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4 21:02: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

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及其启示

张战毅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体育志愿服务是满足体育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多元化体育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汲取发达国家体育志愿服务的经验应是建设路径之一。研究发现,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依托网络平台,提高志愿服务效能;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多种形式表彰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志愿服务;重视第三部门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等。研究认为,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加强法律法规对体育志愿服务的保障;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完善体育志愿服务奖励表彰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等。

关键词:美国;体育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启示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lications incentives

(Sports Institut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Abstract: The Volunteer Service is to meet the growing diversity of sports development and sports needs of the people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volunteer service is to build the path should be one.Study fou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eatur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based on network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 of voluntary service; to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for voluntary service;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positive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volunteer service; use of tax incentives and other policies support for voluntary service; attention to the third sector in the role of volunteer service.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volunteer servic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China Volunteer Service ha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strengthen legal protection for volunteer service; give full play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role of volunteer service; improve sports volunteering Service Award in recognition mechanisms; full play college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in the role.

Keywords: United States; Volunteer Service; incentive mechanism; Inspiration

前言

激励在管理中被誉为“最基本的管理原理”。激励的涵义为“动机的形成,促使行动的原因”,激励的核心就是使被激励对象产生为某种特定行为的需要和动机[1]。而且,从激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看,激励机制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特征的系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处于变化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以周到热情的志愿服务为北京奥运赢得了赞誉,体育志愿服务也因此带动和感染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志愿服务向全民健身拓展成为了发展的趋势。但客观而言,我国的志愿服务才刚刚起步,进行有效的激励对其发展显得尤为必要。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专家詹姆斯研究发现:在没有外界激励的条件下,能力的发挥仅为个人最高效率的20%~30%,如果给予适宜的激励,则可以达到最高效率的80%~90%。从发达国家体育志愿服务的兴起与发展中汲取经验,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激励机制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对于我国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背景

美国劳动力统计局和人口普查局联合通过对50个州以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198个城市(包括51个大城市,75个中等城市和72个其他城市)2002-2008年间人口普查“志愿服务项目”调查于2009年8月发布了《2009年美国的志愿服务》报告。该《报告》对美国国内志愿服务的当前状况的反应是最新和全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通过组织提供了志愿服务的公民总共有6180万,较2007年增加了约100万人,美国志愿者2008年全 1

年志愿服务累计达80亿个小时,总价值折合约达1620亿美元[2]。

在美国,志愿服务的观念在民众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一些大城市多达30%的市民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每年坚持完成参加志愿服务的计划。为了适应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美国于2009年对《服务美国法》进行了修订,旨在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并将社区服务作为了志愿服务的重点。

当前,美国正处在经济衰退时期,但经济的不景气却并没有影响志愿服务的开展,志愿服务不论从参与公民的人数还是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都依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从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间的相关统计发现,经济状况不佳迫使许多非营利性组织想方设法减少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非营利性组织宣称志愿服务参与者人数在减少,相反有48%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宣称志愿者人数在增加。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队”(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出版的《2009年度报告》也指出,当前,美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更加热衷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这以发展状况与美国志愿服务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之间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在受到西方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志愿服务影响下,深圳市于1989年发起志愿服务活动, 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也于1990年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志愿服务社团,志愿服务的重点是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病弱和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并迅速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宣告成立。至此,政府倡导和民间自发相结合, 迅速的推动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从体育志愿服务的角度看,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大众体育需求的多元化与增长趋势,民众对体育健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参与健身,而且要科学的健身;不仅要参与体育,而且要满足休闲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要求都折射出民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尤其是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使得更多的民众关注体育、参与体育,同时,也使得体育志愿服务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影响下逐步在全国引向深入。而在现阶段,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影响着人们参与的热情。因此,从完善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等环节入手,开发和利用体育志愿者资源,这对促进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的发展趋势是契合的。

2美国体育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特点

2.1依托网络平台,提高志愿服务效能

在美国,互联网的普及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成为现代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新兴载体,网络助推志愿服务发展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自愿者参与自愿服务的效能,使得志愿服务参与者在便捷高效的前提下更快更迅捷的看到了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效果,体现出自己参与的价值,这将极大地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尽管美国志愿者组织众多,但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都实现了很高程度的信息化,通常在志愿服务组织网站,都有关于如何参与志愿服务的详尽信息,从志愿服务的活动项目介绍、志愿者招募、监督到对志愿服务效果的评估等,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志愿服务组织之间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联网,组织之间可以随时互相推介对方所需的志愿服务信息。全国各地的志愿人员还可通过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体会。互联网平台拓展了美国志愿服务活动,超越了范围和领域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志愿服务的效能。例如美国志愿服务组织“国家和社区服务队”为了便于更多的民众参与志愿服务而建立了“服务美国网站”(Volunteering In America.gov),网站提供了2000年以来美国各个州以及大约200个大中型城市的志愿服务的相关数据,以便于志愿服务参与者获得相关信息[3]。

在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网站,体育志愿服务通常依据项目划分,依据体育志愿服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有体育活动指导、咨询、活动组织、体育设施维护以及与体育相关的募捐

和体育活动推广诸多方面,为体育志愿服务参与者提供广泛的选择和参与机会。登录志愿服务组织的网站,志愿服务参与者只需输入个人的服务具体条件,如提供州(城市)名,志愿服务的体育领域、体育项目以及服务时间、距离和对象等具体信息,体育志愿服务组织就能够推荐和安排与其条件吻合或接近的志愿服务项目供其选择。积极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使每个志愿者能在纷繁复杂的体育服务项目中找到适合于自己兴趣和特长的服务内容。网站甚至还开设了博客专区,为民众讲述志愿服务参与者在全国各地参与志愿服务的故事,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博客赢得了很多民众的关注,吸引了很多潜在的志愿服务参与者从关注变为现实参与。

2.2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美国法律对志愿服务提供了综合性的保障。政府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应是美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美国政府早在1973年就颁布了《志愿服务法》。随后,一系列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得以颁布或修订,主要包括1989年颁布的《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 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 1993年颁布的《全美服务信任法案》以及1997年颁布的《志愿者保护法》等,为志愿服务者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护,如《志愿者保护法》为保护志愿服务参与者的权益,明确表示必须保证志愿者的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2009年3月底,旨在鼓励更多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服务美国法》(Edward M .Kennedy Serve America Act)在美国参众两院顺利通过。该法案是在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The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修订完善,依据社会的发展对志愿服务的涵义、内容和志愿参与者的权益进行新的界定与明确,该法的颁布推动了美国参与志愿服务人数的持续增加。

同时,美国在其他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各州等地方性立法上也都显示出了对志愿服务参与者的保障态度,各个联邦与州都设有专门机构,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志愿者参与者在奖学金、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的权利都可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保护,杰出的志愿者不仅能够得到政府的表彰还可以依法得到物质奖励。

2.3通过多种形式表彰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

美国设立有国家“志愿者总统奖”,这一奖项的设置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志愿服务奖励标准:对14岁以下(含14岁)每年完成50个小时或以上的志愿服务参加者;15岁以上(含15岁)每年完成志愿服务达到100个小时或以上;社会团体或者家庭每年完成志愿服务达到200个小时或以上;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累计超过4 000小时以上者[4]。1993年颁布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National and unity service Act)规定“凡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达到1400小时的青少年,可享受政府提供的每年4725美元的奖学金”[5]。 2006年美国教育部和校园契约组织等共同发起设立“高校社区服务总统荣誉榜”(President\'s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 Honor Roll),每年对在志愿服务方面表现杰出者给予奖励,该奖项涵盖全美3000余所高校。

为了鼓励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目前美国国内有一些志愿服务奖项是专门针对高校学生而设立,影响较大的志愿服务奖项有“为美国服务志愿奖”,须参加为期一年的国内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完成后,学生可以获得两学期共计9450美元的奖学金,且这一奖励还将延续至就业,获得奖项的学生在选择联邦职业时可获得免除考试的资格。另一奖项是“美国民事社区服务队活动奖”,该奖项要求参与者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参加10个月的志愿服务即可获得6000美元的服务津贴,同时还将获得2362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6]。

除了常设的志愿服务奖项以外,美国在学生升学和就业等方面也都将参与志愿服务列入评价范畴,许多大学把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列为学生评价的标准之一,如社区服务是纽约大学社会工作院的学生必修课程,学生一年参与志愿服务达到600个小时是毕业的基本条件。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校,是否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则是录取学生的参照标准之一。1988年,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明确将志愿服务的经历认定为有效的工作经历,并鼓励地方政府和私人业主在聘用员工方面给予有志愿服务经历者以优先的资格。

2.4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志愿服务

利用经济杠杆间接调控支持公益活动是政府采取的鼓励措施之一。从联邦政府到州议会都制定有针对志愿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通常,在非营利组织从事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都可以享受抵税的优惠。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系列关于鼓励参与志愿服务的法案由联邦和州议会通过,对参与志愿服务人员的返税额度以及减轻法律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等。

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受益者还包括企业,在美国,企业支持志愿服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较大的企业通常通过创办基金会来支持志愿服务,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更多的中小企业则主要通过捐赠等形式为志愿服务提供多种支持,例如为志愿服务提供设施、提供资金以及人力等。捐助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从青少年体育到环境保护等等。这些捐赠将依法享受抵税等政策优惠。通常,企业在对志愿服务实施捐赠时都会明确其捐赠的意向和条件,而社区体育是许多企业的主要捐赠意愿之一,例如沃尔玛基金会对其捐赠有明确的条件限制,捐赠主要用于教育、环境保护和健康促进[7]。

2.5重视第三部门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

美国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营利部门(企业公司)、非营利部门(简称NPO,即非营利性组织),有别于政府和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又被称为第三部门。美国的第三部门较为发达,定期或不定期为第三部门工作的人数约占美国人口的1/5。一些事务政府难以作为,但第三部门却能够更好的完成,在功能上弥补了政府的管理效能不足。在当前美国社会中,许多社会需要都是通过第三部门来协调实施的,美国目前拥有各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1200多万个,非营利性组织在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等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体育志愿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高校非常重视与NPO组织的合作与联系。例如在体育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等方面,非营利组织承担了重要的角色。美国把志愿者划分为“赛会志愿者”和“社区体育志愿者”两大类别。“赛会志愿者”具体又分为“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非营利组织在志愿者资格认证、招募培训等发挥重要的作用。如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所有志愿者都必须参加为期15个月的培训,包括服务培训、工种专业培训和赛场专业培训三大部分。培训内容涉及到冬奥会更加专业、细节的知识,各国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差异、赛场服务、医疗服务、交通情况、住宿、赛事售票等,这些培训内容分别根据志愿者的不同工作岗位进行专门分类的培训。“社区体育志愿者”又细化为各种具体志愿服务的岗位,如残疾人体育志愿服务中又分为A、B、C三个级别,不同级别的志愿服务代表不同内容的志愿服务,A级志愿服务承担教练员、看护员、运送员等。B级志愿服务者通常与残疾人运动员有接触机会。C级志愿者参加为期一天的比赛和活动的服务工作。

3美国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启示

3.1加强法律法规对体育志愿服务的保障

当前,我国尚缺乏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使得志愿服务难以得到针对性、有效的法律保障。加强对体育志愿服务在法律层面的保障,为体育志愿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当前我国体育志愿服务急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体育志愿服务的理念已经逐步为更多民众所认同,而体育志愿服务实践中遗憾地出现了让志愿者流汗又流泪的事例。体育志愿服务实践中难免产生纠纷、出现突发、意外等事件,如果有了完善的法律保护,可使体育志愿者得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可以有效地为志愿者免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8]。为此,为志愿服务立法的呼声一直不断。北京市志愿者协会和北京共青团市委就曾经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联合向北京市人大提交为志愿者立法的议案。此外,我国其他地区如上海市、深圳市和山东省先后出台过的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地

方性法规,但这些地方性法规与迅速发展的志愿服务需求相比已经显得滞后。从激励的角度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于志愿服务的参与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从立法的角度而言,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将有利于志愿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之中。

通过针对志愿服务的立法不仅可以明确体育志愿者的权利义务,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利,对于提高体育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程度,从而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都有促进意义。完善法律法规,使得体育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享有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法律保障,这是法律应当赋予体育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应从团体章程、部门政策和法规等多个途径入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的开展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3.2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

非营利性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在弥补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市场的不足,在社会事务自治中有着明显的不可替代性,志愿服务是非赢利组织运作的一大特色,为民众参与公共事提供了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市民社会的兴起,非营利性组织也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好参与,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数量的持续增长便是证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宗旨和特点决定了这些组织能够吸引更多的志愿参与和社会捐赠,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非营利体育组织形式多样、运作灵活,活动的政策空间更大,因此在体育志愿服务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赛会志愿者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系统的服务还是社区体育志愿者为社区体育提供的志愿服务,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对志愿者进行有计划的招募、培训,使志愿服务更高质量的达成服务目标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实施的岗位培训可有效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政策水平,帮助他们解决志愿服务实践中的疑难问题,非营利性组织还可对志愿服务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充分发挥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在体育志愿服务中这些作用对于促进志愿者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都有价值。

3.3完善体育志愿服务表彰奖励机制

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是可持续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保证。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证书,到为志愿者发送服装、鞋帽和纪念品。即便是这些简单的表彰和奖励对志愿服务参与者来说都意味着自身的服务得到了政府、赛事主办方和社会的重视和认可,是自身服务价值的一种体现。应建立从国家到地方多个层次和类型的表彰奖励机制,通过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高校、共青团等多个途径共同进行,如设立“优秀体育志愿服务奖”、“高校优秀体育志愿者”、“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奖”、“体育志愿服务奉献奖”“大型赛事的专项志愿服务奖”等多种奖项用于表彰参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和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优秀者。同时,政府与民间组织也应协同设立多种奖项表彰奖励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赛事志愿服务和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中来。

在体育志愿服务奖励中除了给予志愿者以必要的精神奖励外,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物质奖励制度也是必要的,对于达到一定志愿服务表彰标准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偿或一定数额的奖学金补偿。同时,对于有体育志愿服务参与经历的,在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奖以及就业等诸多环节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利,通过这一表彰奖励发挥积极的导向和鼓励作用。

3.4充分发挥高校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

高校是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之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校园网络、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如高校可依托校园网络系统,为大学生在体育志愿服务的注册、与社区体育建立联系纽带,加强与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非营

利性体育组织等协作联系,为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和实践机会。大学生长期接受体育学习,在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也具为社会奉献他们的时间、精力和体育技能的意愿。参与体育志愿服务使学生在从事于提供别人所需服务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高校则相应地在评奖评优、奖学金、社会实践经历以及就业等方面积极与体育志愿服务相结合,如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应被视为有效的社会实践经历等。

高校在协调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中具有自身的独特组织体系优势,不仅可以依托学生体育社团、学生会、共青团等组织为志愿服务提供指导和保障,发挥其在体育志愿者招募、培养、志愿服务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组织和培养优势,成为体育志愿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随着体育发展以及社会对志愿服务重视和认可程度的提高,高校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开展,而数量庞大的且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无疑是最具体育志愿服务参与者开发潜力的群体,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深人社区,用自身体育知识技能服务他人的同时成为体育志愿者的主要生力军。

4结语

体育志愿服务与我国体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体育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积极从发达国家体育志愿服务发展中汲取经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促进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无疑有积极推动意义。

5主要参考文献:

[1]苗大培.构建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的理论探讨[J].体育科学,2004,24(9):4-5

[2]尧鸣,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美国志愿服务,[J]中国社会福利2009,9:55

[3]赵卓,亓少远, 美国体育志愿者的培养体系及启示, [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10-11

[4]Learn & serve America,2009, What is Ieam and Serve America?.[EB/OL] http: //

推荐第2篇:广州体育学院仪器设备验收报告

使用单位购置日期到学院日期.

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厂家.国别出厂号出厂年月.

单价台数总价值合同号.

经费来源使用方向.

保管人放置地点.

设备外观是否正常:是否

使用是否正常:是否

使用说明书:是否

保修文书:是否

配件:是否

验收意见:

验收人签名:使用单位设备办公室

盖章盖章

200年月日200年月日200年月日

说明: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实物验收和技术验收制度,仪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人力开箱清点,按合同要求和产品技术指标进行验收,着手进行安装,调试.使用单位和设备办共同进行验收,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本,设备办存档.

推荐第3篇:广州体育学院舞蹈学、舞蹈表演招生简章

官网:www.daodoc.com/,点击“艺术类专业校考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5.各考点具体报名与考试时间,请考生随时留意广州体育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的说明。

七、专业考试程序及内容 (一)舞蹈表演专业(现代舞方向)

1、身体形态:对考生的身高,体重,相貌气质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2、开、软度与技术技巧:软、开度及控制、跳、转、翻等技术技能展示。

3、成套作品:选一段舞蹈表演(种类不限,自备音乐CD盘及服装道具,时间不超过1分30秒)。

4、有其它突出才艺的考生可申请加试。(二)舞蹈表演专业(健美操)

1、身体形态:根据考生身高、体态等条件的实际情况,按照评分标准给予评定。

2、基本素质:地面呈现出左、右腿的纵劈叉。根据考官目测情况,按照评分标准给予评定。

3、专业成套:自选健美操成套动作,时间为1分钟。规定内容:健美操成套动作必须出现ABCD四类难度动作各一个及横劈腿前穿动作。(音乐由主考提供并播放,考生自备考试服装)

(三)舞蹈表演专业(啦啦操)

1、基本形态:根据考生身高、体态等条件的实际情况,按照评分标准给予评定。

2、专项能力:技巧啦啦操按下列顺序完成3个规定难度动作:A.卡腰抛上单底座高位双臂托举,下法不限、B.三连跳(屈体分腿跳接两面跨栏跳,左右各一次)、C.原地团身后空翻(男生底座/尖子完成)或前手翻/后手翻(女生底座完成)。舞蹈啦啦操按下列顺序完成3个规定难度动作:A.三面搬腿平衡(动力腿在肩部以上)、B.三连跳(屈体分腿跳接两面跨栏跳,左右各一次)、C.直腿挥鞭转1080度。根据考官目测情况,按照评分标准给予评定。

3、专项技术:自选啦啦操成套动作。时间为1分钟。技巧啦啦操考生需在1分钟时间内完成一组双人或4-5人小团体技巧啦啦操成套,考生应尽可能展示自身的竞技能力和表现能力。成套动作时间不可超过1分钟。舞蹈啦啦操成套需在1分钟的规定时间内至少完成5个不同的难度动作(转体类动作1个;跳步类动作1个;平衡与柔韧类动作1个;翻腾类动作2个,必须有一个手臂支撑的翻腾类动作),考生应尽可能展示自身的竞技能力和表现能力。成套动作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可包含踢腿、转体、跳跃动作。(音乐由主考提供并播放,考生自备考试服装)

官网:www.daodoc.com 。

十一、特别声明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各省份的招生政策进行招生考试和录取,未委托任何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参与我校招生宣传及录取工作,也不向考生收取除国家规定的相关费用之外的任何费用,从未以学校及个人名义在校外开设“预科班”、“培训基地”,也从未招收任何形式的“跟班附读生”。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十二、联系方法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268号广州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510500

网 址: http://gtzs.gipe.edu.cn/ E - mail: gztyzsb@126.com

我校招生办: 020-3802468

5、3802456

2、38027983(传真) 招生院校代码: 10585

艺术系网址: http://art.gipe.edu.cn/ 专业代码: 舞蹈表演专业 130204 舞蹈学专业 130205

本招生简章的内容与我院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章程的内容如有不相符之处,以国家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广州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推荐第4篇:广州体育学院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个人)

广州体育学院年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个人)协议书

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应定向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____________同志(甲方)被广州体育学院(乙方)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录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被录取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后,由乙方负责培养和管理,学制三年。

二、甲方培养经费由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向乙方提供。入学后第一学年与非定向研究生享受同样的免学费(¥7000元)待遇。从第二学年起,根据学习表现重新进行评定。

四、甲方在读期间,其人事档案、户口、工资等仍保留在定向单位;医疗费用、副食品补贴、困难补助及其它待遇均由定向单位负责;但党、团组织关系须转至乙方。

五、乙方依照国家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甲方进行培养与管理,甲方在读期间如违反校纪校规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培养,乙方将终止其学业并退回定向单位。

六、甲方毕业前如申请出国留学,须出具定向单位同意公函。

七、甲方毕业后须回定向单位工作。其学籍档案由乙方转至定向单位(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协议各方另行议定。自生效日起,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或无故中止协议。否则,由此而造成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九、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广州体育学院(盖章)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87553731

签订日期:二零零年月日

推荐第5篇:广州体育学院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 年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应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的要求,广州体育学院(乙方)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录取____________同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定向培养硕士生由乙方负责培养和管理,学制三年。

二、定向培养硕士生培养经费由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向乙方提供。入学后第一学年与非定向研究生享受同样的免学费(¥7000元)待遇。从第二学年起,根据学习表现重新进行评定。

四、定向培养硕士生在读期间,其人事档案、户口、工资等仍保留在甲方;医疗费用、副食品补贴、困难补助及其它待遇均由甲方负责;但党、团组织关系须转至乙方。

五、乙方依照国家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定向培养硕士生进行培养与管理,定向培养硕士生在读期间如违反校纪校规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培养,乙方将终止其学业并退回甲方。

六、定向培养硕士生毕业前如申请出国留学,须由甲方出具同意公函。

七、定向培养硕士生毕业后仍回甲方工作。其学籍档案由乙方转至甲方(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协议各方另行议定。自生效日起,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或无故中止协议。否则,由此而造成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九、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 方 乙 方 委托单位(盖章): 培养单位:广州体育学院(盖章) 代 表: 代 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 邮 编: 邮 编:510500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020)87553731 接收学籍档案(机要)邮编: 传 真:(020)87553731 地址: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推荐第6篇: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 导师 详细介绍

硕士研究生导师梁利民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梁利民 男 1956 年 1 月 江西吉安人 博士学位 教授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研究方向 1、小康社会与休闲体育 2、学校体育

所在系部 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二、专业特长 体育人文社会学

三、近三年来主要成果

1、大众体育权利和义务探析 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体育》 2002、2 全文转载

2、“九运”后广东奥林匹克中心经营环境分析 广州体院学报 2002、11 3、从终身体育的视点出发 中国体育报理论经纬版 2002.1

4、广州体育公园建设及运行保障机制的研究 浙江体育科学 2003、10

5、21 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举办首届中美学校体育论文报会专题发言 广州体院学报 2004、1

6、大学生运动休闲生活探索 广州体院学报 2005、1 7、我国体育中介市场的主体及运作 武汉体育学报 2005、4 8、全民健身市场网络运行机制的研究 成都体院学报 2005、3

9、全民健身市场网络运行之管理与评价的研究 广州体院学报 2005、4 10、新时期信息产业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浙江体育科学 2005、3

“十五”期间,作为主要参与者,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两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研究两项,主持完成学院重点课题一项。

四、在研项目

1、作为第二负责人,目前正实施一项题为《中国小康社会休闲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课题经费为 15 万,预计 2006 年 9 月完成。

2、主持一项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课题经费为 2000 元,预计 2006 年 6 月完成。

硕士研究生导师谭建湘教授简介

谭建湘 教授,男,湖南长沙人, 生于 1959 年 9 月。中共党员,博士 ,教授。目前担任广州体育学院资源开发办公室主任,上海体育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体育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理事、广东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专家库成员、广州体育体科学会产业分会主任、广州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广州足球协会和篮球协会市场开开发顾问等社会职务。

谭建湘 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开发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体育发展战略和社会体育。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研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顺德城乡生活变迁与体育发展的相互关系(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奥运重点项目布置的若干问题研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高水平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研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参编和主编的学术著作有:学校体育学 ( 任编委,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国际体育场地器材标准大全(主编,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4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现状(主撰稿人,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体育管理学(编委,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社会体育管理学(副主编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体育经纪导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近三年来主要承担和研究的课题有:中国体育中介企业研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 2004 年, 0.8 万)、大型竞赛表演投融资机制研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 2003 年 ,1 万)、我国体育中介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1 年 ,5.6 万)、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 2003 年 ,1 万)、广州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与发展研究( 2001 年 ,2 万)广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与研究( 2002 年 ,2 万)。

硕士研究生导师楚继军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姓名:楚继军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62.12 g籍贯:河南省许昌市

学位:教育学硕士

职称: 教授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方向:公共体育管理、社会体育

所在系: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二、专业特长

1、公共体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现代管理技术在体育管理中的应用

2、体育社会团体组织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3、竞技运动训练与体适能理论与实践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科研论文

1、深圳市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2(1)

2、“九五”期间广州中小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分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6 ( 2 )

3、深圳市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1 ( 1 )

4、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的影响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1 ( 1 )

5、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预测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3

6、篮球运动对我市中年男性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第二作者)

7、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的影响 《体育(人大复印资料)》 2004.3

8、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比赛的分析与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2 (第二作者)

9、构建服务型基层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第二作者)

10、广东省基层群众体育公共管理现状调查 《中国体育科技》 2006.5

11、广东省体育社团组织网络现状与对策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6

1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特征研究 《福建体育科技》2007.4(第三作者)

13、宽裕小康地区体育社团活动实效化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1

14、小康社会城市体育社团活动绩效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11

(二)研究课题

1、论休闲运动教育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02CTY001 ) 2002.6 (课题主要成员)

2、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子课题 (99BTY006) 2003.6

3、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682SS04082 ) 2004.6 (主要成员)

4、“非典”对广东省群众体育活动的影响及新时期群众体育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 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03SJA890002 )

2003.6

5、广东省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2004.11 6、宽裕小康地区体育社团活动实效化组织策略研究 广州市体育局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子课题

2005.11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大众体育的需求及消费特征研究(03BTY019)?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子课题 2006.12? 主要成员

8、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基于东南沿海的实证研究(78505048)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 2005.6 主要成员

9、珠江三角洲小康条件下成人体质的调查研究(64904049)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 2004.6

10、广东省高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课题 2004.6 主要成员

11、小康社会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及评价体系研究--以广东为例(1074SS0703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项目 2007.4 主要成员

四、在研项目

1、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1281SS08099)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8.9

2、体育文化多样性研究(08BTY009)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2008.6 主要成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吕树庭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吕树庭,男, 1944 年 11 月 28 日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组评委。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运动与社会);所在系部: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二、专业特长 吕树庭教授 早年留学日本,专攻体育社会学。在回国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立足社会学的视野,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与实践服务的实证研究。

三、近三年来的主要成果 主编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一部,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 3 项,主持厅局级重大课题 1 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署名人论文 7 篇,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 2008 北京奥运会理论研讨会》上,大会报告论文 1 篇。

四、目前在研项目

200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8 奥运会观众研究》,立项批准号: 739SS05002 ,资助经费 10000 元,研究年限 1 年。

硕士研究生导师韩会君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1.姓 名:韩会君

2.性 别:男

3.出生年月:1963 年 2 月

4.籍 贯:黑龙江省

5.学 位:博士

6.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

7.专 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8.研究方向:体育与社会发展;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9.所在系部:体育教育系

10.担任的职务:继续教育部主任 第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二、专业特长

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

三、主要社会兼职

1、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委

四、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与教材

1、教材:《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参编)

2、专著:《成人体育学习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1

3、教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主持的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兼论珠江三角洲体育带的构建”,(2011年2月结题)。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全民健身条例》执行力的现状及运行机制的研究”(2010年)

3.广东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远程培训与管理模式的研究”。(2009年)

4.广东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2010年)

5、广东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外包实施策略研究”(2011年,在研。

(二)公开发表与入选各类论文报告会的论文 (限第一作者)

1、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分会报告论文,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中国广州,2010年10月。

2、美国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给我们的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6

3、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6

4、广州市民对亚运会后效应的心理认同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6

5、“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获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11年7月,内蒙,包头)

员、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副会长;

3、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校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4、广东省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

硕士研究生导师栗艳梅简介

栗燕梅,女,汉族,1966年3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休闲与管理系系主任助理、兼休闲体育教研室主任。目前,在上海体育学院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

1987年陕西理工学院体育系本科毕业。毕业后留校任运动解剖和排球两门课程教学工作。1997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一直担任本科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休闲体育概论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近年来承担了部分硕士研究生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工作。

副主编出版了《运动休闲》(2008年)书籍,参与编写了《休闲体育概论》(2007年)、《体育科研方法教程》(2006年)二本书籍,三本书都是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主持了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珠江三角洲体育现代化研究》的课题研究,批准号为1363SS09052。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小康社会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05年)的研究,列课题组第四位,现已结题,主持了子课题《构建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研究》;参与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研究 》并主持了子课题《岭南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现代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广州、深圳为例》课题组主要成员(排名第二)。参与了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21世纪体育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高等体育学院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课题《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同时,主持院管重点和一般课题多项。

近八年发表了《论休闲体育教育》、《运动休闲概念、分类及应用的研究》、《珠江三角洲体育现代化研究的时代意义》、《小康社会侨乡台山休闲排球活动的研究》、《人文素质的开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论文16篇,《论休闲体育教育》、《人文素质的开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12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人文素质的开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世纪优秀社科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并入编优秀论文集《中国当代社科理论文献》一书;《青少年排球运动业余训练的研究》获广东省学校体育科研论文三等奖;《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获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三等奖。2008年获得学院“2005-2008年度科研先进个人奖”。

在2004年出席雅典奥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广东台山排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因素分析》在分会报告;该文还入选全国第六届科学论文报告会; 2006年出席法国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一文在分会报告。2007年参加了杭州国际休闲论坛和北京举办的体育产业高层论坛。2008年参加了在宁波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2010年参加大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博士高层论坛,并作专题报告。2011年参加2011中国(杭州)休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并做了分组发言。2011年在杭州萧山参加2011全国休闲体育专业学术研讨会;2011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硕士研究生导师周在平副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姓 名: 周在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 年 5 月

籍 贯: 广西

学 位: 硕士

职 称: 副教授

专 业: 体育理论

研究方向: 课余训练

所在系: 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部、所)。

二、专业特长:运动训练

三、近三年来主要成果

1、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2、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研究

3、广东体育产业阶段性特征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4、广东省农村中心小城镇全民健身模式的研究

四、在研项目

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凤月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韩凤月,女, 1964 年 3 月,籍贯河北省,研究生学历,教授,体育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是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系学校体育教研室任教。

二、专业特长

从事高校教学 23 年,主要担任《学校体育学》、《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概论》等教学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规律有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近些年主要参与了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研究。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一项省部级、四项厅局级软科学研究课题、七项院管课题的研究工作,主编一本著作,参编三本教材、发表了近20 篇学术论文,一项研究成果获得 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生导师裴立新教授简介

一、基本信息

裴立新,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学历,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广东省社会管理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二、专业特长

本研究方向以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基本理论及应用为研究专长,主要特点:一是方向稳定、基础扎实。长期从事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研究,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促进理论创新,认识深刻、见解独到;二是关注现实、重视应用。多年参与国家和地方全民健身及青少年体育发展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三是社会效益显著。因贡献突出,2007年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部委“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奉献奖,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四是有实体性研究平台和稳定的研究经费来源。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为我国第一个集研究、人员培训、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专门研究机构,全民健身研究中心在国家及省市体育行政部门中有广泛的影响。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开展研究。

三、近年来主要成果

近年来,参与国家体育事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国家重点图书“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等重点项目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全国青少年体育现状调研等多项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取得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部分成果被国家采纳。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

一、二等奖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

四、在研项目

目前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多项委托项目,包括“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城(区)创建办法”、“全国群众体育社会团体评估办法”、“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青少年业余训练激励机制”等,并参与“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命名资助办法”的研制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审定。编写《青少年体育工作手册》,主编《青少年体育丛书》,共10本。

硕士研究生导师罗红简介

一、基本信息

罗红,女,1971年5月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法学博士学位。

二、研究领域及研究兴趣: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类学、社会性别与体育文化,医学人类学。

三、科研成果

四、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

2002年至今,受邀参加包括“世界人类学大会16界联合会”、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俱乐部管理办法”、“珠江博士论坛”等国际、国内一级以及省一级学术会议90余次,并在会议上提交论文和发言。

五、开展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体育社会学研究调查

将所学灵活应用于科研调查中,以优良的品质,扎实的学风、吃苦的精神获得调查点村民、被调查对象的好评,与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展开研究的同时体现了对被调查对象的深刻的人文关怀。

2004年7-9月在云南省洱源县邓川做小城镇变迁研究调查

2005年2-4月在云南大理市老年大学做老年教育调查

2006年2-3月在云南省洱源县下汉登村做白族婚姻调查

2006年7-8月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瑶山乡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做瑶族社会文化调查

2006年9-11月;2007年2-11月;在云南省洱源县茈碧地区大庄村、回果村、大松甸村做族际通婚调查

2008年2-3月;7-9月大理白族民间体育调查

2008年10-12月东莞体育局课题“现代化体育指标体系”相关调查,作为调查主要负责人、参与者、并负责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2009年7-9月大理、东莞两地社会性别结社与民间休闲体育活动的调查

2010年1-3月大理、广州两地休闲与社会性别调查。

2010年7-9月大理、白族传统体育与地方社会调查。

六、拍摄社会人类学纪录片

在调查研究中,拍摄了多部记录片

1《洱源白族与汉族通婚—下汉登的婚礼》、

2《洱源回族老年男性的活动之回果穆斯林晌礼》

3《洱源白族老年的社会性别组织—大庄村白族莲池会做太阴会》

4《小赵游海记》

七、主讲课程:

为全日制本科生讲授:《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人类学记录片赏析》、《体育社会学》、《休闲社会学》

为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港澳台研究生讲授:《社会学》

推荐第7篇: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于2011年4月22日—25日进行,各学科、专业复试最低分数线和复试内容、报到时间、资格审查等具体通知如下:

一、各学科、专业复试最低分数线

(一)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总分284 单科(政治、英语)36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92

(二)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总分285 单科(政治、英语)37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78

(三)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总分281 单科(政治、英语)35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67

(四)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总分293 单科(政治、英语)36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86

(五)100216 运动医学

总分300 单科(政治、英语)40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20

(六)540101 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总分281 单科(政治、英语)35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05

(七)540102 运动训练(专业学位)

总分281 单科(政治、英语)35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05

(八)540103 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

总分281 单科(政治、英语)35 单科(专业基础综合)105 ※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公布的最低分数线。

二、各学科、专业复试内容

(一) 体育人文社会学

1.专业笔试科目:报考01—05研究方向考“体育社会学”;报考06研究方向考“体育产业经济学”;报考07研究方向考“新闻传播学”;08方向:“学校体育学”; 2.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学校体育学 (2)体育管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 运动人体科学

1.专业笔试科目:报考01—05研究方向考“运动医学”;报考06—08研究方向考“运动生物化学”;报考09—11研究方向考“运动生物力学”; 2.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体育保健学 (2)运动营养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 体育教育训练学

1.专业笔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2.专业技术、理论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教育学 (2)运动心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 民族传统体育学

1.专业笔试科目:“武术理论”

2.专业技术、理论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教育学 (2)运动心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五) 运动医学

1.专业笔试科目:“运动医学” 2.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体育保健学 (2)运动生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六)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1.专业笔试科目:“教育学”

2.专业技术、理论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教育学 (2)运动心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七)运动训练(专业学位) 1.专业笔试科目:“教育学”

2.专业技术、理论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教育学 (2)运动心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 1.专业笔试科目: “体育社会学”; 2.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4.同等学历加试笔试科目:(1)教育学 (2)运动心理学 凡笔试科目参考教材详阅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说明:以上

(六)、

(七)、

(八)专业,是我院从2009年开始新增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学习年限为三年,毕业达到相关条件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享受与学术型等比例的公费名额。今年我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名额为50人,但由于报考我院该专业学位考生上线人数较少,故拟接受报考我院学术型各专业考生调剂该专业。请申请调剂的考生于2011年4月8日前将书面申请快递邮寄至广体研招办(申请表请到研究生部主页下载文件中的招生工作-1.3.1下载)。

三、复试报到时间、地点

凡符合我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凭原《准考证》、《身份证》参加复试。 报到时间:4月22日下午(14:00—17:30)报到。 报到地点: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行政综合楼7楼)

四、具体要求及说明

1、资格审查:我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统一安排在复试时进行。报到时所有考生必须提供政治审查表原件(“政审表”可在研究生部主页下载文件中“1招生工作”-“1.3.3”下载)。此外,非应届本科考生须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部门公章);应届本科考生需交在校学习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核完退回);同等学历的考生须交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复印件和进修本科课程成绩单(加盖进修学校公章);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除外),应提供当年录取名册复印件(加盖当年录取院校公章)。若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弄虚作假或以任何理由不交以上材料的,一律取消复试及录取资格。

2、每位考生报到时需交复试费240元(同等学历考生加收80元)、体检费60元。

3、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为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我院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请各位考生抓紧考前复习。

4、参加复试的考生,请到我院招待所或学校附近旅社住宿,以方便随时联系。考生往返的路费、住宿费由考生自理。

5、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详细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广州体育学院新图书馆行政综合办公楼7楼。广州火车站有以下线路公交车到本院:140、2

35、240、2

52、26

6、28

7、29

6、50

2、540、88

3、51和旅游公交1线。广州火车东站出站直走约200米为本院东门(中信大厦斜对面)。

6、招生办联系人:

李老师 电话:020—87553382或020—38024322

五、其他

我院不再另发《复试通知书》,请考生按本网公布的名单报到,提前来者恕不接待。 具体复试名单见附件1。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推荐第8篇: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规章制度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规章制度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由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实现学报编辑部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学报质量,特制订以下规章制度。

一、学报编辑委员会工作条例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连续、集中、全面反映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发现培养人才的园地。为了做好《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使其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特设立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委员会。

1、机构设置和功能定位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由学校聘请校内各有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亦可根据需要,适当聘请校外知名学者担任编委。编辑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名。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委员会作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学术监督机构,对《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编辑出版机构——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的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监督。

2、编委会的主要任务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编辑出版工作的政策、法规;审定学报编辑方针和办刊宗旨,以及编辑出版计划;根据各学科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向学报编辑部提供学术信息,尤其是各学科的难点和热点,充分发挥学术指导的作用;定期听取学报编辑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编辑部和编委提出的问题,审查评议学报质量,实施其学术咨询和学术监督功能。

3、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职责

主任委员负责编委会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委员协助主任委员工作;负责召开编委会会议,研究解决编辑出版中的重大事宜。

4、编委的权利和义务

参加编委会议,听取和审议编委会的工作报告和编辑部的工作汇报;了解本专业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动向,及时向编委会和编辑部建言献策,推荐有所发现和创新的稿件,为编辑部组稿和审稿提供信息支持;审查编辑部委托的稿件;听取、收集读者和作者对学报的反映,经常和编辑部保持联系。

5、编委会全体会议

编委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亦可根据学校和学报编辑部的要求,以及主任委员或三分之一以上编委的提议,随时召开,审议有关事项。

二、主编、副主编岗位职责

根据国家关于实行主编负责制的报刊管理原则,学报主编对刊物的业务工作负总责。具体职责如下:

1、指导编辑人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法规政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和“双百方针”。

2、领导制定学报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业务工作的长远规划、年度报道计划和编辑业务进修计划,领导组织开发优质稿源,宏观指导学报的封面、版式、栏目等的设计工作。

3、指导编辑努力钻研编辑业务,积极从事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不断提高专业学术和编辑业务水平,走编辑学者化的道路。

4、按时签发每期学报的发排、付型,把好政治质量关和学术质量关。

5、副主编向主编负责,协助主编做好上述工作外,尚有以下职责:

(1)向主编负责,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主编的指导思想,组织开发优质稿源。

(3)负责一定的责任编辑和校对工作,侧重于对重点文章的复审和校对。

(4)完成主编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编辑部主任岗位职责

学报编辑部主任作为学校任命的科级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政治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正派,团结、爱护同志,精通编辑出版业务,并履行好以下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学报编辑部的行政管理工作,直接向主管校长负责并报告工作。

2、应努力学习、及时传达并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指示,组织编辑部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坚持学报的社会主义办刊方向。

3、带领本部人员,钻研编辑业务,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

4、主持制定并不断完善编辑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并督促本部人员遵照执行。

5、根据学报的办刊宗旨,组织、督促、协调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安排选题、征(约)稿、审稿、校对、印刷、发行、信息搜集整理、稿酬发放及编辑人员的业务进修等。

6、及时检查、总结编辑部工作,保证学报正常出版,努力提高学报质量。

7、担负相关学科的责任编辑和校对工作。

8、根据勤俭节约原则,负责审批编辑部的各项财务收支。

9、领导、协调学报编辑部的对外联络工作。

10、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编辑岗位职责

1、坚持党的出版方针,热爱编辑工作,恪守编辑职业道德。

2、努力钻研编辑业务和专业知识,搜集研究有关专业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

3、负责相关学科的策划、选题和组稿工作。

4、负责相关学科稿件的初审。

5、根据专家审稿报告及编辑部主任意见,对拟录用稿件组织作者修改。

6、依据有关规定对刊发稿件进行编辑加工,达到齐、清、定以后交主编签发。

7、在审稿过程中,务必做好审稿人和审稿单位的保密工作。

8、对刊发稿件进行责任校对,保证校对质量。

9、完成学报编辑部交付的其他工作。

五、编务岗位职责

1、坚持党的出版方针,热爱编辑工作,恪守编辑职业道德。

2、熟悉编辑业务和期刊出版工作流程。

3、接收、登记、管理来稿,及时交编辑部主任处理。

4、将稿件送交专家评审,并及时回收审稿报告书。

5、对已刊用稿件的原稿和审稿报告书送学校档案室归档,对未刊用稿件及审稿报告书留编辑部建档保存。

6、学报出版后,及时发行、赠送、交流学报。

7、整理编辑部资料。

8、发放稿酬和审稿费。

9、完成学报编辑部交付的其他工作。

六、学报编辑部组织管理条例

1、学报编辑部主要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2、根据学报工作特点,编辑部实行坐班的值班制。坐班的值班人员要按时到岗,及时处理或分理当日办公室日常工作,处理不了的及时向领导汇报。

3、编辑部设置编辑部主任、编辑、校对、编务等工作岗位。

4、编辑部实行例会制,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由编辑部主任主持 ,或探讨学术问题,或研究学报工作,或学习文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等。

5、编辑部编辑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制,但分工不分家应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6、开展编辑业务学习和对外学术交流。

七、学报编辑部用稿范围和原则

1、用稿范围:符合本刊报道范围的学术论文。

2、坚持“以质取文”的原则,对任何作者不看名望、职称、职务,而以文章质量作为决定取舍的唯一条件。文章质量主要包括“新、深、真、谨”四层含义。所谓“新”,就是有新观点、新材料、新的论证(推导、计算)方法这“三新”中的“一新”以上;所谓“深”,就是有一定的研究深度,有较高资料价值或应用价值;所谓“真”,就是有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文章的观点、材料和论证(推导、计算)方法是正确的、真实的、科学的;所谓“谨”,就是文章的逻辑结构严谨,能自圆其说,语言通顺。

3、对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立项科研项目的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

八、学报稿件收审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来稿的登记、被采用稿件的原稿、审稿单及未采用稿、审稿单的保管等项工作。

2、详细准确地登记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包括电话)、收稿日期,并编排序号。

3、一般应接稿后3天内将稿件登记完毕,送编辑部主任确定审稿专家,并及时送(或邮寄)至审稿专家。

4、实行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三级审稿制度,任何未经该程序审阅的稿件均不得刊用。

5、实行“双盲审稿制度”,即审稿人和作者互相匿名,以尽可能保证审稿意见的客观公正。

6、由编辑部主任主持,定期召开编前会议,检查讨论来稿的审阅情况和处理意见,初选下期拟用稿件,讨论目次、栏目、版式等的安排,由编辑部及时送给主编终审。

7、对特殊或有异议稿件的取舍,在编前会议上集体讨论,由主编决定,编辑部任何人不得向局外人员透露这些稿件的处理情况。稿件处理结果由责任编辑填写用稿、修改稿或不用稿通知(修改通知应附具体修改意见),及时通知作者。

8、被刊用稿件的原稿和审稿报告书转学校档案室归档保存;未采用稿的原稿和审稿报告书留编辑部保存。

九、学报编辑部保密制度

1、编辑部全体同志都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新闻出版的保密规定。

2、已签过意见的审稿单(包括已发稿件的审稿单)、空白审稿单由编辑部主任妥善保管,不得外传。责任编辑不得把带有审稿意见的审稿单随意放在办公桌上,或让作者和编辑部以外的人过目。

3、责任编辑不得向作者透露审稿人姓名和地址。

4、需要向作者书面反馈审稿意见时,责任编辑应将审稿意见归纳后,另纸抄送。

5、对未能采用的稿件及原因,为该作者保密。

6、不得把稿件的审理经过特别是三级审稿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告诉作者或编辑部以外的人员。

7、不得将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的任何信息透露给不该知道的人。

8、不遵守上述规定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具体责任人负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其他行政处分。违反国家法律的,还应负法律责任。

十、校对工作制度

1、校对人员必须熟练运用校对符号。

2、校对人员应尊重原稿和责任编辑意见校对。

3、本刊实行三校制。一校由作者和责任编辑完成,二校、三校由责任编辑承担,终校由主编、副主编负责。

4、编辑部主任和责任编辑核校付型胶片。

5、校对时,要改正校样上的错字、倒字、横字及缺字,不出现颠倒、多余或遗漏 字句行段,以及接排、转行、字体、字号等差错。

7、改正各种外文符号和公式的错误,特别应注意文种、正斜体、大小写、上下角等是否有误。

8、检查版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题、表题、图题有无偏斜,字体、字号是否统一,页码是否连贯,书眉有无,线条是否均匀等。

9、检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次序与正文所标号码是否吻合。

10、注意插图、表格、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位置是否恰当美观。

11、校正图的位置,注意方位的平正。

12、检查行距是否匀称,字距是否合乎规定。

13、统一各级标题。

15、成品要求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十一、《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出版流程

制定计划——年末制定下年度编辑出版计划,并修订征稿征订启事稿件收集——登记、审查稿件内容和格式、验收电子文件稿件审查——责编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稿件修改——退修处理

编辑加工——技术加工、文字加工、版式加工(图表处理等)

微机排版——转录、排版校 对——一校、二校、三校、读校胶片印 刷——交接胶片、验收学报发 行——发行前审读、发行、呈缴、交流

推荐第9篇: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即分)

1·运动训练

2·竞技水平

3·适时恢复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海小题2分,共40分)

1、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 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一一一一

A、灵活性 B、创造性 C、个性 D、专一性

2、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项目属于技能类格斗性项群的项目?

A、篮球 B、击剑 C、体操 D、射击

3、技术训练是一一一训练的核心纽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A、难美项群 B、准确项群 C、格斗项群 D、体能类项群

4、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作用之一是: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一一一

A、观察点 B、出发点 C、比较点 D、训练点

5、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一一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6、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一一一训练周期、大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这样几种。

A、准备 B、竞赛 C、恢复 D、年度

7、一一一一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纽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模式 B、程序 C、重复 D、间歇

8、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一一次。

A、200 B、190 C、170 D、160

9、循环持续训练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流水式、一一一一式、分配式。

A、轮换 B、分纽 C、替换 D、纽合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一一一

一、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的训练方法。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运动负荷 D、休息时间

11、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一一一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A、肌肉 B、生理 C、心理 D、呼吸

12、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动作速度训练强度较大, 要求运动员的兴奋性要高,一般讲不应超过一一一一秒。

A、lO B、2O C、30 D、40

13、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一一一一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A、规范和科学 B、自动和定型 C、模式和标准 D、成熟和定型

14、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A、特长技术 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种族特征 D、场地器材

15、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一一一一战术。

A、阵形 B、体力分配 C、心理 D、集体

16、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一一一一。

A、一般任务 B、次要环节 C、结合点 D、中心环节

17、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一 --阶段。

A、竞技保持 B、竞技消失 C、自主训练 D、退出训练

18、比赛周的主要 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一一一一一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A、最佳竞技状态 B、最佳身体状态 C、最佳机能状态 D、最佳心理状态

19、周运动负荷的一一一一,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A、加大 B、减少 C、保持 D、无所谓

20、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一一一

一、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

A、身体训练周 B、技、战术训练周 C、赛前训练周 D、系统训练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有何特点?

2、不同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制定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2、试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推荐第10篇: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广州体育学院2008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3..一、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4..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7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C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8..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训练学要点: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9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3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0.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12..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速度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力的提供会遇到最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克服。

.14.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B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力为主、内容手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练方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用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15.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C种族特征。

16..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17.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A确定比赛日期B确定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C确定比赛时间(加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共8-12周)D确定整个大周期(加6-12周的准备期,后加2-4周恢复期,共12-32周)

18,是关于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原地不动休息原因(论述题)

19.摸拟训练法,

第11篇:广州体育学院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个人

广州体育学院年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个人)协议书

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应委托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____________同志(甲方)被广州体育学院(乙方)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录取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被乙方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后,由乙方负责培养和管理,学制三年。

二、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费每人每学年人民币壹万元整。甲方须在每学年开学前敦促委托培养单位将该学年的培养费汇入或交付乙方,否则甲方不能办理报到注册手续。甲方如因故退学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三、为保证我院招生名额不被浪费,委托培养单位须在2007年6月30日前缴清第一学年学费。在截止日期前没有缴清学费的按甲方自动放弃录取处理。若录取后由于甲方或委托培养单位的原因而导致不能按时入学的,所缴第一学年培养费作为浪费乙方招生名额的补偿金而不予退还。

四、甲方在读期间,其人事档案、户口、工资等须保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医疗费用、副食品补贴、困难补助及其它待遇均由委托培养单位负责;但党、团组织关系须转至乙方。

五、乙方依照国家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甲方进行培养与管理,甲方在读期间如违反校纪校规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培养,乙方将终止其学业并退回委托培养单位。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六、甲方毕业前如申请出国留学,须出具委托培养单位同意公函。

七、甲方毕业后须回委托培养单位工作。其学籍档案由乙方转至委托培养单位(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协议各方另行议定。自生效日起,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或无故中止协议。否则,由此而造成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九、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附(乙方)广州体育学院开户银行:工商行广州沙河办事处帐号:3602002709000651392 (注:汇款时请注明款项用途)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广州体育学院(盖章)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87553731

签订日期:二零零年月日

第12篇:广州体育学院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 年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应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的要求,广州体育学院(乙方)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录取____________同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由乙方负责培养和管理,学制三年。

二、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费每人每学年人民币壹万元整。甲方须在每学年开学前将该学年的培养费汇入或交付乙方,否则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不能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如因故退学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三、为保证我院招生名额不被浪费,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须在2007年6月30日前缴清第一学年学费。在截止日期前没有缴清学费的按自动放弃录取处理。若录取后由于甲方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自身原因而导致不能按时入学的,所缴第一学年培养费作为浪费乙方招生名额的补偿金而不予退还。

四、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其人事档案、户口、工资等仍保留在甲方;医疗费用、副食品补贴、困难补助及其它待遇均由甲方负责;但党、团组织关系须转至乙方。

五、乙方依照国家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与管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如违反校纪校规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培养,乙方将终止其学业并退回甲方。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六、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如申请出国留学,须由甲方出具同意公函。

七、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回甲方工作。其学籍档案由乙方转至甲方(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协议各方另行议定。自生效日起,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或无故中止协议。否则,由此而造成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九、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附(乙方)广州体育学院开户银行:工商行广州沙河办事处 帐号:3602002709000651392 (注:汇款时请注明款项用途)

甲方(委托单位): (盖章) 乙方(培养单位):广州体育学院(盖章) 代 表: 代 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 邮 编: 邮 编:510500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020)87553731 接收学籍档案(机要)邮编: 传 真:(020)87553731 地址: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13篇:广州体育学院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年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应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的要求,广州体育学院(乙方)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录取____________同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由乙方负责培养和管理,学制三年。

二、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费每人每学年人民币壹万元整。甲方须在每学年开学前将该学年的培养费汇入或交付乙方,否则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不能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如因故退学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三、为保证我院招生名额不被浪费,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须在2007年6月30日前缴清第一学年学费。在截止日期前没有缴清学费的按自动放弃录取处理。若录取后由于甲方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自身原因而导致不能按时入学的,所缴第一学年培养费作为浪费乙方招生名额的补偿金而不予退还。

四、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其人事档案、户口、工资等仍保留在甲方;医疗费用、副食品补贴、困难补助及其它待遇均由甲方负责;但党、团组织关系须转至乙方。

五、乙方依照国家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与管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如违反校纪校规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培养,乙方将终止其学业并退回甲方。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六、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如申请出国留学,须由甲方出具同意公函。

七、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回甲方工作。其学籍档案由乙方转至甲方(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协议各方另行议定。自生效日起,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或无故中止协议。否则,由此而造成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九、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附(乙方)广州体育学院开户银行:工商行广州沙河办事处帐号:3602002709000651392 (注:汇款时请注明款项用途)

甲方(委托单位):(盖章)乙方(培养单位):广州体育学院(盖章) 代表: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 邮编:邮编:510500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87553731

接收学籍档案(机要)邮编:传真:(020)87553731

地址:

年月日年月日

第14篇:广州体育学院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单位(推荐)

广州体育学院年

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应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的要求,广州体育学院(乙方)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录取____________同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定向培养硕士生由乙方负责培养和管理,学制三年。

二、定向培养硕士生培养经费由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向乙方提供。入学后第一学年与非定向研究生享受同样的免学费(¥7000元)待遇。从第二学年起,根据学习表现重新进行评定。

四、定向培养硕士生在读期间,其人事档案、户口、工资等仍保留在甲方;医疗费用、副食品补贴、困难补助及其它待遇均由甲方负责;但党、团组织关系须转至乙方。

五、乙方依照国家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定向培养硕士生进行培养与管理,定向培养硕士生在读期间如违反校纪校规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培养,乙方将终止其学业并退回甲方。

六、定向培养硕士生毕业前如申请出国留学,须由甲方出具同意公函。

七、定向培养硕士生毕业后仍回甲方工作。其学籍档案由乙方转至甲方(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协议各方另行议定。自生效日起,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或无故中止协议。否则,由此而造成对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九、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委托单位(盖章):培养单位:广州体育学院(盖章)

代表: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268号 邮编:邮编:510500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87553731

接收学籍档案(机要)邮编:传真:(020)87553731

地址:

年月日年月日

第15篇:广州体育学院2004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广州体育学院2004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

1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比赛和竞技体育管理2 建立项群理论的理论意义之一是:鲜明的概括了同一项群? 的共同规律

3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

4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需遵循的?,是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反映

5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能力

6 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

7 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可将其分为?战术、体力分配战术?战术和心理战术

二 选择

1哪个不是竞技体育形成的动因?

2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排球项目属于?项群

3 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把训练周期划分为?种类型

4 高强性间歇训练负荷强度大,心率多在?次左右

5 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种

6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表现

7 力量训练最主要的手段是?

8 哪个不是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训练手段

9 速度素质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还是后半部分?

10发展柔韧性素质要与?素质相结合

11 ?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12 ?即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

13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运动技术发展的主体因素

14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通过?而获得

15 运动员的全程性对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16 相对竞技状态的相对稳定性,在训练大周期的时期为?

17?增加负荷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对优秀运动员才可采用

18 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称为?

19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耐力

20采用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

第16篇:广州体育学院专业考试程序及内容(推荐)

广州体育学院专业考试程序及内容

(一)舞蹈表演专业(现代舞与爵士舞方向)

1、身体形态:对考生的身高,体重,相貌气质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2、基本素质:自我介绍及现场问答,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现场应变能力。

3、专业素质:软、开度及控制、跳、转、翻等技术技能展示。

4、成套作品:选一段舞蹈表演(种类不限,自备音乐CD盘及服装道具,时间不超过1分30秒)。

5、有其它突出才艺的考生可申请加试。

(二)舞蹈表演专业(运动舞蹈方向——健美操)

1、身体形态:对考生的身高,体重,相貌气质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2、基本素质:地面呈现出左、右面的纵劈叉、横劈叉。以目测为准。

3、专业素质:展示健美操A、B、C、D组难度动作各一个。

4、成套作品:展示健美操自选成套动作(有氧健身舞蹈及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均可,自备伴奏音乐CD盘及服装)时间不超过1分30秒。

5、有其它突出才艺的考生可申请加试。

(三)舞蹈表演专业(运动舞蹈方向——啦啦操)

1、身体形态:对考生的身高,体重,相貌气质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2、基本素质:地面呈现出左、右面的纵劈叉、横劈叉。以目测为准。

3、专业素质:10次俯卧撑;10次两头起;10次连续团身跳。(女)

15次俯卧撑;15次两头起;15次连续团身跳。(男)

4、成套作品:展示啦啦队自选成套动作(技巧啦啦队、舞蹈啦啦队成套动作均可,自备伴奏音乐CD盘及服装)时间不超过1分30秒。

5、有其它突出才艺的考生可申请加试。

(四)舞蹈表演专业(运动舞蹈方向——体育舞蹈)

1、身体形态:对考生的身高,体重,相貌气质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2、基本素质:考核女生左、右纵叉,男生平衡(任选);转体;自选跳步。

3、专业素质:考核规定动作,其中摩登舞考华尔兹和探戈,拉丁舞考伦巴和恰恰,考生可自由选择任一类舞蹈进行考试,可选择双人考试或单人考试(自备服装,时间不超过1分30秒)。规定动作考试内容难度不超过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规定的银牌动作范围,具体的规定步法及名称可登陆广州体育学院学生处招生网站查看动作名称及建议性套路视频。

4、成套作品: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类,其中摩登舞选考华尔兹或探戈两个舞种,拉丁舞选考伦巴或恰恰两个舞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任一类舞蹈考试(自备服装,时间不超过1分30秒)。

(五)舞蹈学专业(模特方向)

1、专业初试: (1)形体测试:身高、体重、三围(女)、肩宽(男);躯干与下肢比值;相貌气质。

(2)泳装台步表演:按指定音乐展示泳装,考察考生的综合形态及台步基础。

2、专业复试:

(1)语言表达:自我介绍。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时装造型表演:按照指定音乐节奏,配合自选服装定点做造型展示表演,考察考生的演绎能力及表现能力。

(3)舞蹈:自选舞蹈片段表演(任何舞蹈种类均可),考察考生形体协调性、韵律感、艺术感染力(自备伴奏音乐CD盘及服装道具,时间不超过1分30秒)。

(4)有其它突出才艺的考生可申请加试。

七、录取

考生须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考试并取得由我院发放的专业成绩合格通知书,符合普通高考艺术类报名条件,且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当地划定的艺术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第17篇: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核心期刊 CA JST EI CSCD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0-1298 CN:11-1964/S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2-363 创刊时间:1957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农业科技 专题名称:农业工程 出版文献量:12072 篇 总下载次数:2414266 次 总被引次数:131438 次

评价信息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2.092 (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1.5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EI 工程索引(美)(2016)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农业工程类中文期刊,为美国工程住处公司(EI)收录期刊。 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老师Q2798419225或Q2043944129;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农业机械学报》知网最新收录文章题目鉴赏 东北地区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

小型无人直升机航向线性自抗扰控制

基于Delta并联机构钵苗移栽机器人尺度综合与轨迹规划 基于贪心遗传算法的穴盘苗补栽路径优化 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充种性能模拟与试验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 地面力学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

基于三次拉格朗日曲线拟合轨迹的斜置式扎穴机构研究 植保无人机动态变量施药系统设计与试验 基于纸质微流控芯片的农药检测系统 集条残膜打包机捡拾清理装置设计与试验 油菜联合收获机集成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检测与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磴口县景观格局AES-LPI-CA模型演化模拟 基于GPU的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并行化研究 三江平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荒漠土壤铬含量高光谱检测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林地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 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网关多进程调度方法 基于时间序列的玉米叶片性状动态提取方法研究 森林智能测绘记算器设计与试验

基于石墨烯气凝胶的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PCN 222对酶抑制法的增敏研究 考虑不同层次利益主体的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

云南省不同生态水文分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算法适用性评价 (218)基于博弈论赋权的灌溉用水效率GRA-TOPSIS评价模型 黄土丘陵区旱作枣树规格与枣林耗水量关系研究 河岸渗滤系统净化再生水效果试验研究

调亏灌溉和灌溉方式对香梨树吸收根系重分布的影响 基于温度示踪法的典型农渠渠道渗漏模拟研究 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固态发酵参数优化与试验 3,5,6-三氯-2-吡啶醇在紫色土中的吸附特征与参数估计 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土壤供氮状况相关性研究 种植方式对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 藻类生物絮凝剂对沼液的絮凝效果研究 沼气发酵池动态热负荷特性研究

添加过磷酸钙的猪粪堆肥污染气体减排工艺优化 枸杞枝条发酵木质纤维素降解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超声波与添加醇和乳化剂乳化提质热解生物油研究 蓝莓采后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基于RSM和BP-AdaBoost-GA的红茶发酵性能参数优化 微压煮浆对豆乳风味特性的影响

乐果农药对生菜叶片微观结构的作用机理研究 柑橘黑斑病反射光谱特性与染病果实检测方法研究 禽蛋裂纹检测敲击装置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智能汽车并联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喷嘴空化模型建立与有效性试验验证

基于模型的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策略与实车试验 柔性并联机器人非线性摩擦动力学建模与速度规划 数控机床进给机构智能设计优化系统 低耦合度3T1R并联操作手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第18篇:农学学报

农学学报》Journal of Agriculture(月刊)1997年创刊,曾用刊名:(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以宣传农村小康建设为目的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它是引导农民致富和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桥梁与纽带。本刊宗旨: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纵论小康政策、展示小康模式。推广小康产业、发展小康经济、推进小康进程。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政府主管农业工作地领导干部,各级小康办、从事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推广。农业产业化龙头修正业主,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科普大户等。

《农学学报》将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学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普及作为办刊宗旨。立足高端,关注农学学科前沿、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刊载农业科学领域创新性理论、研究报告、科研简报、综述等学术性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等。 农学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11;总被引频次:461

4、农学学报杂志荣誉: 全国农业优秀期刊 中国农业期刊金犁奖

主要栏目

农艺科学,生理生化,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园艺园林,食品科学,畜牧兽医水产,农业工程,农业信息,农产品贮藏加工,三农问题研究等。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

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

一、

(一)、

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第19篇: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1298 CN: 11-5306/G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学报 曾用刊名:学科教育 创刊时间:198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教育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学报的若干板块集中反映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的研究成果,还包括有学术品位的教育经典和新教育图书评论等。

一、征稿对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研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广大老师,学生.

二、征稿内容:

1、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思考,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等);

2、新课程,新课标,新教学模式论文;

3、教学案例设计.以上范围仅供参考,来稿可自行确定选题和内容.

三、投稿须知:

1、来稿在标题后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文章末尾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2、文章须有关键词3-5个,内容摘要300字以内。

3、欢迎来稿使用E-mail方式、软盘方式或打印稿方式,并欢迎附寄相关图片。来稿请务必写明您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便捷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来稿最好能注明所投栏目。

4、对于翻译稿件,请您先期与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联系,得到他们的同意,并将授权材料用电子邮件或信函发给我刊编辑部。译文应符合汉语习惯,文字流畅,并附有外语原文。

5、对文章中的重要引文、数据和参考资料,请您注明出处。

6、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备份。如果稿件投出3个月后尚未得到答复的,可来电咨询。

7、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即付稿酬和两份样刊。

投稿邮箱:jiaoyuxuebao@126.com

第20篇:学报要求

1.来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图表精练。主要成果应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请按《著作权法》中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有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的责任由作者自负。

2.投稿时请提供以下信息和材料:论文版权转让协议书,说明署名无误、无泄密之处、未正式发表和未一稿多投。如果需要,可推荐5~7位非本单位的同行专家,并提供专家的详细联系方式和研究领域,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审稿专家名单,以备稿件送审时参考。

3.本刊优先登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973”项目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并欢迎国外作者或中、外作者合作在本刊发表论文。

4.来稿经审查通过,编辑部将会把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作者应在收到通知后60天内将修改稿连同软盘(或电子邮件)寄回编辑部。如果在没有约定的前提下超过这一期限,将被视为自动放弃。稿件三审通过并拟定发表后,请按规定缴纳版面费;来稿一经发表,按篇酌致稿酬,并赠送每位作者当期样刊。

5.不拟刊登的来稿,编辑部将及时通知作者,但稿件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一般实行网上退稿,请作者务必提供E-mail地址和电话。作者在稿件交编辑部60日内未收到修改、录用或退稿通知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查询。

6.本刊所登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或全文同时被有关文摘刊物、检索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有关网上期刊转载,作者著作权使用费随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本约定,请来稿时注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