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乌合之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乌合之众》有感

摘要:勒庞在此书中向我们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众多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简要介绍了群体对社会转型与文明变更的影响,探讨并研究了个体是如何被群体淹没的以及领袖是如何控制群体的。群体是无意识的,同时,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关键词:心理群体、无意识、群体道德、领袖

从我们以往一直接受的传统伦理哲学教育,群体常让人联想到“团结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在勒庞笔下,群体并不全然是我们曾以为的“正面形象”,相反,勒庞强调地是群体的“负面形象”。他认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灭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群体”是依赖“英雄”而存在的。在“英雄”缺席的条件下,“群体”往往只能算是一些朝生暮死的“群氓”。

一、群体心理

群体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定律的支配。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心理群体可以分为异质群体和同质群体。异质性群体是此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们是由有着任何特点、任何职业、任何智力水平的个人组成的。在某种狂暴的感情的影响下,譬如因为国家大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在中日钓鱼岛**愈演愈烈之际,游行,打砸日货的群体行为就因为日本宣布钓鱼岛为日本领土而出现。

在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环境的突变可能导致个体性格的变化,由此探究群体中的个人发现,群体的形成使得个体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和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而群体也并不是构成因素的总和或它们的平均值,而是具有了一种新的特性。首先,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在“群体是个无名氏,不必承担责任”的观点下彻底消失;其次,传染和易于接受暗示使得个体被群体中的感情和行动“催眠”,失去人格意识,意志和辨别力也不复存在。上述两点使得在集体心理中,个体个性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占了上风。就如1789年8月4日,法国贵族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一件他们在单独考虑时绝不可能同意的事。

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因此,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而这全看环境如何,群体接受的暗示的性质如何。

从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角度细化来看,大多数群体都具有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偏执、专横与保守等特点。

(一)群体容易冲动,易变和急躁。用心理学语言来描述便是: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字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所以群体在行动之前根本不会作任何预先策划。她们可以先后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发,但是她们又总是受到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

(二)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扭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当集体的观察出错时,大多数时候他所表现的是在传染过程中影响着同伴的个人幻觉;

(三)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他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

(四)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她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另一方面又意识到自己的强大,群体便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了专横的性质;

(五)群体的道德。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由于群体太好冲动,太多变,因此他不可能是道德的。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如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话,则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二、群体领袖与英雄

一切群体动物有着服从头领的本能需要。只有领袖能够使群众有所信仰并把他们组织起来,而且领袖是专制的。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充满活力,但只一时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另一类是意志力相对持久的。在群体中,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握有非常专制的权威。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的人,领袖必须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任何理性思维对他们都不起作用,对反对者无视,以建立权威,他们甚至将牺牲利益与家庭,牺牲一切作为唯一所求。在群体行为中,他们偏执坚定地捍卫群体利益和理想,在群体理想和利益受到挑战和威胁的时候甚至敢于冒险地站出来保护它,以自身狂热的信仰,打动群众灵魂,得到众人的认可与维护,成为领袖,所以可以说,信仰的建立永远取决于人群中伟大领袖的作用。

群体的领袖要想对群体施以影响,在短时间内激发起群体的热情,就少不了断言、重复和传染这三种手段。“作出简洁有力地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而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如果一个断言得到了有效的重复,强大的传染过程于此启动。传染的威力甚大,它不但能迫使个人接受某些意见,而且能让他接受一些感情模式。 最重要的是获得个人的名望。名望是某个人对我们头脑的支配力。所以领袖必须要靠不断地额重复、传染和大胆的断言,来对群体保持领导,获得声望。群体就像个人一样,总是需要对一切事情有现成的的意见,而这些意见的普遍性与它们的正确与否无关,它们只受制于名望。而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享有名望的人、观念,会在传染的作用下,立刻受到人们自觉不自觉得模仿,使整整一代人接受某些感情或表达思想的模式。从现实来说,他们还必须很重视舆论的煽动力。因为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可以大量反复的向公众传播领导者的意图。这对政权的巩固或者说人民的服从是起很大作用的。

除了领袖,群体中还有一种形象叫英雄。 群体对英雄是完全崇拜的。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他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进一步说就是群体对其自己的英雄的感情是有着类似的夸张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美德,肯定总是被群体夸大,就如观众会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另一方面,英雄的神话总是因为群体的想象力而改变。

三、联系实际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刑事案件的陪审团、选民群体和议会是实际生活中的群体代表。

(一)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群体犯罪的动机是一种强烈的暗示,参与这种犯罪的个人事后会坚信他们的行为时在履行责任,这与平常的犯罪大不相同。服从别人的怂恿,他会因为来自集体而更为强大。杀人者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既然他得到了无数同胞的赞同,他这样想是很自然的。这种事从法律上可以视为犯罪,从心理上却不是犯罪。群体行为绝对是无意识的。

(二)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组成群体的不同成员在作出判决时,其智力水平无关紧要,陪审团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统计数据显示,它们的判决独立于它们的人员成分。熟悉影响陪审团的方法,采用适当的辩护形式,会得到不同的作用,细心观察其中的关键人物,掌握说服关键人物的技巧,这些都是优秀的律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选民群体。

选民群体是指有权选出某人担任官职的集体,属于异质性群体,但是由于它们的行为仅限于一件十分明确的事情,即在不同的候选人中作出选择,因此他们只具有前面讲到的少数特征。他们表现出极少的推理能力,他们没有批评精神、轻信、易怒并且头脑简单。说服选民的办法:首先,非常重要的是,候选人应当享有名望。工人农民很少选举自己的同行。另一点是,享有名望的候选人必须能够迫使选民不经讨论就接受自己。充分利用词语和套话对选民的影响,候选人必须用最离谱的哄骗手段才能征服选民,要毫不犹豫地向他们做出最令人异想天开的许诺。最后,候选人写成文字纲领不可过于绝对,不然他的对手将来会用它来对付自己。政治委员会代表着最可怕的专制。

(四)议会。

议会中的群体表现出异质性群体的大部分特征:他们的头脑简单话,意见简单化,多变,易受暗示,但有局限性,夸大感情以及少数领袖人物的主导作用。议会造成了两种严重的危险,意识不可避免的财政浪费,二是对个人自由不断增加的限制。

四、结论

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要提高对群体力量的关注程度与监控力度。

参考文献: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