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9: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中学

杨丽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诵读诗歌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

1、理解并赏析诗歌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式:音读诗歌——意读诗歌——美读诗歌;问题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请同学们看看多媒体显示两幅图,猜猜学过的两篇课文插图,作者是谁。(明确:《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今天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另一篇文章《归园田居》。

二、简介陶渊明

师生一起回顾陶渊明的相关知识:

1.陶渊明又名潜 ,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说明: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是鉴赏方法之一)

三、诵读诗歌。

(一)音读诗歌

1、学生听配乐朗读,并小声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明朗读

4、教师强调几个容易读错的字音,并指出音读诗歌要领:字准句清、音正腔园、把握节奏、语调得体。

5、学生齐读。

(二)意读诗歌

1、意读诗歌要领:理解诗句内容,把握各节联系,弄清诗意核心。

2、解题,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明确:(板书)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说明:从题目入手,也是赏析的重要方法。)

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能否从诗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评价学生的朗读。

4、理解诗歌的内容 ①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如此比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纷扰世俗的否定。 分析:“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要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而归?(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少无适俗韵: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性本爱丘山: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园田、自然)

思考:为什么要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 (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和自由的品性 )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4.归去如何?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自然一指的是田园生活,二指的是怡然自得的心情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总结:本诗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以及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热爱之情.)

四、美读诗歌

读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使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1.你觉得这首诗哪个字或词用得最妙,妙在哪里?

2.作者在诗中为我们描绘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1、“误落尘网中”。“误”,失误,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误” 字显出诗人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守拙归园田”的“拙”字,本意是“愚拙”,在此引申为“原始的,本真的”,表示自己安分守己反对虚伪技巧,返朴归真。诗人要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2 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

2、思考: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来描写园田的? 园田的景色有何特点?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明确: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 远处:村落、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色彩:桃红、柳绿,环境幽雅美丽

声音: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

特点:清幽、优美、安定、和谐、宁静 情感:内心的恬淡舒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表达技巧:比喻、互文、以动衬静、白描。

(说明:从意象入手分析诗词,是鉴赏的主要方法)

五、拓展延伸

1、请思考:生活贫困的陶渊明,却感觉田园生活非常美好,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补充资料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

3、教师提示:陶渊明宁愿贫困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且还能感觉田园生活十分美好,这是为何,这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何启示呢?

4、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讨论结果。

(说明: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和高贵品质) 专家评价: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

教师小结:这些专家的看法仅仅是提供大家参考,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自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无悔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陶渊明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陶渊明一定会坚持他少年时“大济苍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

做人的启示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所以同学们要学会取舍。

六、总结并试背课文(看图背诵《归园田居》)

小结:《归园田居》其一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心情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官场生活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七、作业

1、默写《归园田居》

2、完成课后第二题。

3、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关于“乐陶陶农庄”的解说词,200字左右。

3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