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学研究2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5: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案例分析】

学习者在讨论区发帖,提供“分析案例”、“案例评价”,进行异步或者同步交流。

《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10期 ,傅钢善老师发表的文章《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重点问题探讨》,文章选择了包括书籍、报刊、电子文献在内的多种文献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同时符合我们课题选择的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本文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调研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通过从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原则,探索有关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具体模式和方案。其中,每一部分内容的研究都尽量从省、市(区)、县、学校等不同级别部门的角度出发,力争探索出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立体式的、操作性强的资源建设体系方案。

【研究设计】

学习者在讨论区发帖,提供“研究选题及初步论证”、“研究设计方案”,进行异步或者同步交流。

论文题目: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素养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系 别: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 业: 现代教育技术

一、研究背景: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支持和变革,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中小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人才?他们应用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品质?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学校,应该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使所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各种能力?这是师范类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信息社会对未来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何克抗教授指了: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

信息社会高素养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因此信息社会教师应该重新审识、重新定位自己,理智地、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

2、师范类学校的特点

师范类学校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说是一种职前的岗位培训教育。这要求师范类学校一定要面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培养了能适应中小学目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3、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学习认识不够

第二:教学内容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

第三:教学方法不适合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

第四:信息技术课评价制度不健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一词最早在美国教育领域一出现,就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在20世纪的

二、三十年代,项目教学法在美国的初等学校和中学的低年级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世纪的

八、九十年代,这种教学法兴盛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

我国对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延申也分别定义了项目教学法,近几年来,有关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也很多,但课堂实践应用案例多在一些职业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培训中,把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案例也大多局限于中小学教学领域,对于其它教学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大量的研究空间,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探索。

三、研究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

3、提高学生互助合作、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四、研究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实践及理论分析证明:项目教学法能够提高师范类学校教育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解决当前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问题,力图为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学提供一种可操作模式。让学生尽早体会“教师”的角色,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师的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内容:

根据国内外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师范类学校特点及学生当前素质,本人将研究题目定为:项目教学法在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

1.项目教学法在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设计

2.如何在师范类学校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践

3.分析项目教学法对师范生学习、就业等产生的影响

4.分析今后在师范类学校专业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5.提出项目教学进一步研究方向

六、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

实验法:通过个人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班级,利用一个学期做对比实验。

问卷调查法:对有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信息,通过向任课教师和学 生调查,进一步分析结果,提出对策。有关项目的实用性可向中小学教师调查。

访谈法:通过对学员的深入访谈,获取第一手数据材料

七、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项目教学法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理论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3、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杜威主张的“从做中学”就是“从经验中学”,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来源于经验的,儿童只有在做中才能求知。本研究中,让学生对word、excel等能深入的学习,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经历为基础,采用“实验+实践”的方法,来实施“从做中学”

4、协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为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强调个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项目教学法通过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八、研究预期结论:

1、项目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2、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高学生互助合作、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教学改革,也让学生更早适应“教师”角色,是值得在师范类学校专业课中推广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九、论文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论文研究准备阶段2013.1—2013.3

撰写方案;广泛搜集资料,进行资料收集及理论学习的工作,听取导师建议,确定论文题目,进行开题答辩。

第二阶段:论文研究实施阶段(2013.3—2013.8)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辑;进行有关

数据、资料的 收集、分析、整理。开展项目教学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并进行课后反思及案例的记录工作。

第三阶段:论文撰写阶段(2013.9—2013.12)

总结研究论文成果,听取导师的建议,在导师指导下,执笔撰写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论文答辩。

附:部分资料文献

(1)何克抗《迎接21世纪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

http:///20010823/207975.shtml

(2)董树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广西教育,2005(6)

(3)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1(9)。

(4)吕廷勤《Microsoft Word 高级应用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

(5)王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张晶《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7)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高天哲《项目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9)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出版社。

(10)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研究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论文

科学研究感想

科学研究之我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题2[材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十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2
《科学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