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小学数学点评(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0 12:06: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日记及点评

趣味数学的设计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格外重视趣味数学。下面是小编准备的优秀小学数学日记:有趣的数学课,欢迎大家阅读!

这节是数学课。王老师举起粉笔,她并未像以往一样,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写着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数点,而是把语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细打量着王老师,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样朴素,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并没有哪根筋不对啊!那为何她今日却如此古怪?

哦!原来王老师要教我们“加法交换律”:a等于一个加数b,b等于另一个加数,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这么古怪,看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得改成“大千数学,无奇不有”喽!哈哈!

【点评】:(这篇日记很有创意,文章蕴含着语文与数学知识的整合;也蕴含着数学在大千世界中的哲理)

推荐第2篇:高考数学点评

2016年高考数学点评:结构稳定,难度适宜

一、总体评价

2016年普通高考数学文、理试卷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难易适度,有较好的信度、效度。试卷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试卷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试卷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考生实际,具有时代特征,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试卷体现了文理科在考查内容、能力和要求上的差异,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层次的考生。

试题科学、规范,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适当,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稳中有变,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考生的各种数学能力,突出对逻辑推理、创新应用意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突出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试卷贯彻了考试招生改革的精神,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二、试题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强调知识综合

文、理两套试卷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这类基础性的题目约占整卷的一半左右,如理科第(1)—(6),(13)—(14),(17)—(19);文科(1)—(6),(13)—(15),(17)—(18)等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分别对集合、复数、统计、函数、平面向量、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进行了考查。

试卷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坚持对重点内容重点考查。文、理两套试卷在解答题中深入考查了函数与导数、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中学数学重点内容。

文、理两套试卷从数学学科体系和思维价值的高度出发,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深入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理科第(17)题是将数列、对数及取整运算有机地结合,理科(21)题与文科(20)题均是将导数,函数的性质及不等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

2.强化思想方法,体现数学本质

文、理两套试卷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考查考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本套试卷有意识的考查了数学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理科(10)、理科(12)、文科(12)均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理科(16)与文科(11)均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理科(17)考查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理科(21)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

3.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试题创新

文、理两套试卷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试卷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突出试题创新。其中,文(16)、理(15)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理(20)的第(Ⅰ)问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把几何转换成相关数据;理(9)需要学生辩证认知两角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灵活的运算求解能力;文(7)、理(6)则通过三视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理(10)考查随机模型估计圆周率,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试卷中还出现了多个体现创新应用的试题,如理(5)、文(8)需要学生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4.考查应用意识,引导实践探究

文、理两套试卷加强了对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探究,学以至用。

文理数学试卷都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应用考查,要求考生应用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解决科学和生活实际问题。应用试题背景真实科学,贴近生活,题干设计科学严谨,背景公平合理。如理科(5)、(15)、文科(16)只需要深入思考,重在数学思想的应用,考生很容易从应用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文理科(18)要求考生应用所学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去计算并分析保险续保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理(8)、文(9)用程序框图解决了秦九韶算法的实现问题,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这些试题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贯彻落实了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创新应用意识。

5.体现文理差异,合理区分考生

文、理两套试卷注重体现文理科考生在能力要求上的不同,文科试卷着重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科试卷着重考查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文理科考生发挥各自水平,有效区分了文理科各层次考生,符合文理科的教学要求及考生的实际情况。

6.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文、理两套试卷注重渗透中国数学文化。试卷选取了中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的秦九韶算法问题,如理科(8)题(同文科(9)题)以程序框图的形式考查了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该试题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考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和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2016-07-05 07:57 来源:邢台网 李秀梅 我有话说

今年高考数学卷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分值分布、主干知识等方面与往年基本一致,试卷中规中矩、不偏不怪,立足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主干内容,在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上浓墨重彩。理科试题和去年比,难度基本持平,文科试题应该比去年难一些。而整份试卷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考查了考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比较契合新课程的教学实际。

在具体的考题设置上,文、理科选择题第

11、12题,都是选择的压轴题。第11题构思精巧,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对文科生更是挑战。选择题第12题第一次考三角函数这个点,应该是意料之外的。填空题压轴第16题,一改往年类型,第一次考应用题,对数据提取和处理能力要求高。建模从来都是学生的软肋,加之平时训练不是很多,学生答题时应该感到棘手。文、理科第19题概率解答题是同一背景,设问不同,体现对文理差异的人文关怀。该题文字长、数据多,信息量大,还要识图,加之考的又是相对较少出现的柱状图,对大多数同学都是考验。这些题的区分度都比较高。

此外,特别让大家关注的第20题和第21题,也是最后两道压轴题,综合性强,能区分学生进入不同高校学习的潜能。理科第20题解析几何题的第一问难度较小,平常要求学生必须要做,这次也不例外,第二问尽力就好,只有个别学生能拿10分左右。学生感到最难的第21题,是给特别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平台。文、理科都是意料之中的函数题,但符号化运算,分类讨论层次多,文科的

一、二问都要各分三类,对考生数学素养要求高,对每位同学都是严峻的挑战,只有那些训练有素的同学才能完美地解答。理科题相对来说稍好一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但要做好也还是很难。

今年的理科考卷中,多数题目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例如第1题、第3题、第5题、第8题、第14题、第16题,第17题,因此也提醒老师和学生,注重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三学习过程中千万别丢掉课本。在解析几何的内容中,仍然是在小题中考查了双曲线和抛物线,在大题中考查了椭圆。

2016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向广大一线教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在降低起点的同时,强调能力立意;在立足基础的同时,着力内容创新;在突出导向的同时,确保甄别功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彰显课程理念。

今年试题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知识,回归课本教学,此外,适度创新,注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的考查。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能力考查始终摆在重要的位置。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身边的数学问题,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加以解决,提高实践能力。

本次试题在题型上稍作变化,加入了不常考到的几何概型,是“稳中求变”的体现,降低了在学生平时比较难拿到分数的第12题和第16题上的难度。整体来说,今年的考卷对学生提取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要求较高,有效地指导了高中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高考数学卷露脸,众说纷纭作评点。 有的难来有的易,深入颇难入口浅。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已经揭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她的真容。对试卷的难易,众说纷纭,在此我们对试卷作初步分析:

一.试卷设计分析:

2016年的试卷结构与往年全国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文,理科试卷的解答题的考查内容和顺序与前四年基本一致,与2015年全国卷不同的,仅是第17题理科改为解三角形,文科改为数列题。其它没有变化。

今年的试卷仍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的原则,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内窟,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主导地位,其中主干知识,文科分值占了10 5分,理科分值也达到110分。理科与文科的立几、解几、函数与导数各占22分,概率统计占17分,三选一题占10分,理科数列占10分,三角占17分,而文科数列占12分,三角占20分。而集合、复数、程序框图、平面向量、线性规划问题文、理各有一题各占5分,理科多一题二项式定理占5分。

二.试题特点分析:

1.命题朴实,平易近人。试卷贴近考生,符合师生期望,整体中较为常规,与省市质检十分类似,不少题目让考生一见如故,平和亲切。

2.注重基础,回归教材。试卷强调数学的基础性,更强调回归教材,不少题目是课本例练的习题改编的。

3.重视应用,联系实际。线性规划与概率统计都是与实际联系密切的应用题。

4.文理有别,拉近距离。文理科试卷难度有所差别,但又有相同。例如文(7)同理(6),文‘(9)同理(7),文(10)同理(9),文{11)同理(11),四道题相同,这为了2021年高考数学文理不分科作了心理准备和逐步过渡。

三.对新一轮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1.重视教材的示范作用,回归课本。高三备考中,师生要重视教材,要重视教材中例题与习题的示范作用,而不是过度地依赖教辅资料。

2.教师要掌握解题学理论提高解题的专业分析水平。只要掌握解题学理论就可以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潜在的价值,提高解题教学的有效性。

3.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数学‘’。真正理解问题来龙去脉,而不是课堂教学习题化。

4.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对《考试大纲》上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认识到位,领会《考试大纲》的精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人摸象。

5.重视思想方法的应用。高考试卷在全面考查的同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整合思想,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思想方法是解题灵魂,有助于打开解题的思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各种思想方法的渗透。

希望以上建议能缩短新高三一线教师探究时间,以期起拋砖引玉的作用。

2016年高考全国卷1卷数学试题难度相比去年难不难评析 2016年全国1卷试卷分析

一、试题总体特点

2016年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试卷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相比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不变,但在题目难度上比近三年略微降低。在题目设置上考查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综合性比较强,也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

二、试卷特点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集合、复数、三角函数、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架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例如第四题,还是课本必修3上的习题的改编,包括填空题最后一题都是实际生活的应用结合数学知识点。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与往年新课标相对比,今年的选填难度仍然设置在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两题,尤其是以第12题和第16题为代表。但是对比往年难说,这2题难度明显降低很多,一个三角函数,一个是线性规划都是平常练的非常多的题目,很多学生可以处理。解答题考法都是特别常规,解三角形,概率,立体几何都可以在模拟试题中找到相似题,解析几何考查面积的最值也是常规题,导数题是试卷最难的一题,但我们以往给高三学生的建议是不要在这类型的题目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体的答题,同时也影响考试状态。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在选择填空中就有几个题可以用特殊值法处理,还有数形结合的应用,这也是全国卷的一大特色。高中数学六大版块: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解析几何分布平均。

4、试卷的新颖

在保持以往的基础上,也有一些改变。出现了第16题应用题,第12题也不是函数,改成三角函数。没有出现以往常考的逻辑用语。

三、试卷考点分布

四、学习建议

1、依“纲”靠“本”,注重基础。学生的考试试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学习中必须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研究,特别是加强高中的重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3、强化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4、学习反思,反思,再反思

别了,为分数而学的语文

——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是高考首考科目,也是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学科。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主动适应使用全国卷省份调整,全国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份自主命制6套。这9套试卷折射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哪些趋势?

为此,中国教育报特邀请多位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研究学者,请他们对今年高考语文题进行点评。

引领学生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卷古诗词试题考查了陆游的纪游诗《西村》,表现了陆游对西村自然美景的喜爱。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强调古为今用。曾公亮的为百姓兴利除弊,陈登云的不畏权贵一身正气,傅珪的守正不阿清廉为官,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为今天的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带来深刻启迪。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通过对材料的细致甄选、试题设计的明确指向、答案构拟和评分收束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在引导考生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苏贤明认为,全国Ⅰ、Ⅱ卷两套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对学生积累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弘扬传统文化,都有积极作用。

全国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一代通儒顾炎武”最后一道试题谈到,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考生就此谈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的今天,有着特殊意义。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级教师涂洁看来,今年北京卷主观题考查与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内容上的比较,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精选时代题材,激发考生锐意进取

全国Ⅰ卷的文学阅读试题选取作家李锐的一篇小说《锄》,传达出乡土社会对绿色发展的渴望,发人深思。上海卷文学阅读试题选取的《湖殇》一文,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这一严峻现实进行了反思。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无论是《锄》还是《湖殇》,都不仅反映了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心理诉求。

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计静晨看来,北京卷阅读试题所选材料以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和“彩虹鱼”号的研制及国际影响为素材,呼应了国家创新创业精神的提倡,强化了考生关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意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选取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激发考生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使命感和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侧重考查运用能力

全国Ⅰ卷第17题采用图形与文字混合的形式,给出思维导图,要求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语句;江苏卷第3题给出四项引用诗词的语句,要求找出引用不符合语境的一项,第4题要求判断给文章集子的命名是否恰当。

江苏南通金沙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认为,全国Ⅰ卷引入的“思维导图”颇具创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这道题无疑会对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变革带来影响。

北京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采用了多文本阅读方式。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副校长袁卫星认为,这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泛读能力、多材料信息的筛选加工能力以及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试题设问上,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探索出更加丰富的设问角度和更加简洁的设问技巧,鼓励学生探讨不同问题,提出自己见解。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试题设问更侧重对所有学科学习基础的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考查,这些试题的命制思路都倾向于将答案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更好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风采。

突出理性思维 考查实际应用

——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数学试题

今天下午,高考数学全国卷、北京卷、山东卷……出现在全国考生面前。全国高考命题虽然“群雄逐鹿”,但万变不离其宗,各张试卷其能力、素养立意的特征十分明显。

“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实际应用,关注社会发展,体现时代特征是2016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突出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分析道。

突出选拔性,注重逻辑推理能力考查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看来,今年的全国卷提高了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试题的比例,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考查考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能力。

例如,全国Ⅰ卷第7题将函数奇偶性、函数导数与函数图像等知识迁移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结合图形考查推理论证能力。

“今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数学试题,一如既往保持了新课标高考卷„整体稳定,适度创新‟的风格。”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北京二中数学教研组长庄肃钦说。

“试卷的整体结构、各题型数量比例、试题整体难度等基本与往年保持一致。”庄肃钦说。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分析,今年的试题更加注重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和情境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没有公式、数字、符号,在自然的生活形式和状态中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更真实、有效。

“全国Ⅱ卷中第

8、10题问题背景的综合性,11题问题背景的新颖性,12题设问的灵活性等,都要求考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利用所学方法,打破常规、积极探究。”庄肃钦说。

而各卷立体几何题的设计,将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有机结合,突出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淡化特殊技巧,考查通用数学方法

“从今年的全国Ⅱ卷理科试题上看,命题更加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庄肃钦说。

例如,全国Ⅱ卷的第

11、18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

12、21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第

4、16题则重点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高考命题专家分析,今年命题更多是以一道题为载体,呈现给考生一类题,通过这道题让考生掌握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类问题的通用方法,从而达到检查能力水平的目的。

同时,命题时还充分考虑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方法选择、解题时间长短,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高考命题专家说。

重视实际应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体现了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考生的现实生活的特点。

高考命题专家介绍说,全国Ⅰ卷第4题的情景涉及公司班车,第16题为高科技企业产品利润,第19题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全国Ⅱ卷第18题为保险费用的设计,文科第8题情景为交通灯设计。全国Ⅲ卷第4题的情景为旅游城市的气温统计,第18题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此外,今年的数学试题设计努力发掘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例如,全国Ⅱ卷第8题的程序框图考查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求多项式值的算法,可以通过解题使考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庄肃钦说,从总体上看,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在传承与稳定的同时又能够适度创新,既贯彻了新课标的学习理念,又兼顾考生未来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不能只教“游泳”不让学生“下水” ——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英语试题

“国家说话算数!”看完今年的英语高考试卷,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李俊和深有感触,“高考英语科命题紧扣国家课程标准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没有超纲的部分。”实际上,这几年高考英语一直是一个“稳”字贯穿始终。“词汇的范围,题型,评分标准,长度,各题型所占分值,难度都基本保持不变。”

“核心为稳”“稳中有变”“变中求发展”,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对今年英语高考题的总结。“核心为稳”是指考查内容范围相对稳定,各套试卷难度基本稳定;“稳中有变”是指在稳定的基础上,题目类型逐步更新;“变中求发展”是指适度变化,各套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今年英语试卷给我们的英语教学一个很大启示是,不能只教学生„游泳‟,而不让学生„下水‟。”李俊和认为,今年的试卷有个非常明显的导向,就是提倡英语教学当中不要过分钻研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而应更多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2016年高考英语科各套试卷力求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突出了英语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他举例说:“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三套试卷听力部分两节通过10段材料和20个问题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结构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互补充,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情境紧贴生活,侧重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样的题目类型搭配基本覆盖了考生应当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以及各语言技能中包含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虽是“洋文”,但也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全国与各地命制的9套英语试卷,所有篇章材料都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旨在说明外语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更是为了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养成国家情怀,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发展保持信心。

他举例说,2016年全国I卷语法填空题选用了有关中国成都熊猫基地的文章作为素材。一位来自英国的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国宝大熊猫的不解之缘,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的突出成就。全国III卷语法填空题选用了介绍筷子历史的文章作为素材。作者通过讲述筷子的演化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智慧和文明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广泛影响。

北京一零一中学英语学科组组长宋燕青对此也有同感:“2016年英语试卷书面表达部分第一节应用文的写作,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知识面,既要了解我国伟大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成就,又能够思考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从而升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阅读材料“上天入地”,侧重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在英语教学界,有种说法:“得阅读者得天下。”

“今年突出了阅读能力的考察,真正有难度的是阅读部分,能够拉开差距的也是阅读部分。”宋燕青在分析北京卷时发现,2016北京高考英语试题注重选材的原汁原味、真实地道,阅读文章涉及人文、故事、动物、大学教育、心理等。文章篇幅较长,阅读量大,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考查学生通过“泛读”“速读”,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分析信息答题的能力。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题目类型对试题难度有决定性作用,他说:“以全国卷为例,听力和阅读理解部分考查的是输入性技能,多采用选择题,难度相对较低;语言运用和写作部分考查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或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应用相关词汇和语法,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按要求完成书面交际任务,难度相对较高。”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题,李俊和认为英语高考中下难度的题目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对于备考明年高考的考生,他建议:“把经历放在基础性的题目,错题多做,难题少做,怪题不做。” 不把考生当“答题者”而当“研究者” ——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

组装热敏电阻报警器、分析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寻找降低“午休”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方法……若不刻意说明出自高考试卷,这些题目乍看起来,几乎就是某些业内人士的研究内容。

尽管一提到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公式和计算。然而今年的理综试题,可不是靠着背诵和计算就能完事儿的。3个学科的试题设计,都引入了不少生活实践中的科学细节,更加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也更加贴近全球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和工业实际。

“感觉不是把学生当作答题者,而是让他们像真正的„研究者‟那样去尝试、去探索、去设计。”接受采访的广东省深圳翠园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杨雪英说。

实践:

量身高称体重,科学有用且有趣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一直是近年高考理科试题的命题趋势,今年的试题则在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变得更“接地气”。

以物理学为例,既有生活中会出现的风速仪、氧气瓶充气等学科性很强的应用工具,又有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北京卷更是紧跟生活需要,以雾霾天气为背景,不但贴近生活,而且还是考生们日常极为关心的内容。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特级教师刘丹杰认为,这道题考查了学生数量级换算,以及力学、热学方面的知识,还兼顾了对获取信息能力、建模能力的考查。

生物卷中亦有加酶洗衣粉的选择、泡菜中微生物的分离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这些试题在强调知识实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试题本身的趣味性。

实验:

细胞学遗传学,对接学科最前沿

“接地气”的同时,今年的理综试题还很“新潮”。在湖北省黄冈中学生物特级教师汪芳慧看来,“像全国I卷的第6题、第31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免疫与肿瘤的关系;第29题、第40题则是DNA分子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心法则拓展与基因工程知识,这些都是目前生物学科最为前沿的研究课题”。

在让学生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今年的理综试卷还试图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在较高层次上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杨雪英对今年全国I卷的实验题印象尤深:“往年的电学实验基本上就是测电阻和电表改装,今年却完全突破了,要求学生将热敏电阻和报警器结合,进行自主设计,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表示,以这样创新形式的实验题为代表,今年的物理命题体现出了一种新趋势——考查学生的物理学核心素养。“不能靠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全靠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重庆市第一中学物理特级教师王雄点评这类考题时说。

这也正是命题者的意图,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透露,今年的试题设计,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核考生自主设计新实验的能力,培养考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实用:

回归学科本质,上手易区分度高

开放、灵活、创新、联系实际,让理综试题成了今年高考的又一“谈资”。这些“花活儿”并未影响试题的基础性和区分度,反而因为回归学科本质,让今年的理综卷在一线教师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很多接受采访的特级教师表示,今年的命题仍然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江苏省通州高中化学特级教师翟新民分析后发现,今年的化学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两本必修教材和5本选修教材的内容。

命题形式则稳中求变。翟新民以通过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废水的一题为例介绍,“它是一种处理废水的同时可制得相应有用物质的一道综合性试题,起点高、落点低,考查同学们准确理解题意,综合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作答,设计新颖”。

王雄在对比往年物理试题时说:“今年都是单题多过程,容易上手,但要想答得好,则对能力要求较高。”这样的形式设置也让今年的理综试题变得更有区分度。

也有教师指出了命题的美中不足之处。在汪芳慧看来,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若能增强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则可更好发挥“高考指挥棒”对课改的反推作用。杨雪英也提出,在加试题方面,一些省份当前使用的教材涉及相关知识点较少,“比如物理有一道需要建立微元水柱模型,还涉及到动量定理,广东很多学生极不适应”。

紧贴社会热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专家解析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

每年高考,文科考生中总会流传“高考看文综”这句话。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是对地理、历史、政治等3科综合能力的测试,文科生若想在高考中出彩,文综就一定不能忽视。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科目主动适应使用全国卷省份调整,共有全国卷的4个卷种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5省市的分省命题试卷。

中国教育报今天采访的多位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一线教师,在解析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时表示,植根于中国的改革实践,是今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一条主脉络。

政治:

紧贴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拥抱生活

屠呦呦获奖、“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互联网+”……看到高考文科综合试卷,考生或许有一种亲近感,诸多社会热点题材写入其中。

纵观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思想政治科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2016年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取向,注重发掘时代主题,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了对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

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的精准扶贫题材,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8题的“互联网+”题材,全国Ⅳ卷思想政治科第2题的移动支付题材,第16题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题材等,均紧贴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潍坊一中政治教师李华琴分析说,素材的选取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一方面体现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和国际视野,另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从熟悉的汉堡、饮料、社区自治到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熟悉面孔。形式多样,有文字、图表、漫画等,使得整个试卷严谨又不失活泼。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这有利于学生理解作答,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培育学科素养。

历史:

以史为鉴,通古今之变

以青铜铭文考查文字的历史作用;借梁启超之言,抒发近代仁人志士对于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的追求……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题,以史为鉴,关涉当下,体现了历史对现实的观照。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分析,今年各卷都以间接方式涉及到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热点问题。例如,全国Ⅰ卷48题以唐朝名将高仙芝经营西域为题眼、全国Ⅱ卷第41题以唐代玄奘及法显的行踪为材料,从一个侧面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历史背景及当下发展战略的理解。全国Ⅲ卷第40题以明清社会救济为题材,涉及当前精准扶贫这一现实问题。

全国I卷第41题依旧是最受关注的题目。材料提供了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民主思想的要旨,要求考生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具体论题。

“这种开放性的题型,给了考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展开对二者关系的讨论。”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解释说,题目考查了解读材料、发现问题、形成观点、完成论证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历史学科学习与探究的所有重要环节。

此外,整合历史知识,探求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是今年高考考查重点。

地理:

以人地关系为支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分析,今年高考地理试卷在试题类型、各部分内容比重、呈现形式、风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前些年的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

今年地理试题最明显的特征是“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广大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北京一零一中学地理学科组组长、地理高级教师林雁介绍说:“今年高考地理试题更加关注地理思维过程、避免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套用地理模板答题。”她举例说,例如交通区位是学生较熟悉的内容,容易套用现成的答题模板。北京卷学科综合题中马赛港一题以图文材料的形式出现,素描图中隐含部分地理信息,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 

0

顶一下

推荐第3篇:高考数学卷点评

2017年高考数学卷点评

一、总体评价

今年的全国卷与往年相比,在结构和题型的排列顺序,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没有大的变化,体现了一个稳字。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试题一个共有的突出特点就注重基础、突出主干、体现方法、考查能力。从每道题的设计思想上看,逻辑严密、表达准确、语言简洁。因此考生如果在读题审题上多下功夫,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将会考一个不错的成绩。

二、真题点评:

我们在强调稳定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试卷在每道题的设计上的变化,试卷更加重视对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强调能力立意。 试卷中的第2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图像的对称性结合几何概型知识给出答案;第7题考察的是三视图,重点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三视图的相关概念;第18题依然是证明面面垂直,建立直角坐标系求二面角,重视学生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及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

试卷中的第8题考察的是程序框图,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清楚题目中的相关数学符号,再根据程序框图的含义求解。第12题题干较长,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才能得出结果。第19题则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收集整理数据,概括出结论,并能将其用于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试卷中的第4题是一道基础题,考察了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第

6、

9、

11、

13、14题都是基本概念题,要求学生对二项式定理、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向量的概念、线性规划等基层知识要掌握清楚。第17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相关三角运算求解三角形,做到将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相结合运算求解。

试卷中的第19题要求学生能够在对椭圆的定义及圆的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几何特征解题,重点考察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要求较高。第21题是全卷的压轴题,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求导,充分理解函数求导对函数性质研究的深刻意义,重点考察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对题目中给的问题能够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问题的等价转化的迁移思想,以及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意识。

总之,今年的高考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考察,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加强四基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重视通法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身边的数学问题,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知识迁移、组合、融合到实际应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推荐第4篇:名师点评高考数学

名师点评2013高考数学:更注重实用性灵活性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6月7日,全国各地912万高考[微博][微博]生奔赴考场,面对人生关键挑战。至今日晚,语文和数学的考试已经结束。高考数学难度如何?各省命题有何趋势?新浪网教育频道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于学而思[微博]高考研[微博]究中心的数学研究员,同时也是来自学而思教育的崔用亮老师做客新浪视频聊天室,点评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

play

名师点评2013高考数学:更注重实用性灵活性

主持人尹俊: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网的直播间,今天晚上我们继续给大家做2013年度高考试题的点评,今天晚上最后一场要跟大家点评的是今年高考的数学试卷,我们给大家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于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的数学研究员,同时也是来自学而思教育的崔用亮老师。

崔用亮:各位学生、各位家长[微博],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尹俊:今天晚上由崔老师给我们点评2013年度高考数学。现在北京试卷和其他地区的试卷已经汇总过来了,请您对我们今年高考数学情况做一个总体的点评。

崔用亮:我手里拿到了全国新课标的数学试卷,还有北京的数学试卷。我拿到试卷之后第一感觉几何的题目可能会变的更多一些,涉及到图形、图象、图表的题目更多一些,今年的题目可能更多的需要学生不仅仅对知识点的了解,而是需要掌握思维的应用,以及他现实的应用,以及有一些图形、图象的,比如说函数图象相结合,还有其他的结合等等,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还要把它和图象结合起来,这方面我们需要再加强一下,这是今年全国卷体现的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全国卷最后的三道题和以往相比也有些不同,比如说有平面几何,还有函数方程,还有函数不等式,这三到题的难度我认为有一点点下降,没有去年那么复杂。同时今年的题目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记住基础知识点原理,以这个东西为中心进行展开,这样做题目可能更顺利一点。

今年的压轴题题也就是倒数这一道,我个人认为依然是以函数为主,同时还在考虑参数的取值范围,这个地方永远是我们倒数里面的一个核心点,所以学生对于倒数几何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于他单调性的这些方面,我认为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住,我们求单调性以及求参数方程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考虑,求参数范围的时候,他和不等式相结合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考虑,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个点的思维,只要从它进行展开一般情况下节没有问题了。

同时,今年的解析几何题,依然考到的是垂直问题。其实从解析几何理念看这个趋势,全国卷无非考比如说中点、弦长、面积、夹角等等,我们中心的核心点就是把平面坐标性结合起来的所用的一些方法,我们只要能够掌握,我认为今年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尹俊:所以难度是持平的,但是结构方面会略有一些变化。

崔用亮:对,这是全国卷。北京卷是这样的,我拿到北京卷之后发现,今年题目总体角度来讲难度有所下降,但是有这么几个大的特点。第一个,北京卷整体的试题很规范,没有偏、难、怪的题目。第二,今年的北京卷我看到了有三道圆锥曲线题,这是去年、前年看不到的,圆锥曲线有三大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今年考了三道。去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环境问题,北京卷去年考的是逻辑回收的题目,今年是考的污染问题,这也是结合我们当前的现实问题。第20题难度有所下降,考生可以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当中需要去总结一下难点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训练一下,我认为是可以挑战的。

主持人尹俊:数学方面北京的考生可能痛苦指数要降一下。另外我们知道,高考的数学命题可能会分低难度、中难度和高难度,低、中、高这个难度比例的分布,您觉得今年高考数学的低、中、高档难度比例怎么样?

崔用亮:我先介绍一下北京卷的基本题是选择题的前7道,1到7,填空题的前5道,还有大题的前3道,这是属于基础题,这种题目不难,而北京卷今年在这一部分的题目难度和去年几乎持平,就是说没有明显的上升,也没有明显的下降。第二个,中档题对于北京卷来讲,我们的填空题倒数第2题可能要算一个,还有大题最后的3道题中前面2道题属于中等甚至中等偏上的题。今年的题目比去年应该是几乎持平,比去年稍微简单一点点。

今年比较难的传统来讲北京卷比较难的是8

4、20题,是属于比较难的题目。今年我看了一下,第8题只要能够画一下我们这个平面区域的图形,基本上就能够解出来,一下就能看出来。而第14题可能稍微灵活一些,如果学生真正比如说我平时可能就强调过,这种题目我们有几大思路方法,关键问题是他能不能看准,就是说两条E面直线距离的时候要求最小值,北京卷要出这个问题很明显核心问题就是在于,这两条之间有一条是竖着的,可以看作援助绕着这个棱慢慢在那,这个距离就可以等效成CC1和D点和E点直线的距离,直接往下做投影就出来了。第20题,今年的题目比去年的题目难度要下降的比较大,因为这道题2012年的题目难度系数是很地的,而今年我预测可能会应该上扬一些,而这道题也是一个典型的新数列的问题,我们去年、前年更多的考的是数之间的关系,比如去年考的是二维数表。考数之间的关系有一个严禁的定义,这个差的变化在第二问中其实很明显就能够看出来,这个差在最小值这块能不能变,如果说后面能找到这个题目就够不成比表条件,这个与N有关,就一下看出来了。

主持人尹俊:我们说北京低、中、高档没有变化,但是有调整,全国性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况?

崔用亮:全国卷是稳定的,没有太大的差异。

主持人尹俊:北京卷同时也分文科和理科,分开这个试卷,北京的文科卷和理科卷给您的印象分别是怎么样的,对比之下?

崔用亮:北京卷的理科我看了今年的难度有所下降,平均分可能会上扬几分,2010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09年北京卷的平均分是102分,2010年是92分,2011年是101分,2012年是95分,一高一低、一高一低的趋势,今年我预计可能会回到100分左右。文科的试卷我看了一下,难度当然比理科肯定会简单,难度跟去年也会有一点点下降,主要区别在第

8、

14、

19、20上,尤其是第20题比去年也要稍微简单一些,不过典型的思维也是取之于理科试卷题目的思维。

主持人尹俊:所以文理是一个对比。另外北京试卷从难度和区分度上较往年有怎样的区别?

崔用亮:去年北京卷难度差异是很大的,简单的题目可能会很简单,难的题目可能会特别难,比如说去年的压轴题,北京市这几年可能每套试卷中都有那么一道题难度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2010年的解析几何题,那道题的难度系数是0.30,而压轴题的难度才是0.26,2010年解析几何可能是比较灵活,但是那道题出的质量是特别好的题,2012年解析几何题稍微简单一些,2013年考的是三点共线的问题,今年总体难度差异不是特别大,总体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考生从第8题、第14题这几道题可能我们中等偏上成绩稍微较好的同学基本上挑战一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我们的解析几何今年考的是一个椭圆、一个菱形面积的问题,也没有特别的偏、难、怪,但是最后一道题可能第3问如果把第2问弄的很清楚,我认为第3问其实是比较好证明的,难度跟去年就不一样,因为去年2012压轴题的第3题北京市做出来的人是比较少的。

主持人尹俊:这是它的难度和区分度的分析。另外,我们知道可能有很多考生会看到我们这个节目,他不是今年参加高考数学的,是明年这个时候要考数学的,所以针对北京卷,保证可能您所获得其他地区的卷子,我们给下一届的考生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这个问题咱可以说细一点都没关系,不知道崔老师会给他们怎样的建议。

崔用亮:我首先来说一下我们今年高考试卷一些具体的部分,今年高考试卷其实第一个,因为试题比较规范,我们比较简单的一些题目都是属于基本知识点的考察范围,我们很多同学在平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这一块不能仅仅只掌握他因为这个公式有这么一个性质,因为这个图形有这么一个性质,这个图形应该这么记,这样可能不太好。我个人认为,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原理,同时还要掌握他典型的思维方法。就是说我们很多的同学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在基础知识点这一块重视不足够多,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学生可能需要克服只有做题才能让自己进步,这样可能是一个不太好的循环,因为我们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认为高三复习数学这一块就是做题加做题加做题,这个应该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以书本为中心,至少一轮复习阶段要把基础知识点这块的典型思维方法、知识点的原理、典型应用,我们通过做题来进行总结,来巩固,而我们真正的应该在基础知识点的本身,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重难点。很多同学对重难点的思维方法可能没有足够的去总结,我们做题的时候可能说这道题我恰恰会了,我感觉这个题目可能做的会比较好,但是往往都是以点概面的问题,所以我建议广大考生复习重难点的时候,比如解析几何、比如说倒数,我建议很多同学应该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靠考察问题,横向是说有哪些比较重点的知识点、有哪些性质、用的时候怎么用的,我们做一些问题的时候怎么处理,我们怎样能够建立成一个坐标关系转化,这点还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角度来讲,我们高中数学其实有很多基本量,比如说我们在变量里面学到了期望方差,还有很多其他的量,我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掌握这些基本量的现实意义,比如说我们期望在现实中代表什么样的意思,去年和今年的数学在这块有很大的特点在于,它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概率统计的这道题最后一问,去年是让你证明这个东西的最值括弧让你求它的最值括弧不需要证明,今年让你求方差的最值括弧不需要证明,就是说只需要理解现实中代表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主持人尹俊:看来这是给同学的一些介绍,我觉得对他们的复习或者学习也有所指导,我听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光做题,得结合书本,特别是一轮复习,所以看来基础扎实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于北京的考生来说。

崔用亮:没错。

主持人尹俊:今天非常高兴我们请到了学而思教育的崔老师,跟我们分析了2013年度高考的数学试题,谢谢崔老师,也谢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今天的直播,再见!

推荐第5篇:初一数学案例点评

 案例点评:

在本评价方案中,教师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包括评价表、学生反思及客观试题,对学生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评价目标

本案例中,教师试图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态度、合作能力,认知等进行评价。本评价方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案例中的评价不仅仅体现出了评价的诊断性功能,更多的是体现出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与调解功能。但是本案例也显示了评价目标过于宽泛的倾向。

评价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全面,主要涉及到了学生学习的四种过程或成果:

1、成品,即学生的认知结果或习得的技能。本案例中教师评价的是学生完成的统计图,以及对出统计图信息的描述。

2、复杂的认知过程。教师期望评价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是否严谨,思路是否清晰,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本案例采用的方式值得推敲,学生自评和其他学生观察是否能够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习态度。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认真与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

4、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内学生分工、任务、方式的评价,促使学生习得与人合作的态度、能力与技巧。

o 评价方式

本案例中,主要采用了评价表、反思和客观试题的方式。

1、评价表:本案例大量采用了评价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自我评价表”、“我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和“教师评价”表。在“我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中,列出的四项指标能够在比较好的反映出小组成员的合作状况,总体情况。但是其他的评价表设计显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内容适合使用评价表;二是如何设计并使用评价表。

在本案例中,学生课堂表现要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这样的设计不太合理,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去注意别的同学的课堂表现,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都要心中有数。另外,有些评价条目的测量很困难,比如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方面,学生本人很难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评价,同学也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自我评价表”期望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然而,本评价表也存在一些问题。“做出的统计图的效果”,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自己完成的作品是优美的,这样的条目设计具有感情色彩,那么收集到的数据就

可能缺乏客观性。“教师评价”表的设计其实是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评价,通过评价表的方式呈现,总觉得没有能充分表达。

2、学生反思:教师能够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有积极的意义。

3、客观测试题:教师为何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层次?一次关于统计图相关知识的学习需要分层次吗?

综上所述,本案例试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设计了多个评价表,有些评价条目设计合理、具有可测量性;但是,从整体来看,本评价设计方案还存在着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不匹配、评价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推荐第6篇:小学书法作品点评

县进修学校举办全县小学 书法教师培训班学员结业作品点评

(孔繁良 冯强)

6月26日上午,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全县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学员结业作品点评活动,教育局的部分领导以及72名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学员和42名县教育书法家协会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书法报》活动策划部主任、中国书协会员张日安教授对每位学员的汇报作品进行了仔细认真地点评和指导。

本次全县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承办组织,分软笔、硬笔两部分,各培训六期,受训教师864人次,培训效果显著,学员们一致反映受益匪浅。另据悉,下半年进修学校将组织全县初中书法教师培训班。

推荐第7篇:凤凰片区小学数学优质课选拔赛点评

关注学生习得,聚焦有效课堂 ——2018钟山区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凤凰片区选拔赛点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我的这节课学生能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进行怎样的数学思考,进而抽象出什么数学模型,养成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2018年10月31日,我们参加了钟山区凤凰片区小学数学优质课选拔赛活动,三位选手给我们呈现了不同风格的三节课。观摩过后,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数学课堂到底怎么了?

一、本次选拔赛的亮点 1.激趣启思,讲究导入 三位选手的导入各具特色,都关注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做得好的是3号选手,她所设计的“用声音表示平均分”游戏,引发学生认知冲突:(1)将平均分为2份,每份是(声音表示为X X);(2)将平均分为2份,每份是(声音表示为 X);(3)将平均分为2份。当进行到游戏(3)时,出现了声音无法表示的困惑,教师引入:整数不能表示“一半”,怎么办?如何表示? 从而让学生去思考:可不可以用其它的数老表示呢?这样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又简单易懂。 2.多媒体课件与自制教具结合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传统自制教具的简易,在我们的选拔赛上都得到 1 了充分展现,打破了以往对“多媒体”过分依赖的局面。2号选手的学具袋,3号选手的“折纸探究1/4”,都是本次选拔的亮点。特别是3号选手的“小组合作折纸探究1/4”,分工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让学生通过“折纸”找到1/4的多种分法,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3.创造型的使用教材,创造性的设计练习2号选手对于教材的使用有自己的思考和设计,她在我们选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恰当的植入了苏教版教材,这就将自己从简简单单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创造者”,拓展、延伸了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更容易让课堂变得更有效,达到最佳效果。 3号选手的练习设计分两类,一类是同一练习,练习的目的是检测全体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类是开放式练习,主要是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思考,从而让这些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正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堂上的贯彻实施。

二、对本次选拔赛及今后数学课堂的一些建议 1.抓住有用的数学信息 在教学中应抓住有用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来进行下一步教学,渐次生成学习重点例如《认识几分之一》,在植入了苏教版情景图后,若能让学生找到相关信息:4个,

2瓶水,1块,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找到关键词:平均分。然后引入认知冲突:1块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从而引入课题。

2 2.问题设计要有导向性 本次选拔赛三位教师的问题设计均不具有导向性,更不用说问题设计的梯度与深层次的数学思考,更有甚者,教师提问时说话说一半留一半,让听众一头雾水,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类似情况。 3.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 数学课堂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满堂讲、满堂问,我们提倡放开学生的嘴,让他们去说;放开学生的手,让他们去做;更要放开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去飞。 4.避免虚假的教学改革 本次选拔和以往一样的现象是:虚假的自主探究和虚假的合作交流。试问,你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如何去探究?学生的课桌凳摆放从“秧田式”改为“圆桌式”,但整堂课四人小组从未进行过一次讨论,从未一同完成过一次学习任务,这何来的合作交流? 5.落实好“四基”,数学建模与数学思想要有高度 新《课标》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个”软”目标提升为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等地位的”硬“目标。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一定要做好落实“四基”的教学工作,从而抽象出该节课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派生出的有:简化的思想;量化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优化的思想;随机的思想;抽样统计的思想等)。 6.注意数学学科的语言特色

3 (1)数学教师语言一定要准确、精炼,不能过分“语文化”。例如交“分数各部分名称”时,1/2里的“1”和“2”,教师问:“1是谁?”“2代表什么?”都不是规范的数学语言。正确的表述应该是“1表示什么?(分子)”“2表示什么?(分母)”。又如”1/2读作二分之一,二是语文汉字”。正确的表述是:“我们通常用阿拉伯数字来写数,即1/2,用汉字来记录读数,即二分之一”。 (2)小学课堂教学语言还要避免成人化、土语化、杜绝语病和习惯性“缀尾语言”。注意规范化和示范性。比如“什么呀......什么呀”“对不对?”“是不是?”“然后呢……然后呢”“那......那......”

三、数学教师语言素养 1.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严谨、科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普通话一定要比较标准、流畅。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否则,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更不能说半句留半句。 2.简洁练达,具有逻辑性 教学语言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罗嗦重复,要言简而意明、意赅、意丰,学生既容易接受,又便于记忆。教学语言更要逻辑严密,句句连贯,环环紧扣,层次分明,切忌颠三倒四,前后矛盾。 3.点拨引导,具有启发性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数学教师要善于用启发性的语言给

4 予恰当的点拨引导,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解决疑难的途径。 4.激活思维,具有思考性 教师要善于运用富含哲理和情理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难铺路搭桥。课堂教学中,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和规律的探求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计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5.风趣幽默,具有生动性 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有趣的教学语言,寓教学于趣味之中。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用语要鲜明活泼,形象生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欢声笑语中到达知识的彼岸。当然,讲求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要注意语言的纯净化,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格。这一点参赛选手都应该是留有遗憾的。

四、一个资深小学数学教师的忠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多年来的钟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我个人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加强对一些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培养挖掘和提炼教学内容中思想方法的能;,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对数学形成正确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才能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二零一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5 6

推荐第8篇:梅江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总结点评材料

品味进步 感受精彩

——梅江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点评材料

吕崇平

尊敬的刘局长、杨主任、潘校长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我受,我们数学理事会会长杨主任的指派,对三天展示的优质课例进行总结点评。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我感到受宠若惊,一再推托,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我发言的题目是:“品味进步,感受精彩”。本次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共聆听了来自全区各小学提供的19节赛课,这19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犹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一扫三天的忙碌与疲惫,带给我诸多震撼与思考。本真的价值追求,和谐的课堂内涵,灵动的呈现方式是本次赛课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区优质课评比活动,经过三天的交流展示,现已圆满结束。这19节观摩赛课的主要特点,我认为有六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高

这19节优质赛课,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还是教学的理念,观念的体现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课,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

第一,这19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很好的专业素养和很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由于他们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1 使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只是按教案教学,在课堂中遇到一些冲突和事件时,他们展示出了良好的深层次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本真是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真实的教学设计,活动中展示的每一节课,成熟、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整体上每节课都比较扎实,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努力,看到了这些教学环节落实在学生身上发挥的作用,效果。

第三,教学注重实效。每节课在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思考、发现、练习,还是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交流的机会,都能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使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基于学生,为了学生。19节课,教学过程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合作与交流不再是形式的,热闹的合作与简单的表面的交流,而是更加注重实效,教师对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努力追求合作与交流的实际效果。

第二大亮点:关注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表 现在:

第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次赛课,在考虑情境的创设方面较以前有了一些变化,除了从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外,同时注重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相比之下,本次赛课教

2 学情境的创设更加简捷、合理、有效,少了一些形式,注重对数学本质的揭示。

第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学生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等等。例如:有几位选手在执教《确定位置》、《温度》时,制作座位图、学校附近建筑物图、游乐场以及各个城市的天气图等多个平面图方便学生观察,在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把要装修的客厅抽象制作成平面图,让学生先估一估他家大约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然后再帮他算一算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这实际上是以观察和思考为主要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总体上看,教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的现象比较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第三,精心选择教材内容。本次评比活动赛课,在选材上,突破教材的占了绝大部分,选手们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教材做更加合理的取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可能地把那些具有童趣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引进课堂,引发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例如:一位选手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就引进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有多少粘贴画》引进“熊出没”、“小熊过桥”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多元目标的落实。

《课程标准》提倡多元目标,知识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次课例展示我们看到,他们对制定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关注的程度很高,很好的把握了有效教学的灵魂。对基础

3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的关注程度更高,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过程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活动:分割、添补——体验发现探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计算”的过程,又如: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她们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设计,充实有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基本技能。总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习不仅是结果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过程,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抓住了有效教学的根本。

第三大亮点:注重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已经由原来的“双基”拓展为“四基”、“两能”,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手们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包括动手实践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交流合作活动经验等等。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认知的过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分析、学会研究,立足终生发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主要表现在:

第一,绝大部分选手都能尽可能地借助几何直观,引导学生理解

4 数学。

例如:一位选手在执教《搭一搭》时,让学生用5个小方块,亲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过程,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有序地呈现;又如一位选手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把三角形三个角撕下,把它拼成一个平角,亲历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和180°,这样的操作让学生很直观地获取操作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第二,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认知行为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即学生自己参与了数学活动,然后脱身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自己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把自己所做的过程至于被自己思考的地位上加以感悟,以便意识到深藏在自己行为后面的实质。例如:一位选手执教《抛硬币》时,与学生一起回顾探究的过程,提炼出探究方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规律。一位选手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在让学生经历商不变规律探究过程中渗透归纳、推理、举反例和类比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从反思内容上看,数学反思不单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定向,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数学反思更加强调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

第四大亮点:积极评价学生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

5 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本次课例展示选手们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涵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一种积极向学的和谐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例如:小组活动时,有的小组合作好,有的小组合作较差,教师及时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大家看这个小组有的在称物体,有的做记录,边操作边分析,合作得多好呀!”这样的评价既像是表扬,又像是为其他小组指明努力的方向,一语双关,既规范了学生的操作行为,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高高举起你自信的小手,选择倾听、真棒,还有允许学生把话说完,然后针对答问情况予以启发、点拨、引导,用夸张与幽默语言评价,例如夸奖学生是一个小小数学家,把科学家许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的评价,学生知识丰富,老师给予“博学多才”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出色,老师就说“你的回答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等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倍感亲切和谐。

第五大亮点:和谐——数学课堂的内涵所在

第一,生活与数学和谐共生。数学课堂要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自然地融入生活之中。充分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预设和生成和谐共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精心呵护学生的心灵,努力寻求实践的智慧,使教学充满活力,让课堂张扬个性。如《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时,学生对600÷9≈67的结果说成“64”,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强调计算要认真,这

6 一意外的错误造就出了课堂的精彩。指导与自主和谐共赢。课堂是师生合作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此次赛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如:《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在探究计算方法时,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

第六大亮点:灵动——数学课堂的呈现方式

灵动源于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数学课堂要贴着学生的思维去教,学生才学得有效,学得开心。灵动源于关注细节。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课堂教学呈现中要造成不同的声音,教师因势利导,导出精彩。灵动源于不断的创新。本次课堂中,很多已为广大教师所研究,但又不乏有创新之处;有的教学设计有新意,有的学习方式有创意,有的创设情境更加巧妙,有的教学演绎更加精彩。因时间的关系,就不再一一举例。

总之,19节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设计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有的设计比较严密,层层深入,有的设计比较开放,学生广泛参与。

以上这些是我对本次赛课的认识。还有许多亮点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罗列。

(二)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位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多。第一,个性品质。爱学生的心,好学精神,探究精神,宽容和鼓励学生的态度等等。这

7 些心理品质是教师最重要的东西。第二,是基本功。普通话水平,板书的设计,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感染力等等。这些教学基本功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时非常重要的。第三,是学科素养。即要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深厚的教学底蕴,能把握教学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养成,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素养的提高,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这一点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2、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性,提高问题的思考性的预设。课堂提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一些课堂提问,如何有过细过小的倾向,也就是把问题分割的非常小,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学生回答起来就会很容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顺利,却没有深度。我们希望看到课堂中的冲突,看到真正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教师提出的富于思考的问题应该需要学生思考

一、两分钟才能回答,而且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需要的课是扎扎实实,富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课。

3、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教师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关注和处理是展示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的表现。在本次课例展示看到的一些冲突,虽然教师有关注,但还不够。

总之,课改需要激情,需要动力,更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做,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和提高。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研究每一个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8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还有许多需关注的地方,因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表述,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和思考。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的倾听!

二0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推荐第9篇:经典小学数学试讲案例及专家点评

立知教育教研部整理发布

经典小学数学试讲案例

【课题】可能性 【课型】讲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实录】

第一环节: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节数学课,我们将在快乐的游戏中度过。(学生表情愉悦)提醒大家:在玩的同时,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动脑思考,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从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

引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开心课堂”,我不是主持人王小丫,我是王老师。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游戏题,分别装在红、蓝两个不同颜色的信封里。其中,有一个信封里装着一个有趣的“抛硬币”的游戏,你们猜,它可能在哪个信封里呢?(学生兴趣浓厚)

生1:它可能在红色信封里。

生2:蓝色。

师:告诉你们正确答案:在红色信封里。(猜对的孩子一片欢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板书“抛硬币”) 第二环节:实践验证,探究新知

活动一:抛硬币游戏

师:这是什么?

生:1元钱硬币。

师:写有1元字样的是正面,画着菊花的是反面,我把它往上一抛,你们猜,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学生争先恐后地猜)

生1:正面朝上。

生2:反面朝上。

师:到底哪面朝上?验证一下,请一个学生和我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学生积极参加)师每次抛之前都先请学生猜一猜哪面朝上。(玩3次)

师: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请2人一组,1人抛,1人猜,每人轮流抛5次,抛硬币前先让同桌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然后再抛。

(学生兴高采烈地玩抛硬币游戏,师巡视并指导)

师:你们抛出来的硬币都是正面朝上或者都是反面朝上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情况?

生:不都是正面朝上,也有反面朝上的时候。

师:你每次都能猜对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每次都猜对?

生(无奈):我猜正面朝上时,硬币摇了摇,又反面朝上了。

师:看来硬币落地之前到底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这样的事情发生前,我们是不能确定的, 对吗?

生(十分同意地):对。

师:正因为硬币有正面和反面,所以当硬币落下后有两种情况,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活动二:摸球游戏

师:现在我的手里只有蓝色的信封,也只剩下最后一组题了,这组题在哪个颜色的信封里呢? 生:蓝色。

师:你怎么判断的? 生(肯定地说):只有蓝色信封了,所以一定就在蓝色信封里。 师:说得好,(教师打开信封)真的在这里了。这组题是一个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的“摸球游戏”。

(一)摸球比赛(体验“一定”“不可能”) (出示2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6个白球,另一个盒子里面装着6个黄球) 师:这是一个比赛项目,我们请男、女生进行比赛。比赛规则是:男、女生各摸5次,摸到黄球次数最多者获得胜利,要求是不许向盒子里偷看。

男生代表摸球(男生摸的是装6个白球的盒子):第一次摸到了一个白球;第二次摸到的还是白球(男生向盒子里偷看,师忙将盒口遮住,观众笑);第三次摸球(闭着眼睛摸,很有信心)一看,还是白球。第四次、第五次摸球,依旧是白球。(男生失望,下面同学七嘴八舌地说:盒里面肯定都是白球) 女生代表摸球(女生摸的是装有6个黄球的盒子):第一次,摸到了一个黄球。第二次摸到的还是黄球。

教师走下讲台,背对摸球的女生自信地说:这一次我不看了,我能猜到她摸的一定是黄色的球。女生第三次摸到的果然是黄色的球。随着女生第四次、第五次摸球,老师背对着她大声地猜:黄色,还是黄色。

(女生高兴地与老师一起喊着:黄色、黄色。同时,学生们有点发现什么了,不禁地说:盒子里一定都是黄色的球) 师:这次比赛谁赢了? 女生:女生。(男同学们明显不服气) 师:男同学输得服气吗? 男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男生1(迫不及待):因为女生摸的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的球。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男生1:你看都没看,就猜到女生摸的是黄色的球,所以那个盒子里一定都是黄色的球。 男生2:老师,男生摸的盒子里都是白色的球。 师:你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男生2(极力争辩):男生刚才摸的球都是白色的球,所以那个盒子里都是白色的球。 男生3:老师,我们男生才摸了5次,我们不能放弃。(观众为他的执著笑) 师:看来你还要继续摸,好,那你到前面来,再给你个机会,再摸一摸。(教师拉着男生的手,把男生3领到前面去摸球)男生3又摸了3次,还都是白球。

师:这是怎么回事啊? 男生3:因为女孩子摸的是B盒,男孩子摸的是A盒。(观众为他的发现而高兴地笑) 师:根据你的判断,这两个盒子里装的球有什么不同呢? 男生3: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白球,那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黄球。

师:他判断得对不对,我们把两个盒子里的球都倒出来看一看。

师:分别打开两个盒子,大家一起数:A盒里有6个白球,B盒里有6个黄球。

师:看来我们的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比赛不能算数了。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B盒里摸球,只要任意摸一个,就会怎样? 生1:全是黄色的球。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2:都是黄色的球。

生3:因为全都是黄色的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白色的球。 师:(板书“不可能”)还不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1:绿色的。

生2:黑色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里都是黄色的球,所以不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球。

师: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动动你的小脑瓜。

生1:买东西的时候,不可能不要钱。(观众大笑) 生2:公鸡不可能下蛋。

师:那么,在A盒里摸球,只要任意摸一个,会怎样? 生1:全是白色的球。

生2:一定是白色的球。

师:(板书“一定”)你们知道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 生1:睡觉前一定要洗脚。

生2:口渴的时候一定要喝水。 (二)摸球实验(体验“可能”) 师:你们大家想不想也来玩玩摸球游戏啊?我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装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的盒子,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谁来猜一猜? 生1:白球。 生2:黄球。

师: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3(沉稳地):也许是黄球,也许是白球。

师:也就是不一定是什么颜色的了,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自验证一下? 生(急切地):想。

师: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摸球游戏。合作要求:(1)小组同学每人摸一次,摸之前大家先猜一猜每次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再摸球。(2)组长负责组织大家摸球,记录员做好记录。(3)每次摸球前将盒子摇一摇,不许偷看。

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生活跃,不断发出欢呼和失望声) 师: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摸球的结果? 生1:我们组摸到了7次白球,9次黄球。

生2:白球一共摸到了6次,黄球一共摸到了6次。 师:从统计的结果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第2组和我们组摸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有的组黄球摸到的次数多,有的组白球摸到的次数多。 师:这次摸球,每次摸之前,有没有全都猜对了的? 生:没有。

师:这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盒子里的球颜色不一样。

师:说得太对了,因为盒子里有黄球,也有白球,这次摸到的可能是白球,下次摸到的„„

生:可能就是黄球。

师:(板书“可能”)在生活中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生1:我可能会生病。

生2:我生病的时候有可能要吃药,还有可能要打针。 师:她说得真好,一下子说出了两种可能。 第三环节: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抽奖游戏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棒!为奖励大家,给大家一个抽奖的机会。 (出示盒子:里面有2个黄球,10个白球,摸到黄球就中奖) (学生兴奋地抽奖) 师: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中奖? 生(失望地):因为白球多.黄球少,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没中奖。

师:生活中很多商家的抽奖活动就是这样设计的,所以中奖的可能性就很小。 果冻拼装

(出示三种口味的果冻:香橙味、草莓味、苹果味) 师:请按要求装盘:A随手拿一个,一定是苹果味的。B随手拿一个,不可能是苹果味的。C随手拿一个,可能是苹果味的。

(学生按要求进行了方法多样的拼装)(出乎教师意料) 第四环节:总结谈话,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高兴):我赢得了礼物,赢得了快乐。 生2:我获得了知识。 生3:我知道了可能性。

师:刚才同学们的一番话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王老师是不虚此行了,我给同学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知识。其实,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请同学们多留心生活中的事情,看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把你的发现告诉家人,好吗? 生:(齐声)好!

【专家点评】本试讲案例能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抽象、枯燥的概率问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践,懂得数学理论。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使学生们产生喜欢学数学、愿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推荐第10篇:《数学广角—搭配》教学点评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点评

《数学广角---搭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内容。搭配是排列与组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还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实验等方法发现衣服搭配、照相、3个不同数字组成的排列数,初步渗透排列于组合思想,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强,教师注意从现实背景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探索数学知识活动的问题情境。下面来谈一谈本节课中的几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很广泛,但学生正式学习出现在课堂上还是第一次,学生虽然熟悉但并不太了解其背后的道理,为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利用媒体资源创设了别开生面的时装秀,在表演中,小朋友踩着强烈有利的节拍,穿着搭配得体的服装,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学生,不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诱发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建构搭配的数学知识。

二、以活动为主线,化静为动。

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小摄影师、摆图片、连线、列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促进认知的生成与发展,帮助学生感知感悟排列于组合的道理,初步了解发现排列与组合的知识,体现理念下的动态过程。

三、找准信息技术的契合点,引领学生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学习,两件衣服,两条裤子,怎么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再实际操作,起先学生只有两种搭配方法,教师没有急于得到完整正确的结果,而是平和耐心追问:还有哪种搭配方法? 先和哪条搭配?再和哪条搭配?第一种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第二种衣服呢?用同样的问题提问,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并用连线的方法重现学生摆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按这样的搭配顺序我们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叫按顺序连线,为后续的排列与组合作辅垫。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在第二次活动我是小小摄影家就不难了,3个同学并排照相,有几种照法?一人在左边,其他两人的位置怎样?学生不难回答交换位置,由此就得出交换位置的方法。到此告一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结方法:连线、计算、定位、交换等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最后运用方法解决用数字

1、

2、3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再时时点拨,由于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水到渠成,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本节课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达成度较高,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处理教材顺序,从易到难,层层递进,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解决数学问题的重点、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认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改进建议:优化繁琐的教学过程,使它更简洁明朗,如何更好运用电子白板构建有效教学情境还待改善。

第11篇:高考数学陕西卷点评

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点评平稳过渡重思维 适度创新有灵气

陕西师大出版总社基础教育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试题评析组

马小为 段养民 石生民 张文俊 王全生 安振平郑宏宝 焦宇 韩红军 党效文 孙美

玲 周倩

总体评价:新理念,好试卷

陕西高考数学历经4年的“大纲” 版自主命题,积累了一定的命题经验,彰显了陕西试题的风格与特色。2010年陕西高考数学命题处在旧新课程高考的交替、继承和发展的阶段,纵观整卷试题,很好地把握了传统知识、新增知识的试题设计、布局和处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深刻,恰到好处。从新课程实施到高考过渡,可以说,是一份很有特色的成功试题。

对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如框图、三视图、定积分与几何概率、合情推理、概率与统计,以及选做题中的三道试题的设计,完全吻合陕西考试大纲的说明界定,对传统内容的设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试题特点:考过程,重应用

(1)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全面到位,同时注重知识之间的交汇与整合,如理科第6题、第13题,文理共用的第19题等,是试题的亮点,但又不构成试题的难点。(2)突出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应用题贴近学生实际,背景公平且富有时代气息。(3)增强了读图意识的考查,整卷的图形有9个之多,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也是读图时代信息处理的需要。(4)三角函数实际应用题的出现,突破了四年的常规,在考查三角知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功能。(5)统计与概率题位置后移,地位上升,难度加大,立意更关注数学本质,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6)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等数学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7)文、理两卷相同题明显减少,考虑文理科学生差异,有利于文科考生水平的发挥。(8)第20题作为探索性题目,其结论突破了常规的“结论存在”的定势思维。(9)数列解答题的设计,回避了往年考递推数列的热点,考查基本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并出现在解答题的首题位置。

教学启悟:夯基础,抓思维

扎扎实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狠抓“双基”落实,揭示数学本质,淡化特殊运算技巧,切实做好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尝试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12篇:小学语文作文课点评

小学五年级上册作文点评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作文课,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全体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今天,刘老师现场为老师们提供了一堂作文课堂教学观摩课,在作文课堂教学观摩课中,刘老师以《记事类作文教学》为课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思考、细腻描写来指导学生现场写好作文。马老师新颖的作文教学手段和独特的作文教学方法,使所有听课的老师都感到受益匪浅。

作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结束以后,颜明清老师又以《理清作文教学思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为主题,为大家举行了一场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颜老师紧密联系自己平时的作文教学实际,从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小学作文的要求及原则,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通过这场作文课堂教学观摩和专题讲座,开拓了全体听课老师的视野。这场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和专题讲座,确实对语文老师今后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下面,

马凤老师以她典雅、理智、灵活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娴熟的教学技能,缜密的思维为我们演绎了一堂自然,真实,清新、质朴、充满智慧的作文课。学生们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有效,老师们听得如沐春风,神清气爽。也许正是她作文教学重视思

维训练的做法。我也在深深思索:现在的语文课普遍形式主义、花架子太多,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收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实际上,语文课应朴实,要讲究反蹼归真,回归自然,在平淡中求真,在简约中求“实”,在朴实中生彩,这样才是真实有效的语文教学。

第13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点评

点评一

第一、三节课都渗透了综合性学习理念。将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紧密相连。从孩子生活实践出发,超越了传统教学模式。

第二、所呈现的课例都折射出了语言教学规律。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关注重视孩子整体感知内容,做到了胸中有文本,树立了较强的全局意识;词语教学不再孤立,能在语境中学词、解词、运用词语;重视朗读训练,课堂上呈现出多元化朗读;能抓住中段英语学习的特点,抓重点词句提纲挈领地展开教学。

第三、教学成果的展示体现了读、写、理解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有了思维训练的提高。

第四、在教学中清晰地看到了老师对学法的指导。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适时到位。

第五、三节课教学设计精巧。

第六、教学目标围绕重难点,任务目标清楚,难能可贵。

点评二

本次观摩与展示活动对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质的飞跃。教师能够理性的对待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凸显了数学本质。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反思,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两节课都很朴实,在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提升的同时,不但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位,注意预设与生成的结合,而且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教材进行了独到的创新与处理,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

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该如何处理还需作进一步的思考。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另外,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也应得以充分展示。

点评三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的基本教学理念。

2、完成“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任务。

3、体现“全面性、主体性、整体性、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原则。

两节展示课都渗透了以上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上的都比较成功,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水准。冯老师的课表现的更为突出一些。

下面以冯老师的六年级英语阅读课教学为例进行仔细评析:

一、教学活动

1、大屏出现:Teacher 教师问:此词由几个字母组成?

学生活动:用这7个字母在2分钟时间内组成其他词,越多越好。 评语:活动设计特点:

1语言知识方面体现了基础性原则; ○2教师教学行为体现了:控制性、开放性原则; ○3学生学习行为体现了:发现性、运用性、生成性原则。 ○

2、检查验收

操作过程:由最多词的生成者说出这些词,全体同学合作完成拼写。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启发性、广泛性、合作性、训练性、全体性原则。

3、大屏出现:人面像(由多种动物组成) 操作过程:学生说出动物的英语名称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趣味性、观察性、发现性、生成性原则。 过渡语:还想知道更多的动物吗?

4、大屏:先脚→腿→身体,由学生猜,用汉语说出动物的名称:企鹅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趣味性、推进性、层次性、模仿性等原则。

5、小测验:每人一份纸卷共3道题,每道题后3个选项,快速浏览,每个人对答案并不确信,教师布置下一个活动。

6、阅读短文并完成上面3道题(3——5分钟)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目标性、逻辑性、问题性、自主性、层次性、突破性、发现性、生成性等原则。

7、大屏出现:五福图片,五个词组,学生进行匹配性练习(共有4个词组为“新”的内容,在图片的帮助下,匹配练习没有大问题)认读训练非常巧妙:以旧引新。

评语:学新活动设计体现趣味性、观察性、发现性、认读性、经验性、对比性、生成性等原则。

8、大屏出现五组动物像,进行巩固性练习。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难点突破,重点巩固,认知性、训练性、启发性、变化性、质疑性、思考性、推进性、趣味性等原则。

9、大屏出现:在秤上的两只企鹅,由重量标示来理解:lose half his weight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对比性、分析性、理解性、思考性、启发性、生成性、趣味性等原则。

10、电影片段,全英文配音,动画展现。

评语:活动设计体现教学语言规范性、准确性、地道性,教学内容趣味性、完整性。

11、仿写:学生人手一张图表,大屏出现教师自己已完成的图表,要求学生自己完成。

评语:语言体现样板性、典范性,教学内容体现阶段性、完整性、提炼性、归纳性、控制性和开放性。

学生学习活动体现:自主性,自理、自制、自治、自选、自编、自研、自创;运用性、实际性、互勉性、模仿性、训练性、体验性、生成性等原则。

总而言之,冯老师这节英语阅读教学课,在40分钟的课堂活动中秉承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的基本教学理念。完成了“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考、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任务。践行了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教育使命。基本实现了在学情、章节、课时目标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资源整合,用教师的“一滴水”引出学生“一桶水”的教学方式,呈现通过学生自主,有效地接受高效性学习途径,让100%的学生利用尽可能少的有限时间,运用尽可能多的学习手段,通过尽可能有效地学习活动,掌握尽可能多的语言技能,习得尽可能多的语言知识的教育教学目标。

第14篇:北京市各区知名小学点评

北京市各区知名小学点评

北京市, 点评, 小学

此文章由 快乐骑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8885.net 和作者

快乐骑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北师大附小(西城),接收师大子弟与划片生,对外8~10万赞助,关键是有钱找不到人话根本进不去,教室有些紧张,曾经有6个班在校外。

B.北大附小(海淀),6~10万,只收北大二代、三代子女和博士后子女,校园面积近2.5万,

硬件、环境相当好 。

C.人大附小(海淀), 时间3月底4月初招生,应该是有原则收的(人大

二、三代,世纪城业主的孩子,户口也必须在管片), 择校费是6到8万,住校费是1.8万/年。

D.景山小学(东城),过去的要求是入学前,孩子的户口需要起码两年前转入且父母双方的户口皆在该学校的招生范围之内。对外赞助费,10万,有价无市,极其难进。

E.中关村一小(海淀),数学教育名校,有军民共建,航天英雄杨立伟的孩子就读于此,难进,赞助费5万。有寄宿与天秀分部,天秀分部万科的地产项目曾经可进,现在进不了,得找

关系与交赞助费。

F.中关村三小(海淀),数学教育与一小互相竞争,不相上下,1981年由一小分出,和一小很多地方类似。建有万柳分部,硬件设施很好,赞助费8万。三小以作业多,孩子压力大而闻

名。

G.北京实验二小(西城),牛校,1909年建校,强调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方法,提倡是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可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很多事情,很辛苦。很多家长最想进的学校,与八中关

系密切,在“怡海”有分校。赞助费9万。

H.府学小学(东城),是一所重点小学,一般不是附近的居民是很难进去的,大“领导”的孩子

才能进,赞助费6万,在FESCO的名单上。

I.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宣武),传统老校,1912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出自校友林海音回忆。其他名人:吴学谦、任建新、钱学森、钟善基、马大猷、颜一烟等。赞助费6

万以上。

J.史家小学(东城),很有名的小学,重视英语,离二中较近,口碑好,新校是小学高年级,老校是

一、二年级,比较难进,赞助费5万以上。

K.芳草地小学(朝阳), 有中国和外国的小孩,对英语很有帮助的。可以考虑寄宿制学校,学校条件不错。赞助费中国籍5万,外籍1万美元,在远洋天地有分校,不过分校的质量一

般。

L.育民小学(西城),牛校,重点小学,排在北京前几名的好小学,一般人进不去,交钱排队

都不收,据说得有市里领导批条子,相当好。 N.中关村二2小(海淀),比一小三小名气小一点,片儿内的都收不过来。赞助费估计最少6 万。其分校上地实验小学以数学成绩、超多的作业而闻名。

O.育英小学(海淀万寿路),曾经是有名的中央干部子女学校,在西柏坡建校,如毛主席的女儿曾在此学习,位置在万寿路西街,部长公寓附近。学校硬件设施非常好,赞助费不公开。 p.北京小学(宣武),硬件与师资都很好,本部是寄宿,在广外有分校(马莲道走读),宣武区北线阁2号,赞助费不低于5万。北京四大名校之一。

Q.石油附小(海淀),在大学院里,环境好,重视外语,赞助费3万元,是很多家长不错的选择,报名的人也不少。三月底四月初开始招生,将来入石油附中有优势。

R.崇文小学(崇文),外交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子女多,寄宿,很不错的学校,不太好进,赞助费3万左右。校长白淑兰,是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的学生。最遗憾的是,学校前面起

了一栋大楼,2/3的操场见不到阳光。

S.光明小学(崇文),与北师大合作办学,提倡快乐教育理论“我能行:,有南北两个分部(走读与寄宿),新校区已经建好在广渠门外冠城小区内。赞助费不低于3万左右。每月生活

费980元。

T.清华附小(海淀),主要招收清华的

二、三代子弟,赞助费5万以上。

U.北京育才学校(宣武):于城南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先农坛。学校地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内,200亩的校园内古建筑群金碧辉煌,苍松翠柏高大挺拔,环境十分优雅。首任校长徐特立。北京育才学校是由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组成的多建制学校。12年建制的教育使学校人文环境独特。赞助费不少于6万,招收8个班。有超常儿童实验班。每班人数不少

于50人。

V.北京分司厅小学(东城):知名校友:赵葆询,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胡亚美,北京儿童医院院长、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贾大林,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新中国科技功臣;胡亚东,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王树声,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杜审微,北京市政协秘书长。传统体育强校,每年一般招4个班,赞助费3万,每班学生50人以下。

W.花家地实验小学(朝阳):原来是民办,1996年改成公立,一校两址,80%左右进入市区重点中学,综合实力很难不错,在朝阳区非常难得,赞助费3万。寄宿部全市招生。

X.朝师附小(朝阳):语文教学是特色和最强项。目前拥有本部、寄宿部、望京分部三个校址。这个学校艺术教育突出,每年96%的学生有考级率。毕业生大多进入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北京五中、北京八中、八十中。赞助费3万。体操世界冠军马艳红从此毕

业。

Y.灯市口小学(东城):超过百年,有文化底蕴,学校毕业名人多:徐冠华:原中国科技部部长,中国遥感第一人;英达:宋丹丹前夫,中国情景喜剧奠基人;王铁成:周恩来总理扮演者。在东城区教育质量列前五位。赞助费3万元。

Z.东交民巷小学(东城):外语教学甚是了得,剑桥英语北京是老大。有英语实验班。原公安部副部长刘德这里毕业的。赞助费3万元。招寄宿生。每年接收能力大概5个班西城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位于西单手帕胡同,低年级部位于北礼士路 ,这所学校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2.海淀区---中关村一小,位于中关村,国际化的全国乃至国际的品牌学校。

3.崇文区---北京市光明小学,市属重点小学,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绿色学校”、“北京市体育(足球)项目传统学校”、“北京市金

帆艺术团分团”.

4.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位于中关村,学校管乐排练厅、舞蹈厅、陶艺、书法、围棋、电脑美术、网络等20余间各具特色的专用教室和60余间标准的琴房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学校有180多人的管乐团,120多人的合唱团,70余人的舞蹈队,40多人的艺术体操队,组成大型艺术团体——金帆艺术团。全校60%以上学生在全国、市、区各项比赛

中获奖。

5.西城区---北师大实验小学,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位于小西天。6.东城区---景山学校(小学部)位于灯市口。景山学校小学实验教材已在全国18个省市、近百所学校中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景山小学可能是北京最好的小学,不光是北京重点,

也是全国重点。

7.宣武区---北京小学位于长椿街。寄宿教育特色鲜明,学校针对当代独生子女的发展需求,突出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四自”教育思想,使六个年龄段上千名住宿的小学生在科学化与规律化的教育下,精神饱满,成长茁壮。

8.朝阳区---朝阳实验小学位于工人体育馆,马芯兰校长是特级教师、全国特等劳模。她独特的数学教改经验被命名为“马芯兰教学法”,在全国推广。

9.西城区---育民小学位于复兴门,全国唯一的小学超常儿童教育试验基地(有一个超常儿童班级,接收精英儿童) ,学校超常儿童教育已有10年历史,取得丰硕成果。已毕业的3届学生,全部考入北京八中。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八中少年班。研究成果多次展

示于国际论坛。今年招收第六届超常儿童。

10.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新校位于朝阳门,低年级部位于灯市口。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北京 重点 小学 排名

第15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点评

首先,我以前觉得这位老师亲和力有点不足,今天看见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轻松愉快,绝对不是为了这节公开课刻意表现出来的,因为自己也上过不少公开课,知道很多习惯的东西,不是想故意表演或者掩饰就能马上做到的。所以我想在我们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认识不够深的时候,不能仅凭一些感觉一些表象的东西,就随意下结论。

很多老师把握不好公开课的时间,容易拖堂,内容少了,怕单调,多了又完成不了,匆匆忙忙,结果该处理的重难点又不到位,今天在结束的时候,还有5分钟,我还在想,她要怎么把这5分钟混过去呢,结果这位老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用文章中学到的几个连词来造句接龙。既和学习相关,又很有趣,而且对于时间的掌控来说很方便。所以多听公开课,可以学到很多自己想不到的东西。上次有个老师在讲天气的时候,使用了电视中天气预报的音乐,音乐响起的时候,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模仿播报天气预报的形式来练习描述天气的句子,就比我们平时单纯的对话造句显得有趣,以后也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中。

在课堂中,一些同学扮演了老师的角色来讲课,同学的表现,语速,语气,语调,和该老师如出一辙,可见一位老师对本班同学产生多大的影响,就像我自己偷懒不喜欢读升调,现在我的学生也不怎么会读,是我的错。这种最基本的东西,虽然和考试分数无关,却是绝对不可以偷懒的。它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通过该班同学的表现可以看出老师平时训练的功力。我觉得这个班的同学很可爱,这种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表现出来的。我也经常在反思这三年和前三年的区别,希望下一个三年,可以有改变和提高。对我而言,可能是很多次三年,我有机会去改变,但是对于学生,只有一个三年。我很抱歉。。。

最后这点是我很难阐述清楚的。学校说不能只看成绩,要着眼于学生长期终生的发展,这绝对没错,学校又非常看重成绩,没有成绩,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在中国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看重成绩也肯定是没错的,那么怎么把握好抓成绩和抓兴趣之间的平衡点就很重要。有一篇文章说,养成好习惯的人容易成功,习惯就是,你想养成哪种习惯,就天天坚持去做,一千次,两千次,最后就成功了。学琴的人也一样,没有枯燥的练习曲天天练习,也不可能弹出优美的曲子,画画的人要经过枯燥的素描练习基本功,但是在那种枯燥的过程中,有人坚持下来了,有人放弃了,所以最后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学英语也是,要想考好成绩,就要多背多练多做题,但是一味的讲知识点,又显得无趣,很多学生不喜欢,就会放弃。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很高兴,时间混得也很快,然而该记该做的基本功舍不得下苦功去做,成绩也不见得会好, 即使培养起来一些兴趣,将来也未必有机会和能力去追求更深层次的提高。所以要做到严肃又活泼,张弛有度,枯燥的记忆,强有力的检查力度都是必须的,怎么才能再增添一些课堂的小趣味,换一种方式阐述不同的知识点,让课堂有变化,值得老师去思考。我不禁回想起以前在剑桥少儿英语的时候,老板要求大家坐在一起说课,就是同一节课,你要用什么方法来呈现,现在想起来,是很有用的交流学习方式,可以学到别人的思维闪光点。

补充一点,因为学校的要求,我们上公开课似乎走进了一种套路,好像不那么上,就不对,就算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总要先去套一下模式。知识点是固定的,呈现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理念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理念的表现方式不应该是表面的模仿套路,是不是必须有小组讨论,必须有学生讲课,否则就不能算一堂好课了呢?再补充一点,其实讲阅读理解很有趣,可以讲到很多知识点,同时遇到有意思的文章就是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机会。总之想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努力是得不到好成绩的,太拼命又有点违背人性,人的生活也不是只有工作。那么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谁有能力把时间发挥出最有效的利用率,最后还能得到好的结果,那就是本事。如果做不到,就必须勤奋了,勤奋也做不到,像我一样懒懒散散,只能注定一事无成了。不过我还可以换个角度开心的说,我在享受现在流行的慢生活。

第16篇:点评

演讲点评

如果说让一个理性的中年人都激动不已的演讲,一定是一场好演讲的话。那么,我是一个中年人,我现在正在激动。因此,我感觉这是一场好演讲。本次演讲好在哪里? 一是好在组织得力,准备充分,进步明显。

在政教处校团委和各班的精心策划和筹备下,本次演讲比赛工作组织严密,准备充分,程序公平,秩序井然,再加上各位选手认真准备,所以本次演讲的水平和前几次相比有明显的进步。无论在演讲的内容上,还是在演讲的技巧都有了明显的改进,显示了我们学校学生良好的素质,给评委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让我们对他们表示感谢! 二是好在内容新鲜,构思新颖,以新吸引人。 内容和构思主要体现在演讲稿的写作上。好的演讲稿是成功演讲的基础。好的演讲稿要求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这样才能吸引人,比如:用

的最新资料和感人故事作为例证的材料,新鲜、与众不同、吸引人。同时,在开场白的设计方面有独到的地方,而不是千篇1律的开场就说“同学们,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什么什么”。另外,演讲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必须寻找新颖的论证角度,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演讲稿的写作时,除了开场白的设计外,高潮的安排也很重要,同时,在句子安排上,必要时安排一连串的排比句,步步逼近,产生节奏上的变化。没有好的演讲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吴一帆同学的演讲技巧丰富,表现手法多样,但内容空泛,这样表现就机械、缺乏真情,所以没有获得最高分,很可惜。 三是好在细节强化,情景再现,以景打动人。

成功的演讲稿,要求在广征博引的同时,强化细节的处理,比如:选手

在讲到过程中,其中一个细节十分感人:演讲者在举出具体事例的时候,一定要有细节,细节是打动人的关键,在处理细节时,要情景再现(力求在现当时的感人场面)。 四是好在逻辑合理,角度巧妙,以理征服人。

演讲不同与讲故事,也不同与诗歌朗诵,演讲要求演讲者,对自己提出的观点,通过议论文的各种论证方法,说服观众并使大家接受或认同你的观点。有句话叫做有理不用高声,但是,一般的空洞的说教也不能说服人,要设计巧妙的方法,要经得起推敲。 五是好在真情流露,激情激励,以情感染人。

相同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演讲,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比如:重音的处理、节奏的把握。拿

选手一系列的排比句来说,三个排比句,在语气上一步一步加重,节奏上一步一步紧凑;节奏把握好,抑扬顿挫十分好听。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例举了;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当演讲者情绪激昂需要高声颂讲或愤怒到极点需要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嚷,越叫越发不出声音,越想发出高亢激昂的声音越要放松自己的发声状态,嗓子状态越放松,声音传得越远。 同时,演讲要用真情感染人,演讲忌讳背书式的,也不提倡装腔作势,没有情感不能打动人,情感不真更不能感染人。在讲求声情并茂的同时力求真情。(真情还包括诚恳的态度)比如:今天有位同学感情虽然也很丰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但感情不真切,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真情有时候需要你去跟观众交流,特别是眼睛的交流,是否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演讲者与受众眼神的交往中,真情自然流露。

用真情感染人的同时,往往需要包含激情的表演,演讲之所以叫演讲,它不是一般的讲解,而是激情的表演。激情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人力,或给人深刻的启迪,或鼓舞人的斗志! 当然,今天的演讲,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

首先,部分选手的演讲稿思辨性还可以加强些。演讲,重在一个“讲”字,贵在一个“辩”字。通过“讲”和“辩”,亮明观点、阐明主张、表达思想。个别选手由于对演讲的主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得在观点的表达方面要么缺乏新意、要么缺乏个性、要么显得的有些人云亦云,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个别选手语言还可以讲究些,要亲切自然,又富有激情,尽量不用生僻字眼,便于演讲流畅。

第三、个别选手准备不够充分,表现不够自信。如有的选手过于紧张,有长时间的停顿,使演讲的流畅性受到了梗阻,影响了演讲的质量。

以上是我对今天演讲的一些学习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最后,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句包含我们中华文明美德的妙句送给大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17篇:点评

俗话说:文如其人。以下的点评,有时说人,有时说文。说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1、《卢梭,自我批评的典范》一文短小精悍,行文简练。把卢梭的自我批评精神与当前作风建设活动查找问题结合起来,发人深省。有点像《闽西日报》的时评,切中时弊,直击要害。太多时候,我们都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所以,我要问:匕首,投枪,能不能不刺向别人,敢不敢插向自己?拿出批评别人时候的那种深刻和思辨,勇敢地揭批自己一回?

2、《追寻闽西红色税史 践行服务发展民生》一文仿佛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历史,我好像看到了那烽火年代,苏区人穿着土布衣服,拿着快散架的算盘,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或者街上,上门收税:那些税也许是几斤稻谷,也许是一串铜钱,还可能是几张印刷并不精美的破旧的苏区纸币„„回到现在,我们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随着打印机铿锵有力的声音,规范美观的发票税票呈现在眼前,而税收,你只听到刷卡机“滴”的一声,就随着比特流----流入了共和国的国库。抚今追昔,的确会有许多的感慨,看似“忆苦思甜”,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现有的岗位,也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如马灯山文章中所说:增添了一种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深深的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3、《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一文如果把前两段放到后面去,那就有点像电影的长镜头,先是一对父女的脸部特写,然后才看到父女坐在草原上指点江山,夕阳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远处的地平线上是一队骆驼,此时画面变灰暗,画外音出现:圆明园、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接着是镜头组合: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元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慢慢画面又由暗变亮,色彩开始缤纷起来,最后我们才明白过来,黄嶙要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哈哈,开个玩笑,虽然黄嶙用了1分钟就推论出了这个结论,有点仓促和牵强,但应该没有人会怀疑这个结论。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就要做出我们的贡献,拿出有力的论据证明这个观点。

4、《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一文让人慨叹,当今太多的观点和理论,其实都是古人早已说过或身体力行过的,而我们恰恰相反,说得多,做得少,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文章的最后一段应该是作者思考后的有感而发了,说“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层层递进,要求越来越高,原来读书也没那么容易啊。作者还特意强调:不能死读书造成和社会现实不相融合,要用出世和入世的态度相结合。

我以为,看《曾国藩家书》,除佩服其为人成就,更当以其为榜样,躬身践行,成就人生。

5、《读书心得》一文首先很平实、朴实、扎实,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态度的诚恳,为人的真诚,做事的实在。剖析自己入情入理,能够客观地对待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其次文章也体现出了作为信息技术人员的一些素质,那就是:逻辑明晰,条理清楚,绝不情绪化。再次,这篇文章把把叶笃初先生关于作风建设的观点与现实工作结合、与个人情况结合、与单位特性结合,以理服人,有说服力。透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埋头苦干,谨言慎行,真诚服务,热心助人的女税务干部形象。

6、《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文学作品赏析》一文再次说明,作者不只是一个指挥别人干活的领导,也不是一个偶尔喝些花酒顺便讲点黄段子的文人骚客,他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有沉重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加之有血性的文人。描述一下我心中的作者:穿长袍,捋花白长须,目光如炬,举杯痛饮,仰视苍天,急转身,奋笔疾书,有忧国之情,怀报国之志。今天的社会,太多讲究享受的“胡适”,讲究小资的“梁实秋”,就是缺少鲁迅那种“不饶恕一个”的决绝。

7《似莲当自洁---有感于》一文主旨突出,《爱莲说》是托物言志,曾春华是托文言志,其实是借“莲”说“廉”。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洁身自好,不与恶浊的环境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而是质朴无华。搞廉政文化建设,寻找精神载体,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莲”,但怎么做,如何与税收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似乎还有很大的思考空间与余地。这篇文章还有一个优点,讲究前后呼应,开头讲历史的车轮一如前往„„结尾讲孟子的名言。最后一段呼应第一段,最后一句呼应文章题目。

8、《学哲学 信哲学 用哲学》这篇读后感写作风格受《学哲学 用哲学》影响,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语言平易近人,不会高高在上,不会空喊口号。卢秀荣同志的感悟正好印证了李瑞环同志的说法:“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同时,“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真正的学习了哲学,我们将不容易发火,不容易钻牛角尖,不容易一条道走到黑。

9、《评捷克诗歌》一文全篇看不到作者说我要怎样怎样工作,见不到生硬的表态和高亢的口号,但我想作者的想法已经蕴含在他对诗歌的深刻思考和个性化理解里面。布拉格,相信读过

5、60年代东欧历史的人会深深地感受到这个词,这个地名的含义。作为中国人,感同身受的话,这是一种“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的敏感,这是一种“冒着敌人的炮火”的勇敢,尤其可贵的是,黄振亮同志还(此处要读huang)给了我们希望:黑暗降临,黑暗抹去了所有人眼中残留的黄昏的光辉,但是黑暗过后呢?------黎明!!!

10、《读后感》有读,但是“感”比较少,也许长征这样的事情,属于“事非经过不知难”,仅仅靠学习读本,是很难有切身体会的,在加上我们现在工作、生活条件这么优越,根本就无法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验。也许,重庆正在做的“重走红军路”应该向全国推广?

11、《立足做小事 方可成大事》一文,要不怎么说女人都是心细如发啊,余璇在文章中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百分之一的错误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文章说明,作者是一个勤于思考又善于总结的人,能够重视别人所忽视的事情。 特别喜欢文章里面的一句话,大家一起分享:享受工作,乐于受命。“工作并快乐着”,这的确是一种境界,学会愉快地接受各种任务,把工作当成学习提高的过程,并享受高质量完成工作后来之不易的成就感。

12、如果说黄振亮的《评捷克诗歌》和黄璋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壶浓香扑鼻的烈性酒的话,那么何英的《生活问禅》则是一杯让你神清气爽的清茶。一般来说,看到“禅”这样的字眼,我们会联想到宗教,说到宗教,人们又会想到消极、避世等等略显贬义的词。但是这篇文章读下来,却能给我们智慧、自信、勇气。让我们以文中的一句话来共勉:禅,正如一捧清清凉凉的茶水,飘飘洒洒地落下,让人如醍醐灌顶,浇灭人们心头燃烧着地欲望之火、无名之火,恢复内心世界本有的清凉与寂静,让我们从容、自信、积极地面对人生。

第18篇:大学数学学习参考书点评及心得体会

大学数学学习参考书点评及心得体会

关于自学数学(一)

现代数学的一大特色即是已经完全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一个学科象数学这样创造了这么多的概念。现代数学的传播的一大困难也在与此,要向一个非本行(哪怕是数学里另外一个分支的专家)解释清楚一个概念恐怕也要费上半天口舌。但在另外一方面数学是如此有用,而且数学的抽象性使得一个数学观点往往可以表征其它学科的许多看似毫无关系的对象。所以现代数学还是挺值得一学的。自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自学数学。从动机上说,如果是想系统学一下大学数学系的课程的话。我的建议还是跟班听课,这比自己找书看要省力的多。在可以考虑的书籍方面,以前上海科技出版社出过一套 1."大学数学自学丛书" 应当说编得是不错的。至于具体该怎么学,这里我不敢多说,建议参考 2.赵慈庚,朱鼎勋

"大学数学自学指南" 赵先生是上面那套书的主编,这本书基本上以上面那套书为蓝本,也给出了一些参考书。关键是对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都有一个详细说明。好象是高等教育出的。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一)

从数学分析的课本讲起吧。复旦自己的课本应该可以从六十年代上海科技出的算起(指正式出版),那本书在香港等地翻印后反应据说非常好,似乎丘成桐先生做学生的时候也曾收益与此。到90年代市面上还能看到的课本里面,有一套陈传璋先生等编的,可能就是上面的书的新版,交大的试点班有几年就拿该书做教材。另外有上海科技版的欧阳光中(谷先生的连襟),秦曾复,朱学炎三位编的课本,好象后来数学系不用了,计算机系倒还在用.那本书里面据说积分的第二中值定理的陈述有点小错。总的说来,这些书里面都可以看到一本书的影子,就是菲赫今哥尔茨的"数学分析原理",其原因,按照秦老师的说法,是最初在搞教材建设的时候,北大选的"模本"是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而复旦则选了"数学分析原理"。后来自然有欧阳先生和姚允龙老师的那本数学分析。我不否认那是一种尝试,但是感觉上总有点别扭。以比较新的观点来看数学分析这样经典的内容在国际上的确是一种潮流,但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做得并不是非常好。而且从整体的课程体系上说,在后面有实变函数这样一门课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引入Lebesgue积分值得商榷。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二)

下面开始讲一些课本,或者说参考书: 1.菲赫今哥尔茨

"微积分学教程","数学分析原理".前一本书,俄文版共三卷,中译本共8本; 后一本书,俄文版共二卷,中译本共4本.此书堪称经典。"微积分学教程"其实连作者(莫斯科或者列宁格勒大学的教授,门下弟子无数,包括后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数学家Kantorovitch)都承认不太合适作为教材,为此他才给出了能够做教材的后一套书,可以说是一个精简的版本(有所补充的是在最后给出了一个后续课程的简介)。相信直到今天,很多老师在开课的时候还是会去找"微积分学教程",因为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例题实在太多了。如果想比较扎实的打基础的话,可以考虑把里面的例题当做有答案的习题来做,当然不是每道题都可以这么办的。如果你全部做完了那里的题目然后考试的时候碰到你做过的可别怪我。毫无疑问,这套书代表了以古典的方式处理数学分析内容(指不引入实变,泛函的观念)的最高水平,考虑到在中国的印数就以十万计,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Goursat的书可以与之相比了。这两套书在理图里面都有。 2.Apostol "Mathematical Analysis" 在西方(西欧和美国),这应该算得上是一本相当完整的课本了,在总书记库里面有。 3.W.Rudin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有中译本:卢丁"数学分析原理",理图里有) 这也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先生写了一个系列的教材。该书的讲法,(指一些符号,术语的运用)也是很好的。这里附带说一句,因为在理基里面当年念的是后来复旦出版社出的秦老师和余跃年编的"高等数学",虽然我一向认为该书编的很是不好,但是在这里想引秦老师的一句话,希望能对非数学专业的ddmm有所帮助:就是学完"高等数学"以后,可以找一本西方advanced calculus水平的书来看,基本上就能够达到一般数学系的要求了。当时秦老师曾特别指出Rudin的书。说到Advaced Calculus,在这个标题下面有一本书也是可以一看的,就是L.Loomis和S.Sternberg的Advanced Calculus,其第一版在总书记库里面有不少,第二版在理图外国教材中心有一本,系资料室是不是有不清楚。这本书的观点还是很高的,毕竟是人家Harvard的课本。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三)

4."数学分析"(北大版)方企勤,沈燮昌等 "数学分析习题集","数学分析习题课教材".北大的这套课本写得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的东西还是两本关于习题的东西。大家知道,吉米多维奇并不是很适合数学系的学生的,毕竟大多是计算题(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那套被广大教师痛骂的习题解答其实有一个题的第二小题是没答案的,原因好象是编书的人也没做出来,好象是关于级数收敛的一个题目)。相比之下北大的这本习题集就要好许多,的的确确值得一做.那本习题课教材也是很有意思的书,包括一些相当困难的习题的解答,96年那会理图里面有一本,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5.克莱鲍尔"数学分析" 记得那是一本以习题的形式讲分析的书,题目也很不错。理图里有。

6.张筑生"数学分析新讲"(共三册) 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写的观点最新的数学分析课本,张老师写这书也实在是呕心沥血,手稿前后写了差不多五遍.象他这样身有残疾的人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付出的是比常人要多得多的。以致他自己在后记中也引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套书里,对于许多材料的处理都和传统的方法不太一样。非常值得一读.唯一的遗憾是,按照张老师本人的说法,北大出版社找了家根本不懂怎么印数学书的印刷厂,所以版面不是很好看。理图里有。

7.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四) 下面的一些书可能是比较"新颖"的. 7a.尼柯尔斯基"数学分析(教程?)" 理图里有,是清华的人翻译的,好象没翻全。那属于80年代以后苏联的新潮流的代表,不管怎么说,人家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7b."数学分析" 忘了是谁写的了, 也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学的教材。理图里面有第一卷的中译本,分两册。那里面从极限的讲法(对于拓扑基的)开始就能够明显得让人感觉到观点非常的"高"。没记错的话,应该是E.卓里奇

8.狄多涅"现代分析基础(第一卷)" 那是一套二十世纪的大家写的一整套教材的第一卷,用的术语相当"高深",可能等以后学了实变,泛函再回过头来看感觉会更好一些。可惜这套书只有一二卷有翻译

9.说两句关于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

这里强烈推荐理图里面几本法国人写的数学书。因为在法国高等教育系统里面,对于最好的学生,中学毕业以后念的是两年大学预科,这样就是不分系的,所以他们的高等数学(比如理图里面有J.Dixmier院士的"高等数学"第一卷)或者叫"普通数学"(理图里面有一套书就是这个标题),其水平基本上介于国内数学系和物理系的数学课之间。另外,我记得徐利治有一本数学分析中的方法什么的书很好,不厚,名字不记得啦。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五):

10.再补充一个技术性的小问题。对于函数项级数收敛,一致收敛是充分而非必要的,有一个充要条件叫"亚一致收敛性",在"微积分学教程"里面提了一句,其详细讨论,似乎仅见于鲁金(Lusin)的"实变函数论"里面,总书记库里面有。

11.华罗庚先生的"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卷

这套书(其实没有完成最初的计划)是六十年代初华先生在王元先生的辅助下对科大学生开课时的讲义。那时候他们做过一个实验,就是一个教授负责一届学生的教学,所以华先生这书里面其实是涉及很多方面的(附带提一句,另外两位负责过一届学生的是关肇直先生和吴文俊先生)。也是出于一种尝试吧,华先生这书里面有一些不属于传统教学内容的东西,还包括一些应用。可以一读。理图里有。

12.何琛,史济怀,徐森林 "数学分析" 这应该是科大的教材,虽然好象影响不是很大,我本人还是很喜欢的,高一的时候第一次学数分就是用的这套书,感觉是条理清晰,配的习题也很好。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可惜的是学校里面没有,所以放在最后。

关于数学分析的习题,还有一本书,就是G.Polya(波利亚),G.Szego(舍贵)"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在学习数学分析的阶段,可以考虑其第一卷的前面一半,后面就全是复变的东西了。该书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在历史上,这是一套曾经使好几代数学家都受益匪浅的经典著作。这套书的一个好处就是题目难归难,后面还是有答案或提示的。

第19篇:考研数学真题全面点评(一)

2010年考研数学真题全面点评

(一)

2010年01月14日 12:01 来源:万学海文

从本次的考题来看,考察的还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所以在以后的考研复习,一定要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出发,以准确的把握、深入的理解这些基本知识点为目标,一定要先打好基础,再考虑做题技巧,思路上,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培养严格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考场上见到以往未见过的题型时,运用起自己的数学知识和应变能力冷静的解答。

下面是2010年数一真题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选择:

(1)、中等基本题,但形式比以往新颖,参考书上一般较少出现以多项式为基础构造的e重要极限,这个题有同学是用分子凑出分母相同的部分,然后写成重要极限的形式,然后求一个e的多少多少次极限,因为此题属于指数和底数都含有变量的情况,所以可以写成e^lnx^x这种形式,然后再求e上面的极限。选C

(2)、基本题,算偏导,可直接由隐函数的求偏导的公式,z对x求偏导等于(-Fx/Fz),然后解出z对x y的偏导数,代入得答案。选B

(3)、难题,毕竟没多少人重点看反常积分敛散性,注意这里分母是x的1/n次方,但分子的话也是作为一个次方,应该都会起到像p级数那样的作用,所以选了C。

(4)、新颖题,近几年考到定义的很真是这一次,要用二重积分的定义凑极限,注意i j都是从1加到n,所以上下限都是0到1,选D。

(5)、基本题,两个矩阵相乘为单位阵,说明其秩都大于等于m,再结合n与m的大小比较讨论,可知都为m。选A

(6)、中等基本题,由A*A+A=0知有特征值0、-1,关键接下来判断各自是几重,注意说了A的秩是3,就可以推出A+E的秩小于等于1了,所以-1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至少有3个线性无关解,所以-1是3重。选D

(7)、简单题,直接算F的左右极限,相减即可。选C

(8)、简单题,直接按概率密度积分等于1确定。选A

填空:

(9)、基本题,求参数方程的二阶导数,直接算就是。填0

(10)、基本题,明显要换元积分,然后分部积分,也不难。填

(11)、中等基本题,这题有一定的技巧性,方法得当可节约时间,可以看到曲线积分被积函数可以凑成1/2*(ydx^2+x^2dy)+1/2(x^2dy),前一个是全微分,故结果只与起点终点有关,为0,后一个由于对称性也为0,迅速得答案为0,如果用格林公式,或者直接写成单值函数去积分没有上面的特殊方法来的快。填0

(12)、基本题,求形心坐标,涉及两个三重积分,但计算都不复杂,用柱坐标即可。填2/3

(13)、简单题,由条件知向量组秩为2,初等行变换确定参数。填6 (14)、难题,这题出得有点意思,首先要根据条件确定出C,然后能判断出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1的泊松分布,最后根据期望和方差的关系可得最后答案应填2。

解答:

(15)、中等基本题,求非齐次方程的解。首先求齐次通解没有问题,但设特解时要注意,有一重根,所以设的应该是x(Ax+B)e^x,剩下就是计算要仔细了。最后结果是

(16)、中等基本题,求单调区间,那当然是找驻点,求出一阶导以后,判断使其为零的点仍不明朗,所以这里一个小技巧是,要注意到基本里的e^(-t*t)恒为正,所以必须是上下限相同时积分部分才为0,另外一个可以很容易看出是0,这样找到三个驻点1 -1 0以后就好办了。

(17)、新颖题,夹逼原理好多年没考了,今年出现一个,这种题目肯定两问是有联系的,第一问用不等式可以得到比较,第二问就是用夹逼原理了,该题有一定难度,不容易想到。第一问前者小于后者,第二问为结果为0

(18)、中等基本题,求和函数,这个都知道是必考的了吧,求和展开,考前必须熟悉的典型内容,但计算容易出错,所以是基本而中等,不能算简单。

(19)、中等基本题,把曲面积分和切平面揉和起来出的题,个人感觉角度也算不错,先要几何应用,总体来说计算任务不重。曲线积分应为

(20)、基本题,讨论参数对方程组解的影响,这类题以往的真题和辅导书上到处可见。

(21)、基本题,题目类型不新,但稍有变化,破解点还是要注意到Q矩阵的正交性,这样就能把另外两个特征向量定出了,然后立马求得A,第二问证明正定,方法很多,可以从定义,也可以证明特征值都大于零,而且还是比较容易看得出来的。

(22)、基本题,给了二维概率密度,求条件概率密度,也就是要先去求一个边缘概率密度,把握好对谁积分,求出来是谁的函数就没问题了。,条件概率密度

(23)、难题新颖题,不同于以往的老套路,这次没让求估计,而是先用无偏估计的条件求参数,这涉及到要对N1 N2 N3求期望,可能许多人到这里搞不清这三个量到底是啥,不要慌好好看看条件,N1 N2 N3实际上也就是随机变量,所以只要想办法求出它们各自取k时对应的概率就ok了,这相当于知道分布律,然后再按定义求期望。下一步分析如何求分布律,观察以后发现其实更简单,N1遵循二项分布(因为都是取1或不取1两种可能),直接就可以得到其期望了,第一问搞定!第二问的话是要求方差,那么这里三个N肯定不独立了,所以不能随便把括号打开,要想办法求它们之间的协方差,这是一种考虑,另外就是间接求法,按D=E(X*X)-E(X)*E(X)来算,要费点周折,但做到这一步,已经大局在握了。

最后大家可以汇总一下看,这张试卷里真正的难题(新题)有多少?也就在30%左右吧?而我以前就说过,一个选拔性的考试,难题也就是拉开高分和中档差距的题比例占到30%那是完全可以接受了,更多的是那些20%的简单题和50%的中等题,拿到手了,120左右考中等偏上的名校没问题,再说难题也不可能一个不会,总要拿点分,所以说,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考研数学,以难题新题分高下,但最重要的是以基础定输赢!

2010年考研数学真题在今天已经揭晓了,从这次出的题目来看,应该说还是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风格,但具体的各版块(指高数、线代、概率)难度有所不同。我们先来回顾下08年,这是相对于之前几年来说风格大变的一年,03—07年间,考研真题的特点是高数很灵活,相对较难,线代概率很死板、题目解答套路明显,容易拿分,而到了08年突然一变,高数很基础,线代、概率难度大幅提高,给了许多准备拿到卷子就先搞定线代大题的同学一记闷棍,然后09年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版块之间的难度差异在缩小,也就是说高数和线代概率的难度差异没有08年那么大了。对于今年的真题,同学们的评价不一,有的认为出题有些难,有的认为有点偏,但是根据今年的题目,我认为出题很新颖,有亮点,有选拔人才的高度,也有踏踏实实的稳扎稳打才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而今年的题目如果仅仅通过研究真题的命题规律就想取得高分那是很困难的,所以说数学的考察一定是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出发,其实有人说题目偏、怪,对此种观点我认为并不正确,我们仔细看一下数学三的23个题目,比较新颖,之前少有人想到过见到过的题目类型,比如选择第4题、解答第18题、解答第22题,但这些知识点,都是非常基础的,而解答的18题考的是夹逼定理,虽然平时不太注意,但是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从总体试卷看来,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都是顺应考研考察的三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一个方面,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从试卷的表面来看,似乎只是通过第一大题单选题及第二大道填空题来考核基础概念和理论。但事实并不如此,后面的计算题和证明题如果没有基础做前提,这里的分数还是拿不到。所以抓住基础,也就抓住了重点。

第二个方面,考核考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在以前的考试中考查综合题比重较小,但近几年,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但出现在大的计算题中,而且在单选题和填空题中也会出现不少的综合考查点,所以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能不能提高,关系到考生的数学能不能考高分。

第三个方面,考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经济类的考生,只要把微积分在经济中的运用方法抓住就可以了。着重掌握少见的几个题型并牢固把握解题思路。不过,考理工类的同学在这方面比较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广,要求的解题方法、技巧也比较高。

第四个方面,考查解题熟练的程度。从今年来看,试卷的运算量也是相当大的,如果我们解题速度上不去,要想考出比较好的成绩,这是不太可能的。我认为要想提高解题速度,一要把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再者,我们应该做有心人,也就是说应该把常见的一些公式的运算结果记住,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中间的运算过程。另外,熟练掌握常见的变量替换以及常见的辅助函数的做法,这样,也可以减少一些思索和分析的过程,时间就省出来了。

第20篇:中班数学活动《乌鸦喝水》课后点评

《乌鸦喝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本次活动主要借助这一故事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在一个盛着水的容器里加物品,水位会升高,幼儿虽一直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现象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经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了这一物理现象,从初步感知了物体体积的不同所造成结果的不同。活动从实际出发加强情境性、趣味性,有效刺激每一位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了解事物的欲望和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本次活动还结合了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纵观本次活动,我觉得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就预设目标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难度过高,从活动的情况来看也不能达成。从活动的流程来看,能始终围绕“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展开一些列的探索活动,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是很值得探讨的,教师在活动中多次强调“快”这一点,却忽略了要在一粒一粒放的前提下比一比乌鸦能先喝到谁的水,尤其是在最后的分组探索中,如果一味的强调“快”,像米粒这些小的材料,幼儿可以一次性多拿几粒放进去,或是干脆抓一把放进去,这样反而有可能比体积大的板栗、冬枣之类的材料更快使水满上来,而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我发现好几组都是自顾自的在放,如果老师在一开始的时候能指出“你一粒,我一粒,同时放,比比谁的先满上来”,这样,我想整个活动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我认为科学活动是非常严谨的,教师当关注细节,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同时,我们所传达的科学概念是清晰的。

小学数学点评
《小学数学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