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1: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与电子学

(一) 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不仅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硬件基础课程。

(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学习计算机硬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要求掌握常用进制及其转换,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化,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

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法。 教学难点:

公式、定理、规则的正确应用,逻辑函数化简的准确性。 方法提示:

通过多举例子,多做练习以提高对公式应用的熟练性。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集成逻辑门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本章主要介绍MOS和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的电气特性。要求掌握高、低电平与正、负逻辑的概念,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熟悉二极管与门和或门,三极管非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电气特性和功能。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门、CMOS传输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重点是外部特性,即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教学难点:

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的电气特性

方法提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TTL集成门电路的电气特性的理解掌握。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典型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要求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编码器、译码器、数值比较器、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及实现方法。熟悉典型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及用中规模集成器件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了解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教学重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器件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提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记忆。

第四章 触发器

本章主要介绍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公式,它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要求熟悉RS、JK、D、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RS、JK、D、T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表示方法、触发方式及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

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教学难点:

触发器的触发方式。 方法提示:

多举例、多看、多练习,在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的教学中再强调。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计数器等常用典型时序电路的功能及应用。要求: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分类、功能描述方法,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熟悉计算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顺序脉冲发生器的功能、应用。掌握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用以及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分类,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功能、应用。

教学难点: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

本章介绍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以及存储器的扩展。 教学重点:

存储器的扩展 教学难点:

存储器内部结构、原理

第七章 数模、模数转换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几种典型D/A,A/D转换器电路。要求熟悉D/A,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典型D/A,,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典型D/A,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八章 可编辑逻辑器件

本章介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本结构及分类,PLA,PAL,GAL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

PLD的基本结构,PLA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PLA、GAL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第九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及应用

自学提高

第十章 数字电路CAD技术

自学提高

(四)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子节涛等编著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教程》

宋樟林等主编著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主要课程之一,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计算机的一门学科,为《编译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操作系统》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一种系统软件,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离不开操作系统,它在计算机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向下隐藏了计算机系统的具体细节,向上为计算机系统中其他软件提供一致的服务和使用界面,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 通过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可以打破操作系统的神秘性,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操作系统的操作和使用。为锻炼学生开发系统的综合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采用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正确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形成与发展;特别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

正确理解系统的基本工作单位和进程的五大特征,熟悉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功能;

掌握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几种常用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

理解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的任务,掌握中断技术、通道技术和缓冲技术实现中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理解设备的调度和分配;

理解文件系统的功能和文件的安全性,掌握文件系统中文件的组织和存储; 正确理解作业的调度和控制、操作系统的接口;

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对现行主流操作系统进行实例分析;

(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操作系统概论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定义、视点及认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操作系统的地位、作用和效果; 教学难点:虚拟机概念的讲解。

2、处理器管理 知识点:中断、多道程序设计、并发程序设计、进程的概念;进程管理功能;进程的控制及调度;处理器基本工作单位的控制粒度;进程并发的含义;进程的同步机制;进程通信;死锁。

重点难点:处理器管理

3、存储器管理

知识点:存储器管理的基本概念;连续存储空间存储管理的原理实现;非连续存储空间存储管理的原理及实现;虚拟存储空间的概念及实现。 重点难点:存储管理

4、文件系统管理

知识点:文件及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目录;文件的共享、保护及保密。 重点:文件的组织与存储 难点:文件操作的执行过程。

5、设备管理

知识点:I/O操作与设备和概念;缓冲技术及PnP技术;中断处理及驱动程序。

重点:设备的分配和调度

难点:I/O控制方式及具有通道的I/O系统管理;虚拟设备、设备一致性、设备无关性的概念。

6、作业管理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结构模型;作业管理的概念;作业管理的功能;作业的状态,调度控制等问题;

重点:作业管理的功能;

难点:作业调度与控制。

7、用户接口与操作环境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的分类;命令接口,程序接口,环境接口的功能与实现; 重点难点:三种接口的功能。

8、操作系统的安全

知识点:操作系统安全性概念;安全机制;安全系统的设计; 重点:系统安全概念与机制; 难点:安全系统的设计。

(四)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1、建议选用教材:刘乃琦,吴跃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史美林等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教学大纲

修订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总结报告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月教案)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考试大纲

北邮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0课时)教学内容

数字电路教学大纲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