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的认识说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1: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0的认识》说课稿

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页到65页《10的认识》。

教材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

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

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进一步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的教学与前面

8、9的认识基本相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但是10的组成这一知识点对于以后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乐于学习,以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难点:熟练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Flash课件,为每两个学生准备一张记录纸和十个卡片苹果。 教法设想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力求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出彩变为学生精彩。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我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让学生说0至9这些数字,并且提问这些数字宝宝中谁最大?谁最小?学生回答后,呈现故事:9凭着自己是最大的一个当上了队长,可是自从他当上队长以后,他总是瞧不起其他的数字宝宝,他总是认为自己是的一个,最了不起了谁都不如他,这不,在郊游的路上他又把0嘲弄了一番,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 0被9嘲弄了一番,心里难过极了,同学们想不想来帮助0 呀?

其他数字宝宝们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帮助0,这时聪明的1勇敢的站了出来,很有礼貌的帮助了0 (课件继续播放故事)

同学们你们说数字宝宝1说的对吗?(对)

这个数比9大,那这个数该怎样读呢?(10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板书:10的认识(齐读课题一次)通过数字宝宝比大小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课题。在此过程中渗透帮助弱小的情感教育。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星期天同学们来到休闲广场,他们准备去果园摘果子,孩子们通过数人数,数广场上飞来的鸽子以及观看喜爱的魔术表演情境,让学生边看魔术表演边巩固1—9的数数过程,并体会“9添上1就变成10”的过程。

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创设了天宫一号发射现场倒计时的情境,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而自豪,为了能够与宇航员一起倒计时而喝彩。整节课的气氛到了高潮时刻,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日后的学习态度,这不正是同时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科学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吗?

2、说一说

其实生活中不仅10个人,10只鸽子,10个碗可以用10来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用10来表示(比如:我有10个苹果),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用“10”来说一句话,最后每个小组派人展示,比比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通过设计过三关玩游戏的环节调动孩子们在过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并且后面的游戏更是探索10的组成)

3、闯关

第一关:教学’拨珠图”

同学们想不想玩游戏?想玩可以,但必须要过我三关。说着就出示第一关拨珠子。

先拨几颗珠子(男孩子数„..)

要拨10颗珠子,还要再添上几颗?(女孩子来说„„)

第二关:“数字宝宝找家”

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数字宝宝找家”。这里先是课件演示“0——10”各数字娃娃在玩耍的情况,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

7、

9、10”不会回家,还在走来走去。然后,我就请小朋友帮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让小朋友说10以内数的顺序,如:7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8相邻的后面一个数是谁?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 第三关:教学“比较大小”

通过课件画面对9和10相互转变的演示,让学生小组内探索10与9的大小。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并派人全班汇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大家都很棒这一关我们也通过了。终于可以玩游戏了。

4、游戏: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我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学习“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让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我就设计了“分苹果”这一手脑并用的游戏活动来突破难点。活动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现在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了,果园里的叔叔想请全班同学来帮忙摘苹果,但苹果摘下来以后,要把它们放到这2个筐子里,同学们想想,如果让你来放的话,可以怎么放?”学习小组内同学2人为一组,自己进行分工:一个负责写记录表,一个负责分苹果,然后,让学生看着这些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汇报展示,学生说出了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是:看到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最后把10的组成进行板书,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就发现到: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10”,而且左边的数越小,右边的数就越大,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

5、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比较得出10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学生跟课件书写数字“10”,再让学生练写,写完后请每个组派学生展示,其他同学评价。这样设计既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又通过评价加深了对10的书写。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1、儿歌固新知

“一九九一好朋友,二八八二手拉手,三七七三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2、完成书本第65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朋友呢?今天你学得最高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老师只板书课题,黑板其余部分交给学生。

教学特色

1、变教师出彩为学生精彩。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总是使出浑身解数,个人表现的极为出彩,但学生真正得到了多少锻炼却不得而知。在本课中,我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精彩起来,从而反映出老师的真正出彩。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利用小组之间的竞争,发动组内互教,汇报时按每人的编号和汇报的效果给分,充分调动每一个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渗透数学思想,注重生成过程。我充分考虑到本节课在整个中小学数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联系了前后知识脉络进行教学,避免了教学的孤立性,并且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参与体验新知的自然生成的全过程。

4、挖掘资源、贴近生活、升华体验。我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与本课知识有关的资源,让学生感觉自然、亲切。并且使用最能振奋人心的例子(如天宫一号等)对孩子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

10的认识说课

认识图形 说课

《认识分数》说课

认识空气说课

认识人民币说课

10认识评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教案

认识三角形说课材料

时分的认识 说课

认识图形教案说课

10的认识说课
《10的认识说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