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精致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1: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论文

姓名:卢斌

学号:2014301530097 班级:建筑二班

指导老师:庞辉

精致的“乡愁” ——当代民宿的商业转译

乡愁的产生于未来

开始讨论建筑设计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乡愁,这一情感是否具有永恒性?乡村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乡愁是怎么产生的?谁有乡愁?要有乡愁,至少得现有个故乡吧,然后因为种种原因,你不得不离开故乡,于是乡愁便产生了。现在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的趋势还在继续,《落脚城市》的作者甚至预言,2050年人类将成为唯一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会从出生开始就住在商品房里,然后又生活在都市夹缝里。当然,他们也会迁移,可能从一栋30层的楼里搬到另一栋100层的建筑的某一个房间里,这时候,他们会怀念过去的居住的地方,对按个地方产生所谓的“乡愁”吗?垂直耸立的商品房,剥夺了院子,将那么多人孤独的支撑在空中,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没有回忆,没有人与人的联系,也就没有乡愁可言。归根结底,乡愁是乡村的产物,城市的土壤长不出乡愁的种子。

从这个角度思考,未来乡愁可能会消失,当所有人都居住在城市时,乡村也就再也不是任何人的乡愁了。那么,到那时,乡村要以何种价值继续存在呢?这就要回答第二个问题了,乡村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它不只是乡愁的载体,它与城市对立,也就是彻底不同的地方在于,乡村是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产物,而城市则是人试图战胜并掌控自然的结果。乡村里有真实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而城市里留给自然的位置只会越来越少。因此,乡村真正的价值在它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的热爱是人的天性,这才是使得乡村具有恒久价值的核心,这也决定了建筑师在乡村设计第一原则是,尊重自然。

乡村建筑诞生的方式

几年前,建筑师在乡村做个项目似乎还是一件很小众的事。但放眼今天,、在经济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遇到瓶颈,政府反腐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农村,建筑师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蜂拥而至。几年下来,似乎是战果颇丰,各种大师层出不穷,各种论坛上窜下跳,各种理论花样翻新。但实际结果,山还是那么荒,村还是那么穷。书院里面麻将声脆,艺术公社人去楼空。 既然社会已经不能阻挡建筑师进军乡村的脚步,做为一名建筑师,我们至少在参加战斗之前有责任去思考一个首要的问题:乡村传统建筑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改造后的山楂小院 既能够帮助我们客观理性的指导自己,更可以有效的避免误伤群众。

乡村是中国传统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原有的乡村结构是构建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中国书院院长王守常先生曾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结起来无非是这么几个字,“圆融,和谐”。它的稳定性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如果简单一点来看,其实每一个传统的乡村个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稳定的独立的生态系统,这反映在了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家中养猪,猪粪养地,地种庄稼,庄稼养人,剩余养猪„反反复复,生生不息。另一个层面其实比较容易忽视,就是物质建设发展的缓慢。这一是因为村落的封闭,缺乏和外界的信息交换。二是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大家自觉的去维护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转。这体现在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靠祖上定下的伦理道德,村规民约,建造则依循前人留下的成熟经验,甚至个人的欲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人们按照父辈的经验生活,连幸福感都被在一定意义上不断的重复。与此对应的建筑形态则是个性化的削减。在一个建筑形式被经验证明了在各个层面都可以用合理的成本有效的适应到乡村的体系中以后(气候,环境,可得的材料,生活习惯„),就会被不断的复制,而复制的工作并不需要太多在形式上的创造,而只是对于已有建造经验的熟悉。

在保留了老式格局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居住舒适度的需求 这个工作大多数都会被匠人所承担,他们的经验来自于上一辈的传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看似成熟的建造体系下,他们需要去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最后形成的状态就是村落建筑永远是以一个族群的整体面貌出现,每一个建筑单体都相对“安静”的融入到了所处的场地中,在统一的形式特征下通过个体之间复杂有机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种以复制为基础的建造方式也并不是完全的停滞不前,只是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每一次重大的变化都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在被整个族群接受以后,再做为一种新的成熟经验被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建筑师所鄙视的“复制“恰恰是乡村建筑的本质,这是一种对于保持乡村内部生态平衡来说最聪明的也是最合理的应对策略。它一方面减少了每一次设计创新所带来的成本损耗(时间,试错),同时也有效的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以一种物质的形式固化下来,使得文明得以延续。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的乡村是没有建筑师的,有的只是工匠。

外墙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建筑肌理 依仍然保留着有百年历史的门楼

管家模式:精致乡愁的商业转译

在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建筑实践中,无论是建筑师业内还是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都经常集中在项目的形式外观上,很多人也把所谓的寻找“新中式”,“新传统”等形式创新的问题做为主要的讨论方向。我们热衷去夸夸其谈自己脑海中的传统,却无视身边真实的生活。我们一边为乡村勾画着图纸上美好的繁荣景象,一边对于村民的困窘置若罔闻。建筑师们对于项目的运营管理少有涉及,项目一完工赶紧拍几张照片走人,之后便不再过问。大家一做乡村项目言必谈情怀,责任,实际却是最不负责任。这样的一场运动,在很大的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迷惑了大众,耽误了乡亲,当然最终也害了建筑师自己。建筑师们看似得了奖,出了名,但之后呢?农民没有在项目中获益,建筑师也是赔本赚吆喝。农村在喧闹过后仍旧是一样的贫穷,我们的未来依旧是没有

内部保留了老房子的柱梁,夯土老墙通过镂空也成了一种景观。

答案。农村问题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今天看起来遍地开花的成果,无非是建筑师们在侵占了乡村资源后的自我表演,生产出一个又一个自己不会管,农民也无所适从的艺术装置。最后,建筑师们一边喊着保护乡村,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一边沦为了破坏乡村的排头兵。

而在众多的乡建活动中,独树一帜,做的很好的就是隐居乡里利用共生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模式。比如他们打造的山楂小院和姥姥家一列,都取得了成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朴素的外表和温暖的室内环境,而是这些温柔的农村阿姨,叔叔们,他们是姥姥家的管家,照顾着每个客人的衣食起居,但是在他们眼里,每个客人都是他们的亲人,姥姥家就是他们自己的家,家里来了亲人,自然要热情的招待了,没有客人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客套与模式化,反而让人感觉新奇。

隐居乡里解释,这是他们的一大特色,姥姥家所有的经营人员都是来自北京当地农村的四五十岁的大妈,大叔,隐居乡里的服务人员,有很严格的挑选程序,同时还要对大妈大叔有很严格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打扫庭院、迎来送往、端茶做饭,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每个客人当成来家里做客的亲人,把自己当成主人,不需要拘谨。现在经济发展了,文明发展了,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了,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在城市,你很难找到,但是在这里,给你这种真情与温暖。

内院被空间艺术家改造成现代感明亮的厅堂和舒适的居所和脑洞大开的空间布局

小结

建筑师可以下乡,但首先要端正态度。想了一下,似乎有下面的几个问题可以提出来。第一,乡村建筑的主体是村子里的人,是村民。无论是居住还是经营,只有村民才是村子的主人。我们顶多算客人,有时只是路人。村民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被改变或是提升,但不能被无视。建筑的最终结果需要被使用,而使用的主体最终应该回归到村民,这样的建筑项目才能被乡村接纳,最终活下去。当然外乡人也可以在村子里面做生意,但村民一定要从中获益。二是建筑师的设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可复制性”,这样的工作对于乡村的复兴才会真正的有意义。之所以加了个引号是因为乡村环境的复杂导致了没有一块场地会是一样的,不标准是一种常态。我们所说的复制其实也是一种非标准条件下的标准化。这样的复制与开放商那种做几个户型然后到处拷贝的做法不同,它是建立在尊重乡村环境的多样性的前提下的复制,是一种类匠人的建筑创作。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有效的降低单次建筑设计的成本,让农村市场成为一个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以合理操作的领域。也只有这样,新的建造才有可能被乡村体系吸收,适应,最后达成新的平衡。三是建筑师在农村的工作既没有创造新形式的使命,也没有恢复旧形式的责任,而是在一个完整可行的运营体系中去实际的解决问题。归根到底,形式就不是建筑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师的角色在乡村建设的事业中不能做为主导,而只能是配合。建筑师要放弃自我表现的冲动,象千千万万的匠人一样,我们的名字不需要被记住,留存下去的只

大兴农舍改造后室内 是一个个生机盎然的乡村。建筑师一定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没有运营的乡建最终只能沦为设计师们自己的狂欢。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乡愁

精致的乡愁
《精致的乡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乡愁的赏析 乡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