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1: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城市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蒲枫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板块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朴实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及动态与静态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课文的

7、8自然段和

12、13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静态之美和鸟的天堂的动态之美。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请同学们回忆一

下,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了什么?(生答,师板书:第一次、傍晚、榕树;第二次、早晨、鸟)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研读,看看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体会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准确地语言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

二、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一)学习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之所见所感 1.默读课文,思考体会。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7、8自然段,思考: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大榕树的特点写具体的,画出相关语句再细细品味,把你的感受标注在书的边白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潜心会文本,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2.交流分享,品味领悟。 (1)学生汇报榕树的特点。 生答,师板书:茂盛、大、充满生机

(2)围绕榕树的三个特点,作者分别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交流,并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抓住文章重点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在此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榕树“大”的特点:

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一株”结合上文体会榕树独木成林,非常大。“不可计数”结合下文“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里”和图片体会榕树的枝干多,树大。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B.“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抓住“卧”字,教师引导“此时,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让学生感悟“卧”字写出了榕树的高大和形态,一棵古老、静谧、安详的大榕树仿佛已经浮现在眼前,给人世外桃源、人间天堂之感) 师:作者不由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谁再来赞叹一下,读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表达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榕树“茂盛、充满生机”的特点: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引导学生抓住“簇、堆”体会榕树的枝繁叶茂。) 师:作者为什么加上“似乎”一词?去掉可不可以?

(设计意图:通过“咬文嚼字”,让学生体会到“似乎”一词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想象融入于景,妙不可言)

师:这一句中还有哪个词用得精彩?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生活经验,看看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语言问题”,领悟“颤动”一词的妙用所在,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敏感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及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3)师过渡:树叶在动,生命在动,作者的心在动,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情不自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同学们心动了吗?请用朗读赋予这些文字生命力吧!

配乐朗读课文

7、8自然段 3.自主读书,领悟写作方法。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7、8自然段,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品读赏读过后,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既培养学生理解、概况能力,又为今后写作积累经验,获得知识,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1.回顾学法,自学下文。

师:学习大榕树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上一部分的语言特点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迁移运用,使学法得以巩固)

2.交流汇报,体会写法。

师:这一部分,作者抓住鸟的什么特点来写?(生答,师板书:数量多、种类多,自由快乐)围绕这些特点,作者是怎么写的? 3.创设情境,以读代讲。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巴金先生,此时此刻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请读出这种感受。

假如你现在就是这只小画眉鸟,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请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 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通过多种

形式的朗读,加深体会,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4.品评鉴赏,引出写法。

师:结合群鸟纷飞的图片,你觉得巴金先生这一部分写得如何?评价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悟出文章的美妙之处,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提高自身理解、鉴赏、及写作能力。)

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场面时,整个画面是运动、变化的,让大家感受到了鸟儿们快乐、自由,这种描写方法叫动态描写,相反前面描写大榕树的方法叫静态描写。

5.紧扣文题,体会情感。

出示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鸟的天堂”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两次,为什么前一个加引号,而后一个没有加引号呢?

三、思维拓展,深化中心: 1.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呢?(引导学生从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们保护意识两个方面来体会)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小练笔:

假如你是林中的鸟儿,能试着自述一番,表达一下自己对南国风光的赞美或对当地人们的感谢吗?

(设计意图:课标倡导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适时的小练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减缓作文的坡度,有效的提高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次 榕树 大 (傍晚) 茂盛

充满生机

鸟的天堂

第二次 鸟

数量多

种类多 自由快乐

(早晨)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