1、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6节。

2、主管教学的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及其它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3、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八、考核、考试、成绩评定

1、考核:加强平时考核,通过作业、练习测验、作文、实验等途径进行。经常组织不定时的课内、课外测试。

2、考试:中期考试,主要考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初中政治、历史合考(各占60%),地理、生物合考(各占60%),高中各科全考。期未:各级各科全考。 3、成绩评定:

a.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和优、良、及格、不及格制,各科

考试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体育科60分以上为及格,以下为不及格。

b.中期考试成绩占30%,期未占40%,平时考核成绩占30%如没有平时成绩,中期占40%,期未占60%。 4、补考。凡各学科学年成绩不及格者应补考,补考成绩一律评及格或不及格。

期中或期未因故缺考者,由任课教师酌情评定学期成绩。

九、质量分析

1、期中、期未考试后,要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总结“教”和“学”二方面的问题。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认真阅卷。各教研组对本组学科统一评分标准,教师试卷阅毕,要写出试卷分析,试卷要及时发回学生,并进行讲评,然后由教导处抽查试卷,有无失误。 3、认真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

十、教学评价

1、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写一篇教后感,主要内容是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及工作总结,进行自我评价。2、及时,认真填写教师考核登记表。

3、各教研组结合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在教师中进行互评,并结合学校的检查,评估办法具体实施。

4、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民意测验,召开一次各班学习委员座谈

会,充分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师的评价。

5、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不足之处,限期改进。

一、教学研究

1.要以“科研兴教、质量立校”为指导思想。加强教研教改工作,提高教师群体的教研能力及教学水平。 2.要搞好“三课、一专、二撰文”活动。

3.每学期每一个老教师要上好一堂“示范课”,每一个中年教师要上好一堂“优质课”,每一人青年教师要上好一堂“改革课”。中学一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承担一个教研专题,每学期每人都要认真写好一篇有教研成果的论文、一篇说课稿。并上一节与教研、教改专题有关的“公共课”。 十

二、教学档案

1、完善教师教学档案,教导处设专人管理。

2、每学年教师的计划,教学论文、奖励、授课计划及时整理,及时入档。

十三、教师基本功训练与继续教育

1、提倡教师平时说普通话,课堂上必须讲普通话。

2、每个教师每周完成毛笔字、钢笔字、简笔画作业各一篇。3、每学期举行一次普通话朗诵和一次粉笔字书写表演。 4、每个教师要学会制作并上好课外课。

5、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备课、上课,提高教学水平

第18篇: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中小学教学常规》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就更是如此。教学常规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一个目标:如何有效把握课堂的四十分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作为语文学科,兴趣通常是一把打开通往知识大门和成功之路的钥匙。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唤起学生对语文的深刻而长远的兴趣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率。在备好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备学生。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例如我们学校的许多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薄弱,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符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度,我们要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学生正确掌握知识与技能;部分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我们又如何在语文课上借助文字的特殊魅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在备课之前去思考,以及今后不断地探索与总结。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和谐、愉快、活跃的教学气氛,这样能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针对我所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特点,平时在课堂上或者课间我尽量与学生拉近距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课上微笑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朝气和热情,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今后,我要认真研读《中小学教学常规》,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尽快让自己成熟起来,在教学领域中有所突破。

第19篇: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3月12日至18日我校组织学习了县中小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深刻地明白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保证,是维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这次学习中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县新的教学常规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学评价等内容。常规给我们在备课上课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作业辅导和教学评价方面为我们制定了标准。明确了我们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使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加规范。

教学常规在人们的心中,颇为反感,一说查常规,众人反对。大家开始补、写查缺补漏,忙了半天,效果甚微。不是人们水平太高,而是人们认识欠妥,没有认识到常规的重要性及考评的科学性。作为一项考评制度,他的执行与评估必须要严密。有了这项常规,执行就必须严格,不徇私情,这样才有说服力。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上的修养,自觉的加强业务的锻炼,在钻研业务上狠下功夫。经常以教学常规为镜子,不断地审视自己。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教学常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

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明确考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集体备课。针对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学生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准备好学生上课所需要的材料,使我所教的科学课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有所收获。

2、认真上课,提高效率。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让学生主动探究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课堂中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因材施教。

3、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

我们的作业的布置主要是课外观察和记录,和语文数学的作业是不同的,不是加重学生负担。而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同时也要及时检查作业,其实是观察记录的情况。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新的常规学习,使我在新的课标下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方向。它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去学、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展示学生的风采。让学生自导自演。老师旁观。多多的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演好。常规中还有很多条例学了以后让我

深受体会,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守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以学为主,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他人在教学常规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学习心得体会

-----“十二五”培训作业

古 楼于 子 学 校

第20篇:《中小学教学常规》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学常规》培训心得体会

5月27日我学校做了一次《教学常规》校本培训。通过这次常规的培训,我认识到了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它的制定与执行,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对教学常规管理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在备课方面,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按照要求,需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特点,结合学情实际,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科学使用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认真准备教具、学具,认真布置活动场地,有效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要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

其次上课方面,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了解学情,如要求学生预习的,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课堂上多让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第三作业布置及批改方面。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同时也不能不安排作业,借口逃避责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精批与抽查相结合,批改标准要明确,不能笼统的.对与错,同时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后在考试与评价上,要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要以鼓励为主,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规范考试评价方式,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各负其责,适时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提高考试命题水平,任课教师要能自己独立命题,试题要科学编制、精选改创。试题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

宜城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心得体会
《宜城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