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天路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18 07:40:21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天路历程读后感

《外国文学》

——《天路历程》读后感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204班姓名:吕雅琴学号:1211010455

《天路历程》读后感

怀着虔诚的心情,读完了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天路历程》。这本名著是清教徒约翰·班扬在狱中十二载心血凝成的杰作,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本书讲述了一个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遍布的漫漫长旅,从毁灭城出发,经历了许多考验,遇到了各种阴险人物的诱惑和凶险。一路上,基督徒学会了如何抵制诱惑,战胜困难,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天堂的大门向他敞开。书中奇特的想象,丰满的形象,以及时时刻刻透露出的理想主义的热情,都让这本书超越了时代和信仰的限制,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至今仍光彩夺目。《天路历程》是一部可以从多个角度反复阅读的书,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愉悦之感。

事实上,班扬并没有多少经典文学的积累,他在写《天路历程》时依靠的是自己对上帝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后来的批评家所承认的——在文学方面的创造力。《天路历程》对寓言体这一古老文学体裁的运用,对梦境的形式的借用、生动的现实主义描写、和谐的结构安排、戏剧性的对话,以及简洁平易的语言风格,都使它不仅仅是一本宗教著作,更是一部文学经典。

书中的主人公天路客一开始便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接受传道人的指引离开所居住的注定要灭亡的城市,去往锡安山上的永生之地,卸下身上的重担。但是这条路充满了危险,前方只有一抹光,那方向存在着他惟一的希望。人性的缺点,如固执、善变、伪善、虚荣…….这些都被作者想象成天路客在路途上碰到的路人,他们都在干扰着他前往正确的道路。正是在这过程中,他的信仰越来越坚定,人性的缺点被一一克服。他也遇到了两个朋友,信仰与希望,他们陪伴着天路客,人性的光辉被完美呈现出来。

从古至今,人性的丑恶与缺点就从未消失过,它们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之中。天路客走的那段路,其实也可以看成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阻碍着我们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只有怀抱坚定的信仰,勇敢的克服这些缺点,我们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或许在这路上你会孤独,会恐惧,但正如书中所说:“引到永生的门是小的,路是窄的,找到的人也少。”

这本名著的主题便是让人有坚定的信仰。人没有信仰,那么活着便如行尸走肉,没有信仰就不会有前行下去的动力。天路客信仰基督,在路上的危难时刻,他都会虔诚认真的祈祷,他相信主不会抛弃他,所以他也没有放弃,而是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信仰便是他力量勇气的源泉。克莱尔曾经说过:“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没有

规定必须要信什么,但是每个人的心底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心理帮助,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

书中的另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便是它教诲人们摒弃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个时代的诱惑太多,因此走上弯路的人也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们不会自我净化。走错路在所难免,但是很多人却一错到底。天路客发现自己偏离了正确方向后懊悔羞愧不已,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向主忏悔,并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到了最后,那些诱惑已经不能在让他分心了。这便是成长,便是得到了救赎与解脱。

看着天路客走完天路历程,我的心灵也跟着接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它引发了我太多感想。《天路历程》指引我们要向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里面显现的那种博爱和宽容更是令我感到很温暖。现代有很多的人在绝望的时候就选择了自杀,而《天路历程》却告诉我们“被别人杀害只能摧毁我们的肉体,而自杀却把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都摧毁了”,自杀只能解决肉体上的痛苦,而心灵上的痛苦却永远存在。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够抚平心灵上的痛苦,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爱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博爱,而且他宽容一切曾经犯过错但是现在已经悔改过的人,他把他的爱无条件地奉献给世人。现在的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而这本书正是给我

一种精神的食粮,让我从心里上感到温暖,让人感觉到世间中最重要的是爱,而不是一切物质性的东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使我们的物质财富和我们的精神财富同步发展,我们才能够保持心态的平衡,更能够爱自己和爱别人。而对于我的人生路,我会怀着坚定的信仰,无所畏惧的走下去,相信我会到达那最后的永生之地。

推荐第2篇:《天路壮歌》读后感

读《天路壮歌》有感

韩红的一首“天路”唱遍大江南北,青藏铁路的修建让中国人为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条“通天”的桥。关角山、柴达木和天峻大草原,无数的诗意由此生发、万千的感慨从此中来。阿拉伯有天梯的传说,那传说是个悲剧,富有诗意的悲剧;青藏铁路是得修建使我们可以到达离天最近的地方,同样是满含诗意的,不同的是,它富有人文的温情和社会的使命,如同一条纽带,把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不是什么军事家、政治家,我只是万千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天路壮歌》是为战斗在最艰苦的关角一线的同志们作传,更是为我们所有工程建设者立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我们前辈的真实写照。建设者不怕苦,怕完不成人民交付的任务;建设者不喊累,人民的肯定和嘉许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世上本没有路,我们披荆斩棘、凿山填海,路通了,人走的就多了,繁华就不远了,我们也该走了,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其实......,世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路......

我们之所以与流浪的人不同,在于有太多的人要我们关爱,父母、妻儿、朋友、兄弟姐妹......,我们亏欠家人朋友太多太多,希望年迈的长辈还有机会等我们补过,妻儿愿意拥抱我们、给我们机会诉说。

天路是一条路,一条彰显建设者大无畏精神之路,一条绽放人性光辉的温情之路。

在荒野、丛林、山川、溪谷,我们走过,留下路,然后相扶相携继续前行,去开辟新的路---给人走。

读《天路壮歌》有感。

推荐第3篇:《天路之爱》读后感

最近看了本《天路之爱》的书不错,平时就爱写写读书笔记啥的,此一篇算是读后感吧,再和YOKA的朋友们分享下,不知道有没有人也喜欢看这些什么的,可以互相交流,这《天路之爱》吧,真是力荐~~《十月》杂志我差不多期期必买,最近看到一篇叫《天路之爱》,觉得很不错,可能是符合我最近的心境吧,《天路之爱》读后感。故事本身其实和大多数都市题材的小说差不多,无非是都市人中两代人、或是年轻人之间的情感瓜葛,但是这部,对人心底的那种探究挺细的,是我喜欢的类型,不光是情感的表达,还有情感的思考。故事主要是以女主人公紫箐的种种遭遇,来表现她对爱的选择,还有就是因为她是记者,被派去采访和挖掘龙婆时,发现的一系列秘密。所以,故事除了情感,还时而悬疑,时而惊喜,挺有意思的。最想说有以下几点,也是印象很深的地方,就算作是我的读书笔记吧:一是在紫箐和海飞的故事中,有一首仓央嘉措的诗贯穿其中,而且贯穿的很好,有时唯美,有时悲凉。自从电影《非诚勿扰2》之后,仓央嘉措的诗就挺火的,我因为喜欢,之前在卓越也买了一本,确实不错。《天路之爱》里的这首也是我极其喜欢的,\"那一刻,我念诵真言…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那种淡淡惆怅且有些释然的基调,和他俩的故事搭配的很好。哎呀,更和我心的是,我一直就像去西藏,感觉那的文化和风景,这本里这两人的重要一段故事就是发生在西藏,而且两人是驴友的身份,这不是让我还没去西藏就先看了看藏游记嘛,真是好,对西藏更渴望了,赶快提上日程。小说里还有康定,整个川藏线啊,合意合意。二是紫箐为了赌气,为了当一个叛逆女孩,为了故意逆着父亲而轻易的就跟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乔安。我几年前也是这样,认识一个很痞的男孩(其实更像小说里的海飞),当时妈妈很不同意,但越不同意我好像越来劲,当时虽然也知道不适合,但是就觉得快乐就好,当时就有种大人说不可以,我就偏要用行动来反击\"怎么就不可以了\"的架势。她当时的那种叛逆的感觉真的和我好像啊,就是那种不是意识不到,是明明知道错却故意要错的感觉,所以有共鸣,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后感《《天路之爱》读后感》。 后来紫箐真的爱上了乔安,并和他结了婚,我当时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很喜欢那男孩子,后来…女人啊…算了,往事不提也罢。三是,紫箐生命里的这两个男人,乔安和海飞,一个成熟稳重,有责任感,是那种敢于承诺并回去做到的人,是生活中那种可以给人安全感,愿意给心爱的女人一个温暖的港湾的那种,事业也很好,即便一败涂地了也可以东山再起。海飞是那种自由快乐,生活不会给自己太多的条条框框,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一个人,其实,也会认真的喜欢一个女孩,在看似玩乐中也会慢慢靠近自己的梦想。生活中我们的恋爱,也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每个人可能都会教会你一些,有人教会了你认真对待每件事,有人教会了你不要改自己太大压力,开心就好,有人告诉了你太相信一个人会摔的很惨,有人告诉了你即便你很认真的对他,最终也只是对牛弹琴…在他们三个人之间,真的可以感同身受对爱的表达和抉择。四是,可能跑偏了点,我个人也很爱猫也养猫啊,所以小说里的人物除了这些年轻人,我还很喜欢龙婆啊,龙婆一直一个人住,而且养着很多猫,以猫为伴,猫就是她生活的全部,这不是我曾今幻想的嘛,哈哈,住一个有院的房子,然后养好多猫,再想龙婆一样不用上班什么的就更好了。龙婆说\"他们不和你对话,可是他们永远不会伤害你\",我觉得这也是现在大家都觉得孤独的原因吧,害怕受伤害,伤多了就把自己封起来,和小动物在一起,有伴,而且他们单纯可爱,跟我的想法真的好像。最后一点,就是紫箐的家庭,弟弟自杀,姐姐离家出走,妈妈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跟人跑了,一开始,紫箐一直很恨她妈妈,因为她对她所有的印象都是碎片,来自你一言他一语的传说,只是后来,两代人其实有更多的关联和意料之外,而且海飞和紫箐的关系之后也有些变化。总之,挺不错的小说,在这里也细讲不完了,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吧,《十月》杂志第4期,这小说会不会出书就不知道了。最近其实一直比较浮躁,没什么心境看东西,事业感情都不太顺,最近看了两篇感觉不错,能帮我沉淀的,一部就是这个《天路之爱》、一部是《天下没有遇人不淑这件事》。一个让我对自己最近孤寂的感受找到了答案和出口,可能我们的一辈子,注定是要遇见那些人、那些事的,可能我们对亲人会有误解,可是,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亲人更亲的,偌大的城市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无定所。另一部让我减少了抱怨,很多事的结果,都是看我们自己如何去看待,另一部的哪天我在单写吧。对了,一看,《天路之爱》的作者竟然是个80后,我更觉得自己悲哀了,别人都在出书了,我咋还啥都不顺呢,我也该努力了啊。要健康的漂亮~

推荐第4篇:雪域天路读后感

观《雪域天路》有感

学生时代,我总幻想着我以后的工作是怎样的,甚至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在编织着我的美梦,会在一个大都市?一个色彩缤纷的繁华世界?呵呵,然后美美的进入梦乡。如今我工作了,毕业了,分配了,来到了一个到处荒凉甚至没有树木绿叶的地方,来到了一个整日机器轰鸣黄土遍满天的荒野中,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红花绿叶,有的只是临时搭建的蓝底白边的活动板房和码放整齐的建筑物品。从毕业到现在曾几何时,我都没有能够仔细回味每天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上班、吃饭、睡觉、占据了生命的全部,一天天忙忙碌碌,偶尔留给自己片刻的咀嚼,竞体会出“空”“虚”二字,空者,觉得自己的青春年华正在随着生命一天天留逝;虚者,是面对七彩斑澜的世界,总感觉到从头到脚都处于饥饿抑或干渴状态。没有了一点活力,激情也随之慢慢淡去。

一次上网漫无目的的搜索,电视剧《雪域天路》剧情简介映入我眼帘,她犹如久处沙漠中的人期待的那一丝甘霖,她带给我混沌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使我每天忙碌的身体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使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公司,我的行业,我的工作甚至生命的意义。

青藏铁路,多少人为之献出青春,影片中的主人公之一徐向前为了完成青藏高原的冻土研究工作,为火车最终能从格尔木开到拉萨,在本可以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宽裕生活,最终他选择了责任,一个冻土科研者的责任,毅然来到了青藏高原的风火山,在那里坚持冻土的研究工作。那里是一个了无人烟的地方,生活极其艰苦,他没有退缩,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徐向前”一直向科学的高峰前进。令人惋惜的是在风火山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有一天,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高原上刮起了龙卷风而且恰好经过他所住的地方,他每天记录的科学资料被风吹的到处飞扬,为了抢救这些宝贵的资料,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最终他没有完成自己的所要完成的研究,但可喜是他的战友接替他的事业,最终圆满的完成了冻土的科研工作,铁轨最终胜利铺向了拉萨。我们应该向徐向前这样的人学习,拥有责任、不怕艰苦、敢于挑战极限,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的踏步向前……

“逝者如斯夫”,人的生命宛如河水一样逝去不复返回,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如何活着才更有意义,这是我们从小就一直挂在嘴边的问题,可是直到现在却都无法正视。《雪域天路》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一样,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为了“信念”,为了那种征服雪域天山的信念,只有坚持这种信念生命才能如金子般发出属于自己美丽的荧光。

从五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自然灾害、文代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诸大变化,三代修路人三代不同的成长经历,却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雪域天路。三代人的辛酸苦辣、前仆后继,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筑成了世界一流的铁路——青藏高原。尽管他们中有人有过退却,当过逃兵,但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几代人共同的梦想,铺筑心中的天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天路在人间。”这正是那三代铺路人的生命告白。感谢《雪域天路》,能使我正确的正视我现在的工作,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清醒地去追忆生活的意义,以及回味生命的价值。我呐喊“我作

为大西铁路的建设者感到非常的自豪”。放眼明天,我能否织成心中的哈达、筑就心中的天路?我只知道,心不再混沌,人不再感觉空虚,我只有坚持心中的信念,努力去追赶,才能到达属于我的“天路”。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指挥部

张晓红

二 ○一○年八月十八日

推荐第5篇:《天路之爱》读后感

《天路之爱》读后感

篇1:《天路壮歌》读后感

读《天路壮歌》有感

韩红的一首“天路”唱遍大江南北,青藏铁路的修建让中国人为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条“通天”的桥。关角山、柴达木和天峻大草原,无数的诗意由此生发、万千的感慨从此中来。阿拉伯有天梯的传说,那传说是个悲剧,富有诗意的悲剧;青藏铁路是得修建使我们可以到达离天最近的地方,同样是满含诗意的,不同的是,它富有人文的温情和社会的使命,如同一条纽带,把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不是什么军事家、政治家,我只是万千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天路壮歌》是为战斗在最艰苦的关角一线的同志们作传,更是为我们所有工程建设者立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我们前辈的真实写照。建设者不怕苦,怕完不成人民交付的任务;建设者不喊累,人民的肯定和嘉许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世上本没有路,我们披荆斩棘、凿山填海,路通了,人走的就多了,繁华就不远了,我们也该走了,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其实......,世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路......

我们之所以与流浪的人不同,在于有太多的人要我们关爱,父母、妻儿、朋友、兄弟姐妹......,我们亏欠家人朋友太多太多,希望年迈的长辈还有机会等我们补过,妻儿愿意拥抱我们、给我们机会诉说。

天路是一条路,一条彰显建设者大无畏精神之路,一条绽放人性光辉的温情之路。

在荒野、丛林、山川、溪谷,我们走过,留下路,然后相扶相携继续前行,去开辟新的路---给人走。

读《天路壮歌》有感。

篇2:读后感

读《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2个忠告》

——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的人有两大优点:一是把成功者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历,二是把成功者的教训变成自己避开的误区。

在这大学的第一学期里,我有些迷茫了,找不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了,当导员说好书,写写自己的感想时,我想这应该是我充实自己思想的时候了,看到这个书名时,我怀疑自己现在看是不是有些晚,爸爸却说:如果这本书能让你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就不晚。

读了第一个建议的标题时,我觉有一种突然获得力量的感觉:1)你是宙斯,在任何时候,都是强胜者。要想成为一个强者,我们心中就不能有对困难的胆怯。困难是人生都会遇到的阻碍,同时也是强者的恩人,有了困难,才能淘汰竞争者,而使强者得到胜利。《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在监狱里写成的;《天路历程》是彼特福特监狱中出现的;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痛的时候,写成他最伟大的乐曲······一个大无畏的人,越为环境所困,反而越加奋勇,“命运”是不能阻止这种人的前程的!

2)力量专家人人牢不可破的“强者定律” 3)向前扑身强力冲击自己认定的目标。何为强者呢?任何人的强大都必须从自己的心灵强大开始所以说现在的我们除了在知识上武装自己,更要在精神上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充沛活跃的信心,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

4)强者法则,努力在一处挖出井水。5)最漂亮的举动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至。歌德这样说过:“你最适合在哪里站着,你就应该站在那里。”之间的我喜欢东学学西学学,总觉得会的多一些以后可以在各个场合用的上,可是到最后什么也学的不好,不能对一门精通,结果什么事都还没完成。相信我会改正的。

6)无所畏惧,在最绝望之处找到希望。7)贴近明天,只要自信,一切难关都会被撞开。热爱自己的生命,想让自己的生命光彩绚丽就应该让自己树立坚强和自信的性格,遇到困难有胆量去面对,并且有信心处理好,这才是成大事的人应该做得到的素质。不得不说这点我还没能做到,遇事的紧张,慌张,还是不够成熟。

8)大象和老鼠,向强者看齐,你就能强大。许多人做事都是有个模范,想去学人家,但是我们一定要选好对象,有个优秀的楷模,不但能让你不断提升,而且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他。

9)水圈印象,把自己的人生局面一步一步做大。10)珍惜一切,敢于向时间要第一桶金。

11)心中定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手忙脚乱。

12)可信的正比关系,你越热情,回报就越大。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据。这样的例子真可谓事数不胜数。现在的大企业哪一个不是诚信,服务态度第一,这样的企业才会走的更远。

这本书让我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总结前人的经验可以让我在以后的路途中有一个心理准备。坚持,无畏,自信,热忱·····

篇3:读后感(范文)

我读完《光辉的历程》这本书以后,看到了祖国许许多多的发展成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

《光辉的历程》这本书记录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发展历程,从“两弹元勋”到“杂交水稻之父”;从“奥运火炬传递”到“神奇的“天路”,象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现。最让我感动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中黄继光的故事。他不怕牺牲,非常勇敢,

在1952年10月,黄继光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登上了上甘岭西侧的597。7高地,担任爆破火力点的任务。他机智勇敢地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可是,他的一名队友受了重伤,另一名队友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牺牲了,黄继光的左臂也已被敌人打穿。这时候,敌人还有一个火力点没有被爆破,他已经没有弹药了,但黄继光奋然冲向那个火力点,用身体堵住了它。黄继光英勇献身了,在他的精神激励下,我军部队迅速出击,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在这60年里,中国已经告别了使用洋产品的时代,生产出了自己的产品,从而成为了世界强国,正是有了黄继光这样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我们要珍惜前人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争光。让我们以前人为榜样,听从祖国的召唤,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读《光辉的历程》有感

读完《光辉的历程》,我闭目静思,新中国成立前人们的艰苦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幸福,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看见新中国成立前穷人们买不起“洋火”而饿得骨瘦如柴的样子,我看见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们收割着袁隆平生产的杂交稻,边收割边哼歌。我还看见以前的奥运会没有我们的份。我又看见新中国成立,那原子弹爆炸后人们激动得拥抱起来。我感觉到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祖**亲正从黑暗走向光明,我们中华儿女有不可缺少的功劳,这证明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毅力是超凡的,智慧是超强的,精神是可歌可泣,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自己的工业,连火柴都要从国外购买!但新中国后,慢慢地,邓稼先发明的氢弹成功爆炸了!袁隆平生产的杂交水稻成功种植了!海尔品牌也迈向世界了!我们也把“东亚病夫”这个乌纱帽给丢掉了,随即,我们中国戴上了“企业大国”的王冠,但是我们中国人还是没

有松懈,还是在努力着。

通过读《光辉的历程》我还知道了我们中国其它方面

也很强大。

在文艺方面,宋祖英是首屈一指的,她用她那柔美而又嘹亮的歌声感染了每一个人,我最爱《爱我中华》尤其是“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好像听到了宋祖英向往和平的心声。而在体育方面,刘翔已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了,因为他

把克林.杰克逊创造12秒91的记录打破了!

总之,《光辉的历程》这本书,真让我受益非浅,它既让我明白了中国人民为了祖国能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所付出的汗水,又让我懂得了我们这一代,一定要珍惜先辈们克服种种困难,为我们所创造的优越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各门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争取让祖**亲快乐的度过70周岁,80周岁......更能让世人刮目相看!不信,请等

着瞧吧!

读完《光辉的历程》这本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我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改革开放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让人振奋,让人震撼! 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的体育健儿更是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居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改革开放的 30年,放眼望去,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从我身边的小事看祖国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日新月异。听妈妈说,我们的家乡以前特别穷,生活非常困难,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三十年前穿带补丁衣服的人多得是,衣服色彩也很少,一件衣服兄妹几个轮着穿。看的呢?听爸爸讲, 30年前,农村老家里几乎没有电视机,看电视(黑白的)要跑到公社(现在的镇政府)。如今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每家都有

一、两台,我家还买了一台液晶的。电磁炉、电脑、mp5等现代电器也走进了我们老百姓的家中。住的呢?听爸爸说,那时侯也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要到城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日新月异,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除了繁华的一马路,在三马路以南,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热闹非

凡,临街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我们家乡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烈山水上公园,世纪广场,乾隆湖,时代公园等等。这一切,使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面对家乡的巨大变化,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发展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让我们祝福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变得更加强大,让祖国在世界上腾飞吧!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回顾90年来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制作专题片《光辉的历程》。本片由著名党史专家主讲90年历史,配以大量珍贵历史画面,融史实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党伟大而光辉的历史征程

主要内容[回目录]

第一集 知难行易,理论垂统

(118分钟)

中国共产党在90年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和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第二集 奋斗艰辛,奠基立业

(118分钟)

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与新中国的建立。

第三集 治国创业,与时俱进

(103分钟)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60年间的治国探索。

第四集 执政为民,和谐中国

(107分钟)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色与建设经验。

第五集 冷战风云,大国逐鹿

(112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争霸史。

读《光辉的历程》有感

东台师范附属小学拂晓文学社陆美琪

静坐桌前,我静静地读着《光辉的历程》这本书,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许久,许久,我才轻轻地合上这本书。放眼窗外,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鸟儿在翠绿的枝头欢唱;孩子们在浓郁的树阴下无忧无虑地做着游戏;老人们在屋檐下悠闲地听着广播,下着棋;远处的庄稼地里,农民们正愉快地劳动 着??

望着这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我不禁感慨万千: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的**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时,举国上下为之欢欣鼓舞??但人们都不曾忘记,那鲜红的国旗,浸透的是革命者的鲜血: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那漫长的28年血与火的考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的冉冉升起,在中华大地上的高高飘扬!建国后,为了让五星红旗能在天空中继续高高飘扬,中国共产党又是付出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呀!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制止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保卫了伟大祖国的安

全;华国锋、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力挽独澜,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结束了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十年浩劫”;以邓小平同志为省的党中央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开展,“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更是推进了祖国的统一;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加强了党风建设??

这漫长的历程多么辉煌,今天,我们沐浴在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的阳光下,心中的那面五星红旗更加的鲜艳了。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古老的历史,却为古老的英勇而自豪;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烟弥漫的战争,却永远忘不了战争那精彩一页??社会主义的祖国正期待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建设者。我——新时代的少年,愿每天高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去迎接初升的太阳,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读《光辉的历程》有感

荷花池小学 六(3)班 汪倩倩

《光辉的历程》一书,是一本介绍祖**亲六十年光辉历程的书。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心情时而压抑、时而激荡、时而振奋。

六十年来,祖**亲一步一个脚印,写下了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篇章。你看,1949年10月1日,祖**亲的伟大儿子——毛泽东,在**广场壮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祖**亲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看,1997年,祖**亲的又一伟大儿子——邓小平,设计了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蓝图,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祖**亲从此沭浴在万紫千红的春风里;你看,1997年7月1日,祖**亲伸展坚实的手臂,终于把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孩子——香港揽入怀中;你看,2003年10月,祖**亲放飞了自己儿

推荐第6篇:天路历程读后感

天路历程读后感

怀着虔诚的心情,我读完了这则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这本名著是作者约翰本扬在狱中十二载心血凝成的杰作,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本书讲述了一个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遍布的漫漫长旅,充满危险,诱惑与灾难的尘世被他一步步抛弃,只为负罪的灵魂在高天之上得到迎接。虽然这则故事在当今唯物主义观点看来早已过时甚至有点愚昧,但是其魅力也正在于此,书中奇特的想象,丰满的形象,以及时时刻刻透露出理想主义的热情,都让这本书超越了时代和信仰的限制,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至今仍光彩夺目。

书中的主人公天路客一开始便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接受传道人的指引离开所居住的注定要灭亡的城市,去往锡安山上的永生之地,卸下身上的重担。但是这条路充满了危险,前方只有一抹光,那方向存在着他惟一的希望。人性的缺点,如固执、善变、伪善、虚荣…….这些都被作者想象成天路客在路途上碰到的路人,他们都在干扰着他前往正确的道路。正是在这过程中,他的信仰越来越坚定,人性的缺点被一一克服。他也遇到了两个朋友,信实与希望,他们陪伴着天路客,人性的光辉被完美呈现出来。

从古至今,人性的丑恶与缺点就从未消失过,它们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之中。天路客走的那段路,其实也可以看成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阻碍着我们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只有怀抱坚定的信仰,勇敢的克服这些缺点,我们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或许在这路上你会孤独,会恐惧,但正如书中所说:“引到永生的门是小的,路是窄的,找到的人也少。”

这本名著的主题便是让人有坚定的信仰。人没有信仰,那么活着便如行尸走肉,没有信仰就不会有前行下去的动力。天路客信仰基督,在路上的危难时刻,他都会虔诚认真的祈祷,他相信主不会抛弃他,所以他也没有放弃,而是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信仰便是他力量勇气的源泉。克莱尔曾经说过:“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没有规定必须要信什么,但是每个人的心底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心理帮助,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

书中的另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便是它教诲人们摒弃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个时代的诱惑太多,因此走上弯路的人也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们不会自我净化。走错路在所难免,但是很多人却一错到底。天路客发现自己偏离了正确方向后懊悔羞愧不已,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向主忏悔,并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到了最后,那些诱惑已经不能在让他分心了。这便是成长,便是得到了救赎与解脱。

看着天路客走完天路历程,我的心灵也跟着接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它引发了我太多感想,我的人生路,我会怀着坚定的信仰,无所畏惧的走下去,相信我会到达那最后的永生之地。

推荐第7篇:天路不再遥远读后感

山的彼端——西藏圣湖

朋友宗祥,出书了,天路不再遥远读后感。书名《天路不再遥远》,洋洋洒洒17万字,封面封底已定,排版就序。他说等着要我写篇序,然后再付梓。我既是宗祥的好朋友,又是忠实的“粉丝”,真没有理由拒绝他,但我认认真真地表了个态:“写序不敢当,就写个读后感吧!”最近,时间于我太吝啬,宗祥约稿至今已近两月了,我不好意思再推迟。他写的是在西藏从戎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我极其热爱西藏,但没零距离接触过,读后感《天路不再遥远读后感》。 这好像是跟真人学太极剑,只有忘了太极剑的纲要和招术,才能真正地学会运用太极剑。不过我这里说的是指静心的消化吸收,是动笔的心态,大脑尽然一片空白。然后,酝酿了几天,先武装到头脑,而不是牙齿。我读着他,圣洁的感情,他使圣湖边的格桑花更绽放;我读着他,英武的捍卫,他使珠峰的冬雪更厚重;我读着他,赤诚的爱恋,他使人们的鲜血更沸腾;我读着他,守候的热土,他使世界的屋脊更坚挺;我读着他,壮丽的生命,他使日月星辰的见证更雄伟。

推荐第8篇:天路

《天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天路》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单元《路》的第一篇主题课文。《天路》是一首歌颂青藏铁路的独唱歌曲。这首歌,以其展现神奇的雪域风光、优美的藏族民歌的曲调,以及辽远、悠扬而深情的演唱为广大听众喜爱,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歌词共有五小节,前两节描写藏族同胞盼望铁路修到家乡,反映藏族同胞对青藏铁路的朝思暮想。三至五小节是抒情部分,其中第三节和第五节直抒藏族同胞对铁路的由衷赞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这条铁路的意义。第四小节抒写的是藏族同胞目睹铁路修建之时的欢欣和喜悦。全文结构清晰,层层深入,告诉学生路不仅是沟通不同地域的通道,更可以把两地的人民的心拉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天路的含义,领会铁路工人排除万难修建铁路,体会铁路修成后藏族同胞的欢欣鼓舞的心情。

重点:由于全诗感情浓烈,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读中感受藏族同胞的快乐。

难点:在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拉近文章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文章中能“天路”的双重含义。

二、说教法

诵读法: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点拨质疑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讨论。

电化器材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说学法

“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正如叶圣 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具体的学法: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信息收集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亲近美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路?

(山路 马路 公路 高速公路 铁路······)

师:鲁迅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同学们到天上有没有路?没有路,可有一条路就叫做天路?板书课题天路 ,看到天路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质疑后,课件出示问题

1.为什么叫天路?

2.这样的路,施工者们要有什么精神?

3.这是一条什么路?

······

师:请大家学习课后青藏铁路简介,思考这些问题做批注。 交流汇报,畅所欲言。

(1坏境恶劣 2 大无畏 脚踏实地 开拓进取3 团结路 发展路 幸福路 )

(设计意图: 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青藏铁路、了解修筑铁路的施工者的困难、懂得天路的意义;拉近文本与远离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课文轻车熟路,减轻学习难度,化难为易。)

(二)整体把握,感知美

1 .轮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2.你学会了那些新词?或者还不会的词语?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中注意表达 如:我学会某某一节中的某某词

3.自由读课文 思考:每节大概的意思做简洁地批注。

教师巡视后班上交流

a神鹰送吉祥 b 盼望修铁路 c一条神奇的路

d看到铁路的幸福 e走进人间天堂

(设计意图:学生正确流利的读课文,掌握诗歌的大意。)

(三)精读细品,探究美

1.默读课文 想象你仿佛看到的画面 ,你有什么体会?

2.汇报交流第一节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美 : 青青 霞光 祥云 蓝天 静态美

披 飞

带来 动态美

我们用什么感情读出这么美的诗句呢?

轻轻地读一读;

美美地读一读

喜爱地读一读

······

师小结:神鹰带来吉祥,一定是个好兆头。

师过渡:西藏这么美,藏族儿女有好兆头,雪域高原什么样?人们怎样呢?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二四节的异同?

3.交流汇报第

二、四节。

(只有一词不同,第二节是“盼望” ,表示人们希望有一条铁路修到家乡,期盼的心情; 第四节是“看那”,表示天路已经修成,愿望变成现实,喜出望外的心情。)

(出示课件: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的画面。)

(个别读出感情)

师过渡:多少年来藏家儿女因交通不便造成生活上多少困难,多少雪域高原的人们多想走出家乡,到外面去看看,去闯一闯,可是交通不便,他们依然过着闭塞落后的生活,大家说说这条翻山越岭的铁路是一条什么路?为什么这样说?

4.交流汇报

三、五小节

(这是一条神奇的路,把人间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人间温暖”指什么?

(青藏铁路的畅通,带给他们方便,带给他们幸福。)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场面?我们感受到他们什么感情?(各族儿女欢欣鼓舞的情景)

(这两节读出什么感情呢?)

赞美的读一读

幸福地读一读

展望美好未来的 高兴地读一读

欢欣鼓舞地读一读······

谁会背着

三、五节?

(设计意图:通过导语、过渡把学生牵引到诗中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情画意;通过不同层次地读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 四)回顾总结,欣赏美

1.师:当青藏铁路沿线的人们乘上火车去祖国世界各个地方的时候;当世界各地的人们乘着火车去他们那里的时候;当这些地方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他们会想到那些?(党中央的关怀 修筑铁路的设计者精心设计 施工者的不懈的努力)这人间的温暖就是指他们超人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我们感受到了党祖国对人民的爱。

2.师:我们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想。

(五)拓展迁移,创造美

我们一起来欣赏《天路》这首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诗中走出来,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板书 :

神奇 发展 幸福

天路

实验小学

张莉

推荐第9篇:《天路》赏析

《天路》赏析

雄 师 范 学

课题名称:《天路》赏析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09年12月27日

- 0

《天路》赏析

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人心。《青藏高原》从上方属音开唱,《天路》则由低八度主音开声,这就有效地避开了模仿重复的“雷区”。该作品结构为带反复的二段体,4/4拍,羽调式,中速稍慢。A段基本在中低音区徘徊,“清晨我站在青青的草场,看见神鹰披着那霞光……”第一个音以全曲最低的中央C为起点,第一人称开始温和平静地独白:前4句反复再接后4句,为B段的发展做了足够充分的铺垫,A段终结与起始在同一高度,舒缓悠扬的节奏,表达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情感;B段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经过一个2/4拍子的短暂过渡,音乐直接冲向制高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吔)……”作曲家把这个“天”字,放在高潮的巅峰。这个制高点的设置,突破了歌曲创作的常规,一般写法把高潮安排在结尾部分,而印青的处理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这里g2的出现并不让人感觉生硬突兀,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为豁然高涨的情绪开通了一个喷发宣泄的闸口。A段和B段的对比,除了音区的落差外,在歌词“摆字”上也做了精心设计,A段字宽松稀疏,B段字密集紧凑,十分巧妙地利用相同的节拍速度,形成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而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语言。“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特别耐人寻味,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迹落叶归根。作曲家的深厚造诣可见一斑,令人敬佩。

注释:作曲:印青,1971年入伍.大校军衔,1970年他考入江苏省军区某部业余演出队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演唱:韩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当今流行乐坛创作、演唱实力派歌手,其藏文名“央金卓玛” 原唱:巴桑 ,韩红已买断演唱版权。

参考文献:

一、六十年稿件:《天路》

二、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雪域天路》 主演:刘威 奇道 江涛 尹铸胜 夏力薪

集数:40集

语言:中文字幕

类别:国庆60周年大庆的献礼片

- 2 -

推荐第10篇:天路教案

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天路》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把人们耳熟能闻的歌曲引入到课文中,要把资料巧妙地结合到歌曲中去。《丝绸之路》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学情分析

1.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为什么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是修建它时所遇到的的三大的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青藏高原会有一些认识,但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没有亲身体会,只听电视说,都是听的和看的,对于“天路”的称谓只是模糊的概念;特别是在建设这个铁路中显现出中国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实力,学生会感受不深。让学生先完成“唱所欲言”——看课件(青藏高原的美景)——教师表演唱“天路”——看青藏铁路简介——学生讨论——说一说看法——看歌词,理解字、词意思——学生跟唱“天路”——激起

3.学生认知障碍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天路”的称谓。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科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天路》。3.资料的充分利用为理解做准备。4.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诵,让学生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自读自悟,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学生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天路》引出,激发兴趣

1.教师放《天路》的歌曲,学生听后谈出感受。

2.学生看„畅所欲言‟:说一说你知道的路(水路、空中走廊、邮路、海上航路等);

3.思考:你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认为它重要?修建它的过程是怎样?在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4.再放这首歌曲;板书并齐读课题:天路。

二、介绍西藏,青藏铁路

1.学生反馈收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

2.课件出示一些青藏铁路以及修青藏铁路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音、形、意。

2.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流利。

3.抽读生字,检查读音。

4.强调字形。

5.理解词语的意思。

6.自由读歌曲。

7.指名逐节读歌词,正音,小组轮读。

四、快速浏览,歌曲写了什么?资料中又写了什么?

五、课堂小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天路呢?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学唱《天路》

第二课时

一、再唱歌曲,感受“天路”

1.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跟着哼唱。 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二、研读“天路”,仔细感悟

1.思考:为什么称青藏铁路为神奇的天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2.小组交流,回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 汇报第一自然段。

(2) 汇报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3) 汇报建设者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创造了哪些奇迹。

(4) 汇报青藏铁路建成的意义。

【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三、拓展延伸

思考: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彻底改写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奉献之路。

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五、布置作业

1.办一期青藏铁路的手抄报。

第11篇:天路说课稿

《天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文本特点与地位 《天路》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单元路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天路》是一首歌颂青藏铁路的独唱歌曲,而本文正是其歌词部分。

歌词共有五个小节,第

一、二小节叙事描写,写藏族同胞盼望铁路修到家乡,反映藏族同胞对青藏铁路的朝思暮想。而歌词剩下的三节是抒情部分,其中第三节和第五节直抒藏族同胞对铁路的由衷赞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这条铁路的意义。歌词的第四小节抒写的是藏族同胞目睹铁路修建之时的欢欣和喜悦。全文结构清晰,层层深入。

把《天路》作为第十单元“路”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因为它能够把单元目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告诉学生路不仅是沟通不同地域的通道,更可以把两地的人民的心拉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结合关键词联想与想象,理解诗句内涵。

2、教学目标确立及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① 知识目标: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本文的知识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② 能力目标:结合歌词后面的“青藏铁路简介”和搜集到的材料,感受青藏铁路建设的苦难,理解“天路”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铁路工人排除万难修建铁路,体绘铁路修成后藏族同胞的欢欣鼓舞的心情。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为:由于全诗感情浓烈,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让学深通过读中感受藏族同胞的快乐。

难点为: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拉近文章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文章中能“天路”的双重含义。

二、分析学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四(6)班学生。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且该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量和情境感知能力都较为不错。本文虽文字浅显,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的理解。但由于课文的生活环境与学生的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学生由于受到见识的限制,可能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激发活跃的思维,调动表现欲望。适时的引导,是学生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完善自己的情商一次绝好机会。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既要有趣又要有效,这样才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收获。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诵读法。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具 体操作我将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进行。

电化器材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多媒体电教室教学平台,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说学法

“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本课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具体的学法如下: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信息收集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

3、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分五部走。

一、以“路”导入,读题质疑。

二、读文释疑,整体感知。

三、品读课文,感悟“天路”。

四、同唱《天路》,感情升华。

五、记录感言,分享收获。

一、以“路”导入,读题质疑。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畅谈熟悉的路,继而让生读课题,引导质疑。这样的教学设计这样做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课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可以引出本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读文释疑,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质疑之后,教师配乐深情朗读,让学生总体感知课文,明确“天路”就是指青藏铁路。继而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平台,把老师汇总学生搜到的材料而建的学习资料包里的内容调出来,学生既能重温自己寻找的内容,也能共享其它同学甚至老师查到的资料,让学生共同交流汇报对青藏铁路的认识,因为学生搜集资料的角度不一样,搜集到的材料五花八门,所以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青藏铁路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

三、本堂课的关键——品读课文,感悟“天路”。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青藏铁路的认识丰满了很多,读起课文来也具有初步的味道了。继而进入重要教学环节“感悟天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完成这个教学环节,我主要抓住反复吟唱的“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中的“神奇”二字入手,让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怎样“神奇”,根据课文的回答,随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个人读、小组读、评读,齐读中逐渐加深铁路给藏民带来吉祥、安康、幸福的认识,让学生给青藏铁路起名“团结路”“幸福路”“发展路”“和谐路”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深化对铁路修建意义的认识。从对铁路的期盼,到目睹铁路修建的兴奋,铁路建成后的喜悦,层层深入,深化中心。接下来的环节是结合资料,感悟“为什么称青藏铁路为天路?”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根据资料,说出因为铁路修在世界屋脊上,海拔高,仿佛修在天上,学生容易忽略的是修路太难,在几乎无法修建的地方修起来这一点,为了把难点解决,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深即席查找资料,学生兴致高昂,把施工队面临的困难一一道来,这时,我引入修建风火山隧道一段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事实中体会困难,一幅幅施工图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施工人员的艰辛付出。学生对“天路” 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抓住这一时机,我组织学生同唱《天路》,在韩红富有感染力的歌声和雪域高原风光视频之下,同学们感情在歌声中升华。最后,我让学生动笔,记录自己的感言,畅谈感言,课堂在同学们的深情交流中结束。篇2:天路课后反思

《天路》说课稿 《天路》是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十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这篇课文是新入选的篇目,文本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虽然课本提供了《青藏铁路简介》做为补充资料,但仅凭这些文本内容和孩子的生活阅历,是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借助《青藏铁路简介》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感受的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在课前广泛搜集有关青臧铁路的资料,通过导学让学生认识到青臧铁路的重要意义,以韩红的一曲《天路》导入课文,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这是一条什么路?为什么把这条铁路称之为天路?建设者在修筑青藏铁路时遇到哪些困难?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找出答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多地了解青臧铁路及建设者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出示了典型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对建设者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解读文本所需的广阔的知识背景,如补充了青藏铁路的图片,青藏铁路的路线图,补充了几个“世界之最”的图片,这些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修建铁路之难,理解“天路”的含义,激发孩子的自豪感。 一节课下来,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有一些环节还很粗糙,比如教师的评价语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较好地解决。篇3:天路

《天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天路》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单元《路》的第一篇主题课文。《天路》是一首歌颂青藏铁路的独唱歌曲。这首歌,以其展现神奇的雪域风光、优美的藏族民歌的曲调,以及辽远、悠扬而深情的演唱为广大听众喜爱,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歌词共有五小节,前两节描写藏族同胞盼望铁路修到家乡,反映藏族同胞对青藏铁路的朝思暮想。三至五小节是抒情部分,其中第三节和第五节直抒藏族同胞对铁路的由衷赞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这条铁路的意义。第四小节抒写的是藏族同胞目睹铁路修建之时的欢欣和喜悦。全文结构清晰,层层深入,告诉学生路不仅是沟通不同地域的通道,更可以把两地的人民的心拉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天路的含义,领会铁路工人排除万难修建铁路,体会铁路修成后藏族同胞的欢欣鼓舞的心情。

重点:由于全诗感情浓烈,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读中感受藏族同胞的快乐。 难点:在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拉近文章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文章中能“天路”的双重含义。

二、说教法

诵读法: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点拨质疑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讨论。

电化器材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说学法

“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正如叶圣 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具体的学法: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信息收集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亲近美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路?

(山路 马路 公路 高速公路 铁路······) 师:鲁迅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同学们到天上有没有路?没有路,可有一条路就叫做天路?板书课题天路 ,看到天路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质疑后,课件出示问题 1.为什么叫天路?

2.这样的路,施工者们要有什么精神? 3.这是一条什么路?

······

师:请大家学习课后青藏铁路简介,思考这些问题做批注。

交流汇报,畅所欲言。

(1坏境恶劣 2 大无畏 脚踏实地 开拓进取3 团结路 发展路 幸福路 )

(设计意图: 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青藏铁路、了解修筑铁路的施工者的困难、懂得天路的意义;拉近文本与远离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课文轻车熟路,减轻学习难度,化难为易。)

(二)整体把握,感知美

1 .轮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2.你学会了那些新词?或者还不会的词语?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中注意表达 如:我学会某某一节中的某某词 3.自由读课文 思考:每节大概的意思做简洁地批注。

教师巡视后班上交流

a神鹰送吉祥 b 盼望修铁路 c一条神奇的路 d看到铁路的幸福 e走进人间天堂

(设计意图:学生正确流利的读课文,掌握诗歌的大意。)

(三)精读细品,探究美

1.默读课文 想象你仿佛看到的画面 ,你有什么体会? 2.汇报交流第一节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美 : 青青 霞光 祥云 蓝天 静态美

披 飞 带来 动态美

我们用什么感情读出这么美的诗句呢?

轻轻地读一读;

美美地读一读

喜爱地读一读

······

师小结:神鹰带来吉祥,一定是个好兆头。

师过渡:西藏这么美,藏族儿女有好兆头,雪域高原什么样?人们怎样呢?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二四节的异同? 3.交流汇报第

二、四节。

(只有一词不同,第二节是“盼望” ,表示人们希望有一条铁路修到家乡,期盼的心情; 第四节是“看那”,表示天路已经修成,愿望变成现实,喜出望外的心情。)

(出示课件: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的画面。)

(个别读出感情)

师过渡:多少年来藏家儿女因交通不便造成生活上多少困难,多少雪域高原的人们多想走出家乡,到外面去看看,去闯一闯,可是交通不便,他们依然过着闭塞落后的生活,大家说说这条翻山越岭的铁路是一条什么路?为什么这样说? 4.交流汇报

三、五小节

(这是一条神奇的路,把人间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人间温暖”指什么?

(青藏铁路的畅通,带给他们方便,带给他们幸福。)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场面?我们感受到他们什么感情?(各族儿女欢欣鼓舞的情景)

(这两节读出什么感情呢?)

赞美的读一读

幸福地读一读

展望美好未来的 高兴地读一读

欢欣鼓舞地读一读······

谁会背着

三、五节?

(设计意图:通过导语、过渡把学生牵引到诗中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情画意;通过不同层次地读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 四)回顾总结,欣赏美 1.师:当青藏铁路沿线的人们乘上火车去祖国世界各个地方的时候;当世界各地的人们乘着火车去他们那里的时候;当这些地方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他们会想到那些?(党中央的关怀 修筑铁路的设计者精心设计 施工者的不懈的努力)这人间的温暖就是指他们超人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我们感受到了党祖国对人民的爱。

2.师:我们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想。

(五)拓展迁移,创造美

我们一起来欣赏《天路》这首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诗中走出来,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板书 : 神奇 发展 幸福

天路

实验小学 张莉篇4:《飘逸的南国风》说课稿

《飘逸的南国风》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 路金东 ,很荣幸就 《飘逸的南国风》 一课向大家做一下汇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五个部分来完成我的说课。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飘逸的南国风》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

中音乐鉴第 二 章 腔调情韵 第 5节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各地的音乐风格,培养对祖国音乐的喜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基础上来看,本章内容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选用了南方地区最流行的民歌作为欣赏素材 。 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做了3方面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聆听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用地方方言模唱《弥渡山歌》、《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聆听、模唱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教法与学法:我将采用欣赏法、探究式教学法、讲解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授。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一堂课的开始学生尚未完全进入状态。因此我会插入学生感兴趣的与本节课有关的音视频资料作为新课的导入。令学生耳目一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葫芦丝配乐的沙画表演,画中有傣族服饰少女,孔雀,大象,大理白塔。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画面感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

新课教学:因为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会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心去欣赏本节的音视频资料,体会作品的情感,感受作品音乐要素的变化。

探究:印象云南,探究云南的具体位置,环境,人文,语言,生活习惯。通过探究,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 也就得到了部分的展示。 在此之后老师会演唱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牧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天路》片段。与先前几课做一个过渡,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对比不同地区的民歌,更好的把握南方民歌的特征。欣赏完这些我们

一起走进云南弥渡,来体验云南地区的民歌。

欣赏《弥渡山歌》:首先是对弥渡地理人文的介绍。 地理弥渡:云南高原西部的大理州东南部,北有云岭和怒山,南有哀牢山和无量,不远有石林和洱海。东距省会昆明 320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孕育民歌的好地方。

欣赏《弥渡山歌》音频(在大屏幕上展示谱例,歌词)带着如下问题: 1.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亲切、抒情) 2.注意开头结尾处的巧妙之处。(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的是那两句:伊。。。娜。。。(引腔)

集体读歌词,从朗读中感受歌词特点。(结束后学生回答:比兴)

3、歌曲分为三个部分:(老师来领学生们唱)

起:咿 --- 哪 ----平:山对山来岩(ɑī)对岩(ɑī),

蜜蜂采花顺山(尼)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

梁山泊为祝英(尼)台。

落:咿 --- 哪 ---- 梁山泊为祝英(尼)台。

通过探究老师总结:这是一首赞美爱情的歌曲,前六句或比或兴,最后两句切入主题,歌词含蓄。旋律婉转飘逸。前面比兴预示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最后点题表现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旋律婉转、细腻、抒情,结构短小精悍。

最后完整地唱一遍(跟着音乐一起来,拍手)。 同类歌曲欣赏《小河淌水》(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欣赏指南:全曲速度稍慢、从容舒展、节奏自然、清新优美,具有独特的云南地方特色)

哎-------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一阵轻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 问题:1.谈谈两首云南民歌的共同之处。 2与我们所学的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对比。

歌词都比较含蓄,旋律多细腻婉转抒情,善用比兴,短小精悍(也是南方民歌的特点)

听三首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沂蒙山好风光》、南方民歌 根据课程安排,浙江民歌《对鸟》还有湖北民歌《幸福歌》略讲。主要提示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当地的语言特点还有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本节课的最后由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影响民歌风格的主要原因

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文化传统、语言特点、风俗习惯、文化交流、审美观念。

结语:和谐的教学气氛需要你我共同营造,让我们携手营造更美好的教学蓝图,我的说课完毕,谢谢!篇5:国家财政说课稿

《国家财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国家财政》。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财政》是高一政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在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后,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本框的逻辑结构是:由国家必须履行好对内对外职能,引出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由国家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必要性,引出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由财政引出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由财政引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进而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最后得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生活,确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财政、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 (2)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分析为什么国家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

(3)联系实际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文、课本和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交流讨论、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合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青藏铁路”“神八发射”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3、教材的重难点。 本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对教材和学生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

重点的依据:财政的作用是本课的核心知识,学生在正确认识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基础上,增强学生国家观念,培养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此外,现实生活中,国际风云变幻多端、国内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在实践上,理解极其重要。

【教学难点】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难点的依据:这个知识需要运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财政赤字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易混淆,而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理解,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一学生的生活阅历肤浅、社会经验淡薄,有零散的感性材料,没有系统的理性思维,要很好理解和掌握这个内容无疑很难。

二、学情分析

1、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学生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如“财政就是钱”“财政是国家的事不关公民个人的事”等等。本课教学能起到澄清认识、明确自身的责任(依法纳税)的作用。

2、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和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视频、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和合作探究能力。

3、角色体验法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

【学法】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 本课采用“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设计理念

贯彻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选取真实、典型、具有感染力的视频资料、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探究、归纳、整理,以严密的逻辑结构组织教学环节。课堂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老师重在引导、点拨、理论提升,使课本知识源于实际,回归实际,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2—3分钟)

热点导入:多媒体展示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和四大工程图片,并播放“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视频。

提出问题:我国用于修建四大工程、国防、航天工程的费用由谁来提供? 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服务也需要由国家来提供?

学生简单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要实现这些服务,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那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又具体用到哪里?他对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国家的财政。从而引入本课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既形象又生动的情景设疑,既达到导入新课,又促进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展示的图片和视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第二环节 交流互动 合作探究(25分钟)

一、财政及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1、财政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简单总结出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含义,并展示财政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审议的《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国家的财政是一个收入和支出的过程,并且要通过预决算来实现。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看书简单了解就可以,并且通过直观演示可以使学生身入其境进行体会。

那么国家通过哪些渠道获得财政收入?国家最后又把钱花到哪些地方去了?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财政收入和支出

2、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看课本并投影国家财政收入来源饼状图和1995年—2012年国家财政的支出情况柱状图,并展示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总数和税收收入总数。 设问:结合课本和两个图表,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财政支出都分为哪几个方面?计算2012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并谈谈这一比例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财政收入的渠道和财政支出的方向非常简单,学生看书,结合图,自己就可以总结出,教师不需要讲解,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进行探究。而让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感知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得出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结论,也为下节课学习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奠定基础;展示两个数据图,特别是展示95年至2012年财政支出情况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经济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是变化的,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也不是天经地义的,政府可以把更多的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同时,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调整,将这部分内容提到财政的作用前面让学生学习,先分析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再理解财政的作用,这样学生构建知识能更流畅,既有综合又有分析。 另外,这个知识点还有两个疑点也需要让学生弄明白:一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二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所以我还设计了以下三个探究活动:

(1)、影响你家庭收入和你的零花钱的因素都有哪些?并分析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会有哪些?

(2)、讨论:国家财政收入是不越多越好

(3)、探究:有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有赤字,只有“年年有余”,国家才算富有。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发言,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对发言小组进行适当评价,适时指出其知识上的欠缺,并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上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设计“你的家庭收入和零花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可以从个人推及国家,引出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设计两个讨论题,一是考虑到学生社会经历少,并且受中国的家庭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会认为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样,存钱越多越好,借钱就意味着不好,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扬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精神,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知识,扩展思维,为下面理解财政的作用打下基础;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相互评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查缺补漏,可以提高学生判断分析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

二、财政的作用

那么国家财政在收入和支出的过程中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从而引出财政的作用这一重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重点,我进行了以下设计,逐个突破。 第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多媒体展示三组数据:一是“十一五”时期国家投向民生各个领域(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的财政支出数量及其取得的成就;二是 2013年国家准备投向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数量及其具体投向。三是去年我母亲住院所用费用及其农村合作医疗给报销和救济的款项数量。

请学生仔细阅读数据,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个领域起着怎样的作用?你能不能结合身边的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一边要注意观察和倾听,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充分探究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从数据中提炼信息,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民生问题,然后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升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设计意图:一是通过数据和身边的事例感受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二是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多媒体回放导入时所用的四大工程图片,并展示介绍各个工程所耗资金。同时播放歌曲《天路》。

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1)仅仅靠个人出资能完成四大工程的建设吗?为什么?

(2)国家对四大工程的财政投入体现了财政在经济社会哪个方面的作用? 学生充分探究后,小组发言,最后教师再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上的升华:这些基础设施工程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仅靠个人投资无法兴建,只能由政府通过财政予以支持。同时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第12篇:天路[材料]

《天路》一课观后感

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刘媛老师的《天路》优质课视频,听了陈延军教授深入浅出的点评,对于进一步在教学设计上创新,提升自己语文学科课堂魅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受益匪浅。

一、生本高效的理念深入人心。

刘媛老师的《天路》一课,教学基本功令人钦佩,在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本高效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课前预习的环节设计《预习单》、课前导入、课堂质疑,小组合作的有效渗透等。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卡,其中包括基础知识部分,如“需要识记的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再有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如课文主要内容的根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上课之前课件展示的表示自然环境、人物精神的词语等等。再比如刘媛老师设计的学生自主提问题,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称青藏铁路是“天路”?)入手就非常巧妙,孩子们兴趣高,同时解决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使课堂达到高效。

二、目标定位准确,重点突出。

刘媛老师对文本的解读非常到位,抓住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用教材教语文,课中对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都渗透到位,比如抓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边读边思考,补充背景资料的方法等等。善于抓住一条主线进行教学,让孩子每节课中都能感受的老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在哪里。这些方法今后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将灵活运用。如刘媛老师在上《天路》一课时,提出为什么称青藏铁路是“天路”?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条主线进行教学,解决文本所体现的情感目标“建设者的精神”,最终实现课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于《天路》这篇课文,大家都很熟悉,但刘媛老师却把这节课上升到另一个境界。尤其是自始至终的质疑引导,真正让我感觉到刘媛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最后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真正让学生感悟了建设者们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大无畏英雄形象,又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一举多得。

三、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呢?

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学生的收获有多大?课堂上不能忽略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留给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学有所感,学有所获。语文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完美的课,只有更好。刘媛老师执教的《天路》一课,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但是读的层次不够。如果让我教学这一课,一定要在读上下足功夫,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情感,在此基础上补充一篇优秀诗文供学生鉴赏,以此达到以读代讲的作用。

第13篇:天路解说词

有一条路,是七色的彩虹 有一条路,是梦想的故乡 有一条路,叫天平铁路

站在清晨的山巅,它点燃黎明的朝阳 站在日暮的山谷,它描摹黄昏的宁静 看那一条神奇的天路,终于修到了我的家乡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幸福的歌声传向四方

第14篇:天路韩红

韩红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象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第15篇:天路教案

课题:欣赏《天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都接触过一些藏族音乐,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爱好,他们对藏族音乐了解比较片面,对于音乐的作用及特点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了解基础上。在本节课中通过音响、音像的视听以及教师的讲解中需要引导学生懂得:藏族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对藏族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和所起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鉴赏感受时间,引导学生在聆听、感悟藏族音乐的基础上,体验、领会天路对藏族人民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视听结合法、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播放歌曲《走进西藏》;

(二)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目的: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

(三)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一)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藏族歌曲——《天路》(多媒体显示)

(二)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教师补充。(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三)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

三、新课教学:

(一)教唱歌曲。

1、播放韩红演唱的《天路》视频,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

2、分两部分跟录音哼唱;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二段体);

4、欣赏合唱曲《天路》(右手挥拍),让学生分析比较,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韩红的

演唱能将个人风格、歌唱技巧及时代特点完美地融为一体,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强。而巴桑的演唱声音纯 净,藏族风格比较鲜明。)

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

(1)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2)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天路》?

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二)歌曲欣赏。

1、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唱家才旦卓玛高超的演唱技巧及独特的音色,拨动同学们的心

弦,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藏区的生产、生活及藏胞在奴隶制下牛马不如悲惨历史,入情、入境

地体会和感受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欣赏歌曲《公仆赞》,并讲述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的感人故事。

四、拓展学习:

欣赏萨克斯版《天路》

五、教师总结:

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最后,学生在歌曲《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篇章,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出生,是山东人。1994年,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17岁的孔繁森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青藏高原的风光

西藏的布达拉宫图

第16篇:天路歌词

天路

韩红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天路

韩红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第17篇:《天路》赏析

《天路》赏析

雄 师 范 学

课题名称:《天路》赏析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09年12月27日

- 0

《天路》赏析

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人心。《青藏高原》从上方属音开唱,《天路》则由低八度主音开声,这就有效地避开了模仿重复的“雷区”。该作品结构为带反复的二段体,4/4拍,羽调式,中速稍慢。A段基本在中低音区徘徊,“清晨我站在青青的草场,看见神鹰披着那霞光……”第一个音以全曲最低的中央C为起点,第一人称开始温和平静地独白:前4句反复再接后4句,为B段的发展做了足够充分的铺垫,A段终结与起始在同一高度,舒缓悠扬的节奏,表达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情感;B段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经过一个2/4拍子的短暂过渡,音乐直接冲向制高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吔)……”作曲家把这个“天”字,放在高潮的巅峰。这个制高点的设置,突破了歌曲创作的常规,一般写法把高潮安排在结尾部分,而印青的处理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这里g2的出现并不让人感觉生硬突兀,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为豁然高涨的情绪开通了一个喷发宣泄的闸口。A段和B段的对比,除了音区的落差外,在歌词“摆字”上也做了精心设计,A段字宽松稀疏,B段字密集紧凑,十分巧妙地利用相同的节拍速度,形成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而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语言。“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特别耐人寻味,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迹落叶归根。作曲家的深厚造诣可见一斑,令人敬佩。

注释:作曲:印青,1971年入伍.大校军衔,1970年他考入江苏省军区某部业余演出队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演唱:韩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当今流行乐坛创作、演唱实力派歌手,其藏文名“央金卓玛” 原唱:巴桑 ,韩红已买断演唱版权。

参考文献:

一、六十年稿件:《天路》

二、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雪域天路》 主演:刘威 奇道 江涛 尹铸胜 夏力薪

集数:40集

语言:中文字幕

类别:国庆60周年大庆的献礼片

- 2 -

第18篇:天路韩红

韩红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象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第19篇:《天路》课堂实录

《天路》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

《天路》是北师大版第八册中第十单元的主体课文。课文第一部分为《天路》歌词,第二部分为“[青藏铁路简介]”天路》,考虑到本文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的特点,教学中,我本着新课改提倡的在讨论中解疑明理,在想象中拓展深化原则,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扩充和重组,并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将青藏铁路的特点、意义等内容纳入课堂,通过听、看、读、唱,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全面的了解青藏铁路,旨在让学生感受、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青藏铁路简介,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3.学习运用课外搜集的资料,充实拓展文本,培养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青藏铁路简介》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 教学准备:课件及课外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诵读颁奖词,真情引入“天路”。

师:(声情并茂地诵读一段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同学们猜猜这是为谁写的颁奖词?

生:这是2005年感动中国授予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颁奖词。 师:是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总是深深打动着我们,那么,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到底建造了一条怎样的铁路,以致于感动了全中国呢?看完视频后,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一下(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生:“神奇”、“伟大”、“不可思议”、“壮观”“了不起”、“天路”„„ (板书课题) [评析] 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故事,本身就感动着每一个人,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颁奖词,“未成曲调先有情”,撩拨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大大激起他们走近“天路”,了解“天路”的渴望。

二、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天路”。

师:现在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预习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

生2:通过天路真能上天吗?

生3:天路是怎样修建的?„„

(教师相机板书主要问题) 师:同学们这么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一定也能行。(幻灯:解决问题。我能行!)

师:请看学习要求,请一位同学帮老师读。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与问题有关的句子,并适当做批注笔记; (2)小组讨论交流,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同学间要互相倾听、纠正 和补充。

[评析] 让学生充分自主质疑,合作交流,既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边读书边动笔边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又让小组讨论探究,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三、品读全文,用心感悟“天路” 师: 西藏地处祖国的边疆,虽有青青的牧场,却被高高的山岗挡住了发展之 路。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谁来虔诚地说一说藏族同胞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生:修建铁路。

师:在这样一个辽远的边疆地区,偏僻的雪域高原,修成一条铁路,对他们 来说,是多么大的期盼啊!把自己当成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谁能用声音将你们的期盼读出来。

师:听了这两节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小女孩站在青青的牧场、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家乡。(教师板书“盼”)

师:同学们读出了一个“盼”字,老师觉得十分贴切,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从诗中哪些句子可看出来?

生1:

3、

4、5小节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喜悦的心情。

生2:从“看那铁路修到了„„”可以看出他们的美梦成真了。

师:它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天路”?(出示青藏铁路线路图,学习简介中的第一段,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这条路的基本情况。)

生1:它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

生2:它在几乎不能修路的地方建成了,还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所以我们称它为“天路”。

[评析]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青藏铁路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

师: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修路队伍敢于挑战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将铁路修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神奇的路。

师板书,生看大屏幕,理解词语“神奇”(神圣奇特) 生:(齐读)“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师:诗中那些句子能体现天路的神圣奇特?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勾画出最能表现天路神奇的句子。

生: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师:为什么觉得这两句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生1:把路都修建到只有神鹰才能飞上去青藏高原上了,能不神吗? 生2:青藏高原太高了,远远望,就想一片吉祥的云飞过蓝天,很神奇。 师:你们说得真好,谁能带着这种神奇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师:青藏铁路修建在这只有神鹰才能飞过的莽莽的“世界屋脊”上,像祥云飞过了无人区,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这条路神奇吗?(师一边描述一变播放课件图片。)

生:神奇。

师:(指大屏幕)所以说这是一条—— 生:(齐读)神奇的天路。

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生: “像一条巨龙翻山越岭”。 师:说说理由?生谈感受

师:(课件出示)请大家观看课件感受青藏铁路穿山越岭的壮观气势。 师:如此壮观的天路,在修建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并试着自己概括出来吗?

生1:高寒缺氧,生命禁区;

生2:终年冻土,地形复杂; 生3:生态脆弱,气候多变;

师:的确,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这项工程任务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面对重重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退缩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我从简介第三段知道了修路工人决心很大。 师:能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师:面对对重重困难,他们想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想到了全国人民的信任,更想到了西藏人民的殷切盼望。因此,他们心中坚定着一个信念:一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因此这部分要读得---- 生:再坚定一些。

师:我们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挑战困难,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克服困难,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这部分要读得---- 生:再自豪一些

师:全班起立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悟齐读第三段。

师:是啊,这条青藏铁路就犹如一条巨龙,突破重重困难,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来到了青藏高原。(师一边描述一边播放图片)这条路神奇吗?

生:神奇。

再次返回,齐读句子: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师:的确,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就像感动中国颁奖词说的那样:“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观看图片,用青藏铁路之最,证明筑路的艰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析] 图片、视频直观、生动的展示,有效地帮助学生感性的认识修建铁路之难,理解“天路”的含义,降低了学习难度,优化了反馈与评价的过程,学生对建设者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语文学习的高质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青藏铁路终于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了,这神奇的铁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们欣喜地称它为“天路”。藏族人民还称他为什么?

生: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教师相机板书)

师:为什么藏族人民要这样称呼青藏铁路?这条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生1:青藏铁路促进了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生2:青藏铁路的修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惠。 生3:青藏铁路的通车改变了青藏高原的闭塞情况。

生4:修建青藏铁路,说明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青藏铁路沟通了西藏,青海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让藏族人民从此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带进了——(人间天堂)。青藏铁路建成后,西藏人民心情怎样?全国上下又是怎样的一幅欢庆场面呢?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来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播放视频)

师:你能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场面吗? 生:高兴、激动、欣喜、感恩„„

师:因此,藏族人民又称这条路为„„

生:(再读板书)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师:其实这条路不仅仅带来了藏族的团结、发展和幸福,看完这组图片后,请大家说说它还是一条什么路?

生1:友谊路; 生2:奉献路; 生3:启迪路; 生4:科学路„„

[评析] 运用读、赏、思、述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修路历程,感受建设者的热情和毅力的同时,使学生感情及时宣泄,让阅读走向深层次,激发起“拳拳童心,胸怀祖国”的豪情,完成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四.拓展升华,真情赞美“天路”

师: 青藏铁路的竣工,引起了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有机会见到修建青藏铁路的工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1:你们真厉害!你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2: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向你们致敬!„„

师:这神奇的天路,带领着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从此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你们想不想去西藏看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踏上神奇的天路,坐上音乐火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吧!(播放歌曲《天路》,出示青藏高原风景图)

[评析] 用图片、音乐和语言扣击学生心扉,拉近与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让深刻的道理慢慢渗透学生心田,激发起建设者的赞美,对西藏和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落实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天路

盼 ———— 赞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第20篇:天路教案 副本

天路

一、教学目标:

1、词、文比较,理解“天路”的神奇和“天路”修建之艰难,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2、学生在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演唱“天路”。

昨天咱们学习了屈塬的歌词“天路”,现在哪位同学能为大家演唱一下呢?

(播放MV+生演唱)

感谢...的深情演唱,其他同学听完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这首具有高原藏民族特色的曲调吸引着我,使我产生了一种向往的心情,很想去青藏那边看看。)

是的,这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抒情歌曲,凝练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旋律深深打动着我们,真想有机会一定去西藏看一看那心中的天堂。

今天谢老师就邀请同学们一起乘坐着列车,奔向这条修建在世界屋脊上与众不同的路,请齐读课题“青藏铁路简介”。

2,初读课文,了解文体

翻书,1--4大组分别读1--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什么是简介?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是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也是说明文中的一种。)

简介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

(说明书、求职个人简介、公司简介......)

3,自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概括段意

本文是青藏铁路的简介,文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关于青藏铁路的哪些信息呢?请运用之前学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PPT)金钥匙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摘录下来作为段意。 (2)连串法:抓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将段意概括出来。

(3)取舍法:一个自然段讲几层意思,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摘句、连串、取舍等方法概括每段段意。(时间约4分钟)

要求:(1)默读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修改批注。

(3)请重点发言人做好汇总。 (生交流发言,师板书)

第一自然段:青藏铁路海拔高、线路长、沿途艰险。

第二自然段:青藏铁路修建艰难。

第三自然段:青藏铁路创造奇迹。

第四自然段:青藏铁路有很重要的意义。

4、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部分

A、图文结合理解青藏铁路海拔高、线路长、沿途艰险。

B、渗透说明文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C、歌词和文本对照:

PPT“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

请在歌词中找出相对应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第二部分,图文结合理解青藏铁路修建艰难。

(3)学习第三部分

A图文结合理解青藏铁路创造奇迹。

B、渗透说明文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4)学习第四自部分

A,图文结合青藏铁路有很重要的意义。

B,歌词和文本对照

青藏铁路的建成,沟通了西藏、青海和内地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条钢筋大动脉的贯通,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请在歌词中找出相对应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5、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A( 歌词:押韵、句子不能太长、需有浓厚的感情、歌词可以用重复的方法增加感情、比简介短小、语句精炼、艺术效果强、给人想象的空间......)

说明文:

内容的科学性:客观地说明事物,有说服性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结构的条理性:结构严谨,按照一定的顺序。

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平实、直接,内容具体,实用性很强,使人读了就能明白。)

(团结路: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人民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发展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再漫长,青藏高原上的特产通过青藏铁路运往全国各地,藏族人民和我们一起奔小康。

幸福路:青藏铁路的修建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藏族人民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板书)

6、(如有时间)全班演唱“天路”。

学习完这篇青藏铁路的简介,最后让我们再次用歌声演绎这令世人惊叹的神奇天路吧!

天路读后感
《天路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