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原复习资料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9: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为什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观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8.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9.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 物质资料的盛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1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14.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5.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上的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16.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 1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20.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21.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2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

23.规律的本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4.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自然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25.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2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7.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价值与审美。 3.如何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得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8.真理的检验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答:确定性(绝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不确定性(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局限。

9.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10.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

1)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3. 社会存在中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生产方式。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6.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7.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8. 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的意思

1)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9. 唯物史观、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1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1.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主要表现

1) 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2.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 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劳动力商品及其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路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5.

6.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持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7.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才去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概念理解(P158) 9.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0.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1.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12.平均利润的形成

为了得到尽可能得到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战友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4.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的,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几个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分权制衡、人权原则。两党制的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党制的国家: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 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其具体表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一生产力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作和控制。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P185) 2.垄断与竞争关系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之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原因: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3.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质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6.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

7.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9.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资料全归社会所有;个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的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中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多力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

列宁: 实现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3.无产阶级的革命形式

答: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4.马克思的同时革命论

答: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这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他们始终认为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影响很大,这样的革命决不是孤立进行的,虽然有先有后,但是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历史阶段。 5.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最终目标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答: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个人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此材料由本人整理,非教师整理,仅供参考。

马原复习资料

马原复习资料

马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马原复习资料 考试范围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马原分析题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原复习资料总结
《马原复习资料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