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7: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遵义市红花岗区区深溪镇初级中学

周后强

【教材分析】:《斑羚飞渡》是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体裁是动物小说。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团队精神。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生迅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又体现了本单元 “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学习重点。课文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世界,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和谐意识。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拥有孩子的童真,对动物的故事充满了期待,同时这篇课文描写逼真,语言生动,没有特别拗口,难懂的语句,所以,我选择了在激发兴趣、营造气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感悟文章的主题。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赏析品味生动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团体精神。

(2)联系生活,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品读斑羚飞渡的细节描写,感悟老斑羚的牺牲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特殊句子的深层含义。

【法制渗透】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部分条款,懂得辨别本文中狩猎者行为的是与非。探讨人应该怎样与自然中的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作者:沈石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作协理事。1952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宁波慈溪。197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2、初读课文,正字音、字形,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悲怆(

娴熟(

逞能(

迥然不同 (

肌腱(

恍惚(

参差(

眼花缭乱 (

3、解释下列词语

娴熟:

恍惚:

进退维谷:

迥然不同: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二、导入: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一个同样令人悲壮感人的关于斑羚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

三、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对照课文,学生各抒己见。

3、再现“飞渡”,故事复述

复述要求: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住主要动词。

在你的心目中,斑翔飞渡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能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而又充满感情的给大家复述一下吗。可复述整个斑羚飞渡悬崖(或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

四、合作探究,叙述详略

1、合作探究:

(1)关于镰刀头羊;

①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自由发言)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导了这次飞渡。 ②镰刀头羊是怎样指导这次飞渡的? 明确:(学生阅读后回答) 可采用范读或指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③镰刀头羊“悲哀地叫了数声”,如何理解此时头羊的心理?

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④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的行列,后来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明确: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

⑤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你对镰刀头羊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是褒还是贬?请把你的真知灼见说给大家听一听。

(2)关于彩虹;

说说文中几次描绘了美丽的“彩虹”,是为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这里的“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3)关于猎人

猎人为什么不开枪,如果你在这狩猎的队伍中,你会怎样呢?

2、叙述详略: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3、生命的对话:

(1)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要普度众生。人类自诩为世界的主宰,要改造自然。但在这个故事里人类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这些人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略者和掠夺者。 (2)请同学们结合思想品德课中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谈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人类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

3、法制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内容: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九条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十八条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内容: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动物间的凄美故事,阅读时,我们无不被那壮烈的场景所震惊。从中我们读出了斑羚的自我牺牲和对生命的礼赞,我们懂得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吧: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2、作业:

①摘抄课文的生动词语、优美句子,整理到笔记本上。 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 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