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三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8 09:04:0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护垭中心学校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在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师生对话交流,在交流对话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就我在《三峡》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反思。

一、教训――倡导探究性学习,一定可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我第一次执教《三峡》时(一班),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 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学生对问题感兴趣,讨论热烈,查阅资料积极,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课后细思,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二、经验――倡导对话,千万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我第二次(二班)在教学《三峡》设计的“对话式阅读” 教学与过程,课后反思,觉得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飞奔的船只和凄异的猿啸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2)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回溯三峡的过去,细看三峡的现在,展望三峡的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三峡》先写山后写水,是如何写山的?又是如何写水的?为什么要这样写?(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三峡》语言凝练,虽然只有几百字,却能绘尽四季景色,罗列山水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种效果?(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三峡》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为什么要先写山后写水?能否调整一下顺序,或者只写水?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三峡?\"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我开始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推荐第2篇: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

李老家二中

孙秀生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下面就我在《三峡》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反思。

1、整体情况

整堂课教学我紧扣教学内容,以文本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基本实现预定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理解大意,从文字间感悟三峡优美风光”。学生对文本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通过诵读来传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知,大部分同学在后半部分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文本进行加工扩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亮点

教学环节设计分三个板块完成教学,三个板块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学情, 比如在第一板块自主学习中,让学生读了四遍课文,但每一遍都有明确的不同的要求。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关注注释中的字音;第二遍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第三遍接力读,感悟三峡之美,第四遍自由读课文(可出声可不出声),思考文章所描写的景物及行文思路。分组讨论时,让同学领略三峡特点。活动探究板块,让学生深情体会三峡之美!

3、教学遗憾

由于某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自己这堂课达成的效果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教学过程中自己调动还不够充分, 引导性的话语指向性还不够,教学机智还是不够。

教育是一种唤醒。

曹明海先生在其著作《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中指出,“语文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之路,历练着他们的超越之路”。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何尝不是这样?教育在唤醒学生的同时也在唤醒着老师;有了教师的成长与超越,才会有学生的成长与超越。想要说的太多,课堂教学永远是让人遗憾的,永远是有那么多的“如果”和“假设”,永远是让人对明天的课堂充满期待。上帝是公平的,他总是让每个人的人生不那么圆满,收获与遗憾并存。也正如此,才让你我有不断前行的动力,让一个又一个的不完美来成就真正有始有终的,完美的语文人生。

推荐第3篇:《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言文,它是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中的一篇典范之作,不仅详细介绍了三峡的地貌体征,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艺并感受文章美丽,在教学时,我设置了一下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三峡》一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一个个零敲碎打的问题,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轻读、朗读等,在读中完成学习目标。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品,在记,老师只是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语文课“语文味”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在学生对《三峡》一文精度细品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分清层次,理解文章,掌握重点字词,之后用“减字背诵法”加以验测,整堂课有诵读、有品位,有积累,有方法指导,高效、是在。 无提问的课堂,有章法的朗读。美丽的文章,配以美妙的音乐,让学生美美地学习,美美地收获。整个语文课堂变成了欣赏美、感悟美、收获美的场所。

推荐第4篇:《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通辽八中王艳平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其次,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感知文章的内容。依据新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就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最后,《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古文,所以在教学时,考

1 虑到文章理解的难易程度,我用一个问题统帅全文:“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是你最喜欢的?”于是,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阔了:三峡的山是那么高俊秀美;三峡夏季水是那么湍急;三峡的春季是那么良多趣味,那么清爽;三峡的秋季有长啸的猿猴,进而学生对三峡的认识由表面进入本质,由肤浅进入深刻。《三峡》这一课文章的结尾很感性,或者说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么突破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我放弃了对最后一句的理解体会,而是把作者的写作背景引进课堂,结合“哀转久绝”这句话来体会。学生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绪、秋季的清幽寂静,仿佛身临其境。再一次拿起书诵读三峡的时候,我听到了孩子们轻柔婉转的声音。虽然没有踊跃的发言,没有激荡人心的豪言壮语,但我真切感受到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孩子们把那一溪活水引来的震撼写在了心底!接着又让学生感知全文的感情是什么。学生只能理解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对于渔民的同情学生没有考虑到,我又进一步引导点拨。

2016年12月30日

推荐第5篇: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师永杰

《三峡》一文通篇只有一百五十五个字,但却已把三峡的形势和一年四季的景色,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其中写到:急流奔泻、飞舟御风、碧潭白浪、瀑布悬泉、峡谷深涧、悬崖怪柏、水清山峻、草茂木荣、猿啸寒林、音回空谷、巴蜀渔歌、凄清谣谚……三峡七百里山川风物,万千气象,春夏秋冬、景色变幻,无不一一生动呈现。可以看出,这篇文字是极为省俭、精悍的,但内涵却是极为丰富、充实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一个入情入境的教学氛围,实现了情境互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并通过朗读进行文意疏通,重点引导学生疏通“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因为这些是学生翻译中初次遇到的句式,虽然互文和并提的修辞不要求学生掌握,但稍加提示会便于学生掌握句式。

接着引导学生对文章初步感知,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思路,明确本文的构思之妙。

然后让学生“找寻景物的特点,领悟自然的魅力。”并进行交流,从中感受体验三峡独特的美。运用“读”、“写”、“说”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课文,品味课文,体悟课文意境。启发学生拓展延伸,通过联想和想象,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课

- 1

推荐第6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及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自读,自悟。在导入部分,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初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能把握课文的明显的时间脉络,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细读课文部分,我在试教的时候,由于提问比较含糊,造成学生对问题的不理解,变成自己讲得太多,太细,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指导思想相违背。在这次教学中,我注意改进了这个方面,提问明确,故此,学生在这次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作为独立阅读课文,我还是讲得比较多,如果能再放手一些,全部让学生讲,那这节课会更加好。

推荐第7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主要讲了作者何其芳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态度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儿时烙在脑海中的印象让我读起这篇课文时内心涌动的是一种深深的敬意。经过单元整体备课和对这篇课文的自学、研究,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抓住文章细节,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态度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感受他伟大的人格。

2.领悟文章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写法。

在自己初读、自学的前提下,我先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接着参考教参书进行查缺补漏,下面就是对于本课的教授有一个初步的规划,还不放心再上网查一查资料。无意间,看到了特级教师王崧舟关于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仔细的品味特级教师的课堂,把能够借鉴的环节进行了再一次的品悟。最后,拿起笔来把教学设计写了下来,在写得过程中,遇到连贯不住、不满意或者有问题的地方在翻阅、查找资料。在不断地改,不断地想的过程中,自己对周总理的认识和感受更深了,以至于在做课件的时候,随着音乐和图片眼泪直往下流,这是一位伟大的人,作为老师,我应该让所有的孩子认识这样一个人,学习这样一个人,铭记这样一个人。

公开课的日子到了,我早早起床又一次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教案,审查各个环节。上课开始了,我带着孩子走进了课堂,走入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我能够把握课文的题眼,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体会周总理高尚人格和伟大精神。但在课堂上自己过于关注教学设计,忽视了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其次学生对总理精神的体悟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第三,缺少整组课文的单元整合意识。

虽然这篇课文执教已不下三次,但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教学也是“常教常新”的。

推荐第8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母亲河”这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静心地品读着文章,就如同尽情欣赏着一幅绚丽壮美的三峡秋色图。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亲的赞美之情。

由于讲课所需,教学进度还没有跟上,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没有学,学生对长江了解甚少,再者大多数同学没有去过,对那里的风景没有直观印象;即使去过那里的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并无细心深入观察,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有意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体会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具体教学环节安排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读自悟,整体感知——交流收获,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适当拓展,学用结合。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统领全课、简洁、重点突出的特点,它贯穿全文,是全文情感的线索,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通过上课,学生能根据教师的预设,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三峡秋天的总体特点。课堂上学生采用讲,画,圈、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效果良好。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的挖掘还是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不够。 2.课堂上教学的全面性,整体性体现不够,一部分学生没有得以充分的展现,少部分同学参与教学不够。

3.教师的基本功(普通话、教态、板书)需要进一步学习,练习。 4.现代媒体的交互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推荐第9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是方纪写的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通过对三峡一天之中美景变化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爱三峡之情。编者编选此文的目的是通过让学读优美的词句,来感受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爱三峡,爱祖国之情。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把编者的意图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在课前必须要考虑好的事。为了能较好的完成这一目标,我在课前制定的预案中着重突出了三个方面:

1、制作课件。收集了很多与三峡有关的美景图片,制作成了声、图、文一体的幻灯片,以直观视觉来增加学生们的感知力,激发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2、以读悟文。通过多种形式的用情的读文,(师领读,生领读,师生互动领读,重点句中特读)以读中感悟来增加学生们的认同力,激发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3、写家乡。通过选取家乡的一处美景进行描述,来培养学生写景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实践证明,我的预设是有效的,我的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另外,我还认识到,课前预案与课堂生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案制定的好,课堂生成的就多。相反,结果也相反。这是联系。课前预设的,课堂上并没有出现,而课堂上出现的课前有没有预设上。这就是区别。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拘泥于形式、依赖预案。我们要用课堂教育机智来驾驭课堂教学。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为建设高效课堂进行探索。

推荐第10篇:《巴东三峡》教学反思

《巴东三峡》教学反思

一、本课在单元的地位

本课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所以学习本文要了解一些游记文体的知识,要弄清作者的游踪,把握三峡各段景物特点和两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点,是很关键的。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

刘大杰先生的《巴东三峡》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三峡的雄壮与秀丽,感受到它的雄险,三峡是一座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把握作者的游踪,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将景和情融为一体、寓情于景的写作寓意,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主要运用网络平台资源、电子白板应用和分组教学相结合,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并结合展台,网络、电子白板多种功能的应用教学,充分展示了师生的信息素养。既形象直观地演示三峡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在导入中浏览网页“三峡的历史”,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声响效果让学生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预习检测部分让小组代表来到白板前讲解批注,用放大镜、聚光灯展示生僻字,用书写窗口板书易错字。这样形象新颖,学生印象深刻。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把握三峡各景点的位置,同时也了解作者的游

踪,在屏幕上(学案上)展示三峡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文中所提到的地理位置。请学生到白板前用闪烁笔勾出作者船行路线,然后让学生用聚光灯沿着船行路线边照出边语言描述作者所经过的地方和景点。这样作者的游踪就一目了然,顺利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口语训练环节,在小组推荐导游展示的同时,用一大组的幻灯超链接功能,出示三峡的景观,同步学生的导游词,声像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

在把握三峡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作者感受时,主要利用表格,以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利用展台的对比教学功能以拍照形式同时展示各个小组给出的答案,具体品味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感受三峡山险水急的特点。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以及小组教学让课堂鲜活起来,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不仅是和作者一起游历三峡,欣赏三峡的优美风景,更重要的是弄清了作者的游踪,把握了三峡各段景物特点和两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点,进而体会游记文体的特点,促进了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第11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秋景,让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认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自读,自悟。

在导入部分,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精读课文时,我安排了一读、二读、三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峡的美。一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谈谈对三峡之秋最初的印象;二读让学生说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出了一天当中景物的哪些特点;三读课文,具体深入地感知文中的一词一句,从优美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三峡在一天中的不同特点。但在教学处理时,我不应该把三峡在一天中不同景色的特点在二读中出示,这样使得老师讲得太多,而学生在三读课文时自己的体会就少了。每个时间段的特点应该在细读课文时,由学生根据不同景色的描写、自己的体会,自己概括出来。

其次,在这堂课中对学生朗读感悟的训练较少,也使得学生没能把文章读到位,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是表面的。一堂课上下来,我的感受很深:语感是一种顿悟(言说者的人生经验同语言形式的融合),它和悟性、灵性相随,语感得到培育,悟性、灵性也就生在其中。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我们老师应倍加珍视,并加以强化、疏导;而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时则要创造条件令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这堂课才会上得精彩。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及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自读,自悟。在导入部分,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初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能把握课文的明显的时间脉络,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细读课文部分,我在试教的时候,由于提问比较含糊,造成学生对问题的不理解,变成自己讲得太多,太细,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指导思想相违背。在这次教学中,我注意改进了这个方面,提问明确,故此,学生在这次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作为独立阅读课文,我还是讲得比较多,如果能再放手一些,全部让学生讲,那这节课会更加好。

《林海》这篇文章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作者一次次产生亲切与舒服之感,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课件园\"提供的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和所做的贡献。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情感主线——亲切与舒服,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抓文章中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多次出现的“亲切、舒服”,通过图片和影像反复有感情朗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同样的情感,从而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课件园\"提供的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和所做的贡献。

2、在教学中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整体感知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在小组读,然后全班读,抽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再反复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得积极踊跃,讨论热烈,学习效果良好,课程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真正地都动起来了。《斐+斐+课+件+园》为您提供的优秀教育资源 http://www.FFKJ.Net

3、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角色表演时,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林海的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诗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对大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林海》是一篇典型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语文教材,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呢?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想应该有了一些思路。

一创设文本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林海》一课,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并由景展开丰富的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和国家稳定方面起到的作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从没看见过森林的景色,更不要说林海的美景了,林海的美是学生们无法感受到的,这怎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于是课前我花了一些时间找到了两段关于林海的视频。果然,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正如一位美的使者,引领学生踏进这座美丽的原始森林,让他们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美的享受中学习。尤其是在学习描写\"林\"的段落时,虽然作者的文字表达优美流畅,但是枯燥的文字表象让学生们一时还真找不到感觉。于是,一段林海的视频,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我的引读下,学生全情投入。听着学生那略高昂的朗诵声,应该能感受到学生们强烈情感的倾泻。

二重视朗读指导,注重语言感悟与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而感悟和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是\"熟读精思\"。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始终贯穿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首先保证读的时间,一堂课书声琅琅,读书训练贯彻始终;其次讲究读的形式,有范读、引读、自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再者是讲究读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图文对照着读,观看视频,模拟配音朗读等。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步深入体验作者通过语言所传达的那份真挚情感。

三关注学生差异,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说到这点,我想,无论这堂课上什么内容,我们所要关注的对象始终是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就是一个生命。生命是独特的,不是同一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在课堂上对生命个体的差异给以充分的尊重,那也就不会走入简单说教的误区,同样会收到一些教育的实效,民族精神教育也不例外。《林海》这篇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以作者的三次“亲切、舒服”为感情主线,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是一位成人,他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愫。而我们课堂上的阅读者却是学生,如果老师无视学生,一味地强调作者的感受一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课中我运用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有差异的对话中,相互提升,引起共鸣。如一学生在读“树”一节后,我请学生评价:她读得好吗?为什么你认为她读得好?“因为她读出了惊喜的感觉。”“我感到她读出了自豪的语气。”„从学生的评价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相信这些也更易留于学生的心中。

其实,根据语文学科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进行探索。

《林海》教学反思

(二)

今年,再一次教《林海》这一课,我吸取了教训,在讲课前认真钻

研了教材,改变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住描写大兴安岭

美丽可爱的句子,体会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在语言文字的品

味中理解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感情的升华,而学习第三自然段时,

学生先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深的、浅的、明的、暗

的”这几个词来描写林海的绿,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观察

校园里的各种树木,在实践中体会“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

个词所描述的意境,并找到原因。学生返回教室后汇报了自己观察到

的结果——因为树木的“种类不同、高低不同、远近不同、受光不同、

树龄不同、疏密不同„„”所以在作者的眼里大兴安岭的“绿”呈现出

“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个词准确地体现了大兴安岭的绿的

层次美。此时我要求学生回归文本,品读课文,并提出问题——“‘深

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绿’,你还能想 出哪些描写绿颜色的词?”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描写绿颜色的词

——“墨绿”、“翠绿”、“嫩绿”、“茶绿”、“果绿”、“黛绿”、

“橄榄绿”„„这时我让学生用自己能想到的绿色来替换课文中的“深的、

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再读课文来品味,学生很快认识到各种描

写绿颜色的词都没有“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所包含的绿颜色

丰富——这四个词不但包含了同学们列举的各种绿色,还包含了同学们

不知道的各种绿。“作者用词真是太准确了!”这是同学们品味了作品的

语言魅力后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在几天后的测试中,我收到了预期的效

果——同样的填空题全班仅有一名学生填错!

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地激活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两次教学《林海》给我一个启示:老舍先生

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名著,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历了时间老人的筛选,

经历了几代读者的考验。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必须深入体会作

品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前一次教《林海》只是简单地运用了对比的方

法研读了课文,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才生硬地“体会”到了作者

的用意。一次测试暴露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肤浅、片面,也暴露出我在钻

研教材方面的不足。第二次教学时,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寻找到课文的

“空白点”,并引导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践中体会作品所包含的

深刻的语境,激活了文本中凝固的语言文字,然后回归文本,对文本进

行了探究性的阅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

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真正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在合作、探究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说:“不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这种办法并利用这种办法来找到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这些话正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语文的学习方法”。在学习3自然段的时候,由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出示阅读提示:“A、读3自然段,看看写了哪些景观,用笔圈出来。B、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风景,边读边想象。C、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哪些词语上能体现出来,然后读,最后欣赏。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段的学习方法:读——找——想——读——看。欣赏九寨风光视频更加深了学生对九寨这个人间天堂的向往。4自然段的结构和3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学习4自然段的时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学阅读提示: A、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用笔划出来。 B、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动物读一读,边看图片边说出自己的感受C、说说怎样读就能读出喜欢的感觉。学生兴致盎然地品读课文,积极参与动口、动脑、动手,在不知不觉中去获得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了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神奇而美妙的自然景观。为了让学生受到美德的熏陶,我采取了多种的促读方法,让学生读中感悟,入境会文。 首先,我以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以抒情优美的乐曲范读了课文第三小节。让学生做个舒服的听者,逐渐进入到美妙的情景中。趁热打铁,以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配合老师的帮助,自读该节。再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观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中间穿插各种图片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动一动,然后在音乐声中自读自悟享受美。接着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齐读该段,整体感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记忆。第四小节的学习方法与第三小节类似。只是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读、说,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为了让学生学得活,再组织一个小导游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语言能力锻炼。结合本节课教学,下面谈谈其主要特点:

1、以朗读为主学习全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朗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也是苏教版的特色,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美读课文”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默读、自由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课文中有许多美好的词句,让学生读读背背,有助于他们进行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安排小导游的解说,充分地盘活课文的语言,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质疑问难。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领会意蕴,这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好办法。

4、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益。

九寨沟的美丽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学生直接通过图片、录像等来欣赏、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2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龙江县景星镇小学 李春峰

《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本着这个理念,教学设计(研究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团结互助,交流阅读体验,解决疑难,让学生的的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服务。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描写了三峡的许多景物,让读者感到美的感受。但是怎样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份“美”呢。如果按照我们往常的思路――边读边想像文章描绘的画面,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将三峡秋天写出来的。我在备课的过程就思考:如果让学生这样品文,就把文中读散了。那应该怎样引导呢?

无意间,我看到了课文中对阳光、渔火、月亮的描写。有了光亮,三峡就活起来了。看到这个“活”字,我突然茅塞顿开,我想我何不让学生沿着这条路把课文搞“活”呢。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赋予这些景物以生命,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感才让我们觉得三峡秋天的气息与众不同,才能感受到长江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课上,我给学生这样的一个思考题――我们常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夏季不论是花草还是鸟兽都把它们最旺盛的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秋天呢?秋天里我们又能感受到哪些生命的气息呢?

学生首先回答的是橘柚树的变化――它的叶子、它的果实,它的香味。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生命特征。紧接着学生发现阳光也有了生命,因为作者说它会“跳跃”,群峰有了生命,应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像战士一样披上了金甲,长江也有了生命,它像一条金鳞巨蟒„„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关注到文章的写法――这些生命是谁赋予他们的呢?学生说是作者,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生命。我对他们的发言给予肯定,但是我又问――这生命还是谁赋予的呢?学生说是大自然赋予的。我觉得孩子们的发言太好了,既关注了文章的写法,又兼顾了文章的中心,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在了一起。

本课教学我本着新课程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应该说,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按照阅读提示的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获得知识、体验,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交流打下基础。让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课堂的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小组的合作探究,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资源共享,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当我看到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时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不禁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大加赞赏。 又如在“畅谈收获”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在老师搭建的“舞台”上尽情地“唱戏”。但是,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不少学生内心有很多话想说,就是无法把它转化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即使能表达,不少也是支离破碎的,老师得把他们的语言重新“包装”。所以,我觉得老师在点燃学生飞翔的激情时,还得给学生一对有力的翅膀。课程改革再怎么改,语文课还是语文课,不是其他课。语文教师还得静下心来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最基本的东西。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做到在学生“疑无路”时体会到“柳暗花明”。创设探索时空,提供交流舞台,及时点拨指导,这才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真正的帮助。我们是农夫,但不是“拔苗助长”的农夫,是一个让“禾苗”充分享受自由空间、阳光雨露,经历风吹鱼打,最终能品尝到“硕果累累”的农夫。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的天堂吧。

第13篇:三峡精品教学反思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糯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因为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玩味佳句,抓住文眼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有的学生欣赏“清荣峻茂”的图景,于是课堂上对这四个字进行展开扩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四种图景描摹出来,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扩写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扩写使原文那种深远的意境变得平淡了,好多丰富的内涵也没有了。经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了那种简洁、典雅的古代散文魅力所在。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体会空谷传响的幽深,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的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练习写导游词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

第14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三峡之秋》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三峡一天当中的景色变化。语言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因此,让学生“口中读出感觉,心中读出感情,眼前读出画面”就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读”也就成了本课主要的教法和学法。

一节语文课要做到书声琅琅看似容易,但要读出韵味,读出风格,却非易事。安排在什么时机读,读什么,怎样读?这其中有很多讲究。又因为是略读课文,教师不可讲得太多;怎样处理这一导一放的关系,还真让人颇费心思。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一节公开课,有很多双眼睛在下面瞅着呢!为不使整个教学流程过于平淡,我采用结构倒置法,先引导学生学习“夜晚段”,通过品析“渔火”、“灯标”、“光晕”、“摇曳”等词和“那清洌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等句子,指导朗读。“流畅”,几乎每个学生都做到了,但对于“夜的宁静”,学生却未能通过朗读展示他们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如果我能打乱教学计划,在此环节多给学生5分钟,也许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韵味来。可惜的是,我为了追求完整地完成教学任务,就那样蜻蜓点水似的过去了。另外,当学生讲到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时,我却硬将一个“宁静”交给学生,只因我预设的板书是“宁静神秘月色清”。

接下来的环节是小组合作,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按“画一画,读一读”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认为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可问题是学生读书汇报时,我对暴露的问题仍未能机智地进行处理。清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学生并未能很好地品味,更别说读出“感情”和“画面”了。对此,我只是稍作点评,虽然我心中也是不甚满意。但因为是公开课,我为了追求一节课的完整,走过场了。

事后一想,为何不能让公开课危险一次呢?尝试独立备课而不仅仅依赖于教参;尝试熟背课文而不仅仅要求学生做到;尝试让最后进的一名学生站起来读书而不仅仅让朗读翘楚闪亮登场;尝试让学生说哪里不懂而不仅仅大张旗鼓地宣讲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尝试让自己的学生解读文本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千人一腔……这样一来,学生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受益了。

真实的缺陷无须隐藏,因为我们面对是的正从无知到有知的学生。再说了,刻意追求课堂完整是对学生一种温柔的伤害。看样子,有效课堂的营造不仅需要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需要一名善随机应变的老师。

第15篇:《三峡》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是一篇游记散文,我确定以欣赏美为导入点,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一是语言凝练生动,而是抓住景物特征描写。这节课我确定以“读——译——赏——练——背”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基本上实现了学习目标,最后因为时间把握的不够到位,背诵这一目标未能当堂展现。

首先,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读,互相听错,并推荐较好的展示,,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完成了这一任务。“赏”这一环节,我首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来一场眼睛和大脑的比赛,学生很快投入其中,,找出美之所在,并从文中找出原句,并稍加点评,PPT中显示方法点拨。遇到好的句子再一次美读,这里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体验。

其次,用“读”贯穿始终。“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学习文言文更离不开“读”,但是,这个“读”必须是有层次,有感情的,要读准字音、节奏、文意、感情,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了这些,但是在探究朗读技巧方面因为我自身的不足导致有些不够。

还有一点就是课堂中漏掉了一个环节,“完形填空、幻化诗语”,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三峡风光,并速填形容词,并且通过这一环节推出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这是我的失误造成的,但是这次讲课通过备课,讲课,真的收获很多,学校里的语文老师们给予指导,指出优缺点,而且在查找资料时一遍遍的研读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勇气,下次更加加油吧!

第16篇:《三峡》的教学反思(推荐)

《三峡》教学反思这段时间在进行文言文单元的教学,上了《三峡》这节课后,有一点小感触,简单地记录了下来。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古人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的很感动。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起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的朗读感受与学生交流,谈是三峡的美。但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文章的感受时,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的皮毛,只能说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过三峡吧,如果他们能够到三峡看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课文中有赵州桥、故宫博物院等等,我们不可能都到过,如果学生长大有机会去见识,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注重识记,记住一些“答案”。其实,我们光靠记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吧!

第17篇:26课《三峡》的教学反思

26课《三峡》的教学反思

保亭实验中学:王德超

《三峡》一文本身属于欣赏感受类的文言文,它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展现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险峻的山峰,汹涌的急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摇曳多姿的画面。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首先要重视文言知识传授和学生的积累

通过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翻译课文做到字字对应,字字落实,并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归类,例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样学生在遇到课外文言文能初步读懂文章,并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的学习到了初二时,学生已经有了整整一年的训练,已基本掌握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除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认知与品析。

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读”过之后要用“品”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

当然,本课教学也留下很多遗憾,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2012-5

第18篇:八年级上三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针对三峡这篇课文,我在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先给它一个恰当的定位:本文是用文言形式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所以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时候既顾及到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又兼顾到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课上我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自主理解该古文大意,并逐步由浅入深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作品意境,去品味学习文中的写景特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读完《三峡》之后,经过认真思考总结,我反思如下:

1、备课过程中过分照顾到内容的完整性,走不出原有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教学总体设计上的创新性体现的不够。

2、本节课的容量很大,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基本都涉及到了,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每一项知识点都需要更切实的落实,重点没突出出来,特别是基础知识尚需砸实。

3、应该还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大胆的走上讲台,充分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知识、才华和风采。

我想,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努力追求“少、精、活”的效果,“少”就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多,教师的讲述活动少,达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精”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大、重点突出、精选例题和习题,充分体现出教师的素养和经验;“活”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学的生动活泼、思维积极、学的灵活,通过学习提高能力。

第19篇:《三峡》教学设想和反思

《三峡》教学设想和反思

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教研室

唐黄丽

首先,我非常感谢邓所长愿意收我为徒弟,使我荣幸地成为邓雅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之一。于是才有机会上《三峡》一课,才有机会得到邓所及听课教师的指教。

文言文教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课题,如何上好文言文,怎样上出文言文的实效和高效?我做过很多尝试,也有过不同的启示。2006年3月到教研室后,在期末考试抽样试卷中我发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在文言文这一块丢分很严重,于是带领一部分骨干教师开展《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

我上《三峡》一课的教学案就是按照这个模式来设计的,由“激趣模块”“诵读模块”“赏析(品读)模块”“精练模块”“拓展模块”等五大模块组成。激趣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课题研究的“激趣模块”主要指从文眼、名人名言、对联、故事趣事、图画、音乐等巧妙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本课我主要从课题中的“峡”字入课,对“峡”字进行解释,我认为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汉字,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并出示一些和三峡有关的图片,如三峡地理位置图、三峡摹图、三峡工程图片等,对于学生而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先有个感性的认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诵读模块”指的是创意朗读(反复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感知文意。读出趣味,读出情感,展示教师教学智慧。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读出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本节课是着眼于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然后教师进行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总体感受三峡之美。诵读指导还具体融入后面“赏析模块”品味语言句子环节当中。接下来的“赏析(品读)模块”,以一个主问题牵领全文:课文描写了三峡什么景物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要求学生会翻译,并从“字词”和“结构层次”两个角度去研读和赏析文段,在重点字词句上落实到位。我认为,在考试指挥棒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字句落实不能丢,因此,我要求并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层次特点。这对学生的写作是有帮助的,学生就是在习得中获知规律。

1 “精练模块”主要是当堂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有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学生有效回答,也要有效反馈,及时反馈,课堂达标检测应该说是最有效最及时的反馈方式之一,三道检测题也是结合学习目标来设置的。可惜因课时有限,这节课并不能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只能设置为布置学生课后作业环节当中。“拓展模块”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面。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拓展模块”主要指趣味活动展示(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置之课内外均可):1.竞赛活动。如文言文古诗词朗读、趣味背诵竞赛活动、课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掌握情况分组竞赛展示活动(课内、课外)等。激发学生巩固学习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爱好。2.艺术展演活动。如字画展示、文艺展示等艺术表演展演活动等等。旨在进一步开发、挖掘、巩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夯实文言基础,提升文化底蕴。课后延伸,寓学于乐。3.扩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扩大学生语文阅读面 。在本节课,我将学生“竞背”活动设置于课堂当中,通过“猜一猜图片”进行背诵,然后学生进行选背、竞赛背、接龙背等,是很好的一个教学环节,同样,也是因为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其次,在“拓展模块”当中,我还采用扩展阅读,学习同类题材文学作品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当然,这个学习活动置于学生课后学习之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个教学模块之间有时还需要灵活运用,例如,这节课“诵读模块”有一部分是融合在“品读模块”中,尤其是文言文朗读最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在品味课文之后,学生才能领悟到,才有可能带着情感去读。所以,只能置之于品读模块之中。总之,要根据教学实际来取舍。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读,文言文教学的魅力在于读,这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这节课,我在“赏析(品读)模块”当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指导是有效的,达到培养学生情感及感受三峡之美的目的。

通观整节课,从模块教学角度而言,是成功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激趣模块”切实有效,于初中生而言,激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二是“诵读模块”指导到位,尤其是教师的范读是文言文教学很好的导向,怎样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并能象现代文一样读出文章的情感,教师的示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三是“赏析模块”细致深入,有广度,有深度,在赏析中,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的积累落实到位,同时融入诵读指导,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反思课堂教学,不足之处有二:一是过于自信,高估了学生的水平,课前没有与学生接触交流,加上长时间离开讲台,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技巧欠佳,没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二是贪多贪全,没有完全听从导师的意见,适当取舍,总想完整展示自己研究的五个

2 教学模块,导致课堂容量过大,过满,没能在40分钟内按时完成课堂教学,有些拖堂,这是课堂教学一大忌讳。

本节课启示:

1.课堂教学在致力于研读文本,设计教案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

2.文言文教学 “拓展模块”重点不在于同类作品的赏析,而在于关键词句的拓展,应更关注于字词的积累、归纳和拓展延伸,这远比其他的拓展方式要来得实在,务实,有效。例如,本课中“清荣峻茂”中“荣”字的本义是草木生长旺盛、茂盛的样子,这里指树荣(茂盛),在“拓展模块”中可以延伸到 “欣欣向荣”、“一岁一枯荣”等现代汉语中或古诗句中其含义一样的“荣”字。虽:表示假设,译为“即使……也……”。如:①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也。(《口技》)②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观潮》)③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当然,此处,教师能引导学生联系七年级下册《口技》一课中的“虽”即可。其他课文是在以后八年级上册后面课文中及九年级课文中学到,再作此类拓展积累。这样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是最好的文言文拓展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大量的字词积累,文言文重点词在不同的文章中能积累3—4个例子,如此拓展,长此以往,学生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词汇,这于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言于学生未来着想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文言文教学基于其文体特点,基于其乃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教学中不宜有太多的革新,传统优秀的上法是不能丢的。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我致力研究的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尝试,其中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感谢邓雅学所长在研究课前前后后的指导和点拨!

感谢工作室成员伍东波、苏洁、潘映洁老师及城区学校教师的聆听和指教!

第20篇:《三峡》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峡》教学设计与反思

黄 波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文章先描绘了三峡山势,突出其雄奇险拔的特点;再写四季之景,重点写水,或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或温柔宁静,凄清悲凉。诗情画意的描写给人美的艺术享受。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章,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体味作品意境。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

朗读法、讨论法。在朗读、品析、欣赏、背诵的过程中,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融入课堂教学中。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导入,简单了解三峡知识。

同学们,古诗《早发白帝城》描绘了三峡的什么特点?(水速快)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曾到过三峡,并且描绘了自己的亲见亲历。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他的描绘一起来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课文。

1、听录音,标出生字词,给以下字注音。阙 曦 溯 湍 襄 漱 属

2、学生分小组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重点词语。(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动听。) (2)古今异义

良多趣味。(古义:实在;今义:良好。)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沿溯阻绝。(断) 绝 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消失) (4)重点词句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属引凄异。(属:连续;引:延长。)

3、指导朗读,读出节凑。

(三)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1、导入。现在三峡已经是一个旅游胜地,每年都迎接着大量的观光爱好者。人们为什么喜欢到三峡旅游呢?因为三峡美。那么三峡美在哪里呢?在郦道元的眼里,又看出了三峡的什么美呢? 明确:山美,水美。

2、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它有一种什么美“ 明确: 山:长、高、险——高峻美

3、文中怎样写三峡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中写了三峡四季的水。

夏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奔放美 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幽美 秋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4、小结:文章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的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四)欣赏课文,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老师点出以下句子,学生讨论。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清荣峻茂。

4、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

(1)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视远景。动静结合,色彩各异。以“绝”状山,以“怪”写柏,形神兼备。 (3)一字一景,语言凝炼。

(4)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

(五)比较阅读,学生讨论:文中的哪些句子与诗歌《早发白帝城》有相似之处?

(六)背诵课文,读出感悟。

前三段读出赞美的语气,最后一段读出悲凉的气氛。 第一段:语气稍高昂,语速中。

第二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第三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第四段:语气稍低沉,语速稍慢。

(七)延伸阅读

2003年6月1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已下闸蓄水发电,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今天走进三峡,你又会看到什么美景呢?(图片展示)

(八)小结

郦道元用精美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秀美的风光,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了三峡。同学们,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在三峡壮丽的历史画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笔。 板书:

山: 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正面、侧面) 夏: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奔放美

水 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幽美 动静结合 秋: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教学反思:

课文用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故研讨语言是本文的重点。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因此,我大胆地删去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然后我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并说明喜爱的原因。要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峡,同时用上一两句文中语言,营建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去感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思考、评价及审美追求,让学生学会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让学生在作者所营构的人、事、物、境、情中,敢想、敢说,甚至敢辩,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

此外在讲到夏季水流湍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板书设计简要概括,对文章的重难点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由于这堂课容量很大,涉及点较多,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激情,可以再多设计一些活动,给学生一些刺激,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峡教学反思范文
《三峡教学反思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