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阳谷县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阳谷县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阳谷县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农机作业能力不断增强,大中型、小型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培训及宣传工作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机化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已成为阳谷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25万千瓦,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632台,小麦自走式联合收获机134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29台,秸秆还田机1566台,小麦免耕播种机379台。小麦机耕、机收分别达到 78万亩、7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7%和98%,小麦机播率100%;玉米机收达到20万亩,机收率33%,秸秆还田38万亩,还田率62%。

(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成为农机化工作中的一大亮点。2009年阳谷县被确定为我省唯一的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巩固发展县,继续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8万亩。比去年增加8.6万亩,完成任务的154.1%。

(三)农机补贴政策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今年,阳谷县共争取到上级农机补贴资金1044万元;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全部补贴到农民手中,新增补贴机械746台套,其中: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87

台、背负式玉米收割机11台、免耕播种机215台、大中型拖拉机220台、秸秆还田机95台、蔬菜大棚卷帘机146套,受益农户达436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拉动全县农机购置总投入达到5000万元,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3.2万千瓦,进一步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加快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步伐。尤其是重点加大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免耕播种机的补贴力度,突破了制约玉米机收的发展瓶颈,加快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

(四)强化农机安全监管, “平安农机”建设成效显著。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机安全生产,积极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切实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了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平安农机 “十百千万”示范创建活动,今年新增挂牌1430付,办驾驶证1200本,年审6341台次,农机检审率、拖拉机上牌率、驾驶员持证率显著提高。

(五)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社员450人,拥有大型拖拉机280台、小麦联合收获机27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6台、其它配套机具627台(套),总资产达3345万元;章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社员持证率100%。农机合作社通过合同作业、跨区作业和“一条龙”服务,有力促进了我县农机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影响全县农机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我县农机化事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不理顺。一是由于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划归乡镇管理,房产、资产被侵占,多数没有办公服务场所。二是农机管理服务功能严重弱化,首先是人员大幅削减,目前全县现有的18个农机管理服务站,每站管理人员名义上只有1人,其次是他们大部分精力忙于乡镇工作,很少有精力从事农机管理服务,致使农机行政执法和服务职能大大削弱。造成了农机化工作在镇村开展困难。三是农机人员成分复杂,有乡镇干部、合同制工人,也有农民身份,甚至没有工资待遇,且这部分人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四是由于部分乡镇政府对农机化工作重视不够,也给农机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步伐缓慢。保护性耕作是农业耕作制度的革命,是农业部和山东省重点扶持推广的项目,是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节约环保的先进耕作技术。但由于受精耕细作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加之宣传发动不到位,镇、村领导重视不够,农民对保护性耕作还存有疑虑,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农机投入不足,重点机械推广难度大。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农民购机只需交纳差价款,调动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但调研中还是感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除重点补贴机具外,小型农机具补贴得不

到落实,特别是省、市重点补贴机械的推广难度较大,如: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阳谷县虽然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每台分别增加补贴3000元和1500元,但与其他县市相比,由于投入的资金较少,农民购买的积极性不高。

(四)农机执法难度较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农机监理部门只能在乡、村道路执法检查,部分农机手认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主要以农田作业为主,且作业时间短,不愿挂牌、办证、年审、培训,加之乡镇政府配合不力,执法环境较差,难度加大,给农机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造成“黑车非驾”现象严重,农机事故不断发生。

(五)经费不足,农机培训难以落实,今年国家取消了农机校培训费的收取项目,要求列入地方财政支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资金未能落实到位,致使农机培训工作难以进行,机手不能及时接受新技术、新技能,也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面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遇和困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农机化发展的思路,解决矛盾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机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措施。要理顺乡镇农机站管理体系,加强对乡镇农机站业务指导,及时调整充实一线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农机执法、推广和项目补贴等政策杠杆,促进农机安全管理、技术推广等业务工作开展。

(二)积极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机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竞争力。县乡各级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加大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特别要对省、市重点推广的农业机械,要依照上级要求加大补贴额度。力争对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补贴比例达到50%,对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从而加快全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依法监督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围绕“平安阳谷”建设和“平安农机”创建,通过完善安全制度、健全管理网络、加强培训教育、抓好牌证管理、强化执法监管、开展集中整治等手段,推进农机安全生产。乡镇政府要积极配合农机部门执法,加大对农业机械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和不参加年验等违法、违章行为的治理力度,全面提高我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以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宣传教育,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进一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机从业人员操作技能、服务理念和安全素质。为确保农机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尽快足额落实培训经费,以便农机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机化发展的载体。引导、培育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拓

展农机服务的新领域,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要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使农机合作社沿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社会化规模型、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健康发展,从而加快全县新农机建设的发展步伐。

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某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无为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与对策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聊城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无为县农机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阳谷县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阳谷县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