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长相思》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①、相关纳兰性德的资料。 ②、相关古诗词。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育方面: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诗句的意思。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发展方面: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通篇立意含蓄悠远。

教学过程:

一、引:故事导入,奠定基调。

1.纳兰性德,有清代第一词人美誉。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山水情深 风雪意浓,本词就写于途中。

2.师配乐朗诵: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读: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1.出示词语,读准多音字和生字,做到字正腔圆。 榆关

那畔行

聒碎

故园

2.读整首词,注意停顿和节奏,做到有板有眼。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读出情感,试着了解词意。

三、品:感悟词意,读悟结合。 1.学生自学,根据注释,弄懂词意。

2.出示:这是一位(

)的词人。(如:疲惫、想家、寂寞、辛苦、惆怅等)

3.从哪看出?引出: 身在哪儿?

身在船上;身在崇山峻岭间;身在营帐中;身在山海关外等。 几位同学分别说后朗读。 总结并板书:身在他乡。

4.心在哪?

学生回答;

从哪里看出来;

故园无什么声;

家乡就没有风雪声吗?

就是这种感觉,读出来。

总结并板书:心在故园。

5.为什么想家却要身在外?(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6.将板书圈起来,问:你看出了什么? 7.配乐读整首词。

四、延:升华诵读,相思犹存。

1.故园有什么声呢?(引导学生说说家乡的温馨画面) 2.师引导吟诵:但这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化为泡影。 (音乐起)

师:这儿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郊外的踏青,有的只是——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这儿没有柳绿花红,没有青山碧水,有的只是—— 生: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这儿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月光下家人的相互依偎, 这儿只有——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这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那长长的相思之情!

五、累:作业设计,熟知词人 1.了解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

2.读读其他思乡诗词,开展主题交流会。

【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我从未曾想象到,一首简简单单的词,能上得如此之丰满,如此之浑厚,如此之动人,如一首悠悠旋律在不断的起承转合的节奏变迁中咏唱着那一份情感,让激越的思绪不断飞扬,不断扩散。

读是这节课的元神,是这节课的精粹,我注意到古诗词教学依托载体是读,所以我对读的训练是足够的,并都尽量做到每一次读都解决一个问题。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的读,从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园的读,从领悟故园梦美到征程心碎的读,一个“读”字里,把作者纳兰性德思乡的情切、思乡的无奈、思想的痛楚表现得一览无余。

六、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江苏省宿迁市

学校: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姓名:薛燕

职称:

小高

电话:15850950036

电子邮件:1036834525@QQ.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_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