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狼和鹿教案和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狼和鹿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鹿反而害了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初步感受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弄清狼、鹿、森林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文字表达的森林惨景。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揭题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齐读课题)

2. 你喜欢狼还是鹿呢?为什么?(狼凶残,贪婪,奸诈,狡猾;鹿乖巧,可爱,美丽,活泼)

3. 小结过渡:看来,狼和鹿的形象在你们心中是根深蒂固了,人们总是对鹿喜爱有加,对狼痛恨有余。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设置悬念

过渡: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也和你们一样的看法,可是后来,他们对狼和鹿的评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这时人们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狼和鹿。 2.“功臣”和“祸首”是什么意思?

(功臣:对某项事业有显著功劳的人。祸首: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 3.为什么人们喜欢的鹿成了“祸首”,而人们痛恨的狼却成了“功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第三板块:思考森林的变化

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自由朗读第

一、三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指名读。

(1)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2)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3.读一读第一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树木、花草、湖泊、天空、小鸟等方面述说。

(瞧,森林里,天空湛蓝,湖水清澈,树木茂盛,花儿鲜艳,小鸟在枝头唱歌,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

(森林里,树木郁郁葱葱,花草生机勃勃,湖泊水平如镜,天空一碧如洗,小鸟

在自由自在的飞翔,真是人间仙境啊!)

4.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5.第二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消退——蔓延。森林中的绿色在逐渐减少,意味着森林即将遭遇灾难。) 6.原来生机勃勃的森林,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情如何,请带着这种心情读这句话。(学生带着惋惜、悲伤的心情读好这句话。)

7.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回答。(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第四板块:思考鹿群的变化

1.看来鹿群对于森林的毁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鹿群。文中有一组数字直观地告诉了我们鹿群的变化。默读课文

一、三小节,把它们圈出来。(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很快,鹿的总数超过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2.从这组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鹿在森林中自由自在的嬉戏,无忧无虑的生儿育女,然而随着鹿的总数由四千只猛增至十万只,森林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也影响到了鹿群的生存。)

3.为什么鹿群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 (预设:人们杀了狼和鹿的其他一些天敌。)

4.再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5.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五板块:寻根究底,总结原因 1.讨论交流 谁才是真正的“祸首”?为什么?

(1)因为狼制约着鹿群的大量繁殖,防止饥荒发生,并吃掉病鹿,防止疾病蔓延,所以它成了人们眼中的“功臣”。

因为鹿在森林中过多繁殖,就会破坏森林,毁灭自己,所以它成了人们眼中的“祸首”。

(2)人类,因为人类杀掉了狼,导致鹿的大量繁殖,森林被糟蹋,并闹起了饥荒,疾病流行。

(狼成为“功臣”,鹿成为祸首,人们成为祸首都不是人们事先的愿望,人们事先以为,杀死了狼和鹿的其它天敌,是想更好地保护美丽可爱的鹿,但是人们想

错了,得到的是“做梦也想不到的结果”。)

2、人类一心想保护鹿,结果却做梦也没有想到——齐读第四小节。

3.看着这架不平衡的天平,当地政府进行了著名的引狼入室计划,从外地引进了一些野狼,分批投入到凯巴伯森林中,用动物间的相互制约让森林重新焕发生机。现在,森林的生态环境又平衡了。

4.狼和鹿的故事带给了人类很多的思考,让我们再读《一个村庄的故事》,想想它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投影出示:不能随便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第六板块:总结板书

《狼和鹿》教学反思

狼是凶残的,鹿是温和的,狼是大坏蛋,鹿是人们怜爱的对象。这是我们在童话故事里了解到的狼和鹿,那么在现实的森林中,狼和鹿是怎样各自地生存着的呢?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在教学《狼和鹿》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采用了一系列对比,让学生获得更加分明的感受,进行了以下引导:

狼与鹿的对比

学课文前,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再让他们谈谈“你是喜欢狼,还是喜欢鹿?”学生都认为狼凶残,鹿温和,狼令人痛恨,鹿被人们喜爱。对比很明显。接着,我又让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在这里凯巴伯森林的灾难使狼和鹿换位了。狼居然成了制约鹿群过度繁殖,消灭病鹿的“功臣”。鹿呢,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如此变化又形成鲜明对比,启示人们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问题提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自由读文,感受凯巴伯森林原先“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虽然“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但一旦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中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生态失衡造成恶果。

鹿群变化的对比

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而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6000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15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的对比鲜明,点明了生态失衡所造成的悲剧。

鲜明的对比,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课文通过狼和鹿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想到利用课外扩展,让学生收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比如“人类大量捕杀青蛙,使田间的害虫越来越多,影响农作物生长。”“人类滥砍乱伐树木,引发沙尘暴,

使鸟类无处生存。”等等,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更真切地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更加自发地去保护生态平衡。

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鹿和狼教案和反思课件

《狼和鹿》教学反思

狼和鹿教学反思

狼和鹿教学反思

狼和鹿教案和反思
《狼和鹿教案和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