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课改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30 09:09:02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改总结

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我校在前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存在问题,多次到开封县实验中学及其他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听他们的教学讲座,学习他们课堂教学的改革经验。把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一步完善学教一案制的教学方法。现就本学期来我们的做法和感受向县教委作以汇报。

一、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在以前课改的基础上,我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学习,深入到已经取得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成就的开封县实验中学进行学习、交流,有效利用送教下乡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积极讨论,总结经验。如何把这种方法在我校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学习,老师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集体教研,发挥群体效应

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每节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每周召开教师会,在会上分别请老师谈体会,交流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自己的困惑。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几年的课堂改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的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下让学生自主预习,课上让学生自主展示,合作探究。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自学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新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欲望激活,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语出惊人,学生也真的感到每一种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焕发出活力,成为孩子生命的课堂、成长的课堂。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培养。因为人人动手写学案,互相交流,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案的编制由浅入深,所以不管学生的水平怎样,都能从学案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充分调动集体智慧,取众人之长,为我所用。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主的、积极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终身学习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的呼唤,大势所趋。

四、问题与困惑

1、经过两年的课改,我们觉得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时间不足,在过去的教学中,课本要求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讲一课时,而现在的一节课要分为三节,课前预习、成果展示、小试身手和问题反馈及课后提高这三部分完成,并且人人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作为教师,要在学生所有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对学生指导,无疑就增加了学生在校时间和教师负担,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学习、做题,是不是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成了考试得分的机器?

2、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程度较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他们的发言也非常积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赞赏,心灵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也更刺激他们努力学习;但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反而不积极,不主动,他们像是被大众丢在了遗忘的角落,从此自卑、不愿与他人合作等,这样学生的差距更大。对于学困生,他们本来就是被动学习者,虽然我们采用了优等生带学困生的方法,把他们分成一个小组,互相帮助,捆绑评价等方法,但仍有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呢?

3、一部分教师已经掌握了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他们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仍有些教师感到茫然,总觉得新课改实行后新方法没有掌握实质,老方法赶不上形式,有点教学越教越不会教的感觉,到底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如何改,我们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五、下一步的思路

1、新课改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坚决稳步推进。

2、进一步加大对新课改的宣传力度,完全消除个别教师的个别想法,加大对新课改的投入,制定完整的新课改评价体系。

3、加大对学案的管理工作,真正使学案成为师生互动的纽带,学生学习的权威的参考书,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案书。

4、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帮助教师化解心中的困惑。

走进新课改后,我们发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面对新信息时代的的学生,学生越来越不好教;我们感到越来越不会教,我们该如何教。所以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应更加深入,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闯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之路。

八里湾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1-12

课堂教学改革 工作总结

八里湾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1年12月

推荐第2篇:课改总结

课 改 总 结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能力

乌鲁木齐市第52小学 吴荣欢

英语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开阔其视野和提高其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素质教育的提高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首先,作为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设法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精神压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与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得以充分的调动。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创造情景,让学生有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治性和自信心,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教学和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要扮演好这个角色,教师就要首先做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而更为关键的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起其自身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还可以加强外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当和学生共同努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调查,比较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提供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并举例学生身边的实例;还可以探讨学生对老师的期望,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让学生定期反思其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

其次,要强化英语教学中的“背景教育”意识:

1,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媒体。 英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其功能仍然如此。因此有意识地将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文化、传统渗透于整个教学中,尤其强化“背景教育”,某一篇课文、某一个片段对话,都引导学生考察其文化背景,以西方文化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灵活学习。使学生从文化背景到语言的整体认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 2, 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和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环境,有真实的情境性,教学中要着力把握这一点。无论是词汇记忆还是文章的分析理解,都要有意识地创设合乎之意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氛围中,将整个身心融于教学内容所渲绎的语言情境,用心去学,用情感去领悟、理解语言形式背后的思想性东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再次,在英语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听说”领先的作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因为结合当前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实际,阅读理解能力已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生将来运用外语外语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大量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并可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所掌握的信息融汇到已有的知识之中。处理阅读教学时,要读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对一些语法和句型在文章中进行解释,操练;并理清整个文章的结构,内容及阅读的观点。

最后,结合平日课堂教学,可以开展英语活动课,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进行英语报刊选读,开办英语角,进行英语朗读,演讲,观看英文动画片,表演英语小短剧等。

推荐第3篇: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课改总结

(二)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课改总结

(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叫刘洁,今天很荣幸能够代表东风乡学校的老师在此谈谈我对课改的一些感想, 从学校开始课改至今,我们一路前行,已经走过了2年。从在网上观看学习杜朗口的课改模式,到前往景弘跟班学习,我们紧跟先驱者的脚步,两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对我们学生学习的效用,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一次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颠覆性的改变。对我来说,课改之路尽管艰难曲折,但我从中学到了更多,就我教的数学而言,老师只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学习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课改模式的教学设计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修为,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当然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少的困惑,但是我认为有两点是做的最成功的,也是我感触最深的。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

记得刚来东风学校上课时,担任的是初一103班的数学,刚开始采用的是传统教学的模式,老师是演讲者,学生只是听众,并没有真正融入到课堂上来,只是一味地为了完成每节课45分种的枯燥时光,课堂气氛总是很压抑,很多学生对老师的这种教学很厌烦,教学效果也很差,课改实施之初,自己也是缩手缩脚,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总是认为:数学嘛,理科,老师不多讲,学生肯定是不能学好的。自己总是在为学生的成绩担心不已,所以课改进行的并不是很好。自己最大的转变是在上学期,因为各种原因,我新接手了初二年级的两个班数学,任务艰巨,因为这两个数学成绩极差,平均成绩仅35分,全县排名倒数第一,学生对数学课很是厌烦,大部分学生都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刚开始的几堂数学课上的极其差,老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适应老师,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只在下面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爱理不理,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当时我是极其的慌张,开始的一个月内就没上过一堂称心如意的数学课,然后到处请教,多次学习,特别是去景弘学校跟班学习后,自己的课堂才算真真安定下来,初步走上正规。我的做法就是下定决心进行课改,徹徹底底地进课改,堂堂课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方式,节节课让学生自己学,自己上黑板展示,逼着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以考核分为诱饵,诱导他们学习。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一章中,这一章所涉及的对称图形接近于实际生活,小学时,学生也许初步涉及了一点,在此知识基础上,让他们总结,交流他们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感受。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和制作熟悉的对称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让他们亲身体验学数学的过程,一堂课下来,比我自己一味地讲解,学生只管记忆,效果好得多,这样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就是这样一步步把学生和自己逼上绝路,其后的效果立竿见影,课堂讨论问题的学生多了,提问、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多了,课后找老师问问题的学生也渐渐多了,学习风气变好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来了,学习效果也明显好起来了。学生的良好表现也直接带动了其他老师进行课改的决心。像初三年级的张建业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也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课改模式,特别是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广开言路,思想的撞碰,思维的廷伸,令他兴奋不已,直夸这课改开展的好,学生能在课堂居然有那么高层次的表现,真是是始料未及,

甚至表态要坚持课改之路,把课改进行到底。真是因为我们学校有大批像张老师这样敬业,努力钻研,敢于挑战的老师在,我们学校才能把课改进行的这么成功和辙底,一句话课改的成功,学生是受益者,老师更是受益者。

二、学生思想的转化,变被动为主动

课改实施变化最大的是学生,学生是从根本上爱上了这种小组1+1合作学习模式,有种我的课堂我作主的主人公精神,相比以往的传统课堂,学生做事,学习都变得主动积极多了,因为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每个学生都有分工,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提问、板书、展濱,分工明确,交流问题很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只是在传统教学当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课堂上,学习上找不到任何成就感,让这样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是厌学,成绩就更不可能好了。

很多老师开始都很担忧,成绩差的学生就算在课改模式下,由于基础等原因,仍然会跟不上的,他们甚至会更加差下去。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是无论成绩如何,一旦在课堂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还是会爱上课堂的,尽管他依然跟不上,但让他们爱上课堂,我们已经走出了成功的一步,提高他们的成绩也就有了希望。尤其是小组内的建设,一对一,师徒结队,兵教兵,共同提升,学生不会再为一道一无所知的问题而发愁,也不会再担心因一时的失败遭抛弃,老师的鼓励是他们进步的动力,学生的互勉是他们不放弃的见证。学生与学生间的竞争,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学习风气得到很大的转变,经过时间的磨练,不间断的试验和训练,也确实造就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她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课堂上展演俨然就是一位小老师在上课,学生培训得很到位,小组评价机制建设的很成功,课改之路走的很正确。正如一位学生在课改感言中写道:学校的课改改变了我,成就了我,课改实施后,我由以前的胆小不敢发言锐变成了今天敢于上台展示,乐意上台给其他同学讲解题目了,一起分享我的见解了,这和以前上课不知道做什么迵然不同了,特别是数学成绩,以前从未上过80分,而现在每次考试基本都是80分以上了,我喜欢课改,我喜欢这种上课的模式。就一学期最后的成效来看,课改进行也确实正确,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明显好转了,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的平均分数提高了20分,及格率,优秀率也大大提高了,全县排名也提升了五个阶梯。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所有老师期盼的,而课改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恰恰是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成长,自由发展的平台,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踏着课改之路在这任他们翱翔的舞台上尽显风采。

推荐第4篇:课改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改总结

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课改工作中,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加强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开展课改工作,积极验证《课标》和教材,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和改革适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特色化学校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将课改管理和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角色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领导随堂听课。学校领导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领导听、评,每位领导每学期保证至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通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促进常规到位。

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人人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学校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三、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了语数两个教研组,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校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内容涉及英语、体育、美术、课件制作等,老师们均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四、落实过程管理 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努力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制定了科学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新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而不是坚决地去执行新课标)?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课改中出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倾向,新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的学习更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的科学化、有效性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推荐第5篇: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三年来,我校随着全市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市、乡、校三级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我校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学生400人,教师15人,公办12人,市代3人。按上级的要求,从2003年秋季期学校开始派人参加课改培训,2004年秋季期一年级使用课改教材。现在已有

一、二年级共4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4人,学生一共有129人。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三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研组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实行“三个

一、三有、三保证”的新课程管理办法。“三个一”:教师每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三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会议记录;“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三年来,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

1

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为了让课改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我校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利用黑板报、墙报在校内进行宣传,让师生了解、配合、搞好课改。在校外,张贴大量标语,让群众支持课改。这样,我们共同把课改的工作做好。同时,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按上级要求所有课改年级教师必须“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基于这一点,我校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

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或集体备课,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除了这些,学校更重视派教师到校外“取经”,无论是乡、市自治区组织有关课改的教研课,学校都派教师参加

2

听课:每期乡组织的课改教研课和优质课,学校至少派出30人次去听课,三年来共有180多人次;每期市组织的课改教研课和优质课,学校至少派出5人次去听课,三年来共有30多人次;每期市组织的区内听课,学校三年来共有6人次参加听课(具体有2003年秋季期,李国荣教导到南宁观摩《全区第五届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2004年秋季期,李国荣教导到南宁观摩《新课程作文教学研讨活动》;2005年春季期,李国荣教导到南宁观摩《“创新杯”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暨课程改革艺术报告会》;2005年秋春期,罗宇教师到北海观摩《广西首届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大赛暨课程改革专题报告会》; 2005年秋季期,李国荣教导和谢榕荣教师到南宁观摩《全区第六届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2006年春季期,杨燕群教师到南宁观摩《广西新课改第二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及五地教改成果交流活动》;教师回来上好移植课,做好“传经”工作。甚至有些教师回来立即代表学校参加乡举行的优质课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二是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

3

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和教研组长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研究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我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因此,学校以

一、二年级为实验点。先由点上的教师上研讨课,组织其他一年级教师来听课、评课。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其他年级教师上研讨课,大家评课,最后深入各年级,这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要求其他年级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使他们的课堂做到:老教材、新理念。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

4

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学校涌现出市级优秀教师李国荣,乡级优秀教师罗宇、杨燕群2人,校学科带头人6人分别是李国荣、罗宇、杨燕群、蒙丽娟、周桂凤、谢榕荣。教师获自治区级论文奖2人次:李国荣撰写《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别获二等奖和成果奖;教师获市级论文奖7人次:2005年春季期,李国荣撰写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浅谈教学中的非语言沟通》和《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分别获

一、二等奖;蒙木贞撰写的《如何转化学困生》获三等奖;2005年秋季期,李国荣撰写的《让品德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如何解读文本》和《数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均获二等奖。在教研方面:罗宇、杨燕群、杨雪萍、陈洁兰、张玲、韦雪芳代表参加乡举行的优质课比赛和李国荣、蒙丽娟分别获三等奖、二等奖,而李国荣执教的作文课《写自己最爱做的事》荣获市2004年秋季期小学语文科优质课二等奖。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喜人的成绩。三年来,学校获多项集体奖:学生获自治区数学知识各类奖项150余人次;学生获自治区创新作文竞赛各类奖项33余人次。

五、存在的问题

5

当然,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4)村校教师配额不足,学校工作安排难以进行。

(5)学校对课改的投入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跟不上课堂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4)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重点课题研究,确保取得成效。

(5)争取年轻教师到学校任教,为学校注入新血液。 (6)加大课改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教研等活动,更新教学设备,服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推荐第6篇:课改总结

2011年度第二学期课改总结

周统英

本学期,我能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好课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改理论为依据,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活动计划。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区、学校举行的各种理念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3、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进行分析。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精心备课。

4、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5、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交流、讨论、座谈等活动,精心上好移植课。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事们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理念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研力。

6、自学相关的教育教学文章、书籍,作好学习笔记。并做到学以致用,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如通过边学习边实践,对“教学行为的改变,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哪些转变;如何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等教研专题进行积极探讨。而且,经常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每月作好总结和课后反思。

7、平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评价。

在一学期来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如何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价?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讲究工作方法 ,提高效率,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推荐第7篇:课改总结

个 人 总 结

一学年以来,我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投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中,将提高教学水平与思想理论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热爱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在教书育人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思考,以促进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我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同时,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我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

二、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过去,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为数学课堂中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带着设计好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概念体系。在学习了我校253教学模式后,更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也焕发了学生极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53”教学模式,最深切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完成颠覆传统教学常规的一次改革与创新。学生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学生的秩序虽然感觉上很是乱,但是学生很有活力,每个人都踊跃发言,在这种看似很乱的情形下,每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有打闹,没有偷懒,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这些都会使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倍增。慢慢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强,很会提出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这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教师是真正地做好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三、教育启示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下,把学生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课改刚刚起步,我们一定不能停滞不前,应积极面对,主动发展自己,在新的学年里将课改进一步向前发展。今后,在教书育人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以促进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8篇:课改总结

2006----2009课改总结

时光飞逝,从06年至今新课改已经走过了三年的历程,回顾三年来教学实践我是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从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下面就新课改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和考纲。教学依据的是考纲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给予删减或增补。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意义》时,自转速度中图版教材没有涉及,但考纲要求掌握,就应该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完整;在讲昼夜交替时应将其展开并加深,这些应是教师应有素质。

采用小组合作形式 课改的主阵地应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小组合作形式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做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小组长的选定。开学初通过几次测验,将成绩优秀、课堂思维活跃、责任心强任组长,任务是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为组内成员答疑或将教学中大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回馈教师。组内其他成员要承担记录、收发作业等任务,合作小组的人数以4至6人为宜,可以从同桌、相邻4人合作学习开始,逐渐深化发展。而组间同质又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材料的选取。以必修1为例:新教材约有59个知识点,有47﹪是属于“自学能懂不需要教师讲解”, 有53﹪属于“教师讲解以后才懂的”。小组活动以自学能懂知识为主,任务一定要具体、可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这一内容,要求学生完成:①城市化定义、内涵、三个标志②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③完成任务后,做练习册P36.1、P39 .12题,学生只需5分钟自学,10分钟小组汇报就能完成。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巡视小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对完成比较好的组给予表扬。如果这部分知识按部就班地教学,就会引起学生厌烦,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形式要多样。为了丰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游戏、小组搜集资料,以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或社会实践调查,或小组内合作动手进行地理小制作及模拟实验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发展,使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或网上交流,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这课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实验,模拟热力环流。

实验器材和分组安排:烧杯两个、长方形玻璃缸一个、薄铝片一张、冰块、热水、白磷、镊子。每组四人分为10组。

实验过程:将一个装热水的烧杯和一个装冰块的烧杯分别放在桌子两端,然后在装热水的烧杯上放置一张铝片,将一小块白磷放在铝片上,赶紧把一端开口的玻璃缸倒扣在两个烧杯之上,观察实验现象尤其是烟的运动方向。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增强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为下一步理性提升奠定了基础。

每学期,在单元复习、其中期末复习时,将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写成小纸条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抢答题,并给以合理的记分。这时的课堂气氛热烈,大多数同学都参与进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弄清了知识。

通过几年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一些经验,但仍然还存在问题,例如怎样处理好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的关系;在小组学习中如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握课堂节奏、控制课堂局面、对每个组给与令人信服的评价等等对于教师来讲都是挑战,还需要在不断教学中探索总结。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我以新教材每章都有一个课题研究为基础,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积极支持下,从我校自身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了多次研究性学习。07年多次带领学生在本镇周边调查南运河、当成中干渠、公路两侧排水沟污水来源、校园的白色垃圾情况等;三年来始终坚持组织学生进行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组织学生参观水高庄现代农业园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了促进自身的进步,三年来积极参区、市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课改课公开课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2006.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途径》获区二等奖 2007.6《学生探究活动》教学设计获全区一等奖 2007.7《关注身边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例展获区一等奖 2007.7《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教学软件获区二等奖

2007.12《充分利用课题研究开展探究性学习》论文获区一等奖 2008“海水运动”教学软件获区二等奖 2008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

2008地理新课程“学生探究活动”说课评比活动中获区一等奖 200

9、2《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秀课评比中获区二等奖 2009《阳光洒在你的脸上暖在我的心里》市三等奖 200

9、5西青区地理学科同课异构大赛中获区一等奖

总之,作为课改的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即将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我相信:沐浴着课改的春风,我一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2006----2009课改总结

当城中学

王凤洪

推荐第9篇:课改总结

探索和求证

积极寻找新路

―――江油中学新课改之路

各位同仁,江油中学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有许多困惑,但也在极力探求一条走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路径。任何一个改变过程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但我们从未放弃。

一、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对老师固有的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教学改革中最困难的。一是因为这些观念和习惯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改变这些观念只能遵循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然我们不能用这些理由来声讨教师。因此,我们学校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

首先是组织好专业教师到各地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学校先后多次派教师到太白中学等学校学习。还先后到过成都市棠湖中学、成都七中、成都外国语学校学习。这些教师把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带回了学校。

例如成外的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他们注重教学思路的转化,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指挥者。让学生活动丰富化、立体化、具体化。

成都七中的“着眼于整体发展,注重个体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他们主张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加积极,让集体更加和谐,让个体更能显现特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好课堂,强调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是积极组织好课堂模式的改革。向时间要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着眼于课堂模式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对时间潜力的挖掘已经走到了尽头,二是各地的课堂模式改革已经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论经验,并且很多地方已经有很显著的成果。例如山东杜郞口的模式改革,南京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等。这些地方的改革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也增强了我们改变的信心。学校已经对各地改革的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充分地进行了理论学习,并且开始着手实践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改革。

理论永远在实践之先,但理论不是改革实践的源,而是在流程中不断丰富和修正的。江高很重视课改理论的学习,但同时强调要有符合江高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理论建设。

二、实践探索寻求新路。

1、强调学生参与。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一改老师主角的讲授式课堂模式。虽然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把学生活动逐步渗透到课堂之中却是不变的初衷。首先强调学生在情感上的认同。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超出的学生兴趣的范畴,要求学生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有行动上的支持。新课改的教学在备课阶段都是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在教学流程中更不用说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应该作为流程的设计者,以期让学生在教学中有获得更多的收获。

用课外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力推进社团活动,用文学社、诗社等社团活动来营造语文教学的氛围。成都市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已经正规化,我感觉到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很多。一是社团活动流于形式,二是规范管理不够到位。但我们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配合模块教学。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年级的课外活动,虽然都是一些传统但活动参与度更高。我们发现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诗歌朗诵暨创作比赛、小小说创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学校最近就在利用“孝心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

学生活动并非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乐于参与而教师疲于应对的现象时有发生。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管理者、评价者这或许是一种进步。

2、探寻摸索课改与高考的衔接之路。我们很清楚高考与课改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觉得它们是矛盾的。我们对推翻一个体系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了再去建立一个新体系的决心。但只要意识到这二者的同一性、一致性是不是会柳暗化明呢?课改并没有彻底推翻什么而是在建立和改变。现在我校对课堂的导学、流程、练习、评价等各个环节正在进行优化。希望能配合高考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课改教学中的困境。

1、教材太多,应激处理方式单一。成外强调必修教材的中心地位将选修教材分为:实践性选修、能力性选修、竞赛性选修等多种形式,完全实行走班制教学。我们学校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成都七中将星期五完全留给选修课,似乎强化了课改的气息,我们十分羡慕。

3、老师们都不希望课改流于形式,但学习和参照的机会还是太少。一段时间之后又穿新鞋走老路了。仅靠行政手段干预是十分乏力的。

四、教学建议。

1、山围故国,地域的局限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不便更是思想的局限。新的大纲迟迟不出台,盲目性很大。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共享。也希望教学方面能充分解放教师,让更多的人走上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路。我们相信走在课改前列的人一定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2、教材资料的处理手段不一样,尊重了个性化的同时又觉得底气不足,希望优秀老师和先进学校能有更多的建议,并提供参照。不然先进更加先进,落后更加落后。

总的说来,课改这条新路虽然我们如履薄冰也走得很艰难,但我们的老师们都怀着饱满的热情在积极的投入。让学生成为课改的最大受益者,让教师在课改中有理论的成长和观念的更新。

2012年5月

推荐第10篇:课改总结

房坡小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

——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为进一步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县“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的工作目标,我校根据县教育体育局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全优课堂”,推行“先学后教,目标教学”模式,我们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曹清华同志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达标规划和学期达标计划,按计划抓实每项工作,要求老师做到“一个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两着力(着力基础、着力课堂),“三不五备六个一”(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教、学生教了也不懂,今后也无用处的不教;备学生、备教具、备提问、备板书、备作业设计;读一本教学专著,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

一、学习解读,提高思想认识。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老师对“先学后教、目标教学法”的认识,把握全优课堂的精髓,为了拨开老师心目中疑云,打开了老师心结,我们学校分层次召开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动员会,各位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念,形成了人人议课改,学课改、谋课改,积极投入到了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校长曹清华同志逢会必讲,大力宣传全优课堂的理念,并就我校实际,制定了打造全优课堂的具体办法,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办法,使每一个环节做到细致,做到极致,全体老师的思想观念有了大幅度提升,行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使我校全优课堂打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聚焦课堂,优化教学方法。

要把认识和理念转变成行为,光靠学习、讲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付诸行动。我们积极选派优秀老师金铺学习和培训,抢抓课堂教学研讨会及全镇教改能手评选之机遇,组织全体老师参与学习,在一次次教研活动中加深对全优课堂的理解和操作方法的把握。基于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基础,我们迅速开展行动,采取抽签方式进行全校的“教改能手”评选活动。一般地,周五下午抽签,星期天老师自己备课,下周一教研组备课,全组老师为其集体磨课,星期二或三上课、评课,促进了我校有效教研风气的形成。通过学习、探讨、总结,形成房坡小学打造“先学后教、目标教学法”的推进方法。

三、规范流程,提高备课实效。

只要目标明确,方向正确,就没有我们攻不下的难关。“磨不误砍柴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实施课堂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学校首先就解决如何备课的流程问题。

对教学使用的活页教案,要做到“标、增、改、删、调”,即:标记重点环节、要突出先学后教、目标教学法的各个教学流程,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注释练习等;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不妥之处,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学法;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及环节;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参加教改的教师,每月都写出了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学校进行考核评比,与老师的实绩挂钩。

四、督查评估,重在指导引领。

为把“先学后教、目标教学法”不断引向深入,保持可持续发展,学校要求老师要读一本教学专著,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同时,学校专门成立了教改考核领导小组,对各教研组优课达标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时重在指导和引领,进一步提高全体老师对全优课堂的认识和理解,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考核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实绩挂钩,作为评优、职评、聘任、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2012年2月

第11篇: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我们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精神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在新课标下学生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 。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我将过去单一的 作业尝试改进为包括自我选择性作业、多层次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趣味表演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查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例如,教学《家》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 全家福,再如教学《 小书架》这一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收集各种书籍 增加知识,

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向同学们展示阅读效果 。这样的作业,同学兴奋,老师高兴,有时连家长也会参与,一举多得呀!

二、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要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他所知道的东西犹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最有效。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三、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的去完成任务。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设计趣味性作业,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1律的练习形式。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

作业设计形式多样、不胜枚举,人人有观点、家家有看法。但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下,如何设计学生的作业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语文教师的路才刚刚开始。

?? ?? ?? ??

1

第12篇:课改总结

无悔青春

木厂口镇中贺秀丽

课改,改革,革命,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我正经历着,正为革命的胜利而战斗着……

我也问自己,明明是领导吩咐写的一篇总结,却写的这么深情款款,为什么?那是因为这里面附着着太多太多的感情的缘故吧,这些字是由心生出来的,不需要编排,不需要雕琢,想到哪就写到哪。

对于这场革命,我愿意提,也愿意想,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可以为之奋斗甚至愿意为之牺牲的梦想。所以提到它,不禁有好多话要说,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面对能够改变我们生命的事情的时候,心情都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欲言又止吧!就像面对自己深爱的人,说什么都像是多余的一样,因为任何一句话都表达不了你的感情,而即使说出来,这些语言也会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不过,即使苍白,即使无力,我也要简单总结几点:呵呵

第一, 盘点收获,惊喜多多:

说道收获,最多的笑容与掌声,虽然没有鲜花,但是我们有了更多的真心与陪伴,课改拨动了课堂那根快乐的弦,优美的旋律融化了那沉闷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师生们的脸上又洋溢了那久违的笑容。结束了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平等的对话中充满了和谐与激情。课改照进了被遗忘孩童的心扉,从此幸福的笑容时时挂在他们的脸上。以前的小范围关注扩大到全体的培养,已由口号变成了行动。“全体”或“每一个”这两个词逐渐成了新课改的关键词。每个学生进步都很快,增强了自信和勇气,面对大家说话的时候不在紧张了,而是非常放松,自信。因为小组捆绑评价,所以他们变得更善解人意,更加有集体荣誉感,更加有斗志。他们的合作意识越来越强烈,彼此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这都是在课改中的收获。这能让人不感到快乐和满足吗?

第二, 总结征途,困难重重,问题多多:

回首这一路的风雨兼程啊,让我不禁都佩服起自己来了,我们到底是怎么样的在荒野上硬生生的开辟了一条路?从山东回来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这样上演了,随着行动的开始,问题也就开始了。

问题1:转变教师观念

改革难,难再教师观念的转变上,不难理解,新课改涉及的新理念、新教法、新教材、新要求,对一些固步自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师来说,不免为严峻的挑战!他们站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讲台,教了多年甚至很多年的现成书,那些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式让他们安于现状,画地为牢,极不情愿为学生、为教育而改变自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给课改上了一把情感的障碍之锁。深究其原因,以下三点可能是主要的:

一是不想改。对于在一线工作的广大教师,特别在辛苦工作在农村偏远薄弱学校的普通教师来说,这是其拒课改于千里之外的重要理由。是呀,工作量繁重,有的甚至每周18多节课,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备、教、改、听、评课,占更多的休息时间去做教学反思、班级管理、个别辅导,还要迎接上级的各种检查、验收、考核、评比……工作压力如此很大,精力和体力应付现有教学已属不易,哪还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和实践新课改呢?

二是不敢改。对于一批早有名气的优秀教师,他们也想过践行课改,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提高地全面些。可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会反复不得其途,万一失败了,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那可怎么办?再说,这年头,人都得实际点。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破了天,但一碰到“中考”“高考”这根“天下第一指挥棒”,一切都得用“成绩说话”!省级范围比高考,地市范围比中考,县镇范围比统考,学校范围比期考,班级之间就比月考……在现有的“唯分数高低论教师臧否”的评价体系面前,在一山高过一山的考试群山重压之下,教师还有闲情逸致搞课改,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三是不能改。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这样高的标准,对于一般教师而言,要达成与之相符的教学技能和艺术无疑极具挑战,有人心存畏惧不足为奇。对于极少数年龄偏大,只等安享晚年的老教师而言,让他像年轻人一样对课改充满狂热,也许有点勉为其难,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个别并不真正热爱教育,浪迹于讲台混日子的教师,让他们花精力、花心思投身课改,他们的叫屈就不是强人所难,而是聒噪之语。

所以,问题1也是最大的问题,课改,改的是教师的“心”,只要我们这颗心改过来,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看到希望了。在这里,我也想说两句,你的压力是大,你的工作是重,但对学生来说,他的发展更为重大,他的成长更为重要。随着新技术革命、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身心协调发展成为了教育的核心,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认识到这一点,负责任的教师再也不能只看重学生的考分,再也不能用一片苦心换学生的一片苦海。古今中外,但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需要勇气和毅力。新课改这条路已经开辟了十余年,功成名就者不在少数,我们要做的,只是遵循科学的育人规律,内化高效的教学理念,借鉴先进的成熟做法,创新特色的课改新路,这难度相比开路之人已容易许多,你还怕什么?努力去实施、推行新课改,也许会磕磕碰碰,也许会坎坎坷坷,但比起浑浑噩噩者,比起得过且过者要强许多倍。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如此崇高的赞美,足以使自己的人生闪耀光芒。不务正业的教师要悬崖勒马;不思上进的教师要奋发图强;身在讲台心在外的教师要心无旁骛;年龄大的教师要老骥伏枥,老而弥坚;壮年的教师要雄心不减,甘当先锋;年轻的教师要敢挑重担,开拓创新。学校领导要身先士卒,骨干教师要率先垂范,普通教师要迎头赶上。只要大家都能立足岗位,齐头并进,百舱争流地趟课改之河,必能大有可观,定能大有可为!

问题2:划分小组

我自认为自己学习了很多相关于划分小组的资料才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划分的, 但此时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后来因为很多个人因素纷纷换组!

问题3:小组分工

小组分工要明确,先确立了正副组长,正组长主抓学习,副组长主抓后勤,其余组员也有分工,各个学科的课代表,但是组员的头衔都形同虚设了,没有得到落实。导致小组长累死,组员闲死。后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评价机制的跟进,小组分工有了变化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每组六个人,出去正副组长,还有四名组员分别担任纪律组长,卫生组长,检查组长,作业组长。任务均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问题4: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机制很重要,因为它能促进小组更好的发展和调动没个组员的积极性。可是真正在一开始就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的方案来评价每个小组和小组中的每个人确实很难,所以拖延了很久才出台了一份方案,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麻烦。

问题5:小组培训

当小组真正建立起来之后,应该对其进行有层次性,针对性的培训,但是在开始的时候,由于老师们的思想意识没有转变,也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小组培训目标性不是很强,收效甚微!但是两周后总结出应对小组(哪怕仅仅展示培训)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现在看来,小组培训应尽早,培训项目内容应明确。分步骤分时间段进行。

经实践总结,在这里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步:培训小组间的合作意识,通过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增强组员之间的感情。

第二步:培训如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六步法。 第三步:培训“发言无错:精神

第四步:培训展示时的气质(声情并茂一周,脱稿表达一周,肢体语言一周,站到聚焦点处一周,同台下同学交流一周)

第五步:培训组间合作意识 问题6:如何维持学生的激情不减

开始新的模式,学生们非常兴奋,等到好奇心得到满足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在新鲜,不在满怀激情,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做思想工作,分层做,单个做,对子做,小组做,让他们彻底意识到课改不是一时的好玩,而是为了他们的将来的幸福生活做铺垫。所以有些老师不能做到嘴勤,有些领导不能做到会勤,学生们会怠倦。

问题7:不知道如何上课

很多教师在不允许讲课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讲课,现在有了高效课堂:五步三查的模式上课,总算是有了总体思路。

问题8:课上时间不够用

有了模式,各个环节要做细,因为学生基础太差,独学对学和群学展示的时间都不够用,若是每个环节落实到位的话,环节又顾不全。若是顾全环节,知识点就要减少,那么就会影响进度,赶不上考试的进度也会影响成绩。所以这个问题教师们很矛盾。

问题9:如何评价教师

对于课改,若是教师的评价跟不上或者不公平的话,很容易滋生职业倦怠的瘟疫,害人害己,更不利于教育事业。

问题10:如何合作

课改不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没有经验的前提下更加需要通力合作,同事之间应以真心相对,而非尔虞我诈,相互嫉妒,滋生是非,所以,面对课改,同事之间如何提高合作能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里,我也想说: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希望每个人都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那样才能收获幸福!

问题11:如何面对现实

我们还是避免不掉成绩带给我们的负影响,我们始终是躲不过考试者得到门槛,所以如何让我们的课改没有后顾之忧,才是真正为我们的行程减压减负。

问题12 如何让爱开花

这不仅是个课改问题,也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人生的问题,何让保持对那些处在学习边缘的学生更应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在爱的包围中不断地激发出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这很难。爱是有保质期的,只有把爱成为教育的底色,及时的给予学生,才能使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有爱的教学艺术就像是身边的生活,每天自己都是主角,时时在演绎着一个个故事。少了那份作秀,少了那份无血的苍白。为课改融入更多的爱,付诸更多的责任,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才能真正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把课程改革推向新阶段。

第三, 鞭策自己,不足改进:待续 第四, 加大马力,需要支持:待续 第五, 全力以赴,守望幸福!待续

第13篇:课改总结

浅谈我的课改体会

随着我校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为了使课改外在形式与质量效益达到完美的结合,为了使今后的课改之路走得更好,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感受、困惑与思考。

一、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体会多感受深。

(一)教师变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吸取新知识新信息途径增多能力增强,我们的老师也变了。

1、干变为合作

传授变为引导

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我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课堂教学。每次备课上课之前都要与同学科教师讨论讨论,甚至有时还要与同年级的教师或班主任老师研究学生,真正做到“不议不谈,不进课堂”。

2、专制变民主

被动变主动

教师不在是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者,不再“居高临下” ,讲台和教师也不在是课堂的中心。我也会说“老师说错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有了这种氛围,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二)、课堂变了:由静变为动,由讲变为学

现在的课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老师讲课,除发言、朗读外一般不允许学生讲话。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发言,提问,每堂课都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以往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经常是学生提出问题,又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各位组员在组长的带带领下,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展示自己。

(三)学生变了:接受变为探究,被动变为主动

在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中推行课改,起初他们觉得新奇,课堂上讲空话的多,想学不知怎么去去讨论怎么去学,同学们纷纷建议还是让我给他们讲。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他们适应了接受了。到半期后,又培养他们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同学们尝到甜头了来劲了。以前上课不爱听讲,爱搞小动作的高伟、杨令豪、徐明新、陈有为等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并大胆发言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好班级小组加分评价机制(有时一个组加分,有时二个三个加分,合作讨论好的、问题设计好的、讲述得好)。这不仅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课程改革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1、我想如果在学校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改实行小班化,新教法的运用效果可能更好。

2、我校的课改还在摸索实施阶段,我们政史地学科的模式与以前的问题教学模式很相似,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是否是在进行课改?

3、在教学中,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落实。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4、与课改相适应相配套的措施或制度,是否也应出台或完善(如师生的考核、评价制度)。

第14篇:课改总结

个人课改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几年来通过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

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教学上我的经验缺乏,不时向前辈请教、学习。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 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总之,六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15篇:课改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课改总结

孟赟杰

我校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模式已有一学期了,在这一学期的尝试中,我们尝到了课改的喜悦,也感受到了课改的艰辛。回顾以前的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师付出的多,学生学到的少,我们的付出与收获成反比,我们的工作没有被肯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只是一名听众。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没有达到“授之以渔”的境界。

3、教师没有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他们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爱,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对抗心理严重,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以致厌学。教学中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带着疑问,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带着对教学艺术的热爱,我们开始思考,开始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学习,我们惊喜地发现,过去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被一一破解了。我们的教学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一、教师的观念改变了

1、这种模式让课堂形式上产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老师的“讲”变成了学生的“学”,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它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自学,在学生充分自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先学”老师“后教”,能让学生知道自已要学什么,自已什么地方不足,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先学后教”能真正体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责任不单在引导,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2、关注差生,成了我校每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大家都在努力地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在我们心中,大家在内心深处真正在做到了爱护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困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一点点的进步,在一点点的找回自信,一点点的感受学习的喜悦。

3、教师专业素质都在不断地提高。这种模式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主导者变为组织者,这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尽在自己最大的努力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集体备课和公开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集体的讨论,评课时思想的碰撞,这些都使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4、教师备课备课更认真了,更精心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备课的要求更高了。从刚开始我们的组织课堂到出示教学目标,再到引导学生先学,以及后来的组织学生互教,对我们的教、学双方都规划了明确的任务,稍有不慎,教学任务没完成,目标没实现,不仅教师内心充满了挫败感,学生也看在眼里,肯定内心也疑惑:这学习目标虚设了吗?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准确、要恰如其分。而导语、自学指导、当堂训练等各个环节的设计更不能马虎。随着模式的推行,学生也对这种模式有了认识,从最初的惊奇盲从到现在的接受、适应,在他们对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了然于心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过程,那么,一节课也难过学生这一关。

5、教师在课堂上更有激情了。本学期,我们的《上课制度》要求教师课前2分钟候课,这短短的两分钟对课堂的作用不可估量,这两分钟是教师上好课的准备,是教师对学生的督促与感染。这学期,有了提前候课,我们的教师在课上端庄大方、精神饱满,目光炯炯,像随时准备战斗的战士。教师简洁有力明快的语言组织与调动,教师犀利的目光的巡视,教师这样的精神面貌预课前组织,让我们听课学习的人精神都为之一振。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被调动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课堂上,给学生的良好影响不言而喻。师生的激情与投入度就是达到内在动的润滑剂,可以让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与热情。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改变了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学习活动从“向师学”变成“带问题自己学”,学习活动的目的性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合作探究都比较注重实效性了。学生人人在思考,生生在交流,真正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性。整堂课学生心中有目标了,围绕自学指导来学习,知道了自己在课堂中要学什么?如何学?每节课中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能用心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养成了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能解决的从不放在课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们能积极的回答问题,而不以前的盲目地在课堂中滥竽充数了,都真正的做了课堂的主人,增强了自信心。

2、这种模式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从学习这种模式后,我们的学生变聪明了,变的会学习了。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他们从不会自学,不会看自学指导,到现在不但会自学,而且对语文第一课时的自学程序也相当熟练,自学迅速,这都归功于这种模式。它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效。

3、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强了。过去我们被花哨的表演性的课堂改革搞得不知所措,当看到班上大多数同学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姿势不正确、读不出笔画名称时,我们想起了传统教学那种扎扎实实、中规中矩的诸多好处。难能可贵的时我们在这种模式里有感受到了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视。课堂上,通过反复提醒坐姿、纠正字音、加强书写、重视朗读、指导写法等,加强了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而又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的实质改变了

1、课堂“面貌”有了大改观。以前沉默寂静的课堂现在充满了生气,学生精神饱满,好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时对学生的坐姿、读书的姿势不再需要反复提醒。

2、这种模式让我改变了原先粗放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更注重细节了。比如现在的课堂上,我们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会对回答的学生提出声音洪亮,语言简洁明了的要求,对听的同学提出认真听的要求,注意培养他们认真听、好好说的习惯。在设计自学指导时,我会尽量细化问题,让问题具体化,以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3、课堂变的更紧凑了。原来的课堂上,如果老师没有讲“过瘾”,就觉得学生没有学好,把该掌握的没有掌握,课堂成了老师的演讲台,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动脑和动手的锻炼。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模式,严格限制了老师讲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如果讲的多,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完不成当堂训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珍惜每一分钟,以最简单到位的语言进行引导,把足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练习,让课堂变得紧张紧凑。

在课改的路上我们虽然收获颇多,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课堂时间紧。第一课时的内容较多,很多老师都发现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难以完成,即使完成也是蜻蜓点水,只是走完了几个大环节,但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在第二次比赛读课文这一环节上,很难完成正确流利的要求。

二、课堂时间安排还不够合理,当堂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有的课堂甚至没有当堂训练这一环节。也就是说;“堂清”很难完成。我们都知道:“堂清”是“四清”的基础,没有 “堂清”,“日清”就很难进行。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四清”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我们还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一模式,教师还不能将这一模式与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堂显得生硬。因此课堂上给人的明显感觉是课堂牵着教师走,环节牵着教师走。课堂上,我们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将课堂与自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将教师自身的特长展示出来。

四、教师的语言变得雷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是优美的,应该是丰富的,语文教师应该用最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享受到汉语言的魅力。尤其是小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非常长,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让他们在于我们的相处中,在与我们的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这种模式限制了语文教师语言的丰富与优美,是我们的语言变得简单、刻板。那么在运用这一模式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语言怎样才能变得更为优美丰富?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继续学习这一模式的理论知识,认真研读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一书。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让知识为我们引领前进的道路。

二、认真探索,不断反思。在课堂上坚持使用这一模式,多与同伴交流,探讨。重视同伴的评价,并在评价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尽量上好这种模式的课。慢慢的让这一模式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相结合,与自身的特长相结合。

第16篇:课改总结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英语课改总结

为响应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改过去老师“满堂灌”的局面,打破课堂气氛沉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践,已初见实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在实施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具体如下: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我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使优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每个小组有6个成员,一般以一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三个学困生构成。

二、正确定位老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恰到好处地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我主要从在下几个方面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①组员参与度。②完成任务的速度。③问题回答的正确程度。④融入这样的评分机制,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四、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每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及时的调整,尽可能让组内的角色经常调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小组合作效果。

(五)、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虽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并不是说一节课全部都采用合作学习,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得用上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我认为在选择合作内容时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结合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以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为标准。

(六)、教师要积极参与、适时管理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合作中去,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管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各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合作学习的主角,困难学生成了听众,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师害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堂,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认为只有好学生才能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不够,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三、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配合、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改实施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多批评指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探索和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趋利避害,使新课改更好地服务于英语的教学。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英语

课改工作总结

建水县青龙中学 教师:张元杰 2012年1月5日

第17篇:课改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状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透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应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三、规范课改常规管理,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务必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取、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联。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发奋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学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务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个性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主角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城北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学校领导随堂听课(一学期校长听随堂课校长在20节以上,教导主任在25节以上),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学校听、评,对于透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交换意见,帮忙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持续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推荐,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潜质,又促进常规到位。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务必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学期中,学校对质量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四、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课改组,课改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资料,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透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

息时刻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应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25节以上、评课均达15节次以上,管理人员评课均达25节以上。

五、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推荐,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发奋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理解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本年度内我校加大了教学开放的力度,开展了“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全校的所有教师怀着用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展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与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共商新课程下的学生教育、教学协调管理对策。

透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理解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用心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七、狠抓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状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我们根据现有资源,充分开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资源,本着“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法制意识等,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引导教师选用课程计划空间,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研究权、开发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构成。我们尝试把手工制作和劳技教学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景与各学科结合起

来,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更加亲近。

我们坚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发奋,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西湖学区城北小学

2017年7月

第18篇:课改总结

语文课改总结

---张俊东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以前在学法指导上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现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会探索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第19篇:课改总结

欢墩镇黄泥沟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改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化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工作,认真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之路,以“课堂教学质量年”为契机,扎实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一、抓培训,更新观念。

1、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参加《课标》培训和教材培训。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我们实行外出学习(培训)反馈活动,要求凡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都要在本校进行上汇报课或专题汇报,让新理念在广大教师中普及。

3、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校本培训。要求每个教师制定自培方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一方面,存放一些重要的培训资料,引领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使师资培训落在实处、取得效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自学为主,加强新理念的学习。鼓励教师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或论文。

4、给实验教师提供优质的课改信息。我们要求各校将有关于课改信息的书籍,如《小学语文研究》、《江苏教育》等都优先给实验教师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把握教学走向。

二、抓研究,研训结合。

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并将教研侧重点放在课改年级。以教研组为龙头,由组长带领组员制定一学期的研究计划,把研究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实验教师身上。

2、积极开展课改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方式主要有:互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等。每次学习、研究既有专人负责(如发言、上课)又有全员参与,活动的内容有课改教学会课(如新教材教学研讨课),教学反思(如课改信息交流活动),专题讲座,观看录像课,集体备课等。学习、研究经常化、制度化,使实验教师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三、抓落实,初见成效。

1、教学方式丰富多彩。新课改促使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确实转变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学活动生动有趣的开展。

2、课堂教学呈现新气象。各班的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摘汉字果,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们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这些都是启发,帮助,更是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直面新课改,我要解放我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生命成长的乐园\"。

3、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我们深切体验到新教材带来的教改新气息,广大教师通过课改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都得到了提高。不仅在教学活动中推出示范课,而且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有多项竞赛在县级评比中获奖。

四、抓总结,不断提高。

我们在期中、期末检测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作一次较全面的阶段性小结。一方面,学校从工作态度、责任感、教学效果、学生发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定,另一方面要求教研组和每位教师写一份书面总结,从思想认识、成绩与问题、对《课标》、教材的意见等方面,认真做回顾、对比,还谈今后工作的设想和研究重点,促进下一步实验工作的推进。

五、问题与思考

1、由于学校规模较小,改革的步子较小,老师老龄化。他们观念相对来说较为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新课改理念难以有效实施。一些教师在领会课标精神和正确把握、落实课程理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新教材教辅资料(图片、教参、课件等)硬件缺乏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从保障上做好广泛的联系,给一线教师提供便利。

3、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能否多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增加镇级、校级的学习、培训次数,有利于广大教师的参与和提高。

欢墩镇黄泥沟小学

2007.1.18

第20篇:课改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在改善课堂教学、改革体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全体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和质量观,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有务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已完成的任务:

一、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更新教法,我校课堂教学改革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三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学新理念,用新教法,切莫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的教学方法,去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狠抓集体备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通过集体备课,强化教师素质的提高。狠抓集体备课,每周一次,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不但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统一难点、统一测试内容),而且还要做到“三准”、“三细”、“二实”。三准是指:抓准所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叫准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地位及作用,根据知识纵横联系找准知识点。三细是指:教师对编者编写这部分教材的意图理解要细,教材训练项目在哪些教学环节中落实要细,教材的重点在哪些内容中突出,难点在哪些环节中突破安排要细。二实是指:所备内容具有实用性,要求教师将所研究的内容落实到教学中,保证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起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要通过抓集体备课使全体教师能在繁体中互相取长补短,脑力资源共享,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强化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我校结合教学管理规范和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教研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实验制度、考试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等,要求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并讨论各项制度和各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使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抓好“三引”“四关”“五促”工作

在常规教学中,我校重点做好“三引”、“四关”、“五促”工作,分层督查各年级、教研组、班级、备课组和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落实。

“三引”。一是规范教学引入。确保常规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规范化,杜绝随心所欲的随意化。二是培育典型引路。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培养和树立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促使其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确保常规教学活动方面的正确性。三是强化教改引课。强力推行教学改革,使常规教学工作不断深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四关”。一是备课关。每学期检查教案四次,每月都认真检查所有任课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检查结果与每月岗位工资挂钩。检查教案时,一查备齐数量是否超前一周,书写是否认真,二查教案内容是否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而写出来的,三查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实用。四查教学内容是否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坚决杜绝不顾学生实际而应付检查的教案存在,我们坚持每学期评选优秀教案,评为优秀的在岗位考核中加分并奖励。选出较好的打印,集体交流,以促进全体教师水平的提高。二是授课关。坚持课前2分钟的候课制度,老师分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理清思路,另外,通过“推门课”的形式检查教师受课情况。三是作业关。严格遵循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因人制宜原则,课下作业作到:“少、精、活”,并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检查、评判、纠正。此外,体现了新改的作业形式,增加了活动性作业,加大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和学习领域,四是辅导关。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树立信心,解决疑难,补救不足。检查作业批改时,一查作业的量是否适当,难易是否适度,二查批改是否认真及时,是否有鼓励性评语,三查作业的内容是否是教师精选的,便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熟练的技能技巧,我们还规定不同的学生可以留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优等生能吃饱,中等生能吃好,差等生吃得了,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达到大面积提高及格率,大幅度提高优秀率。

“五促”一是以评促教。在教师的评价上,做到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备课组长评,任教学生评,校领导评相结合,评定结果与当年评先、评优、安排下一年工作挂钩,二是以考促教,重视各年级其中、期末考试,做好质量分析。三是以听促教。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7节,听课要与评课相结合,既要评出优点,更要评出不足,评出改进的方法。四是以查促教,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检查学生作业本,检查教师上课情况,五紧考促教,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课堂上的导入、板书、表达、演讲、简图、总结、训练、综合能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使用与考核相结合。

四、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自新课改来,我校先后举行了“近新课程研讨课”;“推门课”;“一人一节最佳课”和“最佳课汇报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取以下措施

1、“师徒结对子”的培养措施

用“师带徒”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做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措施之一。

2、“先承接再提高”的培养措施

具体作法,先要求青年教师跟指导者听课,参与完成课程全部环节,然后青年教师提出适合自己的提高措施和提高计划,提高目标。

3、“走进去,请进来”的培养措施

“走进去”指多带青年教师到外校或域外学习、听课;“请进来”指请外校名师来校指导,这样能吸收他人经验和作法,以利提高。

4、“经验分享”的培养措施

指导组成员间有很多好的经验与作法值得推广,青年教师间也有很多进步快的好的作法和经验互学,学校期末组织一次“经验分享会”形成互学、互比、互提、互进的局面。

5、“学历提高”培养措施

有的青年教师学历不达标应再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学习,是培养青年教师重要措施。

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

我校目前的现状是教师老龄化,为此,加强中老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再提高工作尤为重要,具体作法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通过自学、互学、培训等多种形式,让老师以最快的速度,授受新课改内容,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我校充分体现青年教师朝气蓬勃,中年教师意气风发,老年教师老当益壮。

三义学校 2012年5月7号

三义九年一贯制学校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阶 段 性 总 结

2012年5月7号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