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作文的教学_ABC教育网_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6: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朗读的训练 让语文教材“活”起

来。 要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要把文章写得好,就先要多朗读。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了一定的比重。要求学生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出感情。让他们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去朗读,去品味遣词造句的妙处。同时,我们还结合每一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运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如:齐读、指名读、分小组读,通过加强朗读的训练,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丰富了词汇,掌握了词句如何正确运用,改变了过去作文中存在的“语病”与“文病”,把文章写得语句通顺,言之有物,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注重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当学生拿起笔不知写什么的时候,教师就要循循相诱地帮助学生回忆,搜寻自己熟悉的有个性的积累,作为作文素材。要求学生天天做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意观察自己身边周围的人、事、物、景;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长此 下去,学生既能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又能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为写好作文打下了扎实、丰富的材料基础。

让语文教材“活”起来。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文,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课文就是一篇篇习作的例子,有的选材好、有的立意巧、有的想象奇、有的描写活、有的议论精、有的观念新。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这些内涵,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其次,要抓好看图作文。小学生作文是丛看图写话开始的。这是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的缘故。因此,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让静止的图画动起来,使索然寡味的看图作文变得兴趣盎然,大胆尝试让学生给自己的照片、图画写文字说明,为自己的科技小品写解说词,为工厂的产品写广告词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次,要抓住读写例话的教学。

读写例话表明阅读和作文训练的重点,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双重任务,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标志,反过来又指导学生的实践。 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感受和认识自然事物,让学生观察并熟悉继续、说明、描写和议论的对象。使学生“见多识广”,进而转化到“胸有成竹”。在观察中,教师要适时点拨,让学生逐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进一步提高认识能力。其次,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也是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组织各种阅读活动,使课内外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丰富学生的知识,形成广阔的“智力背景“。再次,就是加强训练。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训练,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不仅要训练写,也要训练说。坚持从说到写的顺序,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明确训练目标。

每次作文如何训练?要达到什么要求,做教师的要清楚,要按语文教学大

纲中对作文的有关要求,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不要急于成求,也不要遇难而退,更不要一曝十寒。教师在给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对自己也要有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探索、研究,使作文变得有法可循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掌握写作的方法。而这些写作的技巧,写作的方法就是从课文中去学的。因为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好作文的范文。因此,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每讲一篇课文,总是抓住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仔细体味。例如:在教《周总理的睡衣》这一课时,作者看到了“针线包”引起了联想,我就启发学生,你看到了这个“针线包”又是引起了怎样的联想,很多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对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确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三、巧引妙渗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

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

四、有话可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

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五、

五、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六、起好题目

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作文时不仅要要求明确,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即在每节非命题作文时,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

“万事开头难”,设想一个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题目的学生,他怎么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事实证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毛泽东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促使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

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八、要完整作文的训练过程。

一篇作文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当包括“作前指导——学生习作——作中指导

——学生修改——评讲赏析”,这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围绕训练目标反复提高的过程。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只有

二、三个环节,有时连

二、三个环节也没有真正落实。如果长期这样的作文训练过程不完整,是很难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我们除了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外,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实践,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例如:写第五册《基础训练 4 》那篇作文。作文的要求是:说说自己观察了什么景物,每个景物有什么特点,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地写下来。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先布置学生观察学校的花圃,指导他们抓住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特点。把每个景物的特点具体写下来。这时,我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的这些特点是写了花的静态,那如何写其动态呢?除了以上特点,你们还看到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花在微风中摇动,花儿的香气吸引来了几只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呢。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能把每个景物的特点,静态和动态结合起来,写得生动、具体、符合作文要求。。

九、注重作文的评价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1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

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L,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最后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选材不当的要求重写。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审题,而且能正确立意选材。

十、要善于多写多练

我除了有计划地完成教材中的作文教学任务,以及在阅读教学中能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之外,我还让学生坚持天天练笔,天天写日记。要求学生把自己每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甚至亲身经历的事都写进去。做到定时检查,并加以指导,评讲。这样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注意写作文的方法。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只有写出真实、独特感受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这样的作文才有生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老师加以恰当地引导,引导他们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在写作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在实践中,老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并在写作方面上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使学生写出好的作文。

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_ABC教育网_

小学生评语_ABC教育网_[1]

英语作文abc

自我总结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_ABC教育网_8959827045

教育网

友谊ABC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我身边的abc作文

小学几何知识教学策略ABC

It\\x27s the ABC song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作文的教学_ABC教育网_
《浅谈小学作文的教学_ABC教育网_.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