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商南县鹿城中学

汪翠霞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淡薄、宁远的人生境界

2、赏析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感受诗中平静、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赏析诗人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你选择上学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你们的答案各不相同,但不管答案是什么,目的基本一致,要么为名,要么为利。但是古代有人学有所成之后,不为名诱,不为利动,只为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毅然决然的放弃官场的生活,选择了归隐田园,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并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他,就是陶渊明。其中《归园田居》组诗写于他归隐的第二年。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诗人。 二 诗歌学习方法指导:

我们学习了很多诗歌,我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总结一下诗歌学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总结:“五抓”,即抓作者、抓题目、抓语言、抓意象、抓情感,其中抓语言包括从朗读入手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三 走进作者:

陶渊明的事我们学习了很多,想必大家对他已有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到唐代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四 解读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眉目传情,那么本首诗的“眉目”给我们传达了哪些信息呢?题目中那个字是“诗眼”?

明确:“归”是诗眼。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五 朗读诗歌:

(一)诗歌非读不能感受其语言之美。请两名同学朗读比三,大家做评委,比一比他们谁读得更好。

(两个学生读,两个学生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朗读技巧:1.字词读音,准确无误;2.诗歌断句,依意定夺;3.朗读语速,急缓适当;4.情感把握,收放自如。

(二)带着我们干学习的朗读技巧,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享受一下名家的朗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大家要解决一个问题,疏通全诗,并用散文式的语言复述。 六 解读诗歌: 1.诗歌中哪个字能准确表达出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情感?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闲”,即闲适、悠闲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达自己的闲适之情?

(1)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反衬出闲适之情。作者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将自己在官场的生活比做“羁鸟”“池鱼”;将自己在官场上不到十三年的生活夸张写做三十年。通过比喻、夸张的手法表达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反衬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借景抒情。作者抓住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由近到远,由静到动,由视觉到听觉写出了田园生活的美。

(3)直抒胸臆。“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以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收结。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两句通过 “有”“无”“久”“复”形成对比,直接流露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3.此时,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蓝天白云之下,栅栏庭院之中,村庄草屋门前,桃李处处,弱柳扶风,鸡鸣狗吠,炊烟四起。假如你是陶渊明,看到此情此景,你不由自主想干什么?(唱歌)他会不会唱歌我们不得而知,但他肯定会吟诗,我好像看见他慢慢吟唱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多么舒心惬意的日子呀。非常普通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何显得那么美?

明确:对官场生活极度厌倦,对田园生活无比热爱之情。 七 课外拓展:

陶渊明被后世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对于他的隐逸思想,你如何评价? 逃避现实,应该批评。陶渊明是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黑暗的乱世中如果每个正直的有才华的读书人都像陶渊明一样因为社会黑暗、壮志难酬、热爱自然与美酒而归隐,那么这个社会的良知何在?再说他也并非完全怀才不遇。

勇气可嘉,给予肯定,给予赞扬。他是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极有才华的、并且很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敢于与黑暗的世俗的决裂,即使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也不在乎。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这样流行网络语:睡觉睡到自然醒,舒服呀。表明现在生活压力之大。但我们没有勇气选择陶渊明的做法,因为我们害怕失去自己我们苦苦追求的名或利。 八 课堂小结:

陶渊明的归隐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田园生活的宁静使他疲惫、烦躁的心情得到放松和平静,正如学者叶嘉莹所言——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并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精神的脊梁。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付出劳苦饥寒的代价。 九 作业布置:

在这个崇尚物质、精神匮乏的现代社会,与名人对话特别是与陶渊明对话能让我们的性情得到陶冶,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能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深华。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跨越时空与陶渊明进行交流。请以“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教学反思:

1.整节课能抓住解读诗歌的方法来讲析诗歌,是学生掌握诗歌的解读技巧,这种做法比较好。 2.以情感为线索来分析诗歌,授课思路清晰。 3.评价陶渊明归隐的做法时,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而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他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

4.作业布置与授课内容联系紧密。

5.时间有限,所以对诗歌大意的解析不是很到位,这做的不是很好,有待改进。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定稿)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