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不逊奥运会的 “世界技能大赛”

发布时间:2020-03-04 02:3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不逊奥运会的 “世界技能大赛”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中国集训队第二轮选拔赛在海南海口举行,图为选手设计制作塑料模具 二一一年十月七日,伦敦,第四十一届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为我们的一个热词,其实,制造业强国一直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些国家早在1947年,就推出了让能工巧匠展示技艺和比试高低的平台——世界技能大赛。发展到今天,这个大赛已拥有了五花八门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像飞机维修、汽车喷漆、移动机器人、精细木工、数控车床、瓷砖贴面、面点制作、花艺等等 □若水悠然 采菊西篱

前不久,在阿联酋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频频传来我们的好消息。先是表现十分抢眼的中国代表团在参加的47个项目比赛中,总共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并以金牌的“大丰收”名列所有参赛国金牌榜首位以及奖牌总分榜第一名。

接着,在世界技能组织2017年年会上,由于中国队在大赛中有目共睹的神速进步,中国上海通过激烈竞争,终于顺利赢得了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 1 70年前,“技能奥林匹克”诞生

对于“世界技能大赛”,许多读者可能感到陌生。然而,在国际上,世界技能大赛声名远播,还有“技能奥林匹克”之别称。可以说一个国家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成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国家技术技能的发展水平。

技能大赛的竞争也如同奥运会一样激烈,拼的不仅是心灵手巧,也拼体力和心理。其实在制造业强国,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蓝领冠军”,所受关注度及影响力一点不比奥运明星逊色。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主办,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之间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两年一次的“世界技能大赛”是国际技能界的大事,比赛将全世界的成员国聚在一起,让年轻选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切磋技艺、一比高低。

世界技能组织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发起,后更名为“世界技能组织”。

截止到2014年6月17日,“世界技能组织”共有72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这其中既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制造业强国,亦有赞比亚、哥伦比亚、蒙古、越南、牙买加等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10年10月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成为第53个成员国。中国的台湾(1970年)、澳门(1983年)和香港(1997年)亦以地区名义加入该组织。 “世界技能组织”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通过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技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鼓励青年投身技能事业。

由该组织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正式开始于1947年的西班牙。那时候,西班牙十分缺少技术工人,该国的青年组织总干事何塞·安东尼奥·埃洛拉·奥拉索发现了这一问题,认为有必要让西班牙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老师以及各公司雇主知道,这些年轻人的未来,离不开一个有效的职业培训系统。相关的官员得知奥拉索的想法后,非常赞赏,决定开展一次职业技能比赛,以此激起年轻人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

经过一番筹划,1947年,第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在西班牙召开,来自十几个制造行业约4000名年轻学徒参加了这次大赛。 195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举办了第二次职业技能大赛,两国的12名年轻工人参加了比赛,从此,职业技能大赛逐渐向世界推广开来。

2 我国迟至2011年才首次参赛

“世界技能大赛”虽然有不短的历史,但由于我们对“技能”重视不够,迟至2011年10月4日,我国才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包括数控车床、焊接等6项。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员工裴先峰在这次比赛中勇夺焊接项目银牌,使中国首次参赛即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3年7月2日在德国莱比锡开幕,中国派出26名选手参加其中22个项目的竞赛,最终,中国队收获1银(美发)、3铜(分别为数控铣、制冷和印刷)及另外13个项目的优秀奖。

2015年8月11日至16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年轻的中国代表团终于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取得了4金6银3铜的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

到了2017年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取得了15金7银8铜12优胜奖的佳绩,取得了质的飞跃。其中,获得金牌的比赛项目有信息网络布线、数控铣、机电一体化、砌筑、车身修理、汽车喷漆、花艺、烘焙、瓷砖贴面、时装技术,等等。

3 琳琅满目的竞赛项目

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共分为6个大类,分别为结构与建筑技术、创意艺术和时尚、信息与通信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大类下面还包含了46个竞赛小项(截至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每个小项均设定有国际标准。

我们来看看这些大类下都有哪些小项:“运输与物流”大类包括飞机维修、汽车维修、汽车技术和汽车喷漆4个小项。“建筑与工艺技术”大类被细分为砌筑、家具制造、石雕、普通木工、精细木工、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电气技术安装、瓷砖贴面、墙面抹灰和干燥12个小项。“创意艺术和时尚”大类网罗了服装设计与加工、平面设计、花卉栽培技术、首饰加工和商品展示设计5个小项。至于“社会与个人服务”大项,则分列了美容、护理、烹饪、面点制作、男女美发、餐饮服务6个小项。

仅看这些琳琅满目的名称,就能得知参赛项目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当然,也有些项目科技含量颇高,如“制造和工程技术”大类共分14小项,推出的数控加工、数控车床、机电一体化、移动机器人等,无疑离不开高科技。

大部分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年龄限制为22岁以下,其中,制造团队挑战赛、机电一体化、信息网络布线和飞机维修4个需特别工作经验要求的综合性竞赛项目,选手年龄则放宽至25岁以下。每个小项,每个国家或地区每届只能派一名(一组)选手参赛。

“世界技能大赛”的申办机制类似于奥运会,通常由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提出申请并获批准之后,在世界技能组织的指导下与主办方合作举办大赛。 历届“世界技能大赛”以在欧洲举办为主。欧洲以外的地区,只在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等举办过4届。可见欧洲人对“蓝领技能”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技能”水平上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4 博采众长的选手才能“笑到最后”

“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看上去似乎很“单一”,但其实往往“综合性”特强,故要在赛场上最终胜出,必须在技术上是“多面手”,而且每个领域甚至每个细节都要练就高超的技能水平以及“零误差”的超高本领。

据了解,我国选手在44届技能大赛上参加的“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比赛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网站,不仅要熟练进行图像处理,设计出受大众欢迎的页面,还要具备复杂的编程技能,甚至要在现场即兴开发一款“星球大战”游戏。比赛选手不仅要懂得编程、数据库设计,又要富有创意和艺术感,还要懂得项目管理方法,才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并“笑到最后”。

作为热门项目,网站设计与开发此次吸引了全球35支参赛队伍竞逐,评委打分时,每个小项细到0.5分,竞争激烈到了白热化程度。

又如在餐厅服务项目比赛中,选手不仅要熟悉咖啡制作、鸡尾酒调制等技艺,还要有娴熟的服务技能、有效的沟通技巧、良好的礼仪风采和临场应变能力。比赛现场没有翻译,全靠选手自己去主动沟通,这对选手的外语水平乃至身体语言能力都是一次考验。此外,比赛对服务细节要求特别高,稍有不慎便可能惨遭淘汰。

再如,货运代理是本届大赛新设项目,大赛给选手一个案例,涉及各个环节,题型也非常灵活,要求选手融会贯通,并针对突发情况要求在第一时间就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没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综合素质,就难以取得好成绩。

5 技能大赛金牌与奥运金牌同样贵重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而在最近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队以15枚金牌的成绩获得“大丰收”,见证了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在“技能”上巨大的跨越。不过,考虑到我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达两亿多人,为世界第一,夺得区区15面金牌并不值得我们沾沾自喜。

实际上,与一些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仍然存在不少差距,问题主要有:

一是“重速度轻质量”。这在许多制造企业甚至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中普遍存在,更糟糕的是,在大赛中,我国个别选手“重速度轻质量”的习惯仍有所显露,而“世界技能大赛”强调的恰恰是“质量第一”,即不追求速度有多快,而是要在零误差的前提下追求最好的质量。

二是忽视员工“工匠精神”的培养。有鉴于此,重申“工匠精神”、提倡精益求精,将成为我国企业培训员工技能的灵魂。

我们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赢得的一面面闪闪发光的金牌,有望点燃更多年轻人苦练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要知道,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目前,我国高级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一线工人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年轻人及家长,总觉得只有上大学才是光宗耀祖的美事,而学技能、当蓝领就不值得自豪。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接受学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其实,我国制造业一直渴望我国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取更多金牌——这倒不是虚荣心作祟,而是希望以更多的金牌来激发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的青年劳动者下决心钻研技能,并以此提高全国新一代工人的技能水平。

有识之士断言,当国人也像对奥运会那样,对技能竞技表现出全民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时,高技能人才才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中国才有可能最终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制造业升级目前正处于关键阶段。2015年,中国发布了第一个制造业发展十年战略——《中国制造2025》,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并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尽快提升质量和效益。由此,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希望乘着“世界技能大赛”的东风,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工匠精神”能在中国的制造业蔚然成风。 制图/

不逊奥运会的 “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管理暂行办法

世界技能大赛文件体系研究

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宋彪)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幕

世界技能大赛教练团队经验总结

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不逊奥运会的 “世界技能大赛”
《不逊奥运会的 “世界技能大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