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4 09:08:3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提高语文素养

充分利用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驾驭母语,已经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普遍关注和深入探究的话题。走进文本解读、体验与感悟,走出文本积累、运用与创造,超越文本形成、发展与内化,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让学生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并借此深化教学改革。

当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的社会流行病,可能已经折射到语文教学上。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的时代,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评价依据。语文教学便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语文课成了“快餐”。这种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还制造了实际意义上的教学泡沫。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毫无意义。难怪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大学生是一群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学生。”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于其语文素养不高。语文素养的提高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不能太讲究功利的。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文化。培养文化人,才是我们母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时代即将到来。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理念的定位是语文改革进入到深层次发展的标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之中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宏观阐述;又从“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健康个性……”等内容进行微观解说。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完全吻合。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母语文化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并伴随语文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

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职业理想。在课程改革氛围下,如何结合语文教学现状,让学生真正畅游美丽的母语世界呢?“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 是其必经的三部曲。我们要引领学生用心去读文本,读每一句段,每一个字,每一幅图,让他们读懂文本,从读中走进文本,又从读中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读懂读薄读会,最终形成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注重阅读体验,把书读懂

语文文本中所选择的每个教学素材,都是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每个教学案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注重阅读体验,把书读懂。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直接体验文本中的人文内涵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为学生走进案例,直接参与情感体验打开方便之门。比如某教师在上《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就充分地利用了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创造,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在背景音乐的基调之中,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爱国情感的形成。教师在整个引导中积极创设情境,层层铺垫,以情导情,以情激情。不仅让学生能够融进具体的情境之中,在情境感悟中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其情激荡着读者的心扉,打动读者的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一次动人心魄的爱国情感教育,给人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触。

(二) 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钻到课文里,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在语言品味和语言训练上多下功夫,从而悉心品味作者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如高尔基的《海燕》,全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景中进行刻画。作品的氛围经过层层渲染后推向了高潮,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获得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 要用欣赏与多元解读的眼光看待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研究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既然我们要运用这些案例来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目标,必须以欣赏与研究的眼光去对待选用的教学案例,如果教师自身对案例研究不透,对案例的内容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很难说能够运用案例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个教学案例,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案例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母语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质美。这样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愫。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诵读,展现作品描写的形象,抓住案例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和“传神之笔”,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走出文本,拓展阅读空间,把书读薄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只依靠课堂中几个案例学习就能学会语言表达与运用是不可能的。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不但要与学生走进文本,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和初步的情感体验;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扩大他们学习空间,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书读薄。

(一) 课内走出文本

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一些延伸练习,以加强课内知识的反馈与运用,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促进学生见多识广,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可加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思考,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竹影》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竹类艺术品推介会”活动,帮助学生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渗透。

(二) 课外走出文本 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余地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运用环境。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这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读书、看报、听广播;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利用现代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

三、超越文本,感悟母语魅力,把书读会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要求博览群书。唐代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说的同样是要多读书,读懂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熏陶感染,增强语言、阅读的解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要带领学生超越文本,走向大语文,走向大社会,感悟母语魅力,把书读会。

(一)要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充分对话,又走出文本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后,还要迁移运用到大语文大社会中去。如在学生学完《云南的歌会》后,就在周末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云南的其他民俗方面的资料。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大量独具特色的资料、图片阅读后,仿照《云南的歌会》的写法进行归类整理,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城市的一种民俗习惯。了解完云南民俗之后,还联系自己家乡实际,出谋划策,立下宏愿,为家乡民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同文化而努力。这样,学生解读文本的作用发挥到了极限。

(二) 要拓展学生视觉空间,召唤学生感悟母语人文内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人。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把书读懂;还要走出文本把书读薄;更要超越文本,把书读会,才能全面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学习母语,靠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熏陶、感悟、内化来获得。因此,语文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和丰富语文课程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运用与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领学生在美丽的母语世界里尽情畅游,感悟母语带来的无穷魅力!

推荐第2篇: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利用“阅读点心”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报告

四年级语文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提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读书”,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将“读书”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二、以课题支点,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切实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真正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唯一途

径。我组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去,在课题的研究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和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在实践中明确: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深入开展科研活动,能够在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密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

三、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牵动学校的发展

围绕课题,我们开展了许多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的活动,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以课题牵动学校的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展语文阅读指导课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我们展示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步骤及方式方法,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活动后我组教师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研讨中明确自己的不足,并撰写教后反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优秀手抄报展示”等等一系列促进学生喜欢读书,善于读书的活动,使我们的校园处处有花香弥漫,到处是书香气息。我们的孩子已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阅读方法,关注阅读效率,展示阅读成果。

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新课程的阅读课教学理念、课程标准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逐步养成了“勤学习、勤反思、勤实践、勤总结”的科研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在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中,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较好的维护,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初步构建了小学课内外阅读课教学的操作样式。一阶段的学习和尝试,大家形成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应该突出“四个注重”的共识。即,注重激励、注重实践、注重反思、注重实效。初步构建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操作样式,及:激发兴趣,推荐书目、教给方法,引导阅读,注重积累,展示成果,积极反思。对提高有效课外阅读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课内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实践平台构建。我们结合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情况,建立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规范性、传统性、针对性、系列性和学科性实践活动平台,以“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不同程度提高了。

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又采用了多种手段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而学生又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

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周学校图书室借书时,人人争着借书,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书或讨论书中的问题。

(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提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开展读好书活动后,学生读的书多了,知识面大大开阔了,分析理解能力也有了提高。在语文课堂中常常有学生说我从某本上读到了什么知识。为同学们解答了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好多学生在课外阅读题考查中独立解题能力提高了。

推荐第3篇:重视阅读教学 提高语文素养

重视阅读教学

提高语文素养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瓮安县第四中学

吴逢军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重视阅读教学是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

一、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习惯

初中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留足、留够自由阅读的时间,那种“视课外阅读为异端”,“唯教师课堂是从”的观念必须放弃。语文教学应当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阅读应当更加突出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能借助工具书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利用网络等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各种资料;语文课堂当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自我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并把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式转化为阅读策略,形成从自身感悟和总结出来的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并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培养学生相关的阅读能力

1、培养判断力

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2、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

- 1

向学生推荐某一精彩文章;语文课堂出示有关“话题”让学生即兴写作短文,收阅后摘其优者,在以后的课堂上让学生朗读以示鼓励,影响全班,营造氛围。如果教室有网络和多媒体,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甄别能力。让学生从“倦学”变为“乐学”。

六、培养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技巧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课外阅读时,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题目,就能抓住文章的灵魂,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体。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主题,如课外短文《月是故乡明》一文,从题目入手分析,可推测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应是借描写明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说明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说明的对象或对象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从题目可推测出文章说明的对象应该是中国石拱桥,说明的中心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如何把握说明的中心内容?考生可沿着题目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注意总说性的语段、过渡性的语段,通常在这样的语段中能找出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或句子。

议论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论述的话题或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谈宽容》、《说天才》,这些题目是作者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宽容是一种美德》、《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这些题目是作者对“宽容”和“天才”的看法,即论点。由此可见,论题包含着论点,以论题为线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论点。抓住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读 者》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5 第二期

(2)、《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沈丽芹.、2008

(3)《浅谈报刊杂志作为有效拓展语文阅读的功能》(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2010-06-12

推荐第4篇: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改革,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增添生活情趣,我校小学

一、

二、三年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语文学科活动,充满浓浓韵味的语文学科活动,为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活动一:“诵读经典,规范书写”

小学一年级以诵读经典诗文,陶冶儿童高雅情趣,帮助学生读书明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在浓浓的韵味中,培养了学生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结合这一主题开展的书写展览,使学生逐步形成端正书写态度,规范汉字的书写的文化氛围。

活动二:“展我风采,炫我童年,诗歌朗诵比赛”

在二年级的诵读比赛现场,学生们情绪昂扬,高潮迭起,掌声如潮,师生们深深为诗歌的无穷魅力所迷醉,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这次诗歌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对推进素质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活动三:“语文知识综合素质大赛”

语文是一切学科之母,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三年级组织的这次大赛促使同学们提高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对提高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次竞赛,目的是为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本次低年级语文学科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爱学、乐学的书香氛围,在形式生动的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快乐,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推进了我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推荐第5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刚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作出了如下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个解说中,显然“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语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使他们不断地成长、成熟、发展。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为学生长大以后融入社会、能够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自我发展不可缺的基本修养,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分别从培养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树立自己大语文观,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方法,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章可寻,重在方法的掌握。

一、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语文产 1

生浓厚兴趣了,他们就会主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会很快提高他们的学习素养。

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第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既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可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兄弟姐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热爱老师、信任老师。《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当学生喜欢上老师了,他们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上的课。第二,在课堂上注重精讲精练,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在课堂中不仅仅获得知识,好要让学生在人群中想获得别人的欣赏、尊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精讲,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他们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第三,课堂上要美起来。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老师。课堂上,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而自信的目光,饱满的热情,漂亮的书法等等把学生吸引到身边来,和同学们一起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美的课堂来。

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是个性发挥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让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语文学习就会越感兴趣,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有关资料,从而能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这样课前预习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抓住关键词、句,充分明白对方讲话意思。

(三)在平等的气氛中让学生大胆说、积极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在家庭中、社会上,要鼓励学生与人积极交流,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很多的语文信息,语言表达也会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从写作中,我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感情。从读学写,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只有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实,学生说话、写话才会感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首要条件之一,任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花多些力气去引导学生早些进入课外的阅读层面,这样小学生一旦进入初中之后,他们就会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会提高得很快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认真写、大量写。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更是比积累和阅读难得多。多写并不是写的作文篇幅长,而是注重用笔写下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一字一句。从学生开始识字写词开始,就要求他们有意注意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主动摘抄并背诵积累。积累字词句,积累语文素养,积累语文中的情感。一个不懂文字的人是很难说他的语文水平很高的;一个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是很难读懂别人写的文章的;一个不会理解文章中别人的情感的人,是很难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所以语文的积累,从小学做起是更加重要的,只有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许许多多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水平。因此语文积累就应从小学开始。

三、树立大语文观

学习语文,一定要把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好。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阵地,需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与教育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语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还要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大事或反映中学生生活的身边的小事来学习。从方法上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进行,如演讲、讲故事、朗读、看电影、排话剧、搞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等等。从途径上,可以从课堂走出去,与家庭、社会这种大课堂结合起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们就像刚刚学习飞翔的小鸟,无论他们将来长大是雄鹰,还是小小的麻雀,这些不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通过学习,能够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能够经受住风雨,享受蓝天的广阔与美丽。

通过这一次学习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谢谢您——陈校长。

补充:

面对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很多。他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我个人觉得孩子们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事情,例如:李刚之子的撞人事件,不仅不及时救助伤者,还扬言“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开车打人,还扬言“谁敢告我”;当老人病倒在街上没人敢上前救助等等,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我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今社会,为什么?是那些孩子缺少家庭的温

暖,缺少物质财富吗?不是的!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还应该是对孩子们进行孩子们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这只是我的一点思考。再一次衷心的谢谢您,陈校长!

推荐第6篇:浅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界经常争论的话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小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作了一下小结:

(一)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从而使学习语文成为心理负担。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更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四)树立“大语文”的概念

什么是“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走出书本、课堂,还要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浸润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收获。反过来,文本诸多因素的潜移默化造就的理性思维又会自觉地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审美、探究的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推荐第7篇: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昭平县马江中学 林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在他的脑力劳动中没有死记硬背,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可是在我们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图书设备不健全,不能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小学生的家庭阅读状况就更差了,绝大部分小学生家庭没有专门的书房或其他专供阅读的场所,私人藏书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是优秀作文选,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另外,有的农村集镇连一家正规的新华书店都没有。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农村小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那么我们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就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以读书活动为主导”的校园文化。

每天早晨,让全体学生朗诵半小时的中华经典、国学精粹以及优秀的新诗篇章;每天中午,让全校师生安静地阅读二十分钟经典童话或教育类文章;每周三篇日记,鼓励学生总结、反思个人的收获与不足,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晨诵——午读——暮省”的学习新方式。在这种共读共写的校园文化气息里,让孩子们开始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热爱读书,这种通过整体环境的提升达到教育目的的育人方式,要远胜于机械的应试教育。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200本;要有图书质量上的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丰富,有益于其成长;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须有健全的制度保证。

三、发挥教师的作用

语文教师首先要勤于读书,在教师自身读好书、好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做好读书方法的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有计划的进行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班级、家庭读书氛围,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四、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

将阅读指导结合教师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落实到每个年级。教师要求学生以背诵诗歌、优秀诗文目标。专门阅读指导老师做到中午与学生一起看书。老师们在教室里布置识字角,让识字帮助阅读,以阅读促进识字。课外让学生以剪贴本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要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除中午为自由阅读时间外,每周还抽一节课为大阅读课,开始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尝试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还按月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共同阅读书目,以便于指导阅读与交流。还要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同时心精心布置教室,营造书香氛围。老师们鼓励学生到校图书室借书。该年段重视读书笔记检查反馈。读书笔记要求非常具体,每周2篇,每篇包括6个好词,3个好句,1个好段,还要写上“我的感想”。老师要不但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动笔,还要把学生作品整理成册。以便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就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向学校要时间,向老师要时间,向家长要时间,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如:成语故事赛、诗歌朗诵、评比阅读之星等。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自备摘抄本,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要求每周3篇。最后要形成阅读反馈形成制度,每天背一首古诗,每两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每月评一次阅读之星。本学期开展一次“读名著,讲名著”主题活动,一次年段课本剧表演,不定期手抄报展示。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自备笔记本,除摘录好的句段外,练习写读后感。

五、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

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加强阅读交流,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班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校黑板报每学期出2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班刊每期须有1/4内容反映阅读活动。

3、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大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评选书香小博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

六、加强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

要将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要求阅读指导教师:每学期上两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主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要求、阅读内容等;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学生在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要有记录;每学期要有课外阅读活动的总结;要加强读书笔记的检查,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

推荐第8篇:培养语感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语感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专/潜锡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感实践、重视语感分析,落实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习得

语感来自积累。从历史上看,除极个别的“神童”之外,任何一位文学文化大师都是饱学之士。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法,可见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怎样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积累文字的过程中来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教师进课堂前让学生齐读或齐背古诗词,每周一篇。内容是附录中的古诗词及师生推荐的优秀诗作。通过这一环节,毋需其它时间,学生就可以把该背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

(二)、在黑板上设立名人名言专栏,由学生根据学号轮流上来写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把他们推荐给大家。每天上语文课前,这个同学就领着大家念一下,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其他同学把这些记录在自己的摘记本上。当天的内容当天记,并且把他读熟,甚至会背。这个活动全班参与,不仅练了字,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而且还可以让名人的深邃思想在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做好摘记。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主要在课后落实。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做好抽查督促工作。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篇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总之,要造就语文这座金字塔,大脑中总是要积累一些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形成更多的概念、判断。要把记忆背诵佳作名篇、典范文章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名篇佳作、典范文章是作者思维敏捷、条理明晰的直接反映,学生通过学习,特别是记忆背诵这些文章或诗篇,可以从中学习并进而掌握更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提高语感能力。

二、加强语感实践,体验语言韵味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前说话

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由学生自定,可以说说新闻,可以谈谈趣事,可以说一则笑话,也可以读一篇佳作,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不要小看这“课前三分钟说话”,它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首先,因为语文是一门外延十分宽广的学科,需要创建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学语文的广阔天地,千方百计地拓宽语文内容、形式和渠道,给学生开发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营造一块富有人文内涵的沃土。课前三分钟说话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兴趣,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观察和表达中渗透语感训练。通过说新闻,谈趣事,说笑话,读佳作等活动,让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加强语感培养的效果。

其次,通过说话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因为我们要求学生说话说得清晰、准确、得体,注意衔接与过渡,注意语气的贯通与变化,让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注意话语的情味,学会含蓄地表述个人的请求与意见,达到委婉含蓄的效果。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感能力。

(二)重视课文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七年级上册的《春》、《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由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教师范读前,应给学生布置任务,这样学生会听得更认真。当然也可以放课文录音。但我觉得教师范读的效果更好,学生听得更认真,他们还会对你的朗读加以评点。评点的过程也就是他们自己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

(2)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投入诵读。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更准确、更细腻、更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齐读、小组读、学生个别读,各种方式综合运用,教师再运用一些小技艺(如朗读比赛),学生朗读热情会高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诗歌时,我就经常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诗歌内容,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感情,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操。

(3)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笔者在教读时,引导学生反复有事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技艺指导,尤其是重音的处理,让学生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写作训练。“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三、加强语感分析,感受人文精神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加强语感分析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揣摩、品味语言

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每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对精彩语句做点评极有必要。或由学生自己选择精彩语句、语段作评点,或由老师圈定重点语句让学生思考分析,或由学生质疑提问全班一起探讨。不论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对这一点,我的做法是:

1、依据语境,解读语意。指导学生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不要孤立地去揣摩。如理解,《风筝》中的“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一句,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理解了。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2、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一篇文章的写作是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如《风筝》一文中的“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此句的深意。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的中国,正是“严冬时节”,一片肃杀,封建思想有形无形的摧残着人,结合这点,就容易理解这一句了。

3、结合修辞方法,分析句子含义。如理解《风筝》中“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一句,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扼杀游戏,就是扼杀天性。

4、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的《背景》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二)挖掘作品人文内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摘自《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文素养是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如何重视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语文教师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语言,挖掘文章蕴涵的有教育意义的人文内涵,让语文教学闪射人性之光。具体方法有:

1、联系法。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谈谈学了文章后的感受。如学《斑羚飞渡》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可让学生畅谈自己学了本文后的收获。从“草率、鲁莽、不自量力”的老斑羚身上,从坚定、果敢、从容的镰刀头羊身上,从为了年轻一代的生命,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的老斑羚身上,从自觉、从容、无畏的中壮年斑羚身上,从年轻斑羚身上,从猎人身上……学生都能悟得许多道理。

2、设置情境法。即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的一种方法。同样以《斑羚飞渡》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你就是这群斑羚中的一员(老年斑羚、中壮年斑羚、年轻斑羚任选其一)你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让学生切身感受当时悲壮的场面,体会斑羚牺牲精神的可贵。

3、类比法。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像斑羚一样--同样具有牺牲精神的人物的表现及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感人的画面,如利用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走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官兵们,奋战在SARS最前线的医生护士们……用他们的奉献精神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一次洗礼。

4、对比法。教师可以引导把现实生活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仍以《斑羚飞渡》为例:温顺的斑羚可以为保护物种从容走向死亡,而制造了千千万万劳动工具的人类呢,在动物面前就不感到惭愧吗?斑羚们没有意识,没有思维,没有像我们人类用以交流的发达语言,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后代的生存而去主动牺牲生命,“心甘情愿”的,“从容”地走向死亡。想想我们现在,不要说是生死关头,就是日常生活,是否都愿意为了集体为了他人,而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呢?大头娃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那些利益熏心、无视别人生命、主宰别人生死的牛奶制造商!面对溺水而亡的扔在岸边的孩童,大人孩子竟可以如此“从容”、“坦然”的就在死去孩子的周围水域边嬉戏(2004年7月22日浙江1818黄金眼真实再现)!漠视生命的这份“超脱”让我们震憾于人性的沦落!诸如此类的卑鄙、沦落、丧失人性的底线难道不该让我们去捍卫?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次文本的“思品”挖掘胜过枯燥的感恩教育,胜过形式主义的社会实践。通过对比,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有对过去的反思和对以后行动的深层次的思考,面对人性的生死考验,人类又该怎样体现一种精神?面对周围的险境,人类又该怎样体现一种精神?面对周围的险境,我们又如何去学会生存?……这就是《斑羚飞渡》这一课的思想教育价值。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但绝非就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能包容一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这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地研究、探索、提高、升华,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策略

现代初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自尊心强,喜好表现。在他们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思想。其语言的表达,关注的焦点、行为方式,都有很强的时代感。他们心中有许多“情绪”需要向社会、向他人渲泄和表达。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如: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收集两篇精彩文段,并在空白处写上些鉴赏文字,每次双休日收上来检查,发现好的“文章”或鉴赏文字在课上介绍并表扬,课后大家传阅,或上“壁报”供大家赏读。如将自己的“情绪”以写作形式表达出来,不但对“情绪”起到舒缓调节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创造学生学语文、爱生活、爱作文的文学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

一、激发真情实感,唤醒写作欲望。

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需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是引导学生道真情、说实话,提倡写心理话,作“心里文”,树立好文章应该由“心”而发,表达心灵的思想。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与做人的真谛也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所以作文与做人应该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也就是学做人的过程;教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教做人的过程。写文章不是做文字游戏,作文就是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心里所想、亲身经历的。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让真挚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文章应出自天然,只有“真”,才能“善”和“美”。二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己的文风。平时作文示范课时多念一些个性化的作文,不同风格的作文,启发学生了解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再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

二、激励“用心”生活,记录自我真情。

许多中学生作文时感到生活范围狭窄,所以无事可记;生活单调枯燥,所以

无情可抒。学生生活确实不够丰富,不够宽广,不够波澜起伏。平凡的生活正是文学最好的素材,坚定学生写作身边生活的信心。学生对世界的感触,可能不成熟,但绝对不单调。但是中学生大多不敢写自己的情感,觉得格调不高,觉得人物形象不完美。要让他们重新认识:生活小事、自己的情感才应该是自己文字的主体,才可以表达成很好的文字。写作实践既需要社会生活的砺炼,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练,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深入生活,绝不当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多留心观察,多分析、多总结、多积累。生活中到处有美,只有用心才能发现,才能有所收获。社会生活色彩纷呈,变幻莫测,但课堂时间有限,课本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又较少,只有带领学生涉猎课外,才能扩展视野,增强兴趣。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训练,给学生口头锻炼的机会。内容不限,可以讲个笑话,说件新闻,邻里趣事,自我介绍等;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如链接成语、对对联、猜谜语、编歇后语和小故事等;举办诗文朗诵比赛、表演小品相声等。

三、以“趣”促“导”,反思提升。

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也有自己的兴趣对象。他们对回忆性的文章多数不擅长,而当下发生的事可以写得津津有味。他们可能不喜欢鲁迅却不能拒绝韩寒,不喜欢《红楼梦》,却痴迷《哈里波特》,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压制或轻视。应该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尽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试着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处与缺陷,多与学生平等地沟通。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提高都在有裨益。同时可以尝试播放一些世界名著的电影录像,阅读一些世界名著的片断,慢慢启发他们欣赏高雅的能力。比如:讲读课随机变成观察课、作文课,并及时拟出不同侧面的题目,让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学生能不兴趣盎然、全心投入,挥洒成文吗?从写作中得到美的享受,无疑激发了调动了学生写作潜能,丰富了学生头脑,充实了学生写作素材。

四、互改互讲,共同提高。 重视学生的作文实践,还要关注学生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复千篇1律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全批全改,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边看都不看一眼,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教学中我发现叫学生结对子或以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兴趣很浓,觉得过瘾,于是我就试行了。但在学生活动中,我绝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告诉学生首先要纵观全篇,整体评判,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抄写等。其次,着眼局部,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减少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同学之间还增强了团结,加深了理解和友谊。评改的步骤如下: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择优拿到全班念,师生共同评判,让大家充分发言,说明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删改,最后教师择优出专栏或投寄报社。这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搞下去,就不愁文章稿不好了。

总之,激发学生自发地或或自觉地投入写作实践,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动力,是使他们感受到写作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

对“语文课内学习法”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思考

语文课内学习法,是安徽省无为县教育局教研室盛书山老师主持的一项初中语文国家级课题。课题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探索学法,确定教法,构建了“读----问----试----评”的课内语文学习模式。四个环节中,“读”是“问”“试”的基础和前提;“问”是对“读”深化和扩展;“试”是解决“读”与“问”中的问题,检验本节课学习的得与失;“评”是对“读”“问”“试”过程与结果的评价。

语文课内学习法的主要理念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其教学的主要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积极参加课内语文实践活动。落实理念和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到位发挥。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以为应在“导”上做文章:导读,导思----导问,导疑----导试,导练----导评,导结。

一、导读,导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阅读教学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此句,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目标反复读书、带着问题反复思考。朗读要书声琅琅、念念有辞。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明确“读”的目标、层次,设计“读”的方法;指明“思”的内容、要求,引导“思”的路径、方法等。至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读”“思”创造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导问,导疑

语文教学,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指引质疑的途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读”、“试”、“评”时,才能真正激发参与的意识、态度。如果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问题转,就无主体性可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先有“疑”后有“问”,先有“问”后有“试”,再产生新“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启发诱导学生“疑”、“问”上着力。学生从不会疑、不会问到学会疑、学会问,到善疑善问,有一个过程。这个能力形成的过程,无疑离不了教师的启发、疏导。

l.要抓好预习思疑、自读质疑环节的教学,教会学生思疑质疑。引导学生求疑于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易错处和无疑处。

2.要在“导问”时,组织学生梳理所提问题,找出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值得讨论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3.要根据学生梳理出的问题,组织“试”(讨论、交流),针对点拨、指导。做到学生质疑与教师“导疑、导问”有机结合,质疑与解疑结合,“问”与“试”结合。

4.要重视习惯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想边卷点勾划的习惯等。

三、导试,导练

组织学生针对所提问题讨论、探究,析疑、解疑,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精要恰当的引导、点拨上。既要把握准讨论、探究的质与向,即紧紧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又要控制好讨论、探究的量与度,做到少而精,不面面俱到,做到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

(一)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补充,要议论纷纷、凿凿有据。要想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探究,问题就不能多,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精要,就不能浅显或艰深。一般可以围绕梳理好的学生所提问题,围绕课后的思考题(两者常常是统一的)。

(二)学生能通过讨论、探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诱导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引导、点拨,一定要在学生理解不了不讲就影响讨论、探究时,要在学生应当理解而未能理解的地方。

(三)要把教师的活动大幅度减下来,在“试”的时间、量、面上都予以保证。

l.每节课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试”(读写听说,合作探究)。

2.要特别重视“试”的质量,调动学生“试”的积极性是关键所在。因此,要主要根据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教学。 3.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试”。建议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保证全员参与。

四、导评,导结

现代认识学指出,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并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司马贺语)。可见,对“读”“问”“试”的情况进行评价判断、归纳小结,应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的事。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指导学生评判,作结,保留正确的,符合要求的,舍弃多余的或不合要求的,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虽有一些教师注意到“导评”、“导结”,但不“到位”。为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对“读”“问”“试”的情况评价判断,作出结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到位。

1.实行多元评价,学生可以评同学,也可以评老师。

2.突出评价重点,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如果“评”面面俱到,必然蜻蜓点水,无法深入,评价也就徒有形式,是低效或无效活动,还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构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

科学、有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最强音,要使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与社会同步,我认为必须构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进而展示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最独特的个性魅力,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学、文化教学科学有效地向前迈进。

语文是语言(字、词、句、段、篇、题等)、文学(诗、词、曲、联、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化(文史、文体、时代沿革、价值观、人生观等)的统一体,同时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还是人技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的统一体。我们清楚:双基要渗透人技教育;整体感悟要通过作品的文学体悟渗透人生教育;而文化贯穿在语言、文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其间各处无不渗透着人格教育。文化意识及文化内容的归纳提炼,体现在大中小学的任何学科的教学当中。

从事语文教学与语文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引领学生并要求他们努力“爬”上文化高坡,在中小学阶段埋下文化的种子并使之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即把语文的学习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掌握了语言,有了些许语言修养,只能算是活着;鉴赏了文学,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可以称得上懂得了生活;而真正把握和汲取了文化,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涵养,并能够把有价值的知识,学问的方法形成一个体系(滋养心灵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使人生提高一个境界,让属于人的灵魂与精神层面更趋于丰富与厚重。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发展地做到善教乐学呢?

我认为,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语文的本质。科学,通常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语文教育教学主要承担的是训练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学思维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思维品质,厉炼情感脉路,提高精神境界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语文教学中,狠抓文化的提炼与总结(每篇文章专家选材入本的主要依据是她的文化价值,是她的健康积极有价值的时代感或超前性),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并得以净化与升华,同时让民族基本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其次,应努力追求应用精讲多练,事半功倍的方法,练准练全句段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再次,应树立简洁明了的教学观,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重点难点的制定上下功夫。做到长文讲短,短文讲透,掘深。因为,科学的内涵绝不只是某些人认为的现代科技,课件进课堂。科学,精确地表达应该是:简单、简洁、合理、有效,并具有发展性。它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第四,应注重语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运用所学语文的各方面知识,活学活用。第五,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与提高语文能力有密切关系的字法、书法、词法、句法、文法、章法、听法、说法、读法、讲法等,让“法”深入学生内心,依“法”学,依“法”练,要练得科学、规范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趋于“规范”、“合理”;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形式逻辑(概念、判断、推理)的基础知识与辩证逻辑(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六,树立与坚定如下几个观点或者观念:

1、“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提倡用例讲“道”。

2、把语文课上成讲读----感悟----训练课,枯燥的文章讲出(“嚼”出)味道来;感性强的文章总结出智慧来,理性强的作品再讲得透彻些。

3、让一方摆脱对另一方的依附,即“教是为了不教”。要牢固树立此观念,讲学法,导疑难,求消化,追融通。

4、强调研究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式,狠抓预习(如何提问,如何引“悱”与引“愤”);研究课上学习的方式、方法、教法(如何“启”,如何“发”),板书设计及训练内容的科学有效;研究课后温习内容的要求与达到的目标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在新的形势下努力增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练内功意识。在科学、有效发展的旗帜下,练就哲睿,深邃的教脑;练实严谨务实的教风;练熟亲和质朴的教态。重新塑造与铸就传承语言、文学、文化,播撒真、美、善的教魂。携手共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以期创造出祖国汉语言文学,文化教育的辉煌灿烂的明天。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 10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 ----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我首先朗读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转入正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又如,《小桔灯》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就能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化。

(六)“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只是理化课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实验员。用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课上,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来变魔术。哗!语文教师变魔术,学生的心儿一下被“吊”起。于是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马上变蓝,又放进醋里,又变红,学生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又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我也采用实验导入,既诱发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 ----白色恐怖下采取的秘密革命活动。因此,实验导入新课不愧是一种“催化剂”。

(七)“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人民的勤务员》导入就讲述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 ----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九)“讲文学史”导入法

许多文学家的感人的事迹,不但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榆钱饭》一课,作者刘绍棠,当我介绍到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 1953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朱自清“抵制日货”,“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迹,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等等,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文学的共鸣。

(十)“幻灯投影”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既可用“语感传送”法,又可用图示的直观法,还可用白求恩事迹导入。这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笔”,又扣“心弦”。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 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再者,对于可供操作的导入,为保证课堂质量,要精心设计,有时还需预演摹拟,做到“万无一失”。

总之,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尊重学生个性,构建和谐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阅读过程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让学生有独立的思想,鼓励学生求同的时候,更应鼓励学生求异!我们应该认为不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说,我不懂!教会学生说,我还有不同意见!教会学生说,我不赞成!”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读课文时,有人习惯于默读,有人习惯于轻声读,有人却习惯于大声朗读。在对问题的探讨上有人习惯于独立思考,有人习惯于合作讨论。在表达感情上,有人习惯于用富有情感的朗读,有人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有人却用写心得的方式。每一种方式的选择,对于他本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以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我在教学诗两首时让学生朗读时就注重了这一点,学生有的大声朗读,有的轻声朗读,有的合作朗读,效果很好。

让学生走进 “作业超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然也是作业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应该让他们从“统一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权自我选择作业方法、自我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让他们的个性在自主作业的舞台上飞扬。比如: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在“作业超市”里自由选择。认知性作业、能力性作业、智力性作业、批判性作业、听辩训练、抄写、朗读、口语交际、写作构建起“作业超市”,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自由选择。即使是同一内容的题目也应分出层次,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找()住了。分三个层次的要求: A所填的词句,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B所填的词句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填;C所填的词句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 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零距离接触,沟通无障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经常询问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的感受。蹲下来听一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一评课,对我们应该很有好处。学生经常问我老师你能读读吗,老师你能背下来吗?刚开始时我觉得不自然,可时间长了,就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了。反而对我的背功大有帮助。还真得感谢这帮孩子们。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我激发学生从课本插图入手,通过自己读,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让他们自己从课文中找证据,分析出图上的人物的身份。大家的思维活跃,不断碰撞出火花,甚至有的挣的面红耳赤。有的同学认为文中出现了四位作家,有的则认为是五位。确定后面站着的是漠伯桑后,我给其余作家标上代号(按从右至左顺序) A、B、C、D,给大家时间,根据文中的描写,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谁?学生说出各自答案,意见出现分歧。有的同学认为A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有的学生说也可能是屠格涅夫“高卢式的大胡子”是八字胡。另一个学生说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因为书上说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发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四、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A找到课文与生活的结合点,把学生带入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幅总理画像,一段哀乐,就能把学生带入沉痛之中。B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桂林山水》可以组织学生为桂林设计广告语活动;教学《田忌赛马》时可以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赛马现场直播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落花生》时设计辩论:是做苹果一样的人好,还是做花生一样的人好?C生活语文的介入,如公园文化、街道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商场文化、家庭文化、寝室文化等等。一位教师组织学生上街学语文,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新思路

作为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切不可把 “放养”当活动,把“随意”当开放,把“不管”当研究,简单地把“四人小组”当合作。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自学、分析、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不必过分理性化、标准化,而更多地从人本、文本的角度去评价,使学生慢慢积聚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感悟到祖国语文的魅力。有两句话很有名,一句是:“告诉我的我会忘掉,展示给我看的我可能会记住,参与其中的我会真正理解。”另一句是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的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由此得出: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更多是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理解、应用,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之方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 ,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 后 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 ,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 时 老师再进行点评 ,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 ,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2]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古诗文阅读教学激趣之法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 高战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二、诵读激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如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就不言而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经过老师略加点拨,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三、活动激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如教学《核舟记》,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画具,课堂上通过记忆把“核舟”画出来。许多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但也有些学生说“太难了”,“让我们看看书吧”。在学生充满求知欲时,老师允许他们看一会儿书,蓄足的势一下子变成旺盛的活力,由兴趣转化为想学,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转化为会学,学生很快就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四、竞争激趣。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我在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在班中诵读赛,竞争参赛资格。班中还举行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给搜集得多的同学加平时素质量化得分。还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并通过评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多查找资料。同学们各显神通,有一种在知识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他们在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参与积极状态和兴趣程度。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想象激趣。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温庭筠《梦江南》的教学,抓住“独”、“倚”、“脉脉”等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终日呆立楼头,仔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面对着江水悠悠,夕阳依依离去,总是失望惆怅。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的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鱼我所欲也》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孟子“性善论”的讨论,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质疑激趣。“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为了启发学生有大进,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首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需要教师的鼓励,因为大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既怕老师瞧不起自己,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那怕是提出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也要给以充分肯定。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在学习中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第三,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设疑、质疑的基本方法可以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三是“为什么”。就一篇古诗文而言,可从字词、句式、结构、主旨、语言特点等方面设疑、质疑。这样能使学生有疑可质,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七、板书激趣。板书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诵读。因此板书的原则必须忠于文本,突出重点,易于背诵。如苏轼《江城子》可设计如下板书: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射猎老虎 比孙权 建功立业 射天狼 比魏尚 抵抗侵略

根据不同诗文内容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可树状、网状、表格、图画等。如果是比较、总结性质的可用表格,语文知识结构可用树状。如教第五册第 25课《诗词五首》总结时,可将“作品、作者、体例、出处”等内容用表格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还可学习魏书生老师“懒”的做法,故意将一些易错的字不写或写错,让学生填写或改正,激发学生改错别字的习惯。有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归纳内容、写段意等可由学生板书。这些都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八、教态激趣。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语言等都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试想,如果教师上课时无精打采,学生能兴致勃勃吗?上课时要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满怀信心,即使再累,也要振作精神。讲课时语言要富于变化,并伴随一些手势、表情。朗读时语调抑郁顿挫,语速适度调节,感情真挚等都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辅佐教学,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于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我在这里只是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浅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创造欲。创造力来自于对理想和未来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入迷,来自于忘我的浓厚的兴趣。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有着很强好奇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可见好奇心和兴趣是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和创造兴趣,点燃起他们创造的火花,有计划地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创造的种子,逐渐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教学讲读课文《愚公移山》时,学生会好奇地问,愚公带领全家人去移挡在自己屋前的两座大山,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方法 ---- 搬家呢?这时,学生都感到很新奇,疑问促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转化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爱动脑筋,然后请同学们共同探讨原因,再予以点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如果一开始教师采取的是批评的态度,批评学生上课打岔,那么以后学生就不爱提问题了,自然也不会去思考更多的问题。这样,创造性思维便受到抑制。

二、打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以作文教学为例,例如让七年级学生写一篇作文 ---- 《暴雨下》,体裁、内容不限。有的学生写的是下暴雨时激烈的场面;有的学生写的是暴雨下发生的一件事;有的由暴雨想起一件往事或一个人……他们各展其才,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想法,并且要经常设置一些富有创意、想象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来训练学生。比如念一篇设置了悬念的小说开头部分给学生听,然后请学生猜猜后面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学生的答案越奇怪,越有想象力就越好。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独特性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有卓识,有新见解、新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特点往往体现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等。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1、解放思想,培养质疑习惯。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如果学生养成了善于发问质疑的习惯,那么就对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在教学时教师应解放畏首畏尾的思想,要鼓励学生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即便是荒唐可笑不合情理的错误解答也不要挖苦学生,应尊重学生敢于质疑精神,允许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维方式,老师都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声中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

2、传授方法,提高质疑水平。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实际和不着边际的滥问。以思想内容为例,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章表达的中心去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质疑水平。如《伟人细胞》一课,就有同学提出极有思想价值的问题,“„自领破书\'这个故事中,贾里说:„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会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你赞成他的说法吗?我们如何安慰他……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无不体现着独立思考、深入读书的主动求知心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四、激发想象,挖掘创造源泉。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

(一)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发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过程中,既要教给观察方法,又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如指导观察蜜蜂,可以想到蜜蜂勤劳、无私奉献的特点,由此还可以想到勤劳、无私奉献的人民用智慧的双手进行现代化建设……

(二)通过阅读教学培养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又通过想象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意象。如教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老师进一步问“如果请你为哈尔威船长立碑撰文,你会写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哈尔威船长永垂不朽!”有的说“您把死留给自己,把平安送给别人!”有的说“您和日月同光,您与海洋长存!”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展开了想象,进行了创造性思维。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情景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文改写成现代散文等,都可以作为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培养想象,挖掘创新的好方法。

(三)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习作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过《我们家的男子汉》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男子汉,并描绘 20 年后的蓝图……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改编、续写、扩写、科幻作文等等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从而挖掘他们创造的源泉。

五、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伴、相辅、相长的。当学生想到的事情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而当他想出来的事情能做到、能实现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反之,如果想出来的事情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没有实践的能力,那么,时间长了其创造兴趣就会慢慢地淡化或泯灭。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如学完《柳叶儿》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们去采摘柳叶,并开展炒菜做饭竞赛。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在欢乐的笑声里,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既体味到了本文中心,又锻炼了动手创造能力。也可举行有关语文的游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学生自办手抄报、自编自演课本剧、开展社会调查、自办图书角、自办校园广播电视节目、举办手工制作展、小发明展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让学生多感观参与,充分体验创造性劳动的艰辛和喜悦,充分展示他们创造性劳动成果,让成就感激励他们在创造活动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另外教师也应不断为自身充电,强化身教魅力。身教重于言传,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有使命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智慧是无穷的,老师是他们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另一方面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在备、讲、批、辅等环节推陈出新,展示自己设计的新教具,揭示解题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沐浴的阳光每天都是新鲜的。教师的自身显示出了创新的魅力,催化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

初中语文课四课型教学法初探

----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尝试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曾一度令教师厌烦,学生头痛。“上课讲课文,复习背课文,考试写课文。考后忘课文。”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窒息了语文课应有的生命力,面对这一现象,我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初步尝试了“阅读 --讨论--解惑--探索”四课型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以主人姿态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所谓四课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各部分的固有顺序,把教材分为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都依次经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构成一种课型,简称“四课型”,下面我将四课型的操作要点阐述如下: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

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 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邓稼先》一文时,首先放几张关于人造卫星升空时的片子--(自制的课件),然后教师对照片子有声有色地向学生讲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经过,再引导学生回想2003年10月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场面阅读本文,从而激发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和崇敬,使阅读在美好的气氛中起步。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

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

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针对学生在讲解《藤野先生》一文时,展示了关于敬佩教师的几幅画面(自制的课件):有名人敬师的,有少先队员敬师的;有解放军战士敬师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鲁迅敬师的原因。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第四、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如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时,先出示四幅图画 --(自制的课件)即课前预习中的四幅画,让同学们找出正确答案,再学习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讨论,要求:找出文中的一个观点谈看法,必须用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找出文中的观点“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举了居里夫人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有的同学举了伽利略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还有的同学举哥白尼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围绕“读书有害还是有益”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的同学则认为:“读书能使人走向歧途,因为不好的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两中不同的意见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时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和诱发:读好书,如沐春风;读坏书,如饮鸩酒。这种课堂讨论活动既有学生之间的交锋,又有师生之间的争论,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能力。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首先放投影有关安塞腰鼓的图片(教师自制的),再让学生思考:平时你见过安塞腰鼓吗?你打过它吗?打鼓的都是些什么人?打鼓的那个场面你见过吗?如果没见过,想见吗 ?等等,这样便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本文。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在学习《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学生提出“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它为什么发誓言?如果不会,那又是谁发出的誓言?他发出了什么誓言?”于是出示图片并讲清本文的要点:原来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时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为东北的土地所发出的誓言,在讲清本文要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使学生澄清了模糊的认识,同时也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放几幅有关的图片(自制的课件) --如果你遇到一个孩子在一个危险的山崖上进退两难时,你如何让他下来?学习课文后再组织学生围绕“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会怎么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怎样处理?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进行专题探索。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既谈出了自己的做法,又写出了受到的启发,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使学生对困难的处理有了正确的方法,同时也懂得了生活的哲理。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第三、单元小结及写小论文。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每单元的知识序列纵横结构,写出学习每一个单元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初步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学习《斑羚飞渡》一文后,有的学生把体会小结融为一体,写出《生命的永恒》读后感,有的则写出《我看镰刀头羊》,而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后,他们又写出了我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看法等,这些,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体会,在知识上反映出的小论文。它大大的激发了学生自学的热情。

运用“四课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觉悟;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绘画解说式语文教学法

一、绘画解说的基本含义

绘画是指学生依据课文的言语去感受体会作者所创设的物象以及意境乃至人物情绪,然后进行想象、制作加工,再创造成图画的过程。

解说是指对绘画中难以绘出的内容或已经给出图画但不甚满意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以展示自己头脑中的丰富图画。

绘画解说法所依据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是多元的,它可以依据全文的内容而绘制一个全景团,也可以依据某一重点、难点内容而绘制一个局部,还可以依据某一人物而绘制一个特写……该法对调动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薪的教学模式。

二、绘画与老师板书的鳌异

1、主体不同

板书是老师为了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而书写的内容,老师的板书虽具有强化印象、提纲契领的作用,但在这一活动中,老师是绝对的主角,板书的一切内容皆出自老师的手,学生只有坐在那里看老师写,然后自己跟着抄的义务,而无参与板书的权利,长此以往,老师的思维是发达了,而学生的思维难免要僵化一些,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思维的培养。

而绘画则不同,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动手(可以在黑板上绘。也可以在自己座位上绘),老师只是提示学生或启发学生,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手脚放开了,思维搞活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再加上绘画后的补充用说,说的能力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2、形式不同

老师的板书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用汉字来表意,也就是说老师将重点、难点的相关内容书写在黑板上,而这些内容的深层意象却表达不出来。如,某一段的文字表达了主人公的。恐惧状态,老师板书“恐惧”二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表象、“恐惧”的具体状况却无法表现。但每个的心中却存在着恐惧的具体形象,换句话说,学生的心中却能将“恐惧”这一特点形象化,它可以是浑身的颤抖,可以是目光的呆滞,可以是面部肌肉的紧缩扭曲……而这一层的形象,文字板书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尽管每一个人的心中形象是不同的,但只要能够表达出来,即使表达得不怎么完美,也已经比停留在汉字字面上也前进了一步,这前进了的一步就已经够了。绘画是将文字转换成意象再转换线条来表注意思的,即文字 ----意象----线条意图,过程虽然复杂了,但思维却活跃了,思索也深刻了。动动手了,创新也就开始了。

3、结果不同 老师的板书,只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知识,你没有再创造的权利,老师学生只是停留在诠释裸文内容的浅层次上,而这种理解如果是在老师启发下进行的话,用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在老师的满堂灌,恐怕只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理解”恐怕也就值得怀疑了,而绘画法是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学生必须先动脑筋理解课文然后才能进行创造,所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做法必须摒弃,而应在老师的点拨之下,主动地去思考,最后再创造,从而完成“超越”撰文本身,做到知识的迁移。这一高层次的能力培养,符合创新的教育思想。

4、作用不同

板书培养的是理解能力,而绘画培养的是创造能力。

三、绘画解说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黑格尔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较远较广阔”语文课本中字词的明白性与字词下面的空白性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再创造的可能性。

“解说”在教学中的可行性无须多言。

“绘画”在教学中也是可行的,一些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美术知识,也会一些简笔画。二来这里所说的绘画不是美术识的那种绘画,它不需要过多地装饰,只是 7个示意图而已,即使不怎么美观也无大碍,因为还有随后的语言解说。

1、实物、事理类说明文

说明文是三大文体之一,其目的就是说出来相关内容而便人明确,所以其语言准确而明晰,我们完全可以依此进行绘画。

说明文中有些是对实物进行说明的,诸如,植物、动物、建筑物、自然风光等均可绘其形,《一个好树种 ----泡桐》、《甫州六月荔梭丹》、《松员》、《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属于此类。

另外,说明文中一些比较简单的事理说明,也可以截取相关的某个内容而状其貌,诸如,《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眼睛与仿生学》、《大自然警钟常鸣》等即为此种。

2、托物抒情,风光游记类散文

此类中的物,自然风光均可予以表现。《羚羊木雕》中的羚羊,《我的小桃材》的桃树,《小桔灯》中的桔灯,《记一辆纺车》中的纺车,《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空中楼阁》中的搂阁等,以上文中的“物”不难绘出。《雨中登泰山》、《绿》、《荷塘月色》、《黄山记》、《无山景物记》、《雄关赋》等等,均可绘制一幅、两幅图画予以表现。

3、写景、叙事类的古代诗、词、曲 古人写诗讲究“意境”,意境自然是可以绘制出图形来的,许多优秀的古代诗词曲都被绘成相关的自画广为印制,书店中的这类图书多如牛毛。这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以古诗为内容而绘图的可行性,这类内容在初中涉及的较多。如盂浩然的《过故人庄》.张志和的《渔歌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等。

4、小说、戏剧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主要动作设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形象傻读者认识社会生活的,人物形象是否鲜明成为一篇小说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给人物设计海型。像课文《装在套于里的人》的一个插图,就是完全依据课文中的描述而来的。文中说“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于,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高中三册)这段文字再配上相应的一幅画,学生对主人公的特点就会一目了然,再加上进一步的分析图画,诸如图画中的别里科夫走起路来总是脚踏在方块的格子里,也就表现了他因循守田.不敢越雷池一步,害怕新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物特点,这样我们就对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社会生活有了认识。还有其他深文中人物造型图也可以绘制出来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小说中主要情节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主人公的特点。剪《药》中的上坟,《母亲》中的散发传单等均为我们理解人物形象,进而认识生活提供了一个根好途径。

我们完全能够以这些插图为榜样,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再现我们所认识的人物形象特点及社会生活特色。

四、绘画解说法的几种具体运用方式

1、学生单体局部理解创造法

学生个人通过筛进课文信息,抓住自己感受较深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事物……进行绘图。

2、学生单体整体把握创追法

学生个人通过对全文章的理解后,合上书本,进行艺术再创造。设计人物造型、设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注意氛围),

3、学生多体讨论同绘到达法

几个学生一起,速过阅读课文后,共同商议讨论设计,这种方法课堂气氛活跃,理解课文最为深刻,再现课文这为准确。

4、师生同读同绘创造法 一些理解较为困难的文章,可以采用老师边读边解释边绘图的方法,学生可以对图画提出自己的设想,师生共同创造。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交融综合使用。

五、绘图解说法对创作思维形成的作用

1、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绘图用说法,学生人人可做,但也有一个比较优秀的标准,就是谁的图画最符合、最准确、最全面地反映了文章的本来情况。为了达到展示自我的心理要求,学生会主动地反复学习课文,力求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层次的理解,自觉学习的习惯就会养成。

2、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为了将文字表现为图画形状,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想象,想象力也会随之增强。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嘴能力

将心中想象的情景用手描绘出来,用嘴表达出来,都是对学生创造性蒙质的培养,总而言之,绘画解说式语文教学法对创作型人才的培养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创造。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贯彻到学科教学之中。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更应当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学着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活动。学生即使是最笨拙、最稚嫩的笔,也或多或少,这样那样地渗透着他们的主观感受,反映着他们的某种情感体验,是一个主观、个性的创造性劳动。由此看来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很有必要,也是可能的。

在作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指导作文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的创意,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习作,只要不离题,只要文体对,就应尽可能让各自的想象力展翅高飞,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的生活是崭新的,学生的感受是丰富的,在俄文指导中只要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敢于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写别人之未写。

(二)俄文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多角度分析,激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为,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得到不同的印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在写《我这个人呀》这个俄文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写自己如何快乐、认真、刻苦等等,而有一个学生却着力铺叙自己一件不光彩的事的经过,最后用心理描写表示了深深的懊悔,角度与人不同,有了新意。

(三)指导学生作文立意要创新。要求写出的作文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例如一位学生《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时写道:“想把记忆移植到日本首相的脑中,让他清晰地回忆日本二占期间的种种血腥罪行,让他向所有的日本人告白,承认历史,承认罪行„„”,这表达了一个中学生的良好愿望和正义感,立意很新。

(四)指导学生逆向思维。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按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原则,彩正反置换的办法逆向思索,从中找到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例如“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文明宿舍不文明”、“人未走茶已凉”、“闲不住的闲人”、“傻子不傻二三事”等等,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创新能力。

推荐第9篇: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有时甚至已被列为主课之外。,在帮助学生提高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一、夯实基础,奠定文学素养根基

(一)早下手,抓反复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高就越难在语文学习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高一刚入学就抓紧具语文的学习。

高一刚开学,我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给每个学生配备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书,让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有系统了解,并要求学生在早读课,课余时间加以记忆,加以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将这本书的内容分散在课堂测验,单元测试,朋考试卷,知识竞赛中出现,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提高效率。

(二)用足教材,以“本”为本针对学生实行,我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也发挥读本的作用,我按照教材的事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抓实读本中的文言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常重点篇目快,甚至让学生课外自读的原则,有变化地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这样,我们一方面抓实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思路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扩大阅读量,提高其语文素养。

(三)分步前进,学写作文在作文教学上,我没有一蹴而就,而是根据教材编写体例,从话题作文开始,逐步训练学生的各种论力,纵的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区别写作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诏题作文,横的方面,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进而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评改,评改方式灵活变化。一是学生自评,二是学生互评,三是分组评改,四是教师评改。每一次评改之后,却令有充分的交流过程,让学生讨论、揣摩、感悟、找出得失,提升水平。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一步一步提升起来。

二、名著诵读,提升语文能力

(一)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在学习一篇课文前,我收集印发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同一体裁或题材的不同作品,把这当作导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

(二)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语文的重要内容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基础,为提高阅读水平,学校每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在上阅读课前,我给学生讲清阅读课的重要性,阅读的要求,并且经常检查学生的阅读摘抄本,促使学生不断阅读。

(三)拓展阅读课外文言语段文言文是高考的重要部分,要求长期积累,因而我非常重视这一方面,我通过不同方式补充课外文言文语段,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尽量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励学生去翻译并作为论据写入作文,使学生阅读,写作同时提高。

推荐第10篇: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素养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课堂上我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一、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如教学象形字,首先让学生观察形象直观的图形,再观察甲骨文和简化字,这样学生就能把汉字与实物联系起来,增加了趣味性,孩子识字也就快多了。猜谜是学生极喜欢的游戏,根据字的特点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巩固字词,极易达到识字的目的,如:教学“告”字时,我让学生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在愉快之中既学会了新字“告”,又能牢固记住“告”的字形。“七十二小时”是“晶”;水落石出是“泵”;等。这样的猜字谜识字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我还引导学生掌握了联想识字、象形会意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高,在玩中、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识字了,学生识字多了,慢慢喜欢上了阅读,阅读能力也随着提高了。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写字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写好汉字。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每节语文课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开始教学基本笔画时,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每一个笔画的样子,孩子们自己说“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学“马”时,引导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一匹马,得把马写得强壮些,有的说马头要写得瘦长,马身子要写得肥壮……孩子们生动的想象,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学习“瓣”字时,孩子们发现自己写出的“瓣”字老是很胖,我引导孩子们怎样把这个字写得漂亮些,有个同学说“妈妈喝了减肥茶变苗条了,我们也给字减减肥吧”,虽然引起了孩子们的一阵哄笑,但这个“给字减肥”的方法真有效,以后再遇到很胖的字,孩子们都会给汉字减肥了。

孩子们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说话写话还是比较困难的,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仿写可以说是一种捷径,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就也就慢慢提高了。

诗歌《假如》,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中的句子,朴实,自然,优美,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课堂上,听到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看到孩子们随诗歌内容的变化而脸上表现出来的或兴奋或喜悦或沉重的丰富的表情,我觉得这首诗没有必要再讲解了,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也拥有一次马良的神笔,让孩子们也写一写《假如》。

孩子们得到了马良的神笔,孩子们真的让它发挥了作用,诗歌写得五彩缤纷: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妈妈画一辆舒适的小汽车,妈妈再也不用每天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去上班。”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写道。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人民画很多钱,让他们盖起新房,再也不会在冬天里挨冻。”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写道。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在广大的荒漠上画上神奇的种子,让荒漠不再荒凉,而是变成美丽的绿洲。”一个爱护地球的孩子这样写。

……

这些话,我看了很受感动,八岁的孩子们的心是如此的善良,他们幼小的心里装的是整个世界,装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贫困,环保,自然灾害,世界和平……

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仿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心灵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体会到了“小诗人”的快乐,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王丽红,韩爱连,教师,现居山东淄博。

第11篇:巧用手抄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巧用手抄小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 吴兴宇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本文从手抄报的分类、制作、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手抄报对学生语文素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手抄小报 提高 兴趣 创新 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各种教法学法模式层出不穷,其最终目的都在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学生能力。在我的教学经历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巧妙利用手抄小报,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办法。

“手抄报”顾名思义就是用手亲笔书写的报刊,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的需要搜集材料,精心编排,细心写、画制作而成的。每一份手抄报都包含着学生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每一份手抄报都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与传统的读写作业相比,手抄报更具新颖性和创造性,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教会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手抄报的分类:

根据手抄报的用途和内容,我将手抄报分为预习小报、复习小报、节日专题小报、主题活动小报、读书小报几类。

1、预习小报旨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在初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将查阅资料、读文识字、读句解词、初读感悟等内容精心编排在小报上,并配以和文章有关的主题图。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传统的预习学生进行单纯的读、写,形式单一,较为枯燥,学生容易厌烦,作业草草了事,导致预习流于形式。要编辑预习小报,要思考采用的内容、设计排版、绘制主题画,使枯燥的预习过程变得生动而有创造性。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预习小报中,学生以在崇山峻岭中奔跑的一列长长的火车作为主题画,车头上写上了“爱国、杰出”,车身上写了一系列的好词,既新颖又美观。

2、复习小报又分为单元复习小报、学期专题复习小报。是学生根据所学对知识重难点的梳理。例如:单元复习小报一单元主题为核心梳理出本单元重点识记的字词、重点掌握的词义、主题课文的中心思想、文学常识以及自己的学习发现、心得等。学期专题复习小报又分为字词积累与运用、诗词积累和运用、句式整理与训练、我爱阅读等。学生根据学期学习的知识重难点分专题进行知识整理,有效地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小报的形式呈现,通过确定专题、排版文字加以修饰,视觉冲击力强,可以增强记忆。以“字词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小报”为例,分为易读错字、易写错字、双生词(两个都是本期生字的词)、四字词、重点词义。试题类型举例:在()里填上正确的字、读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分类、理解句中加点的词等。孩子通过编辑小报,从字音到字形,由字及词,看形思义,对看似简单的学期重点字词有了系统梳理和掌握,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积累方式对孩子的系统思维形成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3、节日专题小报是针对具体的节日制作的手抄小报。孩子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节日的来历、相关的习俗、名人故事等等,既动手动脑又增加了知识。以中秋节专题小报为例,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孩子通过查资料办小报,可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以及屈原的著名作品,整个制作小报的过程,就是孩子有目的、有意识的阅读过程,与平时随性的阅读收获可想而知。

4、读书小报是针对班级共读一本书或阶段读书小结而作的。以书名为主题,从故事梗概、人物介绍、精彩呈现再到我的阅读收获,更有甚者到相关链接。孩子通过制作小报,可以说是把自己喜欢的书又重温了一遍。通过一张小报刊者可以很迅速的了解一本书的基本内容,我们通过读书小报展览,让孩子通过看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被选中的书主人有小奖品,孩子读书的兴致和制作小报的兴致被大大提高了,班级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香。

4、主题活动小报,到了小学高段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活动,从调查纪录开始,到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开展、再到活动成果的展示,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小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孩子的活动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二、手抄小报的制作:

有人说“小报虽好,但制作起来难度大、耗时间,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愿做。”一开始,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孩子不会,所以难度大。要得孩子会老师就得教!

(一)利用范本,激发孩子兴趣;近几年我几乎都是进行高段接班教学,毕业了的孩子留下的优秀小报都会是我的宝贝。高段的孩子书写、绘画都有一定基础,第一次布置作小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把原来班级留下来的优秀小报在班上展示,激发孩子的兴趣,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以往孩子制作小半的收获等,并告诉孩子我们即将要做的小报类型、要求、评比等。

(二)交给方法,明确步骤;

利用一次代管课的时间专门给孩子讲小报设计的相关知识。如、资料的收集、纸张的选择、主题与刊头设计、内容与排版、花边与装饰等等。概括起来这些内容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即资料的收集和材料准备阶段;

(1)根据小报主题要求收集有用的资料是确定小报内容质量的关键,资料由包括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查阅资料时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输入关键词相关的资料非常多。如何有效利用收集的资料呢?我们总结出几个步骤:A、收集整理;B、罗列筛选、C、提炼保存。比如在作《你,浪花里的一滴水》的预习小报前发现关于雷锋的简介、书籍、故事有很多,面对这些资料,我们只需筛选出雷锋的照片、雷锋的事迹材料、雷锋的名言等。而雷锋的典型事迹妇孺皆知,如果能收集一些鲜为人知,而又能体现雷锋不同精神层面的材料,就能体现此次小报新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静心进行专题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评析能力的提升过程。

(2)材料的准备包括纸张的选择、直尺、彩笔、钢笔或中性笔。因为是小学高段,纸张的大小通常为4开磅纸,比一本翻开的书大一点,大小适中,便于安排内容;

2、编制阶段即是内容与排版、主题与报头设计;花边与装饰等;

(1)根据纸张的大小以及主题所选择的内容,对小报进行排版设计。刊头应在醒目的位置,板块模式可根据内容多少、编者喜好确定。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尽量做到整个版面紧凑而不密集,疏朗而不松散。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 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构成,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A、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B、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C、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 起着板块分界与协调装饰的作用。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波状线、二方连续图案等。

(三)评价激励,产生动力;

手抄小报是作业的不同形式,其质量好坏也是学生学业质量的体现。每次小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集体评鉴,从版面美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本期亮点等不同角度给予评价和表扬。入选的作品在期末参与班级优秀小报展评活动,并为入选作品较多的前10名颁发奖状,同时评选出“小小设计师”、“创新小能手”等奖项;

三、手抄报的作用:

(一)形式新颖,激发兴趣;

手抄报是学生作业的另一种形式,集读书、绘画、书写等活动于一体,与传统的作业形式相比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原本枯燥学习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进行,原来学习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动手动脑,培养能力

手抄报制作的准备和编制过程,通过阅读、构思、动手书写绘制、开展活动,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正是语文新课标所需要的。

(三)互相评价,学会赏识 在小报的评鉴过程中,采用先小组评价推选,再全班集体评鉴,通过评、听也明白自己作品的不足。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们的评价越来越中肯、发言也越来越精彩,作品的质量也日渐提升,正所谓赏识产生动力!

四、问题与反思:

手抄报作为一种形式新颖的作业方式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我曾担心这种作业方式会不会因为耗时太多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而询问过小报质量较好的孩子,他们说花的时间多,但不觉得累,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还很有满足感;作品质量差的孩子说“我不喜欢画画,所以话的时间较多,还觉得有点难”,鉴于此,才采用了以下方式:

1、预习小报只针对名家名作、重点课文,其余的在书上预习;减少小报的次数;

2、复习小报、读书小报,在周末进行,时间较为充裕;

3、节日专题小报、综合活动小报小组合作完成,分工协作,培养协作精神

以手抄报作为一种作业方式,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第12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河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闫利敏

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什么是语文素养?通俗一点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要而且必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提高朗读 积累语文实践大语文学习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语文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说通俗一点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

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要而且必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我有一点浅陋之见,提出来供各位思考、讨论,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并不吝赐教。

一、重视朗读,焕发文本光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以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教材的一个重要手段,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认为,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子、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强烈语感。而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因此“读”是既传统又新兴的语文教学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朗读本

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教师尽量运用真情范读。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学生在听音像材料的时候,他会觉的那很好,可是离他很远,似乎那是遥不可及的,而老师站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消除了这种距离感,学生对老师的模仿在潜意识中就已经进行了。教师尽量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要通过丰富的材料、生动的剖析、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提倡开放性朗读。在新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像、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我们可以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他的个性化的朗读增加色彩。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例如: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主题朗诵会等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抒发感情的舞台。

二、注重积累,开发语言潜能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其基础是语言积累——主要是经典的优秀的语言的积累。初中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在基本解决了识字问题之后,就要从优秀、典范的书面语中认识、掌握书面语,这个过程,也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语言积累,首先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的认识、记诵与掌握。《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最低识字量、记诵量和阅读量,目的就是让学生

由不自觉到自觉地积累语言材料。但是,语言积累不等于语言材料的叠加,因为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机械记忆的能力逐步弱化,理解记忆的能力逐步增加,仅仅让学生记、背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显然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沉浸到语言环境中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诵、内化,使书本上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牵涉到学习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探索,这是初中以后的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内容。

阅读不只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也不只是为了读懂、把握文章内容,也不只是为了弄清、记住一些道理和概念。阅读的过程,是唤醒的过程——已有生活经验的唤醒,已有知识的唤醒,已有认识的唤醒——是认识审美的过程,是语文积累、语感增强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思想水平提高的过程。阅读固然要读懂文本内容、要学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来体验文本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形成自己的见解;还能够从文本中吸取语言的精华,以此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表达水平。

三、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语文较之语言描述会使主体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强烈的刺激,由此引发的体验更真切、更鲜活。朱熹曾说过:“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只作文字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师的范围、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围绕新学的语文内容去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还可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手段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

这样做既可通过收集来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还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收集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和提高的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自己的周围,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如课外阅读、看电视、听广播、参加社会活动、旅游等,还可以从家庭、邻居、公共场所等人们的交流中获取知识。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还要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情以“体验日记”“感悟作文”等形式有意识地归纳和积累,形成足够的体验储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的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感受丰硕了,富有了,在文中的经典与细微处才会有独到的发现和体会,才能滋生出新的知识与经验,这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掌握与文本对话的主动权。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创设实践的氛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教材,通过课后思考、“学习园地”等形式,为学生设计好实践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师还可以利用当时当地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形式、内容和机会,如带领学生集体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辩论会、演讲会等,将教材中的内容拓展到社会中去搞一些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教师做学生的朋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协作者。教师还可以利用机会创造语文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阅读课的评论、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举行故事会、推荐最喜欢的读物活动、朗读比赛、接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等。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四、拓宽渠道,营造大语文学习的环境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主渠道不是唯一渠道。“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就是在承认课堂主渠道前提下,希望能突破课堂的局限,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我们把学生多渠道的显性学习活动和隐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强调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学生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学生不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学课”,还需要自然状态下的“习课”。数学、科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学科都是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这些学科也是学习语文;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使用的是母语,也可以视作语言实践;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大部分书面作业,更是语言的实践。语文教师必须主动与各科教师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语言现状。

我们强调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也是营造大语文学习的环境。现在的学生,已经离不开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内涵相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强调,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并不等同于用电脑代替粉笔、黑板,因为教师在使用粉笔、黑板的时候,往往渗透着教师的人格魅力,语文学习是通过情感来熏陶感染人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培养学生的悟性与灵气。

“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道路何止一条两条,但“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13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塘镇蒸北中学张伶俐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 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第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特点,人为强化语文政治因素;第二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突出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挑战传统语文教学,大胆走进新课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当前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范读品读大胆说话自主与多样化的作业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训练:

一、让朗读焕发迷人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1、教师尽量运用真情范读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学生在听音像材料的时候,他会觉的那很好,可是离他很远,没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只有范读。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老师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就会被文章的美 1

景所陶醉,就会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范读能在无形中指导学生的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教师尽量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要通过丰富的材料、生动的剖析、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边在头脑中浮想鲁提辖和镇关西的精神风貌,然后指导他们哪些该读重音,指导他们如何把握语速,指导他们如何读出气势和感情,经过指导,教室里沸腾起来,读着读着,他们有的推出拳头,有的拍手叫好,有的神情严肃,一拳比一拳更猛,一句比一句读得更有气势。一遍一遍的朗读,学生们读来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通过朗读,学生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辉形象。

3、教师创设情境,提倡开放性朗读

在新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像、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我们可以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他的个性化的朗读增加色彩。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例如: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主题朗诵会等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抒发性情的舞台。例如,在教学诗歌时,就安排诗歌朗诵比赛,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就要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领悟诗的感情,更好感受人物形象。

二、让说话闪亮登场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学生说的机遇,安排学生说话的空间,让说话在语文课堂中闪亮登场,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说话应该怎样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呢?我做了一点小尝试:

1、坚持课前“3分钟”讲演

讲演的要求是人人参与,按座号轮流上台演讲,每课一人,讲演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讲故事,说见闻,谈感受,评社会,议他人,演小品,校园生活,家庭经历,社会现象都可以成为说话的内容。

2、回答问题,大胆说话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往往根据文本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看法,要尽量的让学生多说,要尽量让多个学生说,要尽量的让学生评议,老师万万不能越俎代庖.,让说话匆匆而过。这样的回答,既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3、探讨问题,对话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三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积极探讨,研究问题,这样,在小组合作形式的组织下,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各抒己见,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他们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领悟了作品的感情。例如,我在教>时,让学生讨论”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深刻意思时,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是心中的大海和山,有的说是努力和信念,有的说是意志和美好的境界,有的说是克服困难和达到理想境界,当我再一次要求学生品读第二部分时,大多数学生们能坚定的说∶山比喻困难,海比喻理想,只要努力克服困难,就能实现美好理想.在愉快的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领悟了作品的感情。在探讨问题中持之以恒的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既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品味语言,模仿创作

新课程语文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词汇训练,新课堂的语文课堂常常有这样一个环节: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词、句、段、背下来,然后试着模仿说一段话。这样,学生在领悟语言的魅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带动了作文教学,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有

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我在教要求学生说说你喜欢的语句,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有位学生说了喜欢“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经过讲评之后,我说:你们一定也有类似的经历,你们能否运用拟人手法,说上几句话呢?同学们开始努力回忆,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发了言,他们能够体会到个人的主观感情能使大自然的一切受到感染,把事物赋予人的感情和思想,这就是拟人,他们知道了,悲伤时能感觉草木也会沮丧落泪,快乐时能感受小鸟也会放声歌唱,一下子又联想到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以后的作文实践中,我惊喜的看到了许多拟人的句子,这些都应感谢平时的模仿语言训练。

三、让作业丰富多彩

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业训练应该像课堂教学一样,来一场真正的革命,使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在作业布置上常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完成具有选择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作业布置内容具有实践性。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因此,设计作业也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增强实践性。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例如:学习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怎样有限的?水污染又是如何严重的?请你拿出具体的资料和事例来证明。经过师生讨论,确定以“资料查询”和“社会采访”两种方式完成作业。资料查询组重点通过查阅书刊、报纸,上网、看录像等途径搜集资料来证明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的严重;

“社会采访”组,在家长的协助下,分头采访环保局、自来水公司和城镇居民,亲身体验生活,感受水污染的状况。学生分头行动,一周后分组交流。分组交流结束后,我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面对水资源如此匮乏,水污染如此严重的严峻现实,我们是否坐以待毙?于是又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始了:走上街头,义务宣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给全国人大写建议信:严肃立法,保护水资源。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活中,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看待生活,关注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完成作业的自主性更强,作业效果之佳不言而喻。

3、设计作业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告诉我们:作业也不应只是单

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注重朗读,提倡说话,开放作业,将会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进实践,迈向成功。

第14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有感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有感

下河清中心小学周晓娟

前几日,我有幸观摩了由甘肃省教科所举办的甘肃省小学语文教

师素养大赛暨农村教师朗读比赛。此次大赛分“素养大赛”“朗读大

赛”两个大环节。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我受益匪浅。选手们以他们

高水平的语文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在反思我本人以

及我校的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发展的方向是

什么?

我觉得,首先,诵读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诵

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必须要做到用心去读

文字,读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

其次,写一手漂亮美观的粉笔字也是极其重要的。粉笔字贯穿着

每节课的始终,它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写字的榜样。

教师应将字写正确,要美观,重心要稳,要摆好字的间架结构、笔笔

到位、大小合适。

第三,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才艺。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也是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

发,适当发展自身的优点、兴趣、特长,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有

趣味更生动。

最重要的是课堂。抓好课堂才是关键。本次大赛中的课堂教学展示在一点一点地向简单实用高效的教学回归。选手们均教学的是课文的第一课时,在朴实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选手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同样是第一课时,他们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他们的课堂中有常规的环节,如课文的初读自学、生字词的认读识记理解、课文的疏通、段落的归纳等,他们的处理往往别出心裁,在反馈的同时给学生适时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室的肯定与鼓励下学习。第一课时他们都选择了课文的一部分进行教学,在这里,看到了以往第二课时的影子,选手们在把握住课文主线的前提下,领着学生对选定部分的语言文字进行细细咀嚼,倡导让学生自己读、悟、写,交流时,让学生畅所欲言,适时加以肯定。并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再来读文本,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有了自身的体会自然而然就能读好句子了。同时,学生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增强了,表达能力也就强了。我们外出听课常常有教师感慨别的学校的学生会说、表达能力强,殊不知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训练出来的,是一个长期积累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们的学生缺少这样的训练自然就说不出话来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还有很多要做,把握好课堂是关键所在。我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做好引导的作用。

让我感受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多种形式朗读成为本次大赛中语文课堂的“热点”。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

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成为本次小语大赛的一个亮点。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感到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本次教学大赛优秀课例说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享受的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本次大赛中大多数教师避免了过去,繁琐的分析和讲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品味阅读,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中充满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在诗性的课堂里浸润,收获的是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更获得了生命发展的动力。

二、以文本为依托,突出识字教学。老师们都能抓住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三、凸显学习方法的点拨指导。

1、带着问题,整体感知。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先感知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阅读教学应当始终把文本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从整体上感受和领悟。对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阅读感悟应当是“整体的综

合的感悟”。 21节课几乎都这样处理的,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符合学生阅读心里和特征。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他们细读品味。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想像感悟。

想象是感悟的翅膀。感悟时要引导学生体物入微,充分发挥想象,敏锐地捕捉字里行间闪动的灵性的气息,使词句与具体形象相结。最后,知识素养综合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应必备的。大赛在课堂教学展示之后安排了知识素养综合答题的环节,内容涉及到了多个方面,有语文基本知识、基本常识以及古今中外的许多方面的知识,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除了教书更要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做到“提到语文我们是内行,提到语文以外的东西我们不外行。”另外,大赛还安排了案例分析的环节,内容大致涉及语文教学中许多环节的安排、处理、评价等,在读完题目的两分钟内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察了教师的语文理论基础和教学基本功,还要做到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等。这样的形式给了我们一个示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语文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以便今后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第15篇: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语文素养

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语文素养

——镇海区2003年中考语文评估分析

区教研室张兆虎

今年我市中考语文试卷同去年相比,无论从题型、题量,还是题目的

难度来说,都保持了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命题者紧扣语文教学大纲和中考考纲说明,联系我市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客观实际,不出难题、怪题、偏题,试卷的难易程度适中,部分题目紧跟全国中考改革的形势,有创新精神,增加了开放型的题量,特别是话题作文,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世界,尽管对少部分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但绝大多数考生还是有话可说,比较准确地考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真实水平,也受到了广大教师、家长和考生的好评。下面就我区今年中考的实际情况作一下简单的评估分析。

一、总体情况

今年我区参加中考的考生共有3206名,比去年增加了261名,经过区教

研室抽调力量,统一阅卷,我区中考语文的平均分为87.02,略低于去年的

87.75,合格率为86.32%,优秀率为31.88%,比去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其中,合格率在90%以上的有6所学校,几近一半,这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全区各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蛟川书院的合格率为100%,平均分为100.3,优秀率83.42,再创新高。虽然上一学期,我们经历了“非典”的干扰,考生人数又增加了这么多,但是,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应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具体分析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还是由五大块组成,分别为听记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题和作文题。下面,我就根据这次阅卷的情况,作一

下具体的分析。

1、听记题

本次中考的听记材料为一篇人物小通讯,题目是《永远99分》。从考

生答题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我们抽样10本,共298份试卷,平均得分为8.45分。

听记题满分为10分,共有4个小题,得分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3、

2、

4、1。其中第1小题为选择题,错的同学比较多,关键是在听的时候没有听仔细,,不少学生把(B)选为(D)了,把“许多作品”几个字理解为所有的作品,都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给外宾,所以导致失分。

第4小题是道问答题,也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或多或少地被扣了分,主

要原因是在回答时没有能够抓住要点,或者语言表达不清楚,回答问题不够全面,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在平时进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还缺乏能力的培养和严格的训练。至于学生在答题中所出现的一些错别字,这也是应该在平时加以注意的。

2、填空题

同去年一样,今年的中考语文填空题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也有一道

加分题。其中诗词部分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有5分,古文占2分,乡土教材占1分,现代文占2分。但是,考生的得分率比较低,我们抽样90份,平均得分只有6.2分,主要还是错在错别字上。还有就是漏写,比如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中的“海燕”给漏了写的同学就有不少。“赤壁之战”的“壁”写成“璧”,“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写成“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写成“竟”等等,说明学生平时对错别字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一点还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上加以注意。另外,乡土教材中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这一道文学常识题也有部分学生给扣了分,实在有点儿可惜。

加分题是一道拓展型的题目,要求写出两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可能这道题目我们在中考复习的时候,曾经作过强调,有不少学校也做过练习,所以加分题得分率是比较高的,90份试卷中平均得分为1.47分,其中得满分的有43人。满分率为48%。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1、错别字仍然比较多,像“三顾茅庐”的“茅”字,不是少了一撇,就是写成“毛”字;“草船借箭”的“箭”,干脆就写成宝剑的“剑”了。

2、人物错位。比如,有同学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写成是周瑜三顾茅庐,也有的写成曹操三顾茅庐等等,闹了笑话。

3、取三国故事,但不是成语。如:六出祁山、火烧连营、单骑救主等等。另外,还有把歇后语误作成语的,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也是要扣分的。明年的中考,填空题还是有的,可能难度会稍微增加一些,特别是对

一些古诗词中的名句,需要理解它的含义,不是简单的会背诵就行了。根据今年各地中考语文的命题趋势来看,整合题也似乎颇有可能,因此,希望有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中考复习中,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3、现代文阅读题

本次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题,一共为三个语段,分别是议论文、说

明文和记叙文。议论文选自教科书第五册第12课的《杂感两篇》,题目是《最先与最后》,抽样调查87份试卷,平均得分为8.51分,得分率为77.4%。说明文的题目是《保护湿地》,抽样调查120份,平均得分为6.14分,得分率是61.4%。记叙文也是选自课外的,文章的题目是《帽子的故事》,抽样调查119份,平均得分7.4分,得分率仅为56.9%。

从以上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现代文阅读的确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

弱环节。学生反映最怕的是现代文阅读,拿到题目有时候感到无从下手,答题以后,明明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分数扣起来却很厉害。我们从阅卷的情况来进行分析,主要扣分的原因有以下几处:

① 错别字比较多。 比如,把“处世金针”的“世”,写成“事”;“过

度开发利用”的“度”写成“渡”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错别字的纠正。

② 对某些字、词还不够理解。 比如,“难堪”一词的解释,有许多学

生都给扣了分;就连课文里出现过的,老师平时也解释过的,像“不耻最后”的意思,也有不少同学理解错误。

③ 答题不够完整,意思表达不清。 比如,第11小题,三个“不为”,

有的同学只写了一个或两个;第17小题,要求学生回答保护湿地可以采取

哪些措施,学生的回答过于笼统,而且不能利用原文来进行回答,扣分实在有点可惜。有的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字、词,没有把握好回答问题的角度,同一种意思翻来覆去地要讲上好几遍,结果,想要表达的意思仍然没有表达清楚,这样的学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另外,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些考生可能比较紧张,造成审题不够

仔细,答非所问的现像也时有发现。比如,第2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文意,写出文章末段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有的学生答成省略的作用了,也白白地给扣了分。

4、文言文阅读题

今年我市中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题仍然由两个语段组成,其中一段选

自第五册教材中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另一段选自《列子·说符》,共7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文翻译等方面掌握的程度,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

《捕蛇者说》共3个小题,满分为8分。从90份试卷的抽样调查来看,

得分情况基本上还是可以的,平均分为5.94分,得分率是74.3%,其中得满分的有30人,占了三分之一。

课外选的那段文言文,抽样调查87份,情况就不是那么令人乐观了。

总得分率仅为59.2%,而且,很少有拿满分的同学。

主要扣分的地方有下面几处:

① 第23小题对四个字的解释,学生把握得不是很好。比如:把“汪

然出涕曰” 的“涕”(眼泪)误解为鼻涕和眼泪,或解释为流泪;把“吾将哀而生之乎”的“生”,没有正确写出它的使动用法:把“而乡邻之生日蹙”的“日”,应该解释为“一天比一天”,而误解为“每天”、“天天”或“一天又一天”;把“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的“是”,误解为判断词。② 第25小题要求学生回答,“蒋氏的话通过对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

现实”?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没有抓住本质的东西,没有点出赋税严重或苛政厉害,只是笼统地写了一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种情况都要给扣去一分。另外,错别字也比较多,例如:把“赋税”写成“复税”,把“苛政”写成“科政”“苛征”,把“民不聊生”的“聊”写成“了”、“潦”,把“厉害”写成“历害”、“利害”等等。

③ 第28小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大部分学生把“向者”错误翻

译成“一向”、“以前”、“从前”等,没有从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去理解,把“岂能无怪哉”的“怪”,理解成“责怪”,而且,在翻译中把“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给翻译成“狗看见你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却穿了黑的”闹了笑话。

④ 第29小题实际上也是一道开放题,要求学生回答从这则小故事中

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其实,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领悟,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了,但是,我们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再加上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段古文,所以,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比如:做事要实事求是啊,不能以强欺弱啊,不要黑白不分啊,不要是非颠倒啊,等等,这与参考答案完全是大相径庭的。

5、作文题

话题作文似乎成了这几年中考作文的主打产品了,和考前猜测的一样,

今年我市中考语文的作文,又是话题作文,话题为“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要求字数不少与500字。

命题者的意图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希望通过作文,来达到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目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阅卷的情况来看,本次作文选材的余地比较大,比较贴近学生的生

活实际,特别是作文话题前的提示语,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很少有学生写的文章离题、跑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有些文章构思精巧,内容详实,谋篇布局合理,文采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作文的优秀率比去年是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抽样调查了几百份试卷,平均分都在37—39分之间,优秀率(40分以上)也几近三分之一。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这次阅卷中,我们发现三类卷也比较多,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题材陈旧,结构雷同,思想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而且卷面不整,书写模糊、潦草,错别字多,有部分学生的作文语句也尚欠通顺,有不少语病。更不应该的是,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绝个别考生的作文,明显地模仿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某篇优秀中考作文,这种现象希望在今后的阅卷中不再出现。

三、几点思考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

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训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初中语文教学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更有其非常重要的独特地位。

这一点从新课程省级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中,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来:在初中阶段,只有语文,每周课时,三个学年都安排了5教时,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联系近几年中考阅卷的情况和我们镇海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本人

有以下几点思考,给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参考:

1、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稿)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即: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要根据这些基本理念,改变以前的那套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以前所说的听说读

写能力了,还包括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等,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要改进老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通过教学调研和平时的推门听课,我发现,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所采取的还是老的那套教学方法,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从头一讲到底。虽然有部分教师也已经注意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但是,语文课总的看来,学生还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我在以前几年的中考评估分析中也曾经指出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这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实际上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一位语文老师,上课几年不变,还是固定的模式,从头至尾一讲到底,不管学生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学生在下面听课,不打瞌睡才怪呢!再加上我们现在有些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基础又差,又不想学习,这样,要真正把语文成绩提高上去,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桩事!

记得我们在读初中时候的一位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中获得的知识,70%以上是要靠自己学的,而只有培养起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他才会多去下工夫,那么,我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精益求精,以适应学生不断增强的求知欲望呢?当然,正常的课堂教学常规还是必需的,尤其在初一起始年级,一进中学的校门,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语文的常规教育,包括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复习、勤记听课笔记、注意书写规范、多做知识积累等工作,教师要多检查,多表扬,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上有一种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我想,语文成绩肯定是能够上来的。

3、教师要继续加强学习,重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不学习,吃老本,那是万万行不通的。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在大多数领域,你多少总要懂一点,也就是说,要是一位杂家。

明年9月1日起,我区也将实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行新教材。新教材的课文三分之二以上,是我们以前所完全陌生的,这就给我们教师的备课、上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都要抽空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研室也决定,从本学期起,将对全区初中教师进行一次有关新课程标准的通识培训。

2004年的中考,估计也会有一些大的变动,试卷增加一些开放型、整合型的题目,是完全可能的,作文也不一定仍然是话题作文的老面孔,因此,我希望我们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继续努力,争取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镇海区教研室张兆虎

2003.9.1.

第16篇:享受学习乐趣 提高语文素养

享受学习乐趣 提高语文素养

宋长梅2011.6

阅读优美的课文,能使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文所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阅读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美好的情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建构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氛围,创设和谐、欢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主动走进语文,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充满艺术、充满睿智的学科。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语文素养,已成为社会、学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上,力求做到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鲜活,让学生学习生活其乐无穷,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文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导入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非常看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在新课导入时,为了一上课就能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种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开启学生心智。

二、求异思维激志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语言、情感的感悟,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能力有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构建理解、体会文本的平台,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辩中,教师巧妙点拨,促进学生在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语文语言能力。教师应因势利

导,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等发表观点。通过思辩,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懂得知识的无止境,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这样一来,开放的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考,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我在教学《麻雀》一文时,问:猎人亲眼看见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勇敢地用身体掩护小麻雀,猎人被老麻雀爱子深情深深地感动了,他是怎么做的呢?有学生说,“我急忙唤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我接着问:“你觉得这个结尾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对这个结尾比较满意,因为母爱的力量最终打动了猎人,所以他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有的说:“我对这个结尾也比较满意,因为它比较简洁,不拖泥带水。”有的说:“我对这个结尾不满意!因为猎人只唤回猎狗就走开了。那只可怜的小麻雀仍呆在地上,没有脱离危险,猎人一走,它还是会被凶猛的野兽吃掉的,就算不被吃掉,也会被饿死的。”(求异)我说:“哎呀,瞧我们同学多细心啊!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篇文章重新换个结尾?”学生们纷纷发表独到见解。有的学生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把受惊的小麻雀轻轻地放回树上,然后牵着猎狗走开了。”有的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然后把麻雀母子俩放回了它们的巢里。”有的说“鸟巢一定不坚固,我应该给它们母子俩做个‘新家’,让它们不再遇到此类危险。”

这说明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积极性。主动的核心是创造。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挖掘文本的内涵,创设语文训练的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从而品尝创造的乐趣。

三、朗读品评育情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叙事、抒情、写景的佳作。课文中美妙的语境,精妙的语言,独到的阐述,都是培养学生感悟的重要素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都把这些精彩之处,一一呈现给学生。怎么办呢?我想,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根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对精彩部分反复诵读,感悟语言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朗读进行品评交流,在点评中深化感悟,升华情感。如在《荷花》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这样导入:“‘我’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第二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赏析美的语言,随后组织师生交流。如在赏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多元解读,积淀语感。“大家想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感悟阅读的精华,进一步升华对荷花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情趣。

四、课内外结合促乐趣

国外的一位教育家说:“课堂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体现出生命语文、生活语文的理念,教学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如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功能,放大班级图书角的作用。组织学生与经典同行,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课外经典书籍;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实现课外阅读为课堂教学服务,努力践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思想,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第17篇: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语文素养这一时代性的概念的产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全面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就要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深入教材,引领学生直接体验教材中作品的人文内涵。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程中所选择的每个语言教学素材,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首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读教材作品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为学生理解作品,直接参与情感体验打开方便之门。如在上《园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要充分地利用了作品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创造,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爱国情感的形成。

其次,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教材。如果教师自身对教材研究不透,对教材内容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很难运用教材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篇作品,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作品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字美。这样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操,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诵读,展现作品描写的形象,抓住作品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和\"传神之笔\"进行整体的感悟,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从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也说:\"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确实如此,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正如王元骧所说:\"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

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决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感受那纯净的文学,促进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净化,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在一个个美丽的时刻,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让阅读成为孩子们\"诗意栖居的家园\"。语文课只有建立在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高能,走向成熟。

三、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他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师的范围、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围绕新学的语文内容去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还可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手段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这样做既可通过收集来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还扩大了知识面。

既然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教师也必须转变处处以教者自居的角色,做学生的朋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协作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处处做学生实践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学习有关资料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多动脑筋为学生的实践出主意,想办法,与学生共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起到实践的效果。

当然,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因此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发展个性,使学生成为21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与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教师必须要作好的工作。

第18篇:拓展阅读空间 提高语文素养

拓展阅读空间 提高语文素养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 肖燕

摘要:

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建立开放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让阅读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阅读空间 语文素养 拓展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读是为了写”,认为“阅读只是手段,写作才是目的”,“阅读是过程,写作才是结果和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将阅读课上成写作辅导课。君不见,“一言堂”、“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风依然很盛,语文教学仍局限在一堂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上依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行为忽视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最终教学目标。

一、拓展阅读空间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使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更具个性化,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拓展学生语文阅读空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是新时代的产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拓展阅读空间是向人本的回归

基础教育改革所明确的“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育人宗旨,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学生成长为完善的人。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尊重生命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对教育回归人本的强烈呼唤。

2、拓展阅读空间是对学生的解放

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3、拓展阅读空间是情感迁移的过程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去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的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建立开放的阅读课堂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灌输的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少,高耗低效现象尤为严重。因此,要自觉地摒弃那种“教师讲、学生听”、“以讲为主的繁琐分析”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训练为主线,以学生自主阅读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实践活动。“从学习的特点出发,语文教学要突出一个‘读’字,即要把语文课上成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阅读课。

1、读为主线——悟之本 文本是主题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读来完成,语文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新课程标准提倡给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独立地读,在读中感受语文的无所不在!读的方式有很多,有默读、朗读、自由读、集体读、小组读、表演读等,还包括背诵、复述等等,都是读的范畴,所以,读是理解,感悟是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

(1)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按老师的要求把学生训练成一个统一朗读模式,朗读的形式应个别读为主,可以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朗读才可发挥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爱上语文,了解语文。

(2)朗读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

传统的朗读教学,一节课重点朗读哪几个句子往往都是由教师所定,教师通常会说:“同学们,这几个句子很重要,让我们来读一读,最好能读熟、读背。”至于为什么读?为什么重要?教师却不去探究,学生却一头雾水,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读。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必然会有些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在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在教学中出现学生对同一内容独特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加鼓励,正是学生这种不同的阅读感悟,才使学生对语文的“大”有所理解。

2、心灵对话——悟之源

在语文阅读中,学生要处处发现美理解美,对美的体验就是对语文的喜爱,对文本多角度的解读,就是对语文美的多方面挖掘,《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抓住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从孩子们的语言中可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求。

(1)以读激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的重要特点就是激情,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早润物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思维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也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解放学生的“嘴巴”,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自读,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自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独特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细细品味,找出其中语文的美,体验语文,感受语文。

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阅读实践有着个人特点,其阅读思维的角度、感受、体会是不会一样的,教师就是要在学生的阅读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培育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人字形”线路不理解,我就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图,这一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这不就是又对语文文字美的一种宣泄吗? (2)读写结合,帮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

在知道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教师要巧妙点拨,围绕课文内容,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内容延伸,情感升华,由读向写辐射,由写向读还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在互动中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3、走向实践——悟之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的结合起来,去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这时的教师再也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人,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们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同时课内外对应,让学生慢慢学会如何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从而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学习语文,不光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这说明培养学生能力不能仅仅拘囿于课堂教学,而应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构建 “大阅读课”课型

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推荐—指导—阅读—汇报”的程式,可构建四种“大阅读课”的课型:

①互荐读物的阅读超市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内容作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片段,或通过讲故事等各种形式,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同时,学生间也可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文章、书籍,进行读物推荐。

②指导方法的阅读欣赏

在推荐读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

③自主安排的阅读空间

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按照阅读要求,根据手中的材料自选内容进行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④读有所获的阅读汇报

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学、读中思,把阅读过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以及通过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社区实践生活中阅读

袁微子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要在实践中考验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因此,在开展校内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①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出家门,逛逛大街,当一名“语言医生”,看哪些字写得不规范、哪些广告用语不合语法等;

②让学生晚上收看电视节目,第二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做一个能言善辨的“评论家”;

③组织学生拜访当地的一位“名人”,体验一下“记者”的感受;

④让学生搞一个专题小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3、在写作同步中阅读

写作活动,是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活动形式,意在把学生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可开展练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自办作文小报、语文小报、红领巾信箱等活动,来历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1)阅读积累日记

阅读积累日记是每天所阅读的文本资料加以记录。要形式灵活多样化地将自己的观察、实践、课外阅读所得写成日记,或整理在卡片上,然后制成活页用线穿起来;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文件包或文件夹,将搜集到的宝贵资料分门别类珍藏起来,待写作文的时候,到里面按类别查找。

(2)阅读分层书评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可确定不同的书评要求。如

二、三年级可以以摘抄式评说为主;四年级作巩固式书评摘抄,学写感想式书评;五六年级可以写感悟式书评为主,学写评价型读书笔记。

(3)阅读小报编辑

内容可为学生的优秀作品(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优秀作文等)、有关语文基本知识等,小报力求学生全员参加,要由学生共同编辑,充分地激发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写好作文的积极性。

总之,语文教师要有属于自己的边界意识,认真研读,发现文本之秘妙,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就是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真正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来教育和培养。只有全面实施开放性语文授课,国家新课程标准才能顺利施行,才能花开有获,硕果累累。

第19篇: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前李朱小学王学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巨大的阅读量对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可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而言,却轻易而举。可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轻松阅读,并能感受阅读之乐趣呢?

一. 阅读形式要多样化

1. 读一读,讲一讲

坚持一月举行一次“我会讲故事”活动。在“故事会”上,要求学生把课外读到的精彩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出来,看谁讲得好,看谁讲得多。爱表现自我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课堂上赢得别人的掌声,孩子们课下就会主动下足功夫坚持阅读,并坚持读到极致。

2. 读一读,演一演

对课文中精彩的故事,还要求学生演一演。比如《将相和》一课就采取了这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演之前,学生会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刻画出人物形象。无形之中,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加深,并且会对其它人物产生兴趣,从而会对整部著作产生浓厚兴趣。

3. 读一读,赛一赛

每隔两周,我们就会展开读书竞赛,让学生把自己课外读到的精彩片段大声朗读出来,和大家分享,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会深入品味语言,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 指导学生写出读书心得

学生仅仅喜欢阅读还不够,还只是停留在阅读的表层,要让学生的阅读更深一层,就需要指导学生在做好读书笔记的基础之上写出读书心得,把读书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思想意识的进步形成文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读写结合,以读代写,以写促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当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并能勤于写作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总之,阅读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运用情感因素提高语文素养

光泽实验小学林遐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大。教师如果能艺术地通过多渠道发掘情感因素,将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营造氛围——调动情感

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力,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驱动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因素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学生课堂情绪明显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曾经进行过比赛背诵文章精彩片段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我以严肃的神情、严厉的语调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添字、漏字和感情不到位不断点评时,学生学习精神压抑,记忆能力大大降低;相反,当我态度和蔼,笑容可掬,并且配以无声语言的积极暗示,学生朗诵积极性高涨,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背诵,结果不仅记得快,而且朗诵得有滋有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学生的情感保持在对学习充满热情的状态之中。让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协调于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绪,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改变教师那种“高高在上”的地位,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我不是始终站在讲台前,而是时时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课,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有时,我还摸摸他们的头、肩,有时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中有这么一条:“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

其次,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形成师生相互信任、喜爱的亲近关系。儿童的情感是比较肤浅的。他们往往只根据衣着打扮、外部表情来评价一个人,也常常为了很平常的鼓励而高度兴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自己的衣着言行。课前,或以微笑迎接学生入座,或以简短的开场白吸引学生注意;课中,以期待的目光与孩子们接触,善于掌握教学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围绕着教学中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我送教下乡的课堂中,一女同学十分买力地朗读了“将军愣住了„„”(《丰碑》)这一段,读得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笑着肯定道:“看得出,你尽力了,再努力些就更好了!”她的眼神立刻告诉我:“老师,我能行!”

第三,不强迫学生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往往有其独到的、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于永正老师说:“老师总喜欢把自己当成一个教导者,或许这样在学生眼中老师也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不可亲近的权威者。但是当你以朋友的关系与学生相处时,原来一切都是自然生成,甚至可能会有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例如:在《鲸》的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胎生”是什么意思?正当我思考怎样回答时,我班的傅玄之脱口而出:“‘胎生’就是不是蛋孵出来的。”“你怎么这么聪明!”我情不自禁开心笑着并竖起大拇指。这个解释是多么浅显易懂,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再比如,在《丰碑》教学的质疑环节中,讲到文中为何讲牺牲的军需处长与云中山化为一体时,陈诚同学说:“云中山很高,军需处长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可以与云中山比一比!”从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潜力不可忽视,他们比我能干!

放下老师的“架子”,树起孩子的自信;让学生多问、多说,多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投入学习。

二、感情朗读——陶冶情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我认为,感情朗读能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教育家叶圣陶特别提倡美读。他指出“所谓美读,就是设身处地地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一个委婉,与文中人物心灵相通。”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感情色彩浓厚的学科。感人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其中多数课文适合学生朗读,尤其是某些具有强烈震撼力量的课文,更应重视美读。惟有美读才能起到以读移情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首先,语文老师自身要训练出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因为范读有多种功能:老师的正确读音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正确的印象;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很快进入教材的情境中。教《月光曲》这课,我请班上的小钢琴演奏家弹奏《月光曲》,我在悠扬的琴声中朗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美妙的音乐中,听着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诵,学生产生了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他们有的说:“我好像看见五线谱的音符在跳舞。”有的说:“我看到海浪涌得很高,把月亮冲洗得更加皎洁。”音乐的感染,动情的范读,触及了孩子的情感领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揭示的是反复自读,达到自悟的道理。古诗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那么,如何艺术地引导孩子们自读,以达到自悟其中意境成为关键!《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一幅无限美好的春光图。教学这首古诗,我是这么引导孩子们自读的:一.以简洁的描述和动情的吟诵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想象画面;:1.静静地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出现诗中的画面;2.轻声自由朗读,想象画面;3.指名朗读,静听时努力使头脑中出现画面。三.感情朗读,激活画面:1.带着脑海中的画朗诵诗歌给老师听;2.请学生以“我仿佛„„”为开头描述头脑中的动画;3.在头脑中展示着描述的一幅

幅动画再一遍遍地读诗(指名读齐读);4.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眼前仿佛就是明媚的春光,自然吟出这首诗。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反复诵读与想象,学生们在以抢答赛为形式的练习环节中发言踊跃,正确率高!在品词析句的环节中,更显出他们个性化的思维:“‘压枝低’让我仿佛看到花实在太多了!”“我喜欢‘恰恰啼’,它让我感到黄莺叫得很甜。”“‘娇’用得很好,原来它是形容小姑娘娇滴滴,用来形容黄莺,让我感到了黄莺的小巧玲珑,讨人喜爱。”整个课堂教学我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进入诗歌所描述的优美意境中自主学习古诗,并使情感得以陶冶。

总之,语文教学,从教师方面说,必须不止于讲解,更需要朗读,因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获得情感的升华。

三、赏识学生——美化情感

我们做学生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喜欢哪一位老师时,哪门功课就学得主动、轻松。这实际上是情感在起作用。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东西就是“看得起”。儿童人小情多,要与他们够朋友,你一定得赏识他们!

赏识讲究人情味。班上刚开始进行早会课说话训练时,大多数同学不敢上台。为了鼓励他们,我用红笔在大拇指上画了个小人,当勇敢者在台上顺利地说完话,我就树起大拇指,顿时,上面的小人便朝他(她)咪咪笑。这种新颖又有情趣的赏识方式使孩子们乐不可支,更成为他们积极发言的驱动力!鼓励孩子需要赏识,批评孩子更要讲究艺术。班上有个调皮男孩,对同学一贯没有礼貌。一次上课,有位同学回答错了,他毫不客气地大嚷:“蠢猪,这都不会!”我一听立刻不动声色地说:“请聪明猪发表意见。”机灵的他红着脸,不敢正视我望他的眼神,慢慢地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赏识讲究平等。赏识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克服权威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师赏识的语言、眼神、手势中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天生我材必有用”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我采取教给方法,放手自学,汇报交流的形式。通过指导学习总理审阅稿件那一段落,教给比较词语、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两种学法自由读课文中与中心句关系密切的句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最后,让学生充分各抒己见。学生自学时,我边指导,边鼓励;学生汇报时,我不仅认真倾听,更以欣赏的态度或评价,或交换意见。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吝啬赏识的语言:“好极了!你的看法连我都没有想到!”“体会有自己的见解!”“你真会学习!”“你很有思想!”甚至一声“OK”;不吝啬赏识的神情:微笑、惊喜„„在赏识的氛围中,学生心灵舒展,精神放松,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总理看一句这么认真,那一叠文件有多少个一句呀!总理真辛苦!”一位学生问:“最后两个自然段意思一样,作者为什么重复写?”另一位学生回答:“何其芳实在太激动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说得对:“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为赏识,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我,也就越来越爱上语文课,常常在下课铃响时,听到他们喊:“怎么这么快下课?”赏识教育美化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语言训练——激活情感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教人医术者说:要想让别人知道人体的构造,首先你得拿起手术刀,一刀一刀地解剖给人家看;教人武功者说: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自己去摸爬滚打才有可能得到真功夫;教人医术与武功如此,教人学习语言文字大概也是这个理。”——于永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师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刻苦钻研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练习,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为师者切不可包办!我总是鼓励、启发他们自己通过思考、讨论,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如:《丰碑》一课的练习环节时,我指导他们用“湿润”造句。第一个学生说:“一粒沙子吹进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笑着说:“你说的这个意思指某个物体使眼睛有泪水,能不能不用这个意思,再说一句?”话音刚落,一位女孩深情地说了这么一句:“学完《丰碑》,我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湿润了。”说得多好啊!我没有就此满足,又点拨道:“不讲眼睛里有泪水,用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说一句。”学生安静地思考着。我轻声提醒:“清晨„„”一位男孩迫不及待地举手:“清晨,露水湿润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在这样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理解了“湿润”和用它造句,更是掌握了学习语言的方法。

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我紧扣课文中心句,设计了拓展练习。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单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作为炎黄子孙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齐呼三遍这句话。请文艺委员指挥,全体起立,齐唱《国歌》。以这个句子开头说一段话——“望着五星红旗,心中默念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我脑海中浮现出„„ ”学生李宁怿 写下这么一段话:“当我望着五星红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脑海里浮现出,在**广场,处处彩旗飘扬。毛主席亲自按下键,升上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来到**前的人,有的专注地看着,有的行军礼,有的行队礼。看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当国旗升上旗杆顶,群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我又想起了在奥运会场上,中国健儿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让国歌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健儿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有的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有的眼泪夺眶而出,观众席上欢呼雀跃。”

在设计练习时,我还注重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时,学完课文,我对孩子们说:“电视剧播完都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片尾曲,咱们也动动脑筋给课文配上课后歌,那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让学生根据熟悉的曲调给课文编课后歌,这更是创造性的语言实践训练。孩子们写的歌词精彩纷呈:“遥远

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中国出了一个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伟大的周总理为人民服务,他就像人民心中的金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他们时时刻刻给对方帮助,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举杯痛饮,同声歌唱,伟大的友谊地久天长。”“忘不了,您那春天般的温暖;忘不了,您那破旧的睡衣;忘不了,快乐的泼水节;忘不了,飞机遇险的时候;更忘不了,您一夜的工作„„”一些音乐爱好者还一展歌喉呢!听着学生演唱他们自己创编的歌,不仅是收获的喜悦,更让我仿佛看见了他们的美好未来。

“情动而辞发”,在创造性语言实践中,学生的感情到位了,语言自然也就“活”了起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师者应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艺术地发掘情感因素,“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20篇: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晋江市西滨镇海滨小学李秋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标》充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如何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抓住每一个训练载体,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还需要做许多工作。下面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课堂为载体,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主渠道。在传统的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往往注重的是课文的内容、情节。在教学中,往往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往往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方法,过于追求有关问题的解答,而忽视了语言的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积累及其运用。其实,课文无非是创设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这个情境来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因此,我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通过加大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和运用语言。

1、加大“听”的训练。“听”是语言由外向内的运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听,是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手段。比如:欣赏课文或课文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让学生在静静地听的过程中,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与丰富多彩。在朗读指导中,利用朗读磁带或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在听中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听”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对于一些优美的语言,描写生动的段落,还要求学生听后复述;在听同学的交流表达中,能听懂要点,对于精彩的表达,能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和生动的语句进行学习,由此受到启发,想开去,进一步深入地展开表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听”的水平。

2、加大“读”的训练。语文教学重在读中领悟,以读促思。读也是语言由外而内的转化过程。让学生多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教学时,从初读到细读,乃至朗读,都讲究读准确、读到位。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读为主线来贯穿全文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表情达意的形式,体会作者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还进行句子的比较,用学生生活中的语言同课文中的语句作对比,读一读,想一想,怎样表达更贴切。记得在上指导写景作文时,我把同学写的“湖里的水很清很清。”和事先查找准备好的《桂林山水》一文中的片断“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以及课外作文书中的好片断作比较,如有“那清凌凌的池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在晨风的吹拂下,微微泛起褶皱,像少女的百褶裙,走进一看,池水边还有几条小小鱼儿在那里玩耍、嬉戏呢!瞧它们那热闹劲,好象在欢迎我们似的。”“湖水是那么平静,像一个恬静的少女。淡蓝的天空和碧绿的人工湖搭配出一抹艳丽的色彩。湖水缓缓荡起波纹犹如美丽的女孩翩翩起舞。”通过比较品读,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水平。在朗读指导中,我还常常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话,反复地朗读等等。

3、加大“说”的训练。“一问一答”式的教学,乍看起来,学生回答问题在说。事实上,学生说得远远不够,更何况还有许多学生是照搬课本里的原话来作答,既未概括,更无创意。我在教学中,尽量提供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和时间,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哪怕是教学中最常发生的回答问题,我也总是先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答后还让学生评一评,看谁说得好,谁的表达更完整,更贴切,为什么?又比如,经常让学生复述内容、读后议论,进行专门的口语交际等,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也总是先让学生说说打算怎么写,准备写些什么,甚至口述简要的腹稿内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说”,来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水平。

4、加大“写”的训练。“写”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环节,是将丰富多彩的语言内化并表达出来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从不忽视“写”的训练,及时抓住课文中的知识内容,训练学生“写”。像仿写,续写,片断练习,日记,读书笔记等。比如:教学第九册《我喜欢》一文,在理解课文,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仿写片断;在学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学习、理解《迟到》一文时,让学生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补上“我”和爸爸的心灵对话;学完《生死攸关的烛光》后续写故事等等。

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关键在于学习和运用相结合,要能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使学生把外部丰富多彩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逐步拓展内部语言体系。

二、以校园为载体,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充分利用校园的语言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将对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系统化有着极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除了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发展学生的语言外,还十分注重利用校园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比如,利用学校图书阅览室,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举行手抄报展,摘录好句子、好段落,写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受等等,并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栏中进行展评;利用班会活动或少先队活动等,开展讲故事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组建兴趣小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像读书读报兴趣小组,写作兴趣小组等;经常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时甚至进行问题答辩等;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组织学生出板报,收集板报内容,设计板报格式,书写板报文字等。

三、以社会、家庭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语言体系。

学生的语言积累目的在于实践应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在校园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的语言,要在社会和家庭的实践中去运用,去发展。同时,社会和家庭当中丰富的语言也有利于学生语言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所以,要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就必须把学生引入社会、引入家庭,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只是课本当中的,或与课本关系十分密切的内容,而没有注意把语言训练延伸到课外去。在教学中,我常把学生的语言训练引到社会、家庭之中,让学生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与家庭中的长辈、兄弟姐妹相互交往,进行语言交流,情感沟通,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比如:结合少先队活动经常开展社

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到农民当中,深入到工人当中,深入到机关干部当中,调查一些社会发展情况,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有机会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进行语言交流;布置学生把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聆听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与要求;开展“小记者在行动”活动;教爸爸、妈妈学习普通话等等。

语言的积累实际上是一种学习与运用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由外而内的交互的双向运动过程。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语言的积累,从课堂中来,又回到课堂中去;从社会、家庭中来,又回到社会、家庭中去;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在这样循环反复的不断交替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

下一篇: 浅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文对有些情节有时会有省略和跳跃,我们可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完而意未完,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如《自己去吧》一文有这么两句话:“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小鸭和小鹰是怎么学会的?学会后心情会怎样?妈妈会怎么夸?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问题,既要结合课文内容,又要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经历过的情境进行再造想象和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仿写课文中的好句,注重语言积累

学生的写话应先从句的训练入手,特别是从优美句子的仿写入手,既降低学生的写话难度,也激起了学生写的兴趣。如,学了《画家和牧童》以后,引导学生按照“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句式练

习写一段话,我引导总结写法特点,让孩子们仿着说,有的孩子从妈妈干家务的场面写,有写自己玩玩具的场景;孩子们都写的很好。学了《葡萄沟》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仿写“真是个好地方,那儿有、有、有。”这样随堂适时的佳句仿写,不仅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更为写好段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范文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