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

1.形成性评价:2.掌握学习: 3.先行组织者: 4.学习目标: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教学系统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 2.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3.教学设计是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 4.学习风格有好坏之分。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共12分) 1简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6分)

2.简述什么是学习需要并说明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9.下图是一个教学设计模式,请指出该模式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并对该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论述说明。(15分)

2.美国学者马杰曾比喻过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课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来判断自己已经到达了那里?试以此论述教学系统设计所研究的内容体系。(15分)

得分 评阅人

五、材料题(共30分)

【材料一】这是一位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结合你所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给予评价。(15分)

第四讲: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一、教学理念

由于“关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具有“关系取向”,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现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学习和讨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和道德心理等专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将集中对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进行回顾与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师生共同提出对中国人的关系心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认识和思考中国人的关系现象;

2.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参考; 3.师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设想。

三、教学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复印35份); 2.投影仪(争取用电脑),准备PPT课件; 3.A4白纸6张(共分组讨论用); 4.推荐文献(1张,复印32份)。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3分钟)

教师直接给出“关系”主题(板书“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二)案例与思考

1.教师呈现(发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依据学生感想指出“关系”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重要性。

(三)教师报告A(大约20分钟): 1.“关系”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的特点; 3.中国人关系的构成; 4.中国人关系的分类。

(四)教师报告B(大约15分钟) 1.关系取向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取向的构成要素

(五)小组探究(大约15分钟)

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

(六)回顾与小结(5分钟)

五、推荐文献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篇相关重要文献(下课时发给学生)。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待改进的案例,请任选一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感想,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学习者特征分析实例。(15分)

一、高中语文 【教材内容概述】

立意于找准切入点和联想丰富的写作指导课。

【学习者特征分析】 1.面对题目思维滞涩。 2.下笔千言,不知所云。

二、初一上英语 【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为初一英语(上册)第十三单元(what color is it?)的基础课。本单元是从对简单的颜色词的学习入手,围绕“What color is it?”这一中心句型展开学习与训练,主要单词包括:purple, brown, and grey,单复数的颜色描述。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已能对一些基本的颜色词进行表述。但对与之相关的语句熟悉程度还不很够,不能达到运用语言运用目的。

三、初二数学 【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四、高二物理 【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是新的热学部分的起始,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热现象,也是新的一章的第一节,从这一节开始学生将接触到微观世界。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分子图像,来增强学生对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感性认识,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把分子看作小球是分子动理论中对分子的一种简化模型,阿伏加德罗常数。

【学习者特征分析】

他们年龄大概在17岁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无法自己完成整个的自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30人21人家里有电脑,70%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并能上网。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还没有学到微观世界,并感觉微观世界是神秘而不可接触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免不了会有一定试探心理。

五、初二生物 【教材内容概述】

本科内容为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教材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章中的“均衡膳食”。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以及了解一些关于饮食的小常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5班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多数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乐于表达,但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但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热情高,乐于尝试新事物。

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 1.量规:2.学习风格: 3.学习需要: 4.教学模式: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3.教学系统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4.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它的培养无需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ABCD和内外结合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6分) 2.简述在学习需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1.下图是一个教学设计模式,请指出该模式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并对该模式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论述说明。(15分)

2.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15分)

五、材料题(共30分) 1.【材料一】这是一位小学自然常识教师编写的关于飞行器的发展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概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航空飞行器(气球、飞艇、飞机等)升空的基本原理和飞行器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运用模拟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来研究和学习,运用PowerPoint、FrontPage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网页来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此外,本单元的教学希望学生通过对飞行器发展历史的学习,初步领悟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目标/学习成果: 学生将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知道热气球、氢气球、飞艇这3种充气飞行器的升空原理及它们的缺点。 (2)初步知道如何用模拟的方法研究热气球和氢气球升空的道理。

(3)初步学会对“充气飞行器”进行客观的评价,知道“充气飞行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从中领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创新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创新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最大动力。

(4)能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研究某一事物的方法历程(如笔的发展、电视的发展),并能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意,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一个演示文稿或网页,与他人进行交流。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充气飞行器发展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 (2)教师制作一个与教学过程相吻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其中包括学生收集的资料)。 (3)准备实验器材酒精灯、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有关充气飞行器的资料,了解充气飞行器中热气球的一般知识。 (2)通过实验,模拟热气球升空的现象,同时感悟热气球的缺陷。 (3)交流资料,讨论氢气飞行器和氦气飞行器的优缺点。

(4)小结充气飞行器发展的历程,进而感悟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的规律。 第二课时:

(1)确立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

(2)根据“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的规律,结合相关资料,整理出该事物的发展变化历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成演示文稿或网页。 (3)激发学生寻找周围的不足之处,思考可以怎样改进或发展,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计算机将它们汇编成文或制作成网站,通过Internet与他人交流和发布。 评价:

(1)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评价:能运用网络收集信息资源。 (2)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评价:资料的相关性。

(3)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能力的评价:演示文稿或网站的制作。 (4)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热气球升空实验的操作。

(5)对学生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评价:整理某一事物的发展历程。 (6)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寻找身边事物的不足,提出有新意的创想。 问题:请结合你所学到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加以评价。(15分) 2.【材料二】以下是从某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实例中节选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问题:请指出上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15分)

期末考试试卷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教学目标: 2.学习准备: 3.教学媒体: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9分)

( )4.下面几种教学媒体中,_____最便于重现。 A.广播 B.教科书 C.电视 D.计算机

( )5.最初形成教学设计构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______。

A.桑代克 B.苛勒 C.杜威 D.斯金纳 ( )6.下面不属于程序教学特点的是______。

A.自定步调 B.联系 C.即时反馈 D.小步子 ( )7.______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

A.桑代克 B.加涅 C.布鲁纳 D.奥苏贝尔

( )8.下面不属于分析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对照 B.写作 C.比较 D.区别

( )9.下面不属于知道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背诵 B.辨认 C.计算 D.回忆

( )10.下面属于综合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分析 B.设计 C.解释 D.叙述

( )11.教学评价常用的三种工具是__________。

A.测验题、调查表和观察表 B.测验题、填空题和观察表 C.填空题、调查表和观察表 D.测验题、调查表和实验表 ( )12.概念获得程序是一种_____的信息加工模式。

A.演绎 B.归纳 C.假设 D.先天 ( )13.学习是人的_____或能力的改变。

A.情感 B.态度 C.倾向 D.精神 ( )14.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包括_____。

A.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动作技能分析 B.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态度分析 C.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能力倾向分析 D.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先决技能分析

( )15.加涅指导学习的后五步基本过程的次序是_____。

A.提供指导→提供反馈→诱发行为→评定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B.提供指导→诱发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C.提供指导→诱发行为→评定行为→提供反馈→促进记忆与迁移 D.提供指导→评定行为→诱发行为→提供反馈→促进记忆与迁移

( )1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授言语信息的方法是_____。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 )17.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那么最好的方法是采用_____。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 )18.以下_____不属于集体授课的优点。

A.教师和学生都容易接受 B.教师容易备课 C.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D.教师能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成效 ( )19.以下_____不属于小组交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A.角色扮演 B.个案研究 C.游戏 D.讲授

( )20._____作为一类学习结果,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情感态度 ( )21.在评价过程中,_____是一种有效的展示工具。

A.信息加工法 B.图解法 C.卡片法 D.层级分析法

( )22.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学说中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_____。

A.0至2岁 B.约2至7岁 C.约7至11岁 D.约11至15岁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就在其题号前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4分) ( )23.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是把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 ( )24.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收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 ( )25.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主动探索的关系,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

( )26.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它的培养无需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 ( )27.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是需要、目标、策略和评价。 ( )28.学习是人的倾向或态度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 ( )29.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30.请说明小组教学的使用要点。

31.请简述你的学习风格。根据你的学习风格,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 32.请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33.请简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35.试论述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与基于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六、材料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6.阅读以下材料,请指出这位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并加以点评。

一位语文老师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时,开头就说:“这是作者的一幅清丽的水墨画。他对荷塘的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生动形象。他写荷塘的美,绘声绘色,字字珠玑。他一共用了三种描写手法:近写、远写和谈感受,这犹如现代电影手法的近境头、远境头、外加几句画外音一样,以便把作者的所见所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领略一下美妙的荷塘月色吧„„ 37.这是一位大学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谈谈你的感想。

第四讲: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一、教学理念

由于“关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具有“关系取向”,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现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学习和讨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和道德心理等专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将集中对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进行回顾与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师生共同提出对中国人的关系心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认识和思考中国人的关系现象;

2.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参考; 3.师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设想。

三、教学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复印35份); 2.投影仪(争取用电脑),准备PPT课件; 3.A4白纸6张(共分组讨论用); 4.推荐文献(1张,复印32份)。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3分钟)

教师直接给出“关系”主题(板书“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二)案例与思考(10分钟)

1.教师呈现(发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依据学生感想指出“关系”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重要性。

(三)教师报告A(大约20分钟):

1.“关系”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的特点; 3.中国人关系的构成; 4.中国人关系的分类。

(四)教师报告B(大约20分钟) 1.关系取向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取向的构成要素

(五)小组探究(大约25分钟)

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

(六)回顾与小结(5分钟)

五、推荐文献(大约3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篇相关重要文献(下课时发给学生)。

教学设计A卷标答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4分,共16分):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2.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目的是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教学策略。 3.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教学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正确

教学设计是一种连接科学(likning science),是按照教学科学的原理,开发、评价和维系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制定详细的、规范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者就像一名技术员或工程师,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系统地进行操作,强调设计过程必须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 2.正确

教学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确保学习者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地运用自己潜能的平等机会。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学习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学习的目的。教学系统设计通过帮助学习者的学习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3.正确

将教学原理和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和需求的各种方法及适用范围和操作要求、教学媒体运用的程序纲要、课堂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和方式的编制技术及使用规范、教学调控策略等。概言之,就是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技术问题。 4.错误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无好坏之分。

二、简答题(共12分)

1.简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6分) 答案要点:

(1) 依据教学目标(1.5分) (2) 依据教学内容(1.5分) (3) 依据教学对象(1.5分) (4) 依据教学条件(1.5分)

2.简述什么是学习需要并说明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

(6分) 答案要点: (1)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学习者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教学中实际存在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经过教育或培训可以解决的学习需要。可以说没有差距就没有需要,也就无从谈起要解决什么了。

(1.5分)

(2)分析学习需要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1.5分)

(3)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

(1.5分) (4)论证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

(1.5分)

三、论述题(共30分)

1.(1)该模式是过程模式,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J.E.Kemp)提出。

(2)这一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

(3)肯普提出的这种过程模式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以下几项:

A 课题任务和总的目标(2分)

所有教学设计都是以概括性的目的为基础的,这些目的来自社会、学生和学科内容。确定教学目的以后,应列出全部计划中要教学的主要课题。课题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排列,以学生获知识和技能的顺序为基础。最后列出总的课题目标,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

B 学生特征(2分)

列出学生的重要特点,如:学生的一般特征,包括能力、兴趣和要求,以及学习风格等,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C 学习目标(1分)

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及其行为变化。这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因为整个课程框架都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和导向的,目标应该能告诉学生他们需要学会什么,并以此来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的成果。 D 课题内容和任务分析(1分)

为实现每个学习目标应该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而教材通常作为教学的最基本资源,其实教师个人知识、经验也是课题内容的重要来源,进行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其他教学信息来源。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组织课题内容并安排其顺序。

E 预测(1分)

了解学生是否对学习某课题有了基本准备,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否有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不要在学生已知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也不要在不具备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脱离学生实际地进行教学。通过预测可以知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否恰当,从而进一步对计划进行删改或者补充。

F 教学活动(1分)

不存在教学活动的固定模式。无论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事情,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不适合。必须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特点,否则就难以做到合理选择和有机组合。在使用上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最好地完成所确定的学习目标的要求。

G 辅助性服务(1分)

在任何情景的教学中,都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如经费预算、设施条件、人员能力、工作时间等,都对教学方案的实施有重要影响,必须在设计过程中予以考虑。

H 教学资源(1分)

资源和材料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这里包括各种印刷材料、视听材料和其他人力、物力资源,它们都能够启发学生并有效的解释和演示课题内容。目前在许多教学情景中,尤其在自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不再是补充和辅助手段,因而这个设计环节显得非常重要了。

I 学习评价(1分)

评价与目标直接有关,因为制定的学习目标揭示了所应评价的内容。学习目标表达得越清楚,描绘得越完整,学习评价也就越容易进行。也因为如此,这里采用的多为相对传统的“相对标准”评分法而言的“绝对标准”评分法,或称标准参照评价。它根据每个特定的学习目标,测量每个学生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理解水平和能力水平,而其评定不受别的学生成绩的影响。

2.美国学者马杰曾比喻过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课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来判断自己已经到达了那里?试论述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的内容体系。(15分)

答案要点:

(1)马杰说的是教学设计中经典的目标、策略和评价三项基本内容。(1分)

(2)围绕这三项基本内容,有一些前提性和展开性的研究内容。如为了明确教学目标,我们先要分析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2分)

教学设计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3分)

它要回答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邻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设计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教学设计涉及哪些课题内容和方法论。它要探讨教学系统的构成和特性;系统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应用范围和层次。它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总结对教学设计工作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流派。

第二部分是设计过程。(3分)

它要说明教学设计前期阶段的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的重要性;探讨怎样来作好这三项前期分析工作。它要引用或借鉴教育目标的分类学说;探讨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以及制定针对这些目标的学习评价措施。它要验明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探讨各种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是媒体开发。(3分)

它要阐释教学媒体的特性;说明选用教学媒体的依据、程序和原理。它要探讨如何运用教学设计原理来编制教学电视、计算机课件等媒体教材。

第四部分是教学评价。(3分) 它要说明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原则,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它要制定教学设计成果,即教学方案和媒体教材的评价指标。它要研讨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以及评价工具的编制和使用。

四、材料题(共30分) 1.【材料一】这是一位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结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谈谈你的感想。(15分) 答案要点:

①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重点。

(3分) ②充分利用资源支持学习。

(3分) ③注意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3分) ④提倡协作学习。

(3分) ⑤评价是针对过程和资源的。

(3分)

2.【材料二】 答案要点:

①说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及内容。

(5分) ②指出该案例不足之处。

(4分) ③编写一个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析案例。

(6分)

期末考试试卷1(答案)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作些什么事情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它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具体地阐明教学目的。

2.学习准备: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与心理准备状态。

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工具、教学资料和教学传媒等。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9分)

B C B C B C B B B C B B A D D D B C B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就在其题号前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4分)) (√)23.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把是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 (√)24.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收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 (╳)25.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

(╳)26.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但它的培养需要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 (╳)27.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是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

(╳)28.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 (√)29.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四、问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30.请说明小组教学的使用要点。(每小点1分)

⑴若干学生(4~12人)组合在一起;

⑵对一个主题或一个问题进行共同的认知活动;

⑶对有关信息、思想进行介绍,交换思想和进行评价活动;

⑷目标定向活动;

⑸小组成员间既有言语的相互作用,又有情感的交流。

31.请简述你的学习风格。根据你的学习风格,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

⑴简述自己的学习风格。 (2分)

⑵自己将如何提高学习。 (3分) 32.请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每小点1分)

⑴教学设计必须是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地。 ⑵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⑶系统设计的教学将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

⑷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把“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 ⑸根据教学问题的大小和简繁,相应的教学设计也有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等不同层次。 33.请简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每小点1分)

⑴学习目的明确。

⑵实践经验丰富。

⑶自学能力较强。

⑷参与教学决策。

⑸注重教学效率。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⑴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最发达的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心理学们各自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

(3分)

⑵常见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 (3分)

⑶能举教学实例详实说明其中某一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6分) 35.试论述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与基于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6分)(答对3点即可) ①目的一致。 ②理论基础基本一致。 ③程序基本一致。④都重视学习者分析。 区别: (6分)(答对4点即可) ①设计的重点不一样。 ②教学目标有区别。 ③师生交流形式不一样。 ④评价有区别。 ⑤教师任务不同。

四、材料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6.阅读以下材料,请指出这位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并加以点评。 (1)运用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3分) (2)点评略

(4分)

37.这是一位大学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谈谈你的感想。 (1)教学理念方面

(2分)

(2)教学程序方面

(1分)

(3)教学媒体方面

(1分) (4)教学评价方面

(1分) (5)教学对象方面

(1分) (6)教学需求方面

(1分) 教学设计B卷标答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

1.量规:译自英文rubic,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标准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

2.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3.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4.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作些什么事情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正确

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促进其发展,而教学设计作为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其目的也指向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自教学设计诞生之日起,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就是设计者与教师的共同追求。 2.正确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指导教学活动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规划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大到课程开发,小到媒体材料的制作,我们都需要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教学系统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 3.正确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因此,教学过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其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主要因素,而教师与学生又是主要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 4.错误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它的培养离不开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

二、简答题(共12分)

1.简述ABCD和内外结合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6分) ①ABCD编写法从对象、行为、条件、标准四个方面来描述教学目标。

(1分) 它的优点是明确具体,缺点是只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变化而忽略其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

(2分)

②内外结合法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先明确陈述如理解、记忆、欣赏、掌握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反映这些内部变化的行为表现样例。

(1分)

它的优点是既避免了用内部心理过程表述目标的抽象性,也避免了行为目标的局限性。缺点是在目标较多时,陈述较繁琐。

(2分) 2.简述在学习需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6分) 答案要点:

(1)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学习者和有关人员的情况,它包括现在和将来应该达到的状况,切忌仅凭主观想象或感觉来处理学习需要问题;(1.5分)

(2)注意对参加学习需要分析的所有合作者(包括学习者、教育者、社会人士三方面)的价值观念进行协调,以取得对期望值和差距尽可能接近的看法。否则我们得到的数据将会无效;

(1.5分)

(3)要以学习行为结果来描述差距,而不是用过程(手段),要避免在确定问题之前就急于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1.5分)

(4)需要分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在实践中要经常对学习需要的有效性提出疑问和进行检验。

(1.5分)

三、论述题(共30分) 1.(参考答案)

(1)这是教育心理学家迪克(W.Dick)与凯瑞(L.Carey)二人,在1985年所发展成的教学设计系统模式(systems approach model for design instruction)。 (2分)

(2)它被公认是当代最完整最具系统性的模式。由于它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所以被称为目标模式。

(2分) (3)步骤说明

A 确定教学目标

(1分)

根据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第一步工作规定所教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是根据课程的需要(语文科、自然科、艺能科的需要各不相同)、/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了解以往学生学习的情形)。 B 进行教学分析

(2分)

教学设计第二步的教学分析,与第三步的检查起点行为,两者并列,不分先后,可同时进行。为讨论方便起见,先行说明教学分析。在职业科目教学时,常采用的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其目的即在从某种工作的作业过程分析中,了解学习者需要先备知识技能,以便进行教学,而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C 检查起点行为 (2分)

与教学分析的同时,为了解学生是否确实具有学习新单元的先备知识与先备技能,设计者必须先行检查学生的起点行为。检查起点行为的方法,可采用口头问题方式,也可采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

D 制定作业目标 (1分)

根据前述之教学分析与起点行为,就可进一步制定作业目标。在制定作业目标时,附带制定出学习成败的标准,即指明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及格。

E 拟定测试题目 (1分)

根据作业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测试题。试题必须在作业目标范围之内,记分方式建议采用标准参照评价的原则,以确实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形。

F 提出教学策略 (1分)

根据前面五个步骤,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即可进一步提出实际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中将包括教材的讲解、教学媒体使用、问题及解答方式、测试及反馈原则、师生间与同学间互动功能的运用等。 G 选定教学内容 (1分)

教学策略的运用,自然是以教学内容为范围。 H 做形成性评价

(1分)

在构思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之后,还需要作出一系列评价,以便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I

修正教学

(1分)

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资料,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修正教学方案。图中的“修正教学”表示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的资料重新测量教学分析的程度以及对学生初始行为的假定,并对操作目标、测验项目、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复查或修改,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2.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15分)

(1)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最发达的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心理学们各自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

(2)常见的学习理论介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至少介绍三条)

(2分) (3)能举在某一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例。

(8分) (4)说明它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3分)

五、材料题(共30分) 1.【材料一】 答案要点:

①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重点。

(3分) ②充分利用资源支持学习。

(3分) ③注意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3分) ④提倡协作学习。

(3分) ⑤评价是针对过程和资源的。

(3分)

2.【材料二】请指出上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15分)

答案要点:

①说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4分) ②指出该案例好的方面。

(4分) ③指出该案例不足之处。

(4分) ④总结分析学习者的意义及应注意的事项

(3分)

教学设计试题

教学设计试题2

December_is_the_last_month教学设计及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设计考研试题

教学系统设计试题2

《纸飞机》教学设计及试题

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教学系统设计》试题1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教学设计试题
《教学设计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