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霸王别姬电影影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1 09:04:3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影评霸王别姬

女:夜,已是浓黑,营中.只有稀稀寥寥的火星.在风里.微微的颤动。 (深沉,语速较缓,眼前是一片营帐的景象)

(0:35)男:我站在萧萧乌江边,世界留给我最后的印象竟是那滔滔江水,乌骓悲鸣,我听到四面声声家乡的音乐,那旋律好美好美„„

我的虞啊,还记得你为我唱的第一首歌吗?

女:恩,记得。“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王的话音刚落就接“恩,记得”。第一个“菁菁者莪”充满对霸王的深爱,第二个 “菁菁者莪”很欢喜。心里回想从前)

(1:14)男:我看见你眼中无尽的温柔,我心醉了,看见你唱完后含笑的眼睛,我想你是在问我听懂了没有!我听懂了,我听得懂你那深深的痴爱啊。

女:可是现在,四面楚歌中,只听得一片.低低的啜泣,看着王,两行热泪.顺着他脸上坚毅的线条.滚滚而下。我心中一阵揪痛 “回帐吧 ,王”

(语气表现瞬间心情低落,内心十分痛苦,强调“揪痛”的感觉。之后又平静地说“回

帐吧,王”) 男:“恩”。

女:在进帐门的一刹那,我作出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让我为王跳一支舞吧。”

(语气坚决,但十分平静) (2:07)男:“虞啊„„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40)女:和着王的歌,我在帐中翩翩起舞。想起过去的日子,每当王烦躁时,看见我的舞,紧锁的眉头.便会渐渐舒展开来,那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而今天,我舞的近乎完美,却清楚的看见,王的眉头越锁越紧,越锁越紧。

(“;”之前语气十分愉悦,略快;“而今天”之后,语气表现很失落和难过,第一个“越锁越紧”语速急促,第二个有停顿“越锁-越紧”)

男:天下,这么多年以来我的眼里只有天下,却忽略了我身边最重要的东西,这一刻我才明白,虞,如你相比,这天下又算什么?那刘邦又算什么?我宁愿用我一世霸王英名换你陪我一生。足矣!

女:我鼻子一酸,想说点什么,却被涩涩的泪哽在喉头,深吸一口气,强忍下去。 (带有哭腔,语气平静而深情)

男:“虞,陪我饮一杯吧。”

(3:50)女:一步一步,我向着我的王走去,走向我的最后。我好恨啊,王,我恨时间如此短暂。不是说要相守到老 ,不是说会有相看白首的一天吗?可楚歌阵阵中,这些话都仿若昨日,仿若昨日啊„„ (“一步-一步”中间停顿,平静的语气。“我好恨啊”开始语速逐渐加快,一气呵成,直到最后一个“仿若昨日”语气变缓,十分哀叹。)

男:虞,我也想过放下一切和你终老山野,可是我是项籍啊,我是付阿房宫于一炬的楚霸王啊。我的虞,我的妻,怪我吧,是我轻信,是我把人心看得太浅, 是不是我太傻?我的妻?

(4:33)女:跪坐在王的身旁,我双手将酒奉给王。“王,你相信来生吗?”

(语气平静,“王,你相信来生吗?”一句十分温柔) 男:虞,我的妻,我回答你“我相信,„„”。

女:不等王回答,我已从袖中拔出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没等酒杯落地,王一把抱住了我。 (王的话没有说完就接,语速急促,“一把”处停顿)

男:虞,回来回来!我仰天哀叹,你却留给我最后的一眼,那眼里是无尽的遗憾。我的爱姬,我的妻,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我回答你我回答你!“我相信,„„相信来生你依然是我的妻啊”

女:看着王痛苦的脸,我用尽力量,在嘴角扯出一道弧线, “我—也—相—信—”。说完,我的眼前一片漆黑,我听到王的喊叫离我愈来愈远,我感到几滴热泪滚落在我的脸颊,是我的?是你的? (语气表现很痛苦又很艰难,“愈来愈远”语气缓,痛苦中带着深情,“是我的?是你的?”之间停顿,声音越来越弱)

(6:03)男:虞啊虞,没有了你,生亦不如死。等我,等我来牵着你的手再走向茫茫未知的世界!我一步一步的走进乌江,江水渐渐淹没了我。我又听见你在幽幽的唱着。

女: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第一个“菁菁者莪”充满对霸王的深爱,第二个“菁菁者莪”很欢喜。但比第一次出现时语气伤感)

男:阴云密布,滔滔乌江,我这一去应该什么都不会留下吧?“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你留给我最后的话语,我的虞,你可知,其实应该是“虞儿不聊生,项羽意气尽”啊!

推荐第2篇:《霸王别姬》影评

从暴力角度分析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由陈凯歌执导,于1993年上映,讲述的的是中国古典京剧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影片围绕程蝶衣(张国荣饰)和段小楼(张丰毅饰)两兄弟之间二十二年的唱戏生涯,向观众展现了传统艺术的血泪发展史。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有一个感受,就是伤痛中带着纠结。导演似乎并未明确的告诉我们他的观点,在诠释百年中国历史时,导演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含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影片在阐述京剧艺术时,用很长的时间来演绎梨园行里他们学戏的暴力场面,那么不妨从暴力角度来看《霸王别姬》,当以暴力角度来分析影片,用暴力诠释艺术,艺术是残酷的、痛苦的。

这里所说的暴力,并不是平时所理解的那种纯粹的武力,它分为两个方面,软暴力和硬暴力,软暴力是指对受害者进行精神上的摧残,硬暴力就是指肉体上的。要分析影片中的暴力运用,以程蝶衣为主线索,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少年时期、成年时期、*时期。 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这一时期主要讲的是小豆子们在梨园行里学戏的经历,导演用暴力的方式来展现传统京剧,让我们看到在美的背后更加真实的状况。

硬暴力表现:小豆子被母亲(蒋雯丽饰)砍掉了手指;背错戏文挨打;在那爷来试戏时,小石头用烟杆捣小豆子的嘴;小豆子被张公公相中,侵犯了他的身体。这些都是用血淋淋的场面来展现,当我们看到小豆子和小癞子逃跑后,进入戏院去听戏时,小赖子看到台上的霸王时,他哭着说:“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呀?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啊?”这看似很匪夷所思的话,实际上就是回答了,成角儿=挨打。“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定人后受罪”这句话可以说是京剧文化中的思想,真正诠释了中国的戏剧生存哲学。它把暴力看成是一种成功的标志,只有使用暴力的手段,一个人才能真正的成功,成角儿。

软暴力表现:小石头在第一次拍过砖后,回到梨园行后被师傅打了一段,师傅说‘别当你今天玩了个邪,拍了个砖,你以为我就能饶了你啊?那是下三滥的玩艺儿!’;小豆子要去睡觉时,小孩们不给他让,‘哪来的窑子里的,一边去’‘窑子里的东西掉地上了’······古代把人划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下九流分为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从表面上看,戏子和妓女都是一类的,但

是,影片中却表现出了一种不同等级的观念。实际上,他们的师傅是看不起妓女的,虽然梨园行的师傅表面上说:“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其实,还是有等级之分的,这种精神上的软暴力也深深的侵入传统的文化中,禁锢和侵害着人们的思想。 传统京剧文化在这种暴力的共同渗入中,表面上极尽优美与艺术,背面却是满布伤痛与血泪。在这两种暴力的共同渗入下,程蝶衣也完成了从生理到心理的性别转变,他深深的记住了师傅的教导,那就是“从一而终”,四个字刻入了程蝶衣的生命。

成年时期 成年时期,暴力角度主要是软暴力。菊仙(巩俐饰)的出现是这一阶段的另一主要线索,菊仙与小楼的爱情、蝶衣与菊仙两人之间的情敌关系,将影片的思想升级到另一个感情阶段。

菊仙是一青楼花冠,而蝶衣和小楼都是戏子。都是社会下九流的身份,但是在这里却表现得不同,成名之后的蝶衣和小楼,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上人,当菊仙去找小楼时,实际上是堵上了自己的一生,如果小楼对她无意,那她又该怎么办,她的身份有谁会真心对她。影片里菊仙唯一害怕的就是小楼嫌弃她的身份,尽管她已经是如此的坚强和与众不同,但是这种妓女身份低人一等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她的心中,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软暴力成分。 而且,蝶衣不喜欢菊仙,不仅仅是师兄和菊仙在一起了,还有一层,我理解为是蝶衣对菊仙身份的不认同,蝶衣的母亲是妓女,他一出生就是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中,后来,母亲还狠心的将他送入了戏院,

就像有一个镜头:蝶衣满面蓬发的躺在床上吸大烟,而那爷说‘信写好了,这次寄到哪里,还是老地方’最后,那爷将信烧了,我们不知道蝶衣的母亲是不是已经死了,但是,我们可以感知到,在蝶衣跪在祖师爷进入戏行,回头喊了一声‘母亲’时,他的母亲就已经死了,在他的心理死了。蝶衣小的时候也不喜欢呆在那个学戏的地方,可是他始终记着师傅的教导,这就是软暴力在人心中的根植。

这种精神上的软暴力,不仅会改变你的行为,最重要的是它会改变你的思想,最终将你同化掉。程蝶衣的人生,就是这种软暴力的思想起了主导作用,让他分不清戏里戏外。

*时期 *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在这里革命让暴力变得更加合法化,这个阶段的暴力形式表现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硬暴力。这里小四角色的出现,是一种象征性手法的运用,小四说:‘为什么现代戏就不是京戏了’、‘为什么古时候的英雄美人上了台就是京戏,现在劳动人民上了台就不是京戏了?’‘你领我来,哪儿是想让我成角儿?’后来小四就成为了指证他们的人,背叛了自己的“恩人”。当小四说“台下坐的可都是劳动人民,唱与不唱您自个掂量”此时,小四是将唱戏做成一种手段,一种可以自己成功的手段而已,于是他用艺术的名义来进行暴力,取得自己想要的的地位。

*中批斗这些戏子时有这样一个镜头,导演对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相当有深义。镜头最前面是火,然后是化好妆的蝶衣和小楼这一等戏子们,最后是红卫兵,红卫兵不断地逼着他们写出自己的罪行,

还让小楼供出程蝶衣的罪行,从心灵和肉体上对他们进行施压,让艺术在他们的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并且将人类的丑恶展现在镜头上,最后小楼不仅说出了蝶衣的种种不被人认可的行为,还承认了自己不爱菊仙,在这里不仅展现了*对于传统京剧的破坏,也揭出了传统文化的诟俾。

最后一出《霸王别姬》,虞姬拔剑自刎,从一而终,影片结束。程蝶衣的悲剧人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悲剧发展的映射。当我们将暴力的理念植入影片去分析,我们会发现导演对于这部影片的思想,他并不是只想表达传统文化遭受了那些破坏,也表达了传统文化血泪交织的一面。影片留给我们的是,我们的文化要传承下去,但是该不该以这种暴力的方式传承值得深思。

推荐第3篇:《霸王别姬》影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张国荣

一个人若是活得太过纯粹,就注定被纷扰的世俗所埋葬。就一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终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剧,只爱一个段小楼。而处于对生的渴望,师哥段小楼背叛了对他情深意长的师弟程蝶衣,背叛了对他情意绵绵的菊仙。

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改编而成的《霸王别姬》无疑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神话,也可以说是最为华丽的一部影片。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的表演个个精彩到位。电影《霸王别姬》是张国荣生命,艺术里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张国荣以往的角色,或华丽,或温婉,或凄迷,或稚嫩,或疏离,都统统调和到了《霸王别姬》里。“不疯魔,不成活儿。”从形态到气韵,从举手投足间那个哀绝的眼神到消失在舞台强光下的那一份固执和完美,张国荣最终完成了蛹化成蝶的生命过程,从此人戏不分。

这部电影吸引人之处当然不是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个奖项,也不是舞台上男扮女装,舞台下错乱了性别的爱情,而是程蝶衣的痴心,信守一个关于事业,关于爱的承诺。程蝶衣,他爱的不是段小楼,而是戏里注定了虞姬该爱,该为之死的霸王,是演戏的命运。

幕,既然已落下,生命就该结束。张国荣在陈凯歌的点拨下,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另一面。当张国荣以虞姬的扮相向我们走来,印证了一代偶像离奇的情爱传说。

戏中的程蝶衣本身就是一个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痴情戏子,他

对师兄的感情更多的是来自于患难与共的亲情,是一份渴求永恒不变的期盼。这种感情完全基于精神,是柏拉图式的。虽不现实,却是最震慑人心的。

在一份杂志中,张国荣提到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但除了张国荣,真不知道,谁还能将蝶衣的情,蝶衣的怨演的那样的凄楚?谁能演到那样的动人心魄?影片中每一处生命的残忍,每一处爱恨的纠缠都是那样的痛,那样的狠。

张国荣把程蝶衣演活了,演得让许多人觉得生活中的他就是那样的。塑造角色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让观众产生恍惚的错觉,角色即他,他即角色吗?

而《霸王别姬》的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亦是张国荣剖开内心,切身演唱的“心声”。这首歌表达了程蝶衣痴迷于对师哥的情感和京剧艺术而不能自拔,最后酿成人生悲剧的复杂情感。歌词透出程蝶衣对爱的执着与无奈,这种爱的纠缠胶着,伴着歌曲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对影片的主演及演唱者张国荣来说,《霸王别姬》带给他此后在电影世界里长达10年的光辉岁月。张国荣由一个歌者化身为一位实力派演员,在香港及内地影坛都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痴狂到极致的形象,既是一种人生形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洗尽铅华的人生命运。在历史巨变的岁月中,程蝶衣的一生可以说历尽了碰撞、磨难、蜕变、精神上一层层剥离。但这不也正是中国文化在近代化的历史大潮中痛

苦整饬的表现吗?

张国荣在陈凯歌导演的指导下,以京剧艺术名角的造型出现,在锣鼓喧天、斑斓绚丽之间生出一份清幽寂寥,他让一出韵味悠长的历史剧目,把一段迂回的曲折戏梦人生唱响。

纵观整部《霸王别姬》,张国荣似乎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自己的人生,对于戏中段小楼的背叛和从对情敌菊仙的锱铢必较再到最后的心心相惜。张国荣都是以一种常人难以企及,难以言语的情感在活着。

时光荏苒,11年后的舞台上,程蝶衣和段小楼再次重逢。但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看着自己曾经许诺“唱一辈子”的人,他的心依然无悔,但他输了,他输给了时间,他输了一生的爱。

最后,一如电影的结局,蝶衣和菊仙这两个“虞姬”都选择了解脱,一个输给了现实,一个输给了岁月。

程蝶衣的结局是否暗示了张国荣命运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张国荣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纯粹,太多的经典,太多的太多。。。。。。。。。

推荐第4篇:《霸王别姬》影评

一个人的天荒地老

陈晓妮

一路情闯荡到台下,没有了名正言顺的眉眼,世俗的眼睛里容不得他。台上的蝶衣是为霸王而死的虞姬,有其份内的操守,每每霸王死一遭,他便在戏里陪他一遭,这样生出的情分,挂了前世的缘,上辈子他都许给了他。这辈子注定相逢,却注定他独自走到最后,该怎么走?没有他陪,怎么走?小楼定是忘了,那个霸王,他的情分都一一画给另一个女人,蝶衣又能拿什么去拼抢?在台上深一眼浅一眼都是云烟,只是不断溃败下去的神采,兰花指点过去,就好像他一个人为了他跌宕的走在黑色的街道上,捧着拿身子赎回的那柄剑,一切都破不开光。

雪花落得妖治,童年里残破的冷始终未曾离开,相互紧拥的温度还留在体表,他只不过想和他最爱的男人一起演一辈子戏,差一天,差一个月,差一年都不行,而一切却变了之后希图改变,却自己缚了自己的手,一寸寸的挣扎痛入骨髓。我只想做你一个人的虞姬,只期许你是我一个人的霸王,我只是希望你眼里只有我,只允许你的眼里只容得我,而一切却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前方如果温暖,那么走下去,不要回头,你一回头,我就谢场,我只想在心脉息恒定那段时光陪你唱到天外,而天始终没有亮。

戏子的情分捎带了台下,心上的痕迹红得潮湿的落到妆面上。说句狠话,我们从此各行个的戏,各染各的眉梢,但是为什么自己还是舍不得,他还是走到一边,那个女人也是给着真心爱他爱的男人。为什么大家都没有错,却需要走到结局,那一定是天错了。命运里,梨园,一分分的去承受份内的苦,至少那时候他只有他。他是霸王,他是虞姬,唱“小豆子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其实酸楚和迟暮都是定局,只是不能坦然。为什么都走到了身边,万丈的红尘却看不到彼此的交集。

再次相见,看似黯然抽身,却始终在途中,空城寥落。你说我们的戏再搭一场唱给谁听?心里的往事没有头,也没有尾的死在那里。我想他肯定想问他句“如果这生我是女儿身,是否能走到缘分内?”我想他肯定想再问他句“下辈子,我们再唱虞姬霸王。”约定是没有办法约定的。都是些天惹出来的份外的人和事来一脉脉的阻隔。所以再陪你唱一出。从此以后不再闻不再问。

我想如果再让他选择 他还是会想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尽管这个世界与他是这么残忍 肮脏容他不下,他也一定不会后悔曾为他的霸王染透眉梢唱尽红尘,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深爱过便足矣。

推荐第5篇:影评《霸王别姬》

程蝶衣的虞姬,张国荣的蝶衣

“漫漫岁月,茫茫人海,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爱情。”《霸王别姬》原小说作者李碧华对其的题记。说到《霸王别姬》,楚霸王项羽与虞美人虞姬,生死相随的爱人,四面楚歌时的最后惜别,那一幕,永久地留在了千年佳话当中。如今,陈凯歌却让我们重新欣赏了这一段令人潸然泪下的感情,霸王依旧是霸王,虞姬却不再单纯是虞姬。

《霸王别姬》,曾于1993年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这也是我国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影片。的确,虽没有《画壁》、《白蛇传说》那么震撼的特效技术,也没有《建国大业》、《辛亥革命》那么具有政治特色,但它就是它,独一无二的《霸王别姬》,属于段小楼与程蝶衣的《霸王别姬》,足以撼动所有观众。

《霸王别姬》,其实最大的印象就是小哥所演的程蝶衣,一个从小被母亲送去戏班学艺的孩子,最终在人后受罪之后实现了人前显贵。却因战争中,迷失过自己;却因身处*,遭受无情的批判。同师兄最后一次登台,虞姬,真正地为霸王而死,他在他的面前自刎,以一种最骄傲的姿态。但这种死,是一种叹息,也是一种对人性的无限崇敬。只为他。

蝶衣十几年的成长岁月,是师兄段小楼一直在默默地守护。从小失去爱呵护的他终于从师兄那里得到弥补,一份超出了友情的感情,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他。所以,欣赏他的霸道,同菊仙争夺他的师兄,因为这是人的天性,霸占属于自己的一切,不允许让任何人夺走一分一毫。这样的性情,恐怕,只有小哥那一丝丝的妩媚可以淋漓尽致的演绎。

龙阳之兴,断袖之癖,中国自古以来不乏男人间的爱情,但是与蝶衣对小楼的感情相比,竟是多么的俗气。或许,心中已默默地承认他们是最好的相配。蝶衣是世上最美的虞姬,天地间最美好的感情是属于他们的,唯一的霸王,唯一的虞姬。

或许,程蝶衣是为虞姬而生,张国荣是为蝶衣而生。

推荐第6篇:霸王别姬影评

事实上,影片最为成功与迷人的,正是戏班子中的若干段落。勿庸置疑,关师傅的戏班子成功地充当了老中国/元社会的象喻与指称,而关师傅无疑是这个大舞台、小世界的灵魂,一个和谐“家庭”中的严父。关师傅/理想父亲形象的出演,正是陈凯歌对第五代之文化初衷的又一重背叛。八十年代,第五代之初,其对历史暴力的控诉与反思,同时呈现为对父子秩序的拒斥,笔者曾将其称之为“子一代的艺术”。甚至在陈凯歌迷途之始《边走边唱》中,“神神”师徒,同样被呈现为辗转于父子秩序与历史暴力之下的“子”的形象。老神神终其一生:七十年、千弦断,实践著师傅的许诺,换来的只是一张白纸,使他成了历史谎言的蒙难者与牺牲品,同时他仍试图延续这历史的链条:将历史的谎言传递给石头。而在《霸王别姬》中,在关师傅及其戏班子的场景里,对父子秩序的控诉已全然消隐在一;不无血腥、但毕竟和谐迷人的情境之中。

《霸王别姬》是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内地电影,导演陈凯歌也由此晋级国际级导演行列。这部细腻、悲情的影片讲的是两个戏子与一个女人的故事,陈凯歌把它装进中国50年的历史中。

《霸王别姬》演员阵容强大,在选择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演员问题上,还颇有些幕后故事。

据说《霸王别姬》的原著小说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为张国荣量身定做的,其原因倒也有趣——李碧华的母亲是张国荣忠实的影迷。但导演陈凯歌打算请主演《末代皇帝》的好莱坞华裔演员尊龙来扮演程碟衣,因为片酬太高,又因为李碧华的坚持,这个角色最终还是回到了张国荣手里。

其实最终让陈凯歌下定决心的还是这张《号外》杂志纪念梅兰芳为张国荣做的造型。为了能演程蝶衣,张国荣还当真去学习了梅兰芳的兰花指与眼神。

《霸王别姬》电影中有《贵妃醉酒》一节,高力士的扮演者是一位京剧名家,号称“梨园第一名丑”,与张国荣对戏之后老先生悄悄问工作人员:这个人学了几年戏?工作人员回答:没学过戏,他是香港明星。老先生大吃一惊。

程蝶衣选了张国荣,而段小楼原本打算用成龙,但是由于涉及同性恋题材,成龙拒绝了这个角色。制作方也考虑过姜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演过《骆驼祥子》的张丰毅。原作者李碧华称张丰毅不但粗豪硬朗而且“眼角带一点桃花”,神似段小楼。

《霸王别姬》耗资2000万人民币,在影片拍摄的1993年,创了国产影片投资的最高记录。除去张国荣和张丰毅,影片还请来了巩俐,这是考虑到《红高粱》之后巩俐的海外号召力。

其中一场戏,段小楼把妓女菊仙介绍给蝶衣,蝶衣打翻醋坛而菊仙春风得意。拍摄时,三位演员正在表演,忽然巩俐给了镜头一个惊喜的笑脸,正是这个笑容,

是巩俐在戏中最美丽的一瞬间。原来是正演戏的她看到了忽然到访探班的张艺谋导演。

这是戏外故事。在戏内,菊仙与蝶衣共同爱慕舞台上的霸王段小楼。小楼却娶了菊仙,令蝶衣悲痛欲绝。

电影中演到日本人入侵,蝶衣劫后余生。张国荣主动提出蝶衣的妆应该更凌乱一些,才更有伤痛的感觉,张国荣要助手过来亲他一下,助手不敢,于是导演陈凯歌亲自出马,揽过张国荣狠狠亲了一口,这脸上犹如血痕的胡乱一抹,正是陈大导演的杰作。

霸王段小楼不能体谅虞姬程蝶衣心下的苦,葛优演的袁四爷却成了蝶衣在艺术领域唯一的知己。这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几处保留了哥哥张国荣的原声:(汉兵已入境,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张国荣的国语不好,《霸王别姬》为追求完美效果采用后期配音,张国荣的原声据说只有三处。

其余声音来自主演过《我爱我家》的杨立新。但是字幕中并没有杨立新的名字。因为《霸王别姬》要参加戛纳和奥斯卡,这些电影节都要求使用演员的原声,如果对白全部使用配音,张国荣将失去角逐最佳男演员的机会。最终在戛纳电影节,张国荣以一票之差与影帝失之交臂。倒也不是配音的缘故,而是意大利评委在评选时竟然给张国荣投了影后一票。

《霸王别姬》的故事横跨中国50年历史,但归根到底讲的是时代变革中人的迷恋与背叛。段小楼在*中揭发了程蝶衣,蝶衣又揭发了妓女菊仙,菊仙悬梁自尽。在菊仙自杀11年后,两位京剧老人在空无一人的剧场中,演出了他们多年前轰动京城的《霸王别姬》。

此处电影有两种结尾,其一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其二,虞姬自尽时段小楼喊出的是“妃子”。

是虞姬自尽还是蝶衣自尽?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时代》周刊认为,《霸王别姬》是整个90年代中国最好的影片之一,他们认为:“陈凯歌的史诗性作品兼具生活中细腻的悲伤感,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是部感人至深的史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垓下歌》,叹的不仅仅是霸王虞姬,还有小楼和蝶衣。

一曲《霸王别姬》,从民国唱到了*后,亦戏亦梦亦人生。

段小楼在戏与人生里挣扎,戏中的霸王在生活中确是外表刚强,然而他是现实的,抗拒与妥协交替支配他的人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刚强的霸气被一系列动荡渐渐涤荡,从一个豪放不羁的堂正男儿成了一个灵魂睡去的假霸王。从一个为

了小豆子要和师傅拼命的小石头,从一个行侠仗义救菊仙的大丈夫,从一个宁死不给日本人唱戏的硬骨头,从一个蔑视权贵戏霸袁世卿的楚霸王,成了一个*时揭发蝶衣、与菊仙划清界限的胆小鬼。让人悲叹。生活的力量总是如此强大。

而对程蝶衣来说,戏就是人生,而真正的人生只是梦境,他在其间飘浮而行。这个戏痴,戏疯子,不去管世事变迁,不理会人情世故,他的眼里,只有两类人,懂戏的和不懂戏的。台下不管是什么阶级,不管是什么人,他都卖力的唱,玩命的唱。为救小楼,他去给日本人唱戏,见了小楼第一句话就是“青木,他是懂戏的”。受审时蝶衣的那句“要是青木还活着,京戏早就传到日本国去了”,多么不合时宜的一句话,然而蝶衣说了,不疯魔不成活的蝶衣,眼里只有戏,他从来不知道这些话将给他带来什么灾难。在程蝶衣心里,戏就是命,命就是戏。活在梦里的蝶衣,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然而终逃不过真实世界里的劫难。“理想与现实、舞台与人生、男与女、真与幻、生与死的界限,统统被融合了,以至当他最后拔剑自刎时,我们仍然觉得在看一出美丽的戏剧。”

推荐第7篇:霸王别姬影评

远去的跫音

----电影《霸王别姬》影评

“鬓发纷披,疏影横斜,多少年风风雨雨,浓妆艳抹的岁月,只剩你叮当作响的笑靥。”当电影落幕,我想起自己父亲曾写下的这句诗句,感慨曾经我们没能经历过的难言岁月和时代更迭。电影《霸王别姬》不光是构建在声画框架下的绝美艺术,更呈现了一个充满感动却又满覆冰霜的血泪世界,以至于当小豆子的手指在被亲生母亲活活砍下的时候,那一声淡顿过后的嘶喊足以拉扯着每一个观众的神经。

在我看来,《霸王别姬》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让过去禁闭在东方伦理中的“同性恋”话题与东方绝美艺术的完美融合,这或许也是这部电影曾打动戛纳评委们的原因之一。“霸王别姬”是讲述中国古代骁勇楚霸王项羽和爱妃虞姬在穷途末路之时上演的感人故事。电影中的“虞姬”程蝶衣和“霸王”段小楼依靠戏曲“霸王别姬”的艺术造诣实现了幼时成为“角”的梦想,而在生活中,他们更是上演了现实版的“霸王别姬”,只可惜“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同性恋”与东方传统所冲撞出的巨大矛盾贯穿在整个电影当中,程蝶衣的“爱”在旁人看来有些固执、有些偏激、有些不可理喻,却无不让人们感慨于他的执着,他的纯洁和他的纯粹。这样的爱恋从一种道德审判转化为一场普遍的人性关怀,这不得不说是导演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以及演员淋漓尽致的完美演绎,更依托着饱满的故事情节和有力的艺术情感。在1993年改革开放初期,《霸王别姬》在“同 1

性恋”主题上敢为人先的艺术表达,不但不失开放文化的风度,更是对人性的莫大关怀,这不得不说对于逐步走向开放的中国社会文化是一次有力的见证。

说到电影《霸王别姬》,不得不说主角“程蝶衣”,他在妓院出生、被生母抛弃、在师傅的棍棒中成长、经历了错爱、遭遇了背叛、历经了世间诸多良苦。在电影所有人物当中,他可谓是极端悲情且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角色。程蝶衣极度依恋且深爱着师兄段小楼,他希望和师兄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深藏心底的对爱的追求,可惜造化弄人,后来师兄娶了窑姐菊仙,这让陈蝶衣心中的爱如飞蛾扑火般炽烈却又凄凉。时代的滚滚洪流停歇,当两人再一次走上舞台,走上一个没有观众的空荡的舞台之时,也许时间让他们的心再一次有了彼此靠近的机会,最后一出《霸王别姬》依旧柔美的唱段回荡天际时,程蝶衣用象征着见证一段错爱的宝剑结束了自己凄美的一生,他的逝去是对他自己最大的解脱,更是他对于这个时代、这段人生和这场爱恋最后的扼腕。 电影《霸王别姬》没有让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单一的场景中演绎,它把整个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了对于中国发展来说最具有代表性却又最充满矛盾的时代---封建帝国的倾覆、抗日战争的烽烟、文化大革命的纷乱无比增添了整个故事的时代意味,也让所有角色的一生更充满了跌宕的色彩,更让一出在现代也许被披上“狗血”标签的闹剧在历史的衬托下完成了升华,也许是历史造就了悲剧,也许是悲剧见证了历史。

《霸王别姬》剧情丰富,人物情感分明、故事层次清晰,意向和历史内涵耐人寻味。用“人生如戏”来概括整个故事足够贴切,当程蝶衣和段小楼的人生如同自己塑造的戏曲角色的人生惊人的相似时,他们踏过舞台的脚步声声和他们走过人生道路的脚步一样充满故事。当跫音远逝,消散的是诸多凄美的灵魂和一场历史的大戏。

推荐第8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和活着是我最喜欢的两部大陆电影,活着的书更好看,霸王别姬书也不错,风格很鲜明,可是我更喜欢电影。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在同学家里第一次看霸王别姬,当时看完后,就有点呆住了,拍得真好。有人说,霸王别姬讲得是两个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有人说,是借京剧的外衣,传达了人世的种种。在我看来,霸王别姬讲得是程蝶衣一个人的故事。程蝶衣,这个名字很好听。蝶衣,很美,却也很纤弱,容易破碎,这个名字暗示了的程蝶衣命运。张国荣的程蝶衣,演得真好,一颦一笑,完全的伶人模样。张的扮相自不必说,千娇百媚,绝美。我最喜欢他的虞姬扮相,那身衣服很漂亮,辉煌夺目,看了许多虞姬,都没他的模样俊俏。除了扮相美,难得的是美中带着庄重典雅,没有狐媚妖娆之感。看看今天的伪娘们,简直是一群狐狸精,不堪入目,恶心死了。霸王别姬的成功,张国荣的表演功不可没,他是个香港艺人,演绎民国时期的老北京名伶,文化差异如此之大,却能演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表演功夫实在一流。我最喜欢他的两场戏,一次是袁四爷邀蝶衣去他家做客,谈到观音时,袁四爷暧昧的问了句,程老板可愿做袁某的红尘知己,蝶衣又惊又怕,同时带着几分羞怯走开。脸上生动的表情,就像朵娇羞的莲花,让人爱怜。还有场是段小楼被日本人抓走,菊仙求蝶衣去救人。其实蝶衣已经收拾好就要去的,可是菊仙一来,他就故意磨磨蹭蹭,不动身,菊仙急的训他,你师哥打小儿怎么待你的?蝶衣带刺儿地回了句,您知道就好。说这话时的眼神和表情,完全就是个孩子,让人又气又爱,气他的捉弄人,爱他的孩子气。菊仙,很多人恨她,认为如果不是她出现,蝶衣就不会失去师哥,痛苦终生,是这样么?我觉得不是,没有菊仙,师哥依旧是那个清醒的师哥,绝对不属于那个为戏痴迷的蝶衣,菊仙她不过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罢了,她没有做错什么。我很喜欢这个电影里的巩俐,印象最深的是她被批斗后自杀前,冲着蝶衣的那个微笑,蝶衣揭发了她,也一直是她的情敌,可是在批斗中,她终于意识到,段小楼爱的还是他自己,她和蝶衣一样,白白耗费了那么多感情,一样的可怜。

段小楼,我不喜欢他,但是他最真实,也最现实。他把京剧当成一种职业,而不是生命的寄托,现实和舞台分得很清楚,不像蝶衣,人戏不分。对他,我没什么好说的,所以打住吧。

我十分喜欢葛优,无论是他的电影,还是他平日的形象,看他的广告都觉得好玩,有乐。但是我不喜欢他在霸王别姬的的表演,因为他的形象在我看这个电影前早就确定了,充满喜感的小人物,而这个电影里,他演的是一个玩弄权力的政治家,让我颇不适应。最无语的一场戏是,晚上蝶衣和四爷在花园里唱戏,唱到酣处,蝶衣拔起宝剑,做自刎状,虞姬自刎,四爷急忙制止,那时真家伙,然后嘿嘿笑了两声,蝶衣呆住了,急的迸出了眼泪,我一直不明白蝶衣那会儿为什么哭,蝶衣真是个谜。那个情景是十分哀伤的,可是葛大爷那个笑脸和他的笑声,让我觉得和滑稽,气氛全无。有时候我想,蝶衣跟了四爷,也许就不会那么孤单了,四爷懂戏,也懂他。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点,他超越不了自己,况且再去哪里找张国荣这样的演员,霸王不在,何处凯歌。怀念哥哥。

推荐第9篇:霸王别姬 影评

不风魔不成活—《霸王别姬》

摘要:1小豆子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2段小楼被迫表白:“她是妓女,我不爱她。”

关键词:1霸王别姬 2程蝶衣 3段小楼 4亦幻亦真

《霸王别姬》的成功来自故事,来自人物。来自导演,来自戏里戏外不能分割的爱恨纠缠。这样的电影看一次就是一次消耗,回头张望自己和命运的连接时,前世今生的惊觉时不能用言语来描述的。这是藤井树对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的高度评价。

20世纪20年代,9岁得小豆子随着做妓女的母亲来到关家科班,恳求关师傅收留他学京戏。小豆子眉清目秀,却长了六指。六指不能当京剧演员,母亲狠心切了小豆子的畸形指头。大家都歧视小豆子,因为尽管都出身贫寒,但小豆子的母亲是妓女。唯有大师兄小石头对他怜悯关照。小豆子被迫学习坤角,“我本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对于性别颠倒到这种意识他做过强烈的反抗,但在棍棒的威逼下,小豆子和小石头技艺有了很大增长。不久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名角,一个化名程蝶衣一个化名段小楼。

慢慢的程蝶衣的心理出现了变化,他对师兄的友谊转变为了同性之恋。在蝶衣心里,段小楼就是霸王,自己就是虞姬,他与师兄约定要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但一个风尘女子—菊仙的出现破坏了他和师兄之间的关系。她对段小楼以身相许,使得蝶衣的理想遭到践踏,他把自己用屈辱换来的、师兄向往的名贵宝剑赠与段小楼,称与他分道扬镳。

抗战胜利,国民党大闹戏院抓走了蝶衣,菊仙和段小楼四处奔走就出了蝶衣,但因为误会,两人再度分道扬镳。

文化大革命爆发,段小楼与蝶衣因为无奈互相揭露了所谓的罪行。段小楼首先是逼迫揭发了蝶衣,将他历史上的丑行和美丽幻想都当做是“罪行”抖出来。震惊惶恐的蝶衣以牙还牙,大骂菊仙是“臭婊子”。段小楼被迫表白:“她是妓女我不喜欢她。”菊仙受不了打击,上吊自尽。

时光流逝,当一切都成往事,程蝶衣与段小楼在分离了22年后在舞台上最后一次合演《霸王别姬》程蝶衣演罢,用那把宝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最终时间了他的人生与艺术理想,虽然理想是破碎的。

一遍又一遍地看《霸王别姬》,久久不能释怀。

不风魔不成活,那人生是一出戏,戏里要疯魔,戏外要疯魔。要爱得坚持,爱的唯一,爱的疯狂。

他是他的虞姬,从一而终,为他生,为他死。没有虞姬的霸王不是霸王,没有霸王的虞姬不是虞姬。虞姬爱霸王。

摔门而出是因为爱,眼眼里伤怀和希冀。和袁四爷唱戏,是为了那把剑,那把只属于霸王的剑,霸王要认得出他自己的剑,认得出他自己的虞姬。栓眼迷蒙不是醉酒,是袁四爷脸上那张和霸王一般的脸皮。看不见如潮的人群,听不见雷鸣的喝彩,不在乎停电的黑暗,眼中只有霸王。不在乎唱哪出戏,为谁唱,只是不唱《霸王别姬》,那是他与他的戏,是虞姬与霸王的人生,是两个人的生死离别,

从一而终,玉环和崔莺莺不过是瞬间清闲的过场。

两小无猜,勾勒着霸王的脸,那眉一定要高,人前人后威风凛凛,无限风光。时不利兮,描绘着霸王的脸,那眉一定要高,霸王永远是虞姬的霸王。

浮华靡丽的戏台,演绎一出出上古的传奇,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如花美眷,飘逝着戏魂,亘古不变,从一而终。

曲终,人散。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演员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张国荣一直都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个传奇,他的死是他的传奇的落幕,没有掌声,却有从高空中撞落得花瓣相伴随。据说他被摔成粉碎,只有脸是完好无损的。他有许多相片,其中一种眼睛低垂,头也低着,嘴角一弯浅笑,讽刺般的,似乎他早就预知了自己的结局。他的一个眼神,将《霸王别姬》迷恋于背叛的主题说尽了。他那双眼只能在繁华旧梦中追寻到的眼睛。

据说,导演陈凯歌在结束《霸王别姬》拍摄以后的许久,他都不知道该怎样从这个故事中脱身,在他为此苦恼的时候,却不期而遇的梦到了张国荣。他穿着程蝶衣的干净的青布长衫,依然是那双眼睛含笑对他,静静地说:从此和你告别了。他就在那一瞬间蓦然醒来发现眼角竟有泪有千行,陈凯歌早已分不清这究竟是张国荣还是程蝶衣。

所谓不风魔不成活,说的或许就是张国荣吧。《霸王别姬》一部经典的电影,让人看完久久不能忘怀。也许我们这些观众也早已风不清楚,戏中是程蝶衣还是张国荣本身。

推荐第10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刚强也好软弱也好,其实在艺术与生活,爱情与现实之间,很多时候没有对错。这出戏里,被毁灭的是最纯最深的爱情。

作品的重点实际上是放在蝶衣对小楼的感情上,致真致纯,坚韧而长久,但一部悲剧里,这种情感的毁灭就是必然.我始终认为菊仙与小楼的感情只是对前者的衬托,是一个引子.而这里有很多技巧,比如菊仙这个角色被安排成妓女.试想,如果菊仙的身份很正常,作品不免落入三角恋情的俗套,但这里重点是蝶衣和小楼之间的东西,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悲剧意识.这跟历史上的\"霸王别姬\"凄凉与无奈才相得益彰。

程蝶衣站在了斑斓的戏台上,以绝美的姿势,轻浅吟笑,顾盼流眄。略带羞涩的表情中渗着些许妩媚,在微微上扬的嘴角间,在脉脉含情的双眸中。婉转的唱腔穿透亘古,从秦末一直绵延到今。

此刻的他,不是他,断指处的血迹早已凝固,为疼痛而留过的泪水早已风干,他只是虞姬,一个角,一具壳,空荡荡,无欲无求。

过去的不过是一场噩梦,最好忘掉。倘若他还记得些什么,那便是梦里依稀残存着的师兄于无声处的关爱,丝丝缕缕,温暖至今。

所以,他离开,又回来,只为了那句“从一而终”,只为了霸王不再寂寞。看得我满心满眼的泪,一切竟是这样的合情合理,为什么要有菊仙的出现?错的不是程蝶衣,他不过是想好好爱一个人,可偏偏爱的这个人也是男人。是该斥责,还是同情?

他自私?面对菊仙,他的眼中有掩饰不住的怨恨。背负“卖国贼”的罪名不要紧,为了段小楼的背叛娶妻不惜伤害自己,他很清楚,虞姬本是因霸王而活。却无奈没有人会懂,即使是霸王。

*的批斗场上,听着段小楼用熟悉的京剧腔调抖落出自己的伤痛,他早就死了,含着千年的怨。

在戏里,他恍惚了一辈子,清醒了一瞬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一瞬间,是这样地累。

他还是选择回到戏里,做他的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勾飞入鬓角的眉,最后一次为霸王拂袖歌唱。

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蛾”,到头来还是错,没有谁忍心责怪。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却不是我跟你。

暮色沉沉,楚声歌歌,宝剑落地。情愿就这样倒下,没有心疼。但愿刺中了霸王最深的伤痛。

第11篇:《霸王别姬》影评

电影佳作赏析

结课论文

观《霸王别姬》谈“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院系:徐海学院信电系

班级:电气08-1班

学号:22080147

姓名:聂钰涵

教师:李秀

2010/6/27

成绩:

观《霸王别姬》

-----谈“婊子无情,戏子无

义”

最初看到这句话,是在读李碧华的《霸王别姬》的时候。可能是当时年纪尚浅,看不懂李碧华为什么要这般写。因为在我看来,可以说菊仙曾经做过婊子,却不能骂她无情。可以说段小楼是假霸王,程蝶衣是真虞姬,却不能说他们无义!

设身处地地想想,在那个兵荒马乱时局动荡的年代,若有三寸宽的活路走,谁愿意去做那下九流的营生?做“婊子”,当“戏子”,说到底,还不都为了混口饭吃?——人活着,都挺不容易的。再说职业虽不太光彩,但古往今来,婊子情深,戏子义长的故事比比皆是,说什么“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未免太以偏概全。而今看完《霸王别姬》后,才知道那话虽乍听是骂人的,但却道出了一个人生准则。

菊仙曾是花满楼里的头牌姑娘,玲珑剔透,阅尽世情的她逢场作戏本就是家常便饭,从不轻易动心,但或许是孽缘,偏生让她遇见了她的霸王—段小楼,她动情了。可那个老鸨一语中的地道破了先机。别忘了,你曾经是妓,就一辈子是妓,永远都会有人在某些时刻跳出来,无情地揭开那道伤疤,任其反复发作。这个世界很残酷,人的心在某些时刻更是冷若冰霜毫无感情可言的。世人的包容、理解与同情,对一个曾经为妓的女人来说,是奢望,是幻想。妾本丝萝,甘托乔木。

为了他,她自赎自身,素足夜奔;为了他,她洗尽铅华,陪他在街边卖瓜;为了他,她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为了他,在人人自危,只顾自保的*时期,即使被批斗,她也始终不离不弃;„„为了他,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失去的太多太多,但她从未言悔,一直心甘情愿地陪在他身边,而她的要求也不算高——她只求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她只要他要她!可是在那个*批斗广场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言之凿凿:“我不爱她!”“我跟她划清界限了!”初闻此话,她似被雷劈!眼前的这个懦弱的男人就是当年花满楼威风凛凛的护花英雄?——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她可以不介意别人的眼光,可以陪他捱穷吃苦,甚至可以对蝶衣这个情敌的存在睁只眼闭只眼,但她绝对承受不了她至亲至爱的丈夫向全世界宣布她那不堪的过去,不可以忍受他的背弃!如今大半辈子风风雨雨都过来了,只要再咬咬牙挺过去就可能是“一辈子”的当口,他竟要跟她划清界限!他竟然负心了!

为了这段感情和婚姻,她费尽心机,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辛苦经营了一生,到头来依旧两手空空——她,还是一个婊子。此情此景,让她情何以堪?!她无论无何也不能接受这个打击和结局,所以这个倔强的女人穿上了当年的红嫁衣,毅然上吊自尽!是的,她宁愿一死也不要和他“划清界限”,她是他明媒正娶堂堂正正的妻!可是这有什么用呢?无论在哪个时代,一个妓女是没有资格得到世人的尊重的,终免不了遭人唾弃和鄙夷。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她陪上了一条性命,也改变不了凄惨的命运。我仍然记得她自杀前最后那双绝

望、无助的眼睛,泪水早已淹没在漫天的尘土里。火光冲天,恍惚中她眼里的段小楼,她的霸王,离她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他再也不是那个说爱她的男人,那个她以为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他在那样的情境下说出那样令她痛彻心肺的话„„她的心死了,终于死了。婊子当无情,她若有错,就是错在多情。

蝶衣是个戏子。台下的戏子是多么的让人瞧不起,但是台上,却又是那么的风光无限。而戏台上的一生一旦,其实有很多经典的戏码可以演,如《游龙戏凤》、《贵妃醉酒》等,但他和师兄小楼最受欢迎的戏码,却是《霸王别姬》。——戏倒是好戏,可惜是出悲剧。常言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竟一语成谶。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一句简单的台词,蝶衣却唱错了无数遍。毕竟还是个孩子,只一根筋地认为男儿怎么能说自己是“女娇娥”呢?终于,在小楼的狠心教训下,他彻彻底底地扭转了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男儿本性。他在成就了“虞姬”的同时,也颠覆了内心深处的男儿本色,蜕变成为不一样的“女性”。渐渐的,他真把自己当成了虞姬,人戏不分了。

他一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当虞姬,和小楼在台上唱“一辈子”的戏。无疑,蝶衣是悲哀的。他的悲哀在于他念念不忘的“从一而终”。但可惜正如小楼说的:“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小楼最后还是娶了别人。“罢了罢了,失望、沮丧、无奈、绝望,都随他去吧,不如就在吞云吐雾欲仙欲死中忘却尘世的纷扰,抛开一切悲喜吧„„”而那些年师兄弟俩因为种种原因分分合合,不知差了多少月,多少天,多

少时辰没在一块唱戏,“唱一辈子的戏”的愿望注定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菊仙有情,难道他就无义?对小楼,他也曾在二人嬉闹中断续试探;小楼被日本宪兵所抓,只为了救人,只身犯险,缅颜事敌;师傅责难,他宁肯挨打也不愿伤害小楼分毫;*批斗,小楼揭了他一生都不愿碰的伤疤,而他最后揭发时候,手指的是小楼,嘴里骂的却仍是菊仙„„为了这个台上霸王,台下师哥,他和菊仙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但到头来,关键时刻站在他这边的是他的情敌,而伤害他最深的却是他最爱的人!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从前他心中的霸王如今都在人前伏首认低了,他这个虞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反正不管怎么着都是一死,既然是戏子,那不如在舞台上作个了断。“大王,汉兵他„„杀来了!”趁其不备,拔剑,把心一横,剑在脖上一抹!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他太累了,死前能做回虞姬,也算是死得其所。舞台,也许是他作为一个戏子的最好归宿。

小楼也是个戏子。他总说蝶衣“不疯魔不成活”,总是说戏是戏,人是人,但他的一生何尝不是一直以霸王自居?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不安分的叛逆,仿佛誓与一切权势抗争到底,绝不妥协。早年他清楚自己是戏子,但却不买袁四爷的账,一句“对您不住”,便向袁四爷下了逐客令。之后为了蝶衣,他敢忤逆师傅,和国民党伤兵打架,甚至向袁四爷低了头;为了菊仙,他大闹花满楼,娶她过门;为了个人尊严和民族气节,他宁死也不肯给日本侵略者唱戏„„他的所作所为,固然包含了许多责任、道义与情谊等在其中,但不可否认得一点是:

这里面多多少少也包含了一点英雄主义情结。但不管怎么说,他年轻的时候确实是个有情有义铁铮铮的汉子,这也是蝶衣和菊仙对他倾心的原因之一。可惜经过多年岁月的摧残和世事的打磨,他这个当年能面不改色头碎大砖的小石头不知不觉中早已被磨得棱角全无,只剩下一个霸王的空架子。所以在遭红卫兵批斗折磨时,他胆怯了,甚至神经都有些错乱了,于是他最终背叛了菊仙,出卖了蝶衣。讽刺的是,“霸王”被“虞姬”捡来的孩子所审判,在“人民”的压力和求生的本能下,霸王服了软,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他妈的什么霸王,真正的霸王是每个时期权利的拥有者!——想不到他英雄一世,到最后却晚节不保,真是可悲可叹!

乱世的喧嚣,前朝的遗风,民心的躁动,社会的扭曲,人性的丑陋„„影片中又适逢日军大举入侵华北,民族危机严重之时,人心惶惶,百姓颠沛流离。而他们,也在狭隙中艰难地生长。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说到底为了自保。有些人,遇上了,便知道了往后的结局。别人的福分,既知没那个命,倒不如做个老老实实快快乐乐地婊子,当个安安心心塌塌实实地戏子,何必多情多义?菊仙有情,蝶衣有义,就连小楼也并非冷血凉薄之人,但最后呢,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菊仙上吊,蝶衣自刎,只剩下年迈老朽的小楼孤苦伶仃形单影只地苟且于世。强求着讲“情”说“义”,到头来还不是“坑害”了自己?

还是李碧华说得好: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

第12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影片《霸王别姬》是部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叙述和历史背景的结合,演绎了一代戏子对于京戏的痴迷,达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道德境界。京戏,或者说京剧,一向是以正宗中原文化的底蕴和外现从徽班进京二百多年以来盛盛衰衰的。所以许多人把京戏视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影片围绕一出《霸王别姬》展现了段晓楼、程蝶衣和菊仙三个主人公在几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跨度为民国到*以后。整个故事都在一种特别压抑的气氛下被陈述出来,星星点点的喜悦场景之后总会有更大的悲剧发生。

程蝶衣,一个人戏不分的疯子;一个爱上了不该爱的人的痴人;舞台上,他扮演着虞姬,和师兄演绎着那千古流传悲壮之极的悲剧,舞台下,他恍恍惚惚,把自己当成了虞姬。少年学戏,“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一次次,小豆子将《思凡》的戏词背得颠三倒四,即使被罚,也依然执迷不悟。观众们的心都揪紧了。他内心渴望恢复男儿本来面目的焦灼。他还是被扭曲了。“我本是男儿郎”,当他细小的声音终于敌不过强大的压力,正如他柔弱的身躯被压倒在张公公那庞大的身下,他无助,他绝望,只有对师兄的爱了!他对师兄的暖昧情感,却也是畸形的!男人怎么能爱男人呢!他是一个男旦,一个红透半边天的男旦,舞台上他扮演着各个女子,其实那才是他,真正的他,在生活里他才是在演红——扮演着男子。在他心中早就把自己当成女人了,当成了虞姬,并爱上了楚霸王!“就这样,咱俩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不行么?”他这么对师兄说。然而“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伴落花”。段小楼听后,不过是哈哈一笑,照样去喝他的花酒,寻找自己的快乐。对他而言,戏就是戏,怎么演都是假的。舞台上的虞姬纵然千娇百媚,倾倒众生,也只是一个男人扮出来而已,这个男人是他的师弟,就这样,没有别的了。生活中,他照顾关心着他的师弟,他没错,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男人。

霸王别姬这部影中,陈蝶衣这个角色,无疑是最为厚重的。没有陈蝶衣,就无法更好的诠释张国荣,无法成就霸王别姬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位置,如果一个人具备陈蝶衣的气质,那么这样的人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他太过纯粹,不懂变通。这种人的世界里,没有灰色道德过渡地带,没有迁就和妥协,永远只有黑和白,他将永远不能适应极度复杂的社会,就像蝶衣只能随着没落的大清王朝走向尽头。这样的人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是唯美的。但在现实面前却是极度的脆弱,因为他每分每秒都要遭受着自己施加于自己的精神折磨和命运无尽的凌迟,除了走向灭亡,别无他途。舞台的幕布落下了,人生的戏也结束了!虞姬死了,带着一抹动人的微笑,死在了刘邦万马千军的阵前,死在她极爱的男人怀里;程蝶衣死了,含着一丝凄绝的悲哀,死在他一生周的舞台上,死在他不能爱的人面前。

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的让人心疼。蝶衣的母亲身份低微,无力抚养孩子,狠心将蝶衣的手切伤丢给戏班的师傅,作为一个母亲自己伤害自己的孩子的事情是那么让人肝肠寸断,而她没有选择;还有记性不好的小癞子,总是因为背不好台词受罚,但他仍然坚持乐观的生活,无私的奉献,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逃跑失败的蝶衣的活路;菊仙是个妓女,更是一个小女人,她狭隘的爱着那个在花满楼里稳稳接住自己的“楚霸王”,毅然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最后却对段小楼的失望,依然自杀;小楼是这部电影里心态最接近正常人的,他身上有着人性共有的劣根性贪恋美色、贪生怕死,这样的人注定是活的最幸福、最懂得享受人生、最能够适应社会的。

影片发人深思,从京戏的活跃时代到京剧经历文化大革命,最终还是以京剧的原有精神面向了观众,戏子陈蝶衣对戏的痴迷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人生如戏,戏如人。但戏可以重演,人生不能哪怕一次的重来。戏多生动,人生就有多沉重。

第13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电影《霸王别姬》取材于历史爱情故事“霸王别姬”,以京剧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以时间为线索,通过镜头组合,依据特定历史事件,将漫长的历史分割为不同时期,在镜头的连续与跳跃中,为我们演绎了一曲近代的霸王别姬式的伶人的悲喜人生。《霸王别姬》作为一部场面绚丽,剧情曲折而,动人心弦的史诗式巨制,全片气势恢宏,制作精致,将两个伶人的悲欢故事糅合了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兼具史诗格局和男性的细腻情谊,深刻挖掘了中国的近代历史,颇具历史纵横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认为电影“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从头至尾充满文化性和艺术性,在不断的剧情冲突中,拷问人性。 《霸王别姬》的故事主线是京剧演员小石头和小豆子的坎坷人生,电影起于京剧舞台,终于京剧舞台。随着手掌上传来的剧痛,小豆子与母亲微弱的亲情彻底地斩断,开始了其坎坷的梨园生活。严厉的师傅,辛苦的训练,使得梨园的小豆子完全无法享受正常小孩的童年,所以才会被“冰糖葫芦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所忽悠。与外界生活的隔绝,使得小豆子的痛楚无法向更多的人排解,在受到其他是兄弟排挤,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时候,是大师兄小石头伸出了援助之手,二人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建立深厚的友谊,虽然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历经波折,但是始终未能动摇二人关系之根本。性格孤僻而倔强的小豆子,在师兄的保护下,醉心于京剧,作为戏班唯一的旦角,却始终无法完成角色的转换,从“男儿郎”到“女娇娥”的转变历经了挨打、出走、师兄逼迫等波折,当小豆子从椅子上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承认其“女娇娥”的身份,小豆子也就正式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升华为京剧里的“虞姬”——程蝶衣,开始了其戏剧的人生,直至最后在段小楼的点拨下,幡然醒悟,自尽于京剧台上。而嘴角的血迹似乎也预示了其后悲情的人生。程蝶衣是“不疯魔不成活”,戏里戏外,都始终扮演着虞姬的角色,始终牢记师傅的教导,对段小楼“从一而终,要唱一辈子的戏,少一年,少一个月,少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始终不愿意转换自己的身份,为了师哥,他默默地转变了,始终做好自己“虞姬”的角色,细心的勾眉,始终惦记着对师哥的承诺——找到那把剑,表达了自己对霸王的情谊,而段小楼只是“黄天霸”而已,不明白其情谊。因此在段小楼离去后,醉心于京剧,“他是真正懂戏的”道尽了程蝶衣的处事准则,只要真心懂戏,无论是日本人、市井小民还是政府要员,他都可以为其演出,现实政治的残酷加诸在他身上,他不懂,因为他只懂戏。世俗的喧嚣沉浮与他无关,他乖戾,在无法将自己的拳拳爱意表达给师哥时,他自暴自弃,他随意宣泄,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可是他至死都不理解这个世俗世界,因为他生活在京剧中,京剧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他的生活,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他就真正的诠释了戏如人生。“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寥寥数语,虞姬对霸王的爱,也表达了自己的决然,如果说虞姬用一剑表明了自己的心意,那么程蝶衣则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内涵。

在小豆子完成角色升华后,小石头升华为段小楼也就水到渠成了,从纯京剧艺术角度看,段小楼只是一个“黄天霸”,而不是“霸王”。因为分得清戏里戏外的段小楼,能进能出,舞台上有霸王的威严,舞台下也有普通百姓的七情六欲,戏是戏,生活是生活,因此始终无法明白程蝶衣的心思,在冲动与仓促间,将菊仙带入了自己的生活。在历史的变革面前,段小楼充分展现了其“黄天霸”的特性,能屈能伸,面对不同政权,懂得审时度势,为了维护艺术,敢打伪军,为了维护自己的气节,不给日本人唱戏,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深爱的京剧,在国民党兵的面前,为维护师弟大打出手,在混乱中,导致自己的妻子流产,新中国成立后,段小楼终于发现自己老了,砖头拍不动了,为了让自己拥有上台的机会,出卖了师弟,在*中,出卖了自己的妻子。段小楼就像水面的浮萍,在历史的波涛中,不断的飘移,没

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把京剧,也只是看作一个手艺,一个谋生的手段,该放弃时能放弃。性格豪爽,却有先天缺陷,所以他的生活中需要菊仙。而菊仙有魄力,有胆识,在男人面前能够好爽霸气,识大体,能容人,当程蝶衣对于她与段小楼的结合十分不满时,她也能很好的包容程蝶衣,甚至在程蝶衣误食鸦片,拼命解读的岁月里,她也不计前嫌,尽心尽力的照顾。同时,菊仙也能随时拉下脸来,展现女人的特性,用女人的斤斤计较操持家务,如当段小楼将钱借给一同玩蛐蛐的人,菊仙不顾情面的将钱要了回来,可谓是女中之豪杰。但是她最终还是未能摆脱她离开时老鸨的预言:你以为你能从良?最终发现当初她义无反顾追随的男人,并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保护她,她失望,最终也未能逃离那个预言,凄凉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电影导演陈凯歌,作为一位学者型导演,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使作品从内容上到形式上均负载着深厚的文化象征和内涵。其作品从不同领域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具有风格化的视觉形象,新颖的画面结构,寓言的电影语言和深沉的批判力量。全片以京剧作为承载题材,而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积聚最浓郁的领域,传统的中国,京剧是市井社会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京剧艺术及艺人的生活来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索,反应了陈凯歌的聪明与独到之处。在对人的生存和人性的探讨中,陈凯歌采用了预言式的手法,任何人都无法逃离加诸在自己身上的预言,程蝶衣始终记得师傅的交代,要陪师哥唱一辈子的戏,最终他成全了自己,虽然最终醒来,但是却似乎无法忍受那个让自己坚持一生的信念消散,选择了以悲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菊仙,一生背负着青楼出来的包袱,本以为跟着段小楼后,可以摆脱那个包袱,却在社会的冲击下发现,那个自己深爱的男人无法让自己摆脱那个老鸨的预言,选择了自尽。电影通过对传统文化——京剧的解构,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恢宏的画面下,表现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艰难适应,真正是悲欣交集,不免让人怅然叹息。以舞台开始,以舞台结束,是不是也预示着,我们的生活就如同京剧,人生如戏,不免磕磕碰碰,却最终也有谢幕的一天?

第14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法学院 12国际组织政治班 陈玉恒 20125341

以前看过这这部电影,不过当时没怎么看懂,对戏中很多东西不是很理解。对人物的性格那更是不理解。上次在课堂上再一次重温这个电影,而且经过老师的吧讲解后,对这部电影的理解貌似比以前要深一些。下面我就简单谈下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他是个戏痴。在戏外,玉树临风,多愁敏感,他是程蝶衣;在戏中,凤眼朱唇,胭脂红颜,他是虞姬。在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这一角色中,我不得不说他戏里戏外都美得惊心动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历史中的虞姬,从一而终,影片中的蝶衣自刎于小楼面前,和历史是如此的相像。

程蝶衣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的妓女身份和狠心抛弃,戏园子里的暴力教学,让蝶衣特别的在乎和珍惜他和大师兄段小楼之间的那份情谊,或者说段小楼当时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种寄托。那是个苦难的年代,那个年代里充满了背叛,那个年代太多黑暗,所以影片着墨不多,就一场在广场上的戏,看火中朦胧的蝶衣穿着戏服,垂着头,那么的凄美,那么的无奈,那么的绝望。

影片注定会有个凄美的结局。两人在彩排间隙,蝶衣自刎。关于蝶衣自刎,,还是因为那句台词,“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蝶衣这次还是错了,这才是蝶衣最深处的,最内心的一句台词,这也让他明白,或幡然醒悟自己是个男儿身,自己与段小楼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爱情,选择死去,像虞姬般死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曾经心爱的男人面前。虞姬为什么选择死去?蝶衣思量着,也许虞姬深爱着项羽,她知道项羽死了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选择死去。蝶衣为什么要死,是否也想着...蝶衣入戏太深了,他认为他的项羽已经死去了,到最终才明白过来自己并不是虞姬。选择像虞姬般那样死去,正是他演了这出戏的终点,他演了一辈子的戏,演了一辈子的虞姬,至少在台上演了只属于项羽的虞姬。

段小楼与程蝶衣,一个霸王,一个虞姬。这是一份兄弟情,可是我感觉这份情已经远远高于兄弟情。蝶衣说过:我要跟你唱一辈子的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程蝶衣,一个人戏不分的疯子;一个爱上了不该爱的人的痴人;舞台上,他扮演着虞姬,和师兄演绎着那千古流传悲壮之极的悲剧,舞台下,他恍恍惚惚,把自己当成了虞姬。一个惊世骇俗,超脱尘世存在。

我们看到程蝶衣的时候,他始终没有离开过戏剧。就如真实中的他,戏中无我,人戏不分。情到深处,蝶衣便是那虞姬,可是,小楼却不是霸王。身处现实,听命于现实的段小楼,是个冷静理智的代表,他可以寻欢作乐,他可以娶妻生子,他可以见风使舵,他可以虚伪和背叛。程蝶衣没有,只有戏里戏外对师兄的爱好似虞姬对霸王的爱一样,仅此而已。在蝶衣身上找到的都是那些纯粹的东西,他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京剧,为了和师兄在一起演戏。他可以为日本人唱戏,为资本家唱戏,为国民党唱戏,为无产阶级唱戏,不带有任何的情绪倾

向,只是为了京剧,为了和师兄一起唱戏。

我想程蝶衣的第一份情,应该给的是段小楼。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这是袁四爷说给蝶衣的话。袁四爷无疑是本剧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没有一个人如此的理解蝶衣对京剧的痴念。与蝶衣一样,世卿是个艺术疯子。于京戏这门艺术,他倾尽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他是真正懂得蝶衣的人。他说,在看蝶衣演出时,有那么两三刻,他有所恍惚,疑为虞姬转世再现了。日军占领北平。在悬着大东亚共荣条幅的戏院里,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霓裳羽衣,飘飘旋转着绝世的风华。头顶忽地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一片混乱之中,唯有蝶衣,独自于黑暗之中,传单之下,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目不稍瞬地注视黑暗中的蝶衣,丝毫未曾分神。这便是艺德和艺魂罢。不问外界风云突变,不问这世上如今是谁主沉浮,也不管有没有人在看。上了舞台,是虞姬便是虞姬,黑暗中,也要坚持演完那场戏。那已经不是演给任何人看,是一场,对艺术的献祭。而四爷,即使看不见,他知道蝶衣在继续。袁四爷对蝶衣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变成一种对艺术的敬仰,变成一种爱。

谈起对京剧的爱,就不能不提起他的师兄,因为艺术的本身已经变的实体化了,没有对京戏的那份爱,就没有对小楼的那份情。蝶衣对京剧的那种痴迷,我们可以体验的到,沉浸在戏中的跌宕与让蝶衣在现实中格格不入,导致蝶衣的内心也变得无法理解。

以京戏开始,又以京戏结束自己的生命。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中间的那些剧情点缀着蝶衣对京剧的执着。程蝶衣之所以会在现实中冲破世俗的枷锁,泯灭自己男性的意识,是因为他对京剧过分的投入。在现代戏曲冲击着京戏的时候,蝶衣愤怒的斥责现代戏剧。其实也是程蝶衣对粗糙的传统文化一味的传承的一个象征。也是对保留国粹的一种自己的方法。

“连楚霸王都跪下来求饶了,这京戏能不亡吗?” 程蝶衣在批斗会上说出了这句话,程蝶衣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已经可以看出他对京戏超乎常人的热爱了。

蝶衣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蝶衣的死去,更是对艺术的一种纪念。

怎么也要记住了程蝶衣的痴语:“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段小楼说:“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可那是戏!”可是哪一出不是戏?不站在戏台上,迎面扑来的都是戏——仪式,礼教,暴力,狂热,权势,哪一出不是戏?看也看的呆了,何况要演的逼真?程蝶衣人戏不分了,恍惚了一辈子,清醒了一瞬间,从京剧里出来了,不明白人间也有戏要演,人间的戏,比什么都要象戏,半生都活在了一个梦里,醒过来发现不如回到梦里。

原来笑过哭过,还不如做长袖飞舞的戏子,别了人世,别了霸王。

这是一场浓墨粉饰的爱情。他要他许他一辈子,朝相辉映,《霸王别姬》。差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完整。戏台上他是芳华绝代,顾盼生辉的虞姬。他便是他的霸王。器宇轩昂,心意坚定。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如果注定是要破碎的梦,谁又辜负了谁的一生?

第15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影评

他是个戏痴。在戏外,玉树临风,多愁敏感,他是程蝶衣;在戏中,凤眼朱唇,胭脂红颜,他是虞姬。在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这一角色中,我不得不说他戏里戏外都美得惊心动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历史中的虞姬,从一而终,影片中的蝶衣自刎于小楼面前,和历史是如此的相像。

程蝶衣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的妓女身份和狠心抛弃,戏园子里的暴力教学,让蝶衣特别的在乎和珍惜他和大师兄段小楼之间的那份情谊,或者说段小楼当时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种寄托。记得《思凡》中的念白:“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然而我们可怜的蝶衣老是念错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想当时蝶衣认为自己还是个男的,至少潜意识里是个男的,最后段小楼把烟斗塞进蝶衣的嘴中,蝶衣才念的正确了,才念的对那句害了蝶衣一生的对白。那是个苦难的年代,那个年代里充满了背叛,那个年代太多黑暗,所以影片着墨不多,就一场在广场上的戏,看火中朦胧的蝶衣穿着戏服,垂着头,那么的凄美,那么的无奈,那么的绝望。

影片注定会有个凄美的结局。两人在彩排间隙,蝶衣自刎。关于蝶衣自刎,,还是因为那句台词,“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蝶衣这次还是错了,这才是蝶衣最深处的,最内心的一句台词,这也让他明白,或幡然醒悟自己是个男儿身,自己与段小楼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爱情,选择死去,像虞姬般死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曾经心爱的男人面前。

虞姬为什么选择死去?蝶衣思量着,也许虞姬深爱着项羽,她知道项羽死了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选择死去。蝶衣为什么要死,是否也想着...蝶衣入戏太深了,他认为他的项羽已经死去了,到最终才明白过来自己并不是虞姬。选择像虞姬般那样死去,正是他演了这出戏的终点,他演了一辈子的戏,演了一辈子的虞姬,至少在台上演了只属于项羽的虞姬。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然《霸王别姬》里的婊子和戏子却是那么的至情至义。

段小楼与程蝶衣,一个霸王,一个虞姬。这是一份兄弟情,可是我感觉这份情已经远远高于兄弟情。蝶衣说过:我要跟你唱一辈子的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程蝶衣,一个人戏不分的疯子;一个爱上了不 1

该爱的人的痴人;舞台上,他扮演着虞姬,和师兄演绎着那千古流传悲壮之极的悲剧,舞台下,他恍恍惚惚,把自己当成了虞姬。一个惊世骇俗,超脱尘世存在。

我们看到程蝶衣的时候,他始终没有离开过戏剧。就如真实中的他,戏中无我,人戏不分。情到深处,蝶衣便是那虞姬,可是,小楼却不是霸王。身处现实,听命于现实的段小楼,是个冷静理智的代表,他可以寻欢作乐,他可以娶妻生子,他可以见风使舵,他可以虚伪和背叛。程蝶衣没有,只有戏里戏外对师兄的爱好似虞姬对霸王的爱一样,仅此而已。在蝶衣身上找到的都是那些纯粹的东西,他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京剧,为了和师兄在一起演戏。他可以为日本人唱戏,为资本家唱戏,为国民党唱戏,为无产阶级唱戏,不带有任何的情绪倾向,只是为了京剧,为了和师兄一起唱戏。

我想程蝶衣的第一份情,应该给的是段小楼。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这是袁四爷说给蝶衣的话。袁四爷无疑是本剧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没有一个人如此的理解蝶衣对京剧的痴念。与蝶衣一样,世卿是个艺术疯子。于京戏这门艺术,他倾尽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他是真正懂得蝶衣的人。他说,在看蝶衣演出时,有那么两三刻,他有所恍惚,疑为虞姬转世再现了。

日军占领北平。在悬着大东亚共荣条幅的戏院里,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霓裳羽衣,飘飘旋转着绝世的风华。头顶忽地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一片混乱之中,唯有蝶衣,独自于黑暗之中,传单之下,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目不稍瞬地注视黑暗中的蝶衣,丝毫未曾分神。这便是艺德和艺魂罢。不问外界风云突变,不问这世上如今是谁主沉浮,也不管有没有人在看。上了舞台,是虞姬便是虞姬,黑暗中,也要坚持演完那场戏。那已经不是演给任何人看,是一场,对艺术的献祭。而四爷,即使看不见,他知道蝶衣在继续。袁四爷对蝶衣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变成一种对艺术的敬仰,变成一种爱。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也许从蝶衣将《思凡》那一句唱错开始,京剧便于他的命运,挂上联系。

谈起对京剧的爱,就不能不提起他的师兄,因为艺术的本身已经变的实体化了,没有对京戏的那份爱,就没有对小楼的那份情。蝶衣对京剧的那种痴迷,我

们可以体验的到,沉浸在戏中的跌宕与让蝶衣在现实中格格不入,导致蝶衣的内心也变得无法理解。

以京戏开始,又以京戏结束自己的生命。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中间的那些剧情点缀着蝶衣对京剧的执着。程蝶衣之所以会在现实中冲破世俗的枷锁,泯灭自己男性的意识,是因为他对京剧过分的投入。在现代戏曲冲击着京戏的时候,蝶衣愤怒的斥责现代戏剧。其实也是程蝶衣对粗糙的传统文化一味的传承的一个象征。也是对保留国粹的一种自己的方法。

“连楚霸王都跪下来求饶了,这京戏能不亡吗?” 程蝶衣在批斗会上说出了这句话,程蝶衣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已经可以看出他对京戏超乎常人的热爱了。

京剧,一向是以正宗中原文化的底蕴和外。现从徽班进京二百多年以来盛盛衰衰的。所以许多人把京戏视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那一动荡时代,正是文化交替的巅峰时期。而京戏也受到了新势力的冲击,程蝶衣只是一个代表。当新一代的新人将《霸王别姬》的虞姬演的有声有色的时候。程蝶衣的死去,也是京剧巅峰文化的一种保留。

蝶衣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蝶衣的死去,更是对艺术的一种纪念。1992年,田壮壮拍《蓝风筝》,张艺谋拍《活着》,陈凯歌拍《霸王别姬》,三个导演,分别用个体的命运横贯了历史,田壮壮最为平和,把话说了,把故事讲了,悲哀都放在心里,只有深处见波澜;张艺谋加强了对历史的反讽,一家人的生死离合却被削弱了悲剧的力量;惟有陈凯歌,在画面里注入了饱和的情感,每一处人性的刻画,每一处生命的残忍,每一处爱与恨的纠缠,都被他处理的只剩一个狠字,狠到扎一针也要喷出血来。

陈凯歌抛不去沉重的历史,抛不去人性的哀叹,什么都抛不去,竟然也什么都熔在了一起,以至全片无一处不揪心,无一处不悲哀,五十三年的历史,五十三年的戏子,五十三年的中国,处处浓墨重彩,人也好,戏也好,统统抹上戏子的脂粉,看到悲情处,皆是长叹一声。

怎么也要记住了程蝶衣的痴语:“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段小楼说:“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可那是戏!”可是哪一出不是戏?不站在戏台上,迎面扑来的都是戏——仪式,礼教,暴力,狂热,权势,哪一出不是戏?看也看的呆了,何况要演的逼真?程

蝶衣人戏不分了,恍惚了一辈子,清醒了一瞬间,从京剧里出来了,不明白人间也有戏要演,人间的戏,比什么都要象戏,半生都活在了一个梦里,醒过来发现不如回到梦里。

程蝶衣拔出宝剑的那一刻,顿了一顿,电光石火之间,画面外已经传出了那一声响,金属落地的声音,侧耳再听,似有回声。

原来笑过哭过,还不如做长袖飞舞的戏子,别了人世,别了霸王。

这是一场浓墨粉饰的爱情。他要他许他一辈子,朝相辉映,《霸王别姬》。差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完整。戏台上他是芳华绝代,顾盼生辉的虞姬。他便是他的霸王。器宇轩昂,心意坚定。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如果注定是要破碎的梦,谁又辜负了谁的一生?

第16篇:《霸王别姬》影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霸王别姬》影评

一个人若是活的太过纯粹,就注定被纷扰的世俗所埋葬。就如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终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剧,只爱一个段小楼。而出于对生的本能的渴望,他的师哥段小楼出卖了同门之谊,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的爱情,那个死心塌地想和他过一辈子安稳日子的头牌名妓----菊仙。

菊仙是个妓女,更是一个小女人,她狭隘地爱着那个在花满楼里稳稳接住自己的 “楚霸王”,毅然将自己的一生托付于他,不图富贵荣华,只求一个真心待自己的男人,以及对能够过上普通的正常人的生活的渴望。从对着妈妈“怒沉百宝箱”从良的决绝,到为救丈夫发誓永不相见的豪气,至最终看清小楼的本相,生无可恋,凤冠霞帔,一匹白绫断幽魂,来表达对扭曲的人世的抗争。在她的生命中,爱情是她的全部,失去爱情,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只有爱情的温度,才能让她有勇气抵抗住这个世界彻骨的寒冷。段小楼,是她这个世上唯一的精神支柱,他的背叛,让她失去了最后一丝残存的安全感,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她的死亡,是顺理成章的。她虽然是一个妓女,饱受人世沧桑后,仍然有勇气追求自己的小小幸福。尽管一开始她的身份就注定了最终的失败,但她的至情至性,敢爱敢恨,比起世上那么多寡廉鲜耻,不知道要强多少倍。菊仙的死,也许,也许仅仅是因为世人绝不能容忍一个妓女也有权利拥有平凡的幸福罢。

小楼是该部电影里心态最接近正常人的。他身上有着人性共有的劣根性,譬如贪恋美色,贪生怕死。这样的人,注定是活的最幸福,最懂得享受人生,最能够适应社会的。当他出于对生的渴望,出卖深爱自己其实也是自己深爱的妻子时,我觉得我似乎不忍大义凛然的去批判他。毕竟,他只是一个凡人,而凡人的爱情,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而且是绝对不能傻到自个儿把自己的爱情拿出去考验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世上没有多少爱情能够真正经得起考验,那些恩爱着的平凡的夫妻,他们的感情并不见得有多深,只不过是没“资本”遇到真正磨难的考验而已。所以凡事不能太较真,过于较真,只能是自个儿把自个儿铰进去。自欺欺人也好,难得糊涂也罢。在这个社会生存,有时也是需要的。也许,这也是我们心理的一种自我防御吧。毕竟,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利益,才是驱动这个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而那些最自然本真的东西,却鲜有世人认同。

风云变幻的社会,就像蝶衣,只能随着没落的大清王朝,走向尽头。这样的人,做为一

个艺术形象,是唯美的,深入人心的,但在现实面前,却是极度的脆弱,因为他每分每秒都

要遭受着自己施加于自己的精神折磨和命运无止尽的凌迟。除了走向自我毁灭,别无它途。

让“虞姬”在深爱的“霸王”面前自刎死去,这也是她最好的归宿和对其人格的一种最大的

尊重。也只有霸王别姬的戏台,才配得上程蝶衣的死亡。有人说,悲剧,就是把美好揉碎了

给人看。生活需要悲剧,没有悲剧,人们便无法感受幸福的存在。但谁又愿意让自己成为那

个悲剧人物呢?

人生如戏,戏如人。但戏可以重演,人生不能哪怕一次的重来。戏几多生动,人生就有

几多沉重。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个动荡时代的小人物,千千万万历史殉道士中的三个,

在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中,一起为我们倾心勾勒出了滚滚红尘中无人逃避的了的爱,恨,情,

仇,人性的复杂,人生的几多无奈以及人类想要改变自身苦难命运的艰难。让人看罢,不胜

唏嘘。但愿今后,不再有菊仙,更不再有程蝶衣。毕竟,人生没有想象中那么长,百转千回,

万事终成空。有些东西,何必那么执着呢?

程蝶衣,一个人戏不分的疯子;一个爱上了不该爱的人的痴人;舞台上,他扮演着虞姬,

和师兄演绎着那千古流传悲壮之极的悲剧,舞台下,他恍恍惚惚,把自己当成了虞姬。少年

学戏,“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一次次,小豆子将《思凡》的戏词背得颠三倒四,

即使被罚,也依然执迷不悟。观众们的心都揪紧了。

“我叫你错、错、错!”段小楼一脸痛苦地用水烟袋捅进了蝶衣的嘴里,随着京剧的鼓点,

血流了出来!他似乎悟了,突然间一字不差地背出了戏词,于是大家都松了口气,小豆子开

窍了,可以不用挨打了!然而另一种异样的辛酸却从心里缓缓溢出。

难道真是他不得记么?当然不是!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才能渲泄自己内心渴望恢复

男儿本来面目的焦灼。他还是被扭曲了。“我本是男儿郎”,当他细小的声音终于敌不过强大

的压力,正如他柔弱的身躯被压倒在张公公那庞大的身下,他无助,他绝望,只有对师兄的爱了!他对师兄的暖昧情感,却也是畸形的!男人怎么能爱男人呢!他是一个男旦,一个红

透半边天的男旦,舞台上他扮演着各个女子,其实那才是他,真正的他,在生活里他才是在

演红——扮演着男子。在他心中早就把自己当成女人了,当成了虞姬,并爱上了楚霸王!“就

这样,咱俩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不行么?”他这么对师兄说。

然而“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伴落花”。段小楼听后,不过是哈哈一笑,照样去喝

他的花酒,寻找自己的快乐。对他而言,戏就是戏,怎么演都是假的。舞台上的虞姬纵然千

了。生活中,他照顾关心着他的师弟,他没错,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男人。

舞台的幕布落下了,人生的戏也结束了!

虞姬死了,带着一抹动人的微笑,死在了刘邦万马千军的阵前,死在她极爱的男人怀里;

程蝶衣死了,含着一丝凄绝的悲哀,死在他一生周的舞台上,死在他不能爱的人面前。

程蝶衣饰演虞姬时真正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这种传统文化有一种邪异的魅力,再加上程蝶衣小时的奇特经历,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自己的“戏梦”中,改变性别改变

性格地疯狂依恋着京剧、依恋着虞姬、依恋着霸王——他的师兄段晓楼。这种痴迷与忘我似

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时代的交替中他因戏生祸却因戏免祸,因痴迷忘我却

因现实颓废。对京戏艺术的从一而终的外在表现就是程蝶衣对虞姬、对霸王——师兄段晓楼

的从一而终。这种忘我的热爱铸就一种飘忽、无奈的凄美人生。沧桑人生中程蝶衣注定是因

戏而生,因戏而痴,因戏而死,戏就是他的梦,戏就是他的人生。

段晓楼似乎是个较理智较现实的中性人物,片中的霸王似乎更多地挣扎在现实的残酷

中,在菊仙的如火痴情和师弟程蝶衣的“恋兄情结”中他更多地处于两难境地中,如果说在

对待戏的态度问题上,程蝶衣是一丝不苟的“人格沉入”,那么段晓楼就更多是的“人格浮

出”。如果说程蝶衣的命运与虞姬如出一辙的话,那么段晓楼的命运与项羽的命运也有一种

比喻意义的相同或相似。他的性格决定他在历史的轮回中反映迟钝,如果没有菊仙,他也许早就被现实的车轮辗压过去了,段晓楼的戏始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戏,是一种浮出的戏,

他的梦注定是一种理想中的残缺的梦,他的人生是一种写满辉煌写满沧桑的人生。

菊仙的特殊身份决定她是一个永远现实的人,她是妓女,为段晓楼所救成了段晓楼的老

婆,所以她时时处处现实地维护着段晓楼,因为如果说戏是程蝶衣的梦的话,那么段晓楼是

菊仙的梦,在时代更替中菊仙用她过人的机智维护着她的梦。然而她真正全部地得到了段晓

楼了吗?真正保护了段晓楼了吗?没有!段晓楼注定有一半是属于戏属于师弟程蝶衣的。

我们就把分析的焦点,集中到程蝶衣这个人身上。

程蝶衣这个只知迷恋的人物的一生,是不断被抛弃、遭背叛的一生。他作为妓女的儿

子,先以断指的代价,被生身母亲所抛弃;在千辛万苦的学戏过程中,他为了生活理想不得不背叛自己的性别,甚至彻底抛弃现实,一头扎进戏里,雌雄不分、真假莫辨;他与师兄段

小楼多年结下手足之请,也由于后者和妓女菊仙的相爱而破裂;他亲手抚养的孤儿徒弟小四

不但背叛师门,而且在*中借机整他;甚至他到死都疯狂迷恋的京剧在现代戏时代也由于

他的固执而将他抛弃,使他不能再上台演出。只是到了他生命的终结处,他才算“自个儿成

全了自个儿”:还是在戏台上,还是在“霸王”面前,拔剑自刎,:“从一而终”。

那么,就让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程蝶衣的命运历程,看看命运和历史是怎样造就了他的迷恋

性格,而他的性格又是怎样不断地为他造成新的悲剧。程蝶衣的戏剧生涯及其心理历程的演

变大致可分为二阶段:

一、“学戏”阶段:

这部分作者的笔墨表面上着重在小豆子和小石头在学戏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兄弟之情,实际上体现了小豆子的身份转换——从低贱出身引发的叛逆性格到寻得精神理想的归宿—

—的心理认同的转换过程。母亲用刀砍下他多余的一指,暗示了小豆子由雄化雌的命运,颇

有封建文化精神阉割的象征意味:要想生存,要想唱戏,不但得泯灭个性(特殊的六指),

还必须泯灭自己的自然性征。低贱的出身,带来的深深自卑,使他愤然烧掉母亲留下的袍子,

以向师兄弟们表示与生身母亲“划清界限”。小豆子经历无数苦难,其间也曾有过逃跑的行

动,但同行的小癞子由于承受不了逃跑罪名下的严厉惩罚而自杀,使他明白,像他这样出身的人不学戏就真的活不成;关师傅关于《霸王别姬》的教诲,则令他彻底认同了自我成全、

从一而终的道理,其实是变相地强化了个人必须归属于集体信仰的神话般的最高意识形态之

后,小豆子一步步地“悟”戏,“由雄化雌”——从意识到潜意识都逐渐认同自己作为旦角

的女性性别/身份,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屈原有关“香草美人”的自喻。

戏班子里近乎非人的苛刻训练,以及张太监对小豆子的凌辱都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身女性身

份的认同,也可说是由倔强叛逆转变为妥协归属乃至全身心奉献给传统文化精神。于是,小

豆子终于彻底被京剧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所“化”,从此一辈子也跳不出来。影片是以小豆子

学演《思凡》这场重头戏来展现昔日天真苦命的小豆子向舞台上千娇百媚、无尽风流的程蝶

衣转变的性别/身份之异化的过程的。由此,我们也看到在旧社会,历史、文化是如何与命

运相联手给一个人的人格打下了永难磨灭的烙印。以上是程蝶衣继其低贱的出身后,个人悲

剧命运的潜伏和始发阶段。

二、“唱戏”阶段:

此部分以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之间细腻而又微妙的关系变化为主线,以艺术理想和

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为观照的焦点,可视为程蝶衣个人悲剧的深化。从程蝶衣在三人关系中

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其性格/身份的进一步异化 。在戏台上,他如鱼得水,已臻“人戏不

分,雌雄同在”的境界;在台下,他也“不疯魔、不成活”:把师兄当作自己的“霸王”,无比痴恋,梦想和师兄唱一辈子戏。菊仙的介入,使他妒意横生。请注意,尽管从程蝶衣的角度看,段小楼看上别的女人是对他真正的背叛,可他恨的不是小楼,而是菊仙。对于小楼,

他只是哀怨。这个时候的程蝶衣,几乎和封建社会的弃妇无二,男尊女卑的封建女性伦理意

识已嵌入他的灵魂深处。作为一个男人,他竟被封建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伦理意识形态所同化。

所以,他对段小楼只是乞怜和怨艾,对菊仙则是类似妻妾间的疯狂嫉妒。进一步看,是菊仙

将段小楼小楼从理想化的戏曲舞台拉向世俗化的人生,越来越远离蝶衣的唯美世界,令程蝶衣愤怒绝望,正反照出艺术与生存、理想与现实、坚执与投机的不可调和。

和段小楼分道扬镳后,程蝶衣除了戏便再无所顾:不顾真伪,不顾廉耻,不顾善恶。他抽大烟,和大戏霸袁世卿鬼混,给日本人唱堂会,过起腐朽、堕落的生活。不过,导演从

人性的角度出发,不是简单的判定人物是非,而是赋予人物道德上的暧昧性,把程的一切行

为动机都归结于他对小楼的“爱怨交织”,使人物在性格上、情感上更为统一和更加立体。

第17篇:影评 霸王别姬

影评霸王别姬 化工学院魏文杰 0501100210 一位导演我们不能对他苛求太多。一位导演的代表作只有一部。一位导演的艺术颠峰只有一座。普通的电影观众是如此,电影爱好者也应当如此,更当如此已一颗宽容的心来来看待一部电影,一位导演。当提到陈凯歌的时候,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看法。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他是伟大以及不朽的。奥威·威尔逊只用一部《公民凯恩》就成就了一切,大卫·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同样如此。

1993年当耗资2000万的《霸王别姬》开始拍摄时就决定了它非同寻常的命运。大陆,香港,台湾三方鼎立合作,规模空前庞大。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英达,蒋雯丽,吴大维,顾长卫,李碧华,赵季平,当然还有陈凯歌,筑就了这部伟大的电影。里面的明星演员暂时不说,只是从幕后的制作就看出这部电影是怎样的引人期待。英达是中国最著名的情景剧导演。顾长卫是第五代电影人里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当然还有张艺谋),尔后还拍出了成功的《孔雀》。李碧华香港少有的才女,《胭脂扣》即出自此君之手。赵季平的配乐是中国影视界的珍品。于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

陈凯歌近两三年来最常被人提及的不是这部《霸王别姬》,而是那部似乎更加出名的《无极》。因此,陈导就被骂“臭”了。可爱的观众们,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事实。因为《霸王别姬》审查没有被通过,因此就无法在内地上映,观众们也就无法看到陈凯歌的能力。无独有偶,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同样没有通过审查,而《活着》同样也是张艺谋的颠峰之作。我要说的不是中国电影分级制度和审查制度,我只能说这是遗憾。所以当《十面埋伏》公映以后,张艺谋一样没有逃过唾沫的攻击。如果观众之前看了这两部电影,后来的事又要改改了。

我只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不敢对电影妄加评论。我只是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写自己的感受。从来没有哪部内地电影像《霸王别姬》一样如此的震撼我。对这些不朽的电影我都看得太迟。这个月才看了《活着》和《霸王别姬》,而它们已经问世了十多年了。如果说《活着》的社会变革和矛盾显得复杂的话,那《霸王别姬》就只能用“乱世风云几变化,人生何处是出路”来形容了。同性恋,旧社会,戏子,妓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这些话题显得太宏大,太复杂,而人生又恰恰是穿插在着其中的,这就是主角的命题。 《活着》里的徐福贵虽然谈不上是喜剧人物,但至少不是个悲剧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原著里是个悲剧)《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则彻头彻尾的是个悲剧。母亲是妓女,因为他是男儿身,大了就不能留在妓院里。无奈之下,母亲又把他“送”到梨园学唱戏,偏偏他又是六指,被师傅弃之门外。就在拜师的当天,他竟然被母亲活生生的剪掉多余的手指,血手画押,这才入了门。从学唱戏开始起就被受磨难,自己被师傅强行按在墙上劈腿,然后又彻底的改变性别,学唱旦角。“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就是从自己的口中说不出来,挨打挨了不知多少回都无法说出口。最后在他一生的最爱——大师兄段小楼用师傅的烟杆戳得满嘴是血的时候才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说出了这一生最不该说的这句话。段小楼和他的《霸王别姬》终于开始上演了,还在为第一次的成功高兴的时候,噩梦就来临了。在演出的府宅里竟被上了年纪的老太监给强奸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分不清戏里戏外的他,变疯魔不成样了。渐渐地,他习惯了他的虞姬,也习惯了大师兄的霸王,希望就这样一辈子唱下去。人性就开始扭曲了。正在为自己的环境陶醉时,同样是妓女的菊仙闯进了他和大师兄的二人世界。梦开始破碎了,他和大师兄的关系就开始恶化了。他恨夺他所爱的人,无论是他爱的大师兄还是京剧。在大师兄和菊仙订婚的当晚,他却在袁四爷的府上放纵,以图麻醉自己,忘却心中的痛苦。为了当年大师兄心爱的宝剑,他只有和窥觑他已久的袁四爷真“做”了一次虞姬与霸王。这样的苦日子继续过下去,伴着鸦片聊无生机地活下去。为了救得罪了日本人的大师兄,他又去给懂戏的日本军官青木唱戏,换来的却是大师兄一口唾沫。时间的推移他又成了国民政府的汉奸,仅仅是因为给日本人唱过戏。由于自己的杰出才华,还是被一位国民党军官救了回来。不久解放军来了,他又成了新中国的一员了。本以为可以少些灾难了,鸦片的毒瘾让他痛不欲生。从鸦片的泥沼中走出来后面临的却是养子及徒弟的背叛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狂热的教条信仰中间,再美好的人性也会变得狰狞。大师兄屈打成招,揭发他的种种“罪状”。一切开始疯狂起来,他也开始揭发,只是去揭发大师兄的最爱——菊仙,迫使菊仙上吊自杀。“虞姬”和“霸王”就这样分开了十一年,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二年,两人再次见面,在空无一人的剧场上演《霸王别姬》。对所有的东西都绝望的他只希望做一次真正的虞姬,用当年他换来的宝剑结束了一切。这就真的成了《霸王别姬》,这就是他一生对艺术和爱人追求的结局。

莎士比亚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四大悲剧,而不是《威尼斯商人》这种喜剧。因为悲剧是血淋淋的,是最痛的。美好的东西我们会慢慢地遗忘,而惨痛的经历永久都不会流逝。这也正是陈凯歌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要“赐”程蝶衣一死的原因之一。对这部电影的着力点不同,感受也就会不同。程蝶衣的人生表现出了人性中太多原始的东西。男性与女性的概念,艺术与现实的矛盾,同性与异性的爱情观,当然还有那人与戏的交错和迷离。在程蝶衣的心中正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艺术的熏染导致了性别的丧失,所以才有了袁四爷那句“世上男子阳浊,女子阴秽,独观世音集二者于一生”的暗语,所以才有了程蝶衣的虞姬,杨贵妃,杜丽娘以臻化境。风云激荡的社会是不可能允许只为艺术追求而活的人生存的,所以程蝶衣在观众眼中只是一个出名的戏子。真正懂的欣赏艺术的日本军官青木,旧社会恶霸袁四爷,国民党军官又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得不离开艺术环境。程蝶衣在被视为汉奸后,法庭公审时依旧说:“我也恨日本人,但如果青木还在,京剧已经传到了日本。”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种为艺术放弃所有的气魄实在可贵。抛开民族大义不谈,人类在对艺术上的追求是有共通性的。沧海流荡,桑田变更,始终改变不了人类在精神文明中共同追求。老太监本来就是没根的主,不仅对女人还有兴趣,对男性同样有兴趣。所以他的管家对梨园师傅说:“都多少年的老规矩了,虞姬终究是要‘死’的。”就这样,一个正值风华的少年就被玷污了。这是多么龌龊的事,中国的宦官制度是多么的腐朽以及丑陋。当多少年后程蝶衣和段小楼在街边看见已几近痴呆的老太监在卖烟的时候,这分苍凉显得格外沉重!而最为可叹的是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感情变化。最初程蝶衣是排斥段小楼的,他不习惯梨园的一大班孩子光着身子在一起睡觉,也恨鄙视他的人。在大师兄对亲兄弟般的照料下,他才得以幸存。慢慢的,做人一样疯魔的他在“霸王别姬”这个游戏里就真的“疯”了。“小尼姑本年方二八,被母亲削去了头发······”这样的性别概念不断地在他脑子里灌输,人就彻底地变了。从此,在旧社会那里,在日本人那里,在国民党那里,在解放军那里,在劳动群众那里,他都在人戏不分地唱着,唱着他的性别假设。 一部电影的伟大更多的是见于细节。众多演员的演技把这部电影的魅力最大地推想了极至。在袁四爷出场的那一段里,后台英达因不满段小楼而流露出的眼神直接让人寒到心里。这个眼神没有数十年的磨练是绝对表现不出来的。在送小豆子(程蝶衣小名)去戏园的那段戏里,蒋雯丽亲手看掉小豆子手指那一瞬间,那种表情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真正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张过荣的兰花指,完全都是从梅兰方先生那里模仿来的。一个来自香港的演员对于国粹本来就不是特别了解,能做到张国荣这点的又更少了。除了演员的演技以外,电影的剧情细节处处是神来之笔。小癞子在看见小豆子被打得要死的时候,忙着吃了偷跑出去买来的冰糖葫芦,然后就上吊了,小腿左右摇晃。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观众看到此处都会心里生凉,这才是个孩子呀!能够把死亡放下来,不是他有勇气,而是旧社会那种家长种族制度式的育人方式逼出来的。中国这种传统制度让人深思。当小四(程蝶衣养子)把自己的师傅兼养父打倒斗成牛鬼蛇神以后,暗自得意。一个人在排练室里悄悄地化装,扮成虞姬的样子,唱着“大王”,感受着师傅的境界时,面前的镜子里却缓缓地走来了一大群红卫兵,那种表情的绝望。虽然自己是出生八十年代的人,但看到这里依旧可以想象当年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冲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四陷害程蝶衣,但是他依然羡慕师傅的才华,依然冒者危险想去尝试艺术上的感受。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的人,只要爱艺术,他都会去追求。这或许也是人的一个可爱之处,也是可悲之处。最后结尾处那真剑自刎的程蝶衣才完全突出了主题,是整个电影境界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从小就在演《霸王别姬》,虞姬总是要死的,戏要演一辈子,最后这个愿望达到了,留给观众的确实无尽的反思。看《活着》时觉得文化大革命已经很“恐怖”了,看了《霸王别姬》后,才觉得其实不仅仅是程蝶衣疯魔不成活了,而是全中国的人都疯魔不成活了。那种极端的思想,极端的狂热,感觉不是在干革命,而是在做疯狂的宗教革命。

让人感到很有意外的事,这部电影的剧本本来就是写给张国荣的,甚至可以说是为他量身订做的,因为编剧李碧华的母亲是张国荣的影迷。而张国荣也不负众望,尽自己最大的力去演好这个角色。摄影师顾长卫的功劳更是不小,影片的色彩由黑白走向绚烂,直到文化大革命发展到了最张狂的红色,结尾时又成了黑暗,只有一个射灯发出的光照在虞姬和霸王的身上。程蝶衣死的时候没有直面特写,而是黑暗,代之的是一幅霸王别姬的古代画。这样一场精彩的电影欣赏就这样结束了。

写到这里,不免要写上一句自己的心里话:给每一个人一颗宽容的心,要去理解导演,演员和所有为艺术而执着的人。因为我们是观众,所以我们更要予以支持。要知道,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大众,而又回归于大众。每一个人都在期待有好的电影作品产生,那就让我们好好等待吧!我的霸王,我的虞姬···

第18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这是中国电影之中一部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为成功的代表作,1994年曾获得嘎纳电影艺术节金棕榈奖。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原著小说。

1924年冬天,9岁的小豆子,被作妓女的母亲生生切掉右手上那根畸形的指头后,进入关家戏班学戏。在关师傅严厉和残酷的训导下,师兄二人演技很快提高,小石头取艺名段小楼,演生角。小豆子取艺名程蝶衣,演旦角。俩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师兄二人也红极一时。二人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记得小豆子曾错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这句话贯穿全剧,他并不知道,从那以后,他的心与感情就被这句话颠覆了。

段小楼娶妓女菊仙为妻,依恋着师兄的蝶衣,心情沉重地来到师兄住处,把他用屈辱换来的名贵宝剑赠给小楼,并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他的心愿,只是想与他的师兄呆在一起唱一辈子的戏,坐到从一而终。与袁四爷的不论之情,看似是欣赏,谁又不曾想过,袁四爷对京剧之美,蝶衣之美的迷恋,正好弥补了蝶衣内心的伤痛。但是他忘记了,人生虽然如戏,但那根本就是两码事,而他偏要将戏中的感情全部融入生活中,这注定了他悲剧的人生。

文化大革命中,段小楼成了牛鬼蛇神。程蝶衣在恍惚的感情纠葛中染上了毒瘾,戒毒后,他发现京剧是他的精神力量,他深深地活在戏中,像封建社会那样的思想却使他的徒弟出卖了他。在造反派的威逼下,师兄二人相互揭发“罪行”。段小楼为自保甚至出卖了可以为他放弃一切的菊仙。菊仙上吊自尽。 打倒“四人帮”后,两人再度合作霸王别姬,当段小楼忽然的唱出 我本是男儿郎,程蝶衣那么自然地接口,又不是女娇娥,段小楼说,错了,又错了。蝶衣清醒了,他没有选择地拔出了剑,那样平静,波澜不惊,他做到了从一而终,也最终回复了小豆子的身份。唱罢最后一句,用他送给霸王的那把注满他感情和幻想的宝剑自刎了,蝶衣在师兄小楼的怀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结束了他的

爱与背叛,也结束了这出灿烂的悲剧。

影片诉说着一出关于戏、梦和人生的凄美故事。全戏以京戏为文化背景,充满京味的中国特色 在剧情的高潮 低落。纠缠时都用京剧中敲打的音乐提升感情色彩,使之更为动人。人物的感情、特征塑造地丰富生动。 程蝶衣饰演虞姬时真正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加上程蝶衣小时的奇特经历,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戏梦”中,改变性别改变性格地疯狂依恋着京剧、依恋着虞姬、依恋着霸王——他的师兄段晓楼。这种痴迷与忘我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时代的交替中他因戏生祸却因戏免祸,因痴迷忘我却因现实颓废。对京戏艺术的从一而终的外在表现就是程蝶衣对虞姬、对霸王——师兄段晓楼的从一而终。这种忘我的热爱铸就一种飘忽、无奈的凄美人生。沧桑人生中程蝶衣注定是因戏而生,因戏而痴,因戏而死,戏就是他的梦,戏就是他的人生。

第19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小豆子”人物塑造有感

我特别喜欢象《霸王别姬》这样把人个的命运放在大时代背景里的片子,比

如张艺谋的《活着》,伍迪·艾伦的《鸟人》,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史蒂芬·戴德利《生死朗读》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人物去了解那个时代-------这个变动的时代,它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的去组成的;就象一个特别大的远景,除了关心整体氛围外,更想看到这个场景里的那朵紫色的花儿,她的模样。

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动画专业,对于影视剧里的视听语言特别感兴趣,最近又重温了陈凯歌的片子《霸王别姬》,对于如何用影视语言来塑造人物,我谈下自己的想法。

电影塑造人物的形象跟文学有所不同,电影是靠视觉和听觉也就是视听语言

来讲故事、传情达意的,因此电影塑造人物靠的是可视化的动作来实现。对于影片里的程蝶衣这个角色,张国荣扮演之前我们可以认为是性格形成的过程,而之后是性格展示及角色弧(变化)的过程。

1.人物的出场。影片的开场用的是冷开场(一般动作片用热开场比较多,

象《空军一号等》),比较符合影片的整体风格。在说到已经多少年没有

同台唱戏的时候,段小楼说的是21年,而程蝶衣更正说是22年,由此

可见两个人之间,程蝶衣的更注重彼此的情感。

2.儿童时期的程蝶衣的出场。影片通过蒋文丽所扮演的小豆子(程蝶衣小

时候的名字)的母亲的走位来展现1924年的北平,把观众很好的带入了

那样的一个时代的氛围(影片里这样的场景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故事

都得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去展示,才能符合自身的逻辑;比如《云水

谣》里就是一场长镜头的戏来展现民国时期的台湾)。此时不得不佩服蒋

雯丽的表演功夫,那一走、一跪就这她从事性工作服务的这一职业特点

表现得很到位。小豆子的出场时,他的脸是蒙着布的,因此我们看不到

他的具体的样子,看不出他的性别。(影视片里人物的第一次出场是非常

重要的,会定下这个人物的基本的色彩。)因此他以这样的一个形象出场,

给后面他的性别错位给了暗示。

3.儿童时期的生活。

被母亲切掉多余的一个手指:有人说这是一种对他的阉割。我不是很同意

这样的看法,我只是认为这表现了他母亲和性格,倔强而狠心,这一点

也影响到了小豆子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在未入戏班前的生活,或许过着没有爱的日子。这里有一个镜头特别的棒,当小豆子按完手印后,回头叫娘的时候,看到的是空空的门外飘着特别大的雪。(大家会发现在影片里,事件发生的场景一般都是特别的天气,比如这次的下雪,比如《云水谣》里陈秋水和黄碧云分离于黑夜里的大风雨夜晚)没有多余的表现情感的镜头,但一个空镜头把小豆子的万种心情给包括其中了。 烧衣服事件:当其它小朋友们骂他所披的衣服是“窖子里的东西”的时候,他毅然的把母亲留给他的唯一物品,扔到火盆里!这个事件表明了小豆子的性格非常的倔强,对于后面他被师傅打得死去活来都不肯唱那名《思凡》的戏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小石头对小豆子关爱的事件。一是第一天睡觉的时候,小石头作为小群体里的领导,照顾他,不让他受到其他人的欺负;二是小豆子在压腿的时候,小石头会偷偷的把他的砖头踢掉,而被惩罚的时候还不忘记逗他笑。大家想想对于母亲会狠心割下自己多余的手指的小豆子,人生中没有父亲的影子,而在戏班这样一个陌生而艰辛的环境里,有一个人对你这么好,因此小豆子非常感动,而对师兄有依恋和其它的情怀的时候就非常自然了。

少年时期唱《思凡》被打。用此事件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倔强的个性(是烧衣服事件的升级版)。也许对于小赖子或者小石头来说,唱戏只是作戏罢了,而小豆子则不然,唱的必是自己内心所认同的,他的内心一直认为自己是男儿郎,而戏里唱的是女儿身,这时就有了冲突。

逃跑到归来事件:他和小赖子逃跑了,急奔的时候毫不害怕的停下脚步,为了告诉师兄“枕头低下的三大子”,可见他内心的单纯及对师兄的情感;在街上看到众人欢迎京剧名角时的情景------给小豆子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伟大;戏院里看到“霸王”雄风的那段戏的时候,这时候导演把环境音都去掉了,就只是小豆子和霸王的正反打,导演很好的用视听语言表现了人物此时所受到的震撼:源于京剧,源于对霸王的爱。

归来被打事件:被打的时候,不象其它人承认错误,而一声不吭,进不步表明此人的性格(心里认定是对的,嘴里就不说是错的)。可见人物的

性格是依靠许多事件是表现和进一步去强调的。

终于唱对《思凡》事件:在那爷面前,小豆子还是唱成了“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此时师兄用烟斗塞进小豆子嘴里乱捣的,我想这对小豆子的冲击是很大的(师兄一直是小豆子情感世界里最疼爱的那个人,他甚至为了自己而和师傅拼命,但又非常符合师兄的行为,因为有之前“拍砖事件”的铺垫),因此他内心承认了自己的“女性”的性别定位。 听讲戏片段:听师傅讲《霸王别姬》这场戏,知道了“从一而终”的做人道理,而为自己之前所做事件后悔而打自己,进一步确定他的内心的定位。

被公公玷污事件。其实我现在也没想清楚公公是怎么玷污他的。之前我们看到了,小豆子内心承认了自己的性别定位,但是这只是内心的,往往需要一个外力来进一步确定他的内心定位,因此这段性彻底的使小豆子变成了程蝶衣。

想起老师的一名话“任何事件都是由内而外”的,此片也是,到现在为止人物的性格,人物对京剧的热爱,人物对自己性别的定位,人物对师兄的情感。

第20篇: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视听语言分析

当爱已成往事,那还剩下什么?这是看完《霸王别姬》后最想在心里说的一句话。霸王与虞姬,他和她的爱情流传千百年而不褪色,那么程蝶衣呢?他的爱究竟在哪里?是让他如痴如醉的京剧还是依恋爱慕的师哥?而段小楼与菊仙,世事沉浮之中,当爱已成往事,似乎什么也没留下,爱与恨都如云烟般散去了。

《霸王别姬》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文化内涵。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犹如“戏梦人生”。

在几乎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中,有很多的片段是非常经典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还包括影片本身的艺术特点。《霸王别姬》中的各种视听元素以及创作者的思想在经过选择、雕琢、再组合,才构成了影片的所谓之经典大作。

在影片31:40——35:33之间这短短的几分钟当中,我们再仔细观看中会感受到《霸王别姬》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哲理。

这一片段中,首先是师傅讲戏点出《霸王别姬》这出戏,也点出“人敌不过天命”“从一而终”“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等主题。这个主题初看没有什么多大的感觉,但与全片所联系我们能想到这个主题其实还起到提醒观众注意戏曲和剧情的联系作用,也就是“戏中戏”,所以此处较为明显地将主题给出,不会像一般剧本那样显得过火。师傅和经理的一段对话,集中表现了二人的性格,特别是戏院经理趋炎附势欺软怕硬的形象得到非常立体的描绘,小豆子演唱《思凡》再次犯错,小石头用烟斗虐小豆子的嘴。小豆子突然开窍,背对了台词。此处不仅告诉观众,小豆子已经学会了技能,同时丰富对他和师兄关系的刻画。

这里的师兄关系是我们应该反复思考的,在片中“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与“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到底哪一个才是蝶衣的真心告白?“我本是男儿郎”,当他细小的声音终于敌不过强大的压力他绝望,只有对师兄的“爱”了!他对师兄的暖昧情感,却也是畸形的!男人怎么能爱男人呢!他是一个男旦,一个红透半边天的男旦,舞台上他扮演着各个女子,其实那才是他,真正的他,在生活里他才是在演戏——扮演着男子。程蝶衣的矛盾是人戏不分导致其性的错位,关于性错位我们可以从片中看出有几次。第一次,母亲为送小豆子进班学戏,斩断他的六指,暗示着阉割。第二次,那坤叫小豆子唱《思凡》,小豆子总是念“我本是男儿郎”,小石头用烟袋锅捅他的嘴,暗示着性强暴。性扭曲,先来自母亲,后来自师父师兄,编剧强调造成程蝶衣的性倒错的压迫和诱因,来自一种伦理纲常下的“爱”。而片中所有的恩怨情仇则来自于这样的“爱”。 由“男儿郎”向“女娇娥”的转变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对于这个从妓院里出来的人,他是很难接受一个“女娇娥”的人格的。但他还是被虐待式的纠正了。他被强制性的培养成一种人,但又成为不了这种人。他的位置是错乱的,具体的说是一种性本位的错乱。而对其错乱应附有重要责任的段小楼却不能满足其错爱的需要。这是一种双重的压抑,一种双重的失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初衷,他依旧钟情于自

己的选择。而自己也最终达到了人戏不分的程度。小豆子始终以静默、思索的状态出现。小豆子体会了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从一而终\"。他宁死不唱\"我本是女娇娥\",完整的透露他生性倔强。可是小石头用烟斗捅他的嘴的时候,这种信念的最后防线也垮塌。终于唱出\"我本是女娇娥\"的小豆子,已经完全进入了另外一种人格,小豆子已带着同样的执著地走向另一端。于他不疯魔不成人生,缺乏对一切现实的考虑,心中只盼着和段小楼永远扮下去,演下去。 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四分钟却与影片的发展环环相扣,让人思考。

在这一片段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视听语言的分析,能更客观的感受影片的艺术特色。

开场,运动镜头,交待场面环境,喜福成科班内,师兄弟们正在排练,也是为了那爷来考察而做表现。交待剧情,那爷进场,并且通过关爷的话\"您就是我们喜福成的衣食父母\"交待那爷这个人物这次来考察的重要性;镜头随人物运动,长镜头,场景调度把握很好。依然是在镜头2这个长镜头之内,那爷遇见小豆子,对这个角产生兴趣。

小豆子给那爷请安,那爷第一次看出神,产生兴趣,情节上往正面方向发展;但是那爷接着的一句话:要求小豆子唱段\"思凡\"却把好气氛立马打住了,在场的师兄弟弄的很紧张,情绪的第一次小高潮。

小豆子果然唱错,镜头把站在小豆子后方的大师兄也扫入镜头内,表现人物的情绪关系,大师兄的担心。在意识到自己唱错后,自己也呆住了,整场气氛降到冰点。

场面气氛转向不好的发展方向,配乐开始严肃沉重,那爷要走,眼看着快要到手的活没了,所有人都开始害怕,这个镜头内正面全脸给的是大师兄,主要人物是他,不安情绪最浓的是他,接下来他为了挽救这个情况而做的举动埋伏笔。

看着机会就将溜走的时候,大师兄做了一个动作,抢了烟袋,为了整个喜福成科班的存亡,开始教训起小豆子,这是的师兄是\"恨其不争\"的心态,其实也想转移视线和挽救机会。整个场面的高潮,惊吓住了全场所有的人,也留住了那爷,保住了机会;大师兄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如果不这样做,一则喜福成的机会没了,二则小豆子会被师傅打的更惨.那爷吓呆,而达到了暂时留步的目的,所以关师傅喜从心来。

一个正面推近的镜头,表现了小豆子内心急速的变化。

当师哥的烟杆在小豆子的口中一阵乱捣之后,他终于看清只有这样一条前路,师傅一直告诫,既然选择了唱戏,就得从一而终。这个\"从一而终 \"也是整部影片都在强调的,蝶衣后来一生的性格特征。于是,镜头前失魂地坐在太师椅里的小豆子也就只有仪态万方地站起身来,行云流水般,面带一丝微笑地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至此,小豆子的性别指认转换完成,也是整个影片中人物思想的一次重要转折。

这一片段,镜头语言明确简洁,基本围绕着故事展开,而不是刻意营造意义。影片剪辑流畅规则,构图精美;同时影片中有大量的运动镜头与不同景别的静止镜头交叉使用,形成行云流水而有放有收的节奏效果。

当然,在这不到四分钟的片段中音响的运用也十分出色,人物的语言特点、声音的高低变化都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观众对影片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总体看来,《霸王别姬》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也极为丰富深广,对中国文化的挖掘更具历史深度。它把戏剧小舞台与人生大舞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剧中演员的艺术声涯和现实人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扩大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又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思考,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音画的综合表现效果,是一部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众的佳作。

霸王别姬电影影评范文
《霸王别姬电影影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