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长相思》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9: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长相思》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与其作品的文学常识;品味词中的意境,体会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从了解写作背景入手来把握诗词主旨;反复诵读,品味诗词的艺术美。

3、领会词中表达出的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培养爱家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长相思》这首词大概是词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随驾到永陵、福陵、昭陵告祭途中作的,有的书题为《长相思·出塞》。“长相思”是词牌名。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曾出使塞外,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或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2、词人身为皇帝侍卫,对陪侍出游感到厌烦,但又改变不得,实在是一个极大的矛盾,处在这矛盾之中,是词人解不开的愁怨。《长相思》就是在风光的扈巡中用含蓄自然的手法写下的凄婉词章。

3、学习生字:更(gēng) 聒(guō) ..

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词的上阙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山”“水”二字,而重复使用“一程”,从字里行间读者就仿佛可以感受到词人满腹乡思、一腔愁绪。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下阕突出的是“风”和“雪”。一阵又一阵不停的风雪,直搅得词人心烦意乱,连思乡梦都做不成。衬托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凄凉。

四、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词人虽然身为皇帝侍卫,入世不深,但却向往自在清净的生活,内心早已厌倦陪侍出游、耗费青春的侍卫生活,但他又不能改变这种生活,内心十分矛盾。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词人用感情真切深挚、概括力极强的句子,用简约自然的白描手法,轻描淡写,创作了这一意象新颖、凄婉悱恻,读来令人为之肝肠寸断的作品。

2、如何理解词人幽苦的“乡心”?

明确:这首词写了幽苦的“乡心”,实则是对扈从侍卫生涯的厌弃,这颗“乡心”既在一程又一程的跋山涉水中不断延伸,又在一更又一更的风声雪声的交织中不断加深。上阙“夜深千帐灯”虽然写驻营夜宿,千军万帐,灯火通明,但却是思乡难眠,心烦意乱的写照。下阕“故园无此声”则又因难入乡梦转而抱怨阵阵刺耳的风雪声了,看似无理、实则反映出幽苦的心境。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伤感。含蓄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及浓郁的思乡之情。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上片写景:一腔愁绪、千古壮观。 下片抒情:孤寂凄凉、满腹乡思。

————孤寂伤感。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_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