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送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2: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所谓“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那么,你们喜欢春天吗?是呀,春天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也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许多事人都用优美的诗句来描写,赞美了春天的可爱,你还记得那些赞美春天的诗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来自宋代著名诗人王令的《送春》 (出示古诗)

二、作者介绍

关于诗人王令,你都了解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大致有以下这些内容:

王令,北宋诗人,字逢源。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任要职,而他父亲只当过几年郑州管城县主簿。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王安石大喜,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并将其妻妹嫁给他。28岁卒。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

看来同学们在预习时下了很多功夫,不知道预习时诗读得怎么样?[都背下来了(大多数同学)]那好,就背一下,不能背的看着前面读(课件出示诗)

三、解题

“送”送别,送行。

“春”春天。

送春:给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别。 那么,现在大家想一下“送春”是和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别,突出哪个字“送”,你想象一下,作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大家想象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送,肯定是你喜欢的人或事物,不喜欢肯定不会送,所以作者的心情肯定是感伤的,舍不得的。现在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读课题。

四、初读古诗,正音

春光限美好,那么作者优势怎样送春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页,读读这首古诗。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容易读错的字和生字圈出来借助生子条多读几遍。

1、正音

老师听到大多数同学已经读的非常流利了,你在读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你能帮大家找出来吗?

A、我想告诉大家第一句中“落更开”中的“更”应读gèng。

B、第三句“犹啼血”中的“啼”应读tí不能读成dī;“血”应读xuè不能读成xuě。

C、第四句“唤不回”中的“唤”应读huàn。

(同时课件出示这几个字及字音,让这几名同学带大家读一读)

这几个字音还真是容易读错,谢谢你们的提醒,那就让我们试一试,看看这回读得怎么样。(齐读古诗)

五、解诗意

1、再读古诗,提出问题

(1)名同学读诗,其他同学评议,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2)自已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在暮春时节看到了什么呢?引出诗的第

一、二句。找同学读,找出多音字落和更。

“残花”是什么花“落更开”是什么意思?

小檐是什么?

(课件出示以上问题)

2解决问题、理解诗意

(1)前两句

题目既然是送春,说明春天已经开始悄悄逝去,第一句中的三月指的就是“暮春”即春天要结束的时候,那么这句话中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意思?

(残花就是晚春撒落在地上的开败的花,更是又,更开就是又开了。)

解释的不错,那么你能用自已的话说说这一句吗?

(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

(我们知道“檐”是屋檐是意思,“日日”就是天天、每天的意思;就是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

(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见到这样的景色,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看到花落有些失落,看到花开又高兴)

是呀,诗人和同学们有同感,花落使人伤感,可是看到又开了的花朵又使人看到了春的生机。从这两行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的热爱,对春天的留恋)

你能读出使人的这种感情吗?指导朗读。

面对暮春的花开花落,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后两行作者又在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读读古诗的后两行,理解那诗句中的字词,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出

三、句诗。学习生字,拆字法。

(“子规”别名杜鹃鸟,它常在暮春季节啼鸣。夜半就是半夜,犹是还的意思,啼是啼叫,犹啼血指的是杜鹃鸟不停地叫,叫的声音很凄切就像要啼出血了一样,是个夸张的写法,并不是真的啼出血来了。)刚才同学们的问题中有“子规为什么啼出血来?”引出“子规啼血”的典故。

那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诗人在这里用“子规啼血”来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鹃鸟为什么这样啼叫呢?)

(第四句就是答案:它不信呼唤不回来春风)即要唤回春风 唤回春天实际是换回什么?(春天)(美丽的春天)

作者通过唤回春天又一次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眷恋,也是表达对春天的挽留。

同学们再读读这一行诗,他挽留春天、眷恋春天的这种情感强烈么?你是从这行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我是从“不信”这个词看出来的)

诗人不相信什么?(唤不回春天)诗人也就是一定要把春天留住。

哦,看来连杜鹃鸟也在为即将逝去的春光感到惋惜。送春的方式各

2 有不同,诗人却以杜鹃鸟留春的方式来送春,叫人感受到了杜鹃鸟在半夜里苦苦啼叫的悲切,别有一番意境。除了感伤,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吗?

(一种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说的太好了,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有杜鹃鸟那种为了追求美好事物,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诗的后两行。

六、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

3、体会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态度。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赞颂、珍惜、留恋春天的情怀,以及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宋朝诗人王令的《送春》,板书课题。

2、齐读题目。

3、看着诗题,大胆猜猜会写什么?

二、朗读古诗,感受韵律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齐读古诗。

4、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指名读,评价。

三、品读想象,感悟意境

1、交流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出什么?

3、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4、全班交流: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预设:a、花更开

(1)、你读出了什么?

(2)、你从哪个地方读出来的?抓住“残花落”、“更开”引导学生想象一茬花凋谢,一茬花又开。感受晚春的花儿在赶春,舍不得春天离去。带着感受读。

b、燕飞来

(1)、大家除了感受到花儿那么舍不得春天,从这首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2)、我们从哪儿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日日”想象燕子忙碌的画面,感受燕子珍惜春光,带着感受读。

c、子规啼

(1)、你还读出了什么?

(2)、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子规的执着,坚信春天一定会回来。读出坚定的语气。体会子规挽留春天,呼唤春天的情感。再读。

四、背诵古诗,悟题升情

1、如果你是诗人,你会给这首诗写个什么题目?请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总结,让我们和着优美的乐曲,带着你此时所有的情感齐背这首诗。

3、拓展延伸,读读描写春天的诗句。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送 春

宋 王 令

花更开

燕飞来 唤 留 惜

子规啼

4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上学期古诗词诵读中学过的一首诗《晚春》吗?谁能背一背?(晚春作者: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诗人王令面对就要消逝的春天,也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就连他笔下的杜鹃鸟也在半夜啼叫,想留住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令的诗《送春》。

想一想,我们昨天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诗人简介:教参17页

题目是什么意思?(春天就要离去)诗人舍得吗?用留恋的语气读题目。

下面我们随着诗人王令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

2、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认读生字。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来解决。(讨论研究、请教老师、查阅资料、查字典)

4、学生自学,解决问题

5、学生汇报。

1)前两句

题目既然是送春,说明春天已经开始悄悄逝去,第一句中的三月指的就是“暮春”即春天要结束的时候,那么这句话中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意思?

(残花就是晚春撒落在地上的开败的花,更是又,更开就是又开了。)

解释的不错,那么你能用自已的话说说这一句吗?

(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

质疑:早春的花都落了,为什么现在又开了?花儿对春天有一种什么感情的?找生读。

看来,同学们合作学习很有成效,你们还解决了哪些问题。

(我们知道“檐”是屋檐是意思,第二句就是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春天就是归去了,此时燕子会想些什么呢?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

(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花落花开,争奇斗艳,燕子归来,尽享春光,这是作者看到的。作者又听到什么了呢?

2)后两句

“子规”别名杜鹃鸟,它常在暮春季节啼鸣。刚才同学们的问题中有“子规为什么啼出血来?”哪个小组研究出答案了。

(夜半就是半夜,犹是还的意思,啼是啼叫,犹啼血指的是杜鹃鸟不停地叫,叫的声音很凄切就像要啼出血了一样,是个夸张的写法,并不是真的啼出血来了。)

谁来读一读,要读得夸张一点。

这个解释你们满意吗?那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杜鹃鸟为什么这样啼叫呢?

(第四句就是答案:它不信呼唤不回来春风)

哦,看来连杜鹃鸟也在为即将逝去的春光感到惋惜。这是作者想到的。

送春的方式各有不同,诗人却以杜鹃鸟留春的方式来送春,叫人感受到了杜鹃鸟在半夜里苦苦啼叫的悲切,别有一番意境。除了感伤,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吗?

(一种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说的太好了,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有杜鹃鸟那种为了追求美好事物,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

6、同桌合作,结合“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说说诗意。

三、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像诗的意境。

闭眼倾听,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子规为什么要把东风唤回呢?诗人在诗里写杜鹃想留住春天实际上是想表达自己的什么样的感情呢?(对春天的眷恋与挽留)

如果再让你读这首诗,你能把诗人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光,你想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教育学生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好好读书)

这让我想起了一年之计在于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诗句,四季更替,春光是留不住的,我们在眷恋的同时,更应该发奋读书。

四、总结全诗,回忆学法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夸张的手法借物抒情)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送春

看到的

花落花开

燕子归来

听到的

子规啼叫

想到的

留住春天、

原文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译文

暮春三月,花谢了又开;低矮的屋檐下天天有小燕子飞来。子规鸟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只到啼出血来。它们不信春风呼唤不回。

《送春》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寓情于物。花开花落,燕子飞来,子规夜啼都是自然现象。然而诗人认为,花也好,燕子也好,子规鸟也好,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把要消逝的春天唤回来。春光没有尽逝,生机犹存。 子规不停地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渐渐消逝的春光。最后两句诗人借此表达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突出了坚定的信心。

赏析

这是一首以送春为主题的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但却一改那种惜春伤感的情调,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了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本来都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而客观规律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编队落花残花,诗人不仅没有那种面对自然规律\"无可奈何\"的叹息,反而抒发了\"不信东风唤不回\"的豪情壮志。只是不是无视客观规律呢?不是。相反,这正符合马克思注意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是具有主观能动行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正应为如此,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运用对规律的认识去知道时间,改造世界。诗人的坚定新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难能可贵,催人奋进。这大概就是近前年来该诗被后人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吧。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作品

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

王令七八岁时进书塾读书。他常是白天与众学童一起嬉戏,晚上回家独自读书,有时通宵达旦而不眠。少年时代的王令,乐于助人,对他人不义行为好当面指责而无所顾忌,众人都很敬服他。

《送春》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寓情于物。花开花落,燕子飞来,子规夜啼都是自然现象。然而诗人认为,花也好,燕子也好,子规鸟也好,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把要消逝的春天唤回来。春光没有尽逝,生机犹存。 子规不停地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渐渐消逝的春光。最后两句诗人借此表达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突出了坚定的信心。

长春版三年级语文《送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 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送春教学设计
《送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