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日常教学中案例故事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2 08:38:2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案例故事

关爱后进生

——期待野百合也有春天

一、我的设计缘由:

“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不如叫做“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方案,广大教师的不应把它当成“笼子”,而应是从学生出发,真正最大化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培养。

四年级上册20《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当读到“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时,我随即问我们班的孩子,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当你做错了事情,你会像课文中的“我“那样勇敢地向小红车的主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吗?孩子们纷纷说自己肯定会承认,这时我注意我们班的王重同学深深地低下了头。

从四年级入学开始,我便开始注意他。因为通常班上出了什么事,十之八九与他有关,如逃课玩电脑游戏,上网钱不够了,就向奶奶撒谎说买钢笔等,自己的作业没完成,就把别人的作业本顺手牵来,涂掉别人的名字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作业,把自己的测验试卷分数从七十分改成八十分,甚至在期末发奖状时还把同学的奖状进行修改,拿着修改后的奖状回家向父母邀功。

王重挺爱说谎,做错了事也强词夺理为自己辩护,除非你真的拿出真凭实据,与其进行心理与证据的较量,他才会承认。王重自私心理较重,什么都想据为己有。班上每天都能拾到一些遗失在地上的铅笔、橡皮擦什么的,开始时他冒领这些东西,被识穿后,偷偷地拿走,有一次还拿走了我放在讲台上改作业的红钢笔,在我多次追问下才认了错。同时王重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又有想表现、突出自己,吸引别人对自己注意的心理。课后他总是跟在我身后,帮我擦黑板,拿作业本,见到老师能马上问好,这样的孩子让我又爱又气。

他欠交作业、涂改分数的真相被揭发后,他的脸一会儿白,一会儿红,感到 1

抑郁、焦虑、耻辱,为抑郁而焦虑,为无法控制抑郁而焦虑。如此环环相扣,互相交织,织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恶性循环,主要是负面的情绪常常导致无效行为。抑郁让他提不起劲,凡事拖拉,欠的作业越来越多,只有在游戏中才找到了短暂的“快乐” ;焦虑还让他心神不宁,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当拿到发下的试卷看到刺眼的分数时,偷偷地把试卷拧成一团,揣进口袋„„而所有这些,都会反过来强化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逃学,远离我们的班级的孩子。

二、我在尝试:

每个孩子一个天使,每个孩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当学到这篇课文时,我故意设置这样的环节,就是想对王重有一定的触动,让我们班的孩子发现王重的闪光灯,从而改变对他的看法。果不其然,听到这个问题,王重羞愧地低下了头,同学们都说他不是诚实的好同学。我说:“同学们,其实王重在老师眼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孩子,愿意上进,有进取心,聪明,有礼貌,尊敬老师;但你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那就是是:爱说谎不够诚实,爱贪小便宜,老师我希望你以后能向课文中的“我”那样,勇敢地承认所有的错误,撒一个谎,需要十个谎来圆,多累呀!王重,加油,你一定行的,老师相信你!

听着听着,他的眼圈犯红了,同学们此刻也鼓起掌来,我知道他会努力的。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我又说:“我想你一定还有更多的优点大家还没发现呢。我相信你很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老师也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三、我在思索:

陶行知先生说:“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 2

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我时刻把它铭记——为了我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我愿意做他们每一个人一生的朋友。

王重的转变是一点一滴进行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我和我们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肯定,给孩子自信就是给了孩子成功的钥匙。。对于王重的教育远远没有结束,还有更多要做的事情,这只是一个开始,期待鲜花绽放的那一刻。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事业,但我依然庆幸自己正在从事这一项事业。

推荐第2篇:网络安全日常案例

案例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用公共WiFi上网 网银会被盗吗? ...........................................................................2 某单位员工下班忘关机导致电脑变“肉机” ...........................................................3 某黑客被判入狱45年 .................................................................................................3 熊猫烧香主犯获刑四年 ...............................................................................................4 网银大盗终落网 ...........................................................................................................5 QQ密码被盗 ................................................................................................................5 钓鱼网站 .......................................................................................................................7 U盘病毒 .......................................................................................................................8

i

1.1 用公共WiFi上网 网银会被盗吗?

在星巴克、麦当劳这些提供免费WiFi的公共场合,用一台Win7系统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15分钟就可以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比如网银、支付宝密码。

其实,无论你使用电脑、iPad,还是手机,只要通过WiFi上网,数据都有可能被控制这部WiFi设备的黑客电脑截获到,信息是有可能被窃取的,当然包括未经加密处理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但是,无论什么系统的电脑,架设了多么高级的WiFi热点,黑客都无法在用户正确操作下获取网银和支付宝密码,更不要说盗窃其中的钱了。

手机银行有特殊保护

用户可通过手机上的专门客户端程序,通过WAP方式与银行系统建立连接。手机银行的账户信息是经过静态加密处理的,而且与手机绑定,假使他人盗取了你的账户信息,但在其它手机上也无法操作。

最重要的是,手机银行还有认证手段。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当进行涉及到账户资金变动的操作时,手机银行会提示输入特定的电子口令,而电子口令卡就是一种有效的认证手段。

用过个人网上银行的网友都会知道,使用前必须安装银行提供的安全控件,否则账户信息栏是灰色的,根本无法输入任何信息。而手机的系统无论是苹果、安卓,还是塞班,统统都不支持这个控件,根本就安装不了,账号自然无法输入。

公共WiFi确实能“钓鱼”

不少账户被盗的案例其实是因为访问了钓鱼网站。公共的WiFi则提供了植入钓鱼

2

网站的潜力。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使用者一方面需要对别人发来的网络地址多留心,另一方面,尽量选择具有安全认证功能的浏览器,这些浏览器能够自动提示你打开的页面是否安全,避免进入钓鱼网站。此外,在公共场所选择WiFi时,一定要看清楚名称,并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而非自动。

1.2 某单位员工下班忘关机导致电脑变“肉机”

一个星期五,由于是周末,某单位员工张某着急下班赶去与朋友聚会,他临走前选择了关机,但是没有看到关机屏幕的显示就把显示器给关了,结果电脑并没有真正被关闭。周一突然接到CNCERT的电话,通知他接受调查,原因是张某机器的IP在CNCERT的黑名单上,据说此IP在国家某单位的门户网站上粘贴了“反动标语”,此时的张杰一头雾水,要求CNCERT重新处理此事件,后来经CNCERT与公安部协同调查,事件真相终于大白。原来是张某的电脑在周五并没有关机,导致电脑被黑客控制成为“傀儡机”(肉机),黑客通过张某的机器做为跳板间接攻击别人,因此在上述事件爆发的时候,CNCERT的黑名单上出现了张某机器的IP。此次事件引发了很恶劣的后果,给国家某单位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虽然张某并没有参与此次攻击,但是由于张某单位规定下班后员工必须及时关机,而张某并没有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因此最后他个人也受到了一定的处分。

1.3 某黑客被判入狱45年

3

据外电报道,继败诉后,英国黑客Gary McKinnon目前又提起上诉据美国官方证词,Gary McKinnon目前又提起上诉,反对被引渡到美国。如果McKinnon连续上诉都失败,法庭将最终裁决其罪名成立。引渡其到美国受审,他将在监狱度过长达45年时间。

据美国官方证明,McKinnon在2001年到2002年共侵入美国政府部门的97台电脑,直接或间接造成了高达70万美元的损失,美国当权局称其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计算机入侵事件.包括美国武装军队、海军、国防部甚至美国航空宇宙航行局(NASA)的计算机系统都遭到非法入侵,是继911事件以后,对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 这名苏格兰籍的黑客今年41岁,之前从事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工作。他说自己只是个网络业余爱好者,入侵政府部门电脑网络也只是好奇心作祟.想查看一下政府备案里UFO的相关资料。 美国当权局通过此案警告网络恐怖主义,以确保安全。

1.4 熊猫烧香主犯获刑四年

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一个月以内病毒变种数达90多个,被感染中毒的电脑达百万台以上,数百万用户深受其害。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截至案发为止,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熊猫烧香”在短短时间内通过网络传播全国,数百万电脑中毒。2007年2月.李俊归案,交出杀毒软件。熊猫烧香病毒程序本身并不高深,却造成严重的大面积感染,其采用的传播方式包括漏洞攻击、感染文件、移动存储介质、局域网传播、网页浏览、社会工程学欺骗等种种可能的手法。

2007年9月,湖北省仙桃市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李俊有期徒刑四年.王磊、张顺、雷磊有期徒刑一至两年。

4

1.5 网银大盗终落网

上海市民蔡先生向上海市公安局卢湾分局报案,称其在建设银行开户的两张信用卡内的16.6万多元人民币被盗。遭盗前,蔡先生曾多次上网进行电子网络购物。

侦查员通过查询银行的转账记录发现,蔡先生的两张信用卡被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银行分11次转出,转出金额共计人民币163014元(不包括转账手续费),被盗款全部转入了一个在云南昆明开户的建设银行活期账户内。

侦查员初步断定,被害人的电脑极有可能被黑客侵入并安装木马程序,从而导致信用卡银行账号、密码和认证证书被盗取。

据此,上海市警方迅速赴云南昆明开展侦查工作,并很快查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网上盗窃的行为地在昆明市金沙小区金春苑某室内,该室实际居住人是青年男子白某和青年女子葛某。经与银行监控录像比对,确定白某即为取款人。

上海专案组侦查员在云南警方的配合下,顺利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白某和葛某。经查,犯罪嫌疑人白某今年31岁,在昆明一家科技公司软件开发部工作;葛某今年27岁,是昆明一家公司的职员,两人均为大学文化程度。

犯罪嫌疑人白某、葛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过程:经事先预谋,他们利用在网上购物时发送照片之际,将携带木马程序的病毒植入被害人的电脑,进而获取了被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和认证证书,同时修改了被害人的密码,盗取了被害人的信用卡现金。

1.6 QQ密码被盗

QQ密码每天都在改,但是每次登陆都提示在异地登陆(如图),而且还会给一些好友发一些垃圾消息,有时候还会出现密码错误等状况。

5

根据分析这可能是中了QQ尾巴病毒了(QQ尾巴是一种攻击QQ软件的木马程序,中毒之后,QQ会无故向好友发送垃圾消息或木马网址。)。在异地登录的话,可能是你的QQ密码被破解、被盗。 清除方法: 首先打开任务管理器,禁止两个正在运行的病毒进程.然后,删除病毒创建的文件。

注意:有3个文件是系统隐藏文件属性,要先修改"文件夹选项"才能看到,用Windows搜索是找不到系统隐藏文件的.注册表做相应修改就可以了,删掉病毒创建的键,修改回被修改的键。Win9X系统除了上面的,病毒可能会对system.ini和win.ini两个文件进行修改,你可以在sysedit编辑器中改回来.

然后到腾讯官方网站下载并使用最新版的QQ2011,建议再把QQ密码设置成为包含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密码,并申请密码保护,保护资料要牢记。

不要到腾讯非官方授权的网站下载QQ,否则里面捆绑着病毒或流氓软件!切记! 怎样预防:

 不要上一些未知网站,防止中马;

 对于陌生人发过来的文件不要随便点开,需要确认文件安全性后才能打开。

6

1.7 钓鱼网站

什么是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实际上是一个与真实网站非常相似的网址,网页内容与真实网站一模一样,真实网站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但钓鱼网站会通过网页的设计将用户所提交的用户名、密码等个人信息发送至后台,网页设计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用户个人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访问真实网站以获取某些利益。

如何及早识别?

1、检查地址是否正确,一般地址会与真实地址相差一两个字符,或取相似字符,如早期的一个例子:真实的工行网站为www.daodoc.com,针对工行的钓鱼网站则有可能为www.daodoc.com;

2、通过网页设计,通过一张带真实网址的图片将IE的地址栏覆盖,假如用鼠标点击,会发现该地址无法编辑;

3、当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一般正常的网站会转向到下一个页面,或登录后的界面,假如提交密码后没有任何页面转向时要警惕,网站有可能会有猫腻,非凡是网银时要注重,发现问题尽早更改密码。

4、假如常常在网上交易,或在网上有大额交易,建议使用插卡式网盾比较安全。我的电脑会防范几点:

1、安装所有操作系统补丁,补丁很重要,假如补丁打全了,日常使用即使电脑裸奔都没有问题;

2、安装一款熟悉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我用过Norton、超级巡警、Macfee,都挺好;

3、不要执行不熟悉的程序,有些从QQ或Mail发过来的东西可能是木马,很多会伪装为JPG图片或TXT文本,其实真正的扩展名为EXE。假如双击打开某个程序后没有任何反应,要注重是否是木马程序。

4、从QQ或Mail发过来的链接,假如看着生疏,不要急于打开,可以先百度一下域名,确认没有问题再打开。

开启IE7的反钓鱼功能:

开启方法: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安全----启用仿冒网站筛选器。 同时开启: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internet----自定义级别-----使用仿冒网站筛选----选择启用

7

1.8 U盘病毒

u盘是人们最常用到的工具,同时u盘也成了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那么u盘中了病毒后会有哪些表现呐?工具/原料金山系统急救箱金山u盘专杀u盘中毒的症状电脑运行速度变慢,会出现假死、卡死现。

我的U盘中毒了,不能双击打开。每次都会在根目录下创建两个文件:autorun.inf和service.exe文件。后来我把U盘格式化后,还是会自动创建这两个文件,我只好手工删掉这两个文件,然后用记事本自己创建两个同名的空文件冒名顶替。以后可以双击打开U盘了,可是每次插进U盘时, autorun.inf和service.exe文件还是存在。还有电脑运行速度变慢,会出现假死、卡死现象,U盘出现无法打开或文件夹变成exe格式。

为什么每次手动删除后在插入U盘还是会出现autorun.inf和service.exe这两个文件呢?其实那是因为 U盘一接到你的电脑上的系统就中毒了,病毒的根源在电脑系统内,要根治必须要先清理系统内的病毒,建议杀毒软件安装后,从起计算机进入到安全模式内先全盘扫描下,

推荐第3篇:教育教学故事案例

教育教学故事案例

——高歌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信。只要一心一意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

今年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一(3)班班主任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完成好这次任务。

八月十八日到二十四日进行了初一新生进行了军训活动。利用军训的机会让新生融入到班集体中,初步建立班级凝聚力。为了更快的了解学生,我让学生每天完成一篇日记。通过学生对每天军训的记录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

以下的两件事情让我尤为难忘,和大家分享以下。

第一件,在军训中我发现我们班第二排的第四名涂路阳同学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差。每次踏步都比别的学生慢。正步走的时候经常一顺边。就因为他的原因第二排学生的整体动作总是不齐。他也被教官罚了几次。休息的时候别的男生坐成一排有说有笑,而他总是一个人孤独的坐在一边。发现问题后,我来到涂路阳的身边开始和他聊天。其间,我对他说:“每个人都有特长和不足的地方。老师知道你在军训中很认真,虽然动作还是做的不好,只是你没有这方面的特长而已。不要因此而丧失信心啊!老师看的不是你的动作怎么样,而是你是否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第二天的日记中,我看到他写道:“休息时,老师和我的谈话,让我非常的感动。”在日记的评分中我给他得了优+。从此,他和别的男生坐在了一起有说有笑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体会到当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首先我们要分析他完成不好的原因,是故意不想好好做还是根本没有能力做好。本事例就是第二种学生已经尽力了但是就是能力不足。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鼓励他,但是他还是达不到要求的时候就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但同时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件事情,在日记中我发现我班的于乙同学写到军训真累真没意思的话。看到他的日记我又有观察了他的军训状态。在军训中,他非常的认真。几次汗水从额头流到了眼角他都没有擦过。从这点我认定,他是个能吃苦的好孩子。只是对军心这件事情认识的不是很正确。我在日记中写到:“你的训练非常的刻苦,但是你的态度不够积极。老师相信你是个有能力、能吃苦的好孩子!加油啊!”

在随后的日记中,他又写道:“军训是为了磨练认得意志,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争做优秀个人!”现在军训结束了,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得到了先进个人!

军训的七天生活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孩子们。他们是一群可爱的、肯吃苦的并且有着强烈集体荣誉感的好孩子。在我们和教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评为了先进班集体,圆满的完成了军训任务!

教育教学故事案例

——高歌

推荐第4篇:日常教学反思或典型教学案例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

——错,让学生自己“认”

一、案例背景

赵文辉是我实习那个班的男生,当他又一次因为犯错站在我办公室里,摆出那副让我熟悉的任由我处理的样子时,我再一次想到了那句虽然难听但经典的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赵文辉这孩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天下来,班级公约里若干大条、若干小点,基本上除了按时到校,其他的每一条他都违反不止一遍。

我赵文辉的教育很有持久性,我也确实有耐心。他只要犯错,我必然会教育他一番,重申要求,寄予希望。他的态度倒是一直不错,哼哈着答应一通,课转身出去,一切照旧。记得初一刚开学不久,他犯错后进我办公室还战战兢兢的,说得厉害也声泪俱下,效果不错。可这种效果从一开始的三四天管用,到一两天、半天,再到现在基本没有。我郁闷了,怎么办呢?

我开始反思,这次的反思是从“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俗语开始的。赵文辉这孩子从一开始怕批评,到后来对批评产生了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我一步步、一次次没完没了的没有太大力度的批评,把他制造为“小死猪”的!我要改变!

“老师,赵文辉跑操时总是和旁边的人打闹。”体育委员说。我不动声色,只是在下一次跑操时一直盯着他。“小李,赵文辉语文课上又睡觉了!”代老师说。和赵文辉走对面,我只字不提语文课上的事。自习课,他说闲话,我让班长警告;上我的课,他走神,我就拿着书走到他身边讲课„„

两个星期以来,赵文辉犯了错,我不在把他叫来训斥指责。直到有一次,他把同桌的眼镜弄坏了,女孩子哭着来找我。我让她想想自己要怎么处理。没想到赵文辉自己主动来找我了,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问“怎么了?赵文辉,有什么事找我?”他声音颤抖的回答我:“老师,我把杨丹的眼镜弄坏了,她一直在哭,我赔她钱可以吗?”

我说:“可以呀。”之后我埋头做我的事,我用余光瞟见他还在那里看着我,我还是不理他。过了好一阵子,他开口了:“老师,我这段时间表现不好。”我说:“是吗?觉得那里不好就改吧。”他还不走,又过了好一阵子,他说:“老师,你

不理我了?”“没有啊,我为什么不理你?”我故作平静的说。他不走,我问他有什么施主有什么事吗,他支支吾吾的说:“没有。”才慢慢的走了。

那天放学后,值日班长给我的例行班务汇报中提到:赵文辉从办公室回教室后哭了,还哭得很伤心。

在这之后的两天里,我一直假装对他不闻不问,这孩子反而比之前更乖了。错误有时会犯,但只要我一个眼神,他就马上改正。

一直到第三天,我觉得我应该好好跟他谈谈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语言温和地问他:“杨丹的眼镜修好了吗?”他说“我赔她钱了”,我说:“不错,知道犯错了就要想办法弥补损失。”我说:“赵文辉,我今天来好好谈谈心,最近有什么感悟呢?”他眼泪在眼圈了打转,很委屈的说:“很难受,你这段时间都不管我,我觉得你很讨厌我。”我笑着说:“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管你呢!因为我觉得没有效果,我的话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你只会左耳进右耳出,我当时的心也跟你现在一样,很伤心,我只是对你冷漠点,你就受不了,你想过老师的感受吗,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我,又会有什么想法呢?”他流着眼泪说:“我也会很难过,老师,我一定尽量改”。我说:“我相信你,虽然这段时间对你装作冷漠,我还是一直在关注你,你改变了不少,一个老师无论她的学生多么让她生气,当她第二天踏入教室前,一切不高兴都忘了,所以,我对你还是一个全新的看待,我不会讨厌你,你们这个年纪不能约束自己,偶尔犯点错,是很正常的,我理解你。”他再一次眼泪不断的流„„,自从那次谈话过后,他改变真的很大,在课上回答问题总给其他同学做榜样,特别是听课非常的认真。在期中考试中成绩进步很明显,给其他同学吓一跳,课后也常来找我聊天。就这样,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这样被我解决掉了。

二、案例反思

通过了赵文辉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实习生活平添了不少的精彩。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毕竟是第一次走向教育事业,什么都从零开始,赵文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遇到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他们已经不喜欢老师牵着他们走,也不喜欢老师完全教他们怎么做。由于我年纪和他们差距不大,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讨论问题。这时我就以朋友的角色与之倾心交谈,适当的给他们建议。将他们

的内心世界作为我的平台,将心比心,他们也就会报以我同等的尊重。赵文辉以前一直听不进去我的教导,只会觉得很烦,那就换种教育方式,不应该按原来的方式继续下去,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说明他并不是“无可救药”,只是坏习惯太多,教师就应该找到恰当的方式帮助他改正过来,正所谓因材施教,通俗的说,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有些“吃硬不吃软”。要学会从心灵深处了解学生,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大事小事一律指责,只会制造出一批什么都不在乎的“钢筋铁骨”。当我们的教育因为太过于频繁而导致不起作用时,教师不妨换一种思路,暗中观察,表面淡化,用我们貌似“置之不理”的“无为”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或许,效果更佳。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做什么。我们只有做给别人看,从中去感动他们。老师更是如此,为人师表,万事都要做在前面,这样才是学生的好榜样。才能去感化学生。这也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我们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个任务太重了,我们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有好的回报。篇2:典型教学案例

典型教学案例—定语从句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一、教学内容

定语从句是初中英语重要的语法之一,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平时最常接触的,它在各个题型中无所不在。因此,复习好定语从句是十分必须的。

本节课具体教学内容是定语从句和关系词who, whom, which, that, whose, why, when和where的用法。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含有该语法项目的内容,可在课上真实交际中加以利用。本节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定语从句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分析

本堂课是初三下学期的语法复习课,内容是定语从句的复习。因为这个语法项目是初三学过的语法内容,在平时的练习中也经常地接触,所以学生对该语法比较熟悉。但是由于时间间隔长,所以某些语法点及其特殊用法可能有点模糊。 初三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有比较强烈的要求,但对教师无味的讲解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探究型、合作型的学习。本课时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定语从句,部分学生已能辨认定语从句,但缺乏对其结构、关系词的选用的系统学习。目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上用英语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了解定语从句的结构,掌握关系代词的用法。 语言技能:通过对定语从句的学习和归纳,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中熟练运用定语从句,这是本课时的核心目标。

情感态度: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并在生活中会用定语从句谈论生活。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电脑课件,使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更容易抓住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by asking some qs about adjective clauses.ask them which of the three sentences an adjective clause is, and tell us why.) then guide the students to conclude the structure of the adjective clause: 先行词+引导词+句子 step 2: grammar review t: now please look at these sentences.the words underlined are all modified by sentences.do you still remember what we call these kinds of clauses? : adjective clause. t: yeah, the adjective clauses are very useful in our expreion. step 3 grammar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s of adjective clauses in zhongkao exam, guide the students to review and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of adjective clause. leading words: who, whom, whose leading words: that, which the situation in which we can only use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n restrictive adjective clause and the restrictive adjective clause. step 4 practice doing some exercises about the adjective clause in the former zhongkao exam. ask the students to do the exercises by themselves, and give them some guidance during their practice by walk-ing around the claroom. step 5 homework 1.finish the examination paper. 2.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附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 review of ajective clause relative pronoun : who: sb.主,宾; whom: sb.宾;

whose: sb.sth.定; that;sb.sth.主,宾;

which: sth.主,宾.篇3: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凤冈县永和中学 冯辉 《观沧海》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 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 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

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 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十几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再上《论语》六则,我摈弃了以前我上这课采取的单一的讲解注释和文意的方法,而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通过了解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方法。答案不管正确与否,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的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 《木兰诗》教学反思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 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今天上了一堂课《木兰诗》,感触很多。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

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这堂课的导入非常自然,说是带来一款网络游戏《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 ,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三、改进措施

1、“读木兰”这个环节要加强,加强朗读。

2、“译木兰”要加强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学生写感想时出现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应予以指导,保持汉语纯洁性 《伤仲永》教学反思

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

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卖油翁》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但是,在接下来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于课文当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 这一句颇有微词,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走过去,那卖油翁这样

斜着眼睛看是否有不礼貌的表现呢?如果是不礼貌,按照老师对课文主题的总结,怎么向他学习谦虚的精神呢?还有的同学认为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命中率应该算很高,他的骄傲是应该的。

开始,同学们的疑问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与学生一番争论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我的做法也许会和卖油翁一样,因为前面写到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也就八九成,就到处炫耀。所以这里卖油翁的做法,并不仅仅是针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陈尧咨的态度。这样斜着眼睛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陈尧咨,他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毕竟他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最精湛的程度。

虽然学生们对于我的最终解释比较赞同,但学生在本课上的表现依旧引起了我的震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其实,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应该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的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三峡》教学案例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吧。

推荐第5篇:师德进日常教学心得体会

师德日常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师德师风的理论,最终要求人们把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否则就会变成空谈理论。在师德师风学习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教师要有崇高的师爱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培养,都同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此,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应把和蔼可亲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学生,用真诚炽热的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去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圆满完成他们的学业。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则必然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有位教师曾说过:“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的工作刚开始时就意味着已经结束。”以前在高一(12)班有位名叫佳的同学,是年级出了名的“坏”女生。经常迟到、旷课、顶撞老师,甚至还在校内打了几次架,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女孩,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叫人看了真是头疼和心疼。记得那天的一节讨论课上,课已经进行了一半,佳气喘吁吁地从外面闯进教室,她刚坐下,就向周围的同学吹嘘她的所见所闻。我故意装着没看见她的左顾右盼并看着她对全班同学说:“佳刚从外面进来,还不知道我们讨论的话题,我再讲一遍给她听。”接着,我把整个讨论的思路整理了一下,并把讨论引导到更深的层次。没想到,一份单独的邀请、一句动听的话竟然起了作用。这节课,佳听得格外认真,并且还站起来加入了讨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了,对我更是格外的友好尊重。

上我的课的时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甚至周围有人上课违纪时,她还会提醒他们。在课外,我也借机会或深或浅地找她单独谈了几回。佳曾经封闭的心扉逐渐地向我打开。在那节课上,对于佳的左顾右盼,我最初只是不想跟佳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在这之前老师们过多的指责、教诲对于她来说已经麻木了,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指责不但不能起任何教育效果,反而只会增强她自暴自弃和逆反的心理。可见,崇高的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架起师生纽带的桥梁。崇高的师爱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水。教师应注重教育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而仅仅依靠已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然要遭到时代的淘汰。

平时我在课堂上非常欢迎学生问问题。学生可以就课本中的、以及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大胆提问,并且可以不经举手就站起来直接发问。有时,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很尖锐,例如,“唯心主义哲学既然是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发展它?”有的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学生就敢于提出疑问,例如,“我们应如何看待民营经济?”还有些问题是社会上刚刚出现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认识,例如,今年前段时间粮油刚刚涨价时,就有同学发问,“这次粮油全面涨价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等。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 尤其是今年上了高二(1)班的政治课后,文科班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政治课堂里,经常会出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而我又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甚至会被问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常常被学生们问的没招时,下课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组里的或年级里的老师请教,或者搬出读大学时候的课本、资料,或者到图书馆、到网上查询答案。有时费了几番周折终于获得较满意的答案后,心情比谁都要兴奋和愉快。这时,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充分享受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快乐。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既要有崇高的师爱,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师德师风修养水平,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不断发展自我,从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6篇:师德进日常教学心得体会

内容摘要: 学习师德师风的理论,最终要求人们把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否则就会变成空谈理论。

学习师德师风的理论,最终要求人们把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否则就会变成空谈理论。在师德师风学习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教师要有崇高的师爱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培养,都同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此,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应把和蔼可亲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学生,用真诚炽热的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去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圆满完成他们的学业。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则必然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有位教师曾说过:“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的工作刚开始时就意味着已经结束。” 以前在高一(12)班有位名叫佳的同学,是年级出了名的“坏”女生。经常迟到、旷课、顶撞老师,甚至还在校内打了几次架,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女孩,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叫人看了真是头疼和心疼。 记得那天的一节讨论课上,课已经进行了一半,佳气喘吁吁地从外面闯进教室,她刚坐下,就向周围的同学吹嘘她的所见所闻。我故意装着没看见她的左顾右盼并看着她对全班同学说:“佳刚从外面进来,还不知道我们讨论的话题,我再讲一遍给她听。”接着,我把整个讨论的思路整理了一下,并把讨论引导到更深的层次。 没想到,一份单独的邀请、一句动听的话竟然起了作用。这节课,佳听得格外认真,并且还站起来加入了讨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了,对我更是格外的友好尊重。

上我的课的时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甚至周围有人上课违纪时,她还会提醒他们。在课外,我也借机会或深或浅地找她单独谈了几回。佳曾经封闭的心扉逐渐地向我打开。 在那节课上,对于佳的左顾右盼,我最初只是不想跟佳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在这之前老师们过多的指责、教诲对于她来说已经麻木了,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指责不但不能起任何教育效果,反而只会增强她自暴自弃和逆反的心理。 可见,崇高的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架起师生纽带的桥梁。崇高的师爱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水。教师应注重教育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而仅仅依靠已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然要遭到时代的淘汰。

平时我在课堂上非常欢迎学生问问题。学生可以就课本中的、以及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大胆提问,并且可以不经举手就站起来直接发问。有时,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很尖锐,例如,“唯心主义哲学既然是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发展它?”有的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学生就敢于提出疑问,例如,“我们应如何看待民营经济?”还有些问题是社会上刚刚出现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认识,例如,今年前段时间粮油刚刚涨价时,就有同学发问,“这次粮油全面涨价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等。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

尤其是今年上了高二(1)班的政治课后,文科班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政治课堂里,经常会出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而我又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甚至会被问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常常被学生们问的没招时,下课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组里的或年级里的老师请教,或者搬出读大学时候的课本、资料,或者到图书馆、到网上查询答案。有时费了几番周折终于获得较满意的答案后,心情比谁都要兴奋和愉快。这时,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充分享受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快乐。

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既要有崇高的师爱,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师德师风修养水平,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不断发展自我,从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推荐第7篇:案例故事

光阴如漏沙,一点一滴的从我们谈笑风生间,俯首低眉时悄然流逝。有些人有些事,如沙滩上的名字,被生命的浪潮卷走,不留痕迹;而有些,却永远留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历久弥新。风吹拂,云飘荡,总会有些什么投影在我们的心海,一个学生,一个故事,一个镜头,一个片段„„回首往事,漫步其中,如置身一场心灵的洗礼。

案例一:美丽的圈套

学生潇,人高马大,喜欢恶作剧,还和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无礼,扰乱班级秩序,唯一的优点是“仗义”。

一天放学时,我在纸条上写了一句话:“你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然后,把潇叫到办公室,把折叠好的纸条交到他手上说:“把这个纸条交给你的家长,让家长签字后明天早上再送给我,但,送去和送回都不准拆开看。”你想,小孩子能不看老师给家长写的是什么吗?第二天,他第一个到校,喜滋滋地把家长签有:“孩子有进步,我非常高兴,谢谢老师!”的纸条交给我。那一天,我特别注意观察了他,一天中他特别规矩也特别精神。我想:我的“圈套”奏效了!

从此,我和每个学生“单线联系”,时不时给他一个纸条,上面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写有“你的孩子热爱劳动!”、“你的孩子书读得很好!”、“你的孩子作文写得很棒!、“你的孩子团结同学,讲文明、有礼貌!”等等,并暗中与家长联系好要写鼓励性的回言,每次仍然要求学生不准看„„

渐渐地,班上的那些潇们爱和老师接近了,而且多次为班级做好事,纪律、卫生、文体活动样样争先。 我感觉,他们像变了个人似的。尽

管,他们还有些反反复复。

[反思: “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心理学家验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鼓励、赞许更能增添人的自信心。孩子的身心毕竟是稚弱的,倘若总是加以指责,势必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反之,稍加以鼓励,他们会为此兴奋不已、增强自信心,更加努 力,发奋图强,不断发展进步]

案例二:温柔的惩罚

已经接近期末,紧张的复习渐渐拉开了序幕。一天,我走进教室,那些学生看到我,窃窃私语了起来,并也偷偷乐着。我一声响亮的“上课”,学生“刷”的起立,待师生问好完毕,我立即进入了教学状态。可真是奇怪,今天这帮家伙为何如此不安分?或许是贪玩的心还没收回吧?也或许是因为我走进教室时的难得的好心情使“严肃“二字不见了踪影,使我的威严打了折?偶然间一瞟,发现第四组一女生瑶拿着铅笔盒玩的不亦乐乎,故意给她提个简单的问题,她果然不知所云。哎,她的眼里只有她的铅笔盒,哪还有我刚才所教的内容呢?

为了“杀鸡敬猴”,我立马来个下马威,没收没商量。对她的一脸委屈、一脸不甘、敢怒不敢言,我视而不见。我可不愿意为一个学生而放弃整个课堂。此时,教室里安静了许多。

下课铃声刚刚敲响,我请那位女生随我到办公室。我随手打开她的铅笔盒,数一数,好家伙,大大小小文具用品共16件,掐指一算,离期末考试也差不多还有十来天。于是我灵机一动,为何不来份“君子协议”,让她用实际行动来“赎回”她的文具,也正好给她一个改正的机

会。随即我和她商量,并且草拟了以下协议:

君子协议

今日甲方因课上玩文具而被乙方没收,经双方协议决定:文具盒内共计大小文具共16件,甲方认真上好一天语文课就可以赎回文具一件,计满16天为止,若哪天课上还有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情况,当天不得赎回文具;若哪天表现特别好,可以多赎回文具一件。在此期间,文具可暂时由甲方保管,由乙方和全班同学共同监督执行,此协议即日实行生效。

甲方签名:乙方签名:年月日

写完这份协议,瑶破涕为笑,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不服与委屈的踪影。后来,这份“君子协议”在教室里公开宣读并且张贴在教室里,这“损招”还挺有效。

[反思:什么是孩子?孩子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是处于十分重要、宝贵但自己并不完全清楚其价值的生命阶段,是缺乏生活经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的生命阶段,也是充满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充满活力与潜力的生命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急于表现,而且表现的方式有时还有些荒唐,甚至会令我们头疼„„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少犯错误,这十分正常。但是在潜意识中,我们往往希望学生一点错误都不犯„„ 但是,只要孩子没有走上歪路,一些小的错误或不足是可以原谅的。先哲教导我们:错误是创造的开始,不足是前进的动力!关键是我们如何面

对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进行正确的引导]

案例三:假装的糊涂

学生阳,经常迟到,学习成绩特差。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两科总分不到90分。今春开学第一天他就迟到,我在全班批评了他。第二天又迟到,我让他在全班作检讨。第三天上课还不见人,我正要发问,隐约听到教室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我灵机一动,说:“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说着我就转过身子在黑板上写起来,他便从后门门一下窜进了教室。我顿时松了一口气。我假装不知他迟到,平静如常地上课,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表扬他今天没迟到。他这时红着脸说还是迟到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他经过的路段正在修路,经常堵车,今天还是跑步到校的。我听后吃了一惊,差点没冤枉他。后来,我在班上表扬了他的诚实与进步,检讨了自己的主观片面。他从此再没迟到过。

[反思:假装糊涂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也是给老师一个了解情况的时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的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未经历社会的风雨,犹如一棵幼树,需要及时地慢慢浇灌,而不能劈头浇上一阵滚烫水。走近孩子的心灵深处,多给他们一份呵护,多给他们一份激励!还给孩子们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舒展的平台,让一只只小鹰高高地翱翔在蓝天的上空! 所以,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斥责。这对转变后进生有好处]

后记: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

新的歌。而这一切,皆源于一种对教育的热爱!

我很喜欢这些话:让我们睁大一只眼睛看孩子的优点,眯着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让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色彩各也有千秋。

所以,给孩子一个希冀,他们将还你一个喜悦;给孩子一份期待,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

推荐第8篇:案例故事

2、老驴的重生 把困难踩在脚下 【故事】

有一天,一个农夫的一头老驴,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老农毫无办法。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但回头一想,虽然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救它,不过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再说顺便把这头老驴给埋了,也免得它如此痛苦,毕竟它陪伴了自己多年,也作出过不少的贡献。于是,农夫拿来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 当这头老驴看到主人要把自己活埋时,开始嗷嗷大哭,农夫也陪着掉泪,场面十分凄惨。 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过后,这头驴子突然安静了下来。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它开始镇定地将泥土奋力抖落在地,然后站到抖落的泥土之上!驴子刚才的沮丧和悲哀此时已经荡然无存,眼神中分明对农夫的“好意”表示心领神会和感激之情。 农夫也突然明白了什么,于是拼命地往井里铲土。就这样,驴子将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站上去,再站上去。很快,这只老驴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在众人的惊讶之中快步地跑开了! 【感悟】

人生下来注定要同困难打交道。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和困难的搏斗中,或是困难吞没懦夫,或是强者征服困难,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工作中,我们经常感觉到困难重重: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残酷,企业文化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复杂,甚至是各种不幸和灾难的打击,可能已经让你觉得身心憔悴,万念俱灰,你因此认为人活着实在是太累,太难,甚至差一点点就放弃了与困难斗争的勇气。 然而,强者与懦夫的区别就在这里。因为真正的强者懂得,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思考,然后将它视为磨练自己意志和锻炼处事能力的机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征服它,战胜它!

一次次,当你从困难前面走过,你终于明白,原来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想想自己曾经经过的种种挫折和灾难,你终于发现,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相比之下,今天这一点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记住这个故事,它会让你永远把困难踩在脚下,助您迈向成功的颠峰!

张三李四

积极工作就会得到赏识 【故事】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他们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张三青云直上,又是升职又是加薪,而李四却仍在原地踏步。李四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张三之间的差别。

“李四,”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一会儿功夫,李四便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又问。

李四没问,于是赶紧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呢?”老板继续问他。

“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李四委屈地申明。

“好吧,”老板接着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别出声,看看别人怎么说。”于是老板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张三,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张三也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他一口气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

张三边说边从提包里拿出一个土豆,“我想这么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赚钱,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所以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李四无语。 【感悟】

任何一个企业都迫切的需要那些主动、负责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往往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好计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问题在于,有一些人对待工作总是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他们把自己当成一台机器,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即使发现领导的工作安排有问题,他们依然按照错误的安排执行“份内”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他就将所有的责任推给领导——其理由就是“这是领导的安排,我只是按上司的意图执行工作,因此我没有责任。”这就是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的表现。这种不负责任,消极工作的态度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使然。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总认为自己在为别人打工,他就不可能做到积极主动和具有责任感,也永远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事实上,工作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薪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这些都有益于我们整个人生和事业的成功,这些价值和我们所获得的薪水相比高出千万倍。如果我们将薪水看得过重,认为拿一分钱干一分活,这样反而忽略了自己的进步,丧失了可能获得的成长的机会,这才是你最大的损失。有了这种意识,我们自然就会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和无限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不要担心没有人赏识,不要总是感觉怀才不遇,你要相信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用,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工作,机会一定就在眼前。

一、积极的信念

1、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 【故事】

有这样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小时候生活在同一个家庭,过着同样的生活,并且同样只受过短短五年的教育。但当他们长大后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状况,哥哥经过努力终于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并且还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和三个可爱的孩子,他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金钱来做一些慈善事业,因此赢得不少赞扬和荣誉。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弟弟后来成了一个靠偷窃和勒索为生的瘾君子,并且因强奸罪被送进了监狱。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问到他们为什么会有今天的结果时,他们的回答居然惊人的相同:我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我有一个冷酷无情的爸爸,他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送了。他的脾气十分爆燥,经常打我妈妈。因为在酒吧里和一位看不顺眼的酒保斗殴,我爸爸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杀人犯。因此,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四处流浪。我有这样一位老子,我还能怎样? 【感悟】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主要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观点。影响人生命运的不是环境,而是你对人生抱有什么样的信念!就如故事中的孪生兄弟,虽然他们的家庭环境一模一样,但由于信念不同造成了他们完全不同的命运。

不少年轻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公司不好,是公司的环境和落后的管理使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妄想如果自己是在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就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得到公司的器重。事实上,他们在怀疑和妄想之中已经走进了一个可怕的陷井:天天懒懒散散,无精打采,工作起来马马虎虎,不负责任,除非万不得已,他们绝不多做一件事情,并且时时想着伺机跳槽。以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够得到领导的欣赏呢?

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这种现状,你会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顶尖的公司也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正是因为公司目前的管理现状还有待于改进,这才是你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如果你能为公司的规范、发展和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你还用担心得不到老板的器重吗?

3、你在做那种和尚 【故事】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寺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面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他们一起挑水的日子一晃过了一年。突然有一天,东面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面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道第二天、第三天、直到过了一个月仍然见不到朋友下山挑水。他很担心对面的朋友可能生病了,于是决定到东面的寺庙里去找他,看看是否能帮上什么忙。

等他到了东面的寺庙,看到他的老友居然正在门前悠闲地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也没有生病。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

东面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西面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一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来了。” 【感悟】

我们的“工作”有如和尚挑水的任务,而“打井”就象在工作中和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如果我们整天在办公室工作就是打打电话、发发文件、做些驾轻就熟的服务性工作;如果我们总是强调自己工作很忙,不愿意挤出时间来学习; 如果我们安于现状,得地且过,成天醉生梦死,花天酒地,那就等着挑一辈子的水吧。

每个人都有一种良好的发展自己的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的人总是难以实现这个愿望。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毕业后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工作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仍然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是提高自我素质的基本途径。所有原地踏步的人的一个共同的弱点不是知识的贫穷,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对知识再学习的能力。据美国研究表明,一个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到1986年,他的知识就基本老化。有人估算,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以上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未来30年,人类的科学知识总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再增加100倍。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今天都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这种知识更新的速度正在加速,时常感叹“三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于人”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也曾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了。”

4、心中的顽石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故事】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花园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花园的人,不小心就会碰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回答说:“那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起,就一直„生‟在那儿,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挖这块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花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还是这样回答:“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颗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第二天一早,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她下定决心,即使是发上三天两夜的功夫也要把这块石头撬出来搬走。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但谁都没想到,几分钟以后她就已经把石头撬松并挖了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感悟】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的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也无法让你真正的成功或是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和目标具有现实的意义。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一些“行动的矮子”,虽然他们想法很多,但总是不见其行动,他们要不是武断地认为某件事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就是说行动的时机还没有来临,总之,他们会为自己的拖延找到千百种借口。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位人力资源经理,他在新到一个公司时和我大谈特谈公司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是如何的不够规范,并且信誓旦旦要为公司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但事隔一年,这家公司还是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问其原因,他说自己每天都被陷在一些人员招聘和劳动纠纷处理的事务当中,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制度化建设。就是这种毫无道理的借口让他找到了碌碌无为的理由。试想一下,他把不该做的事情全部做了,该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去做,公司何时才能走向规范?

阻碍我们行动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而不是事情本来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值得去做,立刻行动,不要拖延,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够做到。因为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拖延才是让你停步不前的根本原因所在。

10、索桥三人行 用自信克服恐惧心理 【故事】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颤悠悠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它是通过此地的唯一路径,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

有一天,一个盲人、一个聋子和一个耳聪目明的年轻人来到桥头,他们需要从这几根铁索桥上攀走过去,别无选择。经过短暂的商议,三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过桥了。 盲人心想,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附。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的咆哮怒吼,恐惧相对会减轻许多”。于是,盲人和聋人便从铁索桥上走过去了。

那个健全的人一边自我激励一边鼓起勇气开始过桥。刚走出十几步路,当他看到桥下的险象,听着咆啸的水声,想象着自己从桥上掉下去的各种惨状,内心变得越来越恐惧起来。再看看距离对岸起码还有50步路那么远,他的信心立刻崩溃了,双腿也开始发软。他决定停下来放弃过桥,于是拼命地抓紧手上的铁索,慢慢地转过身去。然而,就在此时,他一脚踩空终于从铁索桥上跌了下去,随着一声惨叫这位健全的年轻人便一命呜呼了。 【感悟】

恐惧是自信的敌人。如果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很自信,那么他在这方面基本上就不会有恐惧;反之,如果缺乏信心,恐惧心理就会更加强烈。人们恐惧SARS但不恐惧感冒,为什么?这就是因为人们对感冒的治疗有信心,但对SARS却完全没有把握。

恐惧心理的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它将严重地阻碍人们行动的勇气,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例如,有的人恐惧某种疾病,他可能丧失与病魔斗争的勇气;有的人恐惧成功,他在差一点点就能成功的路上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有的人恐惧上司,与公司上司接触时会变得语无伦次、动作拘谨等等。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经常怕这怕那,实际上在所有这些担心当中,只有百分之几的事情会发生,而且远远不象当初想象的那么可怕。大多数的事情,往往是人们自己把困难夸大了,将一些问题想得过于严重了,从而徒增恐惧,自己把自己吓得止步不前,甚至倒下。经历过SARS恐慌的人们发现,人是如此的脆弱,有关SARS的传言(由此产生的恐惧)令很多人失去了理智判断。然而,也只有经历过恐慌的人们才能知道,人又是多么的自信,因为人们经受过生与死的考验,而始终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热爱。正是这种必胜的信念让我们战胜了恐惧,也战胜了这场灾难。

导致事情失败和悲惨结局的原因往往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走过铁索桥)有多么的困难(盲人和瞎子都过去了),而在于存在于人们(年轻人)思想当中心的这种恐惧——这就是故事向我们提示的深刻的道理。

永远的坐票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故事】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找过去。

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的车厢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通常的情况是,往往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有若干的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告诉我们说,大多数乘客容易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有的人即使想到了,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他们为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已经感到非常满足,极不情愿为了一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 【感悟】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确实如此,无论我们干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终其一生一事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坚持过。

做人力资源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求职者,在他们的简历当中,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跨度很大,工业、商业、贸易业、服务业无所不包;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没有方向,行政、人事、业务、市场、策划似乎无所不能。我们不排除当中有个别能人属于通才,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这些求职者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总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找工作,找到什么工作是什么工作,找到什么单位就是什么单位,只要薪水不错他们就会怦然心动、欣然前往。他们频繁地跳槽,频繁地变换不同的职业,似乎无所不能,实际上无一见长。 不同的职业生涯就如同一列列长长的火车,既然你选择了这列火车,只要你坚持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坚持不懈,你还可以从硬座转到硬卧甚至是软卧。但千万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因为这里人多而改搭其它的列车,因为其他列车同样是“人满为患”,更重要的是它将要去的地方并不见得就是你的目的地。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和优、劣势,好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坚持到底,必有作为!

推荐第9篇:故事 案例

习惯:

一个不甘心自己命运的年轻乞丐,总想有一天能够发达起来。可好几年过去了,他还是穷困潦倒。最后,他心灰意冷,只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未卜先知的智者身上。于是,他带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笔钱,找到了那位智者。

“尊敬的先生,请你指点一下吧!我十余年后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穷?”智者稍稍抬头看了一眼乞丐,说:“年轻人,我说出来你不要不高兴,十年之后,你还是像现在这么穷。”乞丐听了非常难过,于是掏出一些钱递给他,恳求智者:“老先生,你再看看我二十年后有没有希望?”智者有些感动了,认真地看了看他说:“你二十年后还会这么穷。”乞丐感到更加伤心了。最后,他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跪在智者面前十分虔诚地说:“老先生,我就靠你了,你再给我指点一下吧,我三十年后会怎么样呢?”无可奈何的智者只好又看了看乞丐,很同情地说:“你三十年后不穷了。”

年轻人为之一振,高兴地从地上蹦起来:“哇!我终于有希望了。那么,尊敬的大师,再请问一下,到那时我能有多少钱呢?”

“年轻人,你三十年后不穷了,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智者拍了拍年轻乞丐的肩膀飘然而去。

多么有深意的话啊!其实,人生就是一种习惯,勤奋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是一种习惯;富裕是一种习惯,贫穷也是一种习惯……关键是,当你已经习惯于一种角色时,还会有更高的追求吗?

说话的艺术——请客

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四十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

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了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

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不甘平庸的蚂蚁

列夫离开办公桌刚一会儿,回来就发现,一只蚂蚁爬上了他刚买的蛋糕。这下他享用的兴致全没了。列夫质问蚂蚁为何破坏他的心情。浑身沾满奶油的蚂蚁慢条斯理地说,它饿了,被蛋糕的香味吸引过来,而且它食量小,一点点蛋糕就够了。

列夫听了更火了:“以你的身份,哪配得上跟我一起吃相同的东西?你应该捡垃圾吃。”蚂蚁一脸委屈:“我有我的蚁格,不想卑微地讨生活。”它说,它也想出蚁头地,但天生的不平等叫它只能不起眼儿地过日子,可它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所以它选择这陌生且危险的城市。这么一说,列夫心软了:“你不怕无法适应?”“只有做过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蚂蚁说,它不觉得它的生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它相信,生命充满了无限可能。

列夫心情很沉重,这些年,他最大的困惑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始终未付诸行动,只能原地打转,也许不会更坏,但也绝对不会更好。回过神儿,列夫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但蚂蚁谢绝了,它说,它已经尝过蛋糕的滋味,想再去尝点儿别的。

反面教材,关于误解:

第一件事:人与马

我们都见过,如果一只苍蝇或蚊子落在马的身体上,马会抖动局部的肌肉或是用尾巴驱赶它们。这说明马的触觉很灵敏。

初学骑马的人坐在马背上想让马往前走时,往往会做如下的动作:

1.用脚踢一下马,人想:往前走啊!(马想:你干嘛踢我?不明白,所以没动。

2.用脚再踢一下,人想:怎么不走?(马想:你凭什么踢我?想干什么?仰了仰头。

3.用脚又踢一下,人想:你敢不走?快走!(马想:你到底想干什么?!欺负我是吗?往后退了一步。

4.狠狠地再踢一脚,人想:还敢抗命!嫌我踢得不够狠!快走!(马想:你凭什么打我?!开始转圈。

5.狠狠的一鞭子,两鞭子……人想:不听话,非得揍你不行!(马想:哎呦,疼!后面有鞭子,快跑!所以往前跑去……)

6.骑马的人得意洋洋地开始享受策马扬鞭了。人想:这下知道往前走啦,不听话就得用鞭子抽!(马想:这人不讲理,他有鞭子。惹不起鞭子,快跑!……)

因为不了解马的肢体语言,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达到了看似正确的目的。结果是:危机四伏!因为不了解人的肢体语言,马错误地理解了人的真实意图。结果是:充满敌意!

其实,对于触觉很敏感的马来说,如果它知道你的意思,腿轻轻一碰,它就会走了。简单的动作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也一样。

第二件事:人与人

在训练时,因为骑手的缰绳越骑越长,所以教练要求骑手收短缰绳。

“收缰!收缰……”反复喊了三四遍,见骑手还没有收短缰绳,于是就让骑手停下来,问他:“为什么不收缰?”骑手说:“我收了,还要怎么收啊!”教练愣了:“你哪儿收缰了?怎么收的?再收一次让我看看!”骑手又做了一次:他的手握着缰绳没动,只是往后拉了拉缰绳,胳膊肘确实往后移动了。教练乐了:“我说的收缰是把缰绳收短,是把手里的缰绳拿得离马嘴更近一些,不是把小臂往后移。唉,误会了!”

其实,很多时候教练要求我们做的动作,我们没有真正地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做好、做对。

以上两件事充分说明:交流的双方如果对于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上产生了偏差,就有可能因为误解而造成误会,甚至产生对立!

推荐第10篇:案例故事

校园暴力事件案例故事

郭洪辉

一、具体案例:

2011年9月15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们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同学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50%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50%的医药费。参与打架的学生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学校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案例分析

1、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李某等学生在校属于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他们缺乏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生理上的发育阶段,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他们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同时,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

2、从家庭的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教。且在其家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幼小的心灵很早就蒙上阴影。詹某从小缺少父爱、母爱,其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承受挫折和打击,遇事好冲动、走极端,喜欢用力来解决问题。

李某则是家中的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其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使他从小娇生惯养。家长对他缺乏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导致他是非不人,以自我为中心,性格上自私、冷酷。

3、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成绩唯一论”,“唯分数论”依然主导着学校的教学目标。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性格,能力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应试教育使得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歧视。如此案例的詹某、李某两们同学成绩都不尽人意、厌学、不求上进,所以他们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甚至打架,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4、从社会和谐程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些社会歪风邪气充斥着校园,暴力、色情文化催生了校园暴力。当前一些中小学周力环境依然十分恶劣,一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等。

三、预防与措施:

首先,面对具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除了教育、批评、惩罚外,更应该仔细调查他们为何会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识别暴力的产生的因素,如是否有学习困难,是否有家庭暴力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善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的外在不利环境及内在的“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认知,从而彻底改变其不良的行为模式。

其次,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文化课成绩,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即便有教育成果也是残缺的。法制教育应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应在中小学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定期安排学生参与法制教育活动。

第三,必须强化父母对孩子的监管责任。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这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教育责任是法定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为处于动荡不安的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平等,更关爱,更人性化的成长空间。

第11篇:案例故事

案例故事

马祖道一禅师 的故事: ① 打车还是打牛

马祖道一禅师在开大悟前,认为通过坐禅可以成佛。

马祖正在那里坐禅,谁去都不理会。怀让禅师已经开大悟了,他觉得这方法不对。怎么去引导呢?

怀让从地上拿起一个砖头,在马祖道一面前磨起来,噪音很大。马祖实在按捺不住,开始发话:“大师,你在干嘛呢?”

怀让大师答道:“我在磨镜子!”马祖奇怪:“砖头怎能磨成镜呢?”

怀让反问道:“那你在干什么呢?”马祖答道:“我在参禅哪!”

大师又问:“参禅是为了什么?”答:“为了成佛啊!”大师马上回道:“既然你参禅能成佛,那我的砖头也能磨成镜。”

马祖“哦”了一声,似有所悟,问道:“大师您说我应怎样做?教教我。”

大师举例说:“假如有一头牛拉着一辆车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禅师答:“当然是打牛了。”“哦!你知道打牛,但你不是在打车吗?”

据说,马祖道一禅师当下大悟了。

选自《老子为道》中一个故事 ③ 团团转

吱吱叫 《老子为道》中一个故事:

马祖道一开大悟后,他不打车了,已经学会打牛。他的三位同参听说他开大悟了,都想试试他是真开悟还是假开悟。

于是三位去拜访马祖道一禅师,半路上看见一条牛拴在一棵树上。牛闲来无事就绕着树转,绳子拴在牛鼻子上,转着转着,绳全绕到树上了,牛鼻子碰到了树。它又向回转,转着转着,鼻子又碰到树了。它又回头转,就这样转来转去,团团转。三人一看,就想用这一问题去考考马祖。

他们又向前走,看到一只秋蝉的脚被粘在蜘蛛网上了。秋蝉“吱吱吱”叫个不停。这时,守了好久的蜘蛛马上扑过来,秋蝉一看,拼死挣扎,一下飞走了。三人一看,这也是个新问题,也去问问他是怎么一个道理。

三人见到了马祖道一禅师,不讲路上的情景,只问:“什么是团团转?”

禅师答道:“只因绳子系着,挣它不断。”

人在名和利中转来转去,就像是被一根绳系着一样,这个绳子就是贪、嗔、痴,人不就是被这根绳子拴着吗?舍不得放开,就这样整天围着名和利转来转去,这不就是团团转吗?

于是他们又问:“请问大师,什么是吱吱叫?”

禅师答道:“只因脚下有丝。”

人人都有忧愁,时时被愁思所困扰。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叫愁,这不就是“吱吱叫”吗?

马祖道一禅师知道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已看到实物的本质,即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知其一,即知其二。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大意:善于了解别的人是智慧的,能认清自己的人更高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战胜自我的人则更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富有,自强不息的人有志,不失道者能长久,身体虽死而精神不亡的人,可称之为长寿。

天使老师译为:能理解别人,所以智慧,能理解自己,所以高明。能胜过别人,所以有力量,能胜过自己,所以强壮。总是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富有。行为不脱离大道,所以有志向。思想不脱离于实际,所以幸福得长久。人死而精神不亡,所以长寿。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认清的也是自己。

有人说:我自己还能不了解我自己,这不是笑话吗?其实,问题绝不那么简单。仅就才能来说,许多庸人却以天才自居,狂妄自大,不安于平凡的工作岗位;一些天才反而自轻自贱,悲观畏缩,压抑和埋没了自己潜在的优势。

我们或许每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梦想和目标,这本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这个“理想、梦想和目标”是不是在了解了自己之后而确定的呢?我们真的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和经验吗?

我们或许真的要好好的“自省”一番了,孔圣人尚且每日“三省吾身”,而生活在现代的、心浮气躁、骄傲无知的我们呢?或许现代人的通病就是不了解自己吧?!

人类不仅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地认识客观世界,也不能完全清楚地认识自我,因而,认识自我是人类永远也不会完成的任务。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一再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意为: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很糟糕的。

要认清自我,就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修正对自己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跳出自我的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无论你是在鲜花和掌声中,还是处在人生的低谷之中,认识自己,都需要一种智慧。

在没有认清自己之前,多少人被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所带来的辛苦和疲惫所折磨!因此,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才会有真正的成功,真正的快乐。其实这正是依照了老子“道”的哲学核心--实事求是!对客观事物如此,对我们自己亦如此。

第12篇:日常物业管理中相关投诉的案例分析

日常物业管理中相关投诉的案例分析

一、综合类案例

1、案例内容:

业主致电服务中心反映:户内可视对讲因无声音需维修,工作人员答复其安排工程人员上门处理,但当日无人上门,也无人电话回复。一周后双休日,业主再次致电服务中心,客服中心回复需厂家上门维修并告知将于周日上门。但仍无任何人上门,服务中心也无解释。

2、情况调查及处理过程:

因该户可视对讲需施工单位前来进行维修调配,故服务中心答复业主即联系施工单位人员前来处理。但施工单位人员当日未能到小区处理,服务中心也未及时将该信息告知业主。

一周之后,服务中心再次接到该业主的报修,联系施工单位后再次告知业主工程人员将于次日前来维修,但施工单位仍没有前来,而服务中心又没有将此信息告知业主,造成业主投诉。

投诉发生后,服务中心经与业主的沟通,与施工单位约定在其到现场维修调试的前一天与业主预约,确认维修事宜,最终完成该项维修。

3、案例发生原因及处理建议:

此类报修事件在日常管理中较为常见。该事件处理主要责任不在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通过联系厂家进行前来维修本无过错。但客服工作的脱节,造成了本不该产生的投诉。在此类事件的处理中,服务中心注意了以下事项:

(1)在接到业主报修后,非服务中心维修责任的,服务中心应向业主说明此事项不在服务中心维修责任范围内、但服务中心会代为联系并跟进业主与维修责任单位间的协调工作,在得到施工单位前来维修的答复后,应该告知业主是施工单位答复何时上门维修,同时告知业主,届时我方会提前再次与施工单位确认。

(2)在维修进行当日应再次与维修单位确认是否前来维修,在施工单位答复不能前来或时间有所调整时,应及时告知业主。

(3)在约定的维修时间过后,应致电业主作回访,询问业主是否有施工单位前来维修,在业主答复无人前来维修时,应及时与施工单位联系,并做好后续与业主的跟进协调工作。 (4)若公司对此设备有维修责任,则应及时答复并维修,承担起自身责任。作为物业服务来说,联系维修则是物管自身工作方法问题,不是推托理由,最好的规避责任的方式就是正视责任义务,积极主动的承担维修联系服务工作,既能赢得业主的信任,也能避免类似的投诉再次发生。

二、秩序维护类案例

1、案例内容:

小区业主杨先生反映:

1、房屋中介人员经常在小区出没;

2、塞在楼道信箱内的广告经常有,感觉安保管理力度不够。

2、情况调查及处理过程:

因水岸枫情楼盘品质较高,且处于装修高峰期,因此园区内房屋中介人员、装修人员、各厂家人员,甚至有部分商家租住在小区内,接到杨先生投诉后,服务中心在原有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处理措施:

(1)通过联合派出所进行夜间小区暂住人员清查,重新核实所有租住的人员,做好登记备

案,并在清查时对租住人员发放相关温馨告知;

(2)对部分经劝阻不得在小区内分发小广告无明显效果的租用人,致电房屋所有人告知其房屋租赁后使用人的实际情况,希望在租赁到期后不要再续租;

(3)加强园区巡查,发现中介人员、商家有发广告现象立即清理出小区,并致电分发人员

相关领导。

同时,对小区外围商铺,小区内发小广告,一旦发现,服务中心根据广告信息以客户的身份及时联系对应的厂家或发布人,对方到小区后经过沟通书面保证未经允许不再乱张贴或分发小广告,为继续做好广告人员的管理工作,增加以下管理措施:

(1)门岗秩序维护员由轮岗调整为固定岗,进一步提高对外来人员进出的辨别能力; (2)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备案;

(3)完善岗位责任制,队长通过日常表单的记录和监控录像的抽查加强各门岗工作的监督

力度;

(4)加强对业主的宣传,在出入小区时,主动出示单元门禁卡刷卡进入,避免闲杂人员进

入小区,如果发现及时通知物业服务中心。

3、案例发生原因及处理建议:

在此类问题的处理过程,除服务中心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外,建议可增加如下管理措施: (1)与中介公司联系,设立门店,通过对业主的宣传,让业主将房屋委托合作的中介公司

进行代理,减少其他中介人员的数量。

(2)通过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向业主宣传,告知业主出入单元门时关注单元门的关闭情

况,不要给陌生人开启单元门,降低广告人员进入楼道的机率。

(3)工程人员做好单元门等设备的巡检工作,确保所有的单元门都能正常使用。 (4)统计问题户的数量,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所在地派出所,请派出所对租住在小区内的

中介、广告人员进行普查,从公安部门层面施加影响,规范相关人员在小区内的言行。

三、车辆管理类案例

1、案例内容:

虞先生6月23日下午五点多回家,发现车位被其他车辆占了,让秩序维护员处理,但到8点钟小区秩序维护员还未找到占车位车辆的主人。虞先生认为秩序维护员对工作不负责任,非常不满意。

2、情况调查及处理过程:

当时因地下停车场道闸故障,故秩序维护队员将道闸置于开启状态,导致其他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并占用了虞先生的车位,因该车牌在车辆台账上没有记录,导致秩序维护队在查找该车辆时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虽然最后找到占用车辆并让对方让出车位,但因处理时间过长,造成了虞先生的投诉。

3、案例发生原因及处理建议:

在地下停车场道闸(技防)出现故障后,服务中心应加强门岗对进出车辆的登记工作,以便在出现此类情况时及时找到占用车辆。秩序维护队可在该地下停车场入口安排人员(人防)进行值守,确保无外来(无车位)车辆进入该停车区域。

此外,服务中心在工作中还应注重灵活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定几个机动的停车位,以便在出现此类情况时,及时引导业主“换”个车位停放,这样也就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寻找占用车位的车辆。最后,如果该道闸短时间不能修复,服务中心还应该在道口张贴温馨提示告知该停车区域业主大致的修复时间,并提醒业主不要占用他人车位。

四、工程类案例

1、案例内容:

吴女士于2012年7月入住小区,因家中的可视对讲不能正常使用,联系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工程人员上门查看后告知线路不通,经过检测可视对讲内线因开槽被切断,需重新穿线,由业主自行支付费用。吴女士认为:装修时物业公司未告知业主注意事项,所以费用不能由自己承担。

2、情况调查及处理过程:

接到投诉后,服务中心查阅装修办理时的相关档案,里面有一张业主签字确认的装修告知书,装修告知书一式两份,一份给了吴女士的老公,告知书中包含关于可视对讲安装时的注意事项,服务中心联系了吴女士,并给她看了她老公签过字的装修告知书,吴女士当场表示了歉意。服务中心并在当天联系了弱电安装单位,上门为其重新穿线,费用由业主自行支付。

3、案例发生原因及处理建议:

吴女士不知道有装修告知书一事,工程人员对装修管理中的相关流程及相关资料不熟悉,在

工程人员上门进行查看后未对业主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业主再次到服务中心投诉。

(1)服务中心定期完善装修告知书,并在业主办理装修审批时对业主就装修注意事项进行耐心的讲解,并签字存档于业主一户一档内,一份交给业主。 (2)加强对管理人员装修管理的相关培训。

(3)根据弱电系统相关合同,通常弱电系统维保期为2年,在维保期结束前在小区公告栏,单元楼信息公告栏张贴温馨提示,提醒广大业主及时检查相关设备。 (4)做好相关“温馨告知”张贴的照片和温馨告知单的存档。

五、保洁绿化类案例

1、案例内容:

业主吴女士反映:阳台前面的树枝挡了阳光,要求给予解决。

2、情况调查及处理过程:

吴女士家住二楼,原交付时栽种的乔木已经开枝散叶,遮挡了吴女士二楼阳台的阳光,接到吴女士投诉后,服务中心对靠向阳台一侧的树枝进行了修剪,解决了此问题。

3、案例发生原因及处理建议:

随着小区交付年限的增加,树木长大并遮蔽阳光是必然发生的事情,问题在于当时栽种的树木位置、品种,对后期的影响会有强弱差异。在此类问题的处理上,建议可遵循以下原则: (1)因目前绝大多数住宅类接管项目,咨询公司都向开发公司提供前期咨询服务,在前期咨询服务中,公司可组织整理此类后期管理经验提供给咨询公司,结合咨询公司专业人员的学识水平,先期对临近住宅乔木的树种、位置进行优化,避免后期经常需要修剪(只修剪靠建筑一侧会带来观感上的差异)。

(2)服务中心在接管后,对小区内的乔木要有完善的管理规划,平时就应加强修剪等工作,使乔木的生长更具科学性及计划性,从而避免由业主提出投诉,再去现场解决问题的情况出现。

六、诉讼类案例

1、案例内容:

某小区租户租用房屋后将房屋隔成多间造成群租,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2、情况调查及处理过程:

租户租用了业主位于某小区的房屋,并将房屋分割成十间房屋分别出租给不同的个人,造成互不认识的人共同居住,存在很多的治安隐患。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多次对其采取各类措施,其仍不予整改,并要求物管公司承担因阻扰其家具搬入而造成房屋租金损失。

法院认为:租户将房屋进行分割并将其提供给多个个人独立地共同使用,由此已形成事实的分割转租,实质上改变了住宅的功能和布局,明显违反了该小区《临时公约》中关于业主和使用

人应按照实际用途使用物业,禁止擅自改变住宅设计功能和布局的约定,及有关对于单一成套房屋合理使用的一般社会经验法则,且可能对房屋居住安全、物业管理成本,甚至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又据《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约定,物管公司采取的一些阻扰行为,也是依据服务合同约定履行前期物业管理职责,有权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租户未按照设计功能使用物业的分割转租行为。故此租户认为物管公司侵权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3、案例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建议:

从这个案例中看出,群租现象给物管公司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因目前很多地区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在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和同》时,应与开发公司明确此类约定,并把相关要求纳入《前期物业服务协议》和《管理规约》,从而为后续的现场管理提供依据。

在现场管理时,物管公司必须严格把握管理尺度,做到合法合理。同时,争取群租房屋所在区域大多数业主的支持,必要时寻求业委会的支持,从而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在入住初期就应该重视群租问题。一方面,面向业主宣传,希望业主能维护自身和其他业主的权益;另一方面,对承租人进行宣传,虽然他们不是小区业主,但在租住本小区房屋后,同业主一样,也需要维护小区的公共设施、营造良好的小区环境等等。

组织工作人员对小区租住人员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群租行为,立即与业主进行沟通,及时制止。对于擅自改变住宅实际功能和布局的情况,物业公司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有权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第13篇:日常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日常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课题的提出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学生分层:

2、讲课分层进行:

3、作业、练习分层:

三、理论依据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对所有学生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建构一种可选择性的教育,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发展需求。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研讨法: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提高课题实际操作水平,促进学生学习。

2、案例分析法:针对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扬长避短,有效利用。

五、课题研究的程序

本课题的周期为一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课题组成员内部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本课题方面的文献资料。 结合本学科特点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确定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6月) 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课题小组成员针对负责内容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交流和整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实施的教师总结工作。

六、成果形式

撰写相关的论文。根据不同阶段实施情况,及时总结

七、成员基本情况

张艳 李文红

日常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张艳学 科: 申报时间: 2010

汉沽八中

李文红

物 理 年9月15日

第14篇: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困惑

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困惑

困惑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教师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可是为什么要要采用合作学习?大班额下如何有效组织进行合作学习?常态教学中是不是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我们在喧闹中进行合作,至于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合作学习如何安置?我们没有想明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喜欢按照“优差”的原则给学生分组,其结果是有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因此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最后连听的兴趣都没有了,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困惑2:变味的夸奖?“你真棒”“嗨、嗨、嗨,你真棒!”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评价是不少教师很喜欢用的。我们常常看到,不管是什么原因在什么场景下,学生撞对了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学生都会得到如此程式化的肯定。我们还来不及或者没有意识到,日常非规范化评价如何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需求?我们也没有想到这种泛化的评价最终演绎为廉价的夸奖,早已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表扬的泛滥能否对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回答真的无懈可击?

困惑3:华彩的课堂?华彩的课堂就如一曲独幕剧,似乎每一个小节,都经过教师的精心打磨。到最后就是舞台走秀,学生的思维被教师所替代、被教师的言语所捆绑,谢幕似乎是完美的休止符,其实学生就是一个被操纵的木偶。我们呼唤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迫切希望师生共同呼吸。近年来在课堂上,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一种时尚。教师一声令下,学生马上4—6人围在一起,教室里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其他学生只是陪客、旁观者。尤其是在大班容量情况下,教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这种情况怎样避免?

困惑4:热烈的讨论?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都安排过“讨论”这一教学环节。我也经常这样做,可随着一次次课堂实践的效果,我对这种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很多的困惑。

首先,我总是感觉每次安排的讨论环节,看似课堂上很热闹、气氛很活跃,可实际上,基本上都是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唱主角,一些成绩一般或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一般都扮演听众或旁观者的角色。我不知道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是讨论的问题难度偏大,还是讨论的问题缺乏吸引力,无法调动起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性。究竟应该怎么设计讨论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在问题的探究性和兼顾学生的参与性上我始终无法找准平衡点,因此在效果上就大打折扣。

其次,我还对讨论的时间和过程的掌控上有困惑。一节课中频繁地出现讨论场景是肯定没有太大实效的,一般来说,应该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组织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比较合适。但时间上总是控制不好,时间短了,学生交流的不充分,深层次的问题挖掘不够,时间过长,又受到整节课时间的制约。另外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自己无法驾驭得住。我只能参与个别小组的活动之中,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而对于其他学生的情况,只能通过反馈了解到结果。对于他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全盘掌握,也就谈不上及时的引导、点拨了。我也曾试过各个小组都过问,但结果我觉得也不太理想,受时间的限制我只是蜻蜓点水似的问问情况,无法把握具体的问题。因此,我总觉得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我的角色定位无法实现,充其量只扮演了组织者这一角色。

我也曾带着这些困惑去查阅一些教育刊物上其他同行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也留心身边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虽有所帮助,但也有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具体操作,也许是我的领悟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限,

我开始冷静反思: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原因,就是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与设计。也就出现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追求一种形式化的小组讨论。加之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作为仲裁者,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在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组长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胆怯与有困难的学生就成了陪衬和听众,他们的意见往往被忽视。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没有把握好实施的“度”。我们有时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式”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有时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让 “好不好”、“行不行”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应答性问题充斥课堂。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还有的时候将探究“泛化”与“神化”。把无需探究的内容拿来探究,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我们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导致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不屑一顾,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同时,教学即评价,但课堂教学中程式化的评价有时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功能。我们不能对九年级的学生还是采用小学一二年级小红花张贴在学生额头,将奖章印在学生课本上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成长,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用巧、妙、抛的评价方式、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来引导学生,伴随课程成长。我们要开始追求一种有思考价值的课堂教学,课堂不求完美,只求真实而有价值,讲究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己寻求发现,引导学生体会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课堂是学生的生命阵地,不是教师的表演场所;老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经历、去创造。而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有效地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才不会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内核虚化与流于表层。也才可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思考困惑产生的局限性问题

教学任务难完成。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农村小学电脑还没有普及,网络更少之又少,学校图书馆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图书,但这些书大多为陈旧的资料,真正能供师生借阅的书籍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搜集许多资料的科普活动和综合学习、研究学习活动的预期教学效果就谈不上了。作为学生,真正学习的资料是少之更少。条件好的只有几本习题集或者作文选。再加上很多学校老教师太多,新思想学不会,旧思想改不了,很难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教教简单的知识罢啦。

管理体制难跟上。实施新课程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管理机制,但如何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正是农村小学所面临的一个困惑的问题,许多学校仍以抓学校常规管理,应用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形成新课程教学,旧模式的管理的局面,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阅读、作文、美术、写字、自然、思品、实践活动、班队会等均要有教案。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求教师有书面文字,加之上面谈到的教案书写,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会因此接踵而来。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能不疲惫不堪?教学科研只能咀嚼他人的吃过的饭。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新课程实施,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又从何而谈。

二、对策:

上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把握好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把握好学生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把握好课型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1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条理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来。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距离”

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提问时,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想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这样的给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的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是不同的,老师提问也不能“一刀切”,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让人人学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可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1)阅读课本,你能按课本图示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后进生做答)(2)阅读课本,你能根据操作实践,说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中等生回答)(3)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优等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各有所获。

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目标是聚合的,思维是发散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

第15篇:日常教学中的说话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匡亚明小学

朱丽俊

低段学生的说话、写话是作文起步训练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作为低段的语文老师,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上都在进行一些训练,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说话、写话,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观察情境中自主说话。

儿童言语的表达,是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有所表达。通过观察情境,事物会带着鲜明的形象和画面,有声有色的进入儿童的意识。智慧可以从观察中得到启迪,说话的题材可以从这永不枯竭的源泉中汲取。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情境中自主说话,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学时,我们要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说话。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而变得高涨,学习的主动性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续。他们会怀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去观察、思考、想象,并快乐自主的去练习说话。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平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创设情景: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展现情境等。如:在一年级孩子入学后不久,就迎来了金色的秋天,我便使用模拟的手法,创设了一个“秋天的果园”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展开自主说话。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孩子们有的说:“秋天的果园真美啊,有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还有一大串一大串紫色的葡萄。”也有的说:“我看见苹果树上挂着一个个像红灯笼似的苹果,口水都流出来了。”„„鲜活的情境使孩子们情动而辞发。观察情景,把孩子带到了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在这翻腾着绚丽浪花的源流中,孩子的思维活动积极展开,贮存的词语也一下子变得鲜明而富有感情色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那些生动的词语去描绘眼前的情境,那是智慧的启迪,也是语言的学习,而且是美的享受。

二、在看图中训练说话

因为

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重点是看图写话,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

1、利用语文课本上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源彻底解决了看图写话的素材问题。指导学生看图写话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我们的老师、学生手里没有统一的图画素材,又不能给学生统一购买资料,这给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带来了麻烦,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有一次,在看一份单元测试卷,当看到最后一题看图写话时,忽然发现这不是课本上的一幅图吗?这一发现给了我一个启示,我一页一页翻课本,课本上的插图一课课一幅幅地看,我发现几乎每课的插图都是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极好素材。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便从网上电子课本中把课文里的适合让学生看图写话的图片素材下载下来,利用教室多媒体开始了对学生循序渐进的看图写话训练。

2、训练学生“看图”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例如,一年级上学期补充习题中有一篇看图写话《植树》,图上有美丽的春天公园,有三个小朋友在公园植树,有人扶树,有人浇水,有人培„„题目的要求是:仔细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再写下来。 一些学生这样写:“有三个人在植树。”这么一幅图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想必须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新鲜生动,具有个性的语言。

课本上的图片素材有单幅图和多幅图。凡图文并茂并又适合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的课文,我们首先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再讲读课文。针对单幅画面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们具体的作法是:

单幅图的指导步骤:

第一步,观察全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步,细看画面,弄清画面内容,并展开合理想象。

1、观察按顺序。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2、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

3、观察人物。从人物的形体、相貌、衣着分析出身份、年龄、职业;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4、合理想像。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要通过仔细观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起来,如使人物开口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等。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着重观察前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连在一起合成一个完整的情节。

看图写话的方法,简要地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顺序观察,尝试表达,合理想象。

需要说明的是,训练学生看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只说一两句话,只要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时时间、地点可以不说,只说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慢慢地再训练学生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三、在复述故事中学会说话。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会讲故事更是他们的自豪。因此,教师应经常给孩子们讲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孩子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在听故事中学习语言,在讲故事中学会表达。教师可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成语典故之类,采取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复述、接龙复述等形式,让学生在复述故事中学会说话,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在讲故事前,可先提出要求,以增强他们有意听记的效果。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认真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听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复述练习,可以一个人进行复述,可以找小伙伴讲故事,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大家合作,互相讨论,互相补充,生生互动,自主地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提倡有所创新。这样的说话练习每周可安排一至两次。供他们复述的童话必须情节生动,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当精心地选择。实践证明,有趣的故事,学生是越听越爱听,越说越爱说。复述故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条有效途径。

四、在课外延伸中拓展说话。 生活无处不课堂,说话内容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因此,说话训练应立足课堂,向课外延伸。把说话训练的课堂“迁移”到广阔的社会、美丽的大自然中,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说话氛围,使孩子们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尽情地观察、想像和表达,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乐起来。例如,春天到了,教师便带着小朋友去野外找春天,让他们观察春天的景物。走出教室,来到野外,孩子们看见了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小草和迎风飘舞的柳条上黄绿色的小嫩芽。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边看边说。有的孩子这样说道:“春天到了,花坛中的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花儿,一朵朵花儿就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 “小河里的水清清的,鸭爸爸带着两只鸭宝宝在河里玩耍,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捉小鱼,可有趣啦!”“风儿在给柳树梳头。你看,柳树姑娘有一头绿色的长发呢!”„„多么富有童趣的语言!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像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美丽的自然风光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一句句富有创意的语言,从孩子们心底流露。他们完全解除了束缚,言语变得更绚丽,更真诚,也更自然。

总之,多途径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说写训练,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这不仅拓宽了低年级说写训练的领域,而且加强了习作训练的教育性、实用性和生动性。低年级的说写训练不应是“一枝独秀”,而应当广开“材”路,“百花齐放”。使说写训练与儿童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与儿童言语交际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完备、更有生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语言训练机制,有利于在低年级打好习作基础,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16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

学校安排我接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这对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开始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就是引领学生自己随便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课有很多实验,这要求老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记得我在讲授《风的形成》这一课时,刚开始布置实验没有几分钟,正当别的同学都安安静静地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着手做实验时,突然在徐玮江同学的位置处冒出了黑烟。吓得旁边的女同学大叫,“老师,徐玮江冒烟了。”我赶紧走过去,查看原因„„可是这时,他早已吓得藏起了作案工具,黑烟也已渐渐散去,我不明白这个黑烟是如何冒起的。我看了一会儿,说:“徐玮江,你的实验相当成功,只是风变了颜色,你是如何做的?能不能给咱们同学和老师说一说?”徐玮江一看,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赞同他的做法。这时,他的胆子大了起来。他走到讲桌前,给我们师生当起了临时的小老师。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说:“其实,我刚才也是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来做的,只是我手中还有一根蜡烛,没什么意思,就随手点着了,然后把蜡油滴在蚊香上。就这样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就起了浓浓的黑烟!”随着实验的进行,当蜡油滴在了蚊香上,就真的出现了黑烟,“你们看,就是这样其中一部分黑烟沿着演示器向右,再向上冒出,这就是所谓的风的形成了;可是还有一部分直接向上冒出了。”我随机鼓励他,“你的一次捣乱,让我们每个同学,包括老师都很清楚地看到风的形成!我们还得向你学习这种精神呢!你知道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是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用别人没有用过的东西来做的实验,你很有科学家的天份呀!”“谢谢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风的形成原因呢?”“因为演示器里蜡烛的点燃,让周围的空气变热,上升;而蚊香的左侧放了一块湿毛巾,降低了周围的空气温度了,蚊香的烟就沿着实验器补充过来了。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及时补充,就形成了风。”“你说的真好!看来你真的理解了风的形成原因了。可是,对于刚才出现的黑烟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别的同学知道吗?”“不知道„„”“那好,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回家查阅资料,寻找一下这个实验起黑烟的原因。”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徐玮江同学就找到我,说:“老师,我知道了。黑烟就是因为碳没有完全燃烧!”“你真棒!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以后要更努力呀!”„„

我想说,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要求每位科学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备好一节课,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每节45分钟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科学课堂上学有所获!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科学课!

第17篇:教学案例与德育故事

\"Shopping\"任务设计 教学内容:Can I help you I want….

How about …. How much ….

在活动之前,教师先要求小组成员制定一个采购计划,明确购物目的,如为开生日晚会,新年晚会,郊游等做准备.再请学生准备一些购物时所需的物品,如:带一些实物,画一些图片,做一些模拟货币等,最后请各小组就不同的主题完成一项购物活动.首先这个任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又通过一些实物的收集与图片的制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产生了想表演好的欲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任务的难易程度适当,学生有信心完成.在这样具体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的思维会打开,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自如地表达思想,语言运用也会恰到好处,学生一般完成的质量比较高.

二、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引导认知

二、案例实录 toys

1、利用话题,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What\'syourfavouritething?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S1:Myfavouritethingisdoll.S2:Ilikefootballbest.随后,我让学生猜猜:What\'smyfavouritething?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爱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现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们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得以初步激发。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Yourfavouritethingismoney.(你最喜欢钱。) (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S2:Yourfavouritethingisus.(你最喜欢我们。)

(我点头说:Yes,Iloveyou.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这些书本上永远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实际,表明学生的确了解我。这一话题的引出,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又为师生间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性的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教学生,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供独立思维的机会、空间,让学生去说,去学习,去表现自我,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本案例中,我作了一些尝试:

1、设置交流话题,激发创新思维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有计划地尝试提出学生感兴趣,有言可说的话题。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和碰撞的场所,为他们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发言欲和求知欲。学生好表现自我,乐于展现自我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

2、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英语由于受语言的限制,学生的提问不可能像语文一样有深度、发人深省。但英语具有交际性的功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对于学生的提问从不分高低,只有好、精彩的表扬。不在乎质量,只求数量,对于学生的种种奇思怪想,从不批评指责。在本课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在做过充分的设梯后,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教材里的现成材料大胆地提问,及时的表扬,逐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此外,教学中,我始终与学生的距离,尽量地靠近他们,近距离的接触、丰富的表情和及时的赞誉为学生创设了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消除了他们的紧张,学生想说、敢说、敢问。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设计和恰当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视听内容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使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恬中去观查感受、体验、反思,并用 ‘‘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恬,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

教学片段: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

师: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想把它叫作“亲情树”,喜欢这个名字吗?

师(课件演示)瞧,“亲情树”上结出了许多“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上台,点击“亲情果”。每点击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并弹跳出一个问题。

生甲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

生甲:算不出来。

师:为什么?

生甲:从没计算过。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

师:谁能计算出来吗?

生乙:不能,我们长这么大,得吃多少东西才行呀!

师:对呀,把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抚养成今天的你们,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让你们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费多少心思啊。 生丙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送我,下午是妈妈接我,有时我忘了带书本,爷爷还会给我送来。所以我一时计算不出来,但我想,加起来一定很长很长。 师:我发现,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生乙:父母的爱没法计算。

生丙:因为平时我们从末想过这些问题。„„

师:是啊,不仅爸妈关心着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关心着你们,你们多幸福啊!这条长长的路上,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浓浓的爱„„

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生甲:很重很重。

生乙:很沉很沉。

生丙: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思考:“以我为主,漠视他人”是现在少年的普遍心理缺陷。引导他们关注身边最寻常的事、最普遍的人,并让他们从中体悟出心灵的感动,也许是填补那份缺陷的好办法。课件与问题的独具匠心设计,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出现,巧妙地带着学生们进入生活的回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对父母之爱的体验。举一反三,这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比出皆是。以课堂为基点辐射生话,这才是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第18篇:《做人的故事》教学案例

16《做人的故事》教学案例

这篇课文有两个故事组成。题目为“做人的故事”,说明故事的主旨与做人有关。一篇故事通过祖孙俩喝了小河水之后,爷爷与孙子的对话,说明了应该讲礼貌的道理。第二篇故事写两个小女孩在树林里吃完野餐之后,对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说明人应该讲卫生的道理。

(指导学生通过读句子提问题,理解“爷爷说的话”部分)

师: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5小节,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

(生自读圈划)

师:(出示爷爷说的话)谁愿意来读一读爷爷说的话?

(指名一生读。)

师:分四人小组提提问题,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已经讨论好了,愿意先来交流?

(一时无人举手。)

师:胆子大一些,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生1:“谁需要这个词?”中,“这个词”是指哪个词?

(很多学生哈哈大笑起来。)

生2:(大声地)这也不知道,刚才肯定没认真听。

生3:(焦急地)老师,我们组刚才不是怎么讨论的,他是乱问的。

生4:(轻轻地)真笨!

(生1涨红着脸,把头埋得低低的。)

师:(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我要表扬ⅹⅹ。

(学生们瞪大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ⅹⅹ遇到不懂的地方,不是不懂装懂“混”过去,而是大胆地问出来,真有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来,让我抱一抱。

(师走过去抱抱ⅹⅹ,ⅹⅹ既害羞,又高兴。其他学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师:谁能解答ⅹⅹ的问题?

(全班学生,包括ⅹⅹ,都举起手来。)

师:我们还是请ⅹⅹ自己来解答吧。

生1:“这个词”是指“谢谢”。

师:对,你能自己解决问题,真了不起。你是怎么搞懂的?

生1:(不好意思地)我是读了句子弄懂的。

师: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谁还愿意来交流?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今先进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如果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能力,就会丧失可贵的创新精神。本课教学中,通过读句子提问题,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爷爷及莉达所说的话,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领会做人应该讲礼貌、讲卫生的道理。

质疑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但二年级学生还没有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还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少学生怕出洋相,有了问题也不敢当众提出来。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尤其应注意的是,无论学生的问题多么幼稚,哪怕是问错了,教师都应循循善诱,宽容学生的错误,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及能力,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19篇:生物教育教学案例故事

2016年新任教师岗位培训

教育教学案例故事

单位: 姓名:

学科: 生物 指导教师:

教育教学案例故事

半年时间过去了,对于我来说这半年时间既充实又艰辛,在最初的手忙脚乱中我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由于年龄相差不大,我们在短时间内就已经相处融洽,但作为一名教师,我的经验无疑是匮乏的,无论是在教育方面还是教学方面。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搜索了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和实例来看,让我受益匪浅。曾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从训斥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那就说明赏识要离成功近得多。那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赏识和鼓励中,他能会学会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

我班里有个学生,非常聪明,但他经常完不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而且喜欢招惹周围的同学说话,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我课下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也不要影响别人的学习,他当时虽然表面表示改正错误,可第二天还是老样子。之后我发现他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绕道走。

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这么让他害怕吗?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态度粗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我想对于成绩差,有缺点的学生决不能让他们掉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更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爱和鼓励。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后进生恰如其当、全方位地评价,同时恰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宽容。比如:“请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能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了,我就对他说:“如果你能跟我们一起学习,我一定回给你一鼓掌。”当学生回答问题好时,我就会说:“你真会动脑筋,我们都向你学习。”或者“你知道的真多,一定很喜欢看书。”这些鼓励性的语言,点燃了孩子们的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就我班的这位同学而言,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真诚的鼓励,经常的夸奖,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教科研中心的张主任曾来我校进行了一次关于“高效复习”的讲座,讲座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念,要和一个学生谈话,无论他犯了怎样的错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鼓励,之后再进行教育。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 我听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总之,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方法,只要我们使用得当,都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时刻注意这个问题,相信会给我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实效,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气。

第20篇:天鹅的故事教学案例

《天鹅的故事》教学案例

教材背景: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的环境抗争的故事。课文是以天鹅的三次啼叫声为线索,描写的是三个画面。文章中用了生动感人的语句描写了老天鹅的奋不顾身和坚强勇敢的品格,到最后其他天鹅是由看到自己加入破冰中去,体现了天鹅们的齐心协力。文章通过对天鹅三次啼叫声的想象,把天鹅们拟人化,给了天鹅们崇高的人格精神。学习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们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

案例描述:

体会天鹅们的第一次叫声。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课文的

1、2节并且思考:因为什么,天鹅会啼叫?

抓重点词语理解:

生:寒潮突然降临中的“突然”,说明天鹅们都没有做好准备。 生:上冻这个词语意味着天鹅将失去食物,面临生存的危机。(出示贝加尔湖面图片)

(2)师:那此时,它们的心情——(生:着急、悲伤、惊慌),指导朗读。

师:谁能带着着急惊慌的心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过渡:正在众天鹅惊慌失措的时候,冰面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让我们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的,默读课文第3节,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1)师:你被哪些词语感动了?

生:我被“腾空而起”这个词语感动了。

师:那你能用动作演示一下吗?对啊,老天鹅是拼命往上飞,那它飞那么高,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生:老天鹅飞那么高,目的是为了使下落的力量更大一些,能快点把冰破开。

(2)师:这里为什们把老天鹅的身体比作石头呢?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形容老天鹅下落速度快,力量大。

师:请你们试试重重扑打冰面的感受。(生用自己的拳头打在桌面上。)

师:你们现在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痛、很疼„„

师:是啊,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扑打冰面,这里可以说明老天鹅有哪些精神呢?

生:奋不顾生、勇敢、坚强 板书:奋不顾身、坚强勇敢 (3)那这里的省略号又说明什么?和老师一起来读读第3小节,大家就明白了。

师: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 生: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

师: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老天鹅又一次„„ 生:腾空而起„„

师: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得更厉害了。老天鹅再一次„„

生:腾空而起„„

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所以这个省略号又写出了老天鹅有着怎样的精神呢?

生:顽强和坚韧、勇于牺牲、坚持不懈 板书:坚持不懈

师:看到老天鹅这样,你担心吗?感动吗?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担心和感动,再读读第三小节。

案例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在理解寒潮和上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能更直接地了解到当时贝加尔湖畔环境的恶劣,体会当时天鹅们啼叫时的心情,能更有利于朗读。

还觉得好的一点就是在体会省略号的运用时,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让学生自己更容易地体会到省略号的作用,突出老天鹅当时破冰的动作和坚强,坚持,牺牲自己的品质。

还有待加强的是学生的朗读,读的方式是多样性的,有个别读、师生配合读、齐读,但是读的质量还不够高,怎样才能让学生能读得更生动,更有感情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像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读第三小节时,只在最后说明是带着伤心感动的心情去朗读,但是我觉得在之前讲解老天鹅破冰时的动作时,要抓住关键字词,比如“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老天鹅的坚强,可能读出来会更好。而且在讲老天鹅破冰时的动作时,也不够细致,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体会。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备课的时候,自己要考虑得非常周到,才能让学生在你的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我的话比较多,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的少,大部分学习的内容最好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在教学中我还有不少缺点,我会不断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好。

日常教学中案例故事心得体会
《日常教学中案例故事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