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大创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8 18:01:1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创结题感想

大创感想篇

我从做大创的一些细节来说明一下我对大创的感想。

1 第一步是查阅资料。

我们这次的题目是“北京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泥浆特性试验研究”。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来说,研究泥浆特性的学者非常少,而研究泥水盾构泥浆的就更为稀少了,要找到对我们有用的资料非常不容易。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满怀激情地在各大论文库里面搜索“盾构泥浆”、“泥浆特性”“泥水盾构”,结果让我们极度失望,只有可怜的几篇勉强可用,另外还有几篇有部分内容可用。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后来我们又想到了关于钻探石油天然气时用来护壁的泥浆这方面的文章,从而又找到了一些泥浆参数指标的依据;之后又在SD上面搜索国外关于泥浆特性的文章,最终找到了几篇韩国和日本的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论文,这才勉强弄明白了目前国际上现有的一些泥浆特性理论。明白了我们现在研究的东西是鲜有人研究的东西,我们小组成员的心情也很复杂;一方面,现有理论的稀缺证明了我们将要做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开拓性;而另一方面,前人理论的缺失就意味着我们连参照原有理论的机会斗都没有,这让我们无法检验我们所做出的结果是否正确。紧接着的实验让我们逐渐理解了现有理论,通过反复阅读我们手中的文献,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进行泥浆特性试验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弄清了泥浆特性,后来者才有可靠的依据进行后面的工作。只有有了最可靠的基础数据,这一研究领域才可以快速地发展。

2 在完成项目立项申报的所有工作后,紧接着就是拟定实验实施方案和设计实验所用仪器了,实验方案在项目申报时就已经有了雏形,我们只需要在后续的实验中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即可。而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制作确实让我们花了不少功夫,具体过程也是曲折不断啊!我们最开始想到的是完全模拟隧道掘进过程,但老师直接给否定了,原因是我们模拟不出原有的效果,因为重力的影响会让我们无法采集数据,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把重力影响给消除掉,最后我们选择了用“立式”的模拟仪器,而不是最初的“横式”。总的想法定了以后就是具体设计过程了,CAD图纸被改了无数次,从开始的方形钢箱到圆形钢桶,再到后来的圆形有机玻璃桶,最后又把桶的直径改了好几次,加了树胶封套、压力传感器孔、空气压缩机管孔、进水孔、排水孔。前后跟老师商量了

4、5次才最终定下了模拟仪器的方案,让后又马上联系到河北的厂家,让他们生产我们需要的模型。但是到后来我们做成膜实验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设计的仪器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增设了测压孔,U形压力计还有一些其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还需要的东西。

从这次模型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我真正地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啊,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高于理论!如果没有后期的实践来检验理论,那么就很难发现现有理论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我们的实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前期的主要工作是泥浆特性研究、泥浆配比优选;后期的主要工作是优选泥浆的成膜试验。

3 前期的实验是痛苦和快乐的。

沙土悬浮实验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泥浆的悬砂能力是泥浆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只有悬砂能力优秀的泥浆才能够满足盾构泥浆的要求。然而,如何确定泥浆的悬砂能力,在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参考了本校袁大军教授与其学生合作的一篇论文里给出的建议,取初始泥浆加沙搅拌后静置5分钟后的悬砂量作为判断悬砂能力的标准。为了试验方便,我们用砂子总质量减去未悬浮砂子的质量的办法来反算出悬浮砂子的质量;但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我们如何测得残留在仪器中的砂子质量呢?方案有2个,一个是试验前后都称量湿沙的质量,另一个是前后都称量干沙的质量;考虑到砂子含水量在实验前后可能不一致,我们决定前后都称干沙质量。问题是试验后的砂子残留在仪器里,我们怎样把砂子弄出来,还要在短时间内把砂子弄干。后来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们去超市买了5双丝袜,把丝袜套在仪器上用水冲洗,然后从我们宿舍里拿来2个电吹风,把丝袜用电吹风吹干;最终的出的效果还算是比较好的。在这里我也是不禁感概呀,想到我们土木工作者们在其他人那是多么的威风啊,要是让其他专业的人看到我们这样做实验,我估计没有人会觉得土木工程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些三脚猫的方法测得的数据无疑是准确的,而且我们用这些三脚猫的手段得到的数据与我们前期所做的猜想是吻合的。所以我不得不把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老话搬出来“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做研究也是这个样,不管你用的方法专业不专业,只要你做出来的东西真实可靠,那就够了。

4 固相材料对泥浆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是第一阶段试验的基础。

对于材料的选取,在已有工程实践中,固相材料主要有膨润土和粘土,我们也沿用了这一经验,在经过试验和分析后选取北京本地的粘土和钠基膨润土作为固相材料。粘土的作用主要是增密、降滤失量;膨润土的主要作用是增粘、增密。在选取材料用量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确定膨润土和粘土的最优用量,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膨润土15克作为质量差,粘土每15克作为质量差,排列组合就有36组,每组做2到3次,基础泥浆的配制我们就需要做100次试验每次试验需要10分钟,加上失败重做的,光是这一步我们就做了2天,加上数据分析,整整花了3天。然而数据处理只是开始而已,得到数据之后就是优选最合适的固相材料配比了,这又需要无数组对比试验。而且这些对比试验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每组又要反复做多组,得到平均值,最后选取最优的配比。从最开始的探索到得到优选配比这一步,我们已经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到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泥浆特性很少有人来研究了,因为这样的研究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实验基础上,然而大量的实验并不意味着有很大的用,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这类实验的精度;只能说,在泥浆特性这一领域,没有精确数据,没有明确的数值解答,只有可以略微摸索到的宏观规律,以及为数不多的经验。

5 各类添加剂对泥浆性能的影响实验是前期实验中最有趣也是最有创造力的部分。

泥浆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黏度、密度、pH值、滤失量。每种指标都有专业的仪器可以测得,但是仪器的精度是不尽如人意的,测量pH值的pH计是唯一完全“精确”的仪器,其他三种仪器都是靠人眼去识别读数的,误差比较大,所以每次每种仪器我们都只能让同一个人去读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尽量准确的数据。粘度计,密度计是误差相对较小的,误差最大的是滤失量测定仪。刚开始测的时候,我们完全搞不懂这个仪器是如何使用的,导致测得的数据完全不能用,所以实验进度上不去,直到我们实验了200次左右,用过的滤纸堆成一座山的时候,我们的“滤失量测定技术”终于可以“出师”了!刚开始的时候做一组实验我们需要花20分钟,测得的数据还不一定准确,到后来,我们没8分钟就可以做一组实验,而且数据相当准确了,“失败率”也几乎为零。添加剂的优选实验依然是用的控制变量的办法,先是单一的添加剂对泥浆特性的影响实验,然后是多种添加剂共同作用时对泥浆特性的影响实验,整个过程下来,总共做了200多次试验。不过我们小组的人都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原因是我们配出是泥浆性能远远超过了工程现场所拿回来的泥浆样品。虽然我们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可靠,但是我们的数据从大体来说所反映的规律不仅复合我们的理论猜想,而且和现有的泥浆理论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配出了新型优质的环保泥浆。

虽然最后只得到了10多种泥浆配比,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小组通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得到的,我为我们的工作感到骄傲!

6 后期的实验是成膜实验,总体来说,重复次数不如前期那样多,只有几十组,但这几十组实验才是整个实验的关键所在,我们的泥浆用在开挖土层中到底会有什么效果决定着我们的泥浆是否有实用价值。后期的实验靠我们小组的人手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找了一些帮手。体力活比较多,也多亏了他们的友情帮忙。

在前期实验开展前我们就设计制造了成膜实验使用的仪器,到要用时候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之前设计的仪器无法很好的测量孔隙水压力以及渗流水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原来的仪器改装成了一套简易的实验装置,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得到,孔隙水压力和总的渗流量。经过改装后的仪器对孔隙水压力的测定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我们不仅采用了压敏原件探头进行自动化测压,还保险起见地加装了U形测压管。在测孔隙水压力的时候,有5个人同时读取5个不同位置处的孔隙水压力,然后与自动化读取的数据对比,总体来说两套数据是吻合的,这说明我们在实验操作上不存在大的问题。不过在实验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说在装U形测压管的时候有一根测压管就打碎了,里边的汞全漏了出来,我们马上用土把有剧毒的汞覆盖上,然后把土交给环境实验室处理。

7 还是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老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 成膜实验以前很少有人做过,对于土层的初始处理,至今为止没有人能提出完善的方法。我们模拟的是北京砂卵石地层,在地层中,盾构开挖的地层都是存在初始应力的,我们用来做实验的土都是扰动过的土,如何还原初始应力是无法精确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土层的初始应力究竟是多少。但是出于严谨考虑,我们还是用加压的办法对土层进行了一些处理,使其尽可能低接近自然状态的土层。在对土层进行处理前要先埋置测压管和压敏探头,在处理之后就要加入泥浆了,加入的泥浆也是有讲究的,按照配比配好之后要不间断搅拌12小时才能使用。加注泥浆后密封仪器,接着进行加压处理,之前设计的空气压缩机起到了作用。在停止加压前需要读取孔隙水压力值,以及总的渗水量。压力恢复到大气压时打开仪器,测量所形成的泥模的厚度,在这之前需要把仪器中多余的水排出,由于现有的抽水设备在工作时肯定会扰动泥模使得泥模厚度无法准确测量,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虹吸”现象,把管接到仪器里,让多余的水自己慢慢流尽,然后再测量泥模的厚度。然后把土层挖出来,换上透水石,进行下一组实验。这样的一组实验需要花3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我们课比较多,所以每周只能做

2、3组,然后分析数据,而且不排除有时候实验失败。做成膜实验花了

2、3个月,失败的实验也有几组,不过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所用的泥浆都是从工地现场拿到的泥浆样品,我们自己配的泥浆倒是没有失败过!

总体收获

最初接触大创是在大二下学期,从最初的激情无限到被困难绊足再到最后的水到渠成,我对大创的感情经过一波三折之后,又从新回到了充满希望的状态。

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最大的有两个方面:

一、掌握了如何进行一次完整的工程试验的方法;

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行统一。

工程学科是非常注重实验的,不像数学那样,需要精确的分析和计算过程。土木工程学科需要将可能有用的理论用尽量严谨的实验验证之后,再进行分析,得到一套方法之后再用到工程中去,经过工程实践的检验,就是好的方法了。

此外,做完了试验,数据分析是同样重要的。即使我们做的这类实验精度不如物理化学实验那样,但是我们需要的精度仅仅是可以说明规律即可,因为具体的问题在工程运用中是不同的,有了规律,再加以运用,有了工程经验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推荐第2篇:大创结题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从2017年4月份开始,我们小组五个人开始了山东英才学院学院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老师是我校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的史岳老师。经过不断地摸索与努力,我们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和一筹莫展,到现在的目标明确,方案清晰,渐入佳境,这其中觉得发生在我们身上好多事情,也收获了好多。回想过去参加研究项目的过程,从开始的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确定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和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对项目进行相关调查和研究;到最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一步步走来,这其中的辛苦和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经验和成长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分享和拥有。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次让我们得到锻炼和成长的经历。

不知不觉项目临近结题,下面分享一些我们的想法与感悟:

这期间,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是基础课上我们做的实验,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后来我们听了老师的建议,不要着急,一点点一步一步地来,先查阅文献资料,弄明白其中原理,再勤于思考,在文献资料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得到启发,然后再运用到自己研究的项目中,一定要学会借鉴。

其实这段时间对这个项目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觉得收获最大,体会最多的应该是团队合作方面。一个人不管怎样都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也许一个人也能完成,但是可能要花上十倍百倍的时间,而且完成的可能也没有那么漂亮。“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团队合作中需要我们成员间的不断磨合,学会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分享你的看法,做到尊重你得每一个组员,开心地交流与合作。一开始,我们组的个五人的合作一点也不默契,甚至可以用不愉快来形容,因为我们之间缺少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都放在了心里,没有及时地说出来,有种自己忙自己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团队合作的氛围。直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开会讨论交流才发现我们前段时间都在各忙各的,都没有办法交流到一起,整个项目也是毫无进展。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团队合作,人员分配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及时调整,做到及时交流,每一个人有想法都可以及时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这样做之后,真的事半功倍,并且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也感到很开心很快乐。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很感谢这个项目给我的锻炼与成长的机会

推荐第3篇:项目结题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

项 目 编 号:

201310141599 项 目 名 称: 空气质量和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项 目 级 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指 导 教 师: 所在学部学院:

校级 王雪雪 创新训练 柳丽芬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教务处制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项目结题报告以及所完成的作品实物等相关成果,是本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项目负责人签名:

项目指导教师审核签名:

空气质量及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摘要:通过对校园各处进行PM2.5的测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健康效应;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采样,然后对采得的样品进行萃取、浓缩、净化分析,研究粉尘上的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等有机物的浓度和分布;最后研究不同滤膜对空气中PM2.5的净化效率,在滤膜上加以不同大小的电压,结果表明有纺布滤膜净化效率高,且在1.0V和2.5V电压下净化效率更高。

关键词:PM2.5、空气净化、健康效应

Research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quality and trace pollutants Abstract:By around campus PM2.5 measurements, analyze their impact factors and health effects; dust in the air is sampled, and then the samples were mined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alysis, research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dust,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and other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last of different filters in the air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PM2.5 to the voltage on the filter of different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 woven fabric membran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at 1.0V and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under 2.5V voltage.Key words: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成员

赵春婷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1101班

王雪雪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1101班 指导老师

柳丽芬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校园周边和室内空气PM2.5甲醛\\TVOC\\PBDE\\PAH污染物水平

2、微量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测定方法

3、污染物的净化方法研究

4、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

2.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选题背景: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公里以内的空气层,也就是对流层。清洁的空气是由氮78.06%、氧20.95%、二氧化碳0.0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量99.04%,其它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大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因自然过程等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由大气自我净化过程从大气移除,从而维持洁净大气。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受到前产生了严重的危害。而空气中的微量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积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未有的冲击,因此,研究空气质量和微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净化方法是一种改进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研究目的:

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测定新型(PM2.5)净化材料\\去除途径与效率。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微量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净化方法,净化效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为提高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方法。

3.项目实施过程的人员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二个人分工如下:王雪雪负责项目进度安排、和指导老师进行定期交流。全员全程参与到项目实施当中去。整体完成状况良好。

4.项目实施过程收获和体会

为期一年的创新实验到现在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在平时的教学实验中得不到的。没有完善、成熟的实验方法,我们边做边思考着、改进着,一次次的收集、萃取、净化、提纯,甚至在开始时我们还不会用那些仪器。在这过程中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成功让我们无比喜悦,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动脑得到的成果;失败则让我们更加谨慎的思考我们错在哪里并且操作时更加小心规范。不管项目取得结果如何,有了这些,这一年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七、项目总结

PM2.5浓度随地点变化的测量结果表明室外浓度高于室内浓度,人多时高于人少时。

实验采用有纺布滤膜和无纺布滤膜加以不同的电压,在不同空气流量下观察其对PM2.5的净化效果。不同电压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在相对低电压下滤膜对PM2.5的净化效果好,去除率高,如2.5V;滤膜的种类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有纺布滤膜对PM2.5的净化效果好,去除率高;气体流量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在测试条件下,流量为8L/h时的净化效率最好。

八、附录(含图纸、软件、资料或参考文献目录等)

结题报告参照提纲及要求

一、原创性声明

二、中英文对照题目

三、中英文对照摘要(中文摘要限200字)和关键字

四、项目概述

1.项目成员基本情况(人数、学部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基本情况(职称、专业领域)

2.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3.项目实施过程的人员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 4.项目实施过程收获和体会

五、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

六、项目说明(创新训练项目:实验方法设计及方案、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处理、原因分析说明、解决办法、最终实现功能、特色等;创业训练项目:主要业务或产品生产方法及技术、经营模式及运作情况等)

七、项目总结

八、附录(含图纸、软件、资料或参考文献目录等)

九、附件(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记录册、项目发表论文、专利等成果支撑材料、相关照片说明资料等)

注:

1.项目结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一式一份,同时提交电子版材料。

2.结题报告相关章节、图表等内容格式要求请参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推荐第4篇:大创结题时间安排

大创结题时间安排

时间:2014年3月17日下午一点半开始

地点:7号教学楼7410室(大学生创新实践天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时间 13:30 13:40 13:50 14:00 14:10 14:20 14:30 14:40 14:50 15:00 15:10 15:20 15:30 15:40 15:50 16:00

项目名称 新型倒立摆

耦合摆的研究及磁力耦合器的制作

新型视觉暂留演示仪

磁悬浮和电磁场能量演示仪以及基于磁悬浮的应用装置 基于混合光学模型混沌算法的研究以及以此搭建的无线传输装置

迷你智能机器人 混沌摆定量化测量实验仪

多维旋转LED 水上智能清洁机器人 无线多功能报警系统 角动量守恒定律演示仪

基于labview的风力发电机的远程监控系统 机械式汽车应急与行车泊车辅助系统

交通灯智能配时系统

(救急用便携式)手机信号接收放大装置

“爬墙式”智能清洁机器人

负责人 李永康 游启麟 王天奇 杨野 白璐 干雅健 章银苹 许文中 王勤龙 任和 王坚凯 李焱琪 刘昆 金华 刘京昭 李怀义

组员 刘腾飞 王天奇,李焱琪 游启麟,张萌 李劭坤,冯禹华 王天奇,游启麟

闫函 方黄城 庄裕林,史苏平曾丹,王驰惠 王诗源,王勤龙 秦颖超,罗广明 贺昌岩,余博凯 李敬涛,胡明 高峰,廖欣煜 段薇,刘越 张威 ,孙策

备注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6:10 16:20 16:30 16:40 16:50 17:00 17:10 17:20 17:30 17:40 17:50 18:00 18:10 18:20 18:30

垂直电梯安全系统

智能交通

电磁-再生制动-飞轮储能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汽车安全防护装置 全自动感应式加湿器 非接触式测温系统

利用51单片机进行的空气质量检测显示和报警提示研究

一种气体膨胀做功演示仪 光声效应演示系统的研究

透明材料表面的彩色与其内部应力分布关系的研究

“纸桥”的物理原理研究及优化设计

水管不稳定性的运动行为 亥姆霍兹旋转木马 简易全系3D投影 旋转倒立摆

徐健 苏立新 王佶 龙诚 高迎佳 李敬涛 温悦 吴振宇 韩琳 何野 山涛 方黄城 孙传昊 刘小铭 刘蕾

刘海晨,宋欣欣

王天柱 赵鑫泽,王劭全 郁舒雅,廖正文 胡明,干雅健 刘昆,胡明 王紫印,杨浩 杜丰,刘腾飞 赵婧妍,段紫雯

姚洪宝 张凯

王东,乔俊瑞 虞沨铭,刘佳乐

吕文超

注意事项:

1、每组汇报时间6分钟(以实物演示为主),老师提问4分钟,不得超时;

2、由于组数较多,请各组至少提前半小时到实验室准备,以免拖延时间。

推荐第5篇:“大创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细则(推荐)

附件6

“大创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细则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内容填写:

1.创新训练项目:研究过程,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研究报告情况,研究过程日记的完整情况,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研究工作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建议,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情况等;

2.创业训练项目: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虚拟企业运行报告、企业实践报告、创业报告等;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创业训练过程日记的完整情况,创业训练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创业训练工作中的困难和建议,创业训练成果等;

3.创业实践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注册成立公司的相关法律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注册代码等;创业实践项目的落地程度:固定办公室场所、上下游渠道合作商、战略合作伙伴等;项目所获风险投资意向等;项目市场盈利情况;项目市场拓展能力;项目市场反应;项目整体实践成果:注册资本,盈利能力,员工数量,业务范围,企业运营状况;审核公司财务报表;审核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二、结题验收答辩要求

1.国家级项目组全体人员须提前30分钟到达答辩地点,将汇报材料拷贝至公用计算机,做好答辩准备;

2.各项目组负责人进行现场答辩,陈述时间不超过6分钟(PPT演示),学生汇报完毕后应按评审专家要求答问;3.学院在组织答辩评审时,学院承担的项目数量在3项(含)以内的,聘请的专家数不超过3位为宜,学院承担的项目数量在3项以上的,聘请的专家数以不超过5位为宜。评审现场,各位评审专家汇总意见,针对各小组学生项目,填写《结题报告书》的对应内容并会签;

4.项目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应共同参与答辩工作,答辩现场向全校师生开放。

三、结题验收等级标准

1.优秀:参照项目申请表,项目研究进展顺利,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的80%以上,取得一定成果,指导教师认真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显著提升。

2.合格:参照项目申请表,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的60%以上,指导教师积极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一定提升。

3.不合格:参照项目申请表,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不足60%。学校将对所有合格以上的项目统一发放结题证书,被评为“不合格”等级的项目,其项目组成员2年内不得申报市级及以上级别项目。

推荐第6篇: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一、项目选题思路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项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RFID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零售业库存、货架管理、医药行业的药品管理、铁路的货物运输、牲口饲养,自动高速公路收费、人类追踪等领域。RFID在我们生活各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目前许多图书馆已经采用了RFID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读写距离长、可以一次性多次读取、安全性高、管理更加方便等等。

我们组设计的智能门禁系统集成了借书和还书功能,整个借书和还书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能有效地简化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验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项目设计之初,我们不断查阅相关资料,首先确定了作品要实现的功能:

1)能实现自动借书、还书及门禁功能

2)使用液晶显示器在入口处显示可借数量、在出口处显示已借数量和状态。 3)借书成功自动门打开,借书失败则自动门不开、蜂鸣器报警。

接下来,我们根据要实现的功能,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经过组员的讨论后确定了如下解决方案:

1)该智能门禁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

2)将读写模块的天线部分嵌入到入口和出口处

3)单片机根据读到的图书数量及借书卡的可借数量,通过比较判断是否借 书成功,并跟距是否成功控制蜂鸣器及自动门 4)自动门使用舵机控制

三、项目的实施过程

总体规划:

将项目实施阶段细分为五个阶段文献资料收集,拟定最初方案、调查方案合理性及确定最终方案、购买工具和材料、着手制作项目、撰写总结报告。

3.1文献收集及方案设计

通过浏览网页,查阅相关书籍,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我们还到我们学校的RFID图书观实地观察、学习。现有的RFID图书馆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许多公司专门设计RFID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管理系统都是将门禁设备、借书设备、还书设备分开设计的,都需要读者通过按键控制来借还书。于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集借书功能、还书功能和门禁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门禁系统。

3.2方案的确定

经过上述分析,根据设计要实现的预期功能,我们决定使用单片机来控制该系统,使用舵机来控制自动门,将RFID读写模块的天线嵌入到入口的出口处,用于读取借书卡的信息及图书的数量,再将这些数据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处理后控制读写模块往借书卡里写数据,并控制蜂鸣器和舵机。

3.3购买工具和元器件

在确定好实施方案后,我们开始着手购买元器件和工具。由于我们对单片机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都不熟悉,所以我们决定首先购买单片机学习开发板和RFID学习开发板,将程序基本写好之后再购买其他元器件和工具。由于对当地的元器件市场不熟悉,我们决定在网上购买。因为RFID读写模块电路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决定购买成品的读写模块。考虑到系统是用单片机控制的,所以我们选用12864液晶屏显示,选用小型舵机控制自动门,用单片机IO口模拟输出脉冲来控制舵机。

3.4根据设计方案着手制作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第一步是搭建硬件电路,然后下载程序进行调试,最后用PVC做外壳。

3.6撰写总结报告

一切工作完成后,我们开始总结整个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一步步的解决困难,撰写总结报告。

四、项目的预期成果及最终成果

预期设计的RFID智能门禁系统能实现自动借书、自动还书及门禁功能。当进馆时,入口出的天线将自动的检测图书的数量及借书卡的信息,实现自动还书。当出馆时,出口处的天线将自动检测图书的数量及借书卡的可借书数量,这些数据送到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比较判断是否借书成功,如果借书成功则打开自动门,否则自动门不开,蜂鸣器报警。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的作品已经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基本满足当初的设计要求。

五、项目组成员的收获及体会

通过这次RFID只能门禁系统的设计,我们获益良多。其实创新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很多时候我们在理解创新常常有个误区就是创新的东西一定是新意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能不排除创新中新意的部分,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创新这种东西是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来的,只要你的观察力够强,那么在你的脑袋里就会有很多的灵感,这些灵感是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创新的真正困难的是把想法和创意变为现实,看似简单的东西制作起来确很困难,首先是我们的经验确实有限,不能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可能出现问题想周全,导致在后期制作中遇到了很多麻烦。任何事情都只有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才能在实践中增长经验,通过学校给予的这次机会使我们锻炼了许多,不论是对材料的了解上还是我们的心理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扩展。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灵动的源泉。

推荐第7篇:项目验收结题报告

项目验收报告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课题设置、关键技术选择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1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2.2项目课题设置

2.3项目关键技术选择

2.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项目实施效果

3.1项目关键技术 3.2项目主要创新点

3.3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开发新产品三类,其中:数

3.4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评价

3.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科技基础设施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情况。

五、产学研联合开展研究开发情况。

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产学研联合研究的开展,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负责项前期的调研、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中期项目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试制,后期项目产品的试验测试、工况测试、产品推广。院校负责项目中期技术方案的评审、技术指导及刀具材料选择的研究,后期为项目产品提出技术方案改进的建议。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和院校紧密配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为公司开发辅助检测、测试设备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公司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新开发产品两项。

六、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情况。

七、项目实施取得的绩效情况

7.1直接绩效 7.2简接绩效

通过项目的实施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形成3类5个品种的产品。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增加了相应的是测试实验设备,对公司****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公司新引进技术人员2名,培养优秀技术服务人员3名。项目产品的推广,*************

八、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该项目项目负责人有公司任命,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及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成员包含:项目管理人员、项目产品设计人员、项目产品测试人员,具体人员分工见表二。

九、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课题经费单独核算,统一管理。

十、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但在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

推荐第8篇:社会实践项目结题报告

社会实践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中国移动营业厅营业员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

起止年月:年月至年月

填写日期:2012年3月1日

一、实践目的

大四了,我们再也不能像个小孩一样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了,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了。有人说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

我选择在移动营业厅做营业员,因为我觉得这是个服务行业,在这个岗位上我可以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工作中我确实学会了应对各种各样的人群也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质。下面我就说一说我的实践内容。

公司要求8点半到营业厅,那时候还没什么人来办业务,我们就忙着录昨天从下属营业厅拿来的资料。等人多了我们就要收起来,开始忙碌。每天下午三点钟就要结账,把一天的收入支出打出报表来包好送去给一个大营业厅。

我们那个营业厅的老板有好3个营业厅,下属的就数不过来了,我所在的营业厅有4个人,并不是每天都四个人,也有2个3个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是老板的亲戚,她负责在老板和其他人其他事之间沟通。我们四个差不多大,都很聊得来,所以工作很愉快。

每天,我吗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有来充话费的,有下属部门来缴话费的,有来办卡的,有来办业务的有来转网的,我们地终极目标就是让客户满意而归。每个月的月末是最忙的时候,因为优惠活动总是在下个月的月初生效。虽然下午5点半就下班但那一天我们四个人总要熬到很晚,因为那天所以来参加活动的客户的资料都要录入系统。

工作中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我刚去营业厅工作的时候,她们只让我充话费和引导客户,第一天有一个老爷爷来问我有没有个送手机的活动,那个活动已经终止了,他就问我他的手机怎么下歌,什么硬件怎么上不了网什么的,对这方面我可不熟,不过下歌我倒是会,就跟他说了,可说了半天他也没搞明白,他最后的出的结论是:就是我的手机不能下歌是吧?从那一刻我认识到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工作第二天他们就开始让我学着办业务,后来有了新活动就开始让我学着转网了

干了大约有一个星期,她们开始让我卖卡,神州行,动感地带,新市民、全球通„„各种卡地必选业务我必须记住,这对于我这个记性不太好的马大哈来说真是个难题。卖卡的时候要问客户需要什么类型的卡,发短信多还是打电话多,打市话多还是长途多,流量要多少,根据客户的要求推荐卡,并向客户介绍卡里的业务。必须对这些卡了如指掌才能卖卡。你不清楚客户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如果说不知道或者这个不是由我们负责,那客户的脸恐怕要不好看了,话恐怕也不好听了。要切切实实为客户解决问题才能让客户满意。

没事的时候我们四个会聊时间,女生在一起无非是聊聊感情聊聊八卦,我们地老板那一段时间正好在拍结婚照,每次他来营业厅我们就叫他掌柜的,他一脸我们就不敢闹腾了。这就是领导的专利吧。在那里我也接触到了老板那一阶层的人,有的在移动工作,有的再铁通工作,有的要开自己的超市,跟他们交谈有种仰望的感觉,我总想什么时候我才能达到你们的境界啊。他们很有想法,商场上他们够狠,作为一个同龄人我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又有着共同的语言。

三、实践总结及体会

寒假的社会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怎样与客户沟通,怎样与同事领导搞好关系,在工作中我确实提高了表达能力,至少我明白的事我能说出来能让客户明白,阅历确实丰富了,一起校园里接触到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可工作是身在社会。从小到大,老师家长就叫我们怎么做人,直到我们走进社会我们才真正的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让周围的人喜欢的人,也只有走进社会我们才能看透这个社会。记得大二的暑假我曾参加过一个拓展训练,训练我们地老师经常说两句话:一句是“未曾经历不曾经验”一句是“投入多少收获多少,参与多深领悟多深”这两句话就是我这个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在这次社会实践后最大的感悟了

别人的经验永远也跑不大你的身上,只有亲身体验的经验才真正的属于自己。虽然我从别人身上看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但是这一次自己实际的亲身体验,才让我在寒假也深入社会亲自品尝了当今伟岸的社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我没有理由让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不能在学校里比别人差,永远要拼命地学习。怎么说呢“命运”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感念呢?记得有人曾经给我举过这么个例子,比如说把现在全世界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在平均分给每个人,但是感以肯定的是贫富还是照样的出现,富裕的还是富裕,贫穷的还是贫穷,为什么呢?可以这么解释,其实在这个社会里金钱就漂浮在你的身边,并且充满了整个世界,就看你伸不伸那个手去抓钱。也可以这样说在这个社会上机会对每个人都一样平等,机会永远关照那些努力的人。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

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四、结束语

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推荐第9篇:项目结题报告(正式)

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结题报告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随着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特别是常州近年来经济开始发展,使英语作为“世界通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作为“城市脸孔”的景点旅游资料英译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的名片。有此而得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旅游景点旅游资料英译亟待普及和提高。但是通过网络对中国大多数旅游景点的调查结果以及我们团队对常州各景点的实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景点中, 景点旅游资料英译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日显必要,其目的很明确,即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在华的外国友人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因而旅游翻译的质量无疑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识和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二 项目的研究目标与研究过程

1、研究目标

此项研究将以文化翻译理论为理论指导,对常州市主要旅游景点如:红梅公园、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常州博物馆等地的旅游资料英译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收集的语料,总结这些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次训练使参加的学生能够充分锻炼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并且能够熟练 使用计算机等先进行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

2、研究过程

第一个月召开项目小组第一次会议分配相关任务,并选举项目的小组负责人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2012.11—2012.12 :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了解各自进展情况,并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商讨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全程指导。 2013.1—2013.4 : 参考文献,分析资料,利用已学知识对调查得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撰写相关论文。2013.6—2013.9 : 对项目进行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2013.10—2013.12:进行结题的各项工作。

在进行常州公园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方式为照片采集、归纳法和总结法。

三项目研究成果与分析

在对常州市区景点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收集的语料,我们发现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总结。

一、景点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翻译错误 1 翻译中的Chinglish 因为不同国家的语言、风俗、兴趣等各有不同,在旅游翻译中应该细心甄别、求同化异、查漏补缺。 就语言差异来说,忽视的后果就是产生Chinglish。我们在各个常州景区发现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例如溧阳天目湖山水园内“制茶表演”原译为“system tea performance ”。这里的“制”不是“制度”而是“制作”。我们认为应译做“Tea Making Performance 。” 再如“小心有电”不能译作贻笑大方的“Carefully has there electricity! ”而可以译为 “Caution! Electricity! ”通俗易懂。“小心路滑”有人译为“Notice: The roads are very slippery ” 为符合英文的标语习惯,可以改为“Slippery Road (Be Careful )!。”如果是室内,还可改为“Caution:Wet Floor!” 文化上的差异和缺失也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弄不好还会在无意中得罪了游客。总之,要考虑中外文化差异,要依据情况意译,尽可能让外国人理解。 2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如果懒于思考,只看文字的表面意义,不管景点的实际情况,或者根本就不懂相关的知识都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给外国游客造成错误印象,甚至影响到景点的形象。例如“游船码头”原译为“Cruise Terminal”,“码头”译为“Terminal”,只抓住了“头”就认为是终点,可译为“Cruise dock/wharf”;“草堂寺”中的“草”就有人简单译成straw,给人的感觉是这个cottage全是用straw建的,没有别的材料。其实我们知道,这种茅草屋只有房顶是用茅草覆盖的,所以不妨将其译成“thatched cottage” 更好一些。 3缺少文化注释

对外国游客而言,在文化旅游中最有吸引力的是感触和体验异域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而这又是旅游翻译中的精髓所在。在一些景点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就缺少了对该景点的历史来源的补充,比如“苏东坡”仅仅译成“Dongpo”,可能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历史背景,增译为“Su Dongpo, the famous poet in Northern-Song Dynasty”就更能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如东坡公园的“洗砚池” ,除了翻译其名称,我们还可以适当说明“洗砚池”的来历。又如“寒山寺”(Hanshan Temple)名称的由来早在我国的唐朝,用一位叫“寒山”的和尚(曾住在这里)的名字来命名的,这座寺庙后来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而扬名天下。按字面意义译为”Gold Mountain Temple” 或“The Bleak Mountain”,就是没有了解寺庙的由来和它本身的历史意义而造成的误译。由此可见,旅游翻译不但要力求准确、充分体现原语的信息及语言风貌,更要起到扩展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4不会注意适当变通 汉语描写景色的词汇丰富,多用对偶、排比,翻译起来很困难,多采用意译。勉强逐字逐句照译,可能反而伤害原义。如“移步换位”(a different view with every step)不宜对号入座译为“take a step and the scenery will change”,“曲境通幽”译为“a winding path leading to a secluded”便可,形容商品的“琳琅满目”“a superb collection of beautiful things”当然可以,但也可以缩译为“a wide choice”.有些汉语文字十分华丽,但可能文字重复,辞藻堆砌,我们不能字字照翻,应该变通处理。

二、有些旅游景点的英译还不常见

常州作为一个拥有环球恐龙城、库克苏克大峡谷、恐龙城大剧场、三河三园、淹城春秋乐园、天宁宝塔第4层“罗汉示迹”、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等一大批旅游新项目的城市,我们发现仍有许多场所只有中文标语没有英译,甚至没有标示语,要使常州变为国际化的都市,我们首先得呼吁各级政府机构加以重视这些现象,尽早制作标牌、提供相应的景点介绍,并确保有些旅游景点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统一性。

三、归结原因

通过这些错误,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也找到了两方面的原因:

1、文化背景知识欠缺,正确翻译景点名称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景点名称含义的基础上,假如没有相关背景知识,只是根据景点名称死译硬译,这样不但无法传播中文名称的深层含义,还让外国游客感觉不知所云。

2、语言本身的问题。如果译者的语言功底不深,在翻译表达方法,语法层面或拼写上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公示牌就应该译成英语,只要懂点英语就可以当翻译。为了省钱、省时、省力,许多人在有翻译需求时不是去找专业机构,而是随便找一个他们认为懂英语的人翻译一下了事。译者由于受语言水平的限制,要么死译,要么错译,译出的句子不伦不类。

四、收获成果

除了发现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小组也收获良多。对于我们来说,这次的项目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因为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大多被学习所环绕,很少有机会来参加这种实践创新类的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1、专业知识得到锻炼

这次对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的研究活动,对我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我们需要如孙悟空火眼金睛般的精确的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将它们改正。起初的我们憧憬中带着几许迷茫,憧憬是我们即将开启一趟新的英语旅行,迷茫的是我们似乎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刚开始我们对景区英文标语中的许多表达都不了解,不知道它们这样的表达对错与否,我们就一个一个单词查,在网络上找了许多的资料,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锻炼,以至于我们到后期对景点的英文标语的翻译中的不合理或是错误的地方可以一目了然了。因此在这次研究性活动中,我们的因与专业知识得到了锻炼与成长,这队我们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2、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起初我们的团队的每个队员并没有很明确的分工,以至于忙活了几天,实质性的资料很少,时间到和花费了不少。所以我们团队就进行内部讨论,由两个人负责资料的收集,两个人进行英语翻译错误的发现与改正,剩下的两人是进行资料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在外面收集资料的队员会比较辛苦,但他们为了团队的荣誉也毫无怨言;虽然负责分析景点资料英译错误对两位队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为了研究的成功也勇往直前;虽然整理总结资料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但面对团队的所有努力无畏无惧。终于当我们手捧一叠总结报告时,我们知道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是我们每个队员合作努力的结果。

3、能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一切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既然我们在常州上学,那常州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只希望通过这次对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活动能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五.项目的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及广州亚运,2011年西安世园会,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迎来了八方来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涉外旅游热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十年后的中国将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旅游资源国。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突显,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亟待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秀丽河川等。对于绝大多数的外国游人而言,他们游览各个旅游景点的时候一般需要通过阅读旅游景点告示语的方式来了解此景点的历史渊源和不同之处。因此,虽然旅游景点资料英译的功能各异,但是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堪称旅游产业涉外经营的门面,一方面直接体现着我国目的语使用水平,代表着我们的精神文明风貌,也彰显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国际魅力;另一方面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经济收益和民族文化的传播。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作为一种公共宣传工具,用简洁的语言、图示和图片为人们提供公共信息,起到指示、劝说、约束及强制的社会功能,它是一个国家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多元文化的今天,正确的旅游资料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推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许多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交际功能,而且极大地影响中国在国际旅游中的形象和地位。本次研究活动发现规范性和创造性是旅游景点资料英译英译的两大特点,也是旅游景点资料英译所必须遵守的两条原则。因此,在旅游景区的英译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把握这两条原则,既要使译文规范,又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创新,又要保证译文准确。我们应当让资料英译研究为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而不是给它的脸上抹黑。

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在公众和旅游者的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区域的汉英两种语言的旅游资料英译应用是否广泛,是否规范,翻译是否得法,都是该区域整体素质的直接体现,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料英译作为旅游及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一道有效窗口,对常州旅游的对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本次研究对翻译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加强中英语言及所属文化的对比提出了有效的提高翻译质量的意见,从而将旅游资料中的丰富信息真实准确的传递给外国游客。

推荐第10篇:社会实践项目结题报告

社会实践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 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原因的调查 项目负责人:

徐振翔

起止年月:

2012

1 月至

2012

年 2月

填写日期: 2012 年 2 月13 日

第11篇: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篇1:创新项目结题报告格式 附件1 结题报告格式

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

项 目名 称: 项目负责人: 所 在 院系: 2012年月 日

结题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二、项目研究过程

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

五、推广及其应用情况

六、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七、其他材料

1、采用的方案、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播出的影视作品等(复印件或原件,复印件需要有刊物封面、目录、正文)

2、采用的管理制度

3、获奖作品及证书

4、其他

八、项目负责人签字及审核意见表 篇2: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宁夏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名称: 宁夏三种灌木叶片角质膜分离 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项目主持人: 马玲悦

指导教师:彭 励

填报日期: 2013 年 3月 28 日

教 务 处 制

一、项目结题简表

校级:?省级:□国家级: □

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书

-- —以南京江宁高校为例

项目负责人: 杨佳伟 陶玲 项目名称: 节水型高校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项目组成员: 杨佳伟、陶玲、刘韬、杨骏、于娟娟、孙晓峰 毕霞 指导老师:

第12篇:973项目结题报告

篇一:973课题结题报告 973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大豆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编号:tg1998010206 负责人:喻德跃

承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吉林省农科院

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2003年10月15日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一)计划任务 本课题的任务: 发掘大豆抗花叶病毒、抗食叶性害虫、产量有关性状、育性恢复系等新基因,明确遗传规律,并进行标记和定位。具体指标如下: 1、抗大豆花叶病(smv)基因方面: (1)标记到2-3个抗性基因, 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1)标记到1-2个抗性主基因,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3、产量有关性状基因方面:

(1)标记到3-4个产量有关性状的基因位点,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具2-4种特异性状的优良共同遗传背景家系(类似近等基因系),用于聚 合重组。

4、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方面

筛选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0cm,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

5、发表sci引用论文五篇以上。

(二)完成情况

本课题鉴定出一批新的基因资源,包括:抗smv(133份)、感smv(122份)、抗食叶性害虫(9份)、感食叶性抗虫(10份)、产量性状(8份)、恢复系(10份),建立了重组近交家系群体(ril)8个。定位了9个新基因,获得分子标记10个,培育一批有育种价值的中间材料。共计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6篇,国际特邀报告5篇,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1人。总体上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

(三)主要进展

1、资源鉴定与群体培育

(1)抗大豆花叶病毒(smv)方面

鉴于国内大豆smv株系鉴别寄主体系的混乱,在已经使用过的25个鉴别寄主中选拔出8个代表性寄主组成一套新的鉴别体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采集病样(近300个样),以寄主鉴定为主、结合smv的组织印迹检测技术和rt-pcr检测技术,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smv群体已经产生根本改变,尚未发现原先鉴定过的株系。根据新鉴别体系的鉴定结果,确定了10个新株系(sc-1至sc-10),其中sc-8为强毒性株系群。发现:smv株系群组成复杂,同一株系群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存在差异,同时不同株系群在同一地区的分布也有所不同。综合1998-2002年的分析结果,认为:在株系组成上,黄淮地区以sc-3和sc-7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sc-9为主。

测定了106份大豆品种(品系)对sc-7 、sc-

8、sc-9三个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筛选出17份对三个株系均表现高抗的材料;18份能兼抗三个株系中的两个株系的材料。

构建了抗x感杂交组合衍生的ril群体:科丰1号x南农1138-2,f7:12,206个家系 (见表1)。

用东北3号株系(smv3)对35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smv抗性鉴定(包括“七五”初鉴抗smv材料40份,“八五”初鉴抗smv材料91份,各地推广品种100份,农科院品资所新育成的品系35份,美国引进材料42份,韩国引进材料36份,泰国2份,日本1份)。共筛选出116份高抗资源,117份中抗材料,122份高感资源。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综合1993-2002年的田间鉴定结果,获得一批高抗食叶性害虫和高感食叶性害虫的大豆种质。高抗(hr)的品种9份:黄皮小青豆、日本、larmar、pi22768

7、矮杆黄、york、阜阳170、sp

26、早16号,抗(r)的品种15份,表现中间(m)的品种17份,感(s)的品种7份,高感(hs)的品种10份:大浦大粒黄、中豆

19、南农86-

4、南农86-

4、江宁中老鼠豆、监利牛毛黄、花柒黄毛豆、沔阳白毛豆、吴江青豆、pi229358。

合成重组近交家系群体2个,包括: 先进2号(感)x赶泰-2-2(抗)已推进到f7:9世代,含162个家系;和 皖82-178(感)x 通山薄皮黄豆甲(抗)也推进到f7:9代,含159个家系 (见表1)。 (3)产量性状基因方面 获得了与提高产量潜力有关的资源8份,包括百粒重高(>40g)、主茎节数多(>30)、短叶柄(

获得利于大豆杂种优势应用的恢复系:10个。

阐明了细胞质不育的遗传模式:以栽培大豆不育系ya、保持系yb和含有不育细胞质的原始母本167为基础材料,配制了二个单交组合,四个三交组合,根据后代的育性和分离比例判断遗传模式。试验结果表明:s(rfrf)基因型f1花粉为半不育,f2可育与半不育分离比例为1:1;母本为不育细胞质s时,携带rf的雌配子有生活力,能传给后代,而携带rf的雄配子无生活力,不能传给后代。母本为正常可育细胞质n时,携带rf的雌、雄配子均有生活力,可传给后代。分离比例是单基因遗传模式。因此该不育系属“单基因配子体不育”,即不育性由不育细胞质基因s和一对隐性基因rfrf控制,一个显性基因rf的存在即可恢复育性。 明确了育性的稳定性: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不同温度和光照长度处理,研究野生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a和保持系ob的育性稳定性。鉴于试材原产于高温短日照的夏大豆区,本试验以14小时光照和昼夜温度30℃/20℃为对照处理,在14小时不变光照条件下,温度处理为35℃/25℃,30℃/20℃,25℃/15℃;在昼夜温度固定为30℃/20℃条件下,光照处理为15.5小时,14小时,12.5小时。在上述所有处理中,不育系oa花粉败育率均保持在99%以上。只有保持系在15.5小时光照时,花粉败育率上升到14.3%,这一结果表明,不育系oa在温度与光照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不育性极为稳定。

从细胞学方面明确了不育发生的时期:细胞学观察发现该不育系小孢子减数分裂正常,绒毡层亦无明显异常,不育发生的时期是在单核期以后。 表1 本课题培育的ril 群体

2、新基因发掘与分子标记 抗大豆花叶病毒(smv)基因方面通过对p(科丰1号)、p(南农1138-2)、12 f1和f7:11 184个家系的田间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科丰1号对smv株系群sc-

7、sc-

8、sc-9的抗性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将rsc-

7、rsc-

8、rsc-9基因定位于n8d1b+w连锁群上,与已经定位的三个抗性基因(rsa、rn

1、rn3)位于同一连锁群,成簇排列。此外,筛选到与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和rapd标记,距rsa和rsc的距离分别为16.1和9.7cm。 由于sc-

7、sc-

8、sc-9是新鉴定的smv株系群,而鉴定的抗性基因位点与已经发现的smv抗性位点位置不同,因而初步认为:rsc-

7、rsc-

8、rsc-9 是新的抗smv基因。 此外,选育出njr25-

8、njr32-

8、njr-44-1等综合性状优良、抗性好的中间材料。利用高抗smv3号株系的大豆品系95-5383与感病品种(品系)hb1,铁丰21,amsoy,williams,和抗病品种pi486355配制杂交组合,对各组合的f

1、f2代接种smv3号株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95-5383与各感病品种的杂交组合f1代表现为感病,抗病为隐性,f2群体分离比例为1r:3(s+n),表明95-5383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pi486355x95-5383的f2代有感病植株分离,95-5383的抗病基因与pi486355不在同一位点。 利用bsa法对95-5383?hb1的99株f2个体进行鉴定,筛选出与s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共显性rapd标记opn11980/1070。 rapd引物opn11在95-5383和抗池扩增出opn11980片段,在hb1和感池扩增出opn111070片段,在f1同时扩增出opn11980 和opn111070。 用该引物分析95-5383?hb1的f2个体,共显性的rapd标记opn11980/1070与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2.1cm。

从95-5383和hb1中分别回收opn11980和opn111070特异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pn11980和opn111070的实际长度分别为986bp和1084bp,同源性为93.4%,主要差别是在两个不同区段插入(缺失)54bp和35bp的碱基。用克隆的rapd片段opn11980作探针(sopn11)对亲本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 杂交,结果表明opn11980和opn111070在大豆基因组中是以低拷贝形式存在。根据克隆片段opn11980和opn111070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scar引物scn11,scn11在95-538

3、hb1和95-5383×hb1的f2群体扩增结果与rapd引物opn11完全吻合。

用rapd引物opn11和rflp探针sopn11分析科丰1?南农1138-2重组近交群体(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联合构建),将opn11和sopn11定位于f连锁群的抗病基因簇上。由于95-5383?pi486355的f2代接种后有感病植株分离且抗病基因位于f连锁群上与rsv1不等位,表明可能定位的是新的抗病基因。

此外,用opn11分析了68份抗性资源,其中有25份扩增出opn11980,表明这些品种可能携带与95-5383相同的抗性基因,而其它扩增出opn11980/1070和篇二:973课题的结题总结报告-农业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项目编号:g1998010200 项目名称:农作物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首席科学家:贾继增 张启发

课题编号:g1998010207 课题名称:水稻抗病基因克隆 课题负责人:翟文学

子课题负责人:翟文学 彭开蔓(王石平)

承 担 单 位: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华中农业大学 电子信箱:wxzhai@genetics.ac.cn, 2003年9月30日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分离克隆2个水稻抗病基因。我们已经按计划开展了研究工作,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

3、xa

4、xa

5、xa

13、xa25(t)和xa26以及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研究。目前已克隆并证实了xa26基因;已克隆xa4和xa5基因,即将证实其功能;精细定位了xa

3、xa13和xa25(t)基因;获得了3个抗稻瘟病相关基因。基本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具体工作与取得的进展如下: 1.精细定位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 我们利用f2大群体,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进行了遗传分析和精细遗传定位。这两个基因都位于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并紧密连锁。涉及xa4基因(sun et al., 2003, theor.appl.genet.106:683-687)和xa26基因(yang et al., 2003, theor.appl.genet.106:1467-1472)遗传分析的工作已发表。 2.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 我们采用图位克隆法从水稻品种明恢63中分离克隆了xa26基因(专利申请号:02139212.9)。序列分析发现这该基因编码lrr受体激酶类蛋白质。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在苗期还是成株期携带xa2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的抗谱比xa26基因的供体水稻品种(明恢63)的抗谱显著增宽,抗性明显增强,说明遗传背景可能影响抗病主效基因的作用。分离克隆xa26基因的工作正在发表印刷之中(sun et al., 2003, plant j., in pre)。另外,研究还发现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3的近等基因系irbb3和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2(t)的云南地方稻品种扎昌龙也携带xa26基因。因为xa3和xa22(t)基因也被他人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推测xa

26、xa3和xa22(t)是同一个基因,这部分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3.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 我们采用图位克隆法从水稻近等基因系irbb4中分离克隆了xa4基因(专利申请号:02139257.9)。序列分析发现这该基因也编码lrr受体激酶类蛋白质。xa4和xa26属于同一个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抗性分析发现发现籼稻品种特青和93-11与irbb4的抗谱相同,序列分析发现特青和93-11也携带xa4基因。转基因初步实验结果显示遗传背景可能也影响xa4基因的抗性。目前,这部分工作正在完善之中。 4.分析了xa4和xa26所属基因家族的进化

xa4和xa26基因所属家族(命名:xa26基因家族)包括10个成员。我们对水稻品种明恢63和特青包含xa26基因家族的大约100 kb区段进行了测序,对比公共数据库中的水稻品种日本晴和93-11的同源区段的序列,分析了抗病基因的进化模式。涉及这部分工作的论文正在撰写之中。5.鉴定并精细定位了一个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5(t) 在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中鉴定了一个新的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25(t)。该基因在苗期和成株期都能特异性的抗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pxo339。通过分析携带xa25(t)基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2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在该着丝粒区段已经定位了多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推测xa25(t)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紧密连锁或等位。涉及xa25(t)基因的研究工作已发表(chen et al., 2002, phytopathology 92:750-754)。 6.构建了水稻全生育期平衡化cdna文库

利用水稻品种明恢63,构建了全生育期平衡化cdna文库。该文库由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生理状态下的15种不同组织的cdna组成,包括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接种诱导后的组织。该文库包含大约62,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4 kb (chu et al., 2003,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229-235)。对该文库中的大约4万个cdna克隆进行了测序, 获得两万多个非重复est序列。利用该文库我们建立了高效cdna芯片(包括cdna array和cdna microarray)分析体系。

7.发展了一种新的est聚类方法

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大规模est测序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以获得高质量、非重复表达序列。该方法在聚类过程中采用megablast工具对一致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比较,并用phrap程序对每一est簇进行拼接检验。这一聚类策略能降低测序错误带来的影响,有效识别基因家族成员,并避免选择性剪接的干扰。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unigene clustering方法相比,estclustering的聚类结果可以更好地反映表达序列的多样性。涉及这部分工作的论文已经发表(张利达等,2003,遗传学报30:147-153)。

8.克隆获得了一批水稻抗性基因同源序列

利用植物nbs-lrr类抗性基因的高度保守区设计pcr引物从水稻基因组中扩增同源序列,经克隆测序确定后获得了23个不同的nbs片段(称为抗性基因同源序列,简记为rs)。将这些rs序列在窄叶青/京系17 的重组自交系(ril)构建的分子图谱上定位,定位结果表明它们分布在1,3,4,7,8,9,10 和11染色体。其中10个rs位于已知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间。这些rs标记可以作为图位克隆同一位点上相应抗病基因的起点。有关结果已发表(zheng et al,2001,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44(3): 253-262)。

9.构建了含xa

4、xa5和xa13三个抗性基因的irbb56基因组bac文库 利用含xa

4、xa5和xa13三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累加系irbb56构建了一个水稻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该文库包含55296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32 kb。按水稻基因组为450 mb计,该文库覆盖14倍基因组,筛选出任一水稻基因或序列的概率为99.99%。用均匀分布的3个叶绿体基因和4个线粒体基因克隆作探针筛选文库,结果显示该文库中含细胞器基因组dna同源序列的克隆数小于1%。用分布于水稻3条不同染色体、分别与xa

4、xa5和xa13连锁的dna标记筛选文库,分别检测出11--106个阳性克隆,为克隆这些基因打下了基础。该文库对水稻基因组的高度覆盖率和较大的插入片段,非常适合于物理作图和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王文明等,2001,遗传学报, 28(2):120-128;wang et al., 2001,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65: 118-125)。本研究中建立的提取高质量水稻基因组dna方法和高效转化方法被成功地用于中国超级杂交稻测序(science, 2002,296: 79-92)。

10、克隆了一个nbs-lrr类抗性基因家族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近等基因系和基因累加系对克隆的nbs-lrr同源序列rs13进行rflp分析,发现序列rs13来自xa4基因位点(wang et al, 200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19): 1779-1782)。利用克隆的抗病同源序列rs13作为探针,从水稻ir64的bac文库中筛选到4个阳性克隆,其中一个克隆14e19能够覆盖其余3个克隆。对14e19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获得了73kb的全长dna序列,基因预测显示其上有4个编码nbs-lrr的基因,分别命名为nl-a-d。同时,对近等基因系irbb56同一基因组位臵的bac克隆106p13进行分析,发现其上有10个nl同源拷贝,其中有4个同14e19上的nl一样,说明nl是一个至少有10个成员(分别命名为nl-a—nl-j)的基因家族。搜索日本晴、93-

11、广陆矮4号的序列,发现三者也有多个高度同源的序列。对nl基因进行rt-pcr和cdna库筛选分析,发现nl-b能够在含抗白叶枯病基因xa4水稻品系irbb4中特异表达,说明nl-b参与了白叶枯病抗性反应。把这些同源拷贝作为新的抗病基因进行研究,转基因实验正在证实这些同源拷贝的功能。

11、定位克隆了隐性抗白叶枯病基因xa5的候选基因

本研究利用rflp、caps等标记方法对xa5近等基因系ir24和irbb5构建的f2群体共5000个单株进行群体连锁分析,构建了xa5的精细遗传图谱。在此基础上我们用 与xa5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筛查含有xa5 的水稻累加系irbb56的bac文库,构建了包含xa5基因位点的精细物理图谱(zhong et 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n pre)。将xa5限定在12kb的片段上,在此区间发现唯一一个候选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具有不同的结构。该基因与显性等位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差异。目前功能互补实验已获得转基因植株。 12.开展了抗白叶枯病基因xa3和xa13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

本研究利用ir24与含xa3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3组合构建了约2000单株的f2定位群体,并利用国际水稻基因组和中国超级杂交稻基因组计划所公布的第11染色体长臂上的序列设计出一系列lp和caps标记,对xa3进行精细定位,将xa3基因定位于caps标记y3和r标记rm144之间,距y3约0.25cm,距rm144约1.0cm。目前,我们又利用日本晴和irbb3组合构建了约5000单株的f2群体,对xa3基因作进一步精细定位。利用xa13的近等基因系构建了包含4000单株的f2群体,将xa13基因界定在第8染色体80kb的区间。对这个区间进行dna测序和基因预测,发现了可能的候选基因,正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共分离分析和功能互补分析,有望获得突破。

13、分离克隆了抗稻瘟病相关基因

本研究利用cdna-aflp和组池分离分析(bsa)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稻瘟病抗池和感池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在大约20122个检测到的位点中,一共获得了12个差异表达的条带(debs),8个来自抗池,4个来自感池。利用水稻的dh群体对它们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其中的5个debs,r1, r8, s9, s16和s17被定位在第一染色体的一个抗稻瘟病的qtl所在的区间。 序列分析和等位分析发现r1和s16, r8和s9分别来自二对等位基因位点,而且r1(s16), s17和r8(s9)分别位于第一染色体上三个紧密相连的bac/pac克隆中,这更进一步证实了r1(s16), s17和r8(s9)在第一染色体上qtl包含区间中的紧密连锁关系。逆向northern blotting和定量rt-pcr分析表明r1(s16), s17和r8(s9)在接种稻瘟病菌后的表达水平都是上调的,这暗示它们都参与了稻瘟病抗性反应过程。有关结果已投送国际学术刊物。

二、研究水平与创新性

本研究是在基因的水平上发掘水稻的抗病种质,重点是克隆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的,以过敏性抗病反应为基础的水稻抗病基因。已克隆的多种植物的抗病基因在序列结构上分为五种类型,而迄今正式见诸于报导的克隆的水稻抗病基因只有4个,即抗白叶病基因xa21和xa1,抗稻瘟病基因pib和pi-ta。它们分属于二种不同的结构类型。这对于全面深入了解水稻抗病基因的本质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不能满足育种上对抗病基因的需求,而这二个方面正是本研究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本研究特色在于应用水稻基因组研究的遗传作图和物理作图的综合技术以及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预测方法,充分利用水稻基因组较小的特征,从多种途径发现抗病和感病的水稻材料的遗传差异,克隆水稻的抗病基因。本课题克隆xa26和xa4等显性抗病基因补充和发展了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结果,而且克隆的几个抗病基因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结果将促进水稻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抗病基因研究取得许多突破,但是我们也发现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多为显性基因,隐性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不大。隐性抗病基因的研究成为目前植物抗病研究的新问题。为此我们在本课题后期启动了水稻隐性抗病基因xa5和xa13的克隆,这一研究具有很高的创新性。目前已将xa5限定在12kb的片段上,在此区间发现并分离出一个编码转录因子的候选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具有不同的结构。该基因一旦证实,将成为植物抗病基因研究的重要突破。对隐性抗病基因进行克隆和研究,有助于全面解析植物的抗病机制以及抗病新思路的提出。篇三: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973计划项目实施期满应进行结题验收。若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进行结题验收,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商项目依托部门向科技部业务主管司提出延期结题验收的申请。项目结题验收只能延期1次,延期申请最迟在项目实施期满前3个月提出。

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项目验收在课题验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依托部门负责,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 1.课题验收

1.1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会同项目依托部门对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课题验收应在项目结题后1个月内完成。课题负责人在课题验收前,应认真编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和课题经费决算报告。

1.2 项目首席科学家商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课题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1-15人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任组长,成员包括不承担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领域专家咨询组责任专家、特邀同行专家以及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等。

1.3 课题验收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课题验收专家组在全面听取各课题负责人及学术骨干汇报和审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对各课题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技术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作出评价(课题验收评议表见附件1,课题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2)。课题验收既要总结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严格审核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必要时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调研和考察。1.4 课题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会同项目专家组编写项目结题总结报告,经依托部门审核后,向科技部提交项目结题验收材料(包括项目结题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及项目验收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要求见附件3)。

1.5 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费决算报告,经项目依托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送科技部条件财务司。

1.6 课题验收工作所需经费在项目首席科学家活动经费中列支。 2.项目验收

2.1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业务主管司负责,一般应在课题验收后2个月内完成。

2.2 项目验收的同时,科技部条件财务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财务验收和科技部委托的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

2.3 科技部业务主管司委托项目验收专家组分领域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5-20人组成,成员包括专家顾问组成员、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特邀同行专家和科技部有关管理专家等。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

2.4 项目验收主要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后三年调整方案和项目结题验收材料。

2.5 项目验收以会议方式进行,由专家顾问组成员主持。项目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首席科学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和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以及审议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实施效果、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评议和打分(项目验收评议表见附件4),提出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5)。必要时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调研和考察。

2.6 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按项目类型有所侧重。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以及综合交叉项目,重点评价研究成果预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质性贡献和作用;重要科学前沿项目,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国际影响。

学术论文作为项目研究学术水平评价的重要方面,强调质量,不单纯追求数量。对重要科学前沿项目整体水平的评价以在该领域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系列论文为重要依据。 2.7 项目验收评价等级分优秀、良好、较差三档。

1、评价等级为优秀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全面完成研究计划,实现预期目标;

b、有重大创新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c、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或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科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d、首席科学家作用突出,研究队伍创新能力强,培养优秀人才业绩突出; e、项目管理有序,经费使用合理。

2、评价等级为良好的项目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a、完成研究计划,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b、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c、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或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科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d、首席科学家作用明显,研究队伍创新能力较强,培养人才情况良好;e、项目管理有序,经费使用合理。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确定为较差等级: a、不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没有完成计划任务,或未达到预期目标; b、在项目实施和验收过程中,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有弄虚作假行为;

c、经费使用中存在严重问题,违反财经纪律。 2.8 科技部将项目验收结论向社会公示。 2.9 项目验收工作费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预备费(管理费)中列支。附件1 课题验收评议表

(六个领域和综合交叉项目) 项目名称:

第13篇:大创结项报告封面

项目编号:2015010

天津财经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天财巴氏鲜奶配送计划

项目负责人:罗义勇

项目组成员:符祥乐、孔营、张绅 指导教师: 张庆君

2016年 6月 2日 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天津财经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报告

项目名称: 天财巴氏鲜奶配送计划 项目负责人: 罗义勇

项目组成员: 符祥乐、孔营、张绅 指导教师: 张庆君

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

2016年 6月 2日

第14篇: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

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报告正文撰写提纲与说明

请项目负责人参照以下提纲格式及其说明自由撰写,要求层次分明、条目清晰、内容准确,并可根据需要自行增设栏目或补充必要的图表。

《结题报告》要求全面地反映资助项目的工作情况和研究进展,如实地体现资助项目的研究计划要点、执行情况、主要进展与成果、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经费使用以及研究计划调整等情况,重点描述研究进展与重要的研究成果。请精心撰写并认真核对,确保“内容真实、数据准确”。

在撰写风格上请注意“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准确”,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标题突出,条目清晰”,必要的地方可图表、图文并茂。

报告正文主要栏目为:

一、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是否按计划进行,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变动,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进行,原因何在。

二、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本部分内容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也是基金资助项目中最有学术价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求项目负责人和承担者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绍,说明其水平和影响,并简要阐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视情提供必要的国内外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比较,必要的参考文献出处等。

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或成果,请尽可能“一事一议”,分段撰写,以便今后成果展示或管理汇报时可以整段地剪贴引用。

对在后面成果目录表及统计数据表中的一些内容,如国际学术奖、数据库、软件等,应在本部分中具体地描述。

三、本项目研究人员的合作与分工。根据个人的实际贡献等, 概述本项目研究人员的合作与分工,列出项目执行期间主要研究人员和中途调离、退出的研究人员的名单,并简要说明原因。

四、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情况(如无,可以不写)。

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情况,包括会议主题、内容、规模、时间、地点、效果等。

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及参加组委会情况等,请提供邀请信等必要的复印件。 研究生培养情况,列出研究生姓名、研究方向、论文题目、导师姓名、已答辩或预 计答辩的时间。

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应用情况,包括科普等。

五、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和经验,本项目研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注: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过程中的结果、不成功的试验以及不理想的结果都可能具有参考价值,即使失败的经验也是有价值的。如有此类情况,请具体描述研究过程,列出试验条件、现象等要点,其目的是总结经验,以供其他研究者参考借鉴

第15篇:项目结题报告应该怎样写

项目结题报告应该怎样写

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人员撰写的,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研究人员通过撰写结题报告向上级汇报开展研究工作的情况和成果,取得上级的承认、支持和理解;通过结题报告在同行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扩大影响。此外,中学生撰写结题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一、结题报告的要素

由于结题报告主要是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是以把事情表述清楚为目的,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报告的基本要素应该具备,也就是以下几个问题要介绍清楚。

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⑤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⑥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⑦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著作或刊物的名称、出版社名称、期刊号及发表或再版时间以及文章所在页码,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二、结题报告的种类

结题报告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课题类型和读者对象进行选择。如果为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一般采用论文的形式;如果是向上级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则一般采用研究报告的形式。而报告的种类很多,有综合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科学研究报告、设计报告和读书报告等。

几种常用结题报告的形式及结构

(一)论文

1.论文的主要特点

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2.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

⑤本论

⑥结论

⑦参考文献

3.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它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论文的题目要简明,易于理解并吸引读者。内容摘要是用简短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成果。较长的论文其摘要能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选择是否继续读下去。如果论文并不长,此部分也可以省略。绪论是论文的引子,它向读者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提出观点,引出下文。本论是作者向读者展示自己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有效地组织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本论部分条理要清晰,逻辑推理要严密。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专有名词术语要用得准确、适当。论文行文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不采用想当然的描述。结论是对前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结论观点要鲜明,要与前文相呼应。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或作品。列出参考文献一方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核实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中学生的论文列出参考文献也是研究过程的一个佐证。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

1.综合研究报告的特点

综合研究报告与论文相比在于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不像后者个性那样鲜明,所以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

2.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

⑩对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⑾体会

⑿参考文献

3.撰写综合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相比其特点在于能全方位反映课题的要素,尤其是课题研究的

过程和结果。由于报告强调的是过程,所以过程和结果是此类报告的重点。

(三)科研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1.科研报告的特点

科研报告的个性比较鲜明,它主要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研究。它不仅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更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周密性。其着重点应体现在原理的科学性,过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数据的准确性,结论正确性。

2.科研报告的结构

①课题名称

②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实验的原理及预期结果

⑧实验的器材、物品

⑨实验的过程

⑩实验的结果

⑾关于结果的讨论

⑿结论

⒀参考文献

3.撰写科研报告的注意事项

此类报告不仅强调研究的过程性,尤其强调科学性;报告中的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反映实验的本来面貌,不能夸大和杜撰。

(四)调查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调查的方法研究的课题。

1.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调查的过程,还必须明确调查的要素(时间、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其着重点应反映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范围覆盖性和对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查者透彻的分析找出规律,使读者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

③概述

④事实描述

⑤事实分析

⑧结论

⑦处理意见或建议

3.撰写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

调查报告的一些基本要素(调查目的意义、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应在概中表达清楚。事实描述要实事求是,材料要真实,数据材料可以用图表。事实分析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原因分析,分析要全面、透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结论是通过定量分析到定性评价的过程,结论要力求准确。意见或建议是对决策部门提的,是改变现状,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建议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16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推荐)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 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大家工作,搜集文献资料,最后由我撰写项目论文并发表,陶永辉的主要工作室制定访谈问卷,王涛协助整理访谈资料并交给我进行论文整理,张亚玲作为一名本地人是我们项目的“向导”帮助联系学校人员,进行实地访谈。在项目合作中大家利用两次假期前往访谈记录,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项目顺利结束,发表论文两篇。

收获和体会:我们自申请此项目始已然过了将近一年了。正如我们预定的那样,我们研究的课题正健康进展着。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制定了研究课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1269292199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在项目进展中我们小组成员于2013年初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7余份,实地调查情况良好。我们积极与当地小学生开展交流,形成阶段性论文“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生态环境——家长于教师的积极作用”。目前我们小组正在整理资料,结项论文已发表。

在项目的实地进展中我们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课题准备阶段时,课题小组成员采用文献调查法,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论文50余篇,初步形成具体的研究思路制定了研究课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农村家长家校合作问题访谈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实地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当地家校合作状况,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主要完成预期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根据前期走访访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理,完成撰写论文。

在项目进行中我们学会很多研究方法,体会教育研究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我们走到学生中了解他们,这比书中的知识更加具体深刻,了解家长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紧跟时代,在研究中我们更加明白未来的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我们要做一名具有前瞻视野、研究型教师。

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

本项目选题属于前沿性问题,并且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调查,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方法途径。

我们主要采取口述了访谈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我们将调查访谈洛南县石坡镇农村的小学家长、一线教师获得真实资料。

对家长和一线教师访谈,资料收集客观、全面。

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等)

[1]赵士高.农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阻抑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钱焕琦.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J].南京师范大学,2006

[3]胡隽之.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零陵学院学报,2004

[4]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5]王建平.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

[6]史景轩.日本PTA研究[J].河北大学,2005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2:

项目名称:__________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__

所在学院:__________

起止年月:

电 话:__________

E-mail:

填表时期:

福建农林大学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执行情况简介

三、研究总结报告

四、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院评审意见

六、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扩展。

供参考的成果形式(以附件形式附后,与结题报告书一起装订成册提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形式之一:论文

学术论文排版要求

题名(二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

学校名称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1.第一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此处插入作者简介脚注,符

2.第二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号定义为空白) (5号宋体居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摘 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写作时,应简写目的,写明采用的具体方法,详细写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要突出反映文章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定稿时要注意纠正语病,删减啰唆重复的语句和句子。(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词1;词1;词1(3-5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

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文档页面设臵为A4纸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臵为46字×43行,行距16磅,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

标题一(四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作者简介(小五号宋体,加黑):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研究方向。

评论他人观点,要在文中加引注标记,采用顺序编码制,符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1][2]……,用上角标,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加注的文献,著录格式另附。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须注明图名、表名,按顺序标明序号如表

1、表2……、图

1、图2……,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作者简介信息。

1.标题序号(空两格,加黑)

下接正文。我刊论文标题层次采取如下方式: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1)”,请按此层次顺序设臵标题。

(1)作者简介示例

作者简介:周吴郑(1970-),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和方法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

[2]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第几版).(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7]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8]外国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拼大写,名缩写,姓与名之间隔半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3:

摘要

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空间物理。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项目选题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层研究。1960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 FXZ(1980)实时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项目成员内部分工;

**: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 C,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

**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

**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

**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

三、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 并通过对IRI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

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 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峰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通过讨论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论和成果。我们获知在短波波段,由于频率较高(电波波频大于电离层高度上磁旋频率),故在考虑波的折、反射时,可以不考虑磁场的影响,电离层可视为各向同性介质。另外碰撞只造成能量的吸收,故计算波的折、反射也无须考虑碰撞效应。因此我们首先在忽略磁场和碰撞的条件下,给出了射线追踪方程,并基于

Runge-Kutta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

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就。 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录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J.A.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C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Matlab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Matlab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

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

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

经过一年周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了解电离层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加了对电波传播的了解,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并激发我们了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为创新增添想法,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还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第17篇:SRP项目结题报告总结

SRP项目结题报告总结

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自适应帧组结构的研究

1.项目的提出:

1.1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基于传统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MPEG系列和H.26x系列的视频编码技术采用的是混合编码框架,编码运用运动估计,充分挖掘视频信号的冗余信息,适合于视频信号一次(一个)编码而多次(多个)解码的应用场合如: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光盘存储等。不过这种编码技术复杂度比较高,不适合应用于编码端运算能力较弱,功耗受限的场合,如无线视频终端(无线PC相机、移动视频电话等)。于是分布式视频编码复杂度低、端耗电量低、容错性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2.项目研究计划 2.1研究内容

1)学习分布式编码理论,掌握分布式编码框架。

2) 阅读有关分布式编码的文献,重点关于帧组结构的研究。 3) 熟悉视频帧之间的相关性、空间相关性的特点、掌握相关性的定量表示。 4)仿真实现典型的Wyner-Ziv帧组结构算法。

5)通过对典型的算法仿真实现,探讨提升编码性能的新的帧组结构算法。 2.2研究目标

用c语言编写一套算法,利用视频帧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各视频帧的组合合并。

3.项目实施步骤 1)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和论文,了解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基本理论、Wyner—ziv视频编码理论以及一些经典算法。 2)编写代码阶段:

首先是编写一段简单的代码来获取yuv文件的帧组数据;

接着就是写一个算法来对这些帧进行归类合并,我们在这次项目中采用的是GOP分组算法,这个算法的主要流程是:先计算视频帧之间的差异性参数DH,HD,BHD,BVD;然后对一组GOP帧组(预先设定好帧组的长度)进行归一化和类聚,进行类聚的方法是:找最小的两相邻帧的“归一化参数之和”,若小于某个阈值(由于在文献中没有提到阈值要怎么选取,所以我们尝试了很多种值),则归为一类。被归为同一类的两帧看作一帧;接着就是重复第二步直至所有帧都归类完毕。

3)结果调试分析阶段: 在测试这个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算法虽然是以帧与帧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划分,但是在对参数归一化之后,帧间的绝对差异性信息也随之丢失,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本来差异性很大的两帧组会被归为一类,所以这个算法也不算特别完善。不过利用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进行编码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方法,这种思想跟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通信原理中的DPCM编码很相似。

4.项目研究自我评价

在这次项目中我觉得自己学了不少知识,也收获了一些项目经验。其实我觉得参加srp项目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说最后一定要弄出什么很厉害的成果出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且慢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5.参考文献

[1]CONTENT ADAPTIVE WYNER-ZIV VIDEO CODING DRIVEN BY MOTION ACTIVITY João Ascenso1, Catarina Brites2, Fernando Pereira3 [2]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干宗良、朱秀昌 2006年

[3]图像编码基础(第3版) 姚庆栋 毕厚杰 王兆华 徐孟侠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分布式信源编码——原理、算法及应用 (英)盖斯特帕 著 刘荣科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

第18篇:项目结题申请书

项目结题申请书

项目结题申请书一: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9年9月

课题组成员:李学勇、丁秀艳、韩玉霞、李文军、王文义、谢进侠

青铜峡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07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

7、9---200

7、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

7、10---200

8、1)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0

8、2---200

8、7)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200

8、7-200

9、9)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校本教材《青铜峡地方史》编订成功;

2、撰写了“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总结;

3、编辑了《关于新课程环境下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论文集》;

4、撰写了《高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5、编辑了《青铜峡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反思集》。

6、撰写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2、寻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初步取得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获得了“课堂观察活动”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方式。

此致。

敬礼!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2009年9月1日

>项目结题申请书二:课题结题申请书>>(893字)

尊敬的课题组领导:

20XX年3月我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贵阳实验区子课题“贵阳十二中积极心理健康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我选择的子课题是“新课程下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及操作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经历了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全面总结阶段。在4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积极参加实验区和本校的各种培训,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心理活动课设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了多篇读书笔记,并积极参加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一课多上,一课多研”的研究活动,我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理念,反复修改、实践,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自身的成长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

我符合结题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XX年12月,《初中一年级心理活动课设计:学会倾听》获“20XX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二等奖;20XX年3月,读书笔记《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二等奖;20XX年5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记忆八宝箱》获贵阳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活动课设计评选“二等奖”;20XX年6月,《考试,你准备好了吗?——关于考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获“20XX年中国教育系统优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二等奖;20XX年7月,论文《如何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获“贵州省20XX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二等奖;20XX年7月,设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寻找快乐〉发表在课题组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与实践成果汇编》成果书上。

鉴于20XX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而且我的课题已经完成研究任务,具备结题的条件。现特向课题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此致敬礼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

课题组实验教师蒲秋霞

20XX年9月

>项目结题申请书三:课题结题申请书>>(1010字)

课题名称:《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课题负责人:颜振宇

主持人:徐兴成

所属学校: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原东海县岗埠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6年9月 — 2009年9月

东海县教育学会:

岗埠中学校于2006年3月省教育学会申请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课题,当年7月通过审批立项,9月正式开题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近3年的刻难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东海县教育学会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研究活动过程:

自2006年9月起,课题组根据该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课题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主要体现在:

1、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换看法,对下一步课题研究的打算和计划做出安排,有效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实践,撰写课题研究随笔、案例、论文等,并及时上传到“岗中在线”校园网,供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及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案例评选,还积极鼓励课题组教师撰文向有关的教育刊物投稿等;

3、课题组成员每人都积极进行阅读、写作,学校每学年都新购置“学习方法指导”图书,保证教师有书可读,以激活课题组教师的思想,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4、在学习众多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并初步构建学法指导课堂教学模式;

5、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传统方法,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辅导与培训,让他们不断提高理论与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编印了中学各学科《学习方法指导》、《考场作文有绝招》等书;编写了《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校本教材。

2.课题负责人颜振宇同志的研究论文《向方法要质量》发表在我省教育学会核心刊物《江苏教学》上,吴玉现、吉恒科、李昌现、李军古、孙见礼、张小华、徐艳、包明华等教师的10多篇教研论文发表在《学习方法报》、《现代教育通讯》上;徐兴成的《“目标方法举一反三”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发表在全国教育学会核心报纸《语文周报》上;另有多篇课题研究报告、论文获省市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3、初步构建并实施了“目标方法举一反三”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组教师自勉:

课题研究的结题,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我们会继续研究和实践下去,期待着每一节课都把学法指导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也恳切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谢谢!

XX学校《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课题组

2009年8月16日

第19篇:创新项目结题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管理办法》(合工大政发【2009】24)号文件精神,依照合同书约定,2011年校级502项创新实验项目已达到结题验收时间,为保证结题验收工作顺利开展,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结题要求

结题前,请项目组认真填写《项目结题申请表》、《项目工作记录本》,完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项目组各成员完成《个人总结》。

1.《项目研究总结报告》是项目组对项目内容、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论述。格式要求请参照附件。字数要求:2000-3000字。

2.《个人总结》是项目组各成员对参与工作的总结,主要介绍个人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体验和收获。可配以照片记录项目研究过程中难忘的瞬间(不超过5张),字数要求1500-2000字。(题目自拟)

3.请将公开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的复印件和项目成果实物A4打印照等材料以及《经费专用本》作为项目结题报告附件。

4.各项目组须将《项目结题申请表》、《项目研究总结报告》、《个人总结》、成果实物数码照片以及答辩PPT电子版打包后压缩以“项目级别-学院-项目负责人”命名及上述纸质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二份),于11月15日下午交至格物楼319朱郑乔若收。

二、答辩安排

由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答辩工作小组”,依据合同书约定组织验收答辩。具体时间为11月19日-28日。请学院将答辩方案包括(答辩小组成员、时间、地点)于11月19日前上报创新学院备案,并通知到本院各项目小组。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果汇总表》并提交创新学院。不能按期进行答辩的项目请于11月16日之前向所在学院提出延期申请,所有项目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之前结题答辩。

三、成绩评定

1.项目验收按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档评价,优秀项目须从严掌握,不超过院项目总数的20%。

2.学生获取的创新学分将计入学生成绩大表。根据项目成员表现情况进行相应计分,最高不超过4个学分。

四、资料存档

各研究项目的《项目结题申请表》、《项目研究总结报告》、《个人总结》、《项目工作记录本》、《经费专用本》、及相关材料由学院统一归档。

请各学院加强对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过程管理”的力度,督促学生认真执行,为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的学生提供支持和便利条件。

第20篇:项目结题申请报告

项目结题申请报告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立项项目《江西民间融资风险防范的研究》,在项目主持人与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学科的专家指导下,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大量收集、整理调研数据,撰写论文,现已完成项目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首先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江西民间融资的现状是什么;它与正规融资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它相对于正规融资有哪些优势;它存在的必然性是什么;它对江西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他的优势,另一方面规范它的活动,防范它的风险,从而使其健康地发展。基于此,本课题分四部分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江西民间融资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说明,包括民间融资的概念、民间融资和正规融资的相互关系、民间融资的特征和规模。通过这个部分,力求对民间融资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完整和清晰的认识。其次,分别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江西民间融资存在的必然性,以加深对其存在必然性的理解。接下来分析了民间融资对江西经济的影响以及民间融资的风险。最后一个部分,就是针对规避风险、发展民间融资而提出的对策建议:第一步,提出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总体原则;第二步,在总体原则之下,针对目前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三步,在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同时,施以相关具体配套措施的改革。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其一,应用ARDL模型检验江西民间融资增量发展的特征事实,利用基于统计学的江西民间融资发展模型和模拟方法,探测江西民间融资的结构转化,推断江西民间融资和潜在风险的关系。其二,将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江西民间融资发展现实相结合,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形成能指导江西民间融资体制改革的系统、完整的应用性理论,填补省内民间融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空白,达到国内相关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三,实现了多手段 1

2 下的制度分析与计量分析结合,拓展民间融资风险防范研究方法的新边界,为江西民间融资风险防范问题研究模式的转换和深化奠定基础,丰富民间融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

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是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辨析出江西民间融资现状下的特征事实,应用了模型来检验江西民间融资假设,构建了江西宏观民间融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利用统计技术推断出了江西民间融资的结构变化,重点研究了江西民间融资风险的成因和防范,为江西市场经济改革、民间融资体系创新及风险防范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现申请结题鉴定。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

2015年11月

大创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大创项目结题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