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架起识字和生活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架起识字和生活的桥梁

【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首要任务,更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创设开放的课堂,在学习活动中识字;拓展文本,由课堂走向课外;开展实践活动,关注生活中的汉字。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让识字与口头表达并行;选择性地广泛阅读;鼓励提前写话。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在此之间走几个来回,才能提高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课堂环境;实践活动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首要任务,更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讲,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今天会读,明天忘;词句中会念,单个生字不会的情况屡见不鲜。尽管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固然给学生提供了识字的多种途径,使以往只从课本中识字的状况得到改变,但识字毕竟是语文“工具性”最具代表的体现者,只有让其走入生活,学生学习才有兴趣,所学才能得以巩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也就是在强化学生课外识字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环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密切联系学生周围的环境和日常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生活识字教学活动。架起识字与生活的桥梁,让识字教学走入生活的大课堂,把所识的字运用于阅读,运用于现实生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唤醒学生乐意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识字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从生活中来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教育纳入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把各种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看作是一种感悟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生活亦是学生识字的源泉。对此,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识字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建立多方位的识字渠道

一年级的儿童对学校里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这儿看看,那儿摸摸,像只小麻雀围绕在你的身边问个不停。这时候,老师你可别烦,殊不知此时正可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引导他们认识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汉字,如:任课老师的姓名、课程表上的科目、同学的名字、教室里的物品、校园内的设施和标语„„

我们学校内的每一幢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开学第二天,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校园熟悉学校环境,当我们走到南面的一栋教学楼时我停下了脚步,指着墙体上几个金灿灿的大字问:“有谁认识上面的字呀?”队伍前面的小男孩抢着说: 1

“老师老师,我知道!中间的那个字是‘学’,学生的‘学’。前„„面„„那个太难!我还不认识。”说完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鑫,这个‘学’字我们还没教你都认识了,已经很了不起了!”小家伙见我表扬他立即仰起了头,那个得意啊!正当我要告诉他们前一个字读什么时,一位女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我认识那个字,它是博士的‘博’,我的故事书中有个‘猫博士’,它可有学问了,什么事儿都懂!”“你也是我们班的小博士!看,这么难的字都认识。”接着,我又问:“为什么这栋教学楼给他取名为‘博学楼’呢?”这下可把他们难住了,这边几个抓耳挠鳃,那边一伙正讨论不休。“噢,我知道了,是让我们在学校多学知识,长大后当一名博士!”一个声音冒出来。这个声音犹如一缕阳光,穿透了大伙心中的迷雾。我不失时机地说:“对,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希望小朋友在学校好好学习,像××一样爱看书,多看书,你们都能成为有学问的小博士。”我们回到教室时,孩子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那幼稚的小脸上多了一份责任,心中有了一个憧憬。我想“博学”两字将会长驻在孩子们的心田。

校园、车站、商场、书店„„都是孩子识字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建立多方位的识字渠道。

2.拓展文本,由课堂走向课外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学中,教师适度开放文本相关的内容,借以引导学生识字也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有效途径。例如学习了《在家里》,可以举办“家居展”请小朋友把家里的家具、电器、生活用品画下来并写上名称制作成卡片,进行交流展示;学习《操场上》一课,让学生认识操场上的一些体育设施、体育用品;学习《自选商场》一课,引导孩子认识超市里自己常用的商品名称;学习《菜园里》,课前在教室的一角贴上、摆上各种蔬果的图片和实物,孩子在看看、摸摸、读读中建立起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建立丰富的识字积累。各类包装袋、产品说明书、各种票据„„都是识字的文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孩子进行收集、阅读和积累。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薄薄的课本,也不能局限于小小的课堂,生活才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才是最好的识字课堂。

3.开展实践活动,关注生活中的汉字

新课程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可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员,接触更多的是生活世界,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育理应回归生活。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

我们不妨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玩具城”、“果蔬乐园”、“花的世界”、“动物乐园”、“小小乘务员”等识字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积极评价,引导积累。

我常用的积累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开设“识字乐园”。让孩子把自己认识新字的方法和过程将给同学听,

再把所认识的字贴进“识字乐园”,教会全班同学。每教会大家一个新字还可以得到一个“你真棒!”

②.自作“识字课本”。 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每周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完成一本“识字课本”后,老师负责给配上漂亮的插图(这个工作今后可以交给学生),征收在班级书库中让其余学生借阅。

③.建立“识字储蓄罐”,学生将收集认识的汉字,装入自己制作的“识字储蓄罐”内,定期复现,每月互相检测,储蓄罐中的生字谁认识的多,谁就是这个月的“识字大王”。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语文不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只知道读呀,写呀,背呀,原来它还可以画、剪、帖,它就是自己的生活。同时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

二、到生活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汉字是以象形为本源的文字,是音、形、义三维合一的“图画”文字。儿童识字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在四要素中,只要建立起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学生就可建立丰富的识字积累。但要建立起这样的联系,不是一次、两次的复现可以达到的,认字和认人是一个道理: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要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

1.识字与口头表达并行

识字必须多读,也必须多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高频率接触生字,既巩固了生字词,又很好地进行口语训练,对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大有裨益。一年级学生所学的汉字有限,又加上汉字中同音字较多,在语言实践中常常出现同音字混用的现象。口头表达又是检测学生汉字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小朋友时常玩两个游戏:其一“一字开花”’,比比哪一小组开的“花朵”最大;其二“滚雪球”(给生字组词、用词说话),看看谁的雪球滚得大。通过口头运用,学生从对生字的音、形识记上升到对意义的理解。如此“认知——理解——运用”逐步深入,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长存。

2.选择性地广泛阅读。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正确估计儿童口语水平和智力潜力的基础上,以学好汉语拼音并为前提,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提早阅读,广泛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和汉字反复见面,实现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有机结合。同时培养阅读兴趣,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越读越识”、“越识越读”的良性循环。

在学习完汉语拼音后,我鼓励小朋友独立阅读《小熊过桥》、《小学生天地》、《小学生世界》、《儿童故事报》等报刊杂志,每天保证20分钟的阅读时间。拼音读物自主拼读,非拼音读物在每周的阅读课中有选择性地指导阅读。每周

一、四中午开展读故事活动,对能主动上台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受

到奖励,体会到识字的快乐。多识字又促进阅读,让阅读也成为快乐。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既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

3.鼓励提前写话。

在这几年的低段教学中,你是否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认识了九百多个汉字的一年级学生在完成二年级的学业后其写作水平并没有从实质上提高。也就是说,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幅度和识字量递增的速度并不是同步的。这足以说明有些认识的字学生不一定都能正确理解,更不会恰当运用,而只有理解了,会运用了那才算得上真正认识了。所以,教师要大胆将识字教学寓于写话训练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字不离词,连词成句,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进而鼓励学生学写日记、请假条、留言条等简单应用文。 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年级上册,学完一篇课文后,我让小朋友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生字写一句或几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或是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写下来。每次孩子们写的句子可谓是五花八门,句句充满着童真、童趣,有的小朋友还会把几个没有内在联系的字串成一个句子。如《爷爷和小树》一课中,有孩子写道:夏天,树木穿上了绿色的大衣,像一把打开的巨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生...

字,学会了运用,还从爸爸妈妈哪儿学会了其他新字。我把学生写的优秀句子收集起来,汇总成册,就又成为了小朋友的阅读材料。这样的资源何不利用?

一年级下册,鼓励孩子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每周一次。可以是看图写话,可以是课堂小练笔,可以是一周中发生的趣事„„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奖给红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读书、写作的目的。 每学期把学生写得好的日记、小作文打印下来装订成册,再设计一个小小的封面,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成长的足迹》、《七彩阳光》等,让学生传阅。学生小小的心灵中充满了喜悦,识字、阅读、写作的兴趣就更高了。

在教学中把握语文“实用性”原则,把识字教学寓于听说读写之中。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不忘记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任务。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促进学生识字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同步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发展。

惟有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才是学生掌握的最有效、最牢固、最实用的语文知识。架起识字与生活的桥梁,带着学生跨越学校的围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样识字,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参考文献:

陶行之:《陶行之现代教育文选》,陶行之研究会,2001年。

魏薇:《新课程教学设计·小学语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 L·C霍尔特M· 凯斯尔卡:《教学式样: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心灵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理解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银企桥梁推进企业发展

架起识字和生活的桥梁
《架起识字和生活的桥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结合生活识字 桥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