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4: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理解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物动静结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二、过程方法: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大意。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提高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和众鸟纷飞的动态美。

2.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提高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物动静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情节很简单。主要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傍晚,群鸟已经归巢,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并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清晨,正是群鸟出巢的时刻。重点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充分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结尾时又由衷地写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所以本篇课文的重点就是让同学体会“鸟的天堂”里属于大榕树的静态美以及属于众鸟纷飞时的动态美;其次,学生需要从课文中作者对“鸟的天堂” 不同景象的描写体会作者对景物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再次,就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而言,本篇课文的教学中应渗透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鸟的天堂》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这节课安排教学任务时,我注重设计的问题以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谈谈自己的对课文及其重点句子的体会。以“读—析—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即首先让学生能在读中找出相映的重点词语及句子,再互相交流,最后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宗旨是通过如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文章内容。

2.播放视频文件,引导学生讨论对文中重点句子的体会,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里面附有相应的文字、图画、视频、声音等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播放课件第一页,显示课题及群鸟的声音)

5.现在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鸟的天堂。

二、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三、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上标出生字。教师在班上巡视,等到大部分同学读完课文时教室走上讲台操控多媒体课件。(课件上出示生字的读音及相关词语)

2.教师讲解相关生字,引导学生掌握字形。 3.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4.请同学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向老师询问。(老师在课件上播放相关词语的解释)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1)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2)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提问: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本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请学生回答,并引导其进行正确分段: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将本篇课文多读几遍,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对其景象描写的重点语句画出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课件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群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将自己画的重点词句多读几遍,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请举手的同学大声朗读表示榕树“大”的句子,并谈体会。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这回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2.请举手的同学大声朗读表示榕树“茂盛”的句子,并谈体会。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看课件榕树图片: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鸟的动态的句子并大声朗读出来吧!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三、对课文重点语句的感知,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2.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3.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鸟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课件出示

7、8自然段的内容)

6.通过小组交流后得出结论(因为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7.教师讲述:(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8.请同学们投入自己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读出大榕树的静态美。 9.教师总结:作者描写“鸟的天堂”的美景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四、拓展延伸、渗透保护自然的教育 1.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2.教师总结: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