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乌合之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9:0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议群体的暴力——《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经典名著,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结合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历史,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个人聚集成群体时的心理变化,指出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因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会让他失去自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

这本书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学术作品,因为勒庞充分发挥了其高于常人的洞察力,通过自身敏锐的直觉感受去描绘群体心理的图景。正因为他摆脱了中规中矩的学术论述,反而使得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勒庞带着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立场,入木三分的剖析着群体心理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一、群体的道德

在作者眼中群体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轻信、夸张、单纯、偏执、专横和保守。通过这些词藻的描绘,让读者看到了群体潜藏着巨大的破坏力,似乎群体像一群脱了缰的野马,或者是一股从山头涌出的洪水,随时可以摧毁和吞噬周围的一切。在此基础上,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的道德,似乎与群体没有了半毛钱的关系,但是作者从另一层面论述了群体的道德,即当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内容时,则

我们可以得出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的结论。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武士道精神贯彻人心,这些都说明,群体在坠入疯狂的瞬间,所彰显的道德境界有多么的“崇高”。

二、群体与领袖

勒庞认为,群体的精神力量转换为实践力量的过程离不开领袖的引导。领袖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经常感情用事,而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缺少自我保护的本能,孜孜以求的唯一回报就是以身殉职;他们具有某种精神信仰,无论这种信仰是宗教的、政治的或社会的,也无论这信仰的对象是一本书、一个人或一种观念,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信仰去让信众的灵魂里唤起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最为重要的是,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可能是领袖们的共同品质,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印度圣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美国的马丁路德金,他们都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并且信仰一旦明确,就会为之奋斗一生,孜孜以求燃烧自我,他们的慷慨赴义,照亮了群体的内心,让一种理念最终演变成一场持久而激烈的运动。

此外,勒庞还提到了领袖煽动群体常用的动员手段: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勒庞指出“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2012年世界末日论”之所以一度让人恐慌,正是由于世界末日

限定日期的断言具有潜移默化诱惑力。重复法一言以概之就是,“谬论重复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传染法实际上道出了群体中的个人具有盲从的特点,周围的人的一致看法和行为,很难让人独善其身,更谈不上标新立异了。

三、群体的暴力

其实群体分类有很多种,有同质的,有异质的,同质中又有按身份分的,按阶层分的,按经济地位分的,而在异质群体中,最突出的群体,无疑是街头群体,通过某一事件,群体在街头聚集,这里面有商贩,有流氓,有学生,有普通市民,有工薪阶层,有公务人员,凡此种种,芸芸众生。街头群体最近的例子,就是日本“购买”钓鱼岛后,国内出现的反日游行队伍了,岛国日本的嚣张气焰,点燃了全体国民的爱国热情,这些热情最终转变为持续的抵制日货,以及接二连三的街头反日游行活动。国民表达爱国情绪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发生了游行队伍失控,打砸抢烧的恶性事件,更有甚者,殴打重伤日系车主。这些暴力行为的产生可以说具有某种必然性,一方面,中国国民本身就缺少游行的实践,除了中国在国际上与他国冲突时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外,基本上不会有其他原因,所以中国国民开展游行的机会并不多,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就是群体行为容易引发暴力事件的逻辑了,特别是像街头群体这样的异质性群体,当人们高喊“反日保钓”的口号时,人群的情绪变得激昂,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他们急切的需要找到

一个情绪的发泄口,日资商场,日本品牌商店以及最常见的日产汽车,自然成了人们理想的发泄物。当人群蜂拥砸向日系轿车时,他们并不会去考虑,车子的主人是自己的同胞,甚至于警察的阻止都被看成了对日本袒护的汉奸行为,群体的狂热与不宽容暴露无疑。

除了实体的街头群体外,还存在一个虚拟的“街头群体”,他们来源于日益繁荣的网络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着信息交换的频率,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连接各个地区的人,为不同的人群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网络社会似乎永远只有两类人,一类就是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另一类就是懂得使用网络的人,前者是濒危物种,后者则彰显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最近几年,因为网络而引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考验着社会公众的神经。以至于产生了一个新型名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破坏性,往往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财产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名誉上的,它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对待公共权力的极度不信任,对待公务人员的极度不宽容上。当处于风口浪尖上,某些官员试图通过网络来澄清事实的做法,结果却是引发新一轮的口诛笔伐,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的确,网络社会为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公共话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如何去预防“网络群体暴力”的发生。

2012年10月28日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