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系统设计学科性质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系统设计学科性质辨析

第一小组:余水能、蔡晓君、陈月英、唐鸣、任龙福

摘要:一门学科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象与方法,如果说还有第三个方面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试从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基础以及研究体系来论证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学科。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研究;对象;方法;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自80 年代传入我国, 就以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现代教学技术的魅力, 在教育技术领域独领风骚, 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但是, 不论教学系统设计怎样受人推崇, 质疑的声音还是存在的,经常会听到有人问,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学科吗?教学系统设计到底应该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确实,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学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要的任务就是应该确定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体系,明确回答应该研究什么问题,确定其研究体系以及理论基础。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自60年代末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有第一代(ID1)和第二代(ID2)之分[1]。其中ID2的代表性模型一般认为是“史密斯—雷根模型”,它是由P.L.Smith和T.J.Ragan于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目前该书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所以该书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论述具有权威性。史密斯和雷根在该书中对“教学设计”所下的定义是[2]:“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加涅在其著名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对教学系统设计(即教学设计)所下的定义则是[3]:“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我们国内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可以乌美娜教授主编的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教学设计”一书中所给出的定义为代表[4]:“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以上三个定义都强调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这正是“教学系统设计”最本质的特征。三个定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加涅的定义未对具体计划的内容作任何说明,显得过于简略;乌美娜的定义则明确地规定计划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解决方案和结果评价等,并指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实际上还包括系统论);史密斯和雷根的定义也对计划的内容和理论基础作了适当说明,但比较概括,显得简明扼要。 何克抗教授综合上述三个定义的共性与个性,做出的比较全面而概括的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如下:“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这个定义的内涵所包括的基本属性为:

1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2 指导计划过程的主要理论基础(即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5]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

诚如著名教学论专家王策三先生所言:“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6]可见,明确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辨析具有身份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系统设计不断向科学化迈进的过程中,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教学系统设计研究者关注、探讨的关键问题。

由于教学系统设计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 对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的探讨还是一项空白,就是在有限的几本教学设计著作中, 也未明确提出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但应当承认, 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这方面的研究, 如乌美娜在《教学设计》一书中就这样写道: “教学设计是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一门新兴的教学科学。”[2] 这里提到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我们理解就是该书确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何克抗先生也曾指出:“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5]另外, 孙可平在《现代教学设计纲要》一书中也提到: “教学设计是一门研究学习的学科, 也是研究一系列确定技能的学科。” [7] 这里所说的“研究学习”、“研究一系列确定技能”也应该是该书确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从以上仅能举出的几个例子, 也可以看出观点是不一致的。对教学设计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 反映出人们对教学设计的不同认识, 特别是对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例如, 把“解决教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倾向于将教学设计定位于应用教育技术学科; 把“研究学习”和“研究一系列确定技能”作为研究对象的,倾向于将教学系统设计定位于研究理论与应用的教育技术学科。根据我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学科概念和性质的基本认识, 我们认为, 教学系统设计至少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教学系统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 因此, 教学过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其中,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主要因素, 而教师与学生又是主要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与学的矛盾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矛盾, 这一矛盾的发展, 确定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在教学设计研究中, 抓住了这一本质关系, 就是抓住了教学设计研究的根本, 探索教与学关系的过程, 也就是揭示教学本质, 总结教学规律和形成教学理论的过程。只有摆正了教与学关系的位置,才能使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才能使教学设计成为实施教学计划的指南。

2.教学系统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设计不论是对整个一门课程的设计, 还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 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影响教学目标确立的因素很多,如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考虑教学目标的角度和观点并不一致, 即使是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目标, 由于它所具有的滞后性, 同样存在信度问题。这就要求教学设计研究者,既要研究外在目标, 又要研究内在目标, 做到外在目标与内在目标的统一, 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的整合, 以保证教学设计的效度。

3.教学系统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

当前我国教学论研究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不能转化为能够对实践产生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技术、方法、策略、规范和模式。而教学设计恰恰有媒介的作用, 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 将教学原理和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和需求的各种方法及适用范围和操作要求、教学媒体运用的程序纲要、课堂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和方式的编制技术及使用规范、教学调控策略等。概言之,就是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技术问题。

对第一方面的研究可以产生教学设计理论; 对后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产生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术。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概括上述三方面内容我们认为, 研究教学过程的系统程序就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论

目前主流教学设计模式的方法论基础是经典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所谓教学的经典系统工程方法论, 从哲学上说,就是辩证法, 要求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种矛盾; 从科学上说, 就是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要求按照系统思想、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处理组织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其本质特征是系统化和科学化。经典的系统工程是一种“事理”工程技术, 即关于人们办事的软技术,“是组织管理各种社会活动的方法、步骤、程序的总和”[8]。其典型方法是A.D.H all的三维模型。所谓系统化, 是将教学活动看作一个系统。“科学化”使得教学设计只求“事理”, 而失落了“人理”、“人情”, 这与当代教育教学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取向是不协调的。

探索教学设计新模式不应仅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革新, 而应同时进行方法论基础的变革。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其方法论基础、所面向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当前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三个方面的高度和谐一致[9]。因此, 我们要追求教学设计的更高层次的科学合理性, 寻求与当代教育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取向和谐一致的教学设计新模式。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体系

当教学设计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时, 教育学界流行的理论是行为主义。自70年代认知心理学派诞生, 80 年代末期结构主义形成以来, 教育技术界对于理论的兴趣空前浓厚。但是大部分教学设计却依然因袭了原先教学设计的总体模式和框架[10]。按照当代国际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的看法,教学设计与教学理论基本上是同义语, 可以统一纳入“教学科学”这一概念之下。赖格卢特说道: 教学设计是一种处方性的理论, 用来指引达成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科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尚十分年轻, 各种理论观点都带有某些合理性,但每一种理论只能部分地把握教学的本质。唯此, 我们才能构筑有关教学的“一般理论”( common theory or common knowledge base)[11] 。

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者也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观点, 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论点[12-14]: ( 1) “单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 并强调“主要是指加涅的认识学习理论”。

( 2)“双基础”论。主张“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

( 3) “三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 4)“四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即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并强调“学习理论应当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 5) “五基础”论。提出教学系统设计要以学习心理理论、现代教学理论、设计科学理论、系统理论和教育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 6) “六基础”论。主张“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认识论和教育哲学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15], 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贯一教学设计( Grounded design for design)、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和混合学习( blending learning )。[16-17]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体系

据前不久进行的一次检索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教学系统设计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理论应用等方面;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模式、策略、原则、概念、反思等;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新理论和新思想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历史发展主要将教学设计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回顾和展望,以期获得启发;理论应用是最大的一个部分,主要将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实际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的各个领域,例如学校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和教学等方面。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设计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基础及研究体系,以上几点足以证明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J].中国电化教育, 1998年第

10、

11、12期(连载)。

2.P.L.Smith, T,J.Ragan.Instructional Design[ M].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3.3.R.M.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 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4.乌美娜.教学设计[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 5.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 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6.王三策.教学论稿[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3.7.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8:

3、15.8.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9.黄梅.教学设计的评价范畴及其有效性探析[ J].教育探索, 2008, 7: 54- 58.10.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J] .开放教育研究, 2005, 11( 2): 65- 70 11.盛群力, 马兰.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M ]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80- 81 12.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J] .中国电化育, 1998( 1).13.张筱兰.论教学设计[ J] .电化教育研究, 1998( 1).14.冯学斌, 万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J] .电化教育研究, 1998( 1).15.王军锋.肖晓飞.几种教学设计理论浅析[ 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7( 1): 67- 70.1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7.[ 21] 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 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2).

物理教学论学科研究性质

学科教学设计

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

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学科性质剖析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学科性质
《教学系统设计学科性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