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南渡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8 08:34:43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南渡北归》读后感

斯人已逝,大师不远——读《南渡北归》有感

文/俞一凡[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

1990年8月的漫天风雨中,一代大师钱穆在台北杭州南路的公寓驾鹤西去;2009年7月,季羡林也在北京仙逝。自此,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当年那群学富五车、叱咤风云的大师们大多都已远去——在抗战的烽火中远去了、在内战的硝烟中远去了、在政治斗争的阴谋中远去了、在峥嵘的岁月中远去了……大师们已经远去,后来人却未能跟上大师的步伐。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倾倒众生的人格魅力,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那些难以企及的大师的时候,更应该思考是怎样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时期产生如此耀眼的群星。大师,是人类永远的文化财富。然而,从抗战胜利到现在,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几位大师,与彼时的大师云集相比,不仅是相形见绌,甚至可以说是有云泥之别。我们需要透过历史的娴云,从已经远去的大师的背影中寻找大师成长的渊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人的精神状态。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对于知识界是两个艰难的历史时期。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还是在水田里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讲“红楼”的刘文典,都在日机轰炸、物价飞涨的艰苦环境下,不仅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还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文化大革命后的知识分子,又是什么样子呢?陈丹青对1979年“*”后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是这样的:“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萧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无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这些文学艺术界翘楚的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萎靡的。

自古以来,即使文人相轻,但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强大的精神与风骨。古代是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激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而近代,则包含着爱国情怀、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对民族崛起的希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铁蹄使国家山河破碎,虽然知识分子亲友离散、生活窘困,但所有这些在给予他们打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他们的精神,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界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挫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中“杀人诛心”式的批判不仅伤害了知识分子的肉体,更重挫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这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击直接导致了精神的“坍塌”和“扭曲”。缺少了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的精神的学术界,无法孕育出独当一面的大师,实在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是制约大师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封建社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文化大革命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到改革开放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短短几十年中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77年恢复高考,这无疑是重新确立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中国人口现状和文化传统来看,高考和其所代表的应试教育既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又问题重重。一方面高考制度给了所有人一个奋斗目标,提高了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一方面,高考指挥棒导致了唯高考马首是瞻,又极大地限制了全民的创新能力,直接导致在全民受教育度、平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却鲜有居于金字塔顶端的大师的出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盲在国民中所占比例很大,阶级差距则更大——文盲的后代往往世代文盲,知识分子的后代往往世代知识分子——这个看似十分不协调的体制却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代大师群体。陈寅恪们大多生于书香门第,一方面自小接受传承至今并不断发展的中国古典文化,一方面学习先进创新的近现代西方科学。自晚清开始,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彼此交融的教育体系一直持续,到此时方完成了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大师的出现,从而实现了文化界的繁荣盛景。而今天呢?我们最为缺乏的正是传承和耐心。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状态下,文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淀,在这种丢掉了“百年树人”教育真谛的浮躁中,又如何能产生大师呢!

急功近利的风气同样表现在学术环境中。从北京大学教授的“门修斯(孟子/Mencius)”,到同济大学教授的“昆仑(毛泽东/《念奴娇·昆仑》)”,再到清华大学教授的“常凯申(蒋介石/Chiang Kai-shek)”,更不用说还有著名的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对“卧槽泥马”在《解放日报》上的官方“专家解答”和北大教授的“40岁时没有4000万别说是我学生”的论调,无不使“高等学府”这座“象牙塔”散发出与之不符的肤浅、浮躁和铜臭味。反观抗战八年,偏安于西南边陲简陋校园中的师生们同吃同住,虽然食不果腹,但凝聚力极强;虽然文人相轻,却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虽然学派林立,但也能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八年抗战的艰苦生活虽然给他们的身体与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苦难,但他们对知识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却是目前很多高校所无法比肩的。

纸上谈兵无益于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至今日,颠倒是非的政治**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摒弃那些只知媚上欺下的伪专家,真正秉承“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思想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态度,重新确立学人的信念与目标,那么,再一次的文化繁荣也许就会在几代人中出现。

中国不是“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而是“大师远去,暂无大师”。

一句提示

文章从读书人萎靡的精神状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两个方面,剖析了“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社会、文化成因,试图透过历史的烟云,探寻大师成长的精神足迹,呼唤文人强大的精神风骨。文末“大师远去,暂无大师”,警醒、激越,显示了年青的一代的理想主义的价值追求。

(张永刚)

推荐第2篇:南渡北归读后感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南渡北归》讲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师的群体命运变迁历史。内容夹杂了各类官方文献和野史趣闻,和作者爱憎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悲怆又真性情的一个个人物。乱世成就英才,各种挑战人性的底线的事情,让人更加多思而复杂。苦难,是不幸,也是幸运。

选择——从卢沟桥事件说起

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张自忠将军,卢沟桥事件开启了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当时北平守军是宋哲元、张自忠。卢沟桥之前,张自忠认为可以和平解决与日本的冲突,撤防撤军,私下签订《香月细目》。被社会视为“准汉奸”、“自以为忠”。

后参加多场对日战争,1940年,张自忠在对日的枣宜会站中全军覆没,战死。

别人做的选择,是基于他当时所获得的信息而做的判断。上帝视角来审判他人的选择时,你在局内未必会做的更好。

传闻——从一个风流韵事说起

故事: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林徽因将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悬于卧室,彼时至今各类小文章据此有了各种猜测,演绎,脑补一系列的故事推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鸡汤。

在另外一个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飞机残骸有两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恒对日空战阵亡的飞机残骸。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感情这种事或者当事人也讲不清楚。别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是为了论证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论据,你的道理是什么?

资历——陈寅格的那份学历

故事:陈寅格太有才华,也许他的大脑就是一个超级电脑。阅历丰富——多国游学;超强记忆——引文据典,涉猎广泛;逻辑严谨——从《琵琶行》推断歌女家乡,所嫁人情况等;简直是天生的学问家,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陈寅格游学多地,哈佛、柏林转了一圈,却没有拿一份博士文凭回来,完全为求职而求职。也正是这一点,让好友吴宓聘用他做教授时费劲力气。

要么让自己拥有陈寅格那份出色的才华,要么就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事情。

推荐第3篇: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

(一)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我已经读过有几个月了,这三本书很长,足有170万字,能让我一气读完,足见它的魅力。看的过程中和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内容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电影院宽银幕的前面,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炮火炸毁了家园,大师们在敌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争斗、坚忍、奋进。

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几次都是开了个头没有写下去,也许是闷在肚子里的情绪太多,也许是好多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这样一直耽搁了下来。过去几个月了,遗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现在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约束的记载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

第一当是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名门之后,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迁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当是有感而发。抗战期间,他力主史语所南迁四川李庄镇,保住了史语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这些都足见一名文人领袖的社会良知和正义秉性。他,对友真诚,想方设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济当时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级争取资金为陈寅恪治疗眼病,而自己就在辗转台湾,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山东有这一豪杰,当是山东人之骄傲,傅斯年者,当是山东人之最优秀的代表。

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

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悲剧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国使命,有文人志气,有隐士情怀,好在盛名之下,几次危机都得以险过。

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时就热衷政治,南昌起义失败后,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可以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

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他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他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金岳霖为其痴守一生,那时在李庄镇逃避飞机轰炸时,随身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林之间的书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梁辗转一宿,决定让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没有答应。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来梁、林故去,其子梁从诫为金养老送终。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爱情和亲情,但是他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好多,比如胡适、王国维、沈性仁、闻一多、刘文典、熊大缜,等等。这还要感谢作者岳南,把那段历史作了恰当的还原,把一个个人物描写的那么接近于他们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动的故事。

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镛的镛字拆开做笔名,而穆旦则把姓拆开,把“木”字改为“穆”字,取名穆旦。穆旦年轻时参加过杜聿明的远征军,经历过野人山撤退,后来从教,文化大革命被整。这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但当时的穆旦就是怀着决绝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几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诗《冥想》中这样写到:“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这一幕、这句话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耐与奋争。

还有些故事,比如胡适临危受命赴美担任大使,几经纵横捭阖,有力地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贷款,后却被宋子文排挤,到处游荡讲学时的凄凉与坚持;刘文典见夫妻打架,被丈夫质问“你管不着”时,一句“蒙自这地方还有我管不着的事”,狠抽对方几个响亮耳光,把对方吓傻的文人骨气与幽默,等等。这些事情之所以让自己感动,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真性情,对方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由感而发、尽情表达,没有掩饰、没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这是做人的大气。二是为国为民,他们为国家命运而争,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与不公时,我们自然就会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戏、戴高帽,虚张声势,是纯政客,是投机者,他们的所作作为是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时事造英雄。蒲家庄聊斋园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说的是蒲松龄屡试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斋志异》的故事。同样道理,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择,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刚才说的是天时,下面说的是地利和人和。纵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并且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儿子看《迪咖奥特曼》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人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复、慢慢成长”。

三是日美之间的差别。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1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支付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分期赴款,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效仿。中国一代大师好多就是用这笔钱完成出国深造的,那时一艘邮轮上不知站着多少将来的大师。当时,日本也迫于无耐签属归还条约,但包藏祸心,实际1925年至1937年中国仍支付日本赔款4573亿日元,日本当然用这笔钱来发展军事,后来侵略中国。在这里,我要声明,我不是说要感谢美国,本来就是侵略所得,当然它们也有战略考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带头,放弃庚子赔款支持中国教育,中国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师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

四是文化大革命真不是东西。书看到后面,我内心充满了愤慨与失落,一个个大师的故事,刚刚唤起我内心的良知和奋进的激情,在这里却又看到他们一个个被整疯整死,甚至求死不能。当初,有多少人是放弃赴台邀请,愿意留下来建设新中国的,可我们没有证明他们正确的选择,而是让走了的人在唏嘘自己的庆幸。据书载,*期间仅北大自杀的称得上权威的教授就有24名,多的时候每周都有自杀者,想想今日清澈的未名湖里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戴高帽、阴阳头、喷气式、斗鬼台…,我算见识了。战争摧残的是人的肉体,*摧残的是人的灵魂。小时候觉得*离自己很远,觉得可笑,人怎么会那么无知。现在看来,这事离我们不远,它的背后是多数人的愚昧与盲从,是少数人的贪婪与虚伪。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自由,在这个时代,有闻一多的舍生取义,有鲁迅的正义直言,有朱自清的极度矛盾中隐忍的忧伤,还有胡适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不同侧面的自由。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熊大缜!他太伟大啦!(这一段是老婆看后加上的,嘿嘿)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军正面抗日的事迹正逐步搬上荧屏,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们重新认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可还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好多还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

(二)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南渡北归读后感

(三)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我的理想作文400字)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第4篇:读后感——南渡北归

坚守的大师与英雄

——读《南渡北归:南渡》有感

《南渡北归》是一段历史的长河中尘封多年的往事,是一段中华民族无法回首的记忆,是一段交织着家国情仇的故事,更是一段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历史。如一根穿越时空的拐杖,《南渡北归》指引我们重回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用详尽的史料、宽广的视角描述了一代学术大师们的传奇。 所谓“南渡北归”,即书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南渡北归:南渡》是《南渡北归》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大举侵华,本着“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从北平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又从昆明到四川李庄,为了保存学术上的成就和文化的成果,平津地区的师生们撤出熟悉的校园,前往内地办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南渡生涯。作者以“烽火照京都”为序章,娓娓展开故事,通篇贯穿了二十世纪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学术追求和人生的风骨与境界,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诸多著名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所涉有名姓的大知识分子近百人,每一个人都有声有色,个性鲜明,从穿衣打扮到思想言论,再到每个人的成就,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像被镌刻出

来。

《南渡北归:南渡》中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这些灿若星辰的学术巨擘们,在隆隆炮火中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依然坚持办学,培养出大批成就斐然的人才的历史。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难以想象抗战生活的艰辛与困难,然而书中写到;“李庄虽然拥挤不堪,但来往李庄的人从无懈怠;蒙自虽然偏僻,西南联大虽然简陋,但在联大的人时刻不忘国危与争气,于南湖之畔发奋读书,不顾敌寇的到来。”正是有了这些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使得中国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培育新人的能力在大后方有了刚毅坚卓的延伸和发展。 大师们“南渡”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另外一批南渡的人。为了普光气田的开发与建设,为了国家的“川气东送”大工程,为了人民用上洁净天然气的需要,一大批石化人告别家人与朋友,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从黄河之滨“南渡”到长江流域,来到了川东北的巴山深处。无论是川蜀之地的闷热潮湿,还是山野之乡的蛇虫鼠蚁,甚至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没有击退石化人勇往直前的决心。普光是孤独的,很多人要面对与家人孩子的两地分居,甚至在没通高速前,去趟达州市区还需要在蜿蜒的山路上辗转几个小时;普光是危险的,作为高含硫气田,伴随着天然气从气井出来的硫化氢甚至能在瞬间致人于死地;普光是艰苦的,山里的生活的

单调乏味是无法与城市的五光十色、霓虹多彩相提并论的。然而,石化人们在这里坚守着!烈日骄阳下,他们背着沉重的空呼穿梭在装置里的各个设备间;风霜雨露中,他们带着沉重的工具奔走在各条管线旁,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朗月当空,都可以看见他们如红霞般灿烂的红工衣。他们时刻铭记着普光气田满负荷安全平稳运行的责任与使命,坚守岗位,勇于奉献,他们的对气田的热情,如同山头上的火炬在熊熊燃烧着!在这里,他们开发了中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在这里,他们建成了亚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天然气净化厂;在这里,他们每年为东至上海的沿线人民生产百亿方的净化天然气!他们是普光的英雄,是中石化的英雄,甚至是国家的英雄!

昔有各界大师们不畏战火硝烟、颠沛流离,坚守着中国的学术与文化;今有普光的石化工人们不畏艰难困苦、寂寞孤独,坚守着中国的天然气事业。尽管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可是他们的信念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强大而奋斗!作为一个石化新鲜人,我要向这些学术大师和石化前辈看齐,在艰难中坚守理想,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不断的奋斗中为石化的发展和祖国的天然气事业贡献力量!

普光是一首诗,我要用青春在这里写下最雄壮的史诗; 普光是一支歌,我要用激情在这里唱响最高昂的赞歌; 普光是一幅画,我要用梦想在这里画下最华彩的篇章!

推荐第5篇:《南渡北归》读后感[推荐]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一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二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我已经读过有几个月了,这三本书很长,足有170万字,能让我一气读完,足见它的魅力。看的过程中和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内容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电影院宽银幕的前面,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炮火炸毁了家园,大师们在敌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争斗、坚忍、奋进。

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几次都是开了个头没有写下去,也许是闷在肚子里的情绪太多,也许是好多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这样一直耽搁了下来。过去几个月了,遗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现在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约束的记载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

第一当是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名门之后,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迁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当是有感而发。抗战期间,他力主史语所南迁四川李庄镇,保住了史语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这些都足见一名文人领袖的社会良知和正义秉性。他,对友真诚,想方设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济当时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级争取资金为陈寅恪治疗眼病,而自己就在辗转宝岛,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山东有这一豪杰,当是山东人之骄傲,傅斯年者,当是山东人之最优秀的代表。

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悲剧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国使命,有文人志气,有隐士情怀,好在盛名之下,几次危机都得以险过。

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时就热衷政治,南昌起义失败后,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可以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

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他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他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金岳霖为其痴守一生,那时在李庄镇逃避飞机轰炸时,随身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林之间的书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梁辗转一宿,决定让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没有答应。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来梁、林故去,其子梁从诫为金养老送终。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爱情和亲情,但是他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好多,比如胡适、王国维、沈性仁、闻一多、刘文典、熊大缜,等等。这还要感谢作者岳南,把那段历史作了恰当的还原,把一个个人物描写的那么接近于他们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动的故事。

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镛的镛字拆开做笔名,而穆旦则把姓拆开,把“木”字改为“穆”字,取名穆旦。这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但当时的穆旦就是怀着决绝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几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诗《冥想》中这样写到:“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一幕、这句话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耐与奋争。

还有些故事,比如胡适临危受命赴美担任大使,几经纵横捭阖,有力地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贷款,后却被宋子文排挤,到处游荡讲学时的凄凉与坚持;刘文典见夫妻打架,被丈夫质问“你管不着”时,一句“蒙自这地方还有我管不着的事”,狠抽对方几个响亮耳光,把对方吓傻的文人骨气与幽默,等等。这些事情之所以让自己感动,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真性情,对方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由感而发、尽情表达,没有掩饰、没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这是做人的大气。二是为国为民,他们为国家命运而争,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与不公时,我们自然就会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戏、戴高帽,虚张声势,是纯政客,是投机者,他们的所作作为是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时事造英雄。蒲家庄聊斋园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说的是蒲松龄屡试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斋志异》的故事。同样道理,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择,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刚才说的是天时,下面说的是地利和人和。纵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并且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儿子看《迪咖奥特曼》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人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复、慢慢成长”。

三是日美之间的差别。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效仿。中国一代大师好多就是用这笔钱完成出国深造的,那时一艘邮轮上不知站着多少将来的大师。当时,日本也迫于无耐签属归还条约,但包藏祸心,实际1925年至1937年中国仍支付日本赔款4573亿日元,日本当然用这笔钱来发展军事,后来侵略中国。在这里,我要声明,我不是说要感谢美国,本来就是侵略所得,当然它们也有战略考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带头,放弃庚子赔款支持中国教育,中国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师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自由,在这个时代,有闻一多的舍生取义,有鲁迅的正义直言,有朱自清的极度矛盾中隐忍的忧伤,还有胡适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不同侧面的自由。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熊大缜!他太伟大啦!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军正面抗日的事迹正逐步搬上荧屏,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们重新认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可还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好多还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三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宝岛。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宝岛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宝岛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宝岛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宝岛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宝岛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推荐第6篇:南渡北归

(1937年)此时的日本人十分清楚,要彻底击垮一个民族,除动用武力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予以摧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彻底征服。但“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权威逐渐南移,唯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南开成为抗战以来中国第一所罹难的高等学府、燕京、清华)。”因此,日本军队决不会轻易放过平津高校和高校中的民族文化精英以及珍贵的文化遗产。事变前就把平津高校作为重要征服目标而虎视眈眈的日本军队,终于将南开大学置于炮火之中,开始了精神上的征服。P18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来到梁思成家,神色紧张地对梁说自己刚才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内,这是自己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成归国时,卢瑟福博士出于对中国的好意而特别赠给的。为了这一份全世界都禁运的极其珍贵的高能物理材料,赵忠尧历尽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把它带回祖国。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黄昏时分,梁、赵二人开车出城,冒着被日本军队和随日本人来到中国的高丽浪人打劫的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进入显然是被日均骚扰过,散乱不堪,人去楼空的实验室,在特殊伪装的角落将盛装镭的铅桶启出。二人借着朦胧的夜色,驱车驶出已变得阴森恐怖的清华园,躲过日军的盘查,伴着咚咚的心跳,返回城中。

赵忠尧在一个偏僻的胡同下车后,携带这份珍宝悄然隐入夜幕不见踪影„„

此时,流亡的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的教授、学生及部分家属,几经辗转纷纷来到长沙,相聚于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属于陌生的地方。大家相互见面,自是感慨多多,当初在北平夜幕中与梁思成分手的赵忠尧,把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向长沙进发。为躲避日本军人与伪军的盘查,他绞尽脑汁,昼伏夜行,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当破衣褴褛、蓬头垢面的赵忠尧,在离北平一个多月后,拄着一根木棍,手提咸菜坛子,晃晃悠悠地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认为是一个乞丐未加理睬。待这个“乞丐”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从内室出来送客。赵忠尧医生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P25

清华校方为聘请“四大导师”任教,可谓不遗余力,其中一个被后世广为称道的鲜明特点是,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在“四大”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而王、梁、陈等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较为年轻的陈寅恪连个学士学位也未拿到。梁启超的“文学博士”称号,则是他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之后由美

国耶鲁大学赠予的。尽管头上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帽子,但三位却学贯中西,堪称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陈寅恪放洋十几载,于哈佛、柏林等美国、欧洲名校转过一遍,众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完全市委求知而读书。当年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中国学子,陈寅恪、吴宓、汤用彤等三人为誉为“哈佛三杰”,风头强健,为同辈所瞩目。而陈寅恪更是人中之龙,其学问之广博精深,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境,为学术界推崇备至。P31

推荐第7篇:远去的大师 ——《南渡北归》读后感

与一本书的邂逅,就如与人的相遇,有些时候也是需要缘分的。很多次的在鞍山市图书馆的馆藏书里寻觅,也很多次看到这一套是那本的书。可以看看是国内出版的,并且作家不是很熟悉的,一直就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那个黄昏的傍晚,残阳的余光照射在书架上。在寻觅了几圈之后,百无聊赖之下翻看了几页,蓦然就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

《南渡北归》描写的是从七七事变开始,国内考古界的一些前辈大师颠沛流离的命运。而在这个其中,书中也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的背景经历,很多史实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书共分三部:《南渡》描写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内各个大学逃避战火南迁的过程;《北归》描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到内战全面爆发前这段时间的内容;《离别》描写的是内战爆发后这些学术大师们由于选择不同而造就的不同命运;书中在描述这些大师的命运之余,对各个历史事件也投入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并且史料内容非常丰富,很多史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第一次触读。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我们了解的非常之少。由于最近几年读了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突然对这样一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南渡北归》让我们从一个方面看到了这个时期的风貌。

有些时候,我们回眸历史,更多的是愿在历史中发现值得吸取的教训,值得回忆的芳华,而能够在未来避免重蹈覆辙,能够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历史,不论如何打扮,都不能失去最基本的一些事实。有些时候,我们只要去还原一下而已,至于对错,那就各有公论了。

《南渡》一开始,就是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史实七七事变。书中大量的注释段落将七七事变过程中各色人物的行为通过史实进行了详细的呈现。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避讳张自忠等人当时抱着息事宁人态度对日本人抱有幻想的错误判断。还原了历史人物作为人在历史大事件的涡流中身不由已的状态。知错能改、知耻后勇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张自忠、宋哲元等当初在七七事变中作出错误判断的将军们,最后以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的骨气。

如果没有这样一次变故,民国那些灿若星河的大师们,在他们学术的道路发展下去,必将为中华民族留下更丰厚的一比财富。以往的时候,一提到民国,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苦大深仇的印象。而三本书读下来,蓦然有种春秋大梦如梦方醒的感觉。突然感觉,那个时代,是个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那种条件下,一群人抱着一种奋发的精神,做出了很多后人无法企及的成就。从书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个真正秉承胸怀天下的中国人,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三本书里最让人唏嘘的就是第三本《离别》了,就如书名一样,那是一个离别的时代,让我们的记忆永远的停留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让我们的辉煌在那里戛然而止。兄弟阋于墙,也许是这人世间最悲痛的事情之一了吧,面对波涛汹涌的时代变迁大潮,能够真正置身于度外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当我们今天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应该深深的反思,是什么让我们错失了那些璀璨的学术之星;又是什么,让我们与我们的文明本源渐行渐远;还有什么,让我们在迷茫的路上久久徘徊而不知归路……

大师远去,虽然有些煽情,但却是已经不再。而我们的土壤,仍然承受不起擎天巨木,但愿每名爱好读书、爱好思考的人们,能够从前辈大师们的命运坎坷中得到启示,为再造大师积淀起丰厚的土壤;让我们的文明,能够再次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Ps:本书的精彩之处大多出于注释,请各位喜欢的童鞋一定要选带注释的版本阅读。

推荐第8篇:南渡,北归,离别

南渡,北归,离别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十一在北京和同学逛西单图书大厦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套三本,其实两年前就已经全部出版的《南渡北归》,看到书名的时候就心里一震。已经很久没有一本书可以只凭借书名和正反封面寥寥数语的简介就带给我阅读的冲动了。回到学校之后就把三本书从图书馆借来。尽管以前已经对这段历史有过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当把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这段往事之中,依旧会是那样心痛,常常在读完一两章之后就不忍卒读下去,不愿看到之后那阅尽人间沧桑,世间冷暖的疾风骤雨和如血的残阳。

记得最早读过的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南渡西迁的历史是在苏步青和谈家桢两位科学家的个人传记之中,二者当时又都在浙江大学执教,因而最早了解到的是浙大西迁的故事。如今回忆起来,不知是因为两位老者历经沧桑之后的淡然心境还是本身就具有的乐观心态,在那段历史中仿佛我得到更多的是科学家们蛰伏在贵州山区艰难的环境中依旧专注研究,继续科学事业的光辉事迹。

而在后来的学习中,除了浙大,才知道那段历史中还有一个“西南联大“几乎逆天般的存在。即便到现在,清华、北大、南开,其中的任何一所对于学子来说都是心驰神往,何况三位一体的西南联大。记得大学一次放假回家前借来一本关于西南联大的小书,一路上十几个小时读得兴奋地几乎没有睡觉,当读到刘文典先生月下讲《庄子》,讲《红楼》的宛若仙人的潇洒风范,在著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激情澎湃之中恨不得时光流转到70年前的抗战后方,倾听那些可以用“一堂课,甚至一席话”就改变人生的大师们的讲说。

然而国难毕竟是国难,即便再乐观的人,即便再轻描淡写的回忆,隐隐约约之中依旧会有那种肃杀的悲凉心境。当日军兵临北京城下,无数的学生、教授乃至更多的平民,沿着唯一可以出城的道路向南逃亡,拥挤,混乱乃至对生命的渴

求,照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慌乱的逃难途中,逃难的人群一点点丢弃所带之物,正如一篇文章所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到最后你才知道对于你什么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那些教授们来说,自然是他们视若生命的书稿乃至那些对民族科学生死攸关的东西。当赵忠尧几乎丢弃所有行李只抱着一个咸菜坛子——只因为里面藏有归国时导师赠送的50mg放射性镭,昼伏夜行,逃脱日军的盘查,从北平一路步行到长沙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像乞丐一样见到梅贻琦校长之时,“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而读到此处,又有多少人不为这些先生的爱国心和对科学的执着而深深震撼。

当国土进一步沦陷,即便是已经退到昆明的联大教授和学生,也要在日日常有的轰炸之中艰难度日。而由于空军力量的薄弱,甚至出现了“明日下午将有27架飞机前来轰炸”的“轰炸预报”,而对于此,除了“躲警报”别无他法。后来联大学子的回忆中常常带着一点戏谑和调侃,然而我想那是他们经历之后的淡然吧,身处其中的人想必不会在疯狂的轰炸之中如此淡定。而对于故城的思念也就融入到每一个南渡之人的血液里,如陈寅恪诗中所言,“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生平„„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突然觉得对于国民党大溃退之时留守岭南,至死再也没有北上的陈寅恪先生来说,这几乎是一句谶语,但他至少在抗战胜利到建国前那动荡的几年中曾经北返故都,而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和药物的稀缺,又有多少学者或者他们的子女再也没有等到北归的一天。

当时局变迁,对于这些从胡适、蔡元培先生的时代走出来的学者们,最大的阻碍似乎已经不再是日军的侵略,而是校园中高潮迭起的政治运动和两党之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到了抗战后期,年轻的学子们几乎都无法在校园里安静下来,或明或暗的斗争逐步使学生们远离了纯粹的学术氛围,而走向了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抑或是鲁迅先生早已预言的“大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不是死,就是生。这才是大时代。”非死即生,正如后来毛主席所说的“第三条道路不存在”的论断,对于这些奉行自由主义的大师们可谓是一段悲剧人生的开始。而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上写下,后来被蔡元培引为北大精神倡导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逐渐为大时代所不容。或许,值得庆幸的是,蔡元培先生已在这个时代即将到临之时沉眠在香

江之畔了。二十多年后,坚守这一信条的陈寅恪在悲凉中病逝广州,那一句曾照耀了整个时代的睿语自此随风飘散。

而随着大时代的到来,这些大师们也就走向了不同的选择,然而历史的残酷在于无论哪种选择都是不完美的。留在大陆的学者后来遭到的不平等对待不必多言,即便是流亡台湾的那些学者们,再也无法重返故乡,最终“归骨于田横之岛”。而其中的很多人,因为年轻一辈的年少气盛,父子相隔,此生诀别。而对于他们的科学研究而言,被困孤岛,即便未有遭到大陆那样的冲击,也因为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做出应有的贡献——譬如李济先生,从年轻到逝世一辈子研究的就是殷墟出土的器物,其成就最终落后于他的后辈,留在大陆,拥有广阔研究空间的夏鼐先生。我想,这对于李济先生来说,一定也是一个遗憾吧。

对于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大时代,乃至之后动荡的数十年间的命运变迁,谁又能完整说出其中的缘由呢?当一批觉悟较早,在解放前就已经跟随共产党的学者在建国之后的运动中以先行者自居,甚至以教育晚辈的口吻训斥,攻击他曾经的师辈人物时,我曾在心里发狠地想,让你们自己也来尝尝这滋味!然而当时过境迁,当他们自己也沦为新一批“反动派”遭到非人折磨的时候,我却不忍再那样去想。个人之于国家,之于时代,无论你再强大,也不过渺小如一只蝼蚁而已。无论是谁,都是被这个时代所裹挟的沧海一粟,没有人可以在这样的政治漩涡中幸免于难。如此,就释然了,或许,当这些曾经居高临下的人自己沦为被人唾弃的对象,他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感悟吧。

当大潮落幕,考古所为陈梦家平反,通知在文字攻击中给陈梦家以致命打击,此时已经病重无法参加的唐兰,唐兰意味深长的说,“梦家还是有贡献的”。读到这一句时我几乎要落下泪来,心里想,这就够了。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也不是每个人在那样的漩涡中都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勇气,但当那个时代结束,能够为自己在那个时候的所作所为做出忏悔,足矣。而对于在漩涡中仍坚持良知,或者即便身不由己之后再悄悄慰问与支持的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而对于知识分子之所以受此劫难,除了大时代的原因,他们自身的弱点或许也无法忽视。犹记得大学上毛概,讲到毛主席为何对知识分子心存偏见和芥蒂之时,原因之一就是在北大的往事带给他的不快经历。正是当时那些大学者对操着一口难以听懂的湘味国语,身为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的偏见或者“不屑一顾”,

在年轻的毛泽东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阴影。而对比上文提到的陈梦家和夏鼐,几乎同等的条件,一个含冤自杀,一个虽经受冲击但终得善终,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论天赋,论才华,如果梦家活着,成就不会比夏鼐小,只因为才华横溢之人常具有的“目空天下士”的自傲,最终在政治大潮迭起之时连遭诽谤和攻击,最终断送了一代才子的报国梦想。

但有时候我会想,这些才华横溢之人所具有的自傲或许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一个人尽所能的体系所带来的正是充分利用他们的才华而相对“无视”他们的性格弱点,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太多的做人处世之道反而阻碍了他们才华的发挥。然而每个人总是存活在一个集体之中,而人又非圣人,他们的才华能否完全展现,他人对他们的咄咄逼人的性格弱点又有多少忍耐度,只能看造化了吧。而这,或许也就是知识分子的悲哀之处。当然,而对于那些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做人信条而为大时代所不容的大师们的悲剧,茫茫苍天,只能归结于命吧。

当不喜政治的胡适为争取抗战贷款,“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临危之际以驻美大使之身在美国奔走呼号,为政府带来一笔笔救命款,却遭到孔宋家族的诋毁最后被迫辞职;当陶孟和抗战期间苦苦搜集调查,以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方法统计日本侵华对国家的经济损失以便战后索赔,却未想在政治大浪中,国共两党都基于自己的政治利益,都放弃索赔,留在大陆的陶孟和甚至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手创立的社会学被当作伪科学被取缔。而那一麻袋手稿在新世纪居然在北京一处垃圾场重新被发现,然而依旧没能被重视起来,读起来就未免让人心酸。想起那句诗,“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大师的命运,大抵如此。

“南渡残生梦独多”,“北归残梦终成空”。天欤?际遇之不幸欤?徒增后人伤悲!

推荐第9篇:稻香渡读后感

孙嘉翌 新荷朵朵

这个假期,我可是受益无穷。不仅参加了“团省委小记者冬令营”,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意义,还举行了“家庭春晚”,找回了自信。最重要的是,我读了一本书——《稻香渡》。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这本书也是曹文轩精品集中的一本。本书以“章“为单位,刻画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秃鹤》那个故事。

秃鹤本名叫陆鹤。秃鹤是同学给他起的外号,因为他是一个小秃子。大家都喜欢用手去摸他那滑溜溜的光头。开始,他也不在意,但之后,同学们好像已经把他当成了嘲笑的对象。

一天,秃鹤上学带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桑桑夺过他的帽子,并当飞盘似的与同学们在空中扔来扔去,耍猴一般耍着他,还把它挂到旗杆上了。急得秃鹤直跺脚,却也无能为力。眼泪汪汪地朝他们喊:“帽子我不要了!”转身就走了。

然而,秃鹤并没有罢休。

在五所小学会操时,因为他是光头,所以校长及蒋一轮不让他参加会操。他一气之下戴着帖子参加了会操,并在做操时把帽子扔了出去,引起了全场的哄动,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一下子被影响了,自然没有拿到冠军。秃鹤以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

但其实,秃鹤也很善良。

春节来临时,油麻地小学要举行文艺汇演。桑乔校长决定演话剧《屠桥》,其中有一个角色是伪军连长,在剧中是个秃子。而选定的演员却不是秃子,为此,可愁坏了大家。这时,秃鹤自告奋勇报了名。校长同意之后,他努力背台词,抓紧时间排练,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取得了第一名。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身体或身体上有缺陷的人,但是我们没有尊重他们,反而嘲笑、看不起他。有些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就可能伤了他们的心。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尊重他们、善待他人吧!

推荐第10篇:《枫林渡》读后感

《枫林渡》读后感

最近,我一直在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枫林渡》。书中有许多人物,有高傲自大的妈妈和童童,慈祥的奶奶和外婆,宽容大方的稻虎哥和懂事爱动物的蓝蓝,还有爱主人的短尾巴,

《枫林渡》这本书不知让我流下了多少次感动的泪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蓝蓝过生日,妈妈请了许多有身份的客人,嫌弃奶奶是乡下人,怕给家里丢人,于是就用一张电影票把奶奶打发出去看电影了。蓝蓝知道后,不管客人奔出去找奶奶。看着奶奶的背影,想起了自己在乡下过的10个生日时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奶奶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对蓝蓝的生日从不马虎,每次提前一个月便开始数日子进行准备了。当我看完这一章,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打心眼里就开始尊重起蓝蓝的奶奶了。还有一次,因为妈妈的原因,奶奶回枫林渡了。外婆知道了,便给妈妈讲起了蓝蓝小时候,年轻力壮的人都要去要饭,更别提早失去劳动力的奶奶了,奶奶带着着蓝蓝去检麦穗,捡回来了,做成饼给蓝蓝吃,自己却吃菜坨坨。冬天的时候,奶奶把自己棉裤里的棉花掏出来给蓝蓝做衣服,自己却穿单裤。蓝蓝生病了,就让稻虎哥钓鱼给蓝蓝吃。。。。。。后来,蓝蓝也走了,她留下了一封信,信里面说:春天到了,我回枫林渡了,去找奶奶了,去找稻虎哥了,这是枫林渡最美的季节,希望你们也来看一看。

我喜欢书中的童童,童童虽然高傲自大,但是童童后来受到了外婆的细心教导,做了一个尊重别人听话的好孩子,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

我更喜欢书中的外婆,她身为一名市长,拥有的很大的权利,但是她没有一点骄傲、自私,她平易近人,幸好有了她,才使差点变坏的童童改邪归正,懂得了亲情重于一切的道理,学会了尊重别人,不能因为有了权利而胡作非为。人如果没有高低之分,在平等的社会人们才能和睦相处,没有因为权利引发的斗争,那么世界就会变得美好,犹如天堂一般。

通过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个深深的道理:做人一定要谦让,是大的总要让着小的,就向稻虎哥一样,做什么事总是要先想着别人,再考虑自己,这样一来,别人开心了,你自己帮助了别人,也会很开心,快乐的!

五年级五班:杨乐坤

辅导老师:张莉

第11篇:枫林渡读后感

《枫林渡》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看了曹文轩写的《枫林渡》。这是一个悲悯有温暖的故事,在凄风苦雨中,不足一岁的蓝蓝被奶奶接到乡下。十年后,在乡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又被妈妈接到城里。在整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蓝蓝和奶奶。

在枫河边,蓝蓝是一个聪明,伶俐,又能干的小姑娘。可是在城里,就显得笨手笨脚了。过了很长时间,蓝蓝就抱着从枫林渡带回来的叫“短尾巴”的猫,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我并不爱哭,但是这本书却一次次戳中我的泪点,是我一次次落泪。第一次,蓝蓝过生日,妈妈请来了许多有身份的人,觉得奶奶在这里不合适,就用一张电影票把奶奶打发走了。蓝蓝知道后,竟不管客人,本出去找奶奶。看着奶奶瘦小的身影,蓝蓝不禁想起,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枫林渡过了整整十个生日了!虽然奶奶穷,但奶奶从不马虎的过蓝蓝的生日,每次都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数日子准备了。看完这一章,我的泪水已打湿了书本,不由得从心里感激蓝蓝的奶奶。还有一次,奶奶回到了枫林渡,那是因为她把蓝蓝的妈妈和外婆惹生气了,被迫离开了。

在蓝蓝的小时候,年轻力壮的人们都要去讨饭,更别提早已失去劳动力的奶奶。于是,奶奶就带着蓝蓝去捡麦穗。捡回来了,炕饼给蓝蓝吃,自己吃草坨坨。冬天,奶奶把自己的棉裤里的棉给蓝蓝做棉衣,而自己一老人家大冬天的穿单裤„„不知不觉中,泪水已成河。

我对这几章特别有感触。为什么蓝蓝第一次在城里过生日妈妈要赶奶奶走,难道就是因为奶奶她老,在那些有身份的面前抬不起头,怕被别人笑话吗?蓝蓝和奶奶相依为命10年了,每个生日都是奶奶给她过的,在蓝蓝心里是离不开奶奶的,凭什么让奶奶走?蓝蓝这十年,不都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养起来的吗?你这个妈妈又不怎么关心她,凭什么让奶奶去看电影而不在家中给蓝蓝过生日?凭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堂,每个人的天堂都是不一样的。我和蓝蓝的当然也是不一样的,蓝蓝的天堂是他的奶奶,而我的天堂是我的父母。我们的天堂都不一样,但是都是这个天堂为我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亲情重于一切的道理。学会了尊重别人。我们应该放下我们的骄傲,放下自我的权利。不要有高低之分,只有平等的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愉快的生活在一起。

第12篇:《觅渡》读后感

读《觅渡》有感

《人杰鬼雄》的压卷之作《觅渡》,是一篇评价瞿秋白的散文。秋白去世半个世纪了,为什么人们至今以至永远怀念他,纪念他?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从容赴死?当然有这些因素。而梁衡在散文中却绕过这些,突出地评述了秋白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几十年来,描写秋白、纪念秋白、评价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是第一个从人格上剖析秋白,一层层逼近秋白人性的最高境界,用秋白的人格魅力在读者心中搅起了轩然大波。难怪此文一出,先后有百多家报刊转载,难怪秋白的女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诚哉斯言!信哉斯言!记得当年《觅渡》一出,我们几个先睹为快的人,便不约而同,相互推荐。此后的几年里,我读此文不下十遍,每读一遍,就觉得和秋白接近了一步,但又总觉得和秋白有说不尽的话。秋白一生是一幅读不完的名画,梁衡的《觅渡》是一篇读不尽的散文。

梁衡评价瞿秋白的话:“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或许,这句话是最能概括整本书的内涵的,也是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以瞿秋白的才干,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名医。但他却偏偏选择了革命家这条路。他的壮烈牺牲,我们在无限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景仰和崇敬。梁衡评价其为“舍其事而成其心”,也就是宁可放弃轻松安逸的生活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于是,我想:人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何为人生价值?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我以为,就是高远的目标。那怎样的目标为高远?我觉得至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即可。梁衡在《读韩愈》中写道:“他(韩愈)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枉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这也是“舍其事而成其心”,韩愈在大一统的江山上被金銮殿上的御笔指来划去,他的生活或许不像瞿秋白那样是主动放弃轻松安逸,多少有点无奈与悲凉。但生活的坎坷并没有消解他善良的心灵,他的心中仍然是有那么一种精神,一种目标。虽然这目标比之于在朝廷上辅佐君王、治理江山小得多、卑微得多,但仍是符合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中国文人的良知的,那就是既然为官,就要造福一方百姓。“舍其事而成其心”,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一颗善良之心,也成就了一方水土的安宁祥和。所以说: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己于他人都为有利。

梁衡说过:人生的价值恰在于昭示过程的进行。“目标的出现也是一个接一个的,人生的价值不会因一个目标的实现而宣告完成,相反的,在完成一个个目标的过程中,人生的价值才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曾一次次地被杨善洲的事例深深感动。做了一辈子的地委书记,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本应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舍其事而成其心”,在一个目标完成以后,再寻求到了新的更艰难的目标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是植树造林。老人走了,换来的却是翠林青山。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此一个人定不会空虚,而且定能快乐长久。所以说,一个能够“舍其事而成其心”的人,能够不断寻求目标体现人生价值的人,是能真正体悟生活美好的人。

但我并不是说要“成其心”必须“舍其事”。我们之所以铭记瞿秋白、韩愈、杨善洲这样的人,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和人生价值因为他们的悲剧和苦难而增添了些许的更为人夺目的光芒。但是不舍其事而成其心的人仍是有的,比如歌德一生养尊处优、荣华富贵,也照样能独领一帜,成为世界文学星空上的明星。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想要成其心,要实现人生价值,假惺惺地去受点苦、磨点难是不行的,关键是那颗心是否坚定、是否本善。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不愿吃苦,没有人生目标的追求,而是一味地渴求安逸的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余秋雨曾说过:“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我更愿意把这种“舍其事而成其心”的精神说成是文化人格,它所支撑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不苛求我的文字能对这个社会有多大的改观,但至少,我们应该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唯其如此,才不致于使灿烂的民族精神沦于黯淡。

“舍其事而成其心”,短短一句话,承载的是很多很多„„

第13篇:《枫林渡》读后感

第1篇:《枫林渡》读后感

天堂,是每个人都想去的地方,但每个人对天堂的主意都不一样,对于枫林渡主人公蓝蓝来说,有奶奶的地方就是天堂。

这本书写了蓝蓝和奶奶来到城市市长外婆的家,但又因为不习惯回到枫林渡的故事。我是一个不爱哭的人,但这本书里总戳中我的泪点,让我一次次落了泪。有一次,蓝蓝过生日。\"妈妈请了好多有身份的人,觉得奶奶不适合在这,就用一张电影票把奶奶打发走,蓝蓝知道后,不管客人奔出去找奶奶,看着奶奶瘦小的身影,蓝蓝不禁想起,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在枫林渡过了整整十个生日了!虽然奶奶穷,但奶奶从不马虎蓝蓝的生日,每次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数日子准备了。\"看完这一章,我的泪水滴湿了书本,不由从心里尊敬蓝蓝奶奶。

还有一次,奶奶回到了枫林渡,因为妈妈,外婆知道了很生气,把别人告诉她的话告诉了妈妈\"蓝蓝小时候,年轻力壮的人都要去要饭,更别提早失去劳动力的奶奶,奶奶就带着蓝蓝去捡麦穗,捡回来了,给蓝蓝吃炕饼,自己吃菜坨坨。冬天,奶奶把自己棉裤的棉给蓝蓝做棉衣,自己一老人家冬天穿着单裤……\"不知不觉中,泪水已成河。

我最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对这本书这么有感触了,因为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奶奶。她带着长大,把一切最好的给我,尽量满足我的需求,她比妈妈懂我,知道我的所有爱好,不管什么时候,她都是我的支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堂。我和蓝蓝的天堂是自己的奶奶。奶奶已不再年轻,我会更珍惜现在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奶奶,我爱你。

第2篇:《枫林渡》读后感

这是一个悲悯又温暖的故事。凄风苦雨,一个不足一岁的蓝蓝被奶奶带到乡下,十年之后,在乡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又被妈妈接回到了城里,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而且,还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就让我来介绍主人公蓝蓝,她从小就和奶奶在乡下一起生活,过的无忧无虑。十年之后的一天,蓝蓝和奶奶一起住到了城里,当时的蓝蓝十分的紧张,但是,在城里出现了可爱的童童、和蔼可亲的外婆、温柔热情的妈妈之后,使蓝蓝心中的惶恐消失了。渐渐变得自然起来。

这本书里有让我难过的一幕:蓝蓝有一只可爱的猫,叫短尾巴,有一次被妈妈和童童打了几次之后,断了两条腿跑了,突然,一辆垃圾车正在向后面倒车,一不小心压到了短尾巴,短尾巴连一口气都没有了,就这样和小主人告别了。

这本书里有让我生气的一幕:有一次在蓝蓝不在家时,童童打破了妈妈新买的瓶子,童童怕妈妈打他,说是短尾巴打的,妈妈原来就十分讨厌短尾巴,短尾巴又打坏了新买的瓶子,十分生气,举起鸡毛掸子打短尾巴,打了四五下之后,含着眼泪跑了,人类不应该打动物!

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打动着我,让我一一牢记在心。

第3篇:《枫林渡》读后感

暑假,我去书店选了一本书名叫《枫林渡》的书,这是一个悲伤而又温暖的故事。我读完这本书后,感触很多。

这本书的主人公蓝蓝与平民奶奶相依为命。十年后,又被傲气的妈妈接到城里,与傲慢的弟弟一同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

和城市生活的新鲜感同时到来的,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带给蓝蓝和奶奶的巨大压迫感。刚进市长小院的时候蓝蓝甚至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原本在枫林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蓝蓝,被逼的学钢琴。她手又笨又小,先天条件并不好。可是妈妈非要蓝蓝学习钢琴。甚至在练习时只要弹错一个音,就要用小棍打双手,直到打改为止。这也让外婆和妈妈起了争执。最后妈妈同意放弃了学习钢琴,但却偷偷把蓝蓝和童童转到市委机关小学。这让原本听话的童童越来越傲气。又是外婆教育了童童,才让他像原来那样听话。

身为市长的外婆,不利用权力办事,而且非常谦和。就像一个平民一样过日子,大家都很尊重她。但是城乡之间,市长小院和大杂院的差距,让大家没了尊重,失去了亲情。兄妹俩帮奶奶做家务,童童撞破了头,妈妈便不断的指责奶奶,最后把奶奶逼回了枫林渡。没有了奶奶,蓝蓝一天也过比下去,偷偷的也会了枫林渡那个自由自在的地方。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市长外婆的印象十分深刻,她身为一市之长,不自傲,平易近人。所以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是平等的,权利代表不了一切,我要通过我的努力创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社会!

第4篇:《枫林渡》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曹文轩的最新小说《枫林渡》,总的感觉就是很沉重。

这是一个悲悯又温暖的故事。一场空前的浩劫,让不足一岁的蓝蓝被奶奶接到乡下。十年后,在乡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又被妈妈接回城里,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和城市生活的新鲜感同时到来的,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带给蓝蓝和奶奶的巨大压迫感。城乡之间、市长小院和大杂院之间的沟壑,摧毁尊严,撕裂亲情,而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辉则让故事有了光亮和温暖。这部小说选取了童年书写中一个不太被其他作者所关注的厚重主题,叙事从容而富有张力,令人在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对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最基本的价值命题有了深切的领悟。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是什么使蓝蓝放弃了妈妈和城里优越的生活而重新回到枫林渡陪伴奶奶?是妈妈的世俗和偏见,看不起农村人,过分的虚荣造成的,我不喜欢文中蓝蓝的妈妈还有罗阿姨,她们太无情了,让奶奶和稻虎哥没有尊严,太可恶了,幸好有是非分明的姥姥,才使差点变坏的童童改邪归正,懂得了亲情重于一切的道理。学会了尊重别人。

第5篇:《枫林渡》读后感

最近几天,我细细品味了曹文轩的《枫林渡》,这是一个悲悯又温暖的故事,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蓝蓝的外公外婆被送到了山洞里关押,而父母亲则被送进了森林里的小木屋居住。没办法,不足一岁的蓝蓝只好被奶奶接到了枫林渡。不幸的是蓝蓝的外公在山洞里被活活地饿死了,她的爸爸被树木压死了。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蓝蓝的妈妈又艰难地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叫童童。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终于有一天,蓝蓝的妈妈和外婆被释放了出来,她们立马写信给蓝蓝的奶奶,叫她把蓝蓝送回城里来。可是,和奶奶相依为命了十年的蓝蓝,却非常舍不得。在蓝蓝不住地请求下,妈妈把她们都接到了城里。在新家里,虽然一切都很漂亮,很新奇,但奶奶和蓝蓝却觉得一切都很不自在,媳妇也一直把她当做仆人来使唤,而蓝蓝的外婆却是个很明白事理的人。

有一天,妈妈带蓝蓝和童童去学校上学。在学校里,天真无邪的蓝蓝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而童童却变得越来越自私,什么事情都不会。外婆知道后,想尽一切办法让童童吃了一些苦头。渐渐地,童童也开始明事理了。就这样,一家人一起生活了一年多。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非常想念家乡的奶奶终于按捺不住,但为了不让蓝蓝伤心,自己就一个人偷偷地回到了枫林渡。蓝蓝知道后,收拾好行李,留下一封信,也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枫林渡……

这个故事让我有了深深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人性的伟大和命运的捉弄……

第14篇:枫林渡读后感

曹文轩的枫林渡写的是一个悲伤而又温暖的故事,写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中,权力、财富……让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一堵半透明的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曹文轩枫林渡读后感,希望能帮助你解决问题!曹文轩枫林渡读后感篇一

一个悲伤而又温暖的故事,写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中,权力、财富……让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一堵半透明的墙。

最近,我读完曹文轩的作品《枫林渡》。让我领悟了人生的许许多多。

这本书的主人公蓝蓝与平民奶奶相依为命。十年后,又被傲气的妈妈接到城市,与傲慢的弟弟童童一起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可就在城市富有生活的新鲜感到来时,一堵无形的高墙给蓝蓝和奶奶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

刚进市长小院的蓝蓝就连手脚都不知要如何摆放。原来在枫林渡自由自在的她,被妈妈压迫学习钢琴,经过外婆争议才放弃钢琴。可是妈妈有偷偷给他们兄妹转学,这让童童越来越骄傲,又是外婆出面教育童童。童童在家人的教育下不再傲慢无礼,学会了尊敬他人。

帮奶奶做家务,可意外接二连三的发生,童童一摔跤头破了。妈妈看见不停指责奶奶,最后将奶奶逼回了枫林渡。没有奶奶的蓝蓝一天也呆不下去,也偷偷回到了枫林渡,回到了那个自由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我对市长外婆印象十分深刻。她身为一名市长,拥有庞大的权利,但却没有一点自傲,平易近人。有一次她叫工人修下水道,但自己也帮忙拎水桶,还弄脏了衣服。

她也经常教育童童做人不能骄傲,不能因为有权利,就胡作非为。

放下自我的骄傲,放下自我的权利!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平等的社会!

曹文轩枫林渡读后感篇二

在放暑假之前,学校统一让每个年级的学生读一本课外书。还要做好笔记、画一幅手抄报、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家长也要写一篇读后感。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要阅读的书名叫:《枫林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

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有:蓝蓝、奶奶、童童、外婆,还有妈妈。这篇文章是一个悲悯又温暖的故事。蓝蓝不满一岁时,就被奶奶接到乡下。蓝蓝、奶奶,还有哥哥一起在枫林渡渡过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来,奶奶靠做鞋子卖钱给蓝蓝攒钱上学。十年后,妈妈来到乡下把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接到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在院子里一堵高墙带给蓝蓝和奶奶一种巨大压迫感。后来,奶奶回枫林渡了,蓝蓝知道了,也没跟外婆和妈妈说一声就走了。我喜欢文章中的奶奶,她非常善良,十年来,她对蓝蓝的细心照顾,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她也像慈爱的母亲一样。我不喜欢妈妈,因为她娇生惯养童童,所以童童骄傲自满的原因不只是因为童童,妈妈也有错。外婆虽然是市长,别人见了她都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其实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童童非常傲气,但是,经过外婆的教诲,知错就改,所以现在他不在骄傲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曹文轩枫林渡读后感篇三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曹文轩的《枫林渡》。这是一个悲悯又温暖的故事,在凄风苦雨中,不足一岁的蓝蓝被奶奶扔到乡下。十年后,在乡下和奶奶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又被妈妈接回城里,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在这个故事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蓝蓝和她奶奶。

在枫河边,蓝蓝是一个聪明、伶俐,又能干的小姑娘,可是在城里,显的她有点笨手笨脚了。过了很长时间,蓝蓝就抱着从枫林渡带回来的叫“短尾巴”的猫,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奶奶一年到头总穿着大补丁的衣服,而妈妈不顾奶奶的反对买下新衣服后,奶奶还是舍不的穿上。奶奶用手捏着袖口,看看新衣服满脸是笑。因为奶奶在乡下穿的很简朴,很节约,所以到城里,一时半会还没适应。

奶奶也很热心,见到外婆有几双旧的鞋子,于是熬了三个通宵,一针一线做出了一双布鞋来,外婆欢喜的很。

童童见奶奶在收拾包包,立即报告蓝蓝,蓝蓝一步也不敢离开奶奶了,晚上,蓝蓝安静的睡在奶奶房间门口的地板上。外婆说:这许多年,他奶奶是怎样把他拉扯大的,这里头的困苦和艰辛,只有这孩子心里最清楚。我的外婆对我也特别好,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给我做饭,长大我一定要报答我外婆。

童童转学了,转到了市委机关小学,因为四年级慢额,所以蓝蓝就没转,妈妈想要把她的女儿调教成一个文静,高雅,有教养的美丽的姑娘,但蓝蓝毫无兴趣。枫林渡拍来一份电报,说稻虎哥今天下午三点钟来,可没过几天,又被童童气走了,蓝蓝很伤心,对童童也更加讨厌了。有一次,短尾巴走到了妈妈的房间里,童童把妈妈的花瓶打碎了,还说是短尾巴弄的,妈妈气得把短尾巴打受伤了,短尾巴跑了,但很想它的主人,所以每天晚上都到主人窗下看看。我邻居家养了两只小白兔,我非常喜欢它们,我每天喂它们吃蔬菜,胡萝卜,它们就像我的亲人。最后奶奶走了,蓝蓝也走了,因为枫林渡有她的亲人,很快乐,在这里一点都不快乐。我的外婆每天都陪着我,陪我聊天。

蓝蓝的奶奶真好,太伟大了,把蓝蓝拉扯了十年。

以后我要孝敬我的亲人。也要像他们对我一样,给他们做饭,陪他们聊天,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

第15篇:保留心中净土《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保留心中净土《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学期末,刘书记推荐给我一套《南渡北归》,兴冲冲抱回家。正巧老爸打电话,我便告诉他自己得到了一套好书,谁知他说自己已经看完了,并感叹了一句:那个时期的学者、教育家真的太难了!这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要尽快读完。但阅读的过程是艰难的,几度哽咽、泪眼婆娑。今夜除夕,抬望眼万家灯火,一派祥和,我终于读完《南渡北归之南渡》的最后一句——相忘于江湖,无可自拔地陷入沉思当中。

《南渡北归》一共三部:《南渡》、《北归》和《离别》,该书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在民族危亡、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里,不屈不挠的学术追求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操。

整部书以七七事变“烽火照京都”开篇,一个个学术性的研究机构就是在抗日的时代大背景下成立、迁徙、苦苦运转,一名名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就是在战火连天的危亡时刻求学、成长、苦苦求索,一位位贡献卓绝的大师就是在喧嚣迷乱的世景中不忘本心,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旷世惊人的宏篇。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大师云集清华园,王国维作为“甲骨学的鼻祖和新史学的开山”,最终却投身一跃凊华园昆明湖“自殉文化″,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清华国学硏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也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历史学家梁思永的父亲。他永远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子女们苦心选择今后所走的道路,只是为了民族复兴;在自己的好肾被协和医院切除后,不仅不予追究,反而为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而发文为其开脱。—代大师的陨落,阐释了“师魂″的博大,正是因为许多大师的“舍小我,为大家,为民族”才唤醒了蒙昧的国人,拯救了垂死的中华!

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他们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

国破家亡之际,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知识分子,更是令人心生敬佩。1937年日军攻占北平城,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清华教授赵忠尧历尽艰难险阻将50毫克放射性镭带回国,又在北平陷落之时冒着生命危险潜回清华园,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藏着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抗战期间,梁思成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调查中国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

在日寇的轰炸之下,知识分子心忧国难,将课堂搬到树林山沟,延续文化的薪火,坚持学术的追求。在本书中我了解了西南联大,理解了“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那在战火纷飞当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大学,简陋地堆砌在断墙残瓦之上。炮火连天,它曾几度搬迁,从长沙到昆明,再到蒙自,辗转坐落于西南边陲。它没有大楼,没有亮堂的教室,也没有散发着墨香的图书馆,有的只是茅草屋、铁皮房,还有拥挤的宿舍;有的只是忧国忧民、发奋苦读只为救亡图存的青年学子,一个个英姿飒爽、不甘沉沦;有的只是诲人不倦、辛勤备课只愿为华夏造就更多学界精英的教授,一个个明达聪慧、不畏艰辛。时局的动荡和生活的艰辛永远磨灭不了知识分子的志气,永远侵蚀不了联大教授的“师魂”!体会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艰辛岁月,我怀想着过去不会上网查资料而是视书如命的日子,如今的我们哪有他们当年的苦读经历,哪及他们当年的刚毅坚卓!自思应倍感珍惜,与知识苦恋,无愧“灵魂”,无愧“师魂”!

中国遭逢劫难,大师们仍能于红尘喧嚣、世景迷乱当中保守心中的一方净土,让灵魂飞扬,让精神永驻。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上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在日军无情的铁蹄践踏下,在隆隆炮火的逼赶下,南渡的知识分子发岀了声声振聋发聩的悲鸣,谱写了一曲曲壮哉人心的赞歌。那个时代在知识分子救亡图存中熠熠放光,在中华儿女齐心抗战的推动下滚滚向前。一去不返的时代留下的璀璨印记,我在《南渡北归》中寻了,明了。

第16篇:南渡北归读书笔记[推荐]

南渡北归

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冯治安师何基沣(一一零旅)旅吉星文团奋起反抗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儿子张学良,承袭父职,自任奉天军总司令。

1930年,蒋介石国民政府中央军与冯玉祥、阎锡山(山西军阀)-中原大战,130万人参战。 1930年底,张学良助蒋有功而荣升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

1931年1月,冯玉祥旗下“五虎上将”之一的荣哲元任第二十九军军长。 日本军队本着“军刀既已拔出,焉能不见血而入鞘”既定方针。 7月29日,南开大学被日军轰炸,开始精神上的征服。

9月10日,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北临时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临时大学选址:长沙市韭菜园一号原美国教会所办圣经书院。 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知识分子大撤退开始。

7.29,北平沦陷,下午,日军进清华园骚扰。参观为名,将窃取的大批珍贵图书、仪器设备用卡车装运出校园。

9月3日,大批日军进驻北大第一院和灰楼新宿舍。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文学院院长胡适

北大中文系教授罗常培。

善后工作落在北大秘书长兼历史系教授郑天挺身上。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清华大学教务长潘光旦

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 清华大学教授金岳霖。

清华大学保管委员会:汪健君 施廷镛 阵传绪 傅仼敢 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

理学院院长杨石先组织师生向校外转移图书、设备。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 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 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 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 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

梁思成夫妇隐居四川南溪李庄。

美国哈弗大学归国名士吴宓,登门聘请“帝师”王国维。 后人,“不观王国维之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 梁家三位公子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

长子梁思成1924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次子梁思永1924留学美国哈弗大学。 三子梁思忠,1926留学美国西点军校。 “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攻读的史学奇才,陈寅格。

王,梁,赵,陈,被后世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当年“哈弗三杰”陈寅格,吴宓,汤用彤。

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的年轻海龟“李济。”哈弗三年,攻读人类学专业。

李济人生转折点-国际级地质学大师丁文江。剑桥,格拉斯哥大学求学七载,取得中国地质界领袖地位,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 1925年6月15日,(1925-1929)国学研究院教职员名单: 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格; 讲师:李济:

助教:陆维钊(同年九月辞职,由赵万里接任)、梁廷灿、章昭煌 主任:吴宓 助理员:周光午 事务员:卫士生

王国维“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

清华,美庚子赔款,退款办学。1911年,4,29清华学堂正式开学,清华历史由此开始。 北大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傅斯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历史(陈寅格)、语言(赵元任)、考古(李济)。后增设人类学组,由留美博士吴定良主持工作。

光绪二十五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皇家大学校校长)王懿荣患疟疾抓药,发现甲骨文。是认定商代文字第一人,确认了甲骨文世之无匹的学术价值,同时开创了甲骨文研究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商代历史研究的序幕。

董作宾和李济,梁思永挖掘安阳殷墟。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小屯)文化三叠层按存在时间先后划分的科学依据。这一伟大发现,“证明殷商文化就建筑在城子崖式的黑陶文化之上”。 梁思永对后岗三叠层的划分,成功地构筑了中国古文明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使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有了划时代的飞跃。

1932年文物装箱南迁-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国宝南迁大行动。

1948年,这批宝物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品随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院之宝。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1938年1月中旬,根据国民政府指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9月28日,昆明大轰炸。

1940年5月14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上将衔总司令张自忠。 5月16日,张自忠在宜城壮烈殉国,时年51岁。当夜,中方派一个师的兵力强攻落入日军手中的张自忠将军之躯。

同济大学是由一个在上海行医的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战时迁移至宜宾东部长江南岸的(四川南溪)李庄古镇。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9.27,德军占领波兰首都华沙,波兰完全沦陷。5.26英国海军下令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敦刻尔大撤退是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清末,天津教育家严修创办以新学为主的家塾,聘其父陶仲明担任塾师,陶孟和随父就读。1901年,陶仲明病故,张伯苓继之。1904年严氏家塾改为敬业学堂,陶孟和仍旧在比就读。1907年,学堂迁入南开地区并改称私立南开学校。代表人物:梅贻琦、周恩来。 中基会,原是为管理美国第二次退换庚子赔款,于1925年成立的一个行政管理机构。1924.5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将中国庚子赔款之余额及利息约1200万美元退还给中国,分期支付。美国的目的是出于保持在中国的长久利益,传播美国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考虑。

第17篇:李清照与南渡前后词

李清照与南渡前后词

一、南渡词人

婉约:李清照、朱敦儒、叶梦得、朱淑贞 豪放:张元幹、陈与义、李纲、岳飞

二、李清照词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

(一)李清照的《词论》

1、《词论》(节选):

2、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1)“五音”、“五声”、“六律”、“清浊”等词语的含义。 (2)对苏轼等人的批评。 (3)“别是一家”说与苏轼“自是一家”说比较。 词论:词别是一家,对苏轼等人的批评 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端礼):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晏殊、欧阳修、苏轼:皆句读不茸之诗尔 王安石: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晏几道:苦无铺叙

贺铸:苦少重典

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二)李清照前期生活和创作

1、前期生活:

2、李清照前期词:《如梦令》其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她热烈而大胆地表露爱情、讴歌爱情,在客观上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冲击,总的来说,此期的作品词调明亮轻快,洋溢着青春活力,代表作品有《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醉花阴》(薄雾浓云)、《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3、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貌

题材上以吟唱爱情、人生为主,意象多从室内外和日常起居中选择,风格委婉轻盈。

(三)李清照后期生平与创作

1、李清照家破夫亡和中晚年的漂泊。

2、李清照后期词作。《声声慢》《渔家傲》《永遇乐》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把个人的遭遇和时代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具有更为丰厚的情感内涵,词调也转为沉郁凄怆、悲凉哀惋,代表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镕金)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区别,特别突出了词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立地位。有《漱玉词》。 3.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特点。“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四)女性词特征:

1.女性自我形象的系列展示

(1)少女:聪颖、活泼、调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2)少妇:细腻敏感,深于情感。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3)嫠妇:饱经忧患,多愁善虑,不忘故国---《永遇乐》---《声声慢》 《声声慢》: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通过抒写作者在深秋黄昏的真切感受,倾诉了她国破家亡、夫死寡居的无限愁苦,抒发了她百无聊赖、无所寄托的浓重悲哀,也曲折地反映出忧时伤乱的爱国情绪,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2.女性自我情怀的抒发

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用生命承载苦难的痛苦精神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南歌子》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最杰出的词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的词向来被视为“婉约正宗”,在后世被推崇为当行本色的典范。其词作能自出机杼而不依傍古人,时人称之为“易安体”。易安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女性的身份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缠绵凄惋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和内心世界,打破了以往“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格局,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女性自觉意识。

(2)善于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现复杂微妙的情感变化,在起伏回环的语脉中传写出女性特有的深婉细腻的心理状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而又难以言传的真切感受,并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3)语言独具个性,极善于从日常生活口语中精心提炼出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以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也善于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因而其语言既清新淡雅,又通俗浅易,既有典雅的文人趣味,又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五)艺术技巧

1.善于描绘事物细节和具体情节,来表达人物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外

《声声慢》:淡酒、急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

2.运用婉曲回环的手法, 给人一唱三叹、韵味悠深之感

《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善于把抽象无形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

“愁”有形体、长度、浓度、重量、量器、伤人、走窜 4.锤炼语言见“本色”

(1)语言清新,自然本色,明白如话,生动形象,饶有余韵 (2)善于提炼口语,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3)善于从生活中自铸新语来生动地描绘事物 (4)叠字、叠句的运用

(六)“婉约”之正宗

王士祯《花草蒙拾》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易安体:李清照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

(七)中西比较:李清照与白朗宁夫人

朱敦儒

1.朱敦儒是一个心路历程较为曲折、词风也不断变化的词人。南渡之前,他身为太平之世的布衣高士,以清高狂放自许,词作也以超脱尘世、笑傲王侯为主调,多写其名士风流、裘马轻狂的生活,词风婉丽明快,代表作品有《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南渡之初,饱经离乱之苦,由难民――隐士而变成倾向抗战、关怀国事的从政者,词作境界遂大,多忧国伤世之作,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词风沉郁苍凉,代表作品有《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经过仕途沉浮后,他晚年又消极退隐,重新回归到早年的潇洒出尘之路,词作主要写隐逸生活的情趣,词风清旷闲淡,代表作品有《好事近•渔父词》六首。有《樵歌》(一名《太平樵唱》)传世。

2.朱敦儒的词一扫北宋末年绮靡雕琢之习,继承苏轼而又有发展变化,自成一家,被称为“朱希真体”,在两宋之交的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是以词言志这个大派别中介于苏轼和辛弃疾之间的过渡性人物。其词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其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词风,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一生心态情感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

(2)其词的风格虽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演变,但就基本情调而言,仍以学苏轼的旷达超逸为主,词境略有扩大。

(3)其词常常以寻常口语、俚语度入音律,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把士大夫之词引向通俗化,使词恢复生动活泼的“本色”。 张元幹和张孝祥

1.南宋前期词坛出现了一批爱国士大夫词人,他们的词直面现实的苦难,以呼吁抗战、谴责权奸、感怀时事为创作主题,充满了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在词风上激昂慷慨、刚健悲壮,成为上承苏轼豪放风格,下开辛派词人先河的重要作家,这其中以张元幹、张孝祥成就最高。张元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多花间樽前之作与绮罗香泽之态,风格妩媚秀雅;

南渡之后,他的创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用词直接反映现实、干预政治,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加强了词的社会功能,雄放悲凉,遒劲慷慨成为此期的创作主调,作品大都洋溢着一股抑塞磊落之气。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历来被推为张词的压卷之作。有《芦川词》。

2.张孝祥把苏轼作为效仿的楷模,一方面学苏词的“豪”,另一方面则学苏词的“放”,因而其词作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感怀时事的豪壮慷慨之作,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涉及到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朝廷内部的和战之争,洋溢着蹈厉骏发、激越豪迈的爱国主义激情,直抒胸臆,淋漓酣畅,最能体现时代的精神。

另一类是抒发个人逸怀浩气的潇洒出尘之作,这些作品大都是以词来吟咏人生情怀,超旷飘逸,最能体现词人胸襟的坦荡、阔大,也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代表作品有《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念奴娇》(洞庭青草)。有《于湖词》(一作《于湖居士长短句》)传世。

第18篇: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刚看完《南渡》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惑着,怎样的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后无来者”的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一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中国还很闭塞、落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注重功名的,但是偏偏有逆天下人所好、离经叛道的人。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梁启超不光自己在中国宣传新思想,把先进的文化带回中国,更让自己的子女踏上了治学之路,并且净捡荆棘密布、无人问津的路来走。中国人没有搞建筑的,他就让梁思成去美国读建筑。中国冷僻的考古事业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洗礼教化,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人的不凡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伟大的父亲,而中国普通百姓从蒙昧中的渐渐觉醒,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像梁启超一样不计私利、只为改变祖国现状的大师。他们携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漂洋过海,终是砸开了愚昧落后的大门。这可谓“为天地立心”了。

“立命”之说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是“为生民”而“立命”。被称作“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和他的夫人最令我感动。艰难困苦的逃生路上,他的夫人“悄悄叮嘱女儿:‘王妈妈和我们奔波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的人有发自肺腑的关怀。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的位子。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迫于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的教授职业。书里这样写道:“此时他的右眼视

网膜脱落,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他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为生民立命”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的写照。

张横渠所谓“绝学”指的是儒学,在此就让“绝学”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的学问。如果将“继”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不管是董作宾的“五期断代说”,还是老金的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这众多大师学者中,我最钦佩的还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先生毕生追求着他的理想。他鼓励胡适之、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的守旧派,这种学术的“自由”之风,不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术自由,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既往圣之绝学”的很好的例子吧,而且,这里的“学”可谓包罗万象,“继”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张载将“为万世开太平”放在最后,或许是以此为四者中最高境界。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中国成百上千的学者、学生踏上了南迁之路。同是南渡,但各人的表现确实迥然有异。在书里,我们看到有爱慕虚荣的女同学,逃亡途中还不忘装扮一番,我们也看到了像闻一多一样坚决主战,甚至有点儿狂热的“愤青”,更有如陈寅恪、吴宓一般沉着冷静,参看时局之人。但是无一例外,作者所说的大师,都是为国奉献,渴望“万世开太平”的仁人志士。抗战期间,傅斯年曾一度担任国家要职,在逃亡路上呕心沥血。1939年1月20日,他为爱子仁轨画了一张旅程图,题记日:“小宝第二个生日,是在牯岭外公外婆家过的。爸爸在南京看空袭。生下来三年,走了一万多里路了。”一席话读来不免令人唏嘘。傅斯年舍弃个人安危,甚至顾不上出生不久的孩子,但是却不曾放下自己的责任和事业。董作宾、李济等史语所的专家,为了不让出

土的文物损毁,更是想尽办法运输转移。更不用提北归后的闻一多了,用一颗穿过头颅的子弹,咆哮出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爱!这些为万民开太平之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我突然想起在书里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在这风雨之秋,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退缩,只有鼓起勇气,坚韧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恩格斯

本书的封面有一行极其醒目的宋体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了很久,作者的这一席话究竟有何意味。我觉得先有必要探讨一个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时代塑造大师,还是大师铸就时代。

最大、最不可忽略的背景就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和征战。辛亥革命前后,国家科技落后,人民愚昧麻木,那些留过洋的青年,在见证了他国的强盛和我国的贫弱之后,有了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够把西方的一套搬到中国来。自然,这种渴望不会终止于物质,为了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对民主政治的渴求也在人群中爆发。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守旧派,有革新派,有想做回皇帝的,也有呼吁民主共和的,军阀割据的现象极为严重,外国势力也颇为猖獗。社会上没有一股可以强大到独霸天下的力量,各个利益集团互相制约。这似乎有点儿像我国历史上孕育了“百家争鸣”局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复杂,对任何思想没有过多的压制,也无从压制,这就促成了当时人们在思想上的极大自由,从而为一批大师崭露头角营造了合适的土壤。如果说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一个大师萌芽的阶段,那么抗战时期的民族存亡危机,则直接催生了大师的生长。中国军队军备落后,面对强大日军无可奈何,这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忧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留学之路,他们不只是为自己而学,更是为让祖国强大而学。当他们

背负上了国家的荣辱,就有了鞭策自己的强大动力。曾昭燏在给傅斯年的信中就曾透露过自己的心境,她说祖国缺什么,她就学什么,不再学别人学过的,以免浪费资源。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对此我深以为然。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的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一句提示

文章两部分开合有度。

从张横渠“立心”“立命”谈起,揭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来源,这就把握了问题的根本。

文末上升到“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结得好!

第19篇: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刚看完《南渡》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惑着,怎样的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后无来者”的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一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中国还很闭塞、落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注重功名的,但是偏偏有逆天下人所好、离经叛道的人。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梁启超不光自己在中国宣传新思想,把先进的文化带回中国,更让自己的子女踏上了治学之路,并且净捡荆棘密布、无人问津的路来走。中国人没有搞建筑的,他就让梁思成去美国读建筑。中国冷僻的考古事业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洗礼教化,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人的不凡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伟大的父亲,而中国普通百姓从蒙昧中的渐渐觉醒,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像梁启超一样不计私利、只为改变祖国现状的大师。他们携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漂洋过海,终是砸开了愚昧落后的大门。这可谓“为天地立心”了。

“立命”之说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是“为生民”而“立命”。被称作“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和他的夫人最令我感动。艰难困苦的逃生路上,他的夫人“悄悄叮嘱女儿:‘王妈妈和我们奔波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的人有发自肺腑的关怀。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的位子。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迫于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的教授职业。书里这样写道:“此时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他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为生民立命”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的写照。

张横渠所谓“绝学”指的是儒学,在此就让“绝学”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的学问。如果将“继”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不管是董作宾的“五期断代说”,还是老金的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这众多大师学者中,我最钦佩的还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先生毕生追求着他的理想。他鼓励胡适之、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的守旧派,这种学术的“自由”之风,不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术自由,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既往圣之绝学”的很好的例子吧,而且,这里的“学”可谓包罗万象,“继”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对此我深以为然。

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的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一句提示

文章两部分开合有度。

从张横渠“立心”“立命”谈起,揭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来源,这就把握了问题的根本。

文末上升到“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结得好!

第20篇:《枫林渡》读后感(优秀)

枫林渡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就叫做——枫林渡。枫林渡是一个地名,是在乡下。很久以前,不足一岁的蓝蓝被奶奶带到了乡下。十年后,在乡下与奶奶相依为命的蓝蓝和奶奶一起随妈妈来到了城市里,住进了外婆家的市长小院。

在城市里,蓝蓝还有一个弟弟——童童。和一大群大杂院的小伙伴,还有一只叫短尾巴的乡下小猫。因为童童家里有许多学校里的同学家里都没有的东西,比如汽车之类的,所以在学校里大家都把童童当成大司令,什么都听他的。于是,童童渐渐地骄傲起来,开始向大家炫耀,大家见他这样骄傲。便开始渐渐地不去理他。于是,童童在他们那里总是装得很牛气,总是说自己家里东西又好又多,而他们家没有,大家越是不去理他,他就越牛气。因此,经常跟别人吵架。

放暑假的时候,蓝蓝把在乡下的哥哥稻虎请到家里来,但是童童一直不把稻虎放在眼里,一天,稻虎终于憋不住了,和童童打了起来,正当他们打的分不开时,妈妈回来了,童童一见妈妈回来了,便躺在地上大哭,妈妈一见童童哭了。拉起来一看,他的耳根旁有被稻虎抓下的三道血印儿,便骂稻虎,说稻虎是哥哥,童童是弟弟,你不能欺负他。稻虎收了委屈,到房间里哭了一会儿,突然,稻虎抓起衣服跑了出去,他身上带着钱,本来就准备走的,现在,他已经执意要走了……

自从稻虎走了以后,奶奶也打定念头要走,可是,奶奶希望在走之前看到蓝蓝能和妈妈亲亲热热地在一起,于是,奶奶咬咬牙,开始冷淡蓝蓝。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蓝蓝早日从身边赶跑,赶到蓝蓝妈妈身边!蓝蓝只剩下短尾巴了,于是,她更加爱它了。

妈妈看见蓝蓝和短尾巴每天分不开,很反感,觉得妈妈还不如一只难看的猫。她便把怒气都发泄到短尾巴身上。可是短尾巴很乖呀!它从来不像别的猫,也觉不去别人那里撒娇。可是有一天,短尾巴不知怎么走进了妈妈的房间,童童正好在舞木头大刀,手一滑,刀飞了出去,把妈妈买的花瓶打碎了,妈妈听到声音,走到房间一看。看到满地的碎片,便问童童是不是他打碎了,童童一见短尾巴也在,便说是它打碎的。妈妈生气了,拿起一根棍子,关上门。跟短尾巴争斗。过来一会儿,等蓝蓝回来走进房间想去抱短尾巴的时候,短尾巴已经从之前被它撞碎的玻璃处逃走了。

几天后,蓝蓝的朋友发现短尾巴在一个墙洞里。于是叫来蓝蓝,可是它什么也不吃。过了两天,清洁队的人发现一群小孩总围着一个墙洞,一问,知道里面有一只猫不出来,就用铁锹去驱赶,短尾巴终于跑了出来,前面,垃圾车正在倒车,短尾巴已经跑不动了,它朝市长小院急切地叫着,当蓝蓝打开窗户的时候,车轮已经压到了短尾巴身上,蓝蓝吓得闭上眼睛,等蓝蓝再睁开眼睛时,短尾巴已经被垃圾车运走了。

又过了一个月,奶奶在买菜的时候不小心把腰给撞到了。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外婆决定家里什么事都不准奶奶做。可是有一天,童童早上又在指示奶奶做这做哪,蓝蓝终于忍不住打了童童一顿,在学校里,童童又因为一件小事和同学也打了一顿。回到家,外婆听完经过后,批评了童童,童童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后成为了一个好孩子……

后来有一天,童童帮奶奶晾衣服,结果不小心摔倒了……事后,奶奶背着蓝蓝回到了枫林渡,过了几天,蓝蓝也背这家人回到了枫林渡,她还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

这本书告诉我:人不可以太骄傲,不然的话,谁都会嫌弃你。人一定要谦虚,才会有好朋友。人不可以只注重外表,要看看他们心里想得是怎样的。就像有一句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枫林渡读后感(二)

细米,本来是一个单纯的男孩子,和其他所有乡村里的孩子一样,他爱脸红,喜欢在田间和同伴嬉戏,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然而随着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的到来,这个叫梅纹的女子,改变了他的生活。他们初次相见,彼此就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后来漫长而温暖的岁月中,细米一边在梅纹的引领下走向前方,一边开始暗恋着她的声音、她的举止以及她身上所有的一切,而她在那段孤独无助的时光里;似乎亦更深刻地陷入了一种对于细米的不可名状的眷恋。一种非恋情的恋情,在一个到处是河流与芦苇的水乡世界中令人感动地展开着,处处风采飘逸,处处诗意流动。

“月亮越升越高。是个好月亮,薄薄的一片,十分纯净。天空蓝得单纯,偶尔飘过云彩,衬得它更为单纯。天空与月亮,就像一块蓝色的绸子展开了,露出了一面镜子”这就是梅纹和细米登上芦苇丛中的了望塔,看到大自然神秘而美丽的景色,细米生来便有一种发现自然中美的天赋,淘气而又腼腆,瘦小而又胆大,充满了想像力,更有自己的主见。我相信细米的不少非凡举动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他惩罚小七子,如他骑发疯的大白牛,如他为了梅纹而去偷考试卷子,但最让我倾心的是他用一把小刀在满世界刻下的图象,还有他在竹林背后的高墙上创造的一幅巨大的“壁画”。这就是细米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的“精神之美”所在。而对应的,梅纹能够以她的不同于乡间的,女子独有的敏锐的感觉,来开发引导细米。在梅纹的启发下,细米对于艺术有了一种心灵的自觉,于是他在精神上走向了成熟。

梅纹曾满腔热忱地推荐细米的雕刻参加县文化馆的展览,可是当文化馆的人很敷衍潦草地处置细米送来的作品时,梅纹气愤了,指责他们是不懂艺术的“白痴”,同时也放弃了让社会承认细米的艺术的念头。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告诉我们,文化馆看得上还是看不上细米的艺术已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艺术带着细米的精神不断地飞升。因为艺术,细米的生命才变得更优美,不仅细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如此。这就是曹文轩要在《细米》这部小说里告诉我们的。正如前面所说,细米生长在乡村,虽然有些野性,但他的心灵先天就孕育着艺术的元素。梅纹来自城市,她对艺术有一种自觉的认识,但她面对细米浑沌的艺术世界时也感到了新奇和迷惑,她后来终于明白了,细米以及他父亲这两人的“心灵与血液里暗藏着与艺术息息相通的东西”,她对细米的帮助与其说是引导,不如说,是共同创造。所以,最少我认为,从思想主题上说,《细米》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成长小说,贯穿着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现代思想。但在审美思想上,作者却采取一种反现代的姿态。读曹文轩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始终在追求着、扞卫着古典审美理想,这简直说得上是力挽狂澜之举。我一点一点地看着青铜葵花,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一点点融入那些平淡的故事中。平淡,然而温暖,《细米》同样如此。曹先生在这个文学创作有些浮躁的年代,坚守着那一点自己的麦田,悠然沉静于自己的,带有乡土风情的,温暖的故事,并且如此这般,温暖了所有人。

阅读细米,实际上心灵在得到一次美丽而纯净的心灵旅程,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它不断渗透的人性美,超越自我的审美,同时也含着忧伤的淡淡的诗意,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最为美丽纯洁的感情,也能切实的感受到作者向我们所传递的那种古典大气之美。

“我仿佛是独自漂流到一座孤岛上的人,忽然看到了天水相接的苍茫处,悄然滑动着一叶帆,而且这片白帆显然是朝这座孤岛悠悠而来。”

朋友说,这样仅仅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文字,也便如恋人的一个淡淡的微笑,让你的心在一瞬间春暖花开。

他在为《幻城》作序的时候,说在中国的少年作家中,有这样的作者,对它是喜悦与安慰,我想,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过这样一位,用文字给人带来那么多,幸福与温暖的大作家,又何尝不是一种喜悦与安慰呢?

这是我们的,麦田深处的幸福。

南渡读后感
《南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