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乌合之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7: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乌合之众》读后感

中文系2010级广告学11班康海霞

看了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我对群体这个概念有了很深的认识,以前我一想到群体就很自然地把它跟群众混在一起来理解了,虽然说在书的开头第一句也说了“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群体”。但是接下来的分了很多方面去阐述“群体心理”,当然是站在心理学范畴来分析。除了对“群体”这一概念理解得更形象具体外,我还从书上众多例子当中了解到西方的一些历史,让人深思,可能会写偏了,但是这是我学到的,无法复制。

可能是整一本书下来运用了大量例子所以很通俗易懂,也不会觉得闷。何为群体?在现代心理学认为,群体一旦形成,就立即有了一种群体的特点。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个人个性的悄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不在同一场合,但符合这条件,也可称为群体,这些人还会有共同的心理,叫集体心理。就像在中学同一个班的朋友到了大学各分东西但怀有同样的理想,彼此心还连在一起那样同属于群体。

群体中构成的人员不同,附带的特征也会不同。就如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他们就算走到不同的城市但他们很多都还是一个群体,有着他们民族特征的群体,那些基督教徒还有穆斯林等都差不多是这个概念。

群体受群体心理影响,相对个人的个性就削弱了。群体中的个人行为表现出现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自我人格消失;

2、无意识人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一个方向;

4、暗示的观念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群体的智慧是很普通的,所以群体不能完成对智力要求高的工作:涉及到普通利益的决定,只能由杰出人士组成的决策中心来作出。勒庞举了一些经典例子来验证这个论点,即使是众多的杰出的人物,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有着惊人的成就但聚在一起后就毫无例外地跟风,连最基本的个人的理智分析也丢失了。这是群体低智慧的表现。

群体做事为什么会容易走向极端?因为群体是无名氏,他们都会认为法不责众的,所以他们数量越大就越大胆,而且会因为受到当中的或者是之外的强势领导者思想左右,而且他们的情绪会好快传染开去,马上转化为行动,而很多都不会考虑这样做是否有错是否附合道德。这是他们的盲目,他们容易被激怒,而且这种情绪会被群体氛围无限扩大化,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抵抗日货的傻逼人群,只有我们这些旁观者是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待这件事的,乱砸国人已购买的日货,亏的是我们国人,一群只知宣泄情绪的冲动的人。

对于群体的“乌”其实也就差不多了,下面谈谈我对这本书里面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历史不可信但书中多处引用历史案例。其中作者提到很多历史不可信,因为群体的相像力,他们会夸大或者很容易投入错误的情感塑造出一个他们心里面想要的英雄形象,正如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进来的了,但中国的佛与印度的几乎没什么相似性,还有其他一些例子,对于历史,我知道很多不可信,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不会是完全客观的。所以这个矛盾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个例证历史依据没有太大出入时,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最后,我想写写就看书这件事来谈谈感想,我们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我个人也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老师平时有推荐的书自己记下来了但没有几本是真正去看过,但这次因为要交作业所以就看了,或许真的是需要逼一逼才行的。不逼不成长不长性,谢谢老师的推荐还有安排了这次作业,虽然我没有如期上交作业,但真的一开始就记错了以为是30号前交。但是以后会抓紧时间多看看书!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