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城市规划与设计 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30 08:01:45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1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原道训》

2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3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礼记•王制》

4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 》

5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

6 城市的特征:–非农业的(第

二、三产业)职能–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7 工业城市的诞生产业革命后,英国出现新的产业中心: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

8 城市产生后至产业革命的5000年中,城市人口大约只占10%左右,而产业革命后的约300年中,城市人口已发展到50%以上,其中经济发达国家以达到70—90%。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使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9

推荐第2篇:城市规划与设计

对度假村进TTz}色生态设计,契合其建筑的本质属性,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预示着旅游度假村向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趋势。开发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度假这种“无烟”产业,育的;以开发度假旅游为先导,积极退耕还林,治理环境、恢复生态平衡为目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的发展,这别顷应社会、时代的要求,所以完全有能力成为地方性的新型支柱产二业并将产生良好的前景效益。

a.前景效益之一:由于西部拥有优良的旅游资源察赋条件,随着西部

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条胜的根本改善,旅游业将具有投资少,收

效决,积累率高的特点。而且若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对生态环

境的破坏也是极其有限的。

b,前景效益之二:,JV丈有计划的规划和建设,改善当地环境生态

小气候,建立符合绿色建筑体系的人居环境。 c.前景效益之三:度

假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及经营可以提供相

当数量的农村贫困人口就1-}脱贫和发展的机会。根据国际经验,

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勃过巨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彭倒卫机

会。尤其在西部贫困地区分布较广,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旅游

业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条脱贫之路,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困而

破坏生态,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胜发展。 d.

前景效益之四: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业这个长期以来束缚西

部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将得到根本改善。 b.

国家将安排大量的财政拨款与银行贷款指标投入西部大开发中,重点扶持西部地区电站、电讯、环保、水不J等基石出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当地旅游度假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e.前景效益之五: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对于当地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先导作用。 f.前景效益之六二有利于促进当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人员等多方面的交流,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以旅游度假地的资源优势引发当地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要素,由经济发达的客源地向旅游地逐渐渗透,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前景效益之七:为当地人民和游客提供渝悦身心、审美休闲的场所,引导和满足人民消费想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方面发展。 h.前景效益之八:旅游度假区内及其周围区域有丰富的自然原始土地资源。旅游度假区及其所依赖的较大范围的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洲吏旅游地建立起“仁地银行”。可以起到保护大片原始空地,降低过高的建设发展密度的作用。 i.前景效益之九:可促进当地自然环境遗产二和地方民族文化的保育。

度假村设计:HTTP://WWW.YXSTJG.COM/

推荐第3篇: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一、学科发展历史及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源于1958年创建的“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与陈俊愉院士、陈从周教授一起并称为“中国园林三陈”。他为我国现代造园学构筑了基本框架,也为我校园林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在徐大陆教授、郦湛若教授、刘旭云教授等老一辈园林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在我校设立,拉开了我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序幕。

二、学术队伍情况

高学历、年轻化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学科教学队伍的特点。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具有教授职称者1人,副教授职称者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15人,占总人数的71%。45岁以下教师18人,占总人数的86%。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系统。

目前本学科下设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1.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本方向重点研究城市绿地与城市环境的复杂关系,致力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以及园林建筑、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长期以来承担多项部省级项目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城市和园林建设作出了贡献。

2.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本研究方向从园林发展历史入手,探讨与总结中西方园林发展的脉搏,园林思想形式与风格的演变过程;追踪当今国内外园林理论的最新动态,研究园林行业中的重点与热点内容,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3.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研究:本研究方向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以城市规划理论为核心,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区域学等学科,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剖析城市问题,探讨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三、科学研究情况

本学科自2001年4月以来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江苏省扬州市、宿迁市、盐城市、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兖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浙江省下渚湖湿地公园、山东泰安天平湖水上公园、江苏金坛市顾龙山公园、愚池公园规划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研究等课题百余项,近三年内拥有科研经费1530余万元,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12万元/年·人。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居住区景观绿化模式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河北省遵化市、迁西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研究等42项课题,其中部省级7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826万元。5年来本学科来共发表论文82篇,出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著14部。这些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升了学科地位,丰富了教学内容,对学科梯队的成长及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人才培养

5年来本学科共招收硕士生122人,已授予硕士学位41人,目前在学硕士研究生97人。2003年至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来源50%主要以地市级项目为主,20%以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部省级项目和其他项目占30%。本学科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五、工作条件

本学科近三年在投入229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又分期、分批投入近50万

元改善工作条件,满足研究生教学的需要。现共有园林景观VR实验室、园林工程及建筑、园林设计等5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越的专业实验室,总面积720多平方米,万元以上实验仪器设备40余台。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26 万多册,拥有中外文期刊86种。工作条件的不断提高,为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城市规划设计系

城市规划设计系成立于1996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有专职教师10人,教师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本校毕业生组成的高质量教学研究队伍,其中博士4人,博士生5人,硕士1人;高级以上职称2人,中级及以下职称8人。城市规划设计系注重教学质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积极广泛参与各类城市规划与设计项目,曾主持、参与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1项,规划设计项目81项,获各类教学、规划与设计奖17人次,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本系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城市空间发展理论、城镇规划设计技术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等问题。包括:(1)城镇总体规划,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研究;(2)城市设计,尤其是环境景观设计的研究;(3)居住区规划及其环境设计研究;(4)拓展新农村规划建设关注领域,特别是历史文化名村、景中村(风景区中的村庄)的保存与改造研究;(5)人居环境研究,关注城镇环境更新、修复与治理领域。

城市规划设计系主任:唐晓岚

城市规划设计系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崔志华

城市规划设计系师资力量:张磊、方程、李志明、梁会明、刘伟、申世广、殷 洁、张帆

推荐第4篇: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楼观新区总体规划

前言

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西安进一步加快了实施“南融” 发展格局的步伐,“南融”要求控制建设用地向南拓展,加强生态建设,使南部大秦岭的生态格局融入大西安城市发展中,为此位于秦岭北麓具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楼观新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在陕西省大力倡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楼观新区应充分挖掘道韵文化内涵,传承道逸文化思想,发展道家文化活动。同时楼观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和优越的猕猴桃种植资源,发挥统筹城乡的示范作用,提升周至猕猴桃品牌,发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业的引领作用。

总面积为134.9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楼观新区南起环山路(不包括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北至108国道,西临黑河(包括黑河),东滨赤峪河(不包括集贤工业园区)。规划区总面积约104.1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约11.1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在《城乡规划法》基础上,考虑与周边及其各类发展规划相吻合,确定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三)规划原则

1、区域联动,错位发展原则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所提出的空间发展方向及城乡统筹思想的贯彻落实,势必在整体区域带动、错位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去谋划楼观新区的整体发展思路、战略与部署,才能保障与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强化优势,彰显特色原则

充分依托现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坚持特色为先的基本原则,以形成楼观在产业、经济、文化、形象、环境等多方面的特色,增强楼观新区的吸引力与发展活力。

3、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原则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打造集猕猴桃生产、主题体验、田园休闲、特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庄园式国家级城乡统筹示范区。

4、创新业态,商旅并举原则

围绕主题定位,创新发展业态模式,提升产业内涵,实现商旅互动,形成多主题化、多业态发展格局,打造古都商旅传奇。

(四)规划目标

1.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将楼观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田园新区”。

2.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形态完整、布局合理、适应发展需求的新楼观。3.强调楼观新区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优化新区内外生态环境,通过人工绿化环境和自然山

一、楼观新区概况

楼观新区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境内,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距大西安主城区仅70公里。南依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北至108国道,西临黑河,东滨赤峪河(不包括集贤工业园区),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相连,规划总面积为104.15平方公里。

楼观新区位于渭河冲积平原区南侧的秦岭北麓台塬洪积扇自然区。地下水丰富,土少石多,历史上受河流切割严重,塬边坡陡峭,两侧滑塌严重。楼观新区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属于不易发地区,南侧的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沿黑河一线与沿山体部分为滑坡中等易发地区。楼观新区内水系河流与渠道众多,纵横交错,水量充沛。河流主要有黑河、就峪河、田峪河、马岔河和赤峪河等,渠系主要有黑惠渠东干渠、第二支渠、第三支渠及田惠渠等。

楼观新区所处的周至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包括楼观台、大秦寺塔、老子墓、仙游寺等历史文化资源。

二、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为加强周边的联系,确定研究范围北边界为108国道、南边界为秦岭国家生态保护区(以秦岭25°坡脚线为界)、西边界为黑河、东边界为赤峪河及终殿路(不包括集贤产业园区),

水的有机结合,体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生”的生态型城市理念。

4.突出楼观新区历史文化特色,强化旅游休闲功能,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浓厚的整体环境,将楼观新区建设为旅游名城。

5.充分结合楼观新区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为楼观新区产业发展提供灵活、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

础上,集合生态环保、科教游乐等用地,打造以旅游休闲、生态养生为主的功能片区。结合黑河滩涂式湿地,以自由灵活的形态布置各功能组团。

农事观光体验区:依托楼观现状优质的农业资源,结合“田园城市”理念,打造“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现代田园新区,将猕猴桃种植和特色农业观光,结合其他功能片区,穿插布置,相互渗透、融合。并在农业种植片区中保留部分农庄,不仅能实现就地城市化,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能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布局以农业种植为主,其间点缀少量村庄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规模 :到2020年,楼观新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1.1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0.31%。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12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7.18平方公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85平方公里。

非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79.68%,其中,水域包括规划范围内的河流、水系,共计6.28平方公里;农林用地62.64平方公里。

三、规划总体布局

(一)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楼观新区山水景观优势,利用新区南部秦岭形成新区的绿色背景,作为新区外围生态支持;依托黑河、就峪河、马岔河、田峪河、赤峪河等多条河流滨水绿化形成纵向沿河生态景观廊。同时结合楼观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通过七个湖面充分体现老子“上善若水。全面彰显楼观新区布局设计中“轻快灵动”的外在表象与“道逸古韵”的内在气质。

通过对楼观悠久历史的研究可知,楼观得名于周大夫关伊“望气观星、草创楼观”,老子“寓楼之观”,并著成《道德经》流传至今。故将老子“象天法地”的道家思想渗透到整体设计理念之中,虽然七个湖面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七湖连接形成倒映中的宇宙北斗七星形象。楼观新区犹如一面人间仙镜,将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映照于此,形成道法自然,文化楼观。故楼观新区整体设计理念概括为“七星连珠,镜映楼观”。

(二)规划结构

根据楼观新区的设计理念,以“自然环抱新区”的空间发展模式,并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构建新区“一轴一带两心三廊五片区”的现代田园城市空间结构。

(三)总体布局

道韵古镇:依托现有楼观镇镇区,围绕开阳湖进行开发建设,渗透道文化思想,用地布局主要以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设施等用地为主,打造具有道文化底蕴,秦岭山水风韵,城乡统筹发展的道韵古镇。

中华猕猴桃城:结合楼观特色农业资源,以及良好的猕猴桃发展基础和条件,强力打造集高品质猕猴桃特色产业、道家养生文化、商务高峰会议中心于一体的中华猕猴桃城。用地布局以旅游服务、商务休闲、道文化养生展示、体验以及居住功能为主,围绕“七星湖”之天枢湖和天权湖展开布置。

楼观湿地公园:依托黑河现状水资源,结合周边自然农业风光,在保证黑河生态涵养功能的基

四、绿化系统规划

楼观新区 “山城相依、水城相织、绿满山塬、水系田园”,绿化基质环境得天独厚,规划本着建设“山水、人文、生态”的发展目标,充分依托楼观新区独特的自然水系环境及周围猕猴桃种植区,加强新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提升新奇绿化品质,突出山水绿城特点,完善新区绿化系统,构建“一带、三廊、多心”的网络状绿化空间格局。

五、综合交通规划

(一)道路布局规划

根据规划区的发展需要和道路现状,规划形成“五纵五横”,与东侧集贤产业园和南部道文化展示区道路相连。西侧道路与楼观湿地公园区相结合,采取弯曲的自由式路网,而道韵古镇道路则采用较为规则的方格网式路网。其中:

五横:财神大道、楼观大道、玉衡路、文化大道、南横公路。 五纵:天枢路、天璇路、玉清路、迎宾大道、天玑路。

(二)道路网等级规划

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

快速路:规划快速路为楼观大道,就峪东路以西红线宽65米,就峪东路以东路段红线拓宽至75米。

主干道:规划主干路主要有财神大道、文化大道、迎宾大道、终台路、终殿路、南横公路、天璇路)、天枢路、天玑路、玉清路。

次干道:包括三宝北路、三宝南路、三君路、太清路、青灵路、五灵路、大明路、天权路、五星路、水德路和火德路等,红线宽为24米。

支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8米,根据旅游区观光游览需要定的游览路,红线宽8米。

高的色彩,增加识别性和趣味性。

色彩Ⅳ区:主要为中华猕猴桃城片区,其建筑主色调为暖色系,以中明度基调为主。在高端商务会议地段可适量点缀以彩度高的点缀色,给人干净、明快、现代之感;辅色调采用中明度灰色系和赭石色系,在居住为主的地段,辅色系以黄灰色系为主,以增加温馨感,在检测交易为主的地段,辅色系以蓝灰色系为主。

(四)视线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三条视线通廊。一是以西楼观为至高视点,沿就峪河景观廊道,与天玑湖核心景观节点相连的形成视线通廊;二是以延生观为至高视点,沿迎宾大道自南向北与楼观开阳湖中央公园核心节点相连形成的纵向视线通廊。三是以天玑湖核心景观节点为视点,向东与楼观开阳湖中央公园核心节点相望,形成视野开阔的横向视线通廊。

六、总体城市设计

(一)总体城市设计定位

新区风貌特色定位是对新区景观结构和形态特征的综合体现,不仅包括视觉上的审美要求,同时是新区认同的根本,不仅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载体,而且是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物质外显。基于上述对楼观现状风貌环境条件、景观建设状况以及新区未来发展定位目标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规划提出楼观新区形象风貌定位为:道韵文化楼观、田园水簇新城。

(二)景观风貌体系

自然山水不仅具有生态功能,也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所以紧扣“田园新城”理念,在保护山水环境的同时,也应加强临山滨水地区的生态建设,借助良好的山水景观,提升空间品质,凸显新区特色。

新区规划依托楼观新区独特的外围山麓、水系、农业等自然景观,并将老镇区和乡村纳入楼观新区的景观体系中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最终形成“片区景观+廊道景观+轴线景观+带型景观+节点景观”的景观体系。

(三)色彩体系规划

结合楼观新区功能片区,提出相应的区域色彩控制区划,用以整体把握城市各区域的建筑色彩特征。同时,在同一个色彩区域内,要注意根据其内部不同地段的功能差异,适当选择不同的点缀色彩。具体内容如下:

色彩I区:主要包括道韵古镇中南部,其建筑主色调为白灰色系,以中明度基调为主,辅色调以赭石色系、蓝灰色系为主。

色彩II区:主要包括道韵古镇北部,其建筑主色调为白灰色系,以中高明度基调为主,辅色调以蓝灰色系为主黄灰色系为辅,点缀色以中高明度暖色系为主。

色彩III区:主要为楼观湿地片区。其建筑主色调采用低彩度、高明度无彩灰色,给人干净、明快、现代之感;辅色调采用中明度灰色系和赭石色系,创造温馨感,点缀色采用彩度、饱和度较

七、近期建设规划

(一)分期建设及发展时序 近期:2012—2015年

以天玑湖中心公园为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动猕猴桃城商务中心以及引汉济渭项目的发展;道韵古镇区围绕开阳湖中央公园与玉衡湖开发建设,带动天枢路以东的农业观光带的发展,重点打造印象·楼观、猕猴桃城风情庄园群、主题购物街区、猕猴桃DIY农场等重点项目。

远期:2016—2020年

以天璇湖湿地公园、摇光湖公园为重点节点带动楼观湿地风貌区、就峪河景观廊道、道韵古镇风貌区其余地区的建设。

以楼观湿地公园为重点开发项目推动黑河沿线景观廊道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天枢路西侧农业观光带以及南横路以北万亩猕猴桃的开发。

(二)近期建设任务

道韵古镇:完善道路系统,优化用地布局。优先发展开阳湖四周以及关中风情组团和村民安置组团。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完善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设施。

中华猕猴桃城:确保猕猴桃产业发展,利用临近财神大道的交通优势,发展一类工业和猕猴桃物流仓储用地,同时积极开发天权湖周边以及就峪河沿线的用地。

楼观湿地公园:靠近天玑大湖面的居住用地,景观环境较好,按照居民就近安置的原则,优先发展大湖面周边的用地。

农业观光体验区:优先发展观光农业种植区内的商业用地,发展庄园经济,带动观光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近期建设指引(近期建设策略)

全面展开:依托楼观新区的交通和自然环境资源优势,道韵古镇、中华猕猴桃成城、楼观湿地公园区和农业观光体验区四个功能片区同步发展。

重点启动:针对每个片区,利用区位优势,优先发展重点地块。

优化古镇:加强古镇的商业和旅游服务职能,加强滨河景观带的控制,改善古镇环境,加强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地建设。

提升新区:强化新区旅游服务职能,依托道文化展示区等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形成旅游服务中心。

推荐第5篇: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DOC)

教育产业在城市中的布局与规划发展——以北京城市学院各校区为例

学生姓名:

xxxx 学 号: 班 级: 学 部: 学年学期:

13110670036 13城管本1班 公共管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城市规划与设计

2015年12月22日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目录

一、前言 .................................................4

二、北京城市学院介绍 .....................................4

三、北京城市学院各个校区的空间布局特征 ...................5

(一)、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 ...........................5

1、地理位置 ...........................................5

2、人口分布 ...........................................5

3、交通分布 ...........................................5

(二)、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6

1、地理位置 ...........................................6

2、人口分布 ...........................................6

3、交通分布 ...........................................6

(三)、北京城市学院大学城校区 ...........................6

1、地理位置 ...........................................6

2、交通分布 ...........................................7

3、校区分布 ...........................................7

(四)、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杨镇校区 .........................8

1、地理位置 ...........................................8

2、校区分布 ...........................................8

四、北京城市学院校区的规划发展特征 .......................9

(一)、北京城市学院建设的顺义新校区的发展 ...............9

(二)、老校区的发展 .....................................9

2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三)、北京城市学院的发展现状 ..........................10

五、教育产业在城市中的布局特点 ..........................10

(一)、教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0

1、地理位置因素 ......................................10

2、社会因素 ..........................................11

3、经济因素 ..........................................11

(二)、教育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 ..........................11

1、国家越来越趋向按人口分布来配置特殊教育资源 ........11

2、教育产业空间分布是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并存的 ........12

3、教育产业的集中性和分散性并存 ......................12

4、教育产业呈条块状分布 ..............................12

六、关于城市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建议 ......................13

(一)、北京城市学院的未来发展应该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 ..13

(二)、建设北京城市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14

(三)、进行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规划 ......14

(四)、校园建设规划 ....................................14

七、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3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一、前言

城乡规划具有面向政治统治、面向经济发展和面向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功能类型。北京城市学院作为北京市教育产业中的典型代表,在面向社会发展阶段中,其各个校区的空间布局也有各自的特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二、北京城市学院介绍

北京城市大学(原北京城市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教育产业。1984年,创建海淀走读大学(北京城市大学前身);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2011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拥有硕士研究生院的民办教育产业。截至2015年6月,该校有中关村校区、航天城校区、大学城校区和顺义杨镇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约1250亩,教学设备总值达 2.3亿元;学校馆藏图书215余万册,实验实训室百余个;设置理工、文法、财经、艺术、外语、管理、医药等学科门类百余个专业;有教工170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

4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三、北京城市学院各个校区的空间布局特征

(一)、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

1、地理位置

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北京气象学院内),是原北京城市学院的本部校区,地址位置极其优越,在北四环的中部地区,四周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等多所教育产业的聚集。

2、人口分布

同时还处于中关村的繁华地段,临近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齐全的地区,所以该地区的人流量特别大。在中关村校区附近还有各种大型社区的存在,所以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是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区。

3、交通分布

中关村校区是呈集中式分布的,在校区的南北东西都有教育产业、医院、商场等各种公共设施的分布,它相当于一个中心点,所以中关村校区的交通非常的便捷,附近有公交和地铁站的分布,学生出行非常的方便快捷,同时中关村校区处于各大教育产业的保卫之中,这有利于各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便学生们取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一般中关村校区还会进行师资力量的交流与合作,会进行跨校的讲座和教学,便于教育理论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5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二)、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1、地理位置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路6号,离市区距离较远,靠近北京的硅谷地区,离各大型企业的距离较近。

2、人口分布

航天城校区处于郊区,校区周围的居民区由于近几年来都被拆迁或者修路等的行为已经减少,同时校区周围还有大量的军事用地,附近的商场和建筑都较少,所以该校区的人流量较小,人口数量较少,但学生的人流量较大,人口数目较多。

3、交通分布

航天城校区的分布是集中分布的,离市区距离远,同时离各种公共设施的距离也很远。四周没有大型商场、医院和学校的聚集,是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的。航天城校区的交通不是特别的便捷,校区周围的交通枢纽较少,学生出行不便利,同时校区周围的道路数量较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不利于出行。

(三)、北京城市学院大学城校区

1、地理位置

6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北京城市学院大学城校区位于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远离北京市区,接近河北等地区。

2、交通分布

接近京、津、唐的高速公路,北京市805路公交车直达校园,南北通衢,交通便捷。但由于处于北京郊区,离市区距离远,并且公交路线较少,所以该校区的交通较为便利。

3、校区分布

大学城校区是北京城市学院最大的校区,占地25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校区教学、科研条件优良,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篮球场、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及数十个语言实验室、表演、绘画等专业教室;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53万册,计算机1200多台,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数万台件,并已开通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校区还有完善的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广播站以及食堂、招待所、商店、浴室等各种生活设施。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学子读书,生活和享受教育、提高素质的理想场所。

4、人口分布

目前,北京城市学院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城市建设、艺术、表演四大学部以及空乘专业设在大学城校区。共有34个本科专业和41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近5000人。大学城校区汇聚多方英才,已形成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在授课教师中,现

7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有教授10人,副教授80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27.4%。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1人,硕士学位157人,占57.1%,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1、地理位置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木燕路,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拥有2200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1700平方米的制造实训中心、500平方米的物流实训中心、7个专业机房的计算机实训中心、建筑面积6635.8平方米的图书馆,及各类实验室和实习场所22个共计1.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00余万元。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学部和其他几个专业的新生将搬往顺义校区学习。

2、校区分布

顺义校区建成后,学校将中关村校区的师生迁至顺义校区。一期工程顺义校区已入驻2015级新生和2014级部分老生共计5000余名,主要是信息技术类、文化创意类、国际商贸类、现代服务类、城市建设与环境管理及城市交通运营服务类、航空服务类学生。按计划,顺义校区将在2016年9月完成二期工程,届时将从城区疏解近万名学生。2018年三期工程完工后,2万名本、专科全部入驻顺义。

8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四、北京城市学院校区的规划发展特征

(一)、北京城市学院建设的顺义新校区的发展

北京城市学院的中关村老校区在北四环中关村大街附近,教学区相对集中,宿舍区较为分散,学校多数学生在此校区就学,由于地处交通要塞,早晚高峰经常造成北四环路拥堵,给周边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学校领导在多次实地考察后,决定将新校址选在顺义杨镇,这填补了北京东北部无教育产业的空白。

如今,顺义校区(一期工程)已入住2015级新生和2014级部分老生共计5000余名。目前,顺义校区正在申报二期工程(宿舍、图书馆),将在2016年9月完成二期工程,届时将从城区疏解近万名学生。到2018年三期工程完工后,2万名本科、专科学生将全部入驻顺义。

(二)、老校区的发展

在北京城市学院的顺义校区建成之后,北京城市学院的其他老校区的发展也在继续,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按照市政府要求改建为“聚人少、效益高”的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将不再承担任何教学功能,改建为公共服务性质的创业园区,北京3D打印研究院、国家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亚洲文化设计中心和“云医疗”等项目将陆续入驻,而且上述园区的孵化成果和研发成果将最终要落户顺义杨镇,使位于中关村这个创业园区与杨镇地区形成良性互动,即:“中关村孵化+杨镇落地”,走出一条中心城区疏解与郊区城镇发展相融

9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合的新路。

北京城市学院疏解的另处一个亮点在于,顺义区原有两所中职校划转成为北京城市学院中专部,北京城市学院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包括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贯通式教育模式,使北京市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北京城市学院入驻顺义杨镇,填补了北京东北部,潮白河以东占市域面积的六分之一的区域无教育产业的空白。

(三)、北京城市学院的发展现状

就北京城市学院的额目前发展来看,城市学院还处于开发阶段,航天城校区是较中关村校区和大学城校区之后建成的,现在还在进行进一步的扩建和发展,而在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再次建立了一个新校区顺义校区,所以北京城市学院目前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对航天城校区和顺义校区进行同时发展,同时不忘将老校区中关村校区和大学城校区进行规划发展,将中关村校区逐步迁出,大学城校区继续原来的模式发展,航天城校区是进行扩建和改造,不断的更新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育产业在城市中的布局特点

(一)、教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地理位置因素

10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也会不同,这就会影响教育产业的分布不同。一般教育产业大多分布在交通便捷、生活环境较安静的地区,同时教育产业还会分布在地形较平坦、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

2、社会因素

大部分的教育产业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内,有利于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政治也会对教育产业产生影响,政府或者国家有时候会指定某个区域作为教育产业的基地或者希望工程等的方面的影响。另外传统因素也会影响到教育产业的分布,比如某个地区很久以前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那么这个地区的教育产业就会偏多一点等。

3、经济因素

教育产业的布局受到区域分工的支配,区域分工决定着产业布局以及国际产业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大部分的教育产业分布在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一般的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产业都相对分布较少,同时,基础设施较齐全的地区的教育产业分布较广。

(二)、教育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

1、国家越来越趋向按人口分布来配置特殊教育资源

特殊教育形式开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开始形成以一定数量

11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多种办学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有机会上学。随着纲要配套实施方案的实施,特殊教育资源越来越趋向按人口分布来配置。20世纪90年代末特殊教育集中指数的再次迅速下降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特殊教育布局日趋合理。

2、教育产业空间分布是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并存的

就教育产业而言,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是共生共存的,它们既反映教育产业空间分布规律性的一面,也表现驾驭产业的空间分布存在随机性。以教育产业的的层次、类型、数量等方面为参考,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产业的空间分布大体呈现出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共存的现象和特点。均匀分布主要是指教育产业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相当,即在学校层次、类型和数量等方面表现出“趋同”现象。

3、教育产业的集中性和分散性并存

在地理空间上,集中与分散的范围是相对的。具体来说,教育产业的空间分布在省域之间和省域内两个层面所呈现的特点,可概括为大分散与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从大的空间范围看,教育产业分散于各个省之间,但从某个小的空间范围观察,则主要集中在部分经济、文化较发达的省份或城市。这两种方式是教育产业的布局结构在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反映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水平和教育产业区位空间的发展过程。

4、教育产业呈条块状分布

12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就我国得教育产业的空间分布,“条”和“块”从宏观区位上反映出教育产业的静态布局结构的特征。“条”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形成东、中、西三大地带,教育产业的空间分布大体上以此为基础也形成三条较为明显的地带。在总体上,东部地区教育产业的数量较多、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教育产业数量较少、发展水平低下。二是指在大河、大江、大海,以及交通发达的公路、铁路主干线,由于天然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许多教育产业在此扎根,宏观空间上也大致形成“条”形分布特点。处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京广铁路线和京哈铁路线的各个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地带。这些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实力,带动和促进本地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进而增加该地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由此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互动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产业空间分布有显著且非常深刻的影响。除受经济因素影响之外,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我国教育产业空间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从而使得教育产业在宏观上呈现出条状分布特征。

六、关于城市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建议

(一)、北京城市学院的未来发展应该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

13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北京城市学院的未来发展后弦应该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例如,继续建设顺义校区,同时可以将老旧校区前往北京的东北部,填补北京东北部缺乏教育产业的问题。

(二)、建设北京城市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全局的计划或者策略,所以北京城市学院应当建立一份北京姑娘城市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打造一份关于北京城市学院应当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北城的总体解决方案。

(三)、进行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规划

北京城市学院应当建立一个有自己的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以学科为突破口,以学科建设为主要依托,突出学校的特色学科。同时,北京城市学院应该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特点,合理分配资源来建设特色学科或者重点学科,从而形成优势。

(四)、校园建设规划

校园环境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代表一个学校的氛围,同时,校园还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其环境和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未来,北京城市学院要注重校园建设的规划,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同时要注重校园内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城市学院应该将校园宿舍的环境进行改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校园图书馆的质量,保证学校的供电供水系统的完好等等一系列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14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公共管理学部 13城管本1班

七、总结

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这门学科,我了解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座城市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的合理的前期规划与设计,然后再进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计划,以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样,学校的发展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也一样需要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空间分布特征探析》2011年,陈慧清。

[2]、万方数据库,www.daodoc.com.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2013年,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

15

推荐第6篇: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生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生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造园研究室,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其所著《造园学概论》、《中国造园史》、《园冶注释》等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经典论著。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第二轮第二批学科评估工作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硕士点参加本次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取得名列第十的佳绩。学科具有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高学历、年轻化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教学队伍的特点。现有教师2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理论方向以生态学为理念,3S技术为手段,研究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具有城市本土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模式,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绿地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等8项科研项目,发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浅析”等论文13篇,出版“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等专著5部。

2、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方向着眼于园林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关系,致力于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的系统研究,对园林建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等进行长期的设计探索,并力争在景观建筑与工程的生态环境研究和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上寻求突破。已发表“现代木质建筑在中国发展前景分析”等论文7篇,出版“建筑技术与设备”等专著3部。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方向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以城市规划理论为核心,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区域学等学科,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剖析本学科问题,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已发表“主题与表达”等论文23篇,出版“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等专著4部。

4、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方向从园林发展历史入手,探讨与总结中西方园林发展的脉搏,园林思想形式与风格的演变过程;研究园林行业中的重点与热点内容。已发表“城市园林发展的社会学分析”等论文6篇,出版“中国造园史”等专著8部。

5、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方向重点研究园林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对园林地形、道路铺装、水景设计、景观照明等进行研究和技术创新。已发表“园林工程教学中GIS应用”等论文3篇,出版“园林建筑与工程”等专著4部。在职研究生

推荐第7篇: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方: 设计方: 签订日期:

委托方:设计方: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规划设计,工程地点为[],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第一条 本合同签订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规定》、《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和相关设计收费标准。

1.2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规划项目批准文件

1.4其他:

第二条 设计依据

2.1委托方给设计方的委托书或设计中标文件

2.2委托方提交的基础资料

2.3设计放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江西省城市规划技术导则》

第三条合同文件的优先次序

构成本合同的文件可视为是能互相说明的,如果合同文件存

在歧义或不一致,则根据如下优先次序来判断:

3.1合同书

3.2中标函(文件)

3.3委托方要求及委托书

3.4投标书

第四条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及设计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填写)

名称:

规模:□用地□人口□其他

阶段:□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其他

设计内容:

第五条委托方向设计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及时间 □地形图纸(比例尺[])

□地形图电子文件(□光盘 □软盘)

□其它资料

□时间

第六条设计方向委托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时间 □蓝图[]套

□彩图[]套

□说明书或文本[]套

□时间[]

第七条费用

7.1根据本合同第1.1条款的相应规定,经双方商定,本合同的设计费用预算为[]万元。

7.2双方在规划设计审查后,按批准的规划设计规模核算设计费。规划设计间如遇规模或内容调整,则设计费也应做相应调整。

第八条支付方式

8.1本合同生效后三天内,委托方支付设计费总额的%,计[]万元作为定金(合同结算时,定金抵作设计费)。

8.2设计方提交[]设计初步成果后三天内,委托方支付设计费总额的%,计[]万元;之后,设计方提交最终成果后三天内,委托方应向设计方支付总设计费的%,计[]万元,委托方结清设计费,不留尾款。

8.3费用支付方式,经双方协商为:[]。

第九条双方责任

9.1委托方责任

9.1.1委托方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想设计方提交基础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效性负责。委托方不得要求设计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委托方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内,设计方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的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委托方交付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重新确定提交

设计文件的时间。

9.1.2委托方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方设计返工时,双方除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委托方应按设计方所耗工作量向设计方支付工费。

在未签订合同前委托方已同意,设计方为委托方所做的各项设计工作,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设计费。

9.1.3在合同履行期间,委托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方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换委托方所付订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委托方应根据设计方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支付设计费;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9.1.4委托方必须按合同规定支付定金,收到定金作为设计方设计开工的标志。未收到定金,设计方有权推迟设计工作的开工时间,且交付文件的时间顺延。

9.1.5委托方应按本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设计方支付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应承担应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且设计方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顺眼。逾期超过20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委托方。委托方的上级或设计审批部门对设计文件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委托方均应支付应付的设计费。

9.1.6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比合同

推荐第8篇:BIM与城市规划

BIM与城市规划

2013年12月7日

16:00

一.3s gis vs前期测绘作用

二.可视化的形式:云端 桌面、移动端、大屏幕监控中心、数字展示虚拟现实数字沙盘——影像革命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服务的方式:基础设施 地下空间 地面交通 电力石油的管理;宁波 三维管线 三维规划 公安应急 旅游服务

中国首个数字沙盘

三.智慧城市管理

ICT引领创新形态:信息技术和创新2.0 从生产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变 WEB2.0 《自时代》

特点; 用户大众 协同 开放的创新

智慧城市管理:五位一体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云端的基础支撑平台、城市环境和资源感知平台;实现巡查检查精细化——智慧决策中感知数据的感知高峰智能化——公共服务;地铁口的人力安检查上亿元

自发车辆 视频监控 噪声监控城管执法中的一卡通 成绩单(监管) 护身符(应急) 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城管地图

结语:智慧城市管理绝非知道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一次简单技术升级,而是一种市民参与性的使用模式的变革,比如维基百科一样向公众开放,随时保持信息的透明度。

四.从设计到施工

想班门弄斧还真的到班门来弄

一个柱子包含钢筋 材料等信息,通过分阶段和分层来管理及时的信息。 元素重构:施工段划分、元素边界、面向主题、构造增加内容

过程的元素: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临时设施

过程工艺:设计存在;施工运动

早拆模板可以减少一半的模板用量;央视倾斜9度,施工中如果一直保持9度的倾斜,那么当施工完保持稳定状态的时候,就不再是9度。混凝土的徐变和重力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构件中每一个点的受力不同。

实际情况的跟踪,通过云端实现施工和设。

五、施工组织的

ipad在bim上的使用

推荐第9篇:女性主义与城市规划

女性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早期指的是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

女性主义的产生

追溯人类发展五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母氏系族发展到父氏系族以后,男性一直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是被忽视。就如人类学家人类学家罗伯特·赫茨的名作《右手的优越》中写到:社会和整个世界有一边神圣、高贵和珍重。另一边则凡俗而平庸;男性的一边,强悍而积极,女性的另一边,赢弱而被动。用两个字描述一个右边和一个左边。虽然不同的文化中刘于左右的性别意义不尽相同〔比如西方的男右女左与中国、蒙古及埃及传统中的男左女右补但两性之间优劣区分的存在,都是不争的事实。

男人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差异反映在对财产的控制对劳动力的控制和对政治与公共事务的参与等方面衬这种性别的区分与隔离都可以在容纳这些社会活动的物质空间容器一建筑物与城市和地理空间中找寻出清晰的痕迹。我们也可以在古代家庭和住宅的的日常生活中辨认出性别差异的清晰的刻痕。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那一章讲到:“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遥想林黛玉她作为贾老夫人的外孙女不能从正门进,只能走西南角门,由此可见社会化的性别关系塑造了空间的形态同时这种建成的空间环境又成为巩固和强化性别区分与歧视的工具。中国古代传统中诸如行医、营造土匠等赖以谋生的知识技能在男性中传授。而向女性封锁保证了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在经 济、财产上的控制地位,从而保证这些‘男性的知识’优于日常家居生活中的”女性知识’。在传统社会中,许多种类的男性集会、议事的建筑空间是女性所不能涉足的这些仪式化的空间常常也是长幼男性间正式的教育和技能传授的物质空间。这些都说明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力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但在女性受忽视的时间里,女性一直在不停地为争取自己的权益作斗争。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许多学术领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西方女权运动与规划

女性与规划”研究是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第一次女权运动发生在上个世纪之交。其重点在建成区,集中体现在工人社区和由女性倡导的合作住房改革中。第二次女权运动是伴随着1960年代初的激进政治而成长起来,更多变化的动力来自普通女性。“规划中的女性”是探讨女性在规划行业中的作用,“女性与规划”则关注在规划中如何采用恰当方式满足城市女性的需要规划理论家莱维特(leavitt)指出, “女性面对着城市和社会中如此重要的问题,因此性别不能再被规划实践所忽视.”20世纪80年代,规划领域开始出现许多女性与… …的研究(如女性与住宅、女性与交通、女性与发展等议题)。甚至出现了重写写规划史的呼声,因为长期以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 而女性对城市规划领域的贡献以及女性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被严重忽视。规划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公众事务,而女性主义在重新界定公共领域方面影响深远。首先,呼吁女性积极参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而非被动参与 其次,划定和保护女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还有重新定义公共领域的范围。因此,一些关注性别问题的规划学者呼吁诸在社会规划层面上根本变革现有社会就业、住房、福利 公共交通等诸多领域以保证女性全面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同时在土地使用规划和功能设置中充分考虑女性的安全问题。

女性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是“平等”与“差异”,主张关注城市群体的多样性,强调规划应当满足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不同需要。女性主义在空间、经济和社会关系;语言和交流;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划者的性别、文化和教育等四个领域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规划理论,对我国规划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具有启示作用。

现以我国的具体情况来了解女性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居住区规划与女性主义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思想的产生到1912年辛亥革命,封建制度被废除,历经2000多年。但封建制度的废除被不代表着封建思想从根本上瓦解,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深深的影响着国人。所以现代社会仍然有许多女婴被抛弃,仍然有许多女性在结婚以后便成为家庭主妇,整个生活的平台便搬到了家庭的几十或上百的小空间里。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居住环境和居住区位的选择。从区位选择上说,许多女性白天需要工作而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家庭对女性而言是另外的劳作空间,她们希望居住场所能够离工作场所近一些,方便上下班赶回家。从居住区环境来看,女性在家需要料理许多事情,如买菜,接送小孩上下学等,所以她们大多数希望在小区中有更多的社区设施。如每20套房子有一个公共场地,包括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和便利店等。当然,在如此密集的劳作中,休息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多数女性都希望在居住区附近有居民活动设施和交流场所,以促进居民间紧密联系,促进和睦的邻里关系。从住宅的设计上来说,由于许多单身女性在社会中易受攻击,她们需要寻求一种安全感,这是居住环境所需要赋予的。而往往太高的楼层使她们觉得孤寂。所以在住宅的设计中,现已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拆除一些房屋,减少一些高层,回归到更加人性化的尺度等,还有一些简单有效的办法,如增加照明度,改善可见度等。在传统观念中,厨房是女性的空间,但往往厨房都是比较狭小而抑郁的,现代的女性更希望厨房是自由而开放的,有的甚至提出了“无厨房”的家居(Hayden, 1981) , 即通过集体伙食的方式来解决厨房家务。无论怎样,在住宅中都需要一个开敞而又明亮的厨房环境,让烹饪成为一种享受。而在起居室中则需要考虑如婴儿房、推车道等空间设施, 以使女性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客厅中,有女性要求增加公共空间, 例如在每个单元设立专门的楼层作为“公共客厅”, 既可以用来互通信息、促进交往, 也可以互相帮助照看婴儿或做家务。

城市公共设施与女性主义

女性是公共服务设施最重要的使用者。

推荐第10篇:城市规划与发展

浅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看法

——以内蒙古学田乡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为例

学田乡位于内蒙古突泉县城西北50公里,总面积542000 亩,辖15个村,21000人口,是突泉县重点产粮乡之一,耕地1211097亩,汉族、蒙古族、满族混合居住。从2003 年开始学田乡政府也响应国家政策,建立服务型政府,并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首先是政府精简。2001年学田乡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员及机构精简,通过一次考试,从前的政绩,自身资历,上下级以及同事间的互评等综合分数来决定任免,同时进行了部门整顿,使政府由以前的一个后勤秘书作为一个政府的大管家,转换到现在各部门能够各行其权、各负其责的规范化的基本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其次是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并积极招商引资。如积极响应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为发展畜牧业而建立的一批羊舍鸡舍,近两年先后引进了脱水蔬菜厂,砖厂,玻璃钢厂。最后是加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力度。为解决近两年的旱情打了数十口电井,给农民安装自来水及村村通以及为美化村容对街道和围墙进行整改。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其具体措施是做到“六个到位”。 第

一、观念转型要到位。政府转型需要改革政绩观,政绩观必须从以GDP为核心转向以公共服务为导向。

第二、工作重点要到位。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共服务上,以公共服务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矛盾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不致积重难返。

第三、难点破解要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突出矛盾。现在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将成为政府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以人为本,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着眼于解决最突出的经济社会矛盾。。 第

四、制度创新要到位。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行政问责机制。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

第五、政务公开要到位。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让全社会及时了解公共信息,由此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第六、改革创新要到位。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11篇:城市规划与管理

上《城市规划与管理》有感

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班级:09动画1姓名:杨其楚学号:0921020037 在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城市的规划与管理更加显得重要了。通过这门课,我对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局限于表明,转而发现它的内在。了解每个城市的由来、构造与发展。城市的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房屋、每一座桥梁……都是从千千万万名设计者的脑袋里迸发出来的,都是靠劳动人民的双手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都是由人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一步步完成的。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

广州城乡规划中的交通运输业布局对广州现代商业网点的影响

原来在珠江轮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业点:19世纪50年代,那时广州作为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世界第四口岸,十三行作为外交和外贸的单位,很长一段时间是广州的商业重点,直到现在也是商业的重点区域之一,特别是各种批发市场集群。

解放后继续珠江轮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业点:在老市区的沿江路一代,例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等。

现在由于现代交通公路、铁路、地铁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市级商业中心,往往出现在人流和货流量大的城市中心、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处、车站和港口附近,例如天河城、正佳广场、万菱汇、摩登百货、顶级写字楼林立的天河北等商圈。

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 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呈现出多元模式并存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种态势: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合一的大建委或大管委模式;建设与管理合一的模式;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各自分离的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将城市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放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方面,而且放在城市科技文化教育与社会公用事业及社会治安、卫生保健、劳动社会保障、社区建设、郊区发展等方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的原因和时间及其作用,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城市的出观以社会生产力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

第12篇:剖析智慧城市规划与顶层设计要点

剖析智慧城市规划与顶层设计要点

基于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解,结合对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全面掌握,以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引,细致安排重点专项规划和具体实施规划,并对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措施。据智慧城市运营商贝尔信透漏,顶层设计的方法论涵盖以提高执行主体效能的智慧运行,以服务对象感受为重点的智慧服务,以新兴技术和产业链创新的特征的智慧产业,以共建共享为方向的只会信息资源,以泛在、高速和统筹的智慧基础设施,以及支撑智慧城市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体系等。

智慧运行

1、以城市资源的充分整合,实现高效的智慧运行

智慧城市运行的特点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快速有效地整合各方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2、以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实现有效的智慧运行

现有政府的业务流程是“以政府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无法满足“以顾客和结果为导向”的服务性政府的内在要求。

3、以组织机构的优化调整,适应创新行的智慧运行

加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综合协调,处理好城市运行管理中分权与集权、专业运行部门与系统整体运行的关系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4、以全面机制保障,实现可持续性的智慧运行

智慧运行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要保证这一过程的搞笑和长久必定需要全面的运转机制予以支撑。全面的规划、资金的引导和人才的培养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在投融资政策方面,要制定投资导向目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服务

1、整合政务资源,促进业务协同,提供优质的智慧政务服务;

2、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3、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实现医疗管理和服务的全程智能;

4、打通分散独立的各类社保系统,提供为民服务效率;

5、智慧化管理社区多种元素,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智慧产业

1、城市管理者首要考虑新下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带动下的两化融合发展;

2、因地制宜,推动符合城市实际的新型产业业态,打造新型产业链;

智慧信息资源

1、全面、及时地获取信息资源是推荐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

2、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换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3、海量信息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分析是未来建设的关键内容;

4、支撑决策、服务和管理应用是信息资源的最终目标;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1、智慧基础设施规划应注重前瞻性,避免推倒重来;

2、智慧基础设施规划应进行全面统筹,避免重复建设;

3、智慧基础设施规划应基于实用性原则,不片面追求最新技术的使用;

4、智慧基础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日后的可扩展性,避免做成封闭系统;

标准体系

1、标准体系的缺失已严重影响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度和建设效果;

2、为避免无序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需标准先行;

第13篇: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设史试题回忆

2010年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设史试题回忆(已全) 1 名词解释

都城

元大都

生态城市

城市热岛

威尼斯宪章

道路红线

城镇化

历史街区

陪都计划

容积率

二、简答题(20*3)

1.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轴线空间构成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后所面临的问题

3.简述《北京宪章》中的人居环境科学思想

三、论述题(30*2)

1.论述“花园城市”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2.我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对世界城市化理论有何贡献

第14篇:试论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材料]

摘 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之本,生态城市的规划是21世纪人类城市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本文就首先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征,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响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1、生态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型城市”(Eco-city)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提出的生态城市概念融合了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共生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其真正目标是创造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得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效、社会文明、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1.2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与现代城市相比,有质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有:①整体性、②高效性、③和谐性、④可持续性、⑤全球性。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3、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3.1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有:①尊重规律与因地制宜相结合;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③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④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⑤政府市场调控、社会共同参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⑥以人为本,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3.2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内容

①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②空间发展战略规划;③生态人居环境规划;④生态产业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⑤远景规划它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

4、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对策分析

4.1科学规划和构筑生态型城市的发展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宏观上要求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合理制定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

(1)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了解城市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问题和生态趋势,认识城市环境的生态潜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城市中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调查和研究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经济条件的变化发展;对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要求,寻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

(2)注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严格限制污染重、运量大、耗能多的工业项目,以调整城市布局和用地结构为主,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3)着眼于跨世纪现代化城市标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规划,各风景区和主要河道,道路干线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与多种类型公共绿地构成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地系统。形成由大地绿化、城镇绿化和庭园绿化所构成的点线面结合、高低错落的绿化网络,更好地发挥调节城市空气、温度,美化城市景观和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的功效。

4.2对土地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与利用

(1)土地利用要讲求节约和高效性。各项建设都要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尽量少占耕地,通过改善结构、布局等挖掘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2)还要求从生态角度来考虑。生态优先原则为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定义了一个生态健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优先权。在以生态规划方法编制城市规划中应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先将其保护、控制起来,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这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4.3倡导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1)倡导生态文化,创造高度文明的人文环境系统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以生态文化逐步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诱导绿色、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

(2)生态型城市还应具有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良好的社会风气、优良的医疗条件与祥和的社区环境。还要加强生态文化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生态素质。人们保持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自觉地维护公共道德标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科学的资源观、发展观和消费观教育,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消费运动中来,共创生态文明的新家园。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3:260.

[2]朱锡平.新时期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

第15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都对城市建设有着重大贡献。城市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规划设计没有成形,其他设计都是空谈。而建筑设计则是规划设计的具体表现。只有以规划设计为指导,建筑设计为基础才能促进城市经济、政治、社会的繁荣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论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人类在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它成为人类聚居、商业交换的地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才能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深入,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空间和更多的优秀作品,也不断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为我国最终实现科学、人性的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1 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关系

1.1 城市规划的首脑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是宏观的,对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城市的形态、功能、作用、风格都依赖于城市规划,比如现代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性的城市出现都依赖于城市规划的首脑作用。城市规划强调的是城市生态和城市形象,站在一定的高度统筹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等功能,并且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之间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现代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一个城市的好坏和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城市规划通过对未来目标的确定去制定相应的实现手段和制度。

城市规划实际是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落的组成,它对城市功能分区、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都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常常因为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采用保护、保留的方法,达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中的具体指标都有着明确的控制和规定。比如对建筑用地性质、建筑用地范围、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交通出入口等都做了相应规定。

1.2 要合理的安排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与之而来的是对建筑、道路等各种空间因素的布局和设计。如何通过这些因素来构建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处理好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建筑涉及到的关系就变的更加突出。

1.2.1 要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的根本,所以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规划类型出现。由于城市规划的内容十分复杂,但是各种因素趋向综合,方法的包容性增强,已经从单纯的形态设计向综合设计转变了。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线路,同时也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尺寸、色彩、材料使用等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强调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合理联合,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也要很好的考虑物体的关联性。城市建设的效果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高低是有直接联系的,由于城市规划时建设的基础,因此城市规划时设计师拥有科学对待的态度。

1.2.2 在实际的设计中,场地设计要服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对场地的影响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例如城市规划了发展的方向和布局,对

土地的使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场地的设计就需要对这些规定进行贯彻执行。而场地设计通常是要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在的条件和法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成元素的整体布局来最终实现。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实现各种要素的和谐共存是根本,在实现的过程中,下列问题就要特别重视: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工作中,场地的设计是指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和景园设计、场地方向等内容在内的具体设计安排。

而从建设的流程上说,建筑物在设立项目之后,就需要对申请到的项目土地进行设计和考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具体的做法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各种工作任务以及计划的需要。在这些设计中包括项目的各个组成要素,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认定,然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总体的设计规划。

1.3 要立足建筑的设计需求,整体布局城市规划

在城市中,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就是要对建筑群进行组合,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下列问题:城市的建筑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从城市的规划出发来考虑建筑物是否与整体的环境相适应,在建筑的整理形态上,要跟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在对比、色彩和环境格调上都要协调;要从居民的感觉出发处理建筑物的局部环境,要通过人们对空间的心理感受来进行设计;建筑物的造型要有独特的风格,整体性要不断的增强,简单和复杂要相互穿插,从而在简单中实现更多的变化;要对历史文脉进行传承,通过很多抽象的手法对历史的痕迹进行传承和延续。

2 在实践中如何评定优秀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部门,集中反映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而对其评定的过程需要多种途径和手法。建筑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建筑设计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前提,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会将一定年限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等许多长远发展状态都考虑进去,建筑设计在设计建筑时,应服从城市的规划方案,不可单纯地只注重建筑的形态设计,而忽略与周围城市环境和区域的关系,建筑设计方案应尊重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样,既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从策划到维护的整个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设计方法包容性强,内容日趋综合,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不仅要注重城市的交通流线、功能分区,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造型、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材料等。因此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使整个城市的空间资源有效分配,功能布局有效协调,土地合地利用,有效促进各项综合设施的分配。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中,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复合化、生态化、长效化、多元化、互通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发展。

3 结语

城市规划整体布局城市建设,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建筑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同时要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的好与坏,与城市规划的水平具有紧密的关联。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师能够成就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进步,这是我们的设计师们不断追寻的探索,也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所以好的设计师,要不断的完善建筑设计的评审制度,对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的内容进行对比协调,建筑设计必须要适合城市规划。在考虑建筑物自身问题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让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现统一和协调,让更多的设计作品美化

我们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冰 .浅析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

[2] 曹丽丽,李祁.城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环保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

[3] 李立新 .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4] 刘丹 .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

第16篇:城市规划设计论文作业

“新城市主义”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以打造柳州宜居城市格局为例

姓名:蔡凌燕

学号:2013212093192工作单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指出了随着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的涌现,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现代居住生活成为打造宜居城市的关键。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出发点,以柳州市柳江河两岸城市设计为案例,探讨了通过社区、建筑、街区的布局,形成具有园林生态特色的宜居城市,以期带动柳州城市整体发展,为同类宜居城市的打造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宜居 城市格局 生态园林

正文部分: 1.1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将坚持以打造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使柳州呈现出“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和谐美”的新面貌。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资源聚集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构建柳州超大城市格局,使之成为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抓住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和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两大机遇,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汽车城和城市新区。

“宜居城市”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是相对于其他城市,或相对于过去而言的[1]。宜居城市服务对象是人,无论是国外的广袤城市、田园城市、邻里单位还是国内,都是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因此,“宜居城市”必须要将居住、生活、休憩、文化等各个复杂要素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2]。自然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人文环境是“宜居城市”发展的深化[3]。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城市主义运动是西方学者把人本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实践的一次成功探索[4]。新城市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5]。新城市主义理论核心是以全局观为背景,把功能多样性、社区感、可支付性、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和谐、平衡的生活和工作社区,赋予城市、社区勃勃生机[6]。本文欲将新城市主义运动思想运用到柳州宜居城市设计中,构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园林生态宜居城市。 1.2 柳州生态城市设计背景

1.2.1 重点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规划》是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柳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衔接环节,肩负着协调宏观的城市规划与近期发展规划的任务。未来5年,柳州市的城市建设将在《规划》的指引下,继续拓展城市开发建设空间,构建城市整体结构框架,同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调整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快旧城改造,把柳州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为未来柳州建设超大型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指出,预计到规划期末(2015年),柳州市中心城区人口约为14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50平方公里。另外,规划协调区域范围还包括柳东新区及市区周边紧密结合地带,这些区域的建设用地规模为80平方公里。

1.2.2 将兴建一批道路改善交通

《规划》中提出,近期柳州要大力完善城市道路系统,修建一批桥梁、主干道、次干道和快速公交1号线。

桥梁方面,柳州将续建白露大桥、广雅大桥、文惠双桥和鹧鸪江大桥,并启动新建阳和二桥、白沙大桥前期工作。主干道方面,“十二五”规划修建的主干路有钢城北路、香兰中路、跃进路北延线、龙屯新道西延线、学院路北延线和荣军路等。

柳州近期拟实施快速公交1号线建设。据柳州市规划局规划科工作人员介绍,这条线路走向较之前期有所调整,线形走向为:雒容-柳东大道-三门江大桥-桂柳路-文昌路-文昌桥-友谊路-广场路-五一路-龙城路-柳江大桥-飞鹅二路-飞鹅路-柳州火车站。近期规划范围快速公交线路长14.7公里,单向设置12座公交站台。 1.3 规划数据

1.3.1近期重点开发9个区域

《规划》提出,近期柳州市重点打造6个片区,重点改善3个片区。其中,重点打造的片区主要有静兰-古亭片区、河东路北片区、香兰片区、白沙片区、西鹅南片区和马鹿山片区;重点改善片区包括城中半岛片区、广雅桥西-火车站片区和五岔路口片区。

1.3.2新增居住用地1568公顷

《规划》确定了柳州近期居住用地规划目标,到2015年,柳州市区新增居住用地1568公顷,总居住用地面积达到4877公顷。主要建设楼梯山片区、静兰片区、河东路北片、阳和沿江片和旧机场片区等。

1.3.35年内建11.44万套保障房

根据《规划》,柳州经济适用房建设总量按照不得小于商品房20%的比例进行规划。主要分布在:银海小区、柳北经济适用房小区、静兰片经济适用房小区等。到2015年,柳州市总共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1.44万套。

1.3.4拟建15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柳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近期柳州市拟建设15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文昌会务中心、文昌东楼,扩建文昌市政务服务中心;新风时代购物广场;风情港购物中心;柳州地王财富中心项目;保利·大江郡项目;星光大道商业项目;大型仿古建筑群“柳州城”;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静兰水上运动中心;文华路中学。

1.3.5城市绿化率达40%以上

《规划》对“生态及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为,2015年,柳州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近期主要新建一批公园,推进百里柳江绿化,实施灰山变绿,开发建设一批历史人文及生产绿地。 2“宜居”城市格局设计

新城市主义主张从区域的宏观角度来探讨社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其理论包含区域、城市和社区、街道与建筑三个层次。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ND)和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OD)等有关现代城市空间重构的典型模式[7]。

2.1邻里社区布局

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地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构筑出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规划区根据新城市主义思想作出邻里社区布局,并通过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来容纳不同收入和年龄的社会阶层人群,促进社会包容和群体交流,增进社区活力,以此满足居民交往,达到宜居的目的。(图1)

(图1)

2.2多样化社区设计

在保护滨水旧城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地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整治和修缮,并通过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布局、绿化和公共空间系统,改善居住环境,满足环境宜居。

2.2.1“东大门”打造生态社区

静兰-古亭片,即“一江两岸”,指三门江大桥和静兰桥间柳江东西两岸。两部分紧密相连,互相呼应。该片是《规划》重点打造的区域,目前静兰片已经初具规模,水上运动之都项目建设方兴未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岸的古亭片。

2.2.2五岔路口片区居住构建传统邻里社区

五岔路口片区改造要点中提到,要建设标志性建筑,改善景观,提升城市出入口形象,这将给这一区域的房地产开发带来利好。如果将其和之前的《柳州市荣军路西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调整、完善现有城市结构,发挥该区域对对全市的辐射影响。在整个规划贯彻下来后,届时柳石路、荣军路和蝴蝶山路夹角将形成“城市绿肺”,周边居住环境和片区档次将得到明显的提升,该区域的楼盘品质也将得以升级。同时,在城市功能上弥补城区城市功能的不足,产业结构单

一、城市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有着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双重重任。布局上,打造老城新区的城市轴线,并沿城市轴线,以传统街区式邻里社区布局,在街区中设计商业和各种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构成河西新区传统邻里社区。

2.2.3滨江公园社区

规划分区有着优越的生态景观环境。诸如完整的自然生态岸线、百里柳江。保留这些自然山水景观,以“生态链接”把“山体-生态水岸-小河”链接成“滨江都市公园”,营造出生态、文化的“滨江都市公园”式的宜居最优空间。在邻里社区的布局中,把“邻里社区”布局在“滨江都市公园”里,构成滨江公园社区的宜居城市。

2.3街区与建筑设计

2.3.1街区设计

(1)历史街区设计。窑埠古镇历史悠久,对于柳州市有着深刻的意义,沿路不少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年代,柳州主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的窑埠口岸就位于街区内。为形成明清历史特色风情商业街,窑埠古镇的规划设计,以“再现窑埠老镇古朴风貌,复兴古埠码头昔日繁荣”为基本思想,力求展现多民族文化共荣共存的地方特色,体现自然、历史、社会、民族、文化及人居风貌的整体性及和谐性。窑埠古镇建设内容包括两大区,古埠商业街区及侗寨文化风情园区。古镇商业街区由壮族风情街、苗族风情街、瑶族风情及及滨水休闲步行街组成,内设广西桂剧博物馆、戏台、广西民俗博物馆、文昌阁等公共文化设施;侗寨风情园区由鼓楼广场和侗族民居群等组成;力图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使市民感到历史街区在有序、有机地发展,不断地创造一个为人们认同的相容、共存、和谐、舒适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2)滨江BLOCK街区。BLOCK街区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城市开发理念,它是20 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社区规划理论。BLOCK 街区的概念来源于美国,BLOCK是5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 (商业),L-Lifefallow(休闲),O-Open(开放), C-Crowd(人群), K-Kind(亲和),BLOCK 是居住区和商业的集中融合[8](图4)。

河东地区是柳州市市CBD的滨江区,有着丰富的滨江水岸、岛屿等最优的滨水空间,是城市轴线的形象打造和集中展示区域。河东地区邻里社区的布局,沿城市轴线,以BLOCK街区的模式布局,强化城市轴线的商业、休闲、诗意生活氛围;文化景观形象,塑造以BLOCK街区引领滨江都市生活。

2.3.2建筑更新

规划区拥有代表老城区形象的代表性建筑,其代表了防城的生活界面,设计通过拆除布局混乱、立面效果差的建筑,以传统风格民居重建,完成区域形象建筑展示墙。打通河堤街,使之成为区域生活、文化、商贸、美食、旅游的旅游走廊,形成沿江建筑风貌展示廊道。沿江空间界面通过对建筑及环境的空间形态、道路系统、公共活动空间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力求营造出具有传统滨江小镇韵味的特色商业业态。 结语

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陈刚同志的说法,就是坚持“工业强市,富民兴柳”的总体发展思路,讲好“柳州话(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柳州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个同步”理念,确定了建设“四个名城”的目标,使得柳州这座城市不但宜业,也更宜居。

参考文献:

[1]林柯余,袁奇峰.宜居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特色营造与追寻[J].现代城市研究,2010(6):35~43. [2]王东.增强城市实力,建设宜居城市[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28~30. [3]李丽萍.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6(2):76~80.

[4]丁文静.新城市主义的人本理念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城市问题,2006(3):89~93. [5]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J].国外城市规划,2002(3):35~38. [6]张忠国,季洁.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问题,2011(10):40~44. [7]曹杰勇.理想社区的现实性运作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讨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影响[C]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中国建筑学会,2007:270~275. [8]李鸿新,李钊.大型居住区设计的理论与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06(4):12~15.

第17篇: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设计人编填)

设计证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_________规划设计,工程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第一条 本合同签订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和相关设计收费标准。

1.2 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 规划项目批准文件

1.4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设计依据

2.1 委托方给设计方的委托书或设计中标文件

2.2 委托方提交的基础资料

2.3 设计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武汉市城市市政公用和其他工程设施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合同文件的优先次序

构成本合同的文件可视为是能互相说明的,如果合同文件存在歧义或不一致,则根据如下优先次序来判断:

3.1 合同书

3.2 中标函(文件)

3.3 委托方要求及委托书

3.4 投标书

第四条 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及设计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填写)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模:□用地_________□人口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其他

设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委托方向设计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及时间

□地形图纸_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_________)

□地形图电子文件(□光盘□软盘)

□其它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条 设计方向委托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时间

□蓝图_________套

□彩图_________套

□说明书或文本_________套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 费用

7.1 根据本合同第1.1条款的相应规定,经双方商定,本合同的设计费用预算为_________万元。

7.2 双方在规划设计审查后,按批准的规划设计规模核算设计费。规划设计间如遇规模或内容调整,则设计费也应做相应调整。

第八条 支付方式

8.1 本合同生效后三天内,委托方支付设计费总额的_______%,计_________万元作为定金(合同结算时,定金抵作设计费)

8.2 设计方提交________设计文件后三天内,委托方支付设计费总额的_____%,计_________万元;之后,委托方应按设计方所完成的规划工作量比例,向设计方支付总设计费的_____%,计_________万元,设计成果完成后,委托方结清设计费,不留尾款

8.3 费用支付方式,经双方协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双方责任

9.1 委托方责任

9.1.1 委托方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设计方提交基础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效性负责。委托方不得要求设计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委托方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内,设计方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的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委托方交付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

9.1.2 委托方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方设计返工时,双方除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委托方应按设计方所耗工作量向设计方支付工费。在未签订合同前委托方已同意,设计方为委托方所做的各项设计工作,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设计费。

9.1.3 在合同履行期间,委托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方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委托方所付订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委托方应根据设计方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支付设计费;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9.1.4 委托方必须按合同规定支付定金,收到定金作为设计方设计开工的标志。未收到定金,设计方有权推迟设计工作的开工时间,且交付文件的时间顺延。

9.1.5 委托方应按本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设计方支付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应承担应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且设计方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顺延。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委托方。委托方的上级或设计审批部门对设计文件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委托方均应支付应付的设计费。

9.1.6 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设计文件时,须征得设计方同意,不得严重背离合理设计周期,且委托方应支付赶工费。

9.1.7 委托方应为设计方派驻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生活及交通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及必要的劳动保护装备。

9.1.8 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国家规范、部门及地方规范由委托方负责解决。

9.1.9 承担本项目外国专家来设计方办公室工作的接待费(包括传真、电话、复印、办公等费用)。

9.2 设计方责任

9.2.1 设计方应按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委托方交付设计文件(出现9.1.

1、9.1.

2、9.1.

4、9.1.5规定有关交付设计文件顺延的情况除外)。并对提交的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9.2.2 设计合同有效年限为_________年,超期后如仍须执行时,合同双方进行延期确认。

9.2.3 设计方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设计方根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调整补充。

9.2.4 由于设计方原因,延误了设计文件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千分之二。

9.2.5 合同生效后,设计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方应双倍返还委托方已支付的定金。

9.2.6 设计方交付设计文件后,按规定参加有关上级的设计审查,并根据审查结论负责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

第十条 保密

双方均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对对方的资料及文件擅自修改,复制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项目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泄密方承担一切由此引起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方式

11.1 本合同在履行期间,双方发生争议可采取协商解决或向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

11.2 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时,双方同意以第_____种方式解决:向武汉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_______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2.1 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派专人长期驻项目现场进行配合与解决有关问题时,双方应另行签订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12.2 设计方为本合同项目的服务至规划材料上报为止。

12.3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本合同内容以外的工作服务,另行签订协议并支付费用。

12.4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12.5 本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一式四份,委托方二份,设计方二份。

12.6 本合同生效后,按规定应到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查部门备案。双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即行终止。

12.7 双方认可的来往传真、电报、会议纪要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2.8 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委托方(盖章):_____________设计方(盖章):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项目经理(签字):___________项目经理(签字):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盖章):___________

备案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案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第18篇: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项目名称:_________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

承接方(乙方):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规划设计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以及建设部及黑龙江省有关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双方责任,搞好协作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 本规划设计委托概况:

1.1 规划设计委托文号、日期

_________

1.2 规划设计地点范围

_________

1.3 规划设计规模

_________

1.4 规划技术深度要求

_________

1.5 预计工作日期及阶段划分

_________

第二条 甲方按时向乙方提供下列文件及资料:

┌────┬─────────┬──────┬────┬─────────┐

│ 序号 │ 文件及资料名称 │ 内容要求 │ 份数 │ 提交时间│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第三条 乙方按时向甲方提交以下规划设计成果:

┌────┬─────────┬──────┬────┬─────────┐

│ 序号 │规划设计成果名称 │ 内容要求 │ 份数 │ 提交时间│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第四条 收费标准及拔款方式:

4.1 本规划设计按国家现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计取费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双方协商确定。

4.2 甲方应支付合同项目的规划设计费总额为(大写):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收费计算标准详见规划设计费计算表。

4.3 规划设计费按规划进度分期支付。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30%,计(大写)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作为定金(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甲方再支付40%即(大写)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乙方提交全部规划设计成果时,甲方付清其余规划设计费,计(大写)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

第五条 双方责任

5.1 甲方责任

5.1.1 甲方委托规划设计任务时,必须向乙方明确规划技术深度要求和阶段划分,按本合同第二条规定的内容,向乙方提供所需文件及资料,并对其完整性、准确性及时限负责。

甲方提交上述文件及资料超过规定期限15天内,乙方按本合同规定交付规划设计成果时间相应顺延;规定期限超过15天以上时,乙方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规划设计成果时间。

5.1.2 甲方变更委托规划设计项目、规模、技术深度要求或提交的文件资料错误、或提交资料后又需作较大修改,导致乙方规划设计需返工时,双方除另行签订补充合同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甲方应按乙方所耗工作量向乙方支付返工费。

5.1.3 合同生效后,甲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乙方未开始规划设计工作时,甲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甲方未付定金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定金;乙方已开始规划设计的,甲方根据乙方该阶段实际完成工作量支付规划设计费,不足一半时,按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全部支付。

5.1.4 甲方应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金额和时间分期向乙方支付规划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应向乙方多支付相应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逾期超过三十天以上时,乙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甲方。甲方上级对设计成果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建设,甲方均应支付应付的规划设计费。

5.1.5 甲方要求乙方比本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规划设计成果时,甲方应支付赶工费,具体金额由双方另议。

5.1.6 甲方可委托乙方代为收集所需文件和资料,并支付所需费用,具体金额由双方商定。

5.1.7 规划设计成果的设计版权归乙方所有,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乙方交付的规划设计成果或向第三方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乙方有权索赔。

5.1.8 甲方应为乙方派驻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生活及交通等方便条件。

5.1.9 补充协议中甲方应负的其他责任。

5.2 乙方责任

5.2.1 乙方按国家现行的规划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甲方提出的技术深度要求,按合同规定的进度向甲方提交规划设计成果。

5.2.2 乙方对其提交的规划设计成果质量负责,并负责对规划设计成果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进行修改、补充。

5.2.3 合同生效后,乙方要求终止合同的,应双倍赔返定金;未收定金的,不予赔偿。

5.2.4 因乙方原因延误了设计成果最终交付时间的,每延误一天,乙方减收该项目设计费的千分之二,赔偿最高限为全部规划设计费。

5.2.5 乙方按甲方要求交付规划设计成果后,参加有关上级组织的规划设计成果的审查活动,并根据审查结论负责不超过本合同规定任务范围内的必要调整补充。需增加的内容及涉及的费用由双方另行商定,作为本合同的补充部分。

第六条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_________进行仲裁(双方不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拆讼)。

第七条 其他事宜。

_________

第八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当及时协商并共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条 双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责任义务后,本合同即行废止。

第十条 本合同正本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

┌─────────────────┬──────────────────┐

│委托单位名称:│承接单位名称:│

├─────────────────┼──────────────────┤

│(盖章)│(盖章)│

├─────────────────┼──────────────────┤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

├─────────────────┼──────────────────┤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

│电话:│电话:│

├─────────────────┼──────────────────┤

│传真:│传真:│

├─────────────────┼──────────────────┤

│省外规划设计单位准入批准文号:│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

││证书编号:│

├─────────────────┼──────────────────┤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

│银行帐号:│银行帐号:│

├─────────────────┼──────────────────┤

│签订合同代表(签字):│签订合同代表(签字):│

├─────────────────┼──────────────────┤

│日期:│日期:│

├─────────────────┼──────────────────┤

│年 月 日│年 月 日│

└─────────────────┴──────────────────┘

┌──┬─────────────────────────────────┐

│││

│规 ││

│划 ││

│行 ││

│政 ││

│主 ││

│管 ││

│部 │(盖章)│

│门 ││

│鉴 │年 月 日│

│证 ││

│意 ├─────────────────────────────────┤

│见 │鉴证号:│

└──┴─────────────────────────────────┘

附件

┌──┬─────────────────────────────────┐

│││

│补 ││

│││

│充 ││

│││

│条 ││

│││

│款 ││

││委托单位(盖章):承接单位(盖章):│

│││

││年 月 日年 月 日│

└──┴─────────────────────────────────┘

规划设计费计算表

┌─┬────┬─┬──────┬────┬────┬────┬─────┐

│序│项目名称│规│工日定额(工│难度系数│物价系数│其他系数│设计费总额│

│号││模│日/公顷)││││(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9篇: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接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规划设计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以及建设部及黑龙江省有关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双方责任,搞好协作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第一条 本规划设计委托概况1.1 规划设计委托文号、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规划设计地点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规划设计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规划技术深度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预计工作日期及阶段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 甲方按时向乙方提供下列文件及资料序号文件及资料名称内容要求份数提交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第三条 乙方按时向甲方提交以下规划设计成果 序号规划设计成果名称内容要求份数提交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第四条 收费标准及拔款方式4.1 本规划设计按国家现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计取费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双方协商确定。4.2 甲方应支付合同项目的规划设计费总额为(大写):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收费计算标准详见规划设计费计算表。4.3 规划设计费按规划进度分期支付。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30%,计(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元)作为定金(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甲方再支付40%即(大写)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乙方提交全部规划设计成果时,甲方付清其余规划设计费,计(大写)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元)第五条 双方责任5.1 甲方责任5.1.1 甲方委托规划设计任务时,必须向乙方明确规划技术深度要求和阶段划分,按本合同第二条规定的内容,向乙方提供所需文件及资料,并对其完整性、准确性及时限负责。

第20篇: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总结

一、基地情况概述:

二、设计理念、构思原则: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基于此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优势,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使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强化院落空间,在追求合适开发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物业管理与分期开发,并增强小区的安全性、趣味性、识别性。

、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把科技先行、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设计全过程中。

三、空间布局

空间布置可概括为:多点、一中心。

多点--即以住宅为主体围合的四个院落组群。

一中心--即由小区中心内的集中绿地、水面、广场、雕塑及造型别致的社区公共建筑,构成了小区文化娱乐交往中心和纵横轴线交汇的空间构图中心。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创新与特色

(1)、动静态交通组织结合郊区公交站点、小区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充分利用该地的丰富自然资源,布置合适的步行系统,增强了小区自然景观性,安全性及居民生活情趣。

(2)、以安居工程为主体,融合示范小区,提高室外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体现了物业管理的整体统一。

(3)、室外空间序列清晰开放,在注重功能的同时,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可识、可辩。

(4)、住宅单体选型与布局,适合当地气候及居住行为特征,室内空间组合合理,管道设置集中。

(5)、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管材等。

四、功能分析

住 宅 --分为A、B、C、D五个组团,以及沿街商业组团;亲子乐园、架空层、中心庭院,休闲区域、运动区域、

景观区域--由中心绿化广场区、中心景观区,以及道路两侧和院落内若干片状绿化带组成;树阵广场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与主题呼应统一。中央景观区:结合建筑规划设计,以一条自然流动的休闲步道贯穿全区,由架空活动平台、运动休闲区、住宅中心花园组成完整视觉景观,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静态水景、喷泉、流水曲径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公共服务设施--由会所、幼儿园组成。

分析过程:整个规划区以水景与广场为中心,各住宅组团分片布置在周边。因地制宜,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小区内的绿地系统。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中心广场和水景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健身等场所,作为小区的中心它不仅是供人们居住的居住区,而却是人们的交流区、生态区,\"人-居住-休闲-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方便居民我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小区的中间位置(主入口两侧),由于小区的规模的限制,幼儿园只考虑设置3班;会所内有供人们参观和集会的场所,还有为整个小区服务的业务部门。

总结:各个住宅区域、景观区域、公共设施区域有机的组合形成整体,并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为整个小区服务,延和了小区内部各类用地充分\"为居民服务\"的规划设计宗旨。

、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五类:

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

次入口道路红线宽度

小区内道路(双车道)红线宽度

小区内道路(单车道)红线宽度

小区内道路(宅前道)红线宽度

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单车道是连接区内各栋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区内设置两条相对独立的机动车道,中间设特殊通道相连,以保证南北片区的机动车交通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

小区主干路顺应与地形南北走向,小区道路形成中部环路,组团级支路均开口于环路。小区设北、西、南三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北侧,综合考虑景观、交通的缓冲加设停车广场。

注:1个公交站点为假设规划已存在,为本小区和周边居住区服务,并为小区提供了便利的对外交通。

公共建筑布局: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公共设施布置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主要公共设施包括幼儿园、会所及相应的卫生、商业等设施。

其中,为了更方便居民我将幼儿园、会所布置在小区的主入口出;商业设施北向沿路布置。

、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其中,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中央绿色主轴线:利用南北入口及主干道,规划出一条舒展的弧线林荫道,中央会所、游泳池、叠水低瀑,有机的结合于其间,展现出小区雍容、自然的大家气派。

别墅布局:

为了满足更多人对更多形式的住宅形式的需求,在本设计中我考虑也别墅进去,并结合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我选择了适当的户型结构形式。其中,有两个别墅户型,各布置了两栋。

将别墅布置在规划用地东北依水地段,利用了地势南高北低以及东部临河,使得争取到最佳的通风采光效果以及欣赏自然风光优势。有了别墅是小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丰富了小区整体的立面空间,使得更有层次干。同时也满足了人们需求,延和本设计的宗旨。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分析地形和地貌我们可以知道:该项目基地自然地形相对平整,南部较高,北角较低,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排水,在管网的布局中根据原有的地形顺势布置水管网,采用分流制的排水形式。给水管网则是树状和环状两种形式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了有足够水压、水量;另一方面满足了方便管网的检修要求。场地排水主要方向为北面及东面,污水系统通过处理后和雨水接入城市管道系统。

五、附表

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类型面积(㎡)占地比例(%)

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总 计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总用地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45342.815㎡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规划居住户数:2026户

规划居住人口:7091人(以3.5人/户计

平均层数:5层

城市规划与设计  岗位职责
《城市规划与设计 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