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乌合之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21:36: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乌合之众》有感

15公关1班 杨丹丹 1501104112近来,有机会读了社会心理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乌合之众》,感触良多。在20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写了一本心理学专著,来表达对法国民族文明的失望与不满,就是这本《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他以一个心理医生的视角,解剖人类内心中隐藏的心理毒瘤。

初读此书时,感觉勒庞就像我们时代里的一个“愤青”。他保守而冷静,言辞犀利,对一切既有的判断不以为意,毫不留情的揭开人类的虚荣之心,揭露诸多关于集体的丑恶与缺陷,将种种可悲的人性、群体性摆出来让人们自己审视。他的言论仿佛在颠覆着我们以往的世界观。

勒庞在开篇就提出这是群体的时代,不论是罗马帝国的衰亡还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无不体现着人民思想意识的变化。人民的思想作为一种群体力量,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射向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群体的时代。

但是《乌合之众》一书却用大篇幅的文字展现了一旦个人融入群体,往往会削弱才智,弱化异质。一个人如果从个体变成群体成员,相对而言,他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下降。看到这,我想到了中国一直以来的群体观。“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等等一些句子总是正面展示了群体的凝聚力,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群体*、合伙犯罪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个人在群体里待久了之后,他的能力往往会被群体催眠,受到某些暗示就会变得冲动,不受控的做出一些行为。轻则是“中国式过马路”,凑足了足够的人就可以闯红灯;重则是“聚众闹事”,危机社会财产和安全。

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群体的力量,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颠覆的总是群众。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总是能凝聚在一起,这不仅是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英雄主义。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感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英雄注定是孤独而伟大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就是描述了英雄的悲壮和伟大。时代铸就英雄,我敬佩哪些怀着“保家卫国”“先国家后个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

在勒庞看来,当人们融入了一个群体后,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而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而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中人也往往会更加容易相信一些不切实际的说法。就像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大锅饭”制,因为在集体中,任命轻易会相信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言“三年赶英,五年超美”,以及在人民公社化中,个人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责任感降低,最后导致无数资源的浪费。然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个人失去了隐藏在集体中,轻松从集体中平均获利的途径,不得不依赖个人劳动力,而且要想获得比人更多的粮食,个人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种竞争的刺激下,中国粮食产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从这个角度上看,当个人融入群体时,智商往往会降低。

不仅如此,群体中的个人也会因为群体数量上的势不可挡,做出平时不可能做的狂暴举动,这点我非常认同。因为,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往往很难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诱惑。但是当他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譬如,1792年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屠杀事件。当时,在大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巴黎成千上万的市民几天之内虐杀尽关在监狱里的僧侣、贵族一千五百多人,连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不放过。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极刑现场,妇女们以一睹贵族受刑为荣,这些平时里的店员伙计、家庭主妇,都相信自己的正义行为是在消灭“共和国的敌人”。同样,我们的文化大革命事件,运用此理论就可以解释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的疯狂行径,他们失去作为个体时的理智,只知道接受极端的感情和观念,还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一经煽动鼓舞,便形成了一股极为疯狂可怕的力量,这时理性完全被压倒了,对我们的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稍加观察现在社会的一些恶性案件就可以发现团伙作案的案件数量特别多,当犯罪嫌疑人是孤身一人时,他往往不敢犯罪,但是当一些“动了歪心思”的人因为机缘巧合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不顾法律的约束,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就如今而言,公众情绪力量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勒庞说:“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公众情绪力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了。近年来,网络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的力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发生的“南京南站男子猥亵女童事件”,最初就在微博得到爆料后,得到了大量的网友关注,公众的愤怒情绪被快速点燃。也正是因为公众的高度关注,南京南站铁路公安局迅速采取行动,开展行动,两天之后就锁定了“男子”,并依法进行了处罚。之后,未成年少女性侵事件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儿童性侵方面的事件,其中不乏很多儿童的父母。“南京南站男子猥亵女童”事件也在公众情绪推动下得到良好的解决,预防儿童被性侵方面相关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在这次事件中公众情绪正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力量。

由于群体受到无意识动机的支配,群体成员喜欢用脊柱思考,所以群体的情绪是多变的,且往往会非常冲动极端。而且,群体中的人容易相信一些事情和说法,缺少理性逻辑思维,对暗示也会轻易接受。在如今的时代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出现了一个相关的词语就是“网络暴力”“键盘侠”“网络喷子”等等系列词语,无一不体现公众情绪带来的强大的负面影响。俗话说“人眼可畏”、“三人成虎”,都体现了舆论的可怕之处。就近些年而言,网络用户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普及,而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真假难辨。很多公众人物会因被爆出一些负面新闻和出演了某个角色等等情况而受到网络暴力。例如,吴京的电影《战狼2》在票房如日中天的时候,四川九寨县发生了地震。网络暴力的矛头一下指向这个为了电影别墅都抵押出去的吴京。这些网友的主要观点是:你电影票房那么高,电影里也宣扬爱国主义,地震了就该捐一个亿。一些网友更是以各种暴力语言“逼捐”,一直宣传正能量的公众人物却因为一场地震遭到了一些网友的“网络暴力”,实在让人唏嘘。然而,网络暴力的破坏力甚至能要了你的性命。近年来,因为不堪承受来自网民的网络暴力而自杀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在感慨生命易逝的同时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是否因为一些谣言或者公众人物的举动口出恶言。在公众情绪处于高度敏感时,当感性成为公众情感的主流时,往往一些人的无心之举就会刺痛了公众敏感脆弱的心,这些行为在公众眼中就会显得那么可恶,导致公众群起而攻之。勒庞曾经说过:“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公众——这个庞大的群体的一些正能量的事件和“网络暴力”的对比之下,展现了群众和舆论的力量。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

《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虽然书中有些言论过于偏激,但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和评价都我们能够在盲从之中带点儿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怀疑。每一个都处于不同群体中,群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