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12:06:13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南渡北归》读后感

斯人已逝,大师不远——读《南渡北归》有感

文/俞一凡[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

1990年8月的漫天风雨中,一代大师钱穆在台北杭州南路的公寓驾鹤西去;2009年7月,季羡林也在北京仙逝。自此,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当年那群学富五车、叱咤风云的大师们大多都已远去——在抗战的烽火中远去了、在内战的硝烟中远去了、在政治斗争的阴谋中远去了、在峥嵘的岁月中远去了……大师们已经远去,后来人却未能跟上大师的步伐。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倾倒众生的人格魅力,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那些难以企及的大师的时候,更应该思考是怎样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时期产生如此耀眼的群星。大师,是人类永远的文化财富。然而,从抗战胜利到现在,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几位大师,与彼时的大师云集相比,不仅是相形见绌,甚至可以说是有云泥之别。我们需要透过历史的娴云,从已经远去的大师的背影中寻找大师成长的渊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人的精神状态。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对于知识界是两个艰难的历史时期。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还是在水田里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讲“红楼”的刘文典,都在日机轰炸、物价飞涨的艰苦环境下,不仅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还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文化大革命后的知识分子,又是什么样子呢?陈丹青对1979年“*”后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是这样的:“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萧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无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这些文学艺术界翘楚的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萎靡的。

自古以来,即使文人相轻,但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强大的精神与风骨。古代是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激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而近代,则包含着爱国情怀、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对民族崛起的希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铁蹄使国家山河破碎,虽然知识分子亲友离散、生活窘困,但所有这些在给予他们打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他们的精神,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界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挫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中“杀人诛心”式的批判不仅伤害了知识分子的肉体,更重挫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这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击直接导致了精神的“坍塌”和“扭曲”。缺少了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的精神的学术界,无法孕育出独当一面的大师,实在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是制约大师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封建社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文化大革命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到改革开放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短短几十年中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77年恢复高考,这无疑是重新确立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从中国人口现状和文化传统来看,高考和其所代表的应试教育既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又问题重重。一方面高考制度给了所有人一个奋斗目标,提高了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一方面,高考指挥棒导致了唯高考马首是瞻,又极大地限制了全民的创新能力,直接导致在全民受教育度、平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却鲜有居于金字塔顶端的大师的出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盲在国民中所占比例很大,阶级差距则更大——文盲的后代往往世代文盲,知识分子的后代往往世代知识分子——这个看似十分不协调的体制却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代大师群体。陈寅恪们大多生于书香门第,一方面自小接受传承至今并不断发展的中国古典文化,一方面学习先进创新的近现代西方科学。自晚清开始,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彼此交融的教育体系一直持续,到此时方完成了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大师的出现,从而实现了文化界的繁荣盛景。而今天呢?我们最为缺乏的正是传承和耐心。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状态下,文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淀,在这种丢掉了“百年树人”教育真谛的浮躁中,又如何能产生大师呢!

急功近利的风气同样表现在学术环境中。从北京大学教授的“门修斯(孟子/Mencius)”,到同济大学教授的“昆仑(毛泽东/《念奴娇·昆仑》)”,再到清华大学教授的“常凯申(蒋介石/Chiang Kai-shek)”,更不用说还有著名的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对“卧槽泥马”在《解放日报》上的官方“专家解答”和北大教授的“40岁时没有4000万别说是我学生”的论调,无不使“高等学府”这座“象牙塔”散发出与之不符的肤浅、浮躁和铜臭味。反观抗战八年,偏安于西南边陲简陋校园中的师生们同吃同住,虽然食不果腹,但凝聚力极强;虽然文人相轻,却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虽然学派林立,但也能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八年抗战的艰苦生活虽然给他们的身体与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苦难,但他们对知识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却是目前很多高校所无法比肩的。

纸上谈兵无益于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至今日,颠倒是非的政治**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摒弃那些只知媚上欺下的伪专家,真正秉承“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思想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态度,重新确立学人的信念与目标,那么,再一次的文化繁荣也许就会在几代人中出现。

中国不是“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而是“大师远去,暂无大师”。

一句提示

文章从读书人萎靡的精神状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两个方面,剖析了“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社会、文化成因,试图透过历史的烟云,探寻大师成长的精神足迹,呼唤文人强大的精神风骨。文末“大师远去,暂无大师”,警醒、激越,显示了年青的一代的理想主义的价值追求。

(张永刚)

推荐第2篇:南渡北归读后感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南渡北归》讲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师的群体命运变迁历史。内容夹杂了各类官方文献和野史趣闻,和作者爱憎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悲怆又真性情的一个个人物。乱世成就英才,各种挑战人性的底线的事情,让人更加多思而复杂。苦难,是不幸,也是幸运。

选择——从卢沟桥事件说起

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张自忠将军,卢沟桥事件开启了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当时北平守军是宋哲元、张自忠。卢沟桥之前,张自忠认为可以和平解决与日本的冲突,撤防撤军,私下签订《香月细目》。被社会视为“准汉奸”、“自以为忠”。

后参加多场对日战争,1940年,张自忠在对日的枣宜会站中全军覆没,战死。

别人做的选择,是基于他当时所获得的信息而做的判断。上帝视角来审判他人的选择时,你在局内未必会做的更好。

传闻——从一个风流韵事说起

故事: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林徽因将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悬于卧室,彼时至今各类小文章据此有了各种猜测,演绎,脑补一系列的故事推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鸡汤。

在另外一个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飞机残骸有两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恒对日空战阵亡的飞机残骸。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感情这种事或者当事人也讲不清楚。别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是为了论证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论据,你的道理是什么?

资历——陈寅格的那份学历

故事:陈寅格太有才华,也许他的大脑就是一个超级电脑。阅历丰富——多国游学;超强记忆——引文据典,涉猎广泛;逻辑严谨——从《琵琶行》推断歌女家乡,所嫁人情况等;简直是天生的学问家,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陈寅格游学多地,哈佛、柏林转了一圈,却没有拿一份博士文凭回来,完全为求职而求职。也正是这一点,让好友吴宓聘用他做教授时费劲力气。

要么让自己拥有陈寅格那份出色的才华,要么就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事情。

推荐第3篇: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

(一)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我已经读过有几个月了,这三本书很长,足有170万字,能让我一气读完,足见它的魅力。看的过程中和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内容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电影院宽银幕的前面,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炮火炸毁了家园,大师们在敌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争斗、坚忍、奋进。

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几次都是开了个头没有写下去,也许是闷在肚子里的情绪太多,也许是好多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这样一直耽搁了下来。过去几个月了,遗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现在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约束的记载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

第一当是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名门之后,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迁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当是有感而发。抗战期间,他力主史语所南迁四川李庄镇,保住了史语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这些都足见一名文人领袖的社会良知和正义秉性。他,对友真诚,想方设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济当时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级争取资金为陈寅恪治疗眼病,而自己就在辗转台湾,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山东有这一豪杰,当是山东人之骄傲,傅斯年者,当是山东人之最优秀的代表。

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

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悲剧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国使命,有文人志气,有隐士情怀,好在盛名之下,几次危机都得以险过。

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时就热衷政治,南昌起义失败后,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可以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

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他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他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金岳霖为其痴守一生,那时在李庄镇逃避飞机轰炸时,随身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林之间的书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梁辗转一宿,决定让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没有答应。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来梁、林故去,其子梁从诫为金养老送终。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爱情和亲情,但是他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好多,比如胡适、王国维、沈性仁、闻一多、刘文典、熊大缜,等等。这还要感谢作者岳南,把那段历史作了恰当的还原,把一个个人物描写的那么接近于他们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动的故事。

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镛的镛字拆开做笔名,而穆旦则把姓拆开,把“木”字改为“穆”字,取名穆旦。穆旦年轻时参加过杜聿明的远征军,经历过野人山撤退,后来从教,文化大革命被整。这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但当时的穆旦就是怀着决绝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几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诗《冥想》中这样写到:“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这一幕、这句话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耐与奋争。

还有些故事,比如胡适临危受命赴美担任大使,几经纵横捭阖,有力地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贷款,后却被宋子文排挤,到处游荡讲学时的凄凉与坚持;刘文典见夫妻打架,被丈夫质问“你管不着”时,一句“蒙自这地方还有我管不着的事”,狠抽对方几个响亮耳光,把对方吓傻的文人骨气与幽默,等等。这些事情之所以让自己感动,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真性情,对方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由感而发、尽情表达,没有掩饰、没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这是做人的大气。二是为国为民,他们为国家命运而争,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与不公时,我们自然就会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戏、戴高帽,虚张声势,是纯政客,是投机者,他们的所作作为是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时事造英雄。蒲家庄聊斋园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说的是蒲松龄屡试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斋志异》的故事。同样道理,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择,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刚才说的是天时,下面说的是地利和人和。纵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并且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儿子看《迪咖奥特曼》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人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复、慢慢成长”。

三是日美之间的差别。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1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支付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分期赴款,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效仿。中国一代大师好多就是用这笔钱完成出国深造的,那时一艘邮轮上不知站着多少将来的大师。当时,日本也迫于无耐签属归还条约,但包藏祸心,实际1925年至1937年中国仍支付日本赔款4573亿日元,日本当然用这笔钱来发展军事,后来侵略中国。在这里,我要声明,我不是说要感谢美国,本来就是侵略所得,当然它们也有战略考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带头,放弃庚子赔款支持中国教育,中国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师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

四是文化大革命真不是东西。书看到后面,我内心充满了愤慨与失落,一个个大师的故事,刚刚唤起我内心的良知和奋进的激情,在这里却又看到他们一个个被整疯整死,甚至求死不能。当初,有多少人是放弃赴台邀请,愿意留下来建设新中国的,可我们没有证明他们正确的选择,而是让走了的人在唏嘘自己的庆幸。据书载,*期间仅北大自杀的称得上权威的教授就有24名,多的时候每周都有自杀者,想想今日清澈的未名湖里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戴高帽、阴阳头、喷气式、斗鬼台…,我算见识了。战争摧残的是人的肉体,*摧残的是人的灵魂。小时候觉得*离自己很远,觉得可笑,人怎么会那么无知。现在看来,这事离我们不远,它的背后是多数人的愚昧与盲从,是少数人的贪婪与虚伪。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自由,在这个时代,有闻一多的舍生取义,有鲁迅的正义直言,有朱自清的极度矛盾中隐忍的忧伤,还有胡适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不同侧面的自由。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熊大缜!他太伟大啦!(这一段是老婆看后加上的,嘿嘿)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军正面抗日的事迹正逐步搬上荧屏,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们重新认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可还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好多还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

(二)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南渡北归读后感

(三)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我的理想作文400字)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第4篇:读后感——南渡北归

坚守的大师与英雄

——读《南渡北归:南渡》有感

《南渡北归》是一段历史的长河中尘封多年的往事,是一段中华民族无法回首的记忆,是一段交织着家国情仇的故事,更是一段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历史。如一根穿越时空的拐杖,《南渡北归》指引我们重回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用详尽的史料、宽广的视角描述了一代学术大师们的传奇。 所谓“南渡北归”,即书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南渡北归:南渡》是《南渡北归》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大举侵华,本着“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从北平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又从昆明到四川李庄,为了保存学术上的成就和文化的成果,平津地区的师生们撤出熟悉的校园,前往内地办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南渡生涯。作者以“烽火照京都”为序章,娓娓展开故事,通篇贯穿了二十世纪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学术追求和人生的风骨与境界,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诸多著名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所涉有名姓的大知识分子近百人,每一个人都有声有色,个性鲜明,从穿衣打扮到思想言论,再到每个人的成就,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像被镌刻出

来。

《南渡北归:南渡》中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这些灿若星辰的学术巨擘们,在隆隆炮火中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依然坚持办学,培养出大批成就斐然的人才的历史。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难以想象抗战生活的艰辛与困难,然而书中写到;“李庄虽然拥挤不堪,但来往李庄的人从无懈怠;蒙自虽然偏僻,西南联大虽然简陋,但在联大的人时刻不忘国危与争气,于南湖之畔发奋读书,不顾敌寇的到来。”正是有了这些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使得中国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培育新人的能力在大后方有了刚毅坚卓的延伸和发展。 大师们“南渡”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另外一批南渡的人。为了普光气田的开发与建设,为了国家的“川气东送”大工程,为了人民用上洁净天然气的需要,一大批石化人告别家人与朋友,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从黄河之滨“南渡”到长江流域,来到了川东北的巴山深处。无论是川蜀之地的闷热潮湿,还是山野之乡的蛇虫鼠蚁,甚至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没有击退石化人勇往直前的决心。普光是孤独的,很多人要面对与家人孩子的两地分居,甚至在没通高速前,去趟达州市区还需要在蜿蜒的山路上辗转几个小时;普光是危险的,作为高含硫气田,伴随着天然气从气井出来的硫化氢甚至能在瞬间致人于死地;普光是艰苦的,山里的生活的

单调乏味是无法与城市的五光十色、霓虹多彩相提并论的。然而,石化人们在这里坚守着!烈日骄阳下,他们背着沉重的空呼穿梭在装置里的各个设备间;风霜雨露中,他们带着沉重的工具奔走在各条管线旁,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朗月当空,都可以看见他们如红霞般灿烂的红工衣。他们时刻铭记着普光气田满负荷安全平稳运行的责任与使命,坚守岗位,勇于奉献,他们的对气田的热情,如同山头上的火炬在熊熊燃烧着!在这里,他们开发了中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在这里,他们建成了亚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天然气净化厂;在这里,他们每年为东至上海的沿线人民生产百亿方的净化天然气!他们是普光的英雄,是中石化的英雄,甚至是国家的英雄!

昔有各界大师们不畏战火硝烟、颠沛流离,坚守着中国的学术与文化;今有普光的石化工人们不畏艰难困苦、寂寞孤独,坚守着中国的天然气事业。尽管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可是他们的信念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强大而奋斗!作为一个石化新鲜人,我要向这些学术大师和石化前辈看齐,在艰难中坚守理想,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不断的奋斗中为石化的发展和祖国的天然气事业贡献力量!

普光是一首诗,我要用青春在这里写下最雄壮的史诗; 普光是一支歌,我要用激情在这里唱响最高昂的赞歌; 普光是一幅画,我要用梦想在这里画下最华彩的篇章!

推荐第5篇:南渡北归

(1937年)此时的日本人十分清楚,要彻底击垮一个民族,除动用武力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予以摧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彻底征服。但“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权威逐渐南移,唯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南开成为抗战以来中国第一所罹难的高等学府、燕京、清华)。”因此,日本军队决不会轻易放过平津高校和高校中的民族文化精英以及珍贵的文化遗产。事变前就把平津高校作为重要征服目标而虎视眈眈的日本军队,终于将南开大学置于炮火之中,开始了精神上的征服。P18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来到梁思成家,神色紧张地对梁说自己刚才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内,这是自己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成归国时,卢瑟福博士出于对中国的好意而特别赠给的。为了这一份全世界都禁运的极其珍贵的高能物理材料,赵忠尧历尽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把它带回祖国。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黄昏时分,梁、赵二人开车出城,冒着被日本军队和随日本人来到中国的高丽浪人打劫的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进入显然是被日均骚扰过,散乱不堪,人去楼空的实验室,在特殊伪装的角落将盛装镭的铅桶启出。二人借着朦胧的夜色,驱车驶出已变得阴森恐怖的清华园,躲过日军的盘查,伴着咚咚的心跳,返回城中。

赵忠尧在一个偏僻的胡同下车后,携带这份珍宝悄然隐入夜幕不见踪影„„

此时,流亡的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的教授、学生及部分家属,几经辗转纷纷来到长沙,相聚于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属于陌生的地方。大家相互见面,自是感慨多多,当初在北平夜幕中与梁思成分手的赵忠尧,把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向长沙进发。为躲避日本军人与伪军的盘查,他绞尽脑汁,昼伏夜行,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当破衣褴褛、蓬头垢面的赵忠尧,在离北平一个多月后,拄着一根木棍,手提咸菜坛子,晃晃悠悠地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认为是一个乞丐未加理睬。待这个“乞丐”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从内室出来送客。赵忠尧医生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P25

清华校方为聘请“四大导师”任教,可谓不遗余力,其中一个被后世广为称道的鲜明特点是,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在“四大”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而王、梁、陈等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较为年轻的陈寅恪连个学士学位也未拿到。梁启超的“文学博士”称号,则是他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之后由美

国耶鲁大学赠予的。尽管头上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帽子,但三位却学贯中西,堪称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陈寅恪放洋十几载,于哈佛、柏林等美国、欧洲名校转过一遍,众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完全市委求知而读书。当年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中国学子,陈寅恪、吴宓、汤用彤等三人为誉为“哈佛三杰”,风头强健,为同辈所瞩目。而陈寅恪更是人中之龙,其学问之广博精深,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境,为学术界推崇备至。P31

推荐第6篇:《南渡北归》读后感[推荐]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一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二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我已经读过有几个月了,这三本书很长,足有170万字,能让我一气读完,足见它的魅力。看的过程中和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内容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电影院宽银幕的前面,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炮火炸毁了家园,大师们在敌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争斗、坚忍、奋进。

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几次都是开了个头没有写下去,也许是闷在肚子里的情绪太多,也许是好多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这样一直耽搁了下来。过去几个月了,遗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现在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约束的记载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

第一当是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名门之后,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迁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当是有感而发。抗战期间,他力主史语所南迁四川李庄镇,保住了史语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这些都足见一名文人领袖的社会良知和正义秉性。他,对友真诚,想方设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济当时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级争取资金为陈寅恪治疗眼病,而自己就在辗转宝岛,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山东有这一豪杰,当是山东人之骄傲,傅斯年者,当是山东人之最优秀的代表。

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悲剧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国使命,有文人志气,有隐士情怀,好在盛名之下,几次危机都得以险过。

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时就热衷政治,南昌起义失败后,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可以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

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他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他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金岳霖为其痴守一生,那时在李庄镇逃避飞机轰炸时,随身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林之间的书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梁辗转一宿,决定让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没有答应。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来梁、林故去,其子梁从诫为金养老送终。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爱情和亲情,但是他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好多,比如胡适、王国维、沈性仁、闻一多、刘文典、熊大缜,等等。这还要感谢作者岳南,把那段历史作了恰当的还原,把一个个人物描写的那么接近于他们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动的故事。

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镛的镛字拆开做笔名,而穆旦则把姓拆开,把“木”字改为“穆”字,取名穆旦。这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但当时的穆旦就是怀着决绝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几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诗《冥想》中这样写到:“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一幕、这句话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耐与奋争。

还有些故事,比如胡适临危受命赴美担任大使,几经纵横捭阖,有力地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贷款,后却被宋子文排挤,到处游荡讲学时的凄凉与坚持;刘文典见夫妻打架,被丈夫质问“你管不着”时,一句“蒙自这地方还有我管不着的事”,狠抽对方几个响亮耳光,把对方吓傻的文人骨气与幽默,等等。这些事情之所以让自己感动,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真性情,对方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由感而发、尽情表达,没有掩饰、没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这是做人的大气。二是为国为民,他们为国家命运而争,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与不公时,我们自然就会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戏、戴高帽,虚张声势,是纯政客,是投机者,他们的所作作为是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时事造英雄。蒲家庄聊斋园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说的是蒲松龄屡试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斋志异》的故事。同样道理,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择,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刚才说的是天时,下面说的是地利和人和。纵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并且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儿子看《迪咖奥特曼》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人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复、慢慢成长”。

三是日美之间的差别。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效仿。中国一代大师好多就是用这笔钱完成出国深造的,那时一艘邮轮上不知站着多少将来的大师。当时,日本也迫于无耐签属归还条约,但包藏祸心,实际1925年至1937年中国仍支付日本赔款4573亿日元,日本当然用这笔钱来发展军事,后来侵略中国。在这里,我要声明,我不是说要感谢美国,本来就是侵略所得,当然它们也有战略考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带头,放弃庚子赔款支持中国教育,中国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师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自由,在这个时代,有闻一多的舍生取义,有鲁迅的正义直言,有朱自清的极度矛盾中隐忍的忧伤,还有胡适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不同侧面的自由。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熊大缜!他太伟大啦!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军正面抗日的事迹正逐步搬上荧屏,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们重新认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可还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好多还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三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宝岛。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宝岛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宝岛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宝岛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宝岛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宝岛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推荐第7篇:南渡,北归,离别

南渡,北归,离别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十一在北京和同学逛西单图书大厦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套三本,其实两年前就已经全部出版的《南渡北归》,看到书名的时候就心里一震。已经很久没有一本书可以只凭借书名和正反封面寥寥数语的简介就带给我阅读的冲动了。回到学校之后就把三本书从图书馆借来。尽管以前已经对这段历史有过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当把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这段往事之中,依旧会是那样心痛,常常在读完一两章之后就不忍卒读下去,不愿看到之后那阅尽人间沧桑,世间冷暖的疾风骤雨和如血的残阳。

记得最早读过的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南渡西迁的历史是在苏步青和谈家桢两位科学家的个人传记之中,二者当时又都在浙江大学执教,因而最早了解到的是浙大西迁的故事。如今回忆起来,不知是因为两位老者历经沧桑之后的淡然心境还是本身就具有的乐观心态,在那段历史中仿佛我得到更多的是科学家们蛰伏在贵州山区艰难的环境中依旧专注研究,继续科学事业的光辉事迹。

而在后来的学习中,除了浙大,才知道那段历史中还有一个“西南联大“几乎逆天般的存在。即便到现在,清华、北大、南开,其中的任何一所对于学子来说都是心驰神往,何况三位一体的西南联大。记得大学一次放假回家前借来一本关于西南联大的小书,一路上十几个小时读得兴奋地几乎没有睡觉,当读到刘文典先生月下讲《庄子》,讲《红楼》的宛若仙人的潇洒风范,在著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激情澎湃之中恨不得时光流转到70年前的抗战后方,倾听那些可以用“一堂课,甚至一席话”就改变人生的大师们的讲说。

然而国难毕竟是国难,即便再乐观的人,即便再轻描淡写的回忆,隐隐约约之中依旧会有那种肃杀的悲凉心境。当日军兵临北京城下,无数的学生、教授乃至更多的平民,沿着唯一可以出城的道路向南逃亡,拥挤,混乱乃至对生命的渴

求,照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慌乱的逃难途中,逃难的人群一点点丢弃所带之物,正如一篇文章所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到最后你才知道对于你什么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那些教授们来说,自然是他们视若生命的书稿乃至那些对民族科学生死攸关的东西。当赵忠尧几乎丢弃所有行李只抱着一个咸菜坛子——只因为里面藏有归国时导师赠送的50mg放射性镭,昼伏夜行,逃脱日军的盘查,从北平一路步行到长沙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像乞丐一样见到梅贻琦校长之时,“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而读到此处,又有多少人不为这些先生的爱国心和对科学的执着而深深震撼。

当国土进一步沦陷,即便是已经退到昆明的联大教授和学生,也要在日日常有的轰炸之中艰难度日。而由于空军力量的薄弱,甚至出现了“明日下午将有27架飞机前来轰炸”的“轰炸预报”,而对于此,除了“躲警报”别无他法。后来联大学子的回忆中常常带着一点戏谑和调侃,然而我想那是他们经历之后的淡然吧,身处其中的人想必不会在疯狂的轰炸之中如此淡定。而对于故城的思念也就融入到每一个南渡之人的血液里,如陈寅恪诗中所言,“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生平„„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突然觉得对于国民党大溃退之时留守岭南,至死再也没有北上的陈寅恪先生来说,这几乎是一句谶语,但他至少在抗战胜利到建国前那动荡的几年中曾经北返故都,而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和药物的稀缺,又有多少学者或者他们的子女再也没有等到北归的一天。

当时局变迁,对于这些从胡适、蔡元培先生的时代走出来的学者们,最大的阻碍似乎已经不再是日军的侵略,而是校园中高潮迭起的政治运动和两党之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到了抗战后期,年轻的学子们几乎都无法在校园里安静下来,或明或暗的斗争逐步使学生们远离了纯粹的学术氛围,而走向了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抑或是鲁迅先生早已预言的“大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不是死,就是生。这才是大时代。”非死即生,正如后来毛主席所说的“第三条道路不存在”的论断,对于这些奉行自由主义的大师们可谓是一段悲剧人生的开始。而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上写下,后来被蔡元培引为北大精神倡导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逐渐为大时代所不容。或许,值得庆幸的是,蔡元培先生已在这个时代即将到临之时沉眠在香

江之畔了。二十多年后,坚守这一信条的陈寅恪在悲凉中病逝广州,那一句曾照耀了整个时代的睿语自此随风飘散。

而随着大时代的到来,这些大师们也就走向了不同的选择,然而历史的残酷在于无论哪种选择都是不完美的。留在大陆的学者后来遭到的不平等对待不必多言,即便是流亡台湾的那些学者们,再也无法重返故乡,最终“归骨于田横之岛”。而其中的很多人,因为年轻一辈的年少气盛,父子相隔,此生诀别。而对于他们的科学研究而言,被困孤岛,即便未有遭到大陆那样的冲击,也因为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做出应有的贡献——譬如李济先生,从年轻到逝世一辈子研究的就是殷墟出土的器物,其成就最终落后于他的后辈,留在大陆,拥有广阔研究空间的夏鼐先生。我想,这对于李济先生来说,一定也是一个遗憾吧。

对于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大时代,乃至之后动荡的数十年间的命运变迁,谁又能完整说出其中的缘由呢?当一批觉悟较早,在解放前就已经跟随共产党的学者在建国之后的运动中以先行者自居,甚至以教育晚辈的口吻训斥,攻击他曾经的师辈人物时,我曾在心里发狠地想,让你们自己也来尝尝这滋味!然而当时过境迁,当他们自己也沦为新一批“反动派”遭到非人折磨的时候,我却不忍再那样去想。个人之于国家,之于时代,无论你再强大,也不过渺小如一只蝼蚁而已。无论是谁,都是被这个时代所裹挟的沧海一粟,没有人可以在这样的政治漩涡中幸免于难。如此,就释然了,或许,当这些曾经居高临下的人自己沦为被人唾弃的对象,他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感悟吧。

当大潮落幕,考古所为陈梦家平反,通知在文字攻击中给陈梦家以致命打击,此时已经病重无法参加的唐兰,唐兰意味深长的说,“梦家还是有贡献的”。读到这一句时我几乎要落下泪来,心里想,这就够了。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也不是每个人在那样的漩涡中都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勇气,但当那个时代结束,能够为自己在那个时候的所作所为做出忏悔,足矣。而对于在漩涡中仍坚持良知,或者即便身不由己之后再悄悄慰问与支持的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而对于知识分子之所以受此劫难,除了大时代的原因,他们自身的弱点或许也无法忽视。犹记得大学上毛概,讲到毛主席为何对知识分子心存偏见和芥蒂之时,原因之一就是在北大的往事带给他的不快经历。正是当时那些大学者对操着一口难以听懂的湘味国语,身为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的偏见或者“不屑一顾”,

在年轻的毛泽东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阴影。而对比上文提到的陈梦家和夏鼐,几乎同等的条件,一个含冤自杀,一个虽经受冲击但终得善终,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论天赋,论才华,如果梦家活着,成就不会比夏鼐小,只因为才华横溢之人常具有的“目空天下士”的自傲,最终在政治大潮迭起之时连遭诽谤和攻击,最终断送了一代才子的报国梦想。

但有时候我会想,这些才华横溢之人所具有的自傲或许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一个人尽所能的体系所带来的正是充分利用他们的才华而相对“无视”他们的性格弱点,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太多的做人处世之道反而阻碍了他们才华的发挥。然而每个人总是存活在一个集体之中,而人又非圣人,他们的才华能否完全展现,他人对他们的咄咄逼人的性格弱点又有多少忍耐度,只能看造化了吧。而这,或许也就是知识分子的悲哀之处。当然,而对于那些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做人信条而为大时代所不容的大师们的悲剧,茫茫苍天,只能归结于命吧。

当不喜政治的胡适为争取抗战贷款,“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临危之际以驻美大使之身在美国奔走呼号,为政府带来一笔笔救命款,却遭到孔宋家族的诋毁最后被迫辞职;当陶孟和抗战期间苦苦搜集调查,以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方法统计日本侵华对国家的经济损失以便战后索赔,却未想在政治大浪中,国共两党都基于自己的政治利益,都放弃索赔,留在大陆的陶孟和甚至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手创立的社会学被当作伪科学被取缔。而那一麻袋手稿在新世纪居然在北京一处垃圾场重新被发现,然而依旧没能被重视起来,读起来就未免让人心酸。想起那句诗,“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大师的命运,大抵如此。

“南渡残生梦独多”,“北归残梦终成空”。天欤?际遇之不幸欤?徒增后人伤悲!

推荐第8篇:南渡北归读书笔记[推荐]

南渡北归

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冯治安师何基沣(一一零旅)旅吉星文团奋起反抗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儿子张学良,承袭父职,自任奉天军总司令。

1930年,蒋介石国民政府中央军与冯玉祥、阎锡山(山西军阀)-中原大战,130万人参战。 1930年底,张学良助蒋有功而荣升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

1931年1月,冯玉祥旗下“五虎上将”之一的荣哲元任第二十九军军长。 日本军队本着“军刀既已拔出,焉能不见血而入鞘”既定方针。 7月29日,南开大学被日军轰炸,开始精神上的征服。

9月10日,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北临时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临时大学选址:长沙市韭菜园一号原美国教会所办圣经书院。 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知识分子大撤退开始。

7.29,北平沦陷,下午,日军进清华园骚扰。参观为名,将窃取的大批珍贵图书、仪器设备用卡车装运出校园。

9月3日,大批日军进驻北大第一院和灰楼新宿舍。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文学院院长胡适

北大中文系教授罗常培。

善后工作落在北大秘书长兼历史系教授郑天挺身上。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清华大学教务长潘光旦

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 清华大学教授金岳霖。

清华大学保管委员会:汪健君 施廷镛 阵传绪 傅仼敢 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

理学院院长杨石先组织师生向校外转移图书、设备。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 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 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 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 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

梁思成夫妇隐居四川南溪李庄。

美国哈弗大学归国名士吴宓,登门聘请“帝师”王国维。 后人,“不观王国维之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 梁家三位公子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

长子梁思成1924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次子梁思永1924留学美国哈弗大学。 三子梁思忠,1926留学美国西点军校。 “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攻读的史学奇才,陈寅格。

王,梁,赵,陈,被后世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当年“哈弗三杰”陈寅格,吴宓,汤用彤。

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的年轻海龟“李济。”哈弗三年,攻读人类学专业。

李济人生转折点-国际级地质学大师丁文江。剑桥,格拉斯哥大学求学七载,取得中国地质界领袖地位,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 1925年6月15日,(1925-1929)国学研究院教职员名单: 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格; 讲师:李济:

助教:陆维钊(同年九月辞职,由赵万里接任)、梁廷灿、章昭煌 主任:吴宓 助理员:周光午 事务员:卫士生

王国维“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

清华,美庚子赔款,退款办学。1911年,4,29清华学堂正式开学,清华历史由此开始。 北大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傅斯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历史(陈寅格)、语言(赵元任)、考古(李济)。后增设人类学组,由留美博士吴定良主持工作。

光绪二十五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皇家大学校校长)王懿荣患疟疾抓药,发现甲骨文。是认定商代文字第一人,确认了甲骨文世之无匹的学术价值,同时开创了甲骨文研究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商代历史研究的序幕。

董作宾和李济,梁思永挖掘安阳殷墟。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小屯)文化三叠层按存在时间先后划分的科学依据。这一伟大发现,“证明殷商文化就建筑在城子崖式的黑陶文化之上”。 梁思永对后岗三叠层的划分,成功地构筑了中国古文明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使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有了划时代的飞跃。

1932年文物装箱南迁-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国宝南迁大行动。

1948年,这批宝物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品随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院之宝。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1938年1月中旬,根据国民政府指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9月28日,昆明大轰炸。

1940年5月14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上将衔总司令张自忠。 5月16日,张自忠在宜城壮烈殉国,时年51岁。当夜,中方派一个师的兵力强攻落入日军手中的张自忠将军之躯。

同济大学是由一个在上海行医的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战时迁移至宜宾东部长江南岸的(四川南溪)李庄古镇。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9.27,德军占领波兰首都华沙,波兰完全沦陷。5.26英国海军下令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敦刻尔大撤退是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清末,天津教育家严修创办以新学为主的家塾,聘其父陶仲明担任塾师,陶孟和随父就读。1901年,陶仲明病故,张伯苓继之。1904年严氏家塾改为敬业学堂,陶孟和仍旧在比就读。1907年,学堂迁入南开地区并改称私立南开学校。代表人物:梅贻琦、周恩来。 中基会,原是为管理美国第二次退换庚子赔款,于1925年成立的一个行政管理机构。1924.5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将中国庚子赔款之余额及利息约1200万美元退还给中国,分期支付。美国的目的是出于保持在中国的长久利益,传播美国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考虑。

推荐第9篇: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刚看完《南渡》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惑着,怎样的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后无来者”的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一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中国还很闭塞、落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注重功名的,但是偏偏有逆天下人所好、离经叛道的人。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梁启超不光自己在中国宣传新思想,把先进的文化带回中国,更让自己的子女踏上了治学之路,并且净捡荆棘密布、无人问津的路来走。中国人没有搞建筑的,他就让梁思成去美国读建筑。中国冷僻的考古事业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洗礼教化,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人的不凡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伟大的父亲,而中国普通百姓从蒙昧中的渐渐觉醒,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像梁启超一样不计私利、只为改变祖国现状的大师。他们携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漂洋过海,终是砸开了愚昧落后的大门。这可谓“为天地立心”了。

“立命”之说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是“为生民”而“立命”。被称作“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和他的夫人最令我感动。艰难困苦的逃生路上,他的夫人“悄悄叮嘱女儿:‘王妈妈和我们奔波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的人有发自肺腑的关怀。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的位子。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迫于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的教授职业。书里这样写道:“此时他的右眼视

网膜脱落,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他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为生民立命”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的写照。

张横渠所谓“绝学”指的是儒学,在此就让“绝学”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的学问。如果将“继”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不管是董作宾的“五期断代说”,还是老金的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这众多大师学者中,我最钦佩的还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先生毕生追求着他的理想。他鼓励胡适之、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的守旧派,这种学术的“自由”之风,不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术自由,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既往圣之绝学”的很好的例子吧,而且,这里的“学”可谓包罗万象,“继”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张载将“为万世开太平”放在最后,或许是以此为四者中最高境界。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中国成百上千的学者、学生踏上了南迁之路。同是南渡,但各人的表现确实迥然有异。在书里,我们看到有爱慕虚荣的女同学,逃亡途中还不忘装扮一番,我们也看到了像闻一多一样坚决主战,甚至有点儿狂热的“愤青”,更有如陈寅恪、吴宓一般沉着冷静,参看时局之人。但是无一例外,作者所说的大师,都是为国奉献,渴望“万世开太平”的仁人志士。抗战期间,傅斯年曾一度担任国家要职,在逃亡路上呕心沥血。1939年1月20日,他为爱子仁轨画了一张旅程图,题记日:“小宝第二个生日,是在牯岭外公外婆家过的。爸爸在南京看空袭。生下来三年,走了一万多里路了。”一席话读来不免令人唏嘘。傅斯年舍弃个人安危,甚至顾不上出生不久的孩子,但是却不曾放下自己的责任和事业。董作宾、李济等史语所的专家,为了不让出

土的文物损毁,更是想尽办法运输转移。更不用提北归后的闻一多了,用一颗穿过头颅的子弹,咆哮出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爱!这些为万民开太平之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我突然想起在书里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在这风雨之秋,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退缩,只有鼓起勇气,坚韧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恩格斯

本书的封面有一行极其醒目的宋体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了很久,作者的这一席话究竟有何意味。我觉得先有必要探讨一个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时代塑造大师,还是大师铸就时代。

最大、最不可忽略的背景就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和征战。辛亥革命前后,国家科技落后,人民愚昧麻木,那些留过洋的青年,在见证了他国的强盛和我国的贫弱之后,有了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够把西方的一套搬到中国来。自然,这种渴望不会终止于物质,为了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对民主政治的渴求也在人群中爆发。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守旧派,有革新派,有想做回皇帝的,也有呼吁民主共和的,军阀割据的现象极为严重,外国势力也颇为猖獗。社会上没有一股可以强大到独霸天下的力量,各个利益集团互相制约。这似乎有点儿像我国历史上孕育了“百家争鸣”局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复杂,对任何思想没有过多的压制,也无从压制,这就促成了当时人们在思想上的极大自由,从而为一批大师崭露头角营造了合适的土壤。如果说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一个大师萌芽的阶段,那么抗战时期的民族存亡危机,则直接催生了大师的生长。中国军队军备落后,面对强大日军无可奈何,这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忧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留学之路,他们不只是为自己而学,更是为让祖国强大而学。当他们

背负上了国家的荣辱,就有了鞭策自己的强大动力。曾昭燏在给傅斯年的信中就曾透露过自己的心境,她说祖国缺什么,她就学什么,不再学别人学过的,以免浪费资源。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对此我深以为然。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的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一句提示

文章两部分开合有度。

从张横渠“立心”“立命”谈起,揭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来源,这就把握了问题的根本。

文末上升到“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结得好!

推荐第10篇: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刚看完《南渡》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惑着,怎样的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后无来者”的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一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中国还很闭塞、落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注重功名的,但是偏偏有逆天下人所好、离经叛道的人。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梁启超不光自己在中国宣传新思想,把先进的文化带回中国,更让自己的子女踏上了治学之路,并且净捡荆棘密布、无人问津的路来走。中国人没有搞建筑的,他就让梁思成去美国读建筑。中国冷僻的考古事业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洗礼教化,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人的不凡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伟大的父亲,而中国普通百姓从蒙昧中的渐渐觉醒,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像梁启超一样不计私利、只为改变祖国现状的大师。他们携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漂洋过海,终是砸开了愚昧落后的大门。这可谓“为天地立心”了。

“立命”之说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是“为生民”而“立命”。被称作“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和他的夫人最令我感动。艰难困苦的逃生路上,他的夫人“悄悄叮嘱女儿:‘王妈妈和我们奔波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的人有发自肺腑的关怀。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的位子。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迫于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的教授职业。书里这样写道:“此时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他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为生民立命”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的写照。

张横渠所谓“绝学”指的是儒学,在此就让“绝学”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的学问。如果将“继”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不管是董作宾的“五期断代说”,还是老金的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这众多大师学者中,我最钦佩的还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先生毕生追求着他的理想。他鼓励胡适之、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的守旧派,这种学术的“自由”之风,不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术自由,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既往圣之绝学”的很好的例子吧,而且,这里的“学”可谓包罗万象,“继”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对此我深以为然。

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的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一句提示

文章两部分开合有度。

从张横渠“立心”“立命”谈起,揭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来源,这就把握了问题的根本。

文末上升到“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结得好!

第11篇:远去的大师 ——《南渡北归》读后感

与一本书的邂逅,就如与人的相遇,有些时候也是需要缘分的。很多次的在鞍山市图书馆的馆藏书里寻觅,也很多次看到这一套是那本的书。可以看看是国内出版的,并且作家不是很熟悉的,一直就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那个黄昏的傍晚,残阳的余光照射在书架上。在寻觅了几圈之后,百无聊赖之下翻看了几页,蓦然就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

《南渡北归》描写的是从七七事变开始,国内考古界的一些前辈大师颠沛流离的命运。而在这个其中,书中也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的背景经历,很多史实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书共分三部:《南渡》描写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内各个大学逃避战火南迁的过程;《北归》描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到内战全面爆发前这段时间的内容;《离别》描写的是内战爆发后这些学术大师们由于选择不同而造就的不同命运;书中在描述这些大师的命运之余,对各个历史事件也投入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并且史料内容非常丰富,很多史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第一次触读。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我们了解的非常之少。由于最近几年读了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突然对这样一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南渡北归》让我们从一个方面看到了这个时期的风貌。

有些时候,我们回眸历史,更多的是愿在历史中发现值得吸取的教训,值得回忆的芳华,而能够在未来避免重蹈覆辙,能够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历史,不论如何打扮,都不能失去最基本的一些事实。有些时候,我们只要去还原一下而已,至于对错,那就各有公论了。

《南渡》一开始,就是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史实七七事变。书中大量的注释段落将七七事变过程中各色人物的行为通过史实进行了详细的呈现。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避讳张自忠等人当时抱着息事宁人态度对日本人抱有幻想的错误判断。还原了历史人物作为人在历史大事件的涡流中身不由已的状态。知错能改、知耻后勇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张自忠、宋哲元等当初在七七事变中作出错误判断的将军们,最后以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的骨气。

如果没有这样一次变故,民国那些灿若星河的大师们,在他们学术的道路发展下去,必将为中华民族留下更丰厚的一比财富。以往的时候,一提到民国,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苦大深仇的印象。而三本书读下来,蓦然有种春秋大梦如梦方醒的感觉。突然感觉,那个时代,是个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那种条件下,一群人抱着一种奋发的精神,做出了很多后人无法企及的成就。从书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个真正秉承胸怀天下的中国人,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三本书里最让人唏嘘的就是第三本《离别》了,就如书名一样,那是一个离别的时代,让我们的记忆永远的停留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让我们的辉煌在那里戛然而止。兄弟阋于墙,也许是这人世间最悲痛的事情之一了吧,面对波涛汹涌的时代变迁大潮,能够真正置身于度外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当我们今天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应该深深的反思,是什么让我们错失了那些璀璨的学术之星;又是什么,让我们与我们的文明本源渐行渐远;还有什么,让我们在迷茫的路上久久徘徊而不知归路……

大师远去,虽然有些煽情,但却是已经不再。而我们的土壤,仍然承受不起擎天巨木,但愿每名爱好读书、爱好思考的人们,能够从前辈大师们的命运坎坷中得到启示,为再造大师积淀起丰厚的土壤;让我们的文明,能够再次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Ps:本书的精彩之处大多出于注释,请各位喜欢的童鞋一定要选带注释的版本阅读。

第12篇: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

逃亡旅行

文/陈明仪[江苏省苏州中学“伟长计划2011”]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如是写道。《南渡北归》便记载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从敌占区流向西南的故事。所谓“南渡”,实际上便是逃亡。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后又迁至李庄,随同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组织。

多次浩浩荡荡的逃亡与南迁,本就是无可奈何之举,也曾遭到学生的质疑与反对,有人甚至想上前线为国捐躯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然而,历史的长河证明,这逃亡,正是促使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之举。这引发了我对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狼狈与落魄,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旧唐书》中也道:“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为众人所唾弃,然而,《南渡北归》中所述的逃亡却并非代表贪生怕死,更非暗示着穷酸书生的软弱无能,反而是一种忍辱负重式的以退为进。悲痛的知识分子面对敌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没法身体力行地给予敌人有力回击,只有发出“衰泪已因家园尽,人亡学废更如何”的悲叹,然而抹去泪痕,理性而冷静地分析着自己可以提供给国家的最大帮助,发现自己的使命,即是为了民族复兴,防止“人亡学废”的局面发生,将国家的学术水平提高,将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为了正义而逃亡,必然是悲壮却又智慧的选择。

的确,姑且不论所有北方知识分子,只举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证明这一观点。蔡元培先生被公认为北大最伟大的校长,朴素谦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汉造反举事的志气与血性。出任北大校长之职时,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识革命”革去原京师大学堂里传统保守的迂腐气,使北大逐渐成为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好景不长,如《五月四日那天早上》中记载的那样,冲动的学生未听从他“以学术救国”的劝导,一腔热血地发动**,致使多名学生被逮捕,北洋政府甚至将大炮对准了北大。顶着重重压力韵蔡元培,已成了北洋政府欲秘密惩办的目标,他却不顾自己已沦为众矢之的的身份,出面请政府释放被捕学生。随即,为避其锋与消除北洋政府的怨气,他于5月8日夜提交辞呈,乔装打扮后悄然离京,远走他乡。他的逃亡,绝不是畏惧的表现,反而是一个强者面对如何同时保护自己与他人的难题时的最佳抉择。

房龙的《伟大的逃亡》记载了瑞典人民在瓦萨王朝的建立者——古斯塔夫·瓦萨的带领下,建立起独立国家的历史过程。与《南渡北归》相似之处便是,瑞典人民不愿沦为臣虏的争取独立的顽强精神决定了“逃亡”之前可以加上“伟大”这一形容词。纵然知识分子流离失所,甚至与挚爱的亲人失散,但外表狼狈悲痛的他们,举手投足间仍是一种倔强不屈的高贵气质,一种中华儿女必胜的信念,而非苟且偷安的提心吊胆,这正决定了此次大逃亡的正义性。

其实,这次南渡的成功不仅在于知识分子是为民族大业而逃亡,而且在于它还是一次为时多年的旅行。

《难以企及的人物》的作者蔡天新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给旅行者下定义:“一个旅行者除了通常的游览观光和增长见识以外,还带有另外的目的,或者说怀有某种特殊的使命。虽然每个人本质上都带有浪漫的情怀,但一个旅行者通常更愿意细细品味旅途中的每个细节,而一个旅游者则希望一切都安排停当。”显然,南渡的师生们不是旅游者,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其使命便是为中华民族复兴之大业保存知识界的精英力量,边行边学,推进学术研究及教育事业的进步。

正因如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湘黔滇旅行团”诞生了。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大队人马离开长沙,一路经湘西穿越贵州,翻山越岭,夜宿晓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与关照。岳南先鬻生如此评价这次旅行的意义:“68天的长途跋涉,旅行团师生们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干世界。一路上,师生们拜访苗寨,调查社会与民众生活,切身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落后与百姓生活的艰辛。”黔西岩溶地貌,云贵民间歌谣,甚至是鸦片的种植背景和危害,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却让走近群众的师生们因祸得福,踏上了另一片自己不曾熟悉的土地,让南方的楚汉浪漫主义文化渗透于自己满是北方的理性主义的肺腑之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逃亡”所带给我的启发仅限于以退为进的谋略与忍辱负重的毅力,那么,相比之下,“旅行”的现实意义更为深刻。《天堂电影院》里,Alfredo说,年轻人要出去走走,不然他会以为,他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旅行旅行,之所以有一个“行”字,我认为是代表了自己的“修行”,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边行边学,边行边成长。有句话说得好: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我觉得这便是对有意义的旅行的最佳诠释。有意义的旅行,因为不是一味享受放松,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与体验,不断地吸收与借鉴,所以必定是艰苦的,但真正的旅行者正是透过这苦,觅到了收获的甘甜。也许只有这样,知识分子才能彻底丢开身上的迂腐气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嘲谑,深入实际,深入人民,深入社会,让自己的学问为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从而造福于社会。

南渡,实乃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一次逃亡旅行,却为中华三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最后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一句提示

观点清晰,思路绵密。由“逃亡”而接入“旅行”,题旨得到了进一步开掘。文章开合有度,宕得开,收得拢。确是佳构!

(张永刚)

第13篇:保留心中净土《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保留心中净土《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学期末,刘书记推荐给我一套《南渡北归》,兴冲冲抱回家。正巧老爸打电话,我便告诉他自己得到了一套好书,谁知他说自己已经看完了,并感叹了一句:那个时期的学者、教育家真的太难了!这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要尽快读完。但阅读的过程是艰难的,几度哽咽、泪眼婆娑。今夜除夕,抬望眼万家灯火,一派祥和,我终于读完《南渡北归之南渡》的最后一句——相忘于江湖,无可自拔地陷入沉思当中。

《南渡北归》一共三部:《南渡》、《北归》和《离别》,该书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在民族危亡、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里,不屈不挠的学术追求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操。

整部书以七七事变“烽火照京都”开篇,一个个学术性的研究机构就是在抗日的时代大背景下成立、迁徙、苦苦运转,一名名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就是在战火连天的危亡时刻求学、成长、苦苦求索,一位位贡献卓绝的大师就是在喧嚣迷乱的世景中不忘本心,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旷世惊人的宏篇。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大师云集清华园,王国维作为“甲骨学的鼻祖和新史学的开山”,最终却投身一跃凊华园昆明湖“自殉文化″,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清华国学硏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也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历史学家梁思永的父亲。他永远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子女们苦心选择今后所走的道路,只是为了民族复兴;在自己的好肾被协和医院切除后,不仅不予追究,反而为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而发文为其开脱。—代大师的陨落,阐释了“师魂″的博大,正是因为许多大师的“舍小我,为大家,为民族”才唤醒了蒙昧的国人,拯救了垂死的中华!

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他们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

国破家亡之际,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知识分子,更是令人心生敬佩。1937年日军攻占北平城,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清华教授赵忠尧历尽艰难险阻将50毫克放射性镭带回国,又在北平陷落之时冒着生命危险潜回清华园,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藏着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抗战期间,梁思成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调查中国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

在日寇的轰炸之下,知识分子心忧国难,将课堂搬到树林山沟,延续文化的薪火,坚持学术的追求。在本书中我了解了西南联大,理解了“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那在战火纷飞当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大学,简陋地堆砌在断墙残瓦之上。炮火连天,它曾几度搬迁,从长沙到昆明,再到蒙自,辗转坐落于西南边陲。它没有大楼,没有亮堂的教室,也没有散发着墨香的图书馆,有的只是茅草屋、铁皮房,还有拥挤的宿舍;有的只是忧国忧民、发奋苦读只为救亡图存的青年学子,一个个英姿飒爽、不甘沉沦;有的只是诲人不倦、辛勤备课只愿为华夏造就更多学界精英的教授,一个个明达聪慧、不畏艰辛。时局的动荡和生活的艰辛永远磨灭不了知识分子的志气,永远侵蚀不了联大教授的“师魂”!体会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艰辛岁月,我怀想着过去不会上网查资料而是视书如命的日子,如今的我们哪有他们当年的苦读经历,哪及他们当年的刚毅坚卓!自思应倍感珍惜,与知识苦恋,无愧“灵魂”,无愧“师魂”!

中国遭逢劫难,大师们仍能于红尘喧嚣、世景迷乱当中保守心中的一方净土,让灵魂飞扬,让精神永驻。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上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在日军无情的铁蹄践踏下,在隆隆炮火的逼赶下,南渡的知识分子发岀了声声振聋发聩的悲鸣,谱写了一曲曲壮哉人心的赞歌。那个时代在知识分子救亡图存中熠熠放光,在中华儿女齐心抗战的推动下滚滚向前。一去不返的时代留下的璀璨印记,我在《南渡北归》中寻了,明了。

第14篇:读《南渡北归》有感:不只是风花雪月

不只是风花雪月

————读《南渡北归》有感

那一段纷杂的过往,掩盖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尘埃和粉红桃色的暧昧与蠢蠢欲动中,那是中国近代最混乱最黑暗的黎明时刻,也是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历史成就的盛世。

张学良在宋美玲放情的大笑与秋波含情的迷人眼神幻影中,抽刀拔剑;梁思成趴伏在弥留之际的妻子床前,低声哭喃;邓拓怀揣极度悲怆和绝望的心境,窝在家中写遗书给妻子,做人世最后一次的告别……那被掩盖在炮灰与枪鸣的年代,无数女性的觉醒,星光洒在她们身上,熠熠发光,与传统女性不同的睿智与肝胆,黑白照片映出的曼妙身姿,成了后人津津乐道各种绯闻轶事的谈资。

但历史不只是风花雪月。

撇开作为一部纪实性著作应有的客观角度与冷静的笔调不谈,撇开褒贬不一的业界评论不言,哪怕从篇幅和引用的数量与严谨程度,它值得一读。

至少从叙事主角来看,它便已经阻隔了男权社会对优秀女性暧昧探究的目光。从中国古早时就已存在的\"女大当嫁\"的腐朽思想在数千年的社会演化中非但没有被剔除,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扎根,变本加厉地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普罗大众的思想中,其中一种外化就表现在对历史人物风流轶事的兴趣中。

曾经年少不知事时,提到林徽因,总是对她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的纠葛感兴趣,就像是每一个闲暇慵懒的午后,端一杯茶,戏虐地看着网络上风起云涌的明星绯闻,很难带出一点尊敬。本该是应该受人敬仰的神话,却因为读者某种生来自带的劣根性而变得像拙劣的戏剧。当别人提到林徽因是想到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呢?是眼前浮现出她骑牛车在荒芜的田间小道寻觅遗失已久的古迹吗?还是想象她和徐志摩在伦敦雨雾中脉脉含情的一瞥中产生的无限诗意呢?

作为女性,总是难以摆脱社会加诸于她们仿佛理所应当的地位——纵观各种民国女性传记,有哪一个逃脱得了作者对她们恋情的臆想呢?哪怕是《南渡北归》这本书中,都难免有作者加上的\"(南按:有人曾考证曾氏一直暗恋傅斯年)\"类似于这样带着某种眼镜看人的想法。从中不难看出,从女性角度叙述必然导致看待历史角度的倾斜与不全面,哪怕再卓越的女性都难以逃脱被家庭伴侣牵绊的命运。

因此,《南渡北归》以男性大师为叙述主角的角度最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才思泉涌,充满争议而又文质彬彬,\"君子和而不同\"的年代,纷涌而散碎的记忆碎片,被一一拾取,又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书中,重现了那个不平凡的历史年代。

那不只是风花雪月,而是大师的重现。

作者:03180329 黄明雪

第15篇:南渡北归读书报告:何谓“大师”

南渡北归读书报告:何谓“大师”

文/谢恬[江苏省苏州中学“伟长计划201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刚看完《南渡》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惋惜和钦佩。我一直困惑着,怎样的一群人,才能被作者称为“后无来者”的大师?

所谓大师,我想,可以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一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刚走出封建社会的中国还很闭塞、落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注重功名的,但是偏偏有逆天下人所好、离经叛道的人。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梁启超不光自己在中国宣传新思想,把先进的文化带回中国,更让自己的子女踏上了治学之路,并且净捡荆棘密布、无人问津的路来走。中国人没有搞建筑的,他就让梁思成去美国读建筑。中国冷僻的考古事业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就让梁思永去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缺少将才,他就让梁思忠走上了军事道路。“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中国人民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洗礼教化,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把现代科学带进了国门。梁思成等人的不凡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伟大的父亲,而中国普通百姓从蒙昧中的渐渐觉醒,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像梁启超一样不计私利、只为改变祖国现状的大师。他们携着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漂洋过海,终是砸开了愚昧落后的大门。这可谓“为天地立心”了。

“立命”之说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己做到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或许并非难事。而大师与平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是“为生民”而“立命”。被称作“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和他的夫人最令我感动。艰难困苦的逃生路上,他的夫人“悄悄叮嘱女儿:‘王妈妈和我们奔波半年,过旧历年总要让她多吃几块肉。”’想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首先就应对身边的人有发自肺腑的关怀。陈寅恪先生毕生心力都投入在中国史学上,就连逃命都不忘提着书箱。傅斯年邀他去史语所就职,可是他却舍不下在清华教书育人的位子。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迫于时局无法医治,可他依然不放弃他的教授职业。书里这样写道:“此时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仅剩左眼视力勉强看书授课。陈氏仍像当年在清华园一样,每次上课都用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向教室匆匆走来,至时满头是汗,却从不迟到。”他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为生民立命”恰是陈寅恪先生人格的写照。

张横渠所谓“绝学”指的是儒学,在此就让“绝学”扩充一下范围,暂代所有的学问。如果将“继”简单地理解为继承,那么这个人必定不会是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不管是董作宾的“五期断代说”,还是老金的符号逻辑,都已经超越前人,令人赞叹了。但在这众多大师学者中,我最钦佩的还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曾在北大说过这样一段话:“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先生毕生追求着他的理想。他鼓励胡适之、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大学宣讲新文学,也不排斥辜鸿铭、陈汉章这样的守旧派,这种学术的“自由”之风,不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发展吗?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术自由,我想是当下很多高等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吧。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既往圣之绝学”的很好的例子吧,而且,这里的“学”可谓包罗万象,“继”也绝不仅是继承弘扬这么简单。

张载将“为万世开太平”放在最后,或许是以此为四者中最高境界。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中国成百上千的学者、学生踏上了南迁之路。同是南渡,但各人的表现确实迥然有异。在书里,我们看到有爱慕虚荣的女同学,逃亡途中还不忘装扮一番,我们也看到了像闻一多一样坚决主战,甚至有点儿狂热的“愤青”,更有如陈寅恪、吴宓一般沉着冷静,参看时局之人。但是无一例外,作者所说的大师,都是为国奉献,渴望“万世开太平”的仁人志士。抗战期间,傅斯年曾一度担任国家要职,在逃亡路上呕心沥血。1939年1月20日,他为爱子仁轨画了一张旅程图,题记日:“小宝第二个生日,是在牯岭外公外婆家过的。爸爸在南京看空袭。生下来三年,走了一万多里路了。”一席话读来不免令人唏嘘。傅斯年舍弃个人安危,甚至顾不上出生不久的孩子,但是却不曾放下自己的责任和事业。董作宾、李济等史语所的专家,为了不让出土的文物损毁,更是想尽办法运输转移。更不用提北归后的闻一多了,用一颗穿过头颅的子弹,咆哮出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爱!这些为万民开太平之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我突然想起在书里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在这风雨之秋,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退缩,只有鼓起勇气,坚韧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恩格斯

本书的封面有一行极其醒目的宋体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了很久,作者的这一席话究竟有何意味。我觉得先有必要探讨一个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时代塑造大师,还是大师铸就时代。

最大、最不可忽略的背景就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和征战。辛亥革命前后,国家科技落后,人民愚昧麻木,那些留过洋的青年,在见证了他国的强盛和我国的贫弱之后,有了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够把西方的一套搬到中国来。自然,这种渴望不会终止于物质,为了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对民主政治的渴求也在人群中爆发。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守旧派,有革新派,有想做回皇帝的,也有呼吁民主共和的,军阀割据的现象极为严重,外国势力也颇为猖獗。社会上没有一股可以强大到独霸天下的力量,各个利益集团互相制约。这似乎有点儿像我国历史上孕育了“百家争鸣”局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复杂,对任何思想没有过多的压制,也无从压制,这就促成了当时人们在思想上的极大自由,从而为一批大师崭露头角营造了合适的土壤。如果说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一个大师萌芽的阶段,那么抗战时期的民族存亡危机,则直接催生了大师的生长。中国军队军备落后,面对强大日军无可奈何,这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忧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留学之路,他们不只是为自己而学,更是为让祖国强大而学。当他们背负上了国家的荣辱,就有了鞭策自己的强大动力。曾昭燏在给傅斯年的信中就曾透露过自己的心境,她说祖国缺什么,她就学什么,不再学别人学过的,以免浪费资源。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对此我深以为然。

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的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一句提示

文章两部分开合有度。

从张横渠“立心”“立命”谈起,揭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来源,这就把握了问题的根本。

文末上升到“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结得好!

(张永刚)

第16篇:南渡北归:逝去的民国多样化历史叙述

南渡北归:逝去的民国多样化历史叙述

[导读]民国时代延续了清代的考据学传统,同时学习了舶来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胡适和中研院史语所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主流,这一时期有重要贡献的学者更多做的是史料考辨工作。

“民国热”虽喧闹一时,但终究冷却了,留在世人脑海中的多是林徽因的三角恋,辜鸿铭爱小脚,抑或是刘文典与蒋介石对打之类的趣闻。也有人煞费苦心地搬出所谓的“民国精神”,甚至从历史的棺椁中挖出“北大精神”,来抗衡物欲横流、价值缺失的当下。乱哄哄一场好不热闹,但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

民国时代,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还有历史研究与著述的争鸣与辉煌,还有一群至今闪耀光芒的学术大师。那是晚近多样化历史研究与著述的辉煌年代。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多样化历史写作瞬间走向高潮,又是什么力量使它昙花败落,遗恨后人?站在新世纪物质繁荣的孤峰上,回顾那个时代,我们应该保留怎样的温情与敬意?

一、争鸣与辉煌:特殊年代的多样化历史叙述

1.疑古出新:新考据学引领下的整理国故

对当代人来说,提到民国学术,首先呈现在脑海里的是个性鲜活的国学大师们。民国之所以出了这么多国学大师,与独特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的中国学术研究在方法上更多是借鉴西方,但依然受到本土学术方法和学术资源的潜在制约,所以在研究领域上不得不以本国历史文化为重心。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以广义的史学,也就是我们现在称的“国学”为主。

民国时代延续了清代的考据学传统,同时学习了舶来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胡适和“中研院”史语所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主流,这一时期有重要贡献的学者更多做的是史料考辨工作,以及进行历史与文化的阐释。胡适是实用主义的宣传者与实践者,他推崇古史研究,倡导疑古主义,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罗振玉和王国维师徒,以及师承于胡适的顾颉刚和傅斯年更是将“新考据学”发挥到了极致。

罗振玉和王国维师徒东渡日本,以清朝遗民身份做整理国故的工作,后来开创了甲骨文、金文等古史的研究。王国维提倡将文物考古新材料与传统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以研究古代历史的二重证据法,在二重证据法指导下的国学研究为他赢得了国学大师的美誉。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底后,老师罗振玉继续做着金石方面的考证与研究,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三代吉金文存》,成为这一领域较有影响的著作。

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也即疑古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们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探究古代的历史,揭露先秦两汉古书上关于古史的记载,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到民国30年,该学派出版了七册《古史辨》,学界震动。同一时期,陈寅恪开启了佛教史、边疆史,隋唐史的研究;吕思勉则撰写了中国通史,和深入研究了各个朝代的断代史;蒋廷黻则开始近代史以及近代外交史的研究与叙述,并开创性的从外交的角度研究近代史。同时,左翼历史学家与主流史家的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论战,拉开了学术争鸣的新时代。

2.百家争鸣:学术论战时代成果丰硕

中国历史上,每逢乱世,政治权力的控制力便会下降,学术文化多会活跃,各类人才也会出现,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从某种角度讲,民国也是乱世,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在激烈的变革与不断的转折中徘徊与彷徨。民国时代,思想异常活跃,学术流派庞杂多样,可以说是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思想高峰。不同的是,民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激烈碰撞与交融的时代,是与旧传统说再见以及迎接新文化的时代。

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学术思想各流派争鸣的景象,各种主义相继涌现。左翼的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围绕着问题与主义、社会主义流派,以及无政 - 1 -

府主义展开了三次大论战,催生了一大批左翼史学著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的优秀著作有,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吕振羽的《史前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史诸问题》,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的《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邓初民的《社会史简明教程》,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何干之《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华岗的《中国大革命史》,以及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等。

民国时期的学术论战并非限于主流学术研究与左翼学术思想之间,主流学者之间也存在论战与交锋。这一时期思想高度活跃,学术研究成果明显,可以说是学术研究大繁荣的时代。如,傅斯年对王国维的研究就提出了极为尖锐的批评。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战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延续了学术自由的风尚,也留下了大量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学术公案。这一时期涌现出的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左翼学者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新政权高度的肯定和扶持。

二、尊师重道:民国政府促进多样化历史叙述

1.知识分子受政府尊重 收入高研究无后顾之忧

民国政府尊重知识分子,即便在战乱纷扰的北洋时代,知识分子的收入也是相对较高的。当时的大学教员薪俸分为4等12级,最高级别500元,最低级别100元。之前,毛泽东在北大担任图书馆管理员时,月俸是8元。据毛泽东回忆,当时的8元月薪已经足够养活自己。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知识分子阶层的收入明显提高。学术研究一向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第二生命,他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教育、学术和科研事业。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这十年是民国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黄金十年。除了社会经济环境适宜做学术研究外,与北洋军阀时代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更注重教育。自1928年形式上统一全国以来,南京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中学法》《中学规程》《小学法》《小学规程》等法律法规,从法制上保障各级教育的有序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对学校的组织原则,以及教职工的待遇进行了明确规定。

政府解决了教师的经济问题,为他们全心投入教育与科研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条件。根据学者马嘶的研究,当时大学教授、学者、作家、艺术家等人文科类的知识分子有较为丰厚的经济收入,所以也形成了具有群体特征的生活习惯和情趣。文人们大都在客厅、茶馆、酒宴、沙龙里闲谈,或者逛旧书摊和旧书店,淘书,或者去戏园子听戏,或者下棋、打麻将消遣。文化人生活在一种宽松闲适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经济担忧。

民国政府的一大功劳是解决了知识分子的物质问题,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上没有后顾之忧,这在*年代颇显珍贵。由于生活无忧,当时的文人雅士生活在极具艺术气息的氛围中。林徽因喜欢在家里办沙龙,座上宾全是一流的学者与作家。鲁迅喜欢逛旧书店,经常淘一堆旧书回来。知识界能沉浸于学术文化之中,这与他们收入高,生活稳定是分不开的。

2.成立\"中研院\" 学术研究获国际学术界承认

与教育改革同步的是推动学术机构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成立了“中研院”。“中研院”,简称“中研院”,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蔡元培任首任院长。在人文研究方面,“中研院”设有历史语言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当时有人认为,全盛时期的“中研院”人文组几乎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该所集中了当时一批著名学者,如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学派治学精神,另一方面汲取了包括西方近代新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研究方法,在历史、语言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贡献,

“中研院”史语所推崇的“新考据学”是当时学术界的主流研究法。岱峻在《民国衣冠》中写道,在抗战前的十年间,史语所组织了15次河南安阳发掘和3次山东城子崖发掘,出土大量国宝,使公元前约1400年的殷代传闻变成了信史;编订整理了明清史料,校订了大量文籍,提高了史学标准;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取得了可观发展;在中国东部和西部进行了方言土语调查,采集了许多标本等。1932年,史语所获得法兰西学院授予的儒莲奖,标志着在考古、历史和语言学等领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承认。

谈民国学术,无论如何都无法跳过“中研院”史语所。“中研院”的设臵是民国政府一次较有远见卓识的决策,而史语所的设臵更是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史语所几乎是白手起家地开创了民国的历史研究,每个领域几乎都是新的,都需要去开拓和创新。所以,每项研究成果都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当然,民国政府存在贪污腐败、效率低下、体制臃肿等问题,当时以及后世学者都给予过强烈的批评。但是,仅仅“中研院”一项,我们就该对它表示最基本的敬意。民国的学术研究起于此,后来也止于此,虽短暂,但辉煌。

三、中断与分流:大师随着炮火一同远去

1.学者战火中流离 学术观念上分野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中研院”的史语所也随之西迁,先后暂住于昆明、长沙,最后落脚于四川李庄。胡适、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学者在颠沛流离中朝夕相处,虽然在学术上并非意见一致,但在生活中确是共患难的挚友。在战争的炮火中,这批大师级的学者没有中断对历史的研究与写作,只是面对着艰难的环境,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罢了。抗战胜利后,史语所满怀欢喜地迁回南京。新被窝尚未捂热,内战就爆发了,他们不得不收拾行囊,迎接新一轮的颠沛流离。最后,内战的硝烟终结了史语所在大陆的历史。

1948年冬,国民党败局已定,“中研院”各研究机构也在筹备迁台事宜。1949年元旦,胡适与傅斯年对酒追忆往昔,无语凝噎,各自潸然泪下。国民党政府最终发布命令,要求史语所整体迁台,但也有一些人选择留在大陆,比如考古学者夏鼐,语言学者丁树生等。实际上,史语所的41位研究员中有20位赴台,两位赴美,其余的都留在了大陆。此外,整个“中研院”的院士中,傅斯年、李济等9位随国民党政府前往台湾,赵元任、胡适等12位去了美国,其余50多位院士留在了大陆。

历史的车轮随着纷飞的弹片驶入1949年,在学术研究的崎岖的道路上留下一道裂痕。这一年宛如一把利剑,将“中研院”厚重的过去一剑斩断,从此,一条海峡,割分两岸。分道扬镳的两岸“中研院”旧部,各自在泥泞的道路上摸索自己的未来,在相同的历史境遇下,纷纷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历史就是这么讽刺,历史就是这么残忍。被一道海峡隔断的不仅是兄弟亲情,还是文化的命脉。断裂的文化命脉,汩汩流淌着鲜血。那些文化争鸣时代留下的遗产,在炮火的轰鸣中淡出了历史的视线。几代学人的辛苦经营,不经意间就灰飞烟灭了,留下后辈人的百年一叹。

2.运动改造思想 学术归于一统

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中研院”被军管会接收,留下的学者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同时也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新思想的教育和洗礼。此后,“中研院”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史语所迁台后,留在大陆的研究员一开始大都对新政权持观望态度。但是,不久之后,他们都纷纷加入了效命新政权,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队伍中。从后续的历史来看,他们积极建设新社会的热情最终成了特殊年代的一厢情愿。

1951年,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首先要在知识分子中间进行思想改造,随后便开始了暴风骤雨般的政治运动。在这一波的政治运动中,原“中研院”留下来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首先受到了冲击。随后,社会学被视为伪科学遭到批判,进而被取缔。后来,反右斗争急转直下,很多原“中研院”的留下来的学者和研究院被打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夏鼐被打为右派分子后不久便心肌梗塞而死,而傅斯年的侄子傅乐焕也没能因为与傅斯年划清了界限而幸免于难,最终在文化浩劫中步王国维后尘,做了自我了断。

无休止的政治运动阻碍了学者们的学术研究,也使他们被迫放弃了五四以来坚守的独立做学术的文化精神。随着政治运动的如火如荼,马列主义历史观在政治运动中被牢固确立,“中研院”辉煌十年的学术论战与争鸣的成果,随着“中研院”在大陆的“死亡”而敲响了丧钟。也有学者虽然留在了大陆,却并没有与新政权合作,如陈寅恪。他曾经谢绝就任新成立的中科院古史研究所所长,并公然表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他南下岭南,自此以后再没北上,凄凄凉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时光。那些争鸣的流派和多元的研究方法被大陆的政治运动全部抹

去了。这是那个时代的痛,也是无法阻遏的历史阶段。

1949年之后的大陆学界独尊唯物主义,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被奉为三老,吕振羽、侯外庐、李亚农为其羽翼。这些学者以胜利者的姿态诠释新时代的合理性,受到新政权的喜爱,但他们在随后的政治运动中也未能幸免,郭沫若、侯外庐受到了冲击但没跌入低谷,其他的几位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致命打击,有的甚至没能熬过那个混乱的年代,如翦伯赞就在绝望中选择了“自决于人民”。今人很难对过往的这段历史作价值评价,或许只有黄仁宇先生所说的“历史的长期合理性”才能更好的解释这段历史吧。

四、传承与断裂:传统土壤逝去大师难产

1.民国革故鼎新 大师空前绝后

中国学术的繁荣时期重要是20世纪的前50年,肇始于1904年王国维作《红楼梦评论》,鼎盛于1948年首届“中研院”院士选举大会,终结于1954年批判胡适运动。其中,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启的论战与争鸣,到20世纪30、40年代达到高峰,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学者和著作,成就了百家争鸣的学林风貌。

民国时代历史研究的辉煌是特殊历史阶段的辉煌,当时产生的大家,是历史传承的结果。这批学术大师都有良好的旧学基础,又都受西方思潮影响。他们所以能做出如此突出的成绩,与他们懂西学又不肯放弃传统是分不开的,同时,他们处于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这是从晚清旧时代过渡到民国新时代难以逾越的阶段。这些学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开始用西方的学术方法做学问,但他们并未全盘西化,即便是是胡适这样倡导西化的人,在行为方式和治学上依然没有脱离传统。

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这批引领当时学术的大师们做出了不同的人生抉择,有的像傅斯年一样,随国民党到了台湾,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慢慢从新建起了“中研院”;有的像钱穆一样,带着学生退居香港,创办书院,传承民国衣冠;有的则像胡适一样去了美国,在凄凉的晚景下继续学术探索;还有很多人像陈寅恪一样留守大陆,战战兢兢地度过余生。随着他们这一辈人的故去,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则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2.学术研究难逃功利 大师自然难产

当今,我们呼唤国学大师,呼唤了几十年,也没唤来。很多自诩为大师,或自封为大师的人,就学养来说,无法与民国时期的大师相提并论。与民国时代的大师相比,今日所谓的国学大师性质早已变质。他们重创新甚于重功力,重专精甚于重广博,重西方现代学术训练及背景,不重视中国传统本位的学术取向,重实证主义的踏实工作,不重形而上学的古典思辨。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学者,但是很难称其为大师。

当代人惊呼,我们投入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培养不出一位国学大师?细想起来可知,国学大师向来不是钱培养出来的。国学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师徒传递的学问。我们打倒了大师,想再扶起新一批新的大师,实际是非常可笑的想法。大师需要培养大师的土壤,需要承继大师衣钵的人。可惜,我们既缺乏成就大师的土壤,又缺乏历史的传承。这是时代的弊病也是时代的悲哀。

我们一方面惋惜没有大师出现,另一方面又对学者不断明星化表示痛惜。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作者,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节目。当前学术文化泛滥与粗糙化或许是受众自身文化程度不足造成的。当我们呼唤大师的时候,是否应该反躬自省,扪心自问,我们准备好迎接大师的到来了吗?大师不是呼唤来的,不是钱培养出来的,是适合大师生存的土壤自然生长出来的。

结语:民国是大家辈出的时代,是历史学多样化叙述的争鸣时代。这既是特殊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和尊重学问人的结果。只可惜战乱的炮火阻碍了学术文化的薪火传承。随着国民政府退居台湾,繁荣一时的多样化历史写作时代被统一的一门独尊所代替。从此以后,中国学术文化出现断层,研究方法渐现单一,放眼今日,整个社会和学术研究都日趋功利化,如此背景之下,大师级人物自然难产。

第17篇:从“北雁南飞”到“南雁北归”

从“北雁南飞”到“南雁北归”

——黑龙江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引发人才回流现象的思考

李丽云 王 卓

2013-2-21 10:11:02来源:《科技日报》2013年02月20日

“我刚到农科院时,科研人员为求生计只能去卖种子,跟农民一分两分的讨价还价,哪里还像搞研究的人。”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韩贵清说起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初期的困境感慨万千。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夏长友回忆起那段往事也唏嘘不已:“以前想留下一名硕士生非常困难,科研设施、住房福利都等着所里解决,可我们两手一摊没办法,科研人才纷纷外流自谋出路。”

在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初期,黑龙江科研院所与国内其他院所一样,面临着断却“皇粮”转向市场求生存的实质性变革。加之黑龙江地处祖国北疆,冬季漫长,环境艰苦,本土人才纷纷“北雁南飞”,外地人才更不愿到天寒地冻的地方“受苦”。

“自削减事业费以来,科学院科技人员流失近350人,骨干人才一年就走掉40多人。而我们院在岗总人数是800人,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总共才280人,流失人员比例之高可见一斑。”黑龙江科学院院长潘忠直言,“人才措施跟不上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步伐,是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始于1985年的科研院所改革至今28年来,黑龙江的中直和省属科研院所循着各自领域不同的发展路线,探寻出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人才强院”之路。在2月1日由黑龙江省科研院所发展促进会组织召开的第四届黑龙江省科研院所

发展论坛上,百余位科研院所代表分享着自己的“人才经”,也分享着人才开始纷纷回流的喜悦。

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赵敏认为:“黑龙江实施的一系列创新人才新战略为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广阔大舞台,在利用政策、优化机制和营造环境的立体模式下,黑龙江出现了科研创新人才‘北雁不南飞、南雁向北归’的喜人景象。”

出台红头文件,消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的,单位应将不低于20%的转让成果净收入奖励给对完成成果及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这条出自我国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条例,让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看到了希望。

上世纪90年代,哈兽研手里握有一批技术领先的疫苗产品。“守着金饭碗我们还要饭!”借助国家人才计划和政策的支持,猛然惊醒的哈兽研制定了与之相关的管理办法,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科研人员换来真金白银,为自身院所发展积累资金。

“科技体制改革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在潘忠看来,人才是科研院所的首要资源,而搞好“人才工程”就要抛弃“面子工程”,“急功近利使不得”。“好的政策应该让院所里的每一个人都看到希望。”黑龙江人才战略初现成效,正是几代决策者积累和坚持的结果。

国家“千人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尤其黑龙江省在2012年密集出台了两个科技新政,分别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意见》和《黑龙江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决定》,后一条被称为黑龙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黄金27条”,这份科技新政将成果转让奖励比例提高到35%。

这些红头文件消除了科研人员跑经费、愁生计的后顾之忧,也为科研院所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分享发展红利,让科研人员有劳、有酬、有位

“解决人才问题离不开工资待遇和院所的事业基础,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的问题。”夏长友说,“提供好条件和待遇的保障来自成果转化的经济收益。”

科技创新推动发展,为社会带来很多发展红利,科研人员不应仅仅是奉献,也应该分享这份发展红利。哈兽研专门成立了维科公司,承接研究所49个产品的直接转化,创造了4个亿的产值。成果转化率达100%的哈兽研,将这些钱花在提高科研人员待遇上,花在鼓励科研人员创新上,出国培训人员的学费、生活费都从这里支出。

黑龙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为博士生开出了10万元安置费和20万元科技启动资金的高待遇,还设立“院长基金”支持资助创新团队专项研究和人才培养;黑龙江省科学院拿出500万专项资金,支持中青年人才申报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激发年轻人才的科研热情。

“科研人员有劳、有酬、有位,稳定了人才队伍,也保证研究所不断发展。”哈兽研所长孔宪刚志气满满,“去年我们所获得国家专利31项,发表110篇SCI文章,平均影响因子3.13。”据介绍,一般国际一流期刊影响因子为3,3.13意味着哈兽研科研人员发表的文章大都是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

搭好用人平台,选拔人才不能只看博士帽

“与其花大价钱去争、去抢,还不如把本土人才培养好、使用好。”潘忠认为人才战略的核心应该是培养人才。引进海外人才、高端人才固然重要,但是“选拔人才不能只看博士帽,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对科研有贡献,那就是人才”。

韩贵清认同他的观点:“培养人才就要为科研人员打造干事业的平台,不仅要建设水平先进的实验室,创新工程也必不可少。”

黑龙江省农科院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立了大豆、玉米、水稻、畜牧等12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体系。争取到国家马铃薯种质改良中心等46个国家级、省部级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位居全国前列。

在韩贵清看来,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和产业服务密切结合。“年初,我院第四批30名科技副县长刚刚竞聘上岗。我们的‘院县共建’和‘专家大院’被写入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由韩贵清最早提倡的“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理念如今风靡全国。

在科研院所搭建各自领域专业平台的同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黑龙江省科技厅等各个职能部门也在搭建综合大平台。2010年,省科技厅联手哈尔滨市共同在哈尔滨黄金地段松花江北岸建设一座全新的科技创新城,打造一个极具潜力的“北方智谷”。经过3年建设,已成为高新、高端、高智汇聚的科技高地,很多曾经受制于发展空间的黑龙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这座新城中找到了更宽广的发展未来。新城中最高的地标性建筑黑龙江科技创新大厦即将投入使用,这是专为黑龙江释放科技潜力而打造的一个集大成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可为来黑龙江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今,曾经硕士生都留不下的哈兽研每年都从全国招聘十几名优秀博士,从海外引进三四名高水平人才;

如今,曾经连续两年发不出工资,给员工“打白条”的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自筹资金3亿元,为科研人员建成包含科研中心、国家标准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哈表所科技园”;

如今,曾经人才流失严重的黑龙江科学院连续3年人才“零流失”,有些已经离开的科研人员正在考虑着“飞”回“旧巢”。

„„

一系列人才战略的实施,一条条好政策的兑现,一个个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让科技资源大省黑龙江重新施展出原有的科技魅力,留住了北雁,引来了南雁。

第18篇:自由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造就大师——读《南渡北归》有感

自由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造就大师

——读岳南《南渡北归:南渡》

这是一部璀璨的民国科学文化历史,群集着众多闪耀“明星”。他们开局不同,中间或有交错,他们都沿着各自的轨迹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也是我们民族的命运。在《南渡北归:南渡》中描述的一代大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他们视学术为生命的风骨,以及冒着抗战炮火彰显出的爱国爱民之光辉,不畏艰难、坚毅不拔、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

该书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书中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像很多力图挖掘现代人物史的学者一样,本书作者不遗余力地从历史空间里挖掘出知识分子的踪迹来,加以分析、梳理和整合,细致地摸索出他们深埋在大地里的足迹,充满了“知识考古”的乐趣。书中所选取的时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艰难的抗战八年。纵观全书,虽然以“国破山河在”为引子,却绝少那种“吹断山河是胡笳”的悲凉。 历史总是在细微命运的沉浮中唉声叹气,却总不免终结于宏大叙事的欢声笑语。纵观人类学术历史,世上恐怕少有一段历史进程像中国抗战八年这样,国家多舛而学术益盛的。在战乱和杀戮、野蛮与侵略面前,人的毅力、信念、勇气、智慧、操守„„一一慢慢凸显,并且像群星闪耀那样集中呈现出光芒来,遂成就了大师群体登场的美谈。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造就大师的条件之一。书中引用了陈寅恪先生病卧岭南,在凄风苦雨中创作的《论》中的一段话:“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此一例,可概其余。此易见之真理,世人竟不知之,可谓愚不可及矣”。可见自由思想的重要乃普世真理,这种精神传播的影响着当时的一代学子,并造就了一个大师群集的时代。

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湘黔滇旅行团”诞生了,一路经湘西穿越贵州,翻山越岭,夜宿晓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作者在书中写道:“在这68天的长途跋涉中,旅行团师生们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一路上,师生们拜访苗寨,调查社会与民众生活,切身

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落后与百姓生活的艰辛。”黔西岩溶地貌,云贵民间歌谣,甚至是鸦片的种植背景和危害,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种艰苦的旅行让知识分子彻底丢开身上的迂腐气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嘲谑,独立思考,深入实际,深入人民,深入社会,让自己的学问为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从而造福于社会。

深厚的爱国情怀是造就大师的另一条件。作者南岳谈到这本书时说到,“第一是视学术为生命,第二就是爱国,这是那一代学人精神上的共同之处。他们历尽万水千山,暂驻西南大地,在隆隆炮火、朝不保夕中仍然坚持不懈地从事学术探索,一没有国家课题可以申报,二没有经济回报,还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推出一部部学术精品,培养出那么多的优秀学子,令人高山仰止。费孝通说过,他们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我在想,这个‘东西’是不是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志’。”

1937年“七七”事变,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大批平津的教授经过千难万险抵达长沙,任教长沙临时大学。暂驻足衡山湘水后,又成离别,遥遥长途,经湘西,最后流寓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8年5月至1940年10月,西南联合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云集在昆明,使得昆明成为战时中国教育、学术、文化中心。从1938年9月28日开始,昆明不断遭受日军空袭,跑警报成为客居昆明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1940年,越南被日军侵占,原来是大后方的云南成为战争的前方,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这种情况下,辗转迁移至重庆李庄。战时中国的教育和科研并未停歇,反而推向一种奇崛的高度,成为历史的标杆。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时,胡适等人就主张,“战时教育须作平常看”,把发展学术、延续文化、推动科学研究,当作民族复兴、建国大业的宏伟蓝图。

书中写到,李庄虽然拥挤不堪,但来往李庄的人从无懈怠;蒙自虽然偏僻,西南联大虽然简陋,但在联大的人时刻不忘国危与争气,于南湖之畔发奋读书,不顾敌寇的到来。正是有了这批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力量,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脉与读书的种子。

南渡西迁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学术救国、文化救国,成为知识阶层的共识。“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

城,情弥切。”西南联大校歌中呈现的就是这种气度。在日寇的轰炸之下,他们心忧国难,将课堂搬到树林山沟,延续文化的薪火。他们的行动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他们的思想触及了我们的灵魂,给我们带来温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虽然历尽千辛万苦、面临各种生活的困窘,但却始终坚持学术研究、坚持追寻报国的理想情怀,这些稀缺的品质值得当代人学习。

第19篇:大雁归读后感

大雁归读后感

篇1:《大雁归来》读后感

《大雁归来》读后感

读了大雁归来很有感触,作者对大雁的爱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但人们对大雁的猎杀行径却更让人深思,作者开篇便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春天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人们热切盼望春天的到来,而大雁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春天。

在作者的心中,大雁并不仅仅是大雁,而是像人一样有灵性的动物。

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更让作者对大雁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作为一个“爱鸟者”,他同样感伤着大雁的忧郁悲伤。经过多年的观察,作者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6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以6的倍数出现的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那些忧郁的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他们丧失了亲人,或成了“心碎的寡妇”,或失去了子女,当这种结论被证实以后,作者对“瞄准它们的猎枪”们的反感更加强烈了,乃至成了愤恨!

因而,其对猎杀者的鄙夷和憎恶便显而易见。其实,大雁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在自然界中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去猎杀它们,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更要和谐相处。 篇2:归来读后感

《西游记大圣归来观后感》这是我第一次给电影写观后感,也是我第一次评价国产动画片,我不是很喜欢看动画片,

三维国产动画片我只看《秦时明月》和《不良人》,而这次我却很喜欢看这个动画。 大一暑假的时候,这部动画片已经出来了,但是我是在农村,根本没有机会去看,到大

二开学的时候,我室友说她放暑假去看了,很好看,评价也很高,说:“这是中国超越似的电

影,这应该是中国未来的几年才能做出来的动画电影”,我当时很惊讶,越好奇,我越想去看,

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终于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电影,发现它上线了,但是要会员才能看,

我就去淘宝买了一个会员,一起上线的还有《捉妖记》这两部电影我都很喜欢看,这两部电

影我看了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类似,都是三维的,这不用了,主要是“妖怪追赶”这一部分很

相似。

我是学游戏设计制作专业的,我一直都对三维的动画很感兴趣,游戏角色和三维动画还

是有很大的相似度,人物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看“美”,虽然大圣归来这里面的主角孙悟空不是

那么精美,但是表情动画确实做得很不错,游戏里面也有做动画的,所以看了大圣归来,我

还是有很多的想法。

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小孩,很可爱,表情动作却很好,且有几处对话很

搞笑,我在网上看到这部电影诞生很不容易,网上说:“中途投资方在中途撤出了,导演垫钱

花了八年才制作成功,片子时间不长,没有宣传,因为没有钱,上映的时间的排期也很少,又撞上‘小时代’、‘栀子花开’、‘捉妖记’同时上映,还有莫些儿

童偷票房,现在连本钱都没有赚回来”,这些都是网上传的,真与假我却不知道。在班上看的那次,我是看的第二次,就算是第二次看,我也是认真再看,如何把那里面

的优点放到我这个专业当中,这也就是关键,当初选这个选修课的时候就是因为是动画,跟

自己的专业类似相同,当初选了,我们的专业老师还问有哪些同学选了系上老师的选修课,

我们当时就举手了,选了这个选修课,我并不后悔,老师人很好,每次给我们放的动画都是

比较出名的,都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今年电影院上新了很多部电影,比如动画类的有《多啦a梦》《小王子》什么之类的,我

觉得最好的还是《大圣归来》,西游记很多歌版本,不管是动画还是电视,网上传了那么一句

话:大圣归来,万众期待,我的一生,谁来期待,听着这么一句,就能够感受的到这部电影火

爆的程度。

在这部片子当中,如果要我来打分的话,我会打8.5分,以我游戏的感觉来说的话,主

要是场景的过渡感觉有点简单,如果像网上说的,导演说有五部,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改下,

在就是,结局太快了,刚刚大圣才燃起来,就结尾了,不过可能经费真的撑不住了,我希望

期待第二部。

最后,我还是希望中国以后的动画能像这部大圣归来这样的效果,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动

画很差,但是大神却还是有很多,希望那些大神能够把中国的动画发展起来,像游戏一样,现在中国的游戏已发展成全球第

二,动画在这方面还是提升一下。篇2:《大雁归来》读后感《大雁归来》读后感

读了大雁归来很有感触,作者对大雁的爱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但人们对大雁的猎杀行

径却更让人深思,作者开篇便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春天充满了生机和希

望,人们热切盼望春天的到来,而大雁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春天。 在作者的心中,大雁并不仅仅是大雁,而是像人一样有灵性的动物。 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更让作者对大雁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作为一个“爱鸟者”,

他同样感伤着大雁的忧郁悲伤。经过多年的观察,作者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6只的雁群是

一个家庭,以6的倍数出现的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那些忧郁的孤雁之所以孤单,是

因为他们丧失了亲人,或成了“心碎的寡妇”,或失去了子女,当这种结论被证实以后,作者

对“瞄准它们的猎枪”们的反感更加强烈了,乃至成了愤恨!

因而,其对猎杀者的鄙夷和憎恶便显而易见。其实,大雁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有感

情的,在自然界中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去猎杀它们,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之间更要和谐相处。篇3: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3篇

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3篇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1篇他在碎石中摸索,他急切地剥开一块,一块,又一块。碎石下,一只小手在缝隙中伸出,

无力地挣扎着,像是想要抓住什么...... 曾经,他可一骑当千,就算百万天兵天将又能奈他如何。他桀骜不驯,他独孤求败,他

已封成神。那时的他,把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当作自己生命的意义,把赢得一次又一次的

胜利当作自己存在的价值;那时的他,纵使已修得身如玄铁,火眼金睛,却始终神情严肃,面

露凝愁,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温暖。那时的他,心有魔债,惴惴不安。五百年后,两个孩童,一次无疑的闯入,一次无心的碰触,一次血水的交融,解开了他

身上的禁锢,同时,也开启了他内心的第一道枷锁。可这也只是第一道枷锁,只是他内心的

冰山一角。所以,当江流儿让他带其通关时,他是拒绝的,因为不能说让他带,他就带,他

要考验考验他们。可最终,江流儿的呆萌率直和无敌嘴炮,让他默认了和他们一同前行。

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后来关系那么密切,遇见一个人然后生命全改变——所

谓的羁绊,大概就是如此吧,当一个生命遇到另一个,从此,两条生命线便已紧密相连。相

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守护着彼此。 对于江流儿来说,他是一个久久流传的传说,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他更是一种依靠,

是一份安心。我这还有一个齐天大圣,我把他送给你,这样你就不怕啦,这是他们一行人来

到客栈后,傻丫头哭闹时,江流儿对她说的话,说完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信赖与

骄傲:就算你已今非昔比,你仍旧是我的英雄。

而对他而言,江流儿从最初他极力躲避的对象变为他竭力守护的对象。是他,让他愁,

让他急,让他哭笑不得;也是他,让他乐,让他喜,让他会心微笑;还是他,让他怒,让他狂,

让他奋不顾身。我一定要好好念经,因为大圣说佛祖会听见,这样我就能求佛祖把大圣的法

力变回来了,躺在傻丫头边的江流儿平静地说着,不敷衍,不做作,算不上报恩,只是一种

由衷,由衷地希望他好。他动容了,身为观众的我也动容了。他或许是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另

一个生命的温暖吧。

是的,不论是谁,都没法一个人独存于世,我们需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勇气和智慧,

我们渴望获得别人的需要,肯定和关爱。我们如此,他亦如此。或许此时的他才明白了生命

的意义,或许此时的他才理解了存在的价值,或许此时的他才发现,他已经离不开江流儿,

他想陪伴在他身边。

在最后一役中,江流儿被压在妖怪重击之后的碎石之下。他在碎石中摸索,他急切地剥

开一块,一块,又一块。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3篇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3篇。

碎石下,一只小手在缝隙中伸出,无力地挣扎着,像是想要抓住什么,最后,无力地垂下...... 内心的某种东西开始崩塌,崩坏,他仰天咆哮,他挣脱封印,他熔岩成甲,他挥焰化衣,他

棒定乾坤,他斩妖除魔。风平浪静之后,落寞的他耳边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大圣......,他回头,神色中充满了欣喜感激之情,是江流儿! 此时的他或许是

五百年来第一次感谢佛祖保佑,不管怎样,未来的路,他想与江流儿一同走过。 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2篇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

千里。江流儿的语气里充满了崇拜跟期待,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也听得享受,而当江流

儿说到金箍棒的时候,孙悟空却停了下来,不让他继续说下去。这是他心里的痛,法力尽失,

此刻他不过是一只普通的猴子,带着禁锢被小小石神嘲笑的猴子。但在江流儿眼里,他是最

初的英雄,是反抗天庭身手不凡的齐天大圣,是他的精神支柱与偶像,看不得大圣被欺负,

不顾危险揭开符咒,他与孙悟空的关系就此改变。没有金箍棒,也无法一个跟斗到达花果山,却多了江流儿这样一个粉丝或者说朋友?我想

猴子他是寂寞的,从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他就是寂寞的。他闹龙宫、他闯天庭、他捣

地狱、他目无一切,可他却如此孤寂没有朋友。花果山虽好,却也是被奉承称王,你看这五

指山下的五百年,可有一人去看过他?没有人在乎,直到遇见了江流儿。

以后我要天天念经,因为大圣说佛祖可以听见,那样我就可以让佛祖把法力还给大圣了。

单纯却认真的一段话,让这个逆天而行的猴子湿了眼眶。他尽力保护着江流儿,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却在傻丫头这件事上退了步。他一直重复

着说:我管不了,是无奈,却让我满是心酸,天下妖神他何时怕过?齐天大圣又如何?连一个

丫头都救不了,他心里是苦的。 最后他还是去了,去救傻丫头,去保护他最重要的江流儿。我想,他真的想通放下一切

的时候,并不是觉得江流儿死了的时候,而是八戒那一句:别忘了,你可是齐天大圣啊。就

算没了法力又怎样?他还是江流儿心中的英雄,还是自己,他不能让江流儿失望,更不能让自

己失望。他去了,没有筋斗云就征服那条白龙;没有金箍棒就捏紧拳头;没有威风凛凛的战衣

就轻装上阵。这一刻,他不是齐天大圣,只是想救朋友的猴子。因为江流儿是在他如此落魄

的时候还陪着他的朋友,也是不顾危险拼死救他的朋友。所以他愿意为了江流儿冒险,愿意

肉身死搏,所以他在江流儿死后冲破了禁锢。此刻他是齐天大圣,是江流儿最期待、最相信

的齐天大圣。

身披铠甲、殷红披风,打赢后背影却满是落寞,大圣一句呼唤,孙悟空转头,眼里重燃

希望,落幕。

对于国产动画电影一直抱有期待,虽然也失望多次,可《大圣归来》却让我眼前一亮,

甚至不能忘怀。《大闹天宫》是经典,《西游记》更是,而《大圣归来》不仅让我找回了记忆,

更多的是让我对它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的大胆创新,情节的全新构造,这些都是它的成功

之处,我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创新,是某种程度上的希望。大圣归来观后

感600字作文3篇当下社会人情冷漠皆为常事,被生活压弯了腰、压低了头也无心反抗,可是能不能为了 那个最重要的人、为了自己,鼓足勇气、冲破禁锢、昂首挺胸,做回那个英雄? 就算我一无所有、就算孤军奋战,我也会为你拼尽全力;就算只有那么一刻、就算全世界

都不在乎,我也会是你的盖世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3篇大圣归来观后感作文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也是小屁孩江流儿的故

事。

一、关于故事 齐天大圣孙悟空因为桀骜不驯冒犯天庭,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5百年。襁褓中的江

流儿父母途遇山妖,其母怀抱着他飞身从山崖跃入江流,幸被一位年迈的修行者从水中救出。

这些是故事的序曲。

故事开始。江流儿跟着师父在长安城打坐、参禅、化缘,长成了少年。山妖突然袭击城

市,江流儿奋不顾身地救下一个小女孩,山妖一路追击,江流儿抱着女孩逃入一个山洞,孙

悟空就禁锢于这间山洞里。江流儿无心的一个小动作竟致山石崩裂,孙悟空从乱石中苏醒,

打退山妖,无意中救下两个孩子。然而孙悟空的右腕上还套着锁链,佛主仍能通过锁链继续

控制他,山神的符咒也依然是他难以消除的魔障。江流儿第二次帮助了孙悟空,撕掉了黏在

山神身上的符咒。 江流儿显然十分崇拜孙大圣,他多么希望孙大圣大展雄威。然而眼前的孙悟空已非昔日

的孙大圣,这猴儿似乎意兴阑珊、落寞消沉。猪八戒不期出现了,这个丑陋的家伙本事不大

却喜欢吹牛,还嘴馋好吃。江流儿当然看不上猪八戒,他心中的英雄只有孙大圣。虽然他们

各怀心思,面对妖魔还是能够协力战斗,他们共同打退了又一拨山妖。这一刻,孙悟空的本

性稍有流露,他告诉江流儿,要坚强和勇敢。歌声响起,那是江流儿心中升起的力量,也是

孙大圣言传身教的力量。 夜幕降临,孙悟空、猪八戒和两个孩子一同来到一间旅店,这间旅店其实是一个魔窟。

在旅店里,猪八戒只顾着找吃的,而孙悟空看顾着熟睡的孩子们,由此可见,消极的孙悟空

还保持着善良的本质,相对于猪八戒的自私,孙悟空深藏着责任感。

妖魔们出击了,妖魔们的目标是那个女孩,他们指望着依靠吸食一群童男童女的血肉获

得长生。魔主亲自披挂上阵,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开始了。孙悟空、猪八戒、江流儿等在白

龙的帮助下冲出妖魔的重围,但是小女孩落入了妖魔手中。是继续战斗,还是抽身而去?江流

儿请求孙悟空去救出女孩,可是孙悟空表示我不想管这事,见此情形,江流儿毅然转身,他

要凭借一己之力救那女孩。江流儿的选择是悲壮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赴汤蹈火之举,

他哪是众多山妖的对手,他被埋在了碎石之中。

江流儿的死终于点燃了孙悟空心中的烈焰,他的意志觉悟了,这意志显示了神奇的力量,

在遍布周身的熊熊烈火中,金色的铠甲披挂上身,红色大氅随风飘扬,右腕上的锁链消失无

踪,他从耳朵上拔出金箍棒,那个从前的、曾经无往不胜的齐天大圣至此归来! 余下的故事不再有悬念,孙大圣赢得了胜利,这时他惊异地听到江流儿的呼唤——大圣,

彩霞满天之际面向巍峨群峰的孙悟空回过脸来,几分惊讶、几分刚毅。故事结束。

二、我理解的故事是什么力量使得已经萎靡不振、心灰意冷的孙悟空重获新生?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失去了5 百年自由的战士重获自由?是江流儿,一个小屁孩的坚强和勇敢、善良和执着。一路过来,妖

魔不绝,孙悟空从江流儿这里听到了鼓励,从江流儿身上看到了从前那个无拘无束、乐观坚

强的自己,发现了那个英勇无畏、充满正气的自己,那是自己的本质,是历经5百年磨难也

不会泯灭的本性。大圣归来观后感600字作文3篇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

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大圣归来,是孙悟空意志的觉醒,是他的自我的归来。那加固在

孙悟空右腕上的锁链,其实是他心中一时自闭的枷锁,当江流儿一再地表现出正义凛然的英

雄气概,孙悟空心中的锁链便松动了,最终完成了对他人的拯救,以及对自我的拯救。 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每个人都有一个代表了本能和欲望的本我,一个理性

支配的自我,一个具备了所谓良心、理想和信念的超我。超我指导着自我的选择及其行为,

压抑着本我。如果超我式微,本我嚣张,那么自我就会失去理性。妖魔是由本我控制的,因

此他们即便嗜血成性也浑然不知罪孽之深重。而江流儿显现了超我的力量,这或许正是他跟

随着出家人师父修行的收获。孙悟空的一度消沉是超我的沉睡和自我的放逐,然而他毕竟是

齐天大圣,超我一旦复苏,自我必定站立,于是乎大圣归来。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唤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人与妖之间的

斗争,何尝不是超我与本我的较量。人的心中都可能有一个江流儿,谁发现了江流儿谁就找

到了自我,归去来兮又何妨。归来有感

一直拖到现在,只是为了在夜深后发几句牢骚,虽然现在已有点困意,不确定能不能在

进入梦境前将心中的那些感慨一一道出。

下午去看了《归来》(算是花了大价钱去看了),整场电影我眼中的泪水似乎都在打转,

其中肯定有些镜头对很多人来说是还没到泪点的,但我还是没忍住。就像很多年前大家看《蓝

色生死恋》整部剧随时准备好纸巾一样,一旦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哪里那么容易说收就

收。不懂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承认,承认自己是一个太过感性的人,稍微碰到一点打动

人心的事物,再用心一感受绝对马上飙泪。如同前两天拿到驾照,总觉得自己应该记录点什

么,总觉得不用去练车了有点不习惯,尽管途中发生了一些让我恐惧甚至是后怕的事??这学 期和学校以外的世界接触地多些了后,发现社会上真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只是他们各自

好坏的程度都不一样,而我们要学会去适应和接受。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你可以这一秒钟

和大家谈笑风生,下一秒钟便转身形同陌路,那些靠着一点微弱的缘分再碰面的人,有可能

在上帝引导下和你成为朋友,也有可能只剩下无数次的擦肩而过、永无交集。关于学车的一

点感受,好像还有很多可写而没写的,在此就不靠太多苍白的文字强求,值得记忆的自会在

大脑深处占有一席之地。再回到今天的《归来》,刚开始听完公交车上的影片介绍,还以为真是一部题材沉重的片,

没想到只是以那个年代为引子,讲述了一段绝美的爱情。片子开始不久便进入了高潮,两人

天桥上的错过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眼泪,只听见旁人不断的擤鼻涕,大家已然是涕泗横流

了。故事继续上演,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到了那个年代,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一段段

纯粹而动人的爱情。曾读过丁玲和胡也频的书信,也看过鲁迅和许广平这对师生恋人的对话,

这些文人笔下的“情书”,没有甜言蜜语,如同一日三餐般简单。虽不如现在的鲜花红酒容易

让人心动,那种细水长流的感情亦让人心向往之,缺少轰轰烈烈,却带来了永恒。爱情,从

来就没有时代的划分,*和不安,也从未阻挡过我们追逐爱情的脚步。那个时代,还有金

岳霖终身未娶的执着,徐志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潇洒,赵一荻几十年追随少帅不求名

分的坚定。电影后面陆焉识把自己过去二十年所写却未能寄出去的信一封封给婉瑜念,整整

一箱,全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纸,张张写得密密麻麻。信,就算没能寄出,一点也没浇灭焉识

对婉瑜的思念,反而愈演愈深,全部化成了那一个个只有写信人才看得清的文字。那不是情

书,胜似情书,迟到的二十年,全融进了写信人亲口念信的瞬间,两人终于互相感受到了彼

此这些年来的思念,那么浓烈。有时候,明知道对方看不见却还是跟他写信,只是因为真的

在乎。

时代也许在变,但爱情不会变;方式也许会变,但爱人的心不会变。有人跟我说,爱情

这种东西,只要肯追求都总会有的,但问题就是,你曾追求过或准备去追求了吗?篇5:归

来观后感家是永远温馨的港湾电影《归来》观后感有幸在学校的组织下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这部电影引发了我 的思考。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电影讲述了文化大革命背景下平凡家庭的数

十年。男主人公陆焉识被打成右派进行劳改,在转押途中偷偷溜走,只为回家能与妻女相见。

女儿丹丹为了追逐自己的芭蕾梦想决定阻止自她3岁就远走的父亲与母亲相见。当陆焉识冒

着重重风险回到家门口轻轻敲门的时候,女主人公冯宛瑜痛苦地选择了不与他相见,因为她

听到了女儿回家的声音。陆焉识最终与冯宛瑜约好第二天早上8点在火车站相见。次日,在

革委会的阻拦下,冯宛瑜只能眼睁睁看着陆焉识被带走,并在试图冲破阻拦使摔破了头,也

为日后失忆埋下了病根。命运总是弄人。*不久就结束了,平反后的陆焉识回到家中,发现即使与他划清界限,

丹丹却没能继续她的芭蕾梦想,而是到工厂里做了一个平凡的女工。而此时的冯宛瑜——他

日思夜想的爱人,竟然失忆了。由于在*期间遭受的刺激,再加上那次意外中头部受伤,

冯宛瑜再也不认识陆焉识了。而陆焉识没有放弃唤醒她的记忆,他一直在努力。就这样,她

不认识照顾她的他,他不放弃唤醒他最爱的她。他们相濡以沫,共同走完了一生。 篇3:大雁归来反思

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刘贤英

大雁归来主要是呼吁人们保护与珍爱野生动物。在讲授这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整体感知,以“这是一群————的大雁,从文中————看出来”句式说话,以此总结大雁的特点

二是品味语言,以“我喜欢文中的————段或句,因为————”句式说话,品析文章的语言美。

三是拓展训练,仿写一段话及运用修辞描写一种动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品味形象性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拟人句的分析与感悟,让学生体会了作者对大大雁的喜爱之情,这为把握作者的情怀打下了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写法,领会作者在分析对比中突出大雁的特征,从而表达喜爱之情。再次,通过设计问题,落实到写作,发展学生能力。

本节课存在以下不足:

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没有激发学生兴趣,没有达到情感的共鸣。

2、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学生口语表达不清晰,行为不规范。

4、课堂气氛不活跃。

改进措施:

1、备课时要认真,巧妙设计每一个环节。

2、以交给学生方法为主,让学生学以致用。

3、对学生口语表达要严格要求严加规范。

4、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第20篇:稻香渡读后感

孙嘉翌 新荷朵朵

这个假期,我可是受益无穷。不仅参加了“团省委小记者冬令营”,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意义,还举行了“家庭春晚”,找回了自信。最重要的是,我读了一本书——《稻香渡》。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这本书也是曹文轩精品集中的一本。本书以“章“为单位,刻画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秃鹤》那个故事。

秃鹤本名叫陆鹤。秃鹤是同学给他起的外号,因为他是一个小秃子。大家都喜欢用手去摸他那滑溜溜的光头。开始,他也不在意,但之后,同学们好像已经把他当成了嘲笑的对象。

一天,秃鹤上学带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桑桑夺过他的帽子,并当飞盘似的与同学们在空中扔来扔去,耍猴一般耍着他,还把它挂到旗杆上了。急得秃鹤直跺脚,却也无能为力。眼泪汪汪地朝他们喊:“帽子我不要了!”转身就走了。

然而,秃鹤并没有罢休。

在五所小学会操时,因为他是光头,所以校长及蒋一轮不让他参加会操。他一气之下戴着帖子参加了会操,并在做操时把帽子扔了出去,引起了全场的哄动,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一下子被影响了,自然没有拿到冠军。秃鹤以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

但其实,秃鹤也很善良。

春节来临时,油麻地小学要举行文艺汇演。桑乔校长决定演话剧《屠桥》,其中有一个角色是伪军连长,在剧中是个秃子。而选定的演员却不是秃子,为此,可愁坏了大家。这时,秃鹤自告奋勇报了名。校长同意之后,他努力背台词,抓紧时间排练,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取得了第一名。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身体或身体上有缺陷的人,但是我们没有尊重他们,反而嘲笑、看不起他。有些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就可能伤了他们的心。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尊重他们、善待他人吧!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