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本诗。

2、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品位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树立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归”是“回归”“回到”之意。“田园居”,是陶渊明在柴桑的旧宅。

二、整体感知:

1、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八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因不愿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便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归田后,陶渊明写了不少描绘田园风光,抒发自己隐居躬耕愉快心情的诗文,如《归园田居》的五首。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1、学习生字:

晨兴(xīng)理荒秽(huì) 荷锄(hè) 草木长(zhǎng) ....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写南山脚下豆苗的生长情况。表明作者不善于种田。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不善种田,但他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劳作。

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这样做为的是保持清高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四、合作探究:

古代许多文人志士在政治上失意后,都寄情于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对此你如何看待?

明确:《归园田居》就是诗人陶渊明在脱离了官场,归隐田园后写下的,由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见作者的乐在其中。

古代文坛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是作者在被贬官的情况下写成的。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在政治上失意之时他们不是沉溺于悲愤、怨恨之中,而是寄情于山水,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带来的苦闷,他们寄情山水以获得精神的愉悦,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因为他们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他们很难从内心忘却个人的得失。寄情于山水,只不过是一种麻痹自己心灵的消极做法。

五、教师小结: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议论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越野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这首诗通过田园劳动情形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在劳动中淳朴直率的生活情态,反映了诗人保持自己清高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草多苗稀;早起晚归、忙碌耕耘; 山道难走、露湿衣服;不惜辛苦、心愿无违。

——归田躬耕、意愿志趣。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