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7: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丈八庙寄小课改总结

转眼间,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了。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自我中心校2012年推进《问题导学模式》后,我校教师在学中教,在教中探索,伴着新课程,伴着学生一块儿成长。下面,我就现在我校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层学习中心校方案,全面提高教师的认识

1、理论学习,引领教师观念的转变

我们继续学习山西省《“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指南》一书,根据具体的理论,再结合我中心校的方案饿的指导思想,每周一都由我校杨华老师具体负责的理论学习,全体教师学习,并做好记录。不仅如此,大家还要结合本班的学情,自己的教学以来的反思进行讨论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环节,对问题导学中六环节要适时取舍,切不能死搬硬套。

2、根据“问题导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形成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梳理——巩固升华,在全校进行轮讲课。每周二二三节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听语文课,周三二三节全体数学教师听数学课,不仅如此,还把音体美课也列入其中,分别于下午二节课集体评课。评课必需由校长亲自参加,教导主任及课教师细致评,教师在评课中不仅要就当堂教师的模式进行评价,更要具体到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就好课六条为标准,真正做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实现40分钟的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3、通过轮讲课还要选出优秀的课改教师,上示范课。通过这些教师的示范课,不仅鼓励了这些课改带头人的信心,让她们尝到了课改的甜头,而且给全校老师树立了榜样,让大家对“问题导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推动了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模式的升华,让课改迈上了新的台阶。

4、不定时的听课,推进新模式常态化。目的很简单,就是看看一些老师是不是还在闭门造车,看看是否有学案的使用,是否备课不充分,是否无导学案上课。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中心校的要求抓课改,促常规。

一、现状分析

(一)内化理念,走出困惑。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教师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我校教师均乐学善教,自2001年暑期参加新课程培训后,都感到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深。于是,我们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来进一步帮助教师提升业务、理论素质。

1、集中学习。利用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间,教师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商讨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交流自己在课堂上是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

2、分散指导。校长、教导随时推门听课。听课后,本着学习研究、共同进步的态度,与教师交流学习新理念的心得,探讨课的成败之处。促使教师在教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适应转变,实施课改。

新课程的实施,不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校教师着力于以下五个转变,以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教室功能的转变。以往教室仅作为学生接纳知识的空间。如今的课堂,我们的教师时而将它布置成钟表店,时而将它布置成果树园,时而又成了小超市„„在这些模拟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学,学得欢,学得轻松自在。

2、教师角色的转变。自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后,我们的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课改以来,我校教师热情高涨,相互交流、合作、研讨意识明显增强,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能摆正心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探究,我感觉到教师们正努力使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解脱出来,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不能回答,也能从容处理,不会觉得下不了台,而是向学生说明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后再作解释。可见教师的职业角色正由居高临下的不可挑战的权威者、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例倪昭君老师在上《江南》一课时,将整个教室布置成江南水乡的场景。黑板上有荷叶莲花,四周墙上有荷叶莲花,连地上也铺上了荷叶莲花。使学生畅游在水乡的情境中,自然地做起了“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游戏。教师积极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游戏中探究,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水乡意境。 3、课堂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改以来,教师不再是单向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知识,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一定的活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交流、研讨、提问和动手操作,在现实的参与、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同时,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研究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的特征即兴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中,物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课桌有摆成大方形的(几张小课桌合并),有摆成圆形的,这样不拘一格的形式,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也明显增多(大多数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用品)。学习新理念后,教师们认识到应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于是,以四人或五人合作的小组学习便在我们的课堂中悄然兴起。如我们的老师注重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给小组长学习的方法,让小组长去带领小组合作学习。例学《认钟表》一课时,教师以提示卡为拐杖,交于小组长,让小组长根据提示卡中要求去组织小组学习认识钟面指针及认识整时。又如语文教学中,小组长又充当了指导小组成员自学生字词的小老师。

4、评价的转变。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不再仅以学生分数的高低片面地评价学生,而是积极探索综合性评价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表现,倡导激励性评价,尝试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新的理念倡导注重过程和发展性评价。我校教师在评价形式多样,评价标准多元等方面做了些努力。采用了成长树,成长竹等形式,将学生每天的进步用奖苹果,升一级的方式体现出来。学生的成长脚步被记录下来,使学生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有据可依,极大的激起了学生再次获取成功的欲望。在考试评价中,我们采用了分类式考核,即将试题分为A、B、C三等,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自由选题。在考试形式上,增加了操作、游艺等形式,如创设分气球的情境来考核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暗处打分,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其乐融融地考试,发挥出最佳水平。

5.学生的作业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作业逐步改变了过去机械的重复做题的模式。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数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答案不惟一,具有多种可能性,学生只有相互协调与合作,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收集信息、搜集资料,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逐步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探索、钻研的能力,从而完成作业。

二、策略选择

1.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把握新课程理念。

⑴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兼顾统一,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新课改并不否定“两基”教学,而是注重传授“两基”的过程与方法,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传授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要学生在师生互动和主动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中达到“两基”的教学目标。 ⑵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过于极端和形式化、机械化。新课改并不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讲授,教师还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使课堂活动有层次,并因势利导——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的研讨和提问中,要给予恰当的引导、点评和科学的讲授,但不能否定和扼杀学生可贵的积极思考、提问和探究的火花,即要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

⑶关于课堂教学和评价问题。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非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仍然要直对,要敢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只是要注意方法、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不打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daodoc.com 2.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主要工具,是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的主要媒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资源,但不是惟一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去教,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征,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方法与过程,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陶冶。

3.综合学科的教师之间可以相互研究、探讨,相互培训、学习,从而共同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和胜任综合学科的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研讨和交流,提倡集体备课。

4.在观念层面上,由于遗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但不是搞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在保证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其自主发展,发展特长,或者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的基础上又学习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学有所长。这虽然有可能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但只要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并非坏事。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即“放”,但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有效控制和引导,即“收”,把学生引导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我校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较自觉地在新课程的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我们认为,只有大力营造研究的氛围,确保研究的质量,并不断总结升华,才能使课程改革在我校更为深入持久、步履坚实地进行下去。为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参与意识,提高教师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能力,我校教师均确立了研究课题。如数学课确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逐步做到: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语文课确立了“合作交流方式自主建构学习”的课题,以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科学课确立了“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人文教育”的课题。在研究的同时,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将零散的、点滴的体会和认识,及时加以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我校提倡教师写教学后记,一月一总结,在学中用,在学中思,在学中悟。我们还将继续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就学习评价而言,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面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就教学评价而言,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推动课改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作为一所村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教材方面来讲,现在的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农村孩子相对来说,接触了解的事物、信息不多,我们感觉有些还待完善和改进,如语文识字量太大,识字有跨越现象,有些讲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陌生,教材画面很精美,但同时也给一些学生带来注意力不集中,一时很难找到相应的内容;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的业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是村校,教师的配置结构不是很合理,一些年龄偏大,非师范出身的教师较多,教学观念、业务都一定程度上影响课改的顺利实施,部分教师不能灵活地驾驭和处理教科书,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部分综合学科的教师感到难以胜任教学,在教学中具有分离和拼盘的迹象;从办学的条件来说,村校的设施简陋,而且可能面临撤并等因素,没有较大的投入,硬件与新课程的要求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如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在现实中就很难做到;从编制上来讲,由于编制问题造成人员的紧张,一些课程由没有专职教师的教学而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很多老师既要包班、又有担任其他课务,工作繁重,很少有时间、精力来研究、总结。

四、建议和意见

加大对村校的扶持力度,积极创设有利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或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加强横向的交流合作。加快对村校的布局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改工作总结 课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