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某年民进中央议政务虚会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9: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XX年民进中央议政务虚会发言稿

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从基层的角度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1、关于“供给侧改”。

谢谢刚才清华蔡院长介绍的“供给侧”的出处。确实很多人把这个“供给侧改”和过去的供给学派联系起来了,所以就与需求理论对立起来了。

个人以为,尚没有定论的学术观点,中央不可能将其作为纲领写进文件。所以,我们不能只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理解。

所谓“供给”,就是供应;所谓“侧”,就是方面、方向的意思。因此“供给侧改”应该是指“方向或者方面的改革”。

那这里的“侧”到底指的是哪个“方向”哪个“方面”呢?我认为,中央在这里指的是经济体制甚至是政治制度。所以,“供给侧改”说得俗一点就是要改经济制度,说得危言耸听一点就是要改政治体制,用“学术”一点的语言描述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以使上层建筑适应已经改变的经济基础”。因为我们现在的上层建筑基本还是60年前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那一套,搞这个“部”那个“委”管生产,早已经不适应越来越市场化的经济基础。僵化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与农村的半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矛盾也越来越难以调和,阻碍了经济发展,这才是今天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

所以,不改革生产关系,不改革上层建筑,经济不可能摆脱下行局面。但是,这个改革是出于经济目的而不是为了改变意识形态。这就与“三个代表”的以“生产力”为抓手的观点相一致了。

现在的问题是,今天你只要敢说要改革生产关系改革上层建筑,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是要“变天”。所以,过去三个代表以“代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为口号,悄然声息的把工人党转变成了民族党(叫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再以“代表先进生产力”为口号堂而皇之的发展了市场经济,避免了“资”、“社”的意识形态纠缠。

同样的,以“供给侧改”为口号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纠缠。事实上,中央也是这么做的。

这次,中央六十多年来第一次打着“供给侧改”的旗帜提出了“农民市民化”的口号,就是一次重大的生产关系改革的举措。既然社会的进步是工业化为标志的,不允许农民市民化国家怎么进步?过去,农民因为有几分土地就被毛主席叫做小资产阶级。毛通过人民公社改变生产关系,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但是农民并没有因此成为无产阶级,我们的解释是他们还拥有生产工具。其实根子还在农民没有市民化。三个代表要代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要为小资产阶级(农民)服务。今天,商品房要去库存,没有人住怎么去库存?去库存要靠增加需求,降价是没用的。不许农民成为市民,就是拒绝最大的需求。当然,很多人说,农民买不起房,何来需求。问题是城里人有几家的住房全是买的?我家就不是,是房改时免费分配的。很多人家都不是,是商业动迁给的。凭什么就一定要让进城农民只能自己买房不能福利分房?我们只要落实建设农民保障房的资金就是了。现在大城市市民住房70%以上就不是自己买的,是商业动迁改善的。现在中央允许农民市民化以后,农民必然向一线城市流动,任何人无权阻止(这次上海提出要限制在2500万的说法,显然是与中央的决定相悖的)。结果土地出让金一定大幅度上涨,农民保障房的资金也就有了。

农民大量市民化会导致制造业人工成本大幅度下降,增强我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现在人工成本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几乎已经摧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外向型经济。

农民大量市民化还会使得农业人口密度下降,导致农业有利可图,进而得到发展。

农民大量市民化最重要的是能够极大的拉动内需。不仅仅是刺激房地产,农民从自给自足的群体转变为消费群体,对消费的拉动是直接的海量的。

所以,中央在提出供给侧改以后跟着出台了这些农民市民化,居住证制度,人民币贬值,取消限购等一系列措施都是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的改革。是为了使我们的上层建筑适应已经越来越市场化了的经济基础。只是,这些改革决不涉及意识形态。所以不能叫政治改革,还是经济改革,是“供给侧”方面的改革。

2、关于土地增量的问题。

非常赞同同济大学吴校长的观点:过去30年的发展是建立在土地大量消耗的基础上的,是不可持续的。

我补充一个观点:

今天,土地增量即使为0也是可以发展的。很多人反对农民进城的观点,理由就是会消耗土地。这是错的。给农民免费保障房的前提是他们必须交出宅基地,只有宅基地还田了才能给他们保障房。

另一方面,城市的土地面积增量必须严格限制在0以下。这样,就逼城市发展必须接纳农民。因为城市拿不到农民的宅基地还田面积的指标就不能增加建设面积。也就是,农村拆一平方米城市才能建一平方米。土地增量就可以是0了。比如上海,拿到农民一亩地的宅基地,在市区拍卖起码可得2个亿,拿出十分之一收购周边(比如南通盐城)库存商品房给农民做保障房就足够了。

一定要发展大城市,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高,农民也愿意去,因为大城市的就业、工资、教育、医疗、商业、市政、服务、娱乐、通讯、公共交通等各项条件都比小城镇好得多。最重要的是大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高,节约土地资源。所以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过去的“新农村”纯属倒行逆施,所以这次中央农村经济会议也放弃了。这都是制度改革,是供给侧方面的改革。

3、关于“互联网”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是计划经济体制,就是政府在管,另一方面是管的领导还不懂。比如,花那么多钱补贴“互联网”项目,结果补贴的往往根本不是“互联网”项目,甚至都不是互联网项目。

比如农口,我们上海市农委的副主任带队来我们镇考察“互联网”项目,结果去看的都是物联网项目。说明他们到现在连互联网物联网都没分清,到现在还不知道:物联网只是过去的自动化系统改了个名称而已,目的是为了减少人;而“互联网”是人的联网,是为了将消费者引入生产过程,是增加人。可是,“互联网”项目的补贴却在他们手里,于是就悲剧了!我们这些搞“互联网”的拿不到补贴,那些物联网项目却拿了本该给互联网项目的补贴。

农业部也是这样。农业部刚刚出台所谓的鼓励“互联网”的补贴政策,就是要农民都建网站在网上卖自己的产品,还要发展农产品电商。说明农业部以为这就是“互联网”。这个真的好搞笑:中国10农民,即使百分之一的人能建自己的网站,也会有一千万个网站,谁去看呢?即使前几个农民能够赚钱,不等于后来搞网站的都能赚钱。谁都懂,今天一个人养野猪赚了钱,不等于明天大家都养野猪还会赚钱。农业部就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所以整天号召农民学这个学那个,用了国家那么多钱结果一事无成。

所谓的农产品电商就更没谱了,电商根本不是什么“互联网农业”而是商业。全国已经有几千家农产品电商,统计数据说亏损的超过96%!为什么,因为所有中间商与生产者的利益都是对立的。电商靠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赚取批零差价生存。它和农民订收购西瓜的合同,交货时市场价高农民就骗你说减产了自己卖,市场价低了就逼你全买进不算还低价买邻居的冒充自己的卖给你,农民也会赚差价。消费者一样,今年吃到好的,明年就跳过你直接去农民那里买。大多数电商不可能有前途,这也是淘宝为什么只有一家的道理。

所以,农民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网站、电商的问题而是盲目种植又不能直销的问题。互联网“”恰恰可以解决这二个问题。农业部完全可以建一个全国性的零售农产品“期货”平台。让全国农民都可以像淘宝那样把自己的农产品挂在平台上直销,直接预售给消费者。同时,农民以后种什么品种,可以事先去期货平台上看价格谁更高再决定种什么,盲目种植的问题也就解决了,直销的难题也解决了。

过去没办法这样做是因为无法解决仓储和发货问题,现在我们逸耘农业利用“互联网”把这个难题解决了,可是农业部却不给支持不给资金,延缓了项目推广的步伐。因为农业部没人知道什么是“互联网”的概念,钱都去了那些“网站”,“电商”或者物联网项目的口袋。这就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不改革这个“侧”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关于自贸区。

感觉概念上有问题。很多领导把保税区和自贸区混为一谈了。保税区是为了促进外贸出口,所以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自贸区不是,自贸区只是外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没中国人什么事。为了吸引外国人来中国做买卖,自贸区才免关税,免营业税,减所得税。现在这些自贸区,包括上海,都把眼睛盯在国内企业上。如果国内企业都搬进自贸区享受免税减税,国家岂不是要喝西北风!

在我看来,自贸区不是什么改革的问题,而是要在意识形态不变,政治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像香港新加坡那样彻底放开贸易管制,放开金融管制。所以,不封关这么能行?!

所谓中国上海自贸区,既然是国家级自贸区,就应该以黄浦江为界封关,直接由国家管理,直辖。原来的上海可以向北自然延伸,允许她向南通,盐城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扩展。这样,一方面自贸区有强大的地域后盾,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拉动的经济肯定能够超过现在的上海;另一方面,南通盐城这些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商品房就去掉了,能够彻底带动它们的发展。

不好意思,我不是体制內人,才敢斗胆在这里胡说八道。不过我相信,肯定不止我一人有此想法,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就罗嗦这些。谢谢严委员长,谢谢朱秘书长。

某年务虚会发言稿

某年部机关务虚会发言稿

某年党建工作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某年民进中央议政务虚会发言稿
《某年民进中央议政务虚会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